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報解讀】美五大金融巨頭業績大PK 財說

來源: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5353386

本周$摩根大通(JPM)$     、$花旗(C)$     、$富國銀行(WFC)$     等全球知名金融機構先後披露了2014年財報業績,這些金融巨頭在過去一年誰掙錢最多?財說今日為您仔細比比。

2014年四季度富國銀行業績表現最好,花旗集團凈利下滑最為嚴重
  本周披露財報的著名金融機構里,2014年四季度營業最多的為摩根大通,高達235.5億美元,而凈利潤最多的為富國銀行為57.1億美元。從業績增速來看,五家機構富國銀行表現最好,同比均出現正增長且幅度很小,其他四家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而這其中花旗集團凈利潤同比下滑最為嚴重為-86%。

2014年富國銀行最掙錢為230.6億美元,摩根大通凈利增長最快
  從2014年全年來看,摩根大通營業收入最高達979億美元,富國銀行最為賺錢凈利為230.6億美元。從業績增速來看,摩根大通凈利同比增長最快為21.8%,$美國銀行(BAC)$     和花旗集團墊底;$貝萊德(BLK)$     營收增速最快同比增長9%,美國銀行再次墊底。


摩根大通2014年四季度盈利大幅不及預期,計提法律訴訟費高達9.9億美元

摩根大通四季度營收235億美元,每股收益(EPS)僅1.19美元,而金融數據供應商FactSet顯示,分析師此前預期其營收達到240億美元和EPS達到1.31美元。
摩根大通作為美國最大的銀行2014年四季度凈利同比大幅下滑6.6%,主要是因為
1.計提了9.9億美元法律訴訟費(因涉及2013年的操縱匯率訴訟案,11月曾同意支付約10.1億美元,就美國與歐洲監管機關的相關調查進行和解,1月5日又提出支付1億美元與投資者和解),而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
2.固定收益交易額下降23%以及股票承銷額下降25%。

2014年四季度各分部業績表現情況表


14日盤前該份財報一出公司當日股價在盤前大跌3%左右。此後兩日股價也不斷走低。


美最大住房抵押貸款銀行——富國銀行業績穩定,基本符合預期

  富國銀行是美國最大住房抵押貸款銀行,2014年第四季度凈利潤和營業收入同比均小幅增長,全年實現凈利潤231億美元。整體業績表現基本符合市場預期。2014年全年,營業收入為843億美元,增長1%。這主要得益於客戶、存貸款以及資本持續穩定增長支撐。
  從運營數據來看,公司第四季度平均貸款總量為8494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8133億美元;平均核心存款總量為1.036萬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9658億美元。凈利息收入增長2.39億美元至112億美元;凈貸款沖銷為7.35億美元,在平均貸款總量中所占比例為0.34%。
分業務產品來看,公司最掙錢的業務為社區銀行銀行,且同比增速最快為7%;
各業務運營利潤情況表如下圖:


14日盤前富國銀行發布財報後一路下跌,截止15日跌幅達2%左右


美國銀行財報大幅不及預期,營收同比下滑13%

  美國銀行2014財年第四季度不計入利息支出的營收為190億美元,同比下滑13%,也不及此前預期的210.79美元;凈利潤為31億美元,同比下滑11%。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第四季度非利息支出為142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73億美元,創下自美國銀行收購美林以來的最低季度支出。
  具體分部門來看,全球銀行部門運營利潤同比增速最快為14.2%,而其他部門全部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消費者不動產服務業務環比增長最快達98.8%。
各部門運營利潤情況表如下圖:

  15日盤前財報公布後,美國銀行股價在紐約市場的盤前交易中下跌2.1%。過去三個月時間里,美國銀行股價上漲了1.9%,表現不及標普500指數,該指數同期上漲8%左右。


花旗集團四季度凈利同比大幅下滑88%至3.5億美元

  花旗集團2014年四季度營收178.12億美元,同比下滑9%,遠低於此前分析師預期的185.1億美元;凈利潤為3.5億美元,更是同比大幅下滑88%;毛利、營運利潤等指標也都下滑明顯。數據表現不佳的原因主要由於受到龐大的司法支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第四季度各地區運營利潤環比均下滑嚴重,不過北美地區和亞洲地區的運營利潤同比出現正增長分別為32.6%、8.1%

花旗集團15日盤前發布財報後股價下跌幅度近4%


貝萊德四季度凈利為8.13億美元超預期,上調股息13%

  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第四季度凈利超預期,凈利潤同比為8.13億美元,同比下降3%,這主要得益於公司管理的長期資金流入大增55%至1810億美元。
  但是另外一方面營收不及預期,四季度營收為27.8億美元,略低於分析師預計的28.7億美元。
  在每股收益方面,第四季的每股收益為4.82美元,高於分析師預計的4.69美元。此外,貝萊德還把季度派息增加13%,達到2.18美元。

  貝萊德股票周三收盤下跌0.64%,收於345.75美元,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過去三個月來股價上漲了11%,好與標準普爾500指數8%的漲幅


財說簡評:
金融巨頭們的財報都先後如期披露,但是相比國內的金融機構而言,其日子貌似過得並不好。金融危機期間收購的資產對其業績仍有沖擊,更重要的是還涉及了數額巨大的匯率操縱案,財報一出,股價大多都出現了下跌。國外的金融股是否真的已足夠便宜,值得抄底,還需我們冷靜思考。

溫馨提示:美股日馬丁.路德.金日下周一休市1天

$中國銀行(SH601988)$  $招商銀行(SH600036)$  $中信證券(SH600030)$ $華泰證券(SH601688)$  

閱讀財說更多精華文章歡迎點擊以下目錄鏈接: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237096
主題投資、新股解讀、熱門個股剖析、投資知識補習一網打盡,為您開啟全球投資之路@今日話題 
歡迎加財說全球投資交流QQ群:205373295 

分享財說好文,成為朋友圈里的巴菲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65

交易業務慘淡 高盛四季度財報不及預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87

四季度美國銀行業財報普遍不佳,高盛也未能例外。

周五財報顯示,高盛四季度凈利潤21.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3.3億下滑7.1%。公司全年的股權回報率為11.2%,略高於2013年。

20150118gs

上圖來自《華爾街日報》

高盛股票周五下跌了1.26美元至177.23美元,跌幅0.7%,一周累計跌去5.4%。此前公布財報的摩根大通、花旗和美國銀行利潤均不理想,股價周跌幅都在6%以上。

受12月固定收益、外匯及大宗商品交易部門(FICC)糟糕業績的拖累,四季度美國銀行業財報普遍不佳。市場原本預期高盛能扭轉這一頹勢,但未能如願。

不僅如此,高盛的FICC部門營收的下滑幅度超過其他大多數銀行,暴跌了29%至12.2億美元,從而拖累公司整體營收(76.9億美元)下滑了12%。

據《華爾街日報》,瑞銀分析師Brennan Hawken評價稱,高盛的交易收入“著實糟糕”

在金融危機之後,大摩等投行大幅縮減了FICC部門,將重心轉移至財富管理業務。但高盛卻選擇繼續維持這塊傳統上高利潤的業務,但目前看來,高盛的表現並不如意

其他部門表現也不理想,商業銀行部門(Investing&Lending)收入15.1億美元,比預期的13.9億略高,不過依然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7%。

而受到受承銷和咨詢收入下降影響,投行部門營收14.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6%。

不過,高盛的凈利潤依然略超市場預期。每股盈利4.38美元,比市場預期多出6美分。在過去的八個財報中,高盛的每股盈利平均比預期要高出65美分。

去年四季度,高盛曾以美股188.14美元的價格回購了660萬股股票,總價值12.5億美元。高盛全年共回購了318萬股股票,平均回購價格為171.79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982

不細閱財報能否長期取得好成績?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5443.html

經過實踐,我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回顧自己的投資成績,那些成績最好的投資全部沒看過財報,或者沒有很詳細閱讀財報,相反那些曾經花大量時間仔細研究財報的投資,結果並不太好。為了避免誤會,我應該聲明一下,不細閱財報的意思是選擇那些即使不看財報也能了解其大致未來經營狀況的公司來投資,而不是鼓勵不看財報胡亂投資。

我歸納了四種投資風格,從長期角度而言,依最好到最差的排序是:

1. 專挑那些不看財報也能大致掌握未來發展趨勢的公司來投資。

2. 對公司業務一知半解或者根本是門外漢,但肯下工夫從各種渠道盡量蒐集關於該行業該公司方方面面的資料並加以思考總結,最後再來決定是否投資。

3. 對公司業務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懂,但懂得基本會計知識,仔細閱讀財報然後進行投資。

4. 對公司業務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懂,不仔細閱讀財報,僅聽他人意見或者靠猜測股價走勢來進行投資。

第1和第2種風格均能長期創造高回報率,第3或第4種風格幾乎不可能長期跑贏市場平均回報率。

現在舉個馬上可以應用的實例,看看冠捷科技(903),相信冠捷的產品很多人都能馬上理解,冠捷在業內屬於龍頭,其產品的定價也比大多數競爭對手低,僅從以上人盡皆知的且不需要看財報就能得知的信息中就可以判斷其市值不應該只有30億港元,按畢菲特的話來說,你一眼就能看出一個人是胖還是瘦,不需要知道其體重是多少。以此就決定投資冠捷的話,可能很多人還是不放心,那麼可以簡單地看一下財報。

依我的看法,財報主要提供給投資人兩種信息,第一種信息是描述該行業的特徵,第二種信息是告訴投資者其目前債務情況是否過分嚴重。看過冠捷的財報發現這個行業的基本特徵是利潤微薄,在2%~4%這個範圍內,這個範圍就是競爭激烈的製造業所能提供的利潤率。這個利潤率已經持續了很長的時間了,哪怕市場再沒有效率,恐怕這個低利潤率的特點也早已經反映在其股價之中了,因此低利潤這個不討人喜歡的信息可以直接無視,但是等等,這只是硬幣的一面,硬幣的另一面是低利潤率的行業在景氣較好的年份裡,只要稍微增長1%的利潤率,其盈利水平就提高25%~33%,這將給股價帶來不小的刺激。在大多數行業裡,利潤率可以很好地描述這個行業的主要特徵,雖然不是所有特徵,但也已夠用(事實上,這一點稍有常識的人不用看財報也能猜出來,顯示器製造商不可能享受高利潤率)。

了解了行業特徵,再來看看其負債情況,從多年來的財報中可以清楚看到冠捷一直很盡職的控制自己負責水平(事實上,這一點也不用看財報,冠捷的產品價格上很有競爭優勢,這證明冠捷已經很努力的在控制生產成本,而要控制好生產成本就必須控制好負債水平,它們之間是前因後果的關係)。另外,從財報裡可以找到非常高的股東權益(約17億美元),如果在經營過程中出現虧損,必須從股東權益裡扣除。2013年冠捷虧損了,根據管理層的描述,這一年真是很不容易,在這樣一個很不容易的年份裡冠捷給股東虧了多少呢?不到5千萬美元。為什麼要看這個數字呢?是為了假設,假如未來連續5年都是艱難困苦的日子,比2013年更加艱難,冠捷平均每年要虧損2013年的兩倍,也就是每年1億美元,總共5億,5年後才能迎來比較好的年份,冠捷是不是能虧得起這筆錢堅持到好景的年份來臨呢?答案是肯定的:17億減掉5億還剩12億美元。5年的假設會不會太短?5年後全球經濟復甦很不可能嗎?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以冠捷的行業地位來說,如果連龍頭都活不下去了,其它同業還能活下去嗎?難道全世界都不用顯示器了?這些假設性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結論是現在買入冠捷很安全的。安全性夠了,那麼未來收益性又如何呢?過往經驗顯示,如果在行業(尤其是低利潤率行業)的週期底部買入並持有至景氣上升期,其回報率是遠超同期指數收益率,至今還沒發現低於3倍的例子,比方說恆指如果回升50%,這類股票至少上升150%以上。投資人買完之後要做什麼呢?很簡單,遠離市場,去做其它事情,而不是每天擔心市場上升下跌或者每天跑去聽各路專家的建議。同時應該對那些短視的投資人心懷感激,因為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就沒有這種輕鬆的投資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913

蘋果(Apple)財報點評:iPhone銷量好 生態圈強勢延續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251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1-28 09:17 編輯

蘋果(Apple)財報點評:iPhone銷量好 生態圈強勢延續
作者:牟卿/毛平/王聰


Apple的4Q14(1Q15財年)業績強勁,凈利潤180億美元,同比增長37.4%,盤後股價大漲6%


產品分項數據說明了這一業績主要來自於超預期的iPhone銷售:


1、iPhone當季銷售7447萬部,同比增長46%,而市場預期上限為7000萬部;


2、上述iPhone中90%為新發布的iPhone 6和iPhone 6+,較高的占比帶動了整體收入達746億美元,業績指引上限665億,市場預期675億;最終結果均遠超預期;


3、其中65%銷量來自海外市場,中國為強勁驅動力之一(占比36%);依靠iPhone 6/6+和大陸品牌崛起搶占三星份額,根據Canalys調研,Apple首次成為中國大陸份額最高的智能手機品牌(4Q14);


4、iPad當季銷售2142萬部,同比下滑18%,主要是更新變緩和受大屏iPhone的擠壓;


5、Apple Watch的發布時間,會上沒說,我們預計在3-4月份發布,具體時間點不重要,Watch的定位和HealthKit功能完善等才是關鍵。


6、我們的預期:2015/16年iPhone銷量2.1/2.3億部,iPad銷量7500/8800萬部,Watch銷量2200/3500萬只;2015年產品亮點是Apple Watch和iPad Pro。


7、股票策略:供應鏈股票熱情提升是大概率事件,欣旺達等股票業績符合預期,一季度傳統是成長股行情,後續繼續看好供應鏈公司。主要機會來自於iPhone新供應商和Watch供應鏈,包括立訊精密、環旭電子、勝利精密、欣旺達、錦富新材、金龍機電、晶方科技等;傳統主力供應鏈歌爾聲學、德賽電池等估值有望進一步修複。


(源自國君電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465

蘋果財報“逆天” 單季180億美元盈利什麽概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86

蘋果公司剛剛公布了180億美元的季度利潤,這超越埃克森美孚2012年的單財季紀錄159億美元,是美股史上最大季度盈利。

那麽,這180億美元是什麽概念呢,下面是一些數字對比: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這相當於也門共和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等於導致底特律市政府破產的債務。

*蘋果每天可以創造2億美元的利潤,蘋果可以花16天的利潤買下美國著名橄欖球隊達拉斯牛仔隊(Dallas Cowboys,價值約32億美元),或者花13天買下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價值約25億美元)。

*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一年預算的四倍還多。

*是微軟周一公布的59億美元季度利潤的3倍,是分析師們預計Google 50億美元利潤的3.6倍。

*蘋果的季度利潤在標普500成分公司中高於373家公司全年的利潤,包括通用汽車、卡特彼勒、Costco等。

*2001年以來,道瓊斯工業均指中市值最大的五家公司中,只有埃克森美孚有過季度利潤在100億美元以上的記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492

首份石油巨頭財報:殼牌利潤驟降、削減150億開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754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Shell)將削減150億美元開支以應對油價下跌造成的收入驟降。

殼牌是全球首個公布2014財報的石油巨頭,本周四其財報顯示出整個石油產業都受到了油價暴跌的影響。原油價格自去年夏天開始下跌了近60%,目前不到50美元一桶。

殼牌去年四季度經常性凈利潤為32.6億美元,高於前一年同期的29億美元,不過低於彭博統計的分析師預期的41億美元,也大幅低於三季度的58.5億美元。不過2014年全年的盈利為190.4億美元,較2013年高出14%。

因盈利不及預期,該公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內的股票價格盤中跌逾4%,至20.62英鎊/股。

殼牌首席執行官Ben van Beurden表示,該集團將以“提高資本效率”的方式應對油價下跌。

措施將包括降低資本支出,該公司已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縮減超過150億美元的支出。處於初期的項目將被推遲。殼牌還稱,如果需要將進一步削減支出。

“我們正在采取謹慎的措施,必須註意不能對近期油價大跌反應過度,”Beurden稱。

殼牌將為每股付47美分的季度股息,與前三個季度相同。Beurden稱,股息是“殼牌的標誌性項目,我將付出一切努力保衛它。”

50美元以下的油價已經讓很多油企開始想辦法改善現金流。例如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 ASA)、英國圖洛石油公司(Tullow Oil Plc)以及英國Premier Oil石油公司都已推遲了項目建設或者削減了勘探支出;英國石油公司(BP Plc)已經定凍結全球近8.4萬名員工工資;雪佛龍(Chevron Corp.)推遲了其2015年鉆探預算。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704

谷歌財報不及預期:穩定但乏味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769

今天谷歌公布第四季度財報,和上個季度一樣,谷歌公司的利潤略低於分析師預期。

公布財報後,谷歌股價一度下跌約3%,但隨後其收複失地,盤後上漲約2%。

那上季度谷歌的運營狀況究竟如何?總體來說,谷歌公司現在看來有些無聊,但很穩定。

谷歌核心網站的廣告收入增長比以前要慢,但仍然保持增長,且基數巨大。本季度谷歌的支出較往常有所增長,其中很多被用於員工宿舍。

谷歌首席財務官Patrick Pichette向投資者保證,只要其核心業務保持強勁,谷歌將把錢花在無人駕駛汽車等“瘋狂”的項目上。

值得註意的是,“其他”業務部門——谷歌企業和谷歌雲上季度業務量達到20億美元,較去年增長了近20%,這表明谷歌可能不再是“一招鮮,吃遍天”的公司。

有趣的是,Facebook周四公布了亮眼的財報,但其股價依然表現平平。美國財經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指出,現在,谷歌、Facebook等公司已經成為藍籌公司。每個人都知道它們在做什麽,只要它們成功實施計劃,一切都不會有大問題。

以下是財報中的部分數字:

收入為144.8億美元,低於146.1億美元的預期。

凈收入為181億美元,同比上漲15%。

調整後每股利潤6.88美元,低於7.08美元的預期。

谷歌網站收入124.2億美元,同比上漲18%。

谷歌網絡收入37.2億美元,同比上漲6%。

付費點擊同比上升14%,環比上升11%。這意味著網絡流量繼續攀升。

單次點擊成本同比下降3%,環比下降3%。這意味著廣告商為廣告的付費有所下滑。

谷歌企業服務等“其他”業務收入達到19.5億美元,同比上漲19%。

谷歌首席財務官Patrick Pichette表示,美元走強拉底了其收入4.68億美元。此外,公司在獲得Nexus 6的存貨上遇到麻煩,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本季度有3億美元的其他運營支出,其中包括許多住房相關的費用。

美國金融服務公司BGC Partners分析師Colin Gillis向路透社表示,谷歌一半營收是來自海外市場,美元升值也拖累谷歌營收。

下圖顯示了過去8個季度來谷歌的付費點擊數量和單次點擊成本的變化。
google-q4-2014-paid-clicks

googleq4-2-14-cpc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942

全面解讀蘋果一季度財報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294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2-2 15:35 編輯

全面解讀蘋果一季度財報
作者:蔡浩、李倩


2015 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喜,創多項公司歷史記錄:蘋果在2015 年第一季度凈利潤達到180 億美元,同比增長37%。總營收746 億美元,同比增長30%。

iPhone 銷量創歷史新高:iPhone 在2015 年第一季度銷量達到7450 萬部,比蘋果預測超過了1200 萬部。

大屏手機在亞洲的優勢:iPhone 6 Plus 的發布是蘋果首次踏入大屏機市場,其在亞洲的受歡迎度提高了iPhone 在亞洲市場的滲透率。

Mac 表現卓越,刷新營收記錄:新上市的iMac 帶有5K 視網膜技術令其在臺式電腦市場大受歡迎,ASP 增長58 美元,創下了69 億美元總營收的記錄。

iPad 銷量放緩,但中國新用戶增速可期:iPad 本季度銷量為2140 萬部,相對去年同期的2600 萬部下降了不少,但是本季度在大中華地區仍有70%的新用戶產生,證明iPad 在大中華市場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Apple Watch 即將上市:根據CEO Tim Cook 和零售部總管Angela Ahrendts 的提示,我們預測Apple Watch 將於中國農歷新年之後至四月底之間發布。

ApplePay 蘊藏巨大潛力:截止2015 年第一季度,ApplePay在僅上市三個月之後占非接觸式支付平臺交易量的三分之二。蘋果已與750 家銀行和信用社簽訂支付協議,目標讓ApplePay 走向全球化。

調整目標價165 美元,買入評級:我們采用DCF 估值對蘋果的價值進行評估,設定WACC 為10.5%,永續增長率為1%,求得合理股價應為165 美元,相當於2015、2016 及2017 財年每股盈利的20、16 及15 倍,評級為買入。



2015 年第一季度業績超預期


蘋果在2015 年第一季度凈利潤達到180 億美元,總營收746 億美元。相對2014 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131 億美元和總營收576 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38%和30%。另外,蘋果目前擁有1780 億美元流動資產和現金。

iPhone 銷量創歷史新高

iPhone 在2015 年第一季度銷量達到7450 萬部,比蘋果預測超出了1200 萬部。蘋果CEO Tim Cook 強調了這次iPhone 的銷量突破了以往的記錄,這個季度平均每一個小時就有34000 部iPhone 售出,要達到這個量是非常不容易的。



目前iPhone 的平均售價達到了$687 美元/部,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 美元。平均售價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因為iPhone 6 Plus 的受歡迎度和其比iPhone 6 要貴100 美元,另外此次iPhone 和iPad 都取消了其32GB 容量的版本,這個舉措使得更多的用戶會傾向於購買64GB 容量的版本,因此拉高了產品整體的平均售價。



CEO Tim Cook 更表示在過去三年內,iPhone 6 為蘋果貢獻的安卓機轉換用戶量比過去版本的iPhone 貢獻的都要高。另外他還提到只有很少一部分的老iPhone 用戶更新購買了新的iPhone 6。Tim Cook 還提及他相信在2015 年的第二季度將會有更多的用戶購買iPhone 6。

目前全球共有約375 家移動通訊公司出售iPhone,覆蓋全球72%的移動通訊訂閱量。蘋果本季度在北美地區總營收同比增長23%,歐洲地區總營收同比增長20%。而在大中華地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總營收達到161 億美元,同比增長70%。

大屏手機iPhone 6 Plus 在亞洲市場的優勢

在財報會上,雖然CEO Tim Cook 拒絕公布兩部iPhone 6 各自具體的銷售額,但是他提到在全球iPhone 的銷售額來看,4.7 英寸的iPhone 6, 也就是小屏機要比大屏機相對較受歡迎當然。iPhone 6 兩個版本的受歡迎度與地域有很大的關系,iPhone 6 Plus 在亞洲地區要明顯的比其他地區都要更受歡迎。


據Canalys 在2014 年十月份統計,蘋果在中國地區的智能手機銷量排名第六,排在前面的有華為,聯想,小米和酷派等國內品牌。而在20114 年第四季度,蘋果的iPhone 已經占據了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的第一名,其出貨量幾乎相當於位於第二名的小米出貨量的兩倍。

蘋果的iPhone 6 在中國上市的時間要比全球其他地區的時間要晚一個月。在九月份,中國大陸的消費者只能通過黑市或者二手市場購買海外版本的iPhone 6。而在十月份,iPhone 6 才在中國大陸上市。如下圖所示,iPhone 6 Plus 大屏機的使用率隨十月份中國大陸版本的iPhone 上市之後相對iPhone 6 小屏機有了明顯的提升。

下圖我們可以看到iPhone 6 和iPhone 6 Plus 的全球購買率,越到圖的右方的國家選擇購買iPhone 6 Plus 的人數就比購買iPhone 6 的人數更多。處於圖中最右邊的五個國家為韓國、中國、日本、越南和菲律賓,也就是說亞洲國家相對其他區域對大屏手機的需求會更大一些,其大屏手機市場也還有很大的空間。



Mac 在上個季度的臺式電腦市場表現卓越,刷新記錄

Mac 電腦在2015 年第一季度共售出5500 萬臺,比去年同期增加70 萬臺,同比增長14%。新款的iMac 帶有5K 的視網膜顯示屏的突破也令Mac 的ASP 增長了58 美元,創下了69 億總營收的新紀錄。據IDC 統計,PC 電腦在全球的營收下降了3%,而Mac 的銷量在臺式電腦市場里面還呈增長的狀態是非常不容易的。

iPad 銷量緩慢下降,但中國新用戶增速可期


iPad 在這個季度共賣出2140 萬部,相對於去年同期的2600 萬部銷量下降了不少。但CEO Tim Cook 說他仍對iPad 長期表現表示樂觀。另外他還提及上個季度第一次購買iPad 的用戶還有增加,其中更有70%第一次購買iPad 的消費者是在大中華地區。

Apple Watch 預計農歷新年後至四月底之間發布

在2015 年第一季度財報發布會上,CEO Tim Cook 表示蘋果的智能手表將會在四月前發布。而蘋果的零售部總管Angela Ahrendts 也提過Apple Watch 的發布時間會在2015 年中國農歷新年之後。因此我們預測Apple Watch 將會在2015 年2 月下旬至4 月底這段時間開始發售。
蘋果發布的智能手表iWatch 目前有兩個尺寸,38 毫米和42 毫米,以及三個不同的款式:典藏版、運動版和奢侈版。其中典藏版為普通版本,配有銀色或者黑色拋光的不銹鋼框架。而運動版則擁有增強了60%硬度的陽極氧化鋁,有銀色和灰色兩種顏色,並配套有顏色艷麗的運動款表帶。奢侈版的Apple Watch 則是使用了18K黃金或玫瑰金打造的,配有藍寶石屏幕和真皮表帶。

Apple Pay 占非接觸式支付平臺交易量的三分之二

截止2015 年第一季度財報發布會,ApplePay 僅上市了三個月,但其卻占了所有非接觸式支付平臺交易量的三分之二。 目前已經有750 家銀行和信用社與蘋果簽訂支付協議。此外,蘋果CEO 還表示今後ApplePay 將會跟世界各國的銀行達成協議,讓ApplePay 走向全球化。

Apple TV (蘋果電視盒)

Apple TV 截止至今已經售出2500 萬臺,自2014 年4 月開始共售出2000 萬臺。

目標價165 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我們采用DCF 估值對蘋果的價值進行評估,設定WACC 為10.5%,永續增長率為1%,求得合理股價應為165 美元,相當於2015、2016 及2017 財年每股盈利的20、16 及15 倍,評級為買入。



(來自第一上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221

美孚財報大超預期 是時候抄底能源股了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74

由於油價下跌,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四季度利潤同比大跌21%,不過依然遠好於分析師此前的預期。

埃克森美孚四季度每股利潤為1.56美元,高於1.34美元的預期。2014全年凈利潤325億美元,第四季度凈利潤66億美元。財報公布後,美孚股價盤前上漲0.64%。

QQ圖片20150202212227

在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下跌後,現在是抄底能源股時機了?可能還沒有!油價在過去6個月下跌近半,而同期標普500指數能源指數下跌23%。如此大的跌幅讓不少投資者考慮抄底能源股。

然而,大多數的估值指標表明,能源股並非便宜貨。從一些指標來看,能源股事實上變得更加昂貴。這突顯出在油價大幅波動、能源股盈利預期被大幅削減的背景下,投資者在估值能源股上面臨的困難。

據Factset,標準普爾500能源股指數目前的歷史市盈率為12.1倍,這低於1年前的13,也低於12.6的10年平均市盈率。標普500指數的平均歷史市盈率為16.6。

但能源股絕對不便宜。兩年前,能源板塊的歷史市盈率為11.7。在2012年中期的股市低谷時,能源股的歷史市盈率低於10。

從預期市盈率上來看,能源股顯得更為昂貴。標普500能源指數目前的預期市盈率為24.7,創下1999年來新高。去年1月,該指數為12.5,10年平均預期市盈率為12。

摩根大通資管部門全球市場策略師James Liu向《華爾街日報》表示:

能源股的市盈率之所以如果昂貴是因為油價的暴跌讓分析師下調了能源公司的盈利預期。利潤預期的下調程度超過了股價的下跌程度。這讓股價的估值變得更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405

Twitter和Facebook的財報大戰:各有千秋 財說

來源: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6363636

近日,在爭做美國“超級碗”賽事第二塊屏幕的角逐中,Twitter再勝Facebook,得到了更多的廣告和關註。時隔Facebook財報發布一周,Twitter財報姍姍來遲,在這場財報吸"睛&# 34;戰中,兩大社交巨頭誰又能勝出,財說帶您來看。
$Facebook(FB)$ $Twitter(TWTR)$ 






一、1.Facebook營收規模約為Twitter的8倍,但同比增速遠低於Twitter
2014年四季度Facebook營收為38.5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5.85億美元增長了49%,,不過同比增速較上季度的59%有所下滑。
2014年四季度Twitter營收為4.7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7%,不過同比增速繼續呈現出下滑態勢。分析師平均預期Twitter 2015財年第一季度營收為4.495億美元,Twitter第四季度業績及2015財年業績展望均超出分析師預期,推動其盤後股價大幅上漲逾7%。



二、Twitter凈虧損同比收窄,Facebook凈利同比增34%
Twitter雖然營收表現不錯,但是凈利潤卻多年一直處於虧損之中,第四季度虧損有減少之勢。2014年四季度凈虧損為1.2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凈虧損5.11億美元有所收窄,其中計入了1.77億美元的股權獎勵支出。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Twitter第四季度凈利潤為79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00萬美元增長712%。
相比之下Facebook的盈利狀況依舊不錯,Facebook第四季度凈利潤為7.0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凈利潤5.23億美元增長34%,但環比下降了13%。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Facebook第四季度凈利潤為15.1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14億美元增長86%。

GAAP凈利潤對比圖(單位:億美元)


非GAAP凈利潤對比圖(單位:億美元)



三、廣告收入占大頭,移動廣告營收是亮點
2014年四季度Facebook廣告業務的營收為35.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3%。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Facebook第四季度廣告營收同比增長58%。廣告收入在營收中占比為達93%,從下圖可以看到該比例不斷提升。移動廣告業務的營收在廣告營收中所占比例約為69%,高於去年同期的約53%。
2014年四季度Twitter廣告業務的營收為4.3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7%,移動廣告營收在總廣告營收中所占比例達到了88%。


四、Twitter月活躍用戶遠低於預期, Facebook環比增速有所上升。
對社交網絡來說,最重要的數字指標就是用戶數了。Twitter財務報告顯示該月活躍用戶總數為 2.88 億,同比增長20%,環比增長1.4%,與之前分析師認為的 2.92 億有很大差距。另外值得註意的是,Twitter 對數字素來敏感,在幾個星期前就不讓其所有內部員工都掌握 MAU 了。Facebook月度活躍用戶人數為13.9億人,比去年同期增長13%,環比增長3.0%。
兩巨頭用戶增速均出現下滑態勢。Twitter上個季度環比增速為4.8%,而這季度直降到1.4%,Facebook這季度環比增速有所上升,但是同比增長由上季度的14%降到了13%。





對於Twitter來說時間軸瀏覽量是個很重要的衡量指標,其直接反應了用戶在Twitter上的參與程度,不過很悲劇的是這一指標的數字雖在增長,但是第四季度的環比增速僅為0.6%,上季度環比增長為4.5%。

今後用戶增速則很難持續,除非公司能很快的改善用戶參與度。Twitter 在過去數月中做了迎合新老用戶的種種嘗試,今年1月底,Twitter向用戶推出了群聊與視頻功能,同時推出的還有錄音及編輯視頻服務。2月4號,Twitter又在測試即時時間線功能,即新用戶無需註冊即可看到感興趣的內容。周三晚間,Twitter還與Google達成協議,在 Google 搜索結果中顯示推文。

五、定位不同造就不一樣的社交巨頭
從以上的圖表來看,無論是營收、凈利潤還是活躍人數的規模,Facebook就像一幢摩天大樓,而Twitter更像是一座廣場,兩家社交網站的規模完全處於不同的量級上,這也似乎在暗示,這兩家社交網站吸引用戶的方式也不相同。

Facebook的使用更加平常,Facebook用戶通過此社交網站設計和管理著他們各自的網絡身份、共享數萬億的圖片、鏈接、愛好、以及他們的生活中的美好時刻,臉譜網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之相比,Twitter的使用更加動態,人們相聚Twitter,實時共享最新消息,了解實時新聞變化,並於好友和名人們互動,並通過有限的140個字,評論,轉發各種小道消息。不過,在這兩家社交網站上,用戶都可以自由的交流。
Facebook更貼進生活,而Twitter更偏重時事,所以兩者才能共存。Twitter要趕上Facebook的規模,非常困難;而Facebook要趕超Twitter的時事優勢,也不那麽容易。美國白宮在超級碗賽後第一時間通過Twitter平臺恭喜了勝利者愛國者隊,而壓根沒有在Facebook上發過超級碗內容,似乎可以說明這一切。

兩大巨頭的競爭一直在繼續,是繼續倚己之長,二分天下,還是一方戰敗,合二為一,我們且行且關註。


閱讀財說更多精華文章歡迎點擊以下目錄鏈接: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237096
主題投資、新股解讀、熱門個股剖析、投資知識補習一網打盡,為您開啟全球投資之路
歡迎加財說全球投資交流QQ群:205373295

 @今日話題 

分享財說好文,成為朋友圈里的巴菲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