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紫金矿业高溢价黑洞:高位大量收购矿权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1215/09495635567.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628

一棒入黑洞 左丁山

2009-03-07  AppleDaily


2009-03-07  AppleDaily



 

出 席「理柏香港基金年獎2009」頒獎禮,碰到好多基金經理,亦遇上監管機構人士。恭喜得獎人之餘,順口問監管人士:「你有冇買呢啲得獎基金呀?」監管人 答:「我唔可以買香港基金,更唔可以買香港股票,咁先至係合規行為。」香港大機構對合規(compliance)素來睇得好嚴,監管人之言,當然可信。左 丁山多口再問:「唔買得香港股,恭喜晒,我哋買入滙豐,以為好穩陣,點知道會輸足七成有多!」監管人苦笑回答:「但我哋可以買美國股票呢,無謂多講咯。」


嘩,買美國股票?隨時輸得更慘。在美國讀書/做事嘅朋友,返香港後,如買美國股作長期收息之用,銀行股一定買花旗、美銀,保險股一定買AIG,科技股一定 買IBM、蘋果、微軟呢類,不幸偏重金融股嘅話,輸到眼光光都似。問曹Sir如何解救,曹Sir話:「呢排唔少朋友講兩個體育名詞,一個係保齡球之 strike(全中),一個波碌落去,十瓶全中也。一個係高爾夫球之一棒入洞內hole in one。一啲老友買銀行股,以為夠保守,但買入嘅股份係瑞銀、美銀、花旗、蘇皇、滙豐,咁就全中,三振出局(strike out,棒球術語);又有保險界資深人物,一世人只買一隻AIG,幾十年來瞓覺瞓得好甜,點知呢勻跌入一個大黑洞,正宗hole in one。死未?」坊間流傳,保險界大老擁有二百萬股AIG,兩年前仲做緊七十幾美元,以七十五元計算,總值一億五千萬美元,近十一億七千萬港紙,五代花不 完。但最新股價只係三十五美仙,總值剩番七十萬美元,約五百四十六萬港元,唔夠大老平時做善事捐款之用,咪話唔傷也,投資真係要切戒hole in one,如果我哋只揸一隻穀種股滙豐,神話幻滅了!要再諗過。


隔咗幾日吃午飯,有一位老前輩在,與佢講起AIG之慘況,佢話:「我都中招吖,我以前揸落五 萬股AIG,平均價五十美元左右,見佢跌到落五美元,把心一橫,買多五萬股,點知再跌落五毫子,於是買多二十萬股,當係喺拉斯維加斯輸咗百家樂。唉吔,竟 然又會跌到三毫半,服咯服咯,以後唔敢再掂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73

中国稀土假帐黑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拒绝审计


From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7/18/content_982485.htm


 中国内地首家在港上市的民营企业正在学习适应香港证券市场最残酷的游戏规则——被四大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抛弃,跌入到“仙股”行列

  2003年5月行将过去,但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仍然未能公布其2002年年报——按照惯例,香港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下限是每年的4月30日。

  公告拖延的原因有些离奇: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中国稀土的核数师已数度更换。在“四大”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周游之后,近期才刚刚选定了香港本地的何锡麟会计师事务所。

  这意味着号称首批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之一的中国稀土,正在被“四大”抛弃。尽管公开消息并未道尽此间委曲,但其股价却已应声而落:4月28日,中国稀土最低跌至0.42港元,至今在0.50港元上下徘徊,不复昔日光彩。中国稀土究竟发生了什么?

  民企明星

  中国稀土原名宜兴新威稀土控股有限公司,是位于江苏省陶瓷名镇宜兴市乡间的一家私营企业,创办者兼大股东是有一口浓重江苏口音的蒋泉龙和钱元英夫妇。

  尽管江苏省并没有丝毫稀土矿源,但却拥有很多家大大小小的稀土厂。在全国位列行业前十 名的就有三家:江阴加华(全称为江阴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溧阳方正(全称为江苏溧阳罗地亚方正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宜兴新威。简而言之,稀土行业 指的就是通过分离技术提取稀土矿中的15种元素或元素的化合物,这是一个小行业。(参见辅文《稀土ABC》)全国全行业全部的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全年 的销售收入全国加起来约30亿元,大部分供应出口。中国较大的稀土企业总共100多家,但销售过亿元的骨干企业不过10家左右。宜兴新威大约排名第八、九 位。

  然而宜兴新威很早就意识到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这使得它很快变得与众不同。早在1998年,宜兴新威就由法国里昂证券担任上市策划人,开始向香港主板进发。按照民企登陆香港的惯常作法,上市公司的注册地变成开曼群岛,一家名为YY Holdings Limited的公司成为其大股东——经过上市和在香港被称为“抽水”的两次后续融资后,它对上市公司持股仍高达62%。YY Holdings Limited为蒋氏家族信托人,全权受益人是另一家为钱元英及其子女全资持有的公司。曾经作过教师的钱元英国籍已转换成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实际代表蒋氏家族——蒋泉龙自己的身份并没有变化。

  凭借香港投资者陌生而新鲜的“稀土概念”和“体制优势”,原来的宜兴稀土控股公司于 1999年10月15日在香港顺利上市(股票代码769),筹资1.2亿港元,外部投资者占25%,最终的保荐人为光大融资公司和新加坡唯高达融资公司。 至今,身为上市公司董事的钱元英还记得当时与中海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卫留成同时在港交所聆讯的一幕,结果当时雄心勃勃的中海油功败垂成,中国稀土却凯歌 高奏。

  此后一年间,宜兴稀土通过转券和配售再度筹资达2.5亿港元,并于2000年5月 改名为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稀土)。一时间,中国稀土被市场追捧为民企明星,股价最高超过3港元。2001年,中国稀土的业绩冲上了顶点:根据 2001年年报,其销售额高达6.18亿港元,其中的稀土类销售额高达3.75亿港元,当年盈利1.47亿港元。

  蒋泉龙一举成为中国稀土界中的“能人”,“善于观察形势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这是业内对其较为正面的评价。

  然而上市也同样也使“透明度”问题受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事实证明,这很快就终结了中 国稀土的光彩。其实只要凭借基本的稀土行业知识和对中国稀土业的了解,就不难发现中国稀土上市以来的业绩严重注水(参见辅文《注水的稀土》)。知情人更透 露,中国稀土的内部财务人员曾一度对被掩盖的事实忐忑不安:宜兴新威为使股票上市,重新包装了公司三年来的财务报告,并将销售收入放大三倍。从那时起到现 在,仅从其主业稀土类产品看,销售收入累计虚增超过10亿元,可以推算利润掺水的累计额已达1亿元~3亿元,占其净资产9亿元的相当大的比重。这还是在假 设其耐火类产品的销售完全真实的前提下(参见附表一《中国稀土销售的稀土究竟是多少》)。

  这个事实是颠覆性的。因为如果按照香港联交所规定的最低上市条件——拟上市公司需有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的业绩,其前两年总共利润不得低于3000万港元,最近一年不低于2000万港元、预计市值不得少于1亿港元——中国稀土当年能否达到上市要求都令人质疑。

  风云突变

  2002年9月,中国稀土公告了其未经审计的2002年中报业绩,销售收入为1.96 亿港元,其中稀土产品的销售额为7178.6万港元,较上年同期2.12亿港元急降66%。受此影响,其股价急剧下跌,从每股2港元迅速破位。在中报里, 中国稀土把原因归结为上半年国际稀土市场低迷,国内稀土产业政策未落实而影响出口配额发放等。但这仍是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因为在两个月前,蒋泉龙还对一内 地媒体表示当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0亿元!

  对于中国稀土来说,这种急转弯显然所来有自。据《财经》了解,2002年7月来曾 经有一封发自内地稀土界的举报信经由香港特首董建华转至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监会,内容直指中国稀土的稀土类销售有假。可以确信,自此中国稀土开始成为香港 证监机构暗中的“高度关注对象”——中国稀土对此不可能无所察觉,业绩突然大降本身就是一种姿态。

  然而时至今日,香港证监会并未对中国稀土采取任何公开调查。资深人士认为,这主要 受制于目前亟待变革的香港证券市场监管框架:证监会的立案需要相当确凿的理由,而对于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香港证监会受到的限制很大。比如清查银行账 户,香港证监会到内地调查会有很大不便,和中国证监会也缺乏这方面合作的法律安排或先例。即使到内地调查,银行也会以《商业银行法》为由不予查账。曾经轰 动一时的格林柯尔、欧亚农业事件最终均受制于此。

  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部门就此罢手。一位接近香港证监会的人士称,在目前的情况下, 监管部门更多倚靠的是市场力量:对可能存在问题的上市公司,一般先通过核数师、媒体的工作,向公众传递信息;失去投资者信任后,公司的股价自然下跌,银 行、供货商由此产生警惕;公司内部矛盾爆发,或许就有内部人向监管部门提供证据,最后据此将之绳之于法。因此对于类似中国稀土的情况,证监部门最先倚重的 是核数师。

  正是这一年,中国稀土上市以来一直聘用的核数师安达信会计事务所因安然丑闻解体,香港安达信也被普华永道收购。然而不无蹊跷的是,在普华永道接收的安达信客户名单中,并没有中国稀土的名字。

  之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成为其2002年年报的核数师。然而到了3月12日,中国稀土又称因安永索要费用较高而解约,接任的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一个月后的4月17日,毕马威又提出辞呈——这次索性连解约的理由亦未告知。

  几次更迭之后,即有业内人士判断:“四大”中的最后一家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也不可能接这 个显然已经烫手的山芋。果然,5月5日中国稀土宣布,公司最终聘任的核数师为香港何锡麟会计师行。后者显然不具备“四大”的声誉。据香港会计师公会秘书长 李启发介绍,截至2002年底的资料,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90%均由“四大”审核。

  这种反常现象很快引起了市场对中国稀土财务真实性的质疑。专家指出,在香港上市公 司没有权力单方面解聘会计师,必须要经股东大会批准才能换,但会计师也可参加大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因此此番中国稀土的情况,更像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主动放 弃,这显示出问题远比出具保留意见严重。

  《财经》辗转获知,“四大”的一致放弃有一秘而不宣的背景:收到了有关部门的“特殊关照”,主要内容是督促其要独立判断,要仔细审核。这种情况在对于受到证监会“关注”的上市公司案例中,并非罕见。

  核数师疑云

  今年3月安永的迅速解约多少透露了对中国稀土财务真实性的质疑。

  据了解,安达信在中国稀土的一年审计费约150万港元左右,而此次安永提出的收费为“重大额外审核费用”,约在四五百万港元左右。事实上,安达信在前一年度刚刚为中国稀土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按照惯例年度审计不应该有额外的工作,更不至于有高出数倍的收费。

  中国稀土4月26日发布公告称,安永注意到需对银行结存、出口销售、原料和制成品的管 理进行额外的程序安排,而且安永对账簿上确认所有固定资产遇到困难,也未能取得核实部分固定资产原值所必须的原有文件,甚至对存货也怀疑是否会在储存中出 现损耗,因此要求“重大额外审核费用”——中国稀土对此不能接受。这份解释其实已清楚的说明,安永在经过初查后对中国稀土的银行存款、出口情况、存货认为 需全面进行审核,需要作大量额外的工作。虽然公告里并没有说安永是否认为需要对以往年度都要重新进行审核,但从高额的收费要求来推断,这恐怕不仅仅是针对 当年。

  对于稀土这个“稀有行业”,核数师有太多的理由审慎,“这些稀土粉末甚至看上去和 一般面粉没什么差别”。香港一位会计专家称,四大望而却步的理由不外如下:一个是首先得了解稀土业的知识。对产量进行匡算,看看生产线、生产流程、原材料 采购和产出是否匹配,这需要可靠的专业判断;二是对实际销售情况进行确认。与其主要客户、出口配额、银行资金往来等进行不同科目不同程序的确认,务必取得 第三方的证明,即来自海关、主要客户、银行等的确认函。三是倘若确定有假后,还要仔细检查资产类科目的真实性,看看虚增的资产藏在哪个科目下,对固定资产 的原始文件、存货的盘点和估价、应收款的真实性都要一一求证。

  然而对内地的问题企业作调查,风险和难度很大。审计程序中的征询函到了中国到处都 可遇到“完美的安排”:收到征询函的客户常被当事人操控,或干脆由几个皮包公司配合。甚至国内银行在接到确认函时常要求核数师和当事企业一起来,然后随便 盖个章,至于有无担保等重大事项、资金往来等经常不予准确地核实。因此,会计师未必有能力查清企业的真相。一旦今后企业“东窗事发”,“四大”赖以生存的 声誉就会受到重创。如此不如“走为上策”。

  水分会自动消失吗?

  记者在江苏宜兴中国稀土的工厂所在地大浦镇实地采访中,见到了中国稀土董事会主席、副主席蒋泉龙夫妇。中国稀土的惊人业绩在他们看来主要归功于民营体制。这确乎也是当初吸引香港投资者的一大“卖点”。

  似乎是为了打消记者的疑惑,蒋泉龙主动称:“我认为公司上市难免有点水分,比如80% 是真的,20%可能有水分,上市后要将这20%的水分甩干,这是正常现象。”这是与市场对民营企业最乐观最善意的解脱不谋而合:企业上市时做假,但在投资 取得效益时隐瞒利润,用以弥补以往的黑洞。

  果真如此吗?根据《财经》了解,中国稀土账目中的水分绝不止20%,而且这样的财务黑洞一旦形成,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企业就会像穿上了红舞鞋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从中国稀土的历年年报来看,上市以后中国稀土从来就没有“甩干水分“的迹象,其营业额 从1999年的4.48亿港元,到2000年5.58亿港元,再到2001年的6.18亿港元,基本上每年增加1亿元。其中稀土类产品的销售占比接近 70%。而事实却是中国稀土实际的稀土类产品销售额至今仍仅在1.5亿元左右。(参见表一)

  虽然实际的销售量并无突飞猛进,但中国稀土的投资规模却在迅速膨胀之中:2001 年6月,中国稀土募集资金投向的两条生产线扩建工程竣工,这是一条6500吨的氯化稀土分离线和一条3500吨的离子矿分离生产线。这使得中国稀土的生产 能力扩大了近三倍。2002年中国稀土又新增一条500吨的荧光粉(以稀土为原料的加工产品)生产线。

  截至2002年6月30日的数据,中国稀土的固定资产高达4亿多港元,另有应收款近1亿港元,存货1.9亿港元,银行存款3亿多港元。可以推测,中国稀土虚增的资产,就藏在这些科目和数字里。

  不无讽刺的是,与“甩干水分说”恰恰相反,这可能与市场上最为悲观的一种推断更为吻 合:企业在最初虚报业绩后,一般都要扩大投资来掩盖黑洞,通过虚增固定资产的价值,或者虚增大量的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类项目来做平账务。进而必然在未来 某时归罪于市场环境、金融危机、“9·11事件”影响甚至SARS危机,为投资失败找到借口,令当初的黑洞“合法化”。-(张学庆对本文亦有贡献)

  【资料】

  稀土ABC

  稀土是常常伴生于铁矿的一种多金属矿的总称,含元素17个,可供工业用元素15个,常 用于发光材料、永磁材料、工业添加剂等,被成为“工业味精”。中国是稀土的资源大国及生产大国,储量占全世界80%。然而中国不是稀土强国,基本是向国外 的稀土产品使用商提供初级原料。

  中国稀土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直到改革开放前仅有10多家企业。20世纪 70年代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为代表的学者完成稀土萃取串级理论到计算机仿真设计技术后,中国稀土的分离技术在世界上达到先进水平,生产技术和产品工艺流程 设计变得简单,生产企业提出要求,通过计算机就可完成工业化设计。于是稀土业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掀起了一股稀土热。稀土投资较少,几百万即可上分离 线,几千万就可达到中等规模,稀土产品(多数是原料或初级产品)大量出口创汇,利润空间较大,更激发了乡镇和县市办稀土厂的热情。

  多年来稀土价格几经几落。1989年下半年,稀土外销形势恶化,出口受阻,厂家竞相削价以求生存,但大多数厂家还是倒闭。一直到1992年下半年,出口形势才转好,比以前温度更高的又一轮热潮凸现。这是稀土业的黄金时代。

  1996年下半年中国稀土再一次滑坡,产品价格大幅下滑,销售产量虽有增长,利润却反 而下降。1999年到达谷底后,2000年开始反弹,数量、价格、档次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好景不长,2001年的稀土产品价格与2000年的相比,又 下跌三成到五成,甚至更多,至今未见起色。而中国大陆的化工原料没有同步下跌。因此稀土企业的盈利难度很大。

  目前中国大陆较大的稀土企业(不包括稀土永磁企业)有140多家,主要厂家还是10多家,全国各类稀土产品的年销售收入约30亿元。70%以上稀土产品销往欧、美、日等外商。由于1999年开始实行出口配额管理,所以稀土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在1997年内蒙古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交易所上市和1999年中国稀土香港上市成功后,稀土就成了渴望上市的企业的操作题材。目前仍有近10家稀土企业竞相准备上市。

  2003年,国家组建南北两大稀土集团:以稀土高科为首的北方集团,和以中国铝业公司为首的南方集团近期刚刚挂牌,能否从此实现产业的整合、理顺关系,告别各稀土企业的低端竞争时代,还面临很大的挑战。(凌华薇/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22

探查地方債黑洞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32679&time=2011-03-05&cl=115&page=all

保守估計,2010年地方債總額逾10萬億元,債務率逾150%,已到「債務風險較高」程度
《新世紀》週刊 記者 霍侃 王長勇

 

  作為清理地方政府債務的前奏,全國性摸底調查正在全面鋪開。

  2011年3月1日,審計署18個特派辦和37家地方審計機關,開始了對31個省(區、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政府性債務的全面審查。

  此事早有先兆。在1月中旬召開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稱,對地方政府性債務進行全面審計,是今年審計署工作中的重頭戲,「將關注這些債務從哪裡來,投向是否存在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等」。

  龐大的地方政府債務積累多年,大量政府主導投資推動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更是導致債務規模在過去兩年迅速膨脹。遠有亞洲金融風暴,近有歐 美債務危機,眾多前車之鑑,使得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引來國內外投資者越來越緊密的關注,悲觀者甚至認為這是懸在中國經濟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化解政府債務,顯然已經提到中央政府的議事日程。而地方政府性債務到底有多少,至今仍是一筆糊塗賬。由於各類債務與地方政府間的關係或明或暗,加之不同監管部門統計口徑不一,獲得全面準確的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情況絕非易事。

  近十年來,專家學者及研究機構用各種辦法,進行各種估算。2000年前後,專家測算縣鄉債務規模為1萬億元。那時的縣鄉兩級政府債務,主要由借款投資興辦企業、「普九」達標、建設縣鄉公路等基礎設施,以及清理整頓農村合作基金會等形成。

  2004年前後,專家測算範圍擴大,債務規模隨之劇增。財政部科研所副所長劉尚希按照財政風險矩陣法,對中國截至2004年的公共債務進行了全面測算,結果驚人:中央和地方全部政府債務規模超過12.4萬億元。

  財政部科研所所長賈康用抽樣調查和估算的方法,按假設條件估測,2007年地方政府的顯性債務總額超過4萬億元;加上2007年末中央政府國債餘額5.2萬億元,最後結果是:2007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總額接近10萬億元。

  此後情況更加複雜。2008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央政府啟動了「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中央和地方在2009年和2010年共發行赤字2 萬億元。地方政府更是借此東風大干快上。截至2010年6月末,銀行投放給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貸款餘額達到7.66萬億元。2010年,中央財政國債餘額 限額7.1萬億元。

  若僅僅將中央代地方發行的4000億元地方債券、7.66萬億元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信貸,以及中央政府2010年的債務限額這三大項加 總,2010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總額就超過了15萬億元,佔2010年8.3萬億元全國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183%。即便考慮基金收入等,中央和地方 整體債務率必將超過100%。按審計署摸底審計地方債確定的標準,已達到「債務風險較高」的程度。

  「這輪刺激政策之後,留下的融資平台債務和財政債務到底有多大?銀行和財政風險究竟有多大?如果決策層不搞清楚,下一步如何進行宏觀調控和分配財政資金,真的沒有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倪紅日認為,此時摸底全國債務,非常必要。

全國債務大起底

此次審計署對地方政府性債務摸底,覆蓋範圍之廣、時間跨度之長,前所未有

  對地方政府性債務進行全面摸底審計,最早在2010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作出部署。

  到今年2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更下發《關於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提出「摸清規模,分清類型,分析結構,揭示問題,查找原因,提出建議」的24字工作思路。隨即,審計署與各地方政府就此次大範圍審計工作進行培訓和動員。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同時發佈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此次審計地方債的首要目的是:摸清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結構及增減變化情況。

  地方各級審計機關對此高度重視,稱之為「重要的政治任務」。2月22日,重慶市審計局局長王耘農在專題培訓上強調,這次債務審計同去年實施的債務審計,在「任務交辦層次、組織方式、債務分類、時間跨度、審計深度等方面存在較大不同」,要求更高,任務更重。

  「去年實施的債務審計」,指的是2010年上半年,審計署組織審計調查了18個省、16個市和36個縣本級截至2009年底政府性債務餘額的總體情況。顯而易見,這是為今年全國性的債務風險排查探路。

  本刊記者從部分省市政府、審計機關獲悉,各地省和省會城市本級債務,由審計署特派辦審計。部分省份採取交叉審計方式,如廣西壯族自治區本級和南 寧市本級債務,由審計署駐哈爾濱特派辦審計;天津市本級債務由長春特派辦審計。市級和縣級政府債務,由省級審計機關摸底,多數也是交叉審計。

  此次審計署對地方政府性債務摸底,覆蓋範圍之廣、時間跨度之長,前所未有。

  覆蓋範圍之廣體現在,審計涵蓋了三類債務:不僅包括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地方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還包括地方政府既無償還責任、亦 無擔保責任的「其他相關債務」,亦即由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和公用事業單位為公益性項目舉借、由非財政資金償還、且地方政府未提供擔保的債 務。其理由是:此類債務,儘管政府在法律上不承擔償債責任,但當債務人出現債務危機時,「政府可能需要承擔救助責任」。換言之,對於第三類「其他相關債 務」,政府很可能負有最終「兜底」的責任。

  時間跨度之長體現為,審計債務包括了債務發生起始年、1997年、1998年、2002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八 個年度。可以看出,接受審計的年份,反映出1997年中國受東南亞金融危機衝擊之際採取積極財政政策的起始和結束的關鍵時間點,以及2008年為應對國際 金融危機衝擊再次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之後的關鍵三年。

  國務院要求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全國債務審計,各地需在今年6月底前上報審計報告。多數審計署特派辦則要求兩個月完成省本級和直轄市本級債務的審計。留給市、縣兩級政府的審計時間則更短。

  一位基層審計人員坦言,任務一級壓一級,到市級只有一個月的時間。要完成八年的數據審計,壓力不小。

  王耘農介紹,此次審計的四大重點領域,是交通運輸、市政建設、高校醫院、融資平台公司的債務風險。

  《工作方案》指出,要分別摸清交通運輸、市政建設、高校醫院三個領域中,三類債務的規模及其比重;主要償債資金來源的償還能力;債務逾期和借新還舊情況;以及政府擔保債務、其他相關債務實際轉化為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可能。

  對於政府融資平台,《工作方案》還要求著重調查融資平台公司的資產質量、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包括融資平台公司不能或不宜變現的資產(如學校、 廣場、黨政機關辦公樓以及市政道路、設施等)所佔比重,以及註冊資本不到位、抽逃資本、資產不實等對資產質量的影響,並根據資產負債率及盈利情況,分析融 資平台公司償債能力。

  從債權人角度分類,地方政府性債務可以分為四類:銀行貸款;公開發行債券;來自上級財政的外債轉貸、國債轉貸和農業綜合開發借款;以及包括對工程建設、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和社會公眾的欠款。

  從債務人角度分類,地方政府債務則散落於財政、國土資源、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幾乎所有政府相關部門。

  名目複雜的債務中,相對透明且容易統計的是公開發行債券。其中,過去兩年由中央代理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最為簡潔明了,兩年累計4000億元,且每個省份的發債規模都能公開查詢。

  其他公開發行的債券,主要是通過各類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發行的企業債、市政項目建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可以統稱為城投債,其中以企業債為主。

  據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統計,2009年共103家城市建設投資類企業發行企業債105期,規模約2330億元;2010年城投公司企業債的發行,受到下半年融資平台債務清理政策的衝擊,但也達到1530億元。

多頭統計迷局

統計口徑標準不一,各部門利益也有差異,各方都希望儘可能把利益拉過來、把責任推出去

  不過,即便把所有公開發行的債券都計入,在整個融資平台債務中所佔比重也很小。「大概也就5%左右,主要都是銀行貸款。」國家發改委財金司司長徐林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

  因此,作為銀行的監管者,銀監會對地方融資平台的償債風險最為關切。2009年下半年,銀監會就開始向銀行預警融資平台貸款潛在風險,並內部統 計融資平台貸款數據。最新數據是,截至2010年6月末,全國地方投融資平台貸款為7.66萬億元。一位銀監會內部人士對本刊記者透露,所有融資平台貸款 中,項目自身現金流能夠全覆蓋貸款的,佔三分之一。

  最有可能掌握地方政府及融資平台債務全貌的是財政部門。財政部也在嘗試通過調研考察等方式,瞭解地方政府債務情況。2010年4月17日至20 日,財政部預算司債務處處長張志華赴陝西省調研,希望瞭解該省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以來地方政府融資情況,以及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等。重點瞭解 省級政府融資平台運作情況,以及高校銀行貸款、農村公路建設債務等。

  然而,儘管不乏多方努力,地方融資平台債務的總體規模、結構及潛在風險,一直未得到全面揭示。

  去年6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財政部、發改委、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部署,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債務進行清理核實。

  該次融資平台公司債務清理由財政部牽頭,具體由預算司落實。財政部經濟建設司一位人士稱,經濟建設司也參與了融資平台債務清理,主要是配合預算司,提供跟基建項目投資相關的一些數據。

  此外,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王衛星告訴本刊記者,2010年統計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債務,國務院農村綜改辦做了一些配合工作。

  國務院要求四部委在去年12月底之前上報數據。多位地方財政部門官員告訴本刊記者,12月底之前已經將數據上報財政部。目前,融資平台的債務統計數據尚未公佈。

  財政部預算司相關負責官員拒絕向本刊記者透露具體數額。江西省財政廳官員告訴本刊記者,該省統計的融資平台債務為55億元,「我們是不發達省,數額比較少。」上海、江蘇、四川等省份財政部門拒絕透露債務規模。

  2011年全國「兩會」召開前的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官員對本刊記者說,2010年全國人大要求財政部,匯報統計融資平台債的情況,但目前還沒有看到相關數額。

  2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向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提交《關於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對2010年1至7月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的函》,稱截至 2010年12月10日,各省(區、市)均已上報融資平台公司債務的清理核實數據。目前,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正在部署地方進一步做好相關數據的核實工作。

  「財政部門的口徑與央行、銀監會有一些不同之處,現在財政部正讓幾方核對數據。」西部某省財政廳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

  接近政府相關部門的專家透露,由於口徑不一樣,財政部和銀監會統計的數據差異比較大,且財政部的口徑比銀監會的小,「遠低於銀監會(7.66萬億元)的數額」。

  閻慶民亦在「兩會」期間向本刊記者證實,財政部的數據跟銀監會的差距較大,目前財政部、銀監會、發改委和央行正在核對,財政部核實後的數據大概3月底4月初上報國務院。

  東部某省財政廳的一位人士坦言,他們只是調查了那些通過財政部門能夠統計的數字,現在不清楚跟真正的數字比有多大差異。因為財政債務是顯性的,通過財政部門擔保的(如高校等)債務是很少的部分,大量債務是隱性的,是融資平台的債務。

  誠然,統計口徑不一,是導致地方政府性債務統計困難的客觀原因之一。審計署重慶特派辦楊靜和張愛華,2009年12月在國家審計署網站撰文指 出,地方政府性債務統計口徑滯後於債務形式多元化發展趨勢,財政部對政府債務的統計僅僅是針對政府的直接債務和擔保債務,對於BT或BOT融資並沒有定 義,也未將發行信託產品和債券單獨列出,造成政府對總的債務規模不夠清楚,無法進行有效調控。這也使得政府各部門或單位對債務各自為政,多頭管理,形成各 類債務管理上的不一致。

  一位財政部專家認為,除了客觀上統計口徑不一,各部門的利益也有差異,各方都希望儘可能把利益拉過來、把責任推出去。因此,統計是否準確還是個未知數,很難有一致結果。

  「在銀行、政府、企業、相關擔保方四方對賬中,各自的上司會對下面有指令,肯定會有博弈。這個過程中,財政部門要考慮債務多少年能消化,銀監局肯定是擔心風險。」一位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

  此外,今明兩年地方各級政府將陸續換屆,下一屆政府也不願意承接太多債務。

  目前,審計署進行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大摸底,可以說是要求最為嚴格(審計部門實施,部分地區交叉操作)、追溯期最長(從債務起始年至2010年)、可比性最強(大量統一表格,各省均可比)、最為全面(涉及所有政府債務)的一次。

  財政專家分析,中央政府顯然寄望在本屆政府任內,對相關債務由來、分佈、規模及風險程度等摸清,為化解債務風險作必要的準備。

  樂觀者甚至認為,如果這次審計得以成功,將是對財政風險的全面排查。由此,金融與財政的關係將得以清楚界定,單一金融機構風險有度量指標,監管部門有了進行壓力測試的基礎。甚至,可以為制定財政事權與財力匹配的改革做必要的鋪墊。

風險苗頭

發債企業被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在國內並不多見。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複雜性,表現為金融風險,其背後往往是財政風險

  最近幾個月,有關城投債風險的一些事件,引發市場關注。

  2010年12月29日,濰坊市投資公司被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起因是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濰柴動力,對 濰坊市投資公司的股權質押至今沒有辦理;2011年1月4日,廣州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也被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原因是廣州 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年票制項目相關資產(無償)劃出,對公司資產、收入規模和結構造成重大影響。

  發債企業被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在國內並不多見。一位評級機構資深分析師認為,這兩個案例不能算是特例,「融資平台股權和資產劃轉是一直擔心的問題」。

  但國家發改委財金司司長徐林對此並不悲觀,「出現這樣的情況,還談不上是城投債的風險開始暴露。」因為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城投公司發行的債券在 還本付息上出現問題。他說,評級公司有可能關注某些公司的現金流動狀況,作為觀察對象,這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如果企業沒有出現付息的問題,地方政府往往 會對未來的還本有安排,不會像一般性的競爭企業。有些平台公司做基礎設施建設,屬於公益性項目,本身沒有現金流,但是到還本的時候,政府可能會一次性、或 者分批給平台公司足夠的現金流,不影響其還債。

  徐林說,城投債是公開發行的,企業不會輕易破壞當地的資信水平。「我們要關注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問題。但個人認為,對發債的這些企業來說,投融資平台不存在系統性的風險。」

  上述兩家城投公司被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是否虛驚一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倪紅日認為,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複雜性,表現為金融風險,其背後往往是財政風險。政府不直接出面,藏在融資平台後面,等銀行追索時才能把財政風險揪出來。

  因此,對於潛在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不能掉以輕心。去年6月,審計署已經對部分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提出預警。

  2010年上半年,審計署調查了18個省、16個市和36個縣本級政府性債務情況。去年6月23日,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向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 表大會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報告時,作出「地方政府性債務總體規模較大,部分地方政府償債壓力較大,存在一定的債務風險」的總結。

  調查顯示,截至2009年底,接受審計的18個省、16個市和36個縣本級政府性債務餘額合計2.79萬億元。其中,政府負有直接償債責任、擔保責任及兜底責任的債務,分別佔債務總額的64.52%、11.83%和23.65%。

  省、市本級和西部地區債務風險較為集中,有7個省、10個市和14個縣本級債務餘額與當年可用財力之比超過100%,最高的達364.77%。

  以新疆莎車縣為例,2009年末債務合計44488萬元。而當年莎車縣財政本級一般預算收入14566萬元,財政總支出218755萬元,當年自給率為6.66%。財政收入嚴重不足,無法償還已經到期的各類借款。

  財政資金自身償債能力不足的部分地方政府,更多依賴借新還舊維持。接受審計的上述省市縣,2009年有47.97%的債務本息通過舉借新債償還。

  更糟糕的是,一些歷史債務年代久遠,清理核實都非常困難,更何談償還。「原欠債單位有的破產或改制,有的債務人已死亡或離開本地無法聯繫。」新疆莎車縣審計局坦言償債難度。

尋求化債之策

當前的審計,要在摸清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基礎上,分析政府的償還能力,及發現風險隱患

  釐清債務的一個重要目的,顯然是化解債務。

  中央政府化解地方債務有先例可循。其全國範圍的一次實際行動,是對農村教育債務的摸底和償還。

  2007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選擇農村義務教育債中的「普九」債,以省為單位進行清理化解試點。根據各省上報數額彙總,全國農村「普九」債務超過1000億元。

  初期選擇了14個省份進行「普九」債清理化解試點。自2010年開始,化解農村「普九」債的地域擴大到全國,清理化解債務的範圍,從「普九」債擴大到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債務。

  截至2010年底,累計化解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債近700億元。「到今年底,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債應差不多能化解完。」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王衛星對本刊記者說,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債中,主要以「普九」債為主。

  中央政府在全國範圍化解農村教育債,數額僅有1000多億元。和專家和機構估算的超過10萬億規模的地方政府債務相比,微乎其微,但為目前摸底 地方債規模和下一步清償債務,探索了一定的經驗。比如,如何統計債務規模、結構,分析債務成因,以及界定各級政府的償債責任,建立償債機制、風險控制機制 等。

  根據《工作方案》,當前的審計要在摸清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基礎上,分析政府的償還能力,並發現風險隱患。

  此次審計,關注未來15年乃至更長時間內,每年分別需要償還的三類債務本金。《工作方案》要求調查2011年、2012年、2013年、 2014年、2015年五個年度,2016年至2020年,2021年至2025年,2026年以後三個時間段內分別需要償還的債務本金額,分析未來可能 出現的償債高峰期。

  對於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審計署將通過四個指標評估其風險狀況:

  ——由年末債務餘額佔當年綜合可用財力的比率計算得出債務率,若債務率超過100%,意味著該地區債務風險較高;

  ——由當年償還債務本息佔當年綜合可用財力的比率得出償債率,如償債率超過國際通用的20%上限,表明該地區到期債務的償債壓力較大;

  ——若年末逾期債務額佔年末債務總餘額比重(逾期債務率)較高,表明政府已出現償債困難,存在較高風險;

  ——如舉借新債償還債務本息額佔當年債務還本付息總額的比重(借新還舊償債率)較高,表明政府對舉借新債償還債務的依賴程度較高,存在一定償債風險。

  理清賬本後,各級地方政府應逐步建立存量債務的償還機制。

  2011年1月,財政部科研所發佈《中國公共財政管理研究報告(2010)》。課題組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發出調研問卷1000份,涵蓋省、市、縣三個層級。共回收24份省級問卷、165份地市級問卷和327份縣級問卷,回收率分別為80%、52%和50%。

  財科所調查發現,接受調查的三級地方政府中,分別有89.5%的省、74.6%的市和58.7%的縣設立政府償債基金。

  可見,基層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不容樂觀。而且設立償債基金的政府,也可能面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困境。

  為鼓勵地方政府逐步化解歷史債務,重慶市政府《關於加強政府性債務風險管控工作的意見》中,強調要樹立「還債也是政績」的理念。

  重慶市政府提出對現有的融資平台進行清理整合。主城九區和六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融資平台不得超過三個,其他區縣不得超過兩個。

地方融資路在何方

2011年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方式,除了沿用財政部代理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的方式,還會考慮採取讓地方政府自行發行的方式

  在中國的現實國情下,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承擔了大量地方建設和發展職能,這一點在可見的將來難以改變。解決地方建設資金不足瓶頸,規範地方政府負債行為,最合理的「正門」,當然是在信息公開的基礎上,賦予地方政府公債權。其前提是《預算法》修訂。

  過去兩年,中央政府代理地方政府發行累計4000億元債券,是國務院使用《預算法》的特別規定,通過財政部代理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的方式,突破了 地方政府預算「不列赤字」的規定。現行《預算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地方各級預算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地 方政府不得發行地方政府債券。

  全國人大預算工作委員會官員對本刊記者說,這是《預算法》為地方發債留下的一個口子,前提是國務院作出規定。

  2004年全國人大啟動的《預算法》修訂,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修改限制地方政府舉債的條款,即從法律層面賦予地方政府舉借公債的權力。

  去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已將《預算法》修訂草案交給國務院,「只要國務院常務會討論通過,人大常委會即可安排審議。」上述官 員告訴本刊記者,《預算法》修訂文本,預定於今年4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初審,若順利通過三次審議,最快將在8月公佈。按常規,修訂後的《預算法》賦予地 方政府自主發債的權力,最早也要從明年開始。

  但是,一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官員告訴本刊記者,預算法修訂的進程,目前由國務院主導。因為本次修法涉及放行地方政府發債,為求穩妥,很可能等審計摸底結束後,國務院才會考慮討論修法事宜。

  預算法修訂,對地方發債條款,究竟是做原則規定還是詳細規定,目前依然存在不同意見。如果要做詳細規定,則需要對存量債務的規模、結構、成因進 行詳查,並釐清各級政府對這些債務的償債責任。「全面掌握存量債務信息,並制訂化解存量債務的方案,這是放行地方發行公債的重要前提。」

  雖然預算法修訂正在進行中,但財政部為地方發債的前期準備也在同步進行。

  一位參與財政部地方債務發行方案研究的專家告訴本刊記者,2011年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方式,除了沿用財政部代理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的方式,還會考慮採取讓地方政府自行發行的方式。

  這位專家透露,部分東部發達省份,可能嘗試介於中央代理發行和完全自主發行的過渡形式,即由中央規定發債規模甚至利率區間,讓部分地方政府自行在市場發債,「主要是通過這種嘗試,讓地方政府熟悉發行程序。」

  「地方政府自行發債,和財政部代發的模式不一樣。」這位財政部專家介紹說,根據現行預算法的特別規定,國務院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只 是採取了由財政部代理發行的辦法。國務院規定地方政府可以發債,但由中央發行國債的部門——財政部代理發行,走中央政府的渠道發行。如果中央政府不再承擔 這項具體業務,地方政府自行發債,並不一定要等新的預算法出台。比如,財政部批准某省發行30億元地方債券,由地方自己去市場上籌錢,額度必須是30億 元,利率也按規定的上限和下限,不能超越某個數值。而下一年能否繼續發行,依然由中央政府規定。

  「對此想法,相關部門去年就已經進行了協商。」財政部上述專家介紹說,今年,有可能讓某些省嘗試先自行發債。但是由中央定額度,甚至定好發行利 率、發行時間等。這樣也可防止30多個省份一起在市場上借債,對市場造成不良衝擊。發債節奏上,可能會讓困難地區在前半年先發,富裕省份後半年再發,或者 讓有些建設緊急重大項目的省份先發,「主要看實際情況和中央政府的政策。」

  「在預算法修訂前自行發債,和未來地方政府的自主發債,也不一樣。」財政部專家說,自主發債是在預算法修訂通過後,允許地方政府發債。發行公債 成為地方政府的權力,就是常態,發債額度、利率、時間等就會不一樣。今年有可能先批准信譽好的地方先自行發債。在中央規定的額度和限定條款內,地方不可能 按自己的想法毫無顧忌的去發行。中西部有些省份可能因為債信不高,還會採取由財政部代發的方式。

  從中央代理發行到地方政府完全自主發行,必須先進行考察和考核,在沒有給予完全自主公債權之前,也需要練習一下發行業務情況,培養成熟的機制,並對市場運行情況和信譽等進行考量。

  「去年,就有自行發行的要求,但最後還是決定由中央代發。今年要求自行發行的呼聲更高。」上述財政部專家稱,全國「兩會」後就會明確。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陳共認為,中央政府每年代發的2000億元的地方政府債券,完全可以由地方政府自行發行。

  「地方融資平台的債務,絕大多數是地方政府債務。」陳共認為,把地方債務和企業債務區分開,財政部傾向於不叫地方債,叫企業債。銀行給地方融資平台7萬多億元貸款,其實裡面很少有融資公司本身的債務,基本上都是政府債務。財政部不大敢、也不願意稱為地方政府債務。

  陳共認為,實際上不可能分清楚地方債和企業債。正確的做法,首先承認是地方政府債務,然後按政府債的程序進行管理,納入地方預算,走人大審批程 序,實行透明規範的管理。讓融資平台債務表現為地方政府的赤字,按照國債管理的模式,到債券市場上買賣。既然已經有債務了,就不必分成企業債務和地方債 務,「乾脆透明化,不要再羞羞答答、遮遮掩掩」。

  地方發債,究竟該由哪級政府執行?

  陳共認為,這幾年中央代理發行地方債是按省級政府,以後允許地方發債,也應由省級政府發,然後再分給市縣。這是目前的財政體制決定的,因為現在是中央和省級政府算賬,中央管不到市縣。發債的權力和責任下放到省級,中央可以監督發債情況。

  同時,預算法修訂,要徹底改變預算法的宗旨。現行的《預算法》本質是一部預算「組織法」,是政府財政部門管其他部門的法;要徹底把預算法修訂為預算「權責法」,成為人大監督財政部門的法。

  這樣,地方政府發債,人大可以進行實質監督,真正實現透明化、規範化管理,讓政府發債受償債責任的約束。「現在的預算是財政部治別人,要給人大權力,變成人大治財政部門,管住財政部門。」陳共說。

  本刊實習記者邢昀、秦茜,記者馮哲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74

中擔資金黑洞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3-09/100366097_all.html

 今年1月中旬,中擔投資信用擔保有限公司(下稱中擔)客戶經理王某找到昔日大學同學、 現為招行信貸員的徐某,從招行擔保貸款了1000萬元給一家安防工程企業。但徐某沒想到這是他們之間的最後一筆業務,他告訴財新記者,「王某不久後便人間 蒸發。此前,他還為另一家關聯企業擔保,從招行貸款1000萬元。」

  與此同時,位於北京凱晨世貿中心中座3層的中擔陷入了流動性危機,公司實際控制人陳奕標出走等說法,春節前即開始在坊間流傳。

  目前彙總各方麵線索後可確認,中擔幫助中小企業貸款後說服企業拿出部分貸款資金投資所謂的「理財項目」,實際資金投向龐雜,終因資金鏈斷裂,誘發代償風險。

  早在2011年7月,首創旗下擔保公司一位風險控制人員曾告訴財新記者,一些擔保公司佔用資金情況比較嚴重,中擔已經在監管部門掛了號。

  「企業為獲得貸款,輕信了中擔的理財承諾,現在自嘗苦果;如此高風險的資金運作長達數年,監管機構卻無任何風險揭示;理應監督擔保機構的銀行也不警醒,顯然都有責任。」某擔保行業相關人士這樣說。

緩兵之計

  據北京信用擔保業協會網站披露, 2012年1月30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下稱北京金融局)、北京信用擔保業協會、北京中小企業再擔保公司、北京市金屬商會相關人員,會同18家同中擔有合作關係銀行負責人,與中擔公司高管舉行了一次溝通交流會。

  在交流會上,中擔總經理劉輝公開闢謠稱,陳奕標並沒有跑路,他是因心臟病去香港治療;不過他也承認,目前中擔的流動性存在問題。

  像其他銀行一樣,前述徐某在得知中擔事發後,開始催促這家做安防工程的企業提前還款。這顯然加劇了中擔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2012年3月1日,在北京金融局的316會議室,北京金融局副局長栗志綱、金融穩定處處長董亮向近20名中擔客戶代表公佈了「中擔事件應急工作組」的初步解決方案。這份通報已經於週四晚間通過傳真、郵件等方式分發至與「中擔事件」相關聯銀行。

  董亮對財新記者表示,該通告於3月2日開始執行,各關聯銀行已派出專人進行該方案的對接、傳達及協調等工作,若再出現銀行對正常還貸客戶催債情況,中擔客戶可直接聯繫負責人。

  「起訴中擔公司已非個案。」北京市東城區法院給委託律師的回覆中說道,「現在起訴中擔的案子很多,法院正在研究統一方案,可能要作為刑事案件移交公安系統處理。」

  「現在首要的是要摸清這個窟窿到底有多大,如果沒有新的投資人,沒有新的流動性補充,是不可能還錢的。」北京金融局副局長栗志綱在協調會上說道。

  「之前有報導說(窟窿)是5.5億元,我感覺遠遠不止這個數字。但也沒有坊間傳言30億元那麼多,這個數字大概加上了陳奕標控制的華鼎擔保。」 前述招行信貸員徐某告訴財新記者。他仍很擔憂,因為前述協調方案並沒有解決任何實質性問題,只是暫時壓住了危機。所謂的協商解決,就是緩兵之計。

錢哪裡去了

  中擔的客戶經理曾有著高於同行業水平的薪酬。然而此時,他們不得不在「危機重重」的擔保行業裡尋覓新的工作。

  中擔的一位客戶經理對財新記者表示,他們已經不在凱晨世貿中心裡正常辦公了。從今年2月初開始,他開始找工作,目前已經在一家政策性擔保公司面試了一輪。

  「我一開始也只知道他們收高額保證金自己投資,沒想到根本不是這個概念,他們擴大客戶借款額,多貸出款後自己直接用,這不出事才怪呢,風險失控嘛。」一位擔保業人士稱。

  知情人士透露,中擔公司的盈利模式是,為企業客戶向銀行擔保,幫助企業貸款,然後以第三方委託理財的形式把部分貸款款項截留,並向貸款企業宣揚未來以高收益作為回報。

  就在半年前,對財新記者談及自己所在的公司,上述中擔的客戶經理底氣十足,「公司有很多合理的手段來拿到資金,沒必要像其他擔保公司一樣違規。集團下業務眾多,中擔擔保業務就做擔保,典當就做短期資金拆借,小額貸款公司都快轉成村鎮銀行了,村鎮銀行可以吸存。」

  中擔實際控制人陳奕標在廣東省還有另外兩家擔保公司——華鼎和創富。不僅如此,陳奕標還通過投資參股的方式控制多家融資企業,包括北京龍盛源小 額貸款、北京凱龍創業投資基金、北京銀橋典當、廣州華御典當、廣東怡安投資諮詢等多家公司。陳奕標還曾在美國投資了一家名為「亞瑟爾資本」的公司。此外, 據港交所資料,陳奕標於2010年底耗資1.9億港元收購了香港上市公司嘉禹國際(已更名為中國投融資集團)和泰潤國際。

  這些廣泛的投資部分印證了中擔佔用巨資的去向。但被中擔內部寄予厚望的小額貸款公司,並沒有如願轉成村鎮銀行。銀監會2009年6月發佈的《小 額貸款公司改制設立村鎮銀行暫行規定》,明確規定小額貸款公司改製為村鎮銀行主發起人、最大股東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亞瑟爾這家投行性質的公司又生不逢 時,趕上了2011年的中概股全軍覆沒,業務受阻。

  財新記者獲悉,中擔的客戶貸款多數將在近期陸續到期,有的已經逾期;華鼎、創富的擔保客戶貸款到期也多集中在2月、3月和4月。

  「中擔拿走我們企業一部分錢,但是還不了。我從銀行貸了3000萬元,中擔拿走我1000萬元,我是銀行第一債務人,我老老實實要給銀行還錢, 但是中擔拿走我那部分錢,什麼時候給我?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近300家企業幾乎都是這種情況,中擔卻只剩500萬元可用資金,拿什麼還債?」一位紡織業的 企業主無奈說道。

「借殼」遊戲

  對於中擔前述一些旗下公司,知情人士透露,基本做兩塊業務,一是普通的融資業務;一是作為中擔的「殼公司」,幫助其進行資金騰挪交易。

  中擔總經理劉輝曾表示,截至1月底,北京中擔在保戶數300多戶,在保餘額33億元。另據受牽連企業瞭解的情況顯示,華鼎在保餘額28億多元;創富擔保在保餘額19.66億元,牽涉企業達450家。據此粗略統計,三家擔保公司在保餘額共計達80多億元。

  據財新記者從中擔相關人士獲得的數據,目前中擔總資產為12.2億元,表外擔保和或有負債為11.66億元,存入銀行保證金餘額為2.1億元,可用資金500萬元。此外,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餘額為3.3億元,應收代償金額為3267萬元,關聯方應收賬款6.43億元。

  「中擔公司都是以其關聯方(殼公司)的名義來和客戶簽訂合同,把客戶的保證金誘騙後騰挪,變成自己的資金,然後自己再到處去投資、理財或挪作他用。」某接近北京金融局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陳奕標甚至都未直接出任中擔的法人代表。

  據某建材行業的企業主向財新記者出示的借款協議顯示:企業或個人作為甲方——出借方;中擔下屬的殼公司作為乙方——借款方。

  另一位方姓企業主告訴財新記者,幾乎99%的客戶都參與了中擔的第三方理財業務,客戶將從銀行獲得的全部(或部分)銀行貸款再「借」給中擔,而中擔承諾將返還客戶年利率為12%—18%理財收益。具體投資什麼業務,客戶基本都不清楚。只不過,借款方是中擔的殼公司。

  前述建材行業企業主向財新記者透露,「為了儘量減少企業貸款的不真實性,銀行要求對所貸款項的流向進行監控,中擔就幫助出具了虛假合同,作為『借款方』的乙方是中擔的關聯公司,是中擔自己註冊的貿易公司,我們的很多貸款,都給他們用了。」

  「我們專門去工商局查過,之前打款的兩家貿易公司(中擔殼公司)已經註銷了。中擔把很多殼公司都註銷了。但是,註銷的那兩家公司和中擔旗下銀橋 通寄賣有限公司的法人是同一個,他們自以為天衣無縫。現在很多企業讓他們出具直接的借款證明(把之前通過殼公司簽的借款證明,直接改為是中擔公司向客戶的 借款),但是他們拖著不願意寫。」該企業主說道。

  一位相關銀行分支機構負責人透露,大部分銀行自己都清楚,企業一般出具的這種合同都是虛假的。

  「現在銀行說企業有責任,也屬於是騙貸行為,銀行堅決不承認他們知道這些是假合同。」一位聲稱自己通過中擔在多家銀行有貸款的企業負責人稱,「我之前和擔保公司做業務時也瞭解過,其實好多銀行是知情的。」


銀行「受騙」?

  像其他銀行職員一樣,徐某在得知中擔事發後,開始催促貸款的這家做安防工程的企業提前還款。「企業特別不配合。提前收貸就說沒錢,不肯追加法人連帶責任。那會兒就懷疑企業是不是把借款錢貸給擔保公司了。」徐某對財新記者稱。

  這家安防工程企業則告訴財新記者,他們並沒有拿到貸款,1000萬元全部都交給了中擔。本來他們是2012年2月支付貨款時才需要貸款,但擔保公司死磨硬泡讓提前貸款出來給他們,利息豐厚。不過,企業方面不願透露細節,也不肯出示與擔保公司的合同。

   徐某對財新記者稱,招行對貸款的管控一直比較嚴格,無論是擔保貸款還是信用貸款,都要求走受託支付。這是貸款資金的一種支付方式,指貸款人(依法設立的銀 行業金融機構)根據借款人的提款申請和支付委託,將貸款資金支付給符合合同約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對手,目的是為了減小貸款被挪用的風險。受託支付目前適用 的情況是:貸款資金單筆金額超過項目總投資5%或超過500萬元人民幣。

  銀行此舉就是為防止資金挪作他用,貸款資金直接留給該公司上游企業。這也是很多銀行貸款通行的做法。但財新記者獲悉,實際上,這兩筆貸款輕易繞開了受託支付的限制,並沒有流入供貨方。

  中擔客戶經理王某承認,當時出示的貿易合同系偽造。貸款流入所謂的「上游企業」後,幾經輾轉,最終流回中擔。

  徐某告訴財新記者,招行北京分行上下都很緊張,「如此緊張的重要原因是,去年7月,王某還從我這裡辦理了另一筆1000萬元的擔保貸款給另外一家企業,尚未償還。而這兩家企業是相關聯的,也就是貸款的是同一撥人。」

  徐某告訴財新記者,根據招行對擔保公司准入的規定,中擔須繳納10%保證金,但不足額。也就是說,即便足額繳納,還有1800萬元的資金缺口。由於兩家企業是關聯企業,又並非企業自用,這兩筆業務成為招行北京分行目前風險最大的兩筆貸款。

   據權威人士透露,從2012年3月8日開始,北京金融局牽頭的「中擔事件」應急工作組召集涉案企業將齊聚中擔,共同討論中擔的債務問題。這將有助於統計中擔涉及的資金窟窿到底有多大。

  「現在想想,當時真是大意了。現在想想還是有好多蛛絲馬跡說明是有問題的。」徐某對財新記者稱,「不過,慶幸的是,當時走了受託支付,銀行的責任能小一些。」

  銀監會2010年2月發佈了《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項目融資業務指引》,並稱「三個辦法一個指引」。 意義在於,規範商業銀行貸款支付行為,確保貸款資金按借款合同約定用途使用,防止借款人資金被挪用,防範和杜絕貸款用途的虛構和欺詐,以規範和強化貸款風險管控。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稱,此次中擔事件所暴露出來的銀擔合作問題,證明受託支付制度在現實中很難被真正執行。但銀行還是有很多辦法來發現擔保公司是否正常。

  王某去年7月曾針對彼時「擔保行業亂象」對財新記者指出,其實如果銀行想查擔保公司,方法很簡單,多跑兩趟,查得細點,一般不合規的都是能察覺的。「為什麼沒查出來?是查不出來還是沒查?」


誰來埋單?

  「銀行的營銷夥伴、企業融資的盟友、金融創新的基地、職員發展的平台。」這句標語是中擔貼在公司牆上的企業理念。

  「從遊戲規則上講,我們這些企業既然願意和中擔建立合作,我們就願賭服輸,我該還銀行的錢,一分不差保證還,但是中擔那部分我們也該替他們還嗎?我們一開始也不認識他們,都是銀行和政府介紹的,現在出問題了,該誰管?誰負責?」上述紡織業企業主說。

  應南北兩地諸多受牽連企業方的要求,2012年2月29日,北京金融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監局等監管機構成立了「中擔事件應急工作 組」,並於3月7日起,與北京市工作組指定的財務人員、律師以及相關銀行代表進場核查中擔資產負債情況,同時要求該公司各相關部門配合。

  北京市工作組、北京金融局將對中擔的集團債權進一步梳理,並追查廣東省關聯資產,要求中擔公司按客戶貸款逾期、到期的緊急程度排序,逐個展開四方洽談,制定解決方案。此外,要和再擔保形成總方案報市政府。

  一位中擔內部負責人表示,客戶的賬戶信息已於2月底梳理完畢,中擔公司會根據客戶的還款時間的先後順序來優先解決。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中擔正與十多家合作銀行進行協商,希望能盡快將公司存在銀行的2.1億元質押擔保保證金取出以應急,並且北京銀行方面已經基本同意,而其他銀行的問題不大。

  相關人士介紹,目前擔保公司跟銀行做企業擔保業務時,保證金繳存存在較大的差異,按擔保公司類型分為:民營擔保公司和國營擔保公司。國營擔保公 司做這塊業務時不需要交保證金,但民營的擔保公司需要(往往繳存金額較大,繳存比例也不同),而且中擔這筆保證金會統一存在一個指定的賬戶裡。

  比如,中擔跟北京銀行做企業擔保業務,該銀行需收12.5%的保證金,企業貸款1000萬元,要按照這個比例存入該賬戶125萬元。

  「原則上這筆保證金應該是中擔來拿,但是中擔和企業去談,把企業這筆125萬元保證金給扣了,將剩餘的875萬元交給客戶,實際上這筆保證金是企業掏的,現在企業自己把貸款還給銀行,可是保證金還是不退還給企業。」上述人士稱。

  自從出現「中擔事件」,銀行的保證金賬戶一直處於封存狀態。北京金融局3月1日曾與各家銀行協商,並給出了四方面的解決方案:各銀行將依法合規 嚴格履行借款合同,對正常貸款不予催收;各銀行結合各企業客戶信貸合同的具體情況妥善處置保證金;各銀行對於信用記錄良好,經營狀況正常的借款人,按照各 銀行正常流程辦理續貸業務;各銀行將指派專人與應急工作組及監管部門對接,進一步摸清中擔實際情況,共同化解風險。

  「我們力爭做到統一管理,統一步伐,到時會有具體的方案,避免發生極端擠兌、提前收取或寅吃卯糧(將後面客戶的保證金拿來還前面的客戶)。」北京金融局金融穩定處處長董亮說。

  一位關聯銀行人士表示,銀行肯定不會「埋單」,不可能替中擔承擔損失,會通過各種方法把這筆錢追繳回來。現在銀行的做法就是起訴中擔,查封其資產,將其資產拍賣,但這是「下下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35

鋼貿融資黑洞:南京女老闆為500萬自殺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7/yNNDE3XzQyODUyNQ.html

一位領導同志談及鋼貿市場遍地的亂象時說,這都是招商引資、盲目做大GDP種下的「惡果」。一些不法商人利用鋼材的准金融屬性,把鋼材市場異化成為融資平台。

在南京鋼貿市場集中的下關區,近日爆出一鋼貿市場年僅35歲的女老闆丁琴(化名)自殺事件,在鋼鐵行業整體不景氣的背景下,傳統的「准金融化」的鋼貿市場融資模式風險警報再度拉響。

「她自殺的準確時間應該在4月26日晚,在南京郊區高淳鄉下的一處偏僻居所。我給她做過500萬的信用擔保,本來今年6月份到期。她名下沒有什麼房產做抵押,她性格開朗,大家都是朋友,連反擔保措施都沒有。誰能想到她會走上這條路呢?我這500萬是打水漂了。」南京一家大型擔保公司的老總告訴記者。

在南京下關燕江路上的這處鋼貿市場裡,這個叫濱淼的鋼貿物資公司捲簾門緊閉,門前不時有市場內的經營者咂嘴搖頭,不時有銀行的信貸員緊張地問:「現在怎麼聯繫到她的家人?」但回應他們的僅僅是搖頭。

記者瞭解到,至少有兩到三家銀行跟丁琴有信貸關係,當然其背後也有多家擔保公司的身影。貸款有多少,銀行有多少損失,現在還是未知數,相關銀行諱莫如深。

「鋼材是本大利微的生意,囤貨、壓庫、欠款難免會有風險,這時各種融資手段都要用。她人緣不錯,市場內還有幾個老闆跟她之間在銀行有聯保關係,也有朋友把房子拿給她去融資,說明信用還一直不錯。但誰也沒想到她會走上這條路。現在大家都很急,但束手無策,誰都沒辦法。」市場內另一位與丁琴常有業務往來且私交不錯的女老闆告訴記者。

鋼材貿易類似房地產,對應的現金流量大,而價格的週期性波動明顯,風險莫測。去年底,南京宇揚集團老闆楊軍攜多家銀行的逾億貸款人間蒸發,其重要的一條融資鏈條就是鋼貿融資。鋼材貿易有形成定式的雙份「保證金」、「抽頭」,被鋼市商戶稱為「保證金」,即入駐鋼市的鋼貿商戶若需要依靠鋼市的擔保獲得銀行貸款,則必須向鋼市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款項,市場以此來組建一個擔保公司或者建立一個類似聯保的基金會,形成一種風險分攤機制。

這個比例是多少?一般鋼材市場對入駐商戶的保證金比例為20%~30%,個別比例較高的能達到40%。在申請貸款前,鋼材貿易商就必須將「保證金」打到鋼市老闆的賬上,否則貸款肯定下不來;而要拿回這筆「保證金」,需要先行還清貸款。他稱,雖然商戶都知道保證金制度不合理,但因為銀行沒有鋼材市場的擔保,或是由市場組織的聯保互保就不批貸款,為了獲貸,商戶只好同意。然而,並非交給鋼市保證金入駐商戶就能順利拿到銀行貸款。「雁過拔毛」的除了鋼市之外,還有貸款銀行。

如果公司實際需要使用500萬資金,就必須申請1000萬貸款額度。具體做法是:在鋼市做擔保前,商戶必須預付300萬(即貸款的30%)作為鋼市要求其支付的「保證金」;之後,需要再預付200萬(即貸款的20%)作為銀行要求其支付的「保證金」。「所以我們這些小老闆的資金成本很高,別看她生意做得大,一年幾個億,但真正賺錢並不多。有時沒辦法只能向親戚朋友借款,甚至短期借高利貸周轉。」市場的一位管理者說。

目前丁琴自殺的原因尚未查明,至於她有無捲入高利貸,上述管理者不置可否,「反正市場內有不少人借錢給她的,年息都在20%~30%間,這是基本行情。」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南京、連云港等地已相繼發生鋼貿企業老闆「跑路」甚至自殺案件。南京城北的中央門和下關江邊4號碼頭附近,云集大量的鋼貿市場。光一個連云港,鋼材市場就有十多家。一批來自近福建周寧的小商人利用地方招商引資心切,到處建「鋼材市場」,一個人進場,七大姑八大姨一起來,甚至把老家一個村上的人都帶來,每人名下都辦個公司,再湊份子辦一個擔保公司,辦成以後立即把資金抽走。一邊從事所謂鋼材貿易,弄塊地建幾排門面房,搞個大倉庫,再弄批鋼材相互之間倒,製造現金流和交易的繁榮景象,另外通過空殼的擔保公司向銀行融資貸款。光一個連云港,包括交通銀行等大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至少有20億以上的信貸資金深陷其中,「這個地雷隨時可能引爆。銀監部門已多次進行風險揭示和排查。」當地接近監管部門的一位人士介紹。

記者不久前在蘇北採訪時,一位領導同志談及鋼貿市場遍地的亂象時說,這都是招商引資、盲目做大GDP種下的「惡果」。一些不法商人利用鋼材的准金融屬性,把鋼材市場異化成為融資平台。這些商人忽悠地方官員,說辦個鋼材市場動輒年交易量幾百億,地方領導一聽上兩個市場就幾百億,GDP也好、現代物流、服務貿易什麼指標都上去了!於是批地給減免稅,一群赤腳的光溜溜的騙子進場,相互對倒做出很嚇人的交易量,而不明就裡的銀行為了做業務,也一股腦兒扎進去,還專門設計出什麼「融資共贏鏈」的鋼貿融資新模式,結果有些市場一夜之間人去樓空。大贏家只是那群騙子,上當受騙、受害的只是當地政府、銀行和抵進了身家性命的高負債經營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74

人和商業資金黑洞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1995839.html
8

月13日,人和商業(01387.HK)發出盈警公告,預計今年上半年利潤同比將出現下滑。

號稱「中國最具實力的地下商城開發及運營商之一」的人和商業,在武漢、成都、邯鄲、莆田、贛州等地的運營項目今年以來相繼爆發經營不善或與承租商戶發生衝突的問題。

今年6月,一場持續十天的停業風波,讓無錫招商城的商戶與業主方人和商業之間的矛盾再也無法掩蓋。

停業的起因是6月初人和商業分批約談了部分商戶,要求這些商戶在現有租賃合同期滿後,一次性購買商舖20年經營使用權,否則將不再與其續租。「霸王條款」甫一公佈,隨即引發數千商戶集體抗議,《第一財經日報》曾在6月18日率先對此事做出報導。

停業持續了十天,直到6月25日在當地政府出面協調下,人和商業最終放棄該計劃,數千商戶才陸續恢復營業。

十天關門停業令這些商戶損失慘重,更在市場中製造出一股不安氣氛——人和商業為何突然拋出「一次性購買20年商舖經營權」的計劃?

危機最終也從一個個項目彙集蔓延到了資本市場。

雖然人和商業通過更改會計政策,利用重估投資物業的方式調高2011年盈利,但這一受到業內質疑的粉飾做法,仍然沒能阻擋「用腳投票」的投資者在業績公佈後,將人和商業股價打到歷史新低。相比2008年10月1.13港元的招股價,人和商業8月16日的收盤價僅為0.325港元,不到四年時間股價已累計跌去七成。

而評級機構標普以及穆迪今年以來接連對人和商業作出降級評價,令人和商業更加雪上加霜。就連曾經擔任人和商業上市主承銷商之一的瑞銀,去年以來也對公司前景看法悲觀,持續給予「沽出」評級。

項目危機四起

人和商業出現危機早有徵兆。

自2008年10月上市以來,人和商業依靠對地下人防工程進行商業開發,在多個城市複製了以「地一大道」命名的地下商城。截至去年底,人和商業在全國15個城市運營22個商場,運營總建築面積139萬平方米。

不過記者從武漢地一大道等項目商戶那裡得到的卻是大量對公司不滿的聲音——收取定金後開業時間卻一再拖延,承諾的宣傳造勢活動從未兌現,項目管理過程中種種不規範的做法,例如佔用消防通道,以及在租金收取時的霸道……這些問題直接導致武漢等項目人氣明顯不足,相當數量的租戶要求退鋪或不再續租。

在人和商業所有項目中,無錫招商城是個特例,這是一個建在地上而非地下的傳統批發零售市場。2011年1月,人和商業以總對價約26.39億元完成了對無錫招商城100%股權的收購,收購之際,這座批發市場已經運營了5年時間。

但這個特例在被人和商業收購後的第一年即成了公司重要的「現金奶牛」。2011年,人和商業實現租金收入為3.57億元,其中無錫招商城就貢獻了1.92億元,佔比達到54%。

類似商業地產開發商,人和商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也源自兩部分:一是租金收入,另一是經營權轉讓的收入。所謂的經營權轉讓,其實就是商戶一次性付清若干年的租金。由於人和商業開發的地下空間並沒有土地使用權,因此商舖無法實現產權意義上的轉讓,只能轉讓商舖的經營權。

相比長期持有商舖收取租金的做法,一次性轉讓商舖經營權好處是可以幫助更快地收回項目成本以及改善現金流。2011年,人和商業共實現經營權轉讓收入18.9億元,佔全部收入超過八成。

「但經營權轉讓也存在弊端,人和商業必須不斷開發新項目,以保證持續有商舖經營權可供轉讓。另一方面,正常經營的商舖一般會隨著時間的累積而升值,早早將商舖經營權轉讓出去,意味著無法獲得高溢價。」一位地產行業分析師表示。

上述分析師認為,今年6月人和商業突然希望將提供公司過半租金收入的無錫招商城調整為經營權轉讓,實際上亮起了公司急於從項目套現的紅燈。

公司現金告急

人和商業在無錫的舉動也許並不出人意料。今年5月24日瑞銀曾發出一份晨會紀要,該報告指出,直至報告日,人和商業今年尚未完成任何面積的經營權轉讓。對於去年全年收入八成來自經營權轉讓的人和商業而言,這無疑會導致公司面臨嚴峻的現金流危機。

人和商業面臨的現金流危機到底有多嚴峻?根據人和商業去年年報,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銀行結餘及庫存現金由2010年底時的88.19億元急降至僅剩21.5億元。而另一方面,2011年人和商業行政費用和其他經營費用即達7億元,一年內到期銀行貸款5.55億元,債券以及銀行貸款的年利息8億。換言之,21.5億現金餘額僅夠覆蓋這三項支出。

危機之下,人和商業利用人防工程開發地下商城這一特殊模式的風險也在逐漸顯現。

按照政府頒佈的相關規定,人防工程的擁有權和經營權是分開的,開發、運營地下商城的人和商業,並沒有項目的土地使用權。沒有土地使用權意味著,人和商業便無法像一般地產開發商那樣通過抵押土地獲得開發貸款。

同樣因為沒有土地使用權,承讓經營權的商戶也無法通過抵押土地使用權及房屋產權的方式從銀行獲得商業貸款。無法貸款會降低商戶承讓經營權的意願,為此人和商業設計出了一套特殊的融資模式——用公司銀行存款為承讓商戶的銀行貸款提供擔保,而這導致人和商業置於銀行的存款中,相當一部分其實是受到限制的。在公司現金緊張的情況下,這會給流動性帶來負面影響。

人和商業2011年年報顯示,人和商業為各種貸款提供擔保的存款金額達到3.35億元,倘若承讓經營權的商戶違約未能償還相關貸款,則按規定,人和商業必須承擔償還責任,而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人和商業的流動性又將進一步惡化。

對於無法通過抵押土地獲得貸款,同時還要將銀行中的存款為經營權受讓方提供擔保的人和商業而言,融資的主要途徑就只剩下抵押股權貸款以及發債。事實上,過去三年,人和商業通過高息票據募集了近9億美元資金。

在2010年5月18日,人和商業發行了3億美元、2015年到期的優先票據,年利率為11.75%,2011年9月10日和11月15日,人和商業又一共發行了6億美元、2016年到期的優先票據,年利率13%。但隨著發行票據對提高公司流動性正面效應的逐漸消失,如今這些票據每年產生的高額利息正演變為沉重的財務負擔。

 

香港一位債券分析師告訴記者,人和商業目前的情況已經很難再通過發債方式募集資金借新補舊。瑞銀在5月曾作出預測,今年人和商業的收入可能同比銳減71%。

於是,現金流困境下的人和商業,在6月時萌生轉讓無錫招商城部分商舖經營權,以改善流動性的想法,便顯得不那麼意外。

「提款機器」

追溯人和商業近四年的上市之路,從2008年在市場環境不佳的情況下逆勢登陸香港資本市場、被奉為開創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並有各方投資大佬為其站台,到如今多個項目爆發問題、公司業績下滑、現金告急,籠罩在公司之上的光環已消失殆盡。

人和商業的上市招股書聲稱,由於利用人防工程開發地下商城未被歸類為房地產開發,因此無需支付土地出讓金及土地增值稅,將比其他商業地產開發商有著成本上的優勢。

但人和商業2011年年報顯示,開發地下商城的建設成本達到每平方米8337元,明顯高於一般地上建築的建設成本,這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免交土地款所帶來的成本優勢,與此同時,沒有土地使用權給公司帶來了一系列融資壓力。

在人和商業上市前夕,投資界大佬紛紛入股曾一度成為奇觀。

2007年12月14日前後,鄭裕彤控制下的新世界系通過旗下多家投資公司向人和商業實際控制人秀麗·好肯認購了13億元股份。2007年12月28日,兩家PE——資金國際(Capital International)和紅杉資本分別向控股股東認購了8億元和1.8億元的股份。2008年1月31日,新世界系旗下的億采投資有限公司,以及另外三家投資者一共認購了人民幣13億元的股份。

不過三輪上市前融資籌的35.8億元資金,人和商業的實際控制人秀麗·好肯只將其中14.3億元用於了上市公司,其餘則全部為個人套現,共計21.5億元。

秀麗·好肯的套現腳步並沒有就此停下。2009年7月,秀麗·好肯以1.86港元減持10億股,套現18.6億港元。記錄顯示,此後秀麗·好肯還進行了若干次減持,截至去年底,秀麗·好肯持有人和商業的權益已由上市之初的68.96%的權益下降至48.8%。

而秀麗·好肯的胞弟,同時也是人和商業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的戴永革也在上市公司享受著高額年薪。2011年,戴永革從上市公司領取的酬金達到4069萬元。

就在上市公司成為實際控制人以及董事會主席「提款機」的同時,人和商業的小股東們卻等到了2011年不派息的結果。

在公佈2011年業績時,人和商業更改當年會計制度的做法也備受爭議,將投資物業的會計政策由以成本模式改為以公允價值模式入賬,令物業公平值由13.33億元暴增至68.67億元,從而實現淨利潤同比上升44.4%,達到52.7億元。

但通過財務技巧獲得的「紙上富貴」,並不能改變人和商業實際面臨危機的處境。

7月25日,瑞銀指出,由於缺乏銷售、應收賬款延遲結算及持續資本開支要求,人和商業將尋求任何可能的手段來提高現金流,但至今公司流動性的改善進展成效甚微,因此再度削減公司目標價至0.28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267

三大黑洞 揭開潛藏使用危機 你用的保養品 安全嗎?!

2013-07-15  TWM
 
 

 

國際知名化妝品品牌佳麗寶爆出問題產品,令消費者一陣譁然。

但其實,佳麗寶事件只是台灣每年千億元市場的冰山一角,由於相關單位管控鬆散、消費者認知不足,再加上廠商唯利是圖,台灣的化妝品危機指數事實上並不小於食品,其中的黑洞,值得國人關心。

製作人‧李建興 撰文‧鄧 寧 日本知名化妝品品牌佳麗寶(Kanebo)上周爆出美妝市場史上最大規模的回收事件,起因即為佳麗寶集團獨家研發的「白樺精萃」(Rhododendrol,杜鵑花醇,簡稱4-HPB)成分,疑似造成日本三十九名使用者皮膚產生白斑症狀。

雖然該成分尚未被證實會造成白斑,且在二○○八年上市後累計出貨的四三六萬個產品中,僅有三十九人通報問題,比率相對偏低,故有部分皮膚科醫師傾向於是個人體質過敏所引起,但不管結論為何,佳麗寶事件凸顯出化妝品成分的安全性有多麼被大眾所疏忽。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邱品齊指出,佳麗寶事件確實特殊,因「杜鵑花醇」已通過日本厚生省與台灣衛生署核准上市,但卻有消費者在使用後產生暫時性的明顯白斑。

臨床上來說,白斑意味著黑色素細胞死亡,必須藉由擦藥、吃藥或光療等醫療處理才能回復,若該成分引致真正的白斑症狀,那事情就真的嚴重了。

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更嚴正指出,化妝品的生產、製造過程相對於藥品、食品寬鬆許多,國內主管機關極少主動去查驗安全性,消費者更不會進一步去查證每種成分,讓廠商輕輕鬆鬆就能賺到大筆的錢,事後出問題只要下架就好。

但是,在化妝品成分安全性認證不足問題根本沒有被解決的情況下,消費者要如何用得安心?

黑洞一

新品層出不窮,管理法規寬鬆對於化妝品管理寬鬆的指控,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醫妝組表示,化妝品多使用在皮膚表皮,採取風險管理方式,不會對廠商要求太多安全評估項目,若今日查驗化妝品標準比照藥品,那市面上可用的化妝品就會和藥品一樣少。

但就現實情況而言,因美妝市場競爭愈趨激烈,以美白產品來說,傳統的維他命C、熊果素、麴酸等美白成分已難以滿足求新求變的消費者,廠商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也不得不四面八方探索新成分,基本上也難以進行完整的長期安全性測試再上市。

邱品齊指出,化妝品本來就是化學成分的混合物,短期副作用雖不如藥品大,但長期副作用就有待確認。且新興技術與成分層出不窮,其長期風險其實並沒有嚴謹的機制加以把關,目前多僅局限於短期的安全性測試,通過便能開發成產品上市。

更危險的是,這些新興技術與新興成分多半未經長期追蹤,消費者就好似化妝品廠商的白老鼠,一直要等到出問題了,才會被注意到。

不僅此次引爆白斑疑慮的杜鵑花醇屬於近幾年才研發上市的新品,邱品齊點出幾項需要留意長期安全性的美白成分,都是近一、兩年為時尚美妝雜誌大力捧紅的熱門項目,如同屬於間苯二酚衍生物的苯乙基間苯二酚(Phenylethyl Resorcinol)、4-n-丁基間苯二酚(4-n-Butylresorcinol),因被發現具有強力的潛在美白功效,已開始被部分跨國集團應用於美白產品中。

另外,還有宣稱可抑制黑色素生成的胜肽以及核糖核酸干擾 (RNA interference, RNAi)技術等,因涉及細胞生理或基因機轉的調控,甚至是藥物的作用機轉,逾越了化妝品的範疇,「簡直可說是兩面刃。」

黑洞二

產品效果愈強,成分風險愈高市面上,常可見到許多保養品以速效、強效作為號召,尤其是美白產品,因消費者迫不及待要在臉上看見成效,需費時一至兩個月才能見到成效的傳統美白原料,便逐漸為廠商與消費者所摒棄。

但前述的間苯二酚衍生物,即因美白速度快,而崛起成為市場新寵兒,但其長期安全性與對皮膚的刺激性,其實仍無人可作擔保。

另一方面,許多皮膚科醫師皆同意,產品效果愈神奇,愈可能含有違法添加物,消費者最好選擇衛生署核准的成分,勿貿然聽信廣告或是行銷宣傳美言。

吳家誠便強調,化妝品、保養品中若含有愈強力的成分,風險就愈高。

以美白產品為例,因其主要是藉由氧化作用或強力酸鹼作用,破壞皮膚表層達到美白效果,美其名為換膚,而健康的皮膚每二十八天便會完成一次更新週期。他指出,人一生當中約可更新一千次肌膚,時下愛美女性藉外力不斷強制細胞更新,到老的時候皮膚便有可能急速老化。

甚至許多化學成分還牽扯到強力氧化與滲透性,吳家誠說:「不排除有致癌的可能。」簡單來說,只要在科學上的安全性認證不足,在專家眼裡,這些新成分、新技術的風險便愈高。

吳家誠建議,相較於檢舉通報等被動手段,如杜鵑花醇這一類安全性沒被完全掌握的化學成分,衛生署根本不應該容許其使用在上市產品,他說:「連推行GMP已久的食品也無法真正掌控添加物成分,化妝品更應該要比照食品安全規格加強檢驗。」市面上化妝品種類繁多,銷售管道也相當多元,根據台北市化妝品商業同業公會統計,全台登記設廠的化妝品製造廠商便有六七五家之多,若再加上貿易商、平行輸入進口商等,國內相關業者至少超過上千家。

而根據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產業資訊處統計,二○一一年我國的化妝品進出口產值約達九四九億元。

黑洞三

通報系統虛設,不利產品追蹤然而令人擔心的是,這近千億元產值的產業中,卻充斥著廣告不實的情事。去年衛生局的罰款總餘額為一億五四四五萬元,其中占比最大的便是來自於違反︽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的裁罰,共五三五二萬元,高達三○%。

再試想,每年周年慶檔期百貨業者拚業績,人氣紅不讓的指標性商品便屬一樓的化妝品專櫃,單日動輒便是五千組以上的特惠組秒殺;而在網購平台、水貨店流通的化妝品更是不計其數。

但真遇上產品出現問題時,多半的民眾僅是採取換個品牌、換樣產品的作法,從未想過去檢舉不良的化妝品,讓許多有副作用的成分未被記錄、追蹤,形成美妝行業枱面下龐大的黑洞。

事實上,除了打電話給衛生所,或是直接帶著產品前往檢測外,衛生署建立了一套線上化妝品不良品通報系統,該系統的成立並非為了取代現有衛生單位行政流程或是消費者保護機制,主要是期望能藉由使用者通報,促使廠商提升產品品質,也為研究單位建立統計數據樣本。

衛生署表示,化妝品不良品通報系統自二○○九年啟動,運作已邁入第五個年頭,尚處在「大力推廣」階段,知道有此通報系統的民眾仍相當有限,建議消費者除了直接向業者反映外,也能向衛生署檢舉,有利後續追蹤。

為自己把關

消費者要詳閱產品標示

邱品齊提醒民眾,有些成分並非不能用,但因國內外法規不同,部分在國外被列為化妝品的產品,在國內卻屬於藥品,若代理商家未申請藥證就賣給消費者,極有可能因此造成皮膚傷害。

舉例來說,對苯二酚(Hydroquinone)因西方人使用較不會造成色素沉澱,因此管制寬鬆,可用於化妝品,但在台灣便列為藥品管理,係因東方人黑色素細胞旺盛,須由醫師開藥,使用三個月後還須停藥評估。

另一種情況則是國內外對成分的濃度規範不同,若廠商未注意或故意忽略,就會違反法律規範,建議主管機關將管理法規補齊,或是參照國際標準,與國際接軌。

佳麗寶事件雖是單一事件,但卻反映出國內外主管機關對於化妝品新成分的監督漏洞。

愛美是人的天性,但卻很少有人會注意產品成分的長期安全性,廠商的良心無法強求,消費者只能更加詳閱產品標示,為自己的肌膚把關。

衛生署公告核准美白作用的成分表成分中文名稱限量(%)

使用濃度用途

維他命C磷酸鎂鹽(MAP)3美白維他命C葡萄醣苷(AAG)2美白

麴酸2美白

熊果素7美白

維他命C磷酸鈉鹽(SAP)3美白

鞣花酸0.5美白

洋甘菊萃取物0.5防止黑斑、雀斑傳明酸2-3抑制黑色素形成及防止色素斑的形成甲氧基水楊酸鉀酸1-3抑制黑色素形成及防止色素斑的形成,美白肌膚3-氧-乙基維生素C 1-2抑制黑色素形成及防止色素斑的形成,美白肌膚二丙基聯苯二醇0.5抑制黑色素形成、防止黑斑雀斑,美白肌膚傳明酸十六烷基酯3抑制黑色素形成及防止黑斑雀斑,美白肌膚杜鵑花醇2抑制黑色素形成及防止色素斑的形成,美白肌膚維他命C四異棕櫚酸鹽3抑制黑色素形成附註:上述14種成分係經證實具有美白效果,業者可在廣告或產品標示中宣稱功用,其餘未列入之成分只要不違反禁用規定、非屬藥品成分,亦可添加在化妝品中,但業者不能誇大宣稱具有美白效果,違者將視情況懲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92

普拿疼藥廠涉賄 揭中國藥價黑洞

2013-08-05  TCW
 
 

 

普拿疼製藥廠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最近的頭痛問題,恐怕吞再多藥也無解,因為中國官方指控,這家英國藥廠六年來在中國賄賂金額高達人民幣三十億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四十六億元),中國已逮捕四名GSK中國涉案高層;另一家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 Zeneca)上海辦公室也遭搜查。

藥廠行賄案曝出中國醫療體制腐敗現況,這其實是政府價格管制下,以藥養醫的必然結果。

講疏通、打交道行賄黑金轉嫁暴利藥價

GSK中國副總裁兼企業運營總經理梁宏對新華網坦承,在中國,一種藥品要上市,必須疏通各個環節:藥品註冊涉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價格涉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想進基本醫療保險用藥要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進地方要跟地方招標辦打交道,進醫院更要打點醫院院長、藥劑科主任和各科醫師。

鉅額黑金被轉嫁到藥價中,梁宏估算約占藥價比率兩到三成。成本人民幣三十元的藥,加計「行政打點」費、廠商利潤,最終賣到患者手上暴增為人民幣三百元。

中國藥價虛高的癥結有二。醫院逾九成是公立的,主宰醫療行業;另一病根是以藥養醫。根據《財星》(Fortune),中國公立醫院收入來源包括:政府撥款、醫療服務及賣藥。其中,政府撥款只占中國公立醫院預算一成。為了讓人人看得起病,政府把醫療服務價格定得很低,醫院提供醫療服務注定賠錢,因此中國政府允許醫院按進藥價格另加一五%賣給患者。

由此,藥品利潤變成醫院的命脈。賣藥收入一般占城市公立醫院收入四成至五成,在農村,這個比率還要更高。

透過高藥價補貼醫療的模式,不僅墊高人民的醫療成本,同時鼓勵了貪污。經由賄賂、走私等不平等競爭方式取得超額收入的行為,經濟學稱為「尋租」。政府官員若發現尋租現象有利可圖,就會主動「設租」,迫使企業經營者對他們上貢。如果其他人都在收受賄賂,那麼做一個清官的相對成本就會很高。《財星》便直指,在中國醫藥價格管制失調的制度下,好人也會被迫變成壞人。

中國政府若光是抓外資黑金,而不從醫療體制病灶改革,老百姓也只能為高藥價繼續頭疼下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60

政府文件不盡不實 電視發牌遺三大黑洞

2013-11-07  NM
 
 

 

立法會表決引用特權法調查免費電視發牌事件的議案前夕,梁振英政府本週二披露六頁紙書面聲明嘗試解畫,但聲明不能釋除外界對香港電視網絡落選的三大疑團,包括誰界定電視市場承受能力,為何改變發牌遊戲規則,以及如何判定香港電視網絡落選。

由「魔童」王維基創辦的港視晚上發表聲明,直斥梁振英一手炮製的文件「不盡不實」,重申「可以沒有牌照,但不可以沒有公義」,促請政府還港人真相,重建管治威信。有泛民立法會議員指,文件純屬「炒冷飯」,料激發更多市民週三包圍立法會。

本週二下午四時二十二分,即政府發表所謂闡述免費電視發牌決定理據的文件十八分鐘後,身在樹仁大學出席講座的王維基,從在場工作人員手上接過這份聲明,看畢後向在場的學生說:「呢份嘢都唔敢講我排第幾o架,佢都無講到我係差,係repeat之前嘅嘢之嘛,無新嘢!」

約二十分鐘後,王維基離開現場,表示須先研究文件內容,再沒回應傳媒提問。港視晚上七時許發表聲明,指政府向部分議員披露顧問報告內容,坊間亦流傳有關報告資料,但當局拒絕公開報告,並反對港視對外公開,是不公平、不公義的做法,港視強調,他們要求的「只是一個合理交代、一張客觀的成績表,讓我們知道『錯在哪裡』」,但政府的聲明仍舊祭出「四個準則、十一個因素」的原則性闡述,並無任何實質資料,亦無解釋港視比其他申請機構哪些條件遜色。

符合十五準則因素

港視聲明又要求政府解釋,「行會成員並非每位都擁有商業營運經驗,亦無經營電視台經驗,為何沒有依據廣管局『全發三牌』的建議及專家顧問報告的排名?假如不同意專家報告,認為有粗略,為何不發還重做?」聲明附上十七頁簡報資料,指已就政府提出的「四個準則、十一個因素」再作檢視,確定全部達標,包括負債比率較其中一家機構少、承諾營運首五年提供全面覆蓋率,並且過去四年和有關當局有逾百次信件及書面溝通等。立法會週三表決動議,決定是否引用權力及特權法,向政府索取免費電視發牌文件,表決前夕,梁班子和港視埋身肉搏逐漸升級,梁振英週二早上出席行政會議例會前,預告政府將發出六頁書面聲明,進一步解釋決定的準則和依據,並老調重彈搬出行會保密制死撐:「我哋唔會破壞任何制度(集體負責及保密制)。特區政府十分重視制度,亦希望全社會重視我們社會固有的制度。」

未能解釋三大疑團

不過,梁振英連日約晤建制派議員,選擇性披露顧問報告部分內容爭取支持,但向公眾交代的書面聲明,沒有任何新的資料解釋港視不獲發牌的原因,而且更暴露出梁振英政府的決定自相矛盾、獨斷獨行,留下發牌問題的三大疑團,猶如黑洞吞噬港視和港人的知情權。自港視不獲發牌後,其中一個爭拗地方是為何不發出三個電視牌照,根據政府的聲明引用顧問研究結果,「市場應可支持三家機構(包括兩家現有持牌人)持續經營。顧問認為如市場情況理想,則或有可能支持四家機構持續經營,並認為本港免費電視市場將難以支持五家機構持續經營。」然而,聲明指行會以謹慎態度考慮公眾利益時,「循序漸進地引入競爭」是重要因素,但既然顧問研究都表明市場可支持三家機構,那麼為何政府不謹慎地只發一個新電視牌照,這不是更切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口中經常掛著的循序漸進原則嗎?他週二傍晚回應時,特別強調五家機構是包括現時無線及亞視兩家電視台,但這豈非政府擺明要保住既得利益者,才要把港視摒棄?另一個大黑洞,便是政府擅自更改發牌準則,由達標者入圍變為有篩選的審批。綜觀整份聲明,政府強調「行會一直嚴格奉行保密制,政府必須按現有法律和制度辦事,不應因個別事件在事後背離制度」,但口口聲聲尊重制度的梁班子,竟然透過「搬龍門」、「吹黑哨」迫使港視落選,所謂的進一步解釋資料亦無對此回應,試問怎可平息港視員工及市民的不滿?最後一個重要的疑團,是政府解釋行會根據四大準則考慮是否發牌,認為奇妙電視及香港電視娛樂較王維基的香港電視優勝,但綜觀整份聲明,仍然沒交代港視哪一方面的評分或表現較差,只是以一句「行會成員的評核是整體性的判斷」作為理據,但究竟這個判斷有無客觀標準,抑或只是長官意志推動各行會成員拍板,當局未有任何交代,簡單而言「港視輸乜都無人知」!

政府恐怕亞視執笠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認為,政府的聲明大玩語言偽術,愈描愈黑:「四個字,驚亞視執笠!真正嘅公眾利益,係喺自由市場俾消費者隨意揀,而家係政府幫你揀,有無搞錯?聲明唔敢講港視排第尾,好明顯係唔夠膽講,簡直係卑劣嘅做法。」她相信,這份聲明會激化更多市民反對政府發牌的決定,相信週三有更多人到立法會抗議。

免費電視牌照風波

10月15日‧政府宣佈奇妙電視、香港電視娛樂原則上獲發牌照;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以一籃子因素,回應香港電視網絡不獲發牌原因10月16日‧王維基宣佈裁員三百二十人,不排除尋求司法覆核10月20日‧行會召集人林煥光指行會成員已盡最大努力,就發牌向政府作建議,但最終由特首拍板;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兩度發稿回應,重申決定無政治考慮‧十二萬市民及港視員工包圍政府總部集會,表達「我要第五家電視台」訴求10月22日‧梁振英首次回應事件,指政府不能「來者不拒」,強調發牌絕無政治考慮‧王維基回應稱,梁的講話「火上加油」,無助解決事件,表明提出司法覆核,相信勝算相當高10月25日‧立法會內會否決引用特權法索取與發牌有關的文件10月28日‧港視發表聲明,考慮不申請司法覆核,促請政府盡快公開交代10月29日‧梁振英六度重申沒人能破壞行會保密制,堅拒披露發牌理據,若有人提出司法覆核,才向法庭詳細解釋11月2日‧立法會議員林大輝引述梁振英稱,未來幾日會就發牌問題向公眾進一步解釋,強調不希望打官司11月3日‧立法會議員馬逢國不同意以特權法衝擊行會制度,但考慮較後時間提出司法覆核11月4日‧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在引述政府官員稱,港視在財務持續能力評分是三申請者中最差,拖累港視總體得分最低,因此失落牌照‧王維基出席浸大閉門講座,指最快週二或三公開報告,已致函政府要求批准公開報告內容11月5日‧政府發表六頁聲明,進一步解釋決定準則和依據。梁振英解釋,發牌根據四大準則,包括申請機構財政能力、節目投資、技術水平,以及策略及製作能力‧政府中午回覆港視,表明反對披露有關顧問報告文件內容‧港視批評政府聲明不盡不實11月6日‧立法會表決引用權力及特權法,強制政府交出有關發牌的內部文件

梁振英捨「特首」自保

免費電視牌照風波爆發至今,行政會議一度出現「跳船」疑雲,最終週日行會召集人林煥光變調,改撐發出兩個免費牌照乃「客觀而有根據的決定」後告一段落。不過,被王維基批評發牌乃「一個人的決定」的梁振英,暗地裡施展語言偽術,務求淡化個人責任。香港電視不獲發牌,十二萬人逼爆政府總部抗議,不少行會非官守成員紛紛劃清界線,林煥光更曾表示,行會成員只扮演顧問角色,決定最終卻由特首作出,但他上週日出席電台節目時,刻意澄清「不可能」與梁振英割席。儘管行會成員「歸位」,政府近日再三強調不發牌是行會集體決定,但「苦主」王維基鎖定「一男子」所為,公眾觀感上仍把矛頭直指梁振英。梁振英上月二十二日首度回應時,仍強調是「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的決定;及至二十九日再開腔回應,更說:「發免費電視牌照的最終決定,是在行政長官和行政會議……我和行政會議,以及特區政府都是秉承引入新的競爭這個宗旨……」然而,梁振英本週二再回應時,多次重複「行會的決定」、「行會的考慮」,之前的「我」、「行政長官」等詞彙卻消弭於無形,悄悄地扭曲了「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的憲制角色和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9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