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百里之子首度告白創業心路

2012-11-12  TCW
 
 

 

社群交友網站愛魅奇(iMatchBox)執行長林宇輝永遠也忘不了,二○一○年七月那個晚上,走出義大利餐廳時的無助與落寞。

就在剛剛,他懷抱著熱情所準備的一堆資料,不僅全被對方無情的打了回票,甚至還怒目而視。

想創業,走自己的路》以深造為由向老爸遞辭呈

聚餐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父親、全球筆記型電腦製造龍頭──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

爭執的起火點,是林宇輝的創業計畫。

身為林百里的兒子,林宇輝與哥哥林宇軒在中學時代就到北美求學,長大了回到台灣,也一直維持神秘、低調的行事風格。

林宇輝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花旗銀行上班擔任儲備幹部,當時的同事、後來成為愛魅奇創業夥伴的曾國哲,直到共事兩年後,才知道原來這位同事「來頭不小」。

父母合計身價上千億元,林宇輝名下也擁有宇恩等投資公司,控管受轉讓的廣達股票等,經濟富裕,就連工作都被安排好了;二○○七年林宇輝離開花旗、到廣達財務部工作,林宇軒則在兩年多前揮別上海創投界,在廣達任職至今。

即便林百里多年前曾戲說過「我兒子只懂藝術、不懂高科技,我要在台大找到下一個『林百里』,」但兩兄弟在廣達工作,助力遠多於阻力,是其他環境絕對無法比的。

也因此,林宇輝兩年前決定離開廣達創業時,林宇輝自述:老爸,從來沒有這麼生氣過。而且,忤逆他的,竟是最乖的次子!

在林百里面前,比哥哥小七歲的林宇輝從小乖巧、順從,在加拿大求學時,羽毛球幾度打進全國比賽前三名,林百里後來常對朋友誇耀說,「我這個兒子啊!差點打進奧運呢!」得意之情表露無遺。

然而,林宇輝一邊在廣達上班,一邊盤算的卻是創業。二○一○年農曆春節後,這股想望再也壓抑不下來,他終於鼓起勇氣辭職,對爸爸說出的理由卻是:「想去台大深造,念博士。」

「爸爸很重視教育,一直希望我們兄弟再讀書,」林宇輝接受本刊專訪時,談到當時情景還覺得不好意思,「如果不是用這個理由,我爸根本不會同意(離職)。」之後接連好幾個月,林百里很開心的不斷催促林宇輝準備入學文件,眼看再也瞞不住了,林宇輝決定,要跟父親攤牌。

提計畫,開口就被批》父子倆關係頓時降到冰點

攤牌的那一日,林宇輝還特別選擇氣氛和緩的義大利餐廳。他對父親解釋,正因為他是林百里的兒子,所以廣達不是最適合他發展的地方,他學的是商科,但廣達要的是能降低成本的科技高手;再者,「我沒有犯錯的空間,不僅因為(在廣達)總有人拿著放大鏡檢視我,我也不容許自己犯錯,」「但是,『犯錯』才是最有效的學習。」他說。

最後,他把幾個月來蒐集台灣「寂寞商機」的心得全盤對林百里托出,分析著如何運用實名制搭配見面會的實體活動,讓想結婚的單身貴族最有效率的找到另一半。

不料,林百里越聽臉色越沉,後來更直接開口批評:「這計畫太空洞」、「你根本就還沒準備好創業」、「前置工作不足」等等,最後,語氣沉重的問:「我要在廣達教你,你為什麼不學?」

這句話,聽得林宇輝好生痛苦,不僅氣氛當場僵掉,之後長達數個月,父子倆見面幾乎沒有話題,關係形同進入冰點。但林宇輝心意已決,無論爸爸支持與否,他都要給自己一個機會。

建網站,初嘗碰壁苦》成品不堪用又難尋好人才

義大利餐廳會面後不到四個月,林宇輝拿了一千萬元跟兩位花旗前同事一起創業。雖然當時已有會員數超過三百萬人的社群交友網站「愛情公寓」,但林宇輝認為,它以遊戲吸引的客層較年輕,會員以找伴為主;以結婚為前提的輕熟齡族群仍有市場空缺,只要網站做得好,就能爭取客戶付費使用。

父母長年贈與的財產,林宇輝沒有花掉、存了下來,創業的資金就從中而來。但最困難的是網站底層架構,愛魅奇三個創辦人沒一個懂,剛開始委託外包,做出來的東西不堪使用,程式解了一隻蟲(bug)、又多三隻,越做越沮喪,讓他銳氣大挫。

找人才也有意料之外的困難,有些人一聽到「林百里的兒子」轉頭就走,對方說:「這工作是我養家活口的全部,卻是你資產的一小部分,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玩玩而已?」

面對疑慮,林宇輝總是反覆說著自己的夢想:他想靠完善的網路平台,幫助台灣數百萬名適婚年齡人口找到合適的伴侶,而且只要真的有效果,實質的獲利回報就會發生,最後包括遊戲橘子前資訊長柯力文在內,好幾個人都願意薪水打對折來加入這個只有十個人的小公司。每天,帶著撿來的流浪犬上班,林宇輝工作十至十二小時,回到家繼續構思工作。

疲累忙碌之餘,他慢慢懂得,父親當年的創業,有多難。

林宇輝說,林百里創業辛苦打拚時,小孩一早上學沒看到他,晚上睡著了他才回來,父子三人很少碰到面;有次林百里剛結束半個月的出差,回到家一把把當時剛上小學的林宇輝抱在膝上,喜孜孜的問他:「你想爸爸嗎?」總是看不到父親的林宇輝,只是一臉納悶回說:「咦?你之前不在家嗎?」讓林百里好生尷尬。

廣達創業初期訂單很多,「爸爸、CC(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和好幾個副總,都到生產線上去幫忙鎖螺絲,半夜也沒回家,累了就往地上躺著睡,醒了再繼續鎖螺絲,」「跟他比起來,我真的很汗顏。」

林宇輝這才懂得,父親為何捨不得兒子再走一遭創業的辛苦路。

「實際做了之後,才發現爸爸說的沒錯,前置準備不夠周全,」林宇輝說,鎖定的二十五歲到四十歲交友市場商機雖然龐大,但要做出價值──幫會員過濾掉懷抱著詐騙、推銷等非交友意圖的人,再促成會員找到伴侶、深度交往,說來容易做來難,市場要的、跟他創業初期設定的完全不一樣,只能過一關、算一關。

找解方,請益林百里》讓父親不再叫他回家上班

一邊解決公司大大小小的棘手問題,林宇輝開始藉由創業實務的問題,經常找機會向爸爸請教,父子倆話題變多了,關係逐漸融冰。

去年,林百里還常對林宇輝說「回廣達上班吧!」今年不僅不再提及,還第一次主動關心愛魅奇的營運進度;林宇輝知道,嚴肅的爸爸正極力釋出善意。

讓林百里態度轉變的另一個原因,林宇輝說,「我這兩年的堅持,他都看在眼裡,可能也看到一些當年他創業時的影子吧!」

林宇輝打趣,林百里雖然全心投入「雲端運算」,但「他是雲、我是端,又有年齡差距,」其實對愛魅奇的營運是了解多於建議。他也拒絕廣達或是爸爸入股,「小公司要有小公司的彈性與靈活,要是給他入股,一來一往決策起碼要一個月,不行不行!」

今年十一月五日,愛魅奇的正式版本終於要上線,目前透過與各公司福委會的合作,已經吸納了廣達、國泰金、富邦金、長庚醫院等近二十家企業用戶,會員數三萬五千人,明年上半年目標突破十萬人。

雖然距離交友網站龍頭──愛情公寓的約三百五十萬會員仍有相當大差距,但尚凡科技(愛情公寓)執行長張家銘說,愛情公寓鎖定二十五歲到三十四歲族群,認識朋友的目的強過於尋找結婚對象,活動以網路為平台,與愛魅奇以結婚為前提、搭配實體聯誼活動的模式,市場區隔差異很大。

林宇輝等著愛魅奇會員數衝破二十萬、站穩腳步的那天,現在創業資金還剩一半,他也還在拚搏當中,問他若不成功,會不會回廣達?他說,不會。

這個林百里眼中,一向乖巧的小兒子,心中還有一個夢想,他說,此刻大家認識他,是因為他是「林百里的兒子」;真希望有一天,他能反客為主,讓大家用「林宇輝的父親」來介紹林百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22

百度首度發債,利率低於中國國債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059
QZ:百度宣佈將發售總額15億美元的美元計價債券,期限為5年和10年期,這是百度歷史上首次發債。用新興市場的標準看,百度發債成本非常之低。7.5億美元2017年到期的債券利率為2.25%,而另外7.5億美元2022年到期的債券利率為3.5%。相比之下,中國5年期國債目前的收益率為3.14%。因此,事實上,百度的借貸成本甚至低於中國政府。
 
百度絕非唯一一個利用全球經濟變化的公司。如美債和德債這樣傳統的「安全資產」收益率接近於0,而如意大利和西班牙市場這樣此前穩健的投資也變得充滿風險,任何希望在兩者之間尋找機會的投資者都被迫轉向新興市場,轉向新興市場的巨頭企業,比如百度:這些企業比歐洲企業穩健,又比美國企業盈利高。
 
而這些企業也在利用這種機會,融入創紀錄的資金來進行收購、擴張業務。分析師們猜測百度也將用這筆錢來進行全球收購,追趕谷歌,百度已經在泰國和越南這麼做了。
 
今年4月,韓國巨頭三星也借這個機會發行了10億美元5年期債券,這也是三星自1998年以來首次發行債券,而利率僅比同期美債高80個基點。如果百度與中國政府一樣,韓國政府的借貸成本也高於三星。
 
這種情況並非僅侷限於亞洲。在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水泥企業Votorantim Cimentos和建築公司Odebrecht每家今年都發行了數億美元30年期債券,而利率非常之低,如同認定在債券存續期間通脹會一直保持低位。彭博指出:如果投資者持有1000萬美元淡水河谷收益率為5.625%至2042年到期的債券,那麼一旦收益率從如今的5.16%升值5.5%,投資者將虧損52.5萬美元。
 
對於新興市場企業債的需求與日俱增,拉低了債券與同期美債收益率之間的息差。儘管目前的息差尚未像發達國家的企業所享有的那麼低,但差距正在縮小。
 
 
儘管很緩慢,但這種趨勢正從根本上改變全球企業的實力格局。儘管美國企業實力仍然強勁,但曾經流入歐洲的資金如今開始流向南方和東方,而新興市場公司也利用了廉價資金來拓展業務,奪取更大的全球市場份額。
 
此外,這些企業借款的期限通常很長。這意味著即使風險偏好在一段時間內放緩,他們仍然擁有較為穩定的資金。此前從未擁有這種廉價資金的企業如今開始有機會使用這些資金,而且是長期使用。
 
換句話說,追逐收益率的投資者正在幫助建立一個真正全球化的經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95

首度曝光 科技富豪的四分之一快意人生 林百里 祕密花園

2012-11-19  TWM  
 

 

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砸4億多元,買下台北市郊荒廢10年的明德樂園及附近大片山坡地,共2萬多坪。

他親自設計園藝造景,種植有機蔬菜,身體力行他的「四分之一快意人生」哲學。

徜徉山林溪谷間,林百里說:「自在生活最重要。」63歲的他,已經為退休生活提前準備。

製作人‧賴琬莉 撰文‧賴琬莉、李建興、梁任瑋 研究員‧蔡曜蓮 攝影‧聶世傑秋高氣爽的午後,開車順著台北故宮往外雙溪的路上去,約莫十分鐘,路邊停業的明德樂園大門緊閉,偶見工人、貨車進出,從高處往裡望,可以瞥見有人在樹林後走動的身影。

站在入口斜坡,看著遠處恬靜的山景,耳邊傳來潺潺流水聲,四隻台灣藍鵲飛過樹梢,園內小徑旁擺放新盆栽,恍若世外桃源;園區內似乎有保全巡邏,還設有監視器,門禁森嚴。

附近的住戶表示,這座山已被國內某大老闆買下,外人不能任意進出。根據本刊調查,包括荒廢的明德樂園及附近停業的溫泉會館,大約二萬多坪的山坡地與農地,在二○一○年被常樂開發公司買走,而該公司負責人,正是全球最大筆記型電腦代工廠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

○九年九月,林百里透過他與太太何莎的千宇投資公司,成立「常樂開發有限公司」,資本額約四.七億元,負責人是林百里,設籍內湖的地址,目前是一家高級音響店。隔年,林百里就用常樂名義買下明德樂園的大片土地,這半年來,企業圈就有耳語:「林百里在故宮對面買下一整座山。」仲介圈傳出這一整片山林土地以四億元成交。

根據今年三月,《富比世》(Forbes)公布二○一二年全球富豪排行榜,林百里以三十七億美元身價,位居台灣第五大富豪,名列全球第二六九名。今年七月,他用全球海外存託憑證(GDR)方式在海外出售一.六七%(六.五萬張)廣達股票,約新台幣四十六億元入袋,而出售這些股票只占他個人持股的五%。

買土地

打造文人氣息濃厚的祕密花園然而,這位科技富豪近來最鍾情的事,是在這片他坐擁的山頭,打造祕密花園。林百里私下稱其為「山莊」,他在裡面搭起兩座網室蔬菜棚,種植有機蔬菜;喜歡蒔花弄草的他,還買了很多園藝盆栽種植造景,打算退休後隱居於此。

周末午後,我們來到林百里口中的「山莊」,驅車直入大門前。山莊位於山谷之中,四周群山環繞綠意盎然,走過小橋、流水;門內花木扶疏,是一座日式造景的庭園。據傳當時會館業主花了二億元打造「春櫻舞、夏綠然、秋楓紅、冬椿開」的四季風情。一位旅遊業者表示:「會館讓人有到日本京都的感覺。」周末下午,剛下飛機的林百里直奔「山莊」,跟著設計團隊開會,討論山莊的園藝造景,他充當起藝術總監,提供很多意見。

中國宋朝文人李格非在其著作《洛陽名園記》,所描述的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泉,及眺望的宋代庭園的細膩風格,是林百里心中所嚮往。他想要仿造宋朝庭園,利用自然景觀與地形,融合山水、建築、花草、書畫等元素,布置出一個層次堆疊、移位換景,而且文人氣息濃厚的祕密花園。

林百里穿著黃色薄外套、映襯出臉上的好氣色,只是體態略為發福,看見我們到來,他熱情地打招呼,中氣十足地說:「歡迎來山莊玩,你們隨意看看。」會議結束,林百里領著我們到菜園拔菜,邊走邊說:「我小時候住在漁港邊的村莊,喜歡自然生活,還走田埂上學。」當我們訝異繁華的香港也有農村景色,他說:「我年紀已經很大,今年都六十三歲了。」下山來到明德樂園入口不遠處,有兩座網室蔬菜栽培棚,種植有機蔬菜,用明德樂園旁的青礐溪水灌溉。青礐溪發源自陽明山的擎天崗,附近的農友說:「這裡的水質送檢驗,沒有汙染。」林百里也很自豪地說:「這邊的溪水加上陽明山的土壤,種出的蔬菜又大又漂亮。」

樂田園

自種有機蔬果 張忠謀、蕭萬長都吃過進到蔬菜網室棚內,要經過兩道門,主要隔離蟲害;棚內一畦一畦的菜圃,種著高麗菜、茴香、茄子、絲瓜、彩椒、萵苣、空心菜、芥藍菜、青花菜、紅蘿蔔等時令蔬菜,林百里開心地說:「這個白蘿蔔回去用排骨煮湯就很好吃。」一邊說,他手上也沒閒著,拔白蘿蔔又摘彩椒,很熟悉農事的架式。

兩座蔬菜棚生產的無毒蔬菜,除了自吃外,林百里用「百里農場」的紙箱,裝箱送給朋友分享,「張忠謀、蕭萬長都吃我的蔬菜。」一位吃過林百里蔬菜的友人,讚不絕口地說:「又脆又清甜。」○五年,林百里檢查出罹患肺癌,求助上海名醫邱佳信,邱佳信建議他蔬菜最好吃時令和本地生產,少吃進口和以人工調整產季的蔬果。○九年,前副總統蕭萬長驚傳罹患肺腺癌,林百里還分享他的抗癌經驗:「飲食要有機無毒,要均衡,要培養最好的抵抗力,心情要保持樂觀。」去年,廣達股東會上,小股東表達對林百里健康的關心,他表示現在很注意身體,「從腦到腳都有進行固定的健康檢查,沒有一百分,也有九十分。」

勝病魔

買二萬坪土地 打造退休養生祕居「山莊」內除了種植蔬菜,平日就喜歡園藝的林百里,也買了大量盆栽,像是各色的九重葛、紫藤花、醉芙蓉、丹桂、羅漢松、楓樹、茶梅花等,先放置在山坡上的「假植區」,日後按照規畫栽種在山莊各處。

據了解,溫泉會館未歇業前,林百里就買下這一大片土地,後來溫泉會館慘澹經營,林百里乾脆向業主買下整個會館;因此會館內外保持原樣,包括供住宿的十九個房間,甚至廚房的鍋碗瓢盆都還留著。

但除了溫泉會館外,明德樂園早已殘破不堪。明德樂園曾經風光一時,是台北市議員陳建銘家族經營,一九八二年開幕後,造成轟動,依山而建、占地近三萬坪的園區,有三六○度的高空旋轉「嚇嚇叫」、摩天輪、雲霄飛車,還有小丑表演;往裡走還有儷人瀑布森林區,溪谷風光明媚。

明德樂園曾是台北市最大的遊樂園,更是台北人必遊景點之一。○二年,明德樂園因法令限制,設施無法汰舊換新,黯然關園,空蕩蕩景象宛若廢墟。陳建銘表示:「當時受制法令無法升級遊樂設施,每個月要賠好幾百萬元。雖然樂園內二萬多坪土地,但多數是三十度坡度的山坡地,可利用的土地不到一成。」這一年來,林百里請人打理,拆除雲霄飛車、咖啡杯與旋轉木馬等腐鏽的遊樂器材,還要剷除一人高的野草整地,工人表示:「每個人都遇過粗大的青竹絲、龜殼花,還有老鷹撲下獵雞。」經過整理後的山莊,終於比較像個樣子,林百里有空就來種菜、賞花、放鬆心情,他對記者說:「這裡空氣很好又安靜。」問他是否有退休時間表,林百里笑笑說:「這麼希望我退休?」沒有正面回答問題。

○五年,林百里一度因健康問題而交棒,跨過生死關頭後,他重返商場,只是心境已有很大轉變。與林百里情同兄弟的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曾說:「Barry(林百里英文名)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做事,三分之二的時間思考。」過去,林百里全力衝刺事業,但後來他說:「我四分之一時間用在公事、四分之一養生保健、四分之一興趣,另外四分之一做公益。」

返商場

把人生分為養生、公事、興趣、公益一向注重隱私的林百里,向來行事低調,雖然他大手筆買地一事,在企業界已不是祕密,但他不願張揚,可以看出他正身體力行自己的「四分之一快意人生」哲學。

而在這「四分之一養生保健」的生活之外,他另外四分之三用於公事、興趣、公益的時間,表現也毫不遜色。

林百里一九四九年出生在上海,隨後舉家逃難到香港,住在收容難民的調景嶺,他從不諱言自己是窮人家的小孩。十七歲時,他自國民黨辦的德明中學畢業,跟著同學擠貨船來台灣,一路讀到台大電機研究所,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轉捩點。

一九七二年,他與同學溫世仁共同設計出台灣第一台自製電腦,隔年,他們兩位因為電腦的設計,同時榮獲台灣第一屆青年獎章,展現研發的天分。當年,誰也沒想到窮得一件襯衫、一條褲子穿四年的香港僑生,日後會寫下台灣科技界一頁傳奇。

向來深信烏龜終究會贏過兔子的林百里,在創業歷程中,可以明顯看出走得慢、卻看得遠的經營哲學。他企圖心強,眼光準,一九八八年成立廣達,搶先專注筆記型電腦代工,跑遍歐美爭取訂單,與戴爾搭上線,又取得IBM、蘋果、惠普等國際大廠訂單,在一九九九年上市後,迅速躍為股王,股價一度高達八五○元。

拚雲端

廣達轉型見效 傲視NB代工廠同業前幾年,鴻海殺入做筆電代工,林百里感慨地說:「當初做筆電,廠商捧著現金在公司門口排隊領貨,這也不過十多年前的事情。」眼見筆電代工毛利下滑,身陷血流成河的紅海市場,林百里意識到危機。

多年前,林百里挾全球NB市占率三成的威風,切入手機、光碟與面板,成立廣明與廣輝,自稱「三廣總督」。不料幾年下來,因步伐落後, 一度從電子一哥淪為三哥,○九年,仁寶的筆電出貨量超越廣達。

林百里早就看出「製造業賺不到錢,要靠服務業」。他另闢戰場,搶先同業布局雲端運算新事業,並親自操盤,要讓電腦變成可以在任何地方隨時取用,提供雲端運算、連結、消費端載具,還要導入系統、解決方案和服務的一條龍式方案,跳脫代工思惟。

什麼是雲端?林百里解釋:「就像我們到醫院看病,以後透過雲端,我們可以在任何一家醫院,取得病歷資料,不像現在,換個醫院,還要回原來醫院調病歷;還有像iPhone,其實就是一個小雲端的觀念。」烏龜緩步慢走,最終還是奪下錦標的贏家。當同業深陷泥淖、痛苦裁員之際,去年廣達的轉型見成效,除了美國政府機關的訂單,也接到Google及Facebook雲端伺服器訂單。法人預測廣達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將會超過六元,傲視其他NB代工廠同業,並逼近鴻海。

游於藝

廣雅軒藏二千珍品 「保存人類文化資產」林百里除了在全球科技業占有一席之地,他在收藏界也是重量級人物。

今年四月,在香港蘇富比的春季拍賣會上,他以近港幣二.○八億元(約新台幣七.七億元)的高價買下北宋汝窯〈葵花式洗〉,令人咋舌。而在五月底的佳士得香港春拍會上,他再以億元港幣標下兩件古董,出手闊綽相當驚人。

汝窯是十二世紀北宋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定窯與鈞窯」中最稀有的,因其產品為北宋宮廷使用,且利用瑪瑙上色,有文人以「雨過天青雲破處」形容其色澤。〈葵花式洗〉為一對,原收藏家在一九三六年將其中一件贈與大英博物館,另一件輾轉被林百里在拍賣會場買下。

林百里對藝術品的興趣與他父親有關。林父在香港大會堂工作,會堂美術館掛有張大千、傅抱石的畫作,林百里中學時三天兩頭跑會堂,耳濡目染下,對中國字畫產生興趣,當時他心想:「有朝一日有能力,一定要想辦法擁有。」林百里事業有成,收藏不少中國古字畫,最廣為人知的,是他收藏張大千名畫至少七十幅,尤其對張大千仕女圖幾近成癡;更在廣達總部頂樓闢建「廣雅軒」,以存放並展示近年來購買的二千多件珍品。

不過,林百里並不喜歡別人說他是收藏家,他自認為是「幫全人類保存文化資產」。幾年前,滿腦點子的林百里,覺得藝術品語彙有商機,利用雲紋圖騰,先在電腦繪圖,然後設計成花瓶,預計做九十九個送給朋友。不過,他做了一個後就因忙碌沒有下文,但他堅信「這是個嘗試,創意文化產業絕對有商機。」

勤公益

贊助藝文活動 關注最新教育趨勢除了藝術品收藏,曾是台大攝影社社長的林百里,也醉心攝影,不僅收藏很多古董相機,還自設暗房沖片,完全是專業級的架式。他每次到香港,總要花一整個下午流連攝影器材店。幾次在公開場合,他還好奇地拿起攝影記者鏡頭把玩。

林百里看到本刊攝影記者拿著厚重的攝影器材,他建議說:「你買Sony的NEX,那個一千多萬畫素,輕便又實用。」林百里認為,攝影可以呈現不同人生面向,攝影對他而言不是記錄,而是創作。幾年前,他到雲南香格里拉,為了等適當光線拍攝一座寺廟,在戶外守候了一個下午,問他最近的攝影作品,他搖搖頭說:「拍得不好。」林百里病癒後,每年會安排幾次海外旅遊兼攝影,工作對他而言,不再是生活的全部。前一段時間,他還考取潛水執照,問他下次是不是要挑戰小飛機執照,他開玩笑說:「先嘗試高空跳傘好了。」博理基金會執行長陳浩就說:「奇怪,董事長忙工作,還有體力做其他事,雖然我比他年輕十歲,可是趕不上他。」林百里在社會公益也未缺席,○三年,他捐助台大電機學院建成「博理館」,並贊助館內地下室構築為「博理藝廊」;而他也成立「廣達文教基金會」,推廣中小學美育活動,輔導偏鄉地區孩童,並以廣藝基金會贊助藝術活動。廣達內部還設有研究香港、台灣、美國、英國等大學線上互動教學計畫的小組。

陳浩透露:「董事長花很多心血,了解世界最新的教育趨勢,包括遠距教學與互動教學這兩塊;還到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考察。」至於具體作法,他表示:「目前都還在進行中,不方便透露。」林百里買下故宮附近二萬多坪土地,當成退休養老的地方,甚至也想過把藝術收藏放到該處,但後來因為冬天潮溼作罷。

一九七二年跨出台大校門之後,林百里算算自己衝刺事業已經四十年,問他此刻的心境,是否反璞歸真?他笑說:「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屋外山林美景隱沒在夜色中,但此刻,林百里對未來的人生,內心一片明亮。

林百里

出生:1949年,出生於上海,逃難香港,貧民窟長大

現職:廣達集團董事長

經歷:三愛電子總工程師、金寶電子總經理學歷:台灣大學電機系碩士、學士家庭:已婚,育有兩子

林百里人生智慧語錄

1. 從小我就不容易相信一件事,除非我明白那個道理。

2. 一個人的精神面需要去引導,除了工作之外,也應該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3. 懂得給自己一些工作以外休閒空間的人,通常也是比較懂得思索的人。

4. 為希望而努力、為希望而快樂,沒有永遠的貧苦與逆境。

5. 以感性右腦輔助理性左腦。

6. 成功=許多人+社會環境+運氣。

7. 看對方向是最重要的,然後要有眼力、魄力與毅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69

香港迪士尼營業7年首度盈利 歸功內地遊客飆升

http://www.yicai.com/news/2012/12/2296694.html
港迪士尼的首度盈利,在其開園迎客的7年後方才光臨。

一位瞭解香港迪士尼樂園財務狀況的人士說,香港迪士尼樂園終於迎來了首度財年盈利這個里程碑式的時刻。這主要歸功於內地遊客數量的飆升。如今,中國內地遊客數量已經超過了香港本地遊客的數量。華爾街日報11月30日的報導,透露了上述信息。

據法新社11月30日報導稱,迪士尼發言人回應道,有關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最新財務數據將於明年初公佈。按慣例,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均在每年的1月份公佈上一財年(截至當年9月30日)的財務數據。迪士尼公司是香港迪士尼的股東之一。

收益和遊客數不及預期

2005年9月12日開幕的香港迪士尼樂園是全球最小的迪士尼主題樂園,其「謀篇」始於1998年。當年,作為香港重要產業的旅遊業跌入低谷。於是,香港特區政府提出興建主題樂園。

1999年11月2日,香港特區政府宣佈與迪士尼公司達成協議。按協議,特區政府動用224.5億港元,負責開拓土地,興建地鐵、運輸網等基礎設施,最終註冊資本32.5億港元,控股57%,迪士尼公司注資24.5億港元,擁股43%。

上述交易達成時,外界曾普遍認為它將成為香港經濟舉步維艱的解藥。彼時的香港正試圖走出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在當時公佈的遠、近景經濟效益評估中,預計該樂園開業第一年遊客560萬,開業後5年至15年,每年1000萬客流;並預計,該樂園開業第二年便可收支平衡,未來40年,將為當地經濟帶來800億至1480億港元的淨收入,資金回報率高達25%,比投資鐵路公司及機場10%的投資回報率還高。

但實際情況卻遠遠低於預期。第一年(開幕-2006年9月30日),遊客520萬,第二年下降為400萬,前三年一共1380萬,如此,則第三年為460萬。截至2008年9月30日,樂園聘用約4500名員工。不過,特區政府曾認為,訪客的額外消費每年創造超過10000個職位。

不過,由於開園後連年虧損,以致在之後的擴建方案中,香港特區政府下調了香港迪士尼的盈利預測,未來40年收益由800億至1480億港元下調為647億至1143億港元。

能否持續盈利受關注

香港迪士尼2010財年、2011財年分別虧損7.18億、2.37億港元。值得安慰的是,其年度虧損額已大幅收窄。

有分析稱,該樂園之所以得以在2012財年出現盈利,主要歸功於內地遊客數量的飆升。內地遊客佔樂園總遊客的比例已從2006年財年的34%增至2011財年的45%,而同期香港本地遊客的佔比則從42%降至31%。

數據顯示,香港迪士尼樂園接待的遊客人數穩步上升,已從2008財年的450萬升至2011財年的590萬。自2005年9月開業至2011年12月,該樂園共接待遊客逾3100萬人次。分析人士預計,最近這一財年的遊園人數也相當可觀。

不過,在「報喜」的同時,有分析擔憂香港迪士尼樂園的盈利能力能否持續下去。

香港的迪士尼樂園是全球最小的迪士尼主題樂園,這被認為是其財務狀況欠佳的部分原因。因此,投資者希望擴建新園區以吸引更多遊客。

為增加遊客量,香港特區政府和迪士尼公司於2009年達成協議,擴建香港迪士尼樂園,增設多個大型景點。

香港迪士尼樂園目前正在增設三個主題園區,但擴建速度因香港立法會議員的施壓而放緩。有議員認為,政府不應在一個業績不及預期的商業項目上投資過多。

有分析人士稱,香港迪士尼樂園財務狀況的好轉,或許可讓該樂園投資者制定一個更全面的長期發展計劃。

香港迪士尼樂園也已表示,還有足夠的空間,可修建更多的酒店、景點和其他娛樂設施。

此外,一些具體的「推銷」動作已經展開。該樂園已加緊努力在中國內地推出相關電視節目,還與內地旅行社合作,培訓其導遊。在離香港不遠的深圳市,每30分鐘就有一趟巴士開往香港迪士尼樂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307

黃金交叉! 便利商店產值首度勝百貨

2012-12-03  TCW
 
 

 

百貨公司週年慶大戰剛落幕,信義商圈新光三越、忠孝東路四段Sogo百貨,依舊門庭若市,但卻是標準「賺了面子、賠了裡子」的流血戰。以Sogo週年慶為例,兩週下來業績約占全年營收的四分之一,投入的行銷費用卻是全年預算的二分之一,但業績成長率僅呈個位數微幅變動。

也就是,為期兩週的「滿千送百」折扣戰,業者動用了半年的行銷子彈,消費者不打折不出手,集中消費胃口也被養大,「百貨業微利時代已經來臨,」就連Sogo百貨營業總經理李光榮,也不禁搖頭嘆道。

證據一:營收不斷破紀錄全家41個月,營收年增率正成長

賣精品的風光不再,消費市場風水輪流轉,這回站上浪頭的是街角「甘仔店」。

根據統一超和全家營收資料,在走出二○○八年底金融海嘯的營運谷底後,業績每月皆呈現年增率正成長,超商產業蠶食百貨、超市等零售業態大餅的市場重分配,獨霸零售業的「超商盛世」時代已然降臨。

證據之一,是內需成長趨緩,但超商產業一枝獨秀。

截至今年十月底為止,統一超已連續三十六個月營收年增率正成長,全家更是連續四十一月營收年增率正成長,雙雙破了各自品牌成立以來,營收連續成長的紀錄。以統一超今年前三季的營收金額推估,全年可望突破一千三百億元,呈現三年成長逾三成的大幅擴張。

數據也顯示,超商賣起發熱衣、搶天然酵母麵包商機,擴大的是同業市場大餅。以總店數排名第四的OK便利商店為例,今年前三季全台超商展店淨增加數近七十家,其中OK便利商店即占半數,顯示市場成長,二線品牌仍存在成長空間。

首當其衝的,反而是零售業其他業態,包括百貨公司、量販店與生鮮超市等,近年來業績成長頻受挫,尤其,百貨公司總體營業額更在今年第三季,首度被超商所超越,全年更恐出現營收大餅衰退的警訊。

公平會發布的超商年度調查報告也顯示,截至去年底,國內四大超商總店數達九千八百三十一家,回顧過去十年來,國內超商家數的年增率從最早的兩位數,到二○○九年下降到○‧四五%後,隔年起再度呈現較高的增加趨勢,二○一○年與二○一一年的展店年增率,分別為二‧五七%、三‧六七%,成為金融海嘯之後,國內成長復甦最快的零售業態。

證據二:離成長天花板還遠外食族增加,鮮食和飲料需求大

「超商盛世」另一關鍵證據是,業者仍看好產業後勢的成長潛力,認為離成長極限的天花板尚遠。

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潘進丁指出,以生活形態相近、流通產業發展較台灣成熟的日本為例,內需市場成長停滯,去年又發生「三一一大地震」,超市、百貨業營收萎縮,卻只有超商通路持續成長,三大便利商店7-Eleven、LAWSON和FamilyMart的營收、營業利益都創了新高,成為零售業的最大贏家;成長動力顯然不只來自同業內的移轉,主要是來自異業間移轉,尤其是外食產業。

潘進丁指出,以日本為例,把流通業加上外食產業,整體餐飲零售業產值,每年大概有一百六十兆日圓,而超商的年產值去年約九‧六兆日圓,僅占其中的六%,一般估計五年內這個占比,會隨超商擴大提供外食族餐飲服務,成長到一○%。至於台灣,目前新台幣兩千多億元的超商年產值,僅占整體餐飲零售業約一‧四%,對照日本的服務業發展,超商在滿足外食族需求,尚有很大成長空間,不管是領先品牌或追隨其後的超商體系,均能從中獲益。

換言之,未來超商與其稱為「便利商店」,不如以「便利餐廳」形容,將來得更為貼切。

分析統一超去年的各商品營收占比(見七十一頁圖)亦可發現,不含零食等乾貨的一般食品類,光是以鮮食便當、關東煮等為主的「食品服務類」(一六‧三%),加上列入現煮咖啡CITY CAFE品項的「飲料類」(三六‧二%),兩者銷售占比即超過五成,餐飲服務已成為超商主打的王牌。統一超商公共事務部經理林立莉便表示,過去五年來,鮮食和飲料類的銷售金額,分別成長約五成與近三成,確實是帶動總體營收成長的兩大功臣。

證據三:每小時來客30萬人票務、郵購等無形服務帶動消費

不只跨足餐飲業、成衣業,高雄第一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許英傑認為,提供無形服務「黏」住消費者,帶動實體商品消費,才是超商維持成長的最高戰略指導原則。

許英傑分析,超商能維持高成長動能,主要是近年來門市發展出各種無形服務,如結合雲端電子商務的到店取貨、水電等規費代收繳服務,以及獨步全球的高鐵票務取票服務等,甚至大型門市設置廁所和停車位,提供簡易遊憩服務,都是讓超商在社區與觀光據點,成為具備準公共服務的空間,收匯集人氣之效。統一超商溪頭和雅門市加盟主林秉毅即表示,一車、一車的陸客團到店內上廁所兼採購,已成為他去年以來主力開發的客群。

全家執行副總經理葉榮廷指出,超商所做的一切創新,主要基於兩個目的,其一是提高消費者到店的頻率,不管是賣咖啡或取高鐵票,都是藉由提供新商品、新服務,增加消費者對超商的依賴性,從三天來一次變成一天來三次。另外,則是讓原本不會走進超商的人願意上門,例如提供網路購物的到店取貨服務。

統一超證實,包括信用卡款等代收服務,以及ibon資訊平台代售高鐵、演藝活動票務,所創造出的門市現金流,目前已遠大於實體門市商品銷售每年約一千二百億元的營收規模。

從公平會揭露的調查資料也證明,超商這套「先搶人再搶錢」的戰略奏效。二○一一年全台超商總來客人次達二十八億七千八百萬,年增一億四千二百萬人次,成長率為五‧二%,高過同期間三‧六%的新開店數成長率;換算下來,不分時段,在台灣平均每小時,就有近三十三萬人走進超商門市。

政大科管所教授李仁芳則觀察,傳統精品百貨業,由於扮演的是提供「中產階級創新生活提案」角色,如今,在中產階級消失、年輕人消費力下降的客觀因素下,百貨業出現衰退是必然趨勢,「提供人們少許花費,隨手就能換來身邊小確幸,亦是驅動超商產業成長的微妙消費心理。」

究竟,超商盛世還有多久的好光景?許英傑預測,從日本的零售業發展推估,台灣出現超商產業營業額超越整體百貨業產值,並非偶然現象,而是零售業態的黃金交叉,「至少未來五到十年,超商一枝獨秀的趨勢,都不會逆轉。」

【延伸閱讀】賣喝的、吃的占5成營收——統一超2011年各商品營收占比

飲料類36.2% 423.2億元非食品類24.5% 286.9億元食品服務類16.3% 190.5億元出版品類12.4% 144.3億元一般食品類 10.3% 120.6億元其他類 0.3% 3.8億元

註:食品服務類指鮮食、關東煮等熟食;非食品類為文具、美容用品等;其他類為網購、ibon等手續費收入資料來源:統一超年報整理:尤子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18

泓富產業信託(808):首度分析(I)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4/808i.html
[前言] 自己精通的股票,極為有限,故邀請了戰友道奇」撰文,分享精闢的基本因素(FA)分析,以補小弟之不足



泓富產業信託(808):首度分析(I)



友儕之間,尤其家中長輩,對於收息類投資,需求長期存在。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去年賺息賺價,自然備受追捧。但到了現在,熱門者如領匯(823),息率只得3釐頭,漸覺食之無味。吳兄交帶,多加探究其它對象,以作備用。才疏學淺,還望諸君不吝指正。

領匯、置富(778)、陽光(435),早前刨過也買過,這次改道查探熟悉度一般,牌面有5.42(預期6)(資料來源:經濟通網頁)的泓富產業信託,看幾銀才算抵玩。也好趁機整理一下,自己看REITs的思路。


背景簡介



物業組合

若有友人告之:「我買咗樓!」你第一個問題,會是:「舊年加租幾%?」、「管理費幾錢呎?」嗎?不會吧!劈頭第一句,應該會問:「買咗邊?」

REITs如買樓。除了REITs會連續報價,和以買賣股票的手續交易外,其實和實錢買樓收租,並沒有太大分別。買物業,會先分清楚是買住宅、買舖定寫字樓,投資REITs亦然,第一樣要搞清楚的,是物業組合,包括類別、地區,和其在REITs內的相對比重。等於買樓時,也不會連是買太古城定九龍城,都未度清楚便去馬吧!

下表是泓富的物業組合:


名稱
地區
可出租總面積(平方呎)
種類
都會大廈
紅磡
271,418
甲級寫字樓
泓富產業千禧廣場
北角
217,995
甲級寫字樓
泓富廣場
觀塘
240,000
商用物業
海名軒(部份)
紅磡
77,021
商用物業
潮流工貿中心
長沙灣
173,764
工商綜合物業
創富中心(部份)
觀塘
149,253
工商綜合物業
新寶中心(部份)
新蒲崗
86,168
工業物業
 
資料來源:公司網頁




REIT共持有七項物業,在本地上市眾REITs(包括持有內地物業的REITs),物業數量和總面積均屬於較少。大小並無好壞之分,只是讓大家有個相對的概念。


名稱
物業數目
可出租總面積(平方呎)
種類
領匯
182
11,017,137
零售
置富
16
2,445,452
零售
陽光
20
1,294,389
零售及商業
冠君(2778)
2
2,234,986
零售及商業
富豪(1881)
6
2,341,320
酒店
越秀房託(405)
6
441,298(平方米)
零售及商業
匯賢(87001)
2
532,496(平方米)
酒店、商場及商業
泓富
7
1,215,579
工商綜合

資料來源:各公司資料、Daiwa Securities



下圖是泓富物業的地區分佈:




 資料來源:公司網頁

由圖中可見,公司持有的工商物業,位於二線區域。而於中心商業區(CentralBusiness District, CBD),公司未持有任何物業。

公司於2005年年底上市,之後未見有物業買賣。下圖是上市時的物業組合,與現時一樣。



資料來源:公司發售通函

為何要比較公司上市時的物業組合,與現時的變化?研究公司較長期的業績時,得悉組合的變化,可以較清楚知道,增長是由收購而來,還是原有物業本身的租務提升。而且如果公司進行過買賣,就要回顧當時的融資手段:簡單啲講,係靠供股、配股定借錢加大槓桿,和收購後的效果;如果是賣樓,就要看看收回的資金,用了在何處,有沒有「so」番基金持有人。

泓富無買無賣,我們先當增長是來自同一批物業。至於以往的分派,有沒有水分,後文再議。

接下來,在回顧業績前,要看的是各物業佔REITs收入的比重。請參考紅框內的物業收入淨額(net property income, NPI),這項目類近一般公司毛利的概念,在之後談REITs時會常常見到。



資料來源:公司業績公布(2012財年)




名稱
佔比(%)
都會大廈
34.22%
泓富產業千禧廣場
21.21%
海名軒(部份)
6.78%
泓富廣場
13.71%
潮流工貿中心
11.77%
創富中心(部份)
8.74%
新寶中心(部份)
3.57%
合共
100.00%
  

從上表可見,重點關注的物業,不離都會大廈、泓富產業千禧廣場,兩者表現佔整體影響一半。如果這兩項表現不濟,任新寶中心等識飛都無用。


過往業績



回顧公司上市以來的業績,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是財務報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和用當中數字計算出來的比率,如增長率、費用對收入比(cost-to-revenue ratio)等;另一部則是公司其它的披露,如出租率(occupancyrate)

第一步做的,是些許搬字過紙的功夫。

下表為公司2002年至2012年的收入數據,資料來自公司損益表。2002-2004年數據由發售通函取得;2006-2012年數據由公司年報取得。

2005年數據從略,因為公司當年十二月上市,年報只有上市日(16/12/2005)至年底數據,並無可比性。發售通函中有當年上半年業績,會在另一表中列出。




下表則為每半年的業績數據,也只是搬字過紙各加減數。2004年至2005年上半年數據,由發售通函取得;2006-2012年數據由公司年報取得。2005年下半年從略,原因見上。


*部分項目上半年和全年分列方法不同,一併歸入「其它」一欄。

何故忽然自殘,燃燒生命搞到身水身汗?其實做一次後永久保用,第時出業績,只要如「sell屎」口頭禪「埋鏡拼拼」,便可知道大約在哪個水平。

今集玩住咁多先,下集繼續各式核視營運的比率數據。

(第一部分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565

歐洲需求減少,去年全球LNG貿易現30年來首度下跌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742

金融時報消息稱,經過30年來不間斷的擴張,全球LNG(液化天然氣)貿易去年遭受了有史以來首次年度下降。

自1980年以來,LNG此次罕見的全球貿易下降發生在更多國家進入這個市場之後,包括出口國的秘魯和也門,以及進口國的科威特和馬拉西亞。

LNG最近幾年年均增長強勁。據在倫敦上市的天然氣公司BG集團估計,2011年LNG全球貿易增加了2,300萬噸,全年總交易量達2億4千萬噸。因為卡塔爾擴大生產,以及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後急需LNG補充燃料等因素影響。

但2012年,因為歐洲經濟低迷,以及美國大量出口廉價煤炭促使歐洲電廠越來越多採用火煤發電,和部分發電項目延遲開工,中斷,維修等因素共同造成LNG貿易在歐洲下降顯著

金融時報認為,2012年LNG貿易下降可能只是一個暫時現象。隨著越來越多國家進入這個市場,需求將會不斷增長。目前已有近30個LNG進口國打算增建LNG接收端,包括巴基斯坦,薩爾瓦多,烏拉圭,南非,巴林,克羅地亞,菲利賓,牙買加和立陶宛。同時天然氣出口大國印尼已批准擴大國內生產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要。

LNG全球貿易出口商的名單也在不斷擴大,特別是美國剛批准的幾個LNG出口項目。同時延遲一年的安哥拉項目也於今年夏天開工;長期的包括以色列,塞浦路斯和東非的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亞在內的項目也開始逐步進入建設。

BG集團預計在2013年,全球LNG貿易將小額增長540萬噸。由於安哥拉和澳洲新的出口項目以及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以色列海上接收站的買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82

出獄後首度開腔 崩牙駒:「我要做嘢」


2013-07-18  NM  
 

 

入獄十四年零七個月的澳門教父尹國駒(崩牙駒),於去年底獲釋,在囚禁期間,澳門賭業黃金歲月出現巨大變天,隨着賭權開放,美資賭場加入令整個行業百花齊放,在囚禁的歲月裡,崩牙駒不單只失去自由,亦平白喪失在賭業上發揮的黃金歲月,出獄八個月的崩牙駒已養精蓄銳,首度開腔接受本刊專訪,細訴在獄中如何韜光養晦,部署重出江湖,更明言:「我絕對係一個有能力嘅人,我有太多嘢想做。」

鐵窗生涯令他悟出一套對敵人、社團、家庭的人生觀,作為自己在未來十年繼續打拼的宗旨。

牢獄怨憤

曾經叱咤風雲的江湖猛人尹國駒(綽號崩牙駒),靠着椅背安坐沙發上,身穿白恤衫、黑西褲、Bally白皮鞋,兩袖往上摺,腕戴閃鑽伯爵名錶,江湖味依舊。身子紮實,容貌較出獄時飽滿,仔細看有點髮線上移,前額露出皺紋,眼袋深陷,目光內斂,與當年囂張的形象大相徑庭,多年牢獄在他身上留下痕跡。

前半生呼風喚雨,崩牙駒人生的轉捩點,是九八年五月一日的早上。當時澳門司警白德安的坐駕車底發生炸彈爆炸,白德安往晨運未返車上,未有受傷。事發後九小時,白德安親自帶隊到葡京拘捕事業如日中天的崩牙駒,當時他正在廂房中大唱鄭少秋名歌《決戰前夕》,曲才唱一半,人已被捕,二人在酒店門外怒目相視的一幕被拍下來,成為經典的新聞圖片。

壹:壹週刊駒:尹國駒

壹:事隔十五年,點睇白德安炸彈案?

駒:(坐直身子,皺眉,雙眼含怒)俾人屈,我真係俾人屈!你話我黑社會我無嘢講,除咗黑社會,後期所有發生嘅嘢我係不知情!正所謂不知者不罪!咁算唔算屈呢?我真係唔識講!

壹:覺得呢十幾年係寃獄?

駒:(語帶嘲弄)人無拉錯,charge落錯啫!你簡單化話黑社會,你喺賭場,我諗隨時拉一千幾百個出嚟,好似我咁,罪名係黑社會,無乜邊個走得甩!你話你拉我放貴利,起碼我放咗幾多錢,放俾姓陳姓李姓黃,姓氏又無,放幾多錢又無!你話我洗黑錢,洗咗啲咩黑錢,洗咗幾多錢,又無!你話我黑社會、首領,起碼要有


Dalio首度調整全天候基金投資策略,風險平價理念遭質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159

6月晚些時候,當債券市場經歷了連續兩個月的驚濤駭浪後,Ray Dalio召集全球最大對沖基金Bridgewater的客戶,告訴他們旗下旨在應對各種市場情形的全天候基金(All Weather)的策略對於利率變動過於脆弱。

據當時的參會者向彭博透露,Bridgewater在會上引述其數月的研究,表示其全天候基金所持有的不同資產對利率波動的敏感性被低估,正在採取措施降低風險。據披露的數據顯示,到了6月底,Bridgewater已經拋售了足夠的美債和Tips,使得該基金對利率最敏感的資產減少了370億美元。

這一舉動對於Bridgewater是非常罕見的。正如名字所顯示的那樣,全天候投資策略本身就是為了能在絕大多數經濟環境下產生回報,避免在經濟前景變化時調整資產配置。據客戶表示,全天候基金二季度8.4%的虧損主要來自於其560億美元的Tips持倉。

關於全天候交易策略的全面介紹,詳見華爾街見聞「逆天的Dalio——全天候交易策略」系列。

全天候基金與類似基金的下跌,包括Cliff Asness的AQR資本和Invesco,顯示出Bridgewater引領的「風險平價(risk parity)」策略會讓投資者暴露在利率走高的風險之下。而Tips的拋售潮更讓一些基金雪上加霜,包括債券之王格羅斯所管理的Pimco Total Return Fund。

華爾街見聞近日報導了瑞銀對風險平價策略的質疑,瑞銀全球資產配置分析師Ramin Nakisa認為:「這只是未來的預演。」他認為6月份的美債和Tips拋售潮只是一次「帶妝綵排」,顯示美聯儲真正開始收縮其購債計劃時所出現的波動性。

知情人士稱,Bridgewater6月份拋售美債和Tips並非是對市場的應激反應,而是長期研究的結果。此次變化是Bridgewater自1996年使用全天候策略以來首度對其作出重大改變。這次修正將在不影響該基金收益目標的情況下,在未來3-5年時間內減少基金約20%的波動,全天候基金的回報目標是超過現金回報5到7個百分點。

據Bridgewater5月份披露的數據,全天候基金自1996年6月啟動以來到今年3月,其平均年化收益率為9.3%。

但如GMO的Ben Inker等一些傳統派的基金經理認為Bridgewater引領的「風險平價策略」的成功主要歸功於30年的債券牛市,因為執行這一投資策略的基金會將大部分資產投資於債券和相關的工具。Inker在2010年3月的GMO白皮書中表示這一策略所帶來的「低風險和高回報」基本上「是錯覺」。

Clifton Group的投資經理Thomas Lee認為,多年來,對於風險評價策略最大的質疑就是其過度的利率風險。

而Bridgewater的聯席CIO Robert Prince在今年一月回應這些批評時表示利率走高基本上是由於經濟狀況改善或者通脹走高,在這種情況下,全天候基金在債券上的損失能夠被商品和股票上的收益所抵消。

Prince認為,例外情況可能是諸如美聯儲導致的流動性極端收縮或金融體系崩潰帶來的所有資產下跌等小概率事件。這些事件的影響是短期的。

自伯南克表示美聯儲將逐步退出QE後,美國的股市和債市在5月和6月同時遭遇拋售。

據5月公佈的數據,Bridgewater的全天候基金在美債和其他名義債券上的敞口相當於其淨資產的48%,對Tips的敞口達到70%,這是由於其槓桿操作所致。該基金在2010至2012年間收益於其Tips持倉,獲得了16%的年化收益。知情人士稱,這促使Bridgewater在今年初啟動了一項研究,分析為何基金收益高於預期,這一研究的成果讓Dalio得出基金對於「真實」收益率的風險敞口過高。

Sorensen向彭博表示:「(Bridgewater)開始對沖的時刻並非是風險真正存在的時刻。如果你一開始就對股票和債券對利率變動的高相關性作出完全的對沖,那你就不可能賺那麼多錢。」


EPA首度降低乙醇強制消費要求,玉米價格應聲下挫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3861

美國環境保護局(EPA)週五提出方案將減少對乙醇在汽油中使用的要求,這是歷史上首次降低強制用量要求。乙醇強制消費量的降低意味著玉米轉化乙醇的需求減少,玉米價格應聲下挫。

EPA表示該局計劃明年將對煉油廠的可再生燃油(大部分是乙醇)的強制混合要求定在152億加侖,略低於燃油消費量的10%,也比國會在2007年法案中的目標了低16%。

本週美聯社的一篇報導引發廣泛關注,這份調查報導指出美國政府對乙醇燃油的支持對於受保護的耕地產生的不利影響。代表農民和乙醇燃油生產商的團體強烈抨擊該報導,認為國會應該對受保護耕地的面積下降負責。

同時,如華爾街見聞此前報導,隨著美國頁岩革命帶來的國內原油和天然氣產量激增,以及更多節能措施帶來的燃油消費量下降,混合乙醇制油的必要性就減少了。

而美國國內煉油商為了達到法定的可再生能源強制生產量,不得不轉而購買乙醇信用額度(RIN credits),這使得RIN credit的價格本年度一度暴漲2300%以上。

EPA此次方案有60天的公示期,並將在2014年春天成為正式法案。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