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若借殼 中信21要炒高百倍 周顯
1 :
GS(14)@2014-01-28 09:27:2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在上星期五,因為上海第一財經頻道的一名特約嘉賓缺席了,找我「江湖救急」,我唯有上陣,晨早流流爬起,給訪問有關港股的評論。
剛好前一天的星期四,馬雲的阿里巴巴收購了「中信21世紀」(0241),市場上傳言這是阿里巴巴可能借殼上市,主持人便順理成章,問了我這個問題。
我的答覆是﹕「不可能是借殼上市!中信21世紀的市值這麼小,如果要借殼上市,股價最少要炒高100倍!」
結果也是在當天,記者問David Webb,他的說法則是﹕阿里巴巴這麼大,香港沒有一間上市公司可以容納得它借殼上市。
中信21本屬官永義 當年喪炒
這叫做「英雄所見略同」。這麼簡單的原理,但在當日竟然沒有人能夠說出來,傳媒還報道了這麼低級的錯誤,水平真是低得叫人吃驚。
記得當年這公司原本是屬於官永義的,後來借殼給中信上市,改名為中信21之後,喪炒了許多倍,日日升,月月升,可惜我沒有買。那時候,市場叫它為21世紀殺人網絡,當時正是奇洛李維斯憑這部電影大紅的時候。哎呀,這是好多年好多年之前的事了。
大家記得,我在日前寫了一篇文,說的是神州資源(0223)前主席洪誠的故事嗎?在上星期六,我在某位朋友在山頂的家裏打牌,吃飯時,座上有一位賓客,正是這位洪誠。他當然看過了我這篇文章,很有風度地作出了澄清,我則尷尬到不得了,因為主人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我當然不能把氣氛弄僵了。這真的是有如百家樂的術語﹕八輸九,周時有!
[周顯 投資二三事]
東方紅借殼 二度上市
1 :
GS(14)@2015-03-13 18:22:0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3/news/ec_ech1.htm
【明報專訊】在本港及內地經營中醫藥產品及服務的東方紅經過多次易手後,將會第二度上市。俊文寶石(8351)日前宣布以6億元收購東方紅業務,變相讓東方紅借殼上市。交易中1.5億元將透過發行可換股債支付,過程中涉及10合1、1供9的繁複股本重組及供股,拖累俊文股價昨日急跌,收市0.057元,跌幅高達33%,創上市以來新低。
按交易文件,收購價當中有6000萬訂金已在簽訂買賣協議時支付,3.9億元會在交易完成時支付;餘下1.5億元,俊文則透過發行3年期,年息7厘的可換股債券支付。換股價為0.15元,相較最後交易日合併後等值收市價0.85元折讓約82.35%。倘全部轉換10億股新股後,相等於已發行股本29.67%。
俊文寶石藉財技「大清洗」
俊文同時透過大規模繁複股本重組進行「大清洗」,先會將現有股本10合1,重組後再1供9。供股價為0.13港元,較合併後等值收市價折讓84.71%。假設股東原持有俊文10%股權,倘不參與供股,完成後持股量將大跌至1%。
俊文主席陸紀仁活躍「殼壇」
事實上,東方紅早在80年代已曾經上市,今次是事隔8年後再度借殼上市。至於俊文寶石雖然知名度不高,但一度獲賭王「三太」陳婉珍青睞入股,惟現時已退出,而現任主席陸紀仁,近年則在金融界非常活躍,旗下亦擁有另一創板股羅馬集團(8072)。
東方紅1988年在主板上市(0279,現為民豐企業),惟因子女無意繼承,1994年獲「神童輝」羅兆輝收購三成控股權並入主。羅兆輝在亞洲金融風暴中陷入財困,1997年售予「殼王」陳國強旗下德祥企業,直到2007年被祥泰行(0199,現為德祥地產)出售予私人公司Master Journal Limited,東方紅變相退市。
明報記者 葉浩霖
2 :
李澤楷(15220)@2015-03-14 12:47:17湯大,求教:
哪隻股最近易名,並把總部遷往環球貿易廣場
靠基金私有化借殼 估值勢推高
1 :
GS(14)@2016-05-08 01:19:46【明報專訊】中概股回歸A股,原因是覺得海外上市市值被低估,但近日市傳中證監欲收緊借殼回歸,原因正是回歸後這些中概股估值被推得太高;會出現這種矛盾,與中概股回歸流程有關。
有別於內地企業能直接借殼,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為VIE(協議控制)結構,因此要回歸A股,就須要先私有化,再透過股權變動去解除VIE結構,重組成內資企業才能購買A股殼。以去年底成功借殼的分眾傳媒為例,其私有化作價35億美元,當中包括美國銀行等銀團提供15.25億美元為過橋資金;完成私有化後,再引入春華資本等內地投資基金,將境外股權移至境內去拆解VIE,同時也可償還過橋貸款和讓部分原股東套現退出,最後再以457億元人民幣買下殼股,完成回歸上市。
內地借款規管與港南轅北轍
引進這些基金投資者,既減輕分眾大股東的資金壓力,亦間接令公司的估值被推高,分眾美國退市時市值約180億元人民幣,到其回歸A股,市值經過不斷漲停後,?C升至逾1900億元人民幣,相差10倍以上。
再者,借殼A股的條件不高,雖然中證監兩年前曾收緊規定,要求借殼上市的標準與發行新股相同,但實際只要殼公司向借殼者購買的資產總額,等於或大於其總資產已符合借殼條件,這與香港規定買殼後,一年內不能改變其原有主要業務南轅北轍。不過,規定是死,部門是活,最終能否成功借殼,還是要由中證監作審批。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7/news/ea_eaa2.htm
搜房借殼回歸A股上市
1 :
GS(14)@2016-05-08 01:21:44【明報專訊】大型企業陸續部署由境外市場回歸中國,A股「殼股」有價有市。中國最大房地產買賣網站「搜房網」(SFUN:US),最新公布由美股回歸,借殼A股萬里股份,藉此登陸上海股市。
電池廠商萬里股份宣布,透過出售資產及發行股份,以代價161.8億元(人民幣‧下同),收購搜房網旗下包括「搜房媒體」、「北京搜房網絡」等資產,完成後,搜房網將成為控股股東,變相借殼上市,惟方案尚待監管機構批准。去年8月起停牌的萬里股份,今日復牌,開市隨即升停板。
搜房網主攻網上住宅買賣及廣告營銷業務,《彭博》報道,搜房網與萬達商業(3699)類似,同樣為爭取更高企業股份估值回歸A股。中信建投證券報告指,搜房網今年盈利預測8億元,據萬里股份停牌前股價計算,市盈率達40倍;但以2015年盈利計算,搜房網目前美股市盈率僅11.9倍。
萬達或在A股尋借殼上市
至於萬達商業的私有化計劃,《路透》引述有份參與的知情人士報道,萬達原擬在港股退市後,申請A股IPO上市,但若A股上市申請,不能很快獲監管機構放行,萬達將在A股尋求借殼上市。在港上市僅15個月的萬達早前表示,退市是因為不滿股價表現及市場估值。萬達上周初停牌至今仍未復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5/news/ec_ech3.htm
順豐A股借殼 砵蘭街500億神話 創辦人王衛先袋10億 國企入股勁賺490倍
1 :
GS(14)@2016-05-24 04:44:43【明報專訊】由旺角砵蘭街一家小型速遞公司,發展成內地龍頭物流公司的順豐速運,雖一度堅稱不上市,惟最終宣布於內地借殼上市。集團擬將大部分業務注入深圳A股上市公司鼎泰新材(下稱鼎新),估值高達448億元(人民幣·下同),交易前更向多名股東大手派息,創辦人王衛因此淨袋10億元,連同所持公司股權,身家接近250億元,3年前入股的一眾國企股東勁賺逾490倍。
明報記者﹕尉奕陽、徐寶文、邱曉欣
在香港成長的王衛,1993年在廣東順德創辦順豐,同時在港開設小型門店,從事中港速遞業務,據內地傳媒報道,首間香港順豐開設於佐敦寶靈商業中心,其後遷往砵蘭街(見另稿),發展至今成為市值逾500億港元的巨型上市公司堪稱神話。不過,昨日公告並未提及順豐在港發?[史,僅披露了順豐2003年後的公司架構,其中更牽涉到大量複雜的公司重組。
作價448億 向現股東派15億股息
根據鼎新刊發的公告,將與順豐控股有限公司進行重大資產置換,鼎新將出售其全部8億元資產,同時購入順豐控股100%股權,初步作價448億元,再扣除先向現有股東派發15億元現金股息,順豐實際資產估值為433億元,鼎新將以發行新股方式支付作價,每股股價除權後10.76元,涉及股份共約39.5億股,交易完成後,王衛將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
在注入資產的同時,順豐亦將向不超過10名投資者配股集資最多80億元,用於購置及興建物流設施,以及加強資訊科技系統。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順豐此次屬整體上市,但其卻於2015年將旗下主要從事商品銷售的子公司順豐商業與順豐電子商務相關資產剝離出售。
電子商務子公司未包括在內
順豐豪派15億元股息,根據上市前股權比例,大股東兼董事長王衛將因此淨袋約10.26億元現金,按鼎新重組後只持有估值443億元的順豐資產,以配股集資後,王衛持有鼎新約55.04%股權計算,市值相當於約238.32億元,當日的「速遞仔」身家接近300億港元。
順豐上市前曾進行多輪融資,股東包括招商局集團、中信資本與中人壽等一眾國企(見圖),亦全部勁賺數百倍。於2013年以招廣投資名義入股、順豐第二大股東招商局集團為例,當初約507萬元的股本金,在順豐上市前先袋約1億元股息,以注入上市公司資產估值433億元計算,持股市值約29億元,3年間暴漲近600倍;即使以上市後攤薄股權約5.43%計,賺幅亦高達490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4/news/ea_eaa1.htm
2 :
GS(14)@2016-05-24 05:03:07http://disclosure.szse.cn/finalpage/2016-05-23/1202334554.PDF
http://disclosure.szse.cn/finalpage/2016-05-23/1202334555.PDF
http://disclosure.szse.cn/finalpage/2016-05-23/1202334556.PDF
3 :
GS(14)@2016-05-24 05:03:11info
順豐速運借殼A股上市 估值僅448億 較市場早前預期減半
1 :
GS(14)@2016-05-24 10:20:43■順豐為全國最大物流公司。 何頴賢攝
【本報訊】由港人王衛創辦,全國最大物流公司順豐速運終於落實於A股借殼上市,但估值遠較市場預計的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為低,只有448億元,但已帶挈持股55%的王衛身家飆升至246億元,上市後即時成為福布斯香港20大富豪。面對網購高增長不再的質疑,順豐卻保證至2018年,每年盈利都有雙位數增長。記者:梁偉聰 石永樂
據深交所公告,深圳A股鼎泰新材公佈作價448億元收購順豐控股100%股份(順豐早前宣佈派15億元股息),其中鼎泰新材將以發行新股方式支付,即是順豐控股將以借殼方式在深交所上市。鼎泰新材將向明德控股、嘉強順風、招廣投資、元禾順風、古玉秋創、順信豐合和順達豐潤持有的順豐控股進行股份資產置換,購買資產每股售價為21.66元,不低於兩個月內的股價九成。鼎泰同時計劃非公開定向配股,集資最多80億元。
專家:仍有機會升至千億
早於今年2月,內地媒體刊登了順豐的上市輔導公告,估值超過1,000億元,如今集團上市的估值不足500億元,有基金經理直言,相對內地其他主要快遞公司「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及韻達),順豐屬於高端的公司,除了做淘寶的生意,還有不少企業客戶生意,一般的運費較同行高兩、三成,因此估值應不止400多億元,不過,由於內地有不成文的規定,新股上市市盈率一般不能超過25倍,因此順豐的估值不能定得太高。以順豐去年19.67億元盈利計算,448億元的估值相當於22倍市盈率。不過基金經理表示,相信順豐上市後股價會「自行調整」,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亦認為,順豐控股上市後的價值將由市場釐定,公司仍有機會升至千億估值的水位。對於順豐急於借殼上市,中資投行人士指,順豐早兩年做過融資引入投資者,不排除該等投資者設有出售的期限,加上內地電商增速及經濟皆有放慢的情況。以阿里巴巴2015年第四季中國零售商務平台的商品交易額(GMV)按年增長只有24%,比2014年按年增長40%有所減慢。
保證核心盈利逾20億
資料顯示,順豐2015年收入達473億元,按年升23.6%,盈利為19.67億元,按年升80%,毛利率由近18%增至20.42%。順豐更保證,在2016至2018三年的核心盈利將不低於21.8億、28億及34.8億元。此外,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順豐毛利率約20%,水平與預期一樣,物流行業毛利低、競爭大,但他認為,在消費模式轉變下,電商增長仍迅速,網購行業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故物流行業仍有一定空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4/19624895
中概股借殼回歸添阻滯
1 :
GS(14)@2016-09-02 05:32:08【本報訊】中概股退市回歸,除了新股路未通之外,連借殼上市一途亦添阻滯。《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中證監將會限制借殼上市的公司估值,上限為預估盈利的20倍,以免個別借殼上市的股份估值過高,影響市場穩定。
傳設估值上限
該消息人士指,中證監尚未正式宣佈新規定,但近日已向內地部份投行轉達新規的要求。包括奇虎360、去哪兒網等中概股,為求較高估值,紛從美國除牌,謀回歸A股,可惜A股IPO隊伍長達600間以上,中概股回歸之路,惟有轉戰借殼上市。彭博統計,現時A股平均以41倍PE交易。過去兩年,中證監亦已就新股上市的PE設上限。據彭博統計所得,從2014年中,幾乎所有上市的新股,定價皆為歷史盈利的23倍以下。超過十隻原本在美國上市的內地公司,例如奇虎360、去哪兒網等科網股,都已經收到私有化的建議。至於已公佈的中概股私有化規模超過500億美元,即約3,875億港元。另外,剛在香港上市一年多的內房股萬達(3699),亦宣佈私有化,計劃重回A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2/19757401
中石油擬分拆油服 借殼A股上市
1 :
GS(14)@2016-09-09 05:18:20【明報專訊】據《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中石油(0857)正計劃分拆旗下油服業務公司,通過深交所上市公司大慶華科借殼登陸A股,惟暫無具體時間表。消息稱,中石油同時亦考慮將旗下另一設備製造業務注入大慶華科,而中石油目前正通過兩間子公司持有大慶約55%股權。中石油昨日股價無升跌,全日收市報5.23元,至於大慶華科開盤曾一度升8.6%,收市升幅收窄至5.07%。
[是日點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62&issue=20160909
李曉佳﹕港股借殼易 地位難取代
1 :
GS(14)@2016-09-15 08:08:04【明報專訊】上市公司來港買殼借殼上市,叫價高達5億到6億元大有人在。對內地企業而言,在港上市雖然贏得知名度,甚至給人達到國際級企業管治水平的印象,但是無論在估值以至集資銀碼而言,相對內地還差一大截,未必符合—眾內地老闆胃口。結果他們紛紛想方法試圖在港上市同時,再到A股發行股份集資,甚至索性買A股殼,以至分拆公司到新三板,先取得融資平台後再作打算。不過,從實際操作的容易程度、價錢及再融資而言,香港股市的江湖地位,暫難取代。
A股殼需求明顯較前增加下,自然有價有市,叫價10億至20億元人民幣已經屬等閒事。光大證券在6月份的研究報告更作出推算,以51隻A股作為樣本,平均殼價值高達30億元人民幣。利之所在,也難怪有這麼多內地企業老闆,對在港上市所得的估值之低,明地裏或暗地裏,均表達不滿,於是有返回A股上市或把部分業務打包到A股上市行動。
A股上市「排長龍」索性借殼
不過以新股形式到A股上市招股要「排長龍」,唯有退而求其次,索性在A股市場買殼,甚至不在乎申請到新三板上市,但求有個上市地位,再部署下一步。
包括神州控股(0861)、中軟國際(0354)、山東威高(1066)及忠旺(1333),均先後出手將部分業務出售予A股上市公司,企圖借殼上市回歸內地市場。在前述眾多個案中,真正實現到A股借殼上市者,暫時只有神州控股,在去年8月成功將旗下分銷業務轉售在深圳上市的泰豐(深:000034)(現易名為神州數碼),實現借殼,A股公司收購作價相當於分銷業務的2014年度淨利的13倍。
回歸A股市值急升 內地多老闆眼紅
神州控股在此前,亦成功涉足A股市場,建立神州信息(深:000555)。兩間公司的總市值,到昨日止高達447.87億元人民幣,比在港上市的神州控股的76.12億元為高。這也難怪引起眾多內地老闆眼紅。
不過,眼紅歸眼紅,要成功買殼並非想像中容易,真正要成功變身A股,要得到A股股東同意,又要過中國證監會審批一關,一點也不容易,同時殼價成本亦高。看起來,在港上市相對門檻較低。最近市場內亦有內地A股公司,醞釀以H股形式分拆子公司上市,索性爭取多一個融資平台,但是操作起來,亦要符合盈利、資產淨值佔比要求,總之要令到A股控股公司不能夠純粹變成控股公司,同時又要發股東通函、過股東會,及找來財務顧問確保A股可以保持上市地位。當然內地A股透過分拆子公司上巿有暢捷通(1588)前例在先,這反映香港股本市場仍有一定江湖地位。
頻傳新三板公司擬尋求在港發展
在港一眾上市公司,亦曾經興起將子公司業務分拆到新三板公司上市,但是始終以先融資再上市會較佳。有從事企業融資的朋友提過,港人要成為新三板公司董事或尋求融資並不容易,即使最近新三板興起申請掛牌同時定向增發,偶然有個案如九鼎投資可以融巨資外,真正可以取得巨額資金者少之又少。因此不時有風傳出,有新三板公司擬尋求在港平台發展。是否成事?筆者不知道,有一點卻可以肯定,若香港做好基本動作,創造融資條件,不難繼續成為中外資金的聚寶盆。
[李曉佳 財經澡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906&issue=20160915
內地客「借殼」買Austin慳稅
1 :
GS(14)@2016-11-21 23:54:30【本報訊】政府向非本地客買樓加重稅,印花稅加至15%,但內地客仍有方法避稅,包括透過買賣公司形式「借殼」入市,惟買賣公司不能承造按揭,風險亦較高。消息指尖沙嘴The Austin5座中層A室,實用1,347方呎,今年9月放盤,叫價4,500萬元不包車位,有指剛4,500萬元連車位以「賣殼」形式售出,呎價33,408元,創屋苑二手價新高。據知,買家為內地客,是次借殼入市,可避過15%印花稅及15%買家印花稅,合共節省高達1,350萬元雙辣稅。原業主亦為內地客,2013年透過公司以3,171萬元買入單位,三年炒貴四成,但由於當時入市須支付15%買家印花稅及8.5%雙倍印花稅,扣除稅務開支後,賬面仍賺584萬元。同區九龍站擎天半島6座高層D室「沙士貨」,以1,600萬元售出,原業主2003年僅以408萬元買入,13年升值近三倍。此外,筆架山帝景峰帝景居2座中層A及B室相連戶售5,250萬元,連雙車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1/1984047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