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吉:歐元區風險減 惟仍需QE 歐元下跌 分析稱歐央行6月或改前瞻指引
1 :
GS(14)@2017-04-29 22:54:02【明報專訊】歐洲央行昨維持利率不變,並將截至年底的每月買債量寬規模維持在600億歐元(約5091億港元)水平。行長德拉吉表示,歐央行沒有討論要改變前瞻指引,料利率將在未來一段時期維持在當前或更低水平,直至量寬結束為止。他形容通脹壓力仍然很低,預測通脹可能直至年底仍維持在目前水平,因此歐元區仍需「相當大程度的貨幣寬鬆」,使通脹率回升並維持在2%水平,暫未討論量寬的「退市策略」。分析普遍認為,德拉吉對通脹的看法極為鴿派。歐元兌美元昨跌逾0.4%。歐元兌英鎊跌幅擴大至0.7%。
當被問及應以什麼標題總結議息重點,德拉吉長篇大論的說:「環繞歐元區增長前景的風險正趨向更平衡的局面,惟仍然傾向於下行,主要涉及全球因素。」
法大選結果不影響貨幣政策
他解釋,目前的經濟指標顯示,歐元區經濟復蘇日益穩固,與會官員認同歐元區風險前景正在改善,但海外因素令風險仍傾向下行。這意味目前的風險趨勢仍未足以令當局減少刺激措施。
被問及法國大選篤定由反對「脫歐」的馬克龍勝出會否影響央行本月的決定,德拉吉強調不會按選舉結果制訂貨幣政策。他重申,若前景惡化,或金融條件與通脹走勢不符,可提高量寬規模和延長買債。不過歐盟委員會昨公布的4月經濟景氣指數升至109.6,創接近10年高位。部分分析預期,歐央行或會於6月議息會議改變前瞻指引。
日央行下調今年通脹預期
日本央行昨將2017年度通脹率預期,由之前估計的1.5%下調至1.4%。由於居民減少生活開支,令物價上漲步伐緩慢。委員以多數票贊成維持現行貨幣寬鬆政策。日本國內經濟形勢現狀評估上調為「逐步轉為溫和擴張」,是日本央行自2008年3月以來,首次在經濟形勢評估採用「擴張」一詞,是央行9年來最樂觀的評估。上次評估為「溫和復蘇」。
日央行將2017年度經濟增長預期從之前的1.5%上調至1.6%。上調經濟形勢評估,是由於在海外經濟穩固,令出口與生產增加。雖然日本經濟在海外經濟帶動下向好,但物價繼續上升乏力,原定2018年度前後達成2%通脹率目標的時間,可能需要推遲。美元兌日圓昨維持在111水平。
稅改欠細節 美股早段窄幅上落
美國總統特朗普昨提出的減稅方案未包括向美國企業海外盈利徵收的匯回稅,以及不少議員提倡的邊境稅調整計劃,令押注美元上漲的投資者失望。不過削減企業稅整體對上市公司利潤有提振作用。據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推算,企業實際稅率每降低1個百分點,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企業平均每股預期收益或增加1.34美元。
Comcast及PayPal季績勝預期,加上市場憧憬亞馬遜等科技股收市後公布業績,納指昨早段再創新高。利比亞兩個主要油田復產,市場憂慮油市供過於求,國際油價昨跌2%,拖累能源股下滑。市場認為特朗普的稅務改革建議缺乏匯回稅等細節,加上美國3月耐用品訂單遜於預期,以至首領失業救濟人數也比預期多逾萬人,道指及標普500指數早段窄幅上落。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50&issue=20170428
網上平台指引證監昨起諮詢市場
1 :
GS(14)@2017-05-06 11:38:21【本報訊】證監會就網上分銷及投資諮詢平台指引,昨起至8月初諮詢市場,主要就網上平台的設計及營運提供指引,及釐清「合適性」規定應如何在網上環境下實施,及有關於在網上平台提供自動化或機械理財建議的具體指引。該建議指引澄清,在網上平台登載基於事實、持平及不偏不倚的材料本身,不應觸發合適性規定。在投資者可能受到較大影響而需要更多保障的情況下,例如在獲提供機械理財建議時,合適性規定便會適用。所謂合適性規定,即持牌經紀應考慮及適當查證客戶資料後,確保對該客戶作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合理的,例如不會出現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被推介購買高風險投資產品。根據建議指引,合適性規定將延伸至在網上平台銷售複雜產品的情況,因為零售投資者單憑在網上平台所登載的資料,可能難以完全了解複雜產品的性質及相關風險。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表示,投資者在網上理財及投資越趨普遍,故希望透過釐清有關事宜,令到更多分銷渠道得以蓬勃發展,以及在不削弱投資者保障的情況下,讓投資者享有更多選擇及更大的靈活性。此建議指引反映了平衡的監管取向,投資者應為自己就簡單產品所作的投資決定負責,因為按照合理預期,投資者應有能力了解該等簡單產品的特點和風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06/20012303
宜跟足房署指引裝修
1 :
GS(14)@2017-06-10 13:29:03■廚房新造吊櫃及地櫃,並留位放洗衣及乾衣機,佈局歸一完備。
今次公屋單位內櫳大改造,裝修前裝修後兩模樣,廚廁耳目一新,但並非全部想拆就拆,部份即使可以拆,事先須經房署批准才可以進行,否則違規可能被終止租約,收回單位。有見為此,租戶最好跟足房署指引才施工,如今次單位大門、廚房門及廚廁間隔牆等,屬於不能改動的裝置,全部都保留。原裝廚房鋅盆及灶台,一高一低,不好用又過時,浴室洗手盆的骰,屬於可拆類別,但必先得到署方批准,戶主循正常手續向屋邨管理處申請獲批後才棄置,大約需時兩個星期。
■原裝廚房設備簡陋,只有一組高低鋅盆及灶台。
■廚廁牆磚及地磚款式平實,但戶主認為可接受,沒申請改動。
■浴室換洗手盆櫃,花灑位加設浴屏,切合使用需要。
新造廚櫃完備得多,甚至有位放洗衣機及乾衣機,規劃具連貫性,收善用空間之效,配以白色吊櫃門、黑色麻石枱面及木紋地櫃門,用色深淺有致,不失木的暖意。浴室改用標準洗手盆櫃設計,貯物櫃存放清潔用品,花灑位加設浴屏防水花四濺。原裝廚廁淨色牆磚及地磚,款式平實,但可接受,不想浪費,沒申請改動。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9/20049126
警隨身攝指引不清 團體憂選擇性拍片恐阻嚇市民參與遊行
1 :
GS(14)@2017-06-16 01:52:44■警方自2013年引入隨身攝錄機,但無明確規定何時可開啟攝錄。資料圖片
【本報訊】警方自2013年引入隨身攝錄機,卻一直拒公開內部使用指引。本報取得警隊使用隨身攝錄機的內部指引,發現並無明確規定警員何時可開啟及停止攝錄,且應用範圍廣泛,連管理流浪動物、管制交通都涵蓋。有關注警權組織及立法會議員憂慮會有選擇性攝錄,令參與遊行的市民擔心秋後算賬,阻嚇參與遊行集會的意欲。記者:謝明明
警方使用隨身攝錄機內部指引分兩部份,第一部份為日常反罪惡巡邏,使用者為機動部隊、衝鋒隊、快速應變部隊及各警區的軍裝巡邏人員等,在執行《警隊條例》期間,遇到挑釁或破壞社會秩序安寧事件,包括黑社會暴力罪行及深夜罪惡,前線人員就可以拍攝。但第一部份同時註明,隨身攝錄機的應用範圍包括符合《警隊條例》第10條的任何情況。第10條列舉了19項警隊的職責,由維持治安、規管遊行集會、保護公眾財產,到管制公共交通、保護無人認領財產及管理流浪動物都涵蓋其中。
毋須現場指揮許可
第二部份為公眾遊行集會,前線人員必須獲現場指揮的行動部警司下令,才可開啟隨身攝錄機,包括遊行集會已擾亂或可能將會擾亂公眾秩序安寧,或嚴重阻塞交通,又或公開的警務行動需要等。消息指,所謂「公開的警務行動需要」,是指警方每次處理公眾遊行集會前,會評估遊行集會對公眾秩序的影響及風險,向前線人員作出部署指引,「例如係乜嘢情況下,前線可以開機拍攝,唔需要再問現場指揮攞許可」。根據保安局向立法會提供的資料,當使用隨身攝錄機的目的已達,警員便應停止攝錄。但警方內部指引並無具體列明何謂「目的已達」。警方回應稱,使用隨身攝錄機的目的是要提升警隊搜集證據的能力,從而協助警隊更有效履行其防止及偵查刑事罪案及犯法行為的職責,並提高警隊行動的透明度及問責性。香港眾志立法會議員羅冠聰批評,這份警方使用隨身攝錄機指引,並無明確規定警員何時可以開啟及停止攝錄,憂會有選擇性攝錄,「美國部份州分規定警員出勤時就要開機錄影,直至返警署為止,防止選擇性攝錄」。他又批評,現時攝錄的警員及案件調查員只需獲督導人員授權就可觀看錄影片段,如相關片段會成為投訴警察的證據,「如果警員預先睇咗,會出現夾口供情況」。他促請警方應效法英、美公開相關使用指引,保障公眾知情權。民權觀察成員王浩賢指出,警方應該向前線人員提供清晰指引,隨身攝錄機應是作為搜集刑事案件證據用途,尤其是遊行集會拍攝市民示威活動屬敏感性,侵犯市民集會及言論自由,令在場市民擔心會被秋後算賬,打擊他們參與示威遊行意欲,「警方喺遊行集會做攝錄,必須係為咗採集刑事證據,而唔係漫無目的做紀錄」。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5/20056514
非住宅買賣執業指引 10月起生效非住宅買賣執業指引 10月起生效
1 :
GS(14)@2017-07-07 08:56:08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33&issue=20170707
【明報專訊】因去年接獲非住宅物業交易投訴大增,地產代理監管局(地監局)昨日發出一份執業通告,就代理持牌人處理非住宅物業的買賣或租賃的適當做法和執業提供詳細指引,並於今年10月1日生效。
廣告
去年84宗商業物業投訴 增1.9倍
新通告指,持牌人在處理非住宅物業的買賣或租賃時,內容須涵蓋樓面面積資料、許可用途、提供物業資料、閣仔及閣樓,以及未建成樓宇內的非住宅物業,或樓宇內未完成分間的非住宅物業等範疇。
地監局行政總裁韓婉萍希望,通告能為持牌人及其管理層在處理非住宅物業的買賣或租賃的交易時,有妥善的執業方式。
資料顯示,地監局去年接獲475宗投訴,按年升51%,其中涉及商業物業(包括商場、街舖及辦公室)的投訴有84宗,比2015年全年的29宗大增1.9倍,惟當中53宗投訴是涉及出售同一商場的單位。
業界指地監局未諮詢 難以適從
美聯工商鋪行政總裁黃漢成表示,地監局並沒有諮詢業界意見,令業界難以適從。指引在執行方面將有困難,因不少舊式大廈未有樓書,難以找到實用面積資料。他又指,即使有指引,估計投訴宗數亦不會下降。
中原工商鋪董事總經理潘志明認為,指引可讓買家有更多保障,但地監局應先跟業界商討,再訂立指引。他又表示,投訴增加可能與某一項目有關,並非整個行業出現問題。他預料,指引會對中小型代理行的工商舖業務影響較大。
首200萬利潤 利得稅率減半 集團限一公司受惠 會計界促清晰指引
1 :
GS(14)@2017-10-15 15:17:13【明報專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宣讀任內首份《施政報告》,為紓中小企稅務負擔,宣布引入兩級制利得稅,企業首200萬元利潤的利得稅率由現時基準稅率16.5%大幅減半至8.25%,200萬元利潤以上維持不變,即企業最多可省16.5萬元稅;新政又規定一個集團最多只能為一間子公司申報減半稅率,以防優惠被濫用。業界普遍支持林鄭的稅改方案,但有關集團及子公司的定義需更清晰。
明報記者
今次引入兩級制利得稅可算是林鄭兌現參選特首時的承諾,且最終優惠稅率比她最初提出的10%更低。據政府消息人士稱,有限公司首200萬元利潤的稅率可減半至8.25%;而獨資及合伙企業亦會受惠,首200萬元利潤稅率由15%減至7.5%,同時限制每個集團只可提名一間子公司受惠較低稅率,令企業不能濫用機制。
爭取明年落實 料年少收58億
消息人士指按上個財政年度利得稅收入1390億元推算,庫房每年將因此少收58億元稅收,佔整體利得稅收入4%,佔整體超過5000億元收入的1%,相信稅務穩定性方面可負擔。政府會爭取2018年落實兩級稅制。
按2015/16財政年度交稅資料,10.4萬間有限公司及3萬多間獨資及合伙企業都受惠,估計當中兩成屬集團式公司。以工業貿易署數據,現時本港有約33萬間中小企業,佔全港企業總數逾98%,提供接近130萬個職位,佔香港私營機構總就業人數46%,以此計算,大約四成中小企能享稅項減免。
德勤﹕稅改一大步
德勤中國稅務合伙人陳嘉樺稱對稅率減幅感到驚喜,香港稅制已沿用多年,是次引入兩級稅是稅改一大步。不過,對於一集團一子公司這限制,陳嘉樺則感到意外,似乎政府對於防止措施被濫用方面有點保守,她也認為政府有需要進一步就集團和子公司定義給予較清晰指引。
畢馬威中國香港區管理合伙人劉麥嘉軒在支持措施的同時也認為,上述限制或有優化空間,例如可以集團綜合全部子公司利潤後的首200萬元享優惠稅率。香港會計師公會稅務師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伍耀輝則稱,一集團一子公司的限制可以理解,如何調配可由企業內部處理,「與父母免稅額只能由一名子女申請,道理是一樣」。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12&issue=20171012
基金經理質疑新指引為壓收費鋪路
1 :
GS(14)@2017-10-22 14:02:41【明報專訊】積金局計劃就受託人的企業管治,發出明確的指引,當中包括要制定監督投資經理的政策。有基金經理質疑,這是為進一步壓低基金收費而鋪路,並認為近年強積金基金的回報已好轉。
上述基金經理表示,自強積金「半自由行」(僱員自選安排)實施以來,市場力量已促使基金經理更加「落力」,因為一旦表現跑輸基準,客人會把供款轉移。他質疑積金局提出企業管治這一點,是要間接透過受託人向投資經理施壓。但他認為,基金的透明度已相當高,收費清晰且回報有基準指數可作比較,倒是受託人「食水更深」,因此積金局應思考如何量度受託人的成效。
另一點一直被業界詬病的,是當局一邊說要提高回報,一邊又不准許投資經理設立較特別的產品,「有部分類型的基金風險的確較高,但回報亦會成正比」。不過,積金局受託人監理主管李啟宏明確表示,不會容許受託人把強積金當零售基金去管理,一旦出新產品,須清楚解釋是否適合退休投資。他表示,很多投資經理以往設計不少產品後,表現差亦少人買,當局最終要求他們精簡計劃數目或合併基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46&issue=2017101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