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光標與Facebook達成合作 影響數十億營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5/151974.shtml
近日,藍色光標傳播集團正式宣布與Facebook達成戰略合作,成為其中國區廣告代理商,代理範圍包括品牌、遊戲、電商、工具等全品類行業。據了解,為此藍標集團移動互聯將成立一家專門的公司,並配備專屬的團隊,致力於銷售和經營Facebook的相關業務。
藍標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文權表示,Facebook 已經成為眾多中國企業海外推廣投放的首選平臺,這將在未來為藍色光標移動業務帶來數十億人民幣的營收。
據了解,此次合作,藍標移動互聯除了整合包括多盟、 億動等自身平臺資源外,也聯合了藍標集團旗下互聯網廣告專家SNK的綜合資源,多盟推出的Facebook social廣告產品,也被選為中國區域第一家PMD合作夥伴。
這意味著藍標移動互聯在為客戶提供 Facebook流量的同時,還可利用其廣告產品。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張光巖,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數十億美元打水漂,美國放棄北極石油鉆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592.html
數十億美元打水漂,美國放棄北極石油鉆探
一財網 燕楠 2015-10-18 22:28:00
在可預見的將來,美國政府對北極的石油鉆探行動將徹底劃上句號——美國將取消在該地區出售更多鉆探租約的計劃,並拒絕延長此前出售給皇家荷蘭殼牌和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的租約。

殼牌:70億美元變沈沒成本
事實上,過去的10年中,殼牌在北極地區的開采行動上花費了超過70億美元,其中2008年支付的21億用來獲得美國政府的租約。盡管殼牌曾樂觀地預計,到2030年即可在北極地區開采出首桶原油,但隨著這一計劃的破滅,一切都已成為沈沒成本。
就在今年夏天,殼牌對一座名為“Burger J”、深度達2000米的油井進行了鉆探,該油井坐落於楚科奇海附近的阿拉斯加西北岸。9月28日,殼牌宣布“雖然在Burger J油井發現了油氣的跡象,但是並不足以繼續支持更長遠的開發,這座油井將根據美國法律進行封存並被廢棄。”該公司表示:“殼牌將在目前以及可見的將來停止一切在阿拉斯加近海地區進一步的開采活動。”
其實,盡管潛在資源豐富,但北冰洋石油開采的挑戰很多,這也是殼牌在“吃力不討好”之後知難而退的直接原因。例如,寒冷的北冰洋常年冰封,只能在夏季進行鉆探——這意味著任何石油的生產都將承受高昂的成本。殼牌此前曾表示,北極石油只有在70美元/桶的國際油價下才能實現收支平衡,且必須確保已經有足量的石油已經被發現。
愁了行業 樂了環保
考慮到殼牌已經宣布放棄北極鉆探計劃,美國政府的這一決定或許也是環保主義者等多方壓力下的順水推舟。不過,美國政府的這一決定仍然遭到了阿拉斯加工業界和政界的攻擊,在他們看來,這一決定是在無視美國的能源安全,畢竟,美國已經靠頁巖油和中東產油國死磕了一年。
阿拉斯加的共和黨參議員麗莎·莫克沃斯基稱美國政府此舉“令人震驚”,她認為,這已經違背了美國能源安全的利益,甚至是“一種針對我國能源生產的破壞性仇視——從這個政府上臺後一直持續到今天。”
.jpg)
相反,來自海洋環保組織Oceana的蘇珊·穆雷對政府的這一決定表示謝意。“如同殼牌所發現的,北冰洋是非常獨特的,”她表示:“尤其考慮到經濟、技術和環境方面的現實條件,沒有理由延續租賃或者進行新的出售。”
對於業界而言,油企並不甘心。在美國石油機構工業集團看來,石油開發早就受到了美國政府“允許不確定性和無法預期的監管體系”的影響。來自行業非營利性機構美國石油學會的埃里克·米利托表示:“內政部取消剩余租約並不令人吃驚,顯著的監管不確定性讓我們工業界也很難辦。”
下一屆政府能反轉嗎?
鑒於美國政府正在換屆選舉的過程中,下一屆美國政府有可能會反轉這一決定。但從目前的選情來看,業界的這種期待將不抱有太大的期望。
民主黨熱門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已經表示她反對在北冰洋進行石油鉆探。即便是共和黨中對北極鉆探相對支持的候選人,也計劃將鉆探撤回到更容易開采的地區。或許,美國北冰洋開采計劃正面臨徹底破滅。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中國新造242位十億富豪 王健林二度蟬聯中國首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7682.html
中國新造242位十億富豪 王健林二度蟬聯中國首富
一財網 劉瓊 2015-10-15 17:26:00
中國大陸十億美金富豪新增加242人,達596位,中國第一次超越美國。如果加上港澳臺的119位,大中華地區現在有715位十億美金富豪,相比美國的537位,超過美國178人之多。
如果以前你仇富,也許會抱怨拼爹時代“老爸不是王健林”,不過現在你再仇富,可能只能怪自己不努力了。
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的《2015胡潤百富榜》(Hurun Rich List 2015)顯示,今年(去年8月14日至今年同日)富豪人數增長達歷年之最,並且今年是中國歷史上創造財富最快的一年,還有可能是世界歷史上最快的一年。
而其中56位“80”企業家登上今年胡潤百富榜,有16位“80後”是白手起家的,是去年的2倍。從上榜企業家整體來看,95%白手起家。
值得註意的是,中國大陸十億美金富豪新增加242人,達596位,中國第一次超越美國。如果加上港澳臺的119位,大中華地區現在有715位十億美金富豪,相比美國的537位,超過美國178人之多。
對於上述變化,Chin@ moments 創始人秦朔認為:“這說明一個拐點或者里程碑已經出現,中國富豪超越美國富豪的人數將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的企業也會越來越多。在全球經濟奧林匹克比賽中,中國有太多指標已經成為世界之最,世界經濟的中國時刻開啟,中國民營企業的時刻到來,80後甚至更年輕的企業家創富的時代已經到來。”
到底是什麽在帶中國企業家財富增長?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員胡潤表示,“中國大企業更會整合資源,以及資本市場的力量,使得中國富豪及其財富快速增長。”
身價增長52%,王健林二度成中國首富
最新的“胡潤百富榜”顯示,61歲的王健林及其家族以2200億財富超過馬雲,第二次成為中國首富,財富比去年增長52%。51歲的馬雲及其家族以1450億退居第二,今年阿里巴巴第一次有包括馬雲和謝世煌在內18位高管上榜。70歲的宗慶後及其家族以1350億元保持第三。
3位企業家新進入前十名,分別是泛海的盧誌強、蘇寧的張近東和萬向的魯冠球。漢能的李河君和京東的劉強東退出前十。涉足房地產的富豪人數達5位,比去年增加3位;IT行業人數為4位,比去年減少1位。
前10名的上榜門檻比去年提高44%,達到650億。前十名平均年齡53歲,有3位在45歲及以下,分別是蘇太華系29歲的嚴昊、44歲的馬化騰和45歲的馬東敏。在上個月隨習近平主席訪美的15位中國企業家中,有9位是今年的上榜企業家,其中4位進入前十名: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和魯冠球。
1877位企業家個人財富超20億,比去年又增加606人。胡潤表示:“這里有一個矛盾,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富豪人數增長達歷年之最。這是百富榜17年來看到的中國富豪成長最快的一年,可以說是中國近百年來,甚至是五千年歷史上最快的一年,都有可能是世界歷史上最快的一年。”上榜百億富豪從去年的176位增加到333位,而十年前只有5位。
上榜門檻已連續三年保持20億元。今年有1877位企業家財富達到20億元及以上,比去年又增加606人,上榜人數達歷年之最。平均財富比去年上漲14%,達到73億元。前1000名的上榜門檻從去年的24億提高到39億。1611位企業家財富增長,其中200位財富翻倍。有680位新人,是去年的2倍。
今年有1611位企業家財富增長,去年819位財富增長。其中680位新人,是去年的2倍。主要原因是國內股市今年上半年表現良好。
新上榜富豪中,人數最多的是制造業和IT業。九成是國內上市公司。新三板也成為財富新來源:今年榜單上有14人的財富來源於新三板的8家公司。
56位“80”企業家登上今年胡潤百富榜。其中有16位“80後”是白手起家的,是去年的2倍,基本都從事IT行業。“無人機大王”、“黑馬”大疆創新35歲的汪滔以220億財富成為最富有的“80後”白手起家富豪。目前還沒有“90後”白手起家富豪上榜。
財富漲幅最快的是九鼎的吳剛,增長8倍。新三板上市公司九鼎,以PE起家,透過定增融將實現業務版圖的擴張和現有業務的快速幾何級增長。
IT行業仍然上升最快,上榜人數占比增長達43%,新人包括滴滴快的32歲的程維。制造業和房地產仍然是將近一半上榜富豪的主要財富來源。胡潤表示:“制造業的代表人物,兩位黑馬周群飛和汪滔都是‘Made in China 2.0’的代表人物。”
上榜富豪總身價超過印度或俄羅斯GDP
在胡潤看來,上述變化也帶來中國企業家的全球影響力也快速增長。上述統計顯示,上榜富豪總財富達13.6萬億,已經超過印度或俄羅斯整個國家的GDP。
“這些企業家對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一個群體,這一點從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帶到美國訪問的15位企業家中有9位都是百富榜的上榜企業家也可以看出。”胡潤說。
地產行業上榜人數比例降到歷史最低,16.1%。其他表現較好的是文化娛樂、投資、汽車和醫藥行業。資源、傳統零售和鋼鐵表現較差。
胡潤表示,“從1999年第一次發榜時房地產占到50%,現在已經跌到16%。” 馬雲今年代替劉永好成為金融投資行業首富。“血液制品大王”、山東科瑞的鄭躍文以財富480億元代替天獅的李金元成為醫藥行業首富。
盡管上榜人數大幅增加,有麻煩的富豪比去年減少2位,有16位。其中,還在獄中的有1人;尚未宣判的有4位;正在調查的有7位;被監視居住的有1位;下落不明或在國外的有3位。
今年該榜單女富豪占21%,略高於去年的20%,其中六成是白手起家的。“大黑馬”藍思科技45歲的周群飛代替陳麗華成為全球白手起家女首富,財富500億位列百富榜第17位。藍思科技今年3月成功登陸創業板,周群飛身價爆增。藍思科技的大客戶包括蘋果、三星和華為等。
3位新進入前十名,泛海的盧誌強、蘇寧的張近東和萬向的魯冠球,皆得益於其A股上市公司市值的快速增長。
擁有話語權的比例從去年的13.7%下降到11.3%,有211位上榜企業家擁有國家政治身份,比去年增加37位。其中,人大代表漲幅高於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分別有114位和79位。9位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黨代表和9位工商聯副主席。
3位文體明星上榜:演員趙薇以財富40億位列第947、李連傑以財富25億位列第1496、運動員姚明以財富21億位列第1690。趙薇今年也取代潘石屹成為微博最紅的企業家。
創富指數:已經有5%的上榜企業家繼承財富,十年前幾乎為零,而95%為白手起家。
8家世界500強企業由上榜企業家掌控,以蘇太華系的嚴昊為首。“基建大王”嚴介和今年正式把企業經營交棒給兒子嚴昊。太平洋建設位列今年世界500強第156位。其他還有華為的任正非、聯想的楊元慶、柳傳誌和朱立南。魏橋創業的張士平家族、正威的王文銀、沙鋼的沈文榮、華信石油的蘇衛忠、臧建軍、李勇和吉利的李書福、李星星父子。
民營銀行興起,均瑤和美特斯邦威等上海幫企業合作成立“華瑞銀行”。螞蟻金服聯合萬向、複星等浙商代表成立“網商銀行”。騰訊與朱保國旗下百業源、林立旗下立業集團等深圳企業合作成立"微眾銀行"。
在大型國際收購並購方面,過去一年相對平靜。除了萬達今年把國際收購的重點從房地產轉向了體育方面,郭廣昌的複星專註於歐洲保險公司的收購,阿里巴巴和騰訊有幾個值得關註的大型國際收購。胡潤表示:“這些企業家往國際看得很多,非常符合國家‘一帶一路’的建設思路。”
截至到今年8月中旬,上證指數從年中的最高點5100多點下降了30%,但對比去年同期的2200多點,仍然上漲了80%到將近4000點;深證綜合指數也從去年同期的7800多點上漲到13000多點,漲幅70%。創業板也漲了107%。”從8月中旬到發榜的今天,上證指數只下跌了14%,對榜單數字影響不大。
據悉,今年是胡潤研究院自1999年以來連續第十七次發布“胡潤百富榜”,上榜門檻已連續三年保持20億元。上榜富豪上市公司財富計算的截止日期為今年的8月14日,與去年一致。
編輯:任小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新警察故事2015:他們辭職創業,分別做了個估值上十億的公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02/153052.shtml
導讀 : 市場最大程度的認可了他們二人的創業項目:一個B輪融資估值3億美金,一個A輪融資估值10億人民幣。
一南一北,兩個人民警察下海創業的故事,反映了當下的現實:“雙創”大背景下,投身於創業大潮中打拼,不僅90後職場新兵或社會力量的專利,曾經在紀律部隊的人民公僕,也正在以新的身份、新的姿態、新的價值創造方法,成就中國人民警察的新警察故事——創業故事。
耿樂和他的“淡藍網”
耿樂,16歲考入警校,從警16年,以優異的成績成為當地警界最為年輕的副處級領導,可謂人民警察中的佼佼者。然而,業績一流的他,最終跟隨自己的內心,選擇在另外一條戰線上繼續自己的故事。
如今,耿樂創辦的“淡藍網”,已經是擁有2000多萬同性戀用戶的大型互聯網社區。作為創辦人,耿樂自身也是這“特殊人群”中的一員。

“淡藍網”創始人耿樂
3年警校生活結束後,身邊的戰友都開始了青春戀愛生活。而此時,耿樂發現自己似乎對女生不感興趣,而對男生更加感興趣一些。在網上搜索一番後,耿樂得到了一個基本結論:按照“Ta們”的說法,他就是一個變態,是有病人群,需要治療,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電擊。
耿樂不信,再深度研究下去,發現同性戀普遍存在於每一個國家,一般占人口5%左右。但在中國,這樣的現象不被大眾所認可,導致了許多同性戀者受到了社會的廣泛歧視和不公平待遇。
或許是警察身上某些俠義氣息使然,又或來自於切身感受的刺激,閑不下來的耿樂決定做一個網站,並且設置了基本目標:
(1)教育與發聲。向公眾傳達什麽是同性戀,同性戀不是變態,只是性取向不同而已;
(2)可以給同性戀朋友提供社交平臺。讓他們可以講述自己的故事,尋找誌同道合的夥伴。
2000年開始,耿樂就利用業余時間做了一個叫“淡藍色回憶”的網站,後來習慣叫“淡藍網”。那時他還在當警察,白天上班,裝異性戀者跟大家討論女人,晚上把自己關房間里偷偷地做網站。
早期網站沒有什麽收入,都是自已和一些同性戀者利用業余時間打理,開支比較少,其它花費主要靠捐助維持。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事件的發展經歷了巨大的大轉彎,開啟了耿樂的傳奇故事。
隨著網站影響的擴大,越來越多的用戶來訪問,同時也招來了網絡主管部門的多次大清理。每一次所謂的凈網行動,都將“淡藍網”的服務器給關了――關閉的理由都一樣:變態,這是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耿樂不得已只能帶著服務到處漂泊,遊離在不同的城市和電信機房之間。
雖然外界環境如此的惡劣,但每每想起身邊小夥伴的付出及這一群體的客觀呼聲,耿樂的內心變得更加堅強,堅持將“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進行到底。
時間到了2008年,一個轉折年,奧運會在北京召開。也不知道新華社出於啥目的,在顯要位置報道了“淡藍網”,並且刊發了英文版內容。有官方媒體的點名認可,聯樂背著服務器打遊擊的日子總算結束了。
“淡藍網”穩定下來後,耿樂請了假帶著團隊來到了北京,開始了走出秦皇島的第一次北漂。此時,一個搜狐的媒體朋友找到了耿樂,希望能夠拍攝一個警察做互聯網網站的創業故事紀錄片。
紀錄片在搜狐的男人頻道推出後,又在搜狐的首頁推薦了一段時間。這一推薦炸開了鍋,耿樂的電話被打爆了,有老同事,老同學,當然也有頂頭領導。於是,耿樂馬上被叫回了秦皇島。領導給出兩個選擇,要麽放棄淡藍網,繼續做自己的處長,要麽就選擇辭職。
雖然身邊90%的朋友反對,耿樂還是選擇了辭職,一心一意做“淡藍網”,追隨自己的誌趣。後來的一切,都發展得很順利。“淡藍網”選擇深度服務中國同性戀人群,並和政府部門合作,參與到艾滋病的防控工作中,也因此得到了總理的接見,還送了一句“‘同誌’們,辛苦了”。
在蘋果CEO庫克宣布出櫃的同一天,耿樂的“淡藍網”宣布B輪融資3000萬美金,估值3個億。
一個副處級、科班出身的警察,因為自己的誌趣,選擇脫下警服,投身創業大潮,為更需要被關照、被代言的特殊人群提供所需服務,從另外一個角度闡釋了“為人民服務,為大眾服務”,演繹了一出“雙創”大潮中的新警察故事。
劉聞波和他的“1號貨的”
遠在南國廣州的劉聞波,也選擇了脫下“警服”,變身為創業公司的CEO,開始了另一個層面的“為人民服務”。
相較於耿樂的傳奇創業故事,劉聞波的故事就平實得多。沒有總理接見,最多也就是副省長;從事的項目也沒有那麽多“道德”與否的爭議,有的只是直達用戶需求痛點,幹脆利落地解決,並因此而獲得巨大的成就感。

“1號貨的”創始人劉聞波
劉聞波的警察生涯從白雲國際機場派出所開始。提到機場,提到警察,每一個人都會想起在機場碰到那些高大氣的安保人員,以為那就是機場警察的代表。
然而,你很少能夠在機場的航站樓看到劉聞波。因為更多的時候,他出沒在機場的“後廚”。在後端貨運場里,與貨運場老板及貨車司機打交道,處理貨物丟失、司機聚眾罷工等瑣碎事情。
但即使是在這樣一個普通民警工作崗位上,劉聞波也破獲過大案,立過二等功。然而,相比於這些榮譽,劉聞波收獲更多的是豐富的從業經驗、對貨運市場運作規律的深入了解及濃郁的江湖文化的熏染,成為其之後賴以生存的核心競爭力和團隊文化。
長期與貨運行業打交道及自身的商業敏感性,不安分的劉聞波在 “滴滴快的”迅猛發展後,意識到了“互聯網+貨運行業”勢必要發生些改變,而自己作為最接近這一行業的旁觀者,應該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吸取“滴滴快的”模式的精華後,劉聞波將自己用互聯網的技術和思維改變傳統貨運市場諸多痛點的想法,與貨運司機及貨運場老板進行深入溝通交流,確認自己找到了能夠在更大層面服務這群社會經濟創造群體的通道。
於是,專註短途貨運市場的“1號貨的”就此誕生。劉聞波完成了職業警察生涯的從業沈澱之後,選擇在創業中繼續發揮其更大的價值。
廣州作為一個商貿中心,每天有大量的短途商貿貨運業務,但存在著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的現象,效率提升的空間還很大。“1號貨的”用互聯網技術連接貨主和貨的司機,進行高效的信息匹配,並建立起中間平臺的保障和服務支撐體系,大大提高了社會效率。
因此,“1號貨的”在僅成立幾個月後,便成功完成了A輪融資,並且擴展到了全國10個城市,用800萬元占領了競爭對手幾個億才能夠完成的市場,月訂單數達到了20萬單。
在“1號貨的”的創業團隊里,處處都有劉聞波來自人民警察紀律部隊的影子。其中“競爭、在一起、態度優先”等企業核心價值觀,正是源自於貨運市場警察濃重的江湖文化氣息。簡單卻高效,十分適合早期創業團隊,沒有多少的閑錢,只有一個改變世界夢想。
凝聚團隊戰鬥力,提高團隊執行力,在短時間內完成MVP市場驗證,並實現創業項目的突飛猛進,這一切的一切,都依賴一個合適的團隊文化。這也許就是警察從業經歷給劉聞波,給“1號貨的”留下的最為寶貴的財富。
劉聞波放棄警察的身份,毅然投入到創業的大潮之中,以不同身份在另一場合中繼續為其曾經服務的人群——貨車司機為代表的勞動人群提供服務。事實也證明了,身份的轉化,服務方式的改變,劉聞波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提高生產的效率,創造出更大的商業價值。
警察都去創業了
耿樂和劉聞波,兩個警察,一個源自內在個性化需求,一個源自工作經歷,都踏上創業之路。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懷著一顆繼續服務廣大群眾的心,以另一種身份和方式,在更大的平臺上為這個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市場最大程度的認可了他們二人的創業項目:一個B輪融資估值3億美金,一個A輪融資估值10億人民幣。
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共同書寫了“雙創”大潮之下,人民警察所能夠發揮的最大潛能。不同於成龍電影中除暴安良的故事,新時期的警察故事,更是在另外一個江湖上,用另外一種方式,信守其加入警察紀律部隊之初的誓言,為人民服務。只是“人民”應該用“用戶”這一時髦的詞來替代更貼切。
這就是互聯網對於我們生活的改變,不斷深入到我們生活中更多的領域和層次,演繹出更多的新故事。這只是一個開始,更多的耿樂和劉聞波正在萌生,走進我們的視野。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欒春輝,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老男孩”柯利明:芈月传背后赢家 5年身价暴涨数十亿
http://www.xcf.cn/gdyw/201512/t20151204_762644.htm
前段时间,《琅琊榜》火了;最近两天,《芈月传》又火了。于是,不少朋友都开始在朋友圈议论,到底《芈月传》的收视率能不能超过《琅琊榜》?其实,《琅琊榜》、《芈月传》背后的出品公司,都是同一家公司!
而且,你绝对不会想到的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竟然是一个投行出身的80后的金融小鲜肉!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成立于2009年的这家影视“新兵”,如今竟已被上市公司天神娱乐估值高达27亿元。一个80后的金融小鲜肉,是如何迅速成长为影视产业的新晋投资大鳄的?
这家公司,就是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儒意欣欣影业背后的主要股东、执行董事,是1983年出生的湖北黄冈人柯利明。
儒意影业,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但如果提到赵薇导演的《致青春》、以及老男孩导演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系列,你一定不会陌生。
没错,这些电影的背后投资人,都是儒意影业,而当下热播的电视剧《琅琊榜》,儒意影业同样是其出品公司之一。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成立于2009年的儒意欣欣影业,竟然在近日被上市公司天神娱乐宣布,拟以13.23亿的现金购买其49%股权。这意味着,儒意影业这家影视行业的“新兵”估值已达27亿元。
最初成立时,柯利明是个令人大跌眼镜的门外汉。因为他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电影拍摄经验的金融投行男。
最初想进入电影行业的柯利明发现,没有资源、没有人脉,也没有钱。作为一个影视剧产业的“三无人员”,柯利明选择了当时最为80后接受的网络小说改编,对,你没看错!《琅琊榜》就是当时的一个网络小说改编的。
而那时国内大部分影视剧制片人是没有版权意识的,于是他成立了“儒意图书”公司,专门购买了一系列的畅销书。“大部分人是不买版权的,他们觉得
抄袭和借鉴就可以了。”柯利明此举算是奠定后来电影大卖的基础,如今购买畅销书版权已成行业共识,但谁能想到当时购买一部热门作品的影视改编权不过五万元
而已?
敢赌赵薇处女作
《致青春》是柯利明的“牛刀小试”之作。从购买原著作者辛夷坞的版权,到找到赵薇来担当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导演,他是背后的操盘手。而柯利明也在寻找导演上积累了自己独特的一个经验,“往往一个新导演的处女作会特别惊艳。”
从商业上看,《致青春》和《老男孩》这两部电影都非常成功。《致青春》的投资大约是六千万,而最后的票房是7.2亿,“回报率非常惊人。”柯利明表示。
任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公司,资本市场的估值,竟然高达27亿元人民币。
金融思维做电影
以此推算,今年不到34岁的柯利明,一夜之间,他已经成为身家10亿元的亿万富翁。
这听起来很像一部励志电影:一个电影行业的门外汉,白手起家,在这个失败率极高的行业,每次出手都能像快投手一样准确命中高票房,每一部作品都大卖,短短几年就声名鹊起。更加富有传奇色彩的是,他创立的公司最近以15亿元的价格被上市公司收购,而这一年他才30多岁。
柯利明,原本是一个金融行业的“投行男”,却转身成为电影门口的“野蛮人”,用一把投资人的尺子称量出商业价值,并将其成功贩卖给资本市场,成为“80后一夜暴富神话”背后的主角。
看似荒诞,又符合当下时代的特征,这是一个浮躁又充满机会的年代,而解读柯利明的故事,你可以发现一个真实的“老男孩”,是怎么在这个黄金年代抓住机会长袖善舞,成为幕后赢家的。
柯利明毕业后,曾在香港一家对冲基金管理公司任职高级分析师,在步入影视行业后,也是用投行的思维去做影视项目,通过看剧本,收集以往数据做投
资分析,同时还会考虑该项目的回报率问题,比如投入产出比,若投资的性价比不高或是风险较大,即使该项目一看有较高回报率,或有知名度高的演员,也不会考
虑。
绝不吃独食
柯利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不会把版权攥在手里,而是会跟任何好的制片公司合作,因为对每一本小说而言,在这个行业,需要找到正确
的人、正确的导演和正确的公司”。从目前情况看,儒意影业确实根据作品选择和不同的影视公司合作,比如该公司上半年启动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与阿里影
业联合出品,目前正在筹备的3D魔幻片《敢问路在何方》与派拉蒙合作,借用好莱坞的成熟技术。
柯利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之前的金融业知识背景和工作经验,让他拥有很多同行不具备的优势,文理结合成为他一种最理想的工作状态。“金融
就是讲效率,讲方式方法,讲究大量精算,讲求投入产出比,讲求金钱和时间成本的管控,通过非常严谨的数据化处理和计算,我每一个项目成本都控制得很好”。
投资人柯利明:网络改变电影
著名投资人柯利明先生接受了腾讯娱乐的采访。谈到互联网对电影行业的影响,柯利明认为最明显的就是观众的观影习惯和购票方式更加依赖网络。
您个人怎么看待企鹅影业这种带有互联网基因的影视公司,及其战略布局?
柯利明:腾讯多年来在游戏、动漫和文学领域的积累,有很多很好的IP储备服务于影视项目开发,腾讯本身的宣传推广平台资源非常强势,又有数亿用户的网络大数据基础做参考,这些都是企鹅影业很独特的优势,我非常看好企鹅影业在影视行业的发展前景。
您觉得互联网影视公司和传统影视公司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柯利明:互联网影视公司最大的优势是它的平台资源和大数据基础,而传统影视公司多年来在内容和制作方面积累的经验是这个产业发展的基础。互联网影视公司和传统影视公司现在合作非常普遍,大家正在尽力地将各自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
您如何看待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电影行业?
柯利明:互联网公司进入电影行业是一种产业趋势,互联网公司手握着很多IP资源,不乏市场认知度高、内容好的IP,又有大数据库来对用户需求进
行更准确地挖掘,平台资源在宣传推广期的渗透性更好,这些都是互联网公司进军影视行业的优势,它们的到来,无论是资本、营销还是商业模式都为影视产业带来
了新的发展机会和想象空间。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互联网对电影行业产生了哪些显著影响?
柯利明:最明显的就是观众的观影习惯和购票方式,随着多屏时代的到来,传统电影院已经不再是人们看电影的唯一渠道,电脑终端和各种移动终端的应用非常普遍,现在观众通过网络和手机终端预定电影票已经成为了消费常态。
第二,各类新媒体的崛起,让电影的宣传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营销手段更丰富。
第三,影视产品不再拘泥于传统长片,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创意成为了最突出的需求。在大银幕上无法见到的类型片,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自己心仪的作品。
第四,互联网时代下,影视人才发现和培养的渠道和方式更多,人人都能拿起手机或相机拍片,都有机会通过互联网平台到这个行业里一展身手。他们也许今天还是微电影导演,过几年可能就慢慢成长为了大电影导演。
電子監管網,還是利益網?阿里健康,花十億買來“歷史遺留問題”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616

(農健/圖)
阿里健康引發的電子監管碼風波背後,是中信二十一世紀公司帶來的歷史遺留問題。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碼已被取消,遭遇藥企、藥店抵抗的藥品電子監管碼被暫停,何去何從,仍待裁決。
10億元戰略投資、3000多萬元數據服務遷移費、一年5000多萬市場推廣費……2014年,阿里巴巴入股中信二十一世紀,後者更名為阿里健康,接手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運營權。
阿里健康被寄予厚望,“醫療健康在未來數年,將成為我們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戰略增長領域。”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張勇曾躊躇滿誌。
然而,錢還沒燒旺,冷水卻潑了下來。
2016年1月25日,湖南養天和大藥房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養天和”)起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監總局”),直接質疑食藥監總局與阿里健康強制推行藥品電子監管碼。
一石激起千層浪。養天和起訴食藥監總局後,1月30日下午,國內連鎖藥店行業3家上市公司老百姓、一心堂、益豐藥房發布聯合聲明,力挺養天和,認為藥品電子監管碼是“不合法、不合理、不公平,完全屬於重複建設的不良政策”。
2月6日,食藥監總局表示將妥善解決電子監管碼等“歷史遺留問題”。兩周後的2月20日,食藥監總局發布公告,暫停執行藥品電子監管相關規定。
第二天,阿里健康發布公告,表示已成立聯合工作組以討論藥品電子監管網的移交事項,但公司尚未收到停止運維藥品電子監管網的要求。
“若食藥監總局長時間暫停執行2015年第一號公告或未來公布其他新的政策,其可能對本公司收入、業務及運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阿里健康在公告中表示。
不過,藥品零售企業並不肯罷休。2月23日,“老百姓”等19家連鎖藥店發表聯合聲明,要求全面取消現有的藥品電子監管碼,更要求阿里健康徹底退出藥品信息化監管。
“就算阿里健康交出運營權,只要這套信息系統本質依然是阿里健康的,阿里健康依然掌握著整個中國藥品行業的數據。”雲南鴻翔一心堂藥業(集團)總裁趙飈分析。
對於藥店的態度,阿里健康在其官方微博發布了《對某些藥房聲明的聲明:堅持找假藥的“麻煩” 堅持給自己找“麻煩”》,表示“對於挾公權和輿論行一己之私,對阿里健康進行‘竊取數據、不公平競爭、綁架公權力’等莫須有的攻擊,我們將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
南方周末就相關問題致函食藥監總局,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複。
不得不交的錢
2016年2月3日,一款名為“藥品監督檢查”的應用在蘋果App Store上架,開發者為中信二十一世紀(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後者為阿里健康全資子公司。唯一的一則顧客評論寫道:“不合時宜的App。”
這款應用專供食藥監部門進行藥監飛行檢查,用它掃描藥品包裝上的電子監管碼,可以查詢單個藥品生產、流通、銷售信息——每盒藥品的電子監管碼就像“身份證號”,被登記在系統中。
要支撐起這套系統,需要藥品生產商從藥品包裝印刷環節就開始投入,噴上電子監管碼;流通環節中,批發商進出庫都需要掃碼、上傳數據;藥店零售在進貨和銷售給消費者時也必須掃碼。
但完成這套操作之前,這些企業需要先向平臺方阿里健康繳納入網費,購買數字證書:零售企業為終身300元,生產、批發企業為每年300元。
這筆費用,企業不得不交。
2012年,《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提出“完善覆蓋全品種、全過程、可追溯的藥品電子監管體系”的要求,2015年正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全面實施藥品電子監管”成為各地食藥部門的頭等大事。一名地方食藥監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2015年其所在藥監部門每個季度都需要上報電子監管實施情況,督促、培訓企業入網。“雖然書面文字沒講,但我們都知道這事沒得商量。不入網,企業只能放棄醫藥市場。”
令藥品生產商郁悶的是,交了錢、上傳了數據,享受到的服務只有最基本的藥品流向查詢,而渠道管理、商業評估等服務則屬於增值範疇,需要另外花錢購買。零售企業也遇到問題——如果它們接入自己的管理系統,必須選擇那些取得藥品電子監管網認證的系統集成商。
系統集成商要取得認證,也需要交錢。深圳市中科創智科技有限公司今年1月取得藥品電子監管網認證。公司總經理劉鈞告訴南方周末,“認證費、評測費交了2萬,一年服務費大概10萬。”他說,“在拿到認證資格之前,我們公司丟了四五個客戶,損失了60萬左右。我們不得不交錢。”
但藥品零售企業,對此或最為不滿——因為阿里健康還是它們的直接競爭對手。2015年,阿里巴巴將天貓在線醫藥業務運營權轉讓給阿里健康,而僅2015財年,天貓醫藥館的總商品交易額為47.4億元,占據在線醫藥零售市場半壁江山。
“通過藥品電子監管網的運營,阿里健康能掌握和運用全國所有藥品經營企業的詳細銷售數據,其他藥品經營企業哪還有什麽平等競爭的機會?”養天和董事長李能訴苦說,“起訴食藥總局,實屬無奈。”

普通消費者使用阿里健康或其他接入藥品電子監管系統的應用,可以通過掃描藥品電子監管碼,得到具體單個藥品的生產、流通、銷售信息。(馮飛/圖)
歷史遺留問題
“就算沒有阿里健康,我們還是會反對現有的藥品電子監管。”老百姓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告訴南方周末,對於現行的藥品電子監管系統,藥品行業一直存在爭議,“這套系統本身有問題,沒有經過科學論證,成本超高,得不償失。”
如國家食藥總局公告所言,這是“歷史遺留問題”。
事實上,現行的藥品電子監管系統要追溯到2006年。當時原國家藥監局決定建立特殊藥品的電子監管碼,與中信21世紀有限公司達成協議,由後者運營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
養天和狀告食藥監總局的起訴書中詳細介紹了相關背景。中信21世紀有限公司一度與國家質檢總局信息中心及中國華信郵電成立合資企業中信國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運營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並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發文件的方式向全國生產企業強制推廣使用電子監管碼。
與藥品電子監管碼類似,產品質量電子監管遭到行業的強烈抵制。2008年,全國多家防偽企業委托律師起訴國家質檢總局推廣電子監管碼違法,最後迫使國家質檢總局放棄對電子監管碼的推廣。
藥品電子監管碼也一度因此停滯。但2010年,借助醫改,國家藥監局發出《關於基本藥物進行全品種電子監管工作的通知》。此後,藥品電子監管碼工作得到全面加速,藥品賦碼範圍也不斷擴大,從麻醉藥品、精神藥品到基本藥物,從藥企、批發商到藥店全環節覆蓋。
“在醫改的形勢下,一些反對的聲音也就未必能聽得到了。即使不支持,但藥監局要搞,也只有無條件服從。”江蘇省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繆寶迎告訴南方周末。藥品零售企業全面反彈很正常,“過去搞的電子監管,都沒有涉及他們。這次真正動了他們的奶酪,肯定不幹。”
據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統計,全國藥品零售連鎖企業3570家,下轄門店15.82萬家,實行電子監管碼後,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增加運營成本初步估算為40.87億元。
“還有掃碼等繁瑣過程所增加的倉庫人工成本、門店人工成本、設備和維運費用。”趙飈曾算過一筆賬,“最終實施電子監管碼,整個藥品生產、批發和零售環節每年將增加300億元開支,而這些將全部轉移到老百姓身上。”
而在藥企、藥店看來,藥品電子監管碼與原有的批號管理對於藥品追溯,區別並不明顯,兩套追溯體系並行,有重複建設之嫌。
除了成本,藥企更擔心數據安全問題。
2015年“兩會”期間,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謝子龍公開向國家食藥總局建議,藥品電子監管信息涉及國家安全,“應立即停止藥品電子監管碼系統由企業運營”。他指出,電子監管碼所包含的信息,從一定程度上是企業機密,若是被藥監局之外以營利目的為主的企業所擁有,將威脅到企業和整個醫藥產業的信息安全。
從事醫藥軟件行業二十多年的劉鈞也深知這些數據的價值。“一家藥企,要買到其二十種藥品全國消費者的數據分布,就要花費上千萬。而阿里健康掌握幾十萬種藥品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用於新藥研發、市場研究等,十分寶貴。”
對於行業的質疑,阿里健康曾多次聲明,食藥監總局是平臺數據的擁有者,自己只是數據服務平臺的建設者和運營者。
江蘇瑞德信息產業有限公司是入駐阿里健康數來寶平臺、提供增值服務的軟件商,其工作人員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表示,公司進行軟件開發時所使用的都是“脫敏”數據。“我們並不接觸藥企的數據。藥企使用我們的軟件,需要直接向阿里健康申請、授權,上傳自己的數據,也看不到別的企業數據。”
“目前還無法證實阿里健康銷售數據。”一名醫藥軟件集成商告訴南方周末,“但食藥監總局跟中信21世紀當初的合作方案是什麽,其中有沒有數據監管和利用方面的設定,至今沒有公布,大家擔心也很正常。”
取消電子監管?
2月20日,在發布暫停執行藥品電子監管相關規定的同一天,食藥監總局也就《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修訂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草案主要是將“藥品電子監管系統”的表述修改為“藥品追溯系統”,以突出企業自主建設的主體責任,並取消強制執行電子監管碼掃碼和數據上傳的要求。
“公告的內容非常不具體。企業幾乎無法執行。到底怎麽個‘暫停’?是生產企業、批發企業、零售企業都‘暫停’,還是只有其中一部分企業?從‘暫停’到‘重啟’的條件是什麽?大約會‘暫停’多長時間?現在正在執行的企業怎麽辦?比如已交了錢的企業怎麽辦?……”趙飈在自己的博客里發出一串疑問。
這也是阿里健康的疑問。其公告顯示,運維藥品電子監管網的收入,占阿里健康最近一年收入的將近全部,“本公司預期,若食藥監總局長時間暫停執行2015年第一號公告或未來公布其他新的政策,其可能對本公司收入、業務及運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不過,在繆寶迎看來,完全取消藥品電子監管並不理性,高風險產品的電子監管不應斷檔。“所謂高風險產品,主要是2007年和2008年實施的特殊藥品、血液制品、疫苗、中藥註射劑及第二類精神藥,以及從2012年開始實施的對含麻黃堿類複方制劑、含可待因複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諾酯複方制劑的電子監管碼。這些產品,都屬於高風險類產品,實施電子監管是必要的。”
19家連鎖藥店則建議全面取消現行藥品電子監管碼,而不是暫停,也不僅僅是針對零售藥店取消強制。“既然強制推行電子監管碼沒有上位法支持,也不符合國務院2015年95號文提出‘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的精神,應該全面取消而不是暫停。如果上遊制藥企業、批發企業對於藥品電子監管碼追查商品流向的功能有商業需求,完全可以由企業自身選擇合作對象,進行市場化運作,行政權力不應幹預。”聯合聲明中寫道。
其實,在藥品電子監管碼實施以前,不少藥企出於自身需求,都已建立自身一套防偽、防竄貨的追溯體系。上述江蘇瑞德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推行藥品電子監管碼後,很多企業停用了自己的追溯體系,或者二碼合一。現在國家喊暫停,許多藥企都在觀望,要麽繼續用阿里健康的藥品電子監管碼,要麽重新建立自己的體系。”
2月27日,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產品追溯系統建設情況的公告。公告稱:“公司決定在CFDA暫停執行相關規定期間,將藥品采用的電子監管碼改為使用‘哈藥產品追溯碼’,持續推進公司產品追溯系統建設工作。”
觀望政策變化的,還有印刷行業。由於監管碼的特殊性,醫藥包裝的印刷企業需要引進專門的噴碼設備。多家藥監碼噴碼設備供應商表示,相關業務受到一定影響,但因為剛開年,不是很明顯。
對於現行的藥品電子監管碼,他們認為其技術相對落後。“現在的藥監碼是條形碼,存儲的只是數據信息,而現有的追溯應用已經可以采用二維碼,能夠存儲更多信息,比如現在的獸藥產品追溯系統。”廣州偉士多包裝設備有限公司一位人士告訴南方周末。
獸藥產品追溯工作由農業部推進,“國家獸藥產品追溯系統”在中國獸藥信息網上運行,不收取任何費用。其中,追溯系統經營軟件的開發、技術支持和培訓工作由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負責。
吸金破十億,文化眾籌關鍵點是什麽?風控!風控!風控!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09/154606.shtml
導讀 : 文化眾籌風口已經開啟,把握本質和關鍵或將能夠成就下一個Kickstarter。
眾籌平臺的出現將我們真切地帶進了一個全民參與投資的新時代。眾籌,特別是文化眾籌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它本身就攜帶著的情懷與投資的雙重屬性,這讓我們冷冰冰的資本市場交易之外看到了些許的溫暖和人情味兒。
《小時代4》、《黃金時代》、《靈魂罪男女》、《監靈神探》等知名影視劇通過互聯網進行眾籌則更是將原本看似遙遠的影視投資帶到了普通投資者的眼前。根據2015年最新公布的《中國文化產業資本報告》顯示,僅2015年一年,文化眾籌的吸金金額就突破了9.58億元。文化眾籌的資金規模接近10億元表明:衍生於情懷之上的文化眾籌的投資吸引力是多麽巨大。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文化眾籌的風口是否已經到來?文化眾籌平臺能否成功的關鍵點又在哪里呢?
文化眾籌吸金將破10億,風口已然開啟
眾所周知,2015年是國內經濟面臨眾多挑戰的一年。在這一年里,我國的經濟發展逐步進入到新常態,高能耗、高汙染的產業逐步被淘汰,綠色、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關註。以影視、民宿、旅遊、文化創意為代表的文化眾籌作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它的突飛猛進的發展則昭示了整個市場的火爆。
《美人魚》在春節檔的突出表現,票房節節沖高,讓我們看到了以影視為代表的文化產業蘊藏著的巨大的發展活力,而以《靈魂罪男女》、《監靈神探》、《君臨天下》為代表網絡大電影在影視眾籌平臺的持續火爆則讓人們看到了以互聯網為媒介的新經濟條件下,廣大投資者對於以影視為代表的文化眾籌的青睞。
然而,就在文化眾籌的吸金能力已經達到10億元大關的今天,如果再說文化眾籌的風口到來或許已經為時已晚。投資夾雜著情懷的眾籌不斷秒殺著傳統投資者的投資理念,以網絡大電影、網絡遊戲為代表的“互聯網+影視”眾籌平臺的突出表現則從另外一個方面告訴我們文化眾籌的風口已經到來。
眾籌作為一種商業模式,自然永遠都擺脫不了和收益相關的話題,而具有人文情懷或者話題營銷性的文化眾籌或許更加能夠激發起投資者的投資熱情。我們原發於長期積累經驗的常識的判斷則能夠讓我們對於項目本身有一個直觀的判斷,這種判斷就是我們參與文化眾籌的原發性動力。再加上投資者對於衍生於文化眾籌精神層面的追求,所以文化眾籌會比其他行業的眾籌有著天然的吸引力。以影視眾籌為例,我們參與眾籌能夠獲得與明星見面、參加新片發布會、座談會的機會,甚至還有可能獲得參演所投項目的機會。
以影視眾籌為代表的文化眾籌的吸金能力或許遠遠不止這些,而處於風口之上的文化眾籌的本質是什麽?文化眾籌的關鍵點又在哪里呢?
文化眾籌的本質是社交,社交是敲門磚
衍生於文化產業的文化眾籌自然攜帶了不少文化的屬性。文化作為一個國家的軟性力量,它的發展帶有不少人文情懷。人文情懷本身就帶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互,因此,從本質上來講,文化眾籌的本質更加偏重於社交,廣大投資者通過參與文化眾籌獲得最多的或許是互動的快感,有趣的感受還有項目本身散發著的濃濃的個性。
互動的快感。投資者真正參與到文化眾籌項目當中很多時候是出於一種互動的需要,通過參與眾籌項目,投資者希望同項目方、主創人員建立起良好的互動。以時下比較火爆的影視眾籌為例,很多投資者參與其中就是想要通過參與項目可以和心儀的明星或演員建立起一種互動。明星通過實時發布和眾籌項目相關的動態讓投資者及時了解項目進展,而投資者同樣可以通過參與明星見面會、看片會、新聞發布會近距離感受明星的氣質,更有可能獲得參演所投項目的機會。我們將項目方和投資者的這種互動稱做“粉絲經濟”。
以眾籌成功的《靈魂罪男女》為例,很多投資者參與其中主要是原因就是騰訊資深設計師、QQ空間代言人“鵬飛姐”將會參演。因為“鵬飛姐”是網絡紅人,投資者通過參與這部影片的眾籌想要獲得與網絡紅人“鵬飛姐”的良性互動,並以此獲得影片拍攝期間的探班、明星見面會等活動,進而建立起良性的互動。
而阿里推出的“娛樂寶”更是體現了文化眾籌的互動性這種社交特性。以阿里“娛樂寶”里的《小時代4》為例,最低投資金額是100元。阿里影業的相關負責人就表示,阿里娛樂寶就是一個有著很多粉絲權益的理財類的產品。投資者通過投資《小時代4》將會有機會獲得與該部影片的主創人員互動的機會。“娛樂寶”對接的好幾個電影產品,都曾宣傳過這樣的權益:到影視劇組探班,獲得主創見面會門票、電影點映會門票、獨家授權發行的電子雜誌、明星簽名照、電影票等。
可見,這些文化眾籌平臺吸引投資者的關註點更多的還是在於試圖通過這種互動吸引更多投資者的投資,而投資者也願意通過投資眾籌項目獲得這樣一種和明星互動的機會。
有趣的感受。傳統的投資項目就是一個理財工具,項目並不會帶給投資者一些有趣的感受。文化眾籌卻不是這樣。投資者不僅從投資項目開始的時候便能夠獲得一種有趣的感受,而且在項目推進的每一個階段都能夠感受到項目本身帶給投資者的有趣感覺。
這種有趣的感受有些是項目本身的有趣。比如,一些文化類眾籌項目通常會利用較為獨特的創意讓用戶感受這種有趣,現在京東眾籌的平臺上就有很多創意類的項目進行眾籌,這些項目本身就非常有趣。而影視類文化眾籌項目的這種有趣更多地表現在題材、內容上。
《大聖歸來》、《小時代4》、《靈魂罪男女》、《監靈神探》……這些已經在眾籌平臺上取得眾籌成功的案例,正是他們在題材上的另辟蹊徑,在內容上的精益求精才讓投資者看到了參與這類項目眾籌可以獲得有趣的感受,因此才會參與其中。從這個方面來講,文化眾籌的社交屬性更加明顯,因為在社交平臺上面,有趣的話題,有趣的內容便會引起成千上萬人的點贊或轉發。
當然,文化眾籌的有趣感受如果僅僅停留在項目的題材和內容上必然無法給投資者以持續不斷的趣味性。根據項目的進展情況,及時向投資者輸出或者讓投資者感受到這種趣味性才能保證用戶的投資者熱情不減,並會持續參與下一個新項目的投資。
濃濃的個性。參與文化眾籌的項目必然有吸引投資者的地方,除了項目自身的背景之外,更多的投資者更加關註的是項目自身是否有足夠的創意,是否足夠吸引人。這便是文化眾籌項目的濃濃的個性。其實,這種個性就是項目的創意。投資者關註文化眾籌更多的就是項目的創意,特別是打動人心的創意可能是促使投資者投資的最關鍵也是最直接的因素。
文化眾籌濃濃的個性除了平臺本身富有個性之外,項目本身的個性更加能夠激發起投資者的投資熱情。以目前世界範圍內影響力較大的Kickstarter為例,它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平臺本身有很強的創意性,上線的項目本身同樣具有非常強的創意性。2009年創立至今,kickstarter推出的成功專案已逾3.8萬件,總募款金額約為4.41億美元,預料還會繼續成長。平臺和項目的濃濃的個性相互輝映才能促進投資者關註,進而促進眾籌平臺的發展。
文化眾籌除了具備這些社交的屬性之外,最根本的還是要讓投資者能夠獲得最根本的高收益。因為眾籌畢竟屬於互聯網金融的範疇,投資者參與投資獲取回報是眾籌能夠稱之為互聯網金融的根本所在。即使是具備了很多社交屬性的文化眾籌同樣不會例外。因此,在文化眾籌風口已經開啟的情況下,如何保證投資者獲得穩健的高收益則會成為文化眾籌平臺成功的關鍵。
風控作為文化眾籌平臺保證獲得穩健高收益的關鍵,無疑將會成為文化眾籌平臺成功的關鍵點。
文化眾籌的關鍵是風控,風控是決勝秘籍
盡管眾籌在短短的時間內便獲得了飛速的發展,但是不可否認在發展過程中同樣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以時下較為熱門的影視眾籌為例,盡管之前有《大聖歸來》、《小時代4》、《監靈神探》、《靈魂罪男女》諸多成功的案例,但依然改變不了影視眾籌項目成功率較低的現實。
據《證券日報》統計數據顯示,受到票房和收益率波動較大的影響,影視類眾籌平臺項目成功率僅在64%左右。因此,如何利用對項目的風控做好項目的把關,提升文化眾籌平臺的成功率將會是未來文化眾籌平臺贏得市場的關鍵。
一、做好項目篩選,避免大幹快上。
受到國內眾籌網站競爭激烈的影響,為了導流用戶,眾籌網站對於項目前期的甄別度勢必會下降。這就導致一些較為粗劣的項目同樣會在眾籌平臺上出現,再加上文化類眾籌項目就對於項目本身就有著很高的要求,缺少項目篩選勢必會造成上線項目質量上的參差不齊,眾籌項目的成功率大打折扣。
以影視眾籌為例,2013年發起眾籌的《大魚海棠》因其預告片在首爾國際動漫節獲得最佳技術獎而獲得眾多粉絲支持,在某眾籌網站上籌得 150萬元的投資,參與人數達數千人。然而主創團隊屢次跳票,電影檔期一推再推上映無期。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大原因就是由於文化類眾籌平臺缺少對項目的嚴格把控,對於上線項目的題材、內容和團隊認識不清造成的。
因此,必須做好項目篩選,避免大幹快上。以項目篩選作為文化眾籌平臺的第一道關口,從上線的項目上把控整個項目的發展方向,減少信息不對稱對眾籌平臺的影響將會是做好風控的第一步。
首先,從制片方和制作團隊上做好項目篩選。
對於制片方的影片運作能力,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把控,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要看制片方有無運作此類影片的成功案例。另外,還應當考量的是整個制作團隊的班底和演員的口碑,通過基於項目基本情況的把控可以做好項目篩選工作,減少由於制作團隊的班底和演員口碑的負面影響對項目收益造成的影響。
其次,從發行團隊上判斷項目實際推進效果的好壞。
在項目篩選的過程中,我們還要關註的一點就是發行團隊的陣容,這套發行團隊必須具備較強的傳播能力和風險的應對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項目遭遇困境的時候利用能力較強的發行團隊處理好各種危機。
只有從這兩個方面做好項目的篩選才能做到上線到平臺的項目都是優質的,而只有優質的項目才能獲得投資者的青睞,最終保障眾籌項目的成功和投資者權益。
二、做好資金監管與回籠,規避資金陷阱。
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眾籌平臺,投資者最為關心的依然是資金問題。如何做好資金回籠,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做好資金管控,減少或避免資金陷阱將會促進文化眾籌平臺風控更好地發展。
另外,他們還會對上線項目的市場前景、投放渠道、受眾群體進行較為精細的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對上線項目進行資金的回籠與管控,從而推進項目的落地與施行。通過全程參與項目的實施過程,管控資金流向,從而避免資金陷阱。具體來講,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資金的管控。
第一,了解眾籌項目固定資產抵押的情況。
必須全面分析上線項目的固定資產抵押情況,切實做好固定資產的全面歸集和整理,對於是否存在固定資產抵押的情況嚴格把關,避免因項目固定資產重複抵押造成的項目出現問題後資不抵債的情況。
第二,避免眾籌項目使用較為複雜的金融工具。
保持眾籌平臺的單一型結構,減少複雜的金融工具介入造成的混亂,建立共管賬戶,保證專款專用,避免項目款項應用到其他方面造成項目開展後期的資金短缺。
第三,強化項目投資人教育及風險提示。
必須做好投資者的教育,特別是要做好和項目相關的投資者教育,通過教育讓投資者了解整個項目推進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減少投資者對於項目不知情,不了解造成的盲目投資。後期還應及時做好風險提示和預警,保障投資者能夠及時了解項目的實際風險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只有按照以上的方式進行眾籌項目的風險管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前眾籌項目參差不齊的現狀,更好地促進文化眾籌行業的發展。
現在,文化眾籌風口已經開啟,把握本質和關鍵或將能夠成就下一個Kickstarter……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孟永輝,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創建的公司估值數十億,所投項目均漲21倍就靠這兩個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09/154613.shtml
導讀 : 他在不斷去總結這十年的創業經歷時,發現使得他成功的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專註。專註不僅是一種創業態度,是搶占市場的有利武器,更是要堅持的投資邏輯。
胡博予是藍湖資本合夥人,市值數十億人民幣的上市公司安碩信息的聯合創始人。2014年創立了藍湖資本,期間推動了對豌豆莢、車語傳媒、優信拍、 51TaIk、美菜網等多個企業的投資。他在不斷去總結這十年的創業經歷時,發現使得他成功的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專註。專註不僅是一種創業態度,是搶占市場的有利武器,更是要堅持的投資邏輯。以下是胡博予在“投資人說”做分享的內容: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專註的力量”,主要聊聊專註在我自己創投經歷中起到了什麽樣的作用。
一、專註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搶占市場的有利武器
先從我自己的故事聊起。我到現在為止總共投資過8家早期的公司,這些項目的估值平均漲了21倍,平均每家公司後續輪次的融資金額1億美金。我覺得自己的運氣還是挺好的。
在之前我有近十年的創業經驗,99年我讀大三的時候,跟幾個小夥伴創立了一家公司叫安碩信息,目前是中國最大的信貸管理軟件公司。雖然現在大家看它是一家非常成熟的公司,一千多個人而且在創業板上市,市值也經常波動在幾十億到幾百億之間,而回到十六七年前也就是99年創業之初,它是一家很小的公司,我還在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讀本科三年級,公司就開在學校的信息中心里面。
那時我們在學校機房旁邊的一個小房外加旁邊幾平米的樓梯間創業,初始基金就幾萬塊也只夠買一些電腦的錢。我們當時的6個人的聯合創始人,沒有任何的關系,團隊當中我本科還沒畢業,2個人是碩士畢業不久,還有一個人碩士在讀,有一個在國企做了好幾年,還有一個自由職業者,真的算是草根創業者。
當時最早的主營業務還不是做銀行軟件,我們做了個博物館藏品的管理軟件,還算是挺成功的,占據了80%至90%的市場份額。我們的軟件做得非常靈活、邊際成本很低,但這個行業市場太小,不得不做業務的轉型,於是我們就把原有的這個業務停掉了。
2001年我們開始做銀行軟件業務,起步是幫浦東發展銀行的一個支行開發一套信貸分析系統,從一個很簡單的小軟件開始,慢慢地我們滲透到銀行的分行後來到總行。剛開始的時候,競爭是非常激烈的。2000年有很多有關系的企業都進入到了軟件行業,那時候軟件是一個很高大上的行業,毛利看上去也很高,十幾個人做個軟件收入有幾萬,也是很好的生意,所以很多人都進入到了這個行業。
而我們這樣幾個很草根的創業者,沒錢又沒資源,該怎麽做呢?老實說在我離開安碩之後,我不斷地去總結這十年的創業經歷,發現使得我們成功的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專註。
我們一開始專註是因為我們沒有別的東西,那沒有關系,銀行憑什麽用你們的東西?我們就是把產品做到極致。
銀行只存錢是賠錢的,他得付利息給你,他賺錢靠什麽,銀行主要收入是靠貸款,就是靠存、貸利息的息差。所以信貸系統是他最核心的系統,銀行里面也有大量的員工使用,所以信貸風險管理系統對銀行非常重要。
但是在那個年代,就是2000年的時候,我覺得對於這個行業正是變得越來越開放的階段,很多銀行里面真正懂業務、真正想把事情做好的一個新生代,可能35到40來歲,這些人開始慢慢有話語權。另外就是我們競爭對手里面有很多特別大的公司,他們的業務來源非常多,但是我們很小,我們也不懂別的東西,而且我們幾個人也沒有精力去做別的東西,所以我們接的單都是信貸系統的。其實安碩的技術真的不是比別人牛多少,主要是我們只做這一件事,當你整個公司如果能為一件事情做優化的時候一切都會變得不是那麽麻煩。
二、堅信人少力量大,堅持專註的投資邏輯

接下來我再跟大家分享下我們對風險投資的理解。這張圖是我把中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都列在里面、根據市值做的一張餅圖,我們發現其實真正市值這個東西是非常集中的,我們看到3/4的市值就集中在那麽四五家公司。把這幾家公司去掉,剩下的公司做成這張圖,形狀也差不多。所以大部分的價值是極少數公司創造的。

另外一張圖是我總結的,在不同年代最優秀的一些公司,他們從創辦到達到100億美金用了多少年。我們看到這個數據是越來越小,沃爾瑪40年,微軟21年,騰訊9年,阿里巴巴9年,臉書5年,Uber4年,滴滴2.5年,花的時間越來越短。所以我們早期投資人是時間的朋友。
所以我們藍湖的策略是這樣的:
1、專註尋找結構性變革中的巨大的機會;2、專註於長期價值創造,專註於早期投資;3、專註於尋找和幫助最優秀的企業家。
因為我們專註這些東西,所以它能很快幫我們建立自己的優勢。有人說我們是匠人機構。我們相信人少力量大,人多了動作就慢,我們不太相信一大群人跑得起來的東西,還有就是我們的獨立判斷能力。因為我們不會看一堆各個行業,我們只看我們關註的領域、不斷積累對這個領域的認識,對於投後服務能力也很重要。
三、優秀的創業者通常具有判斷力、領導力、強大的動力等特質
剛才提到我們專註於尋找結構性變革中的巨大機會。其實這也是最近五六年才發生的事,隨著智能手機不斷下沈,非常深刻地改變了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改變了用戶交流的方式。智能手機不但可以用來獲取信息,它還可以用來溝通和交易、用來下訂單。 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三個我們所投的案例:

在2014年我們發現小餐廳的老板、金杯車司機,這樣的人開始普及智能手機了,當時美菜就抓住了這個機會。他們從14年6月開始上線,我從7月份開始關註,我們發現他們成長的速度非常非常的快,所以10月份決定要投他們,那時候它的規模還挺小的,一天的客戶定單可能就100個,但成長速度非常快,用戶留存率非常高。當時我記得每4個禮拜美菜的用戶就會翻一倍,等到三個月以後,實際上已經翻了10倍了,等到又過了五六個月到2015年年中的時候已經翻了100倍。目前它已經進入到了全國20多個城市,而且他們能把核心壁壘越做越高。
這個模式的壁壘在哪里呢?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物流的規模效應。在前端配送物流的核心實際上是單車載貨貨值,其實就是你這輛車上能裝貨的程度,美菜能做到比競爭對手單車的配送貨值高出一倍多,這些東西是你成本里面主要的成本,美菜是一個電商公司,這個是它的核心,所以這樣就跟其它競爭對手拉開距離了。另一方面是采購端的規模優勢,你有穩定的大規模的采購量,農產品供應商就能在產量不足的時候優先滿足你,在質量不穩定的時候優先滿足你的質量標準。
第二個要講的叫手機貸。我們發現有很多收入在三五千這個階段的人群,他們其實是月光族,而且有時候還不夠,他下個月還要借錢,他跟別人借錢不好意思、還挺麻煩的。那麽手機貸又做什麽呢?你可以在手機上,很短的時間里借到錢,並且單筆利息也不高。那麽做這個事的核心壁壘是什麽呢?
我理解的核心壁壘是不斷積累的用戶習慣數據和用戶習慣行為。用戶不斷的借錢之後,我這個平臺就能判斷哪些是好用戶哪些是不好的用戶,不好的用戶我們擋在外,好的用戶就逐漸培養用戶黏性。實際上貸款、保險這兩個領域都是逆向選擇,往往有特別強大動力的去買保險去借貸款的人都是知道自己身體不好,或者是借款就是要坑錢的,不打算還的,那麽數據就能夠幫助你更好的做好客戶的篩選。
第三個是鬥米兼職,它也符合結構性的變革特征,因為智能手機的下沈,勞動力成本上升和政策所導致的靈活用工的需求爆發。它上線三四個月,成長速度非常非常快。這個領域,鬥米兼職的模式是什麽?就是通過手機APP,你可以找到你附近適合你的兼職工作並報名,對於企業端就是幫你找到兼職的工人,它其實就是一個綜合的人才市場。
這個市場里面它的工作越多,它的用戶越多且用戶的選擇越多,就越有機會找到適合他的工作,那麽求職用戶的體驗越好,求職用戶的黏性就會越好口碑也會越好,這樣就能更好地滿足我們企業端的需求,這就是很典型的雙邊網絡。
所以我們看好的項目有幾個方面的特征:
一、市場要大或是市場潛力夠大。
二、要能夠建立很高的競爭壁壘。我們發現在一個不能構建很高壁壘的行業往往就是兩個情況,要不就是大家都不是很賺錢,資本效率也不高;要不就是它就變得非常分散,比如說壁壘不高的行業像會計外包行業,你看到過一家特別大的財務外包公司嗎?很少。
我再解釋一下藍湖對團隊選擇的要求。我自己去花了很長時間一個個的去研究那些成功的企業家到底有什麽特質?最後總結出三個最重要的特質:
1、擁有判斷力;他知道選什麽樣的方向,在打仗的時候,他知道要打贏這場仗勝負的關鍵點在什麽地方。他也知道什麽時候該做什麽樣的事情,這樣的人節奏感很好,一旦碰到問題,他能夠把問題背後的原因找出來並解決它。
2、擁有領導力;就是對人的判斷,優秀的企業家能夠組織一支戰鬥力很強的團隊,擁有獨立的判斷力而且有很強的說服力。
3、擁有巨大的動力;同時我發現滿足前兩點的人,如果他的動力不夠強大,最後也是做不成事情。比如特別有錢的人,不夠勤奮。之前有人問我:“創業跟家庭之間怎麽平衡?”我覺得這個問題我很難回答,因為其實真的很難平衡好。
因為創業這件事情跟你要享受生活、家庭其實不是特別兼容。如果你問我創業與生活之間該怎麽平衡?我就很好回答了,因為創業就是我的生活!如果我不喜歡這件事情,我就不來做這件事情,所以創業必須是動力很強的人才能做。
四、創業者要學會獲取第一手的信息資料

我們認為主要存在這四個大的方向:
1、娛樂、社交、電商、本地服務等領域通過創新體驗、創新供應鏈、面向新的受眾人群,這里會有平臺型的創業機會。說的可能比較抽象,但是不抽象就沒辦法表達。
2、人工智能在ToC、ToB的應用。包括手機,包括PC、互聯網,目前都已經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了,現在就應該進入人工智能這個時代。
3、智能移動設備繼續下沈也會帶來對供應鏈效率提升的創業機會還有就是之前一些很難規模化的行業。由智能設備驅動的規模化,本來很分散的效率很低,智能很低,因為有物聯網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而且可以規模化,而且可以構建壁壘。
4、還有就是大消費升級驅動的產業結構變化。
給創業者的兩點建議:
第一、專註,是非常強大的力量。當你沒找好方向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專註找方向,當你找好方向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專註的做好這件事情並專註優化這件事情。
第二、執行力來自判斷力、判斷力來自堅持不懈的自虐的獨立觀察、獨立思考。這個世界不是你看見的東西太少,而是你看得見東西太多,但里面大多都是不靠譜的,有的人說這里有機會,那里有機會,但只有你去跟客戶聊了,只有你去做了,這才是靠譜的東西,這才是一手的信息,所以我特別鼓勵大家去獲取一手的信息,不要輕易相信別人說的。
本文來源投資人說(ID:touzirenshuo)作者藍湖資本胡博予經授權轉發,如需轉發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胡博予,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一個商城就能扛十億 韓國衣戀揮軍西門町
2016-03-28 TWM
|
|
台北市西門町的杜拜帆船造形地標阿曼TIT大樓,近日掛上巨幅韓星廣告。原來,這個誠品與信義區知名商場Neo19都曾有意進駐的五層樓商場,已被韓國最大服飾集團衣戀(E-LAND)租下;三月二十五日開幕時,主打MIXXO、SPAO、WHO.A.U等時尚品牌,同時引進「兩餐」辣年糕等餐飲品牌。 衣戀在韓國握有一五○個時裝與二十幾個餐飲品牌,年營收逾三千億元新台幣;一年半來,揮軍台灣指標性商圈,店面越開越大,從台北一○一的近五百坪、去年租下逾千坪的微風忠孝,這次在西門町更租下三千五百坪。衣戀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張柱元表示,去年在一○一與微風忠孝創造近九億元業績,今年預估翻倍至二十億元,甚至訂下二○二○年一五○億元的目標。 張柱元指出,衣戀在韓國、中國等地,都擅長操作整棟的「複合式商城」,一個商城就能扛十億元業績,「新竹、台中、高雄都有看到不錯的點。」看來,衣戀喊出一五○億元業績目標,是玩真的。 撰文 / 鄧 寧 |
“限孩令“下《爸爸去哪兒》將停播 多家上市公司數十億廣告怎麽辦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4665.html
4月17日,廣電總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顯示,廣電總局將從節目數量、節目內容、播出時間等方面對真人秀節目進行引導調控,原則上“不允許再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參與的真人秀節目”,防止包裝造“星”、一夜成名。
很顯然,該政策受沖擊最嚴重的要數親子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知情人士透露,《爸爸去哪兒》已經停播。據第一財經記者,《爸爸去哪兒》停播背後除了廣電總局的《通知》,還因為《爸爸去哪兒》的導演離職。
而《爸爸去哪兒》停播“受傷”的不僅僅是湖南衛視,還有一大批廣告主以及相關制作方,涉及多家上市公司。湖南衛視方面則直接閉口不談,記者多次聯系湖南衛視總編辦負責人或含糊其辭,或拒接電話。
《爸爸去哪兒》遭遇“限童令”
據悉,在《通知》下發後,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和浙江衛視《爸爸回來了》都作出調整,將不再制作播出。值得註意的是,上述《通知》與今年2月份流出的“限孩令”內容頗為一致,“限孩令”就此被正式確認。
實際上,早在2015年7月,廣電總局便發出《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節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關註普通群眾,避免過度明星化。廣電總局當時通過內部通知提出,“真人秀節目應註意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盡量減少未成年人參與,對少數有未成年人參與的節目要堅決杜絕商業化、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的不良傾向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現象。”
事實上,除了廣電總局的通知,《爸爸去哪兒》導演謝滌葵離職跳槽江蘇衛視將執導新節目也是重要原因。據悉,4月15日,江蘇衛視官博發微博宣布,謝滌葵將執導新節目《戰鬥吧男神》,並將於江蘇衛視播出。在江蘇衛視2016年春季發布會現場,謝滌葵更是放言,《戰鬥吧男神》意圖要超越《爸爸去哪兒》。
據悉,除了《爸爸去哪兒》,浙江衛視的親子真人秀節目《爸爸回來了》也將停播。據統計,2015年,全國衛視頻道有100余檔綜藝節目播出,其廣告市場份額也超過百億元,其中不乏一些兒童真人秀節目。同年7月,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節目避免過度明星化,摒棄“靠明星博收視”的錯誤認識,不能把節目變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場所;並提出,真人秀節目應註意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盡量減少未成年人參與。
葉榕投資創始人黃歷向本報記者表示,真人秀節目“限童令”雖然來得有些突然,但長遠來看,對綜藝節目起到了正確的引導及扶持作用。一名長期觀看綜藝節目的觀眾則表示:“目前一些兒童參加的親子類真人秀的很多觀眾是兒童,這些兒童往往會模仿真人秀里兒童的行為,而這些真人秀節目編導痕跡太濃,一些兒童的不良行為或編劇指導下的行為可能會對一些孩子產生不良影響。”
數十億廣告、多家上市公司受影響
《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堪稱現象級節目,其收視率以及廣告招商屢屢打破綜藝節目記錄。在去年的湖南衛視廣告招商會上,《我是歌手4》和《爸爸去哪兒4》打包的獨家冠名權賣出了11億元。此前,第一季《爸爸去哪兒》廣告冠名權僅2800萬元,第二季上漲到3.12億元,到第三季,該節目的冠名費已經達到5億元,較第一季上漲了超過18倍。
如今,停播的第四季雖然具體冠名費多少並不清楚,但按照前幾季的趨勢,價格也將達到數億元。停播後已經簽約的廣告面臨無法執行的困境,投放廣告的企業營銷策略也被打亂亟需重新調整。
隨著《爸爸去哪兒》的影響力擴大,包括999小兒感冒靈、思念水餃、英菲尼迪等均大手筆投入其中。其中,英菲尼迪更是以幾百萬元的投入,獲得幾個億的宣傳效果。在第二季中,除了獨家冠名費3.12億元外,愛奇藝獨家網絡版權1億元左右。英菲尼迪等廣告商的特約費1.71億元,其中光樂視TV合作費用就達到4500萬元。而第三季,除了廣告冠名費創新高達到5億元外,該節目總廣告收益或超過15億元。
此外,在網絡播放平臺上,廣告戰也競爭激烈,特別是首席冠名、特約贊助等戰略級合作夥伴權益,也引發包括食品、飲料、日化、汽車、家電、鞋服、IT等行業30多家重量級廣告主的爭奪。多家上市公司與《爸爸去哪兒》有廣告合作。
此外,《爸爸去哪兒》制作方中也不乏上市公司。2014年,華錄百納(300291.SZ)曾溢價671.38%收購《爸爸去哪兒》冠名的運作方、《爸爸去哪兒》大電影出品方藍色火焰。華錄百納當初收購藍色火焰時就稱,如果公司的影視綜藝作品“走偏”,將會面臨風險。
藝恩高級分析師馮珺向本報記者表示,兒童類真人秀前幾年比較受歡迎,但自從去年戶外競技類真人秀開始火爆後,兒童類或親子類真人秀的熱度已經下降,政策此時出臺對各大衛視影響不大。事實上,“親情類真人秀也已經從兒童轉向成人了。” 馮珺告訴本報記者,由湖南衛視與華錄百納、藍色火焰聯合推出的大型孝道類(成人親情類)真人秀《旋風孝子》就是主攻成人與父母間的親情綜藝節目。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