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雜論-中聯石化(346)、大同集團(544)


為實踐諾言,對此不作評論,只作描述。


關於這家公司的歷史: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9&searchtext=%E4%B8%AD%E8%81%AF&Submit=%E6%90%9C%E5%B0%8B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03/LTN200908031298_C.pdf

上次澄清公告稱,本次收購不會對主席及其連繫人士股權受到影響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14/LTN20090814603_C.pdf


公司宣佈向大股東購入Best Project Holding Limited,該公司在7月19日成立,持有前文述的中美能源95%股權,作價48億,持股權則為許先生、景先生及獨立第三方持有67.1%、16.7%及16.2%股權。


本次作價其中25億是以每股90仙發行2,777,777,777股支付,其餘23億是以無息可換股債支付,換股價亦是90仙,又可換2,555,555,555股。


許先生購入股權的成本是20.7億,本次攤佔67.1%股權,值32.21億。


保證產量、營業額、承包費如前公告述。


為甚麼要3億現金,是因為景先生要買新礦。


完成及可換股債兌換後後,許先生及連繫人持股量增至74.17%,較之前51.98%更多。


特別要留意的是,前兩個公告,我沒說甚麼東西,不會作出評論。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29/LTN2009072900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07/LTN20090807277_C.pdf


可謂是Best Project。





某專欄繼續推股票。


變身轉型好對象

今日推介大同集團(544),已連升3日,噚日高收8.8仙,再升1.5仙,升幅20.5%,成交大增 到約5億股,追貼6月中大升時的5.9億股,當時股價由4仙起步,短短6日內衝上10.8仙,升幅170%。大同集團急升後,市值仍只唔夠3.7億元,業 務又單純,可塑性極高,係唔少大戶夢寐以求的變身或轉型好對象。6月中的一次急升,不會無因,今次升勢再起,相信變身時機已成熟,日後升幅亦係可大可小。


6月8日,中國星減持7億股予一家Bingo Chance Limited,令其成為公司大股東,每股轉3.3仙,相信大家知道金仔和中國星的關係。

股東名稱 作出披露的原因 買入/賣出或涉及的股份數目 每股的平均價 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請參閱上述*註解) 佔巳發行股本之百分比(%) 有關事件的日期 (日/月/年)
Bingo Chance Limited 101(L)
700,000,000(L)
HKD 0.033 700,000,000(L)
16.79(L)
08/06/2009
China Star Entertainment Limited 102(L)
700,000,000(L)
HKD 0.033 0(L)
0.00(L)
08/06/2009
Elite Plan Investments Limited 101(L)
700,000,000(L)
HKD 0.033 700,000,000(L)
16.79(L)
08/06/2009
Wulglar Wai Wan 101(L)
700,000,000(L)
HKD 0.033 700,000,000(L)
16.79(L)
08/06/2009
China Star Entertainment Limited 115(L)
    700,000,000(L)
16.79(L)
09/05/200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14/LTN20090814606_C.pdf


今日,公司批8.3億股,每股6.8仙,集資淨額5,519萬。


估計,應該是有新物品可以買了,但是澳門的都要小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35

數單新聞-永義國際(1218)、中聯石油化工(346)


因為這件事太敏感,我不作出太多評論。


為甚麼官先生迫某主席給股票呢? 是不是某主席承諾了一些東西?



某讀者送信給我曰:

其實我並不驚訝,如果有留意UWANTS的人,會察覺到有人一直在346的POST跟進官永義案的報導,
曲線的暗示X就是許智明。雖然不喜歡官永義,這一次我希望他能沉冤得雪 。


在這新聞亦可看出哪些股一定不可以碰的,在此不說太多,自己看吧。


------------------------------------------------------------------------------------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8735


  【本報訊】永義國際(01218)前主席涉嫌串謀證券公司東主及兩名無業男子,以恫嚇方式要求「X」提供1億股香港上巿公司之股票,巿值8,000萬元,4人被控一項串謀勒索罪,案件昨日提堂。

  控方指案件涉及槍械(firearms)及武器,恐怕被告騷擾證人而反對保釋,裁判官反對被告保釋申請,4人還押等候認人手續。

恫嚇「X」 無披露股票名稱

  4名被告包括永義國際前主席官永義(52歲)、證券公司東主吳志強(67歲)及兩名無業男子黃展億(57歲)及陳桂南(58歲),4人同被控一項串謀勒索罪,控罪指他們於今年3至4月間,與其他人士串謀,以恫嚇方式不當地要求「X」提供1億股香港上巿公司之股票。

  控方庭上表示案件涉及巿值8,000萬元股票、火器及武器,恐怕事主會被騷擾,加上仍有在逃人士,故反對被告保釋外出候訊,要求案件押後,等候警方安排認人手續。

  庭上並無披露涉嫌被恫嚇人士身份,只是以「X」為代號,而且亦未有披露涉及的上市公司股份名稱。

  官永義的代表律師申請保釋時指出,案件涉及錢銀轇轕,事件中只有一名事主,控方沒有其他獨立證供,加上官永義為知名人士,不會作出潛逃行為。

  代表律師指官永義對事件亦感到愕然,願以500萬元現金保釋外出,另由銀行高層及立法會議員作人事擔保。

涉及槍械 裁判官拒4被告保釋

  代表律師指吳志強參與程度低,只是出席了一個會議及聯絡官及事主,願以100萬現金及30萬人事擔保外出,黃及陳則各願以100萬元現金保釋外出。

  裁判官基於案情嚴重,拒絕各被告保釋外出申請,案件押後至下周再提訊,其間以便警方安排認人手續。

  官永義為永義國際大股東,持有36.74%股權,而永義亦持有永義實業(00616)31.7%股權。

  官永義曾為兩間公司主席,因為於2005年底被裁定為內幕交易人士,被取消出任上市公司董事資格5年,故他分別於2006年1月辭去兩間公司職位。

  裁判官:文偉新;案件編號:ESCC2873/09;6月24日再提訊。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8820


 【本報訊】上市公司永義國際(1218)前主席官永義涉嫌與3人串謀勒索案,昨在東區法院再次提堂,原不獲保釋的官永義,提出由恒生銀行前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柯清輝和立法會議員林大輝各以現金50萬元作人事擔保,並加上他的500萬元保釋金,4名被告最終同獲准保釋。

...


  控方指案中事主在認人手續認出所有被告,又指他前日收到恐嚇電話威脅其安全,警方會加強事主的保護。代表官永義的律師透露事主為一間本港上市公司主席,指 官與事主相識多年,有定期生意往來。辯方向法庭呈交的股份轉讓文件顯示股份屬事主所有,但控方案情指事主聲稱股份由朋友商借,質疑其可信性;而股份轉讓禁 售期至本年6月底,被告若勒索他人,豈會有禁售期,辯方又指被指控涉及2次恐嚇事件,分別在3月和4月,事主竟於5月才報警。

控方指事主被迫轉讓股票

 此外,3名被告亦提出保釋,次被告指自己也認識事主,他把事主介紹予官認識,於案件中從不涉恐嚇,案件或交由高等法院審理,涉及數年時間,不應把各被告還柙數年。第3和第4被告指稱任職顧問和從商。對於事主稱被恐嚇,各被告均指一直遭還柙,不可能恐嚇事主。

 署任主任裁判官錢禮向控方查詢是否只是依賴事主的口供,控方回應稱是,但強調事主是在被威脅下才轉讓股票。錢官最終同意讓官永義按提出的條件擔保,第2至第4被告的保釋金介乎100至130萬,次被告另需2名現金40萬的現金人事擔保。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9635


永義國際(01218)前主席官永義,連同另外三名人士被控串謀勒索受害人X一億股上市公司股票。案件昨日在東區法院提堂,官永義申請以冠華國際(00539)主席李銘洪,代替恒生銀行(00011)前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柯清輝提供50萬元人事擔保,裁判官批准其申請。

冠華國際主席李銘洪代替柯清輝為官永義提供五十萬元人事擔保。 (黎達豪攝)

由於柯清輝將要離開香港,無法在下周三陪同官永義返回法庭報到,官永義遂申請以李銘洪代替柯清輝提供50萬元人事擔保,由立法會議員林大輝另外提供50萬元人事擔保的安排則維持不變。

禁接觸受害人妻兒

另外,官永義的原本保釋條款中,限制官氏不可與控方證人接觸。控方昨日提出申請,要求條款具體指明官永義不可接觸的證人包括受害人X及其妻兒。申請獲裁判官批准。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0552


永 義國際(01218)前主席官永義與另外三名人士,遭原訴人X控告侵權的民事案件,原訴人身份一直保密,並以X為代號。該保密命令昨日遭高院法官撤銷。原 訴人X的真正身份是中聯石化(00346)主席許智明(下稱原訴人)。許在是次民事訴訟中向官永義等人追索一點三五億元,金額為一批中聯石化股份之價值。

放大圖片

許智明回應查詢時表示尊重法庭的決定,不會再就保密身份事宜採取行動。

本案答辯人包括官永義、吳志強、黃展億及陳桂南。由於原訴人涉及另一宗刑事案件,在是次民事訴訟中披露其身份可能影響到該宗刑事案,故原訴人的身份一直保密,案件入稟狀亦未有公開讓公眾查閱。

高院下令公開許智明身份

但高院法官芮安牟昨指此做法有違公義,無論有沒有牽涉到刑事案,民事程序都不應受影響,遂下令日後聆訊要列出原訴人的全名,聆訊並須公開進行。

原訴人早前就此民事訴訟成功取得暫時的資產凍結令,限制各答辯人處理一點三五億元的資產。四名答辯人已向法庭提出撤銷凍資令的申請,聆訊原排期明年三月進行。

但法官認為,此類申請應該盡快解決,遂指示聆訊再排期,聆訊日期毋須遷就任何一方。

中聯石化昨收報○點七一元,無升跌。

所指的應該是這件刑事案: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8316

【本 報特訊】法庭消息指,中聯石化(346)主席許智明被人入稟追索4800多萬元,原訟人指許智明許諾對方若購入中聯石化股票,揚言半年內公司股價將升上3 元,否則以每股2元回購對方股票。結果中聯石化未能夠如期升上該水平,許智明亦拒絕回購,原訟人除要求索取股價上的損失外,還要求許智明負責有關律師費 用。


入稟人孔令強指,去年6月份在中間人牽線下往訪許智明。許氏對孔說,恒基集團主席李兆基及城中另一富豪霍震寰已經用每股1.25元買了許多中聯石化股票,反映公司很有前景。

 許氏並揚言該股可以在六個月內升上3元水平,並且邀請孔氏以每股1.45元購入4000萬股。結果許智明透過另一個李姓女士售出該等股票予孔氏。

 原計劃在同年8月孔氏再多購4000萬股,結果因為該股股價下跌未有成事。同年底開始,孔氏因為股價未達至許智明所說水平而追索有關差價,卻被拒絕。

 孔氏遂在市場全數售清該批股份,帳面損失2700萬元,更於昨日入稟法庭向許智明追索帳面損失及其承諾部分,總額為4883萬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2/LTN20090602966_C.pdf

公告稱主席不認識該投資者,並決定交由警方處理。

 

小知識:官先生抽了多少錢?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1&t=52670


1218:
2002-01-07 AppleDaily
永義13度供股

【本 報訊】被譽為九十年代「抽水天王」的官永義在新一年再度發動其「抽水機」。官氏任主席的永義國際(1218)昨宣布其上市7年以來的第13次集資計劃,建 議以1供1基準發售11億新股,每股供股價8仙,集資8820萬元;供股價較最後交易日的理論收市價為0.11元折讓27.3%。上周五停牌的永義同時宣 布,供股前將每股面值由0.1元減至0.01元,才供股集資,原因相信是供股價不能低於面值。

每股供8仙籌8820萬

官永義在新聞稿內表示,供股集資符合股東整體利益,他控制的公司目前持有36.74%永義股權,將按比例供股。今次集資所得的淨額8620萬元,其中4500萬元將發展旺角花園街一地盤;約3500萬元償還銀行貸款;620萬元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永義國際自97年1月上市以來,不計認股證共集資12次(見表),當中只有在98年提出的2供3建議被小股東否決。在過去11次的成功批股及供股中,永義共集資17.888億元。該公司去年10月宣布,與債權銀行達成債務重組計劃,令該集團的3.63億短期負債變為長期負債,分5年攤還,1年內要償還債項 1.47億元,其中1700萬來自去年9月完成的供股所得資金。

近期也有多家公司宣布大比例供股,包括長城數碼(689)、永利控股(876)及人人控股(059)等。

8月,10合1,並以每股$0﹒12,1供3,配售6﹒62億股。(14th time)
2004年5月,以每股$0﹒11,2供1,配售4﹒41億股。(15th time)
2006年3月,以每股$0﹒12,2供1,配售6﹒62億股;(16th time)
10月,10合1;以每股$0﹒35,1供3,配售5﹒96億股。(17th time)
----------------------------------------------------------------------------------------
總共約23億元。

616:
8月,40合1,並於合併後以每股$1﹒0,2供1,發行1380萬股;
10月,以每股$0﹒865,配售826萬股;
11月,以每股$0﹒865,配售992萬股。
2004年1月,以每股$0﹒25,1供5,發行2﹒98億股。
2005年7月,10合1,合併後以每股$0﹒4,1供10,發行3﹒57億股。
2006年5月,1送9紅股。
2007年12月,以每股$0﹒052,2供1,發行19﹒64億股。



2008年9月,100合1;
12月,以每股$0﹒15,1供10,配售6﹒67億股。



加埋昨日的10合1,再1供4,每股38仙(未合股前3.8仙),發行2.94億股,集資1.12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25/LTN20090825368_C.pdf
-----------------------------------------------------------------------------------
共5.6 億
-----------------------------------
在12年間,兩間公司合共抽水26次,接近29億,應該可以買一幢旺區甲級名廈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3

得益者是.....-中聯石油化工(346)


交易沿革:


先買: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9901


鱷兄之問題: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9903


賣給公司: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0235


景先生之調查: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0378


今日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1/LTN200909011051_C.pdf


今日公司宣佈終止該48億的煤礦收購,並以另一協議取代。

該協議以附屬Bestwill Capital和景先生成立一合營公司,投資額2億人民幣,分別持有80%及20%股權,在河南鄭州市經營煤礦貿易業務。


景先生擔保公司產量不少於600萬噸,營業額不少於人民幣40億,盈利不少於2 億,公司由Bestwill Capital及景先生管理,並以之前公告正在購入沒有提及名稱的內蒙古礦錫林浩特市躍進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作擔保。許先生並借予公司1.5億人民幣作 投資合營公司之用。


此外,亦授予景先生3億股認股權,作價90仙,較現時股價67仙高出不少。


現時景先生持有約299,559,718股股份,時值約2億港元。持股4.9%,減持處於不需披露水平,該批股份應由許先生轉讓予他的,既然已經不賣礦了,為何仍要轉讓?

之前購入的Best Project的母公司Capital Kingdom,許先生股份及第三者由景先生全部購回,給予許先生的作價為人民幣1.5億元(這麼巧合?)及以新疆烏魯木齊天寶金礦業有限公司支付。


仍是太美好,抵押品由值錢的股票,變成能力成疑的礦,加上這人民幣1.5億的走向,更加有問題(許先生-->中聯--->合營公司--->景先生(?)---> ???),但是若真是成功的話,現在又多了一個金礦注入概念了。

那今次的得益者是誰?看來可能是景先生,但是可能大股東都做到了一些達成自己利益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23

讀者及本人之意見-中聯石油化工(346)


今日有數位留言者發出留言,其中一位「煤礦不值48億」兄稱:

許生上周在河南、青海、内蒙考察,重點是評估煤礦價值。


http://www.sunpec.com/new86.htm


根據原協議,若估值不到48億,可取消收購。


最早協議爲景将煤礦以3億現金+2.99億股0346+其他方式賣給許。


按今天公告,其他方式可能爲ck之股份。


今日景以1.5億現金+金礦換回煤礦。


最終實際交易爲:

許:1.5億現金+2.99億股0346

景:金礦


中聯石化:3億股購股權(成本0.9)=合營煤炭公司利潤。



猜測:許幫助景解現金之急,以及相關煤礦運營權。本人猜測而已。


------------------------------


但其中不解就是每年2億,連續10年利潤何來,產量何來,營業額何來。


另外景先生為何像水魚一樣,把這樣好賺的東西1億多就賣掉,又肯拿金礦出來換回大部分權利,許先生又肯把原值48億(?)的東西去換一個金礦?


另外,景先生為何肯以90仙取3億股認股權,為何認股價不能低一點,來賺一點錢,難度他看長線?


-----------------------------


鱷兄稱:


終於讓我想出點解感覺不協調。

1. 中聯石化和景戰彬成立合營公司,以從事煤炭貿易和運輸,投資總金額為2億元人民幣。做生意的事,本來賺蝕難料,更何況這是一間仍未成立的公司,景戰彬卻要 保證保證合營公司每年的煤炭貿易量不少於600萬噸,每年的銷售總額不低於40億元人民幣,每年的稅後純利潤不低於2億元人民幣,而他換來的是3億股購股 權,認購價是0.9港元。中聯石化停牌前股價是0.67港元,對options有認識的人應該知道,out-of-money的options是不大值錢 的景戰彬保證中聯石化最多一年就可回本,以後9年就是白賺,得到的隻是一年期不大值錢的購股權,這個交易完全不符等價交換原則,點解景戰彬要與中聯石化 合作?

2. 中聯石化曾經批評21世紀經濟報導失實,並指出「中美能源作為煤礦控股集團不會直接地進行煤炭的生產和銷售,中美能源所有的煤炭產銷均由同一法人的河南桂 圓實業有限公司及其相關的五家項目公司和其所屬五個煤礦進行」。


所謂的同一法人是否指景戰彬?景戰彬與中聯石化合作成立合營公司,會否與自己的河南桂圓實 業打對台?
http://www.sunpec.com/new81.htm

3. 有一項資料可以參考。今年有一隻新股秦發(00866),號稱是中國最大民營煤炭供應商,它的營業額有多少呢?


在招股書p.221,「本集團煤炭產品銷售 量由二零零六年的約720萬噸增長約11.1%至二零零七年的約800萬噸及於二零零八年下降約21.3%至約630萬噸。」

在最近的中期業績,「於截至 二零零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的煤炭貿易總量約為1,550,000噸。」行業概覽p.85,「於民營煤炭經營企業中,包括本集團在內的中國十大 民營煤炭經營企業約佔3,070萬噸,或分別佔二零零八年中國民營煤炭經營企業煤炭貿易量及煤炭貿易總量的約5.9% 及1.8%。」


秦發在二零零八年中國十大民營煤炭經營企業的煤炭貿易量市場佔有率是21%,排第二的市場佔有率是14%。將景戰彬保證的條款,與中國最大 民營煤炭供應商秦發比較,目標會否過於進取?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19/00866_572056/CWP120.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19/00866_572056/CWP113.pdf


-----------------------------------------------------------------------


我覺得秦發去年獲利已經是2億(不計特殊利潤),今年上半年只是小賺。


他賣同樣的礦,但噸量較少,今年保證利潤是2億,是否這樣好賺?


----------------------------------------------------------------------


至於筆者終於想到這些1.5億為何這樣巧合,但以下是推測,不可相信:


景先生持股4.99%,減持是不用披露的,現時那批股票有2.99億股,以現時股價70仙,該批股票約值2.1億。
如國美電器(493)的例子,這批股票實用於減持之用。那1.5億人民幣就是拋出那批股票的價值,剩下的景先生可自留。

然後景先生把這筆錢給回許先生,許先生又把這貸款轉回中聯石化,
中聯石化又把它投入合營公司,又為景先生所用。

綜而言之,許先生有賣股這筆錢的擁有權,
但使用權是在景先生身上。
一個很合算的買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8

鱷兄:未曾忘懷的名字-中聯能源集團(346)


前兩天,鱷兄來信,稱中聯能源投資集團(346,前稱聯大控股、明倫集團、中聯石油化工)對之前的名念念不忘,就算改了名,都喜歡用舊名。


鱷兄稱:


於今年7月31日的通函,其中一項動議是更改公司名稱,英文名稱會改為「Sino Union Energy Investment Group Limited」,中文名稱會改為「中聯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動議在8月31日的股東周年大會通過。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30/LTN2009073031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1/LTN20090901226_C.pdf

根據公司註冊處的紀錄,新名稱的生效日期是9月30日。可參考Attachment。


奇怪的事發生了,之後的公司通告、公司網站的新聞稿,346仍然一概使用舊名稱。莫非346忘記了公司已經改名?



公司註冊處的紀錄:


http://file.zkiz.com/Welcome%20to%20ICRIS!.pdf





P.S.


另外,鱷兄後來又寄了一封信給小弟,他找到官永義和許博士的案件的文件:



http://legalref.judiciary.gov.hk/lrs/common/ju/ju_frame.jsp?DIS=67773&currpage=T

我找到官永義案的文件,當中提到的人物包括程萬琦、周愛國等等,本來是想寫案件延伸的資料,中途不慎刪除了,懶得重寫。


我很奇怪當許智明急需346股份時,沒有拿出自己的,而是第一時間向周愛國購買,更奇怪購買價是$1.35,而非$1.25。


許志明稱:


In the evening of the same day, I contacted Zhou Aiguo (‘Zhou’) whom I have known for upwards of 10 years and knew that he held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shares in my Company.  I told him I needed shares in my Company on an urgent basis and offered to buy 100 million shares from Zhou at the price of HK$1.35 per share.


I further told Zhou that he would have to transfer the Shares directly to D1 or his nominee as the transfer had to be effected the next day but I would pay him the purchase price by instalments.  Zhou accepted my offer straightaway and agreed to attend at my Office the next day to transfer the Shares to D1 or his nominee.

程萬琦一向備受忽略,原來他的背影非常複雜,他的祖父曾經是孫中山的秘書,父親則在1920年投入共產黨,他本人在越南出生,是五億探長呂樂好友,因此曾被廉署調查,他被指與楊尚昆兒子有關連,他又因為被指與黑社會有關連而曾經被加拿大、澳洲拒絕入境,無緣現場觀看悉尼奧運,也有指他與楊受成是好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97

鋼鐵業下游金主疲弱 346萬套保障房「吞不下」巨額產量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8/2NNDE3XzQ1MDE2NQ.html

21世紀網獨家報導 住建部6月7日消息,截至5月底,全國保障房已開工346萬套,完成投資3895億元。不過,保障房也「吞不下」巨額的鋼鐵產量,21世紀網推算,每年超2億噸的建築用鋼產量,足夠將十二五保障房計劃完成三四次。

「房地產用鋼需求量最大,目前只能依靠保障房拉動鋼市,2012年實際在建工程量有1800萬套左右,這遠不能滿足鋼鐵去庫存需求。」卓創資訊分析師郭凱表示。

房地產、基建、機械、家電和汽車是鋼鐵行業下游消費的主力軍,來自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11年房地產、基建、機械、家電和汽車的用鋼需求量佔比,建築55.1%,機械19.3%,汽車6.6%,造船3.6%。

當前,中國地方債與房地產風險猶存,這些鋼鐵行業的「金主」需求疲軟,是導致此輪鋼鐵業全面虧損的主因。

\

數據來源:中鋼協

鋼鐵下游「金主」 整體疲弱

房地產是鋼鐵行業的最大金主。但中央多次強調堅持房地產調控不放鬆、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的政策,讓企業投資開工更加謹慎,許多開發商不得不打折促銷、以價換量。

然而,保障房建設用鋼需求量本身在螺線年產量中佔比並不大。21世紀網據相關數據統計,近三年螺線年產量均超兩億噸且呈持續增長態勢,由此推算,每年的螺線產量就足夠讓十二五保障房計劃完成三四次。

卓 創資訊鋼鐵分析師郭凱算了這樣一筆賬,保障性住房一般採用磚混結構,用鋼需求為20-40公斤每平米,取平均值30公斤/平方米。每套面積按經適房標準 50-60平方米估算,3600萬套保障房的用鋼量在5400-6400噸左右,由於房地產用鋼中的90%為螺紋鋼和線材(以下簡稱「螺線」),若按規劃 完成建設任務,螺線需求量將在六千萬噸左右。

國家住建部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全國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3600萬套,去年已開工1000多萬套,完工432萬套。2012年計劃開工700萬套以上,計劃完工量500萬套,粗略估算今年在建保障房總量為1800萬套左右。

如此浩大的民工建築工程,能否為庫存高壓的鋼市帶來起色?「地方政府在執行保障房建設中存在投機跡象,下半年保障房完工量仍無法判斷。像東莞、深圳等地做『貼牌』保障房,造成數字上紅火的假象,但真實在建工程不足3成。」美爾雅期貨分析師雅妃曾公開表示。

她 分析,這主要是地方政府財政趨緊、保障房項目盈利能力不足所致。今年是地方政府集中還貸高峰,加上經濟增速降低、稅收政策調整等,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減少; 房地產行業不景氣,盛行十多年的土地財政也是大打折扣,致使地方政府主觀上不願意大建保障房項目;另外,保障房工程融資問題沒有有效解決,大多數地方存在 著項目開挖之後長期閒置的尷尬。

「我的鋼鐵網」資深分析師張鐵山對鋼市的低迷行情並不看好,「鋼鐵下游的金主們需求疲軟,加之鐵礦石及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政策利好因素發揮作用需要很長時間。」

基建方面,資金問題持續制約著「鐵公基」的建設,1-4月鐵路固定投資累計同比下降43.6%。鐵路、公路等基建投資在短中期或難以超預期回升。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工業行業中汽車產銷同比負增長,分別下降1.83%和3.4%,造船行業依舊低迷不振。1-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20.2%,創10年來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披露的4月信貸數據也顯示,企業的貸款需求也降至低點。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表示,「2012年國鋼材消費將低速增長,將比2011年增長3-4%左右。而2003年來中國粗鋼表觀消費量年增速平均值在15%以上,最高的2004年曾達到26.8%。」

2萬億,能救鋼鐵嗎?

在國內經濟增速和企業贏利惡化的情況下,國家投資及消費刺激政策頻出,從家電、汽車下鄉到國家發改委提速審批項目,有媒體驚呼類似2008年的「四萬億」2.0版已至。但業內人士表示,新一輪刺激政策或將加劇產能過剩。

08年底國家出台的四萬億刺激政策全面拉動了鐵路公路、基建、房地產建設,鋼材價格因此一路飛漲。據卓創資訊數據,鋼材價格從2009年4月開始一路飆升到8月5日,幅度在1400元以上。

但從8月5日鋼價止漲回跌,兩個月後跌幅在一千元以上。郭凱坦言,雖短期拉動內需,但由於前期炒作過猛,投資資金過大,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後,真實需求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樂觀。2010年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危機開始顯現,負面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今 年,雖官方不會再度出台類似08年的四萬億刺激政策,但據發改委網站顯示,僅在5月21日一天就審批了100多個項目,相當於5月份前20天的總和。5月 24日,久拖未決的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和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以及河北省唐山遷安市的首鋼搬遷項目同時獲批,總投資過千億元。

據此前媒體報導,註明2012年4月批准的項目超過200個,其中一半以上為水利、風能、生物能清潔發電項目。

但利好政策出台後,鋼材現貨市場表現並未轉好,甚至仍繼續弱勢盤整。三大鋼鐵項目審批通過後,鋼材價格的僅維持四天上揚,就重陷下跌的泥淖。

中 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表示,在中國鋼鐵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這輪刺激政策恐怕會進一步加劇產能過剩。他明確提出,無論是加大投資還是降准減稅,雖然可以 暫時創內需保增長,推遲生產過剩危機的爆發,但從長遠的角度,這些刺激措施都是在刺激供應而非刺激需求,因而難以避免生產過剩危機的爆發。

「新一輪刺激政策很難達到08年的效果,整體而言這輪經濟刺激仍然是以投資基建為主,只能消化一小部分積壓庫存。家電下鄉、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等拉動作用更加微乎其微。只有房地產才能拉動國內鋼鐵市場需求,但短期內國家不會放鬆房地產調控。」張鐵山稱。

此 外,從鋼貿商來看,新一輪刺激政策主投的基建項目鋼材訂單,主要掌握在國有大型鋼貿商手中,由於產能過剩嚴重,這部分鋼貿商受國家調控,在資源配置和資金 規模上限制重重,始終處在微利狀態。「中小型鋼貿商雖然經營方式靈活,但是沒有基建項目的供貨權,產品主要供應建築領域,受低迷的房市影響庫存積壓嚴 重。」郭凱補充道。

5月22日,國內多家鋼廠再次宣佈下調鋼價,新撫鋼、四平現代、山西晉鋼、日照鋼鐵螺、安鋼建築用鋼下調幅度20元/噸~90元/噸不等。在此之前,國內最大的民營鋼企沙鋼股份發佈5月下旬鋼價政策,價格大幅下調50~100元/噸。

業內人士分析,六月份鋼價將繼續走低,綜合來看,近期鋼價或將繼續因為需求量得不到有效的洩洪口釋放而持續探底,在下游需求的相關刺激消息出來前,鋼材價格基本上失去了上漲的能動性。(21世紀網 戰瑞琬 熊婷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00

許勤:深圳研發投入超800億 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346家

“深圳藍”、2016年GDP增速9%左右、世界五百強企業增至5家、境內外累計上市公司達到346家……這些都是深圳市市長許勤在2016年交出的答卷。

1月13日,許勤在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許勤回顧了2016年深圳實現的發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許勤表示,深圳精準化組合型政策激發供給活力。其中設立重大產業、軍民融合、並購、中小微企業發展等系列基金,總規模超過2000億元,引導更多資金向有效供給配置。

在降成本補短板方面,許勤表示,深圳全年為企業減負超過1200億元,比上年多減負500億元。全面加大補短板力度,在教育、醫療、交通、公共安全等重點領域實施159個項目,完成投資927億元。

在創新能力提升方面,許勤表示,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800億元,占GDP比重提高4.1%。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增加值增長10.5%,其中互聯網產業增長16.2%,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增長17.6%。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等新產品產量分別增長60%和146%。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513家,是上年增量的3倍以上,累計達8037家。

在總部經濟效應方面,許勤表示,深圳本土世界500強企業增至5家,營業收入超五百億元企業達22家,其中超千億元企業11家。境內外上市公司增加32家,累計達346家。平安國際金融中心、深圳阿里中心、百度國際總部等建成啟用。

城市管理治理方面,許勤表示,深圳違法建築實現“零增量”,存量“負增長”,累計拆除消化違建約1100萬平方米。全年更新供應土地2.2平方公里,整備釋放土地11平方公里。

在高等教育方面,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國內名校簽約建設深圳校區,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獲批成立,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招收首普本科生。在醫療方面,深圳增加三級醫院6家、三甲醫院1家,新增病床3000張、職業醫師2698名。

深圳高房價成為很多年輕人心中的“痛”,為了解決人才住房保障問題,許勤表示,2016年深圳新開工及籌集人才和保障性住房6.2萬套、竣工5.1萬套、供應4.2萬套,均為上年的2倍以上。

許勤還指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生產要素成本上升過快,對產業加快邁向中高端提出更加緊迫的要求。

二是基礎研究機構較少,創新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不足,難以滿足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需要。

三是特區快速發展中積累的違法建築、水體汙染等問題依然突出,垃圾處理能力嚴重不足,公共安全基礎還不牢固。

四是城市建設管理標準和精細化程度不高,與國際一流城市相比還有差距。五是公共服務供給還存在不少短板,優質教育、醫療等資源缺乏,部分區域和時段交通擁堵。六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行政效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一些公職人員幹事創業勁頭不足、責任擔當意識不強,違法違紀問題時有發生。

許勤表示,我們要直面問題,把市民的期盼作為努力的方向,把問題的解決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標準,勇於擔當,迎難而上,推動特區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