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巴菲特跳腳無效 卡夫高價強娶吉百利


2010-02-08  今周刊





甜滋滋的糖果使人感覺幸福,一場苦澀的交鋒卻剛在各大糖果廠商間落幕。

一月十九日,英國老字號糖果商吉百利(Cadbury)董事會同意美國卡夫食品(Kraft)提出約一百二十億英鎊(約合新台幣六千二百億元)收購報價,合組全球市占率最高的糖果集團,但卡夫大股東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卻上電視炮轟:「我覺得這是筆爛交易。」

二○○九年吉百利營收六十億英鎊,雖然不及卡夫的四分之一,但它在糖果產品和新興市場累積的優勢,卻是卡夫寧冒巴菲特嚴詞反對之不韙,霸王硬上弓的真正原因。

不過五年前,卡夫為了專注食品本業,將旗下數個糖果品牌以十四億八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百七十億元)賣給口香糖市場龍頭的箭牌公司(Wrigley)。哪想到二○○八年市場變化風起雲湧,箭牌反被瑪氏食品(Mars)吃下。

接著,韓國最大的糖果商樂天(Lotte)出資收購比利時巧克力品牌吉利蓮(Guylian);糖果戰爭越演越烈,繼而傳出包括卡夫、賀喜(Hershey's)、費列羅(Ferrero),乃至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Nestle),都打算出資購併吉百利,好與瑪氏抗衡。沒想到,最後圓了購併大夢的卡夫甚至一度棄守糖果事業。

購併糖果業救衰退營收 卡夫雖然貴為世界第二大食品公司,卻難置外於金融海嘯。根據卡夫的財報顯示,二○○九年前三季營收較前一年同期衰退了八%,亟須尋找未來成長的動力。放眼望去,無畏經濟寒冬的糖果業,可能就是卡夫的解答。

糖果業中,巧克力市場逆勢成長尤其引人矚目。英國市調公司Mintel International Group在報告中指出,即使是為蕭條所苦的美國市場,二○○九年巧克力銷售量仍較前一年成長二.八%;更別提鋒頭正健的中國市場,銷售量成長高達一八%。

吉百利搭著成長順風車,二○○九年全年本業營收比二○○八年成長五%,在新興市場營收成長更是超過九%。它成為卡夫橫刀奪愛的對象,並不讓人意外;反倒是臨陣棄甲的雀巢公司,儘管有錢也有意,最後不但退出角逐賽,還反手幫了卡夫一把。一月初雙方達成協議,由卡夫將美國與加拿大的冷凍比薩業務出售給雀巢,換回三十七億美元現金,這筆錢正好擴充了卡夫購併吉百利的口袋深度。

雀巢在最後節骨眼放棄,或許和其他經營戰略改變有關。《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和市調公司歐睿(Euromonitor)不約而同指出,這家以生產巧克力、冰淇淋等甜品聞名的食品產業巨人,由於主力產品利潤率漸趨下滑,高層決定將研發資源,改投入相對高利潤的機能性食品,如添加維他命、礦物質或益菌的保健食品。

受成本、弱勢美元牽制 購併並非萬靈丹,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引述研究指出,一九八○到二○○七年間,美國的超大型購併案加總起來,造成公司價值的損失高達四千一百億美元。但為什麼前述國際糖果大廠胃口依然大得出奇呢?

答案可能出在原物料掐住了糖果廠的咽喉。儘管原物料價格一度受挫於金融海嘯,但由於天候持續異常,國際糖價、可可價格迅速回揚,甚至相繼創下數十年來新高;國際的奶價雖然尚未回到二○○八年前的高點,上漲態勢卻也不減。

原 物料的兇猛漲勢讓國際間糖果、巧克力製造業者,全得承受極高的成本壓力,美國廠商尤甚。由於政府設限原料糖的進口配額,導致美國本土糖價比國際高出一倍, 迫使部分廠商不得不調降糖果中的含糖比率,以因應節節上揚的成本。卡夫、瑪氏、賀喜甚至聯名要求農業部(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開放進口更多零關稅食糖,否則只能以裁員或漲價因應。

大發新股讓股神不高興 然而,大廠間若能透過合併協力,便可能穩定原料供應鏈;而且,合併後內部也能藉由削減重複開支或採取節稅處理,將營運成本壓下來,進而減輕原料端的成本壓力。

此外,再加上美元匯率長期趨軟,無論瑪氏或卡夫,都需要獲得更多來自海外的強勢貨幣,好取得原料採買上的優勢。偏偏目前兩者主要的獲利來源仍在美國本土,因此他們相中的目標,都是在發展快速的新興市場中經營有成的品牌,無怪乎箭牌與吉百利會雀屏中選。

卡夫取得吉百利後,預計市占率將達一四.八%,微幅超越瑪氏的一四.六%,一躍成為糖果市場霸主。有趣的是,這兩樁收購案背後,嗜吃糖果的股神巴菲特都插上了一腳。

當 年瑪氏收購箭牌的過程中,巴菲特出手為瑪氏提供融資,他相信這筆投資準沒錯:「因為大家每天都在吃他們的產品。」但這一回,身為卡夫最大股東的巴菲特卻一 再公開表示不滿,一來卡夫出價太高,二來經營層打算發行大量新股,募集購併所需資金,向來重視股東權益報酬率的巴菲特極不樂見。

巴菲特愛吃糖果、巧克力、冰淇淋出了名,一生事業和糖果也有密切關係。他的第一筆收入來自於六歲時挨家挨戶兜售口香糖。他生平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筆投資正是早年慧眼獨具看上喜詩糖果(See's Candy)賺現金的能耐。一家具有品牌影響力的糖果公司是巴菲特眼中的夢幻投資,只要價格合理的話。這說明了,除了能以較少有形資產創造較高利潤外,消費者對產品的情感依戀,也足讓公司具備持久性競爭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04

【人物】卡夫食品女CEO:艾琳·羅森菲爾德-曾挫敗巴菲特的「甜品」女人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21/59748.html

提起艾琳·羅森菲爾德(Irene Rosenfeld),即使嘴裡嚼著奧利奧吃著怡口蓮,恐怕大多數中國人也不會想到這些已經在零食榜單上佔據重要地位的品牌與這個名字會有什麼關係。

與剛才那兩種明星產品一起,趣多多、優冠等國人熟知的品牌均來自卡夫食品(Kraft Foods)——全球第二大的食品公司,而艾琳,正是卡夫的CEO。

這位在2011年底,被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為2011年度全球商界女性50強首位的女強人,一直是《福布斯》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女性」排行榜的常客,在10年間她排名世界第二位,僅次於奧巴馬的夫人,這也讓她在全球差不多大半由男性主導的資本圈裡佔據了重要的一席。

從小就讓自己近乎完美

能取得近日的成就,對於熟悉艾琳的人來說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她從小就讓自己近乎完美。

1953年5月3日,艾琳·貝勒加(Irene Blecker)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地區,在上中學時,就不止一次地向同學和老師表示,自己長大後要成為美國的第一位女總統。1971年,她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約翰遜學院,大學時代的艾琳就表現得與其他同學不同,她似乎在任何方面都要做到最佳:在學習成績方面,她始終是教授們最喜愛的學生之一,在獲得哲學學士學位後,她先後獲得了康奈爾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位和營銷統計學博士學位。如今,艾琳已經成為康奈爾大學約翰遜學院的名人堂成員之一。在校園活動方面,她曾擔任過約翰遜學院的學生會主席;在體育活動方面,她曾是康奈爾大學女子籃球隊的得分王,並在滑旱冰項目上顯示出過人的天賦。

在康奈爾大學求學期間,艾琳認識了她的第一任丈夫菲利普·羅森菲爾德。菲利普從事運籌學研究,也是一連拿了3個學位。他1978年起供職於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位於紐約的研究機構。(他倆於1977年結婚,婚後育有兩個女兒卡蘿爾和艾莉森。卡蘿爾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是名環境工程師。艾莉森步母親的後塵,在康奈爾大學攻讀人類生態學位,2008年畢業。菲利普1995年去世。為了紀念丈夫,艾琳一直保留著菲利普的姓氏,即便幾年後與第二任丈夫、投資銀行家理查德?伊爾根結婚也是如此。)

1980年,完成學業的艾琳先是加盟了紐約Dancer Fitzgerald Sample廣告公司。一年後,她來到通用食品公司(General Foods)擔任市場調查員。1985年,美國煙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收購了通用食品公司。1988年,該煙草公司又收購了成立於1903年的通心麵和奶酪生產商卡夫公司,並於兩年後將通用食品公司與卡夫合併為卡夫通用食品公司。1995年,卡夫通用食品公司更名為卡夫公司。

在此期間,艾琳一直在通用食品公司以及卡夫公司擔任不同的職位,親歷了卡夫的成長與發展,並在此過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1991年,艾琳被任命為卡夫通用食品公司飲料部門執行副總裁和總經理;3年後,她又被調至點心和零食部門擔任總經理。1996年,艾琳被調往加拿大,擔任卡夫加拿大分公司總裁,在這裡,艾琳將卡夫在加拿大的業務進行了重組,確立了以包裝食品為核心的新的業務模式。在她的帶領下,卡夫加拿大分公司用了4年時間發展成加拿大最大的包裝食品生產商,並成為卡夫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地之一。

2000年,艾琳任卡夫食品部門副總裁和卡夫運營、技術和採購部門總裁。就在這一年,卡夫的母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委任她收購美國曲奇餅乾生產商納貝斯克公司(Nabisco)。經過幾個月緊張的報價、競標等環節,卡夫擊敗了聯合利華(Unilever)、莎莉集團(Sara Lee)等競爭對手,以189億美元的價格成功收購了納貝斯克的大多數股份和商標的所有權。這樣一來,成功地將奧利奧和趣多多等著名餅乾品牌引入旗下的卡夫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餅乾公司,佔據了13%的世界市場份額和47%的美國市場份額;其次,卡夫將自己旗下的頂級品牌數從55個增加到73個,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也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利潤空間;再次,卡夫在拉丁美洲的規模幾乎擴大了一倍,在亞洲和歐洲的實力也有了很大增強;最後,卡夫也憑藉這次收購成功地提高了自己在零食領域的實力。總之,這是一筆可以寫進教科書的收購案,時任菲利普?莫里斯CEO的傑弗裡?拜伯(Geoffrey Bible)對這次收購的順利完成感到欣喜,他稱這次收購是美國食品領域最重要的收購之一,並稱讚艾琳為「食品領域的超級女強人」。

始終鍾情於卡夫的甜品女人

2001年2月,艾琳在原來職務的基礎上開始掌管卡夫在墨西哥和波多黎各的業務。她將自己在加拿大成功的那套方法又搬到了墨西哥,同樣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她還幫助卡夫在2001年完成了上市工作,並成為卡夫公司董事會成員。

在卡夫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那一天,艾琳作為代表之一發言時說:「我很高興能夠為卡夫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十分喜愛這家公司。」

這番話絕對不是客套,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從小就十分愛吃卡夫的通心麵和奶酪,上了大學後,她又開始喜歡喝麥斯威爾咖啡,再加上奧利奧餅乾和Jell-o布丁,卡夫的產品幾乎陪伴著艾琳的童年和大學生活,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她會在離開Dancer Fitzgerald Sample廣告公司後加盟通用食品公司的原因。

艾琳對卡夫的熱愛不僅僅體現在工作中,她與丈夫正是在卡夫工作時認識的,她的兩個女兒也對卡夫的食品情有獨鍾。而每次和家人去超市時,艾琳總會關注超市貨架上卡夫產品的擺放位置,如果她覺得不滿意的話,她會要求超市工作人員重新擺放產品,有時她甚至自己親自動手來做這些事,也因此和超市的工作人員產生過爭執,弄得「丈夫和女兒都不願意和她一起去超市」。

不過,儘管艾琳在卡夫工作了20多年並為其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當2003年12月公司管理層換屆時,時任卡夫國際部門總裁的羅傑德羅梅迪(Roger Deromedi)脫穎而出,成為新的CEO,而之前呼聲最高的艾琳卻意外落選。次年9月,艾琳接受了來自百事公司的邀請,擔任百事旗下分公司菲多利(Frito-Lay)的董事長兼CEO。

菲多利是美國最大的休閒食品生產商,也是百事公司旗下盈利率最高的子公司,其最著名的產品有樂事薯片等。百事正是看中了艾琳在食品行業22年的從業經驗,以及準確把握消費者心理的能力,才將自己最重要的部門交給她管理。

艾琳上任伊始,北美地區的土豆、玉米的價格就開始增長,以這些東西為原材料的菲多利的成本也隨之上漲。為瞭解決這一問題,她決定減少採購墨西哥和美國出產的土豆和玉米,轉而向巴西等地購進價格相對低廉的原材料。同時,艾琳也順應消費者對於健康食品需求量增大的趨勢,提出了「健康休閒食品」(Healthy Snacks)的口號,並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開發黃瓜口味的樂事薯片,這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口感以及含有維生素的新型薯片,還減少了生產薯片時土豆的消耗量。此外,在美國薯片市場日趨飽和的情況下,艾琳成功地擴大了樂事薯片在亞洲,特別是在印度、中國以及西亞地區的市場份額。2005年,菲多利的年收入達到10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菲多利與百事非碳酸飲料部門成為當年百事旗下唯一的兩個年收入較一年前有所增長的子公司,也成為百事成功削減虧損額的首席功臣。

因為這些成就,艾琳在《財富》雜誌列出的「2005年全球50個最有影響力的商界女性」中名列第27位,較2004年上升了4位。

儘管當時艾琳過得順風順水,但她依然惦唸著自己的老東家——那時的卡夫已經陷入了不小的麻煩中。自2001年起,美國社會就興起了一種健康飲食熱,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能否帶來健康,這個潮流很快就傳遍全世界,然而卡夫卻沒能跟上這樣的潮流。2003年就任CEO的德羅梅迪為人嚴謹、思維縝密,但對新鮮事物缺乏全面的認識。在上任後他先後採取了裁員和關閉工廠等措施來減輕公司成本,但很顯然成本並不是卡夫問題本身的關鍵所在,缺乏創新才是主因。2004年,卡夫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1.3%,淨收益同比下降23.3%;2005年,卡夫的營業收入同比上漲3%,淨收益下降1%。而卡夫的市場份額開始下跌,其餅乾製品原本在美國擁有超過45%的市場佔有率,但在達能等外來品牌的衝擊下,2005年,卡夫餅乾的美國市場份額罕見地跌到40%以下。而卡夫引以為傲的奶酪製品卻因為缺乏創新而停滯不前,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卡夫僅僅推出了一款叫Jalapeno的奶酪製品,顯然已跟不上產業的發展步伐。

排除眾議「重聯卡夫」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高層很顯然發現了問題的所在。2006年6月,德羅梅迪辭去CEO一職,艾琳隨即就被任命為新的CEO。在上任後不久回康奈爾大學演講時,艾琳很不客氣地指出了前任的失誤:「卡夫在這幾年失去了靈魂。公司在削減成本、重組和裁員方面投入了過多的精力,弄得自己精疲力竭、渾身是傷。」

艾琳將自己振興卡夫的計劃命名為「重聯卡夫」(rewiring Kraft),這份計劃沒有包括華爾街分析師們所預測的裁員和出售品牌計劃。在上任的第一個月,艾琳奔波於卡夫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與員工們交流,傾聽他們對於重振卡夫的意見;她要求員工們不要將卡夫當成一個食品巨頭,而把它當成一個剛剛起步的新興企業;她還在互聯網上開通了名為「為艾琳出主意」的網站,鼓勵員工們獻言獻策。

與此同時,艾琳對公司的領導層進行了改組,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公司的120名高管幾乎換了一半,而新晉的人員大多來自外部,包括出生於印度、擔任卡夫國際運營部門總裁的Sanjay Khosla,來自可口可樂歐洲分公司的總裁邁克?克拉克(Mike Clarke),以及來自強生的北美地區總裁托尼?弗農(Tony Vernon)。

艾琳的舉措得到了外界的肯定。投資顧問公司Gardner Russo & Gardner經理托馬斯?魯索(Thomas Russo)表示:「艾琳的計劃完美無缺,相信這對卡夫的振興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魯索曾在2001年幫助卡夫上市,也在此過程中認識了艾琳,他當時就認為艾琳是美國食品企業管理精英中的「一顆新星」,也曾在2004年艾琳離開卡夫時直言卡夫失去了未來10年的最佳領導人。

2007年1月,更名為Altria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宣佈將卡夫從其資產中剝離,卡夫則成為一家獨立的公眾集資公司。在分拆計劃於2007年3月完成後,艾琳又被任命為卡夫董事長。

在新卡夫上市開盤第一天,艾琳對新增的80多萬卡夫股東說:「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我們將擁有更多的機會發揮出我們旗下那些偉大的品牌的所有潛力。」她表示,新卡夫計劃投資3億~4億美元用於新產品的開發和營銷,以期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3個百分點,屆時有望給每位股東帶來每股1.75到1.80美元的紅利。

但華爾街的不少評論家們卻看衰卡夫,他們認為沒有強大的Altria公司的支持,自負盈虧的卡夫很難應對當今變幻多端的局勢。艾琳對卡夫則很有信心:「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我們所從事的是食品行業,因為這個行業永遠也不會退步。人們總是要吃東西的,這為我們提供了無數發展的機會。」她還認為自己為卡夫所建立的管理團隊「高效、富有激情並且瞭解市場」。「我們在把握消費者的心理上有著無與倫比的實力,這會讓我們在與對手的競爭中最終勝出。」

2007年,卡夫先後推出了十幾種新的產品,其中以奧利奧巧克力夾心蛋糕(Oreo Cackster)和Live Active系列奶酪最受歡迎,除了加大自身新產品研發力度外,艾琳也在積極尋找合適的收購目標。2007年8月,卡夫以72億美元的價格買下達能公司的餅乾部門,吞掉了自己在這一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後,卡夫的世界第一餅乾生產商的地位更加無法撼動。隨後,卡夫又以17億美元出售了自己的穀類食品部門,進一步優化自己的產品種類。

2007年,卡夫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較2006年都有所下降,所幸的是下降的幅度並不是很大。2008年,卡夫的營業收入為38億美元,同比下降4.5%,淨利潤為29億美元,同比增長12%。

曾挑戰並挫敗股神巴菲特

在艾琳的簡歷中,還與股神巴菲特面對面較量過,而結果則是她讓老股神輸得心服口服。

由於股市對於卡夫的業績反應較為謹慎,因此艾琳在2007年年初所承諾的股東紅利直到2008年年底才算正式兌現。不滿於這種情況的她於2009年年初宣佈,卡夫將會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以實現更好的盈利目標。

為了達到目的,艾琳將目標鎖定為英國擁有百年歷史的糖果製造商吉百利,這個在食品業比卡夫更知名更悠久的英國百年老店。吉百利創始人約翰吉百利第四代後人費莉西蒂勞登直言不諱:「對於我們來說,將公司賣給一家根本無法和我們相提並論的企業,簡直太可怕。他們(卡夫公司)無法理解我們的歷史和特質。在我看來,他們只是一家塑料奶酪公司,而我們是王冠上的寶石。」

之所以選擇吉百利,是因為艾琳看上了吉百利的口香糖和巧克力,其實她本身也一直摯愛吉百利巧克力棒。於是在2009年9月,卡夫正式啟動了收購。一旦收購成功,卡夫將成為「全球零食和糖果巨擘」,拿下全球近15%的市場份額。

但是卡夫大股東巴菲特顯然沒有這種甜品口味。巴菲特說:「這是一宗壞買賣。若我有機會投票,我一定投反對票。」他指責卡夫為了收購吉百利發行3.7億股新股是開「空白支票」。

艾琳並沒有給巴菲特面子,依然繼續收購計劃,為此巴菲特報復性地出售了3310萬股卡夫食品公司股票,相當於其持股的1/3。

而收購之初,也一如巴菲特所預料的那樣——這是一宗壞買賣。

在2009年9月,卡夫對吉百利提出以3英鎊現金加0.2589股卡夫股份,換取1股吉百利股份,總價值約為102億英鎊的收購要約,吉百利方面很快就拒絕了這份要約。之後卡夫的股票下跌3.1%至每股26.7美元,而卡夫2009年第三季度的盈利下跌了40%,迫使它將2009年預期收入增幅下調2%。不過,由於有充足的現金流(2009年為30億美元,同比增多17.6億美元)。到了11月9日,艾琳對吉百利發起了惡意收購,這一次的收購要約與上一次沒有什麼變化,但由於卡夫的股價有所下跌,因此收購總價反而降至98億英鎊。吉百利又一次拒絕這樣的收購要約,並稱卡夫所提出的報價簡直是在「搞笑」。

然而,艾琳卻不認為自己的公司是在「搞笑」。「我們很重視對于吉百利的收購,也對該計劃的成功抱有很大的信心。我們仍舊相信,合併卡夫和吉百利兩家公司具有非常高的戰略價值。」艾琳在卡夫第二次被吉百利拒絕後接受採訪時說道。

2010年1月16日,艾琳飛往倫敦親自與吉百利董事長羅傑卡爾(Roger Carr)展開談判,而在1月18日,艾琳再一次與卡爾見面,其實在此前四五天裡,艾琳已和吉百利的對沖基金股東見面。而在談判的這兩天中,艾琳更多是聆聽而非遊說。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艾琳與卡爾會面前的一週,對沖基金已經開始積極買入吉百利股票,當吉百利1/3股票的持有者是對沖基金時,艾琳手上的談判籌碼又增加了份量。關注短期利益,「唯利是圖」的對沖基金,當然比富有民族主義情懷的英國股東更易說動。

卡爾事後聲稱,正是對沖基金持股比例的快速上升導致事件出現突然的轉折。艾琳的側翼進攻顯然動搖了卡爾的談判後台。

實際上吉百利前20位最大的股東均為美國公司。當股東構成出現如此大程度的「去英國化」之後,無論英國人對糖果明珠落入卡夫之手多麼抗拒,要擊退卡夫已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結果終於來了,2010年1月19日,英國吉百利有限公司接受美國卡夫食品公司價值194億美元收購方案。經過5個月的拉鋸戰,艾琳終於笑到了最後。而事實也證明,這次備受爭議的收購確實獲得了很好的結果——卡夫食品公司第二季度的營收增長了25.3%,增至123億美元,這基本上得益于吉百利公司在歐洲和發展中市場的業務。「顯然,我對這一結果非常滿意」,艾琳說。

當然,這樣的結果對於巴菲特來說則是有些尷尬,顯然股神在艾琳的能力問題上看走了眼。

「我只是從不多想『這是我不能做的事』,我一直努力並深信一定會有結果。」對於自己的成就,艾琳這樣評價。 或許不論是收購吉百利還是挫敗巴菲特,都屬於她從不去想的「我不能做的事」。也因此,在競爭激烈的商界裡,一直有她的名字,且一直高高在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16

卡夫並購案:巴菲特投資風格進化了?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75

卡夫並購案:巴菲特投資風格進化了?
作者:江金澤

周三,亨氏(Heinz)和卡夫(Kraft)兩家食品巨頭合並的案例,可能預示巴菲特以往“無為而治”的投資風格正在發生轉變。

昨日在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與巴西私募巨頭3G資本的推動下,亨氏與卡夫宣布合並組建新公司卡夫亨氏(The Kraft Heinz Co),新公司將成為北美第三大、世界第五大食品飲料公司。

卡夫食品的股東將在新公司持有49%股份,亨氏食品的股東將持有51%股份。卡夫的股東將獲得每股16.50美元的現金分紅。亨氏食品公司由3G  Capital和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 所有。二者將向這家新公司投資100億美元。

公司合並之後,新公司預計收益將達到280億美元,同時該公司擁有8個單個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品牌,包括奧利奧、麥斯威爾、果珍等。除此之外還有單個價值在5-10億美元之間的品牌。

Morningstar高級股票分析師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卡夫的品牌主要集中在美國,和亨氏合並之後,亨氏就提供了一個國際分銷的平臺。接下來就看公司合並後成本削減的情況,以及兩家公司如何處理一系列品牌。

開盤後,卡夫股價暴漲逾32%。

卡夫奶酪通心粉和熱狗這些年一直跟不上消費者口味的變化,去年11月卡夫因為銷售放緩和成交下降和多數廣告代理商解除合約。

早前,彭博新聞社引述消息人士稱,巴西私募股權公司3G資本正在洽購美國卡夫食品公司(Kraft Foods),並有意將其與2013年收購的亨氏食品公司(Heinz)合並。

卡夫食品周二股價收於61.33美元,但盤後一度上漲15%至70.55美元,使得該公司的市值達到了414億美元。

這家3G資本和“股神”巴菲特頗有淵源,並且他們都對食品公司頗有興趣。

早在2010年3G資本收購了漢堡王(Burger King),巴菲特在後來幫助這家企業融資收購加拿大咖啡及甜甜圈連鎖店Tim Hortons;在2013年,3G資本和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作價280億美元聯合收購了亨氏食品公司。

巴西億萬富翁Jorge Paulo Lemann領導的3G資本擅長於改善企業的運營狀況並削減成本。

華爾街日報此前曾報道,3G資本今年1月份成立了一個規模50億美元的基金以收購更多全球知名消費品牌。

另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數據,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卡夫接近19.3萬股的股票。

以往巴菲特收購一家企業前必須先認同其經營策略(基於“價值投資”原則),而收購後則采取管理上不幹預的做法。只要管理人明白自己的期望,巴菲特在過程中絕不會扮演主動的角色,巴菲特更註重的是激發旗下公司管理團隊的創造力和熱情。

巴菲特個人也許從未用過“重組”或“裁員”這樣的術語,但如今他找到了一種將這樣的“臟活”外包出去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他也找到了伯克希爾未來發展的新動力。

與以前專找低價公司的公司進行收購,然後“放羊式管理”,巴菲特如今也對完全定價的公司收購感到滿意。自上次和3G資本一起周溝了亨氏食品後,通過3G資本進行的裁員、關閉工廠等改善運營的操作可能即將發生在卡夫食品身上。

3G的領導者是三個巴西人,他們的投資資金是從全球最富有的家族募集的。3G將目標鎖定於難以保持增長的美國大型消費者產品集團,這些集團如果采取積極的削減成本措施,就能迅速提高盈利能力。

過去7年里,3G策劃的收購活動包括亨氏、快餐連鎖店漢堡王(Burger King)和Tim Hortons,以及啤酒巨頭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

3G的記錄和風格令巴菲特稱贊不已。在近期三筆食品行業大規模收購交易中,巴菲特每次都與3G聯手。

“巴菲特的投資風格進化了,”野村分析師Cliff Gallant表示,“他一直將自己視為一個資產組合經理以及一個無為而治的首席執行官。但如今從3G資本那里,他學到管理是可以深入下去的,改變一個組織並增加其價值。”

事實上是,伯克希爾從亨氏的投資中已經賺取了一倍以上的回報,至少賬面價值上看是這樣。伯克希爾這次在收購卡夫的交易中出資52億美元,在和合並後的公司中共投入了95億美元,占3200萬股,按周四卡夫的收盤價計算價值220億美元。

野村分析師Gallant認為,收購卡夫是一樁合算的買賣,因為伯克希爾52億美元的投入換來卡夫四分之一的股份,再加上3G資本降低成本的改革,股價還有上行空間。

巴克萊分析師Jay Gelb稱巴菲特與3G資本的合作為他的繼任者鋪好了路,未來巴菲特不用擔心他的繼任者面對大量的資金不知該如何是好。

卡夫亨氏公司合並消息公布後,巴菲特在一份聲明中提到,“這是以我的方式進行的交易,合並了兩家世界級公司,並傳遞了股東價值,我為新公司將獲得的機會而感到興奮”。

就很多方面而言,卡夫食品無疑是巴菲特認為有投資吸引力的公司縮影:大規模,有持續盈利能力,到位的管理層,以及也許是最重要的,簡單的業務類型。巴菲特在2014年致伯克希爾股東信中提到他有興趣投資的公司的六條標準:

(1)大采購規模(稅前收入至少7500萬美元,除非該業務將融入我們現有業務單元)

(2)持續盈利能力(我們對未來預期和打翻身仗不感興趣)

(3)不錯的股本回報率,極少或零債務

(4)管理層到位(我們無法提供)

(5)業務類型簡單(我們不了解有大量科技含量的業務)

(6)提供報價(我們不想浪費時間,對價格未知的交易進行即使是初步的討論)

巴菲特在2014年致股東信中也暗示了他在這項交易中的合作對象,“兩年前,我的朋友Jorge Paulo Lemann邀請伯克希爾加入他的3G資本集團收購亨氏”,巴菲特提到,“我們期待與3G有更多合作”。

那麽,巴菲特式的投資業績是如何跑贏市場的?

巴菲特在2014年致股東信中包含了一張圖表,顯示了自1964年他接手伯克希爾公司以來該公司的股價變化。美國某財經網站將該圖表中的數據(藍色曲線)與標普500企業(紅色曲線)在過去半個世紀的表現作了比較。1964年至2014年間,伯克希爾的股價上漲1,800,000%,與此同時,標普500“僅僅”上漲了2,300%。


該財經網站也將伯克希爾股票(藍色曲線)五年移動的平均年回報率和標普500(紅色曲線)作出對比,同樣展示了巴菲特超人的投資實力。1999年以前,巴菲特輕而易舉戰無不克。1999年之後,整體上巴菲特仍然跑贏市場,只是以略溫和的態勢。



來源:華爾街見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57

亨氏和卡夫合並 將成全球第五大食品公司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582

亨氏和卡夫將合並組建全球第五大食品飲料公司 這是在美國紐約曼哈頓一家超市拍攝的卡夫食品(3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雷/圖)

在沃倫•巴菲特和巴西3G資本的撮合下,亨氏和卡夫食品達成並購協議,此舉將產生全球第五大、北美第三大食品和飲品公司。

《華爾街日報》介紹,交易完成後,卡夫股東將持有新公司49%的股份,其余股份由亨氏股東3G資本和沃倫•巴菲特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持有。此外,卡夫股東將獲得每股16.50美元、總額100億美元的特殊現金股息。派息由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和3G出資。

據兩家公司最新年報,新公司員工數量大約在4.6萬名。兩家公司員工約各占一半,其中亨氏全職員工2.45萬名,卡夫全職員工2.21萬名。

卡夫食品目前市值達370億美元,旗下擁有知名品牌包括奧利奧、麥斯威爾、果珍等。而亨氏原為上市公司,2013年2月被雷曼旗下的3G資本和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爾收購退市。

不過,卡夫和亨氏近年業績有所下滑。卡夫食品2014年第三季度凈利潤為4.46億美元,比2013年同期的5億美元下滑11%。而亨氏則在2013年下半年出現了7700萬美元的虧損。

巴菲特聯手3G進行食品業

並購顧問預測,卡夫食品收購交易可能令食品行業進入全盤收購交易模式,因為這些食品公司急於聯合起來模仿3G的成功,並跟上卡夫亨氏的競爭步伐。

《金融時報》介紹,3G的領導者是三個巴西人,他們的投資資金是從全球最富有的家族募集的。3G將目標鎖定於難以保持增長的美國大型消費者產品集團,這些集團如果采取積極的削減成本措施,就能迅速提高盈利能力。

過去7年里,3G策劃並成功實施了多項收購活動。包括斥資232億美元收購番茄醬生產商亨氏、合並快餐連鎖店漢堡王和加拿大咖啡和甜甜圈餐廳連鎖企業提姆霍頓、將啤酒巨頭安海斯-布希收入囊中。

在收購亨氏的交易中,3G為獲得資金支持引入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並給沃倫•巴菲特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這也為雙方之後的合作打下了鋪墊。

《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紐約時報》,當巴菲特和3G聯手買下亨氏時,他們已經認為卡夫是一個理想的合並對象。有關計劃在今年初已經得到了這兩大巨頭的通過。

這些交易也凸顯了巴菲特對食品品牌長期以來的鐘愛。值得一提的是,1988、1989年巴菲特重倉買入可口可樂,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可口可樂股票市值上漲到133億美元,10年賺了10倍,僅僅一只股票就為巴菲特賺取了100億美元,這也是巴菲特最傳奇的股票投資案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10

亨氏、卡夫大合並:一場按巴菲特方式進行的交易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90849.html

亨氏、卡夫大合並:一場按巴菲特方式進行的交易

一財網 陸琨倩 2015-03-26 17:30:00

股神沃倫·巴菲特又再以實際行動說明對食品行業的興趣。

亨氏中國向《第一財經日報》確認,3月25日HJ亨氏公司和卡夫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已達成一項最終合並協議成立卡夫亨氏公司,將創建北美第三大、世界第五大的食品和飲料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表示,“這是按我的方式進行的交易,合並了兩家世界級的公司,我對這個新公司即將獲得的新機遇感到興奮。”目前這項交易須經卡夫股東同意,還需滿足包括監管機構批準在內的其它慣例成交條件,預計將於2015年下半年完成。

雖然新公司名字為卡夫亨氏公司,但根據協議條款,亨氏股東的占股比例將會略高,其中卡夫股東將持有新公司49%的股份,亨氏股東持51%股份。卡夫股東除了持有新公司的股份,還將獲得合計約100億美元的特別股息,這將由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和3G資本股權投資完全出資。交易完成後,亨氏董事長兼3G資本的管理合夥人亞歷克斯·貝林將成為新公司董事長。

這兩家公司的合並,意味著包括亨氏(Heinz)、卡夫(Kraft)、奧斯卡﹒麥爾(Oscar Mayer)、新奧麗達(Ore-Ida)和菲力(Philadelphia)將成為一家,新公司的年營業收入約為280億美元,新公司將擁有8個價值超過10億美元,以及5個介於5億美元至10億美元的品牌。亨氏表示,“這兩個品牌組合的內在互補性提供了大量協同的機會,最終將增強在市場和創新上的投資。”

亨氏董事長、3G資本的管理合夥人亞歷克斯·畢林表示,“我們的共同品牌和業務意味著在美國和國際上持續擴大的規模和相關性。”沃倫·巴菲特表示,“能身在其中並發揮作用,將這兩家成功的公司及其標誌性產品結合在一起,我感到很高興。”卡夫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約翰·卡希爾表示,會把卡夫的經典品牌帶向國際市場。

不過,事件對中國消費者熟悉的“卡夫”影響不大。因為在2012年,卡夫曾經經歷了一次剝離,當時卡夫將中國消費者熟悉的奧利奧、趣多多、怡口蓮等多個品牌剝離成立億滋國際,將品牌“卡夫”留給了北美雜貨業務,“卡夫”是該公司旗下肉制品的品牌名,而中國消費者熟悉的品牌大多歸屬到億滋國際旗下。兩家公司只有少部分品牌仍在共用,億滋中國昨日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麥斯威爾品牌及PHILADELPHIA品牌卡夫擁有北美及拉美市場的業務,億滋國際擁有除這兩個市場的全球市場,一小部分品牌是兩家公司共同使用,比如KRAFT奶酪品牌。

編輯:彭海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78

巴菲特再出手 卡夫亨氏合並食品業新巨頭誕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90376.html

巴菲特再出手 卡夫亨氏合並食品業新巨頭誕生!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03-25 21:02:00

卡夫食品集團和巴菲特麾下的亨氏聯合宣布,兩家公司將合並,創建卡夫亨氏公司。合並後的卡夫亨氏將成為北美地區第三大食品和飲料公司。

卡夫食品集團和巴菲特麾下的亨氏聯合宣布,兩家公司將合並,創建卡夫亨氏公司。合並後的卡夫亨氏將成為北美地區第三大食品和飲料公司。

卡夫食品集團的股東不僅將獲得合並後新公司的股票,同時還將獲得每股16.50美元的特別現金派息。卡夫現股東將持有新公司49%的股份,亨氏股東將擁有51%。本次交易中,巴菲特和巴西億萬富翁雷曼將投資100億美元。

巴菲特

巴菲特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是一樁以我的方式進行的交易,合並了兩家世界級的公司,同時傳遞了股東價值。”

消息發布後,截至北京時間18:25,卡夫食品的股票在盤前交易中大漲15.79%,報71.01美元。截至3月2日,卡夫食品的流通股數量為5.8813億股。

2012年10月,為了業務更加聚焦,財務數據更加漂亮,作為全球最大食品集團之一,原卡夫食品集團宣布完成對公司的業務分拆,把公司分成全球零食業務和北美雜貨業務兩個獨立運營機構,並作為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開始交易。

分拆之後,北美雜貨業務繼續使用“Kraft”英文名稱,旗下產品包括卡夫通心粉與奶酪、奧斯卡·麥爾(Oscar Mayer)熟肉類制品及菲力(Philadelphia)奶油乳酪等產品。卡夫食品集團的股票代碼由原先的“KFT”變為“KRFT”。

而擁有吉百利、奧利奧餅幹等產品的全球零食業務將啟用新名字億滋(Mondelez)。億滋的股票代碼為“MDLZ”。

由於養老金計劃的相關項目計提了13.6億美元的費用,卡夫食品截至2014年12月27日第四季度凈虧損3.98億美元,而2013年同期水平盈利9.31億美元。公司稱其丟失了40%的美國市場。

亨氏原為上市公司,2013年2月被雷曼旗下的3G資本和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爾收購退市。

3G Capital是位於巴西的私募股權機構,除了投資亨氏,公司去年還將投資的漢堡王以及加拿大咖啡和甜甜圈連鎖餐廳Tim Hortons進行合並。3G Capital對收購公司會進行嚴格的成本控制計劃,在收購亨氏之後,3G Capital宣布進行裁員並關閉部分工廠。不過,與其他私募股權基金不同,3G Capital傾向於長期投資,投資時間平均超過5至7年。

(綜合新浪、界面等)

編輯: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82

食品巨頭卡夫亨氏證實就合並事宜接洽聯合利華

2月17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全球食品巨頭卡夫亨氏證實就合並事宜接洽聯合利華。

雖然遭到了聯合利華的拒絕,但卡夫亨氏表示希望能努力就交易條款達成協議。

受此影響,聯合利華股價一度飆升14.6%,由於波動在倫敦暫停交易。

聯合利華股價5分鐘走勢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747

隔夜市場丨美股齊創歷史新高 巴菲特因卡夫亨氏大賺近60億

——隔夜市場表現——

【美股】周五美國三大股指齊創歷史新高,道指探底回升實現七連陽。截至收盤道指微漲0.02%報20624.05,本周上漲1.8%,成分股聯合健康大跌3.7%,消息稱司法部參與對公司超額收取醫保費用(Medicare)的訴訟中。納指上漲0.41%報5838.58,本周上漲1.8%,標普上漲0.17%報2351.16,通信及消費者必需品板塊走強,本周上漲1.5%。

【歐股】周五歐洲三大股指漲跌互現,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0.3%報7299.96,因零售銷售數據不佳,英鎊/美元下跌0.4%,收到並購報價的聯合利華大漲13.4%,阿斯利康上漲1.6%,其乳腺癌新藥臨床試驗結果令人滿意。德國DAX指數近乎平盤,報11757.02,因宣布回購計劃,安聯上漲1.6%,法國CAC40指數下跌0.65%報4867.58。

【黃金】周五COMEX黃金4月合約收盤下跌2.50美元,跌幅0.2%,報1239.10美元/盎司,本周累漲0.3%。

【原油】周五WTI原油3月合約收盤上漲0.04美元,漲幅0.07%,報53.40美元/桶,本周累跌約0.9%。布倫特原油4月合約收盤上漲0.16美元,漲幅0.29%,報55.81美元/桶,本周跌約1%

——國際要聞——

【聯合利華拒絕卡夫亨氏合並提議】卡夫亨氏周五披露其曾向聯合利華提議過進行合並,雖然遭到了聯合利華的拒絕,但卡夫亨氏表示希望能努力就交易條款達成協議。聯合利華隨後回應稱,卡夫亨氏報價較16日收盤價溢價18%,代表估值約每股50美元,(包括每股30.23美元的現金,將以美元支付,以及每股聯合利華股票換取0.222股合並後新實體的股票)這一報價給聯合利華的總股本估值大約在1430億美元。聯合利華拒絕了報價,因為無論是從財務還是戰略角度來看,對於聯合利華的股東來說都沒有得益,沒有與卡夫亨氏展開進一步討論必要。

【卡夫亨氏欲並購聯合利華令巴菲特財富大增近60億美元】卡夫亨氏股價周五上漲9.37美元,漲幅10.74%,至收盤紀錄高位96.65美元。這讓持有該公司超過6.16億股的“股神”巴菲特單日凈賺57.7億美元。2月15日披露的美國證監會(SEC)文件顯示,巴菲特控制著卡夫6.1617億股,在流通股中占比50.6%。

【海航投資德意誌銀行 成為其第四大股東】周五德意誌銀行文件披露稱海航集團周三入股德銀,並取得3.04%的投票權,此舉使得海航集團成為德意誌銀行第四大股東。海航集團外部發言人周五在法蘭克福通過電話表示,海航對德意誌銀行的管理具有充分信心,也正在觀察接下來的舉措,將在恰當的時候作為股東給予支持。海航集團並不排除“溫和”增持的可能,但希望持股比例維持在10%以下。

【布萊爾再度“出山” 呼籲二次公投停止脫歐】周五前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呼籲人民與英國領導人鬥爭,停止脫歐。布萊爾認為首相特蕾莎·梅索計劃的以離開單一市場換取完全移民控制的硬退歐正將英國推向懸崖,她應該允許國家重新考慮英國退歐的立場。布萊爾還呼籲留歐派不應該“撤退、漠不關心或者絕望”,而應該“奮起捍衛我們的信仰”,對抗梅所披著的“濫用的愛國主義外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791

全球頭條丨特朗普點頭波音或贏大單 聯合利華回絕卡夫亨氏報價

——CNBC——

【特朗普重申力挺制造業 波音或贏得F18戰機大單】周五特朗普來到波音在南卡羅來納的總裝廠,重申了振興美國制造業的決心,並再次威脅了試圖將工作崗位移至海外的企業。特朗普表示將全力支持“國貨”,想外遷的企業將面臨“嚴厲懲罰”。此前特朗普曾炮轟波音“空軍一號”造價過高,波音承諾將改進,特朗普對此非常滿意,並表示正考慮給波音F-18"超級大黃蜂”戰機的大訂單,這對洛克希德馬丁的F-35戰機項目是巨大打擊。而特朗普此前提出的入境限制令,也讓波音在伊朗、伊拉克等國的200億美元項目面臨“告吹”的風險。

【索羅斯在錯誤的時間看空股市 金融股救了他】周五索羅斯基金截至2月15日的持倉情況公布,雖然索羅斯對大銀行欣賞有加,但他依然對股市依然持悲觀態度,不過去年四季度以來對小盤股指數及大市值個股的錯誤預判令他損失慘重。索羅斯買入了追蹤小盤股安碩羅素2000指數ETF基金250萬股賣空期權。該ETF在大選之前見底,並從低點反彈21%。索羅斯還持有追蹤標普500指數的SPDR S&P 500 ETF 49.3萬股賣空期權,名義價值較前一季度下降27%。不過索羅斯在金融股上的收益對沖了損失,他持有價值7270萬美元的SPDR金融板塊 ETF看漲期權,而這一板塊在特朗普松綁金融監管的背景下去年四季度上漲了27%。此外他還買入了PNC金融、高盛等個股。

——金融時報——

【西班牙克里斯蒂娜公主被判無罪】西班牙法院周五作出裁決,涉嫌稅務欺詐的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的51歲的姐姐,王位第六繼承人克里斯蒂娜公主最終被判無罪,判處罰金26.5萬歐元。2014年,經過西班牙當局四年的調查,巴利阿里群島高等法院下令克里斯蒂娜公主就涉嫌稅務欺詐出庭受審,成為西班牙1975年恢複王室以來,首位在法庭上面臨指控的王室成員。而克里斯蒂娜的丈夫烏丹加林因挪用公款、欺詐和洗黑錢等罪名被判決6年3個月監禁。為重塑王室形象,費利佩六世2015年剝奪了克里斯蒂娜和烏丹加林“帕爾瑪公爵夫人”和“帕爾瑪公爵”頭銜。

——BBC——

【菲永收回如被調查將退選承諾】周五法國總統候選人菲永收回了此前的承諾,表示不會因為接受“空餉門”調查而退出競選,本周四法國檢方已經開始了初步調查。1月26日,菲永曾表示只有一件事能讓他退選,那就是檢方啟動對自己的調查,這是對自己聲譽的侮辱。法國總統大選首輪將在4月23日開始,最終決戰將在兩周後打響。

【布萊爾:讓我們“站起來”反脫歐】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周五在倫敦發表演講,呼籲人們“站起來”並改變對脫歐的支持態度,因為他們並沒有認識到脫歐的真實含義。布萊爾指責特雷莎·梅不顧一切代價脫歐的行為可能導致蘇格蘭獨立及愛爾蘭分離。英國現政府當前和未來的工作重心會集中在無比複雜的脫歐談判程序上,忽略那些關乎民眾實際利益的問題。脫歐運動領袖,現任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則反擊稱,英國脫歐會取得巨大成功,布萊爾的言論是在侮辱選民的智商。

——華爾街日報——

【索尼將成為三星Galaxy S8電池供應商】有知情人士表示三星為了確保下一代產品Galaxy S8的安全,將引入第三家電池供應商:來自索尼子公司的鋰離子電池組。索尼也是繼三星SDI、新能源科技後,第三家為三星提供電池的供應商。目前,剩余兩家已經得知索尼即將加入的消息,不過有消息稱三星向索尼下達的電池訂單數量並不多。此前曾有消息稱三星將於3月底發布Galaxy S8,隨後便會公開發售。

——Reuters——

【聯合利華否決卡夫亨氏1430億美元並購報價】聯合利華周五否決了美國食品巨頭卡夫亨氏1430億美元的收購報價,認為這價格完全沒有誠意,低估了公司的價值,建議股東不要接受要約。據悉卡夫亨氏向這家立頓茶包和多芬香皂生產商提供的報價是每股50美元,溢價約18%,消息公布後聯合利華在英國倫敦交易所一度大漲14%至38.48英鎊(約合47.7美元),刷新歷史新高。卡夫亨氏隨後表示,將繼續尋求達成最終協議。如果雙方達成最終協議,這將是史上第三大的並購合同。僅次於2000年美國在線(AOL)收購1862億美元時代華納(Time Warner)及同年英國沃達豐(Vodafone)1850億美元合並德國曼內斯曼。

——Bloomberg——

【法國左翼候選人討論聯手對抗勒龐】法國社會黨總統總統候選人哈蒙(Benoit Hamon)周五表示,要與極左翼候選人梅蘭雄(Jean-Luc Melenchon)進一步協商合二為一共同競選的可能。根據最新的民調結果,兩人的支持率之和足以獲得進入總統決戰的機會,而反歐盟極右翼國民陣線領袖勒龐的勝選幾率將比與馬克龍對決更多。受此影響,法國國債遭拋售,歐元下跌,CAC40盤中一度重挫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841

卡夫亨氏欲收購聯合利華 後者表示拒絕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18/1077272.html

每經記者 金喆

當人們還在猜測利潔時“吃”下美贊臣後有何計劃的時候,快消品行業再度放出一枚重磅:卡夫亨氏計劃收購聯合利華。一個是全球第五大食品和飲料公司,另一個是日化巨頭,兩者傳出緋聞已足以讓人浮想聯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納斯達克官網上看到,路透社報道稱,卡夫亨氏確認曾向聯合利華提議過進行合並,雖然遭到了聯合利華的拒絕,卡夫亨氏表示希望能努力就交易條款達成協議。卡夫亨氏中國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確認了以上消息。

對於外界的傳言和猜測,卡夫亨氏發布聲明稱,公司向聯合利華提出了一個全面建議,提議合並兩個集團以締造一個領先的、以長期增長和可持續生活為使命的消費品公司。盡管聯合利華已經拒絕了提議,公司依然期望能一起合作就交易達成協議。公司不保證會向聯合利華董事會提出下一步的正式提議,也不保證會達成任何交易協議。

聯合利華回應稱,卡夫亨氏對聯合利華提出的報價是每股50美元、對應估值為1430億美元,完全低估了聯合利華的價值,公司建議股東不要采取任何行動。

記者註意到,聯合利華當前市值接近1120億英鎊,是全球銷售額排名第四位的消費品公司。若該宗收購成功,將超過去年百威英博與南非米勒啤酒價值1230億美元(含債務)的合並交易,成為食品飲料行業最大的並購案。

盡管聯合利華明確表示拒絕了卡夫亨氏的合作請求,但受消息刺激,聯合利華在多個交易所的股價出現不同幅度上漲。截至發稿(北京時間2172245),聯合利華在紐交所報價46.61美元,上漲9.40%。卡夫亨氏(KHC,NASDAQ)也上漲7.72%,報價94.02美元。        

記者將持續關註該事件的進展。卡夫亨氏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有消息將進一步溝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