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領帶、一頭卷毛、手舞足蹈,蘭德·保羅(RandPaul),美國共和黨的第二個總統候選人浮出水面。
當地時間7日,“喋喋不休的保羅”宣布參加2016年美國大選。這個“雅號”是他於2013年3月6日在參議院滔滔不絕演講13個小時得來的。
但保羅並非共和黨的“完美候選人”。美國政治觀察家杜雲(Reeves.K.Dwain)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保羅是“共和黨人中最保守的”。
美國媒體普遍認為,共和黨的“完美候選人”要屬老布什的次子、小布什的弟弟傑布·布什(JebBush)。加上民主黨的政治大鱷希拉里,2016年美國大選很可能是一場布什3.0VS克林頓2.0的政治大戲。
中國美國史研究會顧問、華東師大教授余誌森也告訴本報,明年的看點應該是共和黨派誰和希拉里角逐。

羅恩·保羅(RonPaul)
保羅是何方神聖?
蘭德·保羅生於1963年,畢業於杜克大學醫學院,1990年代遷往肯塔基州,成為一名眼科醫生,開始了近20年的行醫生涯。2010年,他成為肯塔基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
保羅的父親是得克薩斯州前聯邦眾議員、保守派共和黨人羅恩·保羅(RonPaul)。父親以支持恢複金本位著稱,曾參加2008年和2012年大選,並在保守派立場上深深影響了保羅。
保羅原本名不見經傳,但卻把娛樂圈的躥紅速度搬到了政界,這一切都發生在2013年3月6日。就在這一天,保羅在美國參議院滔滔不絕,足足發表了連續13個小時的演說,逼得其他參議員百無聊賴,搖頭苦笑者大有人在。
保羅利用這一“無限制演講”(fulibuster)議事權利,成功阻礙了參議院對奧巴馬總統提名的中情局(CIA)局長人選布倫南進行表決。布倫南是美國無人機空襲行動的策劃者,保羅譴責奧巴馬政府的這些行動是濫用行政權力,無人機也可能被用於美國本土從而侵犯公民自由。
“我要講到我無法講下去為止。”盡管布倫南的提名最終還是獲得了通過,但保羅的這句名言讓美國人記住了這個“喋喋不休的保羅”,還有他的幽默:“我發現,無限制演講也有它的限制,幾分鐘後,我不得不去方便一下。”
余誌森對本報分析,以“馬拉松演說”聞名全美的保羅宣布參選,說明共和黨中的保守勢力進一步崛起。
這次演講後,保羅迅速成為共和黨保守派的旗手之一,並不出意外地獲得了茶黨(美國杉端保守派的松散組織)的青睞。保羅在多個場合都表達過自己的右派自由主義(Libertarian,並非民主黨的自由派)主張,反複強調公民自由和預算平衡,反對福利國家等形式的“大政府”,在反墮胎和反同性戀問題上旗幟鮮明。
保羅7日在其官網上的聲明中稱,他競選總統是為“使我國回歸自由主義和有限政府的傳統”。他一再重複的競選口號是:打倒華盛頓機器!
盡管這些經典的保守立場讓保羅贏得了共和黨內的聲望,但具體到美國大選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有美國政治觀察家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隨著年長白人男性的減少,以及拉美裔、非裔、亞裔群體的壯大,全憑共和黨傳統價值很難在全美範圍內勝出,一個成熟的政客在這一問題上必須保持一定的“靈活性”。
事實上,保羅也是這麽做的。在宣布參選的演說中,他激昂地把自己同年輕人聯系到一起,並說了一些“不太保守”的話。“問問Facebook這一代,我們是否應該僅僅因為使用藥物就把一個小孩投入監獄,你們將會聽到一聲響亮的‘不’”。保羅說,“問問Facebook這一代,他們是否願意用他們的稅款救助‘大到不能倒’的銀行,你們將會聽到一聲‘不’!”
在保羅宣布參選總統後,美國媒體發現他在接受政治捐款方面表現得也“十分靈活”。他的競選網站“與保羅站在一起”(StandwithRand)允許人們以信用卡、貝寶(Paypal)或者比特幣的形式進行捐贈。
比特幣的赫然在列,很快被美國媒體當成一件奇事反複傳播。美國政治評論家紐梅爾(ToryNewmyer)分析,取悅愛穿連帽衛衣、啜著藍瓶咖啡的矽谷技術宅對傳統共和黨人而言可能不可思議,但保羅似乎沒有這樣的障礙。
“我覺得我們在矽谷地區擁有無限潛力。”保羅曾在接受采訪時稱,“他們中的許多人其實是有自由主義傾向的共和黨人,而不是民主黨人,只是他們自己也許還不知道。”

傑布·布什(JebBush)
美國也玩家天下?
保羅是繼得克薩斯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泰德·克魯茲(TedCruz)之後,第二位正式宣布參加2016年美國大選的人物。兩位候選人的相繼出現,標誌著已掌握國會兩院的共和黨正式向白宮發起挑戰。
但目前看來,兩位候選人在全美選民眼中“太右”的形象,可能成為最大的障礙。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政治評論員培根(PerryBacon)分析稱,保羅可能難以通過共和黨的黨內初選,主要是因為他采取了連許多共和黨大佬都反對的外交政策立場。在保羅宣布參選之前,克魯茲就曾因為太保守遭到民主黨人的揶揄。
其他潛在的共和黨總統競選人還有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ChrisChristie)、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魯比奧(MarcoRubio)等人。但美國媒體普遍認為,共和黨中最有希望的競選者,要屬老布什的次子、小布什的弟弟傑布·布什。
根據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布什家族的各界人脈和政商聲望非同小可,在傳出“小小布什”有意總統寶座的消息後,許多潛在的黨內競選者已經知難而退,再加上2012年與奧巴馬競爭的羅姆尼也宣布退出,將使共和黨的政治獻金加速流向“小小布什”,拉大與其他黨內候選人的差距。

希拉里
不過,相比前第一夫人、前國務卿希拉里的黨內優勢,說傑布·布什能夠穩穩拿下共和黨初選還為時尚早。但他如果順利在黨內勝出,有望令2016年美國大選呈現克林頓2.0VS布什3.0的盛況:無論哪種情況出現,美國政治都將被視作某種“王朝政治”。
此前,希拉里的團隊已經有意無意放風,暗示希拉里將參選美國總統,最有可能的時間節點應該就在4月。根據民調和普遍的分析,如果希拉里參選,民主黨內的潛在競爭者基本都會知難而退,大筆政治獻金也將瞬間“找到方向”。目前看來,如果有什麽能阻擋希拉里,那就是年紀和病痛了。
但希拉里的超級女強人形象,加上她在處理2012年美國班加西領館遇襲事件中的不當表現,還是會令共和黨抓住把柄。有美國選民告訴本報:“對於某些會說蠢話的人來說,3年時間(希拉里曾任3年國務卿)足夠暴露了。”
如果布什或者克林頓這兩個姓中的任何一個再度入主白宮,美國都勢必被一些人視作“家天下”。對於這一景象,亞裔美國人艾麗(AllyLi)告訴本報:“起初會覺得奇怪,但等到你對美國政治環境有稍許認識後,就覺得這是很自然的了。”她說,政治有門檻,在哪都一樣,真的不是普通人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