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美國銀行業財報普遍不佳,高盛也未能例外。
周五財報顯示,高盛四季度凈利潤21.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3.3億下滑7.1%。公司全年的股權回報率為11.2%,略高於2013年。
上圖來自《華爾街日報》
高盛股票周五下跌了1.26美元至177.23美元,跌幅0.7%,一周累計跌去5.4%。此前公布財報的摩根大通、花旗和美國銀行利潤均不理想,股價周跌幅都在6%以上。
受12月固定收益、外匯及大宗商品交易部門(FICC)糟糕業績的拖累,四季度美國銀行業財報普遍不佳。市場原本預期高盛能扭轉這一頹勢,但未能如願。
不僅如此,高盛的FICC部門營收的下滑幅度超過其他大多數銀行,暴跌了29%至12.2億美元,從而拖累公司整體營收(76.9億美元)下滑了12%。
據《華爾街日報》,瑞銀分析師Brennan Hawken評價稱,高盛的交易收入“著實糟糕”。
在金融危機之後,大摩等投行大幅縮減了FICC部門,將重心轉移至財富管理業務。但高盛卻選擇繼續維持這塊傳統上高利潤的業務,但目前看來,高盛的表現並不如意。
其他部門表現也不理想,商業銀行部門(Investing&Lending)收入15.1億美元,比預期的13.9億略高,不過依然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7%。
而受到受承銷和咨詢收入下降影響,投行部門營收14.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6%。
不過,高盛的凈利潤依然略超市場預期。每股盈利4.38美元,比市場預期多出6美分。在過去的八個財報中,高盛的每股盈利平均比預期要高出65美分。
去年四季度,高盛曾以美股188.14美元的價格回購了660萬股股票,總價值12.5億美元。高盛全年共回購了318萬股股票,平均回購價格為171.79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1-28 09:17 編輯 蘋果(Apple)財報點評:iPhone銷量好 生態圈強勢延續 作者:牟卿/毛平/王聰 Apple的4Q14(1Q15財年)業績強勁,凈利潤180億美元,同比增長37.4%,盤後股價大漲6% 產品分項數據說明了這一業績主要來自於超預期的iPhone銷售: 1、iPhone當季銷售7447萬部,同比增長46%,而市場預期上限為7000萬部; 2、上述iPhone中90%為新發布的iPhone 6和iPhone 6+,較高的占比帶動了整體收入達746億美元,業績指引上限665億,市場預期675億;最終結果均遠超預期; 3、其中65%銷量來自海外市場,中國為強勁驅動力之一(占比36%);依靠iPhone 6/6+和大陸品牌崛起搶占三星份額,根據Canalys調研,Apple首次成為中國大陸份額最高的智能手機品牌(4Q14); 4、iPad當季銷售2142萬部,同比下滑18%,主要是更新變緩和受大屏iPhone的擠壓; 5、Apple Watch的發布時間,會上沒說,我們預計在3-4月份發布,具體時間點不重要,Watch的定位和HealthKit功能完善等才是關鍵。 6、我們的預期:2015/16年iPhone銷量2.1/2.3億部,iPad銷量7500/8800萬部,Watch銷量2200/3500萬只;2015年產品亮點是Apple Watch和iPad Pro。 7、股票策略:供應鏈股票熱情提升是大概率事件,欣旺達等股票業績符合預期,一季度傳統是成長股行情,後續繼續看好供應鏈公司。主要機會來自於iPhone新供應商和Watch供應鏈,包括立訊精密、環旭電子、勝利精密、欣旺達、錦富新材、金龍機電、晶方科技等;傳統主力供應鏈歌爾聲學、德賽電池等估值有望進一步修複。 (源自國君電子) |
蘋果公司剛剛公布了180億美元的季度利潤,這超越埃克森美孚2012年的單財季紀錄159億美元,是美股史上最大季度盈利。
那麽,這180億美元是什麽概念呢,下面是一些數字對比: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這相當於也門共和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等於導致底特律市政府破產的債務。
*蘋果每天可以創造2億美元的利潤,蘋果可以花16天的利潤買下美國著名橄欖球隊達拉斯牛仔隊(Dallas Cowboys,價值約32億美元),或者花13天買下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價值約25億美元)。
*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一年預算的四倍還多。
*是微軟周一公布的59億美元季度利潤的3倍,是分析師們預計Google 50億美元利潤的3.6倍。
*蘋果的季度利潤在標普500成分公司中高於373家公司全年的利潤,包括通用汽車、卡特彼勒、Costco等。
*2001年以來,道瓊斯工業均指中市值最大的五家公司中,只有埃克森美孚有過季度利潤在100億美元以上的記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Shell)將削減150億美元開支以應對油價下跌造成的收入驟降。
殼牌是全球首個公布2014財報的石油巨頭,本周四其財報顯示出整個石油產業都受到了油價暴跌的影響。原油價格自去年夏天開始下跌了近60%,目前不到50美元一桶。
殼牌去年四季度經常性凈利潤為32.6億美元,高於前一年同期的29億美元,不過低於彭博統計的分析師預期的41億美元,也大幅低於三季度的58.5億美元。不過2014年全年的盈利為190.4億美元,較2013年高出14%。
因盈利不及預期,該公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內的股票價格盤中跌逾4%,至20.62英鎊/股。
殼牌首席執行官Ben van Beurden表示,該集團將以“提高資本效率”的方式應對油價下跌。
措施將包括降低資本支出,該公司已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縮減超過150億美元的支出。處於初期的項目將被推遲。殼牌還稱,如果需要將進一步削減支出。
“我們正在采取謹慎的措施,必須註意不能對近期油價大跌反應過度,”Beurden稱。
殼牌將為每股付47美分的季度股息,與前三個季度相同。Beurden稱,股息是“殼牌的標誌性項目,我將付出一切努力保衛它。”
50美元以下的油價已經讓很多油企開始想辦法改善現金流。例如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 ASA)、英國圖洛石油公司(Tullow Oil Plc)以及英國Premier Oil石油公司都已推遲了項目建設或者削減了勘探支出;英國石油公司(BP Plc)已經定凍結全球近8.4萬名員工工資;雪佛龍(Chevron Corp.)推遲了其2015年鉆探預算。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今天谷歌公布第四季度財報,和上個季度一樣,谷歌公司的利潤略低於分析師預期。
公布財報後,谷歌股價一度下跌約3%,但隨後其收複失地,盤後上漲約2%。
那上季度谷歌的運營狀況究竟如何?總體來說,谷歌公司現在看來有些無聊,但很穩定。
谷歌核心網站的廣告收入增長比以前要慢,但仍然保持增長,且基數巨大。本季度谷歌的支出較往常有所增長,其中很多被用於員工宿舍。
谷歌首席財務官Patrick Pichette向投資者保證,只要其核心業務保持強勁,谷歌將把錢花在無人駕駛汽車等“瘋狂”的項目上。
值得註意的是,“其他”業務部門——谷歌企業和谷歌雲上季度業務量達到20億美元,較去年增長了近20%,這表明谷歌可能不再是“一招鮮,吃遍天”的公司。
有趣的是,Facebook周四公布了亮眼的財報,但其股價依然表現平平。美國財經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指出,現在,谷歌、Facebook等公司已經成為藍籌公司。每個人都知道它們在做什麽,只要它們成功實施計劃,一切都不會有大問題。
以下是財報中的部分數字:
收入為144.8億美元,低於146.1億美元的預期。
凈收入為181億美元,同比上漲15%。
調整後每股利潤6.88美元,低於7.08美元的預期。
谷歌網站收入124.2億美元,同比上漲18%。
谷歌網絡收入37.2億美元,同比上漲6%。
付費點擊同比上升14%,環比上升11%。這意味著網絡流量繼續攀升。
單次點擊成本同比下降3%,環比下降3%。這意味著廣告商為廣告的付費有所下滑。
谷歌企業服務等“其他”業務收入達到19.5億美元,同比上漲19%。
谷歌首席財務官Patrick Pichette表示,美元走強拉底了其收入4.68億美元。此外,公司在獲得Nexus 6的存貨上遇到麻煩,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本季度有3億美元的其他運營支出,其中包括許多住房相關的費用。
美國金融服務公司BGC Partners分析師Colin Gillis向路透社表示,谷歌一半營收是來自海外市場,美元升值也拖累谷歌營收。
下圖顯示了過去8個季度來谷歌的付費點擊數量和單次點擊成本的變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2-2 15:35 編輯 全面解讀蘋果一季度財報 作者:蔡浩、李倩 2015 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喜,創多項公司歷史記錄:蘋果在2015 年第一季度凈利潤達到180 億美元,同比增長37%。總營收746 億美元,同比增長30%。 iPhone 銷量創歷史新高:iPhone 在2015 年第一季度銷量達到7450 萬部,比蘋果預測超過了1200 萬部。 大屏手機在亞洲的優勢:iPhone 6 Plus 的發布是蘋果首次踏入大屏機市場,其在亞洲的受歡迎度提高了iPhone 在亞洲市場的滲透率。 Mac 表現卓越,刷新營收記錄:新上市的iMac 帶有5K 視網膜技術令其在臺式電腦市場大受歡迎,ASP 增長58 美元,創下了69 億美元總營收的記錄。 iPad 銷量放緩,但中國新用戶增速可期:iPad 本季度銷量為2140 萬部,相對去年同期的2600 萬部下降了不少,但是本季度在大中華地區仍有70%的新用戶產生,證明iPad 在大中華市場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Apple Watch 即將上市:根據CEO Tim Cook 和零售部總管Angela Ahrendts 的提示,我們預測Apple Watch 將於中國農歷新年之後至四月底之間發布。 ApplePay 蘊藏巨大潛力:截止2015 年第一季度,ApplePay在僅上市三個月之後占非接觸式支付平臺交易量的三分之二。蘋果已與750 家銀行和信用社簽訂支付協議,目標讓ApplePay 走向全球化。 調整目標價165 美元,買入評級:我們采用DCF 估值對蘋果的價值進行評估,設定WACC 為10.5%,永續增長率為1%,求得合理股價應為165 美元,相當於2015、2016 及2017 財年每股盈利的20、16 及15 倍,評級為買入。 ![]() 2015 年第一季度業績超預期 蘋果在2015 年第一季度凈利潤達到180 億美元,總營收746 億美元。相對2014 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131 億美元和總營收576 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38%和30%。另外,蘋果目前擁有1780 億美元流動資產和現金。 iPhone 銷量創歷史新高 iPhone 在2015 年第一季度銷量達到7450 萬部,比蘋果預測超出了1200 萬部。蘋果CEO Tim Cook 強調了這次iPhone 的銷量突破了以往的記錄,這個季度平均每一個小時就有34000 部iPhone 售出,要達到這個量是非常不容易的。 ![]() 目前iPhone 的平均售價達到了$687 美元/部,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 美元。平均售價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因為iPhone 6 Plus 的受歡迎度和其比iPhone 6 要貴100 美元,另外此次iPhone 和iPad 都取消了其32GB 容量的版本,這個舉措使得更多的用戶會傾向於購買64GB 容量的版本,因此拉高了產品整體的平均售價。 ![]() CEO Tim Cook 更表示在過去三年內,iPhone 6 為蘋果貢獻的安卓機轉換用戶量比過去版本的iPhone 貢獻的都要高。另外他還提到只有很少一部分的老iPhone 用戶更新購買了新的iPhone 6。Tim Cook 還提及他相信在2015 年的第二季度將會有更多的用戶購買iPhone 6。 目前全球共有約375 家移動通訊公司出售iPhone,覆蓋全球72%的移動通訊訂閱量。蘋果本季度在北美地區總營收同比增長23%,歐洲地區總營收同比增長20%。而在大中華地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總營收達到161 億美元,同比增長70%。 大屏手機iPhone 6 Plus 在亞洲市場的優勢 在財報會上,雖然CEO Tim Cook 拒絕公布兩部iPhone 6 各自具體的銷售額,但是他提到在全球iPhone 的銷售額來看,4.7 英寸的iPhone 6, 也就是小屏機要比大屏機相對較受歡迎當然。iPhone 6 兩個版本的受歡迎度與地域有很大的關系,iPhone 6 Plus 在亞洲地區要明顯的比其他地區都要更受歡迎。 據Canalys 在2014 年十月份統計,蘋果在中國地區的智能手機銷量排名第六,排在前面的有華為,聯想,小米和酷派等國內品牌。而在20114 年第四季度,蘋果的iPhone 已經占據了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的第一名,其出貨量幾乎相當於位於第二名的小米出貨量的兩倍。 蘋果的iPhone 6 在中國上市的時間要比全球其他地區的時間要晚一個月。在九月份,中國大陸的消費者只能通過黑市或者二手市場購買海外版本的iPhone 6。而在十月份,iPhone 6 才在中國大陸上市。如下圖所示,iPhone 6 Plus 大屏機的使用率隨十月份中國大陸版本的iPhone 上市之後相對iPhone 6 小屏機有了明顯的提升。 ![]() 下圖我們可以看到iPhone 6 和iPhone 6 Plus 的全球購買率,越到圖的右方的國家選擇購買iPhone 6 Plus 的人數就比購買iPhone 6 的人數更多。處於圖中最右邊的五個國家為韓國、中國、日本、越南和菲律賓,也就是說亞洲國家相對其他區域對大屏手機的需求會更大一些,其大屏手機市場也還有很大的空間。 ![]() Mac 在上個季度的臺式電腦市場表現卓越,刷新記錄 Mac 電腦在2015 年第一季度共售出5500 萬臺,比去年同期增加70 萬臺,同比增長14%。新款的iMac 帶有5K 的視網膜顯示屏的突破也令Mac 的ASP 增長了58 美元,創下了69 億總營收的新紀錄。據IDC 統計,PC 電腦在全球的營收下降了3%,而Mac 的銷量在臺式電腦市場里面還呈增長的狀態是非常不容易的。 iPad 銷量緩慢下降,但中國新用戶增速可期 iPad 在這個季度共賣出2140 萬部,相對於去年同期的2600 萬部銷量下降了不少。但CEO Tim Cook 說他仍對iPad 長期表現表示樂觀。另外他還提及上個季度第一次購買iPad 的用戶還有增加,其中更有70%第一次購買iPad 的消費者是在大中華地區。 Apple Watch 預計農歷新年後至四月底之間發布 在2015 年第一季度財報發布會上,CEO Tim Cook 表示蘋果的智能手表將會在四月前發布。而蘋果的零售部總管Angela Ahrendts 也提過Apple Watch 的發布時間會在2015 年中國農歷新年之後。因此我們預測Apple Watch 將會在2015 年2 月下旬至4 月底這段時間開始發售。 蘋果發布的智能手表iWatch 目前有兩個尺寸,38 毫米和42 毫米,以及三個不同的款式:典藏版、運動版和奢侈版。其中典藏版為普通版本,配有銀色或者黑色拋光的不銹鋼框架。而運動版則擁有增強了60%硬度的陽極氧化鋁,有銀色和灰色兩種顏色,並配套有顏色艷麗的運動款表帶。奢侈版的Apple Watch 則是使用了18K黃金或玫瑰金打造的,配有藍寶石屏幕和真皮表帶。 Apple Pay 占非接觸式支付平臺交易量的三分之二 截止2015 年第一季度財報發布會,ApplePay 僅上市了三個月,但其卻占了所有非接觸式支付平臺交易量的三分之二。 目前已經有750 家銀行和信用社與蘋果簽訂支付協議。此外,蘋果CEO 還表示今後ApplePay 將會跟世界各國的銀行達成協議,讓ApplePay 走向全球化。 Apple TV (蘋果電視盒) Apple TV 截止至今已經售出2500 萬臺,自2014 年4 月開始共售出2000 萬臺。 目標價165 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我們采用DCF 估值對蘋果的價值進行評估,設定WACC 為10.5%,永續增長率為1%,求得合理股價應為165 美元,相當於2015、2016 及2017 財年每股盈利的20、16 及15 倍,評級為買入。 ![]() (來自第一上海) |
由於油價下跌,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四季度利潤同比大跌21%,不過依然遠好於分析師此前的預期。
埃克森美孚四季度每股利潤為1.56美元,高於1.34美元的預期。2014全年凈利潤325億美元,第四季度凈利潤66億美元。財報公布後,美孚股價盤前上漲0.64%。
在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下跌後,現在是抄底能源股時機了?可能還沒有!油價在過去6個月下跌近半,而同期標普500指數能源指數下跌23%。如此大的跌幅讓不少投資者考慮抄底能源股。
然而,大多數的估值指標表明,能源股並非便宜貨。從一些指標來看,能源股事實上變得更加昂貴。這突顯出在油價大幅波動、能源股盈利預期被大幅削減的背景下,投資者在估值能源股上面臨的困難。
據Factset,標準普爾500能源股指數目前的歷史市盈率為12.1倍,這低於1年前的13,也低於12.6的10年平均市盈率。標普500指數的平均歷史市盈率為16.6。
但能源股絕對不便宜。兩年前,能源板塊的歷史市盈率為11.7。在2012年中期的股市低谷時,能源股的歷史市盈率低於10。
從預期市盈率上來看,能源股顯得更為昂貴。標普500能源指數目前的預期市盈率為24.7,創下1999年來新高。去年1月,該指數為12.5,10年平均預期市盈率為12。
摩根大通資管部門全球市場策略師James Liu向《華爾街日報》表示:
能源股的市盈率之所以如果昂貴是因為油價的暴跌讓分析師下調了能源公司的盈利預期。利潤預期的下調程度超過了股價的下跌程度。這讓股價的估值變得更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