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維基解密公布了8761份泄密文件,疑似借此揭露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網絡攻擊項目。文件顯示,CIA通過黑客攻擊入侵電視、智能手機以及防病毒軟件系統等,將他們變為麥克風進行竊聽。
對於維基解密的泄露事件,美國中情局前局長邁克·海登在接受NBC采訪時表示,現在中情局尚未作出任何回應,但如果情況屬實,中情局進行計算機網絡開發及其他活動的大量策略、技術等就會遭到曝光。因此,此次泄露無疑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此外,他還對維基解密只專註於美國及其盟友表示不滿,認為該機構應該多放眼全球事件。
美國情報特別委員會主席德文·怒尼斯認為此次泄露事態嚴重,美國政府對此非常擔憂。同時他也表示,美國情報部門會隨時緊跟事情進展。
——CNBC——
【破釜沈舟 巴西總統特梅爾宣布450億美元基建計劃】巴西總統特梅爾周二宣布了450億美元基建計劃,涉及公路、港口、鐵路及輸電線路等設施建設,以應對嚴峻的經濟形勢。特梅爾表示,項目是為巴西塑造吸引力商業環境,從經濟衰退泥潭中解救出來的關鍵,將創造直接及間接就業崗位20萬人。去年第四季度巴西經濟萎縮0.9%,連續第八個季度出現下滑。
【標普:新醫改方案最多使1000萬人失去醫保覆蓋】雖然國會眾議院推出了旨在推翻奧巴馬醫改的新版醫改方案,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周二卻發布報告稱,可能有600萬至1000萬人會因此失去醫保覆蓋,這數字相當於過去七年內參加奧巴馬醫改2000余萬人的一半。報告指出,替代方案可能讓年輕人更買得起醫保,但“老年人口”的支付能力將有所減弱,同時保險商的盈利前景將有所改善,“投保人通過向保險人繳納保費而聚合成的“風險池”(risk pool)有所提高”。
——金融時報——
【共和黨醫改方案遭民主黨炮轟】周一晚些時候,國會眾議院共和黨推出了前總統奧巴馬醫改法案的替代性議案文本。周二共和黨高層集體出動賣力“推銷”這項新醫改法案,美國總統特朗普表達了支持,並揚言新醫改方案將在醫藥行業產生競爭。不過民主黨人則表達了強烈的不滿,認為不應在未進行法案預算公開及覆蓋面估計前就公布此方案,並貼上“小奧巴馬醫改”標簽,認為新法案依然不夠全面。負責起草新醫改方案的共和黨議員Kevin Brady拒絕回應新醫改覆蓋面與奧巴馬醫改相比如何,只是強調這將增加想購買醫保人群的機會。在最終提交到特朗普辦公桌以前,草案需要經過兩黨議員的反複磋商與修改。
——BBC——
【巴西經濟連續第二年萎縮】根據巴西統計局周二發布的數據,2016年巴西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萎縮3.6%,連續第二年下滑,創歷史最差紀錄,較2014年底已經回落8%。同時失業率同比上升75%至12.6%,達1290萬人。分析指出,巴西經濟面臨的困境與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和國內政局動蕩有直接關系,作為金磚五國成員,其原油、大豆及金屬出口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引起的相關產品價格下滑影響巨大,同時前總統羅塞夫和盧拉先後卷入貪腐醜聞更是讓巴西社會陷入混亂。不過近期通脹企穩,大宗商品價格回暖及巴西央行降息等利好下,巴西有望逐步扭轉衰退局面。
【微軟Outlook等業務突發故障】據部分社交媒體及互聯網和移動服務監控網站Down Detector等網站報道,微軟公司Outlook(前Hotmail)郵件服務周二一度出現大規模的宕機。而在Xbox Live平臺,也有留言稱無法登錄,微軟稱正在解決。此後微軟Outlook官方推特賬號表示問題已經得到完全修複,建議用戶再次嘗試登錄。
——華爾街日報——
【Facebook倉促闖入直播圈 麻煩卻接踵而至】去年初,Facebook CEO紮克伯格召集100多名員工,準備幹一番大事業——讓10億用戶享受網上流媒體直播,起名Facebook Live。2016年4月全球發布會期間,紮克伯格將這個匆忙推出的功能稱為交流方式上的重大改變,將創造新的機會把人們凝聚在一起。然而視頻直播功能留下了許多讓Facebook至今仍撓頭的問題,特別是哪些暴力內容需審查。據統計,至少有50起暴力行為被Facebook Live現場直播。為了與Snapchat和Twitter競爭,紮克伯格已經撥出逾1億美元支付給媒體組織和名人做網絡直播,但反響平平。公司仍在想辦法讓發布者從直播中賺錢,目前尚未從財報中披露過Facebook Live的視頻瀏覽數據或財務數據。
——Reuters——
【維基解密揭秘CIA黑客工具】維基解密公布了部分所謂中央情報局CIA所使用的絕密黑客工具,可以說讓人們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這些網絡武器的目標包括Windows, Android, iOS, OSX 和Linux 操作系統的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設備,可以讀取用戶在Whatsapp, Signal, Telegram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的數據,目前部分工具已經完成了內部測試工作投入應用。維基解密表示,從線人得到的細節信息足以證明,CIA的黑客能力已經超越了所授權的職權範圍。
【美國1月貿易逆差創近五年新高】根據美國商務部周二發布的數據,一月美國貿易逆差上升9.6%至485億美元,創2012年3月來新高,或對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速產生影響。商品與服務進口額增長2.3%至2406億美元,創2014年12月新高,主要是油價帶動,手機、家居用品進口上升10億美元,進口汽車創歷史新高。1月中國貨物進口上升5.1%至414億美元,日本貨物進口下滑13.9%至105億美元,德國貨物進口下滑9.2%;向中國出口同比下滑13.4%,向德國出口同比下滑10.7%。美中貿易逆差313億美元,上升12.8%,美德貿易逆差49億美元下滑8%,美墨貿易逆差下滑10.1%,創2015年6月來新低。
——Bloomberg——
【伊朗石油出口水平重回上世紀70年代】據伊朗國家通訊社IRNA報道,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周二透露,2月伊朗石油日出口量一度觸及300萬桶水平,是1979年爆發伊斯蘭革命以來的首次。自2011年國際社會開始制裁伊朗以來,其原油出口遭到嚴厲限制。隨著2016年1月伊朗核協議開始實施,制裁逐步解除,伊朗原油日產量逐步恢複到制裁前400萬桶的水平,並計劃在外商投資的幫助下在2021年達到500萬桶/日。上世紀七十年代,伊朗原油日產量一度達到600萬桶,隨後的伊斯蘭革命讓伊朗與西方關系逐漸惡化。
雖然美國一直宣稱2016年大選受到了俄羅斯黑客的幹擾,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總部系統也確實遭遇了黑客入侵,但美國的網絡能力真的如此不堪一擊嗎?向來和美國對著幹的維基解密可不這麽想。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維基解密近期公布了部分所謂中央情報局CIA所使用的大規模黑客工具,可以說讓人們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這些網絡武器的目標包括Windows, Android, iOS, OSX 和Linux 操作系統的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設備,甚至包括路由器。目前部分工具已經完成了內部測試工作投入應用,英國軍情五處MI5據稱協助制作了攻擊三星智能電視的黑客軟件腳本。
維基解密表示,從線人得到的細節信息足以證明,CIA的黑客能力已經超越了所授權的職權範圍。
入侵電視
根據一份標記日期為2014年6月的文件,代碼“Weeping Angel”的軟件成功攻克了一款三星的智能電視。電視呈現一種“假關閉”的狀態,用戶可能會誤以為機器隨著屏幕關閉而關機。事實上,隨著軟件啟動,監聽系統開始采集室內的音頻資料,一旦電視機開機並連上wifi信號,相關內容將被傳回CIA服務器。
在“未來計劃”部分,研究人員計劃引入視頻拍攝功能,屆時wifi傳輸的限制問題將得以解決。
目前三星方面拒絕就相關問題作出表態。
智能手機躺槍
維基解密稱,截至去年CIA“軍火庫”已經有24款針對Android 系統的零日漏洞代碼。部分是CIA獨自研發,有些則來自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GCHQ)、美國國土安全局和第三方。
來自於三星、HTC、索尼等品牌的部分智能手機據稱已經“淪陷”,CIA可以利用漏洞讀取用戶在Whatsapp, Signal, Telegram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的數據。
蘋果 iPhone 和 iPad也未能幸免,通過從GCHQ、美國國土安全部和FBI獲取的 iOS零日漏洞代碼,技術人員已經可以實現定位,激活設備照相功能和麥克風,並讀取短信記錄。
其他工具
維基解密還公布了CIA的一系列工具:
1.CIA試圖入侵汽車電腦操作系統,可能被用來執行無法察覺的“暗殺”。
2.CIA找到了入侵永不上網的電腦(air-gapped)的辦法,這種電腦往往因為藏有敏感資料而被人為設置與網絡隔絕。CIA想到的辦法包括通過圖片隱藏數據及隱藏部分存儲空間。
3.CIA可以攻擊時下流行的殺毒軟件。
4.CIA建立了從俄羅斯及其他地方的惡意軟件中“偷師”而來的黑客技巧數據庫。
此次維基解密發布了一個名為Vault7網站轉存的文檔,詳細闡明了CIA的黑客工具,工程筆記,內部通訊等8761個相關文檔。目前文檔中沒有包含工具本身,並且很多名稱已經經過編輯處理。維基解密表示,這只是第一步,後續還會出現更多涉及CIA網絡活動的“爆料”
武器泄露令CIA撓頭
事實上電子產品存在漏洞並不奇怪,此前就曾有智能電視或者自動駕駛汽車系統被黑客攻克等消息被曝出。讓CIA頭疼不已的是那些此前從未公布的“新武器”被泄露。一方面,原本通過 iOS和Android 漏洞,情報機構原本可以順利定位目標,而如今這些漏洞可能被蘋果和谷歌補丁“填補”,而且由於操作系統的關聯性,相關未發現隱藏漏洞可能也將浮出水面,系統將更難被攻破。另一方面,此前數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同時這些漏洞還存在被黑客“捷足先登”的風險。
當然CIA手里還有很多絕密武器,只是以後他們會嚴密防範不被泄露。
維基解密與美情報部門的“不解情緣”
去年維基解密曾公布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服務器中高層的郵件通信記錄,造成數位官員因此引咎辭職,並導致FBI在大選前夕重啟“郵件門”調查,重創希拉里選情。此後美國情報機構始終認為是俄羅斯黑客將資料泄露給了維基解密,並幫助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美國總統特朗普贏得了大選。當然俄羅斯方面始終拒絕這種指控。
今年2月維基解密再次爆料三份CIA的間諜密令,揭示其曾下令在2012年法國總統大選前曾展開秘密偵查活動長達十個月。文件顯示出於擔心時任總統薩科齊領導的人民運動聯盟無法確保連任,需了解薩科齊對“其他候選人”的考慮以及其與顧問之間的溝通情況。
斯諾登事件之後,維基解密再報猛料,3月7日,維基解密公布了據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大範圍使用的黑客工具的相關信息,其中包括針對微軟Windows、安卓、蘋果、OSX和Linux等系統及互聯網路由器等對象的惡意軟件。
這些信息多達8000多頁,含有8700個文件。文件顯示其中一些軟件是CIA自行研發,不過英國國家安全局也提供了幫助,例如助美方打造了對付三星電視的間諜軟件。目前尚沒有消息表明維基解密是如何獲得這些信息的。維基解密稱:“這些文件來自位於弗吉尼亞蘭利市(CIA總部所在地)網絡情報中心的高安全級別的獨立網絡系統。”
如果文件顯示的信息屬實,將令消費者對個人信息安全的信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也意味著他們所使用的電腦、手機等移動設備,甚至是智能電視都有可能被監聽。文件從專業技術的角度揭示了如何能把普通的家用智能電視機變成監聽設備,以及CIA特工如何通過破壞美國軟件產品和蘋果、安卓和微軟的智能設備來獲取用戶個人信息。
維基解密稱,消息來源透露了此事的細節,希望這能引起公眾討論,即CIA的黑客能力是否已經超越其權限。CIA的一名發言人Jonathan Liu不願對此做任何評論:“我們不會對所謂的情報資料的真實性或內容作出評價。”英國內政部發言人也拒絕就此發聲。
美聯社報道分析稱,維基解密此次曝光了CIA所采用的高度機密的科技手段,恐將給CIA帶來巨大隱患。因為CIA所監聽的那些目標,一旦獲悉對方的監聽手段,很可能改變自身的一貫做法,這將使CIA的監聽範圍和效果大打折扣。維基解密在一份聲明中表示:“CIA近期已經失去了對很大一部分監聽工具和相關文件的掌控。”
位於弗吉尼亞蘭利市的CIA總部所在地
佐治亞州的一位信息安全專家Jake Williams表示:“毫無疑問現在正在進行一場“消防演習”,接下來可能會有人丟掉工作,有人離開他們現在的崗位,這些都不出奇。”
“通常內部網絡防護是在現有已發現漏洞基礎上進行修補,並結合針對外部攻擊的追蹤和反追蹤技術。因此,要形成行之有效的網絡攻擊,通常是內部人員通過特定環境下的網絡工具所為。就像我們的工控類網絡,熟悉一線控制協議的現場工程人員可以很簡單的去發動攻擊,而且根本看不出是攻擊行為。但是這樣的行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演進,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將來網絡安全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由於現在的黑客工具都是基於特定漏洞和特定環境,通過優化攻擊來實現的。如果采用人工智能,機器人將會自主建立攻擊模型並不斷學習和優化。一般是先出問題再去防護的,因此網絡安全防護完全是在被動的情況下進行的。當然人工智能也可以用來反黑客攻擊。” 楊明稱。
泄露的文件中所提到的CIA一項被描述為“Simple DLL hijacking attempt”(簡易動態鏈接庫劫持嘗試)的惡意軟件是專門用來反測試微軟Windows XP,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操作系統的。這項被稱為“Windows FAX DLL Injection”的技術是使用一種計算機代碼讓黑客進入計算機程序的內存,並允許他們對信息竊取行為進行偽裝。
維基解密還表示,這些文件中的數據包括一個數字間諜技術的“重要資料庫”,這些技術可能來自於俄羅斯等其它國家。前CIA官員Bob Ayers表示,維基解密已經表示會披露更多和CIA有關的信息。“現在已經造成高級別破壞了。”Ayers說,“但是對一些細節的破壞還會在未來的披露中顯現出來。”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8700份顯示該機構使用黑客軟件入侵智能設備的文件遭維基解密泄露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美國聯邦政府勃然大怒。
美國官員向當地媒體透露,聯邦調查局(FBI)和CIA將聯手立項刑事調查。調查的主要內容,首先是維基解密是如何獲得這些文件的;其次是CIA內部是否有內鬼,即攻擊是從外部進入的還是內部同時有人呼應。
有安全專家此前就向第一財經分析,要形成行之有效的網絡攻擊,通常是內部人員通過特定環境下的網絡工具所為。
但目前無論白宮、FBI還是CIA都未對泄露文件的真實性發表評論。不過,有獨立網絡安全專家和情報專家表示,該文件引述了CIA入侵計劃所用的代碼,因此看起來是“可信的”。
當地時間7日,維基解密公布了8700多份據稱是CIA大規模應用的黑客程序。這些文件被維基解密稱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CIA機密文件泄露事件”。這些文件顯示,CIA開發了專門用於攻擊使用微軟、蘋果和安卓系統的智能設備和網絡路由器。
英國廣播公司援引一名CIA發言人的話稱:“維基解密針對情報機構保護美國人不受恐怖分子和敵人傷害的能力而進行的披露行為,將對美國公共秩序構成損害。”
由於披露文件提到的CIA間諜軟件指向了微軟、蘋果和安卓的操作系統,因此各大科技公司也很快對此事作出回應。
蘋果公司稱,一些技術漏洞已經做了修補,而蘋果用在iPhone上的技術是目前消費領域網絡安全技術最好的。
三星的F8000系列電視也在CIA監控範圍之內,該公司稱保護消費者的個人隱私和安全是公司的第一要務。
微軟表示註意到此事並已經著手調查,而谷歌則尚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美聯社報道分析稱,維基解密此次曝光了CIA所采用的高度機密的科技手段,恐將給CIA帶來巨大隱患。因為CIA所監聽的那些目標,一旦獲悉對方的監聽手段,很可能改變自身的一貫做法,這將使CIA的監聽範圍和效果大打折扣。
3月9日,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阿桑奇稱美國中央情報局已經失去了對網絡武器“軍械庫”的控制,他們通過各種黑客病毒來滲入智能手機、電視以及電腦系統,並對其進行控制、監聽,使設備失去功能。他表示,CIA的行為“極具毀滅性”。
此外,阿桑奇還向外界透露,維基解密對CIA的網絡武器項目知之甚多。在經過慎重考慮之後,他們決定與科技公司合作,提供CIA網絡攻擊的具體技術細節,用以修補黑客工具的漏洞,保護人民的人身安全以及網絡安全。
阿桑奇表示,CIA的黑客中心位於弗吉尼亞州,還在美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設有分部。據悉,在美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設立中心是為了便於黑客在歐洲、中東以及非洲進行網絡攻擊。
——華爾街日報——
【AIG首席執行官漢考克將辭去職務】美國國際集團AIG首席執行官漢考克(Peter Hancock)在過去六個季度的任期內,公司財報中出現4次虧損,對投資者造成損失。AIG周四在一份申明中表示,由於管理不佳,首席執行官漢考克將辭職。公司董事會表示,將開始全面搜索新CEO人選,並將選CEO作為公司業績年度審查的一部分。
——Reuters——
【沙特:歐佩克不會加大減產力度來抵制美國頁巖油田】據路透社消息,沙特高級能源官員本周在一次閉門會議上對美國獨立石油公司表示,OPEC並沒有通過加大原油減產量來抵消美國頁巖油田的產量上升,減產力度增加只是幫助OPEC部分成員國更快地完成年度的減產目標。
——Bloomberg——
【美國失業救濟金領取人數從四十年低點反彈】美國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自197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反彈。根據美勞工部數據顯示,失業救濟人數在截至3月4日的一周上升了2萬至24.3萬人。最新的結果與歷史低位聲明的趨勢一致,這表明勞動力市場緊縮。
——CNN——
【維基解密創始人稱將公布CIA監聽詳情】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Julian Assange)在周四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希望將CIA使用的黑客工具公布給科技公司,然後讓這些公司修補黑客工具的漏洞。朱利安稱維基解密仍擁有大量關於CIA黑客及間諜的未公布信息,在這些漏洞被修補後將會逐步公布 。
【波蘭總理發難,力阻圖斯克連任失敗】波蘭總理希德沃(Beata Szydlo)發言表示:波蘭將拒絕參加即將舉行的歐洲峰會,以阻止圖斯克(Donald Tusk)再次當選為歐洲理事會主席。希德沃表示,沒人能繞過波蘭直接做出這麽重要的決定,圖斯克多次違反了歐盟的命令,他不配成為歐洲理事會領導者。盡管如此,圖斯克在歐盟內仍然得到了足夠的支持成功連任。
——BBC——
【美軍派出海軍陸戰隊支援敘利亞】美軍向敘利亞拉卡市派出海軍陸戰隊打擊IS極端分子要塞。海軍陸戰隊將與同庫爾德自衛隊組成盟軍,計劃在數周內將IS主力部隊從拉卡市中清除。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美軍派往援助庫爾德自衛軍的特種兵人數不超過500人,而此次美軍派出的特種兵已超過500人。
【默克爾:土耳其式民主不利於兩國的合作】德國總理默克爾周四警告道,土耳其對民主的錯誤理解將成未來與歐盟合作的隱患,土耳其不能因為記者自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就將他們監禁。默克爾同時反駁: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控訴德國的納粹主義有擡頭之勢這一觀點站不住腳,而且充滿了誤導性,這樣的指責和類比必須停止。加強德國和土耳其合作關系才是當務之急。
——英國金融時報——
【大選逼近風險累積,歐洲央行求穩維持利率不變】周四,歐洲央行將基準利率維持不變,並宣布繼續保持購債規模,隨著歐洲大選的陸續到來,歐盟面臨的風險逐步上升,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持目前的利率能有助於歐洲穩定,當通脹上升至2%時,經濟狀況才算進入正軌。
在泄露了美國中情局(CIA)使用間諜軟件攻擊智能設備的文件後,維基解密(WikiLeaks)創始人阿桑奇很快表示他將提供更多相關信息幫助科技公司修複漏洞。不過,矽谷的科技大佬們竟不以為意,而且現在更多的懷疑論者又調轉槍頭,瞄準阿桑奇和俄羅斯的關系。
在倫敦的厄瓜多爾駐英使館中,阿桑奇發布聲明稱,將專門給科技公司“提供一些技術細節,用以修補漏洞”。但是,據英國《衛報》報道,矽谷對阿桑奇的好意並不太感興趣,反而質疑阿桑奇的背後是否有俄羅斯的影子出沒。
於是,這樣一個本質上跟信息技術相關的問題,被賦予了強烈的政治意味。
當地時間7日,維基解密公布了8761份據稱是CIA大規模應用的黑客程序。這些文件被維基解密稱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CIA機密文件泄露事件”。這些文件顯示,CIA開發了專門用於攻擊使用微軟、蘋果和安卓系統的智能設備和網絡路由器。
在事件發生後,蘋果公司表示已經解決了漏洞,而谷歌則認為該公司的安卓系統是安全的,並不存在遭攻擊的風險。
維基解密(WikiLeaks)創始人阿桑奇
維基解密是俄情報部門分支?
據媒體報道,在事後的調查中,情報部門把重點放在到底是誰導致了CIA文件泄露,是CIA的雇員,還是像斯諾登一樣的承包商,抑或是俄羅斯黑客?其中,關於俄羅斯黑客的猜想,最符合懷疑論者的口味。
對於維基解密和俄羅斯的聯系,阿桑奇在聲明中表示,維基解密運作的大本營是基於“中立的、數字化的瑞士”。
俄羅斯方面,外長拉夫羅夫再次強烈否認俄羅斯與任何黑客攻擊行為有牽連,且表示俄羅斯需要考慮CIA的黑客入侵能力,自己在進行敏感對話時絕不帶智能手機,他還開玩笑稱,除了手機外,CIA還能夠透過冰箱竊聽。
俄外長拉夫羅夫
在去年的美國大選競選階段,維基解密曾因為入侵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和希拉里競選團隊主席約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的郵件而被指意暗中支持特朗普。而此後,據稱由俄羅斯政府撐腰的黑客組織COZY BEAR也入侵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對希拉里的選情造成不小震蕩。
這些行動都引發了不少關於維基解密針對美國而非俄羅斯的聯想,在美國情報部門眼里,維基解密因此往往被認為是俄羅斯情報機構的分支。
亨利·傑克遜學會俄羅斯中心主任福克薩爾(Andrew Foxall)認為,維基解密持親俄立場。“當阿桑奇在2006年成立維基解密時,目標是增加亞歐國家的透明度,但最後美國成為實際上的目標 。”
今年1月,美國國家情報主任辦公室就曾確認,“高度相信俄羅斯軍方情報部門有賴於維基解密提供的材料。”
情報部門的辯護
在事後的聲明中,阿桑奇表示CIA已經失去了對網絡武器的控制,他們通過各種黑客病毒來滲入智能系統,而且這樣行為“極具毀滅性”。
但這樣的說法遭到另一方的反對。
CIA至今拒絕直接對此次泄露事件的真實性做出評論,僅表示一些“掌握了工具和信息的敵人正在制造傷害”。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James Comey)也表示:“美國沒有絕對隱私這樣東西,也沒有司法力量到不了的地方。”
智庫機構外交關系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文章也似乎在為CIA辯護,文章認為,除非被CIA列為目標,比如一些美國擔心的間諜,否則CIA不可能通過任何這類工具進行黑客攻擊,換句話說,CIA對普通人的信息不會感興趣。
另有分析認為,在斯諾登事件之後,現在很多科技公司采用了升級後的加密技術,所以,除非在設備加密之前或者解鎖之後侵入,否則即使CIA等情報部門也難以從中獲得想要的信息。一個最好的例子是,去年FBI甚至需要尋求蘋果公司的幫助來解鎖嫌疑人的iPhone手機。
總而言之,在特朗普新政府剛開始運轉的時期,多數變化出現時都有很多人拋出各種陰謀論。比如內閣要員和俄羅斯的關系,俄羅斯對大選的幹預,還有維基解密泄露CIA機密背後是否也藏著俄羅斯的勢力,這些疑慮多數把矛頭指向了俄羅斯,而在美方調查完成、有任何證據能坐實這些猜想之前,不能不說冷戰思維依然橫亙在美國的外交思路之中。
在“通俄門”調查方面,現任和前任美國情報機構領導人似乎都沒打算幫助他們的總統特朗普。
在當地時間23日的三場國會聽證會上,就特朗普競選團隊在大選期間是否與俄羅斯官員接觸試圖影響大選,他們提供了新的重要證詞。
白宮一直試圖為“通俄門”降溫。目前,特朗普正在進行其正式就職後的首次外交出訪,白宮本認為這是一個降溫的好機會。然而,美國情報機構領導人在聽證會上的發言無疑讓白宮受挫。
最直接的指認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局長布倫南(John Brennan)在聽證會上稱,美國情報機構已搜集了一些俄羅斯和特朗普競選團隊相關人員聯系的信息,並表示俄羅斯官員可能已經成功讓一些人“歸順”。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的報道稱,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共和黨議員們一直反複問布倫南,他是否看到了特朗普助手和莫斯科勾結的證據,看似希望布倫南給出他並未看到直接證據的回答。
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局長布倫南(John Brennan)
然而,布倫南的回答讓共和黨人失望,他說他發現了俄羅斯和“美國人”的接觸,而這些接觸相關的信息已經傳遞到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供調查。這是截至目前為止,調查“通俄門”的官員對特朗普競選團隊和俄羅斯之間存在關系的最直接的指認。
該言論也為正進行“通俄門”調查的FBI和參眾兩院情報委員會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因為白宮曾多方施壓,要求停止調查。
今年1月特朗普正式就職美國總統以前,布倫南一直擔任CIA局長。他還告訴國會議員,去年8月,他曾在電話中親自警告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幹預美國大選將有損美俄兩國關系。
對決升級
此前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特朗普曾要求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寇茲(Dan Coats)和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局長羅傑斯(Mike Rogers)公開否認“通俄門”相關證據。
然而此次,寇茲拒絕對此發表評論,表示未來可能回答類似問題。羅傑斯(Mike Rogers)也沒有對此發表評論。
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寇茲被問到《華盛頓郵報》報道的相關問題時,他說透露和總統的討論及交談不合適。在之後被問及他是否願意向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透露時,曾宣誓在聽證會期間配合問詢的他又再次表示:“我不認為我和總統的討論和交流信息應該披露出來。”
與此同時,“通俄門”的關鍵人物,即因“通俄門”辭職的國家安全前顧問弗林和“通俄門”調查團隊之間的對決也在升級。
當地時間22日,弗林稱將行使“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的權力,拒絕接受美國參議院調查組的傳喚。他在給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信中表示,拒絕提交該委員會傳票中要求的文件。
一天後,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波爾(Richard Burr)應對稱,鑒於弗林拒絕配合該委員會向他索取文件的要求,該委員會計劃向弗林在弗吉尼亞州的兩個公司發出傳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副主席沃納(Mark Warner)說,公司沒有援引憲法第五修正案的權利。
事實上早在4月底,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就向弗林發出傳票,索要該委員會針對俄羅斯幹預2016年美國大選相關調查所需要的文件,但弗林通過律師表示拒絕配合。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