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收盤分析丨前期熱點集體失勢 A股市場難掩頹勢

今日早盤滬深兩市慣性低開下行,盤中反彈乏力,創業板今日弱於滬指,滬指跌破30日線,兩市午後繼續震蕩下行,至今日收盤,滬深指數跌幅均超1%,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放量。

截至滬深股市全日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246.07點,下跌29.89點,跌幅0.91%,成交額2,241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519.86點,下跌134.23點,跌幅1.26%,成交額2,869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87.46點,下跌23.02點,跌幅1.2%,成交額625億元。

盤面上,受益於內蒙古自貿區成立70周年時間臨近,早盤內蒙古板塊表現強勢,帶動內蒙古本地股拉升。今日多數雄安概念股高開低走,粵港澳大灣區概念全面退潮,相關個股表現弱勢。此外,受美朝關系緊張影響,避險情緒升溫,致使軍工和黃金板塊今日逆勢上漲。

資金方面,央行今天進行600億元7天期、200億元14天期、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當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凈投放700億元。

熱點板塊:

內蒙古自貿區成立70周年時間點臨近,內蒙古本地股今日漲幅居前,鄂爾多斯漲停,赤峰黃金漲逾7%,內蒙華電漲逾5%,北方股份,興業礦業,蒙草生態漲逾4%,平莊能源,包鋼股份漲逾2%。

受美朝關系緊張影響,避險情緒升溫,黃金板塊大幅反彈,赤峰黃金漲逾7%,西部黃金漲逾5%,湖南黃金,中金黃金漲逾3%,金貴銀業,恒邦股份漲逾2%。

跌幅榜上,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國企改革,港口航運等板塊跌幅居前。

消息面:

1、財政部1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今年中央部門預算比去年提前一周左右批複;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已下達75%左右,比去年提高3個百分點;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63萬億元全部下達,其中新增一般債務限額8300億元、專項債務限額8000億元。財務部稱,目前尚未下達預算的資金主要是據實結算項目或政策需要調整完善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資金,財政部將根據實際情況盡快下達。

2、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4月13日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座談交流共享單車、分享經濟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部署相關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指出,要通過加強共享單車公司與“信用中國”網站以及征信機構的信用信息共享、開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加強宣傳引導等措施,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共享單車規範發展體系,保障新型業態的持續健康發展。

機構觀點:

大摩投資認為,今天指數單邊下跌,兩市量能相比周四略有放大但仍處於近期的地位。從技術面來看,滬指今天連續跌破多條均線支撐,收出長陰線。短期指數在3300點關口連續震蕩多日突破無果後大概率將選擇向下回補4月5日的“雄安缺口”。

愛建證券認為,管理層加強監管力度,IPO新股發行速度不減,貨幣政策趨緊,市場仍處於增量資金有限、存量資金博弈的大環境下,因此板塊快速輪動切換跡象明顯,短期需密切關註雄安概念,其能否保持強勢對市場人氣影響較大。從技術面分析,目前股指仍處於5周和10周均線上方,市場中期強勢格局不變。上周股指突破3050-3250箱體區間,但由於3250上方壓力較大,近幾天股指明顯受壓並跌破5天均線,由於成交量快速萎縮多空對峙僵持不下,預期短期股指延續寬幅震蕩並仍有望挑戰3300點整數關,把握節奏精選個股操作。

開源證券認為,這顯然不是牛市,是標準的震蕩市。場內資金避險情緒升溫,投資者需要控制好倉位。目前的盤面給人的感覺是上有頂,下有底,箱體震蕩走勢難以打破。操作上,繼續堅持低吸低價的藍籌股,尤其是以基建板塊為主的10 元以下的低價股,很顯然場外遊資對低價股還是很感興趣。堅定持有混改、一帶一路相關個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481

監管趨嚴熱點分化 股債承壓現大幅調整

4月17日,伴隨著監管收緊和一季度超預期的經濟數據出爐,中國市場再現股債雙雙大幅調整。機構認為,經濟持續回暖,股市有望繼續“健康牛”,而對於債市,則需警惕在基本面回暖背景下,“嚴監管”帶來的下跌風險。

具體來看,上證綜指收報3,222.17點,跌0.74%,盤中一度擊穿3200點;深證成指跌0.66%,創業板指收跌1.02%。就在上周末,監管層再度發聲,加強對遊資操縱市場行為的監管。

國債期貨主力全線低開,在超預期的經濟數據發布後繼續震蕩走低。截至收盤,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6收跌0.54%,五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6收跌0.31%。國開活躍券16國開13收益率上行7.5BP,報4.2150%,創3月10日以來新高。

一季度GDP“開門紅” 增速創一年半來最高

國家統計局17日上午公布,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9%,增速創一年半新高。中國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上漲7.6%,大幅超過預期,創2014年12月來最高增速;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10.9%,增速止跌回升;1-3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2%。

對於一季度經濟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指出,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的支撐力提升,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增強,出口貢獻由負轉正,這三大主要力量支撐了一季度經濟增速加快,有所回升。

國泰君安宏觀稱,月度數據亮點在於工業增加值大幅提升,制造業投資、房地產新開工繼續回升,固定資產投資新開工和到位資金的跌幅都有所收窄,預示後期經濟動能仍會較強;展望下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因去年高基數而有所回落,但經濟動能仍然較為強勁。

民生銀行認為,一季度GDP增速很可能是全年高點,一是去年GDP基數將開始逐步升高;二是庫存周期逐步接近尾聲;三是房地產調控效應將會逐步顯現;四是貨幣政策保持中性,重心仍將放在去杠桿及加強監管之上。

中金固收組指出,金融去杠桿政策以及金融監管政策趨嚴會開始影響到廣義貨幣和社融的增長,是後續的隱憂所在。隨著房地產調控趨嚴以及房貸額度受限,4月份以來房地產銷量明顯回落,對後續房地產消費會形成抑制。

嚴監管政策空間將打開

上周,銀監會連發多個重磅監管文件,加大對同業業務的監管。不少機構認為,監管落實對債市的影響將會伴隨銀行自查工作的推進和資產端的清理工作不斷顯現,近期一系列良好的經濟數據,則將為金融去杠桿進一步打開空間。

九州證券鄧海清指出,在地產嚴調控、金融嚴監管背景下,GDP增速反而超預期回升,再次驗證經濟L型拐點已過,經濟“新周期歸來”,偏執看空中國經濟必犯大錯。對於維持股市“健康牛”的觀點;而對於債市,需要警惕在基本面回暖背景下,“嚴監管”政策造成債券市場偏空概率加大,警惕債市下跌風險。

華泰宏觀李超認為,二季度央行仍有可能再提高政策利率,同時針對資產管理行業加強監管的措施還會陸續出臺。

中信建投黃文濤認為,在今年穩增長壓力相對去年較小、政策更為強調“促改革、防風險”的背景下,房地產調控、金融去杠桿的政策意圖可能會更為堅決,基建投資可能也會有所調整,3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以及基建投資增速的回落,可能已部分反映了這一變化。對於政策未來走勢以及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需進一步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734

蘭州主城區實施限購 非熱點城市加入限購大軍

在一二線熱點城市限購全面升級之後,一些非熱點城市也面臨著房價上漲的壓力,紛紛加入到限購大軍之中。

蘭州市17日晚間公布了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具體措施,並開始在蘭州市主城區三個區實行區域限購,並明確相關調控政策有效期為五年。

按照蘭州市政府最新公布的調控措施,蘭州市開始對主城區的城關區、七里河區和安寧區實施區域限購,包括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其中蘭州市戶籍家庭已有兩套及兩套以上住房的,不得在限購區域內再次購買住房;非蘭州市戶籍家庭有一套及一套以上住房的,不能在限購區域內再購房。

同時,蘭州市還明確在限購區域內執行差別化信貸政策。購買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於30%;首套房無貸款或者貸款已結清的蘭州市戶籍家庭,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40%;在首套房貸款未結清的前提下,購買二套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且貸款利率不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分析,蘭州主要是對市區和近郊區進行了限購,充分說明了蘭州當前積極穩定房價和對於非限購區域繼續去庫存的導向。由於不涉及到社保繳納,所以對於外地的首套的剛需購房,本身影響不大,對於炒房需求則有較大的影響。其次,明確了差別化的信貸政策,通過“345”的不同比例的首付比例,能夠使得剛需購房和改善型購房面臨不同的信貸要求。

實際上,由於蘭州東西狹長的特殊地形結構,土地較少,房價一直都比較高。根據中國房價行情平臺的數據顯示,3月份,蘭州住宅均價達到每平方米9180元,環比上月上漲1.71%。該價格超過重慶、昆明、西安等城市,在西部地區名列第二,僅次於成都。

根據蘭州日報報道,從當前該市各縣區的房屋交易市場走訪情況來看,本次限購的三個區也是近年來房價上漲較為明顯的區域。

嚴躍進認為,蘭州此次調控政策,說明類似中西部的非熱點二線樓市也開始有所升溫,尤其是省會城市,潛在的購房需求大,房地產市場也需要積極進行穩定。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說,現在的市場基礎之下,穩定房價就是要約束上漲。這一輪調控出現了一個現象,即一線城市摁住了二線城市漲起來,二線城市摁住後一二線周圍漲起來了。因此,接下來一些非熱線熱點城市和三線城市也可能加入樓市調控大軍中。

據不完全統計,自3月份以來,已經有超過50個城市出臺或者加碼樓市調控政策。張大偉說,自3月份以來開啟的這一輪樓市調控呈現了三大特征,一是城市圈全面封堵,比如北京及雄安新區周圍、珠三角、長三角全面限購,過去限購以一二線城市為主,當下是城市圈內的很多四線城市也進入限購範疇。

二是包括廈門、福州、廣州、珠海等13個城市均出臺了新購房必須持有一定年限後才可以轉讓的政策,這種限賣政策也是歷史首次。第三,主要一二線城市基本全面恢複了認房又認貸的信貸政策。

張大偉分析,從政策預期看,本輪房價調控全面再升級,遇漲即調。而且與往年調控不一樣的是,本輪以北京為代表的城市調控力度刷新了歷史紀錄,多輪政策可以說全方面封堵了任何炒房的可能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904

熱點城市新建住宅漲幅全回落 調控升級二季度房價將趨穩

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了2017年3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3月份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繼續回落。

3月市場價格仍處高位

數據顯示,3月份,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繼續回落,環比總體平穩。從同比看,3月份1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漲幅均比上月回落,回落幅度在0.2至6.0個百分點之間。

擴展到70個大中城市看,3月份70個城市中有24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漲幅比上月回落,比2月份增加4個,回落城市中18個為一二線城市。

不過,由於基數的關系,即去年熱點城市房價呈現逐月走高的態勢,因此雖然3月價格有同比漲幅回落的壓力。但目前熱點城市房價仍然處於高位,穩房價的挑戰仍然不小。

從環比看,70個城市中有8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比上月下降,10個城市漲幅回落,其他城市漲幅略升。其中,環比漲幅超過1%的城市有20個。其中海口、廣州、三亞、廈門和韶關五個城市的房價環比增幅最大。當然,包括揚州、安慶、洛陽、南昌和貴陽的增幅也較大,位列前10位。

在二手房市場,與2月份相比,今年3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個,上漲的城市有64個,持平的城市有4個。而在2月份,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1個,上漲的城市有55個,持平的城市有4個。這說明,2017年3月份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有所增加,而下降的城市數量有所減少,市場仍然偏熱。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分析,3月份房價上漲,有幾個主要因素。首先是,目前“金三銀四”的熱點時期,從房產交易看,3月是慣例的高峰期。往年3月,市場都會在春節後有所升溫,即使在調控周期,3月也相對是短期的成交高點。

其次,盡管調控不斷收緊,但是影響樓市走向最重要因素之一的信貸依然處於寬松階段。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居民戶中長期貸款額度達到了1.46萬億,相比2016年同期上漲了32.7%。

第三,此前部分城市的調控只是從減法做文章,沒有解決供需進展的局面。2016年930各地調控政策主要特征是“降油門”,一二線城市虛火轉移到了周圍區域,而在周圍區域炒作後,投資需求又回歸到一二線城市。從全國市場看,2017年3月份庫存數據跌到最近17個月的最低值。尤其是一二線熱點城市,供求關系緊張的格局沒有緩解。

廈門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副會長王崎對第一財經分析,供應問題十分關鍵。比如廈門房價高企的一大原因在於,這幾年廈門的土地供應一直嚴重不足,在信貸寬松的情況下,房價上漲壓力大。所以在收緊調控的同時,還是應該增加有效供應,滿足市場需求。

二季度將趨穩

張大偉認為,2016年10月前房價上漲的核心原因是資金潮下的資產荒,930調控只是抑制了部分投資,所以在短期平穩後,市場在今年2、3月重新升溫。也正是如此,從3月17日開啟全國新一輪升級版調控潮,明顯抑制了市場的升溫幅度。

例如,二線城市中房價最高的廈門,今年以來房價再度走高,3月份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漲幅均位列前茅。為了遏制這種勢頭,3月24日,廈門出臺調控新政,其中規定新購住房需取得產權證後滿2年方可上市交易。由此開啟了樓市限賣的先例。據統計,目前至少已有14個城市加入到限售的大軍中。

張大偉說,“限賣”,正成為當前各地樓市調控的新思路,也成為本輪從3月開始的全國多城市調控新特點。預計未來還有更多的城市將執行落實這一新調控措施。一定年限的房屋被限制轉讓,可以有效的降低投機行為。

在3月創造歷史調控力度的政策影響下,預期二季度樓市走勢會趨向平穩。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介紹,據調查了解,3月18-31日,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套數減少,二手住宅日均購房資格申請量下降,住宅交易三方合同成交筆數銳減。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4月截止日前全國40大熱點城市數據實際市場成交量跌幅超過5成,市場影響遠超過2016年的930調控。預計2季度房價降溫表現也將遠超過2016年4季度。

張大偉認為,良好的經濟開局,給了樓市調控比較寬裕的空間。這也是從3月開始全國超過40個城市再啟房地產新一輪調控的重要原因。在本輪政策調控之後,必然會進一步制約購買力有限的人群入市。受此影響,預計二季度住宅市場表現將會極大受限。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17日表示,因為新一輪調控措施是3月17日以後陸陸續續出臺的,對於房價,還有其他房地產方面指標的影響,有可能在4月份乃至以後陸續有所顯現。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認為,3月份開始全國各地調控政策紛紛收緊,這說明房價上漲的潛在壓力依然存在。包括增加外來人口社保的繳納年限、實施認房又認貸等政策,都有助於降低投資投機購房需求的比例。後續隨著政策效應的釋放,部分城市房價過熱的現象也有望減少,二季度全國70城房價指數走勢也有望處於平穩運行的區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907

易到、財報、股東輪番上場 樂視這兩天“熱點”不斷

在遭遇周航揭短、易到創始團隊集體離職、財報暴露樂視網凈利近8年來首次回調後,賈躍亭又迎來股東“逼宮大戲”。

據外媒報道,知情人士稱,樂視第三大股東鑫根資本希望賈躍亭辭去該公司CEO職位,引發輿論關註。此後有媒體得到鑫根資本方面的回應稱,樂視離不開賈躍亭。

重重大戲上演,誰將是推倒賈躍亭的最後一根稻草?或者,這次他還能迎來一位白馬騎士的拯救嗎?

外媒稱賈躍亭遭逼宮 第三大股東希望其讓位

《華爾街日報》4月20日報道,知情人士稱,樂視第三大股東鑫根資本希望樂視創始人、有“中國喬布斯”之稱的賈躍亭辭去該公司CEO職位。

隨後,鑫根資本創始合夥人曾強向媒體回應稱,樂視離不開賈躍亭,“希望海內外媒體不要用過去已經不合原意的文章重新組合”,給樂視時間度過最困難的時期。

然而,即便表達了對樂視的支持,曾強上月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曾暗示,對賈躍亭有保留意見,認為他應更專註於上市公司的管理。

曾強表示:“作為大股東,賈躍亭如何能與二股東、三股東等小股東保持全生態的互利合作、相互監督、相互信任,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對上市公司的專註和管理,賈躍亭的投入不應該是60%或者90%,而應該是100%甚至120%。“在這方面,我們對他一直是存保留意見的,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堅持我們的觀點。”

鑫根資本曾是樂視第二大股東,但3月初減持了該公司1909萬股股票。

子公司樂視網上市8年凈利首下滑

另一方面,樂視核心子公司“現金奶牛”樂視網20日晚間了發布2016年年報,上市8年來凈利潤首度下滑,現金流亦出現逾10億元的凈流出,樂視網有超200億元的債務等待償清。而占據營收過半的巨額關聯交易已引發審計機構警惕,並對此出具了非標意見,這也是上市8年來樂視網首度被出具非標審計報告。

年報顯示,2016年樂視網營業收入約為219.5億元,同比增長68.64%;營業利潤約為-3.37億元,同比大跌了586.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5.55億元,同比減少3.19%;基本每股收益0.29元,同比減少6.45%。這一數據與此前業績預告存在大額差異,樂視網曾於2月發布業績快報,預計其利潤為7.66億元,同比增長為33.60%。

在此前的業績預告中,樂視網預計營業利潤為4479.14萬元,而經審計後為-3.37億元,變動幅度高達-853.49%;同樣,在業績快報中,樂視網原本預計利潤總額將為4019.36萬元,但實際為虧損3.29億元,變動幅度超過-917%;同樣相比業績快報縮減的還有樂視網的凈利潤,原本預計為7.66億元,最終審計確認為5.55億元,也就是說,相比業績預告,樂視網少賺了超過2億元。

樂視網專門為此發布致歉說明公告,稱因放棄樂視電子商務確認為權益性交易,減少營業利潤 2.22億元。樂視網將樂視電子商務15%的股權轉讓給樂榮控股,轉讓之後樂視網只持有樂視電子商務15%的股份。因此,樂視網披露2016年合並報表將樂視電子商務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納入合並範圍,資產負債表末期則不再納入合並範圍,期末將該股權轉讓對合並報表產生的影響確認為資本公積。

業績下滑,現金流吃緊,樂視網已負債累累。僅從公開的債務數據來看,截至2016年末,樂視網有多達217.52億元的債務加身。其中,流動負債合計124.83億元,在這之後,短期借款26.00億元,應付賬款54.21億元。而非流動性負債合計則有92.69億元,其中的長期借款為30.24億元。

易到創始團隊聯合辭職 周航稱樂視挪用易到13億資金

4月20日,易到用車三個聯合創始人周航、楊蕓、湯鵬發布聯合聲明,宣布自今日起正式辭去易到所有相關職務。聯合聲明稱,盡管我們早已離開,但我們依舊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易到,繼續尋求解決問題的出路。

聲明中稱,“去年6月之後,由於樂視強勢派駐了以彭鋼為首的管理團隊,作為易到創始團隊的我們三人,均陸續淡出管理層,我們應樂視要求,避免引發外界過度猜測,影響融資,就以名留實走的方式(對外保留職務,保留人事關系並領取象征性薪酬),同時並未高調對外公布。”“我們此舉本是為與樂視積極配合,幫助樂視易到平穩過渡,不曾想卻造成了一系列不必要的幹擾,而我們的個人名譽也因此遭到惡意攻擊。” 三人稱,“為避免對易到的管理現狀造成不必要幹擾,為後續易到的穩定發展保留清晰的管理架構,在此,我們三人聯合宣布:自今日起正式辭去易到所有相關職務。”

另外有媒體報道,樂視控股CFO吳輝也已從樂視離職多時。吳輝系近期發酵的“易到14億貸款案”操盤者。據了解,吳輝原為優酷土豆CFO,於2016年8月29日加盟樂視控股,出任財務負責人。在此之前,他曾任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及亞太新興市場CFO,負責中國區及亞太區等國家業務及境內合資、獨資公司。

此事源於易到創始人兼CEO周航在4月17日發布的一則聲明。在該聲明中表示,“易到當前確實存在著資金問題。而這個問題最直接的原因是樂視對易到的資金挪用13億”。周航稱,“我作為易到用車的創始人,代表易到的初創團隊以及所有用戶,強烈呼籲現在的實際控制人——樂視和賈躍亭先生,能夠優先站在社會責任的角度,妥善處理好易到的問題。”

隨後,樂視和易到發布聯合聲明回應,周航所說的“挪用13億”,事實上是2016年11月,在易到單獨貸款困難的情況下,樂視控股以名下樂視大廈作為抵押物,以樂視汽車生態內的易到為主體取得的一筆14億聯合貸款中的一部分。當時雙方已明確約定,該筆資金用於包括易到在內的樂視汽車生態的日常經營資金周轉,其中,1億用於易到,13億用於樂視汽車生態。另外,樂視在聲明中也表示,其已經與戰略合作夥伴拿出解決易到問題的方案,並已啟動易到上市的融資進程。易到即將召開董事會,討論對於周航的處理,並就上述行為追究其法律責任。

周航是易到的創始人兼CEO(首席執行長),在加入易到前,周航曾創立了專業音響品牌TICO,成為國內規模影響力最大的專業影像公司。2010年,周航創辦了易到。2015年,樂視汽車獲得易到用車70%的股權,成為易到用車的控股股東,當時稱仍由時任CEO周航及管理層來運營。楊蕓是易到的聯合創始人,在此前的新聞報道中,楊蕓的頭銜還包括出租車事業部總經理。湯鵬也是易到的聯合創始人,兼任CTO,曾任職雅虎和淘寶。

工商信息顯示,周航、楊蕓、湯鵬仍為易到運營主體北京東方車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股東,分別持有25.33%、2.29%和1.91%的股權,是易到的第二、第三、第四大股東。目前易到的第一大股東為樂視網監事吳孟,持股比例為66.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290

收盤分析丨A股午後上演絕地反擊 熱點複蘇抄底資金踴躍

早盤滬深兩市跳空低開,滬指跌破3044點創7個月新低,盤初三大股指集體走高,上證50護盤明顯,多個大藍籌股創階段新高,隨後滬指展開橫盤震蕩,深成指、創業板指則震蕩下挫,創業板指再創股災以來(27個月)新低。午後開盤市場慣性下挫,隨後雄安概念、一帶一路、次新股相繼發力,指數陸續翻紅,兩市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放量。

截至滬深股市全日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061.50點,上漲8.71點,漲幅0.29%,成交額1,976億元;深證成指收報9,776.45點,上漲19.64點,漲幅0.2%,成交額2,293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772.41點,上漲1.09點,漲幅0.06%,成交額655億元。

盤面上,早盤上證50護盤明顯,多個大藍籌股創階段新高。午後,雄安概念、一帶一路、次新股相繼發力,指數陸續翻紅。車聯網,在線旅遊,農村電商等板塊跌幅居前。

資金方面,滬股通凈流入14.06億元,深股通凈流入9.61億元。另外,央行公開市場今日進行6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並有600億逆回購到期。

熱點板塊:

連雲港午後大幅拉升,帶動港口航運板塊大幅拉升,連雲港漲停,南京港,珠海港漲逾6%,唐山港漲逾5%,廣州港,廈門港務漲逾4%。

午後博深工具逆勢漲停,帶動雄安新區股再度反彈,博深工具,博天環境,中持股份,保變電氣,創業環保,津膜科技漲停,冀東裝備,韓建河山漲逾9%,冀東水泥漲逾7%。

鈞達股份午後強勢漲停,帶動次新股大幅反彈,長川科技,博天環境,恒潤股份,鈞達股份,新泉股份,碳元科技,中持股份漲停,榮晟環保漲逾8%,國泰集團,龍蟠科技,快意電梯,克來機電,樂心醫療漲逾7%。

跌幅榜上,車聯網,在線旅遊,農村電商等板塊跌幅居前。

個股監控:

消息面:

1、能源局綜合司印發《關於征求對擬組建能源行業超級電容器儲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意見的函》,同時,能源局還公布了能源行業超級電容器儲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籌建方案,方案顯示,委員會擬負責超級電容器儲能技術及產業等領域的標準化工作。

2、5月11日上午,美國波音公司首個海外工廠——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項目,在浙江舟山航空產業園開工。浙江將按照2018年底交付第一架波音飛機的節點目標,確保按時建成投產。下一步,浙江將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步伐,落實項目運營條件,積極推進航空產業鏈招商。

機構觀點:

西南證券認為,當前市場仍然弱勢。從宏觀環境上看,經濟走勢前高後低,利率在高位運行,易上難下,因此市場承受的壓力比較大。從資金面上看,金融去杠桿、去泡沫,存量博弈向減量博弈演化。如此情形下,市場承壓十分巨大。投資策略:利用反彈降低倉位,可以少量參與家電、LED 等龍頭白馬,以及大型銀行保險等。次新值得關註,但止於關註。

中信證券認為,大跌之後,可能會觸發階段性反彈,但考慮本次調整的主要擾動因素,即強監管、去杠桿並未消除,建議投資者控制倉位,耐心等待進場時機。 當下市場狀況,更建議投資者關註主題交易性機會,因此近期重要關註“一帶一路”相關概念的表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708

交通部回應系列熱點:重申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動單車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22/1149903.html

_____2017-09-22___82427.thumb_head

9月21日,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在新聞發布會上對“出租車改革一年多效果如何?共享電動自行車增多、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如何治理?”等熱點問題話題進行回應:出租汽車改革一年多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打車難”問題;重申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呼籲多方共治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總結推廣好經驗。

出租車改革一年多一定程度緩解打車難問題

據悉,交通運輸部委托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對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文件發布一年來的政策落地實施情況進行了第三方評估。

吳春耕今日表示,評估認為,國家層面兩個文件發布以來,一些城市在規範巡遊車經營權管理、理順利益分配機制、優化運價調整機制及提升服務質量等方面開始了積極有效的改革和探索。同時,各地積極創新管理服務方式,網約車管理開始步入良性發展軌道,行業發展前景得到市場認可。

評估還認為,政策實施取得預期效果,總體進展順利。國家相關部門大力推動,絕大部分城市積極、主動開展工作,在保持行業基本穩定的情況下,逐步規範了網約車的發展,促進並開始探索了巡遊車的改革,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打車難”和群眾出行問題。

但評估同時也指出,雖然國家層面兩個文件出臺有一年時間,但從地方細化政策出臺和落地實施的情況看,大部分地方政策剛發布不到半年,有些地方政策還在征求意見或制定過程中;已經發布了政策的城市,改革措施正在推進過程中,有的尚處於政策過渡期,改革成效尚未全面顯現。

評估工作組基於現狀建議,包括推動地方落實改革政策、加快推動巡遊車轉型升級、盡快全面實現網約車依法依規管理、建立多部門聯合監管機制、加強金融風險和市場壟斷行為監管、建立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構建公平競爭政策環境、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等。

安全隱患多 重申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

交通運輸部等10部委8月1日聯合印發的《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不鼓勵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

吳春耕今日表示,“不鼓勵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主要有幾個方面考慮:一是,市場上投放的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普遍不符合《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標準要求;

二是,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騎行人不固定,且多數未經過專門的交通安全教育和駕駛培訓,加上電動自行車自重大、速度快,發生事故會帶來較大傷害和損失。

三是,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存取點充電、消防等配套設施建設不到位,充電過程和露天停放影響電池安全,存在較大消防安全隱患。

四是,車輛運行安全風險高,如車輛保養維護管理不及時、不到位,極易出現隱患車輛上路行駛。

五是,電池汙染問題嚴重,主要使用鉛酸蓄電池等,大量廢舊電池被隨意拆解,嚴重影響環境等。

交通運輸部將繼續積極配合公安部門,指導各地落實好相關政策措施,建議各地審慎對待,從嚴掌握。對於已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的,建議深入研究論證,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完善配套政策制度,依法依規加強管理,防範各類問題和隱患。

再談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治理 好經驗將總結推廣

因為亂停亂放和投放數量等問題,近期已有多個城市暫停投放共享單車,對於中新網記者“交通部後續是否會制定統一的行業電子圍欄技術標準、運維標準等?”問題。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回應稱,交通部關註到確實有一些城市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決定暫停投放共享單車。這既體現“鼓勵”,又體現“規範”,其目的是為了確保“有序”,確保“安全”。

《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城市人民政府是共享單車的管理主體,應要堅持屬地管理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建立相對科學合理的投放機制,適應城市發展需要,滿足老百姓(49.490, -0.94, -1.86%)出行需求。

對於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問題,吳春耕表示,交通運輸部多次呼籲要要堅持多方共治原則,發揮好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社會公眾的合力。目前,一些城市在積極探索電子圍欄等管理,取得了一些經驗,交通運輸部在密切關註、跟蹤,對好的經驗將適時進行總結推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615

國慶熱點城市樓市遇冷 “租賃”或成新主題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08/1152475.html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假期余額只剩下1天。有觀點指出,在密集的需求端調控政策之後,樓市調控已經進入下半場,開始在供給端發力,增加租賃住房的有效供給。

熱點城市樓市平淡 熱度轉向三四線城市

機構數據顯示,國慶長假前6天,北京新建住宅網簽78套,二手房網簽23套,這兩個數字都是近8年來的歷史最低值;上海方面,新建住宅網簽147套,同比跌幅達到近80%;而在廣州,開發商推貨減少近七成,不少樓盤的看房者顯得稀稀疏疏。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政策持續加碼導致核心城市樓市蕭條:“主要原因是樓市調控政策逐漸見效,另外一個原因是,和2016年同期數據比較高有關系。整體而言,過去一年,尤其是‘930’政策之後,核心城市都出現了成交量大幅下降的現象。”

與此同時,非核心城市也在不斷加碼樓市政策。十一長假開始前一周,包括西安、南昌等在內的二三線城市和省份掀起新一輪密集樓市調控,限售成為集中發力點。據統計,目前已經有45個城市執行不同年限的限售政策。

中國農業大學土地資源管理系主任朱道林認為,伴隨著一二線城市調控加碼,樓市熱點在向三四線城市轉移:“增長比較大的主要是在中西部地區和一些二線三線和四線城市,這些城市可能銷售的量稍微大一些,另外從價格看,一些二三線四線城市價格稍微有所反彈。”

政策不斷加碼 各地紛紛瞄準租賃市場

有業內觀點認為,如果說抑制投資投機,以限購、限貸為主要方式降低一二線熱點城市樓市熱度,是今年上半年樓市調控政策的主要特征,那麽,擴大租賃市場規模,加大租賃供應,則是下半年的主要動作。在政策力挺下,租房時代已經越來越近。

根據中原地產方面的統計,最近一年多時間里,全國有超過8個省份及超過20個城市出臺了有關租賃的政策內容。例如,經濟之聲先後關註了廣州提出“租購同權”、上海出讓租賃住房用地、杭州上線全國首個政府背景的租房平臺等熱點事件。

克而瑞高級研究員楊科偉表示,未來,租賃市場有望成為樓市半邊天:“因為現在的租賃房源更多的是個人房源,未來的話,開發企業有可能變成房東。從整個住房制度來說,‘租售並舉’肯定是未來重大的一個改變,要占到半邊天。”

火爆多年的“金九銀十”畫上了休止符;未來的樓市:“租賃”或將成為“新主題”。

來源:央廣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43

北京工商:共享汽車消費投訴成新熱點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03/1158469.html

_____2017-11-03___102306.thumb_head

今年10月,北京工商部門12315信息采集綜合服務平臺共登記消費者投訴信息77749件,接待消費者咨詢24726人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46.54萬元。其中,共享汽車消費投訴成為熱點問題。

北京工商部門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12315”“96315”熱線10月登記商品類投訴6477件,主要集中在手機數碼、家用電器、生活日用品。登記服務類投訴41687件,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服務、居民服務、互聯網及相關服務,主要問題涉及消費合同問題,占投訴總量的47.24%;售後問題占投訴總量的19.28%;質量問題占投訴總量的4.34%。

工商部門表示,隨著“共享經濟”的普及與發展,共享汽車出現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它也帶來了一些麻煩。10月,“共享汽車”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消費者劉先生稱通過手機APP端註冊某家共享汽車公司,並根據該公司規定預付2000元作為租車押金。網站註明“15個工作日押金可退”。消費者用車結束後成功申請退押金,但至今一個月未收到退回款。無奈之下劉先生致電121315中心請求調解。目前,工商部門已受理此事,正在進一步進行調解。

工商部門指出,根據消費者反映情況分析,問題主要集中在拖延或拒絕退還租車押金;商家贈送的優惠券無法使用;汽車行駛中遇故障、交通事故、交通違章,後續理賠時責任與賠償金額無法達成一致;由於租車軟件故障導致多扣費、或引導錯誤的停車位置;客服電話無人接聽等方面。

因此,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要了解共享汽車的使用條款及收費標準;使用前對汽車做檢查,主要是在用車前要觀察車輛外觀是否完好無損,如果發現有明顯劃痕或碰撞痕跡,拍照保留證據並向汽車公司報備。此外,用車要遵規守法。行使中安全駕駛,遵守交通規則避免違章,還車時將車輛停放到指定位置,方便其他租車人使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686

樓市開跌?15個熱點城市房價跌多漲少,跌幅最大的竟是它…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0827

隨著“因城施策”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斷深入,10月樓市總體趨穩,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降,二手房價格持平;二三線城市二手房價格漲幅與上月相同或回落。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1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