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專題】為港產片點一盞燈阿Sa爭影后本土起義
1 :
GS(14)@2015-04-17 09:07:26【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之女主角篇】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後日揭曉,最受矚目的是多少帶有本土意識的影后之爭,跑出了憑港產片《雛妓》爭影后的蔡卓妍(阿Sa),力撼以《親愛的》奪得電影評論學會影后殊榮的趙薇。本報早前走訪了影圈人士以及街坊意見,撐阿Sa的佔大多數,阿Sa感謝各方好友支持,不過趙薇論演技冇得輸,她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時笑指可以賭贏今次影后寶座。撰文:余燕儀爆粗不是演技,但能夠衝破固有形象投入到角色之中,就是演技!撇除阿Sa在《雛妓》那句「我有俾你X㗎!」以及床戲演出,她今番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靠的還是那超越自己的演出。不過,若論層次,阿Sa早已被認定是越級挑戰《親愛的》女主角趙薇,問阿Sa覺得自己贏面有幾大?她坦言:「講真唔係好夠膽諗,哈哈哈,唔係對自己冇信心,我對套戲都好有信心,去到呢刻咁多朋友前輩同行畀好多鼓勵我,已經好夠,好多年冇試過呢啲讚賞。」
■《雛妓》題材大膽,令人印象深刻。劇照
「入到圍好叻豬」
為了知己知彼,阿Sa入圍後有睇其他候選影后的電影,她說:「我覺得趙薇《親愛的》真係好賺人熱淚,自己差唔多由頭喊到落尾。其實個個演員都好有實力,我都好鍾意《撒嬌女人最好命》,仲有君如姐同湯唯,今次係五個好唔同角色,我覺得入到圍好叻豬,就算唔適合今屆評審口味,唔代表作品唔好。」《雛妓》和《金雞sss》都是本土電影,身為香港演員的阿Sa是否較着數?她說:「唔好諗住本土就有優勢,都係嗰句,無論邊個演員攞都開心,攞唔到唔代表你唔好。我私心梗係想君如姐,君如姐成日畀意見我,佢真係好好,例如教我做演員要犧牲,以前我覺得犧牲係控制產量,你唔鍾意接嘅唔好接,貴精不貴多,但近年先知咁唔叫犧牲,犧牲係有啲你鍾意嘅都推。」
「太沉重有壓抑」
因為在《雛妓》的角色太沉重,既經歷過被後父強姦,又與任達華肉體交易,拍攝時阿Sa的情緒起伏很大:「拍呢部戲太過長時間壓抑情緒,每日拍十幾個鐘,返屋企瞓幾個鐘,再去開工又十幾個鐘,基本上冇乜時間返去現實世界,加上當時我隻狗又過身,雙重打擊!3月19號我好記得,舊年呢日我拍緊《雛妓》,我隻狗過身嗰日,我拍成套戲第一場戲,畀後父侵犯嗰場戲,導演畀我休息咗半日,本來導演話呢日唔拍,但其他演員又嚟晒,我覺得情緒啱啱好,所以完成咗。」阿Sa最滿意是跟任達華最後見面的一場戲:「成套戲自己諗得最多係呢一場,開拍前已經諗咗好耐,到正式拍攝時我都好滿意。」至於被華哥揸胸,她笑說:「有打底嘅,佢都係摸個pad啫,就正如我都係摸佢個pad,哈哈哈,拍戲啫。」如果阿Sa真的封后,她想多謝哪三個人?阿Sa想了一想說:「我諗三組人,第一組父母,多謝佢哋一直支持我,第二組係台前幕後工作人員,特別係導演同華哥,佢哋幫助我好多嘅,第三組係我老闆、經理人Mani、所有朋友,全靠佢哋一直支持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417/19115189
【專題籽】電器回春 拒做垃圾富戶
1 :
GS(14)@2015-04-21 02:01:50陳榮禮 香港電器及電子設備回收協會主席;平日九成時間花在天台修理舊電器
【專題籽:胚芽故事】二○一二年,全球製造四千八百萬噸電子廢棄物,平均每人每年丟棄七公斤電子產品;香港一年的電子廢物達七萬噸,平均每人丟十公斤,高於世界平均值,是垃圾「富戶」。然後八成處理不了的電子垃圾會出口到第三世界國家非法燃燒拆解,釋出的毒物就送給他們污染與各類癌症。今年二月,環保署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在屯門興建廢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預計於二○一七年落成,目標減少三成電子垃圾。想深一層,我們真的每年用壞這麼多電子產品、丟得滿山垃圾嗎?看陳榮禮的滿室回春電器,你會明白如何避免做電子垃圾富戶。我放下屠刀,即是銀包,甚麼都不想買了。
自細愛上士巴拿 冷氣用足廿二年
香港電器及電子設備回收協會主席陳榮禮(Eddie)的家夠多「垃圾」,維修中的電腦、音響、收音機叠得高高,收藏相機的凍櫃有三個,到處置放着機械零件,螺絲批士巴拿大中細鉗電線鉸剪掛滿牆,他說:「活動過後別人遺下的,都撿回來變成這樣。」他把自家小花園變成小型收集站,幫街坊分類回收垃圾,收到大件廢物就搬回三樓天台慢慢拆解,送禮自用兩相宜,又或拆下零件,待有日派上用場。他家有七八成電子產品來自垃圾場、回收場及親朋戚友的廢棄物,「其實自我懂性已經是這樣囉!」童年住石硤尾徙置區,很窮,鄰居垃圾婆撿到好東西會與他分享,習慣上街撿廢棄物回家,看能否修復之。小學未畢業已常常跑去鴨寮街,買二手零件維修舊物,或替收音機修理升級,「我從小就有鋪士巴拿癮。」他家有好多古靈精怪產品,朋友用了十年的spa濾水器,他改裝成收集雨水過漏器,用來抹地沖廁所。客廳的音響器材皆來自垃圾站或朋友丟棄,一對被老鼠咬了一半的喇叭從半淹水的垃圾站撿回來,音色最好的那部唱機有十年歷史,「不是次次開得着,要看彩數。」冷氣機用了廿二年,年紀大過女兒,幾年前家裏有大中小三部回收電視機,為省電,他規定人少看小電視機,人多看大電視機,後來換了LCD大電視,用電量比小電視少五分四,才肯放棄三部回收電視機。最新出品有用汽車電池改裝而成的氣球泵,花了兩星期慢慢製作,備時間掣,每次都可泵出一樣大小的氣球,方便老婆扭波波之用。朋友常笑他的音響組合豆泥,管他的,他沒追求幾十萬完美音色,裝裝砌砌間令廢物起死回生才是享受。
舊零件重組 自創奇怪電器
Eddie還自製過一架發電單車,奮力狂踩半小時,電量足夠點亮一個電燈泡。一股雄心,數年前曾斥資二十萬,在家天台裝置風力發電及大量太陽能發電板,清風送爽是一滴電都生產不到的,打十號八號風球才能提供到十來元的電力,陽光普照時一小時可儲存約一元電費的太陽能。以每日生產五元的電計算,夠推動房裏四分三匹冷氣睡一晚,但二十萬元成本均除每日五元,撇開損耗維修費,要一百年才可回本。搞來搞去,結論是與其勞師動眾自製那一丁點電,不如大家用少滴電,既方便又快捷。其實年輕時Eddie也是個購物狂,貪別緻貪新鮮,每兩三年換車,每三兩個月萬元音響整套換,三分鐘熱度退熱,隨手送人,給藉口自己買新的,這樣的日子維持了三四年。年紀大了,洗盡鉛華了,他覺得:「反正怎麼追都還有更好的,有時多花一倍錢,可能只追買到十分一的科技升級,你能追多少?漸漸地覺得追下去也沒多少價值。我希望物件不用那麼快就拆解回收,希望能修理一下,延續它的生命。」有研究說購物衝動來自腦裏讓人興奮的多巴胺,所以一有購物衝動時不妨冷靜轉身離開,隔一會兒,你就會認真想想是否真的有需要購買這東西。
Eddie的家連天台,塞滿了回收的待修電器,各式維修工具掛滿牆。
放相機的凍櫃風扇壞了發出蓬蓬聲,Eddie本想修理,一拖三年,習慣了,那蓬蓬聲成了家的一部份。
除了大電視,大廳一套音響組合,都從回收維修而來,幾乎免費。
可樂CD收音機,朋友壓箱底十多年全發霉,他細心清理後睇得又唱得。
朋友要棄置的酒櫃顯示器溫度計失靈,他貼個真溫度計入去,一樣用得。
廢棄家電好歸宿
若沒有Eddie的癡情毅力與包容空間,決意分手者請做個好心,幫電器找個好歸宿吧。香港最少有二百個合格回收商回收電器,聖雅閣福群會在港九已有十六個回收站,環保署流動舊電腦及電器收集中心每周會輪流停泊不同地點收廢,加上全港五百多個合作的屋苑和屋邨,甚至如Eddie般自設站點的散戶有心人,全港就有超過一千個電器回收站。有心做,其實不難。位於屯門的綠色家電環保園(Weee Go Green),專門回收來自十九區屋邨屋苑的廢棄家電。今日藍天白雲,幾百袋未分類的回收電器包括電視、電腦、夾餅機、電飯煲、電子琴、按摩器……有些還連着簇新的紙盒紮在一起,反射着刺眼的陽光。這裏有條「雪廠街」,緊接街尾「洗衣街」,幾十部修好的雪櫃,大中細單雙門齊備;還有矮身大眼雞洗衣機,維修後齊齊隆隆聲試機,通過測試後可透過社工送到有需要的獨居長者、基層家庭或特殊病患者的家去。修理不了的就拆解成不同物料,送到合格的化學處理中心處理,化整為零,再度輪迴。單是屯門這個回收站,每年約回收二百四十噸舊電器,佔全港電子廢物中約百分之零點三,並約只有六十二噸可修理重用。如果逛街市可以看到民生風光,逛回收場一樣可以看到香港獨有怪現象。聖雅各福群會高級服務經理張穎雪說,現在家家換上Plasma電視配合精巧蝸居,價錢越見普及,二○一二年回收站裏曾出現大遷徙般的「大牛龜潮」。每年聖誕新年過後是舊電器「豐收期」,大量冷門家電如電動按摩器、facial機、夾餅機等新簇簇來報到,顯然是唔多等使的派對禮物,再來應該有超市及百貨店儲印花換領的家電禮品及早陣子流行的自家製健康麵包機。預言者言,第一代麵包機、多用途榨汁機將隨新型號的推出,成為下一批電子廢物潮的主角。
短命電器潮 陸續有來
綠色家電環保園有個基層wish list,多年來慣性搶手家電排名依次為電視、雪櫃、風扇、洗衣機及電飯煲。酷暑與嚴寒,風扇跟暖爐會突然爆seed搶頭位,至於那些按摩機、facial機、捲髮器等基層市民無閒消受,就會送去義賣。師傅們每月自發更新wish list,排名高位者將得到優先處理。其實講來講去三幅被,從簇新垃圾看潮流未免折墮,勞師動眾回收重整的速度,又追不上人們的一買一丟。買物前三思,才是正道。
近年Plasma電視價錢大跌,綠色家電環保園的回收量就暴升。
這是綠色家電環保園的「雪廠街」,幾十部簇新的雪櫃修好待領中,場面壯觀。
每月,綠色家電環保園的師傅們自設電器wish list,按需求優先修理不同的電器。
維修中心的強師傅用廢棄物重組單車,日日騎它上下班。
香港二○一二年平均每人每年丟棄十公斤電子廢物,高於世界平均值,是垃圾富戶。
屯門綠色家電環保園
http://weeegogreen.sjs.org.hk/環保署流動舊電腦及電器收集中心(28383111)逢周六日輪流停泊十九個地點,時間與位置可上網查詢:
http://www.wastereduction.gov.hk香港明愛(27166875)
http://www.ccw.org.hk救世軍(23324433)
http://www.salvation.org.hk記者:陳慧敏攝影:許先煜、楊錦文編輯:陳漢榮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420/19116201
【專題籽】陳曉蕾心水之選 公公婆婆便利店
1 :
GS(14)@2015-04-23 02:16:43婆婆阿蓮81歲 喜歡旅行;三年前在家意外跌斷大腿骨,每日靠枴杖撐着走四層樓梯回家
【專題籽:舖仔小店】在西營盤第一街斜坡,在林立老舊雜貨店中,有一間叫「好好生活」的小店。兩個八十後,一個做銀行的李燕儂(Aries)、一個做I.T.的蕭智敏(Elis),去年丟下工作,押上時間與積蓄開店去。獨立記者陳曉蕾早前去東京巢鴨採訪社區友善銀髮生活時,發現很多又潮又實用的銀髮族用品及銀髮生活雜誌,呻「點解香港冇」之時,就發現這本土小店。一click網店產品色彩繽紛,有方便飲水的樂齡杯、巨型放大鏡、頭一樣大的遙控器跟穿鞋神棍,連我們也合用啊!曉蕾說:「仲怕你哋嫌老土,原來人人都需要。」來吧,開始我們與銀髮shopping之旅。
Adlens Interface可調度數近視/老花鏡$500-700 老花其實隨每日不同身體狀況而有些微分別。這眼鏡藏有兩塊鏡片,扭動小齒輪,鏡片左右移動可調校度數,適合300度老花到600度近視的人士。日本的地震救難包裏都備有一副。另有太陽眼鏡及電腦專用鏡。
日本Carton可愛小熊放大鏡頸鏈$585 Carton光學株式會社專門出品顯微鏡,而滿是閃石的小熊吊墜,是五倍放大率的放大鏡。方便出街讀報、看菜單。
Classic Canes可摺式手杖$240起 英國製可調校高度的手杖,輕巧鋁材,可摺叠好放進小手袋,還有不同款式。
無經驗,初時舖頭燈光暗似散貨場,窄長舖位比路面矮了一截,看起來更不起眼。下雨天,斜坡上的雨水把店子淹成「水塘」。眼見老婆婆天天買餸經過撐着斜路回家,坐在店外櫥窗前矮壆休息,Aries就挑最適合雙腳長度的位置,貼上「關愛座」,讓老人家唞一唞。出爐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曾江是熟客,見她們日日同「關愛座」阿公阿婆傾偈,又請他們喝飲料,笑她們:「都唔係做生意嘅。」
Aries回想十多年前,八旬的嫲嫲意外跌倒,健康一落千丈,爸爸不想嫲嫲入住像電影《桃姐》一樣的老人院,索性結束了經營多年的布行生意,在沙頭角開了老人院,望能給嫲嫲舒服的最後人生,「爸爸很沉默,但很疼嫲嫲,甚麼都用行動表現。」數年前Aries媽媽出意外要坐輪椅,為媽媽搜集合適的家居用品時,發現外國有各種款式漂亮又實用的護老產品,讓老人家活得方便舒服。一切就由這開始,她決定盡地一煲開店,搜羅來自英、日、瑞、德的「來佬貨」,有款式多樣又繽紛的枴杖;各種家庭式裝置的床欄、扶手,免老人家起床時跌倒,或坐梳化時借力站起;還有許多精美放大鏡,多用途老花鏡等精品,打造一間長者生活便利店。
Aries(左)及Elis首次開店時,怎樣裝修店子還沒想好,燈光不足貨品擺位不吸引,像個散貨場。
受爸爸影響,Aries(左)從小特別關注老人家,數年前媽媽(中)中風需照顧,讓她萌生開店念頭。
曾江(左)說她們不懂做生意,不時來捧場特意大聲說話,讓街坊知道有他在,希望吸引更多客人。
老人用品就要慳?
老化無人可避免,終有一天我們都會老去,Aries痛心對老人家慳家,「好傷心聽見老人家碌了落床,跌傷了才來找床欄。這時老人家已經辛苦了。為何不早些買,要知道小意外對老人家影響好大。生活上的小不便,累積影響情緒,健康亦會變差。」有客人來到會問:「使唔使咁靚呀!買最便宜的就好。」Aries說有客人買枴杖不講究,枴杖不夠硬淨,防滑做得差,緊急時候要用只會更危險。「重點是好多人都會給小朋友買最好的,但給老人家就挑便宜的,我到現在還想不通為甚麼。」開店半年來朝十晚七一直在燃燒積蓄,店裏見她們衣履整齊頭髮清爽,脫下外套抹窗點貨送貨搬貨一腳踢,七點收舖變身裝修工上門為客人組裝。「你哋好大勇氣囉!」陳曉蕾說。開店尋夢者大抵都這樣,負責I.T.的Elis惟有積極參加比賽研發為老人家管理生活、藥品的app,望拿獎金換作資金。兩女樂觀道:「都大鑊㗎!我們在香港是走前了一些,可能到執笠這類舖頭才流行起來(笑)。不過衰咗咪衰咗囉,反正後生。」
防滑枴杖傘$420 陳曉蕾手上的直傘除配有特大防滑膠塞,除可當枴杖用外,傘杆內亦藏枴杖一支,下雨撐傘更需要枴杖的時候就合用了。旁邊是Aries特別印製的關愛座貼紙,讓走斜路的長者坐下小休。
陳曉蕾:小工具大意義
「我覺得好多事我沒採訪過是不知道情況。」陳曉蕾一直關心未來老人社會問題,心想社區裏的老人最需要送飯陪診一類等服務,但原來是一周最少兩次的上門清潔服務。對氣管有毛病的長者而言,我們常忽略的恒常清潔比想像中重要,「突然發現身體很不好時,整個生活環境跟我們想像就會不同了。例如你不會明白他們天天食好多顆藥丸,倒藥時如遇上不便究竟有多煩躁。」陳曉蕾說有些長者看不懂藥上的字,就只有靠死記。有朋友試着改善藥物貼紙讓老人家易懂,設計了但無人願投資推出。「一點微不足道的事,他們每天面對,吃不好睡不好,情緒不好已足夠讓身體狀況走下坡。原來一些細微的工具和科技,改善保持健康生活真的很重要。但最重要是有一個老人友善社區。」
老人服務少人關注
香港預計二○三○年每四個人有一個是六十五歲以上(兩成八)。雖然多了NGO(非政府服務團體)及政府機構為提供各種老人服務,但缺乏宣傳,報紙雜誌報道不多,點擊率『凍過水』,fb更少分享,造成有服務中心無人用,像流金匯這類為健康人士提供預防老化的課程的機構,也沒多少人知道;但有些服務又爭崩頭,服務機構也撐不到普及的一天:「未來長者的數目增長一早知,所以不為這做點事,是很戇居的事情。但這些事在香港少人去關注。」
十件好東西
桌面A4放大鏡$80 巨型放大鏡,有三倍放大功能。摺叠式腳架可放在桌上讀報,備有閱讀燈,還可㩦帶出街使用。
日本IBUKI聲音擴聽器$1,180 如手機般大小的助聽器。平時塞耳仔的助聽器時有雜音,戴得不舒服又礙眼。這個擴音器擺在耳邊就能聽得清清楚楚。
樂齡杯$390 一般馬克杯喝水,都要仰頭或舉高手才能喝到底,這杯內裏梯形設計,喝水時手和頭不必仰太後,粗柄易於握穩,兩層外殼可隔熱。
Fullicon七日時尚藥盒$148 老人家如小孩子,研究說老人家對七彩的雜物特別敏感,用顏色分辨周一至日不同要吃的藥丸,比醫院拿到大堆一式一樣藥袋,實用美觀得多。
Stander EZ伸縮可調校床欄$2,000 老人家跌親可大可小。這個床欄簡單綁在床上,可調校伸縮長度。老人家就算行動自如也有需要,例如早上起床沒力氣時,借力一扶,減低跌倒或滾下床的危機。
Retriever智能追蹤器$88跟智能電話配對,扣在錢包、鎖匙、雨傘或枴杖上,當物主遠離它或出門忘記捬帶時,就會響號提示,更可用手機尋找位置。
穿鞋輔助器$230 老人家難以彎腰穿鞋,輔助器同時是夾子,把鞋夾到自己身邊,夾子一邊是隻鞋抽,從此穿鞋一條龍。
Sabi Shake藥盒及取藥器$180 搖一下,就會跑出一顆藥丸的藥瓶,取藥弧道特別設計,不怕沾污其他藥丸,或一次倒出太多藥。方便天天吃不同種類藥丸的長期病患。還可配弄碎藥丸的藥盒。
巨無霸遙控器$180 趣味之作,一口氣調校冷氣、電視及唱機等的特大遙控。
TrustCare Let's Go Out室外助行車$3,980 來自瑞士有煞車功能的購物助行車,只重6.3公斤,扶着到公園散步或逛街,逛累了可坐上小椅子,戰利品可扣在椅子底,不用時摺叠起來省地方。
HOHOLIFE好好生活
網頁:
http://www.hoholife.com.hk
記者:陳慧敏攝影:鄧鴻欣、陳永威編輯:謝慧珊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422/19120447
【專題籽】日本網友笑香港小心地滑牌 似兇案粉筆公仔
1 :
GS(14)@2015-05-15 01:50:32香港人今次揚威海外了!問題竟然出在一個小小的「小心地滑」警告牌身上!日本網友大山顯,來港時為這個毫不起眼的警告牌進行研究,發現原來香港有非常多的變種,無論顏色與圖案設計,都有非常大的差異。不過,最大問題是在圖案的藝術表現手法,他說有的似在滑浪、有的似小心遇溺、有的更似兇案現場所劃的粉筆字人形公仔,他很疑惑真的可以表達到小心地滑這個訊息嗎?另外,他還發現這個「小心地滑」的警告片非常泛濫,在香港差不多無處不在,不管那裏是不是有水迹,總之商場、店舖門口或廁所門口,都是無處不在!
記者:朱崇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514/19146237
【專題籽】細路唔識性
1 :
GS(14)@2015-05-15 01:50:36「石頭爆」、「執返來」,細個問阿媽自己從哪來,總是會得到這些悶爆答案。媽媽,你太天真了,你以為小孩真會滿足於你這些回覆?他們的創作力量同幻想,會嚇你一跳。小朋友對於性事的演繹,可以好笑過高官落區。家計會話三至五歲的孩子最愛每事問,會對性產生好奇,開始注意男女之別。家長可以在適當時候主動講解。有外國網站訪問了一眾職員,發現他們小時候對性事估估下,加上同學亂講,令他們有以下毛孔都笑大的誤解。
直至8歲我還以為BB是從屁股生出來的。
我以為男人懷男孩,女人則懷女孩。
我一位朋友以為男人向女人的肚子「批踭」,就會有BB。
資料來源:BUZZFEED
記者:葉青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514/19146241
【專題籽】卧虎藏龍 土瓜灣十三街
1 :
GS(14)@2015-05-20 08:52:51【專題籽:舖仔小店】我們常找工藝老師傅,與新世代創作人玩crossover,互補新元素與經驗,但原來這遊戲天天在土瓜灣十三街上演。訪問那夜下着滂沱大雨,鳳儀街的車房早已收工。幾條鋼筋砌成的「青春工藝」招牌下,泛着黃燈的木工小舖正式開工。學員們都在埋首揼木椅,趕為尼泊爾地震義賣救災。八十歲的老木匠忙着為徒弟們解決疑難。刨木揼木之間,多了個沉默的印巴籍鄰居站在門外,轉個頭見他也坐在其中刨木過手癮,他做木的手法非常特別,還說下回來製作家鄉家具露兩手。各方老師傅在小店亂入已成常態,這裏還出現過鑄鐵匠、藤編器具的嬸嬸、甚至有坐在他們中間唱南音的。有人訂來薄餅同吃有說有笑。半夜三更,濕轆轆的街倒映着微黃的燈,一堆學員與麻甩佬之間,十三街說不出的可愛。
藍屋故事館館長盧樂謙(謙),本就特愛研究學習傳統工藝,喜歡鑄鐵、做木工,甚至會到大坑幫手紮火龍,與今年八十歲的老木匠龍全(龍仔)相識於偶然。那時謙在灣仔故事館煩惱哪裏找來大量小椅子,坐在裏面的龍仔突然搭嘴:「我識整喎!」即場揼了張小木椅作證,謙愕然:「唔係咁勁呀嘛!」想深一層,只要你肯問肯聽,今日身邊五、六十歲以上,平凡無奇的師奶叔伯們,總有一技傍身,讓你嘆為觀止。龍仔本只想跟朋友們開家木工教室,讓自己過吓手癮,這樣貪心卻好玩的項目「預了要自己貼錢」,結果卻出乎意料之外,學生人數比想像多,貪平租降落十三街,卻掉落卧虎藏龍之地。每次他們在門口揼木創作,都會引來看不過眼的街坊師傅跑來,開口一句:「唔係咁銀樣呀!」就搶過來搭嗲露兩手,萬試萬靈。
龍仔手執木鋸,動作比班裏幾位大隻仔同學還要快。
謙的第一件crossover作品,以木混合鋼筋,作為送給十三街的見面禮。
「龍仔最鍾意烘木。」幾個徒弟躲在一邊燒,把木頭烘上顏色,十秒內本在忙其他事的龍仔真的來接過火槍,認真地烘木頭,引得大家一陣笑。
老木匠有性格 健談又幽默
龍仔生於三十年代,十四歲就拜師學藝,兩年半後跟師兄們出來工作,做了半世紀木匠直至退休,「我哋讀書少、沒文化,做咕哩又唔夠力,不學門手藝就實餓死。」當年師兄弟二人各站一端,使勁地鋸六呎長的大木頭,直至下位師兄過來接手換班,再去幫師傅做別的工序。人工是伙頭煮的大鑊飯,「叫他多煮些飯,不煮飯就打他。肚餓吖嘛!食完三碗白飯,半個小時又食三碗,好快肚餓!」今次阿謙跟龍仔合作整一個小茶几,當他用銼刀細心把榫腳磨圓時,龍仔已經弄好其餘三隻腳。龍仔說:「又慢又盛的方法我唔教㗎。」快的方法就是刨木力度要準,要多少留多少就能掌控自如;剛中帶柔,用蠻力的話木很易突然爆開。造木器尺寸要計得精準,差了一分,茶几的四隻小腳已經站不穩,阿謙笑說:「他的尺寸在手中、腦中,說也說不上來,我們好難學。」開業七個月,龍仔已變了店裏的靈魂人物,他比一般師傅還要幽默健談,攝影師蹲了好久為龍仔度位拍攝及試咪,龍仔試咪:「噢師傅,你是在少林寺練功嗎?喂師傅,你今年多大了?卅多?喂今晚你請食飯好喎!呵呵呵。」肚餓了會開盤,跟徒弟們猜牆上木條離水平位差幾分,輸了的請食飯。龍仔做了半世紀,沒有甚麼拿不拿手,也自有一套想法,有時讓謙哭笑不得,例如客人裝修想要弄趟門,龍仔覺得還是普通門實用好看,三兩下手勢就弄好了,但謙苦惱:「咁人哋係想要趟門吖嘛!」不過,謙發現原來十個師傅有十種不同的辦事方法,我們就要觀察下次自己想做甚麼,再想想是否跟他那樣做。
工具就像木匠的好拍檔,所以他們為每把工具取名字,右邊是象鼻,大家好。
怕失敗冇前途 「最重要夠膽去做」
小店對面就是牛棚,有駐守一號攤位十三年的王振榮(榮哥)。五十年代香港的鑄造業很出名,榮哥十四歲就出來做機械鑄造,製作船的螺旋槳。後來因為污染問題被政府要求停產,鑄鐵業也淡出香港工業史。及後他走進了藝術界,由油街藝術村,走到牛棚藝術村,在一號攤位一守就十三年。現在他銅、木、石、陶及玻璃的創作都做,他幫許多藝術家鑄造雕塑,早前阿謙製作的巨型鐵筆,他也有幫忙。用沾上松節水的玻璃刀,吱一聲在玻璃上劃一刀,以刀尾後的小圓鎚一扑,玻璃應聲分為兩段。聽來簡單,但下刀角度要45度,切口界太深或太淺,啪開會不夠平,或是裏面有玻璃的泡泡,可謂易做難精。榮哥說:「最好你不斷失敗,失敗了才有成功感,若你一次成功就會驕傲了。」謙最懂榮哥的脾性,剛在附近浴室洗過澡的榮哥,赤住身穿着沙灘褲就來跟我們玩玻璃,攝影師問他要不要先穿上衣服,他氣聚丹田:「穿甚麼穿!習總來我都不穿!」喊他師傅他回你:「邊個係師傅呀!」平時工作就沉默地工作,小朋友來上堂就是玩,藝術沒得教,最緊要玩得開心。藝術要從失敗中找新的出路,如果只懂跟別人去做,做出來的都是垃圾。榮哥說:「其實我們每個人,三歲到八十三歲的思維都不同。你做的事,讓人開心己經足夠。」在他的理念裏,學乜學物甚麼都是廢話,最重要是夠膽去做而已,想太多只會故步自封。謙說:「初學鑄鐵學燒焊,榮哥弄了一次或燒了一次,你再問他任何問題他都不答的。一來好多工夫其實答不了,二來問了他也不會答,唯一能做的只有買部機回來自己不停試。榮哥喝口啤酒,「你職業訓練局咪就咁學囉!政府又要戴甚麼套甚麼套,又怕弄傷手。嘥氣啦!弄傷手最好!你傷一次就知道,不會弄傷第二次!」而且用錯的方法,也可能創出新的東西。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他們不一定要去羅馬,「你都未去做已經說要保護自己,像個機械人似的,怎工作?」沒有冒險精神,沒有承擔失敗及捲土重來的胸襟,甚麼都甭提,「我覺得這個社會不行。」偏偏現在的人怕失敗,因為失敗隨時輸身家。他連燒焊護鏡都不戴。榮哥與謙一起燒焊,是個強烈對比,謙笑說:「你見到我們燒焊會好搞笑,我會戴眼鏡,他走過來執起燒槍就燒,當然他比我純熟很多。」榮哥:「安全是靠你自己,不是靠別人去監督的。」除了學藝,謙在街上得到更多的是啟發。現代人的通病,無論你在一個地方住了多久,你都並不真正認識自己居住的社區。家人以外,你連樓下看更都不一定認識。但在十三街,他們透過製作木器認識了不同的街坊,師傅們說話總是「銀」來「銀」去,卻不吝嗇地給你講故事、傳經驗,讓你看到更多、學懂更多教育制度下不會教你的事。常說工藝式微,小舖卻證明了社會雖然把工藝淘汰,但工藝仍可在社會繼續運作。
自製玻璃飾品
這是謙第二次來界玻璃,還未能如榮哥般得心應手。
簡單方法是用玻璃刀背後的小圓鎚,墊起玻璃一壓即開。
榮哥則覺得徒手啪開玻璃,切口會比較平整。
把玻璃碎片層層叠,放到火爐裏燒,可變成獨一無二的飾品。
完成品玻璃面木茶几
青春工藝土瓜灣鳳儀街6號地下記者:陳慧敏攝影:潘志恆編輯:黃子卓美術:房 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520/19153141
【專題籽】聽音樂助減輕背痛
1 :
GS(14)@2015-05-26 08:49:20咪以為音樂只能陶冶性情,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音樂對身體健康,如治療慢性背痛、記憶衰退及增強運動表現都有幫助;而在精神健康機構接受輔導的病人當中,調查亦發現音樂和藝術治療對病人的精神健康最有效。聽音樂同背脊痛有咩關係?音樂屬於自主性神經系統,負責控制血壓、心跳、大腦及主宰情感的大腦邊緣系統,而這些系統都對音樂反應非常敏感。當我們感覺痛楚、緊張和憤怒時,會令背部的肌肉同樣緊張起來,讓痛楚持續。如果這時候能夠多聽節奏慢的音樂,便可讓血壓、心跳慢下來,從而呼吸減慢,有效減低頸、胳膊、胃以及背部,甚至是心理上的痛楚。奧地利General Hospital of Salzburg最新發表的醫學研究就建議每日聽25分鐘音樂,持之以恆至少十日的話可預防背痛,更有效提高睡眠質素。專家更建議聆聽一些古典音樂,如莫扎特或貝多芬的輕音樂,可幫助緩解肌肉痛,總之,一字記之曰:Relax!資料來源:Daily Mail記者:胡靜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525/19159316
【專題籽】政改奸人組 官唔落區我哋落
1 :
GS(14)@2015-06-15 00:55:29如非爭取真普選,假日在家瞓吓覺好過啦,烈日當空,難得他們頂得住,還很精靈。(左起:阿羊、Peter仔、阿龍)
【專題籽:港情港趣】之前高官落區宣傳政改,釀成公關災難騷,推高花生價格。高醫生小學雞式「講完」就閃人、飲茶阿姐妙語K.O.唔介意中央幫佢揀老婆的陳智思與人形垃圾筒,不過最迷離的要數政改三人組花車巡遊式落區,真係時運高先望到。仲有幾日,政改方案就於立法會表決,呢三個「奸人」盡力向市民解釋假普選之禍,腳踏實地落區派傳單。你話,邊個先係真心奸?尼采話好多真理都是以笑話形式講出來。特區政府先天缺乏幽默感,高官那種令人失笑的是低智鬧劇,不是笑話。「大專政改關注組」與「青年重奪未來」兩個社運組織成員醜化自己扮高官,組成政改奸人組,用假身份諷刺假普選,希望笑聲笑聲傳達真理。「我哋想用輕鬆方法拍片諷刺政事,吸引相對冇咁嚴肅的群眾。」他們模仿「有商有量」宣傳片,改對白照辦煮碗拍一條,好鬼抵死。
高巴坐巴士落區,你估你哋來觀光?
(上)殘廁源、行騙月娥、強國猿;(下)譚志源、林鄭月娥、袁國強。 圖片為短片截圖
早前他們仿效政府宣傳片,拍了一條設諷刺片,當中所有角色都由他們三人包辦,網民好like,大讚夠晒「小圈子」。圖片為短片截圖
這天晨早8點,他們已在化妝,準備變身殘廁源、行騙月娥及強國猿堅落區。眼都未開的我望見三人眼仔碌碌,慚愧又戥他們辛苦。讀緊大學的Peter仔笑時有酒渦,所以被委派扮林鄭。戴胸圍、着絲襪、笠假髮,穿高跟,佢話體會到女人之苦。要林鄭上身,佢話最緊要眼睛周圍碌,時不時一邊嘴角揚起奸笑,兼偶爾黑面。扮殘廁源的大學生阿羊一樣慘,黐頭套熱到核爆,扮完要撕番出來扯到皮都甩。重點是因為經費問題,濕夾臭的頭套要重用再重用!「佢哋個個都建議我剃頭,但我還是覺得有頭髮比較好,因為將來大把機會沒頭髮。」相對起來,扮演強國猿、做文職的阿龍較輕鬆,妝髮簡單,再戴副老花眼鏡就搞掂。三人化妝整頭搞足兩個幾鐘,真係殊不簡單。
Peter仔說扮林鄭才第一次化妝,但他皮膚敏感,每次都勁辛苦。
加深笑紋,戴埋假髮已經有六成似。
頭套焗住頭皮很熱,阿羊每次都流極多汗,最慘係頭套起碼要用三四次才會換新。
黐完頭套還要用粉底均勻顏色,以及用黑色筆畫番個地中海髮型,搞足半小時有多。
認真過班官
攝氏34度的正午,穿短袖衫的我幾乎熱到溶,着西裝及套裝的他們卻面不改容,在深水埗排檔揮手say hello派「2017靠佢死得」傳單。以為只有年輕人才支持他們,當日見到不少大嬸、阿叔都跟他們合照講加油。年輕的溫先生有看過他們的短片,他說:「咁曬咁熱,佢哋腳踏實地喺條街度行,嗰班官坐架旅遊巴,離地咁遠,佢哋真係辛苦好多。」A貨聆聽民意,真身只懂漠視,世道實在荒謬。他們落區會遇上支持市民,但同時也會被撐政府的人罵。當天就有一名檔主對他們講粗口。奴性強店主話「唔應該忤逆阿爺」、「我為甚麼要提名?台灣也有選舉,一樣選出大貪官。」、「叻人統治蠢人係應該」、「梁振英同曾蔭權都做得好好。」我表示膠都費事派。他們EQ高過高醫生好多,堅持耐心說道理,至對方開始無理取鬧才離開。阿龍說:「落區是為了引人注意,但如我哋沉唔住氣,同佢哋謾罵,效果就唔理想。」Peter仔補充:「我們關注組經常『洗樓』解釋政改,成日都接觸到藍絲市民,久經訓練,慣晒。」
街坊溫先生有看過他們的短片,還能說出他們的名字。他說離遠看三人扮相「幾似,冇得彈。」
有檔主要求合照,還替他們辛苦。
「政改奸人組」早前巧遇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他們與巴士合照,車上長者誤當他們是真高官,竟然跟隨他們大叫:「2017,一定死得」,笑死人咩。圖片來自大專政改關注組facebook
問他們家人朋友有冇睇片兼笑到反轉,Peter仔笑謂:「同學都唔認得我,有次朋友在WhatsApp group分享咗我哋條片,都冇人發現係我。反串look唔敢畀阿媽睇呀,佢可能會笑到爆炸,但也可能會爆血管。」食住條水,搵人扮埋689、經常指指點點的王光亞、李飛等,玩得更大,可能抽得仲應。「其實我男扮女裝,都唔知大家係咪接受到,街上有些人會話我人妖,唔知係講笑還是真係覺得嘔心,我哋仲測試緊市場口味。」看過他們之前拍的一條短片,形容假普選唔只有篩選,仲係「阿爺吮完畀你吮」,片中Peter仔飾演的行騙月娥在吮二手雞骨,同而家個方案一樣咁核突!香港人,袋,你就輸一世呀。記者:葉青霞攝影:潘志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614/19183428
【專題籽】手造飾物 戒指裏的風景
1 :
GS(14)@2015-06-15 00:55:35Shannnam是個手造飾物品牌,由廣告人Riyo於2011年成立。Shannnam是山嵐音譯,意思是山中霧氣,可遇不可求,也有隨意之象徵。Riyo中文舊名也是嵐,有山有風,飾物也正如其名,將風景濃縮在戒指裏。
Shannnam將風景濃縮在戒指裏。
戒指的設計、生產都是由Shannnam人手製作完成。
1.可否講解成立Shannnam的原因?如何想到以微縮場景融入戒指的形式做創作?我本身喜歡首飾,覺得首飾不但要漂亮,也應有故事。初初是想做關於時間的故事,自己有儲微型人物公仔,試過將公仔放入手錶,但空間及產量始終有限制,慢慢便轉變為製作戒指。我主要負責構思及設計,拍檔Howard則擔當技術指導角色,有時也會幫忙微縮場景製作,整個過程都是我們人手製作完成。2.每個場景都似乎有一個栩栩如生的故事,這些故事及主題如何構思出來?主題都是圍繞自然與人,Fragmented Chronicles系列關於大自然,Citizen系列則是關於人。每枚戒指都有名稱,如「The Path We Went Though」、「Happy Wedding」等都是較甜蜜的主題,會比較受歡迎。某些主題會較沉重,如有枚叫「The Bird」的戒指,一隻小鳥正在啄人的頭,因大自然被人類變成石屎森林,棲息地遭受破壞,於是展開復仇行動,戒指背後帶有反思的想法。3.Shannnam帶給你最大的感受是甚麼?我希望可以在這細小空間裏繼續上演不同的故事。
http://www.facebook.com/Shannnam
http://www.shannnam.com記者:劉東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614/19183438
【專題籽】兩倍心意 姊妹花手繪明信片
1 :
GS(14)@2015-06-23 09:01:19Twofold Cards是一對香港姐妹創立的手繪明信片品牌,妹妹Connie負責設計與手繪,姐姐Alice則打點其餘一切。二人成長於加拿大,因相信「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去年毅然放棄穩定工作,到台北參加Working Holiday,期間孕育出Twofold Cards。1.請介紹成立品牌背後故事?受父母影響,我們從小就習慣在節日時寫卡片,這幾年收到卡片的朋友都問Connie會否考慮賣卡片,這便是契機。Twofold Cards萌生於台灣,當時我們各自工作,閒暇時間則專注在手繪明信片上,半年前Working Holiday結束後,因想認識香港的手作與設計,也希望把Twofold Cards推廣到香港,因而選擇搬到香港。2.你們的手作有何特色之處?為何想到以這種形式做手作?我們的作品偏向簡約風格,常用圖案與特別的文字設計拼在一起。每張卡片都是獨一無二,幾乎所有作品都是客製化,例如封面可以寫上給他/她的祝福。在台灣時常聽到應在卡片寫甚麽內容,其實是一種祝福外,亦是一種問候,在當下冰冷的城市生活,偶爾收到問候會感到很溫暖。卡片也可傳達一些平常難開口的話,Alice覺得父母養育之恩難以啟齒,但離開家後通過卡片言謝,卻沒覺得很害羞。3.成立品牌有何目標或夢想?夢想是把Twofold Cards轉為全職。我們正努力擴充現有系列,希望可以延伸至派對邀請卡、包裝、家庭用品等範疇。創作圈裏尚有很多未被大眾發現的想法,我們希望能與其他品牌合作,擦出新火花。
http://www.pinkoi.com/store/twofoldcards
http://www.facebook.com/twofoldcardstw記者:劉東佩
每張卡片都是獨一無二,幾乎所有作品都是客製化。
作品偏向簡約風格,常用圖案與特別的文字設計拼在一起。
冰冷的城市生活,偶爾收到明信片會感到很溫暖。
在松山文創園區擺攤,左是姐姐Alice,右是妹妹Conni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622/1919306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