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間伯克希爾哈撒韋召開股東大會,股神巴菲特攜搭檔伯克希爾副主席芒格出席並接受來自全球各地股東的提問。在今年的大會上,超過40000人與巴菲特和芒格一起度過了將近8個小時。會上巴菲特承認自己錯過最大的投資機會就是谷歌和亞馬遜,對於接班人問題,巴菲特表示還沒有考慮過,只有董事會知道最後結果。當被問及伯克希爾能否在中國複制成功時,搭檔芒格認為中國市場估值比美國低,有美好的未來,但會經歷成長的煩惱。巴菲特則強調“芒格預言,中國市場表現將超越美國”。
比亞迪是目前為止伯克希爾唯一投資的中國公司
對於第一財經記者有關中國經濟看法的提問,巴菲特笑著說:“你可能知道得比我更多。”記者告訴他,今年大約有3000多名中國投資者來這里參加股東大會,巴菲特打著哈哈說“今年很多啊”。
然而,對於包括第一財經記者在內的許多中國記者詢問他關於中國的投資計劃時,他避而不答。他承認,比亞迪是目前為止伯克希爾唯一投資的中國公司,並且這是合夥人芒格的決定。“他應該比我知道更多(關於比亞迪的事情)。”巴菲特說。
另外,巴菲特提到,“我們會在中國找到機會。問題是,這個機會必須夠大。在美國也有這個問題。大小沒有精確的標準,但是如果到50億美元,就比較有意思了”。他還提到,他不太清楚中國房地產市場是否有泡沫。
伯克希爾接班人會是誰?巴菲特:首先他得有錢
巴菲特表示並沒有考慮接班人的事情或者有哪些人的名字,“我沒有多想。有很多好的經理人在我們的公司,因為好的公司就必須要有好的經理人。但是是否這些經理人能夠成為我們的接班人,這不見得有關系。”
巴菲特說,自己本身期望,接班人或者下面第一個,他已經非常有錢了,他不用擔心要賺更多的錢,這是第一個條件,而且已經工作了很久了,他已經非常富裕了。他並不是因為今天能賺十倍以上的錢才來這里工作,這是第二個條件。他家里已經有錢了或者他本身已經累積了很多的財富了。
巴菲特去世後伯克希爾會怎麽樣?
一位股東提問稱,如果伯克希爾股價在巴菲特死後下跌,那董事會是否會進行回購。 巴菲特表示:“如果我今晚死了,伯克希爾股價明天就會上漲。” 不過,如果股價下跌,巴菲特表示,董事會屆時決定回購股票,那是合理的。他說:“如果股價因某種原因跌至吸引人的水平上。我不認為回購股票會令人厭惡。”
有人提問巴菲特為什麽建議自己的妻子在自己死後要投資指數基金而不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
巴菲特說:“她將擁有超於她所需的金錢。”因此指數基金對於那些期望獲得最少憂慮的人來說這是最好的投資。巴菲特還指出,他死後所持有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將全部捐給慈善機構,他的妻子將不會從中獲得一分好處。
巴菲特講解伯克希爾第一季度財報
周四盤後發布的財報顯示,伯克希爾第一季經營性每股收益2163美元,預估為2705美元(預測區間2472-2840美元)。第一季凈利潤40.6億美元;第一季每股賬面價值178073美元。
巴菲特稱:“我們發現像投資方面的回報,短期其實根本不意味著什麽,我們可以承擔很多這方面的損失。但我們並不是很執著於想這個時間,因為這跟我們內在價值息息相關,我們並不是做這樣的一個收益的預測。我們3月31號做了什麽?我們有超過900億的資金,所以希望給大家匯報這一點。希望把這些收益能夠接下來繼續進行投資。”
巴菲特提到一個重點,今年收益方面拿到35%的稅收,損失方面卻不會承擔這樣大稅收的損失。今年如果有損失的話可以看到真正稅收它的價值對公司會有多大。這會是公司今年一個比較小的側重點。
另外巴菲特表示,也希望可以加快損益程度。12月31號時假設有一個新的稅收法案出臺,對公司產生一些正面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承保金額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動。
巴菲特:IBM是判斷錯誤 後悔錯過谷歌和亞馬遜
投資者問,伯克希爾一直避免購買科技股,因為巴菲特和芒格表示他們不了解這個領域。但是2011年伯克希爾買入了IBM,在2016年又買入了蘋果公司股票。最近巴菲特改變了對IBM的看法並拋售了三分之一的持股。那麽伯克希爾怎麽看待對蘋果公司的投資?
巴菲特表示,對IBM的判斷錯誤。但是蘋果和IBM是非常不同的公司,蘋果更偏向於一個生產消費品的公司。他說:“這是兩種不同的分析。並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我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答案。但這是兩種不同的決策。”
此後,他和芒格表示,錯過兩次投資科技巨頭的機會:谷歌和亞馬遜。他們非常看好這兩家公司,但沒有投資。芒格稱,自己並不為錯過了這次投資機會而感到遺憾,這家公司的成功比谷歌還難預料。
巴菲特表示幾年前沒有買入谷歌的股票是一個失誤。巴菲特以前經常說他會避免科技類的股票,因為他常常搞不清楚這些科技公司是如何賺錢的,以及他們是否能長期保持盈利。在谷歌的例子中,巴菲特表示他本可以發現這家公司擁有巨大的廣告業務,因為他自己的公司曾經也為谷歌的廣告業務利潤做過貢獻。
芒格表示,伯克希爾在投資沃爾瑪上也犯過錯誤,他們在2016年底拋售了大部分持有的股票。巴菲特稱,過去他們沒有預料到亞馬遜將會威脅零售產業。
巴菲特表示現在美國市值最高的股票主要都是科技股,這個群體包括蘋果、微軟、雅虎以及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他為這些公司輕資產運營所帶來的成就感到驚嘆。
千億美元現金怎麽用?巴菲特:一半以上現金或用於並購
伯克希爾賬上近千億美元現金的歸宿,依然是投資者關註的熱點,巴菲特坦言,伯克希爾公司的現金總量已經從去年年底的860億美元升到了940多億。據媒體測算,隨著旗下幾十家子公司貢獻利潤,這個數字到今年年中可能飆升至1千億美元。“如果發現合適的機會,我們將把一半以上的現金用於並購。”巴菲特說。
在2017年致股東信中,巴菲特曾表示“我們擁有大量的現金,渴望在可能已經一團糟的保險市場創下新的業績”。但是,他也提到,其中大部分現金是“由公司的多個保險子公司持有……盡管我們仍然有許多不同的途徑來投資這些現金資產,但是如果這些現金資產是由伯克希爾哈撒韋母公司持有,我們的投資選擇將不受限制”。
巴菲特:中國股市有時像一個賭場
當被問及中國股市波動時,巴菲特稱,中國股市有時像一個賭場。他表示,相比於那些股市已經存在上百年的市場,在市場發展的早期階段,人們往往更容易投機。美國曾經也是如此。
巴菲特說:“市場有賭場的特性。這吸引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身邊有朋友因為股市發財的人。相比於經歷過瘋狂投機的人,那些還沒有經歷過股市風風雨雨的人更容易進行投機。”
芒格說,中國股票比美國股票便宜。中國擁有光明的未來,但也會經歷成長的煩惱。
巴菲特:伯克希爾未來有可能支付股息
伯克希爾在最近發布的一季度財報里稱,現在持有價值950億美元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該公司有史以來的紀錄新高。
巴菲特表示,當伯克希爾擁有的現金量超出其合理配置的能力時,公司將考慮這麽做,即使是他在職的時候。他補充道,伯克希爾可能會通過額外的股票回購,甚至股息的方式來返還這些現金。過去,巴菲特曾表示在他退休前根本不會考慮分發股息。
不過,一個現實的問題是,一旦分發股息,人們會預期公司直到面臨問題時才會削減股息。但巴菲特表示:“如果我們覺得我們不太可能在合理的時間里使用所擁有的現金”,伯克希爾哈撒韋將研究如何返還這些現金。但現在,巴菲特很樂觀地認為,公司有能力配置這些現金。
他還表示:“我確信在未來十年里,我們將會遇到能讓我們大規模進行明智投資的市場”,但不知道是何時。也可能是九年以後了,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沒有辦法三年後和你說,(或許倒時伯克希爾將擁有1500億美元現金),派息是一個好決定。
巴菲特:航空行業競爭非常激烈 許多公司臨破產威脅
在過去一年中,伯克希爾已經投資了美國航空公司,達美航空公司,聯合大陸航空公司和西南航空公司。巴菲特說,與許多觀察者的分析不同,巴菲特認為其對航空公司的投資與伯克希爾的鐵路業務沒有可比性。
巴菲特稱, 伯克希爾是這四大航空公司最大的持股人。而這個產業現在也是面臨著不少的風波。所有這些業務都會有很多的問題,有一些甚至面臨比較大的損失。 巴菲特猜測,四大航空公司都會有更大的收益,但是關鍵在於它們的運作率,運作的幾率是多少,它們的邊際收益會有多少,是不是值得現在這樣做。巴菲特稱,作為長期來說,我們是不會毫不猶豫的。
巴菲特表示,航空這個行業是競爭非常激烈的一個行業,很多時候都是采用自殺性的方式在進行運營。而伯克希爾在很多大型的航空公司都有一些持股,而很多可以看到,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航空公司,都會或多或少面臨破產的威脅。很多時候都是在大概80%能力範圍內來進行運作。
巴菲特談人工智能:會帶來顛覆性變化
巴菲特說,他對人工智能沒有什麽見解,在未來十年當中有很多的事情會發生。它們會大大減少雇傭員工的數量。這對於公司某一個業務不會是好事,但對整個社會來說是好事,比如以前需要150萬做這個事情,而一個人工智能去做所有的這些事情,那是多大改觀,生產力是多大的提高,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會帶來非常巨大的變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與政府之間的關系,都會相應的進行改變。
把這個觀點進行推進,可能會帶來一個後果就是,我們在人工智能的進展會帶來積極的影響。這也是對整個社會來說,最後是有益的。但是它會帶來非常顛覆性的變化。造成其他很多的問題,對民主的影響,以及對很多這方面相應的貿易各方面的影響。特別是政治方面的影響,非常具有不確定性。
芒格並不像巴菲特一樣擔心。他表示,生產率更高,社會更好,而這些所有這些變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你不用擔心生產率每年上漲25%”,他覺得更值得擔心的,反而是每年都不到2%的增長。
巴菲特繼續為可口可樂辯護: 不會損害健康
巴菲特連續第三年被問及關於可口可樂的問題。提問者認為可口可樂和巴菲特投資的很多糖果公司都是對於世界的不敬,因為他們傷害了很多孩子的身心健康。 巴菲特的解釋則是:我每天都喝可樂,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麽問題,每天喝掉糖,對我的身體也沒有什麽問題,我從來不認為,投資這些東西是對人類身心的傷害。
巴菲特說:“我一生中都在吃我喜歡吃的東西,而這瓶可口可樂,它有12盎司,我每天大概喝5聽。大概有1.2盎司的糖在每罐當中。你可以看一下每個人不同的糖熱量的攝入,我相信我會更願意從可樂中攝入1.2盎司的糖而因此感到開心。1982年開始我就一直沿用這樣的生活方式。”
每經影視記者 丁舟洋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寒戰》曾在香港地區反響很大,是因為大家好久沒看到港式警匪片了,但它其實並沒有那麽好,不應該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很多獎項。而它最終沒有出現在我們‘十大華語片’的評選名單中,這就說明了我們‘十大華語片’評選的獨立性和不妥協性,這就是好樣的!”曾數度擔任金像獎主席的資深影人文雋說。
電影獎評審圈的“老資格”文雋此番點贊的,是“海峽兩岸三地十大華語電影”評選活動。今年,這項內地、香港地區、臺灣地區電影人不受區域劃分的共評三地華語電影的“海峽兩岸三地十大華語電影”已走到了第五屆。這項活動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批準舉辦,由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中國電影評論學會聯合主辦。
▲“第五屆 海峽兩岸三地十大華語電影”終評現場(每經影視記者 丁舟洋攝影)
經過之前的初評,近日這項電影獎的終評討論在北京舉行。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作為獨家媒體受邀參加了此次評審並進行采訪。
圍坐在會議桌前,來自內地、香港地區、臺灣地區的15名評委不僅投下了他們心目中去年公映的十佳華語影片。也透過他們的視角來看華語電影,很有意思。而他們關切華語電影現狀與未來的一番暢所欲言,在中國電影質量促進年里,在香港地區、臺灣地區電影創作者與內地市場日間融合的當下,對中國電影的發展猶有啟示意義。
“觀眾是我們的鏡子,鏡子里看到帽子歪了,你不能去掰鏡子”
拿著初評的入圍名單,文雋首先將炮火指向《擺渡人》。
“我不知道《擺渡人》是怎麽入圍的。反正據我了解,香港地區初評沒選它,內地初評也沒選它。”文雋有些激動地說。在場的臺灣地區評委們聽著只好默然一笑。
▲《擺渡人》在內地收獲4.83億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擺渡人》就是彰顯了這幾年,以為有錢,把所有大導演、大明星全部放在一起就是好的一種資本玩法。從票房到口碑都讓人失望。我看了真難受。”文雋說,“就算把電影當作產品來看,這也是個不成功的產品,阿里影業也賠錢了,所以1+1+1+1+1不一定等於5,可能等於負5。”
在文雋看來,這似乎是電影拼資本導致的一種負面教材。去年中國電影市場暑期檔遇冷時,文雋就曾對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表示,“電影不是買東西,如果有錢就能拍出好電影,那香港地區的電影早就被李嘉誠包幹了。”
▲曾數度擔任金像獎主席的資深影人文雋(主辦方供圖)
當IP變成一種口頭禪,當熱錢追著明星跑,感受最深的莫過於一線導演。
“不可否認的是,國產電影的大勢比起以前好了太多太多。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的電影都是‘不求藝術有功,但求政治無過’,電影索然無味。”50後的上海導演張建亞接過文雋的話頭說,
“而現在的問題是,資本拿著錢讓你做拷貝工作。《泰囧》火了,讓你也拍個泰囧。我為什麽要拍這個呢?要比更高更快更多的話,我們就不從事文藝了。”
“拍電影就是要個人做個人的,即便是同樣的題材,也要拍出新角度。”張建亞認為。“可我們不能罵觀眾的喜好。觀眾是我們的鏡子,鏡子里看到帽子歪了,你不能去掰鏡子。”
張建亞點贊去年的《我不是潘金蓮》。“電影中的官員是很醜陋,老百姓也好不到哪去。”不過,電影研究會名譽會長張思濤表示,對《我不是潘金蓮》感到有些矛盾。“它在基本法律設置上是站不住腳的,假離婚在法律意義上就是真離婚,她去告怎麽能辦理呢。”
▲《我不是潘金蓮》在豆瓣電影的評分為6.7分
“我前兩天去參加一個微電影的評選,感覺到現在的年輕電影人很迷茫,他們都在問我,到底該搞什麽類型的電影?”本屆十大華語電影評審會主席丁蔭楠感嘆道,“我跟他們說首先是要做你喜歡的電影,其次是堅持下去。所以我覺得我們的這個評選,要給年輕人一個引領,什麽是好電影。”
“好萊塢把臺灣地區本土電影‘欺負’到這個地步了”
香港和臺灣地區電影近半個世紀的親歷者、著名導演王童非常喜歡入圍的電影《塔洛》,這是一部由萬瑪才旦主導創作的藏語電影,曾一舉拿下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改編劇本獎,並入圍最佳導演獎、最佳劇情片等多項大獎。但這畢竟是一部非常小眾的藝術片,上映後在大眾市場上幾乎發不出聲音。
“電影的本質其實就是用鏡頭講故事,《塔洛》在用一種純真的語言講故事。我感到創作者的初衷不是票房或拿獎,他就是認同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人和那片土地上的羊兒。”王童分析道。
▲《塔洛》在豆瓣電影上的評分為7.7分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CCTV-6《中國電影報道》總策劃張衛則為大制作的商業大片發聲。“我們評獎的時候,一般都是藝術片占絕對壓倒優勢。但我覺得,我們應該‘照顧到’電影工業了。”
張衛在發言中表示,“我前段時間去臺灣地區,親眼看到那邊影城里清一色的美國大片,幾乎找不到本土電影的身影。好萊塢把臺灣地區本地電影欺負到這個地步了。”
更讓張衛感到危機的是,美國大片在中國內地市場上其實也是呈碾壓態勢的。從今年3月的情況就可以看出,近93%的月度總票房被好萊塢大片收割。4月《速度與激情8》(以下簡稱“《速8》”)來了,全國排片比例一度高達80%。即便在5月,幾部優質的華語電影共同發力,也不及《速8》和《銀河護衛隊2》的能量。
▲上映26天,截至今天《速8》仍有8.31%的排片(CBO中國票房/圖)
“這些好萊塢大型系列電影,長期占據著我們80、90、00後觀眾的心理基礎,面對這個現實。作為電影工業的華語導演,和好萊塢能抗衡的,能有多少?”
張衛提出,要清醒的看到前車之鑒,好萊塢已經擠壓的臺灣地區本土電影找不到投資了。反觀現在的內地電影市場,大量中國資本都去投好萊塢電影了。
“這麽嚴峻的情況下,我們這次的‘十大華語電影’有《湄公河行動》《寒戰2》《美人魚》入圍,這是評獎上有意識的去關註商業大片,這是令我欣慰的。”張衛說。
臺灣地區導演、編劇朱延平給出的一組數據更觸目驚心。“入圍本屆‘十大華語電影’的臺灣地區影片有《再見瓦城》《五星級魚幹女》《我要長大》,沒有一部是投資成本超過3000萬新臺幣的(記者註:折合人民幣約680萬元)。完全看不到一點工業化痕跡,都是家庭電影式的制作規模。”朱延平說,去年在臺灣地區票房表現還不錯的電影是《樓下的房客》,完全走血腥色情恐怖路線。
“小清新在臺灣地區,已經罩不住市場了,大家就拍血腥的類型片,往死里拍。”朱延平苦笑道,“去年還有個大制作,《健忘村》成本3.5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8000萬元),結果在內地和臺灣地區的票房表現都不好,血本無歸,對臺灣地區的商業片是重重的一擊。正如片名,大家都忘掉了這部影片。”
▲《健忘村》在內地僅收獲1605.4萬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流星花園》導演蔡嶽勛:有時候需要兩眼一抹黑,嘗試市場上不太多的東西
臺灣地區的電影真的被“欺負”到這種程度了嗎?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在評審會休息的間隙,采訪了王童。
“的確是這樣的,年輕人都是吸收著好萊塢電影文化長大的。”王童說。
“解決的辦法,理想狀況是我們用好萊塢的技術,來講我們自己的故事。比如李安,就是做的比較好的案例。但近年來的實踐,往往是用別人的技術,講了一個好萊塢模式化的故事,而沒有去挖掘能激發我們現實生活與情感共鳴的故事。”王童對每經影視記者表示。
坐在一群元老級電影人之間,臺灣地區導演蔡嶽勛被大家開玩笑稱為“小青年”。但其實蔡嶽勛也縱橫影視界近30年了,也許他的名字並非如雷貫耳,但他執導的臺版偶像劇《流星花園》,相信所有人都不會陌生,F4由此橫空出世,成為一代人的共同記憶。
▲《流星花園》在豆瓣電影的評分為8.1分
面對臺灣地區電影人們的集體焦慮,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也和蔡嶽勛聊了聊。
“市場就是這樣。你越覺得拍出來的東西被人認可的少,就越會往後退,一步步的,越來越不敢創新。前幾年的電影,還出了一些有影響力的比如《love》《賽德克巴萊》等這些電影,這兩年突然又沒有聲音了。電視也是這樣,打開電視看到很多節目,但真正走出去的、有更大範圍影響力的臺灣地區的電視劇不多了。”
“原因非常多,資金的支持越來越少,創作者的視野也越來越窄。”蔡嶽勛說。正如去年李安所說,希望內地電影不要走臺灣地區電影的老路。
“其實現在內地電影走到了跟臺灣地區電影曾經非常像的一個境況,政策非常支持,資本也很支持,很多人投電影,很多人做電影,大家也都愛看電影,票房蹭蹭地往上漲,市場很熱,好萊塢也沒有完全進來。但臺灣地區後來對好萊塢影片的限額完全解開後,臺灣地區本土的電影就完全被打趴下了。”
在蔡嶽勛看來,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其實是突破,去解決問題,超過自己拍過的東西。
“我最近的新作是電視劇《深夜食堂》,資方和演員大多來自內地(記者註:主演黃磊、趙又廷等),目標市場也放在這邊。但我其實最開始是抵觸的,因為這又是一部改編的日本漫畫。我以前拍過的《流星花園》《戰神》《痞子英雄》都由日漫改編,《白色巨塔》改編自臺灣地區暢銷小說。”
蔡嶽勛表示,“我想做挑戰更大、更工業化的作品。”
▲《深夜食堂》海報
但抵不住合作夥伴的多次“安利”,蔡嶽勛還是在坐飛機時買了《深夜食堂》的漫畫看。“一看就吸引了我,好簡單的故事,但有個很奇怪的東西打到你。我就決定要做,這中間就經歷了很多,包括跟日本出版社‘小學館’反複溝通,跟原作者安倍夜郎多次溝通。”
“我們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礎上,要把發生在食堂之外的故事講出來。因為食堂內的人物其實只露出冰山一角。我要通過改編讓故事變得更有戲劇張力。”
蔡嶽勛說,“做影視的,有時候要當傻子,兩眼一抹黑,嘗試現在市場上沒有的或不太多的東西。”
富人排名是個需要持久挖掘並接近真實數據的過程。我們首次詳細公開其中的計算依據和過程,其中或不無疏漏,但期待以此與大家共同探討,幫助我們靠攏相對正確的結果。
作者:陶娟
來源:新財富
幫富人數錢,是個技術活。這個活,新財富一幹就是15年。沒有《人民的名義》里各種花式數錢的手法,新財富小編只有扒公告這樣的笨辦法。
根據我們歷年使用的財富評估方法,2017年“新財富500富人榜”的候選人需要滿足4 個條件:在中國成人、來自商界、個人財富不低於66億元、主要業務在內地。
新財富會根據候選人擁有的主要企業,對其主要股權財富進行評估,主要方法為:
1、對於上市公司,以2016年12 月31日收盤股價(2017 年新上市公司以2017年3月31日收盤價為準)×股份數量計算;
2、對於已披露上市計劃的非上市公司,根據2016年凈利潤估計值×類似上市公司2016年12 月31 日收盤價計算的市盈率×股權比例計算;
3、對於其他非上市公司,以凈資產×股權比例計算,並參考其最近一次發債時的資產狀況或私募融資時的估值情況。
可見,財富的計算,絕不是拍腦袋那麽簡單,而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又會遇到許多技術難題。比如未上市富人旗下公司的資料,以及公司已上市的富人減持套現之後的買房之類非公開投向、股權質押等等,都難有全面的公開資料。
又比如,一些通過BVI或信托持有的股權,難以穿透。
再比如,股票長期停牌的富人,股價測算怎樣才算公允;多層次資本市場下,股權投資一級市場和新三板市場,其股權計價方式和A股的競價交易頗為不同,又如何計算才算公允。
有時,富豪旗下難免有多家上市公司,每家上市公司究竟是另一家上市公司持股,還是富豪直接持有的控股公司持股,需要辨認清楚。如許家印在A股、新三板市場頻頻出擊,不僅嘉凱城被收入囊中,恒大淘寶也早已掛牌,但這些公司都是以恒大地產的名義投資的,就不需另行計算。又比如複星系中,郭廣昌、梁信軍等人是通過獨立於複星國際之外的公司來控股上海鋼聯,那他們在上海鋼聯中的身家就需要額外計算了。
正因為有種種難度,富人排名是個需要持久挖掘並接近真實數據的過程。那麽,具體到中國最富有的十個人,他們今年的財富是如何計算的呢?
今年,王健林父子成功連莊!在新財富500富人榜推出榜單15年來,這是王健林第四次登頂,也是房地產商第六次成為中國首富(碧桂園楊惠妍曾連莊2007、2008年)。
王者的榮耀背後略掛一絲苦澀,今年王健林父子的財富比起去年少了近200億元。先來看他們父子倆的持股結構圖,還是去年的結構,但足夠幫助理解其龐大的財富帝國了(圖1)。
可以看到,王健林父子最重要的三塊上市資產,分別是萬達院線、萬達商業(目前已退市)、AMC,它們往上追溯都是指向萬達集團及王健林、王思聰本人。而萬達集團也是由王健林父子倆全資持有的。而萬達酒店發展(00169.HK)的大股東是萬達商業,因此可以不用單獨計算其持股市值。
先來看萬達院線。萬達院線2016年末市值634.94億元,王健林父子持股比例為60.42%(北京萬達投資直接持有+北京萬達文化),這塊持股市值為383.63億元。曾在2015年上演10倍傳奇的萬達院線(002739),是去年助推王健林登頂的主要動力。然而,在2016年萬達院線一路暴跌,股價從2016年初的120元/股下挫至年末的54元/股,跌幅55%。
萬達院線暴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2016年,A股傳媒娛樂類股票全線深跌,是市場表現最差的板塊,沒有之一;二則影視娛樂等輕資產的證券化明顯受到監管壓力,萬達影視註入萬達院線受阻。隨著萬達院線從千億旗艦回落至639億元市值,持股6成的王健林財富戰鬥力指數大打折扣。
再來看其資產精華:萬達商業地產。由於王健林對於港股只給萬達商業5倍市盈率非常不滿,上市僅一年多時間,萬達商業(原代碼為03699.HK)就於2016年中進行了私有化,萬達集團最終給出的私有化報價為52.8港元/股,退市前萬達商業總股本為45.3億股,也就意味著私有化時萬達商業總價值達到了2128.74億元(1港元=0.89元人民幣計算),王健林按退市前持股54.26%占比計算,此塊持股估值達到了1155.05億元。
這里面的小秘密是,萬達商業私有化時的每股報價比起其停牌前60個連續交易日的平均價格溢價超1/3,如果不是私有化帶來的估值溢價,王健林差點要丟了今年的冠軍頭銜。
最後一塊是AMC娛樂控股。AMC的總裁亞當·阿倫2016年因為工作得力(主要是在歐美各種買買買),被王健林在年會上單獨拎出來狠狠誇獎了一番,十分長臉。當然,帶給王健林父子的好處也是看得見的,AMC娛樂控股的股價在2016年上漲了42.22%,和萬達影視裝入未果、股價腰斬的萬達院線比起來,簡直是“東半球不亮西半球亮”。
2016年末,AMC收盤市值為32.79億美元,萬達集團持股77.6%,王健林父子在這塊的持股財富達175.58億元(1美元=6.9元人民幣計算)。
當然,除了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財富,王健林體外資產也不少,如長白山度假村等,而公子王思聰的事業也是各種花式沖頭條。王健林的未上市資產新財富曾經具體分析過,大概在60億元,而王思聰主要財富除了在萬達集團內的持股外,普思資本去年新財富也曾詳細拆解過,手持項目的價值大約在12億元,考慮到有些項目已上市,而電競類的項目估值存在一定的增值,我們將王健林父子所有上市公司體外的資產合計為80億元。
王健林父子的最終得分是:1794.26億元(表2)。
可以發現,王健林能夠連莊首富,資本運作技巧一流,執行力一流,轉型能力一流,轉板撬動估值的技巧一流,海外買買買的能力也屬一流。觀察其財富後勁,萬達商業已經在A股排隊,目前進入被反饋的狀態,上市在即。中國首富再加持A股高市盈率,會誕生世界第幾富?
NO.2馬雲最近又開始放金句出來辣耳朵了,比如“就算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都沒時間花錢”。哎,其實吧,我們這些真正一無所有的普通年輕人,倒還真不這麽想。
馬雲今年沒有超過王健林,不知道內心服不服,畢竟,馬雲手里的財富核彈——螞蟻金服還沒上市。
要說和馬雲有關的上市公司那就太多了。還好,很多公司都是阿里巴巴作為主體去投資的,不用再重新計算,比如阿里影業(01060.HK)、阿里健康(00241.HK)啊之類的盟友們,還有各種私有化銀泰、私有化合一集團啊之類,都是阿里大旗下,算是給小編留了口喘氣的機會。
馬雲直接拿著的上市公司資產主要來自三家公司,好簡樸,也有可能是小編漏了。
一是阿里巴巴(BABA.NYSE),阿里巴巴2016年末市值折合成人民幣為14989.28億元,馬雲持股7.8%。
二是雲鋒金融(00376.HK)。2016年,馬雲、虞鋒和一群大佬(包括史玉柱、小燕子趙薇的老公黃有龍等等,還有好幾位神秘女士)組成了財團,以低價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入主了瑞東集團,後者本由香港殼王高振順打理。
入主後,他們的持股結構也比較複雜,馬雲持股按公告中的話是“本集團主席兼本公司非執行董事虞鋒先生與馬雲先生透過Jade Passion Limited擁有1,342,976,000 股股份之權益,KeyImagination Limited 擁有Jade PassionLimited已發行股本之73.21%,雲鋒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擁有Key Imagination Limited 已發行股本之68%,而馬雲先生及虞鋒先生分別擁有雲鋒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已發行股本之40%及60%”。
這句話讀起來十分不友好,小編翻譯成數學公式就是,馬雲在雲鋒金融大股東Jade Passion中的持股比例為:73.21%*68%*40%,再乘以Jade持有雲鋒金融的比例55.97%,得出:雲鋒金融2016年末市值為118.94億元,馬雲持股為11.15%,持股市值13.26億元。
三就是拿在手中多年的華誼兄弟,2016年末市值為306.43億元,馬雲直接持股3.58%,持股市值10.97億元。
四就是螞蟻金服了,螞蟻金服最新的估值已然高達600億美元,且其已於2016年末進行了股份制改革,上市在即。我們從隸屬於螞蟻金服旗下的恒生電子年報中摳出了一張圖(圖2)。
其中顯示,杭州君瀚、杭州君澳據稱為螞蟻金服的員工高管持股平臺(出資人包括彭蕾等),馬雲100%持有的杭州雲鉑投資則是君瀚、君澳的GP(出資額並不高,但是GP通常擁有比較高的分紅比例)。馬雲曾提及,其在螞蟻金服中的最終持股不會超過在阿里巴巴中的持股,按照螞蟻金服600億美元的估值,7%的股權(略低於馬雲在阿里巴巴中的7.8%持股占比)計算,馬雲在螞蟻金服中的持股估值約為289.8億元。
眾所周知,馬雲的長袖善舞體現在各行各界,他還有一塊重要的資產——阿里創投。根據天眼查的數據,目前阿里創投對外投資了48家公司,包括阿里文化、阿里體育、正和島、五礦電商等等,更有若幹上市資產,如阿里創投是光線傳媒和圓通速遞第二大股東,也是華誼兄弟的第三大股東……阿里創投的註冊資本為2.6億元,股東為馬雲(持股80%)、謝世煌(20%)。如此大手筆的、私人性質的投資是否使用杠桿不太清楚。目前,單這三項上市公司的持股市值已然高達98.85億元(知道外星人為什麽這麽喜歡娛樂事業了吧),按馬雲占阿里創投80%份額計算,則這塊持股估值大約在79.08億元。
馬雲還有些活躍的社交資產,比如說雲鋒基金(這個基金里LP太有名,投的項目也太有名,內中發生的小故事也略多)。不過,高風亮節的馬雲承諾了身為40%份額的GP,所有GP的收益都捐贈給阿里巴巴基金會。
馬雲最後的總得分是:1562.6億元。
當順豐小哥被打時,一向惜字如金的王衛發飆了。2017年2月,王衛請來當時那位小哥敲鐘,霸道總裁的營銷魅力完美滿分。在全國人民為其數漲停的歡呼聲中,順豐控股曾在兩個月的時間里霸占深市一哥席位,而曾言“順豐不上市”的王衛因為上市,今年財富竟然超過了馬化騰。
由於順豐控股是在年後借殼上市的,因此我們將其視作2017年以來IPO的新股一般,將2017年3月底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市值為依據計算。那一天,順豐控股的市值高達2332億元,順豐控股第一大股東明德投資控股持股64.58%,王衛又持有明德控股99.9%股權,其財富為1504.5億元。考慮到上市之前,明德控股的凈資產為31億元,王衛這次上榜主要還是來自A股股民厚愛。
有的人估計會質問:王衛不是在深圳有200套房子嗎?不算了嗎?考慮到順豐控股的市值飆漲有一定的情緒影響因子在里面,200套房子的價值應該是抵不過股市里一天小小的波動帶來的影響。若以近來順豐控股的市值(4月24日收盤市值為2009億元),王衛的財富就已降至1297億元了。
王衛的最終得分是:1504.5億元。
馬化騰這個人,看起來笑瞇瞇有點靦腆,被老一輩富人宗慶後追問服務器是不是國外的時候,他第一次回答好像完全偏題了。作為產自理工科的富人,馬化騰可謂十分低調。他好像是千方百計不讓自己當首富來著。如果他不是急急忙忙地在2016年大手筆捐贈及總是大手筆套現的話,他本來可以成為我們中國內地的第一位2000億富豪了!
馬化騰在投資上遠遠沒有馬雲、王健林這麽博愛,也幾乎沒有聽聞他有什麽在騰訊之外的私人投資,就是這麽專一。不過,騰訊作為公司投資起來卻也頗為豪爽,比如目前已成京東的大股東,京東(JD.NSDQ)市值有2000多億元,同時是58趕集(WUBA.NYSE)的股東,最近騰訊還以17.78億美元買了美國的明星股特斯拉5%股權。
計算馬化騰的財富十分簡單,其本輪最終得分為1411.2億元。。
馬化騰於2016年捐出1億股股權,並數次套現,致其身家下滑,其實2016年初至今騰訊控股(00700.HK)股價上漲了48.9%,2017年4月5日,騰訊更迎來自己的歷史性時刻——成為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的唯一非美上市公司(圖3)。若馬化騰過去1年多時間不曾減持、不曾捐股,以今日騰訊的市值來計算,他今年的身家將達到2034億元,成為中國首個財富超2000億的富豪。
丁磊的財富也容易計算。在遊戲方面,網易的《陰陽師》和騰訊的《王者榮耀》堪稱雙雄。多年來,丁磊一直還持有網易44.3%股權,不套現不稀釋,2016年,網易再次大漲20%,帶動丁磊身家達到865.42億元,排名也從去年的第7名再前進了2位。
網易雲音樂完成了一輪新融資,網易嚴選、網易公開課等項目如若分拆融資並上市,估計丁磊的身家還可以再上臺階。
何享健家族是前十榜單里耐力十足又具有新潛能的老錢家族。美的集團股價2016年的漲勢十分醒目,從低點往上漲幅達到50%以上,2016全年則上漲了32%。
何享健家族的主要財富即來自已經放手給職業經理人的美的集團。美的集團大股東為美的控股,持有上市公司35.93%股權,而美的控股由何家人完全持有,其中,何享健本人持有美的控股94.55%股權,其兒媳盧德燕持有剩余5.45%股權。
何享健獨子何劍鋒一早就離開了家族企業,在投資領域玩得風生水起。其為上市公司盈峰環境實際控制人,持股36.98%,持股市值約37億元。此外,何劍鋒還搭建了行業排名前十的綜合性私募資產管理公司——盈峰資本;是易方達基金管理公司並列第一大股東;戰略投資開源證券、順德農商銀行、香港衛視;並持有母嬰知名品牌貝貝熊95.5%股權。對於這些非上市資產,我們給予50億元估值。
何享健家族的最後得分是:737.8億元。
旗下有N多上市公司的泛海系盧誌強,這位大佬的資本運作又堪稱雲遮霧罩了。
根據泛海控股(000046)的2015年年報,盧誌強持有中國泛海77.14%股權,而中國泛海不僅持有泛海控股股權,而且“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國泛海持有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00016)838,726,939股,持有民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416)119,981,428股,持有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3396.HK)4億股”。
這意味著,盧誌強通過中國泛海還另外持有3家上市公司民生銀行、民生控股、聯想控股的股權。此外,中國泛海還通過泛海控股國際有限公司等持有中泛控股(00715.HK)72.03%股權。
從圖4可以看到,泛海系最上層的公司為通海控股有限公司,通海控股成立於1991年1月30日,註冊資本2.1億元。盡管年報中只披露了盧誌強持有通海控股77.14%股權,但天眼查顯示,通海控股另兩大股東為盧曉雲(11.43%)、黃瓊姿(11.43%),黃瓊姿通過中泛控股公告可確認為盧誌強配偶,而百度亦顯示盧曉雲為盧誌強女兒。
如此,則偌大的中國泛海,應當均為盧誌強家族持股。
而在中國泛海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以外的資產也不少。如廣西北部灣銀行,109.85億元凈資產,中國泛海持股6.32%。而民生信托凈資產36億元,中國泛海持股84.65%。(民生證券在泛海控股旗下,不予單列計算;民生期貨又分別為民生證券和民生控股所持有,也不予計算。)
此外,2016年10月,中國泛海宣布將以27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保險公司Genworth Financial(GNW.NYSE),此外,中國泛海還並購了IDG,最近,盧誌強出任IDG新一屆董事長。這三項已披露價格的資產價值223億元,考慮到收購過程中杠桿的存在,我們給予盧誌強非上市部分70億元凈資產估值。
盧誌強家族的最後得分是:710.2億元。
再來說宗慶後。這位老牌富豪最近似乎抓住各種機會懟排在他前後的IT新富們,尤其和馬雲,隔空嘴仗都好幾輪了。
由於娃哈哈一直未上市,宗慶後的財富在幾個榜單上差異也比較明顯,有的榜單上,其財富數額超過千億,有的榜單上,其財富數額不足500億元。我們還是盡量依照公開數據考量其財富值。
數據顯示,娃哈哈2013、2014年營收分別為783億元、728億元。但由於在營養快線之外一直沒有培養出新的得力品種,其2015年營收近乎腰斬。娃哈哈官網披露了2015年的業績,“2015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95億元、利稅115億元,上繳稅金56億元”。115億元利稅,減去56億元稅金,剩下的59億元,大致可以視作娃哈哈集團2015年的凈利潤指標。而在浙江新聞客戶端的一篇報道中,則披露娃哈哈“在2016年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上繳稅收48億元”,相當於稅收同比下降了14.3%。由此,我們對娃哈哈2016年凈利潤按較2015年打八五折估算。
再來看看Wind上娃哈哈所對標的軟飲料行業中,承德露露(000848)、深深寶(000019)的市盈率大概在20-23倍,我們取20倍市盈率計算。
根據報道,娃哈哈內部也已實行全員持股,而我們從天眼查上發現,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的三大股東為:宗慶後獨立持股29.4%,杭州上城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6%,杭州娃哈哈集團職工持股會持股24.6%。其中,杭州上城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上層股東為杭州上城區國資委辦公室。
也就是說,從股權結構上看,娃哈哈集團的大股東是杭州上城區國資委,偏國企。但是實際上,娃哈哈集團在許多下屬單位中的持股是49%、39%,而那些子公司中持有51%股權或更多的股東則指向了境外公司或者宗慶後本人,在一些重要公司中宗慶後家族的利益約在51%。籠統估算宗慶後家族在整個龐大娃哈哈集團資產包里持股平均水平,大概在65.4%左右(51%+49%*29.4%)。
綜合上述各項指標計算,宗慶後家族所持有的股權估值656億元。
雷軍的排名從2016年第六降到了今年的第九。實話實說,給獨角獸的創始人估值有風險,分寸不好掌握。
去年雷軍系的幾乎所有上市公司都遭遇了股價下跌,曾經給雷軍身家創造“金山”的四駕馬車,都有點不靈了。迅雷股價腰斬,歡聚時代打了個7折,金山軟件相對來說表現最好,也跌了16%。在金山軟件中,雷軍個人直接持股10.96%;歡聚時代中雷軍個人持股17.41%,迅雷中其持股28.36%。而獵豹是通過金山軟件來持股,因此無需再單獨計算入雷軍的身家里。
雷軍手中目前最響當當的財富招牌,還是非小米莫屬。小米是互聯網時代估值躥升最快的典型,2010年底融資時估值2.5億美元,2011年底估值10億美元,2012年6月底估值40億美元,2013年8月估值100億美元,到了2014年末,雷軍官微宣布小米估值450億美元。
但是,其這一巔峰時期的估值與2016年手機出貨量跌出全球前五的境況不太相襯。2016年,一向高調的小米未對外公布營收,而數據統計機構IDC則稱其銷量同比下降36%。因此,近兩年對其450億元的估值多有質疑,2016年甚至傳聞小米估值降為280億美元,小米為此專門辟謠。參考其2014-2016年的出貨量及營收增減情況(2014年小米銷售手機6112萬臺,含稅銷售額743億元;2015年銷量超過7000萬部,營收780億元;2016年IDC統計的小米出貨量為4150萬臺,相比2014年下滑了1/3),我們且給予小米350億美元的估值。
雷軍在小米中的最新持股比例沒有公開資料,2012年5月金山軟件向港交所披露的文件顯示,其持有小米30%以上已發行股份,鑒於此後又經歷了數輪融資,樂觀估計雷軍在小米中還保留25%的持股。綜合上述指標估算,則雷軍在小米中的財富大致為603.75億元。
雷軍的最後得分是:655.2億元。
李彥宏的跌幅更大於雷軍,從去年第五直接掉到今年的第十,據說BAT的除了百度人,另兩家只稱自己為AT。百度系的規模其實也不小,如百度為大股東的攜程,市值有1200多億元,旗下的去哪兒網,退市時也有300億元估值。但百度2016年年末市值竟然跌至3935.46億元,只有騰訊的1/4,阿里的1/3。而李彥宏以16.11%持股,僅剩634億元身家。
今年,李彥宏從微軟請來陸奇,從家中請回馬東敏,並大力布局高技術門檻的無人駕駛,這能否為未來百度的市值和李彥宏的身家提升帶來助力?(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http://www.xcf.cn/tt2/201705/t20170518_780840.htm
高薪、分房、股权激励……员工的花式致富路径
“独富乐,不如众富乐”。中国前十大富人的身家之和已超过万亿规模,而普通人跟富人之间的联系,不仅产生于被富人们承包的庸常生活中,还诞生在富人们招贤纳士的过程中。财富碾压其他富豪的中国最富十人,能否给旗下员工开出碾压其他企业职员的薪酬?跟随哪位富人,才能早日跻身中产,置业北上广深?程华秋子/文
2017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的富人身家最低值已经涨到了66亿元,而前十名富人的身家最低值更是较此翻了近100倍,以“634亿元”为界。
对于普通人而言,成为“狂跩霸”总裁的次元壁难以突破,但如果择木而栖,选对跟哪一个富人“吃肉喝汤”,似乎也能成为一条致富路径。现实中,也有不少辅佐富人打下江山或稳固根基的“打工皇帝”薪酬屡屡破“亿”,虽未承担创业风险,却也成为人生赢家。
为留住人才,聚拢人心,富人们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不论是支出人均年薪60.43万元超过华为的马化腾,还是设计出蚂蚁金服几乎全员持股方案的杰克马老师,抑或是给员工分房帮其安居的宗庆后和雷军,高薪、分房、股权奖励,富人们使出各式花样对员工“示爱”。
根据新财富的统计,今年500富人持有的主要上市公司,剔除重复的有352家,它们的员工总数合计有358万人。这意味着,上榜富豪控制的上市公司带来的就业岗位是平均每家1万人。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普通程序猿、产品狗、攻城狮,跟着哪位富人,才能早日跻身中产,置业北上广深?进入哪些行业,吸金能力更强?员工最高薪酬是否来自中国最富的十大老板?新财富且以中国最富有的前十名富人为标本,看看他们之中谁才是有钱又慷慨的中国好老板?
IT人打工哪家强?
位于中国财富金字塔塔尖的前十名富人中,掌舵BAT的三位大佬是颇为亮眼的存在。身为他们的员工,厕身中国互联网行业龙头,能否享受到“龙头员工”的待遇,沾到“第一梯队”的福利呢?
首先来看BAT中市值最高的腾讯。有着“瑞雪精神”传统的“鹅厂”,给员工的薪资相当丰厚。腾讯控股2016年年报显示,其雇员总酬金成本(包括工资薪金及花红、养老金、股份酬金开支、福利医疗及培训开支)为234.33亿元,除以2016年职工总人数38775人,估算出人均支出为60.43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根据腾讯2015年年报,其2015年雇员总酬金成本为184.75亿元,除以员工人数30641人,可以估算出人均支出为60.295万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腾讯人均到手60万元,毕竟,这些花费中还包括14亿元的退休计划供款及18亿元的福利医疗等社会保障成本。
“鹅厂”人均60.43万元的薪酬开支,甚至略胜以高薪闻名的“菊厂”华为。根据2016年华为年报,华为支付的雇员费用中,工资、薪金、其他福利为941.79亿元(包括社保支出);时间单位计划(即在华为集团范围内实行的基于员工绩效的利润分享和奖金计划)为130.76亿元。年报中称,华为约有18万名员工,以此计算,2016年华为平均年薪为59.5861万元。
再来看下BAT中如今势头相对低落的百度,薪酬竞争力如何。作为几乎和谷歌同时起步的搜索公司,在谷歌退出中国之后,百度曾经笑傲互联网江湖,而在移动互联网崛起之后,其优势却有日渐被消解之势。2016年百度因竞价排名的负面新闻屡受非议,其近年以KPI为导向的“狼性”文化也受到诟病。
由于百度2016年年报尚未发布,我们且看其2015年的薪酬情况。百度2015年年报显示,其员工分为四个部门:行政管理(2172人)、研发(18077人)、操作维护(4120人)、营销推广(17098人),雇员总数为41467人。每个部门的职工薪酬均包含在各部的总费用中。如2015年报中,其营销推广板块的费用及开支为145.04亿元(包括了营销人员的薪酬福利开支及费用),行政管理费用为25.72亿元(包括行政管理人员薪酬福利开支,及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律所等专业机构的费用),由于市场推广及支付给外部机构的费用不清,所以据此难以具体判断这两个板块各自的人均薪酬。不过,在年报另一处提到2015年营销及行政管理人员(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的薪酬总额达到43亿元。按此项费用估算的话,百度行政及营销推广两类职工的平均薪酬为:43亿元/(2172+17098)=22.31万元。而研发板块费用2015年达102亿元,根据年报,这部分费用主要包含18077位研发人员的薪酬福利,粗略估算,则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开支为56.29万元,与“鹅厂”、“菊厂”差距不大。
从百度的员工划分也可以看出,在互联网公司中,程序猿相对普通的后台及推广人员拥有绝对的高收入。
BAT中个性张扬的马云,其员工薪酬却相当神秘,除了市面上流传的“P6的平均工资月薪2万”外,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年报中对员工薪酬部分的支出,并无明显迹象可寻。唯一可以看到的是,2016年阿里巴巴的员工股权激励这一项费用高达98.87亿元。
最富十人中,还有网易的丁磊、小米的雷军属于互联网行业。横向比较的话,网易的薪酬要稍逊于BAT。同样以2015年年报来看,2015年网易在线游戏板块的人事相关成本为12.924亿元;广告板块的人事相关成本为3.34亿元;邮件、电商和其他板块的人事相关成本为4.143亿元。其中在线游戏业务人数为7024人,以此计算,在线游戏业务员工平均薪酬为18.39万元。2015年网易雇员总人数12919人,则估算出三个板块的员工的平均薪酬为15.79万元。在2016年报中,其在线游戏板块的人力成本为19.41亿元,人数增长至7702人,因此网易在线游戏员工2016平均薪酬达到25.2万元。
不过,从养猪到种茶,作为富人中最注重“吃”的丁磊,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落实了让员工可以“吃肉喝汤”的这个定义。论吃的话,应该是网易的员工最幸福。网易的食堂每顿正餐多达12荤、6素、2汤选择,还有水果、抹茶蛋糕、蛋挞和榴莲酥等糕点,最关键的是,其号称从“从早餐到午饭到下午茶到晚饭到夜宵”一天五顿全部免费。看来丁磊走的路线是“要留住一个员工,先留住他的胃”。
金融圈更胜一筹,高天国竟是“最慷慨老板”?
或许有人好奇,中国最富的十大老板是否就是对员工最慷慨的老板呢?最高薪酬是否和最富老板吻合?其实给予职工最高薪酬的老板,并未出现在排名前十的富人中。
以192.2亿元身家登上2017年500富人榜、排名91的信托大亨高天国,给旗下员工开出的薪酬却拔得头筹。安信信托2016年年报显示,其全年职工薪酬的支出大约为4.56亿元【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2.92亿元+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5.47亿-3.82亿)=4.56亿元】,而安信信托2016年在职员工总数仅为210人,如此算来,2016年安信信托的职工平均薪酬高达217.27万元!不仅超过业界公认高薪的华为、腾讯人均工资的3倍,更让同业信托公司望其项背。陕国投2016年年报显示,其支付的员工人均薪酬为61.54万元。
这是否出乎你的意料?若以职工人均年薪来论英雄的话,高天国或许可以被授予“最佳老板”的称号。而金融圈投资狗和二级狗们的吸引力,似乎较之程序猿又多了几分。当然,其前提是,不被平均。
行业决定吸金能力
吸金力强的互联网、金融,都是高薪行业的代表,相比之下,其他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的富人,财富积累时间更为漫长,其员工薪酬也要逊色很多。
以商业地产起家的首富王健林如今的商业版图庞大,涉及商业地产、网络、文化、金融。从2016年9月万达商业正式从港交所退市,到2017年1月王健林对外宣布万达商业轻资产转型成功,转型中的万达集团进展颇为顺利。2016年王健林和王思聪父子两人的整体财富达到了1794.3亿元,再次蝉联第一,超出第二名的马云231亿元。那么,作为首富的员工,薪酬能否也领跑于一众其他富人的员工呢?
且以披露过相关数据的万达商业为例。2015年万达商业的年报显示,其当年共有63881名员工,薪酬总开支为102.6亿元。据此估算,万达商业人均薪资为16.061万元,显示商业地产行业的薪酬,仍难与风口的互联网企业相比拟。
而跟王健林有着类似经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丢弃“铁饭碗”下海经商的泛海系金融大佬卢志强,他所掌控的“泛海系”的旗舰企业泛海控股,2016年其员工薪酬支出估算为15.73亿元【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4.96亿-2.92亿=2.04亿)+现金流量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13.69亿元=15.73亿元】,而当期领取薪酬员工人数为7260人(不同于在职员工总数,而为每月领薪人员总数相加取平均),由此可以估算出泛海控股2016年人均薪酬约为21.67万元。看来,同为卢志强手中房地产行业的泛海控股的员工薪酬,要略高于首富王健林的员工。这大概与泛海控股偏向金融类有关,其员工构成中包括了253名投行人员和2586位保险业务人员。
今年因借壳上市空降富人榜前三的王卫,是当之无愧的快递行业造富王者。一向低调的王卫,在去年顺丰的快递员被打后,在朋友圈发声“不追究到底就不再配做顺丰总裁”,并拒绝调解、坚决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对下属维护之心非常鲜明。在薪酬方面,盈利能力强劲的顺丰,其职工薪酬与快递行业的申通、圆通、韵达对比也算丰厚。
根据顺丰控股2016年年报数据,如果按照“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的薪酬+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今年-去年)=员工薪酬”的公式来估算的话:155.5亿+(21.39-26.56)亿=150.33亿元,顺丰控股旗下雇员多达12.44万人,算下来,则2016年顺丰控股职工平均薪酬为12.084万元。以员工门槛不高的快递业而言,着实不低。而在顺丰上市之时,王卫拿出10亿元给40万员工发出了1888元起步的大红包。
一手打造了白电巨头美的集团的何享健,今年在富人榜上仍然以737.8亿元占据第6位。虽然他已经隐退,但美的集团在方洪波接手后也一直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根据2016年美的集团年报数据可以估算,其员工平均薪酬为13.045万元,略高于同行业的董小姐掌舵的格力电器。2016年,格力电器职工人均薪酬估算为10.32万元。
与此类似,宗庆后掌舵的娃哈哈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企业,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性质让其职工薪酬不会太高,而且上升空间有限。由于娃哈哈并非上市的公众公司,其数据难以查证,但根据“看准网”提供的数据,842个提交了信息的娃哈哈职工平均月薪为5249元。
2016年《深圳市统计年鉴》显示,深圳在岗职工2016年的平均工资收入是8.1万元,而金融、互联网产业的人群收入则达到31万元以上,比平均收入水平高出4倍。看来,普通员工想致富,“选对行业”和“跟对老板”两者都不可或缺。
住房,最诱人的福利
在薪酬有限的条件下,总部位于杭州的娃哈哈选择帮员工安居来留住他们。早在2003年6月,娃哈哈就跟政府申请,认购了杭城东部“万家花园”其中的两栋经济适用住房,当时的售价约3000元/平方米,拿下后,娃哈哈再以1200元/平方米的补贴价格分配给员工,相当于员工以1800元/平方米就能买到房子。2015年,娃哈哈内部人员透露,公司分配给员工的住房达到2000套。
帮助员工安家置业,并不只是身处传统行业的宗庆后的想法。总部位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许多互联网企业,面临的物价提升房价高企所带来的人才流失的矛盾更加严重,特别是高昂的房价让员工离实现置业的梦想越来越远。2017年3月,北上广深四地,除了广州新房均价低于3万/平方米比较亲和外,深圳、上海、北京均在4.9万元/平方米以上,其中,深圳新房均价66590元/平方米,上海新房均价53913元/平方米,北京新房均价49149元/平方米。如今,通过分房或者建房打折卖等方式来帮助员工扎根所在城市,似乎成为企业防止人才流失的重要手段。
小米近年业绩下滑,流失了一部分人才,为稳定人心、团结队伍,雷军在2017年3月宣布给在北京的小米员工分房。雷军给员工分配的房,是小米和万科合作开发的房产项目,来源于万科自持的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的两块土地,小米员工均能以市场价的一半参与认购:一种为普通住宅,以70-90平方米两居为主,均价大约为5.5万元/平方米;一种为叠拼,面积为178平方米,售价在950万-1000万元。目前永丰产业基地周边二手房价格普遍超过8万元,这意味着合作项目做成可销售的商品房的价格或超过10万元/平方米。不过,虽然可以以半价买房,但因为是只能租赁不能上市售卖的自持商品住房,购入后并没有产权和房本,不能落户,小米的这种分房福利也并不被所有员工买账,大部分人认为自己花了买房的钱租房。
除了雷军外,近年马云和马化腾也通过帮助员工安居置业来表达“爱意”。2011年8月,阿里巴巴推出了30亿元无息置业贷款,开展“iHome”计划。2016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还在其内网发布了380套商品房的申购公告,以市场价格的6折出售给公司员工,面积从87-118平方米不等,位于阿里巴巴西溪三期地块。
腾讯则是在2011年推出了10亿元的“腾讯安居基金计划”,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员工最高可申请30万元免息借款,其余城市的员工可最多申请20万元免息贷款。2016年,腾讯又针对刚毕业不久的职场新人推出了“易居”计划,社会工龄小于等于3年的员工可以从5月起领取租房补贴,员工每年可领取高达15000元。
另一个深圳土豪华为,福利给得很直接。2013年有媒体报道称,华为在深圳总部厂区附近为员工建了保障性住房,均价为8296元/平方米,远低于市场价。2015年9月,华为拍下东莞的松山湖限价房地块,也被市场认为是准备建成华为人才公寓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富人们的互联网公司大部分设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其员工的薪资增长的速度难以追上房价的上涨速度。以腾讯为例,深圳2015年新房均价为3.34万元/平方米,以其员工当年薪资测算,不吃不喝买房(100平方米)年限为6年,而2016年深圳新房均价涨到5.34万元/平方米后,腾讯员工买房年限则增加了3年!
对于安家置业来说,最轻松的应该属何享健的美的集团员工。位于广东佛山顺德的美的集团的员工,不吃不喝的买房年限仅为8(7.3)年,是前十富人员工中买房压力最小的。
“打工皇帝”薪酬比拼
如果说选择跟哪个富人吃肉喝汤只是致富的初级阶段,那有一种人已经在升职加薪、出任高管的路上走上了人生巅峰,成为人生赢家。这就是传说中的“打工皇帝”。
腾讯目前除了马化腾以外的二号人物,现担任腾讯的执行董事、公司总裁刘炽平,正是如此。曾就职高盛的他,在2004年操刀腾讯IPO项目后被马化腾赏识,后于2005年加盟腾讯任职战略投资官,不到一年便荣升总裁,一年后,又被任命执行董事。在腾讯一路扶摇直上的刘炽平,从薪酬看也是当之无愧的“打工皇帝”。腾讯年报显示,2015年刘炽平酬金(包括袍金、薪金、花红、退休计划供款、股份)总计7497万元,2016年则上涨至1.22亿元,大涨62.73%。相比之下,马化腾本人2016年的薪资为3882.1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刘炽平并不是腾讯薪资最高的那位。腾讯年报显示,2015年,腾讯为4名最高薪人士(5名最高薪人士中有一位为董事,不包括在内)总共支付了7.129亿元的薪资,其中包括薪金、花红、津贴、福利、退休计划供款和计入总和收益表的股份酬金开支等。腾讯还公布了这4名最高薪人士的薪资范围,其中有2名高管的薪酬不低于1.83亿港元(约合1.62亿元人民币),还有1名高管薪酬不低于2.1亿港元(约合1.859亿元人民币)。比较惊人的是,四名腾讯高管中,薪资最高者的薪酬不低于2.74亿港元(约合2.297亿元人民币)!
到了2016年,腾讯为4名非董事最高薪人士总共支付的薪酬提高到了9.264亿元。其中薪资最高者的年薪涨到了3.105亿港元(约合2.749亿元人民币)。不过,腾讯并未公布该领薪人士的姓名,这也让众人纷纷猜测是腾讯的哪位高管。
除去刘炽平,在腾讯高管中,最有可能是这4名最高薪人士的包括任宇昕、许晨晔和张小龙。其中,出身华为的任宇昕,为腾讯首席运营官兼互娱事业群及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裁,他掌管的游戏等互娱业务,为腾讯带来超过一半的收入;“微信之父”张小龙,为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负责领导微信事业群的工作。作为腾讯5个联合创始人中目前唯一留下来的许晨曦,和马化腾、张志东为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窗,目前为首席信息官的他,职务偏向内部和后台,主要负责网站财产和社区、客户关系及公共关系的策略规划和发展工作。
阿里巴巴2016财年为高管以及董事支付的薪酬为4.35亿元,并授出购买总计410万股普通股的购股权,6,231,000 RSU(受限股票单位)给他们的董事和执行官。
王健林旗下的万达商业2015年年报中,董事人员里,总裁齐界薪酬为1459.9万元,位居第一;非执行董事王贵亚薪酬1268.6万元,原执董曲德君薪酬952.5万元,分列第二三名;而3位最高薪的非董事高管薪酬合计为2627.9万元,其中有两名高管的薪酬介于700万至1100万港元(约合620万-974万元人民币)区间,最高薪的那位高管的薪酬则介于1100万至1300万港元(约合974万-1155万元人民币)区间。
而在泛海控股2015年报里,则让人惊讶地发现,2015年领取薪酬最高的竟然是董事会秘书陈怀东,其薪酬大涨至699.65万元,而其2014年薪酬不过80多万元,可谓个人价值大爆发。这可能与2015年泛海控股密集进行了多项资本运作有关,2015全年,泛海控股筹划推出了8项并购,1月并购时富金融40.71%股权,2月并购民安财险51%股权,还同时计划以50亿元购入民生证券部分股权,不过以失败告终,4月又再次收购金多宝建筑及民生期货部分股权,同时与泛海电力进行了贷款并购交易。资本运作需经过多环节甚至跨部委沟通,辛苦一年的陈怀东,最终赢到了实打实的奖赏,这种“你只要好好干,不讲情怀只涨薪”的老板,请给我们来一打。
再来看一下作为民营快递代表的顺丰控股的高管薪酬。顺丰控股2016年年报显示,去掉王卫,顺丰高管有11人,其中薪酬最低的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甘玲的132.13万元,最高薪酬为副总经理杜浩洋的318万元,王卫本人税前报酬只有105.6万元,甚至低于甘玲。值得一提的是,顺丰控股年报中,显示2016年并没有股权激励。
真正市场化的企业才具备职业经理人成长的环境。2001年,何享健通过MBO将美的从一家乡镇集体企业转变为真正市场化的公众公司。2012年8月,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正式交棒方洪波,开创民企创始人传承职业经理人的先河。解决了企业产权和交接班问题的美的集团发展稳健,其201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598亿元,增长15%,净利润增长16%至159亿元,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6%,每股收益2.29元。从这一业绩来看,职业经理人交出的成绩单还是亮眼的。2016年,美的集团的高管中,方洪波的薪酬最高,为766万元;除方外,其他高管中最低薪酬为154万元,最高薪酬为403万元。
职业经理人的代表,还有万科的董事长王石、总经理郁亮,中国平安的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他们均处于Wind数据统计的2016年上市企业中薪酬均值排位前3的行业。其中,中国平安的陈德贤2016年税前年薪1286.57万元,万科的王石2016年薪999万元、郁亮979万元。此外,高薪代表的还有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他2012-2015年薪酬分别为1460.6万美元(约合1亿元)、2135.9万美元(约合1.47亿元)、1994.1万美元(约合1.37亿元)、2264.4万美元(约合1.19亿元)。但2015年转型中的联想手机部门亏损18亿元,也让享受过亿高薪的杨元庆饱受争议。
如果单以薪资而论,给国内“打工皇帝”们排名的话,在目前可以查阅到的资料中,腾讯高管的薪酬最高,无出其右,堪称打工皇帝中的“皇中皇”,笑傲群雄。不过,跟美国版本的打工皇帝对比,他们似乎又要稍逊一筹。
2017年4月,美国薪酬调查机构Equilar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财年美国100强企业中,有8位企业CEO的薪酬超过3000万美元,较2015年增加一半。其中,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特许通讯公司(Charter ComMUniCATions)CEO托马斯·拉特利奇(Thomas RutledGE)以9800万美元的薪酬高居首位(表1)。
薪酬排名前5的另外几位分别为耐克公司CEO马克·帕克(Mark Parker),4760万美元;甲骨文(Oracle)联席首席执行官马克·赫德(Mark Hurd)和华特迪士尼CEO罗伯特·艾格(Robert Iger),同为4100万美元;以及甲骨文女性联席首席执行官萨弗拉·卡兹(Safra Catz),4090万美元。其他高薪的CEO包括,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3290万美元,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2020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美股中市值最高的苹果公司,其CEO蒂姆·库克(Tim Cook)的薪资并没有挤进前列,2015年库克的薪资为1023万美元,2016年下降15%至870万美元。
Equilar的报告显示,2016年美国100强企业中的CEO平均薪酬创自2013年以来最大涨幅,其较2015年上涨100万美元,至1660万美元(约合1.14亿元),接近于腾讯高管最高薪前5人的薪酬,但仍高于A股中其他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而美国最高薪的通讯公司CEO托马斯·拉特利奇的9800万美元(约合6.74亿元)则相当于国内(腾讯)最高薪2.749亿元的2.4倍。
股权激励和分红才是重头戏
其实,对于公司高管和职业经理人而言,薪资只是收入的一部分,很多企业为了激励高管,都会授予一定的股权。而股权激励和分红才是真正放大财富的重头戏。
比如,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截至2016年末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1.37亿股,按照美的2016年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10元(含税),仅股息分红这个部分,方洪波可得1.37亿元,是其2016年薪酬的18倍。如果加上方洪波在美的集团股票的持股市值,以2016年12月30日的收盘价28.17元/股计算,方洪波持有美的集团的市值约为38.59亿元,则方洪波2016年的身家最低将近40亿元。如果美的集团股权今年涨幅大于70%,则方洪波也有望超过66亿元,并可能以创新时代职业经理人的身份登上2018年新财富500富人榜。
股权激励不仅是老板让公司与员工利益关联、激励员工积极性、完善治理公司的重要手段,还是老板们表现对职工关怀的方法。除了诸如高管们的打工皇帝会获得股权激励,普通员工同样也有机会享受企业的股权福利。
钟情于金庸武侠文化的马云,从“六脉神剑”价值体系到“独孤九剑”员工价值观行为准则,在阿里巴巴建立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江湖文化。马云一直对外宣传崇尚“财散人聚”式的股权分享方式,阿里巴巴在股权激励方面也确实很慷慨。阿里巴巴集团很早就制定了自己的股权激励制度,自成立以来采用过四项股权奖励计划授出股权报酬,包括阿里巴巴集团1999年购股权计划、2004年购股权计划、2005年购股权计划及2007年股份奖励计划。2014年9月19日,伴随着阿里巴巴集团在美IPO,持股员工市值也将水涨船高。当时阿里巴巴股票的发行价已经高达68美元/股。按照当日开盘价92.7美元/股计算,阿里员工只需持股超过1756股,持股市值就会超百万。而阿里员工普遍持股,其中超过2000股的员工非常多。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B2B业务阿里巴巴网络在香港上市后,购股权奖励就越来越少,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RSU)逐渐成为一个主要的股权激励措施。阿里巴巴的员工获得RSU后,入职满一年方可行权。每一份RSU分4年逐步发放,每年授予25%。而每年都会伴随奖金发放新的RSU,阿里员工手中所持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数量会滚动增加。阿里巴巴集团2016年年报显示,其2016财年发行了7800.51万股RSU普通股。按2016年12月30日的收盘价87.8美元计算,这部分RUS持股市值约为68.49亿美元。在马云一文不名时坚定从高盛辞职加入阿里巴巴的蔡崇信,最终也收获了超高回报——其2013年底持有8349.99万股,按IPO时开盘价计算,持股市值高达77.4亿美元(约合580亿元人民币)。
马云手里势头正猛的蚂蚁金服也是非常豪气,几乎全员持股。2016年5月,蚂蚁金服在B轮融资时曾透露,员工持有的股份占比约为40%。因为股东人数的限制,蚂蚁金服的员工持股主要体现在君瀚投资、君澳投资等几个有限合伙的股东层面,且主要以收益权模式来实现。不过,全员持股的蚂蚁金服对股票交易的限制严格,员工一旦离职必须卖给公司,由此会产生20%的个人所得税和最高45%的交易税。
百度的股权福利主要集中在创业初期。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百度IPO不仅让李彦宏身价一飞冲天超过9亿元,当年百度员工总共持股比例为9.2%,其中更是诞生了50位千万身家、250位百万身家的员工。但上市之后的几年未见资料显示百度有员工配股计划实施。虽然百度近年来的股权激励力度也在加大,但与阿里巴巴相比还是相形见绌。2016年百度激励的成本(Share-based Compensation Expenses)仅有17.6亿元。其中,行政及营销板块2015年此开支为4.87亿元,人均2.5万元;而研发板块此开支为8.5亿元,人均4.7万元。
腾讯的股权激励力度则一直在加强,尤其是近几年马化腾越来越大手笔。2007年腾讯开始实施股权激励,当年腾讯授出的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本的2%。在2009到2011年间,腾讯也给员工发过两轮股权奖励,有3200多名受惠员工。2012年腾讯的员工为2万人左右,员工持股比例相当于17%左右。这两批奖励股票加起来也只有腾讯发行股本比例的0.55%。2013年,腾讯宣布将扩大股份奖励范围,最高限额由已占发行股本的2%提升到3%,授予对象也由中高层向更多的基层管理者扩展。2014年7月,腾讯发行约1952万股新股用于员工奖励,以当日收盘价计算,总价值约合23.85亿港元,约合19亿元人民币,人均可分得约9.7万元。2015年7月,腾讯向5839名员工授出1585万股公司新股,市值约为23.6亿港元,人均可分得约40.4万港元,折合32万元人民币。2016年7月6日,腾讯再次向员工授股引发市场关注。腾讯奖励7068名员工共1493.176万股奖励股份,市值约26亿港元,人均可分得36.8万港元,折合32.6万元人民币。
华为也是企业中股权激励的典型代表。未上市的华为把其98.6%的股权开放给员工。其创始人任正非只拥有公司1.4%的股权,从始至终没有引入机构投资者。华为公司内部股权计划始于1990年,即华为成立3年之时,创业期的华为因为市场拓展、规模扩大、大量科研投入需要大量资金,出现融资困难。因此,华为优先选择不需要支付利息、同时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内部融资。1990年,华为参股的价格为10元/股,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股权分红。2001年,华为开始实行“虚拟受限股”的期权改革,即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权,但是没有所有权,没有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企业时自动失效。从固定股票分红向“虚拟受限股”的改革,是华为激励机制从“普惠”原则向“重点激励”的转变。下调应届毕业生底薪,拉开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即是此种转变的反映。
除了虚拟股,华为同期还推出了TUP(奖励期权计划)。TUP计划实施框架大致为:每年根据员工岗位及级别、绩效,分配一定数量的5年期权,员工不需花钱购买,可获得相应的分红权和增值权,5年后清零。TUP计划有助于提高华为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期5年后清零的做法也一定程度上防止老员工坐享以前的股票收益、不思进取。
被“造富之神”眷顾的中国最富十人,为笼络人才,纷纷祭出高薪、分房、股权激励等招数。而总体来看,中国最富十大老板中,有一半来自互联网企业,他们旗下的员工薪酬也均高于传统行业的员工,不过,传统行业的老板也通过分房等其他福利来弥补薪酬短板。普通人若是选对行业跟对老板,离1个亿的小目标又能接近一步。
日本人對經濟的悲觀是長期趨勢,所以不管政府采取何種刺激性的政策,都很難見效,長期的經濟蕭條在民眾心里留下深深的陰影。
來源 | 界面(ID:wowjiemian)
作者 | 余蔚
最近,一篇名為《為什麽人均GDP不足日本1/4的中國人看起來那麽有錢?》的文章在微信圈火了起來。文章說,為什麽人均只有8000多美元的中國人會覺得比自己收入多四倍以上的日本人還有錢,同樣的中高端衣服、同樣的日本汽車,中國的價格要比日本貴很多。
其實,平均概念往往無法全面地反映問題,否則大家就不會對“我國人均住房面積40.8平方米”的新聞議論紛紛了。所以,我們暫且把這些數字擱置在一邊,而從經濟學所說的“預期”角度看這個問題。
去年,我的90後日本表妹來中國學習漢語。有一回她對我感嘆:“中國人都好有錢!”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她在上海某五星級酒店打工兼鍛煉中文期間,認識不少同齡人,這些人多是大學三年級的實習生,實習收入為每天100元,每到下午,中國學生就會去附近的星巴克買咖啡。
在我表妹看來,將實習工資的1/3花在咖啡上是一件奢侈的事。更何況,中國的星巴克賣得比日本還貴。“他們都不需要存錢的嗎?”她感嘆道,“(在日本)報紙上、電視上天天都在說,‘我們國家要不行了,未來連養老金都付不出’。”
我的表妹出生於1991年,在她出生的兩年前,日經指數創下了現在看來高不可攀的38915點的歷史紀錄,是當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GNP)的1.6倍,東京地區的房地產總價值以美元計,超過了當時美國全國的房地產總值。當時美國人認為,日本對美國所構成的威脅甚至超過了蘇聯。這之後發生了什麽,想必大家都知道,隨著房地產泡沫破滅,日本經濟陷入長時間的大蕭條,近三十年來工資水平幾乎沒有長進。
而中國則是另一番景象。1992年,鄧小平南巡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次激發改革開放的熱潮。這一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2.8%,比原先的預期翻番,也是從這一年起,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開始高居世界首位。按照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的測算,2007年之前的二十年中國人的薪酬漲了約二十倍,之後十年漲了約四倍。
可以這麽說,日本人對經濟的悲觀是長期趨勢,所以不管政府采取何種刺激性的政策,都很難見效,長期的經濟蕭條在民眾心里留下深深的陰影。從某種角度看,這倒有點像出生在1950年代的中國人,因為經歷過饑餓、短缺,直到今天,大部分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中國人仍保持著勤儉節約的傳統。
而中國的80後、90後完全不同,特別是90後,消費意願十分強烈,因為我們經歷的是中國經濟高速騰飛的二十年。2016年阿里巴巴雙十一全天的成交額達到1207億元人民幣,約合175億美元,超過美國感恩節為期五天的促銷。海外市場上也不時傳來中國遊客掃光奶粉、在奢侈品店門口大排長龍的新聞。在日本,因為中國遊客的掃貨行為,甚至出現了“爆買”這一新詞。
當下,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過60%,政府也在促進經濟從投資拉動型往消費增長型轉變。毫無疑問,在下一個經濟周期里,中國經濟會從制造業轉向服務業。
今年3月,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在公開場合演講時說,二戰以來,還沒有哪一個國家從制造業主導的經濟轉型到消費主導的經濟後,還能維持每年GDP4%的增長。不過,他覺得,中國有這個可能。
“因為今天我們的居民儲蓄率是28%,下一個周期15年之後我估計中國的居民儲蓄率也就是5%-6%,”陶冬說,“我也是上海出生的,我們買肉只買一點點肉,除了錢以外需要肉票,買米除了錢以外需要糧票。所以我這一代人的儲蓄率是超高的,但是下一代人,90後們從來沒見過,因此他們也不會為這個而不停地儲蓄。”
不要說儲蓄,不少85後、90後們根本是負債累累。比如,眼下上海、北京一套房子500萬元不稀奇,除去首付,身背兩三百萬的貸款再正常不過,按照30年貸款期計算,每月還款額約在15000元左右。除了對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外,很多人還預期,未來30年里工資收入能夠繼續成倍增長,以此消化還款壓力。
確實,在過去的30年里,因為貨幣超發,錢不值錢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工業化、市場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中,房地產充當了窖藏財富。然而,錢不值錢的歷史可能在迅速退潮中。
鐘偉就指出,如果薪酬漲幅還是按照過去30年那樣,則意味著2030年時,中國人月薪普遍在2.5萬-5萬元之間。他認為,這有相當大的難度,和經濟增長所帶來的財富增長無法匹配。
“除非你非常富有想象力,除非人民幣匯率出現大問題,否則未來十年中國經濟5%-7%的增長平臺,決定了GDP大約翻番,不足以支撐收入和房價翻四倍。那種每年10%的高速增長期已離我們遠去。”他說。
有意思的是,鐘偉也拿日本來舉例。他說,當下的日本,節衣縮食的年輕人在責怪他們大手大腳花錢的父母,而50多歲的日本人正是在經濟高增長時期,形成了掙錢容易花錢如流水的習慣。鐘偉認為,中國的85後有可能會是入不敷出的“大手大腳”世代,而中國的2010年世代,則有可能是和其父母迥異的節儉世代。
2017年6月16日,“倫勃朗和他的時代:美國萊頓收藏館藏品展”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出的70余件展品分為肖像畫、歷史畫及風俗畫三大主題,其中包含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的11幅畫作。(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圖)
天才畫家倫勃朗·範·萊茵(1606—1669)代表了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巔峰,被譽為“文明的先知”。300多年後,“倫勃朗和他的時代”穿越時空來到了中國,於2017年6月——9月在國家博物館開展,參展的74幅作品全部出自荷蘭藝術家倫勃朗及其學生之手。
倫勃朗的作品寬闊有力,生動深刻,他擅長肖像畫,尤其愛好自畫像,他采用的構圖光影甚至在攝影行業被稱作是“倫勃朗光”,可細膩柔和得將人的面部表情神韻表現到極致。
著名畫家梵高曾對倫勃朗的《猶太新娘》註視良久後感嘆道:“我只要啃著硬面包在這幅畫的前面坐上兩個星期,那麽即使少活十年也甘心”,同樣為他癡迷的還有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托馬斯·S·卡普蘭夫婦,他們以倫勃朗的出生地命名設立萊頓基金,廣泛在世界各地搜尋收藏倫勃朗流派的作品——本次畫展作品皆為萊頓收藏所屬。
卡普蘭的收藏之旅源於少年時對倫勃朗的濃厚興趣,老辣的投資眼光為他積累了大量資本,兼備藝術鑒賞能力的他還曾把拍賣所得作品《瑞貝卡和伊莉莎在井邊》無償捐贈給了盧浮宮,正如卡普蘭所說,萊頓收藏初衷很簡單:“讓更多人得以了解,這些古老大師藝術傑作作為西方文明和普世價值觀的基石所具備的重要意義。”
在西方,自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始,上至君主教皇,下至文人藝術家,紛紛熱衷於收藏藝術品。他們愛好風雅,在自家的別墅、庭院中修繕一處小室,專用來保護自己的古物收藏,這樣的空間被稱為“galleria”,但里面通常不懸掛繪畫,只會在拱頂上繪制濕壁畫作為裝潢。1519年,里奧十世便是用這種方法把自己的私人收藏保存在了梵蒂岡拉斐爾涼廊的加長走廊之中。
16世紀的意大利佛羅倫薩,坐擁至上財富與權力的美第奇家族法蘭契斯柯一世極其喜好收藏藝術品、贊助藝術家,曾特別在宮中修繕專為陳列藝術品的開放式回廊——“事務室的回廊”,現為“烏菲茲美術館”。同美第奇家族一樣,法國皇室弗朗索瓦一世保護了許多藝術家,甚至有雷奧納多·達芬奇這樣的巨匠,在他的庇佑下,諸多名作如《蒙娜麗莎》、《聖母聖安娜》等才能順利傳入法國。
這種儲存方式在私人收藏家中得到了普及,他們也買入建築或設立私人博物館以供展示獨家收藏,像是知名收藏家弗朗索瓦·皮諾在威尼斯的格拉西宮、烏利·希克於盧塞恩所設的湖中城堡等。隨著整個社會對藝術需求的增加,大多數藏家願將珍藏作品對外開放展示,使其從私人領域亮相至公共領域,不再緊閉於幽冷寂靜的長廊。
中國古代,愛好收藏的君臣皆有,“千古詞帝”李煜好收藏前代法書名畫;宋徽宗廣收歷代文物、書畫、青銅器等,並編錄成書。歷代帝王之中,首富藏家應屬“乾隆”,他的藏品約有10000件以上,書畫占了近半,海外奇珍更是不在話下。1782年,閩浙總督陳輝祖被革職抄家,幾乎清代所有的流行品都能在他家中找見,可見乾隆愛好收藏之風至盛。
與西方不同的是,中國古代官紳們的藏品自是不願分享的,收集來的寶貝或是用來進獻以加官進爵,或是把玩觀賞滿足個人趣味。他們的偏好,一定程度上能代表當時物質文化的前沿水平。
現今,中國一些現當代大私人收藏家同樣會舉辦藝術展來展示陳列自己的藏品,如收藏家劉益謙、王薇夫婦2015年創辦的龍美術館,涵蓋中國古代一直到當代的藝術作品,其中以紫檀龍椅、宋徽宗花鳥冊頁等尤為著名;青年收藏家林涵、晚晚、黃勖夫的木木美術館,關註收藏15-18世紀歐洲繪畫大師作品和19-20世紀現代主義藝術作品。諸如此類的私人收藏藝術館,都具有較為強烈的個人特色與風格。
參觀者在觀看倫勃朗的自畫像(資料圖)。(新華社/路透/圖)
藝術收藏的形式經歷了不同時期的演變,有了更多作品向公共領域流入的趨勢。受眾認可公立博物館系統化收購管理機制的優勢,與此同時,不能否認私人藏家對藝術的發展同樣也有推動作用,亦為藝術品的存世與保留做出了貢獻。但從資本市場的規律來看,現當代私人收藏更傾向於成為一種投資手段,大多數人的出發點都是投資保值。
以國際藝術品投資市場收益為例,通過構建經濟學模型來演算規律的梅—摩西藝術品指數研究團隊早在2002年就發布報告稱“藝術品的投資價值在1876年就輕易超過債券和國庫券”,1997—2007年十年間,藝術品的投資回報率略超過股票,年收益達8.5%,在同一時期,當代藝術表現更好,甚至高達12.7%,略超過股票的回報率三個百分點。如此高的收益率讓不少人都心動不已,不外乎藝術品投資正逐步成為高凈值財富人群的重要投資選項,在中信私人銀行與胡潤百富聯合推出的《2016中國高凈值人群出國需求與趨勢白皮書》中,藝術品投資在海外金融投資產品中占比2.9%。
有需求即有市場,與市場經濟杠桿一樣,藝術品的價格是由市場需求決定。譬如在中國書畫藝術品市場,2000—2015年間的年化投資回報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並且該階段呈現出近現代書畫的投資回報較高、尤其是出自名家的中低價位作品,當代書畫緊跟其後,而古代書畫最低的一般規律。
藝術品投資雖有部分規律可循,但投資與風險總是相伴相生。尤其在以需求為驅動力的藝術品市場,需求是重中之重。法國藝術評論家丹納說:“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地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判斷一件作品是否能獲得高收益的經濟回報,需要極其敏銳獨到的眼光,其中包括對作品本身的中肯品鑒,對市場熱點的準確判斷,了解作品的市場認同度等等。
在這些作品中,名家作品是最為搶手的,它們的流動性強,認可度高,有極強的“品牌效應”,但往往市場存量小,最難以甄別真偽,增加了收藏難度。特別是高端藝術品收藏,一般都已形成了固有的收藏圈子,它的準入門檻較高,不再單單只要求經濟實力,作品拍賣、流通更像是借晚宴的形式來溝通、品鑒、交流,而不只是單調乏味的市場交易。
藝術品的投資保值還和股票市場的某些特點存在異曲同工之妙,在追隨名家的熱潮下降後,市場熱點會有一個方向上的轉變,優質“潛力股”被挖掘出來後身價一路漲紅,因此,許多人都戲稱藝術品投資大獲成功的幸運更多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如當代書畫家蔣山青的作品均價從2006年的3735元/平方尺一路上漲到2015年的731818元/平方尺,甚至在2014年超過了近現代繪畫大師齊白石的作品均價。
如能一拍即中,藝術品的回報率確實會很豐厚可觀。但藝術品的普世價值並不是為了投資收益,所幸,它的本身意義在世人眼中並未淡去,不論是“好看”、“精美”、還是“昂貴”,人們不再僅停留於這些表面的粗略印象,更多的是通過參與展覽來吸納其背後的人文精神與藝術素養,博雅知識、氣質、內涵。哪怕是作為固定資產存在的藝術品,同樣被賦予了濃重的時代色彩。能準確把它的價值與貨幣金額劃等,也是對作品價值的認可與尊重。至少,無論是私人收藏或是公共收藏,它們能得到良好的修繕與保護,使你可以有機會一睹《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尊容,觀賞《日出·印象》的美與真實,感受《清明上河圖》汴京的繁華生活,這些藝術瑰寶得以流世,代代相傳,文化與歷史的聲音從未消亡,也不會消亡。
要在道德體制和法律體制下做自己允許的事。
來源 | 三聲(ID:tosansheng)
文丨
在中國,對大部分有著原始爆發力的音樂人而言,錢是一道考題。一位音樂圈大佬在一次聊天中說過,“沒錢你就不是Rock Star。Rock Star哪個沒錢?有錢還混蛋,有錢還牛x,不成為錢的奴隸,還能創造更牛x的作品。”
在中國西南,麻辣的當地文化成為嘻哈的優良土壤,而川渝也成為中國嘻哈音樂最具個性的生產地之一。從說唱會館到GOSH廠牌,以2003年重慶說唱廠牌KeepReal成立為起點,這種源於美國黑人的街頭文化已經在西南大地上潛行十四年之久。
“老子吃火鍋,你吃火鍋底料。”GAI,這個戴著圓片墨鏡兼具霸氣與痞氣的重慶GOSH廠牌的說唱歌手在《中國有嘻哈》舞臺上的一聲喊收獲了九十五萬粉絲。此外,夢想開法拉利的Bridge、號稱“我的饒舌會武功”的VaVa,以及用重金屬唱嘻哈的鬼卞等一批川渝說唱歌手開始被更多人所知。
GAI
成都說唱會館的Higher Brothers簽約了美國廠牌Control Music Group,《Black Cab》MV在YouTube點擊超過一百萬,同樣來自說唱會館的歌手TY簽約了臺灣混血兒娛樂。曾以《老子明天不上班》火遍全國的謝帝也在今年推出了簽約少城時代後的第一張專輯《這張專輯太Diao了》。
江湖文化的浸潤、性格里的反抗直爽、方言聲調的多樣以及以及年少的反叛追新共同促成了這種外來文化與這片西南大地內在肌理的嫁接,演出文化的發達、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則促成為這種音樂形式提供了外在的環境優勢。
對於中國嘻哈音樂來說,川渝不僅貢獻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嘻哈音樂人,更為這種舶來品的本土化做出了富有成就的探索。重金屬嗓音唱說唱的鬼卞和朝氣十足的Bridge都在為川渝嘻哈和中國嘻哈音樂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Bridge
《中國有嘻哈》為這些嘻哈音樂人帶來了更多機會,最直觀的便是粉絲數和商演費用的飛漲。這一切都讓嘻哈音樂人更加自信,在他們看來只要音樂足夠好,語言根本不是問題。GAI表示,自己會堅持用方言做主打,“我們要把國外的人吸引過來,中國文化是值得他們探究的,我要等外國人來中國找我。”
不過,綜藝節目意義的成功才是真相的核心,而川渝嘻哈人在夏天之後,如何“有錢還混蛋,有錢還牛x,不成為錢的奴隸,還能創造更牛逼的作品”?
不爽我就反,不爽我就抗爭
“人年輕時候必須要有一個地方呆著,那時候如果不在學校可能就進局子了。”
重慶GOSH廠牌的標桿性人物GAI從來不是好學生。十多年前,因為“調皮被家鄉學校拒收”而來到重慶讀專科學校,此後一直生活在這座城市。
2005年,畢業後的GAI找到一份夜店駐唱的工作。在VICE的《川渝陷阱》里,GAI直斥夜店的工作環境“LOW,是真LOW。”但是他也明白自己沒有太多選擇,“沒工作沒錢也沒文化的人來說,能做的就只有混社會。”
在夜店的工作過程中,GAI開始自己創作嘻哈音樂。嘻哈對於他有著本能的吸引力——在夜店,被人輕視是時常發生的事情,GAI也常常直接從臺上跳下去發泄怒火。
嘻哈音樂給街頭少年的這種魅力是生理性的,他們早期對於嘻哈文化的理解充滿了模仿的形式感。“嘻哈穿的可以和別人不一樣,對於年輕人來說能博眼球。做嘻哈可以大膽在街上走,可以蹲在街頭抽煙,嘻哈就意味著自由。”
例如他們的藝名,這和他們口中並不是很恰當的英語詞匯一樣,成為嘻哈歌手的第一層標誌。Bridge名字的得來,是因為B自己家的附近有一座橋,“橋可以連接一切”。GAI的得名則是因為小時候GAI因為頭型被叫做“鍋蓋”,等GAI長大了覺得不好聽,“那就叫GAI哥吧。”
不過,在這種形式感之下,是他們對於嘻哈文化的認識——直接真實。這與當地人性格有著天然契合。被稱作“重特蘭大”的重慶是一個火辣、直接又奔放的城市,Bridge說,“重慶人的性格用一個字形容就是硬,這種硬是骨子里的。不爽我就反,不爽我就抗爭。”
鬼卞
在鬼卞看來,山河交匯讓重慶人“有江湖俠義氣概、特別爽快,我們一般有什麽想法就會直接表達出來,所以基本我們的音樂會很直接大氣。”
1994年出生的鬼卞從高中開始聽DMX的說唱,這位生長在美國暴力之都巴爾的摩的說唱歌手音色生猛、曲風硬朗。鬼卞擅長用重金屬唱法唱說唱,“有些情緒到了一個點需要一種特別強烈特殊的方式才能讓整首歌顯得有力量。”
對於嘻哈這種講求韻律的音樂來說,西南官話的陰陽平仄和語調變化讓川渝嘻哈有了更多靈性與變化。GAI更是擅長在創作中使用方言,而成名更早的謝帝則認為,“方言不光是口音的不同,它對事情的觀點和態度都不一樣。你可以聽出來成都話就是很不在意,很隨意。”方言加入也是嘻哈本土化的體現。
2010年,成都說唱廠牌Bigzoo變身為說唱會館,2013年重慶說唱廠牌KeepReal變身GOSH,在廠牌變動的同時更多說唱歌手開始冒頭。2014年前後,Wudu Montana推出歌曲《霧都夜話》,第一次喊出了“嘞是霧都”的口號。Wudu Montana表示,自己最想“把中國發生的一些事跟國外地方有相似的事情唱出來。”同一年,謝帝登上央視舞臺,在《中國好歌曲》上用方言演唱了《老子明天不上班》,一炮走紅。
我們想證明中國有好的Hip-hop
在川渝嘻哈發展過程中,城市文化的包容也為各種新的音樂形式提供了好的基礎。GAI曾談到,在重慶“不管白領還是藍領,不管是外地還是本地的都能玩到一塊,不管你是哪兒的,重慶都會把你當家人。”
明堂唱片創始人李天杲認為,成都人很愛玩,對各種文化都很開放加上經濟壓力相對小,這導致了成都音樂的繁榮。
成都小酒館在2000年前後做原創音樂戶外活動時得到了政府、商家和媒體的積極協助。負責人之一蔡鳴說,“他們不會因為你是原創或搖滾一上來就想存在的風險,大家支持原創這就是一種包容。”
同樣包容的還有成都的觀眾,“很多樂隊來成都演出都覺得觀眾很好,觀眾更多是熱情互動不是挑剔指責。”
VaVa
自稱“我的饒舌會武功”的VaVa是四川雅安人,由於喜歡嘻哈,VaVa在16歲就到北京後海當駐唱歌手。但這次北京之旅並不美好,除了在酒吧唱說唱被人投訴,簽約公司發的第一張EP也“完全不是自己想做的。”之後VaVa去深圳發展之後又轉到上海,這個過程中VaVa結識了獨立廠牌YES MUSIC並成為其中一員。
這種包容背後,川渝濃厚的演出氛圍是促使各種音樂形式發展的又一因素。成都又被稱作“成姆斯特丹”,小酒館、保利中心是這座城市的兩張音樂名片。在提供場地外,成立於1997年的小酒館帶過多次樂隊巡演,做了超過30張原創音樂唱片。十多年來GAI也見證了重慶演出場地從紅酒長廊到livehouse的轉變。
2014年是川渝嘻哈發展史上重要的時間節點。在Wudu Montana和謝帝相繼在地下和選秀節目打出名聲之後,來自說唱會館的馬思唯憑借《嶗山道士》、《姚明》等作品成為這一年最引人矚目的說唱新人。已經加入GOSH廠牌的GAI寫出了讓他一炮而紅的《超社會》,同期的Bridge推出了具有代表意義的作品《老大》。
在很多人看來,講述街頭混混生活方式的《超社會》可能對青少年造成不好示範,但這首歌無疑是那些“沒錢沒文化沒工作只能混社會”人群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曾經的GAI就是這個人群中的一員。《超社會》之後,真正讓GAI建立起個人風格和地位的是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歌曲《空城計》就是一首頗具典型性的作品。
在《空城計》里,GAI唱到,“老子一擡手就摸得到天 看白雲青山跟裊裊的煙 在 苦海尋歡雖回頭無岸 瀟灑坦蕩行走在天地間”,這表明GAI的作品已經能夠將嘻哈這種節奏性很強的音樂與本地內容進行很好的融合。曾有人分析GAI受到了川劇、說書等多種文化的影響,也有人談到GAI的音樂上“本體上是川江號子。”
GAI對這些分析並未否認,用他的話來說,“有江就有碼頭、就有跑船的和販鹽的,還有袍哥人家、馬幫和鏢局,這是一種歷史傳承。我會有意在歌里加入古典文獻和影視劇元素,很多小孩已經不聽那些東西了。我覺得我們有責任把這些東西植入到年輕人喜歡的文化里。”但從更大的範疇來說,GAI的作品仍屬於trap。
事實上,trap是近些年在世界範圍流行的音樂風格,說唱會館和GOSH這兩大廠牌大都以trap音樂為主。在GAI看來,trap的流行跟年輕人喜歡新潮有關系,“trap是一種新的娛樂方式是能夠讓人跳起來的。而且trap能夠把人的荷爾蒙調動到淋漓盡致,年輕人他會更理解的更快一些,在年輕人里傳播速度也更快。”
馬思唯轉向trap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覺得帥,另一個是他覺得trap這種形式方便現場演出。鬼卞也談到,“trap可以表達的東西就可以很多,什麽都可以往trap里面放。它是一種音樂風格,但你不能去界定它的音樂內容。”
在2014年寫出《老大》後,Bridge知道這首歌會是一個炸,但沒想到這個炸晚來了三年。“我現在再唱這首歌都傷了,之前演出唱的太多,已經沒有新鮮感了。”但當Bridge頭頂綠色臟辮身穿橙色馬甲在《中國有嘻哈》上唱出那句“我想在跑車里 想要一輛法拉利”時,整個舞臺包括屏幕前的觀眾還是忍不住歡呼起來。
GAI和Bridge當初來參加《中國有嘻哈》是抱著讓別人“看看我們重慶是怎麽玩嘻哈”的心態來的。作為為數不多的女Rapper,VaVa來參加節目是想“證明中國有好的Hip-hop。”她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全國十強,這個目標已經接近實現並收獲了100萬微博粉絲,鬼卞和Bridge也分別有了63萬和34萬微博粉絲。
鬼卞前不久的一次演出來了1200人,這個數字是過往的十倍。初次來上海的亞洲最大音樂節Summer Sonic找了GAI和Bridge來參與演出。而一度備受嘻哈圈子質疑的吳亦凡,還聯合PG ONE、VaVa、TT等人為麥當勞拍了廣告。
從Freestyle、Diss、Keep Real成為人們口頭熱詞的狀況來看,《中國有嘻哈》無疑是這個夏天最成功的音樂綜藝。這種成功是初次嘻哈選秀的新鮮感、劇情式真人秀的剪輯手法、高達兩億的制作費用以及豪華的制作團隊共同促成的。但正如所有音樂綜藝面臨的問題一樣,一檔成功的音樂綜藝並不保證推出成功的藝人。
從《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到現在,音樂選秀推出的音樂人數量並沒有很可觀。在之前《三聲》(ID:tosansheng)主辦的“他們都說中國有嘻哈”的論壇上,《中國有嘻哈》的總導演車澈談到,《中國有嘻哈》難以承擔中國嘻哈音樂發展的責任。甚至在這個人們極易審美疲勞的時代,《中國有嘻哈》的吸引力都面臨著挑戰。
錢是一道考題
作為目前重慶最受歡迎的說唱廠牌,Bridge認為GOSH是亂世出英雄,“我們堅持做專輯發MV參加iron mic又去巡演,這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之前Bridge連續贏得了IronMic2012年武漢賽區冠軍和2013年重慶賽區冠軍。加上巡演和專場演出,從2013年開始,GOSH廠牌開始逐漸引領整個重慶的嘻哈節奏。
在GOSH之外,重慶近些年開始湧現新的嘻哈廠牌和團體,鬼卞所在的1937music就是其中之一,1937music團體里有十多個人,每個人都在嘗試不同類型的嘻哈音樂。Bridge希望“兄弟們多加油,大家一起百家爭鳴,把這個事情做大。”
《中國有嘻哈》的熱播讓這些嘻哈音樂人今年的日程安排異常緊密。前不久,有媒體報道沙漠兄弟黃旭和艾福傑尼去烏鎮商演主辦方給了100萬,雖然黃旭和艾福傑尼辟謠沒有接到100萬的單子。但根據行內人士的說法,在《中國有嘻哈》里表現比較好的一線Rapper的演出費已經從一萬漲到了二十萬。
在演出之外,這些嘻哈音樂人也正面臨更多的機會。GAI選擇加入了音樂制作人劉洲的公司,兩人最新合作的作品是《天幹物燥》。在GAI看來,劉洲的編曲水平在國內沒得說,“關鍵是我很喜歡他的性格,我們簽約的時候聊得很簡單,他就問願不願意跟他一起玩,他是很真實的那種人,而且他真的把我當家人。”
GAI接下來想在普通話創作上找亮點,“普通話的歌我也能做,但我現在做出來跟別人沒什麽區別,我希望在普通話上找一個亮點然後繼續走。”GAI還夢想把Hip-Hop帶上春晚。Bridge仍選擇留在GOSH,“我現在想繼續和兄弟們在一起,這和美猴王留在花果山還是跟唐僧去取經一樣的道理,我現在還是要做美猴王。”
VaVa則計劃在今年9月推出新專輯,鬼卞的目標同樣是做一張專輯。鬼卞希望新專輯在“歌詞、內涵、制作上都有較高質量,整張專輯概念不要太零散,是完整的作品能夠向一線看齊。”但鬼卞並不會放棄教師的工作,“我做音樂從來都是在這種狀態下做的,做完音樂換一個腦袋做其他的事,我覺得會有不同的體驗。”
《中國有嘻哈》總制片人陳偉曾談到,“我們不是投入兩個億舉辦了一場三個月的選秀。我們會和行業里最好的合作方一起,建立廠牌,建立潮牌,建立音樂節品牌,建立大型賽事品牌,把人、廠牌、音樂以及選秀整合在一起。”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與時尚文化的重度結合,促使嘻哈成為青年人群中重要的潮流。
這種做法參考了日韓嘻哈文化的發展經歷,“靠流行文化和偶像文化帶動起來的嘻哈文化的爆發和增長,在這個過程中接受了商業的認同和助推,包括來自於各種衍生產品、潮牌的帶動,真正讓這個文化迅速爆發出來了。”
對於這些帶有濃烈地域色彩、旺盛創作力同時音樂專業素養不算高的Rapper們來說,與商業金錢的碰撞是否會抹去自身特色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GAI曾評價劉洲編曲的《天幹物燥》,“我原來那個版本野一些,沒什麽不好,但劉洲老師的編曲讓這首歌成為了藝術品。”並不是所有Rapper都有劉洲這樣的合作夥伴。
如今川渝Rapper們正在經歷從沒錢到有錢的階段,那種“兇狠”的氣質似乎正在遭遇某些妥協與改變。在采訪中,GAI不願意多談起《超社會》,他把自己與匪幫說唱分開,“我不想別人拿任何一種風格來把我框著,而且中國不允許有匪幫,中國沒匪幫,我們要在道德體制和法律體制下做自己允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