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多往哪逃? (向春/圖)
原河北省委書記程維高的兒子、位列100名外逃人員紅色通緝令之中的程慕陽,“在溫哥華很活躍,有很多大的地產項目”。
“張曙光在活動上表現很低調,別人只知道他的名字,但不知道他的來歷。”
“因為西方國家對程序比較看重,除非再走一遍司法程序,才有可能取消掉在逃官員的移民身份。”
2015年4月22日,中紀委網站公布了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國家工作人員和重要涉案人員名單。
這份名單,是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按照中國“天網行動”的統一部署,發布的紅色通緝令。紅色通緝令是由國際刑警組織發布的國際通報,因通報左上角的紅色國際刑警徽而得名,通緝對象是有關國家法律部門已發出逮捕令、要求成員國引渡的在逃犯。除了紅色通緝令,還有藍色、綠色、黃色、黑色、橙色和紫色通緝令,紅色屬最高級別。
按照100名“貪官”外逃的國家來看,美國名列第一,共有40人可能逃往該國。可能逃往加拿大的人數排名第二,為26人。此外,新西蘭、澳大利亞、泰國和新加坡都是外逃人員相對集中的國家。
這些“貪官”為什麽會逃往這些國家,他們在海外的生存狀況又是如何?
“爸爸給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在別人眼里他是成功的商人,但他一直很謙虛,從不輕言放棄……”2015年初,當面對加拿大華文媒體的訪問時,漂亮且自信的女大學生程頌蓮如是回答。
程頌蓮是加拿大聯邦青年自由黨卑詩省分部主席。作為一名年輕的華人政治領袖,程頌蓮受到矚目並不難理解。當中國發出紅色通緝令之後,她的另外一個身份更受人關註:她是原中共河北省委書記程維高的孫女,她口中的“爸爸”則是程維高的兒子、位列100名外逃人員紅色通緝令之中的程慕陽。
據國際刑警組織官網資料,程慕陽1969年出生於江蘇常州,身高1.77米,會講普通話和英語,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離開中國前,他是北方國際廣告公司北京分公司經理、香港佳達利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0年8月,程慕陽經香港逃亡加拿大,居住至今。目前,他以涉嫌貪汙和窩藏轉移贓物罪名,遭到國際刑警組織全球通緝。
“他在溫哥華很活躍,有很多大的地產項目。”一位曾經接觸過程慕陽的溫哥華政界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曾經去過程慕陽在溫哥華的公司,跟他交談過,“程慕陽跟加拿大政界混得很熟,也捐了不少錢。他希望自己的案子發生一些變化。”
程慕陽只是特例,多數外逃加拿大貪官都很低調,只與圈子里的人交往。有時,外逃官員會跟有錢人出沒在高檔中餐廳里,但卻極少參與華人社區活動。上述溫哥華政界人士接觸過一些中國處級和廳級幹部,他發現這些官員只讓老婆孩子跟外界接觸,自己不會拋頭露面,“頂多去賭場偶爾玩一把,其他地方一概不去”。
外逃加拿大的中國貪官主要生活在溫哥華和多倫多,兩個城市的優點明顯——華人社區集中,沒有語言障礙。加拿大《環球華報》總編輯黃運榮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中國外逃人員在溫哥華主要居住在兩個地方,一處是距離溫哥華三十多公里的衛星城,那里的房價比溫哥華最好的區稍低一點,消費水平與市區相當,“風景優美,重要的是比較隱蔽”。
另外一處貪官聚集區在西溫哥華,那里與溫哥華市區只隔一座五公里的跨海大橋。“那里都是全海景大豪宅,可直接看到太平洋。傳統上都是英國貴族住的地方,現在基本上是華人住。”黃運榮透露,“那里房子比較大,是溫哥華最貴的地區,一套大約三四百萬加幣(1加幣約合5元人民幣),有些甚至要一千萬加幣。因為只有一條路通進去,平常不會有閑雜人等過去。”
外逃到加拿大的貪官基本以花老本為主。有些資金雄厚者看準加拿大房地產市場比較紅火的時機,靠做房地產生意賺了不少錢。另有一批官員絕不出頭,只讓老婆出面打理生意。有的兒女已經成人,則可以直接靠他們贍養。
像程慕陽一樣,將自己女兒推上加拿大政治前臺的外逃涉案人員,絕對是異數。2015年最新一期華文媒體《先楓周刊》,就是以程頌蓮甜美可人的形象作為封面。這篇名為《有夢趁早追》的文章里介紹:英文名叫Linda的程頌蓮是家中長女,爸爸是江蘇人,母親是內蒙古人,“身上集合了北方的豪邁大氣和南方的輕靈溫婉”。
程頌蓮生於香港,4歲來到加拿大溫哥華。她高中畢業於溫西著名私校約克豪斯,如今是卑詩大學UBC政治科學一年級學生。程頌蓮覺得自己受父親影響很深,“他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跟我講很多新聞,培養了我的世界觀、價值觀,讓我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在談到自己未來誌向時,程頌蓮說,“想當律師,因為希望可以利用司法制度去維護公平公正,幫助客戶爭取應有的利益。”
毗鄰加拿大的美國,是中國外逃貪官人數最多的國家。貪官們多喜歡生活在華人較多的洛杉磯、紐約等地。
作為旅居洛杉磯十多年的華人,張翔(化名)經常與來自國內的官員和富人打交道。通常美國住什麽區就是什麽身份的人,華人社區公寓一般價值幾十萬美金,大多數普通華人家庭都居住於此。張翔發現,有一定“身份”的華人不願住華人社區,“主要是目標太大,容易碰到熟人,他們住在洛杉磯旁邊的馬利布,那里一個別墅要賣四五百萬美金。”
生活在馬利布其實並不方便。許多中國人為了見朋友,不得不開車一兩個小時,跑到洛杉磯的華人社區吃飯、喝茶。對於過去,這些頗有背景的華人常常諱莫如深。然而只要仔細留意他們的言談舉止,張翔明顯感覺得出,他們多數有官方背景,“看女士比較明顯,手上動輒拿十幾萬美金的名牌包。”
與加拿大的外逃貪官一樣,無論是否在國內涉及案件,在美國的官員及其家屬,都不事張揚。美國華文媒體《世界日報》的一位資深編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通常這些人都特別低調,像做地下工作。”
美國另一位華文媒體女士透露,她在本世紀初前後,曾經在洛杉磯華人社區舉行的迎新春活動上,見過原鐵道部涉案官員張曙光。“張曙光在活動上表現很低調,別人只知道他的名字,但不知道他的來歷。”她說,後來就很少有知名貪官曝光了。
由於對自己家庭背景非常敏感,從外在表現看,官員親屬們在美國生活時與常人無異。美國杜克大學教授劉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的班上有許多中國學生,很多都來自官員家庭,“平時跟他們來往不會談及家庭,你也不可能知道,對方的父母有沒有因為貪腐而遭查處。”
即便是真的外逃貪官,他們在美國也不做事。倒是許多官太太非常活躍,他們在美國做“空手套白狼”的生意,主要依靠國內資源,拿到訂單後在美國采購。“他們都是做涉及壟斷行業的生意,官太太也不會親自出面,只要找個美國當地的公司全權代理就行。”
張翔就認識一個官太太,她在美國籃球明星科比·布萊恩特的住宅旁邊,花五百萬美金買了一棟豪宅。平時她什麽也不做,就在她的大房子里接待國內來的各種官員,她常常炫耀地談及最近又接待了國內某個官員,“不過,最近她提得明顯少了”。
前些日子,張翔在洛杉磯參加了一位國內某二線城市市長女兒的婚禮。婚禮花費十幾萬美金,著實把美國人嚇了一跳:婚禮的攝像師、化妝師都是美國頂尖級別,車輛、婚宴場地也是當地一流,“對中國人來說婚禮花個一百萬不算什麽,但在外國人眼里已經很奢侈了。”
雖然如此風光,但是鑒於目前國內如火如荼的反腐形勢,這位市長女兒已經決定不回國了,“說不定她父親今天還在臺上講話,明天就進去了。自己萬一回去了,就全進去了。”張翔認為,判斷一個官員出事與否,主要看他家人的回國頻率,“有些人可能在觀望或者等待,一年中一兩個月在美國,多數時間在內地或香港。總體來看,真正出事的還是少。”
其實,洛杉磯並非貪官最為理想的避風港,生活不便是重要原因。一位久居紐約的華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福建廣東那邊的貪官一旦出事,基本上都往紐約跑,因為紐約有老華僑,有根基。
“紐約就是城市,跟上海和北京差不多,可以坐地鐵,不開車也行。”上述紐約華商透露,紐約生活很方便,華人多,講中文,“即便是生活成本高,房價高,但對他們來說都不算什麽。”
新西蘭也是中國外逃人員喜歡去的國家之一。在那里,具有“中國偉哥之父”稱號的閆永明表現最為高調。
閆永明是通化金馬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2001年11月,他因涉嫌職務犯罪而逃到新西蘭。到新西蘭後,閆永明改名為劉陽,憑借從國內帶來的雄厚資金,在新西蘭過得非常滋潤。
閆永明投資了很多房地產,在許多餐廳也有股份,並且還跟政界保持了良好關系。據一位新西蘭華文媒體記者透露:“一些政客舉辦選舉造勢活動時,經常被閆永明邀請到他在奧克蘭南區的餐廳舉辦。2005年,國際刑警組織曾經發出針對閆永明的紅色通緝令,但他依靠當地律師以及移民中介的強大遊說能力,最終讓自己安然過關。”
“他之前經常去賭場,生活也比較奢侈,比較放蕩。”旅居奧克蘭多年的華人李旭明(化名)曾經多次接觸過閆永明,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可能是得到了風聲,近一年多來,閆永明都不是非常高調。從今年3月份開始,閆永明就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面了。”
中國涉案人員出逃的路徑不一而足。比如閆永明,當初他是以所謂的政治避難為名逃到新西蘭。還有相當一批人準備已久,很早就把錢轉出國,然後通過移民中介把移民身份辦下來。有人總結過貪官外逃的七步法:轉移資產→家屬先行→準備護照→瘋狂撈錢→辭職/不辭而別→藏匿住所→獲得新身份。公開報道中,多數外逃人員選擇將香港作為中轉站,從香港離境後再輾轉其他國家。像程維高之子程慕陽,就是從香港轉道去往加拿大。
“在新西蘭,如果通過了移民申請,只要沒有人舉報,移民局不會去查他。”李旭明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因為西方國家對程序比較看重,除非再走一遍司法程序,才有可能取消掉在逃官員的移民身份。”
原中國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河松街支行主任高山,在2004年外逃加拿大時,為了盡可能不被發現,讓他的妻子作為主申請人移民。“高山的名字是真的,但有些經歷他沒有寫進去,這也是中國移民的常態。” 加拿大《環球華報》總編輯黃運榮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移民顧問也會教他們不該寫的不要寫,所以他們的經歷並沒有完整備案。”
“加拿大地廣人稀,如果外逃貪官行事低調,在一個小鎮上安穩地過上一輩子也未必有人會發現。”黃運榮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如果不是2006年10月高山與他人發生一場車禍,他也不會意外被曝光。
即便如此,中國公安部門又花了六年時間,才迫使高山主動回國投案自首。
為什麽外逃人員喜歡將美國和加拿大作為藏身地?
這主要源於國際法的規定:除非兩國簽署引渡條約,一個國家並不負有必須為他國引渡罪犯的義務。截止到2014年6月,中國跟38個國家簽署雙邊引渡條約,但主要集中在亞洲及發展中國家,美國、加拿大等官員外逃重災區均不在其列。
從2004年至今,美國僅向中國遣返過兩名貪官,分別是原中國銀行開平支行行長余振東和原黑龍江體改委主任宋士合。兩名外逃人員之所以能被成功遣返,並非因貪汙問題,而是兩人非法進入美國境內,涉嫌簽證欺詐。例如余振東就是被美國政府以簽證欺詐、洗錢、非法入境等罪名起訴。
加拿大與中國至今也沒有簽署引渡條約,“只是簽了打擊經濟罪犯的合作協議,”上述溫哥華政界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加拿大幫中國如果追回贓款,加拿大也可以拿一點,中國也可以退回一點。”
西方國家與中國的法律體系不同,很多加拿大本地人對中國的司法制度存在疑惑。“前段時間溫哥華有個官司,一個來自中國的騙子,在國內犯過多起民事和刑事案件,並且坐過牢。”黃運榮舉例說,“這個中國騙子在加拿大繼續行騙結果被抓,法庭竟然覺得他在中國的記錄不能作準。因為他們覺得中國的法律不公正,反而應該保護他。”
“總體來看,新西蘭還是比較支持中國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雖然有不少中國外逃貪官,但這兩國和加拿大不一樣,加拿大跟得美國太緊。”新西蘭華人李旭明說,過去中國與新西蘭在追逃方面合作有兩大制約因素,一是兩國合作機構不對等,新西蘭是多黨制國家,其司法部不太好與中紀委對接;二是中國可能會對貪官判處死刑,而新西蘭和澳大利亞沒有死刑,讓他們在遣返中國逃犯時會面對國內不小壓力。
2014年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新西蘭和澳大利亞時,提到了司法合作問題,這讓中國與大洋洲兩國在引渡外逃貪官上已不再有障礙。一位澳大利亞華人社團領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中國公布100人的在逃人員名單後,中方跟澳大利亞互動密切,“有消息說,近期會有中國官員赴澳大利亞探討此事。”
為了阻止更多來自中國的貪官移民,新西蘭在移民申請審查中,對“品行調查”要求愈發嚴格。“過去品行調查很容易過,有時候移民局自己看看資料,兩三周就過了。”李旭明從一名移民局高官處獲悉,“現在的品行調查交給了第三方的一個調查公司。有的品行調查要耗時長達一年,包括無犯罪證明、以前的經歷、是否曾被起訴、存不存在追逃等情況,都要一一核實。”
當得知中國外逃涉案人員有大批藏匿新西蘭時,就連一直持排華立場的新西蘭國會議員、優先黨黨魁溫斯頓·皮特爾斯也看不下去了。作為曾經的新西蘭外交部長,他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說,“要加強對移民的限制和控制,防止中國的貪腐人員都跑到新西蘭來。”
瘋狂股市中的生存之道——遠離股市之敵,親近投資之友 作者:老李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投資圈是一個小社會,在這個圈子中,各色人等不一而足,懷著各種目的想把你榨幹的人不少,而真正值得交往的投資之友少之又少。在投資這份有點危險的工作中,好友絕對值千金。我們實在應該遠離投資之敵,親近投資之友。 應該遠離的投資之敵的特征: 投資之敵第一類是各類莊家,他們以較低的成本建倉之後,開始不斷放出各種消息或者看多研究報告來炒高股價,散戶們忍不住誘惑紛紛殺入,高位接盤,被套到什麽時候都不知道。莊家是用榨幹散戶血的這種極端殘酷方式來賺錢。中國股市出現過大大小小不少莊家,不少曾經火紅一時,但是鮮有能跨越周期長期存活的,因為久在河邊走,總歸會失手。 投資之敵第二類是各種資本運作捐客,他們擅長各種資本運作,買賣公司,炒作各種概念,借殼運作,大發其財。這里邊往往充滿各種內幕交易,我們普通散戶很難獲知這些信息。對於這種人,我們惹不起,躲得起。 投資之敵第三類是所謂專家&股神,世上本沒有神,所謂的股神往往是刻意包裝的結果,他們大肆誇耀自己的成功案例,而對於自己失敗的例子則絕口不提,他們這麽忽悠散戶,最終目的或是讓你給他“擡轎”,或是向你收取信息費&培訓費,總之他們做這一切都是有經濟目的的。 投資之敵第四類是所謂消息靈通人士,他們經常給你透漏各種消息和概念,真假難辨,但是只要你靜下心來想想,世界上是否有如此的活雷鋒會告訴你能給你帶來真金白銀的消息? 值得交往的投資之友的特征: 幾乎不向別人推薦股票,因為他們知道每個人選股的邏輯不同,買賣時點不同,成本不同。彼得林奇曾經多次說過不希望個人投資者買入他持有的股票,就是這個道理。 謙虛謹慎,能夠聽進別人的反面意見,能坦誠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老李曾經有幸跟中國投資界的一位傳奇人物有過交流,他反思了自己兩次投資失敗的案例,老李受益匪淺! 樂於與別人交流投資體系、投資方法。對於專業投資人來說,建立適合自己的投資體系是你在投資這個市場長期生存的唯一之道。每個人的投資方法,既有缺點,也有優點。跟不同人溝通,可以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投資體系。 樂於與人討論行業趨勢、企業管理等內容,因為他們知道買股票就是買入企業的一部分,所以樂於交流關於企業管理的相關內容,真正談具體的股票反而不多。 我們各位散戶活在這個市場,其實挺不容易,既沒有資金優勢,也沒有信息優勢、更沒有分析優勢。那怎麽在這個市場存活?套用那句古話“親賢臣、遠小人”,我們應該“遠離投資之敵,親近投資之友”。 (來自老李談投資)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328
作者:老李
最近港股投资者垂头丧气,进入六月, A股气势如虹,而港股则走势萎靡,A股涨时港股跌,A股跌时港股跌。。。虽然都说“五穷六绝”的魔咒已经失效,但目前走势活脱脱让人感觉魔咒再一次显灵。
资本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魔咒,有人说是无稽之谈,有人说是超自然,。。。重说纷纭,很难判断,但当一种说法深入人心,影响到市场上很多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时,那就很有研究和分析的必要。
从表面上来看,目前港股市场因为6月17日政改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持续跌,但是留意香港媒体和官员最近的发言——政改通过的可能性实在不高(换言之,资本市场的正常预期是政改通不过),那么为什么既然已有这样的预期,而股价却还跌跌不休?
在老李看来,政改不过是空头打压多头的一个借口,过去4、5两月,多头凶猛,空头几无还手之力,空头看似退却,实际上在默默积聚实力,一有机会,就给你好看。这不6月份这几天就给你点颜色看看。6月港股走势会如何?老李不是神仙,也预测不出具体的走势,但是6月港股走势受如下几个重要时间节点的影响:
1, 北京时间6月10日凌晨,MSCI会公布是否纳入A股的结果,目前市场预期是基本不会纳入,在老李看来,即使万一纳入,海外资金短期也不会进入A股,因为 A股目前估值太高,这个结果对A股的影响更多是在心理信心层面。如果纳入,A股会否大涨,从而港股跟涨?如果不纳入,A股是否下挫,港股跟跌?(比较悲观 的一种结局是港股跟跌不跟涨) 结果如何,明天见分晓。
2,6月17日,政改方案立法会表决,市场预期基本通不过,若通不过,复合预期,港股再跌的幅度有限,若通过,意外利好,港股会有反弹(可能是拐点,毕竟深港通、基金互认等利好在那里等着)。
3,美联储何时加息?美联储在今年3月曾表示, 加息将最早于6月到来。2015年非农数据表现靓丽,6月份会否加息呢?看美联储6月16-17日政策会议的结果。加息对相对封闭的A股市场影响不大,对港股市场影响较大。
4,A 股不确定的暴跌和调整A股从年初3000多点到现在站上5000点,一直没有很大的调整,6月份会否调整?这个不好说,但是巨幅的波动则可能性较大。今年 以来,港股和A股的联动走势是:A股涨,港股不一定涨,A股跌,港股往往跟跌,所以A股的下跌往往带动港股的下跌。
5,新非典(Mers)的影响如果新非典爆发?虽然目前看来新非典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真的传播开来。。。看看2003年的股价走势。衷心希望Mers现在能够被控制住!
综 上,虽然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但老李认为,6月中旬是择低建仓/增仓港股的良好时机,因为下跌空间有限,但反弹空间更大(下半年可能突破30000 点)。买入基本面良好、管理层诚实有能力、目前没有被高估的企业,千万不要买入没有基本面支撑、热炒概念,涨幅巨大(如已经涨了几倍的很多小票)的股票。
以上是老李根据自己的逻辑做出的判断,最终事实的发展可能符合这个逻辑,也可能完全向相反的逻辑发展,谁又能说得准呢!当你认为自己战无不胜可以操纵市场的时候,其实你已经离灭亡不远了。做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要始终对市场怀有敬畏之心。谢谢。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趙姝焱,編輯王冀,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黑馬說:6月30日,華為發布了最新旗艦手機榮耀7。在國內同行們還在比拼誰能把手機賣得更便宜時,華為卻在高端手機市場用P7、Mate7、P8等一款款產品站穩了腳跟,也成為國內能以高端形象示人的手機品牌。
而華為下一步的目標卻不僅僅是國內,在華為的全球版圖中,北美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在如今的全球手機市場上,華為還能重複這樣的榮耀嗎?
文 | i黑馬 邸曉偉
今年年初,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曾表示,2015年華為全球手機出貨量的目標為1億部,並將進一步夯實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從上半年業績來看,我們是相當滿意的”,華為消費者業務中國區總裁朱平說:“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無論是與業界的最優相比,還是與我們的願景相比,我們在各個方面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
實際上,在華為手機銷量高速增長的同時,國內手機市場卻出現了增速下滑,這也讓外界對於近年來一直高歌猛進的國內手機品牌的前景不免有幾分擔心。
在國內的手機品牌中,華為絕對算是一個另類,在別人都跟著運營商做定制機以追求出貨量的時候,華為已經下定決心大量削減機型聚焦精品;在別人都在千元以下的市場中拼誰賣得更便宜的時候,華為已經向被三星和蘋果壟斷的高端市場主動出擊了,它和中興一起,把持了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的前兩名。
談到華為手機的發展策略,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坦言,他對消費者業務還是期望以利潤為主(應該是向蘋果看齊),而不是像某些國內品牌單純追求市場占有率。“我們對消費者業務的要求是要賺錢,不是以臺數為導向,而是以盈利為導向”,徐直軍說,“我們不期望它(消費者業務)走得太快,而是希望它走穩,能夠長期活下去才是偉大的勝利。”
實際上,華為現在的直接競爭對手,已非國內的眾多廠商,而是蘋果和三星。特別是三星,被外界視為是華為正在嘗試超越的目標。
面對何時能超越三星這一話題,華為消費者業務中國區CMO楊柘表示,華為並沒有設置何時超越三星的時間表,對於華為來說,超越競爭對手,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最終手段與目的。
“華為手機最大的競爭優勢在哪里?”朱平認為,華為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一定是業界最大的。在過去十年,華為的研發投入高達1900億元左右,而且在整個生態產業布局上都有戰略投入。楊柘則表示,華為是長跑型選手,不去追求短期利益。
盡管過去一年,華為消費者業務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然而在華為的全球版圖中,北美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其中就包括華為的智能手機業務。在電信設備市場,華為用十幾年時間,一個個超越了曾經的競爭對手。在如今的全球手機市場上,華為還能重複這樣的榮耀嗎?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邸曉偉,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A股市場的深度調整,為各路資本提供了抄底舉牌的良機,其中國內PE巨頭中科招商瘋狂舉牌12家上市公司震驚資本市場,被認為是PE界的一大風向標,將為更多PE機構開拓思路、提供路徑。
在業內看來,近年來部分國內PE機構沈澱有大量投資項目,面臨資金難以流通的桎梏,在IPO等等路徑受限的情況下,通過在二級市場大肆舉牌,可憑借自身來打通資本運作的道路;此外,二級市場的大幅下挫,恰為較好的進入時機,“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兩相宜”。
在PE機構覬覦二級市場的同時,資本市場也在預見中靜待其下一步的投資路徑浮出水面。
中科招商瘋狂舉牌路徑
大盤的深度調整令一些“肉食動物”異常興奮,中科招商投資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科招商”)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便通過舉牌“獵食”12家上市公司,一舉震驚資本市場。
7月28日,中科招商舉牌的上市公司陣營再添新丁。該公司通過增持設計股份0.32%的股份,持股比例累計達5.01%超過舉牌線。這是繼天晟新材、祥龍電業、大連聖亞等11家被舉牌上市公司之後的第12個獵食對象。
這12家上市公司在市值和業績上存有著相似點。截至7月29日,除設計科技市值為77.37億元、朗科科技為47.87億元外,其余10家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在30億元左右;中報業績預告也均顯得不盡人意,除天晟新材預計凈利潤同比增101.06%-129.78%,已有業績預告的8家公司中,其余7家凈利潤多為同比下滑或虧損狀態。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公司市值比較小,未來可以向上市公司註入資產,這應該對中科招商後續整合項目有幫助,且目前這些上市公司的股價較前期大打折扣,有一定投資價值。中科招商董事長單祥雙近期向媒體表態時也承認,這些上市公司的產業可做空間大,結構調整空間大,並購重組空間大。
但中科招商的連環出擊方向並不集中,其所投資的行業較為分散。除北礦磁材、海聯訊、朗科科技均屬計算機外,其余股票分別屬於休閑服務、有色金屬、醫藥生物、機械設備、房地產、電氣設備、橡膠和塑料制品等行業。
深圳市世紀恒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總監宋曦認為,這可能是舉牌的上市公司與中科招商手上有的存量資產有一定關聯,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科招商看好這些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中科招商目前在新興產業技術如信息產業、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傳媒和教育產業等,都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單祥雙稱,此次布局具有重要的戰略目的,將通過資本市場參控一批上市公司,把中科招商的資本和產業優勢與上市公司的平臺優勢相結合。
在單祥雙的計劃中,將重塑這些被舉牌的上市公司,構建“中科招商+上市公司+新技術+新產業+新產品+新市場”的版圖,未來未來五年,中科招商將會參控股的上市公司30-50家,圍繞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資本市場進行布局。
PE巨頭介入上市公司的案例在資本市場上並不陌生。同為新三板掛牌公司的北京同創九鼎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九鼎投資”)於今年5月中旬公告稱,以41.50億元拍得江西中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江集團”)100%的股權,並擬將持有的部分資產註入中江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江地產。此為新三板公司吞下A股上市公司的首個案例。
PE機構投資二級市場或將掀起風潮
在國內資本市場的歷史中,“PE+上市公司”的首次組合出現在2011年,此後該模式逐漸被人所熟知。多方業內人士認為,受IPO退出路徑遭到限制、國家政策支持兼並重組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中科招商打通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此舉,將為更多的PE機構開拓思路,提供路徑。
“以前國內PE機構退出投資項目會發生很多困難,如IPO經常受到二級市場影響而暫停,而PE機構在前些年沈澱了大量的投資項目,如果資金難以流通,可能會是毀滅性的打擊。”一位資產管理公司的高管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宋曦也表示,PE巨頭頻繁舉牌上市公司,跟IPO暫停有一定的關系,同時即將推出的註冊制也將帶來一定的影響,殼資源的稀缺性將會打折扣,投資價值呈現分化狀態。
據了解,中國私募股權投資興起至今,IPO一直是最重要的退出渠道,這主要在於其高回報的特征。但是IPO的暫停與啟動多受A股市場行情影響。於2014年1月重啟的IPO因近期大跌行情影響,在今年7月4日又宣告暫停,成為A股歷史上的第9次IPO暫停。
“現在PE記過視角開闊很多,通過模式創新將一、二級市場通路打開,這樣可憑借自身來鋪墊、打通資本運作的道路,資產的流動性加強。”上述資管公司高管認為,這不僅是PE市場的創新,也為二級市場帶來活力,這是目前二級市場所需要的“活水”。
中科招商的連環舉牌模式被業內一致看好,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的PE機構效仿這種模式。而活躍於一級市場的PE巨頭在轉型路徑上有何差異?上述資產管理公司的高管表示,根據國內PE機構的分工,在投資的領域有所差異,他們一般都在熟知的領域進行運作,以中科招商來看,其所舉牌的行業可能與其手中沈澱的項目存有一定的關聯性,這樣可以使得存量資金得到盤活。
宋曦同時稱,PE機構舉牌上市公司可能存在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相混合的情況,如果控股上市公司可能就是戰略投資,但這需要看後續雙方的合作情況以及上市公司的價值。
目前以中科招商為代表的PE舉牌,已讓市場有了一致的預見:估計幾個月之後,部分被舉牌的上市公司可能將在資本運作上有所動作,戰略投資的路徑將會浮出水面。
面對移動互聯網的大“機會”,BAT等互聯網巨頭都亂了方寸,PC時代的“土豪”、中小型“投機者”也亂了方寸,巨頭想要的是更遙遠的未來中不掉隊,而中小創業者們則想的是如何持續做“投機者”。
入口不再,分割混戰
移動互聯網總的來看是不存在“入口”之說的,操作系統方面,美國市場研究公司Kantar公布的數據顯示,蘋果的IOS系統在國內占有24.4%的市場份額,Android為74%。在這剩余的74%的市場份額中,小米、三星、華為則占據10%——15%的比例,其他的vivo、oppo、聯想等則占據剩余的份額,而這剩余的市場份額都是不超過10%的,僅僅擁有百分之十幾的的市場份額,如何能夠被稱作是入口呢?華為、小米依托自身的操作系統,也沒有在移動端占有強勢的支配地位,米聊、小米生活等,都可以算做是“失敗品”。
我們以PC端的入口為標準,百度之所以被稱為PC端的入口,市場份額方面最高占8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最低的時候也在60%左右。很明顯手機操作系統被諸多手機廠商給分割了,沒有一家獨大的可能性,一者是霸道的蘋果,一者是Android上的二次開發,哪里輪得到其他手機廠商來饗食呢。
再來看內容方面,手機搜索,目前市場上的手機搜索以手機百度、神馬搜索、搜狗搜索三家為主,早一批的易查、儒豹、宜搜等垃圾手機搜索引擎算是徹底“歇菜”了,手機搜索固然擁有強大的用戶需求,但如電商、旅遊、新聞閱讀、手機音樂、手機視頻等主流需求則被眾多APP進行分流。手機搜索不僅是被分流,某些優秀的APP內容是手機搜索無法搜索到的,也就是說手機搜索所擁有的內容庫還是PC端的,做不到對所有APP進行搜索的手機搜索價值並沒有PC端大,用戶真的想要某個需求的時候,可能直接就下載APP,而非使用手機搜索。手機搜索再也不是PC端的搜索了,算不得入口。
再看APP,移動互聯網產品的主要形態是獨立的APP,既然手機搜索引擎無法將所有的APP進行內容索引,那麽對APP進行流量分發的應用中心呢,他們可以算是入口嗎?實際上占據74%市場的安卓系應用市場也並不少,以百度手機助手、應用寶、豌豆莢、360手機助手等老牌的應用分發中心為主,而新的競爭者來自手機廠商自身開發的應用分發中心,如小米應用市場、vivo應用市場、華為應用市場等(更多內容見《安卓手機軟硬件互搏,應用分發市場徹底“鬧掰”》)。
不存在任何一個應用分發中心占據市場超過50%的現象,而APP僅僅能對APP進行索引,APP里的內容部分依然無法被索引到,豌豆莢、應用寶等推出的應用內搜索功能需要直接和其他眾多的APP進行合作,但如今音頻、視頻類產品紛紛重視版權歸屬,在“山頭”明顯的情況下,他們是不可能給應用寶、豌豆莢使用的。空殼子的應用分發中心也算不得入口。
操作系統、手機搜索、應用分發中心都不算,那麽當前移動互聯網用戶量最為廣泛的微信、手機QQ算不算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呢?騰訊公布的Q2季度財報顯示,QQ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達到6.27億,微信和WeChat的合並月活躍賬戶數達到6.00億。從用戶量來看,幾近於移動互聯網用戶量的80%以上,用戶量是足夠了,不過比如知識類的內容百度知道、知乎、在線旅遊、手機視頻等,都不從微信、手機QQ流入,既然不是流入,何談入口之說?就算是走的流量,那也是運營商的歸屬,和微信、手機QQ無關。
沒有搜索引擎這樣的產品作為大入口,移動互聯網就完全處於“諸侯”們分割混戰的局面,比如百度手機助手“驅逐”豌豆莢,微信屏蔽網易雲音樂等,母公司下的競爭讓各個產品之間毫無基本規則這一概念,首要的要素是,是否會和公司戰略、其他產品線系競爭關系。
連縱合橫,皆為利益
操作系統、手機搜索、應用分發中心、移動社交工具,這幾個大的通道下既然無法取得支配地位,那麽在內里上,比如內容方面,有沒有可能放棄公司之間的成見,彼此達成戰略合作呢?既然PC端無法連成一串兒,移動端是否有可能連成一條成熟的產品線呢?這是移動互聯網時期新的生存之道,即在同公司、同利益的情況下,進行連縱合橫,彼此“抱團”,將利益最大化。
這里面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同公司的,PC端的信息量足夠可視化,且用戶完全可以使用獨立的網站來滿足自己的需求,經常有一家公司,多個產品線分離的情況。比如百度,百度糯米、百度錢包、百度地圖、手機百度、百度手機助手可以結合成同一條線,百度手機助手給手機百度提供下載,用戶在手機百度里直接進入到百度糯米的主頁,百度糯米結合百度地圖的定位功能讓,用戶再在百度糯米上購買相關服務,最後再使用百度錢包支付,這里面都是可以打通的。騰訊旗下的如應用寶、微信、大眾點評、QQ音樂等,也都可以連成類似的主線。
另一種是不同公司之間,但利益不直接發生沖突的,比如網易新聞接入趕集網的內容,在本地生活上讓內容更深入,百度地圖接入Uber,讓用戶可以直接在百度地圖上打車,58到家接入垂直的到家服務商。被BAT等巨頭構築的“護城墻”隔離後,垂直領域的移動互聯網產品開始尋求更多的戰略合作夥伴,以求在內容、流量、收益等方面達成更深的“聯合體”,這樣做的好處是,擴大自身的“信息孤島”,讓更多的合作夥伴來達到共同獲益的結合。
各個獨立的APP都將流量切割,且又沒有大的入口來引流,彼此達成合作關系,在保證共同利益的前提下進行合作,成為了大中型移動互聯網產品新的生存之道,流量+流量才能保證彼此更好的前行,在每個可能的領域內都至少存在三五家甚至上百家的競爭對手,沒有外來力量的幫助,如何能夠脫穎而出呢。
攜手,才有未來。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郭靜,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