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德電視惡搞默克爾戴頭巾

1 : GS(14)@2015-10-09 02:01:18

德國電視台ARD一個新聞節目,周一報道有關難民配額時,配上了總理默克爾戴上伊斯蘭頭巾的合成照片,被轟有傳播反伊斯蘭訊息之嫌。被狠批的節目名為「柏林報告」,所展示的默克爾合成相,被觀眾質疑跟反移民極右組織PEGIDA(愛國歐洲人反西方伊斯蘭化)使用的示威牌上肖像相似,批評報道「令人震驚」、「具操控性」;但亦有部份支持者指電視台享有言論自由。
ARD發聲明回應,指相片原意只為博取關注,對不認同甚至誤解他們的觀眾表歉意,又強調合成照旨在諷刺,並反映西方社會的言論自由,他們亦歡迎批評。英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8/193244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917

默克爾受壓要3月前改難民政策

1 : GS(14)@2016-01-20 17:47:07

德國去年多達110萬難民湧入引起社會矛盾,執政聯盟有重量級人物向總理默克爾下達最後通牒,要在3月前改變接收難民政策。執政聯盟成員基社盟中曾問鼎總理寶座施托伊貝爾表示,默克爾的難民政策在3月於三個州分舉行的選舉中料受挑戰,反移民的右翼政黨或從執政聯盟搶走選票,如她未能於3月前限制難民湧入,可能會被逼宮下台。在壓力下,默克爾所屬的基民盟前日同意,將北非的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列為「安全國」,讓當局更易拒絕北非三國難民的庇護申請。而科隆除夕性侵案,當局拘捕一名26歲阿爾及利亞難民,是首名涉性侵案被捕的人。博恩海姆鎮早前因男難民在泳池性騷擾女泳客而禁男難民使用泳池,前日稱教導難民尊重女性後已取消禁令,又稱與傳媒施壓無關。德新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0/194588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625

北約專家斥俄用「網絡打手」借難民問題倒默克爾

1 : GS(14)@2016-03-08 00:08:22

俄羅斯對歐美新冷戰,正轉向數碼領域。北約有專家指俄正利用其「網絡打手」大軍,嘗試影響歐洲政局,當中包括煽動德國人對難民問題的怒火,以圖令總理默克爾倒台。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默克爾為烏克蘭問題多次交手。資料圖片

資助非政府組織發言

位於拉脫維亞的北約卓越戰略通訊中心,上周在會議公開關於俄資訊戰的研究成果,當中有研究分辨出俄五種嘗試影響網上言論的網絡打手(見表)。該中心指俄又積極把「今日俄羅斯」之類電視台打入國際、資助一批非政府組織對各種問題發表言論,又用程式影響網上搜索結果,舉例像搜索烏克蘭,「可能頭十個搜索結果都是克宮支持的」。





中心主任薩特斯(Janis Sarts)以個人身份表示,俄羅斯有資助歐洲極左和極右組織的紀錄,他認為現時有證據顯示俄正利用這些手段對付默克爾。他指默克爾一直支持制裁俄,但俄報復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更重要是想測試他們的資訊戰網絡,能否利用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內部矛盾煽風點火,改變政局。薩特斯指此計曝光令德國變天可能性大減,但歐洲一些國家對此仍「蒙在鼓裏,或者視若無睹」。他和中心一部門的英軍主管韋斯特(Simon West),指留意到英國在野工黨黨魁科爾賓和英國獨立黨主席法拉奇,都有在「今日俄羅斯」出鏡,韋斯特指英國為脫歐公投拉票時,相信會見到俄羅斯資金流入,圖影響言論。英國《觀察家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7/195194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124

「默克爾恐怖一日」德執政黨地選重挫反移民右翼極速冒起 懲罰難民政策

1 : GS(14)@2016-03-15 15:08:00

德國總理默克爾對難民開大門的政策,受到選民懲罰。她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在三個州議會選舉輸掉兩州,得票率更全線下跌,反移民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卻極速冒起,在三州都取得議席。德媒形容這是「默克爾的恐怖一日」。


前天的三州選舉,被視為難民政策公投。CDU本躊躇滿志想全奪三州,但默克爾去年一力決定接收110萬難民後,民心漸變,不少盟友和黨內人士主張就全國收難民人數設限,但她堅持要全歐洲共同行動。




三州輸兩州 得票率新低

結果CDU在薩克森安哈特州雖保住最大黨地位,但得票率比五年前少2.7個百分點,在巴登符騰堡州和萊恩蘭帕拉蒂尼州欲分別擊敗綠黨和社民黨的大計泡湯之餘,得票率更分別創該黨州內新低,其中在巴州更跌了12個百分點。相反,AfD在三州打入州議會,得票率都有雙位數,在薩州更有24.3%得票成第二大黨。黨副主席高蘭表示:「投我們票的人都是投票反對這難民政策。我們對難民問題的立場很清楚:我們不想再收任何難民。」德國《圖片報》形容這是「默克爾總理的恐怖一日」,指AfD冒起是懲罰她的難民政策。分析指默克爾過去十年走中間路線,成功吸納中間偏左的社民黨選民支持,卻在右翼留下空缺,《明鏡》周刊網站形容這是「CDU黑色星期日」,指默克爾要為讓AfD有機可乘站穩陣腳受責難。不過CDU和加入聯邦政府執政聯盟的社民黨,都堅稱毋須改變難民政策,更指默克爾近期民望已反彈,顯示政策方向正確,只是需要時間克服困難。



黨內不團結令支持者流失

其實在巴州和萊州勝出的綠黨和社民黨人,比很多CDU候選人更支持默克爾的難民政策,與其說選民向右轉,不如說德國變得更加兩極化,並指AfD支持者很多是首投族,而不是由CDU轉來。美聯社分析亦指很多CDU候選人刻意跟默克爾難民政策保持距離,或製造黨內不團結印象而流失支持。分析指這次地選結果,對明年大選有指標作用,亦增加默克爾難民政策所受壓力。法新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5/195296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912

頭號艱巨任務傾脫歐 與默克爾周旋新鐵娘子文翠珊:打造英國新角色

1 : GS(14)@2016-07-13 05:15:10

■文翠珊前日以黨魁身份在國會外發表講話,獲保守黨國會議員拍掌祝賀。美聯社



英國脫歐公投引發政壇地震,「冷手執個熱煎堆」的內政大臣文翠珊(Theresa May),今天將成為英國第二位女首相。獲傳媒封為「新鐵娘子」的她,有指甚至比「鐵娘子」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更硬朗。她表明新政府的頭號要務,是帶領英國脫離歐盟的艱巨談判,跟「德國鐵娘子」默克爾周旋。



上月23日公投出人意料決定脫歐,首相卡梅倫決定辭職,高調撐留歐的財相歐思邦也政治行情向下。脫歐派兩大主將倫敦前市長約翰遜和司法大臣高文浩「自相殘殺」,在執政保守黨新黨魁選舉分別棄入閘和早段出局,令在公投低調撐留歐的文翠珊一枝獨秀;隨着最後對手能源及氣候變化國務大臣利雅華退出,文翠珊在沒對手下提早成為黨魁。




決策能力高從沒錯

文翠珊前天在國會外以新黨魁身份發表講話,說「我們需要強大和有往績可尋的領導人才,帶領我們度過將相當艱巨和不明朗的政經時勢,去談判得出英國脫歐後的最好協議,打造我們在世界的新角色。英國脫歐就是脫歐,我們將會從中取得成功。」簡短講話貫徹她一向的堅定踏實作風。英國《每日電訊報》日前一篇社論,指文翠珊是「保守黨另一個鐵娘子」,跟前首相戴卓爾夫人同有「非凡的堅強個性,以及取得同儕尊重的能力」。美國Daily Beast網站更指戴卓爾夫人1975年當選保守黨魁時,外界只當她是個「聲調刺耳的主婦」,「鐵娘子」外號是後來蘇聯記者給她起的,諷刺她激烈反共,文翠珊現在執掌保守黨,卻已經是「百煉鋼」。內政大臣一職,一向被視為英國內閣的「三煞位」,處理警務、入境、邊境控制、反恐和反毒等敏感政策,多名大臣都惹醜聞黯然下台。文翠珊卻一做逾六年,60多年來最長,沒出任何大醜聞。保安消息指她阻止的恐襲陰謀,遠多於外界所知。有內政部官員說她決策能力很高,無論收到甚麼建議,「她的決定看來從沒錯」。文翠珊在政界內不「埋堆」說人是非,而是埋首工作,消息人士指她「總比其他人早起床三小時,開會總比其他人多懂五倍」。



「難纏得要命的女人」

文翠珊做事不賣賬,曾拒美國要求引渡一名有亞氏保加症的黑客,也曾在警察協會大會叫不滿削預算的會眾面對現實。曾為戴卓爾夫人閣員、曾跟文翠珊共事的前司法大臣祁淦禮,領教過她指摘自己老是放走她要囚禁的人,私下形容她是個「難纏得要命的女人」(bloody difficult woman),文翠珊卻說「下一個印證這一點的人是(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文翠珊將為脫歐談判跟容克周旋,也勢必跟身為歐盟龍頭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交手。默克爾前天再次催促英國早些啟動脫歐談判,減少不明朗,說「英國有需要快些澄清未來想跟歐盟有怎樣的關係」。文翠珊之前表示最快年底才開始,但她提早當首相或令時間表推前。昨天卡梅倫主持最後一次內閣會議,文翠珊據指率領閣員向他致敬,氣氛感人。卡梅倫今天最後一次出席國會答問會後,將向英女皇正式辭首相一職,英女皇將傳召文翠珊接任並組織新政府。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3/196927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508

德執政黨默克爾「主場」大敗

1 : GS(14)@2016-09-06 22:50:46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難民政策飽受批評,她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前天在其家鄉的地方議會選舉中初嘗大敗,得票率是在該州的歷來最低,連該州第二大黨地位也不保,默克爾的連任之路難行。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前日舉行州議會選舉,投票率比上屆多出逾十個百分點。社會民主黨(SPD)以逾3成選票奪25席,力保第一大黨地位;首次參與該州選舉的反難民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以20.8%選票奪17席;CDU則以19%選票保得15席第三,或會再與SPD組成聯盟執政。已在位11年的默克爾,提倡向難民打開大門,被指導致去年有逾百萬難民湧入,民望已暴跌至五年新低的45%。分析指,若AfD在兩周後的柏林地方選舉中,再度擊敗CDU,默克爾在黨內或被視為負累,她要在明年大選中爭取第三度連任,更將難上加難。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位於德國東北部,人口約160萬,當地僅得2萬名難民及6.5萬名外國人,是全國最少外籍人士的州。歷屆選舉中,選民都以民生及經濟發展為主要考慮因素,惟今屆有多達五成選民看重難民政策。德新社/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6/197617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789

面臨美天價罰單 默克爾拒救 德銀挫7% 拖跌歐股

1 : GS(14)@2016-09-27 07:29:44

【明報專訊】德國最大銀行德銀被指在金融海嘯前不當銷售按揭抵押貸款證券(MBS),被美國司法部開出140億美元的天價罰單。德國傳媒引述官員稱,總理默克爾無意向德銀援手,觸發德銀股價今晨最多跌7.5%至10.55歐元,是彭博1992年有紀錄以來低位。沽壓蔓延至歐洲其他銀行股,德國商業銀行、法巴、意大利最大銀行裕信(UniCredit)昨日的股價跌幅達3%、歐元Stoxx銀行指數昨曾跌2.3%見5周低位。英法德股市昨下挫逾1%。

昨日的跌浪由德國周刊《Focus》上周五的一篇報道觸發,其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默克爾今夏與德銀行政總裁John Cryany多次會談,並清楚表明在直至明年9月的選舉年,政府也不會向德銀提供援助,並拒絕插手德銀與美國司法部的和解談判。接近德銀的消息人士稱,德銀從未期望政府出手相助,且毋須政府幫忙。不過德銀的財政狀况引發政界關注。消息人士稱,德國社民黨國會議員上周舉行閉門會議,就德銀情况進行探討。

去年蝕593億 股價今年已跌半

德銀早前稱,不會接受美國司法部早前開出的140億美元罰單,並將爭取把罰款額顯著下調。德銀認為,介乎20億至30億美元的罰款比較合理,該行在2013年已支付19億美元結束類似訴訟。摩通估計,若今次的和解金額介乎30億至35億美元,德銀仍有財政能力解決其他法律問題,若罰款比上述水平高10億美元,將令德銀的資本水平下降0.24個百分點。

面對巨大的重組成本,德銀去年虧損達68億歐元(593億港元)。市場憂慮到其能源項目貸款的壞帳風險增加,恐德銀資金不足。評級機構惠譽表示,德銀的主要挑戰來自超低利率影響盈利、監管壓力、業界激烈競爭,以至其不當行為和巨額訟費。德銀今年以來股價已跌50%,其應急可轉債(CoCo債)收益率昨跌0.025歐元跌至0.73歐元(每1歐元計),是2月以來最低。此債券可有條件轉換,一旦德銀資本水平低於監管標準,德銀可停止支付債息,並將債券自動轉換成銀行股權,而銀行亦可以將債券重新估值和減記。部分分析師憂慮,德銀可能最終對某些債券違約。荷蘭銀行亦認為,德銀的一級資本票據利息支付可能存在「真正危險」。德銀正透過出售風險資產及裁員,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

IMF﹕最危險國際貸款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形容,德銀是最危險的國際主要貸款機構。受歐洲央行實施負利率影響,德銀以至歐洲銀行業的利潤空間收窄,為股價帶來壓力。過去12個月,歐洲銀行股下跌逾四成。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37&issue=201609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175

改口撐「災難領袖」默克爾

1 : GS(14)@2016-10-01 13:19:44

特朗普前日被問到最欣賞的世界領袖時,答案出乎意料地不是他大讚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卻是他過往一年口中「摧毀德國的災難性領袖」──德國總理默克爾。希拉莉與特朗普分別被問及同一問題。特朗普回答:「我認為默克爾真是一名偉大的世界領袖,但我對她的整個難民政策感到非常失望……她犯了一個悲劇般的錯誤,就在一年半前。」希拉莉亦指默克爾是她最欣賞的世界領袖之一。特朗普過去一年不斷抨擊默克爾的難民開放政策。去年12月,特朗普批評《時代》周刊選了一名「摧毀德國」的人作2015年度風雲人物;今年2月,斥默克爾「變成了如此一名災難性領袖」;今年8月,又以「美國的默克爾」來打擊希拉莉在難民問題上的立場。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1/197874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837

奧巴馬訪德見默克爾「全球化開弓沒回頭箭」

1 : GS(14)@2016-11-18 17:56:11

美國總統奧巴馬繼續任內最後一次外訪,由希臘轉抵德國,昨日跟德國總理默克爾會面。兩人在德國《經濟周刊》聯署撰文,重申「全球化開弓沒有回頭箭」,歐美在防務、貿易、應對氣候變暖等重大事務上合則兩利。奧巴馬和默克爾強調制訂美歐自由貿易協議的重要性:「協議能令雙方經濟更緊密連繫,而建基於符合彼此共同價值觀的規則,可在未來數十年帶來增長,並在全球維持競爭力。」他倆強調自由貿易「毫無疑問」有利工人、農民和消費者,呼籲德國人和美國人把握機遇,「民主、公正、自由的價值是我們經濟賴以成功的基石。為了我們的企業、人民,也為了這個世界,我們有責任擴闊和深化合作」。


交棒捍衞西方價值

奧巴馬和默克爾執政理念相近,雖然美國特工竊聽默克爾手提電話,曾令兩國關係緊張,但兩人交情一向不錯,奧巴馬甚至坦言,默克爾或是他任內「最信賴的外國夥伴」。2008年,奧巴馬上台後曾到柏林勝利紀念柱,向20萬德國人發表全球無核化宣言,當年在場的德國人施密特憶述:「當時人人都滿懷希望,有點像柏林圍牆倒下的感覺,如今特朗普快上場,大家又變得憂心忡忡,不知道他會搞甚麼。」隨着美國選出新總統,奧巴馬卸任在即,他此行被解讀為向默克爾交棒。事實上,不少觀察員都認為,默克爾今後作為西方價值捍衞者的角色將越見重要。奧巴馬今日將跟歐洲多國領袖見面。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8/198374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081

默克爾成箭靶 選情嚴峻

1 : GS(14)@2016-12-21 23:33:31

德國總理默克爾對難民中門大開,在國內備受批評,縱使她讓步仍無補於事,更造就極右反移民勢力迅速冒起。如今再爆出一宗或涉及難民的嚴重恐襲,勢進一步重挫執政基督教民主聯盟(CDU)本已大幅下滑的民望,增加默克爾在明年大選爭取連任的難度。歐洲難民潮爆發以來,默克爾政府保持門戶開放態度,單在去年就接收了約100萬名難民,國內有聲音批評她不顧國家承受能力,部份地方更因為難民進駐,社區面目全非;加上近一、兩年不時發生涉及難民的罪案和恐襲,令政府成箭靶,反難民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乘勢冒起。



■救護員忙於在市集內將傷者送院診治。路透社

右翼黨:詛咒何時結束?


雖然現時默克爾支持度仍過50%,但勢頭對她所屬的CDU相當不利。在今年的地方選舉,CDU都錄得慘敗,其中9月在默克爾家鄉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地方議會選舉,CDU更連第二大黨地位都不保,明年是否能保持執政地位成疑。其實應對國內聲音,默克爾已作一些讓步。在月初的黨大會上,她罕有地表示要禁止伊斯蘭罩袍以及可能收緊難民政策,大幅扭轉一貫的取態,被指是為尋求連任而妥協,但仍未滿足一眾反難民人士要求。在今次恐襲過後,AfD國會議員普雷策爾(Marcus Pretzell)隨即將矛頭直指默克爾,他罵道:「這種詛咒何時才能結束?這都是默克爾幹的!」分析指默克爾如今已被逼到牆角,無可避免或須承認過往主導的難民政策並不成功,需改變確保公眾安全。有外媒甚至形容,這次恐襲是默克爾11年執政生涯中最艱苦的時刻。英國《每日電訊報》/《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21/198723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5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