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街坊股神

2006-10-26  NM

街坊股神





港股懶理十月股災的魔咒,長升長有,本週二恒指更企穩於一萬八千一百點樓上,離二千年的歷史高位,只差百多點。

事實上,自沙士後股市拾級而上,牛市已近四年,可謂雞犬皆升,造就大批街坊股神浮面。如曾錦安,憑貼中一隻富士康勁賺逾百萬元,深受街坊擁戴,被封為「元朗股神」;而綽號「巴菲陳」的荃灣散戶陳志強,亦因揀股了得,成為股友明燈;還未計在網上稱王的一眾投資專家及博客。

牛熊角力,後市如何依然難料,但肯定的是,港股風高浪急,缸邊搵食越見兇險,一眾「股神」能否經得起考驗,且拭目以待。元朗股神曾錦安

簡歷:預科畢業,曾任遠東銀行股票及外匯交易員,現任宏利保險分組經理

成名作:去年炒賣工業股富士康(2038)及其末日認購輪,一鋪勁賺過百萬元

現時心水股:新宇亨得利(3389)、精熙(2788)、交行(3328)及大快活(52)

位於元朗大馬路,樓高十二層的匯豐大廈,逾半租客皆為證券行。不論投資初哥、全職炒家,以至於股海浮沉的師奶,每天都會來此聚腳,或賽後檢討,或交流「獨家猛料」。

不過,近年最熱蒲點,首選頂樓的凱基證券,皆因街坊口中的「元朗股神」,經常到此打躉,吸引大批「粉絲」慕名而來。記者向凱基的散戶陳太打聽,她即說:「哦,呢度個個都識佢!不過佢唔係日日嚟,多數係期指結算日先見到佢。」

「元朗股神」名叫曾錦安,最為街坊津津樂道的事蹟,是他於去年初預言工業股富士康必成大器。他由股價七元時開始入貨,再下注相關的末日認購輪,直至今年八月該股被納入恒指,高見廿七、八元時,才於高位賣清,埋單賺逾一百萬元。

徒弟遍及老中青

上週記者邀約他採訪,凱基的職員特別為他安排會客房間,盡顯江湖地位。提到富士康,曾錦安說:「我睇佢招股書,三大手機龍頭Nokia、Motorola同Sony Ericsson都係佢嘅客,市盈率先係十幾倍,(股價)肯定會上。」

證券行內,上上下下,都尊稱曾錦安一聲「師傅」。記者與他於元朗街頭閒逛,每隔廿步便有熟人向他打招呼;到餐廳午膳,又有人主動獻殷勤,幫他等位。「有人話同我喺元朗行街,好似區議員落區咁。」

連今年七十六歲、炒股幾十年的散戶老李,也自認是其徒弟。一個月前,老李聽從「股神」指點,於一元買入創富生物科技(340),賺了五、六仙便沽貨獲利,但上週該股已攀至一元七角。

「你哋咁冇耐性,賺唔到大錢㗎!次次賺少少,一鋪輸清光,最後咪益咗證券行!」西裝筆挺、四十出頭的曾錦安如老豆教仔般道,然後即時致電經紀掃入五萬股,型盡全場。老李被罵得頭耷耷,也不敢駁嘴,反而他間中會叫太太煮撚手咖喱,以饗嗜辣的恩師。

捕捉大戶腳影

曾錦安教人投資,首重做功課,例如研究管理層的往績、業務前景,最忌聽信消息。「最重要係靠眼做嘢,唔好用耳仔。」揀股,則起碼要識分辨庄家股和基金股,他說:「庄家股靠打樁托高個價,吸完水就沽死你;基金股唔同,有幾個fund揸住,無咁易冧。」

學好基本功,便可進深一層,捕捉大戶腳影。他說:「好似富士康喺五、六月時急跌至十五蚊,原來佢有大批call輪到期,肯定係大戶質低佢。於是我再掃貨,結果轉頭又升番上去。」

不 過,曾錦安坦言,他最殺食的秘技,是其累積廿年的炒股觸覺:「講唔到俾你聽,可以話係捉心理,又可以話係經驗。」記者不斷追問,始終問不到就裡。在旁實 股票機,尚未拜師學藝的警察水哥深信,曾錦安應有獨門秘方:「我平時見佢入啲位真係好準,我諗佢有條formula(方程式)。不過梗係唔會話晒俾你知。 餐廳秘製牛腩煲,都唔會話你知個配方啦!」

八七身家輸光

「股神」留有一手,皆因今日練就一身武功,背後有血有淚。話說曾錦安 中七畢業後,曾任職遠東銀行,學識炒股。怎料遇上八七股災,一鋪輸掉辛辛苦苦儲下的十萬元老婆本。「嗰幕真係歷歷在目,我四千點時揸張期指,股災跌停板四 日,一開市個個蒲住喺股票行,無人出聲,睇住成朝三千九、三千六一路跌,結果去到二千點先平到倉,蝕足十萬元。」

身家由零開始過,更加添他的淘金慾望。於是,他告別月薪二千元的銀行工,投身當年市道甚旺的汽車經紀行業,「一開始年薪就有五、六萬,幾年就儲夠錢結婚。」至九四年,他贖回自住物業,心思思重出「缸湖」,還開始研究更複雜的期權。

自小是天主教徒的他,不諱言炒股如賭博:「有時你諗咩都無用,最緊要係個市就唔就。」事實上,他亦賭運亨通,九一一事件前,他估恒指會插水,揸了十張認沽期權,竟真的撞正恐怖襲擊,立即發過豬頭,「當然我預計唔到九一一啦!但嗰次跌咗成幾千點,一鋪賺咗五十萬。」

雖然曾錦安自言現時於股市搵銀,比起做保險賺得更多,但他認為有份正職,更有利炒股:「成日望住個市,反而唔 夠冷靜,會做錯決定。」

問他後市,他認為十月股災只是大戶放的流料,不會發生,升勢可持續至年尾,但下年則較兇險。「我相信股災前必有妖孽,當街市賣菜婆都同你講股票,你咪知咩事囉!」

荃灣巴菲陳陳志強

簡歷:中學畢業,曾任機場免稅店董事,現已退休

成名作:○四年開始,於十三元買東方海外(316),去年以四十元沽清,埋單淨賺一倍

現時心水股:國壽(2628)、AAC(2018)、騰訊(700)、湖南有色(2626)、中國糧油(506)及深圳控股(604)

與曾錦安齊名的街坊股神,還有荃灣區代表,綽號「巴菲陳」的陳志強。

「我同佢(曾錦安)唔同,我唔玩衍生工具,只買正股。」陳志強認為衍生工具如期指、期權及窩輪等,受大戶操縱,對散戶並不公平。「其實只要踏實啲,揀中幾隻好股,碰上大牛市,每年回報五、六成唔係難事。」

他每天於荃灣沙咀道的新鴻基證券打躉,風雨不改,近門口的第一個位,街坊永遠預留給他。被冠以如此威猛綽號,除了那一頭白髮、略胖的身形,與股神巴菲特有兩分相似外,主要還因其揀股了得,以長揸取勝。

股友黃大仙

新鴻基證券散戶文太,對他讚不絕口:「佢揀股好勁㗎,係呢度嘅大紅人。」說罷她便向經紀落盤,買入巴菲陳介紹的中國糧油。

採訪的數小時內,有逾十個股友,致電陳志強取經,對方無論說哪個股票號碼,他都可如數家珍般數出其業務和最新發展。他解釋:「股票係投資,唔係賭錢,梗要做功課。」

記者計算他過去一年持有的股份,如國壽、湖南有色、騰訊及深控等,總回報至今已逾一倍。「我入貨的價位未必係好靚,但我相信有買貴無買錯。好似我十蚊先買國壽,但我信佢會升到三十蚊。」

釣魚啟發炒股

現年六十五歲的陳志強,堅持每晚十點睡覺,早上四點半起床晨運,「個人精神,腦筋都轉得快啲。」他又酷愛釣魚,並從中領悟炒股的道理:「好似釣黃腳鱲,佢會擔住魚餌,游一輪先上釣。炒股都一樣,好股往往游一輪先,突然先升,所以要俾啲耐性。」

陳志強退休前,從事機場免稅店生意,經常往返內地,更曾居於京滬,故相當熟悉國情,亦有人脈。近年市場焦點集中於中資股,正合他脾胃:「好似嗰隻騰訊,我買嗰時無人識,但我知大陸最興QQ(類似ICQ),就係由佢開發,所以我咁早識入。」

他個人最滿意的一役,是○四年揀中東方海外,「當時我覺得內地經濟起飛,先受惠的必定是航運業,於是買咗兩萬股。」由最初於十三元買第一注,其後越貴越買,最後成功摸頂於四十元水平沽貨,賺到盡。

不過他承認,若熊市來臨,只玩正股的他,往後成績肯定難以媲美過去幾年,但他早有心理準備,「到時最多咪當放吓假,周圍玩幾年。」

他的老婆和兩名子女,早於十多年前已移民美國夏威夷,熱愛當地的陽光海灘,不願回流。故現時他獨居於深井,每年探望家人兩三次,匆匆逗留兩週便離開。「住嗰啲地方,悶都悶死,況且香港呢邊(指股票)又放唔低咁耐。」為了炒股,他甘願放棄團聚時光,箇中的滿足感,可想而知。

股壇尖子樊仲然

簡歷:香港中文大學中醫系五年級生,現於廣州實習

成名作:去年買入晶門科技(2878),九個月內勁賺十二萬元

現時心水股:自然美(157)、順誠(531)及新加坡上市的OSIM

年僅二十三歲的樊仲然(Franky)不愛流連證券行,他選擇自設網站(poorinvestors.com),發表投資報告,吸引逾三萬多人次瀏覽。

樊仲然在網上有個討論區,又跟兄長組成投資讀書會,是朋輩口中的投資專家。中大投資學會主席、就讀經濟系三年級的Jack說:「個個都知Franky勁㗎,佢真係專業。」他的熱誠更曾打動證券行,讓他當兼職分析員。

身穿Polo恤的樊仲然,雖然一臉稚氣,但投資成績絕對見得人。○三年,他將自己僅有的八千元積蓄,加上問家人借的八千元,開始學人買股票,首次買入大慶石化(362)及超大(682)便有賺。去年炒晶門科技,更賺足三年大學學費。

禾稈堆中尋珍珠

問他揀股原則,樊仲然如數家珍:「起碼過去三至五年都有股息,派息比率超過七成,營業額每年要有雙位數字增長,當然最好有競爭優勢啦!」

他喜愛尋寶,專找被忽略但具投資價值的股份。「買滙豐係好,但係好多人睇住,就算跌都唔會跌好多,好難贏人好多,點解唔揀啲價值被忽略嘅公司呢?」不過,他冒風險也有個譜,絕不沾手窩輪。

為鑽研投資技巧,樊仲然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譬如家藏數百本財經書,又參加中大的投資學會,藉以接觸財金界人士。曾應邀與他飯聚的申銀萬國基金經理黃國英說:「Franky對投資嘅認識,分分鐘好過某啲行內人,不過就仲未經過考驗。」

畢業棄行醫

樊仲然則回應:「其實股災先係時機,我都有準備,盡力而為啦!」他正努力地累積經驗,買了國內化妝品股自然美,他便找來該公司主席蔡燕玉的傳記來看。讀中醫的他,甚至在內地實習時,還乘機四出打聽自然美的經營情況及名聲。

「我仲去埋自然美嘅股東會,問佢哋業務問題,同埋加盟費點計。」自言本科成績平平的他,每日花兩小時研究股市。明年五月畢業後,他已決定不當中醫,全身投入金融業。

高人氣財經Blog

港燦筆記(kong-chan.blogspot.com)

專欄作家孔少林點名推介的財經博客,自去年十月開張至今,瀏覽數字高達三十五萬人次。

現年三十歲任職會計的港燦,自言公眾假期才有空寫文章,旨在交流,但當中所有數字、算式及資料,皆經多番核實,絕不兒戲。他說:「我鍾意寫自己唔識、一知半解嘅題目,引真係識嘅高人來指正,再互相補充所學嘅知識,這是個很愉快拋磚引玉式自學過程,得益不少。」

馬沙筆記(charblogger.blogspot.com)

著名財經博客,具十年投資經驗。本月中一篇《投資心得》獲報章專欄轉載,單日最高瀏覽量達一千五百人次。

近作《淺談超大現代》,馬沙一針見血的寫道:「不相信此人世間竟有一間純利能高達53%而幾近無市場對手的公司。」再附以生活觀察,易懂易明。

市場先生自語(hk.myblog.yahoo.com/mr-market)

開張近半年的財經博客,已有近八萬人次瀏覽過。

市場先生在Blog內公開了自己的永久、長線及投機三大實戰組合,另有個別股份的研究評論。

超級父子兵潘彼得、潘柏軒

簡歷:兩父子皆有會計師資格,潘父曾任教中大及公開大學,潘柏軒則曾任職大福集團。

成名作:九九年,潘氏父子合資,以每股四十元,購入粵海債券,三年後以一百二十元賣出,勁賺八百多萬元。

現時心水股:招商局中國基金(133)、中華煤氣(3)及俊和集團(711)

全職炒股,是很多散戶的終極夢想。曾與父親潘彼得合著《投資者兵法》一書的潘柏軒,二十九歲便如願以償,每日都在金魚缸中暢泳,毋須打工受氣。

潘柏軒現居於半山、出入揸平治房車,還僱有助理幫手分析。記者問其投資組合回報多少,他爽快的答:過去五年,平均年回報達三成。追問其身家有多少,他即封嘴,但以其私人銀行客戶身份,估計流動資產起碼有過千萬元。

 

別人看他們生活優游,潘柏軒卻說其實也有辛苦時候。作為全職投資者,他們應用基本分析之餘,也信奉技術分析,以尋求入市的最佳時機。父子倆曾耗費不少光陰,以真實數據作模擬測試,驗證各種技術分析工具。

潘彼得舉例說,有人話「水星逆行」(每隔三、四個月,在地球會見水星好像倒後運行的天文現象)會對股市有影響,他便真的將一百年來「水星逆行」時的股市變化,輸入電腦,計算出兩者的互動關係。

就連學習投資,潘氏父子亦已脫離普通散戶的水平。譬如學習江恩(William Gann)的波浪理論,他們竟在網上購買大師的手稿,又打算前往大英博物館參詳手稿,推敲當中竅妙。

經年的親身驗證,他們已建立了一套自家分析股市的系統,難怪潘柏軒笑言已經甩難:「做全職投資者,最難係開頭,要試邊樣得、邊樣唔得,好似run間公司。當一切上軌道後,就好輕鬆。」

真正股神齊撐滙豐

瑞銀證券董事總經理陸東,於去年底恒指仍在一萬五千點上下浮沉時,力排眾議,唱好港股可見一萬七千九百點。那時,人人笑他戇居睇錯市,但陸東堅信自己。

現在目標已達,陸東於上週三再發表報告,謂明年恒指有望升至二萬一千七百點,預測市盈率十六點五倍。他建議投資者買入滙豐(5)、長實(1)及太古A(19)。

被譽為亞洲股神的東尼(Tony Measor),則認為股市長線睇好,但短期有可能整固,有機會回落至一萬六千五百點至一萬七千點。「現時港股是牛熊對決,而我相信牛隻勝出的機會較大。」他說,「當有懷疑,以靜制動。」

對於散戶紛紛熱捧的幾隻內地銀行股,東尼暫拒誘惑:「招股書上的盈利數字,往往是預測的。我寧願多等數年,待有真正的業績支持,才考慮下注。」受國策、資源價格影響的商品及金屬股,他也奉勸散戶無謂沾手。

滙豐,同樣是東尼的不二之選。他預期○六年滙豐每股盈利達十二元,市盈率約十二點三倍,可謂超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75

街坊股神

2006-10-26  NM




港股懶理十月股災的魔咒,長升長有,本週二恒指更企穩於一萬八千一百點樓上,離二千年的歷史高位,只差百多點。

事實上,自沙士後股市拾級而上,牛市已近四年,可謂雞犬皆升,造就大批街坊股神浮面。如曾錦安,憑貼中一隻富士康勁賺逾百萬元,深受街坊擁戴,被封為「元朗股神」;而綽號「巴菲陳」的荃灣散戶陳志強,亦因揀股了得,成為股友明燈;還未計在網上稱王的一眾投資專家及博客。

牛熊角力,後市如何依然難料,但肯定的是,港股風高浪急,缸邊搵食越見兇險,一眾「股神」能否經得起考驗,且拭目以待。元朗股神曾錦安

簡歷:預科畢業,曾任遠東銀行股票及外匯交易員,現任宏利保險分組經理

成名作:去年炒賣工業股富士康(2038)及其末日認購輪,一鋪勁賺過百萬元

現時心水股:新宇亨得利(3389)、精熙(2788)、交行(3328)及大快活(52)

位於元朗大馬路,樓高十二層的匯豐大廈,逾半租客皆為證券行。不論投資初哥、全職炒家,以至於股海浮沉的師奶,每天都會來此聚腳,或賽後檢討,或交流「獨家猛料」。

不過,近年最熱蒲點,首選頂樓的凱基證券,皆因街坊口中的「元朗股神」,經常到此打躉,吸引大批「粉絲」慕名而來。記者向凱基的散戶陳太打聽,她即說:「哦,呢度個個都識佢!不過佢唔係日日嚟,多數係期指結算日先見到佢。」

「元朗股神」名叫曾錦安,最為街坊津津樂道的事蹟,是他於去年初預言工業股富士康必成大器。他由股價七元時開始入貨,再下注相關的末日認購輪,直至今年八月該股被納入恒指,高見廿七、八元時,才於高位賣清,埋單賺逾一百萬元。

徒弟遍及老中青

上週記者邀約他採訪,凱基的職員特別為他安排會客房間,盡顯江湖地位。提到富士康,曾錦安說:「我睇佢招股書,三大手機龍頭Nokia、Motorola同Sony Ericsson都係佢嘅客,市盈率先係十幾倍,(股價)肯定會上。」

證券行內,上上下下,都尊稱曾錦安一聲「師傅」。記者與他於元朗街頭閒逛,每隔廿步便有熟人向他打招呼;到餐廳午膳,又有人主動獻殷勤,幫他等位。「有人話同我喺元朗行街,好似區議員落區咁。」

連今年七十六歲、炒股幾十年的散戶老李,也自認是其徒弟。一個月前,老李聽從「股神」指點,於一元買入創富生物科技(340),賺了五、六仙便沽貨獲利,但上週該股已攀至一元七角。

「你哋咁冇耐性,賺唔到大錢㗎!次次賺少少,一鋪輸清光,最後咪益咗證券行!」西裝筆挺、四十出頭的曾錦安如老豆教仔般道,然後即時致電經紀掃入五萬股,型盡全場。老李被罵得頭耷耷,也不敢駁嘴,反而他間中會叫太太煮撚手咖喱,以饗嗜辣的恩師。

捕捉大戶腳影

曾錦安教人投資,首重做功課,例如研究管理層的往績、業務前景,最忌聽信消息。「最重要係靠眼做嘢,唔好用耳仔。」揀股,則起碼要識分辨庄家股和基金股,他說:「庄家股靠打樁托高個價,吸完水就沽死你;基金股唔同,有幾個fund揸住,無咁易冧。」

學好基本功,便可進深一層,捕捉大戶腳影。他說:「好似富士康喺五、六月時急跌至十五蚊,原來佢有大批call輪到期,肯定係大戶質低佢。於是我再掃貨,結果轉頭又升番上去。」

不 過,曾錦安坦言,他最殺食的秘技,是其累積廿年的炒股觸覺:「講唔到俾你聽,可以話係捉心理,又可以話係經驗。」記者不斷追問,始終問不到就裡。在旁實 股票機,尚未拜師學藝的警察水哥深信,曾錦安應有獨門秘方:「我平時見佢入啲位真係好準,我諗佢有條formula(方程式)。不過梗係唔會話晒俾你知。 餐廳秘製牛腩煲,都唔會話你知個配方啦!」

八七身家輸光

「股神」留有一手,皆因今日練就一身武功,背後有血有淚。話說曾錦安 中七畢業後,曾任職遠東銀行,學識炒股。怎料遇上八七股災,一鋪輸掉辛辛苦苦儲下的十萬元老婆本。「嗰幕真係歷歷在目,我四千點時揸張期指,股災跌停板四 日,一開市個個蒲住喺股票行,無人出聲,睇住成朝三千九、三千六一路跌,結果去到二千點先平到倉,蝕足十萬元。」

身家由零開始過,更加添他的淘金慾望。於是,他告別月薪二千元的銀行工,投身當年市道甚旺的汽車經紀行業,「一開始年薪就有五、六萬,幾年就儲夠錢結婚。」至九四年,他贖回自住物業,心思思重出「缸湖」,還開始研究更複雜的期權。

自小是天主教徒的他,不諱言炒股如賭博:「有時你諗咩都無用,最緊要係個市就唔就。」事實上,他亦賭運亨通,九一一事件前,他估恒指會插水,揸了十張認沽期權,竟真的撞正恐怖襲擊,立即發過豬頭,「當然我預計唔到九一一啦!但嗰次跌咗成幾千點,一鋪賺咗五十萬。」

雖然曾錦安自言現時於股市搵銀,比起做保險賺得更多,但他認為有份正職,更有利炒股:「成日望住個市,反而唔 夠冷靜,會做錯決定。」

問他後市,他認為十月股災只是大戶放的流料,不會發生,升勢可持續至年尾,但下年則較兇險。「我相信股災前必有妖孽,當街市賣菜婆都同你講股票,你咪知咩事囉!」

荃灣巴菲陳陳志強

簡歷:中學畢業,曾任機場免稅店董事,現已退休

成名作:○四年開始,於十三元買東方海外(316),去年以四十元沽清,埋單淨賺一倍

現時心水股:國壽(2628)、AAC(2018)、騰訊(700)、湖南有色(2626)、中國糧油(506)及深圳控股(604)

與曾錦安齊名的街坊股神,還有荃灣區代表,綽號「巴菲陳」的陳志強。

「我同佢(曾錦安)唔同,我唔玩衍生工具,只買正股。」陳志強認為衍生工具如期指、期權及窩輪等,受大戶操縱,對散戶並不公平。「其實只要踏實啲,揀中幾隻好股,碰上大牛市,每年回報五、六成唔係難事。」

他每天於荃灣沙咀道的新鴻基證券打躉,風雨不改,近門口的第一個位,街坊永遠預留給他。被冠以如此威猛綽號,除了那一頭白髮、略胖的身形,與股神巴菲特有兩分相似外,主要還因其揀股了得,以長揸取勝。

股友黃大仙

新鴻基證券散戶文太,對他讚不絕口:「佢揀股好勁㗎,係呢度嘅大紅人。」說罷她便向經紀落盤,買入巴菲陳介紹的中國糧油。

採訪的數小時內,有逾十個股友,致電陳志強取經,對方無論說哪個股票號碼,他都可如數家珍般數出其業務和最新發展。他解釋:「股票係投資,唔係賭錢,梗要做功課。」

記者計算他過去一年持有的股份,如國壽、湖南有色、騰訊及深控等,總回報至今已逾一倍。「我入貨的價位未必係好靚,但我相信有買貴無買錯。好似我十蚊先買國壽,但我信佢會升到三十蚊。」

釣魚啟發炒股

現年六十五歲的陳志強,堅持每晚十點睡覺,早上四點半起床晨運,「個人精神,腦筋都轉得快啲。」他又酷愛釣魚,並從中領悟炒股的道理:「好似釣黃腳鱲,佢會擔住魚餌,游一輪先上釣。炒股都一樣,好股往往游一輪先,突然先升,所以要俾啲耐性。」

陳志強退休前,從事機場免稅店生意,經常往返內地,更曾居於京滬,故相當熟悉國情,亦有人脈。近年市場焦點集中於中資股,正合他脾胃:「好似嗰隻騰訊,我買嗰時無人識,但我知大陸最興QQ(類似ICQ),就係由佢開發,所以我咁早識入。」

他個人最滿意的一役,是○四年揀中東方海外,「當時我覺得內地經濟起飛,先受惠的必定是航運業,於是買咗兩萬股。」由最初於十三元買第一注,其後越貴越買,最後成功摸頂於四十元水平沽貨,賺到盡。

不過他承認,若熊市來臨,只玩正股的他,往後成績肯定難以媲美過去幾年,但他早有心理準備,「到時最多咪當放吓假,周圍玩幾年。」

他的老婆和兩名子女,早於十多年前已移民美國夏威夷,熱愛當地的陽光海灘,不願回流。故現時他獨居於深井,每年探望家人兩三次,匆匆逗留兩週便離開。「住嗰啲地方,悶都悶死,況且香港呢邊(指股票)又放唔低咁耐。」為了炒股,他甘願放棄團聚時光,箇中的滿足感,可想而知。

股壇尖子樊仲然

簡歷:香港中文大學中醫系五年級生,現於廣州實習

成名作:去年買入晶門科技(2878),九個月內勁賺十二萬元

現時心水股:自然美(157)、順誠(531)及新加坡上市的OSIM

年僅二十三歲的樊仲然(Franky)不愛流連證券行,他選擇自設網站(poorinvestors.com),發表投資報告,吸引逾三萬多人次瀏覽。

樊仲然在網上有個討論區,又跟兄長組成投資讀書會,是朋輩口中的投資專家。中大投資學會主席、就讀經濟系三年級的Jack說:「個個都知Franky勁㗎,佢真係專業。」他的熱誠更曾打動證券行,讓他當兼職分析員。

身穿Polo恤的樊仲然,雖然一臉稚氣,但投資成績絕對見得人。○三年,他將自己僅有的八千元積蓄,加上問家人借的八千元,開始學人買股票,首次買入大慶石化(362)及超大(682)便有賺。去年炒晶門科技,更賺足三年大學學費。

禾稈堆中尋珍珠

問他揀股原則,樊仲然如數家珍:「起碼過去三至五年都有股息,派息比率超過七成,營業額每年要有雙位數字增長,當然最好有競爭優勢啦!」

他喜愛尋寶,專找被忽略但具投資價值的股份。「買滙豐係好,但係好多人睇住,就算跌都唔會跌好多,好難贏人好多,點解唔揀啲價值被忽略嘅公司呢?」不過,他冒風險也有個譜,絕不沾手窩輪。

為鑽研投資技巧,樊仲然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譬如家藏數百本財經書,又參加中大的投資學會,藉以接觸財金界人士。曾應邀與他飯聚的申銀萬國基金經理黃國英說:「Franky對投資嘅認識,分分鐘好過某啲行內人,不過就仲未經過考驗。」

畢業棄行醫

樊仲然則回應:「其實股災先係時機,我都有準備,盡力而為啦!」他正努力地累積經驗,買了國內化妝品股自然美,他便找來該公司主席蔡燕玉的傳記來看。讀中醫的他,甚至在內地實習時,還乘機四出打聽自然美的經營情況及名聲。

「我仲去埋自然美嘅股東會,問佢哋業務問題,同埋加盟費點計。」自言本科成績平平的他,每日花兩小時研究股市。明年五月畢業後,他已決定不當中醫,全身投入金融業。

高人氣財經Blog

港燦筆記(kong-chan.blogspot.com)

專欄作家孔少林點名推介的財經博客,自去年十月開張至今,瀏覽數字高達三十五萬人次。

現年三十歲任職會計的港燦,自言公眾假期才有空寫文章,旨在交流,但當中所有數字、算式及資料,皆經多番核實,絕不兒戲。他說:「我鍾意寫自己唔識、一知半解嘅題目,引真係識嘅高人來指正,再互相補充所學嘅知識,這是個很愉快拋磚引玉式自學過程,得益不少。」

馬沙筆記(charblogger.blogspot.com)

著名財經博客,具十年投資經驗。本月中一篇《投資心得》獲報章專欄轉載,單日最高瀏覽量達一千五百人次。

近作《淺談超大現代》,馬沙一針見血的寫道:「不相信此人世間竟有一間純利能高達53%而幾近無市場對手的公司。」再附以生活觀察,易懂易明。

市場先生自語(hk.myblog.yahoo.com/mr-market)

開張近半年的財經博客,已有近八萬人次瀏覽過。

市場先生在Blog內公開了自己的永久、長線及投機三大實戰組合,另有個別股份的研究評論。

超級父子兵潘彼得、潘柏軒

簡歷:兩父子皆有會計師資格,潘父曾任教中大及公開大學,潘柏軒則曾任職大福集團。

成名作:九九年,潘氏父子合資,以每股四十元,購入粵海債券,三年後以一百二十元賣出,勁賺八百多萬元。

現時心水股:招商局中國基金(133)、中華煤氣(3)及俊和集團(711)

全職炒股,是很多散戶的終極夢想。曾與父親潘彼得合著《投資者兵法》一書的潘柏軒,二十九歲便如願以償,每日都在金魚缸中暢泳,毋須打工受氣。

潘柏軒現居於半山、出入揸平治房車,還僱有助理幫手分析。記者問其投資組合回報多少,他爽快的答:過去五年,平均年回報達三成。追問其身家有多少,他即封嘴,但以其私人銀行客戶身份,估計流動資產起碼有過千萬元。

 

別人看他們生活優游,潘柏軒卻說其實也有辛苦時候。作為全職投資者,他們應用基本分析之餘,也信奉技術分析,以尋求入市的最佳時機。父子倆曾耗費不少光陰,以真實數據作模擬測試,驗證各種技術分析工具。

潘彼得舉例說,有人話「水星逆行」(每隔三、四個月,在地球會見水星好像倒後運行的天文現象)會對股市有影響,他便真的將一百年來「水星逆行」時的股市變化,輸入電腦,計算出兩者的互動關係。

就連學習投資,潘氏父子亦已脫離普通散戶的水平。譬如學習江恩(William Gann)的波浪理論,他們竟在網上購買大師的手稿,又打算前往大英博物館參詳手稿,推敲當中竅妙。

經年的親身驗證,他們已建立了一套自家分析股市的系統,難怪潘柏軒笑言已經甩難:「做全職投資者,最難係開頭,要試邊樣得、邊樣唔得,好似run間公司。當一切上軌道後,就好輕鬆。」

真正股神齊撐滙豐

瑞銀證券董事總經理陸東,於去年底恒指仍在一萬五千點上下浮沉時,力排眾議,唱好港股可見一萬七千九百點。那時,人人笑他戇居睇錯市,但陸東堅信自己。

現在目標已達,陸東於上週三再發表報告,謂明年恒指有望升至二萬一千七百點,預測市盈率十六點五倍。他建議投資者買入滙豐(5)、長實(1)及太古A(19)。

被譽為亞洲股神的東尼(Tony Measor),則認為股市長線睇好,但短期有可能整固,有機會回落至一萬六千五百點至一萬七千點。「現時港股是牛熊對決,而我相信牛隻勝出的機會較大。」他說,「當有懷疑,以靜制動。」

對於散戶紛紛熱捧的幾隻內地銀行股,東尼暫拒誘惑:「招股書上的盈利數字,往往是預測的。我寧願多等數年,待有真正的業績支持,才考慮下注。」受國策、資源價格影響的商品及金屬股,他也奉勸散戶無謂沾手。

滙豐,同樣是東尼的不二之選。他預期○六年滙豐每股盈利達十二元,市盈率約十二點三倍,可謂超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01

街坊糖水鋪殺入銅鑼灣

2011-6-2  NM




「我都擔心個決定會唔會係錯 呢?」甜品店糖圓園老闆吳子峰(Eric,三十歲)剛於銅鑼灣皇室堡商場開了間分店。○九年沙田開鋪,再於屯門開分店,兩間屋苑鋪月賺十八萬元,但主修經 濟副修金融的他,與行銷學一級榮譽畢業的太太(Grace,二十九歲)都希望衝出市區發展連鎖店,兩口子首次創業,深信書本上的學術理論學以致用,但用街 坊生意一套攻入市區,連自己也不敢肯定是否行得通。

新開張幾天的皇室堡分店客人不多,有客人進來,Grace即遞上傳單介紹,Eric則在廚房內製作甜品,由於節省成本,安排員工下午才上班,這個時間他們 要一腳踢。附近鋪頭經理來落「柯打」,一次過買十八碗外賣,Eric在廚房即時「踢晒腳」。Grace笑言:「個客係沙田店啲客,見我哋呢度開分店就成日 嚟幫襯。」看銅鑼灣店冷清清,但原來沙田和屯門鋪早已是當區「響朵」的人龍店,兩人初次創業,無論產品研發、搵鋪擴充等,均無經驗,兩年前開業就是依靠一 個個經濟學理論。

Brand Loyalty建立品牌忠誠度

消費者在購買決策中,會反覆表現出對某品牌有偏向性的好惡。看他們菜單中,既有雪花冰、豆奶凍等新派夏日甜品,又有湯圓、紅豆沙、芝麻糊等中式糖水,加起 來共八十多種,光是雪花冰口味已有十三種。選擇夠多,但並沒一些特別顯眼的主打或新款推介,「我哋要嘅係loyal Customer(忠實顧客),希望啲人係repeat purchase(重複消費)而唔係impulse purchase(衝動消費),潮流過得快,依賴推介新款很危險,一些鋪頭講綽頭,熱潮一過就玩完。」Eric稱,因此他寧願穩打穩紮,做好已有的款式。 要食客「理性回頭」,食物質素是關鍵。為開甜品鋪,Eric親自去學做甜品,但他天生急性子,統統要速成,先上中式糖水製作班,為期七堂的課程由炒芝麻開 始學起;再學做雪花冰,親自飛到台灣學製冰,只學了一天就要把手藝帶回來。他入貨亦非常「奄尖」,製作雪花冰一定要用呂宋芒、美國長柄士多啤梨等「有名有 姓」的貨色,「只要一試就知大陸士多啤梨無味。」開業初時,Eric每星期有三晚落果欄揀生果,直至第三間分店開幕,才每星期減至一次,其餘時間電話落 單。

Economy of Scale規模經濟

通過擴大產量以降低每單位產品的成本Eric夫婦兩年前計劃開設糖圓園時,已定下目標要開連鎖店。不過經驗不足,沙田首間店作為試點,亦碰了不少壁。當中 最勞氣是店鋪裝修,三百呎鋪便花了七十萬元,「當時無經驗,信晒裝修師傅,後來先知同一個價錢,油漆和木工質素都可以好好多,廚房擺位又唔夠就手,唯有當 交學費囉。」他愈說愈不滿,指沙田鋪又暗又似街邊檔,不夠格調。幸好人流搭夠,開業首個月已收支平衡。沙田鋪三百呎,廚房只有一百呎,光是製冰機已十分阻 地方,食品原材料價格急速上漲,一些可以貯藏的原料,如豆類及可可粉等,不大手入貨根本支撐不了,於是他們便斥資百五萬元在火炭設置中央工場並存倉,食物 成本立即降低兩至三成,至今食物毛利維持八成。他又抽調有經驗的師傅到工場預備材料,店鋪員工負責簡單加工,減低人工成本。工場可負荷五至六間鋪的供應, 所以下一步便是開分店。Eric有一日打開報紙知道屯門時代廣場有鋪位招租,他便駕車到屯門視察,商議好租金,第二天就簽約。吸取了教訓,屯門店開始確立 連鎖店布局,設計以光猛、開揚為主調,大沙田鋪一倍的鋪位,裝修連器具費用亦是七十萬元。由於成本得到控制,屯門鋪一開即賺。管理方面,Eric也模仿大 公司,將店鋪交由店長自行打理,而他則在各分店裡裝設閉路電視,接駁iPhone監察公司運作。不過睇得到,並不代表睇得實,Eric說現在年輕人都不願 做飲食業,有一次有員工在客人未落單已經想收工,鬧客人「點解咁遲先入嚟」?「好多時都唔係人工問題,係真係好難請到個啱嘅!」Eric無奈地說,現在每 個員工,上至店長,下至清潔工,他都自行面試。

Allocation Model選址模型

選址除考慮資金,還進行社區評估、行業競爭評估及門市評估。沙田店從構思到開業只花了兩個月,屯門店時間亦相若。家住沙田的Eric分析,該區是全港人口 最多的地區,有近八十萬人,但環顧沙田市中心,較有名的糖水鋪卻只有滿記和許留山;屯門則是第二大區,但人人喺外面返工,「夜麻麻」返到入去都寧願出街 食,不乏人流。Eric及Grace更會研究附近屬於什麼社區,例如學校數目、有無住宅,「最好嘅鋪就係有齊商業區、住宅和學校!」因為商業區最旺十二點 至四點,學校區最旺是放學後五至六點左右,住宅則是晚飯後時間,便可以做足十二個鐘生意,屯門店便是這種靚鋪。他們開鋪亦不會鄰近競爭對手,之前打算在將 軍澳開分店,點知一去睇鋪就見聰嫂對到正,即刻「走夾唔抖」,「咁近有個行家,真係我贏到佢又唔好,佢贏到我又唔好囉。」Eric苦笑。

實戰理論大不同

為了在外打響名堂,不再局限在屋苑,他們轉戰銅鑼灣皇室堡,但光是租金已經差了一大截,沙田剛開業時月租五萬,屬同區人流不俗的有利位置,現銅鑼灣鋪月租 已近十萬,屋苑鋪做街坊生意不用宣傳,但銅鑼灣生客多,熟客少,宣傳就變得十分重要,現在他們也密謀對策,除了派傳單外,也計劃和團購網合作,雖然送出優 惠會增加鋪頭負擔,但目前增加客源最緊要。銅鑼灣店剛開幕,新蒲崗商場Mikiki的新店亦會在八月啟業,一向性急的Eric都說今次有點擔心,一直從旁 默默協助的Grace則認為做生意總要有冒險精神。這次是Eric夫婦首次創業,親友表面上都很鼓勵,但其實大家都十分擔心。皆因全家從事珠寶業的 Eric從小是典型二世祖,初中開始最愛打牌、篤波,會考只有英文一科合格取得B,直至十八歲家人把他流放美國,並警告「今次係你最後機會」,他才痛定思 痛,努力讀書,最後兩年拿二十七科全A回港升學,與一見鍾情的太太Grace一同畢業。他們中二拍拖至今已十七年,有兩名小孩。原為鑽石買手的他,○八年 金融海嘯和太太拿着六十萬積蓄,將股票當鑽石買,六十萬變百五萬,Eric記得阿公最愛講:「你賣魚蛋,賣個橙,都要做生意!」於是決定創業,太太一家人 都是飲食業出身,而甜品鋪最易入門,就決定做甜品。Grace笑言:「無人估到佢會完成到一件事,但我好信佢,佢諗嘢係好心急,但其實諗得好長遠,佢有 idea,我哋幫佢諗點樣實行佢咪得囉。」

發記甜品老闆 黃逸璋(King)

99年深井發跡,專揀旺角、銅鑼灣等旺區開鋪,目前擁有8間分店。鋪位:King亦曾考慮過在皇室堡四樓開分店,但月租十萬元偏貴,且要用指定承辦商,並 付四個月按金,所以作罷。他認為糖水鋪開地鋪始終較適合,但要計算清楚租金成本。他位於謝斐道的分店,業主加租一倍,每小時營業額要千多元才能維生,唯有 結業。食品:銅鑼灣人流多,但也競爭大,產品要有特色才能突圍。他建議增加一些潮流款式,如心太軟等女士歡迎的西式甜品。宣傳:市區開鋪宣傳費不能慳,建 議三間鋪每季預留萬五元在報刊落廣告;如果堅持不落廣告,起碼也要在facebook做宣傳。設計:不少糖水鋪為增加客流量,刻意將枱弄窄,但近年客人較 注重座位是否舒適,建議設計寬闊的座位,燈光也可柔和一點,吸引客人。

開業資料 (05/2009)

租 金:$150,000*裝 修:$400,000器 材:$350,000入 貨:$30,000雜 費:$30,000總 數:$960,000*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05/2011)

沙田店屯門店生意額:$218,000$280,000租 金:$61,500$75,000店 員:$45,000$48,000工 場:$19,000入 貨:$55,000雜 費:$10,000盈 利:$184,5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0

Soho西餐 石硤尾價冧掂街坊

2011-7-21  NM




在Soho區及酒店當西廚近二十 年的張榮進,年初自立門戶,到石硤尾開餐廳「晴朗茶舍」做街坊生意,三十蚊一碟意粉用上黑松露、煙鴨胸等貴價食材作招徠,街坊大讚「石硤尾價錢,Soho 質素」,開業半年已有不少熟客日日幫襯。累積多年來的廚房管理經驗,張榮進總結出一套賺錢方程式,投資不足二十萬,開鋪即賺。而且這種低成本創業再極速回 本的投資方法,原來已經不是第一次成功。

從石硤尾地鐵站出發,往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方向走,轉進茶餐廳、洗衣店和汽車零件鋪林立的偉智里,便是晴朗茶舍所在。二百多呎的店面,約有十四個座位,快餐店格局樸實無華,餐牌相片亦不突出,月租只需九千元的街坊小店,賣的卻是黑松露、自家製香草醬等高級餐廳意粉。

第1招:平賣高檔食物

每到飯市,晴朗茶舍便很快爆滿,連同外賣隨時一次過落十張「柯打」,張榮進獨自一人站在開放式廚房裡,不慌不忙,左手拋着平底鑊,右手拿着長夾,先將各種 配料炒熟,落雞粉、香草汁等調味,再加入已煮熟的意粉炒香,用夾夾起意粉上碟時不忘順時針扭一扭,令意粉擺得更挺身,不失正宗西廚手勢,整個過程僅數分 數。「以前做酒店一次過有幾十個order都係咁做,最緊要又快又好。」張榮進淡淡地說。張榮進出身酒店西廚,雖然現在石硤尾主攻街坊生意,仍選用貴價食 材吸客。晴朗茶舍最出名的海鮮黑菌醬燴意粉,便用上每樽六百元的黑松露醬,每次用一小匙,帶出食材香味。每一樽約只可做五十多碟意粉,因此將該款意粉的毛 利拉低到只有五成,低於其他意粉,但張榮進堅持用這種上等醬汁,「呢種整出嚟嘅意粉個味會好食啲,係賺得少咗,但係整得好食先有客人返轉頭。」

第2招:控制食材減成本

另一款受歡迎菜式煙鴨胸香草醬炒意粉,所用到的香草醬則是張榮進自家製。他隔日會買四百克新鮮金不換,加入橄欖油、芝士碎、松子仁等調味料,用攪拌機攪爛 成為香草醬,「自己整新鮮好多,出面嗰啲放喺倉太耐喇,顏色都變到黃晒,新鮮嘅應該係綠綠哋色。」自製醬汁不但夠新鮮,原來亦是張榮進的慳錢秘技,以上夠 用兩天的香草醬分量成本約七十至八十元,比買入的醬汁慳四成,令這碟煙鴨胸香草醬炒意粉的毛利達到五成五。此外,在Soho區賣百多元一碟的意粉這裡只賣 三十多元,張榮進即使繼續選用以前任職餐廳的供應商,亦會將貨就價,例如改入中蝦,代替以前用開的大蝦,降低成本。

第3招:揀準鋪 慳裝修

揀鋪亦有他的慳錢大法。他首次考慮是店鋪裝修是否容易轉營西餐廳,「西餐廳同中菜、茶餐廳都好唔同,所以選擇唔多。」晴朗茶舍做開台式小食,廚房不用太 大,十分適合,張榮進只花了十五萬頂手費便承接了晴朗茶舍,餐廳桌椅、廚房擺設全部可以翻用,甚至連餐廳名字也懶改,添置電爐便直接營業,「餐廳個名其實 唔重要,重要嘅都係食物質素,而且轉招牌又要搞好多嘢,又要計成本,所以保留番係經濟啲。」張榮進憶述,當時從地產經紀口中得知晴朗茶舍因蝕本招頂,便親 自到該店試食及視察周邊環境,經過研究後,他發現是食物的出品問題,「唔係難食,但當時老闆本身係做工程,唔係做飲食,飲食是非常專(業)嘅,要做得出 色,食物出品要做得比人優勝。」他本身住附近,一心選擇區內細鋪,一來節省交通費,而且了解這裡一帶有屋邨、藝術中心、學校和寫字樓,相信平日及假期都有 一定的人流,最後以月租九千元租下這個鋪位。

兩公婆拍住上

其實這間是張榮進與太太黃秋霞(霞姐,三十六歲)經營的第二間食店。進哥和霞姐結婚十年,育有一個六歲半的女兒和兩歲的兒子,在他們一年多前開第一間餐 廳。當時兒子才半歲,霞姐又要照顧兒子,又要抽空到餐廳幫忙,工作和家庭壓力導致二人經常吵架,加上霞姐說老公那時還有在酒店工作的壞習慣:「一覺得整得 唔靚就唔要,好浪費!成日都因為咁嗌交。」那時雖然餐廳已回本,但因工作不愉快,四個月便決定結業,但張榮進從中吸取了經驗。今年初,張榮進與妹妹合資開 設晴朗茶舍,但因妹妹覺得工作辛苦,最終退股,有樓面經驗的霞姐又回來幫忙,除了廚房工作,茶水、落單、接電話,甚至外賣都由霞姐一腳踢。訪問當天正下着 大雨,霞姐收到附近兩所學校的訂單馬上叫老公準備食物,然後撐着雨傘向學校跑去,「唔可以俾佢哋等咁耐o架,佢哋要準時上堂唔遲得,今日送外賣係狼狽啲o 架喇,如果成日都係咁,真係命都短幾年呀!哈哈!」霞姐笑道。

兩人的合作也隨着互相提點慢慢磨合,霞姐指,現在老公已經懂得節儉了,材料會用到盡,「真係進步咗唔少!」但進哥也有他的意見,有時見霞姐落單沒問清楚客 人要凍飲還是熱飲,亦會十分不滿,認為霞姐不夠細心。每日上午十時開鋪,晚上十一時收鋪,前前後後每日要工作十四五小時。「咁我哋屋企住得好近,行落嚟都 唔使五分鐘,雖然仲辛苦過以前,但自己生意嘛,咁辛苦都係為咗對仔女,點都好,仔女最重要!」霞姐說道。近來他們聘了一位兼職在中午時段幫忙,減輕霞姐負 擔。

細鋪作試點

進哥十八歲入行,在荃灣悅來酒店西餐部工作十四年,多負責意大利菜,其後再到Soho區的O-Shi-Ha工作四年,負責法國菜和泰國菜,並學得正宗西餐 的做法。然後又在圓方的Wildfire當意大利和墨西哥菜式廚師。二○一○年決定自立門戶,與妻子一起開設餐廳。入行多年,張榮進早已任二廚職位,管理 十個八個廚師,雖然現在略有小成,但在他眼中只是小試牛刀,「我心目中係開一間一千呎嘅餐廳,先開一間細細哋,睇下自己可唔可以handle得到,雖然第 一間四個月就執咗,但都唔係蝕錢。」張榮進說,晴朗茶舍開業第二個月已經回本及賺錢,兩次經營細鋪的成功為張榮進打了一支強心針。他透露,已有數名食客看 中其潛力洽談入股擴充,「其實一路都睇緊鋪,希望喺長沙灣或深水埗搵到間一千呎嘅餐廳轉讓,月租大約三萬啦。不過到時擴充,應該唔會用番呢個名喇。」張榮 進說時望一望眼前的小店。

一點意見

Randy留學時在美國酒店工作,回港後於香港五星級酒店任餐飲部主管。○三年開設高級西餐New York Cafe n Bar,主打美國菜,是元朗近年的人氣長龍店。煙鴨胸香草醬炒意粉:自家製香草汁味道非常突出,物超所值。海鮮黑菌醬燴意粉:黑菌味未夠突出,建議加幾滴 黑松露油增加香味,成本會比黑松露醬低。整體:定位清晰,針對街坊客、學生客定價,以三十多元一碟是物超所值。包裝:建議改良餐牌設計,食物相要影得靚, 才會吸引客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5

街坊「意粉屋」做大不如做細

2011-10-20 NM

做生意開分店,籌集資金最頭痕,三十三歲的盧穎賢(Peace)及廚房出身的細佬盧穎文(Andy),五年前在紅磡租下豆腐膶店鋪,開設以意粉及蠔 為主題的平價意粉屋「意蠔屋」,兩兄弟一腳踢,每月賺逾八萬元。做到心雄,想開更大分店時,手頭上卻沒足夠資金,於是他們急急賣鋪,在北角的商場再開大五 倍分店,結果發現大鋪運作起來難控制,人工租金支出樣樣高,大鋪不如細鋪好。自此,他們複製細鋪模式,並自製特許經營,游說合伙人集資開細鋪,自己又佔股 份做細股東,半年開兩新店,經營一個鋪收三份錢。


意蠔屋最大分店位於北角城市花園地下商場,面積有一千五百呎,一 到中午,附近工作的OL、學生、住客一下子湧入,坐滿逾七十個座位,有些站在收銀機旁邊等位,路經的人都「嘩」一聲:「呢間啲嘢好食。」至於位於紅磡、西 灣河及大圍分店亦不遑多讓,鋪頭較細,午市照樣爆棚。盧氏兩兄弟對北角店又愛又恨,每星期總抽出兩至三日返鋪頭,「其他鋪我好少返,而家只有北角係我哋 嘅,要睇得好實,無咗佢,都開唔到其他新店,但咁多間,佢賺錢最少。」 北角店兩年半前開業,但第一間意蠔屋,其實開在五年前的紅磡德民街。Peace和Andy投資三十萬元,租下位於內巷的二百呎鋪位,「我見條街無意粉屋, 咪開啲平價西餐廳,諗住薄利多銷,食生蠔又有綽頭。」店面僅坐得十五個人,租金一萬元。初期菜式單調,只有意粉及生蠔,每碟意粉賣四十元,定價與茶餐廳差 不多。Peace走到街上派外賣傳單,Andy又加入六十八元珍寶蠔配意粉作招徠,「平價策略」吸引到黃埔花園住客及寫字樓客湧至,單靠午市及晚市,每日 生意七千元,半年迅速回本。

蝕讓紅磡店
兩兄弟一腳踢,每日工作逾十一小時捱了兩年,Peace包辦洗碗、收銀、掃 地,Andy負責廚房。當時兩人年少氣盛,Andy剛二十五歲,大哥年長三年,「我每日係咁煮,一得閒就諗新菜式,阿哥唔識煮,但就企喺隔籬指指點點,我 嬲得滯同佢鬧交,有次直情話唔做。」不過月賺七、八萬元,二人攤分,好過打工,便硬着頭皮頂下去。 「當時個心做到好雄,好想開大間啲分店。」但是手頭上無足夠資金,Andy找到相識逾廿年的朋友阿健,對方肯以三十三萬元買斷意蠔屋所有股份繼續經營,每 月形式上付三千元招牌費。「我急住錢使冇辦法,睇係細佬朋友先俾呢個價錢。」Peace心有不甘。

商場鋪比地鋪差
兩 兄弟賣鋪套現後,看到報紙上的北角城市花園商場一間意大利餐廳頂讓,他們掏了六十萬元開新鋪,鋪頭比紅磡大了五倍。Andy興奮地在廚房加扒爐、炸爐,餐 牌加入咖喱飯、意大利飯、芝士焗飯等逾五十種菜式,「生蠔係綽頭,只有三成毛利;但意粉、飯類,毛利有八成。鋪頭大,我咪可以做多啲生意囉。」可惜事與願 違,商場人流少,月租卻要六萬元,「初時一日做得三千蚊生意,第一個月仲蝕咗萬幾蚊。」 他們惟有以舊店「一人殺檔」形式狂做,減少人工支出,每日轉餐牌,套餐減價兩元,加送蒜茸包,生意才見起色,「啲人覺得食物新鮮,先會返轉頭。」但鋪面面 積大難兼顧,撐了兩星期,體力透支,要增聘兩個樓面、兩個廚房。以前紅磡店只做午市及晚市,下午拉閘午睡,每月穩賺八萬元。但北角店午市雖爆棚,但夜晚七 點,商場幾乎所有鋪頭關門,人氣冷清。他們要增添下午茶,拉高每日營業額至一萬元,約賣一百六十碟意粉。但支出亦增加,每月只賺六萬元,足足用了年半才回 本。專誠由香港仔來幫襯的王太亦有微言:「呢度啲嘢食平、意粉汁濃,但裝修爛溶溶,去商場廁所又污糟,唔係好想嚟。」

夾錢開鋪速擴展
紅 磡店自阿健接手後,每月盈利增至十三萬元,「有時多人,鋪頭出面可擺多十五張枱。」Andy見舊鋪細,靈活性大,不甘自己貪大鋪,反而賺錢少,他安慰自 己:「錢唔係一個人賺晒,有錢齊齊搵。」大哥Peace卻眼紅,「我唔會好似以前咁蠢,將間鋪咁平賣咗。」他開始自創以半加盟店形式開分店,與新投資者夾 份,兩兄弟只需投資十幾萬元,成為細股東,有需要時才幫手,其餘時間等收錢。


兩兄弟今年初,看中了西灣河七百呎地 鋪,於是游說Andy做廚師時認識的朋友投資,半年後又在大圍開第四間分店。兄弟今次學精,新開的分店都仿效舊紅磡店,細細間面積約五百呎,有二十五個座 位,租金少,只需三萬元,「呢個大細最好,比紅磡大啲,三個人搞掂營運。」Peace親自草擬協議書,規定每間不超過三個合伙人,兩兄弟當一伙,佔兩成股 份;大股東若然賣鋪,決策權交由兩兄弟,每間月繳三千元招牌費。阿健「食髓知味」,見到老友開新鋪,開業需七十萬元,他便和另一拍檔主動提出各人投資三十 萬元,成為大圍店大股東,其餘由兩兄弟包底,「接到紅磡間鋪我覺得好好彩,我識咗Andy好耐,鋪頭有事佢一定幫手,唔會跣我,我先夠膽再入股。」阿健 稱。

「賺錢賺時間」
兩兄弟在新分店屬小股東,連計北角店,兩人每月各袋五萬元,「人工同以前紅磡店差不多,但嗰陣無 休息,我要賺錢賺時間,先得閒計劃結婚、睇電視。」Andy笑嘻嘻地說,「做意粉屋好少蝕,個個都鍾意食,細鋪做街坊價,半年可回本。叫兄弟投資可開更多 分店,我又唔使做。」為控制食品質素,分店需向指定供應商入貨,Andy則以四間分店名義向供應商議價,例如生蠔產地來自澳洲、美國、紐西蘭、法國,每隻 比外面平兩元,澳洲蠔約十元一隻,法國蠔五十元最貴,其他食材價錢亦較一間鋪攞貨為低。


Andy和Peace在鑽 石山彩雲邨長大,中五畢業後,Andy在中華廚藝學院學師,大哥則在永安旅行社任領隊、7-11做經理,又開報紙檔,他覺得細佬為人單純,和好友做生意沒 機心,他則處事細心,所以規定財政由他管核,「我做嘢好君真,而廚房擺設亦Fit晒一人『殺檔』,以防邊個射波(請假),兩兄弟都搞得掂,唔會假手於人, 呢啲係喺7-11學番嚟。」Andy說,「我同班朋友玩得埋,大哥好少干預。但傾到公司決策,所有人都會不自覺問,大哥O唔OK?好尊敬佢。」Peace 在一旁自誇,「梗係啦,做咩事我都先思考下對策。敵不動,我不動。」所有拍檔都聽他說話。

自製土炮特許經營

營業資料(北角店)
(09/2011) 總營業額:$300,000 租金:$63,000 入貨:$100,000 人工:$50,000* 雜費:$20,000 盈利:$67,000 *包括四個全職,三個兼職,未包老闆人工

開業資料(北角店)
(05/2009) 租金:$240,000* 頂手費:$150,000 裝修:$100,000 入貨:$110,000 雜費:$26,000 總投資:$626,000 *三個月上期,一個月按金

一點意見
劉鴻均(Joe) 曾在中環藝穗會法國餐廳工作、現在上環皇后街熟食市場開「ABC Kitchen」,以平民價大賣高級西餐,吸引大批人排隊,半年已回本,但他不會貿貿然開分店: 1. 小店容易控制食物質素,分店多則較難。 2. 鋪細多人排隊,引起人的好奇心去試,儲下一堆熟客後再開分店,易宣傳。 3. 只會選擇在中環、尖沙咀開分店,物以罕為貴,「客人幾遠都會嚟幫襯你」。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02

十一歲那年怪手拆了他的家 流離二十年 一碗花生湯重溫街坊情

2013-01-21  TWM
 
 

 

海安路重生,六十年老字號花生湯回來了,中藥房老厝也變身成咖啡廳,從流離失所到注入新生命,這條街的恩怨已盡付風中。

接下來的故事,要以新世紀的曲式,繼續傳唱。

撰文‧賴筱凡

「老闆,一碗花生湯加湯圓。」只見老闆熟練地將花生湯舀進碗裡,快速又準確。這個動作,他已經做了超過二十年,守著這家從祖父母流傳下來的六十年老店,他是莊世滄。

小小一塊不到四坪大的店面,周六下午人潮洶湧,讓店員舀湯的手沒停過。一杯四十元的花生湯,裝載著一甲子的老味道,背後卻有個顛沛流離的故事。「我媽媽一講到海安路,到現在還是怨嘆啦!」在揉麵團的空檔,莊世滄坐了下來,雙手還沾滿白白的麵粉。

這裡,曾是莊世滄一家三代的居所,他們的花生湯店從這裡興起,也在這沒落。莊世滄十一歲那一年,怪手拆了他的家,媽媽忙著找店面、打包,「我們那時都小,哪裡懂那麼多(指海安路地下街興建案),只知道有新家了。」童稚無知的莊世滄,直到連續搬了五次家,才懂得為什麼每次媽媽講到海安路,就是一陣咒罵。

他們,顛沛流離借了四十萬,才重新回到這裡時而望向遠方,時而緊盯眼前,「我媽媽哦,講到海安路地下街,她一定會用台語罵施治明(台南市前市長),『施治明、施治明,你要死為何要拖著我們台南人一起死?』……海安路拆遷,最累的是我媽媽,要找店面、要做生意。」儘管事過境遷,莊世滄的話裡依然充斥著怨懟。

在祖父母那一代,莊世滄一家落腳在海安路上,雖然已經不明白當初為何會選上海安路,海安路上的生活回憶,卻深刻地烙在莊世滄腦海裡,「我們家的店面沒有很大,可是生意很好,大家都知道海安路上有一攤花生湯很好喝。」繁華似錦,彷彿昨日,猛然回首,卻驚覺已經二十年。

「我們搬過康樂街、國華街…」莊世滄用手比畫著,「搬了五次,生意都不好,因為老客人都不知道我們到哪去了。」莊世滄一家怎麼也沒想到,祖父母家傳的生意,卻敗在一樁荒謬的開發案,「我們每搬一次,就是一筆錢,租金、裝潢、設備,這些都要錢。」台南市政府把他們的店面收走了,剩下的是一塊不過兩坪的斷垣殘壁,他們只能四處找店面,以求家傳生意能延續。在海安路,店面是自己的,在外頭卻得付租金,生意不好,收支難打平,只能一直搬。

直到二○○二年,海安路傳出了可能開通的消息,莊世滄一家向阿嬤的友人借了四十萬元,決定重回海安路上開店。「那時,聽說海安路快開通了,反正生意也不好,想說乾脆搬回去,還能省一筆租金。」莊世滄說,儘管原本的店面已被徵地拆除,只剩下兩坪畸零地的產權,但前方兩坪公有地,他們擁有優先承租權,租金也相對便宜,才讓老店重生。

說也奇怪,再度來到海安路後,莊世滄兩兄弟接手經營,花生湯的生意就此起飛,加上藝術造街帶來大批遊客,許多人走累了,都會在這個街角歇息,喝上一杯古早味的花生湯。

他們,延續家的記憶年輕人創業,老中藥房的新生命花生湯店面的隔壁,綠意爬滿整個小花園,仔細定睛一看才發現,原來是一家咖啡廳,還取了個很有意境的名字,叫作「隨光呼吸」。

多數人不曉得,這個用老屋改建而成的咖啡廳,前身其實是家中藥房,「這是我家中藥房的店面,這是診療室、調劑房、廚房。」二十年了,老家的結構在陳鋕銘腦海裡,清晰如昨。

不僅是陳鋕銘在海安路長大、娶妻、生子,他父親也在這寫下了自己的人生故事,「我爸爸年輕時是中藥房的學徒,娶了我媽媽後,才在海安路開這家中藥房。」後來陳爸爸又順利考到了中醫師執照。「這裡,算是我們家的福地吧。」陳鋕銘對這個家的情感之濃烈,溢於言表。

老家被拆,陳鋕銘縱使心中有些難過,但為了地方繁榮,他們家沒有抗爭、沒有不理性的激情,而是靜默地遷離了這塊承載他們一家回憶的地方。

○二年海安路鐵皮拆卸後,陳鋕銘是最早動手整頓這片廢墟的人,他親手種下那一株株綠意,「還拿到市政府補助的兩萬元。」他不好意思地搔了搔頭,對他來說,家的記憶一直都在,那應該是美好的,不該是殘破的。

因此,當杜昭賢開始推動藝術造街運動時,陳鋕銘二話不說,力挺到底。五年前,海安路藝術造街已經進行到第二期,也算小有名氣,陳鋕銘卻不輕易將房子租給他人。直到他因友人介紹,認識了一群想創業的年輕人。

「他(指陳鋕銘)很有想法,不希望這塊地方太商業化,希望多點藝術氛圍。」隨光呼吸創辦人之一的陳昭彣說,他們想創業,找了很多地方,感覺都沒有海安路上好,最後打動陳鋕銘將老屋出租的關鍵,還是在於經營理念,「我們也不想做商業氣息太重的店,要有藝術氛圍,又能保留老屋風味。」從中藥房到了咖啡廳,陳鋕銘的老家有了新生命,每逢周末,隨光呼吸裡幾近客滿,不論是想坐在沙發上享受片刻清閒,抑或是坐在窗邊,感受從窗外灑落的陽光,在在都讓隨光呼吸成了海安路上熱門店家。這是陳鋕銘替老家寫下的一頁新故事。

從拆除到重返繁榮,走了二十年,在這裡生活的人,已世代交替了。年輕人的心中沒有仇恨,他們有些人選擇重新回到這裡,再次扎根;有些人則將故事掀開新頁後,讓其他人去寫故事。

或許,再過二十年,已經沒有人記得清楚海安路原來的樣貌,只會想起藍曬圖、藝術造街的美麗,但在老居民心中,那條只有十米寬的海安路,一直都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57

街坊生意:有錢女梁佑嘉觀塘賣包

2013-03-14  NM  
 

 

兩年前出道的歌手梁佑嘉,因父親梁平一一年捲入種票風波,令有米家底曝光;政協老豆在港坐擁過千物業收租,但梁佑嘉開鋪做生意唔揀銅鑼灣尖沙咀,反而殺落舊區觀塘,開鋪賣四蚊一個菠蘿包。租鋪講價

富貴歌手梁佑嘉,出入有司機接送,亦有傳父親梁平曾一擲數百萬,在無铫黃金時段買廣告力谷愛女。

上週三(三月六日)下午,本刊發現梁佑嘉唔用司機,獨自一人搭港鐵落觀塘,只見唔使左兜右兜好熟絡,到地產公司會合一早約好的地產代理。

二人分別行去協和街及物華街睇鋪,兩個鋪位面積差不多,均約七百呎左右。梁佑嘉用手機拍低店內環境,物業代理指住位於協和街的吉鋪說:「呢間有埋閣樓,適合做工場。」

雖然屋企大把,但梁佑嘉亦不忘議價。「叫佢(業主)減多少少,十萬都係貴!」據稱梁佑嘉想在觀塘開鋪賣菠蘿包,做平民生意。「原來佢(梁佑嘉)都幾精打細算,睇中個有閣樓鮋,業主開十二萬一個月租,都減鰦兩萬,但佢仲嫌貴還價。佢話要開麵包鋪賣舊式鰟鱓菠蘿包、雞尾包,仲話自己識整,又講到鱓機器有幾大部,聽鱓語氣係對麵包鰟行有鱓認識。」一名經紀透露。

入行退股

做生意,梁佑嘉同父親梁平一脈相承。梁父擁有過千間物業,在九龍塘約道有間過二億大屋,與唐英年是隔籬鄰舍,但一家卻住在老屋苑美孚,據了解,梁佑嘉做歌手前曾跟友人合夥在灣仔天樂里開麵包鋪「天樂烘焙」,今次捲土重來,也是不熟不做。「兩年前佢用鰦十零萬同朋友夾份開麵包鋪,當時佢試過去領匯鱓商場搵地方,但唔夠鱓連鎖店爭,最終搵鰦天樂里個鋪位。雖然屋企有錢,但佢由搵地方到間鋪乜都落手落腳,之後要做歌手,佢先退股。」知情者說。

菠蘿包賣四蚊

計劃開鋪賣包的梁佑嘉強調,做生意靠自己,唔使老豆插手。「上次開鋪都係靠自己做秘書儲落鈬鮋積蓄搞,自負盈虧。今次都係!我鍾意幫襯茶餐廳、食傳統港式№,所以我選擇做傳統麵包鋪。而家仲搵緊地方,觀塘十萬蚊租我覺得好貴,我賣四蚊個菠蘿包,但用鮋係貴價麵粉,賺鮋係微利,街坊生意,唔可以賺得太盡。」梁佑嘉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31

累街坊布布累事《巾幗3》飛出台慶劇


2013-05-23  NM
 
 

 

無綫剛播完的無厘頭科幻劇《神探高倫布》收視口碑重創,劇情騎呢睇極唔明,連累三屆視帝黎耀祥,以及集集狂嗌「布布」的馬賽,被網民瘋狂圍插,更要求TVB腰斬劇集;低處未算低,重頭劇《金枝慾孽貳》同樣大跌眼鏡,創二十點收視新低。

兩劇連環仆,無綫決定將班底同《高倫布》幾乎倒模一樣的《巾幗梟雄之諜血長天》叮走,飛出台慶劇,怕觀眾未睇先噓。陳豪法拉頂上

以警匪鬥智劇掛帥的《神探高倫布》,由開播到大結局,不斷被網民鬧爆,埋單收視跌到得番二十一點。監製李添勝為救亡親自解畫,指觀眾要坐低慢慢睇先會明白劇情,反而「布布」黎耀祥公開表示知衰,指劇本根本有問題,並表示會從錯誤中學習。

收視反映民意,無綫唔敢是是但但,先將幾乎由《高倫布》原班人馬炮製的《巾幗3》,所有重口味劇情如輪姦、強姦以及雞姦戲一律刪走,更將《巾幗3》飛出台慶劇之外。

「公司一直對添哥好有信心,加上祥仔做鐵膽,大家都寄予厚望,不過《巾幗3》班底同《高倫布》一模一樣,公司怕再出事,決定換馬,將《傳愛事務所》變做台慶劇,話晒陳豪同陳法拉配搭比較新穎,唔會俾人熟口熟面感覺。《巾幗3》今年一定冇得出街,明年先有機會播。」無綫工作人員透露。

邊拍邊驚

據了解,正在拍攝《巾幗3》的黎耀祥邊拍邊驚,雖然編劇葉廣蔭是張華標徒弟,但功力同師傅差一截,早前更頻頻請假,手上只有大概十集劇本,唔想再拆三屆視帝招牌,平日少說話、多做事的黎耀祥,罕有地不斷追問劇情發展。黎耀祥有壓力,一直希望憑《巾幗3》再摘視后的胡杏兒更加失望:「因為有雯女(鄧萃雯)珠玉在前,當初開拍,佘詩曼同周麗淇因為唔想有比較,推咗唔肯接,杏兒應承做已經好有壓力,開工之後仲搞到情緒時高時低,拍得好辛苦。而家套劇俾公司抽起,今年連攞獎機會都冇埋,佢梗係唔開心啦,以往杏兒一定會主動同公司反映意見,今次明知要陪人做炮灰,仲點敢出聲?」知情者說。

是但膠劇

一不離二,繼《神探高倫布》後,《金枝慾孽貳》收視同樣慘不忍睹。打破慣性收視神話,全靠無綫膠劇一套接一套,自拆招牌。

《心路GPS》婆媽倫理劇情原本開正師奶口味,但過於拖泥帶水,連阿媽都頂唔順,埋單有24點,算不幸中之大幸。最離譜係搵司棋姐做爛賭阿媽,毫無說服力,其中一場講司棋姐被賊人打到口腫面腫的誇張化妝特技,簡直是「經典」場口。

《戀愛季節》有視后胡杏兒孭飛又如何!《戀愛季節》四個單元愛情故事,主角馬明、杏兒、吳卓羲個個「hea」住做戲,就算有胡定欣同配角李璧琦拋事業線玩重口味,都未能令「膠劇」收視起死回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99

街坊股神跑贏基金

2014-01-16  NM  
 

 

香港人愛炒股,過去一年,恒指爆出數隻「股王」,帶頭的濠賭股銀河娛樂(27)及科網股騰訊(700),均累升超過一倍,而且勢頭繼續強勁,加上近月狂炒的細價股、殼股,帶挈不少小股東發達。

要在兇險的股市中淘寶,殊不容易。多番追尋下,本刊在這班贏家當中,找到三位隱世「街坊股神」,講述他們的獨門炒股秘笈。當中有住在土瓜灣的配藥員,狂買二百隻股票,自製基金,總值達八百多萬;亦有已退休的旺角波鞋街老闆,「等得忍得」,十萬變出千六萬;而屬進攻型的過氣廠佬,一注獨贏買騰訊,總市值逾三億。綜觀去年交到功課的基金,普遍增長只是一成;這班街坊股神,已贏開巷。土瓜灣基金經理

四十多歲的雷敏謙,個子不高,彬彬有禮,一身街坊裝毫不起眼,但一提起股票,即專家上身。在公立醫院任職配藥員達二十年的他,現時持有二百多隻股票,市值超過八百萬元,而且,所有股票都是實名登記持有的。這天,相約在他農圃道屋企的會所拍照,雷敏謙捧着一個大袋子出現,從中拿出一疊超過一呎厚的股票紙,風騷道:「我帶咗副身家出嚟!」他對每張股票紙的排序及擺放位置十分熟悉,記者提起哪隻股,他兩三下手勢,就能從紙堆中抽出來,拍照完再小心翼翼地放回原處。

視股如妻

雷敏謙與股票的緣分,由八九年開始,當時他在銀行任文職,專做物業按揭,有餘錢便學家人買股票,愈買愈愛,愈愛愈買!唯當時收入不高,所買有限,直到○一年才持續買入。他自製的「基金組合」,股票數目比一般基金組合多幾倍,藉此分散風險。二百多隻股票中,雷敏謙的最愛,分別是他口中的「大婆」恒生(11)、「二奶」中銀香港(2388)、「三奶」渣打(2888)及「四奶」友邦保險(1299)。「銀行股多數有高息,提供到穩定嘅現金流,再用來買其他股票。」雷敏謙老婆是同醫院的藥劑師,月入十多萬元,加上雷敏謙月入四萬;他每月以至少五萬元,購入上述四個「情人」,至今市值已逾二百萬。去年銀行股不當旺,這些「情人」暫時靠邊站,但雷敏謙一樣扑中幾隻股王有錢收,如騰訊、金山(3888)﹑銀娛及新濠(200)等。其中,○八年在六十多元價位買入的四手騰訊,現價已近五百元,單是去年已讓他獲利逾十萬元,而在一一年,每股十多元買入的兩手銀娛,現價已升至七十八元。

買股先查家宅

對雷敏謙來說,股票就是他的全盤興趣及心血;眼前的任何數字,在他眼中都可幻化為股票代號。有次他在採訪車上大談股票心得,剛巧有架車牌1299的的士超前,他即道:「嗱,好似隻1299(友邦)咁,我睇好佢o架,前途無限,一手都係八千蚊,唔算貴,我成日都推薦年輕人買!」可能要有這股熱情,才能從股市這賭局中爭取勝算。雷敏謙每日都睇實股市新聞,包括財經花邊。還要每逢星期一,五點便起床,在上班前翻出家中過去一週數份報紙,將所有財經版再看一次,確保不會走漏眼,錯失任何消息。而平日,他最大興趣便是發掘「新歡」。先在股價走勢圖中,找出連續多星期出現綠色箭嘴(代表股價上升)的股票,放入觀察名單。扑槌前,必先「查家宅」,包括看招股書、年報,甚至股東名冊,「唔理係股價或公司數據,都要睇三年,一年太短,有機會係造出來。」他的股票全用實名登記,因他從不短炒。「我好長情,見到嫲嫲長揸九倉、滙豐,契婆揸和黃,到依家都可以安享晚年。投機者多數焦頭爛額,而且,我得閒又可以拎啲股票出來欣賞吓呢!」

扑中高價收購

搏收購或私有化,亦是他另一個搵銀「領域」;他曾以每股三元買入一萬股會德豐地產,股價長期在五元左右徘徊,結果一○年時,公司以每股十三元私有化,雷敏謙賺到十萬元。他手上曾持有並已被私有化的股票,還有邵氏兄弟、中信嘉華、駿威汽車、富邦銀行、小肥羊、阿里巴巴等,每次可賺到約一成半到六成利潤。雷敏謙頭頭是道說:「我話你聽,收購比私有化賺更多,因為私有化係由孤寒嘅大股東出手,收購係由第三者提出,志在必得。」他得意地逐一數出手上已被收購股票,包括永隆、道亨、網通等,還有快將賣得出的創興銀行(1111),「我估東亞(23)都好快嫁得出(被收購),你睇佢哋第三代日日風花雪月,無心戀戰,遲早賣!」手頭貨多,雷敏謙自然亦有失手時。他曾持有電盈(8)的前身香港電訊,○○年供股時再加碼,但後來股價愈跌愈有,翌年他即斬纜賣出大部分股份,「剩低一千股(電盈),留作警惕,提醒自己帶眼識股。」根據雷敏謙的記錄,二百四十六隻股票中,有一百六十三隻賺錢,六十三隻跌穿買入價,暫時「贏面」近七成,雷敏謙對此相當從容:「我鍾意德國股神嘅一句話:『一百場仗入面可能有四十九場輸,但餘下嘅五十一場勝利,你就贏咗。』」

相信終會升番

本刊找來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品評雷敏謙的策略,他表示:「佢揸咁多隻股票,好處係分散風險,而且○一年係低位,係開始買入的好時機。不過我覺得每樣嘢都係cycle,高位賣、低位買,先可以將回報最大化,佢買咗咁多年都冇放,有啲股可能經歷咗兩個cycle喇。」而雷要睇足二百多隻股票,除非如他般是「股票痴」,否則極費心神。不過,街坊股神,各施各法,未計他賣股套現買樓,他的股票組合至今已升值超過一倍,跑贏坊間不少基金經理。現時雷敏謙與太太及兒子,住在農圃道十八號過千呎單位,「佢(老婆)一早講明,要我喺個仔小學前,換到一間至少一千呎嘅單位。」雷笑說。○六年以六百二十萬買入單位,為了不做「樓奴」,他忍痛賣股票,套現三百二十萬,如今該樓已升值至千多萬元;加上持有的股票,雷的身家達二千萬。作為一個穩打穩紮的股票迷,雷敏謙的心得就是堅持:「沙士之後,個市低迷咗幾年,我都迷惘過。但我相信股票,相信股票會升番,所以堅持繼續買。」這幾年獲利甚豐,更加深了他的信念,「我依家擁有嘅嘢全部都係自己搵返嚟。我覺得年輕人唔好心急,只要睇啱時機,好快就有你嘅第一桶金。」

旺角「畢菲特」

湛淦樞,名副其實的隱形富豪。根據股東名冊,他持有約二百手銀娛,如今市值超過一千六百萬元,但他的登記地址,只是旺角窩打老道的單幢舊樓。記者找上門,湛淦樞原來已八十歲,精神甚好,他走出門口接受訪問,對自己幾時買中「股王」,竟然毫無印象:「銀娛呀!我好早就買,當年仲叫嘉華建材(銀娛前身),五毫子買嘅!揸住十幾年,都唔記得幾時買囉。」按其買入股價,應是九八年,即已揸了十六年。湛淦樞續道:「當年買,唔係因為呂志和呢嗰名,而係睇好做建築生意嘅公司,尤其係嘉華,做好多渠務管道嘅生意。經濟好唔好,都要整渠修渠,咪揀佢囉!」退休前,湛淦樞在旺角波鞋街經營波鞋及運動服生意,他笑指當年的生意只夠餬口:「做啲生意仔,賺得唔多,淨係銀娛股票已賺得多過我盤生意啦!」事實上,他的十萬本錢,如今市值已爆升一百六十倍,可謂「一股發達」。

好股揸過世

對於「扑中」銀娛這隻「金蛋」,他表示完全出乎意料,「當年(○五年)放個賭牌入去,我都懷疑過做賭場得唔得,好在諗住再睇吓,先冇賣走股票。之後見大陸放咁多遊客去澳門,就知道賭場實有得做!」果然,近年銀娛股價愈升愈有,近日直衝八十元大關,湛先生認為股價仍未算高:「之前好多股評家話升到五十,之後就話六十,依家都七十啦,你話之後會唔會再升?我就話會啦,一百蚊都唔出奇。」但他就叫散戶不好高追:「一旦大陸減少遊客,賭場一定出事。」對湛淦樞來說,升跌都沒有影響,因為他已決定「揸過世」,亦沒想過套現分給子女,他激動地說:「我啲仔女讀完大學,個個都有正當職業,唔使我操心。我鍾意人自力更生嘅!」中氣十足的他,更突然大罵政府:「依家社會係比較困難啲,政府又做唔到嘢,由曾蔭權到梁振英,都唔係做嘢嘅!政府應該鼓勵市民自力更生,唔係養大佢哋,好似最近啲新移民都可以攞綜援,你話香港點算?」

不要現金長揸股鋪

衣著樸素的湛淦樞,言談間指自己「無乜錢」,但翻查資料,他目前持有四項物業,包括兩個住宅及旺角兩個地鋪,市值超過三億元。而且一如畢菲特,他信奉價值投資,一揸便揸到尾。○八年,市建局在波鞋街收鋪重建,湛伯曾擔任「波鞋街關注組」副主席,抗衡市建局的重建計劃。但最後亦要面對現實,同年十一月,以逾九千萬,向市建局出售持貨逾廿五年的花園街地鋪連閣樓,勁賺六千八百多萬元。翌年,他即於西洋菜南街,以一億五千萬,買入另一地鋪。寧將錢放入股票及鋪位長揸,皆因他不信現金,「人民幣不斷升值,將來一蚊港紙兌五毫人民幣(五算)都會發生,到時香港人點生存?」沙士時,經濟衰退,他認為是港幣與美元脫鈎的最佳時機,便曾寫信予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湛淦樞展示當年的信件副本,表示:「嗱,你睇吓,我寫住建議港幣應該要改成同一籃子貨幣掛鈎,曾俊華都有回信,不過佢只係話多謝市民嘅建議,高官係咁o架啦,點會認真覆你?」大家要為身家保值,似乎信湛淦樞好過信特區政府了!

赤柱廠佬變股神

做電子生意的張程光,○八年以天價一千六百五十萬元,投得「18」號車牌,名揚一時。去年,他再度在媒體上曝光,全因一隻股票—騰訊。「騰訊絕對係我最鍾意嘅股票。嚿年係二百二十三蚊時開始買,冇幾耐就升到二百五,我就賣咗,之後升到二百七,又再買,但佢愈升愈有喎,好快升到三百,我就知道呢隻股票不得了!之後就不停入貨。」張程光一輪嘴道。根據股東名冊,現時,他實名持有六十八萬股騰訊,市值三億三千萬。

長揸短炒同時玩

張程光指,他買股票一定大手入貨,每次掃入至少一萬至二萬股,而且一定要打電話透過經紀落「柯打」,「自己上網買賣,一萬落錯咗十萬咪好大鑊!」他認為騰訊今年上半年仍有得升,每股一定過五百元,其後只要股價跌穿五百元便一定入貨,「我睇好科網股,因為依家周圍都有人用WeChat,佢所有客戶有幾億人,而且仲有得增長。你睇twitter冇乜收入,股價都係咁升,騰訊有基本業務有盈利,點會跌呀?」去年,濠賭股表現亦超標,但張沒有沾手,「賭股好受大陸影響,一陣有唔知邊個出嚟講嘢,大陸放少啲人落嚟,仲邊有咁多收入?」他指騰訊已有穩定的用戶群,即使內地政策出現變化,亦不會影響其業務。他預計,騰訊未來半年仍會上升,每月升十元,直到六月為止,之後就要看阿里巴巴能否成功上市,帶來另一高潮。現時,除了實名登記的股份外,他亦很享受每日炒騰訊波幅:「如果有心臟病,承受唔到壓力就唔好買騰訊啦,因為佢一日波幅可能都有十幾蚊。」除了騰訊,看好科網股的他,同時亦持有金山軟件(3888)。

睇好港交所

豐盛融資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認同張程光的做法:「我做法同佢有少少似。就係同一隻股,持有一半,另一半拎嚟炒上落,不過呢樣嘢又要小心啲,放咗要識搵番位入,唔好因為一時的水位而錯失咗個大浪。」張程光是資深「股友」,自然識計數。曾經是港交所(388)十大股東之一的他,現時持有一百萬股港交所,市值逾億元,並指該股現時抵買:「之前我喺二百蚊價位沽晒批股票,近期又買番少少,其實李小加(港交所行政總裁)做唔做到嘢都冇所謂,因為港交所始終會有新股上市,會有交投,業務點都有保證。香港政府揸住批貨都蝕緊錢啦,所以依家百二、百三蚊係幾平嘅。」年近七十歲、家住赤柱獨立屋的張程光,每週仍堅持駕車回東莞及廣西廠房。他認為要親力親為,才可做榜樣及為員工打氣,「依家做廠係好困難,好多廠家話唔退落嚟,係保住班員工,但我覺得係廢話!做唔住咪執,我依家返工當做運動。」張指如果子女不接手,就找外人去管,但行內精英買少見少,前景並不看好。「東莞間廠遲啲都諗住唔做啦,因為我間廠係市內唯一攞到電鍍牌嘅公司,但個牌就嚟到期,睇情況好似續唔到了。」事實上,講起股票便生猛起來的張程光,已一早在金魚缸找到他的「第二春」。

猴子也跑贏基金

基金經理花盡心思,希望在股市中淘寶獲利,但原來有時人算不如天算,連猴子隨意擲出飛鏢來選股,分分鐘也較坊間的投資組合,回報更高。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教授Burton Malkiel曾於1973年在著作中表示,由蒙眼猴向財經報紙投擲飛鏢而命中的股票組合,與一名專業基金經理的組合回報一致。就這個議題,有研究公司多年以來模擬猴子擲飛鏢,製作出一百款組合,結果在一九六四到二○一○年間,每年平均有九十八款組合跑贏大市。《華爾街日報》也在十多年前做過類似實驗,以工作人員代替猴子擲鏢,挑戰專業投資顧問,結果一百次挑戰裡,擲鏢法勝出三十九次,雖然挑戰未能成功,但已證明精心策劃未必勝得過隨意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367

街坊「富臨」上市阿一鮑魚:搶我招牌!


2014-04-10  NM  
 

 

無做訪問好耐的鮑魚大王楊貫一,近日又再出風頭。

阿一鮑魚所屬、全港只有一間的銅鑼灣富臨飯店,上週入稟控告有超過八十間食肆的富臨集團侵權,但今年八十二歲的楊貫一事前原來不知情。唔單只對官司一頭霧水,阿一仲有好多嘢唔知,外間以為阿一是富臨的大老闆,咁多年來,只是個美麗的誤會。

阿一鮑魚曾經是香港富豪身份象徵,近年它已經敵不過平民食肆,不單老鋪變成翠華茶餐廳,拿著一袋袋奶粉的強國人在港話要食富臨,的士司機會車他們到黃大仙北角油塘的富臨,那兒有大件夾抵食的五十八蚊南非鮑魚、八十八蚊龍蝦麵,食飽個肚荷包無出血的強國人,都唔知邊個係阿一。而招呼他們的街坊富臨,背後原來是個坐擁十六億物業的酒樓王國,源源不絕的神秘水源正在部署上市大計,氣勢跑贏幾條街,不忿被搶招牌的阿一都要講句:「依家佢至係大老闆。」

在Google搜尋「富臨」,率先彈出今次「富臨告富臨」案被告、無阿一的富臨集團網頁。阿一鮑魚根本無網頁,Openrice的介紹亦不見有人寫食評,它曾經是出曬名的香港地道珍饈,也是量度本地奢侈消費的指標,但原來阿一鮑魚去年已被米芝蓮搣星,講起阿一唔少人都話:「唔講真係唔記得。」

始創阿一鮑魚的楊貫一已經八十二歲,九七前後他經常見報,近年傳媒已甚少找他,突然爆出他的富臨飯店告人,阿一又再撲出,比起十年前他瘦了一圈、少了頭髮,身上西裝大了個碼顯得過時。他每天依舊回到創辦三十七年的富臨,熟客見到他仍會「一哥前、一哥後」打招呼。去年,富臨駱克道舊鋪業主,由月租七十萬元加至一百三十萬元,阿一鮑魚頂唔順要撤退,結果舖位由賣招牌奶油豬的翠華來承租,在強國自由行主導的銅鑼灣消費圈,茶記比阿一更受落。

被逼遷響警號

富臨飯店多年來都無買舖位,去年被逼遷響起鮑魚警號——奢侈消費亮紅燈。兩個月前搬到一街之隔的謝斐道信和廣場,一萬三千呎新鋪較六千呎舊鋪大一倍,月租大約六十萬元(未計按每月生意額外付租),更大手斥二千萬元裝修,但阿一嘆氣:「搬咗入來兩個月仍未回本,都唔知仲要等幾耐。」打開富臨飯店的餐牌,鎮店之寶阿一鮑魚(七頭或以下網飽)依然上萬元一隻,卻多了不同的廣東小炒,平均每碟二百多元,最抵食是午市商務小菜,任選四款家常菜式七百四十元:梅菜扣肉煲、咖喱薯仔燒雞翼、魚腸蒸水蛋、清湯蘿蔔牛筋腩等,「而家吃鮑魚的人少咗好多。」阿一鮑魚見證香港經濟起落,最風光是一九九七年,那是港人炒樓炒股的瘋狂歲月,富臨當年不做套餐,一班地產經紀日日擦鮑魚如啃碟頭飯,富臨每月平均做五百萬生意。經紀仲同阿一吹水:「食多幾十年鮑魚都得。」點知金融風暴令班地產佬敗走,但仍無損阿一的社會地位,「董建華政府安排我四出表演,話俾人知香港九七後馬照跑、舞照跳、鮑魚照食。」阿一之所以被特區政府睇中做代言人,皆因八六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他獲船王包玉剛推薦到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獻技,有份吃阿一鮑魚的領導人包括:鄧小平、周南、姬鵬飛、許家屯、霍英東等。鄧小平吃畢後說:「沒有改革開放,吃不到這美味鮑魚。」阿一鮑魚從此響朵兼加入政治醬醋。

阿一山雞變鳳凰

八十二歲的楊貫一在廣東中山出生,父母在他兒時離異,年少時看著兩個妹妹餓死,為了生存,只有小學程度的他,解放後五十年代初拿著祖母的五十元隻身到港,在飯店當雜工,每天洗碗、抹地、倒痰盂。後來在大華飯店轉任侍應,之後再轉到告羅士打酒家任中菜經理,七四年與食客朋友開設富臨飯店,七七年再重組股權,一直都並非富臨大股東。八十年代初經濟不景氣時,楊貫一要向銀行借錢發薪給富臨員工。後來他上陣當大廚,睇準鮑魚未有競爭者,便花當時足以買一層樓的二十萬元做實驗。他記起小時候用瓦罉煲飯,便照辦煮碗用瓦罉煲鮑魚,並用排骨和老雞當配料,結果阿一鮑魚揚威國際獲獎無數。他的事業高峰也是香港經濟最美好的日子,那時候有專車接送他上北京及出入名人豪宅煮菜,九七年彭定康回英國老家前,特地去吃他的阿一鮑魚,其他名人捧場客包括:龔如心、陳方安生、葉澍堃、馬時亨等。阿一家住杏花邨,卻對衣著十分講究,西裝恤衫度身訂做,恤衫袖口紐要用卡地亞,呔是Armani,手錶選伯爵,出入也要有司機接送。他收了數十名徒弟,兒子是富臨飯店廚師,但他未有計劃交棒。

「大陸人根本唔識食」

富臨曾經在負資產及沙士一疫跌得很傷,每晚只得幾萬元生意,但很快得到自由行打救。阿一記得,十年前強國大軍初到,他們當中不少是幹部,藉旅遊來港將帶來的一箱箱錢花光花盡,還豪氣地跟阿一說:「來香港,買要買LV,吃要吃Ah Yi(阿一)。」自由行政策出台三四年後、○六、○七年那段日子,強國人踏入富臨腳邊確是一袋袋的LV戰利品,坐低先飲幾支陳年茅台,再來四頭網鮑另加各種魚蝦蟹,埋單再逐張金牛遞上,更不忘醒多張俾阿一做貼士。阿一曾經將希望放在強國人身上,尤其同胞湧港數目有增無減,但近年阿一發現當前的自由行經濟學,已不再是鮑魚當道、也不再有所謂「奢侈品大勝」的規律,「而家來香港的大陸人乜都有,來買奶粉的又點會食我阿一鮑魚。大陸人根本唔識食,佢哋唔知乜嘢係最靚鮑魚。」

最輝煌日子已過

「過去一年,已經無乜大陸人拎住LV入來,佢哋亦好少請客,鍾意食廣東小炒和海鮮,每人千幾蚊有得落樓。食鮑魚的人愈來愈少,我阿一鮑魚賣少好多,梗係,閒閒哋每人要食幾萬元。」楊貫一說,大陸人佔富臨食客總數約四成,大多是居港熟客或遊客,中資財團因有自己的俱樂部甚少幫襯。而大陸人不再奢侈的現象,過去一年尤其明顯,時間正值習近平打貪行動發功。「鄧小平之後,我都無煮過鮑魚俾其他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全部都無食過阿一的手勢,「十多年前,都有唔少大陸人搵我北上做顧問,我又曾經同北京發展集團合作,俾佢哋喺大陸用我阿一鮑魚個名。而家我已經好少上大陸啦。」阿一鮑魚和香港人的命運一樣,在北京話事的社會大勢中,已經唔再係優越像徵。「係,阿一最輝煌的日子,已經過去。」他不願透露具體營業額,只說富臨生意,假日去到十多萬元,平日有時只得幾萬元。

阿一鮑魚富臨飯店股權

街坊富臨集團股權

阿一唔係大老闆

大眾都以為楊貫一是富臨飯店的大老闆,但其實自一九七七年成立,楊貫一並不是大股東。楊貫一目前只持有富臨飯店百分之四股權,持七成五股權的大股東,是在英屬處女島註冊的Well Perfect Holdings Limited,另有六名小股東。至於董事有三人:邱威廉、邱允恭、邱安妮,他們都來自同一家族。記者拿著公司註冊處的記錄向楊貫一查問時,他錯愕表示:「大股東是一間海外公司?什麼來的?」他說海外公司與邱威廉家族有關。而楊貫一由一九八一年起、即阿一鮑魚成名之前,已不是富臨的董事。富臨飯店在一九七四年成立,後來因股權變動,七七年註冊「富臨飯店(1977)有限公司」至今。翻查記錄,楊貫一當年持百分之十股權,而他當時家住彩虹邨。持百分之七十五的大股東,是家住摩利臣山道的商人符國光,其餘有六名小股東,包括他的食客,楊貫一說,邱威廉父親後來加入。四十六歲的邱威廉是上市船舶投資公司金輝集團(0137)的獨立非執董,也是美菲貿易公司董事,有做製衣生意,並為福建社團聯會成員。今次富臨打官司,由邱威廉負責,阿一事前並不知情直至收到記者電話。記者欲向邱威廉這位富臨真正大老闆查問官司,他的秘書指他不作回應。過去廿年,楊貫一是眾人眼中服侍富豪的鮑魚大王,但阿一隻一直住在杏花邨。他與家人持有阿一鮑魚控股有限公司,並透過此公司與富臨合作:「我會幫富臨買鮑魚,因為用阿一個名買會平啲靚啲,其他人買唔到。我又會趁鮑魚平的時候幫富臨買多點儲存,至於我做買手賺的,唔會超過一成。」

「上市變相廢我招牌」

對於眼前的官司,楊貫一說:「因為有人要上市,上市就一定要身家清白,唔好混淆公眾。佢唔上市無事,但一上市就變相廢咗我富臨個招牌。」阿一說,他認識被告富臨集團創辦人楊氏三兄弟,「只係行家,見面會點頭,雖然都係姓楊但無親戚關係,亦無師徒恩怨。」記者發現,被告富臨集團的網頁,放了楊貫一與廚師的合照,其中一張海報款式沒有附加圖片說明。網頁內集團董事的話提及:「陶源酒家(鮑魚專門店)的成立,始於2002,楊生覺得鮑魚不單只是中產人士享用的,也希望帶給普羅大眾品嚐享用……」文中的楊生並無提及全名,至翻查網頁集團董事一項,提及董事是楊維,行政總裁則是楊潤全及楊基三兄弟。楊貫一說:「我哋聽啲客講,坐的士話去富臨,司機會車咗佢去對家的酒樓,有啲客人去食過平價餐就唔願返來。」富臨集團目前有超過八十間食肆,品牌包括:富臨酒家、富臨皇宮、富臨漁港,還有陶源酒家(鮑魚專門店)、富臨餅家等,大多開設在平民區例如新蒲崗、黃大仙、元朗、樂富等。記者光顧較旺的灣仔駱克道富臨酒家,侍應推介八十八元招牌龍蝦麵套餐,又指酒樓有不少大陸旅客捧場。鮑魚價錢也非常平民,餐牌上最貴的南非鮑魚,也只是五十八元一隻,全店最貴的澳洲鮮鮑亦只是數百元。記者兩次光顧街坊富臨稱要食「阿一鮑魚」,員工說:「阿一鮑魚,陶源嗰度嘛。嗰邊就食鮑魚,不過呢度都有,你想食靚嘅早啲打嚟訂,我哋都係嗰啲貨,仲抵食啲添。」記者其後來到兩街之隔、位於菲林明道的陶源酒家,裝潢明顯較高級,接待處外更掛有「鮑魚天王」金牌及多張獎狀。記者稱想訂枱,部長即慇勤地介紹最矜貴的日本八頭網鮑,每隻五千八百元,相較阿一的八頭九千九百元,陶源平一大截。記者向部長提及「阿一鮑魚」時,他卻謹慎收起笑容:「我哋唔係阿一,你係咪想要啲咩資料?」

上市參考稻香

富臨集團網頁現有四千多名員工,但楊氏三兄弟的發跡卻十分神秘,以往甚少接受傳媒訪問。本刊查冊發現,三兄弟在○四年起至今,大手斥十三億元掃物業,目前估值達十六億元。楊氏兄弟睇中的大部分是工廈商舖,並非其開酒樓的舖位,而他們亦慣於在同一幢物業連環購入多個舖位,包括:美孚新邨九個鋪、尖沙咀東海商業中心廿一個鋪、長沙灣富華廣場四十八個舖位、新蒲崗六合工業大廈十二個單位等。雖然是鋪王,但楊維申報的住址只是中產屋苑麗港城,兩、三年前仍是搭地鐵、坐的士巡鋪,近年才捨得買部凌志房車代步。酒樓業界指,富臨籌備上市研究參照有一百四十間分店的稻香(0573),而稻香主席鍾偉平亦與楊氏三兄弟友好,富臨集團曾和稻香般一樣推出「一蚊雞」吸客。但業界中人都說,不清楚楊氏為何財力雄厚,也不瞭解其水源何來,佔九成八股權的大股東又是查不出背景的海外公司。而他們用來購買物業的公司,名稱都有個「中」字,例如:中鉅企業、中冠實業、中龍香港等。週一,記者到富臨集團總部,向董事楊維及行政總裁楊基查問捲入官非及集團上市的事,但他們都拒絕回答,其後集團公關表示,現階段不作回應。記者問楊維他的創業故事,他指:「有機會可談談,但近日我很忙。」一九九二年,在深圳晶都酒店當行政總裁的大哥楊潤全,與兩弟楊維和楊基在大角咀開辦「富臨火鍋食館」,當時店舖只有十九張枱。富臨業務其後不斷擴充,二○○二年開設陶源酒家賣鮑魚走高檔路線,三兄弟在業界亦變得高調。搞火鍋變成持十多億物業的豪客,故事仍有待揭盅。

英文名「Fulum」、「Foo Lum」

今次官司的入稟狀提及,阿一所屬的富臨控告富臨集團旗下四十五間公司名稱侵權,要求改名及賠償,以及避免使用與富臨相關的中英名字眼,街坊富臨所用的英文名包括「Fulum」及「Foo Lum」。據悉,興訟後街坊富臨已提出談判和解,但阿一鮑魚企硬。大律師陸偉雄認為,這宗官司的爭拗重點,是為何富臨飯店過去廿年沒有興訟,現在卻突然出手,「坊間都有好多小商號用呢個名,你以前唔講,點解而家先出聲?如果解釋得唔圓滿,人哋可能話你默許。」他又指,雖然「富臨」二字相同,但兩店名字並非完全一樣,並已在公司註冊處登記及運作多年。他提醒,若任何人覺得被侵權,應盡快採取行動。但官司的出現,卻可能阻礙上市部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5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