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欺騙港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8318.html
考慮分析員推介週期股、商品股前,關鍵不在於上升空間、行業需求、價格走勢,而係相關抵押融資連鎖問題。

一單之後可以再接一單,摩根大通認為青島港雨過天青,內地進口商重拾補倉意欲,但青島之後,可以有另一個港!!

繼銅之後,仲有其他商品!!

內地繼「鉻」、假黃金後,再爆一單。主要是天津港,涉及嘅係石化副產品: 混合芳烴。

話說,中石油旗下公司中聯油,早前進口四千噸混合芳烴,總額四千萬人民幣,五月憑單提貨時,貨不見了!!

中聯油驚慌下報警,揭發事件原來涉及重複單據。

四千萬人民幣小數目,但再次意味內地原材料相關抵押融資出神入化。而且範圍廣泛,唔係你我可以想像。

行內人話,內地基本上咩都可以抵押,尤其以原材料同商品最普及,但基於考慮可存放時間,大豆、糖、麵粉等,相對無咁普及。

基於實際需求有限,但抵押能力極高,原材料相關融資誘因極大。

假設廠家或進口商有意玩抵押融資。
一,先鎖定進口原材料、
二,聯絡銀行,透過訂單申請購進原料融資,並由銀行代為支付交易。
三,原料抵步後,進口商既可以將進口單,出售予另一間銀行,賺中間息差,甚至用單據作為抵押,獲取另一筆貸款,而筆錢可以買理財產品,亦可以提供高利貸。

屈指一算,扣除大概六釐利息成本,可以收回息差回報,由八至數十釐不等。

瞭解流程嘅話,觸發原材料抵押融資出事,源頭未必係商品價格,而係背後資金鏈有阻滯,例如理財產品拖數、中小企債仔走佬或跳樓,於是問題就開始由龍尾,燒到龍頭。

原材料抵押融資,由於接連有重複單據,虛假文件,錯的可以是銀行、進口商及商家,但亦不排除是港口本身。

有跟內地港口分析員指,近年生意淡靜,原材料按基本因素的實際需求根本有限,碼頭多多,但真正進口少少,變相令碼頭之間競爭更激。

於是為搏廠家或進口商一笑,內地幾乎所有港口有提供一站式抵押融資服務,而濫做之後問題就越滾越大。

高盛估,內地相關原材料抵押融資,涉及規模高達千六億美元,數目唔大亦唔細。

但高盛無計算、亦無法計算嘅係,千六億美元以外嘅假單、重複單據係咪更多,數字會否更大,以及被抵押的範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393

逆週期之父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7.html
陳德霖以五年任期總結,撰寫系列文章,先概括五年工作,繼而預告會談談逆週期監管及金融穩定、銀行業監管模式、外匯基金、本港競爭力,最後會來一份mission statement,對下一個五年願景及目標。

內容的確豐富,題材亦惹人興趣,五年總結如果成為一個推動理由的話,絕對值得予以支持。

一個小統計,由觀點易名為匯思網上專欄,五年來匯思文章絕不定期,這二百多個星期內,合共文章僅僅五十篇,而由陳德霖著名只得二十一份。

亦即,因為有五年結題材,八十八樓匯思文章數目,會即將較五年總和大增兩成八,到下一個五年徹底了結,陳總出書有望!!

平心而論,陳德霖對穩定金融有貢獻,而交待五年工作首篇文章內,他亦大談因熱錢大量流入,資產價格暴升,而要令金管局採取限按揭、強管理等逆週期政策。

他表明,逆週期政策國際間認受性越來越高,並舉例英倫銀行均加入要求收緊按揭。

中環人笑言,陳總似有自封「逆週期之父」之感。

但逆週期之父呢家野係咪可以自封?資深銀行界不表認同,諸如九十年代樓市火熱,簡達恆加黃星華亦有一系列逆週期佳作。

再者,所謂逆週期政策,成功凍結市場,跟成功扭轉市場亢奮不能兩者混為一談。陳氏逆周
之父模式,極其量是凍結市場,期間樓價上升預期、及資金流入兩個週期,從未有明顯逆轉。

英倫銀行限制按揭前,內部有過重大討論,尤其央行是否過份介入行政措施運用,從而成為政治棋子,所以一直有保留,最後因為歐思邦硬推而就範。

無疑,全球央行均美其名推逆週期,銀行資本要求、貸款審批等等,但逆週期本質上百分百等同於反市場,值得自豪嗎?

陳德霖形容得好,整個金融市場分成三部份的話,貨幣是血液、銀行是心臟、支付系統是血管。

如果環顧三者的話,本港問題來自血液,是港元聯繫匯率制度構成的血液問題,令本港貨幣基礎增幅幾乎冠絕全球,再多三、五、七個逆週期政策亦於事難保。

與其甘於做一個逆週期之父,未來五年人仔更國際化、香港面對競爭壓力更大、金融以至政經環境亦會更複雜。

但願陳氏能夠走出逆週期虛名,做一個前瞻之總裁,為本港表面風光部份問題,徹底做血液淨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394

強國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18.html
二零一四年六月十七日,外國媒體形容標誌著中國大國地位獲得確認一日;

首先,總理訪英,獲超高規格接待,利字當頭底下,路透旗下BREAKINGVIEW形容,一七九三年大英密史拒絕向乾隆叩頭,欠中國數百年呢個位,由卡梅倫三叩奉還。

克強獲厚待,虎城同日則放冷箭。商務部以反壟斷為由,否決馬士基牽頭的P3航運公司大聯盟申請,事件震驚歐美。

外媒形容,馬士基管理層雖從容不逼,應對得體,但暗露火光。而華爾街日報更有讀者留意,指歡迎中國成為全球最自由市場!!

明顯,在說反話。

印象中,商務部甚少運用反斷壟否則這篇申論或交易審批,對上一次倒數至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朱新禮,終於有人明你感受!!!

大行指,否決來得突然,尤其P3已獲歐美當局先後綠燈。明顯,馬士基牽頭,以聯盟降成本,傚法航空公司代碼共享安排,chinese dont buy!!

公開秘密為,P3宣佈成立後,內地中海集運為首一直背後遊說內地幫手,由數間幾年累計虧損數十億美元國產航運公司,商業戰中打敗盈利合共數數個十億的航空大企,確實諷刺!!

內地某大航運公司負責人對外媒表示,商務部純粹基於P3佔據貨運市場四成六原因,憂慮競爭問題而提出反對。

但券商指,P3聯盟一旦成功,某程度上大大限制國產船公司價格競爭力,隨時ST、ST、又 ST!!

其二,內地單以去年進出口貿易額達四萬多億美元,全球既然Number One,豈可以由三間洋鬼子公司左右運費?

P3瓦解,高盛認為分別有東方海外及中海集運參與的G6及CYKHE聯盟會漁人得利。但亦有人不予認同,認為高盛捉錯用神。

以規模及蓋幅計,G6涉及的航運公司相對較細,左右能力有限,至於CYKHE,仍然處於申請階段,中國既然對P3  Say no,美國絕對可以對予以反對。

簡單講,因為國力強盛,運費從此沒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395

外銷人仔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19.html
小川強調減少人民幣干預,同一時間人行繼續加快外銷人仔。

繼英國後,人行兩日內委任兩間人民幣清算行,包括建行負責英國,而歐洲由中行負責,以此計算,人民幣全球已有五個清算中心,包括香港,新加坡、台灣、英國及德國。

英國似乎跟法蘭克福加成平手,但中、英同時會以本幣做交易貨幣,中間跳過美元,故此以倫敦匯市排名,及中英今年預期明年底貿易額一千億美元計,中國借英國,變相打贏香港。

香港銀行界認為,不是直接競爭對手,事關以人行佈局,歐洲由於質易來往大,需要兩大清算中心,區內新加坡負責東南亞、本港既食北亞、又有美國,兼有人民幣產品雙線發展,優勢是否有被跨大?
時間會證明。

八十八樓高層話,香港行早幾年,基礎較強,首席離岸中心地位可以暫保,但以後發展,若人強、我弱、不進則退矣。

人行近乎一日內委任兩間人民幣清算行,速度及頻密前所未見,而觀乎早前南韓表明,會直接以韓圜兌人仔做交易結算、新加坡計劃十月、連同早前俄羅斯,及澳洲,以至遠到美國。可以肯定,中國對去美元化相當認真,日後緩衝美國不斷量寬影響,周小川居功至偉。

截至四月為止,人民幣位列全球第七大交易中介貨幣,人仔是否要問鼎全球儲備貨幣,意圖明顯不過。

而中、短線而言,人仔扎馬,加快國際化,並且要增加話語權之限,而是配合去槓桿及方便人行掌握流動性管理。

中環賓卡指,全球債息持續回落,唯獨中國債息反而向上,內地絕無僅有未有受惠低息潮,既然如此,盡快加大人仔幣境外流量,從而引進債券產品,企業、地方正正可以趁機海外借「平」錢,向鬼子佬大鱷齊齊為內地高槓桿,借出一張發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396

居安思危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23.html

下晝二點廿分左右,中環處處傳來一陣叫聲,未算淒厲,但來得突然。

期指先行,到恆指由升、變倒跌、繼而倒跌超過三百,不足廿分鐘內發生,而由跌幾十,到跌一百、二百、三百,需時兩分鐘以內。

正因如此,市場再重現團結及尋求真理精神,以求瞭解跌市原因。

個市搞咩?有人話,內地數據太好,令定向降準規模加大機會減少!!

喟,但你今朝又唔跌?亦有人話,要殺熊、殺期指?固然有可能。

更有資深銀行家自言自語,難道港股進入政治市前奏?

我地七十萬人公投、環球時報即時十三億大你!! 贏曬!

並同時提醒,講談判,鐵娘子並是中國手下敗將。

信息明確之極:阿爺同我地講,細路你唔夠我玩!! 白皮書、七十萬、佔中、預留監獄報導等等等,鬼子佬會否乘勢造淡,答案不言而喻。

記得嗎?以往臨近回歸記念,報導最多,憧憬最大,係咩?中央送大禮也。

今年,有無人提,夠唔夠膽提?

截至今日為止,送禮只限於蘇局長被急召上京,傾一簽多行,政府今日公佈,特首明日休假!!

任白頭新書一出,股市即插?旁觀者冷靜分析認為,不無原因,亦難不作聯想!

幾年前,香港已經提出被邊緣化論命題,任總當時有份否認,認為毋須擔心,事隔多年,白頭反過來明示有此憂心,並明言香港最近的政局發展,可能正在蠶食領導人對香港信心,避免過分依賴香港進行國際金融活動。

任總更從旁佐證,以上海建自貿區為例,懶管你領導人大派定心丸,根本是間接削弱香港競爭力!

無主觀判斷,財經人亦不懂政治,但政商合一互連互通是不折不扣事實,難以否定! 問題是,大家在爭取政治本錢同時,是時候考慮願付幾多經濟代價。

再說,從客觀環境看、近日事態、政商言論合成為一,並且推斷,香港或者事態不妙也?

對於任志剛觀察,最有力證據之一正如上面提及的人民幣業務方面,一日公佈兩清算行,英、德兩國,處理無論貿易額,金融產品、貨幣均遠超香港,我地連二萬兌換上限仍然流於空談!

居安思危以往聽慣,年年有人不斷重複,難道不久要調轉為處危盼安?八四、六四香港均經歷政治市,二零一四接力,其實不單並非天方夜談,更可能越行越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397

彈弓手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8.html
實話實說,云云大行報告之中,機構大戶一直認為,匯豐為其中一間可讀性較低、準繩度一般的大行之一。

更老實,若非匯豐修改報告,報告本身不會一炮而紅,被中、外媒體火速報導。

以佔中為由,降港股評級,是否有理有據,實屬見仁見智,尤其來自身份較特別的匯豐,市場不會理會是匯豐投行研究部、抑或匯豐控股集團意見,總之有匯豐兩個字,都會當為匯豐個View。

內容上,匯豐環球策略報告彈弓手修定後,對港股評級下調原因,簡單釋文是:憂慮美國加息對資產市場構成風險、內地旅客增長減慢、及有關近日「佔中」的負面消息。

而最初版本為:有關「佔中」的民主運動,將進一步影響中、港關係及經濟。

細心比較,匯豐策略報告並非補充,而是修改。除加入其他原因攤薄「佔中」字眼外,亦刪除「民主運動」、「影響中港關係及經濟」。

如無意外,該份為數八十多頁環球策略報告中,原僅四句提及香港,匯豐內部之前肯定睇漏眼!

有人認為,佔中敏感,最好避而不談,但作為媒體,提及佔中,跟對佔中表態,予以支持或反對,不應混為一談。

提及,不代表支持或反對,呢點非常重要!

中環投行界證實,近日太多海外大戶查詢,部份美資行指示,凡佔中題材要經總部過目、部份僅交由分析員私下解答。

而數「佔中」題材最頻密大行,非里昂莫屬,七一期間、更派分析員行足全程「收風」聽民意。

里昂現時全名為中信里昂證券,匯豐你怕咩?!

或者巴克萊說得好,突如其來震盪事件不應作為主題,尤其並無過往例證做比較參考,難以作結,故此巴記今日將佔中對樓市潛在影響,跟九八及零八年相比,亦實屬大錯,皆因以往是經濟及金融市場直接震盪,現在不是!

好多好多年前,匯豐證券一份樓市報告,本台及多份大報做頭條,皆因為匯豐!!

研究報告不代表本行立場,我們聽得多,例如十多年前,時任大象副總經理劉智傑有關修改七成按揭上限言論,不消半小時被匯豐否定,跟當年匯豐高層言論不代表匯豐銀行立場相比,匯豐今次的報告不代表本行立場事件,小事也!

純粹背景資料,大行,尤其屬於本港發鈔行,對頗多話題十分避忌。

大約零二年,當時中銀國際何綽越一份質疑聯匯報告,弄至滿城風雨,更被時任總理朱鎔基批評,直指中銀不應該用該等題材做報告。

未幾,何綽越消失中銀!! 但調轉問,無論當年的聯匯,今日的佔中問題,既然有客戶關注,可能潛在構成影響,避咩!!?

大行個「朵」乃建基於獨立性及中肯意見,而不是事事避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398

超人盤房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31.html
半年前長實全年業績報告,標題為:「植根香港、放眼全球」,半年後改為「自強不息、商機無限」。

半年前,李嘉誠在本港樓市走勢論述跟今日一樣,同樣為建築成本上升,政策繼續主導,但年初提及:集團將配合市況、房策方向,在本港拓展地產業務。

噢!! 但今次刪除左,僅提加大基建投資,而題標亦無「植根香港」四個字!!

或者,我地唔應該太敏感啩!!

政治及經濟不明朗,繼續貫徹李嘉誠對前景的中心思想。誠哥依然是超人一個:環境困難、不明朗、長和中期業績勝預期,賣野派七蚊特息之餘,中期息又加俾你!

買一號或十三號,到底是買公司前景,抑或用錢,向李嘉誠投下信任一票,實不言而喻。

長實有賣樓,業績報喜,實屬應該。

反而和黃,核心盈利一百三十五億,細心留意的話,李先生再次施展和黃三大護法,再製造神奇!!

所謂神奇,在於核心盈利勝預期,但核心業務EBIT,幾近全數低於預期:
地產、雲售、港口、「3」、赫斯基,其實較之多間券商預計,均有落空。

以地產為例,高盛預測EBIT有四十四億,但官方數字僅為三十七億。

旗艦「3」,外界原本估有三十、至三十二億EBIT,但Sorry,官方數字只有22.8億!!!

一,要解釋「3」點解咁差,理由簡單,因為意大利太差,跟愛爾蘭一樣,均錄得LBIT。

二,要解釋何解核心業務範範都差,核心大數贏預期?當中有三個原因,包括稅慳左、上半年資本開支減超過兩成、融資成本降,亦減輕利息支出。

而最重要是,和黃一直擁有一個業績SUPER BUFFER,就係「財資業務」!!

和黃上半年財資業務EBIT高達22.82億,跟外界估算多大約四分一,而呢四分一,正正是業績勝預期功臣。

財資業務收益按年翻兩翻,盈利貢獻升至7%,和黃解釋為有出售若干上市股權投資及其他投資收益所致。

WELL,和黃盤房始終是最後防線!! 「六哥」法蘭應記一功。

有野賣、有數入,是和黃盈利方程式之一。留意的話,和黃賣屈臣士數百億收益,選擇以儲備方式入帳,而非P&L,中環分析員指,會計制度根本可以BOOK PROFIT,和黃揀 BOOK RESERVES,難道為預留回撥?

為下一次盈利做準備? 情況等於賣左樓,唔入帳著!!

零售業務去年還有近兩成增長,今年只有9%,最強勁的內地,只得一成多少少!! 咁樣大家應該明,為什麼當日一度要計劃分拆?

同樣,和黃港口分拆後,最近兩年EBIT增長徘徊低單位數。按此推斷,李先生稍後似乎會從電信或房產組合二揀一,從近期情況,難道後者叫糊機會較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942

打老虎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30.html
周永康正式被拉下馬,中、外券商及分析都一致認為,利好市場氣氛:
一,習近平權力更穩,內地學者已形成共識,習功力遠超胡、江,併力匹小平;
二,大老虎被打下,大規模反貪可暫時告一段落,集中搞經濟,推改革!

評論員指,有關周永康事件,新華社短短數行報導,有兩點值得留意;
一,跟公佈薄熙來不一樣,今次未有用上「同志」稱呼周、
二,審查,而不是調查,觀察家指,意味蒐證完成,有證有據,只待確認程序。

巧合及諷刺是,每年七月二十九,均為全球「國際老虎日」,希望宣揚保護老虎,中央選中老虎日打老虎,兼透過中央社,人民日報表明,不是最後一隻老虎。

信官方的話,憧憬周氏下馬,反貪行動降溫,或者是一廂情願!

美林曾經將反貪對經濟影響,做了量化評估,大概對經濟增長額外構成零點二個百分點左右影響。

今年上半年為止,內地約有六千二百多名政府幹部及官員,因貪污被處罰,數字按年多三成半,而涉及央企行業範圍之廣,幾乎每間上市公司均受影響,反貪影響市場氣氛,實屬必然!

共產黨講求權力平衡,而過往歷央,權力一致失衡,是但一方會有人被拉下馬。

學者話,如果美林陸挺希望大規模反貪告一段落,其實等同希望權力平衡,派系鬥爭告終,但希望與現實,總有時間上差異。

外界亦有一個分析,因為要打大老虎,內地因而有誘因營造經濟及市場一切正常,政治與經濟扯不上關係的表象,正因如此,每逄內地有政治大事,股市份外強,經濟政策特別善意,無獨有偶,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為下半年經濟政策定調,保增長已經在篇幅佔去上風。

貪污及既有經濟結構問題,既令投資者信心長期不足,亦令經濟刺激政策成本越見高昂,內地除石油幫外,電信幫、內銀幫、煤炭幫的存在亦是公開秘密。

有經濟活動一日,有圖利機會,都有貪污動機,希望反貪告一段落,恐怕只屬幼稚想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943

滬港通症後群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28.html
彭醒棠撰文,否定資金經本港,流入銀行體系,為炒滬港通之說法,實屬可以理解。

首先,資金流向及目的,從來難以分辯,既然不能向資金求證,倒不如代資金先行否定。

其次,如果由中央銀行承認,資金已到港部署滬港通,只會為股市炒風再火上加油,呢個責任,莫說彭醒棠,連陳德霖都擔當不來。

香港以至內地已經患上滬港通敏感症,症狀明顯,已經越明嚴重:例如,稍傳交易所見媒體,市升、又或者稍後流傳有關兩地細節簽署,再多一兩輪培訓,又必升!!

有幸的話,滬港通啟動,一旦持續爆額,經內地媒體手筆一手,說什麼額度隨時大幅加大,更不得了!!

滬港通是否十月十三必然開通?知情人士話,「左右啦」!!

內地媒體再施展獨家披露威力,憑一個培訓、用一個唔覺意漏口風方式,個市就咁搞掂!

據稱,港交所早前亦一早向參與試演交易市場參與者,提及約略時間,現場又是內媒搶先,那個市場尊重敏感資料保密,不言而喻!!

中環人話,基於中港股市兩地交易規則仍有出入,尤其內地交易仍然實施T+1,一旦肖老總滬港通啟動前將其跟本港睇齊,A股隨時有好幾日炒爆!!

滬港通等於本港股市的全部,而港交所遷就滬港通,於是市場又想問,「港交所依家仲好唔好買?」。

近日,券商最少有兩間將三八八目標調高到一百八十蚊樓上,高盛更進取到預期潛在價值二百三。

但老實,正如花旗上週所指,因為互聯互通構成的潛在正面因素難以量化量度,既然如然,現在才有意動交易所主意,關鍵並非價位,而是信念,靠一個信字!

又或者,退而求其,用個人投資者身份,跟單一最大股東香港特別行政區比,政府既然要等近七年,才蟹貨見家鄉,今日高追,未必要七年掛?

亦即,點會勁過政府啦!!

呢種諗法,有人會形容幼稚,但面對一隻當炒股,自己卻舉棋不定之際,用上述自我解說反思模式,往往最能說服自己進行高追,至少後果自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944

保險之王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25.html
約半年前,拆局將友邦杜嘉祺,封為紀錄之皇!!

半年後杜嘉祺繼續成為紀錄保持者:
一,盈利雖然受一次性因素影響下跌,但跌幅細過預期。
二,新業務價值,市場估有一成八增長,友邦就俾夠兩成三!! 撇除匯率因素更升兩成八。
三,頭六個月新業務價值八億美元,創新高,同時已相當於一零年上市時全年的NBV總數。

杜嘉祺未必有無人能及的個人力量,友邦以規模計亦未算地上最強,但AIA魔術棒好簡單:
揀岩行業、做應做的事情。

行業而言,全球銀行業硬食各種監管、隨時被巨額罰款;對沖基金及投行受制於槓桿限制;剩低保險,大概監管最少。

其次,時代愈進步,人愈怕死、更怕危疾,間間區內保險公司,大賣理財產品之際,友邦即時BINGO!!

問杜嘉祺一百次,業務前景,他一定重複一百次,區內保險滲透率低、財富增長強大,前途無限。

呢點體現於內地新業務增長近六成,保單毛利百分之七十八點七,並非證明友邦特別好,而係內地原來真正賣傳統保障險,而又滿足需求的保險公司,實為數不多。

但最有趣仍然在於香港,半年新業務價值五成半增幅,成為友邦第二高增長市場,諷刺在於本港保險滲透率達到六成,亞洲區排名第二,何解??

中環口痕友話,友邦中、港業務跑出,正正反映兩地情況令人惋惜、內地壽險公司七十多間,原來無間掂!! 仲講咩內險股有前途!!

至於香港,並非保單差、或香港人特別怕病,而係有無諗過,香港公共醫療系統完全跟社會發展及人口增長脫節!!!

友邦有樣野好精醒,無論賣任何產品,全不硬銷,反而用調查附帶產品形式,例如要SELL年輕人買危疾保,友邦會整份年輕人對危疾關注相關調查,或有關數年後醫療通脹急升等等數字;

同樣友邦亦有數份調查關於子女教育開支、人口長壽、但儲蓄不足,當然目前的賣產品,但每樣均是對本港既有缺憾衝著而來!!

區內市場有如黃金,保誠、SUN LIFE、大都會、連小小超均加入爭奪,杜嘉祺面對競爭只會越來越大,今日破紀錄,明日亦非必然。

但好肯定,無論友邦、宏利、保誠,區內業務最大敵人不是競爭對手,或市場波動,而是福利主義,或對公共資源分配得宜,規劃完善的政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9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