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CO剛被全面封殺!劉大鴻要做國內第一個區塊鏈技術共享平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05/164986.shtml

ICO剛被全面封殺!劉大鴻要做國內第一個區塊鏈技術共享平臺…
黑馬哥 黑馬哥

ICO剛被全面封殺!劉大鴻要做國內第一個區塊鏈技術共享平臺…

盡管TCP協議使得互聯網成立,但沒有人靠發明TCP協議賺到錢。區塊鏈的發明使得新一代價值互聯網運轉,但技術還是要和實際需求融合落地,才能創造用戶價值。

黑馬哥計劃今年寫100個初創公司的商業模式,前面有找油網、漢語掘金、迷你健身房、最會賺錢科學家、網紅創業、媒婆婚戀平臺、黃金單車、沙漠種水稻、童話帝國、高考知識變現、共享充電樁、高帥富單車……(四篇10萬+)

這三個月來,有大概20多個ICO的項目求采訪,出於慎重,黑馬哥暫未出手報道,這是爆料系列第一個區塊鏈項目,因為至少創始人看起來不太像騙子。

【黑馬高調爆料】第14篇

文 | 黑馬哥

9月4日,央行一紙令下,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近乎腰斬的行政指令,將年初以來的ICO歪風直接封殺。(有人拍手稱快,有人涕淚連連,此處省略評價500字)

在一周前,黑馬哥專訪了領主科技創始人劉大鴻,他堅持選擇在今日發布本文,並公開表示,希望做國內第一個區塊鏈技術共享平臺。

本次專訪3個半小時,共有三個層面的探討:1、區塊鏈的公眾誤區;2、區塊鏈技術共享平臺;3、應用層的落地。

公眾對區塊鏈的三個誤區

timg-2

自從2017年初以來,一輪又一輪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數字貨幣首次公開眾籌)刷新了公眾對區塊鏈的認知,尤其是比特幣相繼突破1萬、2萬、3萬的大關,更是成為一夜暴富的代名詞。

關於區塊鏈,有三個基本維度的認知誤區:1、區塊鏈=比特幣;2、所有的ICO都是騙子;3、區塊鏈現階段根本無法落地。

在商業世界里,對新鮮事物的追逐,首先醒過來的永遠是早期利益投機者,如李笑來、老貓等,他們一方面早早弄渾了原本屬於技術宅的江湖,另一方面也客觀地教育了市場,讓更多用戶關註區塊鏈。這是早期階段必經的混亂期,越早的水落石出,對整個生態越好。

在計算機專業出身的劉大鴻看來,區塊鏈是一種技術思想,未來5-10年,將會從底層改變整個互聯網邏輯,尤其在社交、遊戲、零售、媒體等多個領域會有革命性的變革。

區塊鏈不等同於ICO,產業認知仍屬早期階段。一方面,巨頭還沒有用區塊鏈技術自我變革的動機;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初創公司有需求,但不具備相關開發的能力。

在劉大鴻看來,這是一個必須All in的一個縫隙機會,去賭國內第一個區塊鏈技術共享平臺。

不做ICO,技術共享

人性都是貪婪的,劉大鴻也不例外。

從2013年開始,劉大鴻就開始關註區塊鏈;2016年二次創業創辦領主科技,最早希望利用區塊鏈的技術開發社交遊戲;盡管獲得國資背景的註入,在隨後的ICO狂潮中,一度曾經也幻想發行代幣,但掙紮數天後理性放棄。

目前,領主科技將自己定位為國內第一家將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平臺。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技術+應用架構。講清楚它,需要借助圖1。

WechatIMG19

(圖1 領主區塊鏈技術共享平臺架構圖)

由圖1可知,領主區塊鏈操作系統由OFSTRUCTURE(區塊鏈基礎設施)OFBANK(數字資產銀行)Block Chain APPs(區塊鏈應用業務)三部分組成。白皮書晦澀難懂,經黑馬哥人肉翻譯,解讀如下:

1、基於區塊鏈的ID系統

賬戶:實名制分布式賬戶系統不是一個簡單的數據庫系統,每一份數據都被秘密分割,每一個註冊管理節點均滿足可信計算標準,可被遠程驗證。

另外,用戶隱私也被充分考慮,除了公鑰hash(散列)地址,用戶看不到任何相關人的隱私信息。所有相關人的其他賬戶信息,必須在取得本人許可後,通過地址,在賬戶系統查詢。

實名和監管:在OF基礎設施中,所有交易相關人都必須經過賬戶系統的實名登記和審核,沒有登記審核的交易不能入塊。用戶還可以要求交易被監管。如此,每個驗證節點都會將交易提交監管,監管方確認相關人合法性並簽名後,方可入塊。

2、區塊鏈錢包

OFBANK:它不是“商業銀行”,本質上講,是一個結算系統。在OF的設計理念中,“市場”已經無處不在,重要的是交易結算。OFBANK可以保管、兌換和跨域交易多種類型的數字資產,比如商城積分、APP積分、遊戲裝備、賬號等。

在OFBANK系統中,OFCoin是流轉這些資產的載體,在流轉的過程中,用戶的實名信息和個人隱私都被保護起來。打個比方說,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知道你是實名的、可信的。

OFCoin:重在挖掘現實業務中那些需要獎勵和需要將獎勵價值流通的環節,是整個系統的動力之源。需要指出的是,OFCoin挖掘的是不便用法幣衡量的獎勵部分, 不會沖擊到法幣。

事實上,這是一種積分獎勵,並不是真正的貨幣。貨幣可以直接購買結算,而積分只能兌換。但是積分兌換有個問題是,A系統的積分很難用於B系統的兌換,所以區塊鏈就把這兩者打通了。好比讓沃爾瑪的積分可以和家樂福積分兌換。

3、區塊鏈應用業務

Block Chain APPs將對外開放源代碼,留出交互接口,並幫助他們在OF系統開發第三方應用程序,應用將受到監管方的審核、管理和保護。

有兩類人群將是領主區塊鏈技術共享平臺的第一波B端用戶,一類是小B企業希望對C端用戶進行獎勵,但又拿不出現金補貼的;另一類是區塊鏈領域的嘗鮮開發者。

劉大鴻表示,區塊鏈有兩個革命性的標誌:2009年,中本聰發明了比特幣,區塊鏈結出了第一個果子;2013年末,以太坊為區塊鏈加入了智能合約,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數字貨幣以外的領域;第三次革命將在一年內到來,那就是和線下的實體經濟發生真正意義上的聯系。

目前希望在區塊鏈應用層突破的創業團隊很多,領主科技算是第一波吃螃蟹的。

平臺不易 四個難題

timg-1

有位投資人說過:盡管TCP協議使得互聯網成立,但沒有人靠發明TCP協議賺到錢。區塊鏈的發明使得新一代價值互聯網運轉,但技術還是要和實際需求融合落地,才能創造用戶價值。

然而,在代幣已經確定違法的情況下,區塊鏈技術的落地並不容易,尤其是OF技術共享平臺,至少將面臨四重考驗。

難題一、技術壁壘★★★☆)

為何使用基於區塊鏈的ID,而非微信的通用ID;

如何讓一個完全公開的系統里容納隱私信息;

區塊鏈系統資產的安全主要依賴於私鑰,而私鑰管理確是一片空白;

基於區塊鏈多種應用層落地的平臺技術,遠比單一貨幣的開發更複雜;

30人的團隊如何構建平臺壁壘;

難題二、開發者價值★★★★☆

目前市場上90%的區塊鏈開發者,都使用國外開源解決方案,領主科技的技術共享能否給開發者節省開發成本、提升開發效率,尤其是技術革命帶來的價值增量,暫時是一個未知答案。

難題三、C端使用場景★★★★☆

簡單來說有五種場景:A 能否在微信微博等社交APP中通過H5簡單使用;B 下載領主官方APP的新平臺使用成本;C 新技術帶來的體驗快感;D 通用OFCoin的虛擬資產的升值空間;E 線下線上的使用場景想象。

孫正義先生說過,未來是一個以個人為中心的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需要30G的帶寬,這個帶寬就是用來處理用戶的個人資產,而這些資產就在區塊鏈存儲、交易。 

難題四、生態構建★★★

對於任何一個平臺來說,都將遵循梅特卡夫定律:如果一個網絡中有n個人,那麽網絡對於每個人的價值與網絡中其他人的數量成正比,這樣網絡對於所有人的總價值與n×(n-1)=n2- n成正比。

領主的區塊鏈技術共享平臺,其B端的開發者量級,C端的調用次數是其生態構建的基礎,量級越大市場價值也越高。

根據劉大鴻的預設描述,領主科技未來一年的規劃是:實名註冊用戶達到100萬,周活躍用戶達到10萬;活躍的智能合約(每天至少調用一次)的個數大於50個;OFCoin平均單日交易次數大於1.5萬次。

關於應用層,領主科技將先利用自身的平臺技術,開發自營遊戲《領主世界》(已完成Demo預計11月底上線);然後接入第三方應用業務來完善生態系統,維持和提高OFCoin的價值。

據悉,領主世界、華誼兄弟、攜程旅行、奧森特步跑步俱樂部正在開發或正與其合作。“第三方越多,應用場景越豐富,相當於我們的用戶價值越大。”

這也是其自認為是國內第一家開源的分布式賬戶系統的原因。

一年兩輪 千萬天使

據了解,領主科技有30多個開發人員,曾任職於Google、騰訊、百度、IBM、AMD、微博等知名企業。從教育信息來看,他們多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複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等國內外一流院校。

14bba9166e62edd875b1d05903a0e556

以下是主要成員的具體信息:

創始人劉大鴻,互聯網連續創業者,中國第二代身份證模式識別算法組負責人,分布式存儲國家發明專利發明人。2013年,他開始研究區塊鏈;2016年創辦領主科技。

聯合創始人易愛民,北京大學數學學士 、計算機系碩士,曾任8848CTO,亞信副總裁等,擅長大型技術團隊和大型項目的架構管理運營。2013年,他開始研究區塊鏈底層技術和共識算法,曾聯合創辦區塊鏈技術公司PDX。

首席科學家&合夥人李揚威,北京大學信息安全碩士,研究方向為操作系統安全與可信計算,曾發現第二個基於CPU內核的隱蔽通道“擇核通道”,北京大學因此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首席藝術家&合夥人李欣妍,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 視覺設計專業碩士  (MFA),對科技產品的藝術表現,有理論和實踐。

合夥人Water,以太坊開發專家,University of York 計算機專業, 曾任IBM、微博等團隊machine learning核心算法工程師,某大數據預測分析公司創始人&CTO。

合夥人陳天赟,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計算機專業,分布式賬號和分布式存儲專家。對區塊鏈底層通訊和賬號安全管理方面,均有研究和實踐。

目前,這支團隊分別於2016年9月、2017年6月,拿了兩輪資金——天使輪、天使+輪,總金額以千萬計。清華同方、獵鷹創投、澤清資本、場景實驗室邏輯思維創始人吳聲、華誼兄弟副總裁費麒是它的投資人或機構。

從成本的角度來看,目前,領主科技最大的成本來自人力成本,成立一年來,共計花費不到300萬元,預計賬戶現金可繼續支撐12個月,並且有新的VC在跟進。

黑馬哥點評

timg

成立1年來,領主團隊在兩個業務同時開發,區塊鏈技術共享平臺和應用場景範例《領主世界》遊戲(劉大鴻認為他們繞不開,就跟小米鐵人三項一樣),黑馬哥向通宵達旦的的創業者致敬,以下是公開點評:

1、把老婆孩子“趕回”深圳

為了此次的All in創業,劉大鴻不聽老婆命令——回深圳,獨自留守帝都創業。在招聘網站上,他會深夜回複每一個求職者的留言,而且篇幅不短;在采訪當日的晚上,帶著團隊所有人看了《十萬個冷笑話2》。他認為電影是個非常好的教材。

2、賭在風口浪尖

上有指令,ICO已經成為人人喊打的下一個P2P,這對於剛剛起步的領主科技並不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其仍然選擇在最不適合發聲的時間,公開自己的共享平臺計劃,證明一個互聯網老兵的賭性。

3、拿虛擬遊戲幣牌照 拿國資背景的錢

早在2016年,劉大鴻預判性布局,用相對低的成本拿到虛擬遊戲幣的牌照;並且在區塊鏈融資的熱潮下,非常冷靜地拿到了具有國資背景清華同方的投資,足見其長遠眼光和謀略。

4、初創技術公司通病:缺BD鐵軍

目前乃至以後,商業落地能力的大小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但在領主科技的創始團隊中,沒有市場領軍人物,甚至在全部成員名單中,亦無BD人員。

懂技術又在社交網絡網絡領域創業摸爬滾打多年的他,可以幫助團隊快速搭建底層技術框架,但TO B商業化也是其軟肋。如何打造BD鐵軍、如何找到一個打過硬仗的領軍人,是領主科技下一步亟需解決的問題。

5、1000個應用開發者

黑馬哥和創始人對賭,如果在領主科技平臺上,有1000個第三方應用開發者,我們將再寫一篇文章報道他們的落地方法論。

區塊鏈 領主科技 劉大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294

ICO迎最強監管:已發行項目要清退,新項目不準再發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04/164973.shtml

ICO迎最強監管:已發行項目要清退,新項目不準再發行
智曉鋒 智曉鋒

ICO迎最強監管:已發行項目要清退,新項目不準再發行

ICO已迎來最強監管。監管公告稱其本質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

i黑馬訊 94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今日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稱,代幣發行融資本質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即日起,已發行的ICO(首次代幣發行)項目要清退,新的項目則不準再發行。

“公將代幣發行融資定性為非法行為。其中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公還指出,融資中使用的代幣或虛擬貨幣不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實際上,首個進行ICO的區塊鏈項目Mastercoin(現更名萬事達幣OMNI)發生在2013年。與參與IPO公司不同,投資人可以使用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購買ICO項目“股票或未來收益,並獲取分紅等。

創業家&i黑馬曾在《比特幣礦工第一人:從破產到身價近億》一文中報道過的烤貓,是一個類似的項目。烤貓是一家礦機供應商,依靠挖礦和賣礦機賺取比特幣。投資人可以用比特幣購買烤貓“股票並獲取收益。在烤貓虛擬IPO時,投資人可以以0.1比特幣購買1股“股票。烤貓“股價一度增長50倍至約5比特幣。與此同時,比特幣的幣價也在增長。 

然而,烤貓卻因不久後公布的一份財報,導致“股價大跌,直至倒閉。據上文受訪對象表示,這是由於擔心其中某一代礦機不夠完美而沒有推向市場,再加上不斷分紅推高“股價,導致烤貓賬面上基本沒有余錢,還欠著員工十幾萬的工資。當時,初期參與該項目的投資人大多拋售,有些甚至因此離開比特幣行業。 

此次監管將代幣發行融資定性為非法,符合監管部門近段時間的強監管作風。對於那些投機者而言,這無疑是巨大的打擊。而對於普通投資人來說,強監管將有利於維護他們的自身利益。

ICO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299

整肅ICO--當極客的理想主義淪為投機者的暴利工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8742

2017年9月4日,一行三會、網信辦、工信部及工商總局聯合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不少ICO平臺選擇暫停業務,代幣市值應聲全線下跌。圖為比特幣中國行政總裁李啟元。(東方IC/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9月7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當極客的理想主義淪為投機者的暴利工具 整肅ICO》)

ICO本有著“技術江湖”的意味,是理想主義的產物。但今年以來,隨著投資的技術門檻降低,在“一幣一別墅” 等暴利創富神話的驅使下,大量的區塊鏈外行湧入到這個領域,ICO原有的生態也發生了改變,終於迎來監管重拳,陷入一場幣災。

醞釀一段時間之後,監管層終於出手。

2017年9月4日下午3點,在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的頭條位置,掛出了一條央行、網信辦、工信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七部委聯合發布的公告——《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其中對ICO(代幣發行融資)的定性極嚴厲:“(ICO)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公告還要求,即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妥善處置風險。

2017年7月中旬,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本次整肅ICO市場,被許多人視為是金穩會開始發揮作用的體現。

“公告發布後,央行約談了一些ICO平臺,談的主要是維穩。”一位ICO資深玩家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監管重拳出擊,代幣市場價格全線應聲下跌。比特幣20分鐘內跌去近2000元,以太幣暴跌10%。根據知名數字貨幣網站coinmarketcap的數據,從9月4日下午3點後的24小時里,該網站統計的九成以上數字貨幣大幅度下跌,有的跌幅甚至超過了60%。一時間,代幣投資者們的微信群里哀鴻遍野。

“2014年時,ICO還僅僅存在於懂區塊鏈技術的技術極客里,投資門檻很高。項目發起者寫一個地址,只有懂技術的人才能將貨幣打到那個地址上。”從2013年開始接觸數字貨幣的黃世亮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曾參與過多個早期的ICO項目。

那個時候的ICO有著“技術江湖”的意味,是理想主義的產物。但從2017年開始,隨著各種ICO平臺、ICO錢包的興起,使得ICO的門檻大大降低,普通大眾只要下載一個“錢包”,或在平臺上註冊一個賬號就可以參與。在ICO創富神話的驅使下,大量的區塊鏈“小白”(指外行)湧入到這個領域,ICO原有的生態也發生了改變。

狂歡落幕

2017年6月中旬,央行工作人員找到比特時代CEO黃天威,希望他能做一份關於ICO的調研報告。

那個時候,數字貨幣市場正迎來一波漲價潮,在圈內也流傳著多個版本的ICO造富神話。國內投資者開始熱情高漲地尋找可以投資的ICO項目,各種魚龍混雜的ICO也開始紮堆出現。黃天威通過對各個平臺進行檢索,發現在當時全國已經有四十多個ICO項目,融資規模達到了20億人民幣。而實際上,項目數字和融資金額可能會更大更多。

根據新加坡市場研究公司Smith&Crown的數據,2017年年初到6月份,全球範圍內總共才有65個ICO項目,融資規模為5.22億美元。

ICO在中國的突然崛起,令央行等監管部門措手不及。不過,對於這一新事物,央行觀望了一段時間,並沒有急著下結論。

黃天威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當時由於央行內部人士對ICO了解不多,相關專業的工作人員也不夠充足,就邀請了包括比特時代在內的多家數字貨幣機構對ICO進行調研。

黃天威是一個早期的數字貨幣玩家,他曾經歷了以太坊、The Dao等經典的ICO項目。但是當他看了今年很多項目的白皮書之後,覺得並不靠譜,項目的設想很難實現。不過,由於那時候還不斷有新投資者湧入,這些ICO所發行的代幣依然保持著上漲趨勢,還沒有出現崩盤或者發起人跑路的現象。

投資者也都沈浸在財富的狂歡中。數字貨幣網站coindesk的數據顯示,從2017年4月份開始,ICO的融資總量開始陡增。4月1日全球ICO的融資總量是3.34億美元,到了8月22日這個數字變成了17.82億美元。

在2017年7月刊的《當代金融家》雜誌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曾發表文章《數字加密代幣ICO及其監管研究》,這是中國學界和業界最早系統分析ICO的文章。在文章中,姚前認為ICO日漸成為區塊鏈項目發展的重要融資渠道之一,但同時也表示ICO的法律定位尚不明確,監管仍處於空白。

對於監管,他當時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對ICO的發行主體設定融資額度限制,對項目進行白名單管理,重點監管融資計劃,對於發行人實施持續、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強化中介平臺的作用等。不過,姚前也建議“寬容對待ICO,根據區塊鏈技術行業的特性,在上市審批、投資者限制、項目公開宣傳和推介上給予一定的包容性豁免”。

在央行的公告出臺之後,姚前婉拒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他通過短信的方式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包容並不會無底線,也不可能包容欺詐性的融資活動,不能任由ICO大行其道。”

極客的ICO

時間回溯到2013年7月31日,第一個ICO項目Mastercoin(國內譯為“萬事達幣”)啟動,該幣聲稱是一種建立在比特幣鏈上的數字貨幣和傳輸協議。當時美國警方也告誡投資者,這可能是一場騙局,但依然有500人參加,在一個月內募集到5000個比特幣,價值50萬美元。

根據coinmarketcap的統計,Mastercoin的代幣在2014年2月曾一度成為全球第七大加密數字貨幣。只不過由於該項目並未取得成功,Mastercoin的代幣後來也被湮沒在眾多數字貨幣之中了。

早期ICO最為成功的案例當屬以太坊,從2014年7月份啟動至今,三年多時間,漲幅最高時達到1000倍。根據以太坊白皮書,ICO啟動時,一枚比特幣可以換2000枚以太幣,換算成當時的市價不足1美元。

南方周末記者接觸到幾位以太幣的第一批持有者。通過參與當時ICO、持有了數千以太幣,按目前一枚以太幣兩千多元人民幣算,這批人都獲利不菲。“一幣一別墅”“暴利超過販毒”也成為炒幣圈里的流行語。

“那個時候,區塊鏈技術尚不成熟,創業團隊很難依靠從風投那里拉來投資,ICO幾乎是他們唯一的融資渠道了。”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在2016年以前,ICO基本局限在一個很小的圈子里,這個圈子里的人多是有著理想主義情懷的比特幣擁護者和區塊鏈技術愛好者。

黃世亮在2013年弄懂比特幣之後,就深深地被比特幣的魅力所吸引,成為了一個數字貨幣的專業玩家。

在他看來,早期的ICO具有“江湖”氣質,有玩家想針對比特幣做一些創新,但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就在社區里發一個帖子,比如“哥們兒想搞個項目,兄弟們給投點幣吧”。圈子里的人考察白皮書之後,如果覺得靠譜,就把比特幣打到指定地址。

那個時候,ICO項目的發起者也主要是在國外,這些項目依靠ICO籌集過來的資金,來推動區塊鏈技術的進步。

黃世亮每做一筆ICO投資之前,都會仔細閱讀白皮書,看項目是否可靠,團隊是否有實力。但是進入2017年4月份之後,他發現大量的“小白”像潮水一般湧了進來,他們只要看見ICO發起,不管是什麽項目,連白皮書都不看,直接去投,逼得他也不得不半夜起來“搶投”。

陳榮也是早期的數字貨幣玩家。2014年2月,第一個號稱“比特幣2.0版本”的比特股啟動了ICO(目前公認的比特幣2.0版本是以太坊),陳榮用自己的比特幣換了一些代幣,成為第一批比特股的持有者。因為“比特幣首富”李笑來曾是其投資方,比特股在國內的玩家圈子里廣為人知。

陳榮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那個時候的ICO另一個特征是“捐贈”性質。所謂捐贈就是,投資者投完之後,並不會在短期內得到回報,而是當項目取得一定進展後才有。比如比特股,參與ICO的捐贈者只是在比特股的數據庫里擁有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代碼,當比特股成功上線時,捐贈者才能根據這個代碼獲得一定的代幣。

投機者湧入

從2017年開始,小白和投機者大量湧入ICO市場,其背後有兩大技術助力——更為便捷的錢包和提供增值服務的推廣平臺。

以前的ICO,投資者需要用錢包自己打進發起者公布的地址。“但那個時候的錢包很難用,如果不懂區塊鏈的技術,根本就用不了。”陳榮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便捷的錢包開始出現,投資者只需要往錢包里充值就可以實現交易,“技術門檻大大降低了”。

所謂“錢包”,是一種投資工具,類似於一些理財產品App,只不過ICO錢包交易的不是人民幣、美元,而是以太幣、比特幣等數字貨幣。

陳榮曾是火幣網負責技術的高級經理,2016年10月從火幣網離職創業,他從2017年6月份開始轉向錢包的研發,研發方向是可以在比特幣系和以太坊系通用的錢包。

據他介紹,目前的ICO分為三大派系——比特幣系、以太坊系和US系,比特幣系就是指ICO的發起人只接受比特幣投資,以太坊系則只接受以太幣投資,US系則是另外小幣種的投資方式,影響較小。

ICO平臺的出現則讓普通大眾更容易找到ICO項目。ICO項目可以直接在ICO平臺上發布,有的平臺甚至還會為ICO提供宣傳服務。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2017年7月份發布的《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顯示,從ICO平臺看,融資金額最多的前三大平臺分別為ICOAGE、ICOINFO和ICO365,市場占比分別為30.7%、22.9%和10.6%。

前兩大平臺分別成立於2017年的3月份和7月份。根據ICOAGE官網的數據,該平臺目前的融資總額超過1.7億美元,參與人數超過6萬人,發起項目超過30個。ICOAGE也能夠為ICO發起方提供包括新聞發布、投資路演、文案翻譯等多種“公關和市場服務”。而僅成立一個多月的ICOINFO,也已成功發起了二十多個ICO項目。

除了這三大平臺外,還有不少較小的平臺,如幣眾籌、幣投資、ICOCOIN、聚幣網、幣籌網等。其中有一些網站已經不複存在。比如幣籌網,2017年6月份,南方周末記者曾在該網站上看到,當時有25個已經完成和正在進行的ICO項目,其中不少項目已經完成了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融資。但是,目前該網站已經搜索不到了。

代幣的本質

不少人將這次震蕩稱為“904幣災”,在一些ICO的QQ群里也是哀嚎一片,聲稱自己在這次“幣災”里虧損了幾十萬元。不過,“幣圈”的災難或許是“鏈圈”的幸運。

在專業的數字貨幣世界里,有著“幣圈”和“鏈圈”的區分。所謂“幣圈”就是專註於“炒幣”的圈子,而“鏈圈”則是專註於區塊鏈技術研發的圈子。在早期很長一段時間里,鏈圈主導著數字貨幣世界,但隨著投機者的進入,更善於炒作的幣圈,開始接過主導權。

各種眼花繚亂的ICO項目的上馬,也使人們逐漸忘記了代幣的本質。2008年比特幣面世時,其創始人中本聰在白皮書里這樣定義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作為眾多數字貨幣的“原幣”,比特幣的本質其實是一種區塊鏈技術,貨幣功能只是其中一種,並不是最終目的。

代幣則是與原幣相對的一種數字貨幣,影響力最大的代幣就是以太幣。而在以太坊的體系里,以太幣又成為了一種“原幣”,以太坊系的ICO募集的就是以太幣。2014年以太坊出現時,白皮書的定義是“下一代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平臺”,以太幣則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激勵機制。

“在區塊鏈世界里,經濟激勵是不可缺少的方面,如果沒有經濟激勵,就不會有人願意付出資源了。”以太坊全球核心研發者成員之一陳銘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比如比特幣,它所構建的強大且安全的數據庫,靠的是礦工提供的源源不斷的算力,礦工所獲得的激勵就是比特幣。以太坊也是如此,以太幣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對研發者和礦工的激勵。在以太坊白皮書中,維塔里克曾對挖礦進行專門介紹,“攻擊者如果要想攻擊區塊鏈,那麽就需要擁有比區塊鏈上更大的算力。礦工們挖礦過程所貢獻的算力,就是在增加攻擊者的攻擊難度。”

與此同時,由於越來越多的ICO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上進行,市場對於比特幣和以太幣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這兩個幣種的市值也水漲船高。

在代幣圈子里,區塊鏈技術被視為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的重塑者、革命者,它的去中心化、社區化運營會使得工作更為簡單、高效,可以廣泛地應用在金融、保險、房地產等領域。

不過,由於區塊鏈技術是開源的,很多新的數字貨幣項目只是將比特幣或以太坊的代碼做一些修改,經過包裝後便粉墨登場,並沒有太多創新。有的項目,甚至與區塊鏈技術毫無關系,只是在白皮書里簡單描述一個美好的願景。在國外,很多新上線的ICO項目都會在專業網站如coindesk實時公布自己的進展,以供投資者監控,但ICO進入中國之後,這些環節也都省略了。

(應受訪者要求,陳榮和陳銘是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91

ICO大逃亡:45個項目、16家平臺火速撤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005/165457.shtml

ICO大逃亡:45個項目、16家平臺火速撤離
零壹財經 零壹財經

ICO大逃亡:45個項目、16家平臺火速撤離

虛擬貨幣距離區塊鏈商用化越來越遠...

來源 | 零壹財經(ID:Finance_01)

作者 | 東東

9月30日是火幣網、OKCoin等比特幣交易平臺停止交易的最後期限。至此,國內比特幣公開集中交易宣告死亡。

9月4日,央行等7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下稱“公告”),對ICO定性“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且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公告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妥善處置風險。

隨後,北京、上海兩地相繼傳出消息對ICO平臺進行清理整頓,要求各個平臺開始著手進行各個項目的清理退幣等工作。

timg (1)

北京方面要求,各平臺應於9月5日16:00前向北京市整治辦、央行營管部報送七方面的詳細資料,包括:

1.自成立以來已完成ICO項目的數量、項目完成時間、融資規模情況、平臺註冊用戶數量、ICO累計參與人次;

2.募集的虛擬貨幣存放地址、流向及使用情況,是否已經變現及變現後的用途;

3.對上線的ICO項目是否進行過項目真實性審查、技術可行性和應用價值評估;

4.ICO項目主體具體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團隊成員構成、聯系方式、運營主體、辦公場所等;

5.代幣融資交易平臺股東、實際控制人、高級管理人員、財務負責人、核心技術負責人基本情況;

6.ICO項目費率及平臺收入情況;

7.公司銀行賬戶及關聯賬戶情況。

上海方面則是在14日傳出消息稱,海市金融辦已經開始對轄內多家比特幣交易平臺下達"口頭指令",關停交易平臺,使其退出市場。時間結點定在9月底,口徑從嚴。

timg (2)

據微信公眾號“每日幣讀”統計,目前已有45家項目方退出,其中絕大部分已經完成了退幣或回購工作。包括Achain、Askcoin、ATMatrix、ATMchain、阿希幣、愛科幣、BCIA、Beico、Bytom、幣乎、Credo、超級天網、Delphy、Energo、ETCchain、公信寶、Genaro、HMS、KCT、流量礦石、Lampix、Loopring、墨鏈、Metaverse、Powerfans、Primas、菩提、量子鏈、Ownership、歐鏈、瑞資鏈、Sigma、投票鏈、鈦鏈、Tron、Ugchain、UIP、萬維鏈、唯鏈、沃爾頓鏈、玄鏈、域鏈,YOYOW、印鏈、政務鏈。

以下虛擬代幣交易平臺已經關閉人民幣充值渠道,最晚在11月30日之前關閉網站:

比特幣中國

已關閉數字資產與人民幣充值功能。

9月30日12:00關閉所有交易功能。

10月30日12:00為平臺數字資產與人民幣提現最後截止日期。

比特幣中國礦池(國池)業務將不受影響,繼續正常運營。

比特兒

國慶期間平臺虛擬幣充值交易提現均不受影響。

已經關閉註冊和人民幣充值業務。

1-2個月內停止人民幣交易業務,充值和提現正常。

眾股網

9月28日12:00將停止登錄服務,資產未提出用戶請務必盡快提出。

9月28日12:00之後,人民幣資產不超過400元的用戶將統一使用話費充值方式進行強制清退。

用戶人民幣資產大於400元以及其他資產未提出的請及時聯系客服單獨處理。

雲幣網

國慶假期後為僅有小數ANS的用戶統一兌換成人民幣,兌換價格與實時市場價格保持一致。

10月5日00:00暫停QTUM提幣,並將為未提出QTUM代幣的用戶進行ERC20代幣和主網QTUM幣的兌換,QTUM提幣將在兌換完成後恢複。

19800網

已停止全部幣種的交易。

9月30日12:00停止網站的所有服務。

9月30日12:00之前完成人民幣與虛擬幣的提現。

9月30日24:00後,平臺將正式關閉,不再提供服務。

聚幣網

已停止ETC交易,請及時轉出至其他平臺或錢包。

所有用戶在9月30日24:00之前完成賬戶資產的提取。

9月30日24:00之後將正式全面關閉,不再提供服務。

比特時代

10月31日平臺全面關閉。

火幣網

已開放BCC提現業務。

10月10日前提幣額度為50BCC/天。

10月10日12:00起,提幣額度改為200BCC/天。

後面可能會根據市場情況再做調整。

已暫停註冊、人民幣充值業務。

9月30日前通知所有用戶即將停止交易。

10月31日前,依次逐步停止所有數字資產兌人民幣的交易業務。

幣交所

已關閉網站註冊。

9月25日全網交易功能關閉,逾期將按市場價兌換成人民幣給用戶。

9月30日網站關閉所有交易。

10月30日網站徹底關閉,關閉期間提現不受影響。

大紅火

推遲平臺關閉公告,具體變更如下:

9月30日12:00網站停止服務;

9月30日之前完成賬戶存留資金的提現。

9月30日之後平臺正式關閉,不再提供中國地區服務。

OKCoin幣行

已暫停註冊、人民幣充值業務。

9月30日前通知所有用戶即將停止交易。

10月31日前,依次逐步停止所有數字資產兌人民幣的交易業務。

各幣種人民幣交易業務停止,具體安排另行公告通知。

幣久網

已停止註冊、人民幣充值業務。

9月30日前通知所有用戶即將停止交易。

10月31日前,依次逐步停止所有數字資產兌人民幣的交易業務。

B8網

已停止註冊並停止充幣充值業務和所有交易業務。

9月30日前將資產提出B8網。

元寶網

已停止註冊。

9月28日20:00,停止網站交易,可正常登錄,提取用戶資產。

中國比特幣

已暫停註冊、人民幣、數字資產充值業務。

充幣、提幣、提現業務正常。

9月30日前停止交易,屆時將強行關閉交易。

各幣種的具體停止時間以公告為準,最遲不會超過10月31日。

幣空間

已停止註冊、充值業務。

9月29日前完成賬戶存留所有資產的提現。

9月30日網站停止服務。

timg (4)

據零壹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9月11日,至少有73家平臺曾開展ICO服務。目前,48家平臺已宣布暫停違規業務,包括中國地區的ICO項目發布以及代幣交易服務;另有14家平臺網站已無法打開。這73家平臺中,2017年上線平臺為47家,2016年上線平臺15家,未披露上線時間的有9家,另外2015年有2家。

蘇寧金融研究院薛洪言認為,在本次監管過後,虛擬貨幣距離區塊鏈商用化越來越遠,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種脫實向虛。這個問題,可能才是虛擬貨幣市場的根本性挑戰。失去了區塊鏈發展的支撐,虛擬貨幣的發展勢必會面臨更多的阻力。以此次ICO監管為契機,不排除整個虛擬貨幣市場正迎來一個真正的分水嶺。

ICO 比特幣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968

蘋果市值突破9000億美元;騰訊否認參與區塊鏈ICO;茅臺2018年收入目標900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14/166901.shtml

蘋果市值突破9000億美元;騰訊否認參與區塊鏈ICO;茅臺2018年收入目標900億…
靜靜 靜靜

蘋果市值突破9000億美元;騰訊否認參與區塊鏈ICO;茅臺2018年收入目標900億…

實現混改企業增量發展,要內附筋骨,外練皮肉。要引入民企靈活、市場化管理機制、激發活力;引入企業發展需要的高新人才,尤其註重年輕團隊培養;註入成本,積極對接資本市場,多渠道增厚資本實力;打磨產品、明確優勢、差異化發展。

【黑馬高調早報】第909期

文 | 靜靜

頭條:CES“黑科技”大盤點

1、CES落幕 人工智能霸屏

第51屆CESHigh到停電之余,2017年的黑科技們,也集中在這幾天放出了大招。無人駕駛仍然是展會上一大主題,AI+中國速度,則成為了貫穿今年CES的主題。接下來,一起來看看今年CES的主要產品吧~

AI芯片&無人駕駛

①英特爾:發布全新自動駕駛平臺

英特爾的自動駕駛汽車配備了12個攝像頭、雷達、激光掃描儀和來自Mobileye和英特爾的計算技術,可為汽車提供180°視野,且感應的最遠距離為300米。

0

英特爾還宣布推出全新自動駕駛平臺,該平臺整合了汽車級英特爾淩動處理器和2個Mobileye Eye Q5芯片,為3到5級自動駕駛提供了一個具備行業領先的可擴展性和多功能性的平臺。

②英偉達:發布“最強”AI芯片

英偉達推出的首批Xavier擁有超過90億個晶體管,號稱是迄今為止最複雜的系統級芯片,研發歷時四年,研發投入高達20億美元。

微信圖片_20180113234700

③百度:無人車“夜航”,更新Apollo2.0

百度正式推出能夠實現簡單城市道路自動駕駛的Apollo2.0自動駕駛平臺,具備最開放、最完整、最安全的自動駕駛能力,支持簡單城市道路自動駕駛,並會推出場景化、商業化的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全面支持Intel、NVIDIA、NXP、Renasas四大主流計算平臺。

微信圖片_201801132347002

④圖森未來:發布自動駕駛原型卡車

最新 L4 級 (SAE) 自動駕駛卡車有著地道的美國範兒,改裝自美國頂級卡車制造商彼得比爾特提供的長頭卡車。

微信圖片_201801132347003

⑤豐田:e-Palette概念車正式亮相

豐田展示的e-Palette概念車,具備自動駕駛的功能,可以掃描車輛周圍 200 米的範圍,能隨時感應車身附近的行駛環境,監控路面碎片以及附近的行人。

微信圖片_201801132347004

⑥博世:公布互聯與社區泊車系統

博世展出的系統其能夠幫助駕駛者找到住宅區與商業區較為難尋的停車位。此外,智能停車庫基礎設施通過連接車載軟件,成為了實現自動泊車的關鍵技術。

11

智能家電

①三星:推出“The Wall”電視機

The Wall采用了Micro LED自發光顯示技術,每一個像素點都能定址控制且可以單點驅動發光。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電視機能讓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電視的大小

微信圖片_201801132347006

②創維:展示AMOLED柔性顯示屏

5.2英寸AMOLED柔性顯示屏是中國第一個全彩色、柔性AMOLED顯示屏,其厚度0.01毫米,重量不足1g,可在彎曲與折疊狀態下實現圖像和視頻顯示,未來柔性屏可廣泛用於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汽車儀表、電視等領域,顯示科技將從平板時代走向柔性時代。

微信圖片_201801132347005

③海爾:一站式智慧成套解決方案

海爾展示了全球首個一站式智慧成套解決方案,以開放生態圈為基礎,以物聯網為聯結,以馨廚、魔鏡等“網器”為交互控制中心,包含智慧客廳、智慧廚房、智慧浴室等5大空間,體驗區帶來了全屋節能、全屋凈軟水、全屋采暖能等5大解決方案。

222

手機

①華為:Mate 10 Pro將正式進入美國市場

微信圖片_201801132347007

②vivo:發布X20Plus屏下指紋版

vivo

機器人

①本田:展示越野機器人

微信圖片_201801132347008

②LG:發布商用機器人CLOi

12344

③科沃斯:擦窗機器人新品無線窗寶WA3

微信圖片_201801132347009

@夢回舊景撞 :不管怎麽說,無人駕駛必定會是時代進步的標誌,新事物與舊原則沖突實屬正常,需要時間磨合與改變~期待看到無人駕駛普及…

@狂想曲褲 :無人交通工具來了,地球無人還遠嗎

@隱忍黑衣人:預計5年內能完全達到L5級別,駕駛員似乎要改行了

@大笨 :好東西,2020年弄個150寸先

@落葉一般墮落 :這些技術就證明了我們國產還是很牛逼的,在很多方面都是不比外國的東西差

@全球汽車觀察團:追尋自己的皇冠從來不用顧忌別人的眼光。無論球場上還是自動駕駛汽車上,都是如此無畏的勒布朗,也是如此無畏的英特爾!

@眉飛色舞墳:百度的無人駕駛大概在世界也是前衛的,怪不得那麽財大氣粗……

國內新聞

2、淘寶上榜美國黑名單 阿里稱自己是政治化犧牲品

騰訊科技1月13日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連續第二年將淘寶網列入黑名單,原因是懷疑這家購物平臺銷售假冒產品。阿里聲明稱:基於貿易保護主義擡頭,阿里巴巴再次成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高度政治化環境下的犧牲品,該名單僅僅針對非美國國家。

192224117

@哎呦餵啦嘿:要是阿里巴巴進入美國,還不得把美國公司都搞破產

@淚如雨下時:一分錢,一分貨!什麽叫假?不喜歡,退啊!

@說點真話看看:在淘寶,以前還是買了很多假貨的。現在估計不多,好歹也是個牌子就是不出名的。

3、騰訊聲明:區塊鏈從未與任何機構就ICO交易進行合作

近日,部分機構和個人打著與騰訊區塊鏈合作的旗號,從事代幣發行或交易相關活動。對此騰訊聲明稱,騰訊區塊鏈是完全自主研發的區塊鏈底層技術,一直致力於構建區塊鏈開放服務平臺,用以解決商業企業間的信任問題。騰訊區塊鏈從未以任何形式參與代幣發行或交易相關活動,也未與任何機構展開此方面的合作。

4、迅雷“鏈克”遭互金協會點名 周五收盤股價暴跌27%

鳳凰國際iMarket訊,最新行情顯示,迅雷周五股價大跌,截至收盤,迅雷股價下跌6.27美元至16.63美元,跌幅達27.38%。因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12日晚間發布關於防範變相ICO活動的風險提示,提示指出,以發行迅雷“鏈克”為代表,一種名為“以礦機為核心發行虛擬數字資產”(IMO)的模式值得警惕,存在風險隱患。

迅雷

@殺逆無雙 :吃瓜群眾表示,迅雷畢竟還是大企業,可信度還可以吧

@夢幻韻味:能在中國生存,很牛逼的,趕緊考慮海外發行交易,放棄中國,又是一個百倍幣

@m1fen9:擊鼓傳花的遊戲誰是最後的接盤俠

5、監管叫停部分銀行APP從事證券開戶交易,銀證合作未來存疑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有股份制銀行已通知客戶,因監管要求,從2018年1月15日起,銀行APP將暫停證券開戶及交易。已在銀行APP開立的證券賬戶的交易操作,可以通過券商官方APP進行。券商也同日告知客戶,因近期業務調整,即日起將暫時停止在銀行APP平臺上的證券服務。

6、委貸私募不予備案 意在全方位整治影子銀行業務

網易財經1月13日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在資產管理業務綜合報送平臺發布《私募投資基金備案須知》,明確私募基金不得通過委托貸款、信托貸款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從事借貸活動,“私募基金的投資不應是借貸活動”,委貸私募直接“中槍”。

7、菜鳥網絡總裁萬霖:和京東物流未嘗沒有合作的機會

菜鳥總裁萬霖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誌》采訪時談到,菜鳥對所有人開放,和京東未嘗沒有合作的機會。但前置條件是希望合作方也抱有一個開放的心態,願意加入到一張全球性的網絡,加入這個大閉環中間來,而不是說把流量吸到他那里,自己做小閉環,那樣誰也不會願意的。2017年京東把百世物流和天天快遞從他們的平臺上給踢出去的動作,會覺得他是希望吸別人的流量來自己做閉環,而沒有看到他願意把流量拿出來反哺這個大的生態。

萬霖

8、南京多家“類錢寶”平臺人去樓空 或張小雷自首引發連鎖效應

華夏時報1月12日訊,錢寶網張小雷自首後,南京的類錢寶平臺也遭到了擠兌。蛙寶網和小生優服兩家平臺在錢寶網張小雷自首消息傳出不久後,均出現提現困難等情況,且最終均以“人去樓空”告終,據核實,蛙寶網目前已經被立案,小生優服投資者也已報案。

9、多處比特幣“礦場”停機,多省涉比特幣投資賬戶遭凍結

1月13日經濟觀察報訊,目前中國多個省份,特別是比特幣礦場集中的四川地區已經在清查中,清查工作由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辦領導工作小組牽頭。一位四川地區的比特幣礦主表示,該地的一些礦場已經進入停機的狀態,正在等待政府的下一步監管政策。此外,2018年年初以來,黑龍江、湖南、河北、廣東等多個省份均出現了比特幣場外交易、比特幣礦機交易相關聯銀行賬戶被凍結的情況。

123

@君之強悍:一臺電腦配八個高功率的顯卡。當然費電。電腦城一臺礦機兩萬多。可以去看看

@星恆:浪費能源的遊戲!完全沒有經濟效益!

@上一個號帳號密碼忘了:比特幣的政策應該只出不許進,把國內多余的能源換美元,多劃算

10、我國將建立反映數字、共享經濟統計制度

人民網1月13日訊,在12日召開的全國統計工作會議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18年將加快構建新時代現代化統計調查體系。其中包括探索計算工業發展質量指數,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雙創發展等統計指標體系研究;研究建立反映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的統計制度;繼續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體系。

11、P2P備案大考正式開卷 分析師預計超半數平臺被淘汰

證券日報消息,隨著P2P整改驗收“57號文”的發布,P2P備案進入倒計時階段。分析師張葉霞預計,在備案過程中,會有超過半數的網貸平臺被淘汰。現在仍存在1900多家P2P平臺,最終成功備案的可能不超過1000家。

12、上海街頭現“共享圖書艙” 掃碼開艙秒借秒還

東方網1月13日消息,近日,上海街頭出現一種“共享圖書艙”,用戶在交納押金後,便可通過手機掃碼開艙借閱或歸還書籍,便捷的操作使其成為不少“書迷”們的新選擇。記者在位於上海尚街Loft的“共享圖書艙”處看到,這種“共享圖書艙”一共5層,每層有近30本書。書籍類型主要是近年來的熱銷書以及經典作品,包括《人民的名義》、《三體》、鬼吹燈系列等。

書享

13、茅臺集團:2018年收入目標含稅900億

證券時報1月13日消息,2017年茅臺銷售收入764億元,同比增長50.5%,超年度計劃27個百分點。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表示,2018年目標含稅收入900億元,同比增長18%以上。

14、衛星發射殘骸空中高速墜落:現場火光四射如大片

新京報訊,1月12日7時50分許,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德保縣一衛星發射殘骸從空中高速墜落,現場火光四射,宛如大片。據德保縣人民政府稱,墜落物體是火箭三級助推器,德保縣人武部已派人至現場處理,無人員傷亡。

國際新聞

15、美國通用欲明年量產無人駕駛汽車,用於公共網約車服務

新華社芝加哥1月12日電,美國通用汽車公司12日宣布,已向聯邦交通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準備在2019年投放量產無人駕駛汽車,用於公共網約車服務。這將是美國首款量產的無人駕駛汽車。在汽車企業競相研發無人駕駛車的背景下,通用汽車通過收購矽谷的一家科技公司加快無人駕駛技術開發,如果獲得上路安全許可,通用的這款無人駕駛車將在2019年開始服務公共網約車。

16、美國財政部長努欽警告稱反對比特幣成為下一個“瑞士銀行賬戶”

日前,美國財政部長努欽表示,他將與20國集團合作,防止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成為匿名瑞士銀行賬戶的數字對等物,並確保“壞人不能用這些貨幣做壞事”。

@靜水流深:難以想象瑞士銀行賬戶里的錢今天多一倍,明天少一半。

@codafox:老美重量級的人物不斷跳出來給比特幣打氣背書,那麽以前模糊不清的“中本聰”其人大家心里有數了麽?真的是一個人麽?

@三無槐:比特幣,美國剪世界經濟羊毛的新發明。

17、夏普、JDI將競爭蘋果OLED屏幕訂單 挑戰三星壟斷

新浪科技訊,據供應鏈消息人士透露,富士康旗下的夏普以及日本顯示面板廠商Japan Display(JDI)都在準備競爭蘋果的OLED顯示面板訂單。加上此前的LG,目前已經至少有3家廠商準備挑戰三星在OLED面板上的壟斷地位。

18、外媒:尼泊爾接入中國寬帶 打破印度網絡壟斷

尼泊爾將從1月12日起通過中尼兩國邊境處一個光纖連接點接入中國寬帶,結束印度在尼泊爾寬帶領域占據的壟斷地位。尼泊爾電信部門發言人維迪雅說:“現在我們僅通過一個點與中國連接,但這個數字可能會在未來增加。”

尼泊爾

19、英特爾芯片漏洞門泄露 市值蒸發200億美元

據中國經營報消息,自美國科技博客The Register於2日披露芯片級安全漏洞Spectre、Meltdown以來,英特爾、ARM、AMD、蘋果、IBM、高通、英偉達等都已承認自家處理器存在被攻擊的風險。全球芯片業“老大”英特爾更成了最大輸家,從2日到11日市值縮水204億美元,同期老對手AMD股價則漲幅接近10%。

20、谷歌關閉Chrome家長控制功能,今年晚些時候將推出替代品

新浪科技1月13日訊,Google 正計劃為 Chrome 瀏覽器推出一套全新的家長控制功能。在本周發送給當前用戶的一封電子郵件中提到,2013 年以公測形式推出的“Chrome 監督用戶”功能,將很快被關閉。這項功能允許家長在設備上鎖定 Chrome 瀏覽器,包括組織某些網站的訪問、保持網站的歷史訪問記錄。從 1 月 15 號起,Chrome.com/Manage 這個網頁版遠程管理功能也將不再可用。

谷歌

21、“降速門”又如何?蘋果市值突破9000億美元

北京時間13日訊,即使“降速門”負面影響仍存,蘋果公司股價依舊實現上漲,突破9000億美元大關。截至美國時間12日收盤,蘋果收漲1.03%,刷新收盤紀錄高位至177.09美元,2018年已漲逾4.6%,市值達到9008.667億美元。

蘋果

@唯一:你讓那些唱衰蘋果的水軍怎麽過呀?太難了。

@輝哥:不敢正視別人的優勢!是很可怕的事。

@隊長是我別開槍:9000億美元啊,臥槽。這是錢多得燒都燒不完啊。

今日思想

CES 阿里巴巴 淘寶 騰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153

淘寶全面禁售虛擬幣、區塊鏈寵物、ICO服務等虛擬貨幣類商品

4月11日,淘寶網發布《<淘寶禁售商品管理規範>關於虛擬貨幣類商品規則解讀變更公示通知》,進一步明確了虛擬類商品禁售範圍,增加管控基於區塊鏈技術生成的數字化產品的衍生服務。

具體情形包括但不限於:比特幣、萊特幣、比奧幣、誇克幣、無限幣、可可幣、便士幣、PPCoin、NameCoin等數字貨幣;技術性質、生成機制與數字化貨幣相同的商品,如區塊鏈寵物;獲取數字貨幣的教程、攻略及軟件;為ICO及數字貨幣提供的衍生服務,如技術開發、商業策劃、中介、營銷、代理等。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與變更前的虛擬類商品禁售規範相比,新的規範主要增加了禁售基於區塊鏈技術所開發的商品,如區塊鏈寵物以及ICO相關衍生服務,例如售賣ICO白皮書模板等。此前,禁售範圍僅針對各類虛擬幣,比特幣挖礦教程攻略以及礦機配套的硬件和軟件。

通知要求淘寶商家遵守此前七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並稱此類數字貨幣及同類數字產物,極易發生用戶投機及違規融資集資風險,任何機構不得為其提供任何機構不得為其提供交易、兌換、定價、中介、支付等服務。

通知還稱,此次規則變更於2018年4月10日進行公示通知,將於2018年4月17日正式生效。賣家嚴重違規行為,每次扣十二分;情節嚴重的,每次扣四十八分。

截至目前,淘寶網上依然可以搜索到區塊鏈寵物、代寫ICO商業計劃白皮書等相關商品服務鏈接。

區塊鏈寵物價格從上千元到十幾萬元不等,但與之前相比,隨著監管的收緊,售賣ICO白皮書的情況已大幅減少,此前,有賣家售賣ICO白皮書,一份售價從數十元到上萬元不等,銷量大的賣家銷售量可達近千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123

幣圈自媒體亂象叢生遭強監管,盛松成:未來中國對ICO監管將更嚴

虛擬貨幣又迎一波強監管。

21日,部分微信公眾號涉嫌發布ICO(首次代幣發行)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並被永久封停賬號。

22日,北京朝陽區金融社會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知,要求各商場、酒店、賓館、寫字樓等地不得承辦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推介宣講等活動。

23日,江蘇省金融辦向13個設區市政府分別發函,將互金整治拓展到虛擬貨幣及ICO等領域。自2017年9月4日七部委《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發布以來,針對虛擬貨幣領域的嚴監管已持續了近一年。

截至目前,在對ICO平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的清理整頓方面,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與此同時,防範ICO、虛擬貨幣亂象仍然任重道遠,風險仍在蔓延。

“風險更隱蔽,治理更困難、管理更複雜、傳染更快速。”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認為,這是當前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型金融業態或模式的通病。“平臺通過境外註冊,境外交易,通過互聯網金融的手段,資金在無法監控的情況下,繼續進入虛擬貨幣市場,之前的監管效果很難體現。”

針對ICO亂象,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盛松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一直以來主張虛擬貨幣本質上不是貨幣,並預計未來中國對ICO監管會更加嚴格。

幣圈自媒體亂象叢生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北京市朝陽區金融社會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已於8月22日下發《關於禁止承辦虛擬幣推介活動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商場、酒店,賓館、寫字樓等地不得承辦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推介宣講等活動。

“鼓勵區塊鏈,但反對虛擬貨幣,有些虛擬貨幣的推介活動就是打著區塊鏈的名目在做。”有接近北京其他區域金融辦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尚未對所管轄區域下發相關文件。但他表示,此項工作其實自去年來就已開展,禁止管轄區域所屬場所承辦虛擬貨幣推介活動。

對於虛擬貨幣的線下推介活動,一位接近上海金融辦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對於各個區域均有要求,如果了解到相關違規情況,監管也會介入,叫停相關宣傳推介。”

根據《通知》,為保護社會公眾的財產權益,保障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地位,防範洗錢風險,維護金融系統安全穩定,根據全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進一步開展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清理整治的通知》規定,要求各商場、酒店,賓館、寫字樓等地不得承辦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推介宣講等活動。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李虹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舉在金融消費者教育方面,首先有效的保護了金融消費者的投資權益,讓投資者不至於被虛假信息再次誤導。同時在投資者引導方面,免除了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可能會遭遇的市場操縱、洗錢等風險。

此前,ICO非法集資等風險備受關註。隨著虛擬貨幣交易所的清理整頓,一些國內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相繼宣布停止人民幣交易業務,但與此同時,部分平臺將註冊地和服務器搬遷至境外後,仍向炒幣者推薦註冊在境外的交易平臺。

8月21日晚間,多個涉及區塊鏈和虛擬幣領域的微信公號被停止使用。例如,一些微信公眾號頁面顯示“由用戶舉報並經平臺審核,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

“幣圈投資者的投訴是主要原因,微信公眾賬號有投訴處理機制,大量投資者通過微信公眾號投訴這些微信公眾號大號,所以被封。”李虹含表示,有幣圈微信大號存在虛假宣傳、誤導投資者投資虛擬貨幣的問題。

“部分區塊鏈媒體甚至和虛擬貨幣的發幣方項目方聯合起來,利用股市操作手法,在某些虛擬貨幣上坐莊,對虛擬貨幣采取暴漲暴跌的操作,俗稱‘割韭菜’,導致部分虛擬貨幣投資者損失慘重。”李虹含稱。

“錯誤的投資理念,扭曲的理財價值,甚至錯誤的人生價值觀,只是第一個方面。”尹振濤稱,公眾號問題也是之前監管效果不及預期的一個重要原因,自媒體宣傳誤導投資人繼續投資和參與虛擬貨幣,亂象叢生。

他表示,更複雜的方式還有自媒體通過廣告、軟文拿黑心錢;自媒體直接拿虛擬貨幣公司的投資;有自媒體在推銷ICO項目之前,要求免費獲得一定數量的代幣,通過炒高後提前退出;還有自媒體通過寫軟文等操控價格。

還有部分區塊鏈媒體聯合發幣方,對虛擬貨幣進行暴漲暴跌的操作;虛假宣傳、誤導投資者投資虛擬貨幣等問題已經觸碰到了法律紅線。

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認為,為參與傳銷幣項進行宣傳的媒體和提供技術支持的軟件外包公司主觀上明知或應當知道是犯罪活動,仍為其提供幫助,或者特定技術開發只能用於犯罪行為的,將構成幫助犯。

“應定的具體罪名與刑罰當依據傳銷幣發行、運作的本質邏輯,侵害的法益重大性等,依正犯的罪名及刑罰從輕處理或者以單獨的罪名進行刑事處罰。”肖颯稱。

排查風險,地方監管再發力

23日,根據人民日報報道,江蘇省金融辦全面梳理省內各類金融風險,向13個設區市政府分別發函,提示包括特定風險點在內的風險,督促逐一建檔、逐項處置。持續開展互金專項整治,並將整治領域拓展到虛擬貨幣、ICO、校園貸、現金貸等,對摸底排查階段確定的重點對象進行現場檢查和處置。

一位接近上海金融辦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針對虛擬貨幣、ICO的風險排查工作上海自去年就已經開展。“上海基本上虛擬貨幣、ICO平臺已經沒有了,原有的或關停,或跑路國外。目前,如果經監測或投資者舉報,發現一家查處一家。”

也有某省金融辦人士表示,針對虛擬貨幣、ICO等風險排查,其所在省市最近確實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開展很多工作”。

實際上,監管對ICO的態度一直非常嚴厲。去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布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的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定性為非法集資,隨後開始清理整頓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和ICO活動。

“經過穩妥有序的組織推進,各地搜排出的國內88家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和85家ICO交易平臺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以人民幣交易的比特幣從之前全球占比90%以上,下降至不足1%。”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一鋒表示。

盛松成指出,ICO的迅速發展引起監管層的關註是很正常的。用傳統法律看,ICO具有眾籌、募集資本的功能,放任發展不予以監管有較大的潛在風險。大量的沒有前途的項目甚至本身就是欺騙,不僅讓投資者承擔巨大風險,也讓真正區塊鏈創業的團隊頗多抱怨,實際上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後果。

他認為,政府部門的大力監管對區塊鏈行業是好事,通過治理ICO,驅逐數字劣幣,可以讓區塊鏈發展得更加穩健。他預計,未來中國對ICO的項目監管還會更嚴。

虛擬貨幣應進行更嚴厲監管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目前國際對虛擬貨幣的監管分為幾種模式,一種是完全禁止,禁止金融機構參與數字貨幣交易、禁止ICO;一種是采取差異監管的模式。

例如,2017年7月,美國推出虛擬貨幣監管方案——監管沙箱制度:35000美元交易額以上需要牌照,35000美元以下需臨時牌照,5000美元以下豁免。

盛松成認為,比特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因其缺乏國家信用支撐,難以作為本位幣履行商品交換媒介職能。

“比特幣不僅自身沒有實用價值,也沒有國家信用支撐,沒有全社會商品生產和交易作為保證,因而不具有貨幣的價值基礎。如果一國宣布比特幣非合法貨幣,比特幣在該國範圍內就無法流通,也無法承擔交換媒介職能,甚至可能一文不值,連價值貯藏功能都難以發揮。”盛松成對記者表示。

由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能夠實現點對點匿名轉賬,對於中國資本項目管理和洗錢監管是一大挑戰。盛松成建議,監管層應該根據有關的法律規定,針對利用虛擬貨幣從事違法行為的人進行更加嚴厲的監管。

尹振濤認為,可參考之前網絡遊戲或互聯網公司代幣的管理經驗,將虛擬貨幣定性為虛擬(數字)資產,杜絕其獲得通用性一般貨幣職能,確定其特定使用場景與範圍。

另外,他還建議應盡快研討出臺針對虛擬貨幣市場投資的監管政策,加強信息披露、行業準入及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並圍繞虛擬貨幣等領域開展的宣傳推廣行為,規範自媒體及其他信息發布平臺。

“雖然媒體管理與金融監管分屬不同部門,但金融投資極易受到宣傳和輿論的引導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針對圍繞虛擬貨幣領域的廣告、宣傳、活動及其他方式的負面影響,應該引起金融監管部門的關註。”尹振濤稱。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林潔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639

北京互金協會再度發布“虛擬貨幣”“區塊鏈”“ICO”風險提示

8月30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年內二度發布“虛擬貨幣”“ICO”風險提示,其中首提“以區塊鏈等名義非法集資”。

公告中表示,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 “ICO”及其變種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嚴重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經濟秩序,帶來社會風險隱患。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以先進技術為標榜、以發幣攬財為目的、以交易炒作升值為利誘,實質是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


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ICO”及其變種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ICO”及其變種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嚴重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經濟秩序,帶來社會風險隱患。

為了加強行業自律,提升投資者風險意識,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就有關風險事項提示如下:

一、此類不法行為的網絡化、跨境化特征明顯。依托互聯網、聊天工具進行交易,利用網上支付工具收支資金,風險波及範圍廣、擴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租用境外服務器搭建網站,實質面向境內居民開展活動,並遠程控制實施違法活動。一些個人在聊天工具群組中聲稱獲得了境外優質區塊鏈項目投資額度,可以代為投資,極可能是詐騙活動。這些不法活動資金多流向境外,監管和追蹤難度很大。

二、此類不法行為的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利用熱點概念進行炒作,編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論,有的還利用“名人”、“教授”、“大V”站臺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周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具有較強蠱惑性。實際操作中,不法分子通過幕後操縱所謂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還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通證經濟”、“眾籌”、“共識經濟”等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

三、此類行為存在多種違法風險。不法分子通過公開宣傳,以“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並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征。

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以先進技術為標榜、以發幣攬財為目的、以交易炒作升值為利誘,實質是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提示各互聯網金融企業,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共同主動抵制和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ICO”及其變種名義進行非法集資行為和活動。同時,請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

2018年8月30日

責編:顧蓓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879

全球ICO上半年集資規模逾百億

1 : GS(14)@2017-07-29 03:21:27

【本報訊】首次貨幣發行(ICO)活動今年火速升溫,取代風險資本及天使投資者角色,據研究機構Autonomous統計,上半年ICO規模近13億美元(約101億港元),當中如Tezos早前成功集資2.3億美元,打破此前Bancor集資近1.53億美元紀錄,兩者均是打造區塊鏈作為背後系統之交易平台。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籌集數碼貨幣並不是一定是打造區塊鏈交易平台,現時有不少遊戲開發商、保險、金融創企透過ICO集資,買家透過以太幣投資,獲得該程式使用代幣,而這些代幣亦有炒賣、增值價值。根據coinmarketcap.com數據,環球以區塊鏈為系統背景的數碼貨幣近973種,市值最大的為比特幣及以太幣,其餘不少數碼貨幣是透過ICO而生;誕生不久的EOS幣市值瞬間已升至3.5億美元。不過參與ICO風險極高,福億證券聯席董事傅家豪屬數碼貨幣投資者,但未曾參與ICO,主要是因為新發行數碼貨幣背後並無任何抵押品,很大程度依靠創辦人本身能力,若果籌旗失敗,對於幣值有重大影響;而即使成功創業,但若果當時數碼貨幣市況不滯,更大可能是未能成功兌換成美元,價值跌至零,故此他未曾參與。過往ICO亦曾出現多宗騙案或被黑客入侵事件,例如近日一家名為CoinDash的初創企業,因為籌集以太幣的接口被黑客更改,導致出現重大損失,ICO進程亦要停止。去年一個名為DAO的ICO,亦因為同類手法導致高達5,000萬美元的損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27/201028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851

證監:ICO或屬證券 需申牌照受規管

1 : GS(14)@2017-09-10 14:51:07

【明報專訊】證監會3日前發聲明,指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簡稱ICO)中發售的數碼代幣可能屬於「證券」,構成「受規管活動」,繼而需要申請牌照。證監會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梁鳳儀昨日表示,聲明是為業界提供更清晰指引,未發行代幣而又有意者可以與證監商討如何申請牌照,強調與內地禁ICO的情况不一樣,「(證監)只想講清楚什麼屬於證券範圍」。

梁鳳儀出席投資推廣署活動時表示,釐清ICO是否屬證券及規管活動範圍,對業界而言並非壞事,相信業界亦歡迎證監提供更清晰指引,在其他地方亦有類似的做法,能幫助市場分出優劣,幫助解決現時良莠不齊的現象。

她解釋,當ICO的特徵牽涉類似股權、債務或集體投資計劃,就會被定義為證券,受到證券條例監管,是否屬牌照規管活動的範圍,則取決於發行的白皮書中給予代幣持有人的權益,「每一間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如果純是虛擬貨幣則屬於「商品」,就不屬於「證券」,亦不需納入監管。

純虛擬貨幣屬商品 不受監管

一般而言,ICO是由虛擬貨幣供應商或初創企業發行代幣,投資者可以貨幣或比特幣買入,升值時投資者賣出賺錢,或持有公司的權益,美國證交會(SEC)7月時指部分ICO活動或納入證券監管範圍,中國內地監管機構周一更是全面叫停ICO,營運商需將資金退還投資者。

ICO涉網上操作 難執法

梁鳳儀又稱,證監一直有關注ICO活動,會在市面上留意ICO活動是否屬證券,已發行又沒有牌照,證監會採取行動。她承認ICO大多屬網上操作,部分是海外公司以在港投資者作對象,雖然涉及香港法律,執法會有困難,但她指仍有辦法跟進。

籲投資者留意風險

她又表示ICO涉一定風險,屬於「未來計劃」,並非「買冒險樂園代幣去玩」,投資者要審視代幣將來的流動性,在虛擬貨幣交易所買賣的風險,價格會否波動等,均需考慮是否在承受範圍內,她稱旗下的投資者教育中心會在短時間內作一系列的有關宣傳。

金管局助理總裁李樹培亦稱,在其他地方ICO有詐騙的情况出現,但也有正當的商業模式,在香港亦非不可進行,前提是需要申請牌照,受到規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00&issue=201709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5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