📖 ZKIZ Archives


會計假設與參照坐標 歲寒知松柏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vif3.html

邏輯推理的方式,無論是歸納法還是演繹法,最終都來自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法,因為所謂的一般其實放大時空後也只是特殊規律的總結,而歸納是不完全的,或者說是有假設的。

打個比方,說人都會死,這是一般還是特殊呢?在人類上百萬年的歷史上這是一般規律,但未來科技是可能讓人永生的,所以過去百萬年的歷史可能又會是特殊。很多所謂的科學,往往也都只是階段性的正確。

會計學有4大假設,若加上權責發生制原則就是5大假設。會計理論如同所有的社會科學一樣建立在假設之上,對待現實中的問題,我想一方面應該與時俱進完善修改會計理論,另一方面使用者自身不能刻舟求劍,除了掌握假設內的理論,也要明白假設外的。

就好像初級中級會計資格和註冊會計師的考試內容有區別一樣,前者考的是企業的常規業務,後者的一些內容是很多會計人員工作10年甚至一輩子都碰不到一次的業務。這導致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有多年從業經驗的老會計比應屆畢業生甚至是非會計專業的人更難通過註冊會計師的考試。

我們要評價一個事物的是非好壞,關鍵是自己得有一個正確的參照坐標體系。無論是經驗的積累還是書本上的學習,都是對參照坐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如何讓自己的參照坐標體系盡量客觀和接近事實的真相,是我們學習、實踐、總結和反思提高的目的。

比如我們做股票,一筆交易的達成源於金額正好相等但方向完全相反的判斷。買賣雙方在同一個時刻面對同樣的公開信息,之所以會做出相反的操作,原因就是各自建立的參照體系不同。

具體到財務分析,我想縱軸可以當成是企業包括管理者的發展歷史和未來趨勢,橫軸可以當成是同行、潛在競爭者、替代品和上下遊甚至是整個宏觀經濟的格局。兩條軸拉得越長,分析標的物的定位相對就越接近真相。

順便說一句,有些人認為財務分析沒有用,很多人認為財報只能證偽不能證實,這可能像和尚參禪看山看水一樣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91

心連心化肥 - 科技支撐增長 會計仔筆記

來源: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8547633

心連心化肥(1866), 產能計是內地第三大化肥生產商, 位於內地大糧倉河南。剛出完2014全年業績, 輕微倒退9%, EPS RMB20.48, 以股價2.9計歷史市盈率約11倍。剛出了Q1業績, 14Q1增長121%, 即是15Q1RMB105.5M

對農業有多少認識的都知道, 冬天不是所有農作物都能種的, 河南也有下雪的因素, 而且位於內陸, 出口不便, 冬天淡季的因素有需要特別計算。不計2014Q4, 只以2012, 2013 Q4的情況看, Q4的銷售比均會比Q1-Q3 平均少10%, 而盈利則會少50%左右, 所以, 如果用超簡單方法計2015 預計盈利, 應該就是RMB105.5M x 3.5 x1.25 = HKD461.5M, EPS0.4615.

為何計盈利時不考慮2014? 因為20144廠投產產量大升。說回這個4, 話說做尿素有兩個主要方法, 一是像3983一樣用天然氣, 二是用煤。之前的3個廠和這個4廠都是一樣用煤做主要原料的, 不過, 4廠用新技術, 不需要用無煙煤, 用有煙煤就可以了。無煙煤是大概熱值6000-7000卡的高級煤, 硬度高, 顧各思義燒起來時無煙。今時今日最最具代表性的山西晉城6300大卡車板價(用公路運)RMB810/ton, 比當年高位1900/ton 只跌了58% http://www.coal-link.com/html/2015-04/227101.shtml, 相對於石油, 140跌下來跌了65%是跌得比較少。有煙煤呢? 6300大卡的潞安環能長治噴吹煤車板含稅價RMB570/ton, 相比起無煙煤810/ton, 成本足足少了30%! 是不是誰都可以這樣做呢? 不是!, 因為用有煙煤做尿素的投資要30, 50萬噸的產能, 而且不能由舊式廠改造, 並不是所有化肥企業都負擔得起。有煙煤的30% savings, 再加上成本控制得宜, 每噸尿素只用672公斤煤, 和同業的800公斤相比, 又節省了10%; 用有煙煤每噸尿素用400度電, 人家就要用800, 這又將成本優勢拉遠. 2014年中央臺經濟半小時曾訪問過這故事, 有興趣的可看看。http://www.enongzi.com/zazhi/info.asp?id=8445. 再有心機的可也看看這段心連心的技術參數。http://www.doc88.com/p-094919743578.html

 

說回煤價, 神華剛於4月初全線煤價下降58-73, http://finance.takungpao.com.hk/hkstock/gsyw/2015-04/2963058.html 15%左右。這是有煙煤, 無煙煤沒有降得這麼狠, 但用無煙煤的大戶鋼廠被河北動真格的斬產能, 鐵礦石跌到40多美元的十年低價, 即是說1) 心連心Q2的成本還要下跌, 2) 因為有用有煙煤, 所以成本會跌得遠比用無煙煤的同業快。近來大市狂升, 但基本上沒有盈利支持, 最後想通了, 要盈利增長嗎? 就在煤價身上取吧, 反正今年暖冬又到處暴雨, 水電大發時煤的需求又會再大降, 應是最可靠的盈利增長點。少少題外話, 留意2380Q1水電發電量, 應該不錯, 新聞可見湖南省15Q1水電調度量增加21%, http://hn.rednet.cn/c/2015/04/03/3643326.htm   長沙4月份又暴雨成災水淹車頂, 水電這東西, fixed cost 為主, 高營運槓桿, 一寸雨水一寸金。

心連心第二個賣點, 就是新的專利控失尿素和控失複合肥產品, 147月研究成功, 並取得專利。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03/LTN20140903960_C.pdf 控失肥是什麼? 平時下肥料怕下雨, 怕灌溉, 一有水就沖走部份肥料, 一造成河道汙染, 二浪費金錢, 三是浪費人力。大部分農業地方其實都是空巢老人, 他們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自己下田, 有些粗重工夫還是要請工人來幫忙, 人工年年上升, 用控失肥只要施一次肥下雨灌溉後就不用再追加肥料, 節省了不少金錢人力。

 

心連心在東北的試驗田成果顯示收成畝產增加10.77%, http://www.ampcn.com/news/detail/97835.asp , 但這是雨量不特別多的東北。這篇報導收成畝產增加14.6% http://www.zgcnw.cn/a-12447-1.html  另有實驗顯示節省流失大概是20%. 再誇張一點的例子, 有接近50%的肥料未被植物吸收就沖左了http://ir.hfcas.ac.cn/bitstream/334002/327/1/%E2%80%9C%E6%8E%A7%E5%A4%B1%E5%8C%96%E8%82%A5%E2%80%9D%E7%A4%BA%E8%8C%83%E5%BA%94%E7%94%A8%E6%95%88%E6%9E%9C%E5%8F%8A%E6%9C%BA%E7%90%86%E7%A0%94%E7%A9%B6%E7%BB%BC%E8%BF%B0.pdf  , 我想50%的地方應是大水漫灌的南方吧。節省了水沖走浪費, 再加上節省用工成本, 難怪一出就火, http://news.cnfol.com/shangyeyaowen/20150115/19928273.shtml 2015年第一季高效肥比例比去年增加149%, 這些控失肥能幫農民節省15-50% 成本, 如果毛利能上升5%就已經在財務上幫助公司不少。考慮到農民都是老人, 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慢, 所有增長還是陸續有來。所以全年盈利是Q13.5倍肯定是大低估。

還有, 今年南方暴雨, 如果他的銷售團隊有餘力拓展南方(不要求到沿海, 到湖南足矣), 肯定大受歡迎。

 

看完以上就知道, 上述的因素是3983 297不具備的, 亦不是整個化肥的大復甦。尿素行業一向有起有落, 我當年買3983的時候每噸尿素還是賣RMB2500/, 去年Q2跌到1400/, 現在回升到才1600左右, 如果當是半隻周期股的話, 還是到處慘烈叫救命的周期底左右, 5-6PE買一隻今年至少盈利增長50%的股票, 肯定是大平賣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46

認識會計帳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6/blog-post_6.html

巴黎:


差不多百年前John D Rockefellar在給他兒子的信中提及,不懂會計知識,便會有一半機會失敗。

John D Rockefellar是標準石油創始人,一個當代的首富,說話當然有份量,尤其是寫給他兒子發自內心的教導。

多得電腦的發明,今天的公司入賬己不用人手,很多過去花大量人力物力才能獲得的資料現己透過電腦隨時候命滿足管理人。

未修過財務的朋友可能會覺得年報複雜,不過只要能了解當中的原理,其實可以很簡單。

一間企業能否生存下去,除了要有銷售外,也要確定「採購」或「生產」貨源的「成本」,必須低於銷售金額才能產生「營利」繼續,因此就有了第一條最簡單的方程式:

1.銷售-採購和生產成本=盈利

這亦是Profit and Loss Account 或損益表的初型。

在未有會計系統出現前,商人最常問的問題是:「我賣了這麼多貨,賺了咁多盈利,但錢到底去了那裡?」。這是因為上述的記帳其實只記了一半,於是另一半"D錢去了那裡"就很難找尋。

十五世紀有一個叫Luca Pacioli的法國修士和達芬奇一起創造了一個叫「Double Entry」的記帳法,這方法受到當時的銀行愛戴和採用,因為「Double」的意思是一對腳,即任何一筆收入或支出的增、減,就等到另一組的減小和增大。有入有出,大大發現那些錢的蹤跡和去向。

有了「Double」,交易數字就開始平行,上面第一條方程式的另外一邊腳,就記錄在「Balance Sheet」內,筆者認為這稱號與中文的「資產負債表」同樣非常神韻。這張表內只有兩類項目「資產」或「負債」,例如「銷售」上升的另一隻腳是「資產」加大,而「成本」上升的另一隻腳就「負債」上升,即盈利最終去在那��也無所偱形。於是就有第二條方程式:

2· 盈利上升=資產-負債的上升

如果第2條方程式是紀錄盈利狀況,那麼也可以寫成:

3· 損益表的「盈虧」= 資產負債表的「淨增減」。

如是者公司所有的數都能夠平衡,這套系統出現後,之前很多公司管錢的米缸老鼠就被捉到,直到今天,久不久報章會刊登一些高級職員穿櫃桶底被發現,真不明白他們何不把處心積慮的心機去發展更有益的事情,需知道以Double Entry 系統追蹤失款是易如反掌之事。

其原理是2=1+1, 是旦小了其中的一個1,就不能夠平行,又怎樣能不被知道呢?

不要小觀這簡單道理,筆者在分析公司時,有時會從某一邊賬目中,嗅到一些有價值的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203

會計算式與指數回報的關係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6/blog-post_58.html

巴黎:

前文說過會計方程式:

1.本年盈利上升數字=淨資產和負債本年數字變化

有䦑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部分,一般而言會分為含息和不含息,含息部分被稱為資本類(Capital),包括固定利息長期債和優先股或普通股部

2.期初資本+本期淨資產負債變化(或盈利)=期未資本

有一個假設是這樣,如果十年前把香港所有企業的期初資本相加,然後再把今年期未的資本金額相加,假如當中企業沒有派息,把今年的總數除以十年前的總數,就應該代表香港整體的企業資本回報率,如果把十年前的總數化成為基數100,就可以求10年後企業資本回報率指數:

3.企業回報指數=(期未會計資本淨值 - 期未會計資本淨值)x100%

第三條方程式是這麼簡單易明,透過長期觀察一個地區的會計帳薄內的總企業回報指數趨勢,其實就可以大約知道一個地區的發展,提供的資本每年平均可獲得盈利回報多少,又因為企業的生産、銷售、和顧客的購買習慣,一般都相對穩定,理論上這指數的趨勢亦會如此,事實美國上一個百年的企業回報,平均是9%的平穩地向上升。

上述第三條方程式的股本基數,是以會計帳值計算,一旦公司上市,那些股本可以在市場自由買賣,便出現了另一個市場指數,這個指數和會計帳的企業回報指數原理相同,只是股本數字是以期初和期未的証券市值而非會計帳面,若期間沒有派息,資本回報率便=期末証券市值除以期初市值,而股票回報指數便如下:

4.市場回報指數=(期初股票市值-期未股票市值)x100%

第三和第四理論上應該是一模一樣,為什麼呢?因為假如企業資本回報顯示為一百元,企業產生9元的利潤,而這種趨勢又相當穩定,以一百二十元去交換這些股本就會顯得愚蠢,因為他多付的額外20元是給退出的股東而非投入在公司內,不能產生更多的企業利潤,因此我們得出了第5個方程式

5.長期企業回報指數=長期市場回報指數

第5個方程式非常合理,也容易明白,但因為願意放錢投資通常是因為對企業未來回報的期望,這種期望與業績公布數字存在時差,市場指數便會有較大的波動。

6.買齊一個地區的所有公司,然後長抱不放。

既然第5條方程式是常識,那麼只要在市場指數在平均水平買入,就能肯定享受到社會進步的每一份成果,因為做生意存在較大風險,故回報較債卷息率、通漲率、打工有更高的回報,但如果以全個地區所有公司的合計平均,"會計帳目的資本回報率"因己平均化了就不再有風險,因此「贏家遊戲」就是買入地區的指數基金,然後長抱不放。

如果很穩定的會計企業回報指數顯示長期向上,而市值指數卻會受情緒影響而起落不定,捕捉波動會產生更多的交易,那麼就很易得出頻繁的買賣是一個「輸家遊戲」,因為:

7.回報=股本增值 - 交易費用支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204

兗州煤業業績爭議背後:兩套會計準則之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4661.html

兗州煤業業績爭議背後:兩套會計準則之差?

一財網 秦偉 2015-10-29 23:55:00

“我們無法接受這一數字,因為我們相信這是通過沖減資本公積實現的。”Laban在這份報告中稱,更可疑的是,公司似乎重新調整了2014年的資產負債表,以創造出更多可供沖減的公積金。

美國藍調之王B. B. King大概沒有想到,他在中國財經界的知名度是由一份研究報告打開的。美資投行富瑞(Jefferries)分析師Laban Yu在最新的三季度業績點評中,對兗州煤業(1171.HK)管理層流露出濃濃的“恨意”。

三季報顯示,兗州煤業今年三季度每股收益0.13元,盡管煤價持續走低,今年上半年的每股收益還只有0.1元,公司的解釋大概又是大幅削減成本。“我們無法接受這一數字,因為我們相信這是通過沖減資本公積實現的。”Laban在這份報告中稱,更可疑的是,公司似乎重新調整了2014年的資產負債表,以創造出更多可供沖減的公積金。

消失的資本公積和專項儲備

兗州煤業10月26日剛剛公布其第三季度業績,期間實現營業收入131.5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減少17.9%;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44億元,同比減少3.64億元或32.9%,但比今年二季度有約80%的增幅。

“在中國會計準則下,公司在成本費用中沖減專項儲備是允許使用的,但在國際會計準則中這種專項儲備的使用是據實列支的。在境內外兩種會計準則下凈利潤差異是始終存在的,這是也是正常的。”兗州煤業內部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采訪時稱。

盡管給出近乎腰斬的目標股價(1.9港元/股),這份在市場上被廣泛傳閱的報告,對兗州煤業的股價尚未帶來顯著影響,10月29日,兗州煤業股價略漲0.26%以每股3.88港元收盤。

過去一段時間,面對煤價持續低迷的環境,削減成本令兗州煤業成為為數不多依然保持盈利的上市煤企。

不過,在包括富瑞在內的外資投行看來,兗州煤業所謂的“削減成本”,不過是把自己安全生產和維護費用的專項儲備給榨幹了。今年上半年,專項儲備的金額已經比2012年時減少82%。

兗州煤業的三季報顯示,到今年9月底,這一專項儲備的規模已經降至9.62億元,比年初減少約8.4億元或46.6%,公司稱,儲備金額減少主要是由於前三季度動用的專項儲備大於當期計提數額。

上述兗州煤業人士稱,在中國會計準則下,使用以前年度結余的專項儲備,這種“以豐補欠”做法在煤炭行業內是普遍存在的正常做法。

高盛在其三季度業績點評中也指出,兗州煤業三季度凈利潤環比上升主要源於成本降低,而且專項儲備(根據中國會計準則記作股東權益)抵消了損益表中的成本項,而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這一做法並不適用。

“兗州煤業9月經調整的利潤有9.34億元,而在此期間股東權益減少14%,剔除受匯率變動影響的其他綜合收入,股東權益在本應增長3.2%的情況下卻下跌1.1%。”Laban在報告中指出,這只會在派發大筆股息時發生,但投資者並未看到任何股息派發。

其他因素導致了資本公積的縮水。Laban認為,兗州煤業在專項儲備大量消耗後,開始把目標轉向資本公積。不僅如此,兗州煤業似乎對2014年的資產負債表也做了調整,富瑞的計算結果是,公司在今年前9個月“創造”出10億元收益。富瑞稱,對應到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未做資產負債表調整的情況下,兗州煤業今年前9個月應該是每股虧損0.35元。

“資本公積的變化主要是由於收購兗礦集團下的東華重工的股權,在中國會計準則下,這屬於統一控制企業下的收購,需要對收購項目和合並報表做追溯調整。”前述兗州煤業人士解釋指,資本公積的變化並不會對公司的利潤產生任何影響。

三季度末,兗州煤業的資本公積為8.68億元,比年初減少8.22億元或48.6%。公司在三季報中解釋指,收購東華重工的資本溢價影響資本公積減少4.31億元,另一方面,因收購東華重工對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追做溯調整,令報告期末資本公積比年初減少3.71億元。

專項儲備還能撐多久?

這並非富瑞第一份“看空”兗州煤業的報告,今年8月,Laban在另一份報告中,用小紅莓樂隊的歌詞“僵屍,僵屍,僵屍”來比喻兗州煤業已經成為“僵屍企業”中的一員。

兗州煤業今年上半年錄得虧損5100萬元,但富瑞認為實際虧損可能超過10億元;公司表示,上半年單位開采成本按年縮減16%,富瑞則認為實際成本降幅可能在5%左右。“我們不認同這些是真正的削減成本,收益增長的代價是股東權益的減少,自2012年以來股東權益已經減少20%。”Laban在8月的這份報告中稱。

根據中國會計準則的要求,煤炭企業的專項儲備必須用於支付安全生產和維護相關的費用,理論上,專項儲備用於維護及安全項目上而減少時,對應的是在建工程轉化為固定資產。不過,富瑞指出,兗州煤業的專項儲備實際並未使用,而是成為調控成本的手段。

“動用儲備是公司成本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富瑞這份報告意外走紅後,中金分析師在10月29日表示,這並非兗州煤業第一次采用這樣的方式調節A股報表的利潤,而市場對此也心知肚明,2014年開始,基本每個季度都會發生。這種現象的發生主要還是來自於A股和H股會計準則的差異,兩邊的利潤差異基本都來自於儲備的調節。

早在去年,農銀國際的分析師也曾指出,2014年前三季度的成本縮減的59%是因兗州煤業動用了專項儲備而產生,並指出這種削減成本的方式是不可持續的。現在,問題在於,這個在富瑞眼中盈利時註水、虧損時抽水的彈性蓄水池究竟還能堅持多久?

“公司年初時儲備是18億元,到三季度末剩下9.6億元,按公司年初的說法今年會全部用完,但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可以堅持到明年中。”中金指出,雖然兗州煤業在動用儲備之外確實在成本控制上做了不少努力,但目前來看,儲備用完後迎接他們的也將是虧損。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71

會計三寶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11/blog-post_12.html

話說身邊幾位90後朋友仔也有上巴黎兄的價值投資課程,三堂總共7個多小時完畢。完全沒有會計背景的他們,上完課程後算是了解不少股票估值的方法。然而,事後止凡與他們討論時,發現他們還是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尤其當教到現金流量表時就更苦惱。


於是,我就以我有限的財務知識,與他們再分享一下。我在想,他們聽完三堂,對會計三寶也不太掌握,balance sheet、profit and loss、cash flow statement,其實是否有部份人都有這個迷思呢?

會計的三張報表,到底拿來幹嘛?缺少其中一張有何問題呢?其中一位朋友仔就話看balance
sheet就足夠了,因為估值時看市帳率,要計算其股東權益及股數,balance
sheet就足夠了。而我就問,沒有太多資產但賺錢能力又很高的公司是否值得買呢?於是朋友就話再看profit and loss也可以,cash
flow statement就無什麼作用了。

我問一個簡單問題:「盈利收入與現金流入的分別如何?」另一位朋友仔話巴黎兄教過,有些現金是透過投資活動而產生的。而我就再縮窄範圍再問:「盈利收入與經營活動的現金收入的分別如何?」朋友終於成功答到一些應收帳等概念,除應收帳外,當然還有很多項目,例如折舊、公平值重估、應付帳等。

此時,另一位朋友聽得一頭霧水,於是我很隨意地舉了一個很簡單,可能過份簡單的例子。

假設有兩位90後,甲與乙。

甲有一間500萬的物業。
之後,甲跟我做了一宗買賣,我取了貨,但開出收據指明一年後才付1000元。
原來甲向乙借了100元,分開100日還,每日還1元,而甲早已經花掉這100元了。

就這例子,看balance sheet我們會看到資產,500萬的物業,100元的負債等。

看profit and loss,我們會看到1000元的盈利,可能涉及成本、毛利、稅項之類,不想太複雜,所以這些簡略了。

看cash flow statement,我們會看到每天1元的現金流出,還未有1000元的現金流入,因為這盈利要一年後才會付。

假設甲的財務就是這樣簡單,口袋裡完全沒有現金儲備,明天到期需要歸還予乙的1元也拿不出來,乙就可以入禀申請甲清盤。

估值的方法有很多,拿張balance
sheet計計資產、負債、股東權益,再比較一下市值,或者利用未來盈利收入的折現值,甚至是未來現金流入的折現值,採用何種方法,重點是當中的領悟如何,好像廚師面對什麼食材就拿出什麼刀。從以上例子,簡單可見,會計三寶可謂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寶都不能看清楚甲的真正財政狀況如何。

感覺上巴黎兄的課程已經頗淺白,但原來相對一些全無會計底子的朋友,還是消化得頗為吃力。我本身並沒有接受正規會計教育,只是很「土炮」地自學,對於理解複雜而變化萬千的會計學,心中就是拿著這些「小學雞」的例子作思考,但反而可能幫到不少同是門外漢的blog友理解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866

會計界福祉誰負責

好多會計師成日話會計界立法會梁繼昌議員,成日唔理會計界嘅事,不為會計界出一分力,為會計界謀福祉!

我認為大家一直錯怪梁議員,其實會計界立法會議員嘅職能同其他直選議員一樣,首要工作係參與立法會立法工作、出席立法會各類咨詢會議及監察政府施政。

會計界嘅福祉唔係會計界立法會議員負責,理論上係由會計師公會去爭取!公會攪唔掂先搵議員幫下手,同市民有事攪唔掂搵議員幫手一樣。只不過會計界咁啱有個功能組別議員而已。

相對地,立法會議員係應該相信法治精神,有責任維護法治,不應鼓勵甚至參與任何違反法治的言論或活動或所謂公民抗命!

試問不相信法治或不守法的人,有何資格參與立法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158

《會計師之歌》

雖然早開了博客預備放所寫小說《會計師之歌》,記下當年從事會計行業時自己、身邊朋友所見所聞以供閒時回味,但將草稿供幾位朋友看後反應似乎頗為普通,所以一直下不了決心完稿;


近來也有點忙所以少寫文章了,姑放一段草稿在此吧!

(以下人名除benjiwong老兄外純屬亂作,但事卻可能發生在現實世界,尤其最後一段絕對真有其事;

另,上文場景是某間名為阿花的虛構會計師行於美帝國的迎新訓練,有關時間、年歲請自行加上十一年;)


(27)


相對於正規演講,在酒會上氣氛便輕鬆得多,話題亦生活化起來。

劉思雅道:「Benji叔叔,為什麼你已差不多五十了」,Benji Wong眼一瞠,未待劉思雅說完便怒道:「我才四十八呀!」,「好的好的,是四十八,那為什麼你已四十八了,還保養得這麼好,看上去仍像是三十多歲呢?教教我吧!」,劉思雅說得興奮,不禁一手握著Benji Wong手掌,畢竟保養容貌是女性最關心的課題,眼前便有這成功例子如何能放過?


Benji Wong手一甩,慍道:「莊重些,都說女的站遠一點!」,雖然Benji Wong對女性毫無興趣,但長久青春正是他最傲人的本錢,也不禁炫耀:「其實呢,也不是什麼秘訣,千萬不要信美容院什麼的宣傳呀,那些什麼劑什麼素多半是無效的,就算是有效的也只是一會兒的事,過了幾年便會走了樣,你看那什麼名星臉兒像塑膠公仔一樣的,多麼嚇人呀!」Benji Wong連說帶比,手在自己臉頰一掃,續道:「你還不知道,有一次我回香港時路過新光,過馬路前左看看右望望,被身邊的人嚇了一大跳!呀,怎麼有時裝店的塑膠公仔會動的?明明還是日光日白呀!嚇得我幾乎跳到馬路上,退開幾步才看清,呀,原來是某個以整容出名的老牌女星,可真是嚇死人呀!」。

趙燕安忍不住插口道:「Benji叔叔,那即是要怎樣做呀?」。

Benji一怔,道:「對對!說遠了,唉」,眾人都被Benji Wong這一聲突如其來的「唉」嚇了一跳,正以奇怪的目光望向他,才聽他幽幽續道:「其實道理也沒什麼難懂,只是太多人不知自愛不肯做,只要多飲水、多食蔬菜、不煙不酒不飲咖啡和茶,也不要多晒太陽,你們來也看到,就是紫外光這麼強烈也有這麼多人在室外晒上幾小時,那能不變皺皮鴨?」。

Benjiwong再想了一想,再道:「還有呀,你們還年輕,來日方長,錢不是只賺一時的,身體健康、像我般保養美貌才最重要,雖然加班會有津貼,但不要貪這點錢便工作到深夜,你看我,每日大多五六時便下班了,就是最忙的日子也不會在公司留到九時,每晚十時便一定上床睡了!這是生理時鐘的問題」。

劉思雅又忍不坐插口:「叔叔,不是我們喜歡才加班吧?也不一定有津貼呀!只要食鐘時」,Benji Wong搖一搖手道:「什麼?食鐘?啥玩意兒?」。

趙燕安解釋道:「呀?Benji叔叔你當了這麼多年會計師連食鐘也不知道?便是說明明你一日工作十八小時,但在工作時間表(Timesheet)上只寫工作了八小時,剩下的十小時差額由職員你自己了,這樣才能加班趕得及完成日期、公司帳上也不會用了過多人手呀!」。

Benji Wong聽得呆著木雞,眼睛真是瞠得比龍眼還要大,趙燕安說罷幾秒後才回過神來,顫聲道:「不是吧,這是謠言吧?這豈不是弄虛作假?我們會計師是最講誠信的,這豈不是自己公司偽造文件?我在美國阿花二十六年也沒聽說過有這回事!一定是謠言!」。

鄧尚杰插口道:「會不會是港美公司文化不同?在香港可是流行得很呀!」。

Benjiwong第一次對鄧尚杰的眼神充滿了懷疑,想了想,轉身向陳主席步去,只見他在陳主席耳邊說了幾句,全場也聽到陳主席氣急敗壞大叫:「Benji!你也是五十歲的人了」,Benji Wong立即以更大聲浪壓過去:「我才四十八!」,「好好,四十八,唉,Benji,你也這麼大的人,怎會不知道我們會計師絕不會說謊,怎會偽造文件?而且會計是良心事業,怎會這樣傷天害理欺壓員工?我當天發誓,如果香港會計界有什麼食鐘的我便絕子絕孫、不得好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65

雲峰債違約調查:交易商協會譴責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並暫停其業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1196.html

關於雲峰20億債券違約關鍵財務數據失真的調查,目前有了新的進展。

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6月21日發布公告,公開譴責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下稱“瑞華”)並暫停其業務。該事務所作為綠地集團的審計機構,在交易商協會複查綠地集團和雲峰集團財務信息時,曾反複要求其提供相關調查工作所需材料,但瑞華並沒有配合。

交易商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協會正在督導發行企業根據自律調查通知書反饋書面說明及證明材料,同時也在梳理其他中介機構如雲峰集團的審計機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上海華申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的相關情況。如果在調查中發現發行企業及相關中介機構確實存在違規情形,將及時提請召開自律處分會議進行審議,並將相關處分結果及時公布。

審計機構“瑞華”責令改正

據交易商協會的公告,2016年6月16日,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自律處分會議經複審決定,給予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瑞華”)公開譴責處分,責令瑞華及時改正,並暫停瑞華相關業務,期限為一年。

交易商協會在針對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綠地集團”)及上海雲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雲峰集團”)涉嫌信息披露違規等事項開展自律調查過程中,要求瑞華提供其在針對綠地集團年度報告審計工作中關於雲峰集團的相關工作底稿。瑞華未能按照協會相關要求及時提供調查工作所需材料,未履行會員應盡義務。經自律處分會議審議認定,其上述行為違反了《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中介服務規則》、《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現場調查工作規程》等相關自律規定。

今年1月底,銀行間債市私募債“15雲峰PPN003”和“15雲峰PPN005”發生本息實質性違約。

雲峰集團的前實際控制人為綠地集團,在2014年~2015年間,雲峰集團共發行7期共計66億元的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PPN)。但目前已經有兩期債券本息違約,另外兩期利息違約。

該事件的吊詭之處在於,兩份不同出處的關於雲峰集團的財務信息“打架”,且相差懸殊。

綠地集團201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截至2015年6月末,雲峰集團凈資產3.5億元,資產負債率99%。

但另一邊,“15雲峰PPN003”和“15雲峰PPN005”主承銷商浦發銀行提供給投資人的數據是,截至2015年6月末,雲峰集團合並資產負債表中總資產247.4億元、總負債197.7億元。如此算來,雲峰集團凈資產達49.7億元,資產負債率79.9%。

公開資料顯示,“15雲峰PPN005”是2015年9月17日發行,但一個月後10月27日綠地集團單方面發布公告解除對雲峰集團的托管協議。

2月26日,因發現綠地集團所披露的雲峰集團財務信息與雲峰集團自身披露的財務信息存在巨大差異,協會向綠地集團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開展自律調查。

立信、華申會計師事務所亦在審查範圍內

交易商協會相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中也透露了對發行企業雲峰集團、綠地集團的調查進展。

相關負責人稱,前期,協會針對雲峰集團、綠地集團涉嫌信息披露違規等事宜相關自律調查。作為債務融資工具的發行企業,雲峰集團未能按照相關要求及時進行說明或提供書面材料,對調查工作消極對待、嚴重影響調查正常推進。

3月30日,經自律處分會議審定,給予雲峰集團公開譴責處分,責令其及時改正並配合相關調查,暫停其相關業務。上述處分信息已通過協會網站進行公示。

6月16日,依據相關自律規定,自律處分會議經複審審定,給予瑞華公開譴責處分,並作出責令改正、暫停相關業務一年的處分。

目前,協會正在督導發行企業根據自律調查通知書反饋書面說明及證明材料,同時也在梳理其他中介機構如雲峰集團的審計機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上海華申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的相關情況。如果在調查中發現發行企業及相關中介機構確實存在違規情形,將及時提請召開自律處分會議進行審議,並將相關處分結果及時公布。

交易商協會表示,註冊制下發行企業的信息披露是核心,中介機構盡職履責是基礎。在債務融資工具註冊發行過程中,包括主承銷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評級公司等在內的中介機構須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盡職履責,輔導發行人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未來,協會將持續強化對中介機構的自律管理。通過日常監測等常態化工作安排,有效發現審計、評級等違規線索。對於拒不履行會員義務或明顯不遵守執業準則要求的,將嚴格追究責任。有關自律處分情況,將及時公布。

6月15日,惠譽(Fitch)將綠地集團(Greenland Holding Group Co., Ltd.)的長期外幣及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由最低投資等級BBB-下調至垃圾等級BB+,展望負面。同時,綠地集團的高級無抵押債務評級及所有未償還高級無抵押境外債券的評級由BBB-下調至BB+。

至此,三大評級機構已經全部將綠地集團降入垃圾等級,公司目前的評級為Ba1/BB/BB+。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103

四萬會計師的意義


最近無意中瀏覽香港會計師公會(下稱公會)的網頁,原來會計師人數快要突破四萬大關。截至今年4月底,公會合共有39721名會計師,較去年6月底的38699人增加3%。其實在過去10年,會計師以年均5%的速度增加,不論是人數和增速,其他本地專業團體只能望其項背。

所謂「一枝竹仔會易折彎,幾枝竹一紮斷折難」, 會計師雲屯雨集,除了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外,也代表公會收入不菲。不計其他收入,單是會員每年繳交的年費,以去年每人2250元計算,四萬人就是9000萬元。再者,年費只佔公會總收入約55%,按去年度總收入1.33億元推算,今年度有望超過1.5億元,試問有多少本地專業團體能有此收入水準?

法例監管會計師審計業

公會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規模,都是拜《專業會計師條例》所賜。條例規定,公會是本地唯一法定專業會計師註冊組織,專責監管、培訓及發展香港的會計專業。要取得香港執業會計師資格,就必須成為公會會員,因此形成多寡頭壟斷。

今時今日,壟斷屬負面詞,但由本地單一團體負責,人才質素較易控制和獲得保證。值得留意,目前法例只監管會計師以及審計行業,至於會計、稅務和公司秘書等服務不在監管之列。在香港,任何人都可以提供這些審計以外的服務,質素難免良莠不齊。例如代客處理會計和報稅事宜,做得不好客戶不會知悉,只有出了狀況,如遭稅局查問甚至調查,客戶才知遭殃。

香港貴為最自由經濟體,暫時未有聽聞要管制會計服務行業。不過,有見最近有不少財務中介借「會計公司」之名,為客戶進行所謂財務評估從而收取高昂仲介費,會計界立法會議員梁繼昌因而建議修例,限制不得隨便使用「專業會計」、「註冊會計服務」等作公司名稱。有意見認為此舉違反競爭法,但既然行業出此敗類,加強管制實在無可奈何。

說到會計師資格,就不得不提公會舉辦的會計師專業資格試Qualified programme(簡稱QP)。QP於1999年推出至今已有17個年頭,2010年曾試過一次小改動,來到今天將進行改革,新制將於2018年推出。按公會公布的諮詢文件,新制將由現時的兩級「4+1」制(即第一級4個單元和第二級期終考試),改成三級「10+4+1」制。簡而言之,新制是在現有架構外多加一級名為「Associate」包括10個單元的考試,供非會計學位及非學位持有人(如會計文憑或副學士)投考途徑。

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等等,這不是走回頭路嗎?記得在1999年以前,要成為會計師就必須參加公會與ACCA合辦的聯合考試,當年的考試架構與新制類似,也是分為三個級別。

不過,為了進一步發展本地會計專業,當時公會的方向是考生必須具備會計學位,但ACCA堅持必須照顧非學位人士,因此兩會分道揚鑣。好了,現在QP多加一級,豈不是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其實昨日的我早已被打倒,因為在現有QP下,非會計學位持有人只要修讀公會認可的Conversion programme,完成後就可以參加QP。非學位持有人也可以參加HKIAAT的專業試,完成後再考取專業晉階考試(PBE),通過後就能取得QP門票。

新制只不過是將Conversion programme、 HKIAAT考試和PBE納入QP架構而已。無論是否有違初衷,在新制下學生不用再無所適從。例如會計文憑畢業生,以HKIAAT途徑參加QP,還是先修讀一個認可會計學位課程再晉身QP行列,往往是兩難抉擇。新QP卻像一道階梯,讓學生有更清晰的目標向會計師資格邁進,而且考取時間也有望縮短。

職業訓練局《2015年會計業人力調查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會計行業的經理級人數在過去幾年續增,而且人手短缺依然。

如此推斷,除非經濟轉趨惡劣,在人力需求帶動下,投考會計師資格的人數將會有增無減,而且新制將會吸納更多學生,考試收入也自然滾滾而來。不少朋友擔心,公會失去會計師監管權後會變為「同樂會」,但新制有助公會進一步壯大,成為本地「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的第一大會。不得不說一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原文刊於:《信報》年青有計專欄 2016-06-17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6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