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油自今年高點暴跌了50%,不少對沖基金已經開始進場抄底。
根據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截止12月16日的一周,WTI的凈多倉增加了14%,這是今年2月來的最大增幅。
這三周來,基金經理的原油凈多倉已經增加了34%,期間油價因為OPEC堅持不減產持續下跌。
多頭們的樂觀情緒還反映在追蹤油價的ETF上,這些ETF本月吸引的資金規模達到四年來新高。
彭博引述英國策略能源與經濟研究的總裁Michael Lynch評價稱,
人們開始感覺到,油價不僅已經觸了底,而且可能反彈。但實際上基本面並沒有改變。
在CFTC統計的當周,WTI跌了12%至55.93美元,並一度觸及53.60美元的5年低位。
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此前稱,要沙特和OPEC放棄市場份額很困難,石油市場“暫時的”不穩定主要是由全球經濟放緩引起。
在昨天的會議上,他表示,“原油市場將會得到修複”。卡塔爾的能源部長還提到,“我們正處於一個暫時的調整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對沖基金Appaloosa創始人David Tepper提醒投資者警惕:即將到來的2015年與1999年很像,美股或出現泡沫。
他在周二致CNBC的電子郵件中提到:“今年和1998年很像。俄羅斯局勢惡化,歐洲開始寬松,然後就到了1999年……而馬上就要到2015年了。”
他表示,自己並不是想說明年市場會見頂:“(我只是說)你需要意識到,市場(明年)可能會有些處於被高估的狀態。而現在市場正處於公允價值。”
“1998和2014年底,全球範圍內的貨幣都普遍很寬松,美國經濟基本面也很像。”他補充說,隨後的1999年發生的“並不完全一樣”,但很“類似”。
Tepper稱,“1999年,標普500的市盈率曾一度漲至30倍。然後第二年就跌到了16倍。”
標普500指數1999年上漲了19%,2000年互聯網泡沫見頂之後,於2002年探底。
Tepper指出,還有一個相似之處在於,1998年俄羅斯曾經歷過嚴重金融危機,當時盧布暴跌,並出現主權債務違約。
目前,Tepper的Appaloosa基金管理著200億美元資產。該基金準備在2014年底向投資者返還10%至20%的收益,這是其連續第四年這麽做。
去年,Tepper為客戶創造了42%的回報,比標普500的表現高出30%。同時他也是2013年年薪最高的對沖基金經理,進賬整整35億美元。
早在2010年9月時,Tepper就曾在CNBC的“Squawk Box”欄目中預言,美聯儲的QE將會讓股市走強。在那之後,標普500上漲了84%。截至本周一收盤,標普500今年已經累計上漲12%。
不過主動投資基金今年的表現都比較“困難”,Appaloosa今年10月和11月的收益率分別為-6.3%和4.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4年對對沖基金經理們來說又是一個悲劇的年份,華爾街的對沖基金們已連續第6年跑輸標普500指數。
在彭博統計的對沖基金中,2014年表現最差的當屬俄羅斯繁榮資金(Russian Prosperity Fund),虧損近29%,知名大佬鮑爾森操盤的鮑爾森優勢增強基金(Advantage Plus fund)表現也較差,其虧損與2013年的收益接近,都在21%左右。表現最好的是華爾街後起之秀比爾·阿克曼操盤的潘興廣場,其優異的成績要歸功於一樁涉嫌內幕交易的並購案,潘興廣場也是唯一一只跑贏了標普500指數(15.3%)的大型對沖基金。而去年錄得84%收益的冠軍Glenview今年的收益僅有1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和中東之間看不見硝煙的“原油戰爭”還在繼續,誰輸誰贏還未見分曉,但海灣國家已經在坐等美國企業失去最後一層保護傘——對沖。
很多西方油企在油價熊市中為了保護自己的收入,會選擇在金融市場上對油價進行部分對沖,而這些對沖總有一天會到期。
據路透社報道,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官員們希望看到,當美國的油企完全暴露在如今的油價水平下時,這些企業將減少新油井的開發,隨後美國的產量增長也將陷入停滯,此時的原油熊市也將進入尾聲。
原油價格半年多來下跌了超過50%,如今徘徊在50美元附近。布倫特油價本周一跌破每桶55美元,創2009年5月以來最低點。德意誌銀行表示,WTI油價可能在50美元/桶的價位停留幾年時間。
對於很多做空油價尋求保護的公司來說,此時選擇落袋為安還是選擇繼續對沖成了問題。
“有一些公司在年初或年底前處於對沖狀態,所以我們需至少要等到第一季度結束後才能看到發生了什麽事,”阿聯酋能源部長Suhail Bin Mohammed al-Mazroui上個月對媒體表示。
不過這種期望大部分是基於幾個月前的企業三季報,這是最後一次油企們公布自己從對沖操作中的獲利情況。同時隨著油價跌跌不休,毫無反轉跡象,所以仍然有一部分企業會選擇繼續進行新的對沖操作以保護自己在今年能夠順利運營。
花旗全球首席商品分析師Ed Mors認為,“OPEC不應期待美國頁巖油增長在今年上半年受到沖擊,生產商的對沖行為也會稀釋掉大部下半年可能受到的沖擊。”
目前為止還不知道有哪些公司將延續對沖操作,新的對沖策略將在本月底集中公布的四季報中體現。
根據油企們三季度的財報,例如依歐格資源、阿納達科石油公司、戴文能源以及諾貝爾能源等公司已經在90美元或更高的水平對沖了2015年的部分產量。
而反應了美國非金融企業對沖行為的期貨及期權凈空倉數據,從8月份的1500萬桶升至上周的7700萬桶。
對於那些在90美元附近便通過互換合約做空的油企來說,如今買回平倉一桶可獲利30~40美元。這對於很多企業來說是一筆可觀的現金。而2015年60美元/桶的看空期權如今只要9美元,將互換合約的獲利用來在期權上套保可以買到4倍於原來的量。
目前只有兩家公司已削減對沖頭寸獲得現金。
頁巖油先鋒企業——大陸資源公司9月份時選擇將4.33億美元對沖獲利落袋為安,這使得該部分產量之後面臨了20美元幅度的油價下跌,尚不知後續該公司有無新的對沖操作。
而上周二,一家小型油企American Eagle Energy宣布其了結了41.4萬桶原油對沖頭寸,獲利1300萬美元以改善公司現金流,盡管該公司已經宣布將在2015年停止開發油井直到價格改善。該部分頭寸是在前年12月份以89.59美元做空的。
這兩家公司的舉動正是OPEC所期望的。不過相對應的,當越來越多的公司停止做空對沖,新開發油井的速度減緩,油價下跌的速度也將越來越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知名對沖基金SAC創始人史蒂文·科恩(Steven A. Cohen)被稱為“對沖基金界的喬丹”。在因內幕交易指控被迫關閉SAC之後,科恩全新打造的家族式管理公司Point72 Asset Management在2014年同樣收益頗豐。
今年4月以100億美元啟航的Point72總收益達到了25-30億美元。雖然這部分收益未剔除運營成本,但是短短8個月內就有如此強勁的表現還是證明科恩寶刀未老。要知道,過去一年對沖基金的平均收益僅有4%!
Point72目前僅打理科恩的家族資金,主要投資美股,交易方式則包括做多和做空。彭博的億萬富豪指數估計,科恩的個人身家約110億美元。去年11月,科恩領導的SAC對證券欺詐罪行供認不諱,為了結內幕交易的指控,同意支付創紀錄的18億美元罰款。
科恩是美國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之一。他創立了SAC資本顧問公司(SAC Capital dvisors),這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對沖基金之一,凈資本額預計高達110億美元。SAC的管理費用在華爾街也是首屈一指的。多數基金收取的管理費比例通常在1%—2%左右,而盈利提成為15%—20%左右;但SAC所收取的管理費比例高達3%,而盈利提成更是達到驚人的50%。
科恩從不註重他人的感受,他對人粗暴無禮是業內皆知的。他的原則就是:唯有金錢說了算,其他的都滾開。想必你也猜得到,科恩也從來不是一個多愁善感、情感豐富的人。相反,如果某個交易員不小心搞錯了科恩下發的交易指令當中的某個數字……無需廢話,他可以默默收拾東西回家了。
科恩為人異常低調,從不在公眾場合公開政治傾向,連SAC的職員們都不清楚自己的老板究竟支持民主黨還是共和黨。老婆也是個宅女。兩人生活異常規律,基本是圍繞晚餐進行的:每晚六點準時開飯。夫妻二人的照片很難出現在公眾媒體上,因為科恩將會把所有關於他的照片版權買下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江山代有才人出,即便Cohen功力不減,但是時代終究還是會屬於年輕人。被巴菲特“噴”過、被索羅斯“坑”過、和Icahn對罵過的Bill Ackman2014年終於揚眉吐氣。他旗下的潘興廣場資本以32.8%的收益率榮登百大對沖基金榜首位置。對沖基金這一行有一種說法,“經常犯錯,但從不懷疑自己。”而Ackman就是這一說法的化身。
以下是對沖基金TOP100排名(點擊放大)
如果說Cohen是投資界的喬丹,那麽Ackman完全可以和科比聯系在一起。無論是在康寶萊上與其他知名大佬的正面交鋒還是聯手Valeant對Allergan進行惡意收購,Ackman的行事風格都可以視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有一位對沖基金經理說:“對沖基金這一行有一種說法:‘經常犯錯,但從不懷疑自己。’Ackman就是這一說法的化身。他非常聰明,但他讓人知道他很聰明。他給人一種地位高,責任重的感覺,這讓許多人覺得受到了冒犯。
Bill Ackman出生於1966年5月11日,是美國著名的對沖基金經理和慈善家。他是對沖基金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他認為自己是一名激進投資者。
潘興廣場的前身是Gotham Partners(蝙蝠俠系列里的Gotham市)。在JC Penney、康寶萊和Allergan上的幾大戰役讓Ackman充滿爭議。
折戟JC Penney
在2010年和2011年,Ackman管理的對沖基金Pershing Square以每股25美元左右的價格先後多次買入J.C.Penney的股份。隨後Ackman進入董事會並安排蘋果奇才Ron Johnson擔當CEO。但是他的“改造”計劃並未取得成功。
到了2013年8月,由於驅逐JC Penney領導層失敗,在與其他董事發生公開沖突後Ackman以虧損6億美元的代價離場。
有意思的是,索羅斯在當時買入JC Penney公司19,986,361股票,和5,039,175股康寶萊股票,以及另外還買入50萬股JC Penney的買入期權。可以說,索羅斯在2013年絕對是Ackman的苦主。
康寶萊對決Daniel Loeb和Carl Icahn
Ackman在中國聲名鵲起顯然還是拜康寶萊所賜,他和其他基金大佬的多空搏殺也精彩萬分。
Ackman做空康寶萊的大致過程:(1)2011 年夏天從第三方研究公司 Indago 集團獲得做空康寶萊的想法;(2)2012 年 5 月 1 日開始做空康寶萊,股票空倉頭寸逐漸達到康寶萊流通盤的 20%;(3)Ackman本以為綠光資本的大衛·愛因霍恩會在 2012 年 5月 16日舉行的 Ira Sohn 投資大會上兜售做空康寶萊的想法,由此成為這筆交易的催化劑,自己位居幕後,但這一想法落空;(4) 2012 年 12 月 20 日,阿克曼用了三個半小時陳述他做空康寶萊的想法,引發了康寶萊股票的恐慌性大跌;(5)阿克曼在 2013 年第三季度的致投資者信中透露,他已經用場外交易的看跌期權等衍生證券取代了 40%多的股票空頭倉位。
Daniel Loeb做多康寶萊的大致過程:(1)洛布的團隊深入研究了多層次直銷行業,並基於研究結論做空了如新和優莎娜,沒有對康寶萊采取動作,後來由於愛因霍恩已經做空了康寶萊,出於對這筆交易可能會變得擁擠的擔心,放棄了做空康寶萊的想法;(2)在康寶萊的恐慌性大跌中,洛布判斷逼空阿克曼同時賺一筆快錢的機會出現了,於是開始做多康寶萊,持股比重逐漸達到 8.24%,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Carl Icahn做多康寶萊的大致過程:(1)2013 年 1 月 16 日,新聞報道伊坎購買了康寶萊的少量股票;(2)伊坎和阿克曼隨後爆發了激烈的口水戰;(3)2013 年 2 月 14 日,伊坎持股康寶萊的比重達到 12.98%;(4)康寶萊股價暴漲,包括洛布在內的一些多頭開始賣出;(5)截至 2014 年 3 月 31日,伊坎持有康寶萊 17.3%的股票。
敵意收購Allergan假途滅虢
這一次劇情則是這樣的:
以制造肉毒桿菌(Botox)及其他抗皺藥物聞名的艾爾建,一直是全球化妝品行業的領導者,多年以來一直以超過10%的年銷售增長領先於同行業的眾多制藥公司。其所領導的美容美妝領域也一直被業界認為是未來市場銷售增長的佼佼者。
2014年早些時候阿克曼創建的潘興廣場(Pershing Square)資本聯手自己持股的加拿大威朗(Valeant)制藥公司及公司先是向艾爾建(Allergan)發出460億美元收購要約試探,不過就連阿克曼自己都說如果他是艾爾建股東他也不會立刻接受,會等待更高的要約價格。
果不其然,隨後阿克曼和威朗將收購價不斷加碼至530億美元,不過些“要約”被視為惡意收購,都被艾爾建公司明確拒絕。
在這場並購案的開始,批評者認為威朗制藥的商業模式缺乏可持續性增長,因為威朗制藥總是靠激進的收購行動來使資產負債表看上去很健康,並且一旦收購了對手公司,便會大幅削減該公司的研發經費,直到為這家公司尋找到下一個主人。
最後成功“擊敗”了阿克曼和威朗的阿特維斯制藥公司除了開出近多百億美元的價格,同時僅將艾爾建研發支出削減4億美元,遠低於威朗提案削減的9億美元,這無疑讓艾爾建的股東們很開心。
當然,阿克曼也很開心。
因為阿克曼為了競購艾爾建已經暗中吸籌其股票,在威朗公司今年4月份提出收購報價方案前,已經持有艾爾建近10%的股權。潘興廣場這家目前規模18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約有30%資金投資於艾爾建,艾爾建的股價已從該基金今年稍早付出的126.54美元,大漲65%,相當於阿克曼半年多時間賺進23.8億美元。
不過,阿克曼也因此受到了內幕交易的指控,SEC也介入了調查。艾爾建宣稱,潘興廣場資本在威朗公布收購計劃前幾個月就已得知此事並買入艾爾建股票,當4月22日收購計劃公布之後,潘興廣場手中的艾爾建股票隨之快速升值。艾爾建請求監管機構將潘興廣場的購買作廢。
上周,一位美國聯邦法官說,這項協議出現了艾爾建公司此前指控的有關內幕交易違規的“嚴重問題”。
就連“股神”巴菲特也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想,阿克曼在做這筆交易之前肯定把法律上的問題都想清楚了。不過,如果我買股票是因為我通過某種方式知道我買的公司將發生一些事情,那我可能就有麻煩了。但是如果一家公司有意收購另一家公司,它當然有權利買入一些股票。”
阿克曼顯然想的很清楚,在這次收購中,他的合作方——威朗和收購目標——艾爾建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他自己的公司。不管結局如何他都有的賺。
他幫助威朗接近目標公司,目標公司拒絕,然後威朗不斷擡高報價,目標公司繼續拒絕,之後目標公司找到另一家公司來收購自己。而阿克曼早已投資了目標公司,收購失敗了也能賺錢。
在這場案例中,威朗、艾爾建、阿特維斯(Actavis)都成為了阿克曼的棋子,處處被動,這將成為對沖基金狙擊公司的一個經典教材。
這場鬧劇最終以“白馬騎士”Actavis收購Allergan終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因希臘政治亂局引發投資者擔憂,部分對沖基金選擇回到黃金市場避險,這推動黃金價格錄得去年6月以來最大的月度漲幅。
黃金價格在12月錄得連續第二個月上漲,本月再漲2.43%至1211美元/盎司附近。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止上周,黃金多頭押註三周來首次上升,且較11月中旬來的數字增長了1倍有余,空頭持倉則在最近的七周中有六周在下降。
當廉價原油壓低了全球通脹,黃金逆勢上漲的表現更多受到希臘反對緊縮的左翼政黨可能上臺、甚至可能退出歐元區的擔憂推動。此外,中國及日本的寬松政策也起到一定助推。自去年11月觸及四年低點1132美元/盎司一線後,黃金已上漲了7.2%,今日觸及1214美元/盎司的三周高點。
避險天堂
“人們奔向黃金因為黃金是美元外最後的避險天堂。”蘇格蘭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George Gero表示,“特別是希臘問題,包括德國的態度,德國正在為希臘退出歐元區做準備,這是地緣政治的動蕩。”
此外,作為股市投資的替代品,近期全球股市的回撤對於金價來說也是一種利好。自12月29日創下歷史新高後,標普500指數下跌了3.5%,MSCI全球指數自29日以來也下跌了超過3%。
實物需求
巴克萊(Barclays)的貴金屬研究主管Suki Cooper在周一的報告中指出,實物需求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的需求方面,將仍然是市場的一大亮點。她指出,本財年的前8個月中,印度進口黃金超過了600噸,比之前三個財年同期都多。
Cooper稱,中國的需求應該會提供下行支撐,尤其是在春節前的這段時間中。中國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平均交易量創下了歷史新高。巴克萊預計今年金價平均將在1180美元/盎司的水平。
澳新銀行分析師Victor Thianpiriya和Mark Pervan在12月17日的報告中表示,印度逐漸放開的黃金進口限制和中國的庫存下降也將有助於推高2015年的黃金需求。
不過也有分析師持不同意見。
GreenHaven商品服務公司主席Ashmead Pringle本月2日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現在全球性沖突已經減弱,普京手腳受困,加上通脹很低,這不利於金價,我不認為短期內會有大量資金湧入黃金避險。”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作為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Brevan Howard 240億美元的旗艦對沖基金錄得成立11年來首次年度虧損,顯示出其面臨的困難。
2003年,億萬富翁Alan Howard和其四名瑞信的同事成立了該公司。2003年-2010年,其主基金從來沒有在任何一個日歷年為客戶賠錢。然而,知情人士向英國《金融時報》透露,去年該基金損失了0.8%。
2013年,Howard曾因“令人失望”的投資業績向投資者道歉,並承諾在2014年提供更令人滿意的結果。
Brevan Howard專門從事所謂的全球宏觀交易,這一策略通過預測全球經濟趨勢以及通過匯率和利率獲得收益。
在過去三年,該基金提供的回報均不理想。2011年,主基金回報12%。而2012年和2013年,主基金回報僅為4%和2.7%。
此外,該基金還遭到了大量贖回。一些養老基金選擇撤出自己的資金。去年,極具影響力的London Pension Fund Authority贖回了其全部投資。知情人士向英國《金融時報》透露,Brevan Howard最早的支持者之一,總部位於蘇黎世的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正在尋求出售其15%的股份。
然而, Brevan Howard合夥人Nagi Kawkabani表示,他認為,美聯儲超寬松貨幣政策的結束正在接近,這可能創造出一種能讓宏觀對沖基金大舉獲利的市場環境。
不管發生什麽,這將在許多資產類別中導致大的價格波動。這將是一個很適合宏觀交易的市場環境。我們不必準確預測這些政策是否有效,但我們必須預計市場將如何反應。歷史上,當市場有大波動時,我們總能賺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全球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Bridgewater已任命前德意誌銀行電子交易主管Jose Marques擔任公司交易主管。作為高頻交易和黑池交易的專家,Marques和以研究宏觀基本面出名的Bridgewater風格可謂南轅北轍。
Marques於去年11月離職。他負責的德銀電子交易部門主要交易方式為量化交易和算法交易。先前有消息稱Marques是BATS Global Markets Inc總裁候選人之一,不過最終當選者是知名高頻交易公司Virtu Financial LLC前任執行官Chris Concannon。
尤其值得註意的是Marques此前還主管負責德銀的黑池交易(dark pool)。作為高頻交易和黑池交易的專家,Marques的背景顯然和Bridgewater過往偏向於宏觀的交易風格大相徑庭。
在高頻交易越來越為投資者詬病的當下,Bridgewater聘請Marques的用意目前還不得而知。Bridgewater官方發言人拒絕就Marques的任命發表任何評論。
P.S
Bridgewater(橋水聯合基金)由達里奧(Ray Dalio)創建,已經連續兩年都登上了LCH英雄榜。這家基金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約有1600億美元的水平。除了管理資產龐大以外,橋水的獨特之處是它的300家客戶都是機構投資者。它們的平均投資額為2.5億美元。
Dalio、Bob Prince(Bridgewater聯席投資官)等人經過了數十年的研究,給Bridgewater創造了一套全天候投資策略,這套策略不會因為經濟環境的變化而打折扣。這套策略在1996年開始啟用。
這套策略的預判是基於,不同資產類型對經濟環境變化是通過可理解的方式反應的,而這個方式的基礎是這些資產類型的資金流動關系。通過基於這些結構性關系特征,來平衡投資資產類型的分配,經濟驚喜的影響是可以最小化的。市場參與者可能對通脹擡頭或經濟增長加速感到驚訝,但全天候交易策略的投資仍能平穩地前進,提供吸引而相對穩定的回報。這個策略一直是被動的;也就是說,Dalio和他的同事並不需要預測未來的經濟環境,就能構建出最理想的投資組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去年關門大吉的對沖基金數量已接近最高紀錄。專家預計,今年這類基金的“死亡率”還會更高。對那些小型對沖基金來說,今年會很艱難。
對沖基金市場與研究顧問公司Agecroft Partners預計,今年面臨倒閉威脅的對沖基金數量將創金融危機以來年度新高。這樣預測理由有四:1、市場太擁擠,目前約有1.5萬家對沖基金;2、低回報引發資金贖回;3、市場波動增加,基金間業績差距加大;4、投資者會更青睞大牌基金,中小型基金生存困難。
Agecroft的創始人Don Steinbrugge向新媒體資訊網站BuzzFeed表示,投資者並沒有撤離對沖基金業,因為行業管理資產總額在增加。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不同,如今對沖基金業管理的資產規模接近史上最高峰。所以,即使某家基金倒閉,原屬該基金管理的資金也會流入其他基金,再用於投資。
研究機構eVestment Alliance新近發布的研究預計,除非全球發生重大的意外金融事件,否則對沖基金業今年新增管理資產的規模至少可達900-1100億美元,行業管理資產總額將超過3萬億美元。
Steinbrugge預計,那些管理資產規模不足2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即使有高質量的產品,也將更難以募資。因為投資者會選擇實力最強的品牌。
數據與分析顧問公司Hedge Fund Report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三個季度內共有661家對沖基金倒閉,以此速度推測,去年倒閉數量將創2009年以來新高。
機構投資數據與分析機構eVestment Alliance的研究主管Peter Laurelli向BuzzFreed表示,今年可能還有大量對沖基金倒閉,中小規模的基金將是投資者贖回最大的受害者。Laurelli認為:
“在一個趨於飽和的行業,這是自然精進的過程。去年(管理)資產規模超過了2007年,可業績沒有超過。這正應了少數基金在吸引投資的看法。
一種驅動因素是,主流投資者從高凈值的個人和組合式基金轉變為機構投資者。運營適合吸引機構資金的系統成本不菲,沒有那種財力就無法保持運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