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FBI:朝鮮為索尼影視被黑暗幕後主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42

Sony+North+Korea

FBI周五在官方網站發布聲明稱,正式確定朝鮮是索尼影視被黑案幕後主謀。

FBI稱,索尼被黑手法與此前朝鮮網絡攻擊行為相似。因不滿索尼影視拍攝刺殺金正恩電影《采訪》,黑客11月25日對索尼影視實施網絡攻擊,隨後還發布恐怖襲擊威脅,迫使索尼撤銷了上映《采訪》的計劃。

索尼電影公司此前受到黑客入侵和發出的恐嚇,決定取消上映講述刺殺朝鮮領袖金正恩的備受爭議電影《采訪》。美國白宮形容是嚴重的國家安全事故,正考慮采取相應措施回應,暗示或會實施制裁行動。

針對索尼撤下這部爭議性電影,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指出:“這是嚴重國家安全事件,有證據顯示這是蓄意的破壞,是由有經驗的高手精心策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89

FBI:朝鮮為索尼影視被黑暗幕後主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42

Sony+North+Korea

FBI周五在官方網站發布聲明稱,正式確定朝鮮是索尼影視被黑案幕後主謀。

FBI稱,索尼被黑手法與此前朝鮮網絡攻擊行為相似。因不滿索尼影視拍攝刺殺金正恩電影《采訪》,黑客11月25日對索尼影視實施網絡攻擊,隨後還發布恐怖襲擊威脅,迫使索尼撤銷了上映《采訪》的計劃。

索尼電影公司此前受到黑客入侵和發出的恐嚇,決定取消上映講述刺殺朝鮮領袖金正恩的備受爭議電影《采訪》。美國白宮形容是嚴重的國家安全事故,正考慮采取相應措施回應,暗示或會實施制裁行動。

針對索尼撤下這部爭議性電影,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指出:“這是嚴重國家安全事件,有證據顯示這是蓄意的破壞,是由有經驗的高手精心策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498

蘋果拒幫FBI破解犯罪被力挺,首涉自制劇其高管任主演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221/154344.shtml

導讀 : Apple Pay 入華首日綁卡超 3000 萬張,中國為蘋果首個開通Apple Pay 服務的亞洲國家。美國FBI為破解數據再次炮轟蘋果。蘋果首席執行官措辭強硬拒絕合作。本期海外周報5分鐘帶你縱覽一周要聞。

本周海外熱點

1.Apple Pay 登錄國內首日綁卡超 3000 萬張

Apple Pay 在入華首日綁卡數量超過了 3000 萬張。據了解,入華首日普遍反映綁卡並不順暢。分析人士稱,Apple Pay 入華似乎並不能在短期改變中國的移動支付格局。中國為蘋果首個開通 Apple Pay 服務的亞洲國家,也是繼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後第五個開通該項服務的國家。

2.蘋果調整以舊換新計劃,包含安卓和 Windows 手機

據 USA TODAY 消息,蘋果日前調整了 iPhone 的以舊換新政策,以便用戶使用舊手機置換新 iPhone,蘋果目前接受的以舊換新手機範圍從 iPhone 擴大至了安卓手機和 Windows Phone。目前尚不清楚蘋果的這項以舊換新計劃是否適用於中國市場。

3.戴爾 670 億美元收購 EMC 或將獲歐盟批準

路透社消息,戴爾 670 億美元收購 EMC 的計劃可能將會獲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無條件批準。2015 年 10 月,戴爾宣 布將以 670 億美元的總價收購 EMC,此交易也是科技史上最大規模的並購交易。交易一旦完成,兩家公司合並後的總估值可能達到大約 750 億美元。EMC 是美國一家信息存儲資訊科技公司,收購 EMC 將有助於戴爾在雲計算、大數據、安全等領域有更強的競爭力。

4.IBM 擬以 26 億美元收購健康大數據公司 Truven Health Analytics

據稱,IBM 將以 26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醫療保健數據和分析提供商 Truven Health Analytics,預計交易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完成,這將是其過去2年來進行的第四筆與健康數據有關的重大收購,迄今IBM 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投入超過 40 億美元。在 2014年收購了大數據醫療保健分析提供商 Phytel與Explorys 後,IBM 於 2015年5月宣布推出Watson Health 服務。該服務將把收集到的健康數據交給Watson超級計算機進行分析。

5.蘋果拒絕幫助 FBI 破解犯罪

蘋果在最近因為近期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被 FBI 要求提供 iPhone 手機破解的方案和在 iPhone 中開設一個 “後門” 系統供 FBI 徹查,遭到了蘋果的拒絕。Tim Cook 在公開信中表示,FBI 此舉不僅影響到了 1789 年美國頒布《權利法案》時的初心,且影響美國政府對自由和公正的定義。Google 和 Whatsapp CEO力挺蘋果。

6.Google智庫 Google Ideas 更名 Jigsaw,變身科技孵化器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近日將 Google 智囊團機構 GoogleIdeas 納入旗下,同時將其更名為 Jigsaw,Jigsaw 自此也將成為一個技術孵化器,由原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部門成員 Jared Cohen 領導。Alphabet 董事長 EricSchmidt 在博客中表示:“Jigsaw 團隊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利用技術來應對各種艱難的地緣政治挑戰,例如反暴力極端主義、挫敗網絡審查制度和減輕數字攻擊帶來的威脅等。”

7.Uber CEO呼籲:過度監管將逼死 Uber

近日,Uber的 CEO在加拿大溫哥華的TED大會,總結了早期Uber模式的“The Jitney”服務被監管扼殺的歷史教訓,並在會上抗議政府對於Uber專車服務的過度監管。他說到,太過嚴格的監管將會逼死Uber。早在 Uber 出現前的 1900 年,洛杉磯等地便出現了比出租車便宜的“The Jitney”服務,但因當時電車行業擔心這種新事物會引發對自身行業的威脅,推動立法致使Jitney絕跡。

8.iPhone 利潤率去年達 91%

最新數據顯示,蘋果仍然是智能手機市場中獲得利潤最高的公司。從市場份額來看,三星擁有智能手機行業最大的市場占有率,全球市場占有率為 23.9%,蘋果為 17.2%。但從利潤率來看,蘋果利潤達到 91%,也就是說每 1 美元中蘋果可以獲利 91 美分。而三星的利潤為 14%。除了三星和蘋果,市場中其他的手機生產商的報告均顯示了公司在智能手機市場上不同程度的虧損。

9. Google 正為自動駕駛汽車項目進行大規模的人員招聘

近日,Google 在 Google X 項目名下列出了 36 個針對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的職位。這些職位包括制造和工程設計相關的系統開發,例如手勢控制、機器人和感應器等方面。除了技術工種之外,本次 Google 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還包括了市場營銷、政策分析、甚至是房地產和行政等職位。此次大規模的招聘似乎預示著 Google 正加快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的的拓展。

10.雅虎分拆 Tumblr 和廣告銷售部門,或將變賣 Tumblr

近日,雅虎決定放棄 2014 啟動的整合Tumblr和雅虎的廣告銷售隊伍的計劃,讓Tumblr恢複到 2013年並購完成之後的獨立運營狀態。此前梅耶爾斥資10億美元收購輕博客網站 Tumblr,但 Tumblr 後續的發展不盡如人意,2015年營收也未達到梅耶爾預計的1億美元,而整合兩家公司團隊的計劃也在Tumblr內部引發了混亂。在雅虎第四季度凈虧損 44.4 億美元,全球裁員15%後的背景下,有分析指出分拆 Tumblr 和雅虎的廣告銷售隊伍可能是變賣Tumblr的前奏。

11. 谷歌母公司可能存在借助歐洲子公司避稅

近日外媒爆料,Google 在 2014 把一份價值約合 120 億美元的營收項目轉移,在全球範圍內避稅 24 億美元。這個項目的營收一直在增長,而且是先通過轉移到荷蘭子公司(Google Netherlands Holdings),再轉移到百慕大的子公司。之所以先轉移到荷蘭,是因為荷蘭使用了 Double Irish 和 Dutch Sandwich 兩種避稅手段,再轉移到百慕大時就不需要向企業收取企業所得稅。

12. 沃爾瑪發布 Q4 財報,不及分析師預期

日前,沃爾瑪發布截至 2015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營收同比下降 1.4% 至 1297億美元,低於分析師此前預期,另外第四財季凈利 45.7億美元,下降8%。除了公布財報以外,沃爾瑪還預警稱銷售前景暗淡:2015年10月,沃爾瑪曾預估公司2016年營收最多只能取得 3%-4% 的增長。沃爾瑪方面表示,線上銷售增長放緩的原因是中國、英國與巴西市場表現疲弱。

13. 微軟、三星、高通等公司聯合成立 IoT 組織

近日,幾家巨頭科技巨頭公司在 IoT (物聯網) 領域達成了合作關系,共同建立了一個組織 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 (OCF) 。這些公司包括微軟、三星、高通、通用、英特爾等,這個組織的建立目的在於為物聯網相關的公司和開發者們建立一個行業標準,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實現共贏。值得一提的是,OCF 並未獲得物聯網上發展很好的 Google 和蘋果公司的支持。Apple 擁有自己的物聯網系統 HomeKit,而 Google 則是擁有 Nest、Weave 和 Brillo 等物聯公司。

14. Google 上線生鮮配送服務 GoogleExpress

Google Express 終於正式上線了。目前 Google 已經開始跟當地零售商 Costco 和 Whole Foods 等展開合作,與 Amazon 和 Instacart 正面交鋒。但是與競爭對手相比,Google 的競爭力不行,兩小時的送貨時間被拓展到四小時,最低運費從 15 美元增加到 35 美元,此外會員還有 3 美元的提前預定費用。Google 並不會設立物流中心,而是直接通過貨車到合作的超市取貨然後第一時間將貨物送到顧客手中。

15.蘋果發行 15 億美金的綠色債券

蘋果近日發布了新一輪的債券計劃,為未來股票回購和分紅籌集資金。在這些債券中有 15 億美元的綠色債券,此類融資通常用於支持清潔能源和其他可持續項目。這是繼美國銀行去年 5 月發行 6 億美元綠色債券以來,全美規模最大的同類債券發行。蘋果稱,發行該種綠色債券是為了幫助各個公司的情節能源項目提供資金。蘋果將在不久建成綠色辦公建築和建立自己的可循環材料裝箱物流機制。

16.Vaio、東芝和富士通的 PC 業務將於近日合並

近日,Vaio 今天宣布與東芝、富士通的三方合並將馬上完成,三方合並的主要業務是 PC,因為受到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影響,日本 PC 市場在去年跌至谷底,出貨量同比減少 10%。Vaio 的發言人 Hidemi Moue 稱,這次合並三家公司將最大程度地占領日本 PC 市場的份額,也可以幫助公司節省資金,用於產品和研發和量產。首此消息影響,東芝的股票在收盤時上漲 8.2%,富士通上漲 2.5%。

17.特斯拉推出兒童版 Model S,售價 499 美元

據外媒消息,近日特斯拉聯手童車生產商 Radio Flyer 共同推出了兒童版 Model S,該款兒童版 Model S 售價為 4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3249 元,目前可在 Radio Flyer 官網上進行預定,預計今年五月發貨。兒童版的 Model S 與原版車相似度極高,適合 3 到 8 歲的孩子 “駕駛”,車重 81 英鎊,最高時速為 6 英里 / 小時,可通過開關將時速限制為 3 英里 / 小時。該款童車有三種可選噴漆,即深海藍、金屬銀或中國紅。

18.Snapchat也要進軍電商市場了 此前獲阿里投資2億

閱後即焚Snapchat透露,平臺未來將發展電商,提供購物功能。一年多前,Snapchat從PayPal旗下的Braintree挖來了商務負責人克里什·加亞拉姆(Krish Jayaram),但到目前為止尚未真正進軍電商市場。Snapchat去年投資了購物應用Spring。

19.蘋果嘗試自制電視劇

據報道,蘋果近日正在嘗試自制電視劇,而首部劇集將是關於蘋果高管、嘻哈藝人Dr. Dre的傳記。這令許多人感到迷惑不解。盡管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蘋果將進軍電視業務,但這似乎不應該是蘋果進軍電視業務的方式。蘋果應該收購Netflix或某家電視網,或至少拿下熱門電視節目,例如美國橄欖球大聯盟(NFL)的直播權,而不該是嘗試自制劇。業內有人指出,“蘋果此舉並不算是真正進軍電視業務,而是嘗試內容營銷。”

20.谷歌正在布局東南亞市場

作為互聯網公司巨頭,谷歌的目標是統治世界。谷歌近日宣布,將在新加坡建立一個工程師團隊,以進一步普及互聯網。

盡管東南亞市場潛力巨大,但高科技產業在這一市場中仍然處於初級階段。未來幾年內,谷歌將在東南亞市場中進行更多投資。此外,谷歌計劃培訓10萬印度尼西亞語開發人員,受訓人員將主要致力於本地語言內容的開發。

21.亞馬遜員工不滿企業文化 揚言要成立工會維權

一個專門吐槽亞馬遜工作環境的網站FACE揚言稱,如果亞馬遜不采取相應的措施改善其企業文化,那麽他們將會成立一個工會,通過法律手段維權。網站創始人稱,亞馬遜全公司上下遍布著擁有自主權的部門,部門經理們往往擁有很大的權力,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虐待他們的員工。人力資源部門往往會選擇息事寧人,用豐厚的離職金來安撫受到虐待的員工;而不是站起來維護他們的權利。

22.虛擬現實技術成TED大會焦點

TED大會一向是超現實主義的,而在今年的TED大會上,虛擬現實技術正在成為焦點。在今年的TED大會上,至少有近十個講座和展覽是以虛擬現實技術為主題的。觀眾將可以通過使用Vrse公司的一個定制應用程序、Google Cardboard和Urban Ears的耳機參與虛擬現實體驗活動——所有這一切都將提供給與會者。與會者還將可以參與The Void公司的虛擬現實體驗項目,該項目旨在向人們展示商業娛樂級別的虛擬現實技術。

本周海外融資匯總

1.印度家政 O2O 公司收購健身平臺 Orobind

2.酒店比價公司 Triptease 獲得 7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3.數字支付創業公司 ModoPayments 獲 200 萬美金融資

4.Google 收購新加坡企業聊天工具初創公司 Pie

5.矽谷醫療創新工作室 Health2047 獲美國醫學會1500 萬美元投資

6.英語教學軟件提供商 Ellevation 獲得640 萬美元融資,喬布斯遺孀、Zuckerberg 和 eBay 創始人均參投資

7.遊戲和醫用 VR 公司 MindMaze 完成 1 億美元融資

8.電影票務網站 Fandango 宣布收購影評網站爛番茄(Rotten Tomatoes)和電影社交網站 Flixster

9.社交媒體工具提供商Sprout Social獲4200萬美金C輪投資

10.韓國移動應用公司Yello Mobile獲軟銀3000萬美元融資

11.自適應學習平臺 Knewton 完成 5200 萬美元 F 輪融資

12.GIF 搜索引擎 Giphy 獲 5500 萬美元 C 輪投資

13.美送餐公司 DoorDash 將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約 7 億美元

14.YouTube 收購音樂人平臺創業公司 Bandpage

15.印度電商巨頭 Snapdeal 獲得 2 億美元融資

16.醫藥研發公司 Yumanity Therapeutics 獲 4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17.醫療方案提供公司 Apellis Pharmaceuticals獲 4700 萬美元 D 輪融資

18.英國租房應用Movebubble獲160萬美元投資

19.希臘酒店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 HotelGenius 獲得64萬美元種子投資

20.加拿大電商解決方案提供商Mobify獲1000萬美元投資

21.澳洲停車O2O平臺Divvy完成179萬美元B輪融資

22.Uber獲LetterOne投資2億美元戰略投資

23.芬蘭科學教育視頻提供商 Twig 獲得500萬美元B輪投資

24.旅遊路線和活動預訂的 Xola獲得 600 萬美元風險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235

4G還沒用上,5G就要來了 庫克再次叫板FBI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223/154366.shtml

導讀 : 蘋果CEO蒂姆·庫克周一再次致信員工,呼籲美國司法部撤回法庭之前做出的“要求蘋果幫助FBI解鎖iPhone”的裁定。

公司新聞:

1.5G成運營商和科技公司新戰場

2月22日,《紐約時報》周末刊文稱,全球各大電信運營商、設備商,甚至科技公司正在專註於5G技術的發展。5G已成為這些公司競爭的“新戰場”。

在2016世界移動大會上,華為輪值CEO郭平在做主題發言時表示,“5G的真正大規模部署還需要更多時間,我們不應該在等待中失去機會。”

他提出,華為應該從增強聯接,聚焦垂直行業和重新定義網絡能力三個方面來做好準備,從而避免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帶來的不確定性。

對於5G,諾基亞高管表示,5G將會提早進行部署和使用,這種提前甚至會讓消費者吃驚,諾基亞也會在2017年開始銷售5G網絡設備。

黑馬哥點評:4G時代一夜房子歸移動,難道5G要一秒了?現在還在用2G、3G的請在評論區舉個手!

2.庫克再發備忘錄:呼籲司法部撤回破解iPhone裁決

2月22日消息,蘋果CEO蒂姆·庫克周一再次致信員工,呼籲美國司法部撤回法庭之前做出的“要求蘋果幫助FBI解鎖iPhone”的裁定。

在致員工的備忘錄中,庫克重申了“不會應政府要求而為iPhone預留後門”的立場,同時對蘋果員工、客戶和其他公司對蘋果立場的支持表示感謝。庫克表示,蘋果的立場不是在同情恐怖分子,而是因為政府的要求將危及上億遵紀守法公民的數據安全。

因此,庫克希望政府能撤回之前的要求,鼓勵執法部門、科技公司和隱私專家對該問題所引發的隱私問題而展開公開的討論。

黑馬哥點評:對於手機系統該不該留後門,的確是一個可以值得討論的話題。你們怎麽看?

3.超150名投資人擬組團起訴聚美優品

2月22日消息,記者從一個關於聚美小股東維權的微信群群主張先生處獲悉,加入這個維權群的投資者已經超過150人。他們準備在聚美優品的上市地美國以及註冊地開曼群島兩地進行訴訟工作。

不過,對於中小股東的質疑,聚美優品比較淡定。2月22日,當《國際金融報》記者再次撥打聚美優品CEO陳歐的電話仍處於無人接聽狀態。其公關部人員則表示,目前能對外公布的只有私有化公告,其他不予置評,“有消息會第一時間通知”。

黑馬哥點評:為什麽聚美優品面臨如此多的質疑,陳歐歐巴還在娛樂節目中頻頻露臉?

4.樂視起訴百度索賠百萬:視頻被抓取,廣告被屏蔽

2月22日消息,因認為百度視頻通過抓取播放窗口的方式,嵌套樂視網視頻資源到百度視頻客戶端,屏蔽了樂視網網頁、網址、廣告,造成公眾混淆,構成不正當競爭,樂視網經營者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將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其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損失100萬元。記者22日從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獲悉,法院已受理該案。

黑馬哥點評:人家樂視做“薯片”容易麽?

5.紫光與TCL合作設立產業並購基金 規模100億元

2月22日消息,TCL集團今日公告稱,將與紫光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一支目標規模為100億元的產業並購基金。

該並購產業基金擬以有限合夥企業形式組建,名稱擬定為西藏東偉興華投資中心,基金首期募集金額為人民幣18.02億元,其中TCL全資子公司新疆TCL股權有限司擬與紫光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西藏紫光清彩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有限合夥人各認繳出資9億元人民幣,西藏東偉基金管理中心作為普通合夥人及基金管理人出資人民幣200萬元。

6.中興曾學忠:2016年銷量翻番

2月22日消息,在MWC會後,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終端CEO曾學忠表示,2016年中國市場銷量翻番,未來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面對國內市場的短板,曾學忠表示,國內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但是中興通過過去幾年在國外市場的摸索積累了一些有益的經驗,在未來的2016-2018三年,中興的目標是在中國市場重回前三。

中興通過產品聚焦打造出AXON天機和blade兩個精品系列,加上未來三年中興將在中國實施市場和品牌倍增計劃以促進這一目標的實現。曾總也坦言,中國跟全球其他國家不太一樣,作為本土市場,中興的決心更大,投入力度也會更大。

7.索尼發布高顏值無邊框新機XA

2月22日消息,MWC2016展會上索尼官方正式發布最新產品-Xperia X/Xperia XA/Xperia Performance,官方宣布這三款手機將於今年夏天正式開售。

索尼這次發布的三款X系列新機遠看似乎沒什麽太大的區別,都配備了5英寸的屏幕,尤其是Xperia X和Xperia Performance這兩款產品在外形設計上幾乎完全一致,而僅在部分核心參數有所區別。而配置稍顯低端的Xperia XA不僅采用近乎無邊框屏幕的設計,同時圓形金屬電源按鍵也與另外兩款X系列的長條形按鍵不同。

8.金立發布新LOGO 推新手機

2月22日消息,在2016 MWC上,金立發布全新LOGO,並推出最新產品金立S8手機,手機價格為449歐元,合人民幣3200元。

金立S8手機搭載聯發科Helio P10八核處理器,4GB RAM+64GB ROM,配備5.5英寸1080P AMOLED屏幕。

攝像頭方面,金立S8搭載前置800萬像素攝像頭+後置1600萬像素攝像頭金立表示,拍視頻是金立手機的核心主打。視頻拍攝方面,金立S8還具有美顏功能,同時具備六套模板可以自行編輯。

黑馬哥點評:三星S7、金立S8、索尼XA…在MWC上這麽多新款手機,你最喜歡哪個?不過金立的新LOGO看著好眼熟啊!

9.谷歌圍棋挑戰李世石詳情公布

2月22日消息,谷歌旗下DeepMind今日公布了人工程序挑戰李世石比賽的詳細情況。3月9日至3月15日,AlphaGo將在韓國首爾與李世石進行5場挑戰賽。比賽完全平等,獲勝者將得到一百萬美元獎金。如果AlphaGo獲勝,獎金將捐贈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STEM教育,以及圍棋慈善機構。

10.紮克伯格現身三星發布會,大談VR的未來場景

2月22日消息,在舉辦的三星“UNPACKED 2016”發布會上,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神秘現身,大談虛擬現實的未來,風頭大大蓋過三星發布的新款手機S7。

之所以紮克伯格肯為三星站臺,是因為這兩大巨頭早已在VR親密結盟。三星在2014年就推出的Gear VR,其深度合作方便是被Facebook砸重金收購的Oculus。

紮克伯格在現場說到,“虛擬現實是下一個重量級的計算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創造和體驗任何想要的東西。雖然目前,虛擬現實技術更多被用於遊戲,但很快就可以被應用到各種各種的領域了。”

黑馬哥點評:對於本次合作預示著VR將在不久迎來小範圍的爆發期,VR+手機或將為手機行業帶來一定變革。

行業新聞:

1.中移動1月凈增4G用戶2328總數達3.36

2月22日消息,中國移動公布了2016年1月份運營數據。數據顯示,中國移動用戶總數達8.28536億戶,4G用戶本月新增2328.1萬戶,4G用戶總數達3.35563億戶。3G用戶本月再減少638.1萬戶。4G用戶達3.36億戶, 3G用戶向4G轉移趨勢明顯。

2.中國電信公布1月運營數據:4G終端用戶達6356

2月22日消息,中國電信公布了2016年1月運營數據。移動用戶方面,當月凈增110萬至1.99億。其中3G/4G用戶凈增220萬至1.4533億;4G終端用戶凈增510萬至6356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377

蘋果與FBI對抗升級:一眾矽谷巨頭為何高調馳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14/154684.shtml

導讀 : FBI與蘋果,這場關於國家安全和個人私隱的爭議正在升級。

日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要求蘋果協助破解恐怖分子iPhone的密碼事件的糾紛中,這場關於國家安全和個人私隱的爭議正在升級。

日前美國國會眾議院甚至還舉行了聽證會。奧巴馬也罕見的基於這場糾紛表態:“如果我們的科技可以制造出完全無法進入的裝置,沒有鑰匙也沒有後門,那我們怎麽去逮捕兒童色情圖片的罪犯?怎麽去破解恐怖分子的陰謀?”如今,美國司法部日前表示,蘋果公司故意提高了技術門檻,阻止執法人員破解iPhone。佛羅里達州波爾克郡警長格拉迪·賈德(Grady Judd)更是憤怒的表示,如果有機會,那麽將逮捕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

日前,蘋果遭受的壓力已經越來越大,矽谷一眾科技公司更是將蘋果與FBI的對抗當成了自己的事兒,紛紛向加州地方法院遞交支持蘋果的聯合簡報。比如Twitter聯合Airbnb、Square以及eBay、AT&T和英特爾也分別遞交了各自對蘋果表示支持的簡報聲明;Salesforce、甲骨文、IBM和Autodesk的商業軟件聯盟也呈交了支持蘋果的簡報。Mozilla則正在聯合谷歌、Nest Labs、Facebook、WhatsApp、Evernote以及Snapchat等公司,擬趕在最後截止時間前遞交一份聯合聲明。雲存儲技術公司Box也表示會加入一個由大型科技公司組成的聯盟,以為蘋果進行聲援。另外,蘋果的死對頭三星都已經加入陣營馳援蘋果。這次facebook也表現的尤為熱心。積極關註事態的進展,並強烈支持蘋果。紮克伯格表示, “我們支持加密,這是一項重要工具。” 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在推特上連發5條帖子,力挺蘋果公司。

矽谷巨頭如此高調的馳援蘋果,將蘋果與FBI之間的死磕當成了自己的家事,是基於什麽樣的原因?

科技巨頭的商業模式幾乎都是建立在占有用戶隱私的基礎之上

矽谷巨頭紛紛馳援蘋果,這些科技公司首要目的是試圖消除市場對“它們參與大量機密美國監視項目”的擔憂,這種擔憂是緣於無論是谷歌、蘋果還是facebook,它們生存的根基都是基於用戶增長與忠誠度的基礎上、你擁有多少活躍用戶、你的用戶轉化率、存留率與用戶占有時長是多少等等,從某種程度上說,互聯網巨頭的商業模式都是基於對用戶隱私的占有的基礎上。

矽谷科技巨頭的盈利模式說白了就是利用其龐大的數據對用戶的各種個人信息進行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對這些用戶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實現廣告投放盈利或者增長服務盈利,或者應用到各種產品的功能服務上,無論是Facebook還是谷歌,目前的主要盈利模式都在不斷優化的精準匹配用戶興趣與需求的廣告投放戰略,這都是建立完整的用戶數據與隱私圖譜的基礎之上。以谷歌為例,谷歌的搜索、Gmail、地圖、谷歌錢包、Android、YouTube、虛擬現實、無線寬帶等互聯網業務遍布全球。這些業務織造的網絡足以清楚的知道任何用戶身在何處,和誰一起,興趣愛好、好友情況、收入狀況、家庭住址乃至生活習慣等方方面面的諸多重大的隱私信息。更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的創新將可能是三分技術、七分數據。例如谷歌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也需要大量數據去系統性構建複雜的數學模型。但在數據當中,無疑都包含著用戶隱私類數據,用戶隱私關系著科技巨頭盈利模式的根基性問題。

不作惡是矽谷科技巨頭的共同價值觀  也是民眾對其底線的道德律令

我們知道,這次facebook、谷歌、twitter等這些矽谷互聯網巨頭表現的尤為熱心。而在此之前,這些企業之間或多或少存在著明爭暗鬥的競爭關系,在反抗FBI的問題上,它們表現出來的理念卻出奇的一致。這或多或少的體現的出它們相同的價值觀,即不作惡。這種價值觀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民眾與用戶對這些科技巨頭底線的一種道德律令,而FBI對iPhone提出解鎖的要求顯然是對科技巨頭的隱私、安全和透明造成的極大威脅。一旦此例一開,後續Facebook與谷歌等巨頭也將難以獨善其身。它們之間是一損俱損的關系。FBI的行為則在削弱它們的根基性的價值觀——隱私、安全和透明、不作惡造威脅。

從某種程度上說,以谷歌為首的互聯網巨頭過於將自身的形象放在神壇上,這讓它們的神經變得敏感而脆弱,也非常危險,一旦用戶的信任崩塌,其建立在用戶基數上的商業模式也岌岌可危。李開複曾經說:Google最大的挑戰是它有最容易作惡的最大、最有價值的數據,卻有絕不作惡的承諾。它能夠束縛自己的手腳,不被大數據誘惑嗎?

事實上,被大數據誘惑倒是好克制,而在政府的公權力面前,科技巨頭本身有時候卻是身不由已,如果給政府開後門的案例一開,由於它把不作惡理想把自己放上了神壇,並已經成為其品牌本身的一道標簽,它會被攻擊的更嚴重的,Google會被認為是違背了自身不作惡的承諾與公眾對其劃定的底線與價值觀。

谷歌顯然也會想到在將來,Android系統、谷歌搜索、谷歌地圖與youtube等關乎其盈利的核心產品也會被要求監控。它們的想法一致,如果法令強行執行解鎖手機將會創建一個判決先例,擴大政府的權利,將會對用戶隱私造成潛在威脅,科技巨頭更拿不出拒絕其他國家政府要求配合提供數據與監控的理由。

矽谷科技巨頭的隱私安全形象已遭遇到沖擊

某種程度上,谷歌facebook們在用戶信任上遭受到的最大沖擊,就是2013年的棱鏡門事件。這一年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合約商的雇員斯諾登曝光了棱鏡門事件,即美國國家安全局持續施壓諸多互聯網公司提供用戶通訊信息,被指控卷入其中的互聯網公司包括谷歌、蘋果、雅虎、微軟、Facebook。但這些互聯網公司隨後均聲明並不知情棱鏡門項目,谷歌、微軟等公司甚至還起訴聯邦政府。但事實上,經過棱鏡門事件之後,科技巨頭的隱私安全形象已經遭遇到沖擊,整個矽谷科技公司的聲譽多少都遭受了負面影響,用戶從對科技巨頭完全信任的態度轉變為半信半疑,他們開始質疑這些科技巨頭究竟是如何使用它們的個人信息與數據。有一項數據調查顯示,僅有23%的用戶是相信Facebook的能確保個人隱私安全。科技巨頭遭此一役,其安全與隱私保護的形象正在有待重塑。

而棱鏡門事件讓許多國家對於矽谷科技巨頭的擔憂與防備心理也越來越強。比如印度政府已經開始要求全國各地官員使用國家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服務,禁止官方通信使用總部設在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如Gmail和雅虎郵箱等等。在中國市場,諸多政府和國有企業的放棄了思科的采購大單;俄羅斯開始要求在俄羅斯提供互聯網服務的公司,必須在俄羅斯境內的服務器上保存用戶數據。德國在政府部門的電腦中,開始采用本國的操作系統軟件。歐洲甚至已經廢除了歐美數據交換的《安全港協議》。

力求抱團展示態度:抗拒歐洲其他民主國家施加的壓力

另外,歐洲政府也不相信矽谷能夠保證隱私信息不落入美國政府之手,他們對美國科技公司也開始不信任。英國正在考慮對監控立法作出調整,去年新議案遭遇外界批評,原因就是它沒有澄清外國企業是否會被要求提供加密信息的訪問權限,英國顯然也是想對矽谷巨頭的加密信息進行訪問確定法律依據。最棘手的是,在歐洲的政治文化與美國類似,執法部門也普遍會依靠私有領域的合作來獲取調查數據,加之西歐面臨的反恐形勢則可能讓當地政府要求矽谷巨頭提供數據的要求越來越強烈,蘋果若向美國政府提供數據,矽谷互聯網巨頭或許很難抗拒歐洲其他民主國家施加的壓力。

可以說棱鏡門事件發生之後,矽谷科技巨頭的隱私安全形象已經遭遇到沖擊,無論在個人層面,或者政府層面,均設立屏障采取一種不信任的態度,矽谷要重塑正義形象,無疑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更需要一次大事件來體現其對個人隱私保護的堅定決心以及對本國政府決不妥協的堅定立場來讓用戶信任重回上升軌道。因為一旦蘋果為FBI開後門,那麽在其他國家,蘋果沒有理由拒絕任何一個國家政府要求監控的訴求。那麽蘋果的遭遇自然也會波及到其他互聯網巨頭身上,對它們而言,用戶不信任會極大的波及其核心業務與用戶增長以及穩定性。這也算一次科技巨頭抱團展示態度,防患於未然,同時以這樣的態度去抗拒歐洲其他民主國家未來可能施加的壓力。

緩解矽谷日益加重的矛盾沖突

在外界的印象中,矽谷的神奇之處是,它吸引全球最優秀的技術人才來到這里,誕生了微軟、蘋果、谷歌、facebook這樣市值數千億美元的全球科技巨頭,湧現了喬布斯、拉里·佩吉、比爾蓋茨、紮克伯格、卡拉尼克、艾隆馬斯克等數代科技傳奇人物。但事實上,互聯網科技新貴在不斷崛起的同時,但矛盾與貧富懸殊在這里也表現的尤為強烈。

但隨著矽谷越來越多的巨頭誕生,科技新貴收入水平與當地普通民眾的收入形成了巨大的懸殊。有調查數據顯示出,矽谷科技行業的平均收入處在全美最高水平,遠遠超過非科技行業人員收入,是舊金山中低收入人群的數倍。這種貧富差距也往往導致矽谷許多普通民眾對科技新貴的敵視。這種敵視也與當地人的利益與生存相關,因為高收入群體的快速增長不僅擡高了當地的生活與消費水平與成本,許多普通民眾甚至原住民由於收入跟不上當地科技新貴只能黯然離開,這導致在過去數年,舊金山地區針對高科技公司的遊行活動不斷增加,參加的隊伍人數和社會團隊也在不斷擴大,抗議的矛頭直指那些科技公司。

科技新貴的揮霍與推動寬松的移民政策的立場,一向得不到矽谷當地普通民眾的支撐,而唯有確保用戶隱私政策獲得了當地多數普通民眾的支持。前面提到,諸如Google和Facebook這些大公司,其本身的業務模式也都是基於用戶隱私數據的推動,而西方用戶向來有註重個人隱私的傳統,這是科技公司開展商業營收的底線,科技公司和用戶間的信任關系是整個業務的核心,而矽谷科技公司也急需樹立一種站在矽谷普通民眾的立場來弱化本已激化的本地的矛盾沖突。在所有被調查的組織機構中,受訪者最信任美國社會安全管理局,但亞馬遜和蘋果的得分都要超過美國國稅局。

矽谷巨頭其實怕的不是偶發性的政府部門的突襲,而是蓄謀已久的計劃

美國FBI的立場卻也在讓它們解決社會問題即反恐與維穩,並試著讓其成為美國綜合國力的一部分,擴展其國家安全防線與獲取維穩與監控所需的技術與政策籌碼。但科技巨頭必然需要考慮到未來的世界,用戶安全與隱私對他們業務發展的重要性,隨著VR、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迅猛發展……基於互聯網的大數據,智能設備將會進一步解放人類,使得它們可以模擬人腦進深度學習,這關於科技的未來,也關乎用戶的數據隱私安全與人身安全。

蘋果的主要鬥爭對象是FBI,最終結果將決定其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的複雜程度,矽谷巨頭其實怕的不是偶發性政府部門要求開放後門的突襲,怕的是蓄謀已久的計劃以及後續的接二連三的連續大招,試圖瞬間摧毀其心理防線,比如說據外媒報道,由於 Facebook 表示將加強WhatsApp 的加密技術,也已經被美國政府機構盯上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它們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抱團反擊,形成合力,或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042

臉書takes side in蘋果抗FBI

2016-03-21  TCW

日前,手機大廠蘋果打著保護客戶的旗幟,拒為聯邦調查局破解槍擊案嫌犯的iPhone個資,掀起一場用戶隱私與公權力爭議戲碼;旋即,臉書、Google等約30家同業公開表態take side in(選邊站)蘋果。全劇還沒落幕,蘋果的盟友陣容先聲奪人。

to take side in 選邊站A:It's interesting to see both Facebook and Google take Apple's side in the privacy fight against the FBI!

(蘋果和FBI之間的隱私戰都獲臉書和Google力挺!)B:It'S really a tough call to choose between securing a terrorist’s privacy and preventing potential attacks.

(保護恐怖分子隱私或協助遏止恐怖攻擊真是大抉擇。)to comply with 遵守(規定)A:Do you know most Americans still think Apple shouId comply with FBI orders?

(你知道多數美國人還是認為蘋果應遵守FBI的命令嗎?)B:Well,I’ll do the same thing but I may not be using Apple products afterwards.

(嗯,我也贊同,但以後我恐怕就不會再用蘋果的產品了。)unprecedented 史無前例的A:If Apple takes this unprecedented step,the security of all APPle customers would be threatened.

(蘋果若採取這種史無前例手段,客戶隱私權都受威脅。)B:Yeah,that means the government can always monitor our lives whenever they want!

(沒錯,這就表示政府可以隨時監視我們的生活!)

延伸關鍵字

1.to encrypt/decrypt:加密/解碼2.dispute:爭端3.to condemn:譴責

撰文者羅伊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160

FBI教你不必開口 就取得信任

2016-03-28  TCW

說服敵國高官當間諜、讓罪犯主動招供,秘訣竟是讓他們喜歡上你,這套獨門友誼公式讓你輕鬆贏得他人好感,打造黃金人脈。

聽到FBI時,你可能不會覺得這人會有多人見人愛。但我從事行為分析二十年的經驗讓我能快速了解陌生人。我的工作包括說服別人當間諜出賣自己的國家,還有揪出罪犯讓他們招供。我發展出驚人的方法,讓我不用講一句話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講白了,我的工作就是要讓別人喜歡我。

招募間諜理論

變超有效把妹技巧

當我在教情報員如何招募間諜,新課程第一天,我早到教室來準備設備。出乎意料,有兩位同學已經到了。我沒教過他們,他們安靜地的在前排,臉上充滿期待。那堂課時間很早,我有點摸不著頭緒。我問他們是誰,為什麼這麼早來。

「你記得提姆嗎?他以前上過你的課。」學生問我。

「提姆吹噓說,他在你的課上學會如何把妹。所以,我們就考驗他,隨便選一個在酒吧裡的妹,叫提姆不說一句話,讓她自動過來喝一杯。」「他竟接受挑戰!」那學生說,「我們都覺得他瘋了。但四十五分鐘後,那女人真的來問他可不可以一起喝一杯!」我做出一個疑問的表情,「你知道他怎麼辦到的嗎?」「不知道啊!」其中一個學生大叫。然後兩個人同聲說:「我們就是來學這個的啊!」聽到這些話之後,我的第一反應是重申我的專業,但讓我驚訝的是我第二個反應,我突然頓悟了,用來招募間諜的技術可以讓你抱得美人歸,甚至可以幫你獲得任何人的好感。

活用友誼公式

讓你跟任何人當朋友

「海鷗」是他的代號。

他是一個高階外交官。如果他成為美國的間諜,會帶來很大利益。問題是,要怎麼讓他願意跟敵國合作?答案就是,跟他做朋友。

海鷗背景調查顯示,幾次升官都沒他的份,海鷗也擔心,退休金不夠退休後舒服過日子。分析師推測,如果提供金錢援助,海鷗有可能會犧牲對自己國家的忠誠。

有了這層資訊,我們的挑戰就變成如何跟他談條件,但又不能把他嚇跑。探員查爾斯的工作,就是要運用策略建立跟海鷗的友誼。

海鷗每週都會到雜貨店買東西,於是查爾斯駐守在路上,讓海鷗看見他。在這階段,查爾斯還不能靠近海鷗,他只能在那裡出現,讓海鷗看到他。

海鷗身為一個訓練有素的情資人員,很快就發現探員,探員也不隱藏身分。但因查爾斯沒打算跟他說話,所以海鷗沒有覺得受威脅,也漸漸習慣。

幾週下來,海鷗終於跟探員四目相接。查爾斯點了點頭,表示知道海鷗身分,但就此打住。隨著時間過去,查爾斯增加了肢體互動:視線接觸、輕抬眉毛、傾斜頭部。科學家發現,人腦會把這些肢體語言解釋為「友好訊息」。

兩個月過去,查爾斯終於有了下一步,他跟海鷗走進雜貨店,但保持距離。接下來的每一次,查爾斯都跟著海鷗一起走進雜貨店,保持距離,但漸漸增加擦身而過的次數,也增加四目相接的時間。探員注意到每次去採買,海鷗都會買一罐豆子。查爾斯又等了幾個禮拜,才一如往常的跟著海鷗走進雜貨店,而這次,他要跟海鷗自我介紹。當海鷗伸手拿豆子罐頭時,查爾斯也伸手拿罐頭,然後對海鷗說:「嗨,我叫查爾斯,我是FBI探員。」海鷗笑著說:「我想也是。」這不帶威脅的第一次會面後,查爾斯跟海鷗建立深厚友誼。

最後海鷗同意協助他的新朋友,提供機密情報。

查爾斯採取的步驟,就是你想跟任何人發展友好關係時,必須採取的步驟。

我們用「友誼公式」來研究查爾斯採取的步驟。

友誼=彼此距離+接觸頻率+相處時間+互動強度。

彼此距離是你與另一個人的距離,及在一段時間內,讓對方知道你的存在。在海鷗案例裡,查爾斯沒有直接上前跟海鷗自我介紹,因為如果他這樣做的話,海鷗只會快速逃離現場。面對這樣敏感的狀況,需要給海鷗時間來「習慣」查爾斯的存在。要達成這個目標,就要用到友誼公式裡的彼此距離,有沒有跟目標在同樣的地理位置會影響你們之間是否可發展人際關係,分享同一空間的兩個人,就算沒有說話,還是有可能會對彼此有好感。

而這種手法要成功,前提是必須是一個沒有威脅的環境。

如果對方因為某人太靠近而感到威脅,他很有可能會起防衛心。海鷗案例中,查爾斯接近目標,但保持安全距離,以免目標感覺查爾斯是潛在危險。

勾起好奇心

讓別人主動跟你聊不停

接觸頻率是你與對方在一段時間內接觸的次數,相處時間是指你與對方在一段時間內接觸的時間長度。隨時間過去,查爾斯開始用友誼公式的第二個和第三個元素:他站在海鷗採購的必經路徑,讓這個外交官看到他的次數(接觸頻率)增加。而幾個月後,查爾斯又加入相處時間元素,延長在海鷗身邊的時間:他跟著海鷗走進雜貨店,讓接觸時間更長。

互動強度指的是運用語言或非語言表達,滿足另一個人的心理或生理需求。互動強度是友誼公式裡的最後一個元素,在海鷗的案例裡,隨著時間過去,海鷗越來越意識到查爾斯的存在,也感受到這個FBI 探員不知為何,不願上前跟他說話。這就運用了一種互動強度的形式:好奇心。當我們的環境中出現一個新的刺激(海鷗案例就是有一個陌生人進入他的世界),大腦本能會需要決定新刺激是否有威脅性。如果新刺激被判斷為威脅,你就會想要消除威脅,導致「作戰或逃跑」的反應。但是,如果被判為威脅,就會變成激起好奇心的對象。你會想要多了解新刺激:他是誰?他為什麼在這裡?他是不是對我有利?

查爾斯種種行為都保持著安全距離,隨著時間流逝,查爾斯成為海鷗好奇心的對象。

海鷗後來告訴查爾斯,他第一次見到查爾斯時就知道他是FBI探員,海鷗收到了這個探員傳達的肢體「友好訊息」。

一旦海鷗認定查爾斯是探

員,他的好奇心便增加了。海鷗當然知道自己是收編對象,但是什麼的目的?什麼的價格?海鷗早已不滿自己一直沒有升遷,也擔心即將到來的退休生活,因此他一定想過查爾斯接近他的各種理由。而他一定也設想過,可能是當間諜。

為美國當間諜不是一下就可以決定的。有可能成為間諜的人需要時間來合理化行為。海鷗收編計畫包含足夠時間,讓叛國種子發芽。海鷗自己的想像力提供必要的養分,讓叛國念頭順利成熟。這段潛伏期也讓海鷗有充足時間說服妻子與他一起投入美國懷抱。隨著查爾斯越來越靠近海鷗,這名高階外交官不再視查爾斯為威脅,而是一個希望:一個在未來能擁有更好生活的希望。

海鷗一旦打定主意要協助

FBI,他就不得不等待查爾斯來接近他。海鷗後來告訴查爾斯,那段等待很痛苦,他的好奇心要破表了:「那個探員為什麼還沒來接近我?」在查爾斯向海鷗自我介紹之後,海鷗說的第二句話是「你為什 拖這麼久才來跟我說話?」

更正啟事

一四七七期〈茶葉蛋也滯

銷!台觀光沒陸客不行?〉文中指「全台二萬一千名司機,很多人在放無薪假」,並非指「逾兩萬名司機在放無薪假」。原小標誤植,特此更正。

整理 編輯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40

希拉里自降身份赴FBI求諒解 “郵件門”有望終結

距離民主黨黨代表大會還有3周左右的時間,民主黨的“假定提名人”、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就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郵件門”接受負責調查此事的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約談,力圖為“郵件門”畫上個句號。

據美媒報道,希拉里2日親自前往FBI位於華盛頓的總部,就其擔任國務卿期間(2009~2013年)利用私人郵箱處理政府公務一事,與FBI相關調查人員詳談了近3.5個小時。

其實在希拉里任職期間,這個問題一直未曾披露,直到2015年年初,因眾議院一個委員會調查2012年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遇襲事件,要求查閱時任國務卿的希拉里的通訊記錄時,才將此事曝光。

鑒於希拉里身居要職,“私郵公用”極可能導致美國國家安全秘密泄露,因此此事引發了高度關註。美國一家聯邦法院去年6月底曾要求國務院公開上述郵件。在把個人郵件交給美國務院之前,希拉里則刪除了數萬份自己認為的私人郵件。而就在今年年初,國務院還首次證實了希拉里的郵件中包含“絕密”信息,只選擇性地公開了部分涉密較低的郵件。希拉里本人則表示,會繼續回應關於“郵件門”的質疑,也願意接受國會等相關機構的詢問,但不會輕易道歉。

克林頓幫倒忙

對於FBI而言,這場面談等了很久。盡管希拉里的競選團隊事後透露的信息不多,但始終強調,這次關於“郵件門”的會談是希拉里“自願”的。希拉里本人也再2日晚接受美媒采訪時表示,她本人對於此次會晤“期盼已久”。不過,目前,FBI方面拒絕就此次會談作任何評價。

有分析認為,希拉里“不請自來”,預示著“郵件門”調查將畫上一個句號。而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美媒,目前對“郵件門”的後續非常樂觀,希拉里將不會受到任何指控。“郵件門”事件調查盡快收官,也有利於為希拉里今後的競選活動掃除一大障礙。

不過,就在希拉里親自前往FBI就“郵件門”解釋的前幾天,她的丈夫、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差點做了蠢事。上周一,克林頓與美國司法部長洛蕾塔·林奇(Loretta Lynch)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機場內碰面,當時林奇正準備出發前往國外。林奇曾在1999年被克林頓任命為紐約東區聯邦檢察官。

“郵件門”陰霾即將掃除,希拉里的選情趨好

盡管兩人在機場不期而遇,根據林奇的說法,兩人當時也只是禮節性地交談了幾句,聊了些孫輩們的近況和高爾夫,完全沒有涉及“郵件門”,但考慮到希拉里正因此事處於調查期間,因此克林頓與司法部長在這樣一個敏感的時間點相遇,不禁令人浮想聯翩。

事後想來,林奇直呼“後悔”,並強調今後不會再這麽做。克林頓的一位助理2日也告訴媒體記者,他(克林頓)也認為與林奇不宜再見面,怕給妻子幫倒忙。

希拉里事後在接受媒體采訪就此事回應時表示,“沒有人希望看到不好的結果出現。我相信他們不會再見面了。”

共和黨炸開了鍋

一邊是希拉里放低姿態,試圖收尾“郵件門”的負面影響,一邊卻是競爭對手共和黨內炸開鍋的反應。畢竟在共和黨看來,“郵件門”的曝光讓希拉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難堪,也是共和黨絕地反擊的大好時機。

得知希拉里親赴FBI面談後,共和黨的“假定提名人”特朗普在推特上發文說,FBI“不可能不建議(檢察官)對希拉里·克林頓提起刑事指控。她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竟然還在繼續說謊”。而且,特朗普還抓住克林頓與林奇的會面大做文章說:“誰會天真地相信他們沒有私下達成什麽交易?這是赤裸裸地賄賂!”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萊斯(Reince Priebus)也在第一時間發聲:“美國人相信奧巴馬政府下領導的司法部秉著公正、公平的原則處理事務,但司法部長與克林頓在希拉里‘郵件門’有定論前如此巧合地會面,不免有特殊待遇之嫌。”

共和黨的另一些大佬則認為,身為司法部長,林奇此舉涉嫌“利益沖突”,她不應繼續主導對“郵件門”的調查。在外界壓力下,林奇日前表示將全盤接受FBI和職業檢察官對“郵件門”事件的調查結果和建議,暗示調查結果不會摻雜她的個人意見。

盡管共和黨內部抓住此事大做文章,但能否借機進一步縮小特朗普與希拉里之間的差距還拭目以待。路透社和益普索調查公司最新公布的一份聯合民調結果顯示,希拉里對特朗普的領先優勢維持在9個百分點,兩人的支持率分別為43.9%和3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125

FBI不起訴!希拉里“郵件門”終結

隨著“郵件門”事件的終結,即將正式代表民主黨角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希拉里終於松了口氣。

當地時間7月5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表示,不會對希拉里就“郵件門”事件進行起訴。科米的這一表態,為希拉里之後的競選道路掃清了障礙。

希拉里還在7月2日親自前往FBI位於華盛頓的總部,就其擔任國務卿期間(2009~2013年)利用私人郵箱處理政府公務一事,主動與FBI相關調查人員詳談了近3.5個小時。

其實在希拉里任職期間,“私郵公用”的問題一直未曾披露,直到2015年年初,因眾議院一個委員會調查2012年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遇襲事件,要求查閱時任國務卿的希拉里的通訊記錄時,才將此事曝光。鑒於希拉里身居要職,“私郵公用”極可能導致美國國家安全秘密泄露,因此此事引發了高度關註。

由於希拉里本人起初對該事件表態強硬,外界對她的指責並未消停,並一直成為其進入2016年備選美國大選的心頭大患。好在,這一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郵件門”終於在7月底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塵埃落定。

“希拉里太粗心”

盡管FBI決定不就“郵件門”事件起訴希拉里,但科米對於希拉里“私郵公用”的舉動還是提出了批評,稱希拉里和其助手在處理這些信息時雖然沒有故意違反政府的規定,但實在是“太粗心”了。他認為,作為民主黨“準提名人”,希拉里肯定知道,一個未分級的郵件處理系統是不可以來處理可能涉及機密信息的內容的。

科米還分享了一些FBI的關鍵發現。比如,不排除黑客入侵了希拉里的電郵系統的可能;希拉里此前聲稱,不知是否有機密信息詳細,但FBI的調查發現,至少有100封電郵包含了一些敏感的信息;當然,沒有證據顯示,希拉里故意將一些含有敏感信息的電郵主動分享給他人;最後,希拉里沒有因為隱瞞事實而刪除任何郵件。

科米還表示,FBI此次結論並沒有事先通報白宮或者美國司法部。白宮新聞發言人厄內斯特(Josh Earnest)也在第一時間表示,白宮目前不會對FBI的決定做出正式的官方回應,畢竟這一案子目前還在司法部處理中。

在得知FBI的決定後,希拉里陣營第一時間予以了回應。希拉里競選團隊的新聞發言人法倫(Brian Fallon)表示,對於相關機構不進一步追究希拉里的行為,整個競選團隊為處理該事件的人員所表現出的職業道德,非常滿意。“就像希拉里本人一直提及的,‘私郵公用’是錯誤的行為,她再也不會犯相同的錯誤了。我們很樂意看到這一事件圓滿地解決了。”法倫說道。

奧巴馬站臺

就在FBI為之前幾個月來折磨得希拉里焦頭爛額的“電郵門”事件畫上句號時,現任總統奧巴馬一起與希拉里出現在了美國東北部北卡羅來納州的最大城市夏洛特市(Charlotte)的選戰集會上。很顯然,奧巴馬已開始“化敵為友”,為希拉里站臺拉票。而這僅僅是剛開始。

不過,兩人在拉票現場時,都沒有提及FBI關於“電郵門”的決定。相反,奧巴馬在集會現場與希拉里熱情互動,又是擁抱又是聯手回應觀眾的熱情呼喊,給予這個昔日對手最大的支持。要知道,希拉里此次還是搭乘了奧巴馬的空軍一號,抵達了夏洛特市。

在造勢演講中,奧巴馬回憶起了自己在2008年和希拉里競爭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經歷。奧巴馬稱,在那一年半時間內,他對希拉里的敬仰“日益增加”,並贊揚希拉里是一名“十分聰明的女性,時刻都做好準備”。

他表示,之所以為希拉里助選,是因為信任希拉里,稱“沒有人比她更勝任做總統”。希拉里則表示,自己對能擔任奧巴馬政府里的國務卿一職感到十分榮幸。自己不僅僅將奧巴馬視為工作夥伴、2008年初選時對手,也將奧巴馬視為“能共患難的朋友”。這是希拉里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如此高調地評價奧巴馬。

有評論認為,奧巴馬和希拉里之間的關系已進入了新的“共生”階段,希拉里要靠奧巴馬的影響力來提高支持率,而奧巴馬助希拉里獲選可以增加自己的政治遺產。因此,從現在開始的四個月中,這對化敵為友的搭檔鐵定將不斷地向公眾推銷對方。

特朗普很不滿

盡管奧巴馬在為希拉里站臺時,沒有指名道姓地提及希拉里最大的競爭對手、共和黨的“準提名人”特朗普,但也不忘諷刺一下這個地產大亨。“我知道,有人總愛把‘讓美國變得更偉大’之類的口號掛在嘴邊。”奧巴馬說道,“我們現在所面臨的選擇是:究竟生活在過去的幻想中,還是直面現狀,為未來的變革做好準備。”

當得知FBI不會就希拉里“電郵門”事件采取進一步行動時,特朗普及其陣營坐不住了。特朗普本人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寫道:“這個體系太可笑了,非常非常不公平。”此後,他還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希拉里沒有資格繼續進行總統大選。”

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Paul Ryan)也認為,科米的解釋經不起推敲。“沒有人能淩駕於法律之上,”瑞安說,“科米的不起訴決定將開啟不好的先例。”在他看來,作為懲罰,希拉里應被禁止接觸任何機密文件。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也對FBI的決定表示震驚。“我看了科米的發布會,本以為FBI會對希拉里提起刑事訴訟,但沒想到,結果像沒事一樣。(這個決定)太令我震驚了。”他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406

前FBI反恐專家:奧運對“獨狼式”襲擊威脅重視不夠

50萬外國遊客、幾十位國家元首、全球媒體的註意力。如果說有什麽是讓反恐力量如履薄冰的話,那就是即將召開的里約奧運會。

最近一段時間,全球似乎被恐怖暴力事件的陰雲籠罩:德法兩國接連發生多起暴力襲擊事件,造成多人傷亡,其中有幾起不排除恐怖襲擊的可能。而5天後,巴西里約熱內盧即將舉辦夏季奧運會,在抗擊恐怖主義方面幾乎沒有任何經驗的巴西正在緊鑼密鼓地加強安保力量,包括把馬路上的安保人員數量加倍、增設更多檢查點、和外國情報機構進行更緊密合作等措施。

可是,這樣就足夠了嗎?

對 “獨狼式”襲擊重視不夠

理查德·福特(Richard Ford)是一名已經退休的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反恐專家,目前居住在巴西。他表示,盡管巴西政府部署了強大的力量來確保運動員和賽場的安全,但他仍擔心,巴西對“獨狼式”自殺襲擊威脅的重視程度不夠。

上周,巴西司法部長莫拉伊斯(Alexandre de Moraes)出人意料地表示,奧運會遭受恐襲的幾率“接近於零”,更需要擔憂的反而是街頭犯罪。就在第二天,巴西聯邦警察逮捕了10名涉嫌在互聯網上宣誓效忠“伊斯蘭國”(IS)的巴西人。曾經參加過幾屆奧運會安保工作的福特表示:“認為恐怖主義威脅幾率很小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過去一年中,恐怖襲擊的風險在世界各地都大幅上升了。”

奧運會遭到恐襲雖然罕見,但一旦發生,影響將非常惡劣。歷史上最著名的奧運恐襲事件發生在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11名以色列運動員和1名警察被一個巴基斯坦極端組織殘忍殺害。此外,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一名反對墮胎的抗議者安置的炸彈導致1人死亡、111人受傷。

“不過,巴西還有許多其他國家(舉辦奧運時)沒有的問題,”福特表示,“對於任何想要策劃襲擊事件的犯罪分子來說,這種條件簡直太完美了。”

安保問題是頑疾

作為歷史上首屆由南美洲國家舉辦的奧運會,里約奧運會一直以來為多個問題所困擾:寨卡病毒、水源汙染、門票出售情況不佳、基礎設施建設進展緩慢等。

令安保問題愈加複雜的是幾十年來巴西最大的經濟衰退和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前者已經迫使資金緊缺的里約州政府大幅削減了支出,並延遲工資發放,後者則令總統羅塞夫暫時停職。為填補資金缺口,聯邦政府不得不調撥近10億美元緊急資金——其中大部分將用於加強安保力量。另外,里約州政府也從其他州調撥了額外的警力。

巴西安保方面的許多問題都屬於存在時間較長、解決起來較為困難的頑疾。由於和10個國家接壤,巴西擁有很長的邊境線,而邊境又是走私軍火和毒品的主要通道。對於犯罪分子來說,要搞到沖鋒槍或炸藥並非難事,而里約的貧民窟里滿是犯罪分子。去年,小偷甚至成功偷竊了一輛裝了一噸炸藥的卡車。

更難以解釋的或許是為何如此之遲才開始為奧運雇傭安保人員。《華爾街日報》的一項調查發現,巴西政府到7月1日才授予為奧運場館雇傭和部署數千警衛的合約,此舉引發了外界質疑:對於那些即將身負監控X光機和實行搜身任務的人,篩選流程是否足夠嚴格?相比而言,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的安全合同提前10個月就開始授予。

“以前我從沒擔心過恐怖襲擊,我只擔心街頭犯罪,”里約的一名藥劑師羅恰(Fernanda Rocha)表示,“如果真的發生了恐怖襲擊,我不知道要怎麽辦。”

當然,巴西在舉辦大型賽事方面並不是新手。每年,這個國家都要在為期一周的嘉年華慶典期間迎接數百萬外國遊客;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賽也沒有發生任何重大事件。但在對付恐怖主義方面,巴西幾乎沒有任何經驗。對於自己不樹敵、拒絕軍事幹涉的外交政策,這個國家頗引以為豪。

不出意外地,在看到機場和其他地方部署的警力增加之後,許多巴西人開始不安了。最近巴西還出現了幾起爆炸事件。上周,一個可疑包裹導致勒布隆海灘附近的街區關閉了幾小時,所幸最後發現這個包裹中不過是幾件衣服而已。

已有長足進步

不過,福特表示,盡管巴西悠閑自得的態度可能更適合舉辦街頭派對,但自2014年世界杯以來,巴西在安保上還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巴西開始更經常地和美國及其他國外軍隊一起訓練如何處理生化和核武器襲擊,還為奧運會特別建立了一個聯合情報中心,全世界各地的情報服務人員將能夠在相關威脅有所冒頭時進行信息共享。

而正因為里約的犯罪率世人皆知,所以,精英警察部隊在巴西奧運會上面臨的考驗將超過其他國家。“巴西警察扛的槍比我們的大,也比我們的重,他們已經習慣了。”已退休的前FBI警探、現定居於里約的查康(Bobby Chacon)表示。查康曾參與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安保工作。

屆時,整個里約市將有8.5萬名武裝人員和警察遍布在各個角落,這一數量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兩倍。不過,大部分安保力量仍將集中在比賽場館、旅遊地標等地。“巴西已經將警力部署到位,也針對大規模有組織的襲擊進行了訓練,”查康表示,“但還是有許多值得引起警惕的地方,不應該對任何事情都視作理所當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