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紙膠帶】善用少女味膠紙 家居大改造
1 :
GS(14)@2016-10-24 04:21:47別再只買不撕了,動手做裝飾其實沒想像中難。Petit Joie紙膠帶每卷$18
圓點、碎花、條子、動物、插圖、幾何,看到有圖案的漂亮膠紙,忍不住買完又買,如墮無底深潭,但買完都係得個擺字。看到網上有人用膠紙,把家居裝飾得很有style,都想動手做。手作達人Zoe示範用日本品牌Petit Joie的和紙膠紙為家品裝飾,家居秒速狂吹少女風!
紙膠帶的最佳伴侶是玻璃樽,簡單黏兩三圈就夠靚。Zoe提議可以剪些大小不一的三角形隨意貼在樽身上方,更顯特別。拼貼同色系但不同圖案的膠紙,可以為木箱變身。「大家可試試不用一整條的長膠紙,用幾款做拼貼,效果更佳。」凳面夠大可以拼圖案,Zoe提醒如有膠紙駁口,可用長條膠紙遮蓋,比較美觀。
黏玻璃樽是新手最易掌握的。
達人Zoe本月22及23號將於誠品開工作坊,教手作立體花賀卡。
想搵膠紙裝飾靈感,誠品現正舉行紙膠帶博覽,場內有八家小屋,由日本、韓國及台灣膠紙品牌粉飾,很多細節都值得參考。用上時裝主題的mast
23萬改造300呎公屋重點喺幅牆度
1 :
GS(14)@2017-01-17 01:52:14港人居住面積愈來愈細,想要住得舒適?居所就要多花點心思設計以騰出更多空間。有室內設計師帶《蘋果》參觀一間面積約300呎的公屋單位大變身,且教路只要識「偷位」就可騰出更加多空間,解決空間不足問題;以及多用儲物櫃作裝飾,既美觀又可增加儲存空間。記者:張文鈴鍵誠室內設計工程室內設計師Alex Poon表示,現今都市人大多追求的空間感,惟公屋面積有限,因此要在設計上「偷位」以騰出更多空間。《蘋果》上月到上述300呎公屋單位參觀,該單位居住一家四口,間隔設有一廳兩房。該室內設計公司表示,只負責裝修設計,費用3萬元,而全屋裝修則由屋主朋友負責約20萬元,包括油漆、間隔、傢私和膠地板等;又指若同類型300呎單位整個裝修約40萬元,包括全屋清拆,連水電、泥水、油漆和傢私。設計師巧妙地利用分隔主人房和女兒房間的一幅牆身,量身打造成打橫的「凸」形,即在牆身左邊上下部份均通窿,上部份用來安裝冷氣機;下部份則擺放一張床,通往主人房床下。由於該單位住戶育有兩名女兒,這樣設計一來可節省能源,「一部冷氣兩間房一齊用」;二來原本女兒房間不能放置兩張獨立床,「但小朋友都想有自己空間,咁樣就可以解決到私隱問題,又可以擺兩張床」。除了解決空間不足問題,廚房亦經特別裝修方便住戶煮食和增加儲存空間。Alex表示,單位廚房灶台高度偏矮,「比較低一啲,可能合適返舊式嘅煮食爐、比較厚身啲煮食爐」,惟現時一般住戶會選用平板煮食爐,所以需要提升灶台的高度,以方便住戶煮食;同時將原來的灶台上加裝板塊提升高度至鋅盆水平,灶台下則變成儲物櫃,並加上一對「掩門」以遮蔽U形聚水器,同時達到美觀和增加儲存空間功能。廚房亦安裝多個黑色櫥櫃和吊櫃,統一時尚格調之餘又可增加儲存空間。
Alex更教路,若要令單位變得光猛和增強空間感,要留意單位的窗戶和採光方向,確保有透入充足日照。該單位的廳房就保留所有窗戶,白天時有陽光射入,並且安造假天花燈槽加強照明,令大廳予人光猛和富空間感。為了增加儲物空間,廳中擺放一大排白色儲物櫃連電視機櫃,感覺闊落;巧妙之處是櫃內更藏一張反床,有需要時可打開使用。另外,由於單位內缺乏晾曬地方,因此設計師在廁所內安裝一枝晾衫桿,方便住戶晾曬衣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6/19898759
【吾通吾識】用飲管改造吸塵機罅隙灰塵一吸清
1 :
GS(14)@2017-01-26 18:22:05年廿八洗邋遢,年廿九洗碌柚,又到大掃除時間。有網民分享,用價格極為便宜的飲筒,將家中吸塵機進行簡單改造,憑其柔軟與易於深入縫隙的特性,清潔變得好方便,效果也不輸高檔的吸塵機。其實改造工具十分簡單,只要有吸塵機、橡筋和牛皮膠紙,先將飲筒排列成束狀,然後用橡筋固定,再用牛皮膠紙綁緊,並連接吸塵機管,記得也要將管子與飲筒束的接縫處封緊,切勿漏氣。然後就能開始大掃除了。由於飲筒的直徑小,能夠深入很多縫隙處吸起灰塵,此外也因為較柔軟的特性,只要不過度用力,對家具的損傷也較小。若想進入較扁平的空間吸塵,如床底、雪櫃底或梳化底,也可以製作較扁平的飲筒束,用來吸窗邊也超好用。飲筒的直徑比較小,建議不用開到「強力」模式,用一般或較微弱的模式就可以了,而也有人乾脆只黏單支飲筒,用在電腦主機板、汽車冷氣孔的塵埃也一掃而空。台灣東森新聞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6/19909571
【星級改造】從頭到腳改造「第一先生」林兆波
1 :
GS(14)@2017-04-13 22:41:05頭髮兩邊可以稍為剪短,下方更可以鏟「厚青」,不致皮膚的部份外露太多,視覺上頭髮會較集中。
林鄭月娥在競選行政長官出席造勢大會,找來一位星級化妝師化了一個回春妝,不過跟之前差別太大,網民就不太受落。不知她正式成為行政長官時又會否繼續以這個妝容亮相呢?肯定的是,自言不修邊幅的「第一先生」林兆波,未知他是否已準備好跟公眾見面呢?
林兆波早前在訪問中自稱是個普通人,作風低調,有時更會不刮鬍子,看來他對於自己的儀容就「闊佬懶理」。不過,低調歸低調,始終要面對公眾,難免都要執正一點。今次就找來髮型師和造型師為他改造,不致他走過,會走漏眼。
林兆波可以選擇款式較年輕的衣着,為免給人一種裝年輕的感覺,顏色則偏向深色為主,取得平衡。
J.CREW stripe tee$380;J.CREW jeans$1,280(all from a)
COS blue dark sneaker$890(b)
上衣可選擇圓領,若穿V領,會突顯單薄的身形。
休閑造型可加配一件拉鏈外套,例如bomber jacket。
J.CREW bomber jacket$1,850(a)
髮型師Jack Wong表示,「第一先生」林兆波髮際線比較高,額頭外露的部份多,而頭頂的髮量稀疏。如果改造的話,首先要剪短兩邊頭髮,再剷「厚青」,視覺效果令頭髮集中。想更整齊,可以將頭髮梳起一邊,亦建議把頭髮染成黑色或深啡頭髮。衣飾方面,造型師Syan Leung就認為「第一先生」林兆波的衣服尺碼與身材不符、顏色亦較稍嫌鮮艷。他可以穿着款式年輕一點,只要揀選深沉的顏色便可,例如,條子tee,披一件拉鏈外套,下身可配牛仔長褲。由於他的身材不高大,穿九分褲就可以拉長整體比例。作為大學教授的他,為保持莊重,可以穿西裝套裝,外面另搭一件深色毛衣,增加層次之餘亦不致過於沉悶。若然出席晚宴等活動,想隆重一點,可以打呔或放一條袋巾在口袋中,以作點綴。
亦可以嘗試較流行的semi casual(半休閑)造型,上身穿白襯衫,下身可穿有細節的九分褲,配上布鞋,莊重得來又不拘謹。
Ted Baker white shirt$1,295;Ted Baker knitwear$1,250;Ted Baker chino trouser$2,350(all from Ted Baker)(c);COS blue dark sneaker$890(b)
褲管盡量避免蓋過鞋面,可多穿九分褲,以拉長腿部比例。
查詢:(a)J.CREW 銅鑼灣時代廣場5樓517-519號舖(b)COS 尖沙嘴彌敦道101號海港城港威商場2樓2310號舖(c)Ted Baker 海港城港威商場2樓2216號舖(d)H&M 尖沙嘴廣東道30號新港中心G38B, C, D及139B, C, F號店記者:陳煥欣攝影:伍慶泉、徐振國、王國輝、梁志永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配合林兆波低調樸素的風格,可以穿深色的西裝,內襯白恤衫,外搭一件深色毛衣。
J.CREW blazer$4,280(a);J.CREW pants$2,280(a);Ted Baker white shirt$1,295(c);Ted Baker knitwear$1,250(c);H&M leather shoes$299(d)
皮鞋方面,穿黑色或深啡色就最適合不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13/19988567
貧民區大改造!市建貧戶新單位終揭幕
1 :
GS(14)@2017-04-16 14:40:34三藩市東南端的獵人角(Hunters Point)之前因居住環境欠佳和高罪案率等因素,遭形容為市內的「第三世界」。政府改造該區「獵人景」(Hunters View)的住宅項目,首階段百多個供原住戶及中低收入新住戶的新單位,周五(14日)揭幕,企圖扭轉該區形象。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位處山上,又能將金融區摩天大廈和海灣大橋等180度海岸景致盡收眼底,「獵人景」名副其實。但優美風景不能掩蓋早期居民生活艱難的歲月。自1957年來,這兒昔日267個舊單位日久失修嚴重,10年前聯邦人員視察過後,認定它是全國「最差公共房屋」之一。加上貧困居民又遭外界隔絕,缺乏資源,影響在社會向上流動,沒錢改善家園,逼使政府重建。今日獵人景區終於有新氣象,建成107個新單位,距離全數700個單位落成又近一步。而受工程影響遷離的居民將全數重獲原區安置,剩餘單位會開放供低收入至中等收入戶入住。在這區生活了40多年的中年人Isaac Latchison對本報表示:「我祖母在這裏湊大我,我4歲就在此,這個社區有不好,都有好的地方。」很快就可以搬回來的他形容:「(這兒是)一個大家庭,很多同輩和『家人』指導我成長。我們渴望的(居住環境)很基本,只想一起看着這個社區繁榮起來」。出席落成儀式的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Nancy Pelosi)形容這個項目符合現代公營房屋的要求,「可負擔」和「安全」。「對美國的規劃有一次很好的示範作用,100%的人能獲原區安置。」獵人景的居民已經陸續入伙,區內的公園和接駁交通等配套亦會相繼啟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16/19991797
波音747改造 服役前多次升空習訪哈薩克 空軍一號熱身
1 :
GS(14)@2017-06-10 13:09:15■習近平昨午乘搭專機,抵達哈薩克作國是訪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午乘專機飛哈薩克作國是訪問,並出席上合組織峯會。本港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昨稱,中國首架「空軍一號」正準備飛哈國,暗示這架由波音747-8I改造的專機或將啟用。根據央視昨晚畫面顯示,習乘坐的疑是出訪坐過、註冊號為B-2472的國航專機,亦未知新專機(即空軍一號)會否伴飛。自年初傳出中國打造空軍一號以來,外界就十分關注該專機何時正式入役。
信息中心昨稱,習近平的「空軍一號」前天曾在北京升空「熱身」,昨日飛往哈薩克上合組織第17次峯會。但根據昨晚央視畫面顯示,習所搭乘的疑是國航編號為B-2472的747-400專機,並非外傳正在改裝、編號B-2479波音747-8I專機,但未知新專機昨是否會伴飛哈薩克作預演。信息中心今年1月報道指,習近平的空軍一號新機,是2014年12月由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購入,2015年5月送去德國改裝;2016年下半年改裝完成,返回中國進行秘密加工。《蘋果》記者昨通過國際民航網站檢索獲悉,這架編號B-2479客機國航購入後,曾短期飛過國際國內航線,2015年6月國航通告稱,該機「由於客運更新暫停運營」,此後再無營運飛行。
■習近平去年與哈薩克總統(左)在杭州會面。新華社
「隱形」後多次神秘飛行
航迹圖顯示,與該機同批購入的國航另外四架同型客機,編號分別是B-2480、B-2481、B-2485和B-2486,一直仍在營運飛行中。值得一提是,這架B-2479自前年下半年「隱形」後,至今年初曾有多次飛行紀錄,但目的地不明,顯示該機已進入神秘狀態;該機航迹最後一次出現今年4月20日。自傳出中國建造自己的空軍一號後,內地軍事專家宋忠平受中央社訪問時曾稱,中國要打造屬於自己的空軍一號,不但強調飛機本身安全,還要具辦公通訊且有保密安全,具備一定指揮功能;過往中共最高領導人出訪的專機,都是由國航臨時從國航機隊抽調改裝,不是真正意義的空軍一號。宋指,中國的空軍一號將由之前以運輸功能為主,變為多功能。
料造價連裝修最少60億
波音747-8I是美國波音公司製造的一款大型飛機,是波音747系列第四代、最新的衍生型號,是目前唯一仍接受定單、製造的型號。該機造價為3.8億美元(約29.62億港幣),有分析人士參照美國「空軍一號」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專機估計,中國空軍一號的改造和裝修費至少與機價同等,換言之,習近平的空軍一號造價最少要60億港幣。習近平今次對哈薩克的國是訪問,是他上任後第三次;哈國是習近平第一次到訪時提出「一帶一路」的發源地。據透露,習這次將向哈國援助268億美元(約2,089億港幣),幫助該國發展經濟。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8/20048626
【精品家居】公屋大改造 花26萬變靚
1 :
GS(14)@2017-06-10 13:29:00■客廳大櫃以白色、深淺木及灰鏡的組合,增加光亮度,不因無窗感覺昏暗。
公屋交樓標準數十年如一日,例牌簡陋清水樓狀態,花錢裝修自置家電才可住得安穩,部份人甚至一住十多廿年或更長的時間。今次單位租戶雖然明知不屬於自己物業,仍一心抱着安享晚年的想法,對自己對家人好一點,長遠住得舒服,由幾乎「百冇」狀態,新鋪地磚、造櫃造特色牆,從無間隔劃出兩間睡房,廚廁亦執靚,花費26萬元在所不惜。記者:溫潤潔攝影:黃文邦
■公屋原裝廳房無間隔牆,交樓如清水房。
回帶裝修前,牆身及水泥地粗糙不平,需要造批盪、油漆及鋪磚等,新建兩房需增設燈掣,改造廚房拉過水電位,連雜項開支近11萬元,佔總數金額逾四成。搞好基本工程後,輪到木工及訂造傢俬共約15萬元,比例近六成,好處因應現場尺寸度身造,想幾大幾細都得,還可以在款式、選材及用色方面,完全滿足喜好要求。
客飯廳的訂造傢俬最巨型,雲集高櫃、矮櫃、層架及神櫃在內,但大得來都要有「唞氣位」,運用白色焗油、深淺木及灰鏡的組合,增加層次感及光亮度,不覺間完兩間房,客飯廳無窗昏暗。相同物料也應用於兩房入口及間隔牆,設計上有變奏,建構大方塊圖案鑲小巧粒狀閃石馬賽克,成為特色牆,「家」添創意。整體效果要理想,講求實用與裝飾外,細心無甩漏同樣重要。例子有主人房門造24吋闊,比起標準27吋減少3吋,精算借來丁點地方,恰好予睡房通道兩旁造5呎床及通頂衣櫃,兩個人瞓得鬆動,又夠位放衫褲。
■高櫃頂天立地,加層架「唞氣位」,以及灰鏡反映空間,消減壓迫感。
■新造神櫃以摩登設計,鋪砌玻璃馬賽克,擺脫傳統土氣。
■主人房門後剛好夠位造通頂衣櫃,提供充足貯物量。
■房間間隔牆連入口,建構方圖案鑲閃石馬賽克,形成點線面別緻的特色牆,令人想看多幾眼。
■主人房門亦鋪馬賽克,內外呼應,互相輝映。
■女兒房隱藏門頂部造隱藏櫃,具整齊美。
■女兒房衣櫃加入幾何圖案,視覺上有焦點。
■女兒房床頭造層架修正凹位,望落工整,又可予瑣碎物品有容身處,一舉兩得。
■梳妝枱前方其實是主人房衣櫃背面,以凹凸斜線美化,不怕面壁乏味。
女兒房屬長形間隔,窗前只需要造一張單人床,房內有更多空間造一個大衣櫃,櫃門以白色為主,消減笨重感,拼鑲一幅斜形灰鏡,當全身鏡用,照一照穿得滿意才去街。由於房內空間偏細,衣櫃對面只能造小型梳妝枱,以保持通道暢通。梳妝枱前不想淨白太悶,以凹凸斜線美化,拼湊幾何圖案,呼應衣櫃。
■設計師Ming Leung
歡迎讀者提供單位拍攝及介紹,請將資料傳真23703886或電郵mailto:
[email protected]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9/20049124
【旅遊籽】改造台北老房子 千人申請入住共居
1 :
GS(14)@2017-06-18 11:19:13「溫州八玖」室友成立「共濟金」應付水電費、廁紙等日用品支出。
【旅遊籽:浪迹遊蹤】「共居生活」,顧名思義是指來自不同家庭的人,共享廚房、用餐、衞生間等公共空間。這種生活形態,已在世界各地掀起熱潮。台北有人建設共居公寓,希望讓同一屋簷下的理念開枝散葉;也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台灣原住民,因緣際會選擇住在一起;柏林的「燈塔」多代屋,則讓老人與年輕人共處照應;亦有隨工漂泊、因找到好夥伴而留在斯德哥爾摩的香港女生。就讓我們看看這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如何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種共享生活的居住模式,近年開始在亞洲流行,特別是地少人多的城市,當中兩年前落戶台北的共居公寓「玖樓」,成功打響名堂,公寓急增至13間以上,成功吸引接近千人申請入住,將共享生活開枝散葉,是亞洲的成功例子。隱身大安區溫州街的「溫州八玖」,去年6月才入伙,2,000呎的高樓底老房子,設獨立雙人房及上下鋪床位,一共住了八至九個租客,推門而進,闊落的客廳設長桌及梳化,復古裝潢,格局如同台式咖啡室,三五年輕人正在飯後吹水聊天。創辦人柯伯麟、王維鋼及潘信榮,三人原是台北大學生,經歷租房的苦況,眼見一般房子也欠缺共用空間,他們靈機一觸,決定合租較大的老房子,舉辦各種聚會,增加公共空間的使用率,讓房子不僅是個讓人作息的地方,也成為了人與人溝通的平台。「第一所共居公寓,是在東門區的『連雲玖樓』,最初只是以Airbnb的形式,找其他人一起合租試住,但發現Airbnb主要服務觀光客,入住時間有限,很難保留share house的社群文化,所以才開始在網上找長租的室友。」柯伯麟說的社群文化,是指室友之間可以一同煮飯、吃飯、聊天,甚至舉辦各類型分享活動,「你是住在一個社群,不是租房,是有互動交流的生活,不一定只玩手機、電腦。我們除了設計公共空間,也需要設計人與人的連結與互動。」為確保室友的多元性,每一個入住的租客,也要填寫詳細申請表,「因為方便我們更了解你對於共居、對於家的想像,只要是客觀條件符合,才會帶進來看房,避免錯配。」
廚房是共生公寓另一重要設施。
修讀獸醫的簡維萱,喜歡共生公寓設有廚房,因為學校宿舍比較難下廚。
受年輕人歡迎 平租吸引遲婚一族
剛剛搬進溫州八玖的張凱伊,在澳洲工作假期時習慣了share house的生活模式,「比較像一個家庭的感覺,室友會一起吃飯,一起參加活動,一起在家做菜。」正在修讀獸醫的室友簡維萱,同樣追求互動的生活模式,「大學宿舍的環境空間相對較小,也沒有廚房、客廳。」十多間公寓的50多位室友,大部份也是在城市剛起步發展的年輕人,也有不少前往台北學習中文的外國人,「外國人可能不太了解台灣人的生活習慣,例如在台灣我們需要在固定的時間等垃圾車倒垃圾,這些文化就可以互相交流學習。」玖樓的十多間公寓,大部份是由空置老房子改裝而成,降低營運成本,裝潢、維修也由合夥人一腳踢,「上一輩在台北買下很多房子,但子女遷出、移民等成為空置房子,很多房東沒有心力去經營。」除了看準老房子閒置率高,他認為玖樓受年輕人歡迎,也與台北的社會環境有關,「現在台灣的年輕人比較遲婚,成家立室之前大多數需要租房。第二點,因為在台北買房子是非常困難,租金相對比較容易負擔。」在樓價高企的台北市中心,共生公寓的租金,比同區平三四成,「一般以半年或以上租住,也有按月租,彈性較大,每間房的價位也不同,租金約6,000至1.4萬台幣(約1,500至3,500港元)不等,有獨立廁所會較貴。」他們最近在「溫州八玖」的天台添置活動中心,方便舉辦小型電影放映、音樂會,並希望以此為主中點,將共居版圖擴大至更多地區。
柯伯麟隨身攜帶所有公寓的鎖鑰及小型維修工具,應付不時之需。
在台北找到新工作的張凱伊,習慣澳洲的share house生活模式。
facebook:spacesofcapital9thfloor記者:王佩兒攝影:林栢鈞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8/20058350
亞馬遜老闆改造 華郵起死回生
1 :
GS(14)@2017-06-25 08:35:49【明報專訊】電商巨擘亞馬遜近期大舉進軍傳統零售業務,不惜斥137億美元(1069億港元)收購美國食品超市連鎖店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穆迪首席零售業分析師Charlie O'Shea稱,亞馬遜今次收購將不僅為食品零售,甚至為整個零售業帶來轉變。市場期待亞馬遜以其改革出版業、報業等的作風,把網購與實體店零售全面結合。
明報記者 黃展翹
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3年前斥2.5億美元(19.5億港元)購入美國老牌報章《華盛頓郵報》,迅速引入改革,令《華郵》起死回生。貝索斯透露,購入《華郵》是因為與其前發行人Donald Graham的情誼——「和Graham做了15年的朋友。若不是認識他,就不會買《華郵》。當他向我提出的時候,我很緊張,對新聞業務並不認識。我最終買下《華郵》是因為我認為它是重要的新聞機構。如果它只是一家混亂的零食公司,我才不會買」。
老朋友穿針 近20億購華郵
基於對Graham的信任,他甚至沒有核數就簽署交易協議。貝索斯曾稱,自己對報業一竅不通,但倒知道一點關於互聯網的。到底這報業門外漢,如何憑藉對互聯網的認知,為《華郵》這份已有140年歷史的老報扭轉乾坤?
貝索斯本身並沒參與《華郵》的編輯工作,但為《華郵》的經營引入亞馬遜的文化,從科技和商業方式入手,把《華郵》轉型為「媒體與技術公司」。他說亞馬遜有三大原則一直堅持的,「這是我們成功的原因﹕把顧客放第一、創新及有耐心。如果把讀者換成顧客,這個方法和觀點也能讓《華郵》成功」。
強化IT部門 貝索斯﹕媲美矽谷企業
《華郵》技術總監Shailesh Prakash稱,貝索斯常說不要害怕嘗試,要從長遠角度思考,毋須抱怨互聯網搶走了發行量,拖垮了原本的經營模式,因為互聯網同樣可帶來新的經營模式。貝索斯入主《華郵》前,《華郵》的技術部門主要是一個支援組,負責維修電腦、更新軟件。有了貝索斯作後盾,《華郵》的資訊科技(IT)部門人手幾乎翻1倍至250人,營造出猶如科技初創的氛圍,吸引高素質科技人才加盟。貝索斯形容,《華郵》的工程團隊可媲美矽谷任何企業。
網上廣告收入已超過1億美元
有大量工程人員的支援,《華郵》進行了一項決定性的改革,就是建立自己的軟件,供編輯部和銷售團隊使用。自行編寫的軟件Arc,使《華郵》更有效控制下載速度等技術問題,更可深入了解讀者喜愛哪些題材、測試同一新聞用上不同標題對閱讀量的影響、了解不同文章的閱讀時間,以至讀者對視頻或照片的喜好等。這些信息可即時回饋給編輯部,讓他們即時進行修改。雖然《華郵》的發行量仍有下降,但網上讀者卻增加。根據ComScore的數據,過去兩年,《華郵》網站每月流量增長56%至7870萬。
讀者也花更多時間在《華郵》網站閱讀。對營銷團隊來說,關鍵的是讀者與廣告的互動次數增加5倍。《華郵》早前稱,其每年網上廣告收入已超過1億美元,連續3年每年取得雙位數增長。由於《華郵》軟件相當成功,已吸引22家出版商,包括《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等,向《華郵》購入軟件,令軟件銷售成為《華郵》的新業務。
自研軟件獲青睞 成另一收入來源
《華郵》的軟件可篩選新聞,並配合讀者的人口統計資料及喜好等,自動配置合適廣告。廣告客戶也可使用相同的軟件,製作資料詳盡、配合讀者興趣的廣告內容。《華郵》的廣告產品和工程總監Jarrod Dicker稱,這項技術有助《華郵》業務大翻身,即使是廣告也要以客戶的興趣為首要,業界需提供更好的廣告,否則消費者對網上廣告避之則吉,選擇把廣告一概屏閉。
《華郵》的軟件不僅令針對性的廣告更有效接觸到潛在顧客群,也減少了對用戶的騷擾。廣告顧問公司Borrell Associate指出,以往廣告商都是參照媒體的發行量下廣告的,現在廣告商關心的是廣告是否投向正確的客戶,避免浪費資源。MediaCom媒體總監Janel Shervington稱,前段時間《華郵》曾停滯不前,現在卻走在業界前線,過去兩年已將其客戶投放在《華郵》的開支增加1倍。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59&issue=20170625
首艘改造航母 10大必睇位
1 :
GS(14)@2017-07-09 02:45:57【本報訊】遼寧號航母今、明兩日將向公眾開放參觀。該艦雖是前蘇聯二手艦改造成,但始終是中國現役首艘航母,配置了不少先進武器裝備。為方便讀者了解,《蘋果》請軍事專家黃東先生解構遼寧艦。遼寧艦令中國躍身成為世界航母俱樂部成員,但規格技術與美國相比差距尚遠。甚至中國的宿敵日本雖然因限制於法律,不能擁有航母,不過早在70多年前日本就製造航母技術,中國望塵莫及。中國雖急起直追,但月前剛下水正棲裝的首艘自行製造航母001A料難有突破,但有消息指中國第三艘航母將「一步到位」,直追美國最新的福特號。記者:陳永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8/2008294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