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2月社會融資規模遠超預期 影子銀行卷土重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50

中國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不及預期,但是社會融資規模卻大超預期,這背後是信托、委托貸款等影子銀行的卷土重來。

本周四,央行公布了12月的社會融資數據,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為6973億元,不到預期的8800億元。而社會融資規模達到了1.69萬億,M2增速滑落至12.2%。

具體數據顯示:

中國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為6973億元,預期為8800億元,上月為8527億元;

12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6900億元,此前彭博預期為1.2萬億元,而上月修正後的規模為1.15萬億元;

12月M2增速為12.2%,預期為12.5%,上月為12.3%。

全年來看:2014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6.46萬億元,比上年少8598億元。其中:

人民幣貸款增加9.78萬億元,同比多增8900億元;

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3554億元,同比少增2294億元;

委托貸款增加2.51萬億元,同比少增396億元;

信托貸款增加5174億元,同比少增1.32萬億元;

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1285億元,同比少增9041億元;

企業債券凈融資2.43萬億元,同比多6142億元;

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4350億元,同比多2131億元。

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曹陽解讀認為, 單月6973億的新增人民幣信貸高於歷史平均,這主要得益於企業中長期信貸放量,當月增加5289億元。這或主要為前期國務院11月後批複的基建項目融資,此外也有對接地方政府融資項目的可能。從居民房貸來看,單月增加1774億元,表現依然較為平淡,顯示地產銷售的恢複可能需要更加寬松的信貸條件。

華爾街見聞根據央行發布的全年數據與前11個月數據(如下圖)推算,在經過數月的萎縮後,12月委托貸款、信托貸款這些類影子銀行規模大增。其中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分別增加4582、2102億元,委托貸款增幅超過前三個月總和,信托貸款終結了此前連續五個月的負增長。

QQ圖片20150115103626

曹陽提到, 表外的信托、委托貸款再度增加,這可能有兩方面因素:

其一,由於財政部43號文對於地方融資平臺債務清理的需要,政府項目需要尋找新的資金對接存量項目

其二,股票市場火爆,可能增加諸如兩融收益權、傘形信托等新的投資方式增長

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當月減少1285億元,既在於企業的資金鏈可能依然脆弱,也在於利率曲線平坦,資金成本較高,在融資需求萎縮時銀行難以找到好的對接項目。

值得註意的是,2014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了9.78萬億元,而存款僅增加9.48萬億元,貸款規模超過了存款規模。

四季度外匯儲備規模略微下降,截止12月底,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84萬億美元。而在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89萬億美元。

以下為央行報告:

2014年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報告

初步統計,2014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6.46萬億元,比上年少8598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增加9.78萬億元,同比多增8900億元;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3554億元,同比少增2294億元;委托貸款增加2.51萬億元,同比少增396億元;信托貸款增加5174億元,同比少增1.32萬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1285億元,同比少增9041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2.43萬億元,同比多6142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4350億元,同比多2131億元。2014年1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69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5486億元和4413億元。

從結構看,2014年人民幣貸款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59.4%,同比高8.1個百分點;外幣貸款占比2.2%,同比低1.2個百分點;委托貸款占比15.2%,同比高0.5個百分點;信托貸款占比3.1%,同比低7.5個百分點;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占比-0.8%,同比低5.3個百分點;企業債券占比14.7%,同比高4.2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占比2.6%,同比高1.3個百分點。

2014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

一、廣義貨幣增長12.2%,狹義貨幣增長3.2%

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22.8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1個和1.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34.81萬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末低6.1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6.03萬億元,同比增長2.9%。2014年凈投放現金1688億元。

二、2014年人民幣貸款增加9.78萬億元,外幣貸款增加582億美元

12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86.79萬億元,同比增長13.3%。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81.68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增速比上月末高0.2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0.5個百分點。2014年人民幣貸款增加9.78萬億元,同比多增8900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3.29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6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23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增加6.48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40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83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9574億元。1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973億元,同比多增2149億元。月末外幣貸款余額8351億美元,同比增長7.5%,全年外幣貸款增加582億美元。

三、2014年人民幣存款增加9.48萬億元,外幣存款增加1084億美元

12月末,本外幣存款余額117.37萬億元,同比增長9.6%。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13.86萬億元,同比增長9.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5個和4.7個百分點。2014年人民幣存款增加9.48萬億元,同比少增3.08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4.14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97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5531億元。12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7229億元,同比少增4281億元。月末外幣存款余額5735億美元,同比增長30.8%,全年外幣存款增加1084億美元。

四、12月份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和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均為3.49%

2014年,銀行間人民幣市場以拆借、現券和債券回購方式合計成交302.44萬億元,日均成交1.21萬億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長28.5%。

12月份,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和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均為3.49%,分別比上月高0.67個和0.70個百分點,分別比上年同期低0.67個和0.79個百分點。

五、國家外匯儲備余額3.84萬億美元

12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84萬億美元。12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1190元人民幣。

六、全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發生6.55萬億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發生1.05萬億元

2014年,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分別累計發生5.9萬億元、6565億元、1866億元、8620億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26

彭博調研:歐版QE規模或為5500億歐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20

經濟學家們預測,歐洲央行主席德拉吉本周可能宣布5500億歐元(6350億美元)的購債計劃,並且不會吝於提供細節。

彭博新聞社,93%受訪的經濟學家認為,德拉吉1月22日將宣布上任以來最大手筆的刺激措施,祭出量化寬松政策,以免歐元區步入通縮。據彭博調查預估中值,本月宣布的購債規模料超過5000億歐元,大於此前的市場傳言。

此前據彭博援引歐央行內部人士消息,歐洲央行成員在1月7日的會議上向政策制定者們提出了至多5000億歐元的投資級債券購買計劃。對此,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表示5000億歐元(約6000億美元)的規模不是個小數目,相比之下,美國的QE2(2010年晚期美聯儲實行的第二輪量化寬松)也不過6000億美元。

北京時間本周四晚間20:45,歐洲央行將公布最新利率決議和貨幣政策,隨後21:30德拉吉將發表講話。

市場對於德拉吉政策的猜測使得歐元匯率跌到11年低點,資金流出可能部分促使瑞士央行上周拋出驚人之舉,棄守歐元對瑞郎1.20的匯率下限。

“市場預期現在很重要,”意大利信貸銀行(Credito Valtellinese)研究部門主管Attilio Bertini表示,歐洲央行決不能讓市場失望,其行動應該是“廣泛的、風險轉移的並且長期持久的。”

預期歐洲央行將在1月22日會議上公布QE的經濟學家比例在上一次會議(12月4日)之後還只有37%,而在彭博上周末完成的調查中已經升至93%。該調查取得了60位經濟學家的反饋。

關於歐洲央行是否會實施QE市場基本已取得共識,但具體細節如購債總規模,購買資產種類和各國份額配比等還存在不確定性。

彭博的調查顯示,約一半的經濟學家認為歐洲央行將在本次會議上公布QE總量,而15%認為歐央行將設定每月購債不一定會設置總量,月度購債將持續一段既定的時間,或者直到歐元區通脹恢複到央行2%的目標水平。12月的歐元區CPI同比萎縮了0.2%。

57%的經濟學家認為QE將主要集中於購買國債和其他一些債券種類(如資產擔保債券和資產抵押證券)。14%的經濟學家認為QE將只購買國債。

德拉吉此前曾表示,有意通過資產購買和貸款計劃將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張到至多3萬億歐元。歐央行當前資產負債表的規模約為2.2萬億歐元,該數字很有可能在接下來幾周內下降,因金融危機期間其向銀行釋放的2000億歐元左右的貸款到期。

風險分配模式和各國分配份額也是市場關註的重點。如果由各國央行自行購買,則這些債券的風險將分散自負;若由歐洲央行統一購買,風險都落在央行。各國份額上可能按各國需求分配,也可能按各國在歐洲央行內的持股比例分配。

27%的經濟學家認為各國自己的央行也將承擔部分風險,三分之二的經濟學家認為,歐洲央行將按各國在歐央行內的持股比例分配QE份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007

12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 創三個月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47

在中國政府加大基建投資和信貸寬松等刺激措施推動下,2014年12月,中國工業生產加快增長,增速回升至第四季度最高水平。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較預期高0.5個百分點,較11月加快0.7個百分點。但2014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已較上年明顯下滑,同比增速較2013年低1.4個百分點。

衡量中國經濟的流行指標“李克強指數”構成數據——發電量12月同比增速也遠不及2013年同期,較2013年12月低7個百分點。與今日同時公布的2014年GDP增長創24年新低一致,2014年中國工業生產增長也顯著回落。

今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

2014年12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彭博的市場預期增幅為7.4%,11月同比增幅為7.2%。

2014年全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增幅持平1-11月,此前彭博的市場預期全年增幅為8.2%。2013年全年同比增長9.7%。

工業增加值,工業生產,中國

工業增加值,工業生產,中國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12月,“李克強指數”之一的發電量同比增長1.3%,當月發電4902億千瓦時,11月為4487億千瓦時。2014年全年發電量同比增長3.2%。而2013年12月發電量為47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3%。

工業增加值,工業生產,發電量,中國

浦發銀行分析師曹陽點評12月工業增加值相關數據認為, 12月工業生產出現反彈,主要得益於中國政府在七大領域基建投資加碼,也有APEC停產擾動消失的影響。具體來看:
12月黑色、有色行業工業增12加值較11月增加了2.1、0.7個百分點。此外鐵路等設備制造業增長達到15.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達到14.3%,均處於較快水平。但企業自發投資的下行壓力依然,比如汽車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僅為8.5%和3.8%,均處於延續回落的態勢。

統計局公布的其他工業增加值相關數據如下:

分三大門類看,12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制造業增長8.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7%。

分經濟類型看,12月份,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集體企業增長0.9%,股份制企業增長9.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5.4%。

分行業看,12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9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

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7.9%,紡織業增長7.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8.6%,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8.7%,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8.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1.7%,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7.3%,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3.8%,汽車制造業增長8.5%,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5.2%,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7.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4.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3%。

分地區看,12月份,東部地區增加值同比增長7.1%,中部地區增長8.1%,西部地區增長10.6%。

分產品看,12月份,鋼材9822萬噸,同比增長6.4%;水泥20401萬噸,下降1.4%;十種有色金屬404萬噸,增長15.4%;乙烯149萬噸,增長6.4%;汽車225.3萬輛,增長3.7%;轎車114.1萬輛,下降1.5%; 發電量4902億千瓦時,增長1.3%;原油加工量4458萬噸,增長6.3%。

  12月份,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8.7%,比上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151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3%。

工業增加值,工業生產,發電量,中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52

歐央行QE:結構比規模更重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72

W020140519522080645543

加拿大豐業銀行(Scotiabank)經濟學家Guy Haselmann認為,如果歐洲央行實施QE,其結構將比規模更重要。

德國《明鏡周刊》上周五報道稱,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已將QE計劃交給德國政府。對此,彭博新聞社進行了報道:

《明鏡周刊》援引匿名消息源稱,1月14日,德拉吉把他關於QE的最新想法交給了德國總理默克爾和財長Wolfgang Schaeuble。

在這一階段,歐洲央行計劃讓歐元區各國央行購買自己國家的債券,以避免風險由各成員國交叉承擔。 

在該計劃下,成員國央行購買各自國家20%-25%的國債。由於國債質量不符合要求,希臘將被排除在外。

歐央行管委、荷蘭央行行長Klaas Knot支持由各國央行負責QE的實施。Knot表示,“如果各國央行只買自己國家的債券”,部分成員國不願見到的金融風險交叉承擔的威脅就會減少。他還表示,“我們的決定必須”合法合規,能得到以後歐洲各國領導人的支持。通過讓各國自己承擔購買主權債的風險,歐洲央行就可以表現出“只考慮貨幣政策而非財政政策”。 

對於這樣一個QE計劃,豐業銀行(Scotiabank)經濟學家Guy Haselmann表示:

歐洲央行實施激進QE已在預期之內,並反映在了定價上,因為歷史上來說,市場認為德拉吉很少讓它失望。 

上述計劃的規模可能高達1.4-1.7萬億歐元,可謂“規模過度”,因為市場近期的預期由此前的一萬億下降至五千億歐元。 

1.4-1.7萬億歐元的規模是Haselmann根據各國國債總量,對應20%-25%的購買上限所推算出來的。 歐元區各國國債規模如下表所示(點擊放大):

20150118_ECBQE

不過,Haselmann認為,有其他比QE規模更重要的因素需要關註: 

盡管很低,但是德拉吉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支持去實施規模可觀的QE,從而令市場失望而歸,或者延遲QE的實施卻不能披露足夠的細節來平息市場。如果失望之極,德拉吉辭職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鑒於市場已先行定價且如此單向押註,盡管(不推出QE)概率很低,押註不推出QE的風險回報還是相當不錯的。 

更重要的是,我認為可能性最大、也是德拉吉獲得足夠支持的唯一做法是,拒絕分擔其他成員國的風險(正如《明鏡周刊》所述的方法)。這意味著QE會讓各國央行去實施, 讓它們自己承擔所購債券的風險。 

我認為這樣的結構是“重中之重”,因為與其他“救助項目”的結構不同,這樣的結構意味著“反一體化”。這是在一體化進程上往回邁了一步。

這些年來,正是歐洲一體化進程導致各國息差出現變化。換言之,各國息差要麽會收窄(一體化),要麽會擴大(反一體化)。因此,我相信歐洲央行在QE上所采用的結構最終會被證明比規模更加重要。

我認為在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會議召開前的交易策略是買入美國十年期或者三十年期國債,同時賣出歐洲(特別是西班牙、意大利,甚至是法國)十年期國債。對於喜歡更加簡潔的交易策略的投資者,我認為美國/德國十年期國債息差會在未來幾個月里下降80個基點。

對於歐洲而言,風險還存在於希臘大選和歐盟領導人對於希臘債務水平的看法。鑒於歐盟基本上已經將希臘拒於資本市場的門外,以及芬蘭表示堅決反對免除希臘所欠債務,希臘成了一個真正的風險和阻礙,並且可能會退出歐元區。

另一個獨立但是相關的要點是,瑞士央行(SNB)暴露了負擔過重的央行所存在的信譽問題。最大的泡沫也許不在股市或債市,而是高度活躍的央行們的信譽。SNB本質上違背了對市場的承諾,市場感到被誤導了。對於所有央行來說,SNB給予的暗示會長期存在下去。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SNB上周四突然宣布降息並放棄歐元/瑞郎1.20底線,導致市場劇烈波動。瑞郎對歐元一度大漲40%,瑞士、歐洲股市暴跌。而去年12月,SNB還強調準備購買無限量外匯以捍衛歐元/瑞郎的1.20底線。

受此“黑天鵝”打擊,花旗、高盛等投行巨虧,對沖基金爆倉多家外匯券商破產。

Haselmann認為,未來幾個月,這些機構和投資者巨額虧損所帶來的第二輪“溢出效應”將在市場中顯現。

最後,他總結道:

通常來說,央行們都過度承諾了最後未必能做到的事情。例如,歷史上來說,央行們可以通過加息抑制通脹,但是否能通過印鈔或者降息刺激通脹仍然有待證明;伴隨超級寬松貨幣政策而來的長期“副作用”也有待觀察。 

我認為,今年最好的交易策略之一是押註歐元區外圍國家會(與核心國)進一步分化的交易。

與此同時(支持我看漲美國國債的觀點),相較於歐洲國債,外國投資者(尤其是歐洲人)將更喜歡購買美國國債,直至歐元匯率達到平衡狀態。但是在歐元兌美元匯率平價之前不太可能達到這種平衡。因此,做多美國國債,做空外圍國家國債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交易策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78

日本央行維持刺激規模不變 日元大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97

u=3702971183,3430546464&fm=21&gp=0

日本央行決定維持貨幣寬松刺激規模,同時擴大了旨在刺激銀行放貸的貸款項目,凸顯其實現2%通脹目標的決心。

日本央行今日公布最新利率決議, 維持通過購買國債和風險資產每年擴大80萬億日元基礎貨幣的貨幣刺激政策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日本央行還對兩個三月份即將到期的貸款項目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展期。這兩個貸款項目旨在刺激銀行增加放貸,而不是讓現金躺在賬上。 與此同時,日央行還將其中一個項目的規模擴大了3萬億至10萬億日元。

為了刺激疲軟的內需和防止油價下跌對通脹構成威脅,日本央行於去年10月意外宣布將貨幣刺激規模由此前的60-70萬億日元擴大至80萬億日元

但自去年10月以來,油價又下跌了近50%,使得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再度承壓。該行今日表示,“日本CPI可能會放緩一段時間,以反映能源價格下跌”,同時下調了2014財年和2015財年的核心CPI增長預期。

此外,日本央行還調整了GDP增長預期,“將2014/15財年GDP增長預估由0.5%下調至萎縮0.5%”,“將2015/16財年GDP增長預估由1.5%上調至2.1%。”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將在北京時間14:30舉行新聞發布會,解釋本次利率決議。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下調2014財年核心CPI年率升幅至增長0.9%,此前預期上升1.2%。

將2015/16財年GDP增長預估由1.5%上調至2.1%。

將2016/17財年核心通脹預估從2.1%上調至2.2%。

下調2015財年核心CPI預期值1.0%,此前預期升1.7%。

將2016/17財年GDP增長預估由1.2%上調至1.6%。

將2014/15財年GDP增長預估由0.5%下調至萎縮0.5%。

日本CPI可能放緩一段時間,以反映能源價格下跌。

擴大白川方明時代的增長融資機制規模至10萬億日元。

日本2016財年底之前的預算是建立在平均油價為70美元/桶的基礎上的。 

日本央行利率決議公布前,美元/日元迅速走低近50個點,決議公布後重返118上方,但隨後再度走低至117.70一線:

QQ圖片2015012112095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225

“渡邊太太”力挺德拉吉?日本購買外國股票規模創歷史記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47

歐洲央行全面QE的腳步越來越近,看好歐洲大寬松的日本投資者可能已趕在今日歐洲央行會議以前大量買入歐股。

日本財務省今日公布,上周國內投資者購買國外股票合計6570億日元(約合逾56億美元),創2001年有記錄以來最大單周購買額,而且上周購買規模比最近幾周平均購買水平高一倍多。下圖綠色部分代表日本投資海外股票的買入規模。

20150121_japan2_0

財務省的數據並未透露,這些大量購買國外股票的投資者主要是日本國內金融機構,還是日本散戶“渡邊太太”——拆入低息日元進行外匯投資的日本家庭主婦。至少下圖展示的歐洲股市上周五跳空高開顯示了歐股受追捧的勢頭。

歐洲股市,日本,歐洲央行,QE

今晚歐洲央行就要公布最新的貨幣政策。市場預計可能這次會議就將推出購買歐洲國家債券的全面QE。昨日,歐洲央行QE的相關利好明顯提振了歐洲股市。

華爾街見聞文章昨晚援引多家外媒報道稱,歐洲央行執委會已提議,從今年3月開始每月購買500億歐元債券,至少持續一年,QE規模至少6000億歐元,最高可達1.1萬億歐元。此消息使歐洲股市止跌回漲。昨日歐洲國家股市大多收漲,德國DAX指數收創歷史新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15

俄羅斯政府公布規模近350億美元的抗危機計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93

路透報道,俄羅斯政府周三公布了一項規模2.34萬億盧布(348億美元)的計劃,以應對油價崩跌和西方制裁引發的嚴峻經濟和金融危機。這和此前分析師預估的400億美元援助規模相近。

俄羅斯官方聲明稱,該計劃仍可能調整,相關成本規模並非最後確定的數字。

俄羅斯政府在計劃中表示,將在1月30日之前收集為存在問題的銀行資產創建“壞賬銀行”的提案。除此之外,政府還將從國家財富基金中為俄羅斯對外經濟銀行(VEB)撥出3,000億盧布,用於支持其向實體經濟貸款。此外,俄羅斯為選定投資項目的擔保規模將提高到2,000億盧布。

過去一個月里俄羅斯已經向金融機構註資24億美元,其中包括拯救國有銀行VTB和Gazprombank。而此前分析師預計2015全年的援助資金可能會達到400億美元。

俄政府稍早曾宣布,將透過去年底發售的OFZ公債將銀行資本擴充1兆(萬億)盧布,再通過國家財富基金擴充2,500億盧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499

美國煉廠掀起1980年以來最大規模罷工 油價開盤跌2%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42

周一亞市早盤原油價格跌逾2%,因本周日美國煉廠石油工人掀起1980年來最大規模罷工。就在上周五,原油價格大漲8%,因原油巨頭紛紛減少開采預算,且鉆井平臺開工數量下降。

截止北京時間8:50,三月WTI原油期貨報47.20美元/桶,下跌1.04美元,跌幅2.16%。布倫特原油報51.95美元/桶,下跌1.04美元,跌幅1.96%。

彭博新聞社報道,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與企業未能就一項於2月1日期滿的勞動合同達成共識,於當地時間1日開始舉行大罷工,目前涉及九處煉油地。受罷工影響的煉廠合計每日可產出182萬桶燃料,占美國產能的10%。煉廠生產受到影響可能導致原油需求量下降。

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是美國最大的工會組織之一,在美國、加拿大以及加勒比海地區擁有大約1200萬工人和退休人員。自1980年長達3個月的罷工以來,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就未曾再發起全國罷工。如果旗下工人全部參與罷工,或將導致美國64%的燃料生產中斷。

此外,本周末一項彭博社調查結果顯示,OPEC不僅沒有減產挺價,反而在今年1月份擴大了原油產量。OPEC成員國產油量在1月份每天增加了48.3萬桶,日均為3090.5萬桶。其中,伊拉克、沙特和安哥拉的石油新增產量尤其多。伊拉克月度產油量甚至創下歷史新高。

上周五,國際油價暴漲達8%,因數家美國能源巨頭削減未來開采投資,且鉆井平臺上周降幅為1987年以來最大,開工平臺量已經跌至三年最低水準。自去年夏季以來,石油開采商已經停運了約24%的鉆井平臺。

QQ圖片2015020208445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377

中國遭遇1998年以來最大規模資本外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07

隨著企業海外投資的增長,中國去年四季度資本賬戶錄得至少是1998年以來的最大規模赤字。

外管局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季中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達到912億美元,經常項目順差收窄至611億美元。

2014年四季度,我國經常項目順差3751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項目(含凈誤差與遺漏)逆差5595億元人民幣,國際儲備資產減少1844億元人民幣。

按美元計價,2014年四季度,我國經常項目順差611億美元,其中,按照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計算,貨物貿易順差1693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733億美元,收益逆差244億美元,經常轉移逆差104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912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凈流入610億美元。國際儲備資產減少300億美元,其中,外匯儲備資產(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價值變動影響,下同)減少293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及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減少7億美元。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在接受彭博采訪時稱,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結構出現了轉變,人民幣貶值預期顯現,這推動了資本的外流。

民生證券認為,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擴大的原因有二:

1,消極的一面是金融危機後國內企業或個人通過虛假貿易或對外負債借入了低息美元流動性,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下降和美元強勢相結合導致這部分美元流動性外流,從近期人民幣貶值也印證近期資本外流有一定壓力;

2,積極的一面是中國正積極加快資本輸出,為企業“走出去”提供長期外匯支持,未來或將外匯儲備用於抵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基建投資上的資金缺口,以緩解國內產能過剩和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壓力。

外管局報告原文點這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434

歐央行拒絕提高債務規模上限 希臘增發短期國債願望或破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34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央行拒絕了為希臘提高短期國債規模上限至250億歐元的提議。

根據歐央行的規定,此類國債的規模上限是150億歐元。希臘財長Yanis Varoufakis上周日在訪問巴黎期間,向歐盟經濟與貨幣事務專員Pierre Moscovici和法國財長Michel Sapin尋求支持,希望提高短期國債規模上限。如果提議通過,希臘政府可以增加發行100億歐元的短期國債,為自己贏得三個月的過渡期。

《金融時報》援引兩位歐央行官員的表態稱,歐央行不會接受這個提議:

希臘試圖完全依賴歐央行來解決債務問題,但歐央行將采取強硬態度。

希臘與“三駕馬車”此前簽訂的債務援助協議將在本月底到期。盡管希臘政府聲稱,即使沒有外部資金,政府可以堅持到今年7月。屆時希臘政府需要償還一項高達35億歐元的債務。但歐央行擔心,如果這種局面僵持下去,會出現市場恐慌和擠兌風險。

歐盟委員會主席將在下周三歐盟峰會上與希臘領導人見面商討此事。

彭博社報道,美國政府和英國政府也密切關註希臘問題的走向。英國財長George Osborne在周一會見希臘財長Yanis Varoufakis後表示,希臘對全球經濟是一個威脅。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對CNN的采訪中表達了對希臘問題的看法:

當你的成員國家的經濟狀況直線下滑時,你必須有一些刺激增長的策略,而不是簡單地向它的納稅人要更多錢。這樣只會讓情況更加糟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5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