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尊重不同個體 羅氏給員工最大決策權 職場公民》這裡,沒有工作守則、不必事事回報

2016-02-22  TWM

從萊茵河畔的小肥皂廠,到全球第三大製藥商,羅氏深信,負責的經營態度,是企業得以永續發展的不變鐵律。但對內,羅氏鼓勵員工展現差異,因為挑戰未知領域的熱情,是企業前進的動力。

緊鄰著萊茵河岸的羅氏藥廠總部「二十一號大樓」(Building 21),除了長方形排列的玻璃窗,找不到其他裝飾。同一條街上距離不到一百公尺,就是去年剛完工、建物高度傲視全瑞士的羅氏辦公中心;相形之下,二十一號大樓只像是一片陰影。

這棟八十年前落成的三層樓建築,至今仍扮演羅氏這個全球第三大製藥廠的神經中樞。在它白色的屋頂下,有每一位董事會成員的辦公室;每一項關乎企業發展的重大決策,都在這裡做決定。

穿過玄關,是一條有如醫院病房的白色長廊,留著一頭金色長髮的羅氏歷史文獻館館長比爾利(Alexander Bieri),就站在走廊的另一頭,「這棟建築,代表羅氏的傳統。而羅氏今天的面貌,都源自於創辦人的家族價值(family values)。」他說。

一八九六年,霍夫曼.拉羅區(Fritz Hoffmann-La Roche)以他的姓氏Roche,為他所經營的企業命名。當時,羅氏只是一家以肥皂為主力商品的小工廠,「尊重不同個體」、「責任」,卻已經是這個家族企業的經營守則。

「十九世紀的瑞士,是個非常分歧且脆弱的國家,所以瑞士沒有發展出中央集權,而是強調分權與制衡。這樣的歷史背景,直接影響了羅氏『尊重不同個體』的企業文化。」比爾利說,「請跟我來吧,讓我告訴你一個好故事。」搭乘貨梯前往地下室,穿過另一條天花板只有兩公尺高的白色走廊,打開密碼鎖,眼前出現的是一座近似小型圖書館的檔案室。比爾利俐落地從牆邊的鐵櫃搬出一本精裝相簿,指著一張黑白照裡、站在日本街頭的西方女性,「她是凱勒(Alice Keller),羅氏最優秀的經理人之一。」他說。

打破傳統雇用未婚女性,讓她,成為日本分公司負責人一九二五年,羅氏破天荒地延攬了擁有巴賽爾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凱勒。這段雇傭關係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在當年的瑞士,婦女若有意就業,必須先取得丈夫簽名同意;而凱勒當時未婚,按理不能被企業合法雇用。「顯然,羅氏的管理階層不太在意這項規定;他們重視的是凱勒的能力,而不是她與其他人一不一樣。」比爾利說。

凱勒進入羅氏後隔年,就被派往日本擔任分公司負責人;一九二九年,更成為羅氏成立以來第一位女性資深主管,「凱勒認為,只有你對工作懷有本質上的熱情與信仰,才能成功銷售,並在面對危機時做出正確決定。直到現在,這依舊深深影響羅氏的經營理念。」尊重不同個體,也意味著企業願意留給員工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不會限制任何職涯的可能性。「你知道嗎?我剛進羅氏時,負責的工作也是基因與癌症治療;但沒多久我就發現,自己對檔案文獻充滿熱情,主動要求轉換跑道,也獲得同意。我只能說,一切都太美妙了。」比爾利說。

「轉換跑道,在羅氏是很常見的。當然,變化不一定成功;一個人離開熟悉的位置,短期生產力當然會下降;但是只要員工提出合理要求,通常能獲得充分支援,因為羅氏樂見每個人發展不同的潛能。」羅氏媒體關係主管杜南(Nicolas Dunant)說:「羅氏傾向長遠思考,畢竟研發每一款新藥,也都是超過十年的漫長歷程。」杜南解釋,由於生技製藥產業講究自主性與延續性,在羅氏工作並沒有太多的細節管理,「你不必對主管回報每一件小事。

因為尊重每一個個體,所以羅氏盡量把決策權力交給基層員工。」位於二十一號大樓角落的幹細胞研究室,每次進出都必須消毒雙手,並且換上無塵衣與鞋套,約五十坪大的實驗室裡,培養著取自不同器官的幹細胞。研究員必須仔細照顧在近似人體環境中生長的細胞,隨時觀察,並剔除細胞自我分化增生的部分。

「基本上,每個人為自己的樣本負責,這裡沒有嚴格的作息時間或工作守則。若你不是頂尖的科學家,或並未對研究充滿熱忱,是無法勝任這份工作的。」研究團隊主任葛拉夫(Martin Graf)說,「即使是耶誕假期,我們也不可能放著保溫櫃裡的細胞不管,就像照顧嬰兒一樣。」企業裡的成員有充分機會探索自我、擁有較多的決定權,這一點,很有瑞士風格;但該承擔的責任也少不了。「羅氏的員工,絕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遭到淘汰;但也有一些不能妥協的價值必須遵守,例如責任、誠實、熱情。」杜南說。

「惟有用對股東、社會、環境負責任的態度經營事業,才有可能成功。」這段話,是羅氏集團網站首頁的企業精神。羅氏確實也自○九年起,連續七年被「道瓊永續指數」(DJSI)評為全球生技醫藥產業第一名。企業除了策畫各項慈善活動外,也鼓勵員工主動加入,○三年起每年舉行的「羅氏兒童遊行」(children’s walk),則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策畫全球創意募款活動,讓員工,為美好事情一起努力兒童遊行最初目的,是為了馬拉威愛滋兒童募款。但過去十三年來,已成為全球羅氏分公司的重要年度計畫,除了固定的健走活動,全球各地的羅氏員工,自行以創意策畫公益募款活動,羅氏總公司最終再挹注相同金額的捐款,所得可用來幫助馬拉威兒童或當地社區。

例如台灣羅氏在一五年就捐助五十九萬元、約一半兒童健走捐款,協助台灣愛滋基金會。

「公益活動不只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們更認為這對員工而言,是滋養個人生命的珍貴經驗。當你知道在日常工作之外,還能與同事一起支持需要協助的人與事,人生將更為豐富。」杜南說,「當所有人聚在一起,一同為一件美好的事而努力,是最直接讓人感到『身為共同體』一分子的方式。」它孕育3座諾貝爾獎,腫瘤藥研發領先全球羅氏藥廠在腫瘤藥的研發領先全球,旗下研究室曾拿下3座諾貝爾獎,主要的兩大核心業務為藥品和診斷。

過去15年間,羅氏購併近20家相關藥廠,使羅氏成為全球最大的生化科技公司,擁有在癌症、免疫、感染性疾病、眼科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領域的獨特藥品。其中,乳癌用藥賀癌平(Herceptin)、大腸直腸癌用藥癌思停(Avastin)等藥物,皆為全球暢銷的抗癌用藥。

撰文 / 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36

2月份價值組合今年至今YTD投資回報率

價值組合今年至今YTD投資回報率是負6.38%, 同期盈富基金回報率是負12.67%.


以下是8大持股今年的表現, 按表現優劣排序.


價值組合8大持股當中, 有6支表現跑贏大市, 有2支跑輸大市. 表現最好的是367莊士機構國際, 今年回報率有21.18%, 集團今年至今共用了2,307.676萬元回購2,522.4萬股, 可見回購股份對冷門股股價有提振作用.

今年表現不太好的主要原因是太早滿倉, 以致股票大出血時, 只有太少資金可以加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265

5000港幣起家、40年4萬倍投資回報,他是怎麼炒股的?


「一生都對金錢饑渴」是曹仁超的一句名言。Sir5000港幣起家,歷經2次慘敗,但依然創下404萬倍的投資回報。其經歷不但是投資界的一個傳奇,更對廣大散戶投資者深具啟示意義。

香港著名投資家曹Sir (曹志明)因胃癌於221日逝世,享年68歲。有「香港股神」之稱的曹先生,既是香港乃至華人社會深具影響的投資分析家,也堪稱是香港乃至華人社會最會炒股的人。其經歷不但是投資界的一個傳奇,更對廣大散戶投資者深具啟示意義。特別為分享曹Sir的故事與思想。

一生都對金錢饑渴
「一生都對金錢饑渴」是曹仁超的一句名言。

對金錢如此渴望,因為他曾經實在是窮怕了。祖上曾是大商家的曹先生,3歲到香港,13歲喪父,靠在工廠做工的母親供養三兄弟,扣除房租、學費等必須開支,一家人每個月的生活費只有65塊錢。

曹先生回憶,除了白米飯,連續5年,一家人都只能吃每天2老的三菜一湯:「用鴨血、大豆芽菜和豆腐滾湯,然後再分別烹調這三樣食物。」

貧窮讓曹仁超的童年充滿憂慮甚至恐懼,擔心沒錢交租,要看包租婆的晚娘面孔,或沒錢交學費不敢返學。甚至,有鄰居不見了金首飾,也馬上懷疑是他偷的,要搜他身。最終,他被證明了清白,但對方不但不道歉還反而說他窮,偷雞摸狗是遲早的事。

曹仁超回憶說,那句話刺得他好痛,讓他發誓要爭氣,掙大錢。高中畢業,老師讓同學們談人生目標,很多同學談這個,談那個,曹仁超卻回答:賺大錢。後來認識女朋友時,他的承諾也是:我的夢想是富有,讓你過上舒適的生活。

「我永遠對金錢饑渴(hungry)和貪心(greedy) 」身為億萬富翁,財富足夠家人幾代生活無憂後,曹仁超說自己也依然是這種心態。

因為少年窮對金錢饑渴的曹先生,不但自己夢想賺大錢,也主張所有人理直氣壯去賺錢。


他討厭所謂的銅臭味這個詞,喜歡發達賺錢這些很多人認為充滿銅臭的詞。他說:「中國人一向主張安貧樂道,但貪心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並且舉例證明,1980年賺到第一個100萬元時,太太已叫他退休,如果不是他繼續對金錢渴望,可能很快比靠政府救助的人都不如。

曹仁超還開宗明義地說過,中國人有些假清高,這是不必要的。而造成這種局面,是因為輿論往往由寫字的人掌握,而中國寫字的人是很少有發達的,所以就以所謂金錢多了是煩惱來自我安慰。

沒有金錢,我們很難感到幸福,因此人人必須擁有一定財富才可快樂。惟金錢達到一定水準後,更多的財富並不能帶來更大的幸福感,則是事實。

只不過,超級愛財的曹仁超也強調,君子愛財,要取之有道,貪得其所。而炒股,則是他的和他的

1967年高中畢業後,家裡窮,成績不好的曹仁超無心再念書。在母親的主張下,他進入當時紅火的紡織業學習紡織機維修,希望掌握一門技術,有個穩定的謀生之法。

但曹仁超受不了工廠的環境和工作強度,尤其是掙錢少且看不到出頭之日的苦,幹了半年就轉行去假髮行業繼續做工,並且認識了太太。

曹仁超對太太一見鍾情,而且心動就行動,沒有多想就跑到對方面前說,我要追你,直到與你結婚為止。沒成想,太太卻淡淡地回他一句:神經病。後來,在他瘋狂的攻勢下,太太有所妥協但提出條件,不能在工廠做工,要做上穿西裝的人的才行。

曹仁超非但沒有覺得對方嫌自己窮,反而借勢吹捧自己,這個太沒有問題了,我將來要帶你去希爾頓吃飯,上半島吃雪糕,搭的士入龍華吃燒乳鴿。

水吹出去了,但在假髮行業,曹仁超還是看不到什麼希望,加上一位老伯也告訴他說,工字不出頭,幹這一行沒有什麼大出息。於是,他又成天想著要再換跑道。
剛好,一位同學的伯父買了一個股票經紀的牌,需要一個認識英文的人幫忙打下手,於是曹仁超又進入到證券行業,從擦桌子掃地開始,一步步做,月薪220港元。

證券行業讓曹仁超大開眼界,也讓他認定這就是賺大錢的好管道。他抓緊積累本錢,每天兼做多份工作。不但投稿到報館賺稿費,又到股票行隔壁的洋行幫人打英文信,再到旺角教書,晚上替人補習英文。

1969年,存到了5000元的曹仁超用這筆錢做本,開始炒股票。

剛入市場的他,初生牛犢不怕虎,光腳不怕穿鞋的,不但專炒高風險,高回報的股票,還利用當時買賣股票可以在兩周後交割錢款的條件賒購大量股票,最高時曾經手裡拿著一百萬市值的股票但兜裡只有一萬元的現金。

他的運氣也特別好,趕上好行情,不但基本上沒有大虧過,而且曾經一天賺到3萬元,差不多兩年就賺到將近50倍。到1971年年中,他的5000元已變成20多萬元。而當時,普通香港人的月薪不過三、四百元。

曹仁超喜歡講:天要其亡,先令其狂。這是他從自己的經歷中總結出的血的教訓。

快速賺錢,讓曹仁超覺得自己就是股神,忘記了股市有漲也會跌的。1971年下半年,他開始學人融資炒股。結果,中國加入聯合國被市場解讀為利空,指數3個月跌了30%多,大量融資的曹仁超被打回原形,20多萬隻剩下了7000元。

這次慘敗,讓曹仁超體會到了控制風險的重要性。之後,他收兵休戰,並反復思考學習,看了很多關於股市尤其是技術方面的書,提升自己的作戰能力。

調整好狀態後,曹仁超重新再來,不久就王者歸來,到1973年已將市值做到了50萬左右。當時,恒生指數也相當瘋狂,3個月漲了超過40%,有了教訓的曹仁超變得理性,將股票賣掉換成現金,然後和太太到東南亞度了蜜月。

之後,恒生指數果然如他所料,從19733月的高點1774點一路往下跌。到19747月已跌到478點。躲過股災的曹仁超又開始找回投資天才的感覺,認為478點應該是底了,投下50萬買入了後來被李嘉誠收購的和記企業。結果,市場再次給他狠狠一耳光。在他入市之後,恒生指數依然跌跌不休,到197412月最低跌到150點時,他的50萬已只剩下10萬。


也就在那期間,因為經濟大勢不好,曹仁超還被公司炒了。股票蝕出血,還丟了工作,而現在已是拖家帶口的主人,這讓樂觀的曹仁超也無法接受。他還記得,跌到讓他無法承受的那個晚上,他一整晚沒有回家。(未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266

5000港幣起家、40年4萬倍投資回報,他是怎麼炒股的?(二)


蝕到啤啤夫,曹仁超在來到天星碼頭,呆呆地坐在那裡,看著城市燈火與船來船往,苦苦思索接下來要如何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又如何才能重新回到昨日的輝煌。想到從10萬回到50萬,是要升5倍,這是多麼的遙遙無期,內心就更是絕望。

不知覺中竟已是黎明破曉,曹仁超這才突然想起自己居然整個晚上沒回家。等他頭腦空白地匆忙回家,打開房門時,他看見母親和妻子已是淚眼朦朦。她們都知道曹仁超股票大虧,正在擔心,他會不會一時想不開,尋短見去了。

44萬倍,長持地產是關鍵
兩次慘敗,讓曹仁超成為真正成熟的投資者。後來,他多次對外表示,自己最感謝的就是兩次股災,尤其是第二次慘敗的經歷與和記企業那支股票。

因為這讓他在30歲之前就嘗夠了投資不理性的苦痛,不但知道了股市專治聰明人,投資需要永遠謹慎與反省,更從此悟出一個必須止損的道理,並一生受用。

也因此,曹仁超總告訴那些很早遭遇失敗的年輕人,說這是好事。人生總要「衰」一次,愈年輕遭災愈好。年輕輸得慘,買到教訓,還有時間把失去地找回來。


第二次慘敗後,曹仁超告訴自己,有生之年,絕不容許因為股災大幅虧損的事件再次發生,並始終牢記,一定要止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原則。

事實證明,他此後真的做到了這一點,直到生命終止。此後的30年,每次股災來臨,曹仁超都是「冬江水暖鴨先知」,並成功地逃過大災大禍。

長期持有地產股,是曹仁超將5000元變成2個多億,40年獲得4萬倍的里程碑事件。1980年代,香港地產起飛時,曹仁超看准這個趨勢,不但在報紙上寫文章呼籲股民買入房地產,更把自己的大部分資產配置到優質地產股然後長期持有。

1997年賣出最後一手地產股時,曹仁超當初投資的60萬已經變成兩千多萬,獲得超過30倍的回報,超過恒生指數超過23倍。除了炒股,他也在此期間買下多處物業,並在高點時一併拋掉,同樣是大賺。

從香港樓市股市套現後,曹仁超將一半資本轉移到英國,繼續用按揭的方式買入物業,之後又在高點陸續賣出,算上匯率、也是10年獲得超過5倍回報。2003年,曹仁超認為中國經濟進入了快車道,又買入大量國企紅籌股並在2008年之前的高點賣出,同樣獲利頗豐。

曹仁超個性豪爽,是個永遠的樂觀主義者。股市第一次慘敗,50萬變成7000塊以後,他不但沒有怎麼悲傷,反倒用剩下的錢大擺宴席,召集朋友慶祝人生首次破產,豪言壯語,要把剩下的錢都吃光。

飯店經理聽說了情況,低聲說,這班友癲L左了吧。但他卻不以為然,只覺得一定要豪氣一次!第二次失敗,在天星碼頭坐了一晚,不少媒體報導說,他差點自殺,曹仁超聽到也是急忙糾正:我從沒想過要自殺。

也因為樂觀,交際廣闊,什麼朋友都有,曹仁超還一度誤入歧途。1971年,他認識了一位前任探長。這老兄收了不少賄賂,正想辦法把黑錢洗白。聽說曹仁超的股市戰績後,探長決定跟他一起成立投資公司,由他操盤,還承諾給他幾十萬的年薪,一層豪宅,一輛賓士,甚至配保鏢。

渴望金錢的曹仁超,很開心地接受了這個機會,然後就轟轟烈烈的幹了起來。

但母親知道事情後,大罵曹仁超靈魂出竅,不忠不孝,並且以你要繼續幹,我就跳樓自殺來要脅曹仁超金盆洗手。內心不太情願,但為了母親,只得退出的曹仁超,於是找對方商談,結束這合作與交易。

結果,之前把他當貴賓的探長卻露出原形,威脅他脫身是不可能的。雙方約在酒樓談判,對方還帶了好幾名彪形大漢一同前往!被嚇得六神無主的時刻,曹仁超的母親拿著菜刀,以「不讓我個仔退出,我就砍X死你地」解救了他。

在母親的幫助及恐嚇,曹仁超退出了這個金錢遊戲。也因為這個,後來,他對交朋友,做事情,以及飛來的橫財都多了一份謹慎。

曹Sir性格活躍,為人開朗,喜歡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思想,也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剛入股市時,他就通過向媒體投稿分享自己的經驗。

因為寫稿投稿和發稿,曹仁超還與當時的《明報晚報》編輯林山木(更多人稱他為林行止,也被成為是香江第一健筆)成為知己。甚至,曹仁超這個名字,也是林山木給他取的,倒過來讀是「超人曹」。

後來,林行止自立門戶創立《信報》,曹仁超不但到《信報》上班,還入股其5%,並在信報開設《投資者日記》專欄。以風趣、幽默、輕鬆文風撰寫大量通俗易懂的文章,既分享自己的投資經驗,也分享自己對經濟資訊的解讀。其見解與文風,頗受歡迎,並成為《信報》最受歡迎的專欄作家。

再後來,寫出名了,曹仁超更在臺灣、內地等諸多財經媒體開設專欄或頻繁發表文章,直到去世之前,仍然時筆耕不輟。

曹仁超認為,踏准趨勢是股票投資炒作的成功保障,而最重要的趨勢,是全球經濟趨勢、政治政策的變化。要掌握這些趨勢,一定要對經濟和政策變化高度敏感。寫作,則為他帶來了掌握趨勢的最大便利。

40年中的相當長時間,曹仁超都是每週六天,每天要寫三四千字,這也讓他成為高產的作家。後來,他還將這些文章結集出版,代表作包括《論勢》《論戰》《論性》三書。從趨勢把握、戰略戰術到人性情緒控制,分享自己的經驗與心得,非常受人推崇。

和很多人想像中的炒股很輕鬆,每天只需看盤幾小時不同,曹仁超比絕大多數上班族和創業者還要辛苦。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既從全球收集情報和觀點,也與眾多讀者分享自己的見解,同時還要運籌自己的投資。每週工作七天,而且持續三十年,真的很少見。

這種超常的付出,尤其是學習、思考,讓曹仁超這個高中生成為市場的大贏家和思想家。關鍵時刻,他的言論,很多財經官員、專業分析師以及基金經理,都會非常重視。而他的投資實踐,也被很多人仿效。

因為自己的經歷,曹仁超總是鼓勵世人,尤其是平民百姓投資者:任何人只要像他一樣堅持40年,每天工作、學習10多小時,都會成為億萬富翁。

或許是因為自己一個高中生卻可以在號稱精英戰場的股市有這樣的成績,曹仁超對所謂的高學歷、高知識或專家、教授不太感冒。他從來不認為讀書多就可以更成功。你如果要反駁,他會舉一堆例子來佐證,被他舉例最多的當然是他自己,其次是李嘉誠。

身體出狀況後,曹仁超進入半退休狀態。一生對金錢饑渴的他轉身幫助別人成就金錢夢想,同時還投入不少金錢、精力到慈善事業上。

賺錢,他學習西方的資本主義。賺到錢以後,他也向資本主義學習,以回饋社會作為成功標誌並贏得尊重。為此,身前他就已經將一部分財富投入到慈善基金中。不做窮爸爸,做個富爸爸和笑爸爸,則是他後來的人生目標。

投資最重要的是止
如果讓曹仁超總結投資經驗,並且只讓他選擇最重要的一條。他一定會強調兩個字:止。這是他兩次慘敗的教訓,也是他後來再也沒有大敗過的經驗。

曹仁超說,始終嚴守止損的紀律,是他不斷求勝的關鍵。Cut lost or cut throat!更是他四處宣揚的名言。

下跌到20%就必須出局,是曹仁超的鐵律。他說,股價就像電路,價格下跌15%,就是保險絲發出警訊。而一旦下跌到20%,他就會肯定是自己做錯了決定,無論什麼情況,都會不計任何代價與理由的割肉出局。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是,無論如何,自己都不會有大的損失。留下8成實力,才有力搏翻身的機會。

曹仁超認為,很多投資者把套牢當成長期投資是相當錯誤的理念。在大熊市中,一個股票被腰斬是司空見慣的事,而一旦被腰斬,下跌50%卻必須上升100%才能回本。即使你能守得住,即使它能漲得回,但升回來,升了1倍才回本,又有什麼意義。

人一定會犯錯,但不可讓小錯變成大錯。

曹仁超說,如果不止蝕,就是把皮外傷最後成了致命傷。投資者如學不會理性止蝕,沒有人可以拯救他。與堅決止蝕相對的,是曹仁超的不輕易止賺,曹仁超在戰術上是個追漲殺跌的人。他說,一個股票一旦升,不要輕易獲利賣掉。很多股票,幾個月可以成倍甚至幾倍的上漲,但絕大多數人在20%30%就賣掉,這就是輕易止盈的結果。

對於升到多少賣,曹仁超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對上的股票,他比一般人要貪婪,基本上都是100%的回報才肯出局。當年買地產股,升到30倍才賣掉,堪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曹仁超喜歡買二線大牛股,尤其是在具有大潛力的行業挑選空間巨大的中小股,然後耐心等待他們長成大藍籌。他認為,你只要在5年內選中6只這樣的股,如果每次能翻倍出來,就算是1萬塊錢入市,也能成為百萬富翁。

不要輕易言退,只有這樣才能賺取最大利潤。贏錢時不怕去到盡,一旦輸錢就自動縮手,則是他對這一套投資理念的經典總結。
  
曹仁超經典語錄

l   只有身家過億的人才有資格分散投資,散戶一定要集中火力,才有機會賺大錢,把雞蛋放在太多籃子裡,很容易手忙腳亂。
l   決定借錢給朋友,便不要奢望有歸還之日,更須有失去這個朋友的心理準備。
l   千萬不要抄底,也千萬不要估頂,沒有人知道或者到底在哪裡。但是,趨勢是可以判斷的,把握趨勢,賺錢就成為很簡單的事。
l   常常聽人說,金錢不能買來快樂。這只是安慰那些沒有錢的人。貧賤夫妻百事哀,普通人所遇到的煩惱九成與錢銀有關,開門七件事都可用金錢解決。
l   投資者永遠要記著買什麼、何時買、買多少、何時賣,要麼賺100%以上,要麼蝕15%離場。所謂兵貴神速,股市用兵應速戰速決,有機會便全力進軍,在最短時間內賺取最大利潤。
l   怕失敗的人永遠成功無望、註定平庸一生。不幸地,社會上99%的人皆如此,只有1%人能從失敗中學習。
l   年輕時資金少、智慧不多,只有勇氣多,因此要博;年紀大了、資金多了、智慧多了,反而勇氣少了,因此要穩,因為已經輸不起。
l   成功者所以成功,是因為不怕失敗!失敗者所以失敗,是失敗後不再嘗試!
l   在困難的日子裡,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在瘋狂的時候,應時刻保持頭腦冷靜。

l   不怕失去機會,只要有資本,明天又有另一個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438

2016年第一季價值組合投資回報

由於1月份輸得太多, 因此, 雖然2月份和3月份單月份價值組合都錄得正回報, 今年第一季價值組合投資回報率仍然是負1.22%, 同期盈富基金的投資回報率是負4.75%, 暫時跑贏大市.

目前價值組合有54支股票.

以下是價值組合十大持股, 按今年表現排列.




第一季價值組合表現最好的4支股票是:

莊士機構國際(00367) : +21.18%
丹楓控股(00271) : +13.14%
漢國置業 (00160) : +9.17%
英皇娛樂酒店(00296) : +9.15%

第一季價值組合表現最差的4支股票是:


莊士中國(00298) : -31.18%
資本策略地產(00497) : -16.98%
恒隆地產 (00101) : -15.99%
金朝陽集團(00878) : -15.65%

今年組合表現受最大負面影響的是莊士中國国的供股, 筆者已經迅速把莊士中國的比重大幅下降, 並分散換到其它多支股票. 筆者會參與莊士中國的供股, 但供股後莊士中國也只佔價值組合的很小比重.

筆者有信心, 今年會錄得正回報.

仍然相信, 有資產, 就有希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89

2016年首4個月價值組合投資回報: 豐收的4月份

繼3月份價值組合市值大幅上升之後, 4月份更上一層樓. 主要得力於第一大持股英皇娛樂酒店的亮麗表現, 它今年升幅高達69.72%, 帶動價值組合今年的回報率高達11.9%.

同期盈富基金的投資回報率是負3.57%, 價值組合繼續跑贏大市.

目前價值組合有62支股票.

以下是價值組合十大持股, 按今年表現排列.


首4個月價值組合表現最好的4支股票是:

英皇娱乐酒店(00296) : +69.72%
庄士机构国际(00367) : +18.82%
汉国置业(00160) : +15.23%
川河集团(00281) : +13.92%

首4個月價值組合表現最差的4支股票是:

庄士中国(00298) : -30.11%
中视金桥(00623) : -23.77%
恒隆地产(00101) : -12.24%
远东发展(00035) : -1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172

【獨家】英特爾確認放棄部分移動芯片業務 將轉向高回報產品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734.html

5月4日,英特爾公司通過書面回複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確認,將取消Broxton系列處理器產品以及SoFIA系列部分產品。

“取消用於手機和平板電腦的Broxton產品,以及SoFIA3Gx/LTE/LTE2,將確保我們將資源轉向那些能帶來高回報並推動我們戰略的產品上。”英特爾表示。

最近,關於英特爾將取消Broxton、SoFIA產品的消息備受業界關註,上述兩種型號處理器存續,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英特爾如何處理手機、平板處理器業務。過去幾年,英特爾在上述領域投入巨大,但長期承受虧損。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認為,英特爾沒有完全放棄手機端業務,但可能放棄手機系統級芯片(SoC)業務,其仍向蘋果提供手機基帶芯片。而根據英特爾高管在不同場合的表態,其在可穿戴、VR、無人機等領域將繼續開展業務,甚至作為其戰略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悉,SoFIA芯片主要使用於廉價手機和平板,英特爾於2013年末公布了SoFIA芯片,並於2015年3月正式發售,英特爾公司一位產品經理去年曾表示,超過20家設備制造商計劃使用SoFIA芯片。

雖然英特爾取消了SoFIA系列部分產品,但未完全關閉SoFIA系列,英特爾的回應給出了取消具體型號。而本土芯片商瑞芯微日前指出,瑞芯微與英特爾合作的SoFIA3GR未受影響,該公司計劃加強對SoFIA3GR的投入,並認為在英特爾取消其他產品後,SoFIA3GR的重要性會得到凸顯。

最近,英特爾CEO科再奇通過書面文字較全面地總結了轉型戰略,其核心是把英特爾從一家PC公司轉型成為一家驅動雲計算和數以億計的智能、互聯計算設備公司。“雲和數據中心、物聯網、存儲和FPGA通過連接性緊密聯系在一起,並通過摩爾定律的經濟學效應得以進一步加強。”科再奇說。

在對第一財經記者的回應中,英特爾重申將繼續提升移動和PC業務盈利能力,而基於市場動態、競爭環境等多方面考量,將持續評估並優化其路線圖和項目,“我們會重新評估項目,進行必要調整,以確保與上述戰略更好地保持一致。”取消Broxton產品以及SoFIA3Gx/LTE/LTE2,是其對路線圖和項目優化的一部分。

業內普遍認為,這家占據PC處理器市場大部分份額的芯片商錯過了移動領域手機、平板市場的機遇,不過其並不甘心完全出局,Broxton和SoFIA是其扳回局面的希望所在。在過去兩年中,主要因對移動終端廠商的補貼,英特爾移動業務承受著巨大虧損。上月公布Q1財報時,英特爾宣布準備裁員1.2萬人。

2016年Q1財報顯示,構成英特爾營收主力、整合了PC和移動業務的客戶計算部門營收為75.49億美元,環比下滑14%,同比增長2%;承載英特爾轉型重點的數據中心、物聯網部門,2016Q1營收分別同比增長9%、22%,其非可變存儲解決方案集團營收同比下滑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73

報告:歐洲在難民身上花的錢,5年後將有兩倍回報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820.html

去年進入歐洲的難民,5年後就能產生兩倍回報——這是一份最新發布的、有關難民將對各個國家產生何種影響的深度報告得出的結論。

據英國《衛報》報道,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總裁前經濟顧問菲利普·勒格林(Philippe Legrain)表示,難民將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增加對服務和產品的需求,並填補歐洲勞動力市場的空缺,而他們的工資又能資助日漸萎縮的養老金和公共財政池。

勒格林還援引此前勞動力經濟學家的研究稱,難民並不會降低本國勞動力的工資,也不會推高本國失業率。最重要的是,盡管大量吸收難民將在2015~2020年間增加近69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但同期,他們也能增加1266億歐元的GDP——這幾乎就是1:2 的關系。

1:2

“現在在難民身上花1歐元,5年後,就能產生2歐元的經濟效益。”這份名為《難民工作:能產生經濟效益的人道主義投資》(Refugees Work: A Humanitarian Investment That Yields Economic Dividends)的報告這樣總結道。該報告由非政府組織滕特基金會(Tent Foundation)和智庫開放政治經濟網絡(Open Political Economy Network)聯合發布。

勒格林表示,他希望這份報告能夠有助於驅散有關難民將引發西方社會經濟問題的種種迷霧。“主要的誤解是,難民是一個負擔——這種誤解甚至在那些支持難民入境的人當中也存在,這些人認為,盡管接納難民成本高昂,但卻是正確的事。”勒格林表示,“但這是錯誤的想法。當然了,讓難民入境的最初動機是幫助他們逃離死亡,但他們其實是能為經濟做貢獻的。”

難民的到來會在短期對公共財政造成一定的壓力,但也增加了短期的經濟需求,這對國內需求疲弱的國家來說無疑是一種不錯的財政刺激方式。而更長期來看,難民在稅收收入和創造就業方面的貢獻會越來越大。

上述報告稱:“簡單來說,市場上的就業崗位數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參加就業的難民也在創造就業崗位。當他們花工資時,就提振了生產商品和提供服務的崗位的需求。同時,難民也為同一‘工作鏈’上的人創造就業機會,比方說,如果難民成為建築工人,那麽就為本地人創造了包工頭或建築材料供應商等就業崗位。”

解決人口問題

勒格林還指出,難民也可以解決歐洲遲遲未能有效解決的人口問題。“德國未來的人口構成變化尤為慘淡。”勒格林表示,“如果沒有移民,那麽到2030年,德國勞動力人口將減少1/6(870萬人),而老年人口將增長1/4(470萬人)以上。”年輕難民的大批湧入將幫助減輕日益增多的養老人群的壓力。

勒格林還舉了幾個歷史上大規模難民遷移的成功例子來支持自己的說法。比方說,越南戰爭之後有80萬難民遷入美國,這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再安置項目。盡管這些人在最初對美國各種資源是一種負擔,但幾十年後,越南裔美國人的家庭收入和就業率卻高於美國出生的公民。

不過,他也警告說,如果歐洲不立即采取措施加快難民進入勞動力市場,那麽難民所將產生的積極經濟影響將會有限。

勒格林建議,當難民申請入境被批準之後,應當允許他們馬上工作,這樣做是在減少國家的負擔。也應當迅速為他們提供語言課程,引導他們進入就業崗位較多的地區,而不是住房價格較為低廉的地區。

允許難民快速進入勞動力市場“能減少難民對公共資金的依賴,確保他們對勞動力市場和稅收做出貢獻,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新生活,並減少他們被勞動力市場邊緣化、最終被整個社會邊緣化的可能性。”上述報告這樣總結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128

印度租房市場回報率僅1% 創客闖入這一全球最難領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0063.html

印度的房屋租賃胃口越來越大了。但這一規模達到200億美元的房屋租賃市場卻因為所謂的“信任赤字”,存在著巨大的供求不平衡。

回報率為何只有1%

“看到房子時,我馬上聯想到車庫——房子空空如也,門開大一點的話,剛好可以停一輛汽車和一輛摩托車。”德里的留學生吳順綿回憶了自己在印度的租房經歷。他說,印度人租房子的一大特點就是,房子里面什麽都沒有。

待租房屋空空如也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房東怕租客把所有東西都搬走,這也是印度房東最擔心的一點,因此,房東會把出租房屋內所有的財產都鎖上或者幹脆統統搬走。

事實上,租客也同樣有著強烈的危機感,他們擔心的是那些缺乏信息驗證的房屋中介或房東,有可能會拒絕返還押金。

從歷史上看,印度的房屋出租市場是偏袒租客的,不僅僅是法律法規如此,房東能獲得的租金回報率也只有1%~2%。再加上“信任赤字”可能導致的麻煩,有房一族向無房者打開大門的積極性實在有限。

2011年的普查數據顯示,印度共有1100萬套空置房和80萬套未售房產。另一方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印度的城市地區存在1900萬套房屋的短缺。面對如此巨大的需求,很多試圖抓住商機的印度企業最終卻以失敗告終。原因是,當地的房產中介機構既沒組織,也還未形成網絡。

創客進入全球最難市場

正在打破這一傳統市場的是那些創客和互聯網技術。

例如,英國的初創企業RedGirraffe.com就在印度推出了一個平臺,依靠技術抓住了房東和租客兩端的信息,並通過搜索為雙方匹配資源,完成租賃交易。除了租房合同,這個公司還提供一整套超越合同的服務。比如,專門的房產經紀人,7X24小時的呼叫中心和實時透明的交易記錄等。該公司采用一種專用的算法為房東和租客提供最匹配的服務。

“結合技術的全面執行是我們的賣點。我們把信任擺到了桌面上。”RedGirraffe.com的創始人兼CEO奈爾(Manoj Nair)表示,執行是成功的關鍵。“我們意識到,我們正在進入世界上最難的一個市場,並且選擇了印度最沒有組織的領域——房地產。我認為,打入印度的不同城市將會是艱巨的任務,因為這里的土地是國家所有,每個邦的法律也都存在差異。”

目前,RedGirraffe.com與印度本土頂級銀行和印度的國際性銀行簽約發行了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因為這些合作,公司不僅可以讓房東和租客雙方作為信用違約保障的資金鎖定在銀行里,而且還可以給雙方提供更多利潤。該公司目前已經和印度最大的銀行之一達成了技術性的合作。通過這一戰略,公司可以為房東、租客、銀行和地產代理商提供超過預期的服務,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效率。

房屋租賃市場大部分在城市

印度的房屋出租市場大約有200億美元的規模,其中135億美元的市場在城市,8億美元的市場在郊區,另外57億美元在非印度居民(NRI)的房地產經紀人手里。這一巨大市場已經吸引了大量的科技初創企業,它們旨在解決印度房屋租賃市場的供求問題。

但是,這些零散的解決方案缺少整體性和成本效益,很少提供後期交易和長期的專業客戶服務。

最近,擁擠不堪的房屋租賃市場已經開始發生顯著的變化。尤其是獲得了不少投資的著名初創企業Housing.com宣布退出了房屋租賃市場。Housing.com成立於2012年,由12個來自印度孟買的年輕工程師創立,快速成為印度最大的買房租房門戶平臺。

RedGirraffe.com宣布,公司還打算對其印度的業務進行交叉補貼上的創新,並在2019年初打入倫敦房地產市場。奈爾表示,在印度市場打拼的痛苦和挫折是無法想像的。他們保守地計劃,可以在5年內占有3%的市場份額。

為了縮小當地住房市場的供需鴻溝,印度政府已經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印度所得稅法案1961(Indian Income Tax Act 1961)22和23條的延伸法律規定,所有空置的房屋(除了私人所有的)都將根據當時市場上的租金征稅。這一法案可以刺激空置房產對外出租。與此同時,政府也提出了Model Tenancy Bill 2015,在法律層面確保不偏袒租客。盡管已有這些措施,印度的“信任赤字”仍然在供求不平衡的問題上發揮影響。這不僅僅會剝奪房東的租金收入,而且也阻礙了租客快速且高效地租到理想中的房子。

另一個事實是,多數初創企業目前還主要集中在圍繞首都新德里的區域。這也意味著,上述英國的初創企業在印度這個極具挑戰的國家未來混得如何還有待觀望。至少到現在,還沒有單一的科技初創企業在印度的房地產領域獲得了開創性的投資回報。如何重塑不受監管卻又極其本地化的房產經紀人網絡,將會是巨大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70

投資廁所革命能獲5倍回報?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9103.html

在浙江義烏的一座豪華酒店里,一群來自全球各地、研究衛生健康問題的專家和企業人士坐在一起公開討論全人類的如廁問題。

這是由中國國家旅遊局、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主辦的中國廁所革命研討會。在研討會上,每位嘉賓的發言都難免出現“小便”、“大便”、“糞尿”這些在公開場合多少讓人有些尷尬的詞。

但為了解決全世界人的如廁問題以及因缺少廁所而導致的衛生健康問題,這群人卻把這事兒做成了事業。為了讓更多人關註廁所革命,他們也選擇用幽默化解尷尬。

此WTO非彼WTO

你聽過世界貿易組織這個WTO,但可能還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另一個WTO。作為世界廁所組織的創始人,沈銳華(Jack Sim)在當天的開幕致辭上說,為了讓廁所革命這個話題變得有吸引力,他們特意把世界廁所組織的英文名縮寫成了WTO(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

日本廁所研究所代表理事加藤篤(Atsushi Kato)在研討會上提出的“推動世界廁所革命”的三點建議更是讓全場忍俊不禁。

“首先,每個國家都應該設一位廁所部長,作為總負責廁所問題的高層領導;第二,不應該局限於廁所行業,還應該和食品行業加強合作。畢竟人這種生物是有進才有出。比如有些飲料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調整大腸的健康狀態,在日本國內我們就和這樣的企業合作。”加藤篤指了指臺上的其他幾位嘉賓認真地說,“第三,在座各位都是非常優秀的,應該率先成為‘大便王子’,以這樣的身份去教育孩子。可以戴上皇冠,拿上權杖,去教孩子關註廁所問題。”

這些幽默的說法讓全場哈哈大笑,同時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遊客要解放,廁所要革命”

廁所革命最早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是一項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廁所改造的舉措。中國的廁所革命最先源於農村的難題。隨後,旅遊景點的公廁也成為了中國廁所革命的重要目標,並獲得了國家旅遊局的支持。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水源、衛生與清潔項目主任阿伯加斯特(Brian Arbogast)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最早聽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到了廁所革命,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驚喜。另一個好消息就是,中國國家旅遊局提出要在旅遊景點新建3.3萬個新型的廁所,來更新和完善廁所設施並減少耗能用電。”

除了政府的意願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水資源衛生部門主任楊振波在上述研討會上提議稱,廁所革命要成功,還需要把廁所革命的概念包裝好,讓公眾充分認識到為什麽要革命。

由國家旅遊局和蓋茨基金會聯合啟動的第一屆全國廁所技術創新大賽頒獎典禮也在研討會的當天舉行。典禮現場的顯眼標語是“旅遊要發展,廁所要革命”,這也是由我國國家旅遊局提出的口號。

“這個口號挺好,但我覺得不夠。”楊振波說,“可以再增加一句:遊客要解放,旅遊要發展,廁所要革命!”在他看來,只有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去倡議,真正解決人的問題,每個人才會主動認識它。

利用創新科技

楊振波在研討會中用形象的數據描述了中國的廁所市場。“在座的大家都需要充分認識到,這個世界,中國和其他國家在廁所方面的需求很大,目前有超過25億人沒有用上改善的廁所,其中中國有3.4億人。”他表示,改善這些人的需求本身就是一個市場。

他告訴本報記者,全球每年由於廁所不衛生導致的經濟損失接近2600億美元。如果投資廁所革命,投資1美元相當於能獲得5.5美元的回報。這一回報率高達5倍的投資也說明了只要市場有需求,就會具有投資的價值。

在投資價值上,蓋茨基金會也認為中國在這一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無論是技術創新和研發、新型城鎮規劃與建設、新型服務模式的探索與推廣,中國都有著獨特的優勢。

與此同時,不少廁所建造技術、運行和管理技術都涉及到了環保節能和水處理的科技,還會使用現代流行的大數據,因此,楊振波認為,要將這些創新的科技和管理方式都包裝在廁所革命之中,和公眾一起推進廁所文明。

“用小便沖大便”的免水廁所

“我們在廁所領域摸爬滾打了17年,也是此次(第一屆全國廁所技術創新大賽)的獲獎者之一。我們提供的方案是用收集小便來處理大便,不用水就能沖水……只要小便和大便的比例達到2:1以上,就能達到衛生沖洗。一般每4個人的小便排放量是1升……”

在上述研討會上,北京藍潔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昊用通俗直白的語言解釋自己團隊的“免水可沖洗廁所”解決方案。

官方一點說,該方案采用了源分離專利便器,其智能操作系統可以對尿液和糞便進行自動識別,並收集尿液然後向其中自動添加一種具有除臭、殺菌、消毒、潤滑、防垢作用的藥劑,使得尿液變成無臭的藍綠色液體儲存起來作為沖洗液;糞便則與沖洗液混合後經過攪碎、沖洗等過程變成無味的紙漿狀物,用於農作物的施肥。全部沖洗過程采用附壁射流技術,可實現半升沖洗液徹底處理一人次大便,衛生狀況可達到水沖廁標準。

該方案已經在北京故宮、四姑娘山、八家公園等景區應用。一般來說,對瞬時人流密集區域具有較強的適用性,但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糞便汙水就地處理水平。

另一個獲獎方案是移動式水循環太陽能廁所,采用的是用太陽能供電,電催化氧化工藝處理汙水的方式實現循環潔廁。

呂瑞軍是宜興艾科森生態換位設備有限公司的技術部部長,也是該方案的負責人之一。他告訴本報記者,在建造成本上,一般的公廁可能只是移動式水循環太陽能廁所的三分之一,但是後者卻可以建在缺電、缺水的地方,比如高山和幹旱地區。另外,該廁所在加了一次水後,就可以在1~2年內實現可持續的循環,從而實現節能環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