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消費支付領域來看,中國的金融科技創新遠走在世界最前列,中國將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無現金‘國家。”浦發矽谷銀行副行長賈智道在上周結束的2017全球金融科技高峰會上語驚四座。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他表示,“當今整個全球金融行業,正在進入到一場通過金融科技創新改變傳統金融商業模式和服務行為的長期革命。很顯然,目前各大銀行和金融機構,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包括監管的壓力,效力壓力,他們正在尋求金融科技創新來解決他們存在的各種問題。”
高峰會期間,倫敦金融城具有800年歷史的市政廳(Guildhall)里,智能技術和金融服務、另類借貸、區塊鏈、網絡安全、開放銀行、數字貨幣、保險科技、貨幣和支付方式,還有金融監管—— 這些“金融科技創新Fintech”的概念和名詞,在2000多人參與的的各個主題討論現場發起“風暴”。
在為期兩天的峰會上,第一財經記者對其中兩個話題興趣最濃:一個是目前最火爆的區塊鏈和分布式數據系統在未來資本市場運用:還有一個是“開放銀行”。
區塊鏈運用於資本市場或需10年時間
時髦的“區塊鏈”,遇到傳統的資本交易市場會產生怎樣的火花?區塊鏈真能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可以直接植入傳統銀行的交易系統?成熟的資本市場交易方式受到了來自“互聯網新金融”思維怎樣的挑戰? 人們議論紛紛。
“當前情況資本市場的交易方式非常成功,監管嚴謹,但這並不能成為不再進一步提高效益的托辭,特別是在歐洲,在效率和交易成本方面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根據高盛的估測,其全球僅結算業務成本就高達110億至120億美元,用於客戶身份認證系統的費用也有50億美元,這些都可以說是巨額 。” IBM 全球金融市場部的吉斯 貝爾(Keith Bear)在峰會論壇現場上表示,他認為,目前的金融行業,如果能夠通過新的金融科技創新來解決這些問題,提升效益的空間很大。
“如果可以提升3%-5%的有效率,何樂而不為?”瑞銀創新部負責人維羅妮卡蘭格(Veronica Lange)介紹說,瑞銀在兩年前建立了創新實驗室,對分布式數據和區塊鏈進行研究,“我們稱之為'密文2.0探路者’(Crypto 2.0 pathfinder programme項目,我們選擇這樣的名字就是知道這不會是立竿見影的項目。經過過去一段時間的研究,我們開始對區塊鏈對我們目前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影響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到2017年底,2018年可能有一些進一步研究成果會宣布,這非常令人興奮。當然,開始時,會從瑞銀內部數據處理和管理以及外部一些可以信賴的金融機構結算業務入手進行測試;到中期,可能可以看到非經常性交易業務,如衍生證券(OTC derivative)進入實際操作; 我們幻想著能夠做到這些,但是事實上真正實施,還需要更加堅實和強大市場來部署”。蘭格的話語里有著一絲遲疑。
區塊鏈最早是支持比特幣加密交易背後的一個共享數據系統。用於保存交易參與者的每次交易記錄。很多金融服務商認為,金融界可以利用區塊鏈簡化交易方式,減少交易成本達數十億。
蘭格的觀點,得到了坐在一邊的法國興業銀行首席信息官安東尼·伍利(Anthony Woolley)的認同。在他看來,那些認為區塊鏈很容易就可以植入當前使用的、非常成熟的金融服務領域的假設,是過於樂觀了。“事實並非如此,在一些領域可以直接嫁接區塊鏈技術,但在金融業不行,而是需要技術轉換。我們實際上是為資本市場建立一個新的基礎設施,這並不簡單或微不足道。”
而就在倫敦金融科技周舉行期間的4月11日,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更新了2015年5月11日推出的、意在加速金融科技項目孵化的“監管沙盒”項目計劃,對區塊鏈在金融業務上運用的利弊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討論。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戰略和競爭部門的主管克里斯托弗 伍勒德(Christopher Woolard)在峰會上向業內來賓們對計劃進行了進一步的說明,他指出,在過去的兩年里,管理局方面看到了一些分布式數據系統運用的實際案例,英國公投退歐之後申請管理局支持的相關技術運用的金融科創公司從264個上升了到了321。“從實際操作運用的進展情況來看,我們認為現在是時候關註使用分布式數據系統可能對金融業務形成的沖擊影響了。”
而法興銀行的伍利確信,目前金融服務快速采用區塊鏈技術存在阻礙,這主要是因為金融市場的複雜性和隱私問題。他認為,區塊鏈技術真正能夠開始有實質性的運用,應該還需要5年時間。而瑞銀蘭格的預測則是10年,她戲言:“現在我們甚至仍然看到有人還在用傳真進行貿易融資呢。”
“開放銀行”時代即將到來
今年2月7日,英國競爭力和市場管理局(The 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 CMA) 向銀行業發出最後指令,要求各銀行在2018年1月前必須執行開放客戶交易信息給第三方的規定。這項在歐盟金融管理(PSD2 支付指令2)法律框架下,以設有安全性能應用程序接口(API)技術來實現的、提高金融服務業競爭力的顛覆性舉措,被稱為“開放銀行”。而“傳統銀行一統天下的時代即將一去不複返的”驚呼聲,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已振聾發聵。
傳統上因風控而一直處於封閉狀態的銀行,在新的如區塊鏈等科技應用的日益普遍,去中心化特性也被引入金融體系之後,金融業重構系統架構,開放平臺成為一種不可回避的現實。“開放銀行”,是提高金融服務的競爭力,給予金融產品用戶以更多選擇,使得他們有更大的自由度來決定如何安排處理他們的儲蓄投資或借貸資金等。
“向傳統銀行普及應用程序接口(APIs)這樣的技術,是一件非常樂觀和有意義的事情,因為這打開了通向數字化銀行的大門,便於引進很多金融科創公司的創新產品和技術,那些恰恰是大銀行們缺乏的。” 來自皇家蘇格蘭銀行“開放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關系部”的阿倫洛克哈德(Alan Lockhard)在論壇上坦言,這是傳統銀行的出路。
同時具有支付貸款購物等業務的卡拉那(Klarna),是一家很特別的新金融公司,一方面嚴格接受瑞典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一方面又是通過一個提供開放API等金融科技創新產品,與零售商合作,為消費者提供借貸選擇和交易結算的金融科創公司 。卡拉那公司英國總經理陸柯 格里菲斯(Luke Griffiths)談到“銀行信息開放“這個問題時,毫不掩飾其願望,“我們主要是從客戶端角度來看’開放銀行’這個問題,從我們業務角度來說,是希望要爭取更多的進入客戶信息數據的可能,更加豐富和便利我們的金融業務。”
對於第三方信息分享在個人隱私和信息保護方面必然存在的風險,是目前爭議焦點,洛克哈德對此卻並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即使是銀行開放數據信息給第三方,原則上也是必須通過客戶方認可和同意才能操作,而且客戶方也可以拒絕。但是,對於如果由於“第三方”利用銀行開放信息實施犯罪,誰來承擔罪責的問題,目前似乎仍未有清晰的分界。
在說到大銀行面臨新金融的巨大挑戰時,洛克哈德則認為,大銀行面臨的競爭有兩個層面,一個是與科技公司和金融科創公司方面客戶量的競爭,另一個層面是信譽方面的競爭。“我不認為有很多人願意向各種公司四處開放他們的個人財務信息,他們對金融機構相對比較信任。即使是當前互聯網一代的年輕人,他們或許會對使用哪個應用程序挑挑揀揀,但是我相信他們不會像經常改用應用程序那樣,來變動他們的銀行選擇。他們的錢將被放在哪里儲存,還是會相對固定。”
事實上,傳統銀行面臨挑戰的並非僅僅是那些小的金融科創公司,而是谷歌、臉書、亞馬遜這樣的互聯網巨頭。隨著英國和歐盟“銀行開放客戶信息給第三方”指令奏效的那一天的到來,就是那些已經擁有了億萬用戶的互聯網公司撒開金融大網的時刻。
“中國金融創新走在世界最前列,因為他們的金融創新都依靠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有著超大規模用戶的互聯網公司開展起來的,這是在世界很多國家都還沒有發生的。” 浦發矽谷銀行副行長感嘆到。
圖/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編輯 盧祥勇
泛娛樂產業正逐漸成為社會和資本關註的熱點。工信部信息中心發布的《2017年中國泛娛樂產業白皮書》中顯示,2016年泛娛樂核心產業總產值約為4155億元,2017年預計將達到4800億元以上,增速預計為15%以上。此外,周邊衍生品、主題樂園等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
伴隨著泛娛樂產業的繁榮,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網易、三七互娛、完美世界等在內的一大批企業紛紛搶灘布局泛娛樂業務。隨著絡繹不絕的新進入者,各家爭奪的重點已經從用戶流量的入口轉變為對內容和版權的爭奪,以優質IP為軸心、多種互動娛樂內容形態協同發展的泛娛樂趨勢日趨明顯。
事實上,早在2011年,騰訊在業界就提出了泛娛樂的概念,現如今,其泛娛樂業務平臺已涵蓋騰訊遊戲、騰訊動漫、閱文集團、騰訊影業以及騰訊電競共五個泛娛樂業務矩陣。4月20日,這五大泛娛樂業務集體亮相騰訊互動娛樂(以下簡稱騰訊互娛)的UP年度發布會。在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看來:“一個屬於中國文創行業的奇點,一個泛娛樂的新起點,已經到來。”
騰訊泛娛樂註重“IP”
作為整個泛娛樂產業鏈的上遊孵化層——動漫IP和網絡文學作品IP向下衍生出的商業價值是巨大的,它們向下可以到中遊運營的電影、電視劇、音樂,而再向下則是遊戲、演出、衍生品等。
在動漫領域,隨著國產動漫的快速發展,“二次元”的概念和範圍逐步擴展,中國的“二次元”粉絲群體規模快速擴張。加上二次元粉絲的核心群體——90後和00後的消費能力快速提升,二次元和IP正在逐步主流化。咪咕動漫研究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的核心二次元和用戶將超過8000萬人,二次元用戶總人數將突破3億人。
面對國內動漫“大市場”形態初見端倪,騰訊互動娛樂動漫業務部總經理鄒正宇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表示,成立了5年的騰訊動漫將以大平臺的優勢,打造出真正有價值的動漫IP,以“做大平臺,擁抱大市場”來應對國內動漫產業的商業利好。
在網絡文學領域,隨著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的整合,網絡文學市場呈現閱文集團一家獨大的局面。記者註意到,在文學IP的影像化上,近年來霸屏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瑯琊榜》、《盜墓筆記》等影視劇絕大多數都出自閱文。為了助力原生IP的價值最大化,閱文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梁曉東透露,未來像《慶余年》、《鬥破蒼穹》、《星辰變》這些經過多年耐心孵化、擁有良好粉絲基礎的優質IP,也即將從文字走向屏幕,走向更多泛娛樂的呈現形式。
阿里三大方向:IP、創新和國際
騰訊和阿里是泛娛樂領域的兩大互聯網玩家。與騰訊的泛娛樂相比,阿里的泛娛樂布局充滿了資本的印跡。2015年3月,阿里宣布以24億元入股光線傳媒,而此前則先後收購了天天動聽、蝦米音樂、聲盟、華數傳媒、文化中國和優酷土豆,並將文化中國更名為阿里影業。
而阿里文學和阿里遊戲的成立方式也頗為相似,都是外部並購與內容整合的產物。2015年4月,阿里巴巴整合了淘寶閱讀、UC書城、書旗小說等渠道能力,成立了阿里文學;而2014年11月,阿里巴巴將手遊業務交由移動事業群旗下的九遊負責,2016年1月,UC九遊正式宣布更名阿里遊戲。
通過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整合、收購,阿里巴巴以資本為紐帶整合IP資源,同時依靠優酷土豆、新浪微博、九遊UC、阿里文學、歌華有線等內容分發平臺和手機、電視盒子等終端平臺,圍繞電商核心優勢,打造了涵蓋電影、連續劇、綜藝、遊戲、音樂、教育、電商的泛娛樂全產業鏈生態圈。
2016年6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發表內部信,宣布正式成立“阿里巴巴大文娛版塊”,該版塊囊括了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阿里音樂(蝦米音樂、阿里星球、天天動聽)、阿里體育、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以及數字娛樂事業部(天貓盒子等),而這八大業務集團以矩陣形式承托起了一個阿里文娛帝國的雛形。
記者註意到,阿里大文娛未來投資的三大方向與騰訊的泛娛樂也不盡相同。在2016年12月8日第四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發言中,阿里巴巴大文娛戰略和投資委員會主席古永鏘曾披露阿里大文娛的發展戰略。他表示,未來阿里大文娛的發展將會是“雙引擎”驅動:一是平臺和實業,二是生態和投資。
古永鏘表示,他會牽頭建立阿里大文娛的生態跟投資布局,建立一個總量百億的專註於中國文化娛樂的生態基金。他還透露,未來阿里大文娛投資將會抓住IP、國際、創新三大方向。
至於泛娛樂產業未來的競爭會如何?互聯網商業模式分析師郝智偉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指出,騰訊已經先行一步,阿里還需要積累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從各自能力上而言很難來確定哪一家會更有優勢。“阿里變現能力很強,騰訊的社交營銷能力很強,或許某一段時間里會有先後,而最後誰能勝出,就長期來看還無法看出。”
“一行三會”統一、從嚴監管思路之下,多年來持續增長的資產管理行業的體量極有可能面臨“回撤”。
60萬億大資管如今面臨著去通道、去杠桿、打破剛性兌付等考驗,隨之發生的是批發式通道、保本產品、分級基金、委外定制等一系列產品逐漸走向沒落,而另一些順應監管潮流的創新型產品則有可能大行其道。比如,即將出爐的公募FOF(基金中的基金)產品被業內寄予厚望。
監管風向變化
最近兩周,資本市場風聲鶴唳,股債期貨市場無一幸免。A股市場概念股熄火,雄安新區概念稍一擡頭,便遭遇大資金出貨遂偃旗息鼓;創業板個股延續久跌之勢,平均市盈率回到50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債券市場各類指數普跌。
對於上述頹勢,市場將其歸因於銀行委外資金回流,小規模贖回一些資管產品引發一定的恐慌效應。截至目前,這種跡象已經在公募基金凈值異動中得以顯現,有10多只基金在單一交易日出現凈值暴漲。有兩只基金在單一交易日凈值翻倍,一只基金單日上漲49%。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基金業內人士均指出,凈值異動是因為遭遇了大規模的贖回,也有相關產品的基金公司人士向記者證實了這種說法。
委外回流銀行體系的直接原因是監管政策的變動。一季度央行推行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政策,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限制了銀行理財規模與負債的擴張。4月起,銀監會又發布了多項政策,重點調控的方向為同業業務、委外等。
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多位資管界人士表示,目前委外資金贖回跡象已經顯現,但絕沒有達到“贖回潮”的地步,不過委外也存在未來逐步收縮的可能。
實際上,上述變動也被業內解讀為蓬勃發展的資管行業出現“回撤”的一個信號。證監會副主席李超曾在公開場合提及資管行業的總規模。他稱,截至2016年6月底,各大類資管產品的規模為:銀行理財26.3萬億元、信托計劃15.3萬億元、公募基金8.4萬億元、基金專戶16.5萬億元、券商資管計劃14.8萬億元、私募基金5.6萬億元、保險資管2萬億元,簡單相加後的規模總計88萬億元。由於在實際運作中,部分資管產品互相借用“通道”,產品互相嵌套、交叉持有等,剔除這些重複計算因素,資管業務規模約為60萬億左右,大體接近上年GDP總量。
監管對於同業、委外市場的治理,體現了去通道、去杠桿等多種意圖。在資管大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風險因素。始於2015年年中的一場股災讓各類市場參與主體記憶深刻。股票牛市一定程度緣於杠桿的助漲效應,但一旦市場轉向,杠桿也會引發極具沖擊力的殺跌效應,以致釀成流動性危機。
自那之後,監管對於去杠桿的工作幾乎從未間斷過。按照最新的央行牽頭的“一行三會”的統一監管政策,公募、私募的負債杠桿比例分別不得超過140%、200%;固收類、股票類分級產品杠桿分別不得超過3倍、1倍;資管機構不得提供規避監管要求的通道業務。
沒落的分級基金
資管產品去杠桿過程中,牛市時大行其道的分級基金成為被監管的對象。為抑制杠桿基金的助跌效應、確保市場穩定,監管層叫停了分級基金發行。中融白酒等10只最後一批深交所分級基金不能上市交易。
中融白酒分級基金成立於2015年9月30日,它是分級基金產品中最晚成立的一只基金,也是最快清盤的分級基金,從成立至清盤歷時不到8個月。
中融白酒的“黴運”始於募集期。由於不能上市交易,又趕上A股市場的劇烈震蕩,中融白酒分級在發行中大受市場冷遇。基金募集始於2015年6月25日,卻意外三度延期,直至2015年9月24日募集結束,歷時92天,募集金額僅2.03億元,勉強過了2億元和募集最長3個月的成立門檻。
盡管在成立之際,中融白酒曾公告稱,基金合同生效後6個月內在符合規定情況下,白酒A份額與白酒B份額將在深交所上市交易,但最終未能如願以償。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稱,發行那會兒業內差不多都知曉最後一批分級基金是特事特辦,不能上市交易,等同於指數型基金,交易方式僅限於申購和贖回。
從最後一批分級基金的境遇來看,主要存在兩種趨勢,一是類似於中融白酒般清盤,另一種是轉型為LOF(上市型開放式基金)。中融白酒、銀華一帶一路、建信有色、銀華國防四只基金清盤,而國泰新能源車、融通大農業、鵬華醫藥、交銀環境治理、信誠基建工程、前海農業6只基金轉型為LOF產品。
分級基金雖然在A股市場中並非主流產品,但其在牛市泡沫破滅後的虧損效應震驚業內。一大批並不熟知分級基金操作策略的散戶投資者成為了分級B的持有人,並在股票暴跌中陷入分級B下折的噩運,一夜遭遇百分之幾十的資產損失。
下折是當B份額的凈值下跌到某一價位(普遍為0.25元),為了保護A份額持有人利益,基金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對分級基金進行向下折算,折算完成後,A份額和B份額的凈值重新回歸初始凈值1,A份額持有人將獲得母基份額,B份額持有人的份額將按照一定比例縮減。下折一般都發生在熊市當中,下折之前基金公司都會發布提示公告,並在產品名稱前標準星號。
考慮到大量投資者並不符合分級基金專業度的要求,監管層發布的分級基金新規,確立了30萬股票持倉的最低要求。上交所4月25日公告稱,分級基金的投資者必須滿足如下條件:申請開通分級基金相關權限的個人投資者及一般機構投資者須滿足“申請開通權限前20個交易日其名下日均證券類資產不低於人民幣30萬元”、“在營業部現場以書面方式簽署《分級基金投資風險揭示書》”等條件。2017年5月1日《指引》施行後,未開通分級基金相關權限的投資者將不能進行分級基金子份額買入和基礎份額分拆操作。
在杠桿放大風險以及監管高要求下,分級基金如今正在走向邊緣化。據Wind資訊統計,4月25日,159只分級B中,100只產品成交額不足100萬,18只在當日零成交,僅有4只軍工B(150182)、中航軍B(150222)、券商B(150201)、國防B(150206)四只產品成交額超過億元。
一位熟悉分級基金投資的業內人士張華(化名)對第一財經稱,分級B在牛市之後,已經走下了神壇。它的交易機制存在問題,介於B基金一級市場的波動幅度不受限、二級市場有漲跌停板限制,在市場發生劇烈波動時,它會產生明顯的折溢價率,尤其是在市場行情不好時會引發下折事件巨虧的情況。
如今,在二級市場上,分級基金的杠桿效應時常會有失真的時候,長期跟蹤分級基金的人士也會發現有時在指數上漲的時候,分級B的波動抵不過指數漲幅;但在市場暴跌時則跌幅遠超指數。
分級B也被打新一族所嫌棄。分級B盡管像股票一樣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買賣,但卻不能成為打新股的底倉。張華稱,如今的打新一族,他們更願意持倉龍頭股票而不是分級B。即便不打新,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龍頭股的波動幅度不會比分級B低。“行情好的時候,它們的漲幅時常超越分級B,但行情差的時候它們也沒有杠桿助跌效益。”
分級基金成為邊緣產品的另一個例子為有較高的溢價空間,但卻無人參與套利。據集思錄統計,4月25日1000分級(162413)、帶路分級(502016)、高鐵分級(502030)、互聯金融(502036)、泰信400(162907)五只基金整體溢價率均超過3%,但卻吸引不了套利資金的入場。
張華稱,A、B子份額一天的成交及其低迷。剔除申購費,即便代表套利空間的溢價率為3%,但申購套利最快為T+2,三天時間3%的收益正常是可以考慮的,但是慘淡的成交意味著申購母基金拆分A、B後,極有可能賣不出去,如果要快速賣出的話,那就要打折賣,極有可能套利失敗,另外還得承擔指數的波動風險。以華寶興業中證1000分級(162413)的B份額1000B為例,據Wind資訊統計,4月25日,該基金僅成交6.97萬元,截至收盤買一和賣一委托單分別為0.49元、0.508元,兩個價格之間存在3.67%的差距。
除了去杠桿外,去通道也成為了調控重點。作為去通道業務的先鋒營,基金子公司身先士卒。去年12月,一份號稱“最嚴基金子公司監管新規”出爐,其開展業務將受到凈資本束縛,同時也將計提風險準備金。比如,基金子公司凈資本不得低於1億元、不得低於凈資產的40%、不得低於負債的20%,調整後的凈資本不得低於各項風險資本之和的100%。
在此之前,基金公司曾經依靠“萬能牌照”的紅利,大肆發展批發式通道業務,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平安大華匯通財富、招商財富、民生加銀資產管理規模高達7902億元、6859億元、6811億元,這些公司實現體量飛躍的時間約為3年。
基金子公司通道業務中,名義管理人通常將資金管理的權限拱手交予投資顧問,以獲取低廉的管理費,對風控和管理上幾無作為。海量的業務規模造就了一大批批發式通道產品。
2015年股災爆發後,大量基金子公司陷入爆倉危機,而一批與二級市場投資無關的計劃也在其前後的到期清算高峰中被爆出剛兌風險事件。動輒上億元的資管計劃一旦遇到爆倉或者剛兌問題,已經完全超越了子公司的應對能力,於是基金母公司甚至是公募公司的股東方參與調節。
在最嚴子公司監管新規出爐近半年後,子公司體量勢必急劇收縮。一方面是子公司為了應對凈資本的要求,選擇產品到期不續,而另一方面在委外新規的要求下,資金提供方也不願意過多牽扯通道業務。
在基金子公司通道業務受強監管後,基金公司專戶通道業務被業內認為是未來監管的另一個抓手。近日,中信建投基金專戶因專營通道業務,投資顧問因資金需求也大肆拋售個股,引發興業銀行、中國平安兩只藍籌股價短時間閃崩,並一度引發市場恐慌。上交所對中信建投基金旗下相關專戶產品限制交易,對中信建投基金的限制期限擬為一個月(4月24日至5月23日)。期間不得買入和賣出任何在上交所掛牌交易的所有證券。
強監管時代,打破剛性兌付或將成為未來的一種常態。近日,中國銀監會召開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電視電話)會上,明確提出規範理財和代銷業務,規範銷售行為,充分披露產品信息和揭示風險,嚴格落實“雙錄”要求,做到“買者自負”,切實打破“剛性兌付”。這也意味著,未來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後,如遇市況不佳,他將面臨虧損的風險,銀行不再自掏腰包,為投資損失埋單。
而在此之前,保本基金打破剛性兌付的政策也已落地。證監會今年2月份發布規則稱,避險策略基金(更名後的保本基金)按照“新老劃斷”原則進行過渡安排。其中,在存續期的“保本基金”無需更名,仍按既定合同運作。但在到期前不得增持不符合規定資產,不得增加穩健資產投資組合剩余期限和加大風險資產放大倍數等。到期後,“保本基金”可重新修訂註冊變更為“避險策略基金”,也可進行轉型或清算處理。
截至日前,尚在托管的56只保本基金中,有19只在2017年到期,其中上半年將有9只到期。2018年與2019年的到期基金只數分別是20只與10只。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到期的產品中絕大多數將進行轉型,通常為普通的混合型基金。未來保本基金將成為消亡產品。
FOF崛起
華泰證券稱,近期一系列新規體現了監管層“打破剛兌”和“杜絕套利”的監管思路。在這一監管思路下,現有委外模式面臨轉型。剛性兌付和資金池業務模式互為表里。剛兌是銀行理財產品相較於基金、私募產品的最大優勢,而剛兌的實現有賴於資金池業務的運營模式。未來隨著上述監管思路細則的逐步出臺和最終落實,銀行理財產品的剛兌優勢將最終消失,這意味著現有的委外投資模式也將面臨轉型。
在債市不確定性較高的背景下,委外資金過往秉承的“固定收益+”策略或將發生變動。華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經理稱,作為替代,機構會選擇PE(市盈率)、PB(市凈率)較低及股息率較高的權益類標的,其中以港股通標的為主。該基金經理向記者分析此類投資組合道:“按照每個月重新篩選標的方式回測,三年組合收益近50%,在95%概率下三年最低收益為1.54%,風險較低。”
在中國內地市場表現平淡之際,港股市場走勢則明顯強於A股。伴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投資香港市場的資管產品暴增。以滬港深基金為例,2016年共有74只基金(A/C分別統計)成立,而算上正在發行的,截至目前滬港深開放式基金數量達到了108只。若再加上ETF、分級基金、LOF以及QDII產品,投資港股的基金數量約為200只。
強監管時代,快速擴張的滬港深基金也將成為被監管的標的。有業內人對第一財經稱,滬港深基金申報節奏有所放緩,但已上報的存量產品還在正常審批。未來一段時間之後,滬港深基金將有投資港股的最低倉位限制。
當通道產品走向沒落、委外逐漸收縮之際,A股市場與債券市場缺乏明顯賺錢效應的背景下,未來資管行業FOF業務被寄予厚望。截至目前,券商、私募行業的FOF業務均已開展,而公募基金的首單FOF不久之後亦將出爐。
上海證券統計稱,截至2016年底,券商集合市場以公募基金作為主要配置標的FOF共有43只。2016年底公募類FOF集合的規模大約為57億元,而整個券商集合計劃規模為2.2萬億,僅占萬分之二點六。未來發行產品的特色將從傳統廣義的基金組合朝著更加特色化、精細化方向的發展,運作模式、投資偏好、目標風險均是FOF特色的突破口,如量化FOF、股基FOF以及低目標風險的FOF相繼破殼而出。
公募基金FOF產品尚在申報中。自去年11月30日證監會開始接收公募FOF產品申報材料後,29家基金公司申報了60只FOF產品;其中招商基金和華夏基金申報了4 只FOF 產品;匯添富、長盛、諾德、富國、廣發、南方、建信、國泰及博時9家基金公司均申報了3 只FOF產品。按照正常審批的流程,若不出意外,首批公募FOF將於今年5月誕生。
華泰證券稱,總體而言銀行理財在投資的專業性上不如公募基金等投資機構,但銀行可以利用其資金體量和渠道優勢,成立FOF產品,直接購買基金。在穿透原則和不得嵌套規定下,未來銀行理財無法再購買銀行理財。但成立FOF一來不違反對嵌套的規定,商業銀行也可以直接通過基金公司就看到底層資產投向。
或許,繼保本、QDII、定制產品之後,FOF或成為公募基金甚至是整個資管市場的新風口。
每經影視記者 牟璇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又有小長假了,是不是想想就很激動啊。
這個五一節,如果你不外出遊玩的話,不如就安心在電影院刷片吧。
繼春節檔後時隔三個多月的五一檔,華語片總算找到了第二個尋回市場的機會。並且從五一檔即將上映的四大種子選手來看,各有千秋,類型多元,有望點燃這個進入初夏的檔期。
來看看這四部電影,《喜歡你》和《春嬌救誌明》類型較為相似,《喜歡你》是陳可辛和許月珍二位金牌監制的出品,導演則是比曾國祥還要“新”的新人導演許宏宇,“金城武+周冬雨”的CP組合,從賣相來看應該會討人喜歡;而《春嬌救誌明》則是春嬌、誌明這個IP的續篇,或許能贏得一些粉絲的關註。
《記憶大師》則是懸疑燒腦的類型,而前一部作品《催眠大師》的口碑還是特別不錯的。
《拆彈專家》雖然目前來看人氣稍遜於《記憶大師》等作品,但小編提前觀看了此片,觀感極好,如果參照《湄公河行動》此前在國慶檔的表現,極有可能成為一匹黑馬後來居上,因此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小編今天主要給大家推薦下《拆彈專家》,當然,劉德華此次也準備了電影票送給大家噢。(詳情見文後)
“和平之下 必有人負重前行”,去年一部票房與口碑皆紅的《湄公河行動》讓大家感受到原來主旋律也能這麽好看。
▲《湄公河行動》在內地收獲億元(CBO中國票房/圖)
而《拆彈專家》也是一部讓人熱血沸騰的電影。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監制並主演,姜武、宋佳等主演,制作費超過港幣1.8億。盡管從目前來看,《拆彈專家》並不是五一檔觀眾最想看的電影,但現在大眾對電影的認可極大程度來自於口碑,而在小編提前看完《拆彈專家》後,覺得這部電影有可能後來居上,被大眾所認可。總之,這部電影不會讓你失望。
《拆彈專家》從字面上看,應該類似於精細化活動般的偏靜態的電影,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制作費超過港幣1.8億的這部警匪片,全片充斥著大場面,爆破、飆車、槍戰,讓人熱血沸騰。並且,不同於以往的港式警匪片,將焦點從過去警匪片中警察與匪徒火拼的場面,轉移到數百人質深陷隧道危機的懸疑里面。
▲《拆彈專家》上映排片(圖據/貓眼票房)
去年,韓國一部電影《隧道》讓大家記憶深刻,隧道這樣一個本身比較密閉且幽深的空間里,讓我們作為觀眾也似乎進入了那樣緊張的氣氛中。
而此次《拆彈專家》也有著重要劇情發生在我國香港紅磡隧道里,由姜武飾演的匪徒準備了1000公斤炸藥來炸紅磡海底隧道,數百名人質的生死存亡牽動著觀眾的心。
整體看完,沒有拖沓也沒有廢話,劇情緊湊緊張,拆彈的瞬間更是緊張得氣都不敢大喘一下。
當然,好的電影必定不僅限於場面,劇情的展開和情感的刻畫才是電影的內核。
此次劉德華飾演一位負責拆彈的警察,當他再次穿上警服出現在銀幕上,不禁讓人回想起,在港片的黃金時代,劉德華扮演的無數次警察的形象已經深入了我們的心中。意氣風發、正直帥氣,這麽多年以來,每當劉德華穿上警服,就透露著天生的正氣。
劉德華這次飾演的這位拆彈專家,與以往他飾演的警察所不同的是,少了打鬥的場面,更多的是內心的掙紮和選擇,他更像一個孤膽英雄,在家國大事中義無反顧。當然,其中他跟宋佳的感情戲也是非常好的一條線。
▲《拆彈專家》劉德華飾演的拆彈警察
《拆彈專家》與以往警匪片不同的是,少了嫉惡如仇的大英雄主義,而更加強調人性雖渺小但偉大的隱忍和成全。“剪紅線還是藍線”,“生命保護生命”,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需要人極大的勇氣。
當然,在《拆彈專家》里,你還可以看到很多TVB演員的身影,讓我們不禁想到老港片輝煌的年代。
事實上,需要提到的是,除了擔任本片的主演之外,劉德華還是《拆彈專家》的投資人和制作人。從《拆彈專家》的出品方來看,博納影業、寰宇娛樂、夢造者娛樂、英明文化傳播、廣東昇格傳媒以及小米影業,其中夢造者娛樂便是劉德華2015年成立的公司。
在劉德華的投資生涯中,曾因收不回投資虧損額高達4500萬港幣,6部電影5部虧損,讓劉德華差點因此破產。
不過,劉德華並未停下他投資的腳步,經過他的努力,他也從賠錢變成了“投資專家”。2002年,劉德華在天幕電影公司的基礎上開辦映藝娛樂,並從2003年開始將目光轉向小成本電影。其中,寧浩《瘋狂的石頭》以300萬成本拿下2000萬票房的傳奇,成了中國小成本電影里程碑式作品,華仔從中獲得近10倍投資收益。
自2013年起,劉德華投資了《初戀未滿》、《風暴》、《我的少女時代》、《失孤》、《澳門風雲》、《我的特工爺爺》6部電影,其中,只有小成本電影《初戀未滿》沒有收回投資,其余票房皆在2億以上,投資收益4~5倍。
《拆彈專家》是劉德華自投並且參與出演的又一部新作,雖然國內還未上映,但在我國香港地區的反響很好,上映首日的觀影人次便超越了《速度與激情8》,且在香港的首日票房與《速度與激情8》也僅相差20萬港幣不到。
——————————————————————這里是福利分割線——————————————————————
福利時間到咯~~~此次每經影視小編為大家謀到了福利,將為大家贈送40張《拆彈專家》電影票,詳情請掃碼關註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搶票呦~~~~
當地時間7日晚上,盧浮宮廣場上,法國最新當選總統馬克龍的支持者快樂地揮舞國旗,慶祝著當晚的勝利。
根據法國內政部的消息,在結束了98.12%的投票站統計後,馬克龍以65.51%的投票率贏得了選舉,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馬克龍和妻子一同向支持者致謝 圖片來源:中新社
出於反對法國主流黨派的明確意願,多數投票者把這位幾乎沒有執政經驗的獨立候選人送上了總統的寶座。
獲勝後,馬克龍在剛成立了一年的前進黨總部發表了簡單講話,隨後又赴盧浮宮廣場參加競選晚會並再次發表演講。在這兩次的演講中,馬克龍始終在強調一件事,那就是法國分裂的嚴峻挑戰。顯然,獲勝對他來說,還只是漫長征途的第一步。
兩次強調法國分裂
在前進黨總部的演講中,他表示:“我知道這個國家是分裂的,這也是讓選民把票投給極端黨派的原因……我理解很多人表達出的這種憤怒、焦慮和質疑,現在傾聽這些聲音成為了我的責任。”
在隨後的盧浮宮廣場競選晚會現場,馬克龍再次發表演講。除了對支持者表示感謝外,他專門向勒龐的支持者喊話。
“我想對那些給瑪麗娜·勒龐投票的選民說一句話。”當提到勒龐時,場下頓時發出了噓聲,馬克龍立刻制止稱,“不,不要噓——他們在今天表達了憤怒、氣餒,有時候還有信念……我尊重他們,但是我會在未來的5年里做一切努力來確保沒有任何理由讓他們再次投票給極端黨派。”
勒龐瞄準六月議會選舉
早些時候,極右翼候選人勒龐對自己的支持者表示,在出口預測結果出來後,她就已經向馬克龍打了祝賀電話。“法國已經選出了新總統。”她說,“我已經打電話祝賀了馬克龍,也祝願他在總統的位子上獲得成功,這畢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我們已經看到了法國政治生命以及傳統政治主流黨派的腐爛,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在愛國者和新自由者之間進行的全新的重塑。”勒龐這樣說。
雖然敗選,但勒龐挺進第二輪並獲得了35%的選票已經創造了“國民陣線”在大選中的歷史最好成績。她對支持者說,法國社會被分為兩大派別——“全球化主義和愛國者”,而國民陣線取得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巨大成果”,接下來她將把精力集中在六月舉行的議會選舉。
而馬克龍此前就表示過,如果未來5年里他的改革失敗,那下一次的大選就必定是極端黨派獲勝。
根據民調的預測,在投票站關閉時,此次大選的投票率僅74%,創下自196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祝賀者心情大不同
在第二輪投票前竭力吆喝,讓支持左翼的選民轉而投票給馬克龍的法國總統奧朗德也在第一時間向馬克龍表達了“熱情的”祝賀。奧朗德在聲明中稱,馬克龍的勝利確定了我們絕大多數的公民都仍然相信法蘭西的價值觀,並且願意加強法國與歐盟的聯系以及法國向世界的開放。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寫道:“很高興法國選擇了一個歐盟的未來。”與此同時,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Tusk)也向“法國人在假新聞泛濫時還能選擇正義、公平和互助”表示了祝賀。
英國首相梅(Theresa May)和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也迅速向這位願意同歐洲夥伴合作的馬克龍表示了祝賀。面對馬克龍的勝利,即將在今年9月沖擊德國大選的默克爾稍稍松了一口氣,一定程度上這會給德國選民做出示範,並可能遏制歐洲的極端勢力。法德聯盟也被視為是歐盟能否走下去的關鍵。而正在進行英國脫歐談判的梅心情或許更加複雜,畢竟一個如此親歐盟的新總統上任,將會讓歐盟在面對英國時更加團結,那麽英國在談判中自然很難占到便宜。
面對被稱為“女特朗普”的勒龐敗選,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沒有忘記在自己的推特上快速刷一條。但這條顯然是寫給勝利者的:“祝賀馬克龍在今天成功當選法國下一任總統。我非常期待和他一起合作。”
工作環境的安全保障一直以來都是許多行業最重視的問題。初創公司SolePower受此啟發,設計了一款可自動充電的智能充電鞋。
該鞋可同時植入各種不同類型的傳感器,用來追蹤諸如地點、溫度等信息。實際上,在工作場所安裝感應器並不是什麽新鮮事,但是感應器的電池一直以來都是個重要問題;這款SolePower設計的鞋子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款鞋子每邁出一步,就可進行充電。據該公司表示,走路2小時後產生的電量可以支持iPhone手機通話1小時。此外,可加入的各類傳感器也讓鞋子的用途更為廣泛。比如加入GPS傳感器,可追蹤工人的地點;燃氣公司可加入檢測泄露的傳感器;而需要派遣員工去寒冷氣候地區的公司就可以加入溫度計,用於監測員工凍傷的風險。
目前,美軍也對該鞋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正在測試該技術是否能幫助士兵減少攜帶備用電池的數量。SolePower的首席執行官Hahna Alexander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一般執行一天的任務,一名士兵需要攜帶重量為20磅的備用電池,因此軍隊非常樂意尋找合適的方法減少士兵的負重。
此外,SolePower還把目標瞄準了石油、天然氣和建築行業的公司,期望他們使用該鞋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和效率。同時,該公司正在研發另一個版本,專為消防員使用。
未來幾年不會出現新的巨頭。如果五大巨頭都在幹同一件事情,那這件事情絕對是非常有前景的。現在,它們的目標鎖定在了人工智能、硬件、5G。
作為過去十年A股漲幅第一的板塊,電子產業為資本市場留下一個又一個牛股,帶來一場又一場投資狂歡。2017年,電子板塊還將走出怎樣的行情?未來又可能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天風證券研究所所長、七度蟬聯新財富最佳分析師電子行業第一名的趙曉光,可以說是見證、引領甚至改變了A股電子行業的研究、投資與產業發展的人物。2017年5月12日,他在新財富與遠東宏信聯合舉辦的TMT上市公司峰會論壇上,以“全球崛起和硬件深化之2.0”為題做了主題演講,從制造業的縱向、橫向擴張角度,深度分析了電子行業未來投資機會,可謂幹貨滿滿,且隨新財富投研圈一起細品。
剖開產業鏈 挨個分析投資機會
我們首先要搞明白產業輪動的規律,在這個背景下去尋找未來有機會的產業。電子行業是全球制造業的代表,從制造業的角度來看,制造業的發展經歷了什麽樣的過程呢?
從2009年開始到今年,整個電子制造行業都是圍繞智能手機展開的。而智能手機,則主要是圍繞模組展開,即如何把5到10個零部件通過精密制造的方式組裝在一起。到現在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打開一個蘋果的手機,里面絕大多數模組的供應商已經變成中國企業,而且都是排名第一第二的企業。聲學、電池、面板、觸摸、馬達、連接器、天線、玻璃等,排名靠前的都是中國企業。攝像頭這一塊還不是中國企業占據龍頭,但是舜宇光學的市值增長了很多。
已經發展的這些領域,市值都很高。在這個領域看投資機會,絕對不僅僅是看產量,而是要看供給、競爭,要找競爭格局最好的行業。怎麽判斷競爭格局的好壞?就看它在和誰競爭。如果是中國人互相廝殺,基本上就會不斷有降價的情況。如果還在跟日本人競爭,你就可以繼續幹它,幹到它最後倒閉為止。其實這些企業當年起來就是不斷地幹日本人和臺灣人競爭過來的。當時有一個統計,2013年日本電子企業的董事長的年齡是67歲,臺灣是58歲,中國是45歲,中國企業老板更年輕,而對方的精力、進取心、學習能力都跟不上。
我們總結下來發現信維通信是非常好的。經過這一波上漲,這些公司的估值水平大概在25倍左右,到明年上半年還有一個估值切換。如果還有上升的空間的話,就看蘋果怎麽收購汽車,我們已經看到了這樣的跡象。所以我不太擔心。如果再加上競爭格局較好的邏輯,更可以放心地持有。
很多人說今年的投資越來越難,其實也越來越簡單,就買各個行業的龍頭,它既然能幹到500億市值,也就證明了它的能力。我們看到每個企業都在通過人才的引進、技術的引進、渠道的複制等拓展新的業務,所以基本上不用太擔心。
從股價漲幅的角度來看,歐菲光過去的股價漲得並不太多,但是它投入攝像頭這個行業,長期來看有比較大的增長。
在沒有完全攻陷的領域,濾波這個行業需要大家站在一個戰略的高度重視,這一塊有很明確的機會。
模組產業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通過中國企業家大力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不需要證明它能力的階段,每個企業在每個領域都做成了全球的龍頭,處於強者恒強的階段,這些企業可以說百米賽跑已經跑到70米。另外還有一些處在剛開始起跑階段的企業,或百米賽剛跑到20米、30米的階段的企業,按照產業發展的規律來看,它是一個下遊往上遊的遞推。
沒有當年的代工產業的輝煌,就沒有今天的模組產業的輝煌,模組產業都是中國人做了,它的上遊的設備、材料、芯片一定是用中國人的。這些企業家都很牛,英語水平都很差,他不可能跟老外溝通,他們跟中國人溝通的成本才是最低的。所以材料、設備跟芯片在未來的5年,完全會出現新一批可以複制模組產業的公司。
設備在未來幾年會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一大波代工廠正在進行的事情是,用設備替代工人,設備存量市場正在翻倍增長。設備領域真正能成功的企業,就是具備平臺型的,具備複制產品能力的企業。設備是很絕密的,它涉及到每個企業生產的訣竅和生產的秘密,不是說誰都可以幹設備。要能有複制產品的能力,必須要掌握客戶,從這個角度上,我們一直看好一家公司,就是大族激光。它以前只賣激光設備,但是基本上所有優秀的制造業企業都是它的客戶。一方面它通過做蘋果的供應商,一年賺十幾個億的利潤;另一方面,激光的加工是每個企業生產中重要的一環,大族激光通過給企業提供服務,就了解了哪些企業有哪些問題,生產有什麽訣竅,並給它們提供解決方案。這種企業了解客戶、掌握客戶的企業,很容易成為平臺型企業。
商業模式最核心的精髓就在於控制渠道,有再牛的技術,沒有渠道都是瞎扯。大族激光這個企業是被低估的,因為它控制了渠道,它只需要不斷地整合技術就可以。當前IPO速度加快,很多企業不願意賣出,因為它可以自己選擇上市。而如果考慮被上市公司收購,一定是看上市公司能否帶來它沒有的東西。
另外一個領域是材料行業,這個行業分得很細。中國的面板行業先起來了,在面板行業就出現了一些幾百億市值的公司。另外半導體行業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在目前的情況下,這個行業已經進入確定性的景氣階段。
手機橫向擴張的機會在軍民融合與汽車
垂直擴張之外是橫向擴張,即從手機領域往別的領域擴張。這里面最大的機會,第一是軍民融合,第二是汽車。
軍民融合的核心,本質上是軍工的技術轉化為民用,而不是讓民營企業幹軍工的業務。世界大國的核心工業生產技術都來自於軍工,中國目前在大電子領域,有三個方面是最牛的,第一是通訊設備,有華為、中興;第二是安全設備,有海康、大華;第三是聲學設備。這都是有淵源的,中國當年要把東方紅衛星發到天上去,要傳播信息、圖象、聲音,這就需要用到通訊技術、安防技術和聲學技術,所以這都是軍工轉民用的一些技術。
對於汽車行業,把這個領域看得再高都不為過。當年從功能手機到智能手機,最大的區別是觸摸屏,所以當年先炒的是觸摸屏,接著是手機的各個環節。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最大的特點是多了一個鋰電池,所以這兩年比較熱的是鋰電池。未來在汽車行業,外觀創新是一個最大的機會。現在我沒有看到哪個人說這個事情,但這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外觀創新帶來的就是激光加工、3D打印的機會。
全球五大巨頭都在做的事情 一定非常有前景
剛才講的是制造業的縱向和橫向的擴張,下面講講未來的機會。
簡單來講,就看全球五大科技巨頭谷歌、亞馬遜、Facebook、蘋果、微軟都在幹什麽。未來幾年不會出現新的巨頭。如果五大巨頭都在幹同一件事情,那這件事情絕對是非常有前景的。
現在五大巨頭都在做人工智能,它是以數據為核心,而不是以算法為核心的。人工智能來源於數據,數據來自物聯網。另外,人工智能只是一個工具,未來的機會在各行各業。人工智能未來會成為一個普世的技術,它是跟各個傳統行業結合的,替代HR、研發、工程師、采購等,5年後很多人會失業。
其次,巨頭在做硬件。做硬件的角度,有兩個東西是它們重合度最高的。第一是視頻產業。視頻的本質是重新定義互聯網。人和人的連接方式,從文字到語音到視頻。眼睛看到的比耳朵聽到的要有效得多。全球五大巨頭,有四個在做視頻,包括視頻服務、視頻硬件。第二是做聲學,平均沒人每天有兩個小時在聽音樂,這是一個時間的入口。
5G是未來很多行業的基礎,包括視頻、物聯網。最近我從產業角度跟蹤下來發現,有幾個產業要進入一個臨界點,第一個是3D打印,第二是物聯網,第三是AR。這三個行業在明年將會成為真正爆發的行業。
智能手機有很多的創新,有深遠意義的創新實際上是就是兩個,第一個是無線充電,第二是3D識別。(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已對經濟發展產生明顯影響,下一步應該迅速對人口政策作出再評估,通過進一步放寬生育政策,增加出生人口數量,同時通過健康老齡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措施提高人口質量。
22日,在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主辦的“人口形勢與經濟發展研討會”上,多位人口和經濟學者表達了上述觀點。
中國人口總量或被高估
今年2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了《“十三五”全國計劃生育事業發展規劃》。根據這一規劃,到2020年全國總人口在14.2億人左右,總和生育率提高到1.8 左右,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到112以下。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人口學者李建新稱,人口總量已被高估,這是因為總和生育率被高估。過去,總和生育率長期被高估。目前,官方認為中國人口的總和生育率在1.7左右,但實際生育水平遠遠不到這個水平。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1%人口抽查,2015年中國人口總和生育率僅為1.05。對此,人口學界存在很大爭議。有人口學者認為,即使考慮到漏報等因素,總和生育率也可能只有1.4左右。
李建新舉例說,官方預計2030年中國人口總量會達到14.5億人,這個預測也是過於樂觀了。他認為,對於人口總量過高的估計,可能會使我們對許多問題不會有前瞻性的預備,不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2020年人口結構失衡“疊加”出現
目前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和性別結構失衡的情況已非常突出。早在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概述了中國人口結構失衡的狀況:當前,我國人口結構呈現明顯的高齡少子特征,適齡人口生育意願明顯降低,婦女總和生育率明顯低於更替水平。
李建新認為,中國人口結構失衡的嚴重性體現在“疊加”上,也就是說,年齡結構的少子老齡化和性別結構的失衡,將在2020年出現疊加。這將給經濟社會帶來嚴重挑戰。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就人口對經濟的影響這一主題做了深入研究。他認為,2003年中國經濟增長突然放緩,人口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周天勇的研究發現,與自然生育相比,計劃生育造成人口增長率的過快下滑,使得中國人口出現一個巨大的“人口坑”。這樣反常的人口變化影響了勞動力供應、消費、投資等多方面。
周天勇的研究團隊在分析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相關性時發現,經濟主力人口在創新創業、買房、結婚、生子方面對經濟影響顯著。20多歲到40多歲的經濟主力人口增長,經濟就隨之增長。由此得出結論, 20年前人口增長率決定20年後經濟的增長率。
周天勇認為,城市化滯後正在拖累中國經濟。他分析,目前全國有一億人錯過了城鎮化。
“他20歲的時候能進來,你不讓進去;60歲的時候,你想讓他進去,他也進不去了。”周天勇認為,這些失去城鎮化機會的人口將無法再城鎮化,會成為阻滯經濟增長的因素。
他建議,把城市土地市場和農村土地市場統一起來,形成全國統一的土地市場來增加農民的收入、增加消費需求。
如何改變現有的人口結構,充分發揮人口對經濟的正面影響作用?李建新建議,首先應該想方設法增加出生人口數量,具體可以通過放開生育限制、落實鼓勵生育措施。其次,要通過健康老齡化,讓老年人更健康,減少年輕人的贍養壓力。
他分析,由於60後正處於一波最大的嬰兒潮時期,60後陸續進入老年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巨大,所謂“成也60後,敗也60後”。
“這拔人從隊列上講,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增長量最大的一個群體,從1962年一直到1973年,每年凈增長2000萬。當這群人進入到退休年齡時,有可能因為這種結構的不合理,把80後、90後、00後壓垮。我說‘成也60後’,意思是我們可能把這個國家推到最頂峰,一旦我們開始退休、不健康時,就影響巨大。所以,健康老齡化就非常關鍵。”李建新說。
柯潔這次,還信心依舊麽?
2016年,AlphaGo和李世乭的對弈,以機器的勝利、人類的敗局而告終。
明天,5月23日,在烏鎮,同樣的大戰,在圍棋世界冠軍柯潔和AlphaGo之間,將再次上演。世界頂尖棋手,和最新概念的圍棋AI的對抗,又將告訴我們些什麽?對於明天的人機大戰,我們將關註什麽,又應該知道什麽?看看黑君為你整理的這幾項備忘錄吧。
時間和地點
5月23日-27日,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浙江桐鄉烏鎮,中國圍棋協會和浙江省體育局將攜手谷歌共同舉辦“中國烏鎮圍棋峰會”。
賽程安排
5月23日 10:30-17:30
柯潔 VS AlphaGo
三番棋賽制,無論輸贏雙方必須要下滿三局,每方將有3小時時間,用時結束後將有5次1分鐘讀秒。
5月25日 10:30-17:30
柯潔 VS AlphaGo
5月26日 8:30-12:30
配對賽
2位中國棋手將分別與AlphaGo組隊,每方1小時,用時結束後將有1次1分鐘讀秒。
古力(九段)+AlphaGo
VS
連笑(八段)+AlphaGo
5月26日 13:30-18:30
團隊賽
五位中國棋手將組成團隊,對決AlphaGo,每方2.5小時。用時結束後將有3次1分鐘讀秒。
陳耀燁(九段)+周睿羊(九段)+羋昱廷(九段)
+時越(九段)+唐韋星(九段)
VS
AlphaGo
5月27日 10:30-17:30
柯潔 VS AlphaGo
獎金是多少?
去年AlphaGo對戰韓國棋手李世乭時,谷歌提供了100萬美元的誘人獎金,但是今年更多,達到了150萬美元(約合1033萬人民幣)。據爆料,柯潔的出場費為30萬美元。
雙方看點
AlphaGo 2.0 :一個沒有學習過人類棋譜的人工智能
據報道,此次參戰的 AlphaGo 2.0 可能采用了全新的算法模型,即未先學習人類棋譜的經驗,而是直接通過對戰來獲得認知和能力。
AlphaGo的做法是使用了蒙特卡洛樹搜索與評估網絡(Value Network)和走棋網絡(Policy Network)兩個深度神經網絡相結合的方法,其中一個是以估值網絡來評估大量的選點,而以走棋網絡來選擇落子。在這種設計下,電腦可以結合樹狀圖的長遠推斷,又可像人類的大腦一樣自發學習進行直覺訓練,以提高下棋實力。
訓練一個沒有學習過人類棋譜的人工智能。不再受到人類棋譜的局限,走出真正的“人工智能”棋路。現在的AlphaGo,比起去年的AlphaGo1.0,無疑有了更加巨大的飛躍。
柯潔:抱必死的決心
在4月10日的發布會上,柯潔表示:這次能代表人類出戰是我的榮幸,我將盡全力去爭勝,一決勝負,抱有—— 必勝的信念和必死的決心,不輕易言敗! 。DeepMind創造的人工智能能給我們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未來會因他們改變。我是站在歷史的節點上,非常榮幸。
歷史上有幾次人機大戰?
而在AlphaGo上,還有一個強大的武器。前不久,谷歌公布了TPU的細節,它在神經網絡層面的操作上,處理速度比當下GPU和CPU快15到30倍;在能效比方面,比GPU和CPU高30到80倍;在代碼上也更加簡單,100到1500行代碼即可以驅動神經網絡。
一次是全球矚目的AlphaGo對戰李世乭。它完全可以稱作一次“巔峰對決”,它掀起的是體育和科技界共同的高潮,吸引了全世界的關註,在首輪對決中,根據某門戶的數據,就有全球1億人次觀看了直播,其中中國就有6000萬人。而它的結果也可謂成功,那就是,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這些原本是高在雲端的名詞,瞬間被大眾所接受,帶來前所未有的AI熱潮,人工智能相關的創新技術和公司,紛紛走向前臺。
Master在去年年末掀起了第二波熱潮。以此為註明網名的“棋手”,在圍棋網站弈城和野狐上,一路過關斬將,擊敗了常昊、時越、古力等眾多圍棋好手,“韓國第一人”樸廷桓、“日本第一人”井山裕太,以及世界排名居首的柯潔,也對戰落敗。60連勝後,Master被證實是AlphaGo。
今年1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卡內基梅隆大學開發的德撲AI程序Libratus擊敗了四名頂尖人類高手,一舉獲得了20萬美元將近和177萬美元籌碼的德州撲克人工智能系統。這也是人工智能第一次在德撲比賽中獲勝。
在今年3月19日結束的第10屆UEC杯世界圍棋“機機大戰”中,來自中國的騰訊圍棋人工智能程序“絕藝”,戰勝衛冕冠軍日本圍棋人工智能程序“DeepZenGo”奪冠。UEC杯是世界權威的計算機圍棋大賽,由日本電氣通信大學於2007年創辦,承載了計算機攻克圍棋項目的使命。在取“絕藝”這個名字之前,它以weigo為名,以“虎虎有生氣”的ID於2016年8月首次在野狐平臺(騰訊旗下圍棋對弈平臺)下棋,8月23日首次戰勝職業棋手;9月4日,weigo以“野狐掃地僧”ID連贏 ID為tby的網友8局;11月1日,weigo正式以“絕藝”ID亮相野狐,並沿用到了現在,多次戰勝中日韓三國一眾頂尖棋手,成為野狐首個晉級“十段”的棋手。
更遑論,今年還有百度的小度,在最強大腦的節目舞臺上大“秀”頭腦,用自己的圖像識別等技術,挑戰人類智商。
每一次的人機對決,人類都毫無懸念,毫無勝算。
那麽,柯潔這次,還信心依舊麽?
歡迎關註黑智
為什麽UGC短視頻,之前做的時候都沒火起來?為什麽之前火起來的只是長視頻和PGC短視頻?今天,UGC短視頻三段論,為你揭秘背後的原因。
來源 | 一個胖子的世界(ID:we_the_people)
文 |
平臺們做UGC短視頻,也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今日頭條的火山小視頻,從快手挖來天佑的那一刻,其實就錯了。
頭條可以把火山小視頻接入App內成為主tab之一,但頭條最缺的是什麽?是社交ID,是關系鏈;頭條最不缺的是播放量,是內容。
而天佑能帶來的只有量和內容,跟著天佑來的粉絲不會成為產品的用戶,他們是跟著天佑到處跑的。或者,他們本來也就是頭條的用戶。
為什麽快手被挖了平臺一哥,反而很淡定?這事要是發生在互挖頭牌成風的遊戲直播領域(虎牙鬥魚熊貓),勢必激起遍地驚瀾。
因為快手的創始人很早就明白,必須做和微博“維護大V和粉絲之間的關系”不一樣的事,否則不論是什麽形式(圖文、短視頻或直播)都逃不出微博的手掌心,因此才定位在幫助“低線城市的普通人自我發聲,記錄和分享生活的平臺”。
快手上不是不會出現網紅,相反快手上有大量的原生網紅,但快手不會把重心放在“讓頭部網紅和他的粉絲之間更好地互動”,那是微博擅長的事。
同樣是面對平臺一姐阿冷的離開,陌陌的反應也類似。
陌陌的定位並非一個“頭部網紅和他的粉絲之間互動的直播平臺”,讓普通人通過短視頻和直播提高開放式社交關系的社交效率,才是其用戶量(月活8520萬)能不斷突破天花板的原因。
陌陌CEO唐巖在2017Q1的財報電話會議里提到:“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平臺上越來越多的普通用戶開始習慣於通過視頻來表達自我、記錄生活,這些娛樂化的視頻內容以及大量普通用戶出於社交目的的自然分享共同構建了一個豐富的內容生態,令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滿足陌陌用戶與人互動交流的核心訴求。"
而微博做Story的目的,其實意在社交。新浪UC敗了,微博私信敗了,但這家公司做社交的心其實沒死。
何以見得?一方面,Story對微博社交媒體的定位和機構運營(MCN)的模式基本沒有幫助。
傳播上,無法達到最高效率(24小時自動刪除),內容上,也限制了專業生產者的發揮(錄制時間有限)。
由此導致,在現在的微博上混得最好的那些明星和V們,無法從這個產品中受益,對這些人來說,還不如繼續用秒拍。
另一方面,這是一個更適合年輕普通用戶的產品。我們從Snap的發家史中可以知道,粗糙的限時即焚的短視頻內容,可以大大降低用戶的生產門檻和心理預期(相對於會永久留存的發在臉書和朋友圈里的精美內容)。
這類的短視頻內容,不那麽精致又很快會消失,只有現實生活中認識你或者想和你交朋友的人,才會關心。
以上,就是最前面提到的,各個平臺雖然都在做UGC短視頻,但這本身只是一種手段,背後的目的才是我們應該關註的。
但是,為什麽UGC短視頻這個東西,之前做的時候都沒火起來,做的人都死得差不多了,為什麽之前火起來的是長視頻(優土等)和PGC短視頻(秒拍等)?
主要有如下三方面因素的影響:
1)創作門檻
2)內容調性
3)平臺分發
1. 創作門檻
博客真的讓中國人人都成為作家了嗎?其實並沒有。
博客之前,寫作權掌握在報紙雜誌的編輯手里。博客之後,創作門檻是低了,但能夠長期輸出精品內容的,還是那批紙媒作家。博客類產品的本質,其實是一個PGC圖文平臺。
直到微博的誕生才解放了創作生產力,人人都有機會成為段子手,微博類產品的本質是一個UGC圖文平臺。
從PC時代開始的長視頻平臺,UGC類內容根本不可能跟電影和電視劇去競爭。土豆嘗試過,敗得很幹凈。
直到智能手機出現,結合用戶碎片化的使用場景,才讓PGC短視頻平臺有了生存的空間。
比如秒拍+微博的組合,通過對明星和網紅的成功運營,成了PGC短視頻平臺中的翹楚。
回過頭來說圖文,微博這種形式就是創作的最低門檻了嗎?非也!
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可能連打個140字都嫌困難。通過拍攝視頻的形式,記錄和表達自己,對他們來說更容易。
所以說快手就是低線城市用戶眼里的“微博”,通過持續將平臺重心完全放在真正的普通用戶身上,打造出了一家UGC短視頻平臺。
2. 社區調性
但凡要做成真正的UGC產品,必然會形成一個社區,這是一切的基礎。
然而,如果社區調性太高,最終可能只是做成了一個小眾UGC社區,比如知乎和豆瓣。因為內容的高品質,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候都不敢說話了,連消費這上面的內容可能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當然,小有小的好,早期用戶恨不得不要有太多人進來破壞了“最初的美好”,但平臺的商業化也因此容易遇到麻煩。
想要獲得更多用戶的青睞,社區調性就不能太高,得迎合網民更“底層”的需求,雖然這經常容易被業界認為low,比如貼吧和QQ空間。
陌陌基於豐富其社交場景的前提,社區調性也把握得不錯,因為平臺始終關註的是普通用戶的短視頻和直播內容,而並非頭部網紅的吸粉和變現,陌陌的直播並不僅僅是一種新型的娛樂服務,更加是一種帶有濃厚社區氛圍的社交體驗。
陌陌的日活用戶里,消費直播的已經占到了23%,消費短視頻的已經占到了46%,但是唐巖在電話會議里仍然強調的是:“作為一個社交平臺,相對播放量本身,我們更加關註用戶基於短視頻的互動行為,例如相當數量的視頻點擊會直接帶來個人資料頁的查看,以便觀眾從更多側面更加立體地認識視頻背後的人,從來帶來進一步互動的可能性。”
社區的本質,是內容和關系,而短視頻或者直播只是其表現形式。
而如果說快手占據了中國社區調性里的最底端,相信沒人會否認這一點,而由此也為快手帶來一好一壞。
好的方面是,伯通老師的一篇文章提到:“你打開任何一個平臺,撲面而來都是性感女神嬌美嫩模從頭到腳武裝到牙齒連直播話筒都上萬一個,你還敢把自己的視頻傳上去嗎?你能承受上傳視頻後的結果嗎?”
社區調性的low,換來的是UGC生態的爆發。這本質上也相當於降低了用戶的創作門檻,讓用戶變得更敢“說”了。
壞的方面是,由於調性過low,快手遭遇商業化變現方面的問題,比如KA品牌不敢在其上投放,只能尋找中低端廣告主。而據悉,其正在嘗試面向SME的自助信息流廣告投放系統。
頭條旗下現在正火的另一款產品抖音,一進入首頁的推薦,歐美電音範,精致的編舞,高顏值的表演者,這讓一個普通用戶看過後哪還敢上傳自己的作品?
內容調性偏高,使得抖音本質上還是一個PGC短視頻平臺,看好其在音樂行業的獨立發展,但對頭條最缺乏的社交ID和關系鏈,抖音不會有多大幫助。
3. 內容分發
創作門檻低了,用戶有合適的方式創作內容;社區調性不錯,用戶也更願意參與內容生產了,這時的關鍵部分,就是內容分發的效率了。
秒拍副總裁劉新征曾表示,盡管 UGC 貢獻了秒拍90%以上的內容,但是從播放量看,排名靠前的 PGC 內容占比90%。
同樣的問題發生在秒拍的兄弟產品小咖秀身上,通過明星運營強推對嘴型表演,它給了用戶一個拍攝的理由,但用戶拍出來的東西卻沒人看。
存在感,是一線城市的威廉姆和五線城市的狗娃,共同的訴求。
今日頭條的體量很大,而且借助機器算法,分發也足夠高效,PGC短視頻把在線時長也做起來了。但頭條依然是一對多的分發邏輯,並沒有解決大量僅僅消費內容的普通用戶的社交ID和關系鏈的問題。
而沒有這兩者,何談需要普通用戶上傳內容的UGC生態呢?
對標快手的火山小視頻,應該更多關註普通用戶的內容創作,而不是天佑這些大主播。並且,補貼創作者的計劃只會對PGC機構產生激勵,而要形成UGC氛圍,必須讓普通用戶獲得足夠的存在感。
陌陌通過自家獨有的“位置”,進行附近的短視頻和直播內容的分發,來解決分發效率的問題,陌陌基於距離和位置,做了很多算法上的優化。
做直播和短視頻這麽久以來,陌陌始終不曾成為頭部網紅主導的PGC平臺。陌陌平臺的主心骨是一批腰部的內容生產者(占到平臺的50%),而這些人全部都是兼職生產內容。
但就算這樣,陌陌的直播收入還是同比增長了1263%,其中,前十大公會對直播收入的貢獻只占3%左右。
而快手,在產品需求上更接近微博,在分發邏輯上更接近頭條。
通過興趣推薦和熱門標簽,快手會根據你看過的內容不斷推薦更多內容給你。而同城這個維度,類似陌陌的“附近”,但淡化了距離的概念,是一個非常適合低線城市用戶(老鄉們)尋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的好方式。
並且經我觀察,大部分普通用戶在快手上發的視頻,播放量和互動數都要遠超其粉絲數。這說明,平臺在內容分發上是真正照顧普通用戶的。
一個平臺,如果想做UGC短視頻,在解決門檻和調性問題,擁有了海量的UGC內容之後,讓90%的UGC內容在播放量上占到平臺整體的90%,這事可能就要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