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的兩個企業,齊星集團和西王集團近來陷入輿論的漩渦。
3月末,齊星集團的債務問題浮出水面,相關資料和信息表明,齊星集團的債務在百億元以上。其中有70多億的銀行貸款及40多億的各種渠道融資。此前,已有金融機構就齊星債務展開行動。
事件爆出後,做為齊星集團重要擔保方的西王集團也同樣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4月初,在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三級的決定和主導下,西王集團對齊星集團進行了全面托管。
日前,西王集團在征得當地相關部門同意的情況下,由其董事長王勇對托管齊星集團的前後過程對媒體進行說明,同時邀請媒體對托管的部分企業進行了采訪。
沒收一車電煤
此次媒體共參觀采訪了齊星集團旗下的3家企業:鋁業產業的一家企業、熱電企業、物流企業。
在熱電企業辦公樓一樓進門處的一則西王集團有限公司的通報引起了記者註意,這個通報的主旨內容是,因為4月7日熱電企業準備進場的一車電煤摻雜了山煤泥,西王集團決定不予結算,直接沒收。
這個事件顯然已經與齊星集團“無關”,因為這份供煤合同是西王物流有限公司與江西一家能源有限公司簽署的。在4月3日,西王集團已經全面托管了齊星集團下屬19家公司及集團本部公司。
這張罰單說明,西王集團已經完成了對這家熱電企業的托管並順利實施了生產經營的管理。
這個通報很嚴厲:“該車煤炭中大量摻山煤泥,違反雙方合同約定”;“為嚴肅事件處理,經公司(西王集團)研究決定,對江西該能源公司該車煤炭作沒收處理,並不予結算”。
身著齊星集團公司服裝的熱電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熱電企業正在陸續啟動正常生產。因為鄒平當地產業的特殊性,熱電企業的利潤還是“比較可觀”。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在去冬今春,擁有66萬千瓦時、共計10臺鍋爐的齊星熱電並未滿負荷生產,只開了3臺鍋爐。
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因為齊星熱電負責對開發區供熱,在最緊張的時候,鄒平縣政府曾經拿出3000多萬元幫助齊星熱電購買煤炭。但這一點尚未得到鄒平縣方面的確認。
西王集團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托管之後,西王集團連夜往齊星熱電運輸煤炭。
西王集團:先啟動鋁業及熱電
鋁業產業及熱電企業是西王集團托管後確定的最先啟動正常生產的產業。第一財經記者在參觀當日上午的現場看到,停產的鋁業生產車間已經通電,有的軋機已經開始工作。車間已經經過打掃,因為地上還有一些水跡。現場工作人員說,已經基本具備了重新開工的條件。
“訂單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上述熱電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王勇日前是第一次面對媒體發聲。他告訴到場的媒體,西王集團正在積極協調電和鋁兩大業務板塊的複產。“煤炭已經到位,正在和電網公司進行溝通,4月底,電要從目前的三爐三機提高到十爐十機;電解鋁停了之後,40天才能恢複生產,預計5月10日電解鋁全開起來。”
王勇說,從資金上看,電力需要的投資不大,煤炭已經采購到位,協調好電力上網問題後即可實現所有機組開機;電解鋁兩個車間,一個需要新增投資不大,另一個已經報廢,複產需要的投資較大,需要評估有沒有投資價值。
此外,重組準備工作也在啟動。按照既定目標,將由西王集團和鄒平縣政府拿出齊星集團的重組方案。“原則上,不讓西王集團吃虧。”王勇表示。據介紹,在完成了前期對流動資產的盤點後,齊星集團馬上要進行清產核資,中介機構已經入場,預計5月份會有結論。
王勇說,齊星集團確實有很多不錯的資產,這與西王集團的產業範圍有互補性。在對齊星集團巨額擔保的情況下,齊星集團出了問題,西王集團怎麽辦?
王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提前準備了30個億了,目前看花不完。我早知道要出問題,3月份之前提前發了20億債券。”
“要是我的債也發不出去,我該怎麽辦?”王勇說。
記者了解到,現在西王集團的債務結構大致為七成以上是發債,其余大致是銀行貸款。王勇表示,“從長星出事之後,西王就逐步改變自己的債務結構。”
有媒體說,西王集團和齊星集團是互保關系,實際上現在並非如此。王勇說,兩家互保額度一度達到45億元,2014年西王集團和齊星集團協商縮小擔保,並爭取在2015年結束這種互保關系,但齊星集團對西王集團的擔保額度降到了8億多,西王集團對齊星集團降不下來了,最終維持在了此次債務危機爆發時的29億的規模。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作為齊星集團董事長的趙長水和西王集團董事長的王勇,其實淵源很長。他倆都曾是鄒平電力的員工,而王勇是趙長水進入鄒平電力的“面試官”。
但後來兩人雖然走了不同的路,但都是創業。王勇完全進入了民企,趙長水還在民企和國企之間遊移,直到2014年前後卸任鄒平供電公司這家國有企業。
第一財經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現在的齊星集團其實是鄒平供電公司的“三產”,經過改制,剝離出了這部分“三產”,成立了齊星集團,趙長水任齊星集團的董事長。齊星集團後來下屬組件成立了鄒平電力集團公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入冬以來,火電成為電力供應的主力。針對近期局部地區出現的電煤庫存下降情況,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在國務院新聞辦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和鐵路總公司已采取相關措施,確保電廠存煤量。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連維良:針對部分電廠存煤減少情況,發改委、交通運輸部、鐵路總公司已經采取了相關措施。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平均存煤在15天左右的合理範圍。近一個時期,我們和鐵路總公司一起專門制定了針對部分電廠存煤低於7天的措施。我們已經排查出26個存煤低於7天的電廠,現在鐵路部門重點予以保障,確保電廠存煤在安全範圍內,在這一點上我們有足夠能力和足夠措施。
連維良表示,今年1月份,發電量增長接近21%,扣除春節因素,發電量增長速度也有15%左右,需求快速增長是部分電廠用煤緊張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近期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對煤炭運輸有一定影響。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李文新則表示,電煤運輸一直是鐵路部門重點保證的物資,已集中運力加大電廠煤炭運輸。
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 李文新:前幾天,受冰雪災害影響,鐵路運輸秩序受到一定影響,煤炭運輸量較原來有所降低,但目前各個電廠的存煤量還在安全範圍內。我們將充分利用2月春運高峰前10幾天的時間,集中力量組織運輸,確保發電廠的用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