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灣隨選風》用速度與差異化區隔市場 跑腿、寫程式他們都是微型工作者


2015-02-16  TWM
 
 

 

憑著叫車服務,Uber五年衝上兆元市值;而以提供隨選洗衣、送餐、打掃等各種服務,身價破億元的新創企業更是不在少數。如今在台灣,隨選風潮也日漸盛行,不論是跑腿、寫程式,還是找課程,統統可以動動手指就搞定。

撰文‧何佩珊

當「隨選經濟」已在全球散播開來,舊金山、紐約、北京都成了「隨選經濟」最好的孵育地,那麼台灣呢?

台灣新興網路創業者劉威廷在「隨選經濟」的漣漪還沒擴散到台灣時,已經搶先搭上這波大浪。

相較於英文,寫程式更像是這個世紀的共通語言,不只歐美各國紛紛吹起一股讓孩子從小就學寫程式的風氣,英國更在二○一四年將寫程式列入小學課程。而這波因寫程式需求而起的巨浪,劉威廷看到了,並推出Codementor(程式導師)這個平台,就是要讓所有寫程式遭遇困境的人,隨時可以找到高手來幫你。

舉例來說,Codementor網頁開發工程師劉君羿,同時也是Codementor平台上的導師,就曾遇過有人臨時向他求助的狀況。原來對方正在做網頁設計,卻遇到難題,而剛好在線上的他就花了四十分鐘左右的空檔,即時協助對方解決困難。

「程式導師」 隨時找得到高手不同於一般市面上的程式教學,以販售「課程」為主要商業模式,Codementor則是著重在供、需兩端的即時媒合。不論你是程式的初學者,或是本來就有技術底子,卻因某些專案遭遇難關而需要求助,都可以透過一對一視訊與訊息同步進行指導,就好像真的有一位程式導師在你身邊。

因此,對Codementor來說,如何在平台上提供精通各種程式語言且數量足夠的「導師」來滿足各式各樣的需求,是能否成功的關鍵第一步。

劉威廷認為,多數程式高手其實都很樂於教學,所以在這個平台上,不乏有來自在谷歌、亞馬遜上班的強者,也有網路業界知名的人物。而除了喜歡教學,這也是他們輕鬆賺外快的機會。

至於收費方式,根據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導師可以決定自己的學費高低,目前平均價碼為十五分鐘十五到三十美元,但也不乏有開價六十美元的人。

目前就讀台大數學系四年級的張志瑋就是平台上的導師之一。從大二起,透過BBS或是論壇,他已經有過多年接案經驗,而這個平台的出現則是讓他多了一個更穩定的收入來源。「很有趣。」他說,「以前沒太多機會教別人,而且平台上很多歐美人士,還可以趁機練習英文。」GOGOVAN 專人跑腿小幫手「甚至已經有人開始把Codementor導師的經歷,寫進履歷表。」劉威廷說。

不到一年時間裡,平台上的導師數量已超過兩千人,可提供教學的領域橫跨 Ruby on Rails、Python、PHP等多種程式語言。劉威廷指出,目前有超過五成的人可以在三十分鐘內得到服務,而且他相信很快就可以做到一○○%。

Codementor不只在一四年陸續得到美國、芬蘭創業大賽肯定,並也得到很高的使用者滿意度,因此平台每月使用量平均以二○%至三○%的速度成長,而劉威廷也預期一五年就可以做到損益兩平。

使用一次快遞服務要花費你多少時間呢?透過GOGOVAN的App,自按下送出鍵的那一秒起,平均兩小時內可以完成任務。

GOGOVAN是一二年在香港創立,以「口袋裡的搬運箱」作為號召,目前服務地區已經遍及中國、韓國、澳洲和新加坡。一四年十月則由在台灣物流產業深耕十六年,現為GOGOVAN台灣總經理許文忠引進。

但是,台灣已經有這麼多快遞業者了,GOGOVAN還能有什麼競爭利基?作為市場的後進者,許文忠不打算以破壞性價格切入,在收費方面和一般快遞依距離計價的模式沒兩樣,「速度」和「什麼都接」的差異化服務,才是他主打的招牌。

在速度方面,一旦有客戶透過App丟出需求,所有負責快遞的騎士都可以立即得到訊息,並判斷是否要搶單。目前訂單平均在十秒內,就會有人承接。同時,GOGOVAN要求接單十分鐘內必須和客戶聯繫,以專人專件的方式執行快遞任務,縮短送件流程與客戶的等待時間。

「市區送件基本上不會超過一小時,整體來說,高達九成的任務會在兩小時之內送件完畢。」許文忠說。

再來,則是GOGOVAN的差異化,與其說它是快遞業者,其實,他們提供的更像是一種跑腿服務。

有別於傳統「快遞」送文件與小型包裹為主,GOGOVAN則是對於客戶的所有需求,來者不拒。舉例來說,一位住在北投的婆婆,想要拿證件到關渡宮領取兩千元補助金,傳統快遞不願意做的服務,GOGOVAN就可以來幫忙她。

還有一次,客戶要求騎士先代墊費用到士林幫他買書送到蘆洲朋友家,等到快遞完成任務後,再到土城向他請款。這種事在傳統快遞業,是不可能接的案子,但GOGOVAN願意做。

一四年十月初開始在台灣招募騎士以來,願意加入這個跑腿行列的人已經超過三千名,遠超乎許文忠想像,但他沒有停止招募的腳步,甚至也開始和人力銀行合作,並考慮和台灣物流車隊結盟,利用車隊閒置人力與車輛,提升GOGOVAN的服務範圍與能力。

由於GOGOVAN不像一般快遞公司與司機採三七分帳,GOGOVAN將八成的利潤都給了跑腿騎士,每位跑腿騎士就是自己的老闆,可以決定是否接單,「如果是順路送貨,對他們來說這筆生意一定很划算。」許文忠說。

以在人力仲介公司工作的Sam為例,平時若是有業務要到比較遠的地方,他就會開車出門,兼做Uber司機,而若是騎機車就可以到的近距離工作行程,他則是可以順道當GOGOVAN騎士,每月平均可以為他賺進超過萬元的額外收入。

只要手機有GOGOVAN的App,並且通過面試,有車的人可以隨時隨地接單賺外快。許文忠期待,很快就可以看到有人不用帶一毛錢,就可以一邊接案,一邊完成環島行程。

上網「許願」 讓全世界來幫你其實,在行動網路越來越普及下,「隨選經濟」的各式服務也越來越五花八門,從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都有空間讓想創業的年輕人發揮。像是原本在金融業工作的「你知我知好學網」創辦人林才越,就是在某天面試人的時候,有了創辦這個網站的想法。

「學習應該是好玩的事。」林才越卻看到有人因為考試的分數,走向一個不感興趣的未來,所以他希望能讓每個人用最簡單的方式,盡情學習真正有興趣的事物、學習享受生活。

在這個平台上,各種有能力想要分享的人,都可以不用煩惱場地、宣傳、金流等負擔,只要空出時間,就能輕鬆開課。舉例來說,傳統上,「關鍵字」可能不是職場中正式的職位或學問,但一個很會下關鍵字廣告的網路賣家,一樣可以上網刊登課程,分享他的心得,並為自己開闢新的財源,而想要學習關鍵字怎麼下的人,則可以在這裡找到學習機會。

想要學習的人,也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在這個平台上找到你有興趣的課程,透過簡單的電話和email輸入就能完成報名。林才越指出,廚藝課是現在發展最成功的項目,如今更成為全台灣單一網站最多廚藝課程的地方。他發現,很多來上課的學員根本在家也不開伙,但就是很享受和大家一起學做菜的時刻。

只要你將需求丟上網路,全台灣乃至於全世界,每個行業的人,都會來幫你。而且,你的需求會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被解決。不論是你想要找人幫你送餐、煮飯、打掃房子、量身打造設計衣服,還是想要學寫程式、請人跑腿,在「隨選經濟」運用下,馬上都能辦到。

當「隨選經濟」開始如病毒般地擴散進入你我的生活,你還能不認識它嗎?

在台灣,生活中6大需求

「隨選」也能搞定

食 foodpanda 餐點外送平台:和全台灣668家餐廳合作,提供中、西、日、義等各式料理送餐服務。

衣 雲端洗衣站 提供專人到府收、洗衣物服務。

住 5945呼叫師傅 和全台油漆、防水、泥作、木工等各種裝修師傅、公司合作,保證24小時內回覆。

行 Uber 估計在台灣有逾千輛Uber可提供24小時載客服務。

育 Codementor 平台上有超過2000位精通PHP、Ruby on Rails、Python等各種程式的高手,即時協助解決程式難題。

樂 KKBOX 平台上有超過1000萬首單曲可隨選收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62

【社群分享】社區O2O,萬科等房地產大佬都是怎麽做的?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13/149589.html

分享人

 

王瀾:33歲職場女性,在地產業從業13年。安徽自不同地產顧問機構負責人,公司主要從事一手房的營銷策劃、銷售代理、開發顧問等業務。

 

4月9日晚,王瀾在i黑馬分享群內分享了題為《整合社區群體資源創建新型消費渠道——關於城市社區精巧電商平臺初創思路》的內容分享。 i黑馬打賞交流群是為欣賞i黑馬文章並且打賞過的創業者創建的微信群,在此群內可以討論與創業、創新有關的話題。

口述 | 王瀾
整理 | 黑馬哥

 

目前,我有一個商業計劃,尚未進入實質運轉,請諸位創業中的兄弟姐妹們給些建議和啟發。我來談一個現在比較火的商業模式——社區O2O。眾所周知房產是目前居民消費中的大宗消費品,我們作為與客戶溝通的第一窗口和橋梁,從洽談、溝通到成交,是經歷了幾輪次的深度溝通後達成的交易,我們的銷代與客戶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度要遠超過其他的消費購買關系。現在,我們想整合客群資源,做訂單式的消費通路——社區公社。

 

房產大佬都在幹啥?
 

 

萬科推“住哪兒”APP,盤活業主O2O價值

 

“住這兒”APP面向全體萬科業主、住戶群體,是一款集合了物業服務、社區交流與商圈服務平臺的O2O閉環商業。住這兒的整體框架十分封閉,面向的用戶也僅為萬科業主,或住在萬科的用戶。成為會員必須能通過住戶認證。如用戶選擇在北京→北京萬科城後→N單元→N房間後,只有用戶註冊手機號和萬科APP登記的萬科物業方面留下的手機號對應才可成為APP會員。“住這兒”APP將助力物業服務再升級,為實現構建新型鄰里關系以及創建智慧社區奠定良好基礎。

 

在“住這兒”中,用戶可以清晰掌握所在小區的最新公告,熱點事情,並且可以由住戶自己在APP上發起相關活動。值得註意的是,通過該app,業主可以直接登錄萬科房屋交易廳,進行相關交易服務,不過該功能目前僅面向註冊業主。

 

此外,萬科APP同樣整合了社區用戶的生活服務產品,入駐用戶可以發起帖子和評論。不少養狗經驗、美容美發等信息在上面都有分享。

 

對於萬科物業的商戶,萬科“住這兒”里單獨打造了“良商樂”,集合了附近美食、美發、超市、中介等商家,面對這些商家,萬科依靠數據分別推出了“活力排行”和“黑榜”。而生活中房屋報修、郵包、投訴等基礎功能已經整合進了萬科“住這兒”APP。

 

效果如何

 

“住這兒”於2013年雙十一在東莞、廣州上線公測,2014年3月底開始逐步在全國萬科小區推廣。初期,每天的新增用戶量都保持了3000到5000的高速增長,長期保持在AppStore生活類應用下載量排名前100。目前訪問量已達到了千萬級的標準,這些數據在同行中都處於非常領先的地位。

 

龍湖、花樣年、綠城都做了哪些App?
 

 

近一兩年來,國內房地產商集中掀起了一陣移動互聯網熱潮,意圖通過移動互聯網整合周邊業務,而社區App幾乎已成為很多地產商或物業的標準配置。

 

除了上述萬科推出的“住這兒”外,龍湖地產即將上線“龍湖社區通”APP,具備日常支付功能,業主可實現水電氣繳費。還有很多地產商也在積極研發相關產品。有地產大佬明確表示,公司必須在短期內完成的兩個挑戰是,從一個住宅開發商變成一個城市產品供應商,並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

 

彩生活成立於2012年,致力於打造零成本的未來社區,居住在彩生活所服務的社區內的家庭,均可通過移動APP或者登陸互聯網社區服務系統在線購買日常所需的商品、服務,並在線付費,社區商店將負責配送商品、提供服務。為實現這一目標,彩生活第一步就是改變靠人服務的傳統物業模式,將物業管理科技化,使用電子設備進行管理,保安、清潔等全部外包,節省人工成本,同時通過規模化降低采購成本。而後,通過挖掘社區服務的商業潛力、提供增值服務實現營收。 

 

2013年6月,彩之雲APP上線,以社區為中心輻射一公里微商圈,集包含衣、食、住、行、娛、購、遊在內的各領域商戶服務資源,實時推送並更新活動信息。柴米油鹽等日常用品均可從社區平臺上購買,同時推出買東西送積分、積分可抵物管費等活動。在這個平臺上消費到一定額度,即可免物業費。以彩生活與光大銀行合作開發的彩生活e卡通為例,該卡集門禁卡、停車卡、儲值卡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家庭用戶可以用此卡在線上線下刷卡購物。

 

從大數據層面,無論是e卡通、互聯網平臺,還是彩之雲App,均可持續積累住戶消費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彩生活可以更精準地為住戶服務。截止2013年,花樣年的彩生活集團,管理服務面積超過7000萬方,管理居住家庭達60萬戶,成為國內最大的社區服務運營商。花樣年在2014年內將“彩生活”分拆上市。
 

1.龍湖社區生活APP
 

2014年2月底,龍湖地產召開價值戰略發布會,宣布其社區生活APP即將在重慶率先上線。除此之外,龍湖天街系的WIFI系統、商家的APP系統、客戶的APP系統都在建設中。

 

2.綠城社區生活APP
 

綠城社區APP則選擇與阿里巴巴推出的“來往”應用進行合作,該合作將在綠城杭州的30個項目中推行。業主可以同時在虛擬和現實家園中建言獻策、相互交流,同時綠城將園區服務和物業服務在內的各類生活服務整合到虛擬社區中,為業主提供更為周到的服務。

 

3.社區OTO正如火如荼發展中
 

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可以預見未來住宅地產物業服務市場的競爭格局,一種即為花樣年彩生活這類將物業服務作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將入駐規模較小開發企業所開發的社區;另一種則是像萬科、龍湖、綠城等已經開發多個項目的大型開發企業,將自主開發社區App。

 

社區網絡除了可以提升社區服務,增強企業品牌與業主黏度之外,在物業背後的社區商業中蘊藏著更為巨大的收益空間。以萬科為例,至2013年萬科所有銷售的物業全部交房後,萬科物業將服務於1億平米的客戶,服務客戶數量很可能會超過300萬人,按人均1萬元的社區年消費量看,與社區相關的消費將達到300億元。此外,萬科每年還有40萬左右的增量客戶來擴大物業服務規模,龐大的市場孕育無限商機。

 

啟示
 

 

1、自主研發,做懂業主的社區APP
 

基於已有的後臺或平臺的支持,萬科“住這兒”APP可以更有力的保護客戶信息。比如在首次註冊時,“住這兒”直接從萬科物業的CRM中驗證客戶信息,既可以屏蔽非業主的註冊,又能夠提高註冊的快捷性;又如物業費查詢,“住這兒”直接調用萬科物業的收費軟件數據,可以讓業主隨時隨地獲取物業費收取明細。

 

2、自然生長,做有趣的社區APP
 

在這個移動互聯的時代,手機儼然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每一個手機擁有者,可能出於好奇心安裝一個APP,也同樣會因為各種原因刪掉或棄之不用。因此,軟件的開發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勞永逸的,萬科物業開發“住這兒”的過程中始終關註是否能夠在業主群當中自然生長,用戶使用過程中是否願意參與互動。為了促進“住這兒”生根發芽,“小寶”們成為線上話題的引導者,線下活動的號召者,業主訴求的傳遞者。高效的呼叫中心和指揮中心,作為APP背後的服務支持體系,有效保證了信息的及時傳達、客戶的訴求的及時響應。

 

3、深度開發,做有用的社區APP
 

最近“住這兒”更新了業主“搖一搖”和訪客“掃一掃”就可開門的功能,並在東莞松山湖1號花園向業界做了展示。在業主的終端只是簡單的“搖一搖”或者“掃一掃”,卻需要動用後臺複雜的身份驗證程序,但是這種改進節省了客戶掏卡、刷卡的時間,有效改善了客戶出入的體驗。

 

看了這麽多社區APP的案例,我本人也下載應用了幾款,例如在合肥推廣比較大的社區O2O品牌“左鄰右里”,我個人下載並體驗,到目前沒有很好的體驗感和依賴性。雖說各家都在爭搶這塊最後一公里的商機與平臺打造,我個人認為目前還屬於粗獷及概念階段。通過我們對業主的了解及消費習慣的分析,我們認為像社區O2O這種平臺的建立運營,一定要深入了解客戶需求,追求用戶體驗感,在調性上與客戶保持一致通過我們對業主的了解及消費習慣的分析,我們認為像社區O2O這種平臺的建立運營,一定要深入了解客戶需求,追求用戶體驗感,在調性上與客戶保持一致。

 

1.隨著城市發展,眾多人群社區化規模化,社區商業涉及的領域及範圍大而全;有機會有空間。

2.社區商業可以細分許多行業及領域;可以從客戶最需要的領域著手,提供優質服務。

3.不同城市間的社區商業發展各不相同,城市之間差異很大;但消費者心理大多相同。

 

基於以上分析,我的想法是針對我們目前的購房群體,一個項目約1200-1500戶家庭,約4000-6000人的客群提供家居、家電、生活、娛樂休閑類的產品及相關服務。先建立項目微信平臺及APP平臺(例**社區公社),我們的購房客戶可以加入,可獲得以下免費及其他增值服務:

 

1)小區內部通知告示,以及各類免費服務信息;

2)小區家政、維修保養、失物招領等服務性信息;

3)領取實惠及商家提供的實惠優惠禮品,便捷選購圍繞自身周邊的生活服務和便利商品,並享受送貨上門的服務;

4)樂趣社區,如親子、寵物、二手貨品交易、驢友組織等,基於社區的鄰里社交娛樂活動。

5)小區內部定期團購服務,將社區住戶與各類服務商連接起來,根據小區業主所需階段性提供城市大團購活動,例如小區統一交房後的家裝團購會、家居家電專場團購會,生活用品交流會等各類團購組織。

6)在團購的基礎上發展其他商業服務,聯合城市商家及淘寶、京東、1號店、亞馬遜等網絡商家;為定向客群提供優質且物美價廉的各類用品,以社區為單位,做社區品質生活供應商。

 

我們能做的是利用這個平臺,服務維護我們的廣大業主,必要也可以建立社區定點服務網點,做精細客群分類,利用該平臺進行其他商業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口述王瀾,整理黑馬哥;文章僅代表述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697

加州、台灣超像 缺水都是人禍

2015-04-20 TCW
 
 

 

四月一日,美國加州州長布朗(Jerry Brown)發布加州史上第一個限水令:居民須減少二五%用水。加州這場史上最嚴重的缺水危機,其原因和當前台灣缺水類似:臨渴掘井、壓低水價。

天災:降雨探低今年首季,百年來最乾旱

加州有三千九百萬人口,是全美用水量最高的州,其水源來自降雨,以及內華達山脈的融雪。不過當地已連續四年降雨量低於歷史平均,今年一月及三月更是百年來最乾旱月份。至於占加州供水三分之一的內華達山脈融雪,四月初探測的積雪量只有歷史均值的五%,創六十五年來新低。

「供應不足」表面上是加州缺水的原因,然而加州鄰居--亞利桑那州,境內大多是沙漠,該州的科羅拉多河等水源,近來也因乾旱而水位下降,但亞利桑那州卻不缺水。該州水資源管理局長布茲卡克(Thomas Buschatzke)四月初說,加州缺水危機「離我們很遠。」

加州水資源比亞利桑那充足,為何反而缺水?前惠普(HP)執行長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日前在《時代》撰文指出,這幾十年來加州人口成長一倍,環保人士卻阻撓興建新水庫,加州已有五十年沒完成任何大型水力基礎建設。此外為維護生態,加州政府把農地的水抽掉,讓三千億加侖的水白白流入大海。菲奧莉娜批評這是環保人士「犧牲他人以成全自己理念」,她稱目前加州缺水不是天災,而是「人禍」(man-made)。

據加州水資源管理局統計,從二○○一年到二○一○年,為環保而排掉的水占全州用水量四七%,農業占四三%,城市占一○%。由於在生態保護區以北沒有儲水設施,過去兩個冬天,加州有二百六十萬英畝尺(編按:acre-feet,一英畝尺等於一百二十三萬公升)的水流入海中,這個水量可支應二百六十萬戶家庭用水。

一九八○年代起,加州水資源管理局就規畫興建塞塘水庫(Sites Reservoir),這個一年可供七百萬加州人用水的設施,在環保與政治阻力下,至今完工遙遙無期。今年二月北加州曾降大雨,由於降雨區缺乏儲水設施,環保法令也限制不得將水導引到南加州的水庫,於是這數萬英畝尺的水就這樣流進舊金山灣的大海。

人禍:水價害人用越多價越低,沒人想節水

缺水原本可寄望海水淡化廠,但這須消耗大量電力,而加州對再生能源發電有嚴格限制,還規定海水淡化廠須保留一部分濕地以保護生態,廠商的經營成本增高,今年只有一家「海神」(Poseidon)耗資十億美元的海水淡化廠將完工,可提高聖地牙哥供水七%,其他海水淡化計畫全都告吹。

加州另一個缺水原因則是水價。加州規定自來水公司只能收相當於成本的錢,水價是由輸送成本決定,也就是由水源頭輸送到消費者的成本。這種定價法的後果是:用水量增加,輸送量增大,單位輸送成本也降低,水價隨著用量增加而遞減,一般人因此懶得節水。在加州的沙加緬度(Sacramento),有些房子甚至連水表都沒有。

另一後果是這種成本定價法,消費者只為運送水而付費,不是為水本身付費。就如一個人買皮包只付運輸費用,卻不用為皮包本身付費一樣,結果就是水被用在邊際價值較低的用途。在加州城市地區,七成以上的水被用在戶外游泳池、草坪等。

和加州相比,亞利桑那州水源來自科羅拉多河,該州生產總值有六成來自此河。儘管該河水位近來也下降,亞利桑那水用戶市政協會(AMWUA)執行長費莉絲(Kathleen Ferris)說,和加州不同,即使不缺水時,亞利桑那平時也汲水儲存。像「鹽河計畫」(SRP)貯水系統至少維持半滿,其儲存的水量,可維持該州首府鳳凰城四年工業與民生用水。

借鏡:以價制量亞利桑那附加捐逼民省水

至於水價,亞利桑那除基本水費外,還加收許多附加捐。用水量越大,附加捐越高,因此當地人養成節約用水習慣。如草坪果園要幾天灑一次水,每次灑水多久,春秋設定成傍晚灑水,冬季設定成早上灑水,人們都斤斤計較。在當地販賣家具的家得寶(Home Depot),各式角度與節水的噴水頭種類超過五十種。

亞利桑那雖然先天缺水,許多耗水量大的企業,仍選擇進駐該州,這要歸功於該州把每一滴水的功用發揮到極大。以英特爾在奧科蒂諾(Ocotillo)的工廠來說,一天就要用掉四百八十萬加侖的水——相當於一個六萬人城市一年用水量。該工廠用來冷卻儀器或綠化的水,都是來自附近廢水處理廠,同時工廠有八五%水會循環再利用,去年因此省下七億加侖的水。

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人均每日用水量在過去二十年下降近三成,在圖桑(Tucson)及坦佩(Tempe),過去四年則下降七%。在加州,州政府去年開始宣導民眾節約用水,今年二月全州用水量減少不到三%,聚集全州三分之一人口的南加州海岸區,從聖地牙哥到洛杉磯,用水量不減反增。加州水資源管理局局長馬庫斯(Felicia Marcus)稱,這個數據「令人心酸」。

亞利桑那例子顯示,「乾旱」不一定會缺水,甚至能吸引耗水量大的企業進駐。「鹽河計畫」水權與合約主管哈林(Bruce Hallin)說,「一個城市或私人公司想在這裡開發或擴張,我們須先確定未來一百年它們都有足夠的水源可用。」

水資源匱乏的亞利桑那,平時未雨綢繆,以價制量;雨量及水資源豐富的加州和台灣卻臨渴掘井,壓低水價讓人們揮霍水資源,這就是為何前者不缺水,後者鬧水荒的原因。

【延伸閱讀】加州降雨多,缺水反而嚴重—亞利桑那、加州水資源比較

● 亞利桑那面積(平方公里):30萬人口:670萬年均降雨量(公厘):345水源:科羅拉多河、米德湖

● 加州面積(平方公里):42萬人口:3,900萬年均降雨量(公厘):564水源:降雨、融雪、湖泊

整理: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55

企業文化篇》台灣年輕人瘋的LOL、天天P圖 都是它做的 橫掃中國的互聯網帝國 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6歲!

2015-05-25  TWM

全球活躍玩家逾一億人的線上遊戲英雄聯盟(LOL)、臉書被武媚娘紅唇洗版的「天天P圖」,這些新奇好玩的東西,都出自平均只有二十六歲的騰訊員工之手,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撰文•張佳婷

根據調查,騰訊員工的平均年齡是二十六歲,比同為電商的阿里巴巴還要年輕兩歲,很大一部分,還是一般企業避之惟恐不及的九○後新人類。這也難怪他們能對社群網站上的「婉君」瞭若指掌。然而,騰訊究竟是用什麼方法,馴服這些難以捉摸的新興物種,把他們年輕的肉體與新鮮的肝,轉化成騰訊產品研發與行銷無數的好點子呢?

每到凌晨兩點,計程車就會自動自發聚集在南方通信大廈底下,等待騰訊微信部門的員工嘻嘻哈哈地下樓回家。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工作到半夜的他們還能那麼快樂?

不打卡、不加班,給年輕人自由空間因為對這些員工來說,兩點才是夜晚的開始。因此,為因應年輕人的需求,騰訊採用彈性的上班制度:不打卡、不加班,給年輕人最大的自由度。這代表著如果你早上爬不起床,那就回去睡吧!

這恰巧反映了馬化騰曾經說過的,「我們一刻也不能忽視九○後的意見。」對於二十二歲便創業的馬化騰來說,不會有人比他更了解年輕人的創造力,因此在騰訊裡頭,所有的主管都被鼓勵要多與年輕人接觸、傾聽年輕人的聲音,進而才能更清楚理解用戶需求。因而整體的氣氛鼓勵年輕人多創造、多思考,在辦公室隨處可見的黑板,任何人如果有新點子,都可以隨時記下來,「在騰訊內部,我們鼓勵年輕人敢想、敢幹。」薪水高、福利好,老闆跟員工地位一樣這也直接表現在公司的扁平化上。馬化騰沒有架子是出了名的,《馬化騰的騰訊帝國》一書便寫道,在騰訊公司內部「如果電梯只能坐十二個人,馬化騰是第十三個來的人,沒有人會讓位給他,對員工來講老闆就應該跟他們一起等電梯」。

實質獎勵的部分,騰訊也從不虧待員工。大學畢業生起薪每月約一萬元人民幣(約四.九萬元新台幣),每年按表現領十四到十八個月的薪資,和台灣大學畢業起薪的二十二K相比,這樣的薪資水準大約是二.五到三.三倍,然而這還不包含年終獎金。

騰訊國際業務部台灣市場總監林芳璟表示,馬化騰相信「產品會說話」,即便沒有對產品太多宣傳,但功能優秀、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自然會被注意到,並讓使用者產生黏著度。

員工的福利制度也一樣,從購房無息政策到離職員工的創業關懷專案,甚至到馬化騰只有總裁劉熾平約一半的薪資,他低調不張揚的福利制度,讓員工「揪感心」。也難怪中國最大職場訊息平台「看准網」,在一四年「最受員工歡迎CEO」調查中,馬化騰以逾九○•○四%的員工支持率,搶下第一。馬化騰曾說:「有時你什麼錯都沒有,就錯在太老了!」看來,騰訊要老,還得要等上好幾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85

小愛愛周巍巍:不能社交的情趣用品都是假智能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29/149908.html

黑馬說:上周,網上傳出著名的成人網站草榴關閉的虛假消息,瞬間各種觀點和評論就刷爆了朋友圈。在我們這樣一個相對保守的社會里,這種現象對於普通民眾來說,貌似有些不可思議,但對於一直在情趣用品行業鉆研的我來說,對於這種長期壓抑後的人性反彈和情緒釋放已經習以為常。人性急需解放,而做一家性感的互聯網公司,讓用戶更好的體驗到人性的快樂,恰好就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
 
就在最近,我們的智能情趣用品的項目——小愛愛完成了上海中金資本、深圳領籌資本800萬元的天使投資。目前也已經上線京東股權眾籌,有眾多投資機構對此表達了投資意願,新的一輪投資很快也會確定下來。加上之前其他同行完成的融資。毫無疑問,情趣用品行業現在已經進入了風口期。作為一家在情趣用品行業耕耘10多年的創業者,我想聊聊對於行業的分析和觀察,同時分享下一個多年傳統實業創業者向互聯網轉型的經驗。
 
 文 | 
小愛愛科技創始人  
周巍巍
 
情趣用品的那些事

情趣用品一直被認為是很小眾的產品,但是很多人沒想到,全球70%的成人用品產自中國;從2006年到2011年,整個行業複合增長率是20%,預計到2016年,將達到30%;預計2015年整體市場需求將超過700億元;在未來,超過千億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麽懸念。
 
2014年,天貓聯合大公網、情趣品牌KEY、國民“性學教父”馬曉年教授做了一次數據調查,調查顯示女性在26歲到35歲之間第一次使用情趣用品的概率高達51%;在這其中,高學歷人群是情趣用品的主要消費群體,使用情趣用品的人中84%擁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學歷占40%。可以看到,情趣用品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而隱藏在這市場背後的,恰恰是我們多年來壓抑已久基於釋放的人性需求。
 
中國的現代情趣用品行業起步是非常晚的,上個世紀90年代才有了一點萌芽。如今,隨著社會進步和開放,在互聯網時代的大環境下,情趣用品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在現有的創業者中,不管是真心誠意想做好情趣用品,還是劍走偏鋒的拿性當營銷噓頭,創業者和資本的密集進入發出明顯的信號,情趣用品到了一個發展的風口。
 
美國倫理學家JP. Thiroux說人的性行為有三個目的:生育、尋求快樂和表達愛情。長期以來,生育是傳統觀念唯一承認的目的。與此相比,性生活的表達愛情的功能一直被認為不重要甚至被有意識的疏忽掉。即使現在,我們的意識形態在提到性時,還難免有一種罪惡感或羞恥感。但現實情況是,性對人的生活,特別是對愛人的關系是極端重要的。所以,我們在做產品定位時,強調小愛愛是一款追求性快感的產品,同時,與傳統情趣用品相比,添加了社交與互動的功能,更強調了情侶和愛人間表達情感的功能,是一款名副其實的智能硬件。
 
 
社交讓情趣用品更性感

我算是一個標準的連續創業者,從事化妝品、情趣用品和美容纖體設備19年了。對於女性消費者相當了解。在做小愛愛之前,我們生產的人體潤滑液工廠已經是全中國最大的研發、代工工廠,很多大品牌的潤滑液都是我們代工的。在很早時間就完成了第一桶金。
 
但我是一個閑不住的人,總喜歡嘗試一些新的方式方法。我們不滿足於僅僅做一個代工廠,後來開始做電商,我們開拓了淘寶9.9元包郵的時代,因為剛進入時不知道怎麽玩,我們就靠低價取勝。由於我們經驗不足,對於互聯網也了解不足,團隊配置也不夠合理,我們投入上千萬的電商業務最終沒有做起來。但是,這段時間的經歷給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我強烈的意識到,互聯網才是未來和趨勢。於是我們開始正式朝著互聯網轉型。
 
我們在情趣用品行業有多年積累,如何與互聯網有機的結合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首先最直接的就是銷售渠道,互聯網銷售情趣用品有著先天的優勢,可以讓更多的人在保障隱私的前提下完成購買。更重要的是,互聯網與情趣用品功能上的結合。如何讓純粹的工具變得人性化起來,這是我們著重解決的問題。我們最早開始做這款產品時,研究了市面上所有的產品,都感覺做的不夠好。除了材料,產品形狀等設計有缺陷外,更關鍵的是,這些產品都是孤立的,只是純粹的冰冷的工具。
 
作為用戶,不僅僅是工作或生活時有社交需求,在這種很隱私和很親密的行為時,用戶更有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分享的需求。在我們生活中,有大量的愛人和情侶是分開的,小愛愛跳蛋和飛機杯把情趣用品與互聯網成功結合,發掘出了具有社交功能的情趣用品,異地情侶和愛人購買我們的產品後,分別在APP註冊,接受對方邀請,就可以用小愛愛智能跳蛋和飛機杯開始親密的互動。讓這些人可以不受地域和空間的限制,從人性上滿足了異地戀等問題。
 
為了搭建好小愛愛的團隊,在項目啟動前,就開始和華為、騰訊等擅長於硬件軟件開發的技術大拿交流溝通。最終我們的創業目標和願景打動了他們:我們不是一家硬件公司,我們要做一家性感的互聯網公司。我們硬件的負責人何劍鋒來自華為,在那邊工作了10年,熟悉生產的各個環節。我們互聯網負責人尹文俊來自騰訊,在騰訊擔任過高級產品經理等職務。產品負責人韋莉從事情趣用品行業14年。但我們的營銷團隊都非常年輕,都是90後的美女組合,因為只有年輕的人才能創造出更多好玩的方法。行業的充分積累和強強組合使我們這個團隊的戰鬥力特別強悍。我的管理思想就是盡量少管甚至不管,放權放錢,誰的事誰對結果負責。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有時會因為摸索等緣故走些彎路,但是現在不摸索,後面就會付出的更多。
 
 
情趣用品不等於色情化

之前的情趣用品,大多是采用一些灰色的手法來推廣。比如用色情網站來做產品推廣,或者找一些AV明星來做推廣,這樣做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見效快。但是從長遠來看,使情趣用品的色情化色彩越來越重,也使得用戶對於情趣用品的理解越來越狹義。情趣用品汙名化對於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我們從一開始,就定下基調,堅決不走之前的色情化手法。我們的基調是快樂健康的價值觀念。在私隱、自願的前提下,社會應當承認和保護成年人的性自由,人類的性行為和跳舞、談話、握手等其他活動是一樣的,在道德上沒有本質區別,性行為只有特殊性質而無特殊本質。
 
雖然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開放,但在主流價值觀里依舊排斥表達性,“談性變色”的人比例依然不少。“我們自己的身體要自己做主”的觀念,在西方文化中是很正常的,而在中國文化里,追求身體的快感被視為墮落或色情。我們要做的就是為了更好的解放人性,讓更多人可以了解自己的身體,享受應有的快樂。
不管是未婚還是已婚,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身體做主。
 
我們的理念得到了用戶的積極響應,產品在推出後,在沒有大規模推廣的情況下,現在每個月的APP下載量都在2萬左右,新品發布後,後面的數據應該會增長更快。預計今年可以完成一億的銷售額。在後期,我們在考慮用更低的價錢來銷售我們的硬件,我們通過潤滑劑等周邊產品獲得利潤,就像打印機不賺錢,但墨盒可以彌補成本和創造利潤。同時,我們會打造國內最大的性趣社區,讓更多的愛好者在這里聚集和交流。我們現在已經和國內多家知名創業公司合作,如趣分期,嗨社區等。
 
現在智能硬件很火,創業者和資本也都比較熱烈,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是,狂歡之後的後遺癥也開始慢慢顯現。很多硬件項目上線不久後就倒閉了,表面上看上去很多項目都是死於供應鏈管理經驗不足,但究其真相,是死於偽需求。這個弊端在互聯網創業者進入到硬件行業的表現更為明顯。很多拍腦袋的產品完全是創業者自己的一是熱血上頭,最後發現連模具都沒法開,更談不上量產。即使生產出來了,也沒有市場,用戶根本不需要,花了一大筆錢,最後只滿足了創始人和團隊的自嗨。比如之前市面上有智能遊戲耳機,頭戴音樂設備等等。
 
作為一名目前轉型還算成功的先行者,我的經驗是:在進入智能硬件行業時,建議團隊最好是有硬件生產經驗的人和有互聯網經驗的人一起搭檔,這樣的團隊既減少摸索周期,又可以把傳統硬件對於生產、供應鏈的經驗和互聯網對產品開發、用戶管理、營銷等經驗有效的結合起來。我們的團隊就是最好的證明。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周巍巍,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黑馬說:雷軍所說的“做風口上的豬”已經廣為流傳,因此有一些人認為他是機會主義者。在最新一次的“潘談會”上,雷軍解開了這個誤解,重申了小米堅持做一個“less is more ”的公司。同時,他還對著名的“飛豬理論”做了進一步闡述:風口上的豬都是練過功的。


\小米創始人雷軍

文 | i黑馬  劉惜墨
編輯 | 王冀


小米的創業初衷是改良國貨
 
說實話,我認為正常的人絕對不會選擇創業,因為一旦選擇了創業,就意味著選擇了一個無比痛苦的人生。隨時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困難、困惑、別人的不理解、或者別人的看不起。其實真正能走向成功巔峰的人是極少數,絕大部分的創業者都成了鋪路石。
 
所以我一直在想,對所有的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麽呢?那就是信念。沒有信念,是沒辦法支撐每天高強度的工作的。在這里,我願意跟大家分享的是什麽呢?是我為什麽願意喝碗小米粥,願意繼續鬧革命,最重要的就是因為我想做出一點事情來。
 
其實我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就是改變大家對國貨的看法。所有人都覺得國產的產品不好,廉價,其實這不怪大家,因為我們這個行業做得的確不夠好。五年前我就想改變中國人對中國產品的印象,想改變世界上每個人對中國產品的印象。我相信小米過去的五年應該已經影響了很多國產的產品,我相信未來五到十年,大家會越來越對國貨豎起大拇指,這就是我希望能夠推動的新國貨運動。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小米手機離蘋果還有差距。這個我承認,但是我相信,我們越來越多的產品已經說服了大家。我覺得中國人是能夠做出好產品的,我們做的產品也越來越精致。我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我們,我們也會在未來的五到十年踐行諾言,讓更多的中國人對國貨豎起大拇指。


less is more :小米的核心只有手機、電視、智能家居
 
(觀眾問:小米未來在智能家電領域有什麽樣的想法?在智能家電這個領域,創業者有哪些機會?)
 
我覺得很多人對小米有一些誤解。五前年我辦小米的時候,汲取了我以前創業很重要的教訓,就是less is more,少就是多的原則,就是盡量少做事情。大家可能覺得小米什麽都做,這是天大的誤解。小米的核心業務主要是三塊:手機、電視和智能家居。為了實施智能家居的策略,小米已經投資和正在投資超過了50家智能硬件公司,這是由一個生態鏈構成的,小米只是平臺公司,你可以理解成孵化器,在這個上面已經孵化了大概50家公司。
 
這些公司有的用小米的品牌,有的不是小米的品牌。它們用小米品牌的原則是能給小米品牌加分,這個產品首先我要滿意,所以(我們的)空氣凈化器用了小米的品牌,今年1月發布後,3月銷售量就突破了10萬臺,占了市場20%的份額。
 
我們還在孵化智能硬件的各種產品。如果讓我給點建議的話,我覺得其實用小米模式做智能家居,空間和機會還是非常之大。小米模式的核心就是你要竭盡全力把產品做好,提高運作效率以後,降低零售價,就是做爆品模式和性價比模式,機會還是蠻大的。
 
未來創業者的巨大的機會是五年前小米提出要做“鐵人三項”。很多人覺得小米可能是手機公司,其實換兩個側面來看,小米是中國第三大的電子商務平臺的公司,也是移動互聯網的平臺公司。小米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做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可能要成百上千,甚至上萬的創業公司來支撐。
 
小米有自己的投資部門,我們有基金幫助大家在小米生態鏈里成長,包括我們孵化的這些企業,。在過去兩到三年,也有幾家公司的估值超過了10億美金。所以如果你做的事情跟小米的生態鏈有關系的話,可以尋求我們的投資、幫助,我相信這會提速各個創業公司的發展。

 
風口上的豬都是練過功的
 
李克強總理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那麽是不是大家都一陣風地來創業。“飛豬理論”是我提的,最近也成了被批駁的焦點,說我是機會主義者。可能大家對我講這句話的背景不了解,今天終於有機會解釋。
 
首先,任何人在任何的領域成功都需要一萬個小時的苦練。如果沒有基本功談飛豬,那真的是機會主義者,沒有任何一個成功者不經過一萬小時的苦練能夠成功。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忽略今天在空中飛的那些豬,他們都不只練了一萬個小時,可能練了十萬個小時以上,這就是大家被忽略的前提。
 
如果你是大學一年級,我建議你首先把英文學好。我真的覺得很遺憾,因為我的英文水平比較差,搞得我的母校因此蒙羞,我還是我們武漢大學的傑出校友。我看網友評論,說我們武漢大學的英語都是體育老師教的,其實只有我一個人英語比較差,其他武漢大學的校友英文很好。所以在你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一定要練好基本功,等各位像我這麽大年齡再學英文可能有點難,當然我還是在勤學苦練的。
 
其次,飛豬最最關鍵問題是:不能只顧埋頭苦幹,不去擡頭看路。應該花足夠的時間研究風向,研究風口,這樣你成功的概率要大很多。
 
這里我要跟大家說明的是,我1989年開始創業,到今天幹了25年。作為一個經歷了好幾次大潮的創業者來說,我認為風口是成功的關鍵。在上一撥互聯網風口來的時候,我們有足夠的資源,卻眼睜睜看著機會從我們身邊擦肩而過。當時我做的金山軟件本質上是傳統企業,可是互聯網與軟件行業如此接近,人才幾乎一模一樣。所以在那樣的壓力下,互聯網首先顛覆的是軟件業,其次顛覆的是媒體業。
 
作為互聯網的被顛覆者,我用了長達10年的時間在思考什麽是互聯網。互聯網絕非大家所想的那麽容易,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方法論,一種價值觀,這就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關於互聯網的理論。
\註:本文根據雷軍6月2日在潘談會上的演講整理而成,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惜墨,編輯王冀,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上海,六月十日清晨,美國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宣布其MSCI指數仍不納入陸股,九點半,上證開盤一度出現近二.五%的跌幅,卻一路緩步往上、一度翻紅,終場僅小跌約○.一五%。

《商業周刊》團隊在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中心現場,見證這個全球最大交易量證券市場歷史的一刻。儘管,落空已經早在行業內專家的預期中,但站在全球的高度,誰都不敢忽視中國這股紅色浪潮。

股市瘋,大媽全在買股沒MSCI照漲,大腕媽媽半年賺1.5億

看在機構法人的眼中,這個利空竟然變成利多,華安基金經理人翁啟森認為,「中國股市成交量兩萬億(人民幣兩兆元,約合新台幣十兆元),已經不需要MSCI 來證明什麼了。」他認為外資越晚進入中國市場,反而卻可能幫陸股延續漲勢;另一位法人更打趣說,「兩百億美元?一個市的大媽湊一湊就有了!」

就在這個「利空」宣布當天,上海浦東新區一家兒童英語機構的家長等待區,出現了以下的對話:

「唉呀!你們有沒有聽晨晨媽說,她過年前放了一千萬(人民幣,約合新台幣五千萬元)給私人基金,現在已經變成四千萬(約合新台幣兩億元)啦!」

「上次我們小區(社區)那個保安(警衛),幫住戶送東西進去,剛好幾個大腕在講股票,他一聽就買了二十萬,三個月已經變成三十八萬咧!」

「還說呢!連我們司機也炒股賺了兩百萬……。」

「唉!我都沒進場呢!就等著它大跌想買,怎麼就不大跌啊?你們說怎麼辦呀?」

六月十日星期三傍晚,我們來到上海浦東新區裡一家兒童英語補習班,幾位媽媽一邊等著孩子們下課,一邊大聊股票經,這個群裡還有兩位最「大腕」的媽媽,一位是一家上證A股掛牌食品公司董事長的太太,一位是投入人民幣上億元的專業投資人。

場景拉到湖南省新化縣的方正證券公司,拿著證件等辦開戶的民眾擠滿了營業大廳,平均等待時間長達兩小時,證券公司員工已經連三個月都在加班,還是無法消化完這股突然湧入的開戶潮,業務量足足是去年同期的二十倍。

不只是大媽,就連大學生也投入「炒股」的行列,沒上過一天班,卻已經盤算著這一票賺完就可以「退休」了。

這些,都是陸股狂潮的一角,方正證券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師高子劍告訴我們,今年三月之後,中國投資人大量搶進股市,光是三月到五月,上海、深圳兩市的開戶數 就比去年同期大增約一二○%;急速湧入的資金狂潮,讓陸股日成交金額一路衝上人民幣兩兆元(約合新台幣十兆元),創下全球證券史天量新紀錄。

這個數字,約當於台灣一年GDP金額的三分之二、台股日成交額的至少一百倍。

資金潮,養出股市怪談三十九支漲停板,造就中國第一妖股

現在,中國A股一半的上市公司本益比超過百倍,一百零五家更是超過千倍,而市值低於人民幣十億元(約合新台幣五十億元)的公司,絕跡。

不僅如此,中國的創業板正在寫下新的歷史紀錄!四百五十八家創業板公司,總市值超過人民幣六兆元,平均本益比高過一百二十五倍,是全球其他股市從未有過的景象。

最具代表性的是仍處於虧損的暴風科技,挾網路影音題材,三月二十四日上市後,股價從人民幣七.一四元(約合新台幣三十六元)飆出三十九支漲停板,一度拉高到人民幣三百二十七點零一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六百五十元),被稱為「中國網路第一妖股」。

這是人類史上,繼美國網路泡沫後,另一起規模更大的金融神話!以市值論,二○○○年美國那斯達克 Nasdaq)市值一度達到六兆美元,約當是目前上海、深圳兩市總市值的六成;說陸股是地表上最火熱的市場,一點也不為過。

今年年初,中國一家大型券商的行政總裁在新春年會上,對全體員工高喊中期目標,是「公司兩年內市值要超過港幣三百億元」!當時坐在底下的上百名員工還半信半疑,認為領導在誇海口。

散戶狂,催生市場亂象進場違背常識,經理人越專業越痛苦

但就在今年四月,這家券商的市值竟然飆升到了港幣四百億元,原訂兩年的目標,不僅短短三個月裡達陣,甚至還超標三成!

德傳資本董事長姜廣策入行八年,二○一○年發行了中國第一檔醫藥基金,也是第一個投資特定產業的基金,目前管理基金規模高達人民幣十五億元,二○一二年底中國生技股終於有脫離熊市反轉向上的跡象,隔年四月他立刻進場,當時的那檔基金到現在已經賺了兩倍多。

「現在是『越專業、越痛苦』,」在上海工作三年多的任俊行,現在是海通期貨創新事業群總監,雖然券商不到半年、獲利就比去年一整年還多,但明知行情越來越瘋狂,不進場,只能看著股價一路攀高乾瞪眼;進場,又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專業。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意婷表示,陸股與其他成熟股市相比,反應太快了!「別的市場需要三個月才能消化完的利多或者利空,大陸可能不到一個月就消化完 了!」她以南車、北車去年宣布將合併為「中車」為例,合併案仍在進行,未來供應鏈怎麼整合,「一帶一路」題材裡怎麼拿訂單都還沒有譜,已經大漲三倍、四 倍。

「所以現在的陸股,用『舊腦袋』是賺不到錢的,」任俊行打趣說,「就祈禱後面還有人接棒吧!」

【延伸閱讀】解構1 更瘋狂!散戶這次更敢買

上波牛市(2007)國家主席:胡錦濤開戶數:剛破1億戶日成交金額:約人民幣3,000億元總市值:約人民幣32.27兆元GDP年增率:13%平均本益比:約49倍起漲原因:經濟成長,政府未做多當年上證盤中最高指數:6,124.04

這波牛市(2015)國家主席:習近平開戶數:1.6億戶日成交金額:人民幣2兆元總市值:約人民幣62兆元GDP年增率:7%平均本益比:約26倍起漲原因:政策強力做多,引出資金大潮當年上證盤中最高指數:5,178.19

【延伸閱讀】解構2 錢更多! 28兆排隊等進場(單位:新台幣)

公募基金:3.8兆銀行理財需求:2.98兆居民財富增長:11.9?17.9兆富時納入效應:2.6兆MSCI(註)納入效應:上看4,980億先鋒基金納入效應:8,600億

註:MSCI暫時不將陸股納入成分股,但聲明只要陸股投資配額等問題改善,隨時考量納入資料來源: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光大保德信

整理:王毓雯、蕭勝鴻

 



「三位客人都是豬!」

2015-06-08  TCW


許多記者寫到專業的報導,為了解釋一個專有名詞,經常再用一些專有名詞解說,結果是讀者讀了一堆的專有名詞,仍然無法理解。

因此我常在開會時提出機會教育,大多數的讀者面對專業知識都是「白痴」,我們要把讀者視為「白痴」,一定要用他們看得懂的語言,去解釋他們不懂的事物!

我並不覺得我這種說法有什麼問題,可是一段時間以後,我的一個部屬提醒了我:何先生,你不是要我們把讀者當作衣食父母嗎?要尊敬他們,可是你為什麼一再說他們是「白痴」呢?

一語提醒夢中人,我為了強化描述讀者針對專業知識的情境,用了一個精準而真切的名詞,可是對讀者卻是極不禮貌的說法,從此以後,我很小心謹慎我的遣詞用字,雖然有時候難免還是會犯錯,但我更謹記心中有讀者、有客戶,就不至於犯太明顯的錯。

這讓我想起航空公司的一則笑話:空服員把乘客用餐,戲稱為「餵豬」,有一次座艙長忘了關機上的麥克風,說了一句「開始餵豬了!」所有的乘客都聽見了,引起軒然大波。

另一個類似的故事發生在餐廳,這家餐廳賣的是各種快餐,有豬排、雞排、牛排等,有一次來了三位客人,點的都是豬排,服務員在告知訂單時說了:「三位客人都是豬」,被客人聽見了,很生氣,老闆只好出來道歉,才平息風波。

每家公司內部都會有一些習慣性的說法,來描述客人,有些並不見得很好聽,也很容易引起誤會,對這些說法,只要有可能得罪客戶,都應該嚴格戒絕,絕不可以相因成習,極有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困擾。

以我自己的例子,我們公司已經非常強調讀者第一、讀者至上、讀者是衣食父母,可是我在內部溝通常也會犯稱讀者為「白痴」的錯,如果沒有人提醒我,如果我的同事們也繼續使用這樣的描述,不知不覺中,我們一定會降低對讀者的尊敬,而逐漸背離讀者至上的理念了。

要貫徹客戶至上的概念,我們一定隨時注意任何細節,當有些行銷業務從外面拜訪客戶回來,吃盡了客戶的苦頭,談到客戶則不自覺的以「奧客」稱之,這在我們公司都不允許,我們要求要視麻煩的客戶為理所當然,能處理客戶不正常、不合理的要求,是每一個業務人員必須做到的事。

尊敬客戶、客戶至上,要變成公司的信仰,要變成組織文化的一部分,就算開玩笑,也不可以拿客戶為對象,這樣才能真正內化「客戶至上」的邏輯。

何飛鵬部落格:feipengho.pixnet.net/blog何飛鵬粉絲團:www.facebook.com/hofeipeng



全世界都是我的辦公室

2015-07-27  TCW


最後一章,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沒有辦公室的團隊,是怎樣運作的。

上午十點,讚點子數位行銷公司要開每週例會,三十二歲的行銷總監施依姍打開筆電,近二十位同事都已經就定位。各組長輪流報告專案進度,施依姍一一確認工作事項,詢問大家是否有其他疑問,不到半小時,週會迅速結束。

散會後,工作齒輪持續轉動。替客戶代操粉絲頁的小編開始準備貼文,負責做圖、拍影片的後製小組也開始動工,二十多個專案同步啟動。不過,這間公司除了準備到客戶辦公室開會的提案小組之外,沒有人在台北,更精確的說,這家公司沒有辦公室,一切流程都透過網路完成。

讚點子年營收僅約兩千萬元,但因為口碑好,就算開出比同行高上一倍的價碼,客戶還是埋單。富邦人壽、臺灣銀行、財政部賦稅署都是大客戶。

「很多客戶都嚇一跳,完全感覺不出來我們散布在台灣各個角落。」施依姍說。她住屏東,而她的老闆權自強則位在台北。

這個以千禧世代為主的團隊,全都彈性上班。問權自強看不到員工,會不會沒有安全感。他卻說:清楚的目標設定比較重要,有了績效,其他細節完全授權。員工要在什麼地點、什麼時間工作,他一概不過問。甚至,員工夏天在家裏開冷氣上班,電費驚人想要報帳,權自強也照樣批准。

跳脫辦公室框架,「真的回不去啦」

其實,當自己生活的CEO並不盡然美好。施依姍從辦公室框架中跳脫後,花了整整一年適應。她說,沒有辦公室,時間管理能力要更強,要是拖拖拉拉,很容易從 起床工作到半夜,比通勤上下班更累。此外,隔空訓練新人也是難題,同一個問題見面講一次可以解決,但隔著螢幕卻可能要重複講好幾次。

但一旦跨出了第一步,很少人願意再把權力交回去。抱著女兒受訪的施依姍對我們說,「(生活)沒有那麼美好,不過……真的回不去啦!」

【延伸閱讀】我們不是新創企業,要怎樣滿足大家彈性需求,又能不影響進度?

答:不妨重組工作節奏,週一到週四每天多上班兩小時,讓大家擁有為期三天的週末假期。當大家有更多時間可以充電,員工的工作效率可能更高。



除了生命,一切的其他,都是空 by 盧志威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5/08/20/%E9%99%A4%E4%BA%86%E7%94%9F%E5%91%BD%EF%BC%8C%E4%B8%80%E5%88%87%E7%9A%84%E5%85%B6%E4%BB%96%EF%BC%8C%E9%83%BD%E6%98%AF%E7%A9%BA/

除了生命,一切的其他,都是空

IMG-20150816-WA0002
「居民樓下的小汽車全都車體變形,玻璃全碎了。

被子被拋出來,掛在車上。

各種衣物,雜物

鍋碗瓢盆,和一束手捧花。

美好的夢想和現實的生活,全都被震落在地。

錢,遍地的錢。

我們不能撿。

小朋友的玩具

還有好多好多東西,馮小豪甚至看到了情趣內衣。。。

這些都被瞬間拋出了正常的世界。

每個人的生活都像是一個陶罐,裡面藏著很多東西。但它太脆弱了,一次震撼,就碎了。

我們辛辛苦苦攢的錢,買的房子,買的車,一瞬間就破碎了。

我們花了無數年時間,給自己囤積的各種生活用品,一瞬間就消失了。

甚至生命——不能想像生命。

可是只要生命還在,上面的那些東西丟了又有什麼呢?

看到這些場景時,我才明白了什麼,叫「身外之物」。

除了生命,一切的其他,都是空。」

來源:新京報調查記者的天津爆炸真實見聞:走多遠,作多久

 

上星期看天津爆炸慘劇,感受到那份震撼,這種天災的發生是不可預料的,但是我們可以防範人禍,例如小時候爸媽就教導自己,常常身處的地方如住宅、辦公室和學校,必須事先走一次逃生路線,確保有危機時能快速、有效地逃生,災難時生死在幾秒間,走錯路就很危險。

到我10歲時,當時家母在嘉利大廈地面的中藝百貨禮品部做經理,聽到警鈴響起立即跑到走火通道,大部份同事立即走人,但家母平時唔聲唔聲,想不到這麼膽大,初時見沒火沒煙,又與一兩名資深員工,走回去把貴重貨身封存,因為中藝賣的工藝品價值很高,且很多只得一件,家母熱愛藝術,不忍它們因意外濕水而報廢,就算公司可claim保險,也不想浪費藝術家的心血,故冒險折返,執拾至有煙、電梯閘燒到熔熔地才閃人。

另一單是關於未來嶽父,他是退休消防員,有次飲茶說起同袍和往事,有兩次救火都差點中招,其中一次是屯門三聖木屋區,如果有讀香港史,都知道木屋起火可以燒得很快,加上當年用石油氣罐,入屋前鬼知那裡有罐,故衝入去射水壓制火勢是最危險,隨時會爆炸,有次就入去才見到,幸好吉人天相,最後無事。

有些人因為對信念的堅持,有些人因職責所在,明知有危險都要逆流而上,這是個人的選擇,我十分尊重和敬愛這種人,但正常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先確保安全。

在今次災難中,很多人在第一次爆炸時,拿出手機錄影,打算食花生睇戲,但發生黑天鵝或長尾巴事件時,嚴重程度會遠照出日常的認知,這次爆炸的範圍有九龍般大,即可能在尖沙咀高處,食旺角的花生也會中招,網上有些影片拍攝在第三次爆炸時,見到火光衝向鏡頭,然後片段就中止了,只能希望指片者平安無事。

我們不可能避免,在錯誤的時間,出現錯誤的場地,但災後的反應,可決定生死,網上有條影片,開始也是食花生,但到第三次時那拍片者已知驚,立即叫家人遠離窗戶,兩秒後衝擊波殺到,擊穿窗戶,鏡頭亂晃,如仍站在窗前肯定遍體鱗傷,之後拍片者立即叫跑入洗手間,然後就中止了。

這名拍片者做得很正確,災難時應衝向有水源的地方避,如果炸塌了樓,幾秒內能到達,生還率最高的地方就是洗水間,所以不幸事隨機發生,能快速反應就最能生存。

同理,人民幣現在爆完第一次,不知道會否有二爆或三爆,我們所能做是躲在有水源、安全地方觀察,除非有珍愛的東西或有特殊職責,否則不應逆流而上。

Posted in 宏觀經濟 and tagged .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