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經濟如何變現:微信公眾號可以變現了嗎?
http://www.iheima.com/thread-42946-1-1.html微信公眾號的春天真的來了嗎?
這裡我沒再繼續使用「自媒體」這個概念其實是有原因的,在我看來現在微信公眾號主要有可以持續生產原創內容的自媒體、對信息進行有效整合的渠道媒體、企業官方賬號、媒體賬號四大分類,真正的獨立自媒體其實佔比非常小。
由於工作原因我總共統計過超過12萬個微信公眾號,而被篩選出來可以持續生產原創內容的賬號數量只有區區不到3000個。微信官方此前數據顯示,微信公眾號總數已超過200萬,每日新增公眾號超過8000個,按照這個比例計算絕大多數公眾號其實都無法生產原創內容。但我們知道其實有些微信公眾號通過各種渠道整合一系列優質內容,從而使得自己成為垂直領域的渠道號,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基於此,我想自媒體這個概念早已經不再適用於來指代微信公眾號了。
據科技博客獵云網爆料,微信官方在初期不會參與分成,正式上線後每月15號前,將對流量主上個月的廣告收入進行結算,並將會與流量主進行2:8分成。
「如果個人公眾賬號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的,微信官方將定額減除800元費用,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額減除20%的費用,這意味著騰訊與流量主的分成比例為2:8。每次應稅報酬所得超過20000的,還將實現加成徵稅,如在2-5萬之間的,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的,加征十成。」
微信廣告自主平台背靠騰訊廣點通,並不缺少廣告主投放廣告的機會,但廣告的轉化率實在有點慘不忍睹。廣點通在廣告平台內測時曾提供數據稱,參與內測的公眾賬號底部文字鏈廣告點擊率均值為3.5%,但因為當時微信選取本就是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那批大號,絕大多數微信公眾號都達不到這麼高的點擊率,所以參考價值著實不高。
有參與廣告平台內測的朋友和我說,微信廣告平台的帶來的真實收益大約可以按3-5釐/PV來計算,取最大值的話,2萬的閱讀數大概能帶來100元的收入。我們簡單算一筆賬,一個擁有10萬真實粉絲的微信公眾號,如果以文章打開率10%,其每個月的收益只有3000元。而在微信平台中,能達到這種級別影響力微信公眾號屈指可數,微信公眾號的春天遠遠沒來!
微信的真實目的是為解決電商的信息孤島困境
微信對自媒體的打壓其實早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任何對騰訊抱有幻想的行為其實大可都沒必要。此前,我曾重點強調過過微信對其移動電商平台的重視,打通搜索也是為了幫助電商平台獲取外部流量。而此次上線廣告自主平台根本目的同樣也是如此,「廣告主可在這裡投放自己設定的活動頁面、商城頁面、品牌頁面等多種廣告形式」,其實我們從這段話就可以看出這是為瞭解決微信小店的信息孤島困境
「移動電商寄託了騰訊市值能否突破2000億美金的夢想,這是比搜索更加重要的戰略要地。微信在其平台也提供了兩條電商之路,以京東為核心的中心平台和以微小店為核心的去中心化平台,而這兩者都需要從外部獲取流量。微信內部的流量雖然巨大,但主要都是社交流量很難流動起來,對微信電商來說仍然杯水車薪,社交流量其實也並不適合電商。不然,易迅早就成為一隻站在風口上的豬而飛起來了。
電商天生就需要開放性,平台中意於流量釋放,企業寄希望於品牌曝光,用戶需要更多更全的商品信息,這些都是一個封閉的閉環平台無法實現的。而把微信電商與搜狗搜索打通,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微信開放搜索其實是其商業化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選擇。」
數以百萬計的微信公眾號覆蓋了過億的活躍用戶,每個微信公眾號都有相應的對外渠道,這就猶如PC端的站長聯盟一樣可以彙集無窮無盡的流量。他們為了讓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可以獲得更多的廣告收益,將會竭盡全力的幫助宣傳其微信公眾賬號,而被接入的微信電商廣告將會得到海量的曝光。微信只是付出了一點小錢,就可能創造上千億美元的市場,這筆賬其實很划算。
微信和公眾號應該走向的未來是什麼?
前面已經提到,微信廣告平台並不能為絕大多數公眾號帶來收益,微信官方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幫助公眾號們實現商業價值,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電商。那麼有沒有另外一條路,使得微信和公眾號們達到真正雙贏呢?在《騰訊的未來真的只能靠遊戲嗎?》一文中,其實我已經對這個未來有了初步的暢想,而現在看來時機也許已經成熟。
「騰訊缺乏電商和O2O基因,是因為騰訊最核心的社交工具其實是一個C2C的東西,所以變現時只能依靠遊戲和增值服務。而無論阿里還是百度主要都是B2B、B2C,依靠的是品牌媒體廣告,這中間的差異很明顯。
騰訊用戶數大約是Facebook的2/3,在線廣告市場騰訊方面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即使只能達到Facebook一半的水平,也有接近6億美元,騰訊的營收甚至能也許哪一天能通過提升在線廣告而翻一番。騰訊的未來在於網絡遊戲+社交媒體廣告兩條路線發展,而不是什麼電商和O2O。
搜索廣告已經進入穩步增長階段,互聯網公司下一個顛覆的是品牌廣告市場,這是比具有直接目的的搜索廣告更大的一個市場,至今還是以傳統媒體為主。社交網站比搜索引擎更適於做品牌廣告,所以Facebook的業績增長勢頭很猛。騰訊能否在品牌廣告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將決定著未來騰訊的股價能否突破2000億美元。」
其實廣點通在騰訊內部幾個團隊競爭中脫穎而出,已經說明騰訊意識到了品牌廣告的重要性,尤其在移動端品牌廣告因為能夠得到充分展示,前景將遠比PC端要大。微信廣告平台寄希望於「公眾賬號圖文消息頁底部的一條文字鏈」來達到目的,用戶是否點擊廣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那則不超過20字的文案,這根本不是品牌廣告商想要達到的效果。
我們知道絕大多數微信公眾號都無法獲得廣告主的親睞,處於變現困境而苦苦掙扎。雖然它們的賬號可能粉絲異常活躍、定位超極精準、品牌價值極大,但只有極少數的微信公眾號能接到品牌廣告,所以當微信廣告平台上線後就被很多草根號當成了變現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這和微博廣告生態圈何其相似,微博寄希望按照閱讀數為自媒體提供廣告,但微博上真正能賺到錢的還是能那群能接到品牌廣告的大V。那些廣告營銷公司只是簡單的對接了廣告主和大V們就輕鬆獲得了每年數千萬的利潤,而微博卻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對騰訊來說,最好能從這樣的教訓中汲取營養,直接對接廣告主和微信公眾號,例如有家遊戲公司想要通過微信營銷號宣傳,但卻不知道哪些遊戲賬號屬於優質賬號,但微信作為平台卻可以通過廣告平台對接這種需求,微信也清楚的知道每個賬號的真實活躍度。廣告主得到了精準的曝光,公眾號獲得了可觀的收益,微信則可以通過廣告分成實現自己的價值。也許只有這樣,對微信和公眾號來說才是一個最長久的合作模式。
來源:搜狐IT
銀行可以上市,但是不得融資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2uwn6.html看到11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抱團上市的新聞,我非常吃驚。中國的銀行業早就有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大家為什麼還要不斷融資,不斷擴充放貸能力呢?
銀行們哭著喊著:資本金不夠!這怎麼可能呢?我真的難以理解。過去20年(或者30年),中國銀行業的資本金每年用20%以上的速度複合增長,留存利潤又那麼多,怎麼會出現資本金不夠用的情況呢?
答案只有一個:在信貸高速膨脹的情況下,不管你有多少資本金都是不夠用的。資本金夠不夠,取決於信貸總額。如果放慢信貸增長,或者信貸縮水,資本金不是馬上就有富裕了嗎?而這正是中國目前急需的。
我知道,銀行的股東們需要"流動性",即退出的通道,賣出股票的通道。這可以理解。我建議,未來所有金融機構只上市,但是不融資。也就是所有股票全流通,掛牌交易,但是不融資。這樣可以避免銀行業產能過剩的惡化。那些已經上市的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也應該大幅分紅,甚至全額分紅(100%分紅),同時,不斷回購股票,並註銷回購的股票,這樣才能減少銀行業資本金過剩的程度。
雷軍:誠意是王道,小米模式一定可以持續
http://news.iheim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9&id=143851從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第一次正式發佈,到今天,不到三年時間。上週我們發佈了上半年的業績,我們手機的銷量已達2611萬台,銷售額達到了330億元。
我們用鋼鐵一般堅硬的事實證明了小米的階段性成功。
不過,有朋友開始問我小米的明天能不能持續。作為一個有25年創業經驗的IT老兵,我見過無數企業的榮辱興衰。科技行業發展日新月異,任何企業,只要你不進取,都會遇到波折,這是行業規律。
但是我認為,無論小米的未來如何,小米創立並實踐的小米模式,一定可以持續。
小米模式是什麼?
我們講,小米所實踐的互聯網模式的核心是「互聯網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
有朋友跟我說:這不就是努力做產品,贏取好口碑的意思嗎?好像每一個企業都在這麼要求自己啊,為什麼小米與眾不同?
我細細想了想,我覺得可能,還差一點態度。這個態度對於小米來說,就是誠意。
第一個誠意,是你能不能拿出誠意來,去聽傾聽戶的意見。
傾聽用戶意見這事兒,是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們通過互聯網渠道,通過社會化媒體,終於打通了企業和用戶之間的隔閡,但是蜂擁而至的用戶意見又讓我們難以抉擇。很多時候,用戶們的意見之間的分歧和爭議是很大的,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怎麼才能聽懂用戶真正想要什麼,並且達到用戶的要求?
這要求我們拿出誠意來,真正的和用戶在一起。
小米公司上下,從我們合夥人,到產品經理和開發工程師,都直接面對我們的用戶,隨時接受用戶的意見和建議,和用戶一起開會,探討產品需求。剛開始有的同事不理解,說他這麼牛的工程師,居然每天要浪費時間去和用戶聊QQ,這不是耽誤工作嗎?我告訴他們,這不是浪費時間,相反,這樣的工作讓我們能夠7×24小時的隨時修訂我們的產品,確保我們的產品方向始終是符合用戶的需求,我們會避免因為我們閉門造車帶來的方向性風險,不走錯路,這是對時間最大的節約。
第二個誠意,是你能不能拿出百分之百的誠意做產品。
中國是一個世界製造大國,擁有豐富業界人才和做產品的經驗,最關鍵的是大家有沒有決心下那麼大的功夫和投入,去做出一款有誠意的產品。
同仁堂真材實料的做產品,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成就了百年品牌。所以我認為對於任何企業來說,它的本質就是永遠做誠意產品。
小米從一開始,就堅持選用世界上最好的元器件供應商,選擇最好的代工廠做性能上不打折扣的好產品。也許小米手機是這個市場上噱頭最少的產品了,我們就堅持三點:性能高,系統好用,性價比高。我們用產品的誠意就打動了用戶。
第三個誠意,是你做完這樣的誠意產品之後,能不能給它定一個有誠意的價格。
網上有句笑話叫「別談錢,談錢傷感情。」為什麼會傷感情呢?因為大多數人談錢的時候,沒誠意,都想著自己佔便宜。你要占人家便宜,當然傷感情了。
當我們用有誠意的態度,做出了有誠意的產品,如果我們不能給出有誠意的定價,當用戶要用錢包投票的時候,恐怕用戶是不會埋單的。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市場上有的手機產品做的不錯,廣告砸的響,宣傳做的好,但是最終銷量比較起小米卻有巨大的差距。根本原因是當用戶在網絡上單純的討論一個產品的時候,自然有多種評判標準,但是當要他們掏自己的腰包來為這個產品埋單的時候,用戶看重的就是你的誠意。產品不夠好,自然沒人願意買。產品做的不錯了,但是如果太貴,用戶恐怕也要費心掂量一下,到底值不值?
所謂誠意,誠懇的心意,是不欺人也不自欺。
我們敞開心扉,和用戶交朋友,邀請用戶來參觀我們的生產線、倉庫,和用戶一起做產品,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把龐雜的渠道營銷費用砍掉,直接以成本定價,給用戶提供又好用又便宜的產品,帶頭重整中國紛雜的Android生態體系,帶頭建設Android平板的生態圈……
所以,網絡上那些沒有誠意的評價是不用去理會的,只要堅持問自己,有沒有誠意聽用戶的意見,有沒有誠意去用最好的材料來做產品,有沒有誠意去定一個有誠意的價格?把誠意拿出來,然後,感受到我們誠意的用戶,會用他們的錢包來投票。
我相信,未來10年,是中國製造企業轉型到中國創造的重要10年,這個機遇就好像80年代之於日本,90年代之於韓國一樣。
只要我們有誠意,未來中國一定會誕生幾十家上百家的世界級企業!
職場點滴(40):遞信搏升不可以濫用 梁隼
http://notcomment.com/wp/?p=24463在香港除了樓市從未試過有咁多利好因素之外,職場也如是,低階工作「工求人」的現象已出現多年,過去高危的中高階職位也開始出現求才若渴的現象,所以身邊朋友以前會常問:有無工介紹,現時就會常問:有無人介紹。
也不是個個打工仔都想轉工,正所謂做生不如做熟,向公司表現忠誠都是爭取表現的一部份,不過好多打工仔都會面對一個難題,就是你有你忠心,公司一樣可以濫用你的忠心,講得白一點就是睇死你唔走,所以唔升你唔加人工你都無佢辦法。所以作為打工仔都要懂得在適當時候遞信起義,向公司表示當欺人太甚的時候,如何忠心都會心淡走人的。
正如刀可以是一件好有用的工具,也可以用來傷害自己,遞辭職信也一樣,除非已經有新工作機會,否則在不適當時候「以死相迫」,上司只會成全而不會就範。要判斷何為適當時候,可以從人事、上司和時間和整體市況來分析。
人事方面就是觀察同期有沒有很多同事轉工,尤其是工作表現很好的同事,這時候管理層的警覺性會較高,因為管理層都是打工,同一時間太多同事辭職會帶來營運上的危機,所以在處理辭職要求時會傾向採取留得一個得一個的心態。
上司的作風也很重要,有上司會勇於向上層表達訴求,上通下達的情況下訴求較易反映,相反有些上司會害怕,寧願欺上瞞下都不願為下屬爭取較好待遇,不過,遇上豬一般的上司的話,當然是早走早著吧。
時間上的考慮就是要瞄準公司準備檢視員工升職加薪的時段,大公司通常有嚴謹的制度,每年只會有一至兩次檢視時間,在這個時候爭取,可以一併考慮,否則要老細刻意抽時間來處理,就會事倍功半。
整體市況不用多說,難道會在經濟不景時行動嗎?到時公司必定非常歡迎所有辭職的申請,既可減省開支又可無需交人,一舉兩得。
遞信爭取好待遇可以是核彈看齊,即是不可亂用和非常時候才可用,胡亂使用要麼無威力,要麼形同自殺,切記切記!
金融業的數據就可以看成銀行業數據 東博老股民
http://xueqiu.com/9528220473/30196454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今日公佈2014年6月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1-6月,全國財政收入7463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48億元,增長8.8%。
3.營業稅9200億元,同比增長4%,考慮營改增收入轉移因素後增長11%。分行業看,金融業營業稅1925億元,增長17.6%;
4.企業所得稅16253億元,同比增長8.6%。分行業看,金融業企業所得稅4907億元,增長12.4%;
——————————————————————————
由於我國銀行業在金融業佔比很大,所以金融業的數據就可以看成銀行業數據。從以上兩組金融業數據看,上半年金融業營業稅同比增長17.6%,意味著銀行業的營業收入依然高增長。
上半年金融業所得稅同比增長12.4%,意味著這就是銀行業整體淨利潤的同比增長率,也符合預期。那些專業人士銀行淨利潤將下降的判斷又一次落空了。
同時,營業稅同比增長率高於所得稅同比增長率,意味著淨利潤增長率低於營業收入增長率,意味著在不考慮管理費用的情況下,上半年撥備計提的力度比較大,同時也可以推理出上半年新增不良貸款比較多。
附件:1-6月全國財政收入74638億 同比增長8.8%
http://www.cfi.net.cn/p20140714000650.html
借錢不還可以拿走對方家人的東西嗎 張永鵬88_hex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uxhz.html核心提示:借錢不還可以拿走對方家人的東西嗎?借款人不還錢,如果自己合法佔有對方的動產的話,可以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這個即是債權人的留置權。但是,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係。下面由法律快車的編輯為您介紹。
留置權是指債權人按照合同的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留置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係。
因此借款人不還款,只能夠留置借款人的財產,不能留置其家人的財產。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
債權人可以留置的必須是已經合法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
第二百三十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並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
前款規定的債權人為留置權人,佔有的動產為留置財產。
留置的動產,必須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係。但企業之間的除外。
第二百三十一條規定,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係,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
因此,只要有一方是自然人的借款合同關係,就只能留置其合法佔有的借款人的動產財產。不能留置其家人的動產財產。(法律快車)
下年就可以退休,只要你想的話 巴黎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18.html巴黎:
之前看到味皇一編500萬理程碑並希望退休的文,非常替他高興。事實我另一位blog友也已賺夠退休了。他們都有共通之處-----信奉價值投資後大幅改變財務狀況。
筆者早已不為財務憂,也試過十年的退休生活,但可能犯賤,我已發誓,死亡才會是退休日。
但人各有志,很多blog友還是非常有興趣財務自由,我相信Blog友比我聰明,會有一個更高明的退休生活,不會像我從前的每天無所事事,和老婆爭辯不休有關外不外出shopping的無聊財務自由生活。
到時Blog友一定要告訴在下。
在開始計劃財務自由前,請先看我一篇舊文,因為舊文說的是原則,本編是說執行。
層壓式價值投資---------巴菲特投資之道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com/2013/03/blog-post_5.html執行ABC一:有一對爸爸媽媽已退休,並有一個供完的物業;
如果沒有一,你還是可以繼續往下看。
二:買下爸爸媽媽的物業,要借盡。例如你借到了500萬,利息是2.15%,分30年供,每月供款會是18300,每年是219,000。
三 : 物業仍是你爸爸媽媽的,只是利用這個借款機會而已。
四:把借得的五百萬買下5支內銀A股,現在年息約為7.69%,扣稅後是7.3%,每年收HK$365,000股息。
五:減除每月的還款,第一年你會有146000現金正流入,而實息差第一年約是261,000,第二年是264,000......第五年是271,000。
如果用財務說就是,第一年你的入息是261,000(每月21,750),但你把部分$115,000儲下(261000-146000), 只動用146,000(現金流入)。
若幸運,第二年收息增加10%,入息會是300,500, 現金流入185,500,第五年的現金流入是368,830。
你的風險是第一年按息升上至6%,或派息第二年跌至4.38%,倆個情況現金流也會出現"0"。不過不用怕,因為你的息差還是正,用財務說就是:仍然是Profit,只是現金流處予會出現負數之間。
第五年現金流入已是$368,000,股息是619,000 (500x 7.69%x 110%x5次方),而如果A股內銀恢復正常,yield是4%,這些股票應值1千5百萬,約是股災前的價了。這時便要馬上減低槓干,還銀行5百萬借款,你已是一個有一千萬的價值投資人。然後一年收4%入息=400,000,但這次你沒有借貸,是淨現金收入。還有因為之前你不是每年把115,000元的部分息差共五年儲下嗎? 現在除了1千萬的股票,還有575,000的現金,你可以來一次全家環遊世界,但別忘你的爸爸媽媽。
不要理會別人說內銀會股災,因為下圖已經說內銀現價已是股災價。也不要理會資產值1千萬,你的目標是每月的現金流入足夠支出,如果內銀發9%的Preference Shares,你也應轉股。最好是50%折讓4.5%的Preference Shares,雖然二者你都會收到付出本金的9%息收入,但後者在銀行囘購時意味你會有100%的賺價。上面的舊文內的AVF正是被囘購產生100%賺價。
最後是你要發掘之後如何可以不用上班,每天也有所事事的生活。:)
一支股票的內在價值,可以由三部分構成: 雨楓
http://xueqiu.com/7947659357/30291611一支股票的內在價值,可以由三部分構成:
1、現金及可變現資產。這個不需要解釋了,正常情況下,這部分價值與股票市值應該是一一對應的。
2、穩定的現金流業務的估值。譬如一個工廠每年利潤100萬,20倍PE估值那就是2000萬,這裡專門是指長期穩定經營並產生正向現金流的那部分業務的估值。
3、想像空間,或者叫做概念估值。就是現在還沒實現、但未來有可能實現的業務的價值折算。這部分最玄虛難測,但也最有魅力。
顯而易見,除非故意造假,否則前面兩部分的價值是相對比較穩定的,不同的投資者得到的估值也應該是差不多的。而第三部分的估值,則是很多成長股投資者之間最大的分歧所在。
提一個現象:有一些高成長股票,明明業績增速很高,但股價卻在下跌。為什麼?應當特別注意其背後想像空間的坍塌過程。譬如說某些大膽的願景無法得以實現,這樣的想像空間的坍塌造成的股價下滑,其實仍然是一種基本面的變化,雖然在業務和業績報表上很難看得出來。
已有3人讚助了這篇帖子3雪球幣:
精明理財教室(1):銀行儲蓄戶口利息竟然可以多過定期戶口的利息? 精明理財
http://notcomment.com/wp/?p=25488大家選擇出糧戶口的時候會考慮甚麼?相信大家心目中都各有答案,不如又聽聽其他人的選擇?
李先生:「出糧戶口俾多果少少息,食碗叉燒飯都唔夠,不如我拎筆錢去買股票好過啦!」
陳小姐:「開出糧戶口會唔會搞好耐?我有時間都去high tea或者睇套韓劇啦,15分鐘開個戶口得唔得先?」
張先生:「我用開果間銀行,無謂轉啦!除非銀行俾多啲利息之餘,之後每做一項交易都有著數,咁我就考慮吓。」
銀行近年為了增加交叉銷售(cross selling)機會,都好鼓勵客戶將儲蓄戶口轉為出糧戶口,因為客戶普遍都有依賴性,即係用開那一間銀行,用該銀行的相關服務如信用卡、私人貸款、按揭貸款等的機會就會增加。而銀行為了吸引新客戶,都會提供各式各樣的優惠以切合客戶心意。
一般來說,銀行會針對開戶前及開戶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服務,開戶前的服務以迎新獎賞及花紅等一次性的優惠為主;而開戶後的使用就以持續性的優惠為主,例如比一般儲蓄戶口高的存款年利率,與及選用指定服務有現金回贈等。
就客戶李先生的意見,個別銀行現時出糧戶口的額外利息優惠,又點會食碗叉燒飯都唔夠?不如來參考一下以下的銀行優惠比拼。
銀行A | 最高可達一般儲蓄年利率5倍 (即0.05%) |
銀行B | 沒有額外儲蓄利息優惠 |
銀行C | 最高可達一般儲蓄年利率25倍,最高可達0.8% |
某大銀行 | 活期存款年利率最高可達2% |
從以上表列可見,一般銀行的出糧戶口儲蓄息率看似比正常存款年利率多很多倍,但是現時存款年利率是過份地低,再多倍數也是分別不大。不過,若存款金額達標,某大銀行就能夠提供高達2%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以每HK$100,000存款計算,一年的活期存款利息就有最高HK$2,000,比一般儲蓄利息的HK$10及其他對手多出很多。也就是說,多出的利息,食碗叉燒飯後還有餘錢。
除了優惠儲蓄利率外,去某大銀行開戶並設定為出糧戶口,還有很多優惠,例如迎新獎賞最高可達HK$1,000,若選用指定銀行服務如設立自動轉賬交電話費,再有最多額外HK$1,880現金獎賞。另外只要成功在戶口內有出糧紀錄及提交電郵地址,即可參加大抽獎,最高分花紅HK$500,000。
只需到某大銀行網頁或download其最新手機程式預約開戶,只需要15分鐘,就可以成功開立出糧戶口,兼獲得這麼多優惠,還要考慮甚麼?
估值1.5億的彩票寶:不僅僅可以買彩票,它還是一個社區和資訊平台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30/144555.html買彩票也要重交互
一般人們買了彩票之後會想看看其他彩民在幹什麼,會有一種忐忑的心情。而且一般買完彩票還要等結果,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用戶需要有吐槽的地方,比如碰到彩票問題該問誰,中獎概率對不對,中了獎提現還是提現不出來,等等。只要用戶的投資額每個月大於200塊錢,基本上都喜歡到彩票寶轉一圈,看看有沒有詐騙,是真的假的,服務好不好。
而且人們在中了五百、一千的小獎之後,會想讓朋友知道,當然如果中了五百萬這樣的大獎會想要隱藏下。中了獎的用戶可以在彩票寶上的「說說」裡展現,彩票寶還會給他們發一個非常漂亮的彩票獎狀。這種中了獎之後的分享其還有很多,分享的接口都是打開的。比如說這次世界盃,彩票寶主要以舉辦線下用戶參加的競猜擂台為主。用戶們不花錢玩我們的擂台賽,猜十六強、八強、四強、冠亞軍。
如何讓買彩票專業化?
彩票的專業化非常重要。原來的彩票叫樂透型彩票,樂透隨機搖幾個號抽一個獎,純粹單向推送的狀態。現在彩票發展到競技彩票,各種體育賽事,各種玩的東西,互動性非常強,所以就要求很強的專業知識。比如港電影賭馬,當年只拿一個收音機聽,哪個馬跑的快哪個馬跑的慢,現在人們有手機,他會看這個馬健康不健康,什麼時候跑過冠軍,誰養的,它的飼料怎麼樣,得過什麼病。又比如說世界盃,內馬爾上沒上場,為什麼沒上場,能不能上得了場,得過幾次冠軍,它跟阿根廷到底是什麼樣的戰績,歷史戰績是什麼樣子,前鋒和後防障礙組合,到底能不能達成一個非常好的組合,這些都需要專業化的數據。
彩票寶不僅自己做數據分析,還每個月投入十幾萬購買國外第一線的數據。國外有很多非常強的體育競技數據,第一時間都購買到手。具體來說,彩票寶給用戶提供購彩參考的彩票資訊信息,彩票購買技巧,競技彩票資訊、福利彩票資訊,提供彩票開獎信息查詢、開獎數據統計分析等等。
彩票寶怎麼防沉迷?
首先用戶一啟動這個軟件就會有一個防沉迷提示,量力投入,否則會毀掉你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用戶要是投入大以後,每一次啟動軟件都會有這種提示。第二用戶可以設置每月投入量,可以是五千、三千,軟件就會給你一個投注監護,超過了就會提示用戶。如果用戶還是不聽,就會接到熱線電話,被告知彩票輸的概率還是很大,不要盲目投入。
彩票寶創始人王繼軍說他做了很多年彩票,知道這些沉迷進去的彩民多慘,偷竊、詐騙、挪用公款,亂七八糟的事出了特別多。他也會開導身邊輸了的人,告訴他們怎麼辦。他覺得買彩票最好的心態是,中就中了,不中就拉倒。他希望是很多人在玩,而不是很多人在賭,不然整個行業都會陷入惡性循環。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