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消息稱沃爾瑪將以30億美元收購網絡零售商Jet.com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 知情人士透露,沃爾瑪連鎖公司(Wal-Mart Stores Inc.)正洽談收購網絡折扣零售商Jet.com。

目前尚不清楚沃爾瑪願意為交付支付的價格,但一名知情人士透露,Jet的價值或達至多30億美元。

Business Insider與Jet.com取得了聯系,但後者拒絕就此消息置評。

經查詢,Jet.com由馬克·洛爾(Marc Lore)和納特·佛斯特(Nate Faust)於2015年創立,其定位是亞馬遜的競爭對手。目前,Jet.com已獲得來自風投公司如Net Enterprise Associates與Accel Partners、共同基金公司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和銀行如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逾5億美元資金,估值超過10億美元。

自從一年前市值被亞馬遜超過之後,沃爾瑪一直在努力跟上前者的步伐。為了促進其電商網站Walmart.com的銷售,沃爾瑪投入20億美元建設新的配送中心,向客戶提供兩日達免費送貨服務,直接向亞馬遜的Prime服務挑戰。

此前在今年6月21日,沃爾瑪宣布和京東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沃爾瑪將“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轉手給了京東,自己則計劃依托京東進行線上布局,比如在京東開設山姆會員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634

沃爾瑪收購電商Jet.com 後者誓言“顛覆亞馬遜”

沃爾瑪相信,如果有誰能夠打敗亞馬遜的貝索斯,那麽那個人一定是Jet.com的創始人Marc Lore。於是昨天,沃爾瑪宣布收購Marc Lore的公司Jet.com。

“這等於在向亞馬遜宣戰,亞馬遜應該要提高警惕了。”Telsey咨詢集團的分析師Joseph Feldman這樣評論。

昨日,沃爾瑪宣布以3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電商初創公司Jet.com。這是沃爾瑪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起收購。剛成立一年的Jet.com已經實現了10億美元的交易額,平均每天的訂單數超過2.5萬,並且用戶數量正在以每月40萬人的速度增長。

這也是沃爾瑪迄今為止作出的最明顯的與亞馬遜競爭的姿態。此前,沃爾瑪已經在電商運營上耗資好幾十億,包括在矽谷開設兩家辦公室,雇傭幾千名員工,建立巨大的電商渠道中心,甚至還以更加優惠的價格推出了類似亞馬遜Prime的會員制。

盡管如此,沃爾瑪的網上銷售額還是無法和亞馬遜相提並論。去年沃爾瑪的線上總銷售額為140億美元,僅為亞馬遜的14%,亞馬遜去年銷售額超過990億美元。上個月,沃爾瑪CEO Doug McMillon表示:“沃爾瑪線上業務的增長過於緩慢。”

沃爾瑪寄望於Jet.com幫助其趕超亞馬遜,很重要的原因是Jet.com創始人Marc Lore曾效力亞馬遜旗下公司。今年45歲的Lore,在創立Jet.com前,曾擔任Diapers.com母公司Quidsi的首席財務官,該公司於2010年以5.5億美金的價格被亞馬遜收購。作為交易的一部分,Lore因此為亞馬遜工作了5年。直到去年,他創立了這家Jet.com,目標是“顛覆亞馬遜”。

Jet.com被稱作是美國版“返利網”,是一家會員制全品類電商,也被稱作線上版Costco。據福布斯報道,該網站已經獲得阿里的秘密融資,網站未上線前就已經獲得了來自包括貝恩資本等投資者2.2億美元投資。除了會員制,它的主要商業模式有兩個,其一是讓顧客多買以減少運費,其二是通過借記卡而非信用卡支付來節省交易傭金。

Jet.com稱其盈利主要來源於會員費而不是每筆交易的抽傭。90天的免費試用期後,用戶必須支付50美元一年的會員費才能繼續在Jet.com上購物。作為會員的回報,Jet.com的網站價格最終會比其他任何電商便宜10%—15%,消費者每年在Jet.com上節省的開支會在150美元左右。

此外,利用動態定價系統,Jet.com在選擇組合商品購買、選擇靈活物流配送以及支付方式方面,都會給消費者優惠價格。Jet.com沒有像亞馬遜那樣大規模建倉儲,所有零售商都會成為它的庫存分站,而Jet.com從零售商端的提成將返還給用戶,以保證網站商品低價。

而為了讓Jet.com的觸角伸到更多地方,它還推出了更輕的合作方式“Jet Anywhere”:用戶在其他電商網站購物,可以獲得相當於消費金額20%-30%的 JetCash,而JetCash能夠用來在Jet.com上買東西。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Sucharita Mulpuru表示:“Lore是電商領域最聰明的人之一。他會給沃爾瑪帶來全新的思路,幫助其實現數字化轉型。”他還說,沃爾瑪至今還沒有想清楚如何建立第三方市場渠道,但是Lore的團隊在這方面已經非常成功了。

瓊斯愛德華公司(Edward Jones & Co.)分析師Brian Yarbrough表示:“Jet.com要做成規模還有待時日,就看沃爾瑪是否能夠容忍運營繼續虧損。相比而言,亞馬遜更像是一臺機器,很難被輕易打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361

走出“特斯拉陰影” Uber與沃爾沃聯合發力無人駕駛

Uber對於無人駕駛技術的投入根本停不下來。昨天,Uber宣布正在匹茲堡測試無人駕駛汽車,並宣稱今年年底前用戶有望Uber打到無人駕駛專車。與此同時,Uber還與沃爾沃共同宣布了一項造車計劃,雙方將共同投資3億美元投入自動駕駛研發技術。沃爾沃今年年底前將向Uber出售100輛包括XC90 SUV在內的汽車。成為百度和寶馬之後的又一項傳統汽車制造商和互聯網公司聯手打造無人駕駛汽車的案例。

沃爾沃全球總裁兼CEO漢肯-塞謬爾森表示:“沃爾沃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技術全球領先,與Uber的合作標誌著沃爾沃已經登上自動駕駛技術變革的中心舞臺。”

沃爾沃公關部對第一財經表示:“兩家公司將會共同開發新的基礎車型,這一車型將不僅涵蓋最新的自動駕駛技術,並且支持升級,包括開發無人駕駛汽車。該基礎車型將由沃爾沃公司生產,而後由Uber采購。”

另據沃爾沃方面,這款基礎車型講用於兩家公司下一階段的研發:Uber將會把自主開發的無人駕駛技術加載到這款進去;沃爾沃則會在該車型上搭載全自動駕駛技術。全新基礎車型將在沃爾沃汽車SPA架構上進行開發,這是全球最先進的模塊化架構之一,目前用於沃爾沃90系產品的生產研發。新基礎車型將有兩家公司的工程師通力完成,將進一步強化SPA架構的可擴展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前,Uber已經開始使用沃爾沃XC90和福特Fusion作為其自動駕駛汽車開發的試驗車輛,並且已經在匹茲堡上路。這也引起了公眾對於技術尚未成熟的無人駕駛車汽車上路所引發的安全問題的擔憂。特斯拉的半自動汽車今年5月第一起致命車禍被曝光之後,引起了業內關於自動駕駛技術的激烈辯論。

選擇與沃爾沃合作,Uber或許也是希望在安全方面打消公眾的疑慮,走出“特斯拉的陰影”。高風咨詢董事總經理、資深汽車分析師羅威(Bill Russo)表示:“沃爾沃95%以上的車禍都是由人為造成的,安全性比它的競爭對手要高很多。這符合Uber對無人駕駛車的期望:降低成本並提高道路安全性。”

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發表聲明稱:“每年有超過百萬人在交通事故中喪生,這是我們研發無人駕駛技術的初衷,但是我們沒有辦法自己完成這一宏大的任務,所以選擇一家偉大的公司合作尤其重要。”

沃爾沃去年推出的DriveMe自動駕駛技術將於明年起在瑞典、美國、英國和中國進行路測。但這一技術將不會被Uber使用。在最新的這項合作中,沃爾沃將負責保證基礎設施和道路的保障,Uber則將進行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以確保其安全性和功能性。

這項合作也意味著未來打車平臺的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無人駕駛”專車車隊也將在未來變得更加普遍。福特前兩天宣布到2021年將建立起一支無人駕駛車隊;通用汽車也在和打車平臺Lyft合作開發無人駕駛技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077

沃爾瑪第二季營收1208.5億美元 在中國總銷售額增長

據外媒報道,沃爾瑪第二財季營收1208.5億美元,同比增長0.7%,超出預期的1203.1億美元。第二財季經調整EPS 1.07美元,預期1.02美元,預計2017財年經調整後EPS在每股4.15至4.35美元。

按固定匯率計算,沃爾瑪的營收入增長2.8%至123.6億美元。在全球範圍,電子商務銷售額在恒定匯率的基礎上增長了約11.8%,高出上一季度7%的增長水平。

第二財季沃爾瑪品牌美國地區同店銷售(除燃料)增長1.6%,預期增長1%。 第二財季山姆會員店品牌美國地區同店銷售(除燃料)增長0.6%,預期增長0.1%。

沃爾瑪還預計,第三財季EPS為0.90-1.00美元,2017財年經調整EPS則為4.15-4.35美元,高於前次預期的4.00-4.30美元。

報告顯示,隨著沃爾瑪繼續加速全國門店布局,本財季的業務銷售持續增長。第2季度沃爾瑪在中國的總銷售額增長超過2.3%,可比平均客單價增長5%。尼爾森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沃爾瑪中國快速消費品已實現連續14個季度在大賣場市場份額的同比增長。同時,2016年上半年,沃爾瑪在家電等品類的銷售額增長也領跑市場。

近日沃爾瑪和Jet.com共同宣布,雙方已經簽署最終收購協議。 根據協議,沃爾瑪將以30億美元現金和價值3億美元的沃爾瑪股票收購Jet.com,部分現金和全部股票將分期支付。Jet聯合創始人兼CEO Marc Lore將接管沃爾瑪的電商業務,沃爾瑪現任電商主管Neil Ashe將離職。這筆交易不僅是有史以來收購美國電子商務初創公司規模最大的一次,也被視為Doug McMillon對線上購物未來的重視。沃爾瑪去年的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近140億美元,占年收入4820億美元的3%。

另外,6月,京東和沃爾瑪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在京東平臺上開設沃爾瑪“山姆會員商店”官方旗艦店,並將沃爾瑪實體門店接入“京東到家”O2O平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103

三讀《沃爾特·施洛斯資料集》 一只花蛤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b8db20102wfdc.html

買股票也是做生意

——三讀《沃爾特·施洛斯資料集》
1985年2月25日,《巴倫周刊》記者凱瑟琳·威林采訪了沃爾特·施洛斯。在這次訪談中,施洛斯主要談他如何投資,投資哪些股票。
施洛斯先談他的投資經歷,如何在格雷厄姆門下受教。大力推薦《聰明的投資者》,稱這本書真的非常有用,特別是對於普通的投資者來說,尤其有幫助。“如果投資理念不正確,可能會走上彎路。我認為任何要投資的人,無論錢多錢少,真的都應該了解這種投資方法。”書中對於普通股的論述沒有過時,還是一樣站得住腳。
施洛斯再談他在格雷厄姆-紐曼公司工作的經歷,說格雷厄姆堅信分散投資,通過買入大量股票來限制風險。格雷厄姆-紐曼公司都是買入價格低於營運資金的公司,並且以營運資金的2/3買入,等到股價上漲到每股營運資金,就相當於賺了50%。按照這種方法,格雷厄姆-紐曼公司的平均收益是每年20%。
但是到了五十年代,這樣的股票越來越難找了。股價低於營運資金的公司都消失了。這樣的公司大多是二線公司,要麽被並購,要麽被清算,都不是最好的。大眾一般會忽視它們,因為“它們一點也不性感,沒有成長性,總是麻煩纏身,”但是股價跟便宜。若是買得太便宜,還可能打水漂,因此要謹慎一些。一般人不會買這樣的股票。但是,“總得來說,這是逆向投資的思維。”買進這樣的公司要賺錢必須花些時間,跟做生意一樣,買股票也是做生意。格雷厄姆買進公務員保險也是這種思路,他追求的理念是下跌保護,限制住虧損,只要幾只股票表現很好,複利就會帶來很好的業績。
施洛斯不知道市場會怎麽走,更不會“選時”。“所有人都想抓住正確的時機,大家都玩遊戲,我就不跟著摻和。如果你買的是價值,可能會買得太早,我就是這樣,要是跌到更低了,就繼續買入,必須對自己做的事有信心。”幹這行必須有耐心,“你能拿上五年的股票,券商都不怎麽感興趣。”施洛斯在買入一只股票時,心里已經想好了要在什麽價位賣出。他的平均持股時間是四年。當然,若公司情況日漸好轉,賣出價也可能隨之改變。
施洛斯舉例他在1971年買入的西太平洋工業公司股票,那時這家公司問題太多,擁有鐵路資產,但業績停滯不前,股價僅6美元,沒人要。1974年,它收購了一家公司,情況就好轉了,股價屢創新高。1979年每股現金分紅23美元。到1985年,股價已經上漲至112美元。雖然這時不分紅了,但有大把的利潤,管理層幹得不錯,沒有什麽賣出的理由,所以他就一直拿著。
施洛斯介紹說自己是在1955年創立公司的。那時,他找來19個合夥人,每人出5000美元,只有一個人1萬美元,總共籌集了10萬美元。資金量雖然不多,但施洛斯樂在其中,因為他覺得他的工作有意義。他沒有去找家財萬貫的人,因為這些富人不需要他。他所找的都是普通人。
施洛斯稱他是一個被動投資者。他只是買入股票,股價到了他認為合理的水平就賣出,然後買別的。格雷厄姆說,買股票要像買菜一樣買,而不能像買香水那麽買。這就是說,買股票就要買得值。要從價值出發,要遠離每天行情的波動。他的辦公室里沒有報價機。這樣就會盡量遠離市場的情緒。市場是個情緒很強烈的地方,很容易激發恐懼和貪婪……它能誘發人性中的各種缺陷。做判斷是非常難的,知道什麽時候賣出,做出賣出的決定是最難的。若許多人也開始實踐價值投資,所有人都在尋找價值,追逐價值的錢很多,那就越來越難了。因此,價格低於營運資金的股票就沒了。
截止1985年,施洛斯管理的資產大約是4500萬美元。仍然只是“小菜一碟”。但是他從來沒想錢多錢少,就是複利積累,錢越來越多,賺的錢不斷再投進去。如果你活得長,最後就會有很多錢。施洛斯會持有許多股票,大約100只,這麽多股票,有時照顧不過來。實際上,他在每只股票上投入的資金不一樣。有的股票很看好,就會投入大量資金。有的可能只會買一點,先下水,找找感覺,因為沒有股票就不會太關註。另外,他是分批賣出的。有時候剛賣一些股價就跌了,他就停下來。有時候在一定情況下,他根本不賣,這樣手里的股票不知不覺就多了,因為持有這些股票很放心。還有一種情況,買了一只股票,後來漲了很多,他也更看好了,更熟悉了,可能會註意到它有一些優點以前沒有發現。施洛斯買的第一只股票是福恩斯兄弟手套,1946年其發行價是八、九元,凈資產是2美元。到他買的時候每股營運資金是六、七元,股價是3美元。這就是低於營運資金的股票。只是這樣的股票一定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施洛斯認為不能把所有的錢都放在一只股票上。因為公司不總是以股東利益為重,一般而言,管理層只顧自己。這一點必須記住。在選擇公司的時候,最好和好人站在一起。公司的管理層不一定要多聰明,他們不必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但一定要誠實。施洛斯關註凈資產。他把標準降低一些,因為凈資產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他會查看公司的歷史情況,再看現在的情況,了解公司多年來的發展。不過,不能只看凈資產。還應該研究公司能賣多少錢。就算公司沒有打算出售,也可以這麽看。你花錢買入值不值?當然,也有這樣的公司,它不是價格低於凈資產的,也可能具有投資價值。比如有一家谷物加工公司(CPC),每股凈資產27美元,每股盈利4美元,股價40美元,分紅2.2美元,市盈率10倍,從來沒漲過,向下的風險可能不太大,持有這樣的股票就比較放心,可以把它當錢存。
施洛斯主要是分析公司的財報,他會算一下公司值多少錢,心里有個數,如果覺得價格合適就會投資。而賣出當然是最難的。他曾經在10美元左右買進浪琴股票,漲到20美元時就賣了,結果它漲到200美元。他還在9美元買進克拉克石油,在27美元就賣出了,結果它漲到260美元。這是發生在1968年或1972年牛市里的事。那時有些股票一飛沖天,但他根本沒有買那樣的股票。他不和別人學,只做自己的事,做自己做得來的事。他的兒子埃德溫和他的投資風格只適合他們自己。
施洛斯更願意買入的是,所在的行業陷入困境的股票。這樣的股票不會蒸蒸日上。他也不會買入電腦等行業的股票,因為他“不懂”高科技行業,所以不碰。施洛斯也有失敗的經歷。比如有一只叫西北鋼線材的股票,凈資產很高,多年來業績也不錯,但是卻陷入困境,股價跌得很慘。施洛斯說他也不知道能不能走出困境。這家公司問題太多也太大了,有許多難以估量的因素,若知道它有這麽多問題,當初根本不會買。與此相同的股票還有施樂。施樂是一只高科技股,股息3美元,分紅也不錯,有大量現金流但卻“病得太久”。不過,施洛斯認為,買入一只股票,然後突然發生了很糟糕的事情,股價遭到打擊,但是這樣的事情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估值,改變的是人們對它的看法。
施洛斯喜歡滿倉投資,他覺得滿倉投資更踏實。同時,他更喜歡分散投資。他沒有買過期權,曾經買過一次,但是後來再也沒有做這樣的事了。他不做空,不搞期貨,覺得這些衍生品對券商有好處,但是對他沒好處。施洛斯稱,要是在市場上找不到太多有投資價值的股票,股市的估值就不便宜了。要是股市便宜,有投資價值的股票會遍地都是。要是市場高估得厲害,他就不會持有任何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287

這年頭傳統零售商不好做!沃爾瑪擬在美國裁員7000人

9月2日淩晨消息,據CNBC報道,沃爾瑪發言人黛莎巴奈特(Deisha Barnett)周四向CNBC證實,該公司將在全美後勤辦公室部門中裁減7000名員工。主要是會計和負責入賬的職位,以削減成本並提高效率。

有關沃爾瑪將會裁減人員的消息最早是由《華爾街日報》報道的,此次裁員行動將影響到會計和發票崗位上的員工。這次裁員行動將在未來幾個月時間里逐步實施,沃爾瑪將向被裁人員提供轉移到更多地與客戶面對面的崗位上就職的選擇。

沃爾瑪此次裁減的職位大部分由長期員工擔任,這些員工的時薪在門店工作人員中經常是最高的。一位在沃爾瑪工作了9年的會計表示,這在零售行業屬於人人都羨慕的職位,因為你不必整天站著工作,也能有體面的收入。這名會計的時薪為13美元,年薪為2.7萬美元。

此次裁員反映出沃爾瑪為應對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而做出的努力,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轉向亞馬遜等電子零售商轉移,迫使傳統零售商采取措施削減成本。沃爾瑪管理層認為,對此類工作進行集中或者自動化能夠提高效率。

巴奈特在周四表示,她對這種過渡到目前為止的進展感到高興,但由於此次裁員行動需要花費幾個月時間才能完成的緣故,她無法提供有關有多少比例的員工將被選擇中轉向新崗位的信息。她還說道,有一部分員工已經接受了新崗位,而這些新崗位中有一部分歸屬於沃爾瑪旗下正在增長的在線雜貨業務。

據沃爾瑪的公司網站顯示,目前該公司在美國市場上聘用的員工總數為15萬人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072

沃爾瑪總裁董明倫:增持京東股份 將加強雙方電商合作

數月前,京東 (JD.NASDAQ)和沃爾瑪 (WMT.NYSE)達成深度合作——沃爾瑪獲得京東新發行1.45億股A類普通股,占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

就在日前,沃爾瑪在提交的監管文件中披露,已將京東的持股比例從5.9%增加到10.8%左右。

10月19日,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Doug McMillon)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透露,沃爾瑪確實會增加對京東的投資,今後將加強雙方的合作,尤其是在食品安全方面。未來,沃爾瑪在中國市場還會繼續增加對電商業務的投資。

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則表示,中國食品安全的核心問題是沒有實現品牌化,以前都是價格戰,今後應該把食品全面品牌化,要讓生產者有合理利益,以保證商品質量。

加碼京東

根據沃爾瑪和京東的協議,京東擁有1號商城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等主要資產,沃爾瑪繼續經營1號店自營業務,並入駐1號商城。當時通過合作,沃爾瑪獲得京東約5%股份。

在業界看來,對於沃爾瑪而言,在沃爾瑪收購1號店後,也曾雄心勃勃要整合,然而,實體零售與網購的差異、物流和各類成本的高企等導致沃爾瑪並未完全實現與1號店充分的聯合采購,即便是從美國總部引入進口商品,沃爾瑪中國區與1號店也是獨立且不同貨品的。所以如今把1號店出售給京東運作,同時沃爾瑪還能獲得京東的股權是一筆非常劃算的生意。

沃爾瑪顯然看到了這筆生意的優勢所在。日前,沃爾瑪在提交的監管文件中披露,已將京東的持股比例從5.9%增加到10.8%左右。

沃爾瑪發言人表示:“作為靜態投資者,增加對京東的投資是我們計劃的一部分。我們相信這一戰略聯盟將幫助我們在中國以更快的步伐拓展電子商務業務。”

談及對於京東的投資,董明倫坦言,沃爾瑪的確是會加碼投資京東,這也意味著未來沃爾瑪將進一步加強與京東的合作。

“沃爾瑪進入中國市場已經20年,這20年來,中國零售市場變化非常大,從中國的市場變化也可以看到全球市場的趨勢,顧客希望有更多的選擇和物美價廉的商品,而我們也在往這個方向發展來滿足顧客需求。為了達到這些目標,我們希望未來在京東方面有更多的投資,我們覺得京東是很好的合作夥伴,沃爾瑪和京東在未來可以有更多協同發展。”董明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據悉,加碼京東的不止沃爾瑪,在8月,京東的另一戰略聯盟者——騰訊也大幅增持京東,持股比例自2014年5月的17.6%上升至21.25%。

力拓電商

“這幾年實體零售業者一直承受著租金、人工成本等上升,電商沖擊大等壓力,大量的實體零售業者關店止損,沃爾瑪、家樂福、蔔蜂蓮花等巨頭都經歷過關店的陣痛,沃爾瑪此次通過資本方式與京東合作,並增持京東股份,可見沃爾瑪對於電商業務拓展的強烈想法。這可能也是其應對實體零售下滑的策略。”資深零售業專家丁浩洲分析。

對此,董明倫坦言,其的確看到了實體零售店的挑戰,因此沃爾瑪會在實體店方面做升級,尤其是這幾年在中國市場備受關註的食品安全領域。沃爾瑪食品安全協作中心10月19日啟動,在未來的五年內,沃爾瑪和沃爾瑪基金會將投資2500萬美元用於應用科學、教育和傳播領域的項目研究,以此來提升中國市場的食品安全水平。

“同時,我們還會力拓電商業務來協同發展。比如我們山姆會員店的電商會進一步加強,今後,沃爾瑪希望在移動技術方面和京東有更多合作,讓消費者節省更多的錢,顧客不用去商店也可以在線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目前沃爾瑪中國區門店有10%通過移動端支付,我們要以同樣的速度去跟上這樣的發展,我們還要設計適當的激勵機制和獎懲措施。”董明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談及相關問題,劉強東表示,中國食品安全的核心問題是沒有實現品牌化,以前都是價格戰,一些消費者也過多關心價格。

“我覺得應該把食品全面品牌化,要有溢價,要讓食品生產者有合理的利益,來保證商品的質量。現在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曝光很多,消費者也很關註,我們不可以用價格作為唯一的判斷依據,而是要以高質量品牌為標準,我相信食品一定比藥品好吃。去年,京東開始了生鮮業務,為了做好生鮮,過去八年我們都在進行冷藏冷鏈的投資建設,未來生鮮業務將有兩大趨勢——可追溯性和原材料質量要保證。”劉強東如是說。

看到雙方未來進一步在電商領域的合作商機,董明倫指出,沃爾瑪的能力不僅僅涉及到零售品牌,其也涉及整個供應鏈,今後,沃爾瑪和京東在食品安全方面會有進一步的合作。而且沃爾瑪還有大量自有品牌商品和直接采購渠道,其與京東未來的具體合作事宜將在近期明朗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22

沃爾瑪全球官方旗艦店入駐京東 雙方首次聯合參戰雙11

繼京東與沃爾瑪於今年6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之後,今日,雙方宣布在電商、跨境電商、O2O等領域的合作取得了多項重要進展。

據了解,沃爾瑪全球官方旗艦店正式入駐京東全球購。沃爾瑪全球官方旗艦店將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來自全球的進口商品。沃爾瑪後續還將引進更多的優質進口商品,消費者在該旗艦店購買的商品可以享受京東“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

沃爾瑪在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的所有門店也已上線京東到家,後續還將擴大到更多城市。雙方的合作落地都在“雙11”之前完成,這意味著京東和沃爾瑪今年將聯手參與“雙11”大戰。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表示:“今天宣布的系列創新性合作是雙方團隊高效合作的重大成果。京東與沃爾瑪均致力於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最佳的品質以及最優的服務。”​

沃爾瑪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Doug McMillon)則表示:“我們今天宣布的這一系列成果,背後凝聚著與京東團隊緊密合作數月的艱辛工作。這些最新的服務將結合京東和沃爾瑪的優勢,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來自全球各地的高品質商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16

熱點 | 沃爾瑪在中國又加碼了!5000萬美元投資新達達瞄準生鮮商超O2O

“我們的確會加大對京東的投資,具體的合作事宜,很快就會明朗化。”就在前幾天,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Doug McMillon)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這樣說。

果不其然,10月21日,沃爾瑪宣布其與中國即時物流和生鮮商超O2O平臺新達達合作,沃爾瑪已戰略投資新達達5000萬美元,相當於3.36億元人民幣,雙方將建立全面深度戰略合作。同時,沃爾瑪麾下的山姆會員店旗艦店也在今天入駐京東。

在業界看來,“雙11”前夕,沃爾瑪和京東做這樣的布局,應該也是應對阿里系的競爭,屆時“貓狗大戰”或許又要升級了。

沃爾瑪實體店接入京東到家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新達達的物流配送將與沃爾瑪中國的實體門店進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中國領先的生鮮商超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零售模式。雙方將整合各自在O2O到家服務、物流和零售領域的優勢,來開展業務。

據悉,新達達擁有本地即時物流平臺“達達”和生鮮商超O2O平臺“京東到家”。分別在超過300個城市服務超過50萬家的商戶,以及在18個城市和超過30000個商超醫藥門店合作。目前,沃爾瑪在中國近170個城市開設了420多家門店。

沃爾瑪方面透露,其中國區的實體門店將獨家接入京東到家。目前已經有包括廣州、深圳等地的20多家沃爾瑪門店接入京東到家平臺,並由達達負責全部訂單的配送。近期,雙方合作城市將擴展到北京、上海、成都和武漢等更多的城市,預計到年底,沃爾瑪上線京東到家的合作門店數將翻番。雙方計劃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合,吸引更多的客流到沃爾瑪門店,同時為京東到家的用戶提供沃爾瑪極其豐富的商品。未來,雙方還將在用戶數據、營銷等方面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今天非常高興,新達達和全球最大的零售企業沃爾瑪達成了戰略合作。通過此次合作,新達達的O2O平臺及眾包配送服務將能夠作為橋梁,連接網上的消費者與沃爾瑪線下門店,為更多的用戶提供商品以及便捷到家服務。”新達達CEO蒯佳祺表示。

“京東和新達達都是我們很好的合作夥伴,我們一起為中國的消費者們提供優質的商品以及便捷的服務。”董明倫指出。

山姆會員店入駐京東

數月前,京東和沃爾瑪達成深度合作——沃爾瑪獲得京東新發行1.45億股A類普通股,占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近期,沃爾瑪在提交的監管文件中披露,已將京東的持股比例從5.9%增加到10.8%左右,其還擬加大與京東的各類合作。

日前,沃爾瑪宣布其全球官方旗艦店入駐京東全球購,攜美國、日本等全球知名品牌的商品,開展跨境購物業務。沃爾瑪全球官方旗艦店覆蓋母嬰、保健食品、個護美妝以及家庭清潔用品等多個品類的進口產品,沃爾瑪全球官方旗艦店已完成京東廣州南沙保稅倉入駐。

就在10月21日,沃爾瑪宣布,其麾下的山姆會員商店京東旗艦店正式上線,將結合雙方在電商和零售領域的優勢,開展O2O業務。

“山姆會員商店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是沃爾瑪在全球非常成功的業務模式,隨著線上購物越來越普遍,加上京東強大的物流體系,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合作讓更多的消費者成為我們的會員。”山姆會員商店首席運營官文安德(Andrew Miles)表示。

“山姆會員商店高端的商品滿足中國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京東享有正品行貨和卓越用戶體驗的良好聲譽,將為山姆會員商店提供優質的線上平臺服務,使其快速深入全國的各級市場。”京東集團國際事業部總裁沈皓瑜指出。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鑒於這幾年實體零售行業的整體下滑、成本上漲和電商沖擊等,沃爾瑪一直很想在中國市場做好電商業務,來發掘新盈利點並應對市場競爭,其多年前收購1號店也是希望借此來加碼電商業務。可惜由於1號店與沃爾瑪本身存在企業文化、後臺對接、商品渠道等諸多並不太融合的問題,導致沃爾瑪對1號店的整合並不順利。

“通過與京東進行的1號店的交易,沃爾瑪不僅減輕了1號店這個‘包袱’,還獲得了京東的股權,既然沃爾瑪自己在中國市場開展電商業務存在難度,那麽就交給專門從事電商業務的京東來幫助沃爾瑪擴大其電商業務版圖,這對沃爾瑪而言是非常好的借力發展之術。所以我們看到沃爾瑪現在把旗艦店入駐到京東平臺,又投資新達達,全面通過京東開拓其電商業務。合作對京東而言也有利,因為沃爾瑪有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尤其是海外貨源和自有品牌等,這些對京東非常重要。”資深零售業人士沈軍分析,“雙11”即將到來,在購物節前夕沃爾瑪和京東做這樣的布局,應該也是應對阿里系的競爭,屆時“貓狗大戰”或許又要升級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777

奧迪“挖角”沃爾沃 填補技術研發總監空缺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1-25/1055919.html

據路透社報道,奧迪聘請沃爾沃全球研發高級副總裁Peter Mertens作為其技術研發總監。奧迪前任技術研發總監Stefan Knirsch因卷入大眾集團尾氣排放醜聞,9月份被停職,此後該職位一直空缺。

Peter Mertens,沃爾沃全球研發高級副總裁,同時分管采購、質量、供應商質量等業務,之前曾在通用和梅賽德斯奔馳任職。

奧迪一位發言人於當地時間11月24日透露,Mertens將盡快赴奧迪任職,但是沒有透露具體的細節。該發言人表示,“Mertens集品質與經驗於一身”。奧迪首席執行官Rupert Stadler也贊Mertens“擁有廣闊的技術知識和良好的國際化背景,這些都是促進奧迪研發部門進一步發展的優秀品質”。奧迪工會主席Peter Mosch在推特上表示,“這(任命Mertens)是個很好的決定,對於進一步推動數字化和電動車研發具有重要意義。”

在和寶馬、奔馳競爭新技術的多年較量中,奧迪已“痛失”四位技術研發負責人,奧迪希望Mertens能帶來穩定。

關於奧迪前任技術研發總監Stefan Knirsch的離職,知情人士表示是與大眾排放作弊事件相關,但是並沒有提供具體細節。奧迪和大眾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路透社暫未能聯系上Knirsch本人。

11月13日,大眾集團承認部分奧迪自動檔車型也在尾氣測試中篡改實際排放值。隨後,有外媒爆出,在美國眾達律師所結束對奧迪尾氣排放事件的調查之前,奧迪技術研發董事一職將保持空缺。但是,卻被奧迪聘請Mertens的新聞實力“打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0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