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別再假裝妳很有錢了(二)

當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就是全民富二代。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放在過去的確是成立的,現在不適用。有錢人的孩子當富二代養,窮人的孩子也當富二代養,假扮中產的更是,全民富二代,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有不少父母,不顧家庭資源稟賦差異,百般努力,傾盡所有,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

2007年到2017年這10年期間,美國精英階層這一群人的消費習慣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花費在物質上的錢明顯減少,那麼,精英階層們把錢都花去哪兒了?在那些你看不見的地方,比方說教育。

Richard Reeves今年6月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Stop Pretending You’re Not Rich,講美國階層固化的嚴重性,現在,一些條件並不寬裕的家庭,覺得虧欠了孩子,擔心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比下去,自卑,反而更加嬌慣、寵溺孩子。大多數的孩子都過著一種極其享樂的生活,兩歲用iPhone,熱了有冷氣,冷了有暖氣,人人都有新衣服穿。

父母再苦再累,也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罪。當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東西和所有的愛都給孩子時,卻忘了告訴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艱辛,是難以想像的。

父母的呵護,對於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味毒藥。孩子們心安理得享受著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體貼,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還滋生了很多虛榮、懶惰、不學無術的壞毛病。給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讓他親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美國精英階層自1996年起,前1%家庭的教育開銷增加了3.5倍,而普通中產沒有變化。美國私立小學的平均學費是10,000美金左右一年,私立高中是15,000美金左右一年,絕對高過當季Prada, Dior。教育投入顯然不屬於炫耀性消費,甚至不是物質層面上的消費。它是無形的,長期的,但也是最昂貴的,普通中產無法支付的。

法國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 1986年在《Forms of Capital》中提出了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的概念。文化資本是一種通過教育洗禮,歷練而成的個人優勢,與生活品味息息相關。建設文化資本就是美國精英階層們鞏固地位。

「假扮有錢」「炫耀」已經無法讓他們有安全感,於是他們停止了普通中產的炫耀性消費行為,轉而通過文化資本建設,在自己以及下一代周圍構築起一座堅實的壁壘,將他們與其他人徹底隔離開來。

這種隔離非常微妙,是是否有閱讀知名財經博客、雜誌的區別,是去超市購買基因改造食品還是Organic蔬果的區別,是有無定期去健身房習慣的區別。

兩個人或許穿著打扮不相上下,甚至普通中產會看起來更加富貴,然而一開口說話,一暴露自己的生活習慣,階層之分高下立判。

在美國,訂閱《The Economist》等知名雜誌,一年只需要幾百美元,這不是一筆大的開銷,但這是一種意識,也是一個標誌,你是什麼樣的人,有怎樣的教育背景與個人素質,決定了你會關注什麼樣的社會問題。

「假扮中產」的人群的一幅典型的畫像。既要事業有成,又要家庭完滿,最好腹部還有幾條人魚線馬甲線;充滿活力的一群人,懂紅酒Whisky、具有創意、知道亞洲最TopSpa在哪裏,追求具有品質和格調。

和上一代「只要工作不要命」不同,精英階層追求的是「我要賺得比你多,還要比你更健康」。精英階層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他們不太管別人怎麼看自己了。即便買奢侈品也是買那種logo很小的,別人看不太到的。購買原因也是因為和品牌價值觀比較符合,更多地關注內心的感受,而不是別人外在的感受。

這幾年,不少廢柴在這波房地產熱潮中賺得滿盆滿。她們中有很多之前沒讀過什麼書,或者家庭條件原本非常普通。財富突如其來,大部分人花重金購置碼頭,把自己打扮成名媛貴婦的樣子,好像從此變為了人上人。但她們真的實現階層攀升了嗎?

我聽說有一個,把所有賺來的錢花在了去英國留學上。在我看來,她是她們中最有可能真正實現階層攀升的一個,因為她領悟到了階層與階層之間,根本的差距是什麼。

香港和美國國情完全不同,但美國精英階層們的消費行為依舊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至少它讓我們看到,真正的有錢人在做什麼,把錢花在什麼地方可以讓財富保值甚至增值。這沒有什麼不對,但妳要知道,妳與妳想要成為的那種人,相差的,真的不是幾隻Daytona,幾對Jimmy Cho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5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