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黃金地產扮蟹股市變牛熊賭檔

2011-9-29  NM



相較於○八年海嘯時港股單日大冧價,令股民心臟病發,今次的陰乾式消耗性跌市,一樣令人飽受煎熬。自今年踏 入下半年以來,港股已下跌兩成半,散戶搏反彈撈底,每每低處未算低,「股蟹」你我身邊總有一隻。就連大家炒 開的外匯及藉以避險的黃金,都一樣大瀉無得玩,買樓短炒收租更加唔敢掂。在通脹率高達百分之六點三下,閒錢 無出路,散戶找到了一張賭枱——牛熊證。這兩星期,牛熊證連窩輪的成交,持續佔大市總成交三成,部分牛熊證 單日成交額,更高過中移動等藍籌。牛熊證的玩法,只是單純估恒指升跌,猶如過大海賭大細;然而在市況「無定 向」波動下,小心好友淡友左右開弓,令你手上的牛證或熊證,排隊等打靶。

股市淡薄,不如「賭博」。走進股票行,還以為入了賭場買大細。本週一,在觀塘中國銀行內,人人都在講牛熊 證和窩輪。記者見其中一位師奶講到滙豐摩通三月CW16(11332)時說:「唉呀,我今日一放佢就升!」各人即一呼 百應,然後四、五個師奶圍在一起談論,記者追問下,她們說:「我哋咩都唔識,少少哋玩吓咋!」一名年 約六十,體形肥胖的男子一邊喝着兩公升裝烏龍茶,一邊查看股票機,圍着他約有六、七個師奶,都當他「股神」 吹捧說:「肥仔今日賺到笑,一日賺幾萬,好過做特首。」據師奶說,他今早買了阿里荷合A6月 CW2012(14091),下午開市便立刻放,但堅拒透露賺了多少。另一位李先生又買入了牛熊證,他用一毫七購入五十 萬個單位的恒指瑞信Y12月RP2011(66765),「個期都唔係問題啦,我好快放,最怕俾人『啪』(打靶)咗啫。」 旁邊的股民李先生亦透露,他早前用一毫買入恒指法巴6月PW12(24631),因聽說週一有反彈,在上週四以一毫七 放,覺得自己「賺少咗」不甘心,還反而叮囑記者,要賺錢一定要像他一樣多看投資書籍。一時間銀行內「CW」、「PW」及一大堆五位數的股票編號,如「暗號」般滿天飛,反而說到藍籌,不少人都唉聲嘆氣,「抵抵抵,次次都 話抵買,弊在係『底』完仲有『底』呢!」不少人一邊一邊說:「嘩!穿咗啦!穿咗啦!」

基本分析反成蟹


 在波動市下,玩窩輪及牛熊證,如買大細,有一半機會贏。相反,跟PE、跟息率買股票,卻暫時一定輸。如做設計的陳先生,本來於八月下旬,恒指跌至一萬九千點時,把手頭數十萬元股票套現;本來可以獨善其身,於上週恒指跌至一萬八千點時,他又心思思以二十三元買入友邦(1299),及十九元五角買入中銀香港(2388),怎料股市又再下跌:「今次真係流血不止喇!」不過,陳先生認為中銀及友邦屬藍籌股,故放埋一邊「唔睇」,仍有錢剩的他再以餘下三分一現金,於上週一以一元七角買入旭光高新材料(67),他自言做足功課才買:「我見佢PE得三倍,業績又真係唔錯,佢喺高位四個幾,而家跌番落個幾,仲有中投都有買佢啲股(實為買入可換股債券)。」不過,自陳先生買入後,旭光股價如吃了瀉藥,本週一單日一度下挫百分之十四,收市價一元一角。股價比陳先生買入時,已累跌了超過三成五。陳先生這次「手痕」,令他一個星期之間虧損逾十萬元,記者問他會否止蝕,他說:「唔會,會等佢哋反彈番啲先放。我公司有超過五個同事蝕得甘過我。我諗,我都唔需要太傷心。」

輸贏即日揭盅 基本分析無助賺錢,現時散戶一於少理,如做醫學美容的Esther一向買開正股,最近亦「跟人」買窩輪,她說:「上星期買咗四萬蚊落隻13349度。」記者問13349(建行法巴二零三購)是什麼股票,她說:「我唔知呀,我之前睇電視,有人推介呢隻。我月初已經買過二萬蚊,見佢跌價,咪再溝少少囉。我係一毫買入,不過一買佢又跌到得幾仙。但唔理喇,咁六萬蚊都唔係好多錢啫。」Esther連窩輪都溝貨,可見現時散戶入貨相當不理性。這兩個星期,已多次有牛熊證及窩輪登上十大成交金額榜,於上週一更有兩隻熊證及一隻牛證齊齊上榜,單隻的成交額已與滙豐及中移動相若。牛熊證在這一季的成交額,由每日四十九億元急增至一百五十億元,升幅達兩倍。現時牛熊證連同窩輪成交,佔大市總成交三成,達二、三百億,遠較「過大海」去澳門賭錢、每日當地總投注額約一百八十多億元更高。

渣打認股證銷售董事翁世權指近期的盛況,是自○八年雷曼爆煲後首次,多隻窩輪的成交量甚至多於正股,他說:「咁嘅市況,啲人唔識揀股,純粹睇恒指升跌方向,仲要即日鮮,搏刀仔鋸大樹。仲要超過十倍槓桿都照玩,其實風險真係好高。我見有啲上星期連續三日共有一億元流入牛證,然後係星期四,超過四十隻牛仔被人殺晒,真係好少見。」現時市面有逾萬隻牛熊證,在市況波動下,平均每日有數十隻被「打靶」,本週一恒指跌二百多點,跌穿了一萬七千點水平,一瞬間觸及一萬六千九百九十九點,觸發三十四隻牛證被殺。近排經常單日或數日間殺完牛證再殺熊證,或倒轉,猶如左摑一巴,右摑一巴。但這些牛熊證死後都會推陳出新,任君選擇。翁世權表示牛熊證多人玩,加上市況波動,故衍生工具部門亦已見保守,「而家啲風險管理做到好足,拿好多錢來買期權做對沖,恒指升幾千點,或跌幾千點,我哋都買晒保險o架。」

閒錢無出路現金為王

事實上,現時揸藍籌、三四線細價股,又或樓市、外匯、黃金,全部皆下跌「通殺」,閒錢苦無好出路。近月多
隻藍籌或龍頭股業績差勁,令人失望,如思捷(330)、雨潤(1068)和玖龍紙業(2689)等,股價下挫近七成。另一方面,一向讓股民炒作的新股表現亦未如人意,徐工機械、三一重工和小南國,更因市況差而擱置及延期上市。

藍籌、新股不濟,三、四線股亦被「洗倉」,跌幅可達九成九。在歐債危機下,連一直長升長有,被視為避險工具的黃金,其價格亦每日震盪式下滑,本週一,現貨金單日大挫百分之七至每盎司一千五百多美元,銀價亦跟隨下挫一成多,本週二才稍微反彈。由於市場避險,美元反彈,師奶至愛的澳紙、瑞郎亦無得玩。最無奈的,是上週公布本港通脹率達百分之六點三,口袋內資金須要增值,有鋪「賭癮」的唯有轉向炒窩輪及牛熊證。

不過,玩衍生工具始終有風險,不少資深的分析師,如「基金教父」雷賢達,及中大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 課程客席講師黃元山,皆勸諭大家短期內「現金為王」,切忌衝動。屬本港第一代證券分析師、人稱「大師」的林 森池,罕有「出山」,透過本刊向各散戶提供意見。

林森池一直是眾多價值投資者的偶像,他近年已退休,甚少公 開露面。記者本週二登門造訪,他一語道破現時股市說:「好亂!冇人可以準確預測!」他堅稱自己用的一套是價 值投資,是長期吸納盈利增長穩定的企業,用股息增長帶來的現金流再投資,並不是炒炒賣賣來賺錢。唯他耐心講 解給記者聽,現時用價值投資予亂市上,未必再適用。「唔同晒玩法啦,以前邊可以借貨沽o架?邊有咁多對沖基金,股價可以兩日內先大升再大跌,咁玩法邊個可以準確預測?」

加上,現時上市公司業務多不勝數,質素參差,「唉!你睇吓補習社又上市,旅行社都可以上市,幾多旅行社最 後執笠呀?就嚟我開間茶餐廳都可以上市啦。(點解會變成咁?)我覺得啲人愈做愈有問題,關乎專業操守同道德。」他表示自己近來沒有買賣股票,以往買落的藍籌如中移動、中人壽,則一直持有,散戶可引為參考。

友邦成散戶新愛股 藍籌無起色,唯獨友邦近日被不少散戶撈底或短炒,愛其抗跌力強;過去數星期已有五個交易日,打入十大成交金額,單日最多時成交額更高達十六億,成交量亦比滙豐高一倍。而友邦窩輪亦已有近一百隻,與其他大型藍籌相若,在今年初以$22買入友邦的阿華,即使股價曾高見$30,亦打算長揸不放,見上週友邦股價下挫至$24,更再買入3000股,「友邦上市嗰時話一年唔派息,但最終都有息派,證明佢財政好穩健。依家隻隻金融股都危危乎,係呢隻抗跌力強啲。」他頭頭是道說。近日經常唱好友邦的股評人鄧聲興,指友邦近期交投活躍,而且其主要業務集中於亞洲區,而非歐美地區,「佢之前公布業績,比市場預期理想,財政情況比內地的金融股亦好。」事實上,大行早前全體看好友邦。高盛雖調低其11至13年盈利預測1%至4%,但維持目標價$37,並維持在「確信買入」名單內。大戶如德意志、瑞信、大摩、里昂等都相繼買入。加上股評人紛紛乘機唱好,令友邦忽然變成散戶新愛股。

股災籠罩樓跌價散

樓市無運行,長實新盤將軍澳日出康城第二期領凱上週五開售,前一日恒指大跌九百多點,一千一百六十八個單位生不逢時,三日只賣出四百多五百伙,未能一Q清袋。上週五接近午夜十二時,尖沙咀港景匯的領凱售樓處,四、五名香港置業經紀圍着一名內地客,肉緊地游說他落票:「先生,你聽我說,不是四十八(樓),這是第九座的四十八,是九四八,在我們廣東話意思是『九世發』,九輩子都發財!」但至凌晨一時,準買家已走得八八九九,與○八年同一場地開售第一期樓盤首都時,揀樓揀天光,一晚沽清二千多個單位的盛況,可謂大相逕庭。這是領凱樓盤開售首天,事前高調公布收到千七張票,長實副主席李澤鉅頭馬之一的執行董事趙國雄,用盡每一道板斧,在公布開售當晚八時出來作最後衝刺,指樓盤開售一小時賣出二百個單位,試圖淡市營造盛況。但據不同地產經紀表示,下午二時已有買家開始揀樓簽約,「買樓造契,閒閒哋都要兩三小時啦,第一位買家七點就行出嚟,你話嘞!」換句話說,實情是六個鐘才賣到二百個單位。

地產減佣求開單 為鼓勵促銷,發展商扭盡六壬,既以低於同區二手開價,又創「一口價」賣樓,樓層不論高低劃一價格,谷客搶貨。長實亦罕有地給予地產代理樓價百分之二點二作佣金,各區代理都來碰運氣,造就近年新盤難得盛況。「買樓有回贈!買樓有回贈!」經紀由港鐵站排到售樓處,有的唸口簧式的以大減百分之二佣金回贈客戶,但求開單。除了直接減佣,亦有經紀以萬元計現金券作利誘。

住在北角、任職公務員的蔡氏夫婦,購入了十一座高層向山千三呎單位作換樓,他們睇過維景灣畔、都會駅二手 樓,「領凱平吖嘛,低過二手樓嘅價可以買到新樓,夠抵!雖然配套未完善,但二○一三年落成,到時配套會好啲。」他們選擇即供,貪有樓價百分之六回贈,「咪當樓價已經掉咗百分之六囉!哈哈。我哋自己住,唔擔心樓價跌,香港地買磚頭唔使驚。股市跌,美國自然會出招,到時大把水救市。」
七大二手盤捧蛋


氣氛看似大好,但開售時發展商聲稱收票千七張的水分卻甚高。本刊記者假扮有意買樓,地產經紀為求入票,將
誠意金由十五萬元大幅減至五千元,餘款由地產代理代出,直至揀樓才付清,並直認:「無所謂啦,啲票得三分一係堅。」新盤低價開售都遇挫,二手交投更趨淡靜。上週末十大屋苑有七個錄得零成交,大圍金獅花園及粉嶺花都廣場都有撻訂個案。本港已進入加息周期,以滙豐銀行為例,三個月內加息兩次達六十五點子,市場預料樓市已步入寒冬,保守估計年底前樓價將下調百分之五。

長遠經濟無運行

「基金教父」雷賢達對香港未來一年的經濟情況亦不樂觀,認為壓力非常大,他說:「歐洲有好多國家都會出現 嚴重的經濟衰退,而美國就睇佢撐得幾耐,香港一直嘅繁榮都係歐美所賜,歐美出現問題,要降低生活水平去減債,香港出口一定會受影響。即使中國崛起,但都要一段時間,唔可以支撐全球經濟。」滙豐銀行月初在巨額盈利下 宣布裁員,觸動業界神經。投資銀行首當其衝,招商證券香港董事總經理溫天納亦看淡經濟情況,指近期生意,包 括上市活動都已暫停,現階段不會擴張。至於裁員,他說:「近來上市嘅生意唔係少咗,係停咗!但吸取海嘯時嘅 經驗,嗰時香港經濟復甦得好快,所以我哋都唔會即時話裁員,但如果去到明年第一季情況都無改善,就可能要行呢一步了。」而地產代理界別,亦指樓市已靜了三、四個月,如果市況繼續再差下去,不排除有細行要裁員關分行。

已經「死剩半條命」的廠佬亦雪上加霜,最近已零星出現三代做廠的廠佬主動放棄,賣盤不做。玩具城董事總經理鄭躬洪則稱,近來歐洲訂單數目按年跌幅逾一成半,很多公司更被拖數期,由原來的三十至六十天拖到九十天
,甚至個別達一百二十天,「今次歐洲債務危機係十級海嘯,影響難以想像,不過上次金融海嘯已經係淘汰賽,留得低都係比較大隻同健康嘅公司,應該暫時唔會有倒閉潮……不過只係到目前為止。」

零售影響逐步浮現 年底舉行的工展會已開始出現退展潮,廠商會副會長施榮懷坦言,今年有十間參展商因周轉不靈要求退展或者遲俾錢,其中包括三間飲食業中小企退出唔玩,數量超過金融海嘯時期,「從未見過有咁多!」施榮懷認為,情況較金融海嘯時期更嚴峻,期望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供稅務優惠,幫中小企渡過難關。批發商訂單減少,零售業的影響亦相繼浮現。參茸海味是經濟的寒暑表,香港海味雜貨商會主席麥澄波指,銷量按年下跌七、八成,他指日本海嘯之後日本吉品鮑貴了一倍,加上港元貶值,來貨成本平均貴兩成,花膠、海參等亦貴一倍,「呢啲正一滾水淥豬腸,啲錢就係咁縮,我哋賣名貴海味,無錢嘅又食唔起,有錢嘅,都無心情食啦。依家神仙都救唔番,即係等死。」來年經濟困局將蔓延,影響衣食住行等各個範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13

物極必反,未來數星期股市未必太差

http://albertanalyst.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html

事先聲明,宏觀因素不斷轉差,因此未來1至3年恆指(現時水平: 16,554)向下居多,問題是只是會否跌穿2008年底位(~11,000-12,000)而已。無論如何,第3季環球股市暴瀉後,近日幾乎所有人的看 法極為悲觀,而15,000-16,000亦可能是中期技術支持位,因此未來數星期股市走勢未必太差。

然而,即使作中短期操作,亦宜選擇性買賣。值得一提,不少公用股近月以來變得"過度Over-crowded",現時亦非吸引的投資。

會考慮的股份/資產:
中移動(941; 防守性高,夾大市好工具)
中石油(857; 盈利波幅比#883細; 夾大市好工具)
黃金 (少數處於牛市的資產類別)
本地中低檔次消費股(最好有高息以及有能力將成本轉嫁給顧客)


不會考慮的股份,即使可能會出現Dead cat Bounce:
金融(尤是內銀股,國內經濟系统風險令金融股風險很高)
房地產(包括本地收租股; 金融股不利,房地產亦難以獨善其身)
高檔次消費股 (#116, #590, #1114, #1880; 國內經濟下滑,而民企老板走佬,相信高檔次消費會受打擊)
上游資源股(#358, #883)
水泥 (之前炒錯市的高風險板塊)
賭業 (國內經濟下滑影響訪澳豪客賭局注碼)
機械重工 (國內濟下滑和資金鏈破斷,訂單減少,機械重工未來盈利將大跌)
三四線股 (資金搏反彈也不會沾手,亦即乾塘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29

自保之道》有被炒作之嫌的個股 連碰都不要碰 看穿股市陷阱的四個警訊

2011-10-17  TWM




股市投資人面對刻意炒作,如何避 免誤入陷阱? 當出現以下四項指標:本益比過高、被主管機關列為「注意股票」、經營動態常見諸媒體、被投顧老師點名,就要提高警覺,才能趨吉避凶。

撰文‧周岐原

今年台股開高走低,加權指數一度跌到六八七七點,相當於從高點修正逾二五%;統計資料也顯示,今年股價跌幅超過大盤的個股達七三四檔,約為上市櫃公司總數 的一半。在大盤重挫情況下,投資人難免因選擇標的不慎,使資金部位受傷。

市場信心低落時,投資人不妨定下心來,重新檢討進出策略;若貿然布局炒作股票,不但無法賺錢,更容易虧損。所以選擇標的時最好提高警覺,曾有疑似炒作紀錄 的股票,就應該從理想標的刪除,並且堅持先做好準備功課,才進場買股票,如此才能趨吉避凶。

被有心人士盯上的股票,往往有一、本益比過高。二、被主管機關列為注意股票。三、經營動態常見諸媒體。四、被投顧老師點名。如果有以上四項指標出現,就應 該對其敬而遠之。因為股民訊息落後,往往見到明顯漲勢才匆匆布局,又無從得知行情何時結束,萬一來不及「下車」,被套牢的機率相當高。尤其是遇到類似今年 中,全球股市集體重挫的系統性風險,更是難以擺脫虧損夢魘,所以根本不碰有被炒作之嫌的個股,是最理想的作法。

本益比高出大盤太多很難賺到價差以本益比來看,雖然本益比是根據各公司所屬產業,及不同年度獲利的情況而變動,但與相近產業或指數比較,仍可客觀反映個股 的價位是否偏高、投資價值是否滑落。如英格爾股價去年十二月中漲到一九九元,接著在今年三月初衝上最高價二五七元。如果以前一年度獲利計算,英格爾的本益 比已達五十五倍。

五十五倍的本益比是否偏高?投資人只須略加研究產業,找出同樣生產電源供應器的企業,像是台達電、飛宏、幸康、新巨等公司,再觀察其財報表現,便不難找到 分辨方法。

以連年獲利不錯的幸康為例,若用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五.○六元計算,今年三月股價來到五十八.五元高點時,本益比約為十一倍;去年稅後純益回升的 新巨,以今年高價計算的本益比是十四倍。對照同業股價,本益比超出甚多的英格爾,就算強勁成長,但投資價值勢必難有太大空間。

在此同時,大盤在今年元月初的本益比約為十六.四倍,重挫二千點後,本益比更降至十四倍左右,也就是約英格爾本益比高點的四分之一。可見英格爾驚人的股價 與其說是大機會,更像是危險訊號;因為五十倍的本益比,代表公司每年維持這股成長趨勢,買進者也要五十年才回本。所以投資這類股票,通常很難賺到價差,投 資人應特別當心。

知名股市投資作家、鉅豐財經資訊執行長郭恭克則指出,對於營收、獲利高成長的個股,市場通常給予較高的本益比評價。但即使公司快速成長,投資人仍應仔細審 視其現金流量變化;若本業的現金流量持續流出,表示公司雖然賺錢,但獲利款項又持續投入經營運用,無法成為自由現金。所以投資時,並非個股具有高本益比、 高成長特質,就是最理想的選擇,而應搭配其他指標共同檢視、篩選。

主管機關列「注意股」出事機率高時常觀察主管機關公告的「注意股票」,並且避開這些標的,是另一條簡單的自保之道。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會不定期公告被列為注 意股票的標的,標準包括漲跌幅放大、成交量或周轉率放大、單一券商成交量占當日成交比重過高等。當這些跡象出現,通常意味著這檔個股已被有心人士介入,才 會出現價格暴漲暴跌,籌碼大量換手,或集中特定券商進出的情況。

最顯著的例子,非去年股價狂飆的唐鋒莫屬。唐鋒從去年一月的二十二.二元,一度漲到二九九.五元,一年之內大漲近十三倍;在這段過程中,單一券商成交比重 過高、周轉率放大、漲幅放大等特徵,唐鋒全都具備。由於該公司無法如期申報完整財務預測,終於導致股票被主管機關暫停買賣。恢復交易後,唐鋒一路無量跌 停,目前已經回到起漲時價位,而且幾乎無人聞問。這段「轟轟烈烈」的暴漲暴跌之路,堪稱投資人最好的借鏡。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第三季至今有一一二家上市櫃公司因股價表現異常,被主管機關提列為注意股票。他們的共同特徵,多半是在短期內大幅漲跌。其實一檔股價劇 烈波動的股票,散戶越心存僥倖買進,越容易成為撿到最後一波籌碼的倒楣鬼;較晚進場者,更可能因主管機關祭出管制措施,而難以脫手。可見遠離「注意股」, 是股市求生的重要原則之一。

媒體、名嘴常點名個股應敬而遠之此外,經營消息常在媒體曝光的個股,投資人也要多加留意,最好是先研究其月營收變化、財報獲利結構等數據,是否符合報導指 稱的展望,再思考布局策略,以提防被特定人士利用報導出貨的可能性。

舉例來說,今年初曾有消息指出,LED產業可望出現顯著成長,但從獲利能力、存貨周轉來看,不少LED業者的表現較去年差,甚至有逐季下滑的情形。例如以 合併財報觀察,LED大廠晶電、億光的存貨周轉率都有持續下滑現象,同時營業利益率降低,意味著獲利能力比先前弱化。不只是大廠,璨圓、佰鴻、泰谷等公司 也有這個現象,可見LED產業確實面臨結構性調整。

今年中就有多家LED廠股價重挫,到了八、九月股災期間,股價又跌得更低。如果只根據片面消息就買進LED相關個股,很可能受傷慘重。至於投顧老師經常點 名的個股,更是應該敬而遠之,免得被當作抬轎的冤大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34

股市賺錢最易的方法(1) 股海無涯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U5ESNT0PL4145585&id=198069&catID=&keyword=&searchtype=

看了多年網上財經討論, 發覺好多人好勤力, 好積極去研究股票, 用盡方法, 又技術又基本去分柝, 依家又興上期權堂, 有d又走去上講座, 又有d用易經八掛去測下市, 但結果好似冇乜人夠膽話自己已"財務自由"(呢幾年我地散戶blogger好興呢個詞), 大部份仲努力緊.

其實係有辨法令人係股市中不勞而獲的, 由其在本地股市, 我相信成功率有99%, 賺多賺少只看你有沒有耐性.

舉個例d錢幾易賺, 股神爺爺上年尾入股(1211)股價及相關新聞 , 我地大把機會在$12-14之間入貨, 3、4倍利錢也不過大半年時間, 何必自己咁辛苦? 其它人我唔知, 我就衰手痕, 天生愛炒賣, 所以捨易取難. 當然咁既機會幾年得一次, 對上已係佢老人家買(857)股價及相關新聞 .不過我信機會不斷有, 只係你有冇膽成副身家押落去. 賺小錢的機會也不少, 上星期四打開報紙望下, 有news話 GS及MS同和黃高層傾完偈後即刻入市掃貨, 我信GS唔會死錯人, 可惜當日我同老婆過左大海玩到昨日至返, 所明早一開市我就買少少跟下.

我在第度講過, 係股市, 付出與得到並不見得成正比, 投資成敗的主要因素並不掌握在我們手中, 一旦下注, 我們可以做的其實得3樣, 坐係度等, 輸錢斬頭, 賺錢走人, 股票點行根本唔係我地控制. 所以好多時不妨捨難取易, 省些心血和心思反而更易成功. 話到尾, 如果視炒賣係一種藝術, 一種遊戲, 就不如輕輕鬆鬆去發揮下創意玩幾轉 , 到時或會明白買賣本身就很是單純的活動, 唔洗學咁多野,讀咁多書,因為就算你把buffet的讀破也不會成為第二個buffet, 不如買本八週睇下仲有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19

四方法、四步驟寫下財富自由傳奇股市名師蔡明彰二十六年獨門祕訣公開

2011-12-19  TWM

 


許多有錢人都有一本財富筆記,製作一本符合自己需求的筆記,正是邁向財富之路的關鍵,透過投資名師蔡明彰的分享,你也能輕鬆寫下屬於自己的賺錢筆記。

撰文‧陳兆芬、林心怡

走進股市名師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的辦公室裡,隨處可見價值八位數的藝術名畫,桌上還散落著幾張他早上隨手抄寫的股市資訊,「每天消化這麼多股市資訊,覺 得有用的,最好趕快先記下來??。」蔡明彰邊說邊把這些草稿悉心收好,準備待會兒要將這些資料數據,一一謄在約莫A4大小的筆記本裡。

方法一:訓練判斷力

挑對未來三個月最有用的資訊持續追蹤蔡明彰從櫃子搬出大大小小的投資筆記,這是他過去二十六年的投資知識結晶。原來,他每天都會製作投資筆記,從早上七點 上班就開始寫筆記,把當天要注意的個股與消息寫在白紙上;下班前,再把當天的重要資訊謄進筆記本裡,平均每一季就會寫完一本,幾乎從未間斷。而這些投資筆 記,都是他研判台股未來走勢的重要參考。此外,即使是旅遊在外,他也會記下有意思的生活觀察,用來思索值得關注的投資趨勢。

「我覺得做投資筆記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幫助你不斷地思考,發掘新的投資機會,藉此做出正確的投資判斷與決策。」蔡明彰強調,面對琳琅滿目的投資訊息,他 堅持「對未來三個月有用的資訊」,才有資格成為他筆記裡頭的素材,「因為記在上頭的,都可以作為你日後追蹤與觀察趨勢的重要線索!」蔡明彰認為,每天看完 報紙、網路新聞或研究報告後,一定要有中心思想,再透過勤做筆記來訓練判斷能力。但短線消息就可以不用記了,還不如多花點時間寫下自己從資訊中歸納出來的 看法。

例如,他在今年九月十四日的那頁寫著:「Ultrabook成下一代筆電主流,對神基(三○○五)與位速(三五○八)有利……。」兩檔個股在這波股災中, 是屬於相對強勢的股票。另外,在八月的筆記上也曾寫著:「大陸A股上半年的總獲利是九千多億人民幣,其中陸銀獲利就占了A股獲利的一半。」蔡明彰說,這是 他對總統大選後的陸銀參股,有助於國內銀行股未來推升行情的觀察。

方法二:量化做研判

抄寫數據客觀分析 避免誤判行情今年台股受到歐債危機影響,跌跌不休,許多投資人的荷包大大縮水,而期盼已久的選舉行情,好像「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這樣的行情,在蔡 明彰的筆記早可看出端倪。九月二十九日台股大漲一九二點,很多人以為選舉行情要啟動了,但當天蔡明彰的筆記第一條就寫著:「央行停止五個季度的升 息,GDP成長率難保五%,下半年低於四%,第四季不會比第三季好。」「央行停止升息,就代表景氣不好,股市還會再跌。」蔡明彰進一步分析,過去只有在二 ○○○年的網通泡沫、○三年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以及○八年的金融海嘯,GDP成長率才會低於四%,而今年第三季的GDP成長率才四. 二%,第四季難保四%,「看來,台股還會整理一段時間才會反彈。」時序回到一九八六年八月,美國總統雷根公開發表新台幣將升值的言論,當周台股下跌了一 ○%、八十點(加權指數約八百點)。當時蔡明彰只是一名匯豐證券的菜鳥研究員,面對當時老闆詢問未來新台幣兌美元升值是利多還是利空?蔡明彰毫不猶豫地回 答:「利空。」之後,新台幣就開始緩慢升值,股市的成交量跟著放大,從原本的十億元,增加到二十億元、三十億元。那時的蔡明彰每天坐公車上班,因為太無 聊,就開始透過筆記去思考究竟升值對台股是利多還是利空?但從價量的表現看來並非利空。

有一天,恰巧有一位日本MIG證券的研究員看到蔡明彰的筆記,大喊著:「Hot money!」判斷台股未來將大好,沒想到,許多熱錢就真的在那年大量流入台灣。隔年開始,台股加權指數就從一千多點飆到四千多點。

「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失誤。」談起這段誤判行情的過往,蔡明彰顯得有些懊惱。但也就是從那次開始,蔡明彰養成了做筆記的習慣。他認為做筆記,不光是記下資 訊而已,重要的是,可以幫助自己思考,分析整個投資的大環境與未來的趨勢。

方法三:溫故而知新

不斷檢視強化印象 培養投資敏感度就台股投資筆記來說,蔡明彰認為筆記最重要的資訊,就是搜羅國際情勢、產業新聞與個股股價等資訊。所以他的筆記在參考坊間各種筆記方法後, 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格式||將筆記頁用「T」字形分成三等分。上等分記錄重要的國內外大事或自己對趨勢的評論;左等分記錄當天的產業消息或個股的財務狀況; 右等分則記錄個股股價及大盤指數。這樣就能清楚知道資訊的位置,方便以後的反覆閱讀。

他認為,「資訊一定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研判大盤的走勢;二是從產業趨勢中挑選潛力股。」但有一些資訊寫下來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自己深信不疑,而是用來檢視 的。例如,他記錄了今年上半年盈餘前二十名的公司,現在回頭檢視,這才發現沒有一檔股票是強勢股。

另外,蔡明彰相當重視筆記抄寫的「手感」,有別於大部分人習慣用看盤軟體觀察股價走勢,在他筆記本的右頁上,抄寫得密密麻麻的個股與股價。他認為,股票是 需要長期追蹤的,手寫不但能強化記憶,還能培養對股價的感覺,從那個感覺去判斷股票會漲還是跌,「這就好比與一個女孩子相處一年,她的三圍不用量,大概就 知道了。」蔡明彰以他獨特的幽默如此地形容。

方法四:投資生活化

旅遊當田野調查 增加視野觸發靈感基本上,蔡明彰追蹤的個股大多是關鍵指標股,如各產業的龍頭股。他建議,傳產股看台塑;金融股看國泰金、富邦金;電子股追高價股或熱門 股,不要追台積電,因為它沒有辦法幫助判斷產業趨勢;然後,再抄寫其他自己觀察中的個股。蔡明彰的筆記一頁就有七八十檔個股,其中特地用紅筆標註代號的個 股,就表示短線將有極端表現,不是大漲就是大跌。

很多股市投資高手都有「驚人的想像力」,常常把所見所聞「幻化」成一個又一個的投資機會。蔡明彰得意地說,「每年農曆年假的出國旅遊,就是他的田野調查, 每次出國都有不同的收穫,這不僅對投資視野有幫助,還可以賺回團費呢!」例如,近兩年去了法、德兩國,蔡明彰發現過去驕傲的法國人已不復見,店員被迫學中 文,就連百貨的指示牌都以中文為主,表示法國正在走下坡。而德國人的自主性高,所以德國總理梅克爾要用納稅人的錢去援助南歐國家,將會受到人民很大的挑 戰,而這些現象都被蔡明彰一一記錄下來。

蔡明彰指出,今年台股很大的問題是低估了歐債危機,高估了總統大選。歐洲雖只是台灣第三大出口國,但居台灣第一大出口國的中國,貨品也要賣到歐洲,因此台 灣就會受到直接加上間接的影響。而這些精闢的投資觀察,全都來自二十六年來手抄投資筆記的長期訓練。

誠如《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作者奧野宣之所言,許多人不懂得充分活用筆記本,關鍵在於「重讀」做得不夠確實,讀久、讀通了這些賺錢筆記,觀念自然就深植腦 海裡。除了勤做筆記外,蔡明彰每天一定花十分鐘重讀筆記,把過去的觀察重點驗證到現在的市場,正是引領他開啟財富自由大門的關鍵。

蔡明彰

出生:1959年

現職:萬寶投顧總經理

經歷:天佑證券副總、太平洋證券研究部副理學歷:紐約財務學院、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

蔡明彰的投資筆記

4步驟輕鬆製作專屬筆記

步驟1 選擇適合的筆記方式用關鍵字記錄投資訊息,把資訊分別記載在不同的區塊,便於下次的尋找與複習。

步驟2 從金錢進出與操作記錄著手記載量化的內容,從金錢流向記起,培養對數字的感覺;從投資損益中,慢慢修正自己的操作方式。

步驟3 記錄對自己必要的資訊記錄「未來三個月有用的資訊」,並且每天記錄個股的股價,觀察每日的變化,提升對股價的敏感度。

步驟4 10分鐘快速瀏覽每天花10分鐘翻閱筆記,從過去的筆記驗證現在的市場,還能修正過去不正確的資訊。

一跨頁的筆記包含

國內外重要的大事時程或自己的評論。

大盤的波段高點或低點。

非電子股之收盤價與漲跌幅,用紅字標記短線看好或看壞的個股。

電子股之收盤價與漲跌幅,用紅字標記短線看好或看壞的個股。

每日大盤的價、量與漲跌幅。

未來三個月有用的國內外新聞資訊、大盤走勢、產業消息。

筆記女王Ada的記帳訣竅「我覺得記帳只要開始寫就對了,不管用什麼寫、怎麼寫,寫久了,自然理出自己習慣的一套規則出來。」筆記書暢銷作家、筆記女王 Ada說。

未投資股票,只做簡單基金理財的Ada,光是透過單純的記帳,就讓她這位平凡的上班族存到價值五六百萬元的退休黃金屋,每月還有租金收益做補貼。

「記帳最大的幫助,是了解自己的用錢習慣,雖然記帳不能存更多的錢,但至少可以克制自己不要花過頭。」Ada笑著說,光是「手寫」這個動作,就會刺激大 腦,讓大腦有印象。清楚自己花過哪些錢?多少錢?或多或少都會有印象。即使月底不加總,大概也會知道自己哪幾筆消費是比較超過的。

記帳習慣來自從小耳濡目染的Ada認為,記帳不需要花錢去買特別的記帳本或家計簿,只要記在行事曆行程的旁邊就好;如果記帳還要用另外一本筆記本,反而會 常常忘記記,導致半途而廢。「其實,記帳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只要每天撥出三分鐘時間,寫下當天的花費,月底的時候進行檢討,持續三個月後,就會看出成 果。」Ada如此強調。 (陳兆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34

十年之後不再相信愛情 致中國股市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29/3MMzA3XzM5MjM3MA.html

21世紀網 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十年之後,我深被套牢。

中國A股的十年,像極了一場沒有愛情的中國式婚姻。

十年前,投資者經人介紹認識並不瞭解的A股,那時年輕的A股風光無限,在2001年6月14日,滬指登其高點——2245點。

就像當年的那個老故事,投資者在那個炎炎夏日簽下一紙合約過了門,成了茫茫股海的一員。十年來風雨與共,他們攙扶著走過了998點的低谷,也在6124點燃燒激情,終於在第十個年頭重回2245點。

十年來,激情燃燒的歲月是少有的,投資者大部份時間在「牛皮」行情裡面度過,股票換過一打,錢卻沒有多掙。

十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終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十年來,中國的GDP從10萬億元人民幣,到現在的40萬億元人民幣,增長了3倍。

可是對於結緣A股十年的投資者來說卻是五味雜陳的,因為作為經濟晴雨表的A股卻在2011年的年底跌跌撞撞重回了2245點,這些年的那些事成了投資者無法言語的痛。

十年前,A股市場只有1073家上市公司;十年後,A股上市公司已超2300家 (包括暫停上市者),十年間,A股上市公司數量增長了114%。

回首當年,創業板、中小板均未出現,A股市場只有滬深主板,沒有滬深300等指數,沒有中證500,那是投資者眼裡只有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

此後的2004年,中小板開閘,中小企業蜂擁上市,2009年創業板開板,名不見經傳的中小上市公司越來越多。

十年來,A股開枝散葉,且越發呈現家大業大的趨勢。

十年前,A股市場總市值只有43522.2億元截至2001年12月31日);十年後,A股的總市值已高達21.14萬億元 (截至2011年12月28日),增長近五倍。

就在第十個年頭的2011年,2011年A股實際募集資金金額累計已高達7460.59億元(截至12月28日)。融資規模冠頂全球。

但是這個人丁興旺的市場的形成卻是以「抽血機」和「零回報」為代價。

細數A股這十年,漲幅不僅落後於新興市場,也落後於成熟市場。

十年來新興市場的印尼上漲了967%,巴西股市上漲了428%,漲幅最小的澳大利亞也上漲了16.2%;而成熟市場,美國的道瓊斯十年也上漲了21.7%,德國法蘭克福市場上漲了16.2%。

而A股淪落到只能與經濟週期向下的日本股市相比了。十年前,日經225指數點位為10542點,如今為8722點,降幅達17.3%。

第十個年頭——2011年,情況似乎比以往更不樂觀。雖然年初很多機構看好,但是A股在4月份突破3000點之後就一路下跌。

相對而言,受美債危機、失業率攀升影響,美國道瓊斯指數不但沒有下跌,還出現了截至目前約4%的上漲;受洪災影響的泰國股市也基本屬於不漲不 跌的狀態;受海嘯、核輻射危機影響的日本股市實際下跌了約15%,而上述跌幅均小於上證綜指今年以來22.72%的跌幅。

十年間,小投資者如同過門媳婦,只是始終熬不成婆。市場大了,肥的卻是他人。

首先是上游的產業資本。在A股千萬富豪榜中,有27個家族控制上市公司股份在70%以上,佔有絕對控制權。從首批創業板公司來看,就使得資本市場增加了82位億萬富翁,平均每家創業板公司「造就」3位「億元戶」。

而 伴隨著公司上市暴富的是VC/PE的嗜血, 清科研究中心曾經做過研究,創業板開板至至2010年10月22日,創業板97家VC/PE機構平均投資回報為10.82倍(國有股轉持前),其中PE機 構獲得的投資回報倍數略低,為6.56倍,VC機構則獲得了11.80倍的投資回報。

而活躍在中游鏈條的是各類中介機構:券商投行、評估機構、審計機構、律師事務所,也在向二級市場輸送的「產品」過程中漁利。

而最後是市場上的老鼠倉、內幕交易,相關人員在二級市場通過自己獨到的資源,刀尖上行走,利益輸送或中飽私囊。

而這一切無一不是以搾取市場上中小投資者為基礎,所以十年後,雖還持有一紙契約,但已經不再相信愛情。

其 實早在2001年,吳敬璉就預言這場結合像極了一場賭博,「中國的股市從一開始就很不規範。如果發展下去,它就不可能成為投資者的一個良好的投資場所。股 價畸形的高,因此相當一部分股票沒有了投資價值。另外從深 層次看,股市上盛行的違規、違法活動使投資者得不到回報,股市成了一個投機的天堂。就像外國人說的:中國的股市很像一個賭場,而且很不規範。賭場裡面也有 規矩,比如你不能看別人的牌。而我們的股市裡,有些人可以看別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詐騙。做莊、炒作、操縱股價可說是登峰造極。」

儘管現在的市場不盡然是個賭場,但亂像已昭然若揭。

10月底,證監會新主席郭樹清上任三把火,其一要求完善分紅政策及其決策機制;

從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開始,在公司招股說明書中細化回報規則、分紅政策和分紅計劃,並作為重大事項加以提示。其二是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在11月28日,深交 所發佈《深交所擬定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方案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第三是內幕交易,解聘涉嫌違規持有所審核上市公司股票吳建敏。

不過郭氏的這場變革到底能不能突圍還很難說,只是十年相隨已然不相信愛情。十年牽手,只剩一句,「萬水千山總是情 少跌一點行不行」。(21世紀網 林銘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78

看看美股市場上的博彩概念股

http://news.imeigu.com/a/1312169296544.html

金色的房間,桌面上擺著一摞摞籌碼,荷官(賭場工作的發牌員)熟練的將牌派發到賭客面前,氣氛略顯嚴肅而凝重,原本簡單的翻牌比運氣遊戲,一些忘我的賭客卻慢慢的將牌捲開,讓牌面一點點的顯露出來,似乎整個過程能改變牌桌上的結果。

上面的描述不是電影裡的場景,卻真實地發生在金沙、永利度假村經營的賭場中,本文將根據相關公開資料對博彩業的產業鏈和相關公司的估值做一解讀。

博彩行業生態結構

美股中的博彩公司經營地點主要集中在拉斯維加斯和澳門,拉斯維加1905年建市,30年代內華達州決定讓其賭博合法化,從此拉斯維加博彩行業迅速發展起來,「賭城」之名也就此傳開。

澳門自澳葡政府正式宣佈博彩業合法已有100多年歷史,經歷過壟斷專營到現在多家企業共同競爭,隨著博彩專營權的打破,國際資本進入和大陸經濟發展,2006年澳門博彩收入超越拉斯維加,成為按收入計的全球最大賭城,2010澳門博彩收入達拉斯維加斯的4倍。

博彩行業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博彩設備製造商,主要負責博彩設備和系統的設計、製造、銷售(租賃)以及售後運服務,代表公司有國際遊戲科技(NYSE:IGT)、巴利技術(NYSE:BYI)等

賭場經營者,主要從事賭場度假村的開發和運營業務,代表的公司有金沙集團(NYSE:LVS)、永利度假村(NASDAQ:WYNN)、新濠博亞娛樂(NASDAQ:MPEL)、米高梅 (NYSE:MGM)等。

博彩代理公司,主要分佈在澳門地區,通過從賭場經營者手中承包貴賓廳,與賭場經營者分成獲得營收,代表的公司有亞洲娛樂資源 (NASDAQ:AERL)。

如上圖所示美國拉斯維加斯和澳門在賭場的經營形式上存在一些差異,拉斯維加斯以中場為主,賭客主要在中場投注,賭場經營者直接面對賭客,而澳門的博彩收入主要來自貴賓廳,佔比70%左右,中場佔比30%左右(中場指博彩大廳,一般接待10萬澳元以下的散客)。

與拉斯維加斯的直接經營不同,澳門的貴賓廳主要交予如亞洲娛樂資源這樣的博彩代理公司經營,博彩代理公司從賭場經營者按轉碼數的比例獲得佣金,並通過旗下的疊碼仔(擁有客源關係的代理人)招攬貴賓。

轉碼數指賭客用現金碼兌換泥碼的金額,在澳門賭場經營者發行現金碼給博彩代理公司,同時向賭客發行現金碼,中場接受現金碼投注,而在博彩代理公司承包的貴賓廳賭客必須先用現金碼兌換成等值的泥碼,再用泥碼投注,實際上轉碼數代表著博彩公司和賭場經營者的結算金額。

賭場經營者在博彩產業鏈中扮演著中樞作用,那對於博彩這樣的零和遊戲,賭場經營者如何盈利?

首 先來自賭桌,即賭場經營者和賭客的獲勝概率之差(贏率),不同的博彩項目(主要有桌面項目和老虎機)贏率不同,不同的賭場因品牌和服務的差異贏率也有所不 同,大體上賭場的贏率在4%-8%之間,例如金沙集團澳門威尼斯人的老虎機業務2009年、2010年的贏率分別為7.4%,7.1%,贏率的變化總體上 保持平穩。

其次來自住宿、餐飲、娛樂、零售以及商務會展等其他配套的經營業務,如永利澳門引進了勞力士、阿瑪尼等國際頂級品牌,為賭客提供博彩、住宿、旅遊、餐飲、購物等一站式服務。

美國的博彩業和澳門的博彩業的業務構成比例存在較大差異,在拉斯維加斯來自住宿、餐飲、零售等博彩以外業務佔據較大比重,而在澳門收入的絕大部分來自賭桌本身(其他業務外包)。

例如業務分佈在澳門的新濠博亞娛樂,2010年來自賭場的收入佔毛收入的93.6%,而米高梅來自非賭場業務的收入佔比達一半以上。

二.博彩行業走勢與估值

如 上圖所示(按年末點位計算,100為初始基準點),道瓊斯博彩行業指數走勢與宏觀經濟形勢成較大的相關性,在2007年年末以前,隨著經濟的持續繁榮,博 彩行業指數和S&P500均成上升趨勢,並且博彩行業指數明顯強於S&P500,2008年次貸危機的衝擊下,博彩行業指數快速下滑,全 年跌幅73.3%,而同期S&P500指數的跌幅不到40%。

2009年初至2010年末,在全球經濟刺激計劃和經濟復甦的驅動下,博彩行業指數漲幅高達167.7%,而同期S&P500指數漲幅僅為39.1%。

綜上所示,博彩行業的走勢與全球宏觀經濟形勢高度相關,與基準指數走勢基本一致,但波動性比基準指數更大,在資產組合中扮演著進攻而非防守角色。

博彩設備製造商

博彩設備製造商的營收主要來自博彩設備的出售和後期維護(另外設備商還和賭場經營者採取按盈利分成的模式)、遊戲內容的更新、賭場系統軟件的設計和支持,設備的出售主要取決於新開賭場的數量和原有設備的更新速度,盈利分成的模式主要取決於設備的安裝基數。

據有關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國際遊戲科技享有新開賭場博彩設備份額40%左右,是巴利技術市場份額的兩倍以上,但面臨著國內博彩市場接近飽和、增長趨勢放緩的影響。

國際遊戲科技2008年、2009年、2010年的營收分別為25.29億美元、21.14億美元、19.87億美元;巴利技術2008年、2009年、2010年的營收分別為9億美元、8.83億美元、7.78億美元,均程小幅下降趨勢。

巴利技術市銷率、市盈率和淨利率均高於國際遊戲科技,巴利技術近三年(2008年7月-2011年7月)累積上漲34.46%,而國際遊戲公司累積下跌18.18%,主要得益與巴利技術淨利率的改善,盈利出現上升,S&P 500同期漲幅為3.2%。

但市場擔心巴利技術來自產品銷售(老虎機和賭場軟件系統等)佔比較高(2010年佔比達63%左右),而按盈利分成的收入佔比較低,隨著賭場經營者資本開支的減少,公司未來不確定性較大。

賭場經營者

美股中按市值排名前四的賭場經營者依次為金沙集團(346億美元)、永利度假村(199億美元)、新濠博亞娛樂(85億美元)、米高梅(75億美元),其2010年的營收分別為68.63億美元、41.85美元、26.42億美元、60.19億美元。

美股中的賭場經營者資產負債率平均水平在61.53%左右,其中米高梅的資產負債率遠高於平均水平,高達84.19%,主要因為city center項目所致,2010年利息開支高達11.14億美元,2010年平均債務金額為173億美元。

米高梅的市銷率只有1.2倍,遠低於其美國同行金沙集團的5.2倍、永利集團的4.4倍。市場擔憂米高梅的流動性問題,其EBITDA/現金利息比率只有1倍,而金沙集團和永利度假村的EBITDA/現金利息比率分別為6.5倍、6.0倍。

因其債務規模較高,我們使用EV/EBITDA企業實體價值模型比較各公司的相對價值,2010年金沙集團、永利度假村、新濠博亞娛樂、米高梅的EV /EBITDA比率分別為19.2倍、18.5倍、19.7倍、16.4倍(EV=市值+債務價值-現金及等價物、EBITDA為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 攤銷前的利潤)。

米高梅EV/EBITDA比率較低部分因為其澳門業務表現不佳,米高梅的澳門業務只貢獻其EBITDA的20%,而2010年永利度假村澳門地區業務貢獻 其EBITDA的76.8%, 不過米高梅中國(米高梅持有IPO後51%的股份)的澳門市場份額保持穩定上升,由2007年的0.18%上升至2010年的8.8%左右。

自 澳門賭場專營權開放後,賭業巨頭們紛紛通過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進入澳門,在大陸經濟的發展和簽證的放寬(2010年澳門地區來自大陸的遊客佔比達 53.0%)的驅動下,澳門博彩業增長迅速,2008年-2010年博彩收入增長57.4%,而同期拉斯維加斯的博彩收入卻出現下滑。據摩根士丹利預計 2011年-2015年澳門的博彩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6%,而同期美國只有2%左右。

2008年-2010年金沙集團、永利度假村、新濠博亞娛樂的營收分別增長了56.1%、40.1%、86.6%,而米高梅同期營收卻出現16.5%的下滑,其中新濠博亞娛樂的經營地點全部位於澳門,擁有新濠天地、新濠鋒酒店、摩卡俱樂部等經營場所。

2008年7月-2011年7月間,米高梅出現48.6%的大幅下跌,金沙集團、永利度假村、新濠博亞娛樂分別上漲3.9%、62.6%、160.1%,S&P500同期漲幅為3.2%。

博彩代理商

博 彩代理制度最早開始於澳門旅遊娛樂股份有限公司(澳娛)專營時期(2002年澳娛專營權結束,澳門博彩行業從專營轉為6家企業共同競爭),一般情況下高端 賭客不會使用現金,而是從賭場獲得一定的信用額度,賭完後再按輸贏多少結算,但澳門的賭客絕大部分來自境外,信用體系不完善讓收賬困難程度遠高於美國的拉 斯維加斯。

為招攬來來往往的高端客流和降低收賬成本,博彩代理制度80年代開始在澳門出現,並衍生出博彩代理公司、疊碼仔(代理人)等依靠 佣金生存的澳門博彩代理體系,澳門的賭場經營者也曾嘗試過拉斯維加斯直接面對高端賭客,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很快賭場經營者法現根本無法招架來往的賭客, 壞賬激增,最後不得不又請回博彩代理公司。

博彩代理公司從賭場經營者主要基於兩種方式獲取佣金:

1、盈虧分成,即博彩代理公司和賭場經營者共同分享賭桌上盈利或者虧損,賭客贏錢,兩者就共同虧損,賭客輸錢,兩者就一起盈利,如博彩代理公司亞洲娛樂資源與美高梅按43%的共享盈虧。

2、固定比率,即盈虧由賭場經營者承擔,博彩代理公司按轉碼數獲取固定佣金,一般在1.2%-1.3%上下。

2010年亞洲娛樂資源85%以上的佣金收入來自固定比率模式(2011年6月15日,亞洲娛樂資源結束了其在美高梅酒店賭場中的貴賓廳業務,至此亞洲娛樂資源的所有收入都按轉碼數比例)。

雖然盈虧分成模式可能獲得更高的收益,但上市公司更願意選擇固定比率模式,這樣更有利於公司業績的穩定增長。亞洲娛樂資源創始人林文寶在面對《財富》的採訪時開玩笑的講到你不能告訴投資者,這個月運氣不好賭桌上輸錢,所以業績不佳。

博 彩代理公司亞洲娛樂資源2010年7月份登陸納斯達克,股價波動較大,從5美元最高漲至12.41美元,漲幅高達150%左右,主要受業績驅動,2010 年營收較2009年的增長110.04%至1.27億美元,運營利潤較2010年增長139.01%至3729.6萬美元。然後股價又大幅回落至5美元附 近。

亞 洲娛樂資源承包貴賓廳運營業務,並通過旗下疊碼仔(代理人)招攬貴賓,2009年、2010年亞洲娛樂資源向旗下代理人支付的佣金分別佔總營收的 64.7%、60.3%,代理人掌握賭客資源,資源豐富的代理人成為各家博彩代理公司競爭的對象,亞洲娛樂資源旗下的代理人在1500左右,目前澳門島上 活躍著100多家博彩代理公司,絕大部分為非上市公司。

截止2011年7月28日收盤,亞洲娛樂資源市值2.07億美元,2010年營收1.27億美元,淨利潤3296.7萬美元,TTM市盈率4.98倍。

最後

博彩行業的增長最終取決於經濟發展和人們閒暇時間的增長,更具體點講博彩設備製造商的增長空間來自新產品的開發、自身利潤率的提高和賭場經營者資本開支的增長(新賭場的開設和設備更新率的加快);

賭場經營者需要控制自身的債務規模,提高經營效率(2010年米高梅銷售及管理費用佔比高達45.0%),另外考慮到澳門市場的比重和增速,賭場經營者在澳門的業務表現也將成為各家公司增長的主要因素;

而對於博彩代理商,因澳門博彩業特有生態形式,短期內業務模式將不會有太大改變,業績增長主要取決承包的貴賓廳數量、澳門博彩業的增長和自身經營效率的提高。

(i美股 申文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70

貨幣政策與股市閒談 熊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414290102dx38.html

最近瀏覽各大媒體以及論壇等等,發現悲觀的情緒在蔓延,大家在等待牛市的過程中被一次又一次的反彈所打擊,以至於很多人認為牛市已經漸行漸 遠。更有甚者把A股的低迷歸咎於體制,指出全球股市都在上漲,只有我們不漲。當然,我不否認A股不漲有很多體制的問題,但是同樣的為什麼其它發展中國家的 股市也在上漲呢?這樣的事實至少說明「體制問題」不是目前A股所面對的主要矛盾。
 其實本人認為遇到問題動輒歸咎於「體制」是一種懶惰與無知的表現,這種生活態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就目前的股市情況來說,我認為制約A股上漲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人行的貨幣緊縮政策。其實與股市價格高低關係最為密切的正應該是一個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舉個例子來說,大家一定知道美國股市在上個世紀 70年代經歷了失落的10年,標準普爾500指數從1968年開始一直到1980年基本算是回到原點,而在這一期間標普500指數單季EPS則上漲了將近 3倍,在這一現象背後隱藏著的正是美國上世紀70年代高通脹所帶來的高利率貨幣政策對股市價格上漲的制約。從表四與表五可以看出,通貨膨脹率與利率基本保 持同步,也就是說當通貨膨脹率升高時,美聯儲為了抑制通脹而提高利率水平。其次再看表一,通貨膨脹率與標準普爾500指數有相當強的負相關性,體現在通脹 升高則標普指數下降。通過這三張表,我們可以很容易知道利率走勢與股市走勢亦服從負相關規律。關於這一規律,巴菲特曾經說過,利率是股市的萬有引力。拋開 這其中複雜的經濟學知識,從一般的認識角度,如果我們說利率是資金的無風險回報,則這一無風險回報的PE=1/r,那麼根據無風險套利規律,股市的PE應 該與利率的PE至少相近。
 在上述說法的基礎上,我來說說目前整個貨幣政策及其對股市的影響。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目前正經歷了一場程度較為嚴重的通貨膨脹,而這一通脹的 起源則是2008年中央為了應對全球經濟危機而釋放的大量貨幣,以及由於美聯儲在全球放水而導致的外匯佔款增加所帶來的基礎貨幣被動投放產生的貨幣。在正 常的情況下,遇到通貨膨脹,一般可以通過提高利率水平來解決,但是人行在貨幣政策的使用上卻偏向於使用數量工具而不是價格工具,體現為利率由2.25%提 高到目前的3.5%這一遠低於通貨膨脹率的水平,而存款準備金則提高到目前的21%。這一反常的現象可以用蒙代爾的「三元悖論」來解釋,蒙代爾認為一個經 濟體的貨幣政策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與資本的完全流動性這三者不能同時實現。中國目前的情況為匯率保持穩定,資本的半流動(資本項目下資本不能流動,但是 以FDI為名義的資本以及經常項目下資本可以流動),這意味著人行的貨幣政策一定程度上喪失了獨立性,讓度了部分的發鈔權,這部分發鈔權也就是前面說的由 外匯佔款帶來的貨幣投放,而這一發鈔權則握在了美聯儲的手裡。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美聯儲一旦放水,人行也只能跟著被動的放水,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壓制通脹,人 行唯一的辦法則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把放出的水裝在存款準備金這個「池子」裡。如果人行不是採用提高存款準備金而是提高利率的方法來抵抗通脹,則目前的固 定匯率制度會被熱錢給沖垮。這也就是我說的,人行的貨幣政策失去了獨立性。
 從國內金融環境來說,低利率與高存款準備金率的組合導致了資金價格的「雙軌制」:即體制內的利率保持較低水平而體制外的利率則飆升。從目前的 情況來說,作為準體制外利率水平指標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6%,這意味著投資於銀行間理財產品的PE為16,考慮到這是無風險收益,則目 前A股PE為14也就不難接受了。
 以上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從經濟運行的規律找尋A股一直保持低迷的內在邏輯,作為投資者,只有瞭解了這一邏輯,才能對目前我們所處的環境有正 確的瞭解,而不是一味的歸咎於「體制問題」這一非主要矛盾。在正確瞭解股市低迷的原因基礎上,我們不難可以做出這樣的推測:A股要想有牛市,除非美聯儲停 止放水,因為只有美聯儲停止放水,人行才有可能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從而降低體制外利率水平。從美聯儲最新的公告來看,其放水要一直放到2014年,這意味 著A股一直到2014年之前不會有大的行情,也意味著在這期間我們可以不急不慢的不斷在低價位上收集籌碼,並在許久以後亦如回憶2002-2005年那樣 回憶目前這段美好的時光。當然,如果有朋友覺得熬得痛苦,可以跑去投資港股,香港實行的是貨幣局制度,這本質上也是固定匯率制度,但是香港沒有資本管制, 資金自由流動,這意味著香港完全沒有實施貨幣政策的空間,連存款準備金率都無法實施,只要歐美在放水,港股就水漲船高,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歐美明確表示放 水以後,港股最近連創新高,很多前期跌殘了的股票,即使企業業績依舊如前,近期也漲幅驚人。
   

熊熊 2012年2月12日夜寫於日本國東京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33

當股票操作法則遇上變態殺人魔 尤‧奈斯博 洞悉人性縱橫股市與書市

2012-2-20  TWM




他是金融分析師、搖滾樂手,還是享譽全球的犯罪小說家;但當尤‧奈斯博登上台北國際書展的主舞台演講時,你會以為哪個流浪漢闖進來了……,而他成功的祕 訣,就是捨棄外表。

撰文‧楊卓翰

編按:二○一二年台北國際書展,邀請許多享譽國際的作者來台。《今周刊》特地邀約國際知名作家專訪,陸續介紹日本百萬暢銷書《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經理讀了彼 得.杜拉克》作者岩崎夏海;首創亞馬遜書店百萬冊銷售紀錄的挪威犯罪小說《知更鳥的賭注》作者尤.奈斯博;此外,華裔作家哈金則寫出讓中國禁賣的大作。看 他們用什麼獨門絕技,擄獲全球讀者的心!

股票的操作法則和變態殺人魔怎麼會扯在一起?除了一名金融分析師拿起刀來犯案,可能想不到第二種解釋。但這兩個毫不相關的名詞,在來自挪威的前金融分析師 尤.奈斯博(Jo Nesbo)身上「合法」地變成了交集。不但如此,他還在去年靠此賺進一千二百萬克朗(約合新台幣六千萬元)。

分析師背景

訓練出操弄人性的技能

五十二歲的奈斯博一頭鬍渣亂髮、一身邋遢的穿著,實在看不出來他是在全球四十一個國家賣出超過九百萬冊犯罪小說,並成為史上第一位在亞馬遜電子書城銷售百 萬的作家。他在《今周刊》攝影師拍照時,小心翼翼地坐下,同時向記者解釋:「我前幾天在泰國攀岩時摔傷了背……喔!可惡!真痛!」別被奈斯博那不修邊幅、 甚至有些粗魯的外表給騙了,潛藏在他藍色眼瞳的背後,是一顆善長操弄人心的變態腦袋,那也是他創作暢銷偵探小說的魔力來源。奈斯博的小說通常埋了很多層 次,假裝不經意地將虛假的破案線索留給讀者,讓讀者期待撲空,下一頁再來個案情大逆轉。

聽起來是不是很像金融市場上主力匡騙散戶的手法呢?「寫偵探小說,對我來說就像是遊戲,不斷地和讀者鬥智……而我通常都贏!」他毫不客氣地說。奈斯博仗恃 的,正是從事金融分析師時所學來的技能。

奈斯博從挪威經濟學院畢業後,進入挪威最大券商DNB Markets成為金融分析師,開始操作選擇權。特別的是,奈斯博白天在金融公司上班,而四點下班後,奈斯博脫掉西裝,搖身變成搖滾歌手──當時他和朋友 組的搖滾樂團正大紅大紫,一年還有超過六十場表演。

「雖然很刺激,但這種雙重生活一年後我就燃燒殆盡了。」奈斯博說。「我向樂團和老闆說,我需要六個月的時間休息。」所以他帶著筆電,訂了去澳洲的機票。在 出發前,當地的出版社向他提議,可以趁機寫一本有關他自己的自傳。「那時我知道,我大膽躍進的時候來了。與其寫自傳,我更想寫小說!」奈斯博是在實際寫作 後,才真正愛上寫作。他在往澳洲飛機上的三十個小時,就把小說的大綱寫好了。到當地飯店後,「我連行李箱都沒打開,就先打開筆電開始寫。我瘋狂地寫,寫到 肚子餓了都不肯停下來。」六個月後回到挪威時,他完成了他的第一本小說《蝙蝠人》,並被挪威大出版社Aschehoug買下版權,開始他的專職作家之路。

懂得直指核心

練就縱橫不同領域的能力

從金融分析師、搖滾樂手到犯罪小說家,奈斯博每個角色都能大放異采,但他並不認為自己是什麼天才。他解釋,他只是把事情的核心互為應用而已。「你不需要有 酗酒的毛病,才能寫好酗酒的角色。但是你要去思考更核心的東西,那就是對事物的『依賴』。」只要深刻了解精髓,就能觸類旁通。而金融市場的核心就是操作群 眾心理,「這道理和寫偵探小說如出一轍。」凡事都要看穿表面,直指核心,這正是奈斯博的思考邏輯。也因此他頂著毫不修飾的外表,也不太在乎別人怎麼看他。 當奈斯博的女朋友讀完他的書後,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時,他只是聳聳肩。

「其實,骨子裡我們都是變態!」奈斯博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變態的一面,只是普通人想到這些東西,都會敬而遠之。但我腦中出現什麼變態的殺人手法時,我會 跳起來大呼『讚』!」他說,他的工作就像法醫解剖屍體,把這些東西挖掘出來,擁抱它們。「這不是世界上最酷的職業嗎?專職的變態!」但為什麼選擇貼近最令 人害怕的驚悚變態?奈斯博解釋,這是因為他小時候看過的一本書。「那是高汀的《蒼蠅王》那時我才小學,很多內容都看不懂,但我卻感受到一種恐懼。那種莫名 的恐懼到現在都還跟著我。」深深為這種恐懼而著迷的奈斯博,也善於操作別人心中的恐懼。以他的新書書名《雪人》為例,就是精心將雪人特有的純真和殺人狂結 合,「像半夜洋娃娃在盯著你那樣。」更加深了詭譎的氣氛。

難得來到台灣,喜歡攀岩的奈斯博印象最深刻,就是台灣海灣岩岸地形。雖然背摔傷,但他還是打算趁空檔去東北角的龍洞一趟。「那裡有罕見的濱海攀岩場,如果 沒有看到,那就白來了!」

雪人

作者:尤.奈斯博(Jo Nesbo)

譯者:林立仁

出版:漫遊者文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08

如何避開股市的地雷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0uot.html
- 在廣州慢牛投資俱樂部的發言,

這個月的例會,我們回顧一下我們各自的持股情況。我增持了寶業地產(2355.HK),華潤燃氣(1193.HK),新奧燃氣(2688.HK),茂業百貨(848.HK),和民生銀行(1988.HK)。

(1)避開地雷

在分析我們持股的變化之前,我想談談如何避開股市的地雷。最近,股市又爆出不少地雷:公司因為做假帳而出問題。常見的地雷包括如下幾種:
(1)企業的大股東暗中"補貼"上市公司,推高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和淨利潤,從而推高股價,並從股價中獲益(倍數效應)。
(2)在結帳日(比如,6月30日和12月31日),通過跟銀行和關聯公司的巧妙安排,降低實際的負債率數字。過了結帳日,再反向操作。
(3)在結帳日, 把企業的產品推到銷售通道里,以降低庫存數字。
(4)隱瞞負面消息和或有風險。
(5)偷竊企業資產,比如通過資本支出(基建,維修,擴建工程)把錢從公司偷走。
(6)直截了當地做假帳。

有朋友問我,如何從企業的報表中發現問題。我回答,那是不可能的。報表都是專業人士做的,怎麼會有問題呢?為了發現問題,你必須到企業去,跟上下游談,跟競爭者談,跟監管部門談,用點常識和堅持懷疑的態度(寧可信其壞,不可信其好)。

中國企業做假帳的比例非常高。所以上述地雷我們誰都可能碰到。而且,你信不信:絕大多數假帳永遠不會曝光。也就是說,我們股民長期被騙,還在誇獎公司管理 層。他們聽了誇獎都悄悄地臉紅。那麼,假帳最終如何被消化呢?我發現,它們中有些企業是通過對未來業績的人為降低來消化的(比如撇帳,減值,重組,重列, 出售,併購)。有些年份,生意本來很好(利潤增長了40%),但是,企業報告出很一般的業績(利潤增長只是10%而已),讓股民驚詫。不少受人尊敬的公司 也曾經在某個階段做過假帳。不敢相信? 但是千真萬確。作假帳的公司有民企,也有國企。


如何避開地雷?長期以來,我太相信公司報出來的數字,現在我的笨辦法是先把官方數字砍一半,再分析。如果企業說,去年的利潤比前年增加30%,我把它當成是差不多沒增長。也許去年還不如前年。

(2)負債的危險

我們學經濟學或財務的人一般有個信仰:負債比較便宜,股本太貴,要把生意做大,就必須提高槓桿率。在"正常情況下",這是對的,因為負債利率大大低於股本 應有的回報率。而且,財務成本可以在稅前抵扣。不過,當你的貸款利率或者發債的利率超過10%甚至15%的時候,傳統的理論就開始有點問題了。

你想想,你的負債減少了你的企業的很多自由(借債的條款限制)。在借款和發債時還有費用 (banks)。融來的錢並不見得馬上能用上(閒置),海外籌集的錢還有匯入境內的麻煩,還款之前半年,你又必須想辦法籌集新錢歸還舊債。如果你把這些費用,焦慮和自由度的喪失加以量化,借款和發債實在不值得。

我做個事後諸葛亮:我們國內地產公司的負債率都太高。國內信託資金的成本(15%以上)太高。到海外發債的成本也太高(普遍10%以上)。如果地價房價不能大漲,這種負債很傷害企業的內涵價值。雖然它不至於把公司弄跨,但是,它很容易把千億市值的公司變成百億市值的公司。

基於這種想法,我這幾年一直持有一家淨現金的地產公司(手持現金多於銀行負債):寶業地產(2355.HK)。它是紹興的一家地產和建築公司。我一直仰慕 他們。自從2003年上市以來,它的股價上升了210%,加上分紅,股東的回報率大約高達3倍。現在的息率還有5.5%左右,市盈率3.5倍。有另外兩家 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地產公司雖然也是3倍左右的市盈率,但是他們的負債很多:不僅危險,而且,當你把淨負債加上市值以後,你發現它們的"企業價值"(EV) 很大。也就是說,它們的股票很貴:十倍以上。

雖然地產行業形勢不好,但是,如果寶業地產現在突然決定用目前的股價退市,我依然很樂意做小股東。我信任管理層的人品和能力。如果一家公司突然決定用目前的股價退市,我依然很樂意做小股東,那才是真正的,沒有焦慮的投資。

(3)增持股票

元旦聚會時,我說過要增持新奧燃氣。我做了。我還買入了華潤燃氣。直到它最近公佈2011年的業績,我一直不相信華潤燃氣,原因是他們做燃氣業務的時間較 短,二是他們收購城市燃氣的特許經營權時,付出的價格較高。三是我認為國企不宜做細活。現在,我變卦了。我感覺到它的有些成本在母公司孵化期間,被消化掉 了。而且,這種壟斷行業如果有30%甚至50%的年增長時,你只好乖乖地投降:天底下哪裡去找這樣的好生意?!

基於類似的推理,我增持了中油燃氣(603.HK)。壟斷行業加上高增長。如果又碰上很不錯的管理層,你還期待什麼呢?

民生銀行是我的至愛!這幾個月,股價沒怎麼大漲,不過,它2011年的業績實在太好了。我明白,這樣的高增長(59%)難以持續,但是這樣的低估值也同樣 難以持續。否則,再過幾年,它的市盈率就到了1倍上下。息率也還可以。配股集資我不怕:只要集資款能夠派上用場,那不是挺好嗎?我有耐心等待。我前一次演 講時,詳細談過中國的銀行股的價值。今天不重複。

茂業百貨:現在的股價比四年前的IPO價格還要低30%。當然,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也許當初的IPO價格太貴? 也許它現在的前景堪憂? 但是我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四年來,它的業務改善了很多,壯大了很多。雖然它也許不是行業中最好的公司,但是也相當不錯。它花錢買地蓋商場,這 種重資產型的商業模式肯定犧牲了短期利潤,但是我是個長期投資者。茂業像一個地產公司,區別是,普通的地產公司的房子最怕賣不掉,而茂業的房子有一個肯定 的買家(或者用戶)。另外,茂業的地皮一般都在不錯的位置。茂業收購的很多小股份終究會很有價值。如果你用"穿透計算"的辦法來評估茂業,你會發現它超 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