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到底什麼是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 思語

http://xueqiu.com/1229565025/22799809

(原創作者:思語)
   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就像鄰家小女孩的臉,誰都可以擰一下並評論一番。但絕大多數定義都似是而非、對本質的界定含混不清、或漫無邊界。
   所謂BUSINESS MODEL,就是經營一門生意的一類模式,可以用節點和聯線將商業模式圖示化,節點就是生意的利益相關者,聯線就是它們之間的關係。理解一種商業模式必須搞清楚以下三個問題:

(1)這門生意存在的(市場和社會)基礎是什麼?
   顧客是誰?滿足他們什麼需求?是以剛性/生理需求為主,還是彈性/精神需求為主?需求是持續/斷續/暫時性;隨時間穩定還是波動;需求面寬廣還是狹窄;同質還是異質。
   要瞭解一門生意的基礎,不僅要有較為豐富的行業經驗,對於業外人士,具備營銷和消費心理學的知識,廣博的常識,還要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對人類行為從消費視角、社會學視角和人類學視角的透視能力。要時時處處留心觀察,敏感。

(2)公司在行業(INDUSTRY)中的位置是什麼?
   公司經營這門生意要和哪些上下游利益相關者直接或間接打交道,彼此之間關係的親疏遠近,業務過程和誰打交道多,誰打交道少,各個利益相關者長期博弈過程中處於主動還是被動地位?
   波特的競爭結構五力理論,和行業集中度、系統動力學等分析工具可以幫助搞清楚企業在行業中的位置,透視和預測行業利益相關格局動態演變的軌跡。

(2)這門生意到底掙不掙錢?
     投資分析中的定量研究往往集中在這一領域,但是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第一和第二個問題的表象,我理解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芒格和費雪更加重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但是本質性的問題由定性分析解決的緣故?但是,並不能以此作為忽略定量和財務分析的藉口,事實上迴避艱苦細緻的定量研究,一味從定性研究獲取投資結論的企圖往往是緣木求魚。
   一門生意掙不掙錢,主要搞清楚錢花在哪裡和從哪裡進來和時間的不同步性。
   A\ 這門生意的支出結構?錢都花在哪裡了?
   B\這門生意的收入來源?收入從哪裡來?
   C\在開展生意過程中,從投入期到產出期,支出和收入的變化規律?這可以幫我們理解暫時的虧損和季節性的收入波動。儘量用跨3-5個會計年度的中線思維考慮問題。
   杜邦分析、動態現金流量分析等工具可以幫助搞清一門生意到底掙不掙錢?用系統動力學的思維考慮問題,知道不同的收入、支出的不同步性。利用幾個不同步流程的錯配尋找市場機會(擬在下一篇闡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635

周鴻禕:什麼是商業模式?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5086.html

周鴻禕非常推崇蘋果公司的一句話:Think Different。他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即大公司有資源、有實力做的事情,小公司一定不要跟風做,而是要從大公司不屑於做,或者不願意做的地方尋找機會。

他知道移動互聯網顛覆互聯網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而且作為互聯網上的成功企業已經感覺到風雨飄搖。在移動互聯網領域,360如何實現其顛覆式創新,《中國經營報》記者對話了周鴻禕。

 《中國經營報》:360在PC端上已經獲得成功,接下來你們如何佈局移動互聯網?

周鴻禕:我不能給出一個完整的答案,只能是不斷地推出移動端的產品去試探市場。移動互聯網顛覆互聯網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而且作為互聯網上的成功企業已經感覺到風雨飄搖。我總是開玩笑,我們一夥人在泰坦尼克號上,為了爭一等艙、二等艙互不相讓,殊不知這艘大船正在駛近冰山,真正的聰明人已經跳上了救生艇。

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我想到的就是先自我顛覆,才有機會做新的市場。互聯網企業更願意把PC上的東西搬到移動互聯網上,這就是路徑依賴,不能夠顛覆自己。照搬PC的模式肯定不行,兩個市場的用戶特質完全不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騰訊有兩個部門,一個部門做手機QQ,另一個部門做微信。原來手機QQ有很多機會,但卻敗在自己兄弟的手下。原因就是手機QQ是PC模式的延展,並沒有更多地考慮手機的特性,比如麥克風、傳感器、定位等。而微信就是徹底為手機而生的一個產品,完全從手機的特質出發設計產品。不同的出發點、不同的方式,在一個公司的兩個部門卻得到了不同的結果。

  《中國經營報》:你談了思路,能不能透露一下你們的具體戰略?

周鴻禕:我反對所謂的策略和佈局,關鍵就是要行動,找用戶的體驗點,想辦法提供一個用戶的體驗為切入點。騰訊的做法就很成功,在移動互聯網上做了幾十個APP應用,有起色的並不多,但微信勝過所有的佈局,得到用戶的廣泛認可,成為騰訊切入移動互聯網的入口,拿到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張門票。至於360的策略還沒有很明確,但不變的一點就是從用戶的角度考慮。360目前必須要做好兩件事:一是手機安全,二是手機瀏覽器和手機搜索。

《中國經營報》:對於創業的互聯網公司,你在創新方面有什麼可以提醒他們注意的?

周鴻禕:很多充滿激情的創業者,一上來就講自己的商業模式,一講商業模式就是未來三年能賺多少錢。其實,這些創業者對什麼是商業模式都沒有搞懂,以為商業模式就是賺錢方法。商業模式不是賺錢模式,它至少包含了四方面內容:產品模式、用戶模式、推廣模式,最後才是收入模式,即怎麼去賺錢。一句話,商業模式是你能提供一個什麼樣的產品,給什麼樣的用戶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在創造用戶價值的過程中,用什麼樣的方法獲得商業價值。

360推廣免費殺毒,放棄了上億元代理其他殺毒軟件的收入。投資人跟我急。我說在電影《建國大業》裡,很多人對撤出延安不理解。毛主席說:「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在,人地皆得。」從創業的角度,地就是業務收入,人就是用戶。互聯網裡用戶為王。放棄一些收入沒關係,只要用戶還在,收入還會回來。

  《中國經營報》:怎麼樣才能創造商業價值?

周鴻禕:我並不擅長戰略規劃。我本人更像一個產品經理和技術工程師,希望做出一個酷的產品,給用戶創造價值。在互聯網裡幹了這麼多年,我的一個體會是只有先創造用戶價值,才能創造商業價值。

我們作為一個行業內的專業人士,在行業內干久了便成為專家,之後看法就與普通消費者不一樣了,便開始想著教育消費者,培育市場。這樣的思維是違背互聯網規則的。

我們作為一個行業內的專業人士,在行業內干久了便成為專家,之後看法就與普通消費者不一樣了,便開始想著教育消費者,培育市場。這樣的思維是違背互聯網規則的。

我非常推崇蘋果公司的一句話:Think Different。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即大公司有資源、有實力做的事情,小公司一定不要跟風做,而是要從大公司不屑於做,或者不願意做的地方尋找機會。360崛起於查殺流氓軟件,而這正是當時殺毒軟件廠商因為無利可圖而不願意去做的事情。對360來說,這正是對傳統殺毒軟件廠商的顛覆式創新。

 《中國經營報》:那麼一些傳統企業也正在紛紛進入互聯網,你對他們有什麼要提醒的嗎?

周鴻禕:如果真的想做互聯網,必須要改變基因。大公司會注重佈局,注重宏觀戰略,但往往忽視了消費者的體驗。成敗往往是取決於用戶體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710

對廣州藥業需要關注什麼 德榮

http://xueqiu.com/6051104112/22815018
對一家公司找出當前最需要關注的點,從而可以便於觀察它的變化,並且可以集中精力。

對廣州藥業需最要關注什麼呢?從對公司上市以來歷史信息,以及近期發生的大事,我認為最需要關注:1、什麼時候能有一個穩定的管理層?2、調研觀察王老吉與加多寶的鋪貨及相應的銷售情況;3、廣州藥業吸收合併白雲山。

一、什麼時候能有一個穩定的管理層?
查看原圖
   這是廣州藥業公司歷史管理層主要成員表格,以及與白藥、阿膠和同仁堂的對比。

   自2000年以來,公司有5任總經理,副總也有很大的變化。試想,一個管理人員明天還在不在這個位置上都不清楚的話,怎樣用心去做好事情?當然,對於一個國企,業績的考核,不達標從而換人;但,常換人又造成更難做。怎樣結束這種事情?

   相對比,云南白藥,王明輝一直是主心骨;東阿阿膠,發生過股權之爭,後來穩定下來了;同仁堂2006年後總經理穩定,從其之後的業績表現也可以看出管理層趨於穩定後的積極作用。

   廣州藥業公司為投資人帶來了什麼樣的業績呢?
查看原圖
註:2008年醫藥商業不再納入合併報表。

   很不理想的歷史業績。另外,再拿一個個人投資者易於觀察的標的----公司藥店,來看一下。
查看原圖
   藥店收入佔比比較小,對業績本身沒有多大影響;但是,由於它易於觀察,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這個小窗口來看看公司經營得怎麼樣?

   到目前為止,公司基本上就只有采芝林藥店了,另外有一家盈邦;健民呢,現在大家都知道只有武漢健民了(不屬於廣州藥業)。走進采芝林藥店,也能感受到經營不善的情況,特別是廣州的朋友多去看看。

   廣州藥業手中有很多個好品牌,由於歷史原因,整合不是很好。期待著公司有一個穩定的管理層,持久、穩健地做好這些品牌產品。

   由於廣州藥業吸引合併白雲山,作為廣藥集團的總經理李楚源,目前是大家目光所聚之處,期待李總帶來一個真正的「新廣藥」。管理層是公司成功的重要基礎之一。

二、調研觀察王老吉與加多寶的鋪貨及相應的銷售情況

我認為廣州藥業做紅罐王老吉是有困難的。藥與飲料是完全不同的經營方式,之前做綠盒王老吉,我認為更多是粘了當時的紅罐王老吉的光。面對這樣的困難,公司怎樣,以及能不能克服,需要觀察。

紅罐王老吉相對於廣藥公司來說是個什麼樣的產品?

廣州藥業收入構成中,製造業務與醫藥貿易基本上的五五開的佔比。

查看原圖

   本表是近三年廣州藥業製造業務和貿易業務的毛利率。

   紅罐王老吉所屬的飲料行業平均毛利率在30-40%之間。從毛利率的角度來看,這個產品進入廣藥如果做得好,貢獻是不錯的。不過,飲料產品的銷售費用會非常大,特別是這兩年與加多寶競爭。

   紅罐王老吉的關健,在於能賣出去多少?這裡要區分一下,貨鋪出去,與消費者購買是兩回事。短期內,貨鋪出去就會給資本市場一個刺激;但是,長遠來看,重點是消費者選擇王老吉還是選擇加多寶?

   這很好判斷。通過全國各地的調研信息彙總。1、產品的鋪貨情況;2、觀察終端銷售力度;3、自己及身邊的人會選擇哪個產品?這對於散戶投資人來說是一個優勢,可接觸的產品,這可不是航天飛機。

   紅罐王老吉能給廣州藥業帶來多大的銷售收入,進而形成多大的淨利潤,不好估計;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調研來觀察。兩廣地區的涼茶非常地盛行。在廣州的大街小巷,隨時可以見到涼茶鋪。這是一個有消費者基礎的產品。關鍵看公司怎樣經營。通過調研來看廣州藥業是一個黑馬,還是被高估了,是件不錯的事情。

三、廣州藥業吸收合併白雲山

廣州藥業與白雲山主要做什麼產品的?
查看原圖
廣州藥業近三年製造業務和貿易業務的毛利率。

查看原圖

   白雲山A收入構成。
查看原圖
白雲山A近三年各業務毛利率:
查看原圖

   廣州藥業主要是中藥類為主,白雲山則中藥、化藥都有。

   廣州藥業的製造業務毛利率近三年在44%以上;白雲山的中藥材及中成藥業務毛利率在33%-39%之間,佔比小一些。A股市場普遍給中藥類比化藥類更高的估值。

   另外,白雲山的醫藥流通業務,競爭最高時有58%的毛利率!其他幾個大的醫藥流通公司看到這個數據應該是哭還是笑呢?我想,等合併之後,應該不會再有這麼高的毛利率了。

   這是這兩家公司的大概情況。

   公司公告的合併方案是:白雲山與廣州藥業的換股比例為1:0.95,即每股白雲山之股份換0.95股廣州藥業的A股股份。這個價格合適嗎?

   不評價。但是,公告之後,兩家公司都跌停了。

四、總結

對於廣州藥業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怎樣整合自己的,帶來一個穩定的管理層;只有這樣才能讓人用心地去做事情。此次廣州藥業吸引合併白雲山,不知道能不能實現穩定的管理層呢?投資者期待著。

涼茶是兩廣地區很傳統的一個產品,具有很深的基礎。關鍵看公司怎樣經營。這可以通過全國各地的草根調研來觀察。觀察鋪貨、銷售力量的此消彼長;觀察身邊的人喜歡喝哪個牌子。
$廣州藥業(SH6003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792

錢用黎做什麼?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562

一則寓言故事說,有一天,神對人說:「我喜歡你,我要獎賞你,我要讓你許一個願,隨便你想要什麼都會實現。」

「真的嗎?」人開心的問。

「真的,不過不管你許什麼願,你的鄰居都會得到雙份。」

意思是說,如果這人要一座金山,鄰居會得到兩座;如果他要一打美女,鄰居會有兩打。

人想了很久,終於說:「那我的願望是要失去一個睪丸!」

這不是玩笑,這是人間現形。

因為人喜歡比較,不管自己得到多少,如果周圍的人比我們得到的多,我們就不開心、痛苦,就會做出瘋狂的事。

比如說,你工作表現好,老闆給你加薪5,000元,本來你很高興。

可是如果你發現同事加薪5,250元,你的高興馬上變成被針戳破的氣球,破洞的氣球掉落在地上,你呼吸的是失落的空氣。

因為老闆「比較」肯定你的同事。本來你一個月領5萬塊,你很滿意。

可是當你發現比你晚進公司的同事比你多領1塊錢,你就對公司心懷不滿,因為公司怎麼可以認定你「比較」差?

那「比較」是錢創造出來的嗎?

不,比較是人造的。

錢只是讓人比較容易「比較」。

同樣是抽象畫,趙無極畫的好還是朱德群畫的好?

這很難比。

可是趙無極的拍賣價2億,朱德群2千萬,一旦用錢衡量之後,比較就變簡單了,只要會算錢,不必懂畫。

「比較」會衍生「嫉妒」,嫉妒就會帶給你痛苦,而且會讓你瘋狂。

為什麼每隔幾年就會有金融風暴?人為什麼都學不乖?

根源之一就在「比較」。

你的錢本來夠用,但是你看到別人用「理財」輕鬆賺,難道你就比較笨?

然後你每天聽到「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你就跟著投入。

你也知道氣球一直吹總會吹破,但你想12點馬車才會變南瓜,我11點50分走人就沒事。

大家都這樣想,氣球就在11點40分提早破。這下理財的全掉在洞裡。

所以,你不只不要跟別人比較,也別跟自己比。

金融風暴害你的財富縮水,害你的錢不見。

但它有沒有害死你?

沒有,它不是癌症或SARS,它殺不死你。

你少了那些錢,也許生活根本沒變,就算你損失過重,不得不降低開銷,也還是可過健康的生活。

你10年前、20年前是不是比現在更窮?

那時你也是好好的,沒什麼不快樂。

你不會因為金融風暴失去一切,因為你還在。

你失去的是你原來沒有的,唯有你才是一切。

不要誤會我要你拋棄錢,從此不碰錢、不想錢。

錢本身沒問題,是人的問題。

錢是工具,一種美好的工具。

如同一個美好的琴,會彈奏的人能使它發出優美的音樂;不會彈的人只能製造刺耳的噪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110

鐵路發展2020改變什麼?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925

昨日在臉書上貼上了2020年港鐵發展的構想圖,雖然未經港鐵核實,但與政府現五建議或建造中之路線相符,在此撰文一提讓大家對未來的投資概念先睹為快。

 

先講有咩新站,可能開始站太多致大家未必為意。但走訪過歐洲日本既朋友都知,其實香港鐵路同地鐵既始祖地市巴黎倫敦相比,已經係「小巫見大巫」了。

中環南: 選址未確定,最新意向係現動植物公園,作為第時南北線的終站

黃埔站: 選址已定,大概在黃埔花園一期的馬會附近,2014-2015年竣工。作為觀塘線的起始站

堅尼地城: 選址已定,在現嘉輝花園旁邊,作為港島線的始站

古洞站: 是新建北環線其中一站,政府建路往落馬洲站時已順手起左部份古洞站台。

何文田至啟德: 為沙中線其中四站,其中以土瓜灣站選址最具爭議。現時決定方案較近土瓜灣中心,原本定係翔龍灣附近。

其實除左留意新站外,路線之改動亦需留意,因為會大大減低某地往市中心之路程,直接推升樓價。就以元朗為例,距離雖遠但有西鐵線後由元朗去尖東都係25分鐘,令元朗樓價先起跑,以前大家覺得「冇咁入」既屯門反而遲左幾年先有反應。

 

未來將會以東西線同南北線做概念。東西大致可理解為將西鐵同沙中線合併,更有可能會加上馬鞍山線。第時由馬頭圍或土瓜灣經紅磡過海將唔再驚塞車,近海一帶有望成為另一奧運站,即最近商業中心既高階住宅區。至於原馬頭圍、土瓜灣舊市中心,將好似元朗咁係五到十年內被取替。東西線會將現時集中於西面經深圳灣口岸黎香港既自由行帶到九龍灣區域。係郵輪碼頭攪得好睇下,九龍灣觀塘有望成為旅遊商業區。

 

南北線可以由羅湖直通中環,以後去海洋公園十分方便。最受惠應為沙田,何文田,由沙田去中環的時間大為縮短,唔會比奧運站去中環耐好多。黃竹坑發展比想像中慢,酒店就起左幾幢但整區未夠資源投入。港島區還看堅尼地城及香港大學站對西區帶來之發展,西區因舊樓太多,收唔夠地去起一個地標式商場,而堅尼地城站上蓋講明做公園,所以想用商場去拉動該地工作機會及人口質素,似乎唔係十年內可發生之事。加上九龍灣一帶規劃較易,嘉里為區內其一大業主,大家會集中資源做好啟德PROJECT而避免取難道發展舊廈區。

 

一個不可不提係北環線,係政府咨詢中佢成事係最高既,亦配合新界東北之發展。到時元朗可會是東北之主要城市,更有不少工作機會提供。就好似現時沙田咁,為馬鞍山火炭什至大埔居民帶來工作機會,減少誇區工作。諗樣早前建議發展屯門工業區與深圳前海融合亦是同一道理,希望元朗加上屯門,令政府發展古洞,錦上路新市鎮工作更易成事。

另外有讀者問荃灣屯門鐵路會否成事,諗樣認為不會。要等屯門往西走之人流就到飽和點先有可能成事。現時西鐵雖十分擠擁,但港鐵未用盡可改之車卡長,你可見月台已預留三卡車既位作未來延伸之用。而荃灣至屯門中間的深井、屯門東亦不見人口快速增長,連搵地方去起站都難,填海不乎效益,所以不覺得此線會實行。

最尾一個有點浮跨,政府建議由西環起橋搭至昂船洲再去青衣入東涌。昂船洲大橋已為此項目提供其一路面,但完成此工程所費人力物力,及建造難度均較高,除非特首真係整個人工島出黎,否則興建西環至東涌一線未具成本效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68

投資雜感39——投資需要什麼樣的知識結構和研究 張東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a7b40101f967.html

 證券投資中,遇到的問題是多方面的:既要對所考察的投資公司的經營業務有清楚的瞭解、還要對其執行經營的人有明確的判斷;此外,還需要理解市場的股價的意義。顯然,要做到這些,單一領域的專門知識顯然是不可能勝任的——這就是學歷與投資能力並無必然關聯的基本原因(尤其是,很多「經濟學」者或財務會計出身的人,以為股市就應是自己「專業」範圍內的事,結果總是對股市「百思不得其解」);也不可能有任何投資人具備各行各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同時又能對人的品性、能力的把握,以及對股價波動的認識都到很位。如此,股市上投資所要求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豈不是過高而難以達到了嗎?

   是的。投資正是這樣一個行當:看起來誰都可以做,但要想做好,其要求卻是非常的高。投資的技能並非天生或靠所謂的靈感天分,更非單一學科、專業的事(這也許就是學歷教育培養不出「專業投資人」的道理)。其實是一個人綜合的理解能力和行為方式的體現。查利.芒格因此稱投資(挑選股票)是「處世藝術的分支」,並有過這樣的比喻:「對於只有一把斧子的人來說,每個問題都像一個釘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對於只習慣的單一方法,或思維方法及知識構成很單一的人,他常常會用「一根筋」看問題或解決問題。這樣的人,常常不自覺地好走極端:憑藉自己的那一點「專業知識」掐指一算,要麼這家公司是「掌上明珠」式的公司,要麼那家公司是在「財務造假」;一會以為找到了投資的「訣竅」而豪情滿滿,一會又覺得是被市場捉弄而憤憤不平(指責市場不規範、不成熟);投資行為上要麼自負而大起大落,要麼膽小謹慎微沒有信心。

   對此,芒格給治好這類「拿斧子」的人的特效藥方:如果這個人有一整套各個不同學科的方法,自然地他就會選用許多工具。如果「A」是狹隘的專業教規,「B」是其他許多學科組合成的偉大並特別有用的概念,很明顯專業知識「A」加上綜合知識「B」,比單單一個孤伶伶的「A」強得多。

   世界上各種學科、各類行業間雖然「隔行如隔山」,但也並非都互相隔絕的,而是具有類似的規律。因此,投資雖然要求的知識面很廣,但並不需要對所有行業的專門知識都要成為「行家」,只要能通曉很多不同領域裡的思想方法,就可自如地處理投資上的大部分情況。芒格把這種通過多學科的學習,建立清晰的多種思維模型叫做思維的「格柵」。有了這種格柵,就可以按自己直接和間接的經驗、知識將其擺放在格柵模型裡,長期積累成為一個投資人的投資能力。

   在徐星公司多年的投資研究和實踐中逐漸認識到,證券投資首先是門科學——無論是公司價值的評估,還是市場股價的演變,與自然界的很多事物一樣,並非是不可把握的隨機現象,其研究方法和邏輯與其它領域學科類似;其次才是門藝術——以日常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各種現象的知識經驗為積累,通過合理的邏輯和類比來做的具體投資分析決策。因此,在投資研究中,「基礎研究」是徐星公司區別於同行的最大特色——其成果主要體現在每年都在更新的給客戶、員工的《價值評估》講義中;其次,才是日常的具體證券資訊收集、整理和公司分析(而這是目前同行們證券研究的主要內容)。通過吸收多學科思想而集成的《價值評估》理論研究,與具體的日常證券信息處理相結合的「格柵」,就是徐星公司證券研究、員工培養、客戶服務和培訓的主要內容。這些年來,在各種市場狀況下,徐星公司持續、穩定良好的投資業績和客戶關係都是這一工作的佐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927

「細路仔,知道什麼是戀愛嗎?」 人在中環

http://manincentral.blogspot.hk/2013/02/blog-post_1364.html
這句說話,係阿邊個接受《明報》訪問時所講的。

「中學生應否談戀愛」呢個辯題,真係老土到唔恨。我覺得搞笑既地方係,今時今日,居然仲會聽到有人大大聲講,中學生不應談戀愛:「 十五六歲不應拍拖!」放左幾日假,睡眼惺松之際睇到呢篇報導,仲以為發緊夢時光倒流三十年。

我中學既時候有拍拖,拍拖年齡都係十五六歲左右。你如果問我,果陣知唔知道「甚麼是戀愛」,我梗係唔知啦。不過我又想反問果位提出呢個問題既阿嬸,如果要佢答翻呢條問題,佢自己其實又識唔識答呢?

阿嬸比果班細路仔老幾十年,佢既文字功力同狡辯能力都應該高出果班十五六歲既「細路」好多皮。要答如此一個問題,位阿嬸應該可以輕輕鬆鬆嘔篇三五萬字既論文出黎,由進化論開始講到分析紅樓夢各人關係情感然後再深入研究不同種族戀愛文化諸如此類。講到天下無敵應該難佢唔到,但即使一個學富五車又懂吹水既人,又係咪等如「知道戀愛係乜春」?

比較容易接受一點既睇法係,一個人年紀越大,越成熟既話,就應該越知道「甚麼是戀愛」。細路仔之所以俾啲阿伯阿嬸串佢地唔知戀愛為何物,係因為佢地普遍心智唔成熟,唔能夠體察得到,「戀愛」既真蒂係乜。如果係咁講,一個人對「戀愛」既理解同年紀成正比既話,果啲百幾歲既人瑞應該個個係戀愛權威啦。過癮既係,好多阿伯阿嬸喜歡串爆班細路毛都未生齊就學人拍拖唔知醜,但班阿伯同阿嬸做左幾十年人,照道理應該好清楚「甚麼是戀愛」啦掛?但點解仲有不知幾多好似佢地咁上下年紀既人既婚姻關係,以致婚外既「戀愛關係」,都一Q樣混亂不堪?「阿叔阿嬸,你地知道甚麼係戀愛嗎?」

時光倒流二十年,小弟細細個拍拖既時候,俾人提醒得最多既有兩件事:1)讀書時拍拖會影響學業;2)後生仔血氣方剛,搞大左人地個肚你承受唔起。

第一點我有些少保留。事實上我覺得讀唔到書既,拍唔拍拖都係讀唔到書。讀得到書既,好睇拍拖既對像同過程,情況正如班財經演員既口頭禪:資產價格可升亦可跌,你響「有拖拍」期間既學業成績,都係一樣。像「那些年」裡面九把刀為左溝女努力發奮既例子,我查實見過好幾個。至於第二點嘛…我係個番書仔,我查實贊成外國果套:性教育其實早啲教有著數。

識得有個好保守既auntie,佢有個女,生得幾靚架。中學既時候,都有唔少男同學追。呢個auntie就係極為反對個女響求學時期談戀愛既果款阿媽。有男同學打電話黎問功課,一律會俾呢位auntie狠狠鬧走。auntie一聞到陣味,個女可能對某某男生有點好感,auntie會又生又死咁威脅個女千祈咪諗拍拖,否則脫離母女關係趕佢出屋企門口芸芸。佢個女係個孝順女,阿媽「以死相諫」,做女既唯有乖乖聽話就犯,大學畢業前,真係男仔都唔識多個。

呢位保守既auntie,過癮既地方係,用「求學時期」黎做界線。當佢個女一畢業,態度就180度轉變,認為女仔出黎做野之後,好應該搵返個男仔拍拖。auntie眼見佢班施拉朋友既囡囡,拍拖既拍拖,結婚既結婚,自己個女反而一直單身,身邊鬼影都冇隻,於是就好不耐煩地日夜轟炸個女要搵番個男仔拍拖。個女有日終於忍唔住,鬧返佢阿媽轉頭:「你又唔諗下,我讀書果陣,你幾專制幾獨裁,莫講話拍拖,連普通既男仔朋友都唔俾我識個。十幾年來都冇同異性溝通既經驗,忽然之間你衣家又逼我搵個男仔拍拖,我依家真係唔識點樣同男仔相處呀,點搵拖拍呀,媽?」真人真事,這位女孩子年近四十了,人生還是未拍過一次拖。

當我仲係十五六歲既「細路仔」果陣,自然唔知道甚麼是戀愛。今時今日既我,已由「細路仔」進化成中年發福既「中坑」,同一個問題,我仍然係唔識答。然而一段關係是否美滿,同「知唔知甚麼是戀愛」,我認為毫無關係,一切只在乎堅持。當年我十五六歲細路時,同我拍拖果位,同樣係「唔知戀愛是甚麼」既女同學,今天佢係我既太太,係我兩個小孩子既好媽咪。

阿嬸,唔知道甚麼是戀愛,又如何?

祝各位情人節快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67

i黑馬:曹國偉對新浪微博,打的什麼算盤?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3605.html
  【 i黑馬導讀】2月20日下午,新浪召開2012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新浪CEO曹國偉對新浪微博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以下是I黑馬整理的要點。

 1、 在品牌廣告方面,新浪不會為了新浪微博而單獨成立一個團隊,還是由原來杜紅率領的品牌廣告團隊一起售賣。(I黑馬認為這是為了讓新浪微博在品牌廣告收入方面獲得更好的價格。)今年新浪不會調高PC端的品牌廣告價格,但會考慮在第二季度提高移動端的微博品牌廣告價格。曹國偉表示,目前大客戶還是偏愛微博PC端的品牌廣告,因為其跟門戶廣告結合有更好的曝光,同時又通過微博有更好的覆蓋度。新浪微博移動端的品牌廣告則有更好的覆蓋率和覆蓋頻率。因此,移動端的收入會佔到整個微博收入的60%以上,比例還會繼續提高。

2、 新浪2012年第四季度推出自助廣告系統,現在正提供一些試用,以調試系統,目前目標不是吸引太多用戶和收入。這種信息流廣告回報率不錯,但會影響用戶體驗,現在新浪微博要調試的是怎麼在獲得更好的廣告效果和不對用戶體驗造成太大的影響或破壞之間進行平衡。

  3、 新浪會在2013年一季度末開放自助廣告系統,但會是逐步開放。新浪將通過多種渠道發展中小企業廣告業務,包括與其他廣告經銷商合作,新浪還會與一些新型廣告經銷商進行合作。業務將完全側重於社交媒體,甚至是完全側重於新浪微博。新浪會有一個專門的團隊直接和經銷商更緊密地合作,而不是直接向中小企業推銷廣告位。曹國偉預計新浪上半年來自中小企業的收入不會很多。

 4、 新浪微博2012年業務總成本近1.6億美元,營收約為6600萬美元,虧損9300萬美元。新浪微博的投入逐季度增長,主要原因是相關員工數量的增長和隨著微博流量持續增長,帶寬成本等相關的基礎設施投入提高。這兩方面的趨勢還將持續。此外,隨著2012年下半年新浪微博業務收入開始增長,相關的銷售成本也有所提高,比如佣金、壞賬等。在這些因素影響下,新浪微博的成本今年還會增長。

5、 新浪「微任務」平台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而新浪只是希望通過該平台促進廣告商與微博大號建立更緊密聯繫。「微任務」平台的推出是為了確保該市場的秩序,使其不給用戶帶來問題,維護微博上的平衡。新浪微博願意與各種廣告公司和微博大號的擁有者合作,分享收入和利潤。(據i黑馬瞭解,「微任務」平台對微博易這樣的第三方微博任務平台影響非常直接)

 6、 新浪微博特別適合「閃購」(限時售賣)這種社交電商模式。新浪微博可以預測訂單,發佈銷售信息並進行交流,讓更多的用戶參與進來。新浪微博目前已與小米手機、Smart Car進行合作。Smart Car在微博上銷售並收集訂單,共推出666台。我們收到的訂單大概有4000台。(I黑馬恍然大悟:難怪小米手機可以在新浪微博上賣得那麼火,原來是新浪微博的大客戶啊)新浪微博希望與具有電子商務能力的客戶合作,也可以與第三方合作,它們可以是整體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提供商,例如為交易提供物流及其他服務的供應商。

 7、 新浪將提高在移動互聯網的投入。曹國偉認為現在大家都在談論和投資移動互聯網。這意味著兩個方面的成本將提高:一是人事方面的支出,大家都會爭奪這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是渠道成本,用來推廣這方面的應用程序。

 8、儘管新浪認為在線視頻和博客等業務還有很大的潛力,但曹國偉明確表態不會在長格式的影視劇版權內容方面做大投入。(i黑馬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新浪在線也總會模式開創者9158的最大股東,9158公司2012年營收近10億元,新浪在此方面嘗到了甜頭,自然不願意做版權和帶寬成本很高的優酷土豆視頻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963

牛市來了炒什麼?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efnn.html

五年熊市,很多人有戀熊心態,漲一漲就會害怕,近期1949以來的漲,讓人不適應,不舒服,也不習慣,越漲越惶恐,覺得股市簡直是不講道理。

 

股市的道理就是漲多了跌,跌多了漲,太具體地說道,中長期看全都沒有意義,長期而言,只要經濟絕對總量上升,則股市一定會漲比跌多,目前是經歷了5年熊市,指數從61241949,從股市運行的絕對道理來看,未來3-5年裡,牛市機會遠大於熊市,除非政變因素,否則,一點局部戰爭的因素都不可能改變趨勢,那麼如果牛市來臨,我們能炒做什麼呢?

 

按現行股評家和媒體的指引,看不出方向,說來說去還是藍籌最安全,最有價值,大盤股估值不僅合理,而且仍然很低,銀行之外,就是煤炭和有色,這些在上一個牛市裡已經被炒濫的,所謂的很有群眾基礎的品種,都是些典型的週期性產業,即使銀行本身,也不是一個可以擔當牛市中堅力量的行業品種,因為屬於傳統行業的它,只能為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服務,而不可能是產業發展和變革的核心,何況中國的銀行股都有著無與倫比的體量和巨大市值;

 

每一次大的牛市都會有一個核心與主題,也就是所謂的牛市符號,對於較成熟的經濟體來說,這個牛市符號會越來越少有機會落在銀行的頭上,反倒是2008年,金融體系的近乎崩潰成為50年一遇的股災導火索。

 

因此不妨可以簡單回顧一下中國幾次牛市的代表符號,然後可以簡單的為未來的牛市把把脈絡;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的不成熟的股市,中國資本市場真正有意義的牛市有兩次,第一次是1996年到2001年,第二次是2005年到2007年,19962001這一次牛市實際上是分了兩個階段的,1996-1997年牛市,完全是中國本土特色,基建和家用電器是牛市符號,科技股還只沾了點邊;隨著中國國際化的深入,1999-2001年牛市,就完全開始跟隨美國股市了,牛市符號是網絡科技股,其瘋狂荒唐之態今天沒經歷的人很難想像;2005-2007的牛市,則把這種國際化跟隨的範式給強化的一塌糊塗,牛市符號是煤電油運和有色金屬,尤其是有色金屬,其滾燙的餘溫至今未衰,其炒作的邏輯深入人心;

 

其實不論網絡科技還是煤電油運有色金屬,在把中國股市點燃之前已經在美國漲了很多很久了,1998年時,微軟、英特爾、雅虎等網絡科技股已經漲了幾倍幾十倍了,1999年年中,中國才開始有所反應,乃至沒有網絡股也生生硬造了一堆網絡股,炒了個雞犬升天,到後來一地雞毛;2005年美國的有色金屬的代表股TIE已經40倍漲好了,煤電油運這些早在2003年開始就啟動了,中國的馳宏鋅鍺之類還躺在地上睡大覺,結果是中國與世界聯繫的越緊密,最後資本市場傳導出來的效應就越是爆烈,後來中國的有色金屬是如何表現的,足以說明了這個關聯,這個從來不被人注意的行業,成為一次牛市的代表性符號,如此殊榮,落在這樣的一個週期性品種上,實在是不多見的。

 

中國作為一個不具備創新性的跟隨型經濟體,資本市場這樣的選擇和表現也是符合邏輯的,近一年來中國股市炒作的頁岩氣,3D打印這些概念,都是舶來品,我們自己提出的七大新興產業,卻始終不能獲得市場的認同,沒有美國這個炒作的樣本在前,似乎就是少了底氣,即便是有了炒作樣本,也不敢貿然跟進,直到這個樣本被炒得流光溢彩,大爆眼球,資金才敢跟,就算自己沒有也敢跟,比如3D打印,對中國來說,完全就是個概念,因為對美國來說現階段也還是概念和產業化居中的狀態,股票十幾倍這麼一漲,底氣就來了,實際上自2009年以來,美國股市連續上漲到現在,近期已經完全修復了2008年股災的大坑,開始挑戰歷史新高,過去的幾年,完全可以算是一個牛市,並且有著明顯的代表性符號,下面的問題是,中國,到底跟不跟呢?

 

美國股市這幾年的上漲,除了恢復性的因素外,它的炒作主線大致提煉一下有四個大塊:1.移動互聯網和新興消費電子產業以及計算機通信與軟件業,核心就是科技股。2.以頁岩氣,煉油業為主的新能源和能源格局變化主導的產業鏈。 3.以地產復甦帶動的基建、建材和相關消費產業 4.品牌消費與零售產業。

 

與前兩次的牛市符號相比,這次美國的牛市主打品種,除了移動互聯網、云計算、智慧地球有普遍的國際傳導意義外,其他的幾條線就比較美國本土化一些,像能源結構的改變主要發生在美國,相關產業鏈獲得巨大的調整和發展機會,地產復甦帶動相關產業回暖也比較美國特色,至於品牌消費與零售一直是美國經濟的支柱,只要有牛市他們是必然會活躍的群體,並不具備什麼特別意義。

 

也就是說,以移動互聯和智慧地球等科技股為主打炒作群成為本次美國牛市的一個較為明顯的牛市符號,其中移動互聯、云計算2010年開始表現,智慧產業則是2011年開始群體走牛,目前的情況是,他們走的還不夠誇張,未出特大型牛股,所以還沒到媒體跟著驚嘆的程度,但納斯達克確實創出了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時的指數新高,而且,看趨勢未來幾年完全有可能逐漸去探一探歷史高點的樣子,一句話,科技的巨大創造力可能又要發力了。

 

中國股市20年的發展裡,真正為科技股興奮過的也就是1999-2000年,雖然名不副實,濫竽充數,但是這次行情確為中國後來十年的網絡和IT產業發展以及重視科技的氛圍打下前所未有的民意基礎,這十年來,中國還是產生了一批重量級的網絡科技企業的,資本市場的先導作用還是具備的;十多年過去了,資本市場也沒有再為科技股情緒亢奮過,一切都以估值為準則,中規中矩。

 

中國未來的希望,不在國企央企和房地產,在產業升級和技術報國的諸多中小企業裡,如果幾大新興產業最終做不起來,等待中國的可能就不是簡單的麻煩,甚至嚴重到壓倒一切的穩定到時候會被壓倒。

 

2005-2007年的牛市,說白了就是在炒通貨膨脹,最可笑的是很多人還說通脹無牛市呢,漲價因素是多個大牛股的核心基因,甚至包括所謂的消費大牛股茅台,1900年的可口可樂賣5美分/200毫升,到今天特價促銷經常可以買到0.33/710毫升裝的,113年下來,漲了多少?這次的通脹可以說讓中國三十年的發展成果不少都打了水漂,美國持續增長了百年,一美元仍然具有強大的購買力,可以支撐兩家連鎖的一元平價商店如DOLLAR GENERAL(NYSE:DG) DOLLAR TREE (NASDAQ:DLTR),市值一個是150億美元,一個90億美元,百萬富翁至今仍然還是個有份量的稱呼,中國的一元錢今天還能買到什麼?一把蔥還是一頭蒜,或者是幾根縫衣針和城市公交的單程票?

 

高速的經濟發展和快速的通貨膨脹,再加上人民幣匯率的堅挺,造成的結果是資金不斷外流,也就是財富不斷向境外轉移,直到有一天經濟出現空洞化,然後迅速崩塌,內部自然的出現崩塌,國內的有房族還希望房價不斷漲漲漲,不知道這將孕育多麼可怕的未知風險,如果下一個牛市再炒一次通脹的話,中國的神話也就可以徹底終結了,很可惜,目前沒有跡象顯示國人噩夢已醒,股市寧可炒作空洞的沒有實質但有想像力的東西,也好過炒通貨膨脹啊!

 

如果一個新的牛市向我們走來,我們炒什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5079

客戶是個什麼東西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dkcd.html

都說客戶是上帝,那是對一些傳統行業,尤其是服務業來說的,對於創新型企業來說,尤其是消費電子和互聯網企業,客戶不是上帝,客戶是用來聽動靜的,只有讓他們中的大部分看著驚嘆的份兒,才算出彩,剩下一部分是專門挑毛病找碴子的,也是必配,企業要有能力專治各種不服,把一張張臭嘴打爆,才能坐著飛毯翱翔天際,對於這一類型的企業,客戶就是用來BEAT的,必須得有揍性,不「揍」不行,不「罵」不行,讓客戶俯首,讓他們大冬天寧願在凌晨排隊購買產品,讓他們匍匐,割掉自己身上的某個零件去換它的產品,做到如此極端後,企業就可以達到如日中天的境地了。

 

是的,蘋果公司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的企業,它可以產生果粉,一種特殊客戶的代名詞,需要被不斷抽打,當然,擊敗客戶用的是產品和其優異的功能。

 

產品世界走到今天,早已經是脫韁的野馬,遠遠的超離了一般公眾的思維認知範疇,我第一次在朋友聚餐時聽說用3D打印機打印一個活體腎臟的消息時,也是要撩起袖子準備捍衛我的認知邏輯的,但是事實證明自以為是的看世界顯然是要出糗的,我們的知識不僅會很快老化,連比較好用的邏輯推理依據也會出現大的變異,這世界變化快,不再是一個虛幻的歌詞,它真實可見,就在眼前。

 

在蘋果拿出智能手機愛瘋之後,公眾的想像力才被打開,同時改寫了手機的概念,也征服了客戶;谷歌也是一員悍將,谷歌地圖,實景街區,谷歌種種五花八門的應用,乃至現在悄悄進行的谷歌眼鏡,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客戶只有跟隨,使用體驗,做個評價的份兒,除此外,還能怎樣呢?

 

創新型企業,只有不斷拿出超越客戶想像的產品和應用,不斷的征服客戶,才是王道,在這個領域裡,不要舔客戶臭腳丫,但卻要超越他的需求,要打斷客戶雙腿,讓他匍匐,才算是正思維,因為今天的客戶,八級洗腳工或者泰式按摩、中式按摩,都不可能完全滿足他的需求,不知還有什麼刁鑽要求或者通過競爭比較來壓人的招數從他嘴裡跑出來,所以,索性打斷客戶的雙腿,然後直接打印一雙美腿給他,不得囉嗦,因為做這事也別無分號,否則殘掉算了。

 

永遠想在前面,而不是僅讓客戶現在滿意,或者在一些用戶體驗的細則上摳得太細,因為如果想得慢一拍的話,連產品都被革命了去,還談什麼體驗呢,到了那一刻,原來和你斤斤計較的客戶立馬消失的無影無蹤,你哈著他們,最後是否能得到一團人走茶涼的餘溫都說不定的。

 

就在上週的14號,互聯網大佬級公司亞馬遜又創出了歷史新高,股價272.73美刀,市值也達到了1232億美刀,這市值已經是沃爾瑪的一半多了,按照它構架的宏偉藍圖,未來超過沃爾瑪看來不是吹的,雖然亞馬遜近幾個季度甚至有出現了虧損,但是絲毫不影響大資金大機構對它未來雄霸甚至改造美國零售業的極高信心,因為亞馬遜做了其他企業想做但都沒能做到的事情,它研究揣摩透了人們在消費活動中幾乎所有的重要節點並一一對之作了深化的,高智能的,高效率的全系統式改造,也就是說,一個完整的消費過程,商品、設備、遞送服務、支付發展到強大的智能推薦服務,亞馬遜已經全部有了最具競爭力的應對體系,完美到甚至改變人的傳統習慣,一旦完善運轉,其強大的程度足以讓多個類似STAPLES(史泰博)文具公司這樣的連鎖企業歸屬到他的門下,對傳統零售商將形成巨大的龍捲風效應,有玩笑說他的精細客戶信息系統加上他的配送和支付系統,未來甚至可以實現無人飛機當天內精確定投商品的程度。

 

近期亞馬遜的一系列發展,已經把互聯網企業的開拓模式做出了新紀元,對於很多傳統企業或者它的競爭對手而言,一切都在前方等候著,要麼就範,要麼徹底被淘汰,它超越了太多人的預想,完爆客戶預期,將不斷會有客戶意識到這一點,也將會不斷推升亞馬遜的業務高漲。

 

從客戶是上帝到不斷超越客戶的想像力,創新型企業在這條路上已經越走越寬,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為這一模式的踐行者,中國也開始有了一點這樣的企業,並且已經有點模樣了,只是缺少一個明顯的標竿,希望未來35年裡可以湧現,好好的讓客戶匍匐驚嘆一番,中國真的太需要真正的中國創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50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