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e租寶代銷公司40余名員工被經偵帶走 回應稱正在核實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0822.html

e租寶代銷公司40余名員工被經偵帶走 回應稱正在核實

一財網 楊佼 2015-12-03 20:54:00

12月3日上午,P2P平臺e租寶深圳分公司被經偵部門突擊調查,40余人被警方帶走調查,被查原因可能是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自融等問題。

12月3日上午,P2P平臺e租寶深圳分公司被經偵部門突擊調查,40余人被警方帶走調查,被查原因可能是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自融等問題。

公開信息顯示,e租寶隸屬於安徽鈺誠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2月,全稱為金易融(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億元,總部設在北京。按照其自身的說法,該平臺業務主要為融資租賃債券交易。

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e租寶的成交量極為驚人。據其公布的數據,2015年6月底,其成績額累計80億元,而到了12月3日,這一數字已經達到驚人的728億元,用戶接近490萬人,成交量不到半年的時間便增長了9倍以上。

e租寶的主要營銷手段,就是大量投放廣告增加曝光率,以吸引投資人在該平臺投資。此前,該平臺曾在央視黃金廣告時段投放廣告,並在多個地方電視衛視頻道投放廣告,從而快速提供品牌知名度。

“很多高鐵上都有e租寶的廣告,簡直快把高鐵廣告包下來了。”某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728億元的規模,可能只是線下部分,據其了解,該平臺線下成交量亦頗為可觀,實際吸收資金規模可能不止其公布的規模。

實際上,e租寶的融資租賃債權轉讓模式,此前就已備受質疑。今年6月,就有投資者質疑e租寶存在自融、自己擔保的情況,而且資金無托管、涉嫌資金池,而且項目披露也不清晰。

“說是融資租賃資產轉讓,但很多項目都和鈺誠集團有關,或者是資金流向鈺誠。”深圳某P2P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e租寶在整個業務開展過程中,始終都是只見項目不見資產,其真實的資金用途、流向極為令人生疑。

12月3日晚間,e租寶發表聲明稱,e租寶是具有合法經營資質的企業,自成立以來始終守法、合規經營,經初步了解,上述情況是e租寶某代銷公司員工正在協助經偵部門了解情況,相關情況正在進一步核實中。待有相關消息,會在第一時間發布。

編輯:李瀟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498

最強購併年 megadeal衝40兆

2015-10-12  TCW

2015堪稱超級購併年,交易額50億美元起跳的超大購併案(megadeal),至今總額已達1.2兆美元(約合新台幣40兆元),創新紀錄,勝過20年前開始吹大的.com狂潮。低利時代資金成本相對便宜,加上企業主相信購併是搶市場最快方法,成就今日榮景。

[超大購併案淺談]

megadeal 超大購併案A: AB InBev and SABMIIer's 106 biIIion doIIar deaI Will rank among the six largest takeovers.

(百威、美樂啤酒的收購交易將名列史上第6。)B:I know.The volume of megadeals in 2015 has surpassed previous all-time records.

(我 知道,2015年超大購併案的交易額創新紀錄。)hostile takeover 敵意收購A:In Taiwan, the tie-up between Siliconware and Hon-Hai hit the headlines after ASE's tender offer.

(台灣也是,日月光收購矽品後,鴻矽聯盟登上頭條。)B:Yes.Siliconware viewed ASE's tender offer as the first step in a hostile takeover.

(矽品把日月光的買斷合併視為敵意收購。)synergy 綜效A:The sharehoIders hope their companies' mergers wiII create greater svnergv anyway.

(股東只盼公司合併能1加1大於2。)B:The top executives could benefit ; the employees, however, worry about possible job Losses.

(高階主管得利, 員工只擔心丟飯碗。)

[延伸關鍵字]

1. merger& acquisition:合併與收購2. tender offer:買斷合併3. strategic alliance:策略聯盟4. to reiterate:重申多益時事通工作團隊獨家授權

文· 周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81

40歲軟體巨人微軟 一口氣發表六項硬體新品 雲端三雄宣告 「軟硬」通吃時代來了

2015-10-19  TWM

雲端大廠正在吃掉終端市場的午餐!

過去一個月,全球三場重大硬體發表會,竟都是由雲端服務公司舉辦。

他們分別是微軟、Google和亞馬遜。

相較於初期跨足硬體的跌跌撞撞,如今他們有更明確的目標、策略,正在改變整個科技生態。

撰文•何佩珊

「今天你看到的創新,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做硬體的理由。」十月六日在美國紐約Skylight舉辦的Windows 10全系列終端發表會上,微軟執行長薩提亞(Satya Nadella)站上舞台,為微軟近兩年來所做的努力,下了最佳注解。

十月的紐約已有濃濃秋意,一早八點剛過,不畏十三度低溫,會場外已經出現長長人龍,熱烈程度相比蘋果也不遜色。經過將近兩個小時等待,活動正式揭幕,先是 遊戲主機Xbox登場,然後是擴增實境眼鏡HoloLens、智慧手環Microsoft Band,然後是兩款Lumia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Surface Pro 4,然後來到活動的高潮,微軟稱之為最強NB的Surface Book上場。這次,微軟靠自己撐住全場,一口氣發表六項硬體新品。

三大軟體商 從雲端殺進終端微軟 打造「個人運算」未來本刊記者是唯一出席這場發表會的台灣媒體,在長達兩個小時的發表會裡,微軟顯然不再是印象中那個成立四十年的「中年保守男子」,相反地,從一次比一次熱烈的掌聲不難感受到,微軟散發出強烈的活力與創造力。

發表會最後,薩提亞壓軸登場,「我們不是為了做硬體而做硬體,重點是體驗。」帶著自信的笑容與堅定的眼神,他說:「我們的願景是要打造個人運算 (Personal Computing)的未來。」曾幾何時,軟體業者的發表會上,已經不再需要硬體品牌廠商助陣;又是什麼時候開始,這些軟體廠商將戰場從雲端殺進終端產 品,到如今成為硬體產業無法忽視,亦敵亦友的夥伴?

不與品牌廠合作

Google

推自有品牌Pixel C 事實上,微軟不是特例,不過就在這場發表會一個星期前,Google因應Android 6.0版本的推出,在舊金山也舉辦了一場系列終端發表會,推出兩款手機、一款平板,以及兩個影音串流裝置。

雖然發表會上仍可以看到華為、LG(Google新一代Nexus智慧型手機合作夥伴),但更引人注意的是,這次Google不再與品牌廠合作Nexus系列平板電腦,而是推出全新自有平板品牌Pixel C與大家見面。

而要說雲端廠商搶進硬體市場,自然不能忘記曾在平板電腦銷售排行榜中,長居前三位的亞馬遜。就在Google發表會前一周,亞馬遜推出了新一代高、低階,共三款自有品牌平板,以及串流裝置Fire TV。

一個月內,三家軟體廠商舉辦了三場硬體發表會,都在說明同一件事:軟硬體整合的時代來了。

他們為什麼要跨足硬體?

和軟體、網路業的高利潤相比,做硬體考驗的不單單只是研發能力,還牽涉到供應鏈、庫存控管、物流、通路、行銷等,不只核心能力大不同,七折八扣下,能從中賺取的毛利也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實際上確實如此,包括亞馬遜、Google和微軟都曾在硬體市場摔過跤。其中,亞馬遜雖曾在平板獲得成功,但二○一四年推出的智慧型手機Fire Phone,銷售成績簡直慘不忍睹,最終亞馬遜為此認列庫存損失高達一.七億美元。

Google失敗的例子也不少,如Google Glass幾乎夭折,還有目前在教育等市場熱賣的Chromebook,也不是一開始就獲得肯定;一一年發表時,在外界看來,那只是網路公司瘋狂且不切實際的幻想。

Surface兩年虧17億美元 也要做!

至於微軟,在硬體市場吃的苦頭就更多了。例如早期失敗作品有多媒體播放器Zune,近期則是因為買下諾基亞,認列相關資產虧損高達七十六億美元,還因而造成微軟成立以來最大財報季度虧損。

此外,現在成為蘋果、Google兩大對手「學習」對象、走路有風的Surface,在前兩代推出時,可說是受盡冷嘲熱諷。

當中最經典,就屬蘋果執行長庫克形容的:像一台烤麵包機和冰箱的組合。而實際上,市場估算自一二年Surface上市以來,到一四年中這段期間,Surface已為微軟帶來高達十七億美元的損失。

是什麼樣的理由,讓他們寧願虧錢,也要繼續做硬體?或許三家廠商的處境不完全相同,但很顯然的,他們都察覺到,要贏未來這場仗,軟、硬體缺一不可。

以Google為例,廣告收入約占了整體營收的九成,而要讓廣告營收成長的方式,就是讓更多人使用Google搜尋、YouTube影音服務等。這也是為什麼從網站搜尋引擎起家的Google,當年會買下Android,切入行動市場。

為給消費者最佳體驗 自己來!

但Android的開放生態是優勢,卻也是缺點。Google發現,參與Android開發的廠商雖多,卻無法為消費者帶來最佳體驗。最終,惟有最了解Google服務的自己跳下來參與,才能打造能夠完美呈現Google體驗的產品。

Google執行長皮伽(Sundar Pichai)說:「所有科技的創新,都發生在硬體和軟體的交界處,現在應該是時候把硬體、軟體和網路看成一體的時候了。」而微軟的處境則是另一回事。過 去微軟在PC市場獲得空前成功,Windows和Office幾乎成為人人必備的工具。但就像薩提亞說的:「我們(微軟)要讓消費者從需要 Windows、選擇Windows,到愛上Windows。」當PC市場走下坡,當商用與消費終端界線愈來愈模糊,微軟被需要的條件也逐漸消失,必須想 辦法更貼近消費者,用更好的體驗,讓消費者主動愛上微軟。

這就是為什麼微軟不能再只是仰賴品牌廠商作為中介,而要更直接接觸消費者。更何況,眾所皆知,行動市場一直都是微軟的痛點,在這塊領域上,微軟的盟友本來就不多,更要靠自己跳出來帶領生態系的發展。

以微軟這次發表會推出的兩款Lumia手機為例,透過Windows 10 Continuum的功能,只要接上大螢幕,隨時可以變成PC使用。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首席分析師呂俊寬認為,這將有利於微軟打進新興市 場,將手機作為新興市場消費者第一台PC,甚至是唯一的PC。而微軟亞太區消費端傳播總監Flann Gao相信,當其他硬體廠商看到這樣的產品,開發Windows Phone將會變得更有吸引力。

直接從網站入口抓消費者

亞馬遜 Fire Phone展現雄心至於亞馬遜就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從網路書店起家,電子書Kindle毫無疑問是亞馬遜最成功的硬體產品,但電子書市場規模有限,同時亞 馬遜也早已不再只是網路書店,還提供各式各樣的電子商務與影音串流服務。而要吸引消費者上亞馬遜消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掌握任何可以上網的入口,也就是 手機、平板等各種終端。

以Fire Phone為例,「它減少透過手機上網買東西的步驟。」市調機構IDC分析師拉瑪斯(Ramon Llamas)說。縱使這項產品沒有在市場上取得立即的成功,但意圖再明顯不過。

而亞馬遜推出的其他硬體,如專用購物裝置Dash、個人語音助理播放器Echo、平板電腦,其實也都是基於相同的理念。自然,這樣的商品,恐怕也只有最了解自家網路購物和串流影音平台的亞馬遜最具動機,也最有能力做得出來,無法假手於人。

這也是為什麼有消息指出,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沒有因為Fire Phone的虧損感到挫敗,預計在組織重整後,他還將持續擴大硬體研發團隊Lab126的規模,投入更大量的資源,開發更多硬體產品。

三家業者面臨的情境和挑戰或許不同,但顯然他們都意識到雲端與終端產品結合的重要性。未來的賽場裡,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的雲端或硬體戰爭,而是一場生態系大 戰。如果沒有雲端服務帶來的獲利作為後盾,單靠硬體恐怕難以長久抗戰;而若是沒有硬體在前端衝鋒陷陣,雲端服務也難以擴大市場,並發揮最大戰力。

台廠客戶組合,預估將重新洗牌隨著雲端大廠往終端布局的腳步加快,市場版圖也跟著改變。如今戰局還未分出高下,但已經可以預期,未來台灣硬體供應鏈的客戶組合很可能會重新洗牌。

同時可以期待的是,硬體對雲端公司來說,角色功能性比獲利更加重要,因此不論市場殺成什麼樣的紅海,他們持續投入的決心都不會輕易被擊退,反之,只會將戰線愈拉愈長。而當有更多終端硬體帶進更多的雲端用戶和資料量時,雲端資料中心的建設需求,勢必跟著成長。

或許台灣廠商無力主導生態系的發展,但在硬體的開發與製造,以及在雲端資料中心基礎建設的技術成熟度,仍是台灣的優勢,也是未來必須緊緊抓牢的關鍵機會。

微軟克服痛點

6大新品,帶領生態系發展Surface Book 特色:Surface Book的強大效能是最讓人驚豔的部分,同時在設計上也頗具巧思,可作為平板單獨使用。

Lumia智慧型手機 特色:生產力是Lumia 950和Lumia 950 XL的最大特色,只要接上螢幕就可以作為PC使用。

HoloLens擴增實境眼鏡 特色:可應用在教育、遊戲、醫療、工業等領域,預計明年第一季推出開發者版本。

Surface Pro 4 特色:Surface Pro 4比前一代產品強化了效能、減輕重量,並新增觸控筆的設計,將工作能力進一步提升。

Microsoft Band 特色:第二代Microsoft Band,根據第一代產品的反饋做了多項改進,以成為每個人的健康幫手為目標。

Xbox 遊戲主機 特色:Xbox免費系統更新是以Windows 10為基礎重新設計,也可以在Windows 10的PC上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59

用心磨2年 他獵下中信舊總部 40歲外資金童詹偉立 「想拿的,從不失手」

2015-11-16  TWM

號稱皇冠上珍珠的中信松壽大樓,終於出嫁,娶親的是私募基金子樂開發,其操盤手,正是近年屢屢在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寫下傳奇的外資不動產投資金童——詹偉立。

十月三十日,延宕近兩年的中信松壽大樓(舊總部)順利以一五一.二億元售出,這個由外資子樂投資(Riant Capital ,簡稱RC)所另組及管理之專案不動產私募基金||子樂開發(Green Heaven Limited),結合大陸建設籌組的投標團隊,不僅完封台北信義計畫區最後一棟擁有完整土地所有權的商辦,也寫下外資在台投資不動產金額的新紀錄,幕後 的操盤手,是今年才剛滿四十歲的子樂投資總裁詹偉立。

過去八年來,詹偉立一直是不動產外資私募基金界的投資金童,他曾帶領花旗銀行、亞太置地私募基金(APL)投資台北內湖亞太經貿廣場、西門町萬國大樓等商 用不動產,經手投資的金額高達五百億元,至今無人能出其右;而這次拿下中信舊總部,更讓他戰功彪炳的成績單上再添一筆。

積極準備》

兩年來持續展現得標誠意

「兩年前,中信第一次招標時,我就已開始準備!」坐在信義計畫區子樂開發辦公室十四樓,詹偉立望向只有兩街之隔的中信松壽大樓(以下簡稱A7)說,儘管這兩年歷經新舞臺出售風波,標售案走走停停,但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並持續向中信展現高度得標的誠意。

在講求財務效率的私募基金圈,詹偉立願意花時間磨案子的功力,連擔任A7標售顧問的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都佩服。

「他很像獵豹,只要是他想拿的案子,從來沒有失手過。」顏炳立說,兩年來有意爭取A7的買方超過十組,包含知名上市建設公司、美日外資私募基金都曾努力評估過,但投標條件中要求買方承諾「新建大樓比照現有新舞臺空間規模、席次及設備條件設置藝文展演空間,並且營運」,讓不少買家打退堂鼓,卻只有詹偉立將這個劣勢扭轉成得標的關鍵。

為了拿下A7,新舞臺出售風波的那兩年爭議期,反而給詹偉立充分的時間準備。

膽大心細》

三步驟說服賣方與投資人

首先,他找上在台灣營造工程界頗受好評的大陸工程與大陸建設擔任合作夥伴,由於過去八年他與亦師亦友的大陸建設董事長張良吉在投資案上有多次交手經驗,讓他在籌組團隊過程中省下不少力,也讓他在資格標上挾著品牌優勢大大加分。

第二,詹偉立把同業視為負擔的新舞臺當作資產,他講究設計,蒐集、閱讀國外最新藝文場地資料,還邀請國際建築師團隊助陣,將新舞臺重新設計為符合國際展演標準的一流藝文空間,納入未來重建後的四合一複合大樓的一部分。

第三,他不斷與仍持有五%所有權的中信溝通彼此的夥伴關係,未來將重現松壽大樓的風華,而非純粹以財務考量切入。

然而,要說服精明的賣方點頭,並讓私募基金投資人完全信任,詹偉立多年來溝通的功力也在此刻展現無遺。

詹偉立說,他曾經花了半年時間親自與國際五星級連鎖品牌總部洽談進駐A7,還特別規畫符合中國信託銀行需求的旗艦分行與辦公空間,並投入人力、資金拍攝了 一支說明影片,加上一幢建築模型,展現他志在必得的企圖心。「不可能會有私募基金為了一個不確定得標的案子,砸這麼多資源。」詹偉立充滿自信地說。

「這完全符合他膽大心細的個性。」認識詹偉立多年的第一太平戴維斯台灣分公司董事長朱幸兒,對於詹偉立拿下松壽大樓這一役,她直說,「他之所以敢挑戰,正是他總能看到別人忽略的細節。」詹偉立最經典一役是坐落西門町中心點的萬國大樓,當年正是他用科學方法打敗眾多競爭對手拿下。

經典一役》

萬國大樓投報率驚豔市場

○九年,大陸工程打算處分萬國大樓,但投報率及租客狀況讓不少買家卻步,當時,詹偉立到處向商仲打聽西門町租金,但每一家回報的行情都不同;為了找到答案,他乾脆自己找了一批工讀生逐街調查,發現萬國大樓租金明顯低於市場四○%。

另一方面,他長年觀察亞洲各國零售市場,也發現當時國際快時尚服飾連鎖品牌都有意進入台灣市場,但始終找不到一千坪以上的大型店面,於是,他「抓緊市場資訊不透明、租客需求存在」這兩點,成為成功拿下案子的關鍵。

拿下萬國大樓後,詹偉立開出一坪一萬多元的租金對外招租,卻不斷被零售業者打槍,「東區百貨公司一坪才七千五百元,西門町租金怎麼可能比東區還高?」沒想到,詹偉立堅信萬國大樓地下二樓到四樓超過千坪的獨立空間無可取代,最後果然招到優衣庫(Uniqlo)進駐作為全台最大的旗艦店。

經過詹偉立包裝,萬國大樓每坪租金跳上一萬元有餘,投報率也高達三.六%,受到追求穩定租金報酬率的壽險業者青睞,讓他在一二年以溢價近一二○%、約六十七億元的金額賣給富邦人壽,再度寫下市場紀錄。

朱幸兒說,優秀的外資私募基金操盤人,一定要在市場上有好的交易紀錄,詹偉立過去八年不僅從無失敗紀錄,並且都替投資人賺進豐碩利潤,更重要的是,他重信用,讓客戶放心將錢交給他管理。

重諾守信》

在商用不動產市場零負評

朱幸兒印象很深,○九年詹偉立替當時任職的APL買下世貿Tower之後不久,就有新的買家透過朱幸兒向詹偉立加價購買,沒想到當天下午又出現另一組買家 攔截,「當時我們只是口頭約定而已,他大可以選擇出價最高的買方,但Aaron(詹偉立英文名)一點都不為所動,還是信守約定將物件賣給第一位出價的買 方。」正是如此信守承諾的行事風格,讓他與台灣五大外商商仲顧問公司始終維持良好關係,「即使對仲介也同樣守信,你說以後只要有好案子,誰不會第一時間就報給他?」朱幸兒說。

在透明度相對不高的台灣不動產市場,外資私募基金要能在台灣找到好案子,除了比實力、情報力,更要比人脈力,在台灣出生的詹偉立,父親是台中知名骨科醫師,但因中學就被送出國留學,他在台灣房地產業的人脈也是十年前回台從零開始建立起來。

雖然手握上百億元投資資金,但詹偉立不論對賣家或商仲顧問都一樣有禮、不卑不亢,絲毫沒有高傲的架子,也正因為喜歡與銀行、建商「搏感情」,讓他在商用不動產市場幾乎沒有負評,每次出手前,在財務融資與經營管理上無後顧之憂。

順利拿下信義計畫區最後一塊黃金寶地,未來,A7將由詹偉立統籌國際資金、專業團隊規畫為包含國際品牌飯店、頂級商辦、展演空間與旗艦店面四合一的複合大樓,在詹偉立的操盤下,這棟複合大樓的未來樣貌,也頗值得期待。

撰文 / 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81

2014年40大升幅行業

2014年40大升幅行業

升幅,超難寫,因為同很多與行業沒有關
例如首名印刷及包裝,主要是光啟科學及中國富佑這兩家被借殼才大升
行業基本上無關,所以有些無關行業我會加上SKIP字樣,可以睇少一行業
只集中講殼股及行業有關股,創業板唔會點睇...
通常大升都是殼,所以無咩特別野可以講,網上有大把新聞可以搵返

先將總結寫在前,因為入面長到你唔想睇
2014年較強行業一定是中資證券,因為A股大升,
其次火電,因煤價下跌,雖然中央谷再生能源,但火電股價表現優於風電
政策唔係100%中,市場因素卻可以,有利潤,股價就有升幅
火電好帶動電力設備都做得唔錯,另外電樁都是概念大升
環保水務2013年是焦點,2014年繼續跑贏,2015年估計先低後高,
新環保法將會支持行業繼續有好發展...
醫藥與水務都是穩定增長行業,長線佳選,2個行業2014年入面有唔少倍升股
智能卡電子支付都是世界趨勢,要看行業發展速度,
一帶一路,中國投資增加,基建股繼續成為支持GDP重要工具
也是將中國過剩產能帶出國的拉動器,第1季仍然會繼續炒
內保內銀,估值低,開始重新受重視,雖然保費收入增長仍低,但資產升值,
是保險股大升因素,內銀壞賬風險仍高,但減息減存準,借貸給外國攪基建
都是估值重新提高因素,內銀跌至1倍P/B已經停止下跌,就算壞消息仍存在,風險仍升
建築,公路,都是同一類,又是中國加大基建投資受惠股
鐵路已經炒到癲,預計2015先高後低,另外煤炭2015年絕對有機會翻身

有些行業已經炒高,走勢預期都係先高後低
另外未炒起既,是第一季入市機會,以上都不是太多行業
大家用時間做做功課,絕對會有理想回報....

行業升跌LIST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9-1e7BDE4HJAHOxtKxdIhRj-IglqVj-HhVjJPx5wv5Q/edit?usp=sharing

--------------------------------------------------------------
簡短版
詳細版列出所有行業,簡短版只列與行業有關的行業

2.中資證券/融資 92.4%
A股大升,金改,造就這個塊板成為次大升幅
是過份反映,還是還有機會繼續上升? 都是看估值吧
中國銀河,中信證券,海通這些國內證券行,應該會不錯
不過如同上年手遊股,會唔會高峰已經出現,萬億成交額還可以出現多少次?
2015年表現未必會很好,但首季可能還有唔錯升幅

8.造船相關 60.2%
中海船舶升182%,廣船+42%
廣船之前重組過,應該有前景,好似軍工又關佢事

16.電力設備
火電設備股真係無咩希望,雖然火電公司今年賺多左多,投資應該增加
但中國要限煤,火電投資應該難大增,風,水,核電設備有D希望~
泰坦做電樁,但盈利能力未能肯定,金風搶裝潮會有一次好既業績
但搶裝完就88,唔知點解中廣核放左係度,1816絕對係炒波幅/長渣之選
江南集團雖然下半年勁跌,但全年仍升10%,電纜需求應該增加,不過唔明點解大跌


17水務公用
水務係呢幾年大熱,新環保法2014年4月傾掂左,2015年1月1開始實行
政府已經之前做好多投資讓企業可以符合環保法規,例如大建更多污水處理廠
環保雖然講左好耐但仍然是穩定發展階段,暫時看不到有太大風險存在
只是現時人所共知,估值不低,要買就要搵個好時機買,或揀高增長股

18物業管理
彩生活1778應該係呢個行業,但俾人放左去支援服務
新昌管理都升得幾好,物管2014年都升得好勁,增長都好勁
值得研究的

19醫藥股
醫藥股強勁多年,絕對是發掘寶藏的寶地
8058羅欣曾經是商台骷髏會愛股,不過沉寂左好耐
2009年4月升到2010年5月,之後下沉到2012年10月升到2013年2月
13年2月潛到14年2月,悶左一年,由2月升到11月升左9個月開始跌
相信2015年都是下跌悶周期,上半年業績未見驚喜,
醫藥股絕對係可留意板塊,不過要睇股價周期,而唔係行業周期...

20證券/融資
本地證券股前排有被收購潮
不過有些成事,有些未成事,加上炒滬港通曾經大升~
本地中資證券行是有前景的,內地投資者來港投資增加
或者借香港低息錢炒A股,或借助香港炒外國股票

22基建
這個板塊2014年真的很強,睇返1800已經悶左好多年
1800中交建由10月尾5.8幾升到10蚊,2個月內急升
雖然升好多,但P/E只係9倍,之前估值太低,只有5-6倍....
前幾年都係橫行下潛格局....中鐵中鐵建就2012開始升浪
利基做香港工程都有唔錯發展,
呢D基建升同中國谷基建投資頂住GDP有關
中國近年發展中西部,一帶一路,投資增加,
海外訂單都增加,

24智能卡/資訊科技器材
好多都不太識...
威勝做儀表,升左58.6%,之前都幾睇好
龍傑細間,競爭力唔強,今年好運先升55%
金邦達嘉寶係智能卡龍頭之一,但今年跌28%
呢個板塊同電子支付/電力都有關,有潛質的

25電力公用
火電股今年表現超好,因為煤價係咁跌,雖然用電量無咩增長
但之前利潤少,而家利潤極增,股價都復甦,但煤價如果升返....
一係買煤股,一係買火電股...

28支付相關
2014係支付大潮,APPLE既APPLE PAY,騰訊/阿里電子錢包~
趨勢仍然會走下去,但誰受惠? 2014年只有百富環球明顯盈利大增
全球首5位之內的市佔率,絕對是有優勢
其他仍未見盈利支持,創新支付是黑馬,但仍需時間培育
29本地電訊
本地電訊是相像不到,電盈+60%,數碼通+51%,3HK+16%
CSL被收購,香港電訊市場發生轉變,集體加價開始
扭轉以往利潤下跌趨勢,但我認為電訊股再大升都比較難
本地人均通話費開支已很穩定,估值已不低,但要檢討為什麼錯過了這行業

30內地保險
內保都係受A股影響,因為投資左A股,A股升,公司資產價值升~
而家內保同內銀一樣,P/B都係好低,
內保跟A股走,現時仍有水位有空間繼續升,2015首1-2季應該表現唔錯

30汽車零部件及維護
世寶炒AH,最近A股集資間接令H股受益,可留意
耐世特是受惠美國汽車業復甦及估值低
億和,少留意,其他都可以值得研究
始終看好換車潮,整個產業鏈都有受益機會

31紡織製衣
大升頭4隻都唔識,珂萊蒂爾呢隻增長係高,但估值都好高,股價應該反映哂
同男裝比真係差好遠,都市麗人都升49.3%,兩隻半新股都好勁
做女裝係表現幾好,不過如果高追呢D,不如低吸有實力又平既

32中小內銀
內銀可以睇返40位內銀分析

33公路股
公路股2013年時估值係歷史低位,
2014年催化劑係流量增加,收入改善,而最主要係一帶一路概念
中國增加公路投資,部份公司有做公路建設,而亦有可能增加公路資產~
所以炒起左,2015年再炒上空間少左好多,升幅應該無2014咁高

34建築相關
都幾兩極化,有D升得好勁,有D跌得好勁
博大綠澤IPO果時都睇好佢,但估唔到升162%,因為H股無同業~
內地有幾間同業估值都幾高,可能係呢個原因炒起
中國中冶升88%,呢隻係2014翻身股,估計都係海外訂單增加所以復活
中國鋼鐵產能過剩到爆,內地應該無咩生意~
香港未來基建/住宅建設會多,做地基應該OK,近排都有幾間地基公司上市
不過成交少,股價好易俾人舞高舞低,但我認為呢個行業都值得留意

36衛星航天股24.5%
又係單天保至尊,中航工業232+117%撐起
李嘉誠入股,軍工概念,炒起左232,做直升機,又唔係飛機
炒完概念,會完還是再上? 要睇呢間會玩什麼新野~
1045亞太衛星只升21%,衛星需求應該穩定...
但如果無新衛星好難有大增長,之前都係因為新衛星
1045在2013年先大升左幾倍

40國有內銀 22.6%
內銀股係衰足幾年,不過跌到落P/B一倍既2014年,已經無再下跌~
反而第4季開始被A股市場炒起,雖然內銀問題未解決....
例如壞賬仍然增加,為追求高回報投資風險較高的金融產品
銀行體系風險是增加,但近年有改善機會,減息/減存款準備金,
減息使公司利息開略減,壞賬機會微降,減存款準備金可以借更多錢出去
借更多錢出去賺到錢可以COVER壞賬損失,另外政府撐樓市,亦是改善房貸風險
還有一帶一路借給外國投資基建,壞帳機會減少,因借款人是該國政府
就算沒錢還,基建也可以有穩定現金流...
2015年,如無意外,是內銀翻身年

2014年廿大升幅行業(1000萬以上成交額)
9.鐵路相關
今年貼中的一個行業,行業是有前景,但現時估值已反映
訂單要轉化成收入及利潤,最快可能2015年先反映,
預計鐵路行業2015年先高後低格局

15.煤業相關
煤其實今年表現麻麻,只係中煤升14%,神華跌1.2%
但不要忘記的是今年煤價大跌,但股價無受影響,只微跌
2015年絕對有機會翻身

------------------------------------------------------------------------------

詳細版

1.印刷及包裝 163.64%(SKIP)
受光啟科學及中國富佑21倍及7倍升幅影響,成了2014年大升行業
這個行業有很多借殼股,不知為什麼,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可能2015年繼續有借殼股在這裡被發掘....

2.中資證券/融資 92.4%
A股大升,金改,造就這個塊板成為次大升幅
是過份反映,還是還有機會繼續上升? 都是看估值吧
中國銀河,中信證券,海通這些國內證券行,應該會不錯
不過如同上年手遊股,會唔會高峰已經出現,萬億成交額還可以出現多少次?
2015年表現未必會很好,但首季可能還有唔錯升幅

3.電訊服務 90.9%(SKIP)
唔識,好多創業板

4.包裝食品,84.6%(SKIP)
其實得3隻升,其他都跌,博華太平洋1076大升8倍帶升行業
前身是第一天然食品,又係賭股,塞班島賭牌,曾傳停止,曾大跌
後尾又好似傾成左,大升返,一升升左幾倍,不過升完橫行....
神冠是可留意的

5.系統及資料科技顧問 73%
有8隻倍升股集中於這個行業,有4隻是創業板
全部都唔識,唔知做乜的,算了,都是虧損公司多
中國安芯跌近80%

6.其他金融服務 68.9%
中州證券真的很強,有時間要讀返佢的新聞,不過佢應該係上面果類
其他都唔係好識,港交所都是今年滬港通炒過的公司
7.玩具 60.7%(SKIP)
都是殼股帶動,例如滉達1348,中國大亨209
彩星玩具-48%...

8.造船相關 60.2%
中海船舶升182%,廣船+42%
廣船之前重組過,應該有前景,好似軍工又關佢事

9基金 60.17%
中國投資基金+86%,招商局基金+33%
不太認識,只知招商局基金持有招商銀行

10 投資及/或資產管理56.7%(SKIP)
威利呢間出名股都升336%,呢個板塊都係佢D朋友既天下
中國天然氣今年本來好威,但突然大瀉,會唔會係威利既朋友?
11.建材 54%
8117中國基礎能源+477%帶升整個板塊,
我只識東鵬3386,及中國聯塑2128
都要看內房,這兩間公司都不錯的....

12.工業製品 54%
有2隻6.X倍股...協鑫新能源近期開始回落
東江集團可以留意,上海集優?很久沒看
3D PRINT概念股香港好似無乜,應該係呢個板塊入面
13.玻璃股
主要炒A股洛玻差價,玻璃產能過剩,能不能借一帶一路/石油改善?
信義,中國玻璃,得呢2間可以睇

14.電子商貿互聯網
數碼香港8007升6倍撐起板塊,長達科技8026升65%原因不明
新意網只升13%,慧聰大跌30%,這個板塊都是變化很大
炒波幅還可以,真正邊一間做到電子商貿,要再睇

16.電力設備
火電設備股真係無咩希望,雖然火電公司今年賺多左多,投資應該增加
但中國要限煤,火電投資應該難大增,風,水,核電設備有D希望~
泰坦做電樁,但盈利能力未能肯定,金風搶裝潮會有一次好既業績
但搶裝完就88,唔知點解中廣核放左係度,1816絕對係炒波幅/長渣之選
江南集團雖然下半年勁跌,但全年仍升10%,電纜需求應該增加,不過唔明點解大跌


17水務公用
水務係呢幾年大熱,新環保法2014年4月傾掂左,2015年1月1開始實行
政府已經之前做好多投資讓企業可以符合環保法規,例如大建更多污水處理廠
環保雖然講左好耐但仍然是穩定發展階段,暫時看不到有太大風險存在
只是現時人所共知,估值不低,要買就要搵個好時機買,或揀高增長股

18物業管理
彩生活1778應該係呢個行業,但俾人放左去支援服務
新昌管理都升得幾好,物管2014年都升得好勁,增長都好勁
值得研究的

19醫藥股
醫藥股強勁多年,絕對是發掘寶藏的寶地
8058羅欣曾經是商台骷髏會愛股,不過沉寂左好耐
2009年4月升到2010年5月,之後下沉到2012年10月升到2013年2月
13年2月潛到14年2月,悶左一年,由2月升到11月升左9個月開始跌
相信2015年都是下跌悶周期,上半年業績未見驚喜,
醫藥股絕對係可留意板塊,不過要睇股價周期,而唔係行業周期...

20證券/融資
本地證券股前排有被收購潮
不過有些成事,有些未成事,加上炒滬港通曾經大升~
本地中資證券行是有前景的,內地投資者來港投資增加
或者借香港低息錢炒A股,或借助香港炒外國股票
21支援服務
呢個分類有點奇怪,彩生活係物管,得呢隻識,其他唔少係創板
富貴生命做殯儀都放左係度....
楓葉教育唔明點解跌咁多,教育類都係唔賺到錢?

22基建
這個板塊2014年真的很強,睇返1800已經悶左好多年
1800中交建由10月尾5.8幾升到10蚊,2個月內急升
雖然升好多,但P/E只係9倍,之前估值太低,只有5-6倍....
前幾年都係橫行下潛格局....中鐵中鐵建就2012開始升浪
利基做香港工程都有唔錯發展,
呢D基建升同中國谷基建投資頂住GDP有關
中國近年發展中西部,一帶一路,投資增加,
海外訂單都增加,

23媒體/娛樂/文化/出版
新傳媒大升11.8倍,原因恆大借殼進軍美容業
但詳情仍未定案,我不相信有必賺的生意,呢隻都係要有消息先會賺到既股
新華文軒升55%因AH股,TOM年初大升,之後回跌都升21%
我睇好既智美1661只升1.5%,因估值太高,但這行業中我暫時睇好佢
另外做拍賣+電影既保利文化大跌43.9%
呢個板塊都值得研究

24智能卡/資訊科技器材
好多都不太識...
威勝做儀表,升左58.6%,之前都幾睇好
龍傑細間,競爭力唔強,今年好運先升55%
金邦達嘉寶係智能卡龍頭之一,但今年跌28%
呢個板塊同電子支付/電力都有關,有潛質的

25電力公用
火電股今年表現超好,因為煤價係咁跌,雖然用電量無咩增長
但之前利潤少,而家利潤極增,股價都復甦,但煤價如果升返....
一係買煤股,一係買火電股...

26家品
這個行業,受江山捷豐推高
家品=住宅需求=樓市,同內房同一條船
今年唔算好表現,賣床單既卡撤天X盈利都幾驚嚇,以為好果陣佢可以令人大失望
敏華控股跟美國樓市,這個行業暫時未有咩IDEA

27化肥農藥
除左玖源帶動,其他化肥其實幾差
化肥用天然氣,礦石製,需求穩定,都是看成本變動
天然氣,不太了解

28支付相關
2014係支付大潮,APPLE既APPLE PAY,騰訊/阿里電子錢包~
趨勢仍然會走下去,但誰受惠? 2014年只有百富環球明顯盈利大增
全球首5位之內的市佔率,絕對是有優勢
其他仍未見盈利支持,創新支付是黑馬,但仍需時間培育
29本地電訊
本地電訊是相像不到,電盈+60%,數碼通+51%,3HK+16%
CSL被收購,香港電訊市場發生轉變,集體加價開始
扭轉以往利潤下跌趨勢,但我認為電訊股再大升都比較難
本地人均通話費開支已很穩定,估值已不低,但要檢討為什麼錯過了這行業

30內地保險
內保都係受A股影響,因為投資左A股,A股升,公司資產價值升~
而家內保同內銀一樣,P/B都係好低,
內保跟A股走,現時仍有水位有空間繼續升,2015首1-2季應該表現唔錯

30汽車零部件及維護
世寶炒AH,最近A股集資間接令H股受益,可留意
耐世特是受惠美國汽車業復甦及估值低
億和,少留意,其他都可以值得研究
始終看好換車潮,整個產業鏈都有受益機會

31紡織製衣
大升頭4隻都唔識,珂萊蒂爾呢隻增長係高,但估值都好高,股價應該反映哂
同男裝比真係差好遠,都市麗人都升49.3%,兩隻半新股都好勁
做女裝係表現幾好,不過如果高追呢D,不如低吸有實力又平既

32中小內銀
內銀可以睇返40位內銀分析

33公路股
公路股2013年時估值係歷史低位,
2014年催化劑係流量增加,收入改善,而最主要係一帶一路概念
中國增加公路投資,部份公司有做公路建設,而亦有可能增加公路資產~
所以炒起左,2015年再炒上空間少左好多,升幅應該無2014咁高

34建築相關
都幾兩極化,有D升得好勁,有D跌得好勁
博大綠澤IPO果時都睇好佢,但估唔到升162%,因為H股無同業~
內地有幾間同業估值都幾高,可能係呢個原因炒起
中國中冶升88%,呢隻係2014翻身股,估計都係海外訂單增加所以復活
中國鋼鐵產能過剩到爆,內地應該無咩生意~
香港未來基建/住宅建設會多,做地基應該OK,近排都有幾間地基公司上市
不過成交少,股價好易俾人舞高舞低,但我認為呢個行業都值得留意

35公共運輸(SKIP)
綠色動力同埋康達環保做垃圾發電放左黎呢度...
冠忠巴士升93%,唔記得左炒什麼
6123先達國際物流炒物流,油價跌成本應該會降,但要睇埋競爭
66港鐵升11%,有新線有新收入,但唔會有高增長
525廣深鐵路要睇有冇新線加入,中國增加鐵路投資但好像不覺有廣東省份
集中係中西部發展鐵路....

36衛星航天股24.5%
又係單天保至尊,中航工業232+117%撐起
李嘉誠入股,軍工概念,炒起左232,做直升機,又唔係飛機
炒完概念,會完還是再上? 要睇呢間會玩什麼新野~
1045亞太衛星只升21%,衛星需求應該穩定...
但如果無新衛星好難有大增長,之前都係因為新衛星
1045在2013年先大升左幾倍

37地產
這個比較奇怪,內房萬科被放到這裡
其他好像不太似內房,不太清楚

38進出口貿易(SKIP)
林麥915+168%,中國誠通+63%
與行業都是無關

39LED 23.3%(SKIP)
德普科技唔知炒乜升93%,
達進升36%,上半年仍虧損
LED,曾經熱炒行業,但同樣沒有公司跑出
沒有公司真正賺大錢....

40國有內銀 22.6%
內銀股係衰足幾年,不過跌到落P/B一倍既2014年,已經無再下跌~
反而第4季開始被A股市場炒起,雖然內銀問題未解決....
例如壞賬仍然增加,為追求高回報投資風險較高的金融產品
銀行體系風險是增加,但近年有改善機會,減息/減存款準備金,
減息使公司利息開略減,壞賬機會微降,減存款準備金可以借更多錢出去
借更多錢出去賺到錢可以COVER壞賬損失,另外政府撐樓市,亦是改善房貸風險
還有一帶一路借給外國投資基建,壞帳機會減少,因借款人是該國政府
就算沒錢還,基建也可以有穩定現金流...
2015年,如無意外,是內銀翻身年

2014年廿大升幅行業(1000萬以上成交額)

8.影視娛樂
美亞娛樂,被收購機會?唔係唔會炒得起

9.鐵路相關
今年貼中的一個行業,行業是有前景,但現時估值已反映
訂單要轉化成收入及利潤,最快可能2015年先反映,
預計鐵路行業2015年先高後低格局

15.煤業相關
煤其實今年表現麻麻,只係中煤升14%,神華跌1.2%
但不要忘記的是今年煤價大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327

上海自貿區落實“金改40條” 有哪些細則待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2377.html

上海自貿區落實“金改40條” 有哪些細則待出?

一財網 胥會雲 2015-12-29 17:05:00

近期,上海會同“一行三會”在滬機構和在滬金融市場對“金改40條”進行了梳理,綜合各部門反饋的情況,初步考慮,“金改40條”中擬出臺實施細則的有13條;擬通過推出創新實例,形成創新成果並逐步擴大效應的有18條;已經有實施細則或創新實例,但需要進一步推進落實的有9條。

上海自貿區“金改40條”中的諸多金改舉措,包括了QDII2、資本項目限額內可兌換等,都需要等待進一步的實施細則出臺後,才可落地實施。

12月29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屠光紹介紹了上海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試點工作進展,以及下一步貫徹落實“金改40條”的主要工作安排。

屠光紹表示,“金改40條”的許多內容關系到國家金融改革開放全局,需要在國家有關部門指導下推進實施。

近期,上海會同“一行三會”在滬機構和在滬金融市場對“金改40條”進行了梳理,綜合各部門反饋的情況,初步考慮,“金改40條”中擬出臺實施細則的有13條;擬通過推出創新實例,形成創新成果並逐步擴大效應的有18條;已經有實施細則或創新實例,但需要進一步推進落實的有9條。

“13條要出細則,但每一條可能不是一個細則,而是若幹個細則,有一些細則也可能需要幾個部門一起出。”屠光紹說。

央行要出什麽細則?

分部門來看,由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和外匯局上海市分局主要牽頭研究制定的,包括“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個體工商戶人民幣跨境使用”、“外匯管理改革試點”、“資本項目限額可兌換”、“協調推進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建設”等5項實施細則。

12月17日,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召開政策通報會,正式發布《進一步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實施細則》(下稱《實施細則》)。這是上海自貿試驗區“金改40條”印發後發布的第一個實施細則。

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央行上海分行行長張新表示,下一步要推出的細則還比較多,主要分為五大類。

第一類是自由貿易賬戶功能拓展的系列細則,主要是上海市政府和“一行三局”一起,推動自由貿易賬戶在銀行證券保險業的使用便利,各個企業利用自由貿易賬戶開拓國際業務。這里面可能會有若幹個細則。

第二類是資本賬戶可兌換的細則,核心有兩方面,一是合格的個人境外投資,一是央行和證監部門的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問題探討,目前我國資本項目開放主要集中在個人項下和資本項下這兩方面,“我們是在積極穩妥地推進這方面的工作。”

第三類是人民幣國際化所帶來的全新領域。張新認為,這也是最有前景的領域。

人民幣加入SDR後,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初步建立,而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就是要建立與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在這種全新的格局下,上海如何把相關工作跟上,尤其是人民幣產品、交易場所、產品定價、相應服務等方面的工作跟上形勢的需要,這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條。比如債券市場已經向境外機構開放,之後流入資金也很多,這些資金有很多需求,如何滿足這些需求,就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

張新表示,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人民幣國際化結合起來,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以前更多是理念上宣傳,現在已經進入操作階段。

第四類是負面清單管理的細則。其中既涉及外匯管理,也涉及人民銀行的傳統業務。張新表示,將盡快跟總行總局一起,制定出相關的尤其是外匯管理方面的負面清單管理的細則,這對於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簡政放權,有非常好的作用。

第五類是管住風險的細則。張新表示,人民銀行總體要管好兩方面的風險,一方面是在自貿區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有大量的跨境金融活動,需要建成一個7*24小時的檢測平臺,對所有的跨境金融活動都能夠實時監測。只有如此,才能對金融開放政策和簡政放權政策的推出會比較有信心。“能看到風險的情況下,就敢於把開放的力度、放權的力度加大。”張新說。

另一方面,則是要探索國內的跨行業跨市場的複雜的金融活動的監測平臺。而這些細則的制定,都與監測平臺系統的開發是結合在一起的。

“估計最後會出來10個左右細則。”張新說。

還有哪些細則?

此外,上海銀監局主要牽頭研究制定“增加中資銀行的離岸業務經營牌照和具備離岸業務資格的銀行在自貿試驗區試點離岸人民幣業務的實施細則”。

根據“金改40條”,支持具有離岸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在自貿試驗區內擴大相關離岸業務。在對現行試點進行風險評估基礎上,適時擴大試點銀行和業務範圍。

上海銀監局局長廖瑉表示,目前的初步風險評估已經結束,具體細則也在考慮。此外,將會很快出臺中外資銀行統一報告事項的實施細則,為今後的行政許可項下的負面清單的出臺奠定一定的基礎。

此外,隨著業務發展,廖瑉說,還會針對一些新型業務的風險監管出臺一些細則,比如銀行賬戶下的利率風險管理、交易對手的風險管理、跨境銀團貸款、新型的國別風險等。

上海證監局主要牽頭研究制定“允許符合條件的機構和個人在境內外證券期貨市場投資的細則”,“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開展證券期貨業務交叉持牌的業務規則和配套審核程序”,“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參與境外證券期貨和衍生品交易試點”等3項實施細則。

上海保監局主要牽頭研究制定“巨災債券試點辦法”、“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在符合規定前提下委托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在自貿試驗區內開展跨境投資”等2項實施細則,以及推出航運保險指數。

上海市金融辦則主要牽頭“一行三局”和相關部門研究提出“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負面清單”、研究建立“加強自貿試驗區金融監管協調,探索功能監管”的協調機制,同時研究制定“進一步完善包括金融信用制度建設在內的營造發展環境”的實施細則。

此外,上海市發改委、上海市商務委和浦東新區政府(自貿試驗區管委會)等單位,以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清算所、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等金融市場都有單獨牽頭或共同牽頭的事項。如,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牽頭研究制定“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推進方案和有關實施細則”。

屠光紹表示,目前,“一行三局”已著手研究擬定相關實施細則,並積極與總行、總局和總會進行溝通。12月17日,外匯局上海市分局發布了首個落實“金改40條”的實施細則,上海銀監局就下一步實施工作專程赴銀監會進行了溝通匯報,上海證監局就下一步實施工作向證監會進行了書面匯報並得到回複,上海保監局也將向保監會溝通匯報下一步實施工作。

上海市金融辦正在研究進一步完善金融發展環境的實施方案。希望通過實施細則和創新實例(如設立機構、創新業務等),在推進自貿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試點工作上取得實實在在的突破。

上海市金融辦主任鄭楊表示,關於一步完善金融發展環境的實施方案,已經形成了一個工作班子,形成了初步框架,主要是從金融信用環境、人才發展環境建設、法制管理環境建設、政府公共服務等5方面入手,細則將在進一步認證和細化後,報國務院批準後盡早實施。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830

全面兩孩後醫務人員面對三大挑戰 專家稱不提倡40歲後生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0339.html

全面兩孩後醫務人員面對三大挑戰 專家稱不提倡40歲後生育

一財網 馬曉華 2016-01-18 13:09:00

35歲以後的婦女,不論是受孕機率還是產後康複的速度,都大不如前。同時,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子宮的收縮力和陰道的伸張力也較差,容易發生大出血和難產。

1月11日,就職於中科院的一名34歲高齡產婦楊女士因高血壓合並子癇入住北醫三院,終因主動脈夾層破裂在北醫三院經搶救無效死亡。而在當前正在上演的醫療糾紛背後,也折射出全面兩孩之後的醫療壓力。

1月16日,國家衛計委舉辦生育政策調整與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建設論壇,眾多的婦幼醫療界人士認為,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之後,醫療結構的壓力將大大增大。

無論是否出現生育高峰,產科床位不足已經是事實。北京婦產醫院、北京婦幼保健院院長嚴松彪在會議上表示,北京地區產科床位接近5000張,其中三成分布在三級公立醫院,2015年,全市平均產科床位使用率91.74%,其中三級公立醫院為108.83%,超負荷運轉、建檔難、產科一床難求現象突出。同時,醫務人員的工作負荷增加。

除了對硬件條件的沖擊,孕婦圍產期的安全健康問題更是重中之重。

嚴松彪表示,“全面兩孩之後,受益人群為非獨群體,80後90後生育二孩積極性低,70後可能相對再生育意願更高一些。但其中大部分已經接近育齡晚期,醫療風險增加,孕期並發癥增加,大出血、感染、妊娠綜合癥,羊水栓塞,死亡率很高。”

“40歲以後的子宮是什麽樣的?卵子是什麽樣的?將面臨什麽樣的風險?這是很多人都沒有去考慮的。作為醫生,我們不主張提倡40歲以後的生育,這種風險帶來的是雙重風險,落到誰的頭上都將是天大的災難。”一位與會生殖系統的專家表示。

一位婦產科主任醫生更是表示,面對現在很多高危產婦,他都是親自盯著,以防萬一。

從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在未來的9100萬的孕期婦女中,40歲以上和以下各占一半。

一位與會婦產科醫生表示,35歲以後的婦女,不論是受孕機率還是產後康複的速度,都大不如前。同時,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子宮的收縮力和陰道的伸張力也較差,容易發生大出血和難產,高齡產婦的產程明顯延長,滯產率增高。另外,高齡生育時宮外孕、自然流產、孕期並發癥、胎兒出生缺陷等的幾率也會增加,羊膜早破、妊高征和早產這三項指標相對較高。

另外,在生育兩孩的產婦中,還有一部分不能忽視的人群,那就是剖宮產的產婦。

2014年最新的國內剖宮產率是54%,也就是說有超過一半的女性,生孩子的方式是剖宮產,部分地區甚至達到72%。這其中,全國範圍內因為產婦要求而進行的無指征剖宮產占了25%,最高的醫院達到了50%。這很大程度上是源於產婦沒有生二胎的打算。但是,隨著全面兩孩的全面鋪開,有生育二胎打算且頭胎是剖宮產的女性就不得不面臨“疤痕妊娠”的風險。

上述婦產科主任醫生表示,“隨著第二次懷孕子宮再次增大逐漸變薄,如果疤痕過薄就有可能被擠爆,出現嚴重的大出血,給產婦和嬰兒的生命帶來危險。”

面對這樣眾多的風險,需要著手準備的不僅僅是醫護人員,還有那些準備生二孩的人們,只有真正了解風險,才能減少不必要的醫療事故出現。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75

蕪湖軌交規劃獲批 為第40座建城軌城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063.html

蕪湖軌交規劃獲批 為第40座建城軌城市

一財網 林小昭 2016-02-04 15:51:00

作為著名汽車企業奇瑞汽車所在地,此次軌交規劃獲批,蕪湖這座安徽第二大城市也成為我國內陸省份中首個結緣城市軌道交通的非省會城市,同時也是我國第40個修造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

在穩增長仍需有效投資的情況下,城市軌道交通仍是非常重要的領域。

蕪湖市發改委日前發布消息稱,“蕪湖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6-2020年)”已通過國務院審批。

根據規劃,2020年前,蕪湖市軌道交通1號線和2號線一期將全部建成並投入運行。兩條線路都是走地上輕軌的方式,其中,1號線整體為南北走向,線路全長30.375公里,設車站24座,全為高架站,其中地下線0.885公里,地面及高架線路29.49公里。2號線為東西走向,規劃12座車站,高架站11座、地下站1座,其中地下線1.545公里,地面及高架線14.975公里。

作為著名汽車企業奇瑞汽車所在地,此次軌交規劃獲批,蕪湖這座安徽第二大城市也成為我國內陸省份中首個結緣城市軌道交通的非省會城市,同時也是我國第40個修造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

這40座地鐵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4個直轄市;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5個計劃單列市;大部分的省會城市(部分規模較小的省會城市除外);蘇州、東莞、佛山、無錫、常州、徐州、南通等經濟人口規模較大的城市。也就是說,目前中國絕大部分的一二線城市均已囊括其中,甚至連徐州、南通、蕪湖這些傳統的三線城市也已經入列。

未來城市軌交還會進一步向三線城市擴散。根據去年6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消息,近期還將新批蕪湖和洛陽的城市軌交規劃。作為河南第二大城市,洛陽城軌規劃也有望獲批。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孔令斌此前曾多次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國外很多規模不大的中等城市都修有一兩條地鐵,而中國很多三線城市拿到國外就是大城市。尤其是一些形狀狹長的城市,雖然人口和城市規模不大,但交通需求卻比較大,修一兩條線路十分有必要。

根據2003年出臺的《國務院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城市的GDP要超過1000億元,財政收入要超過100億元,市區主城區人口超過300萬人以上,預測的客流強度每公里要3萬人以上才能夠修地鐵。

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應達到下述基本條件: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6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15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1萬人以上。

此前有數據顯示,從每公里造價看,輕軌成本是2億元,地鐵成本是5億元。因此輕軌成本要便宜很多,這也更適合三線城市。專家指出,城市軌道交通尤其是地鐵造價昂貴,相比造價昂貴的地鐵,三線城市應該量力而行,可以考慮修建輕軌、有軌電車或者BRT(快速公交系統),不一定非要建地鐵。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974

國際油價難超40美元地板價 國內成品油價格短期“鎖死”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2-15/983817.html

過去一段時間國際原油價格呈現“過山車”之勢,雖2月12日強勁反彈,但距離國家規定的40美元/桶的“地板價”仍有較大差距,因此2月15日國內汽柴油零售價將繼續停止調整。

Pbu325264_04.thumb_head

國際油價上演過山車 難超40美元/桶“地板價”

國內成品油價格短期“鎖死”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家社會監測機構了解到,過去一段時間國際原油價格呈現“過山車”之勢,雖2月12日強勁反彈,但距離國家規定的40美元/桶的“地板價”仍有較大差距,因此2月15日國內汽柴油零售價將繼續停止調整。

有業內人士認為,油價離底部可能不遠。不過眾多分析人士對未來國際油價還是持較為悲觀的態度,認為目前的油價複蘇是假象,國內成品油價格短期內料將“鎖死”。

自1月27日的今年油價調整首次擱淺以來,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合作減產的希望再起,國際原油價格於2月初漲至32.19美元/桶,之後由於投資者擔憂原油市場供過於求,又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紐約油價達到12年以來的低點。不過北京時間2月13日出現大反轉,截至淩晨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3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3.23美元,收於每桶29.44美元,漲幅為12.3%,創下七年最大單日漲幅,4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3.3美元,收於每桶33.36美元,漲幅為11%。

盡管近期暴漲,但今年以來紐約油價已跌去20%,布倫特油價跌去10%。EIA發布的報告表示目前的油價複蘇是假象,並預測歐洲、美國、中國的需求減少將導致2016年的原油需求降至120萬桶/日。華爾街投行高盛近日也發布報告預測,一旦原油庫存容量飽和,油價將大幅下挫至生產成本以下,令原油廠商不得不停止生產。

根據1月14日開始執行的成品油新調價機制,當國際市場油價低於4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降低,未調金額全部納入風險準備金,主要用於促進節能減排、提升油品質量及保障石油供應安全等方面。

安迅思成品油行業分析師楊丹認為,目前主要產油國歐佩克與俄羅斯之間對於減產仍未能達成一致意見,主要石油消費大國美國、中國經濟數據低迷;此外,伊朗和伊拉克已明確要增加原油產量。庫存數據方面,美國原油和汽油庫存繼續增長,鮮有利好支撐,預計未來幾天,國際油價或繼續承壓下滑,2月15日國內汽柴油零售價將繼續停止調整。

  • 經濟參考報
  • 趙慶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31

內蒙古首推“黨政同責” 設40億“環保母基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2415.html

內蒙古首推“黨政同責” 設40億“環保母基金”

一財網 章軻 2016-02-22 17:37:00

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基金由自治區政府和4家合夥企業共同發起,政府引導性資金作為“環保母基金”,2016年“環保母基金”達40億元,按1∶5吸收社會資本放大後,基金投資規模可達200億元

環境保護部22日發布消息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近日聯合印發《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下稱《工作職責》)。這是地方首次以黨委名義印發的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重要文件。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環境問題較為突出。《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多次實地調查內蒙古水汙染、礦業汙染、企業大氣汙染等問題。此外,由於超載放牧、過度開墾、毀林造地等,內蒙古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

據內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廳介紹,“十二五”期間,內蒙古環保專項整治行動出動執法人員20余萬人次,檢查企業7.6萬家次,立案查處環境違法企業703家。騰格里園區汙染問題曾被環保部掛牌督辦。2015年,環境隱患和突出問題排查整治百日專項行動發現4954個環境問題。對4個盟市、29個旗縣開展了環保綜合督查,對治理措施不到位、工作推進緩慢的3個區政府和3個園區領導進行了約談,對烏海及周邊地區78個問題實施了掛牌督辦。

據了解,《工作職責》明確“各級黨委、政府對本地區環境保護負總責,黨政主要領導對環境保護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以建立環保部門對環境保護統一監督管理工作機制為核心,不僅明確了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組織部門、宣傳部門等3個黨委職能部門和涉及環境保護工作的36個政府組成部門、直屬單位的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而且明確了審判與檢察機關的工作職責。

環保部表示,內蒙古《工作職責》的出臺為內蒙古自治區建立各級黨委、政府對環境保護負總責、環保部門統一監管、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據和制度保障。通過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對形成各級黨委、政府統領全局,有關部門、單位各司其職,全社會齊抓共管的環境保護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為解決環境基礎設施和治汙設施建設與經濟建設不能同步發展,環保投入長期不足的問題,日前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第63次常務會議研究批準設立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基金,成立環保投資公司,搭建環境治理投融資平臺、環境技術服務平臺。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表示:“要探索建立環境汙染治理市場化機制,鼓勵開展第三方治理。自治區考慮設立環保基金,將排汙費、排汙權交易資金等作為政府引導性投入,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巴特爾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表示:“探索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和建立環境保護基金,下大氣力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環境汙染問題。”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印發的《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基金設立方案》,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基金由自治區政府和4家合夥企業共同發起,政府引導性資金作為“環保母基金”,2016年“環保母基金”達40億元,按1∶5吸收社會資本放大後,基金投資規模可達200億元。

根據上述《方案》,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基金投資堅持優先區內、優先環保、市場選擇3個原則。投資方向重點用於解決政府職責範圍內的公共環境問題。支持企業解決汙染治理設施建設運行和汙染物綜合利用資金投入不足問題。充分發揮基金的杠桿效應,引進吸收國內外環境治理先進技術和團隊,推動環境治理技術的研發、應用和第三方治理服務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環保部門預測,“十三五”期間,內蒙古自治區環保投資公司每年將根據政府引導資金規模按比吸收合夥企業的資本金,5年預計用於汙染治理項目的投資規模可達千億元以上。

內蒙古烏梁素海水面一度大量黃苔滋生,意味著水體已受到嚴重汙染。攝影/章軻

編輯:劉展超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4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