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質疑情報機關指控俄黑客特朗普寧信阿桑奇

1 : GS(14)@2017-01-07 00:28:52

■特朗普顯然相信阿桑奇多於情報機構的話。設計圖片



跟「宿敵」俄羅斯的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惺惺相惜還未夠,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新的「親信」亦叫人側目:正是屢洩美國政府機密與民主黨人電郵的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特朗普前日再次質疑情報機關指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說法,理據竟是阿桑奇說「電郵非來自俄羅斯」。



特朗普前天在Twitter推文,引述霍士新聞頻道前一天播出的阿桑奇訪問,說:「阿桑奇說『14歲孩子都黑得到波德斯塔電郵』……更說不是俄羅斯給他的!」波德斯塔是特朗普在大選中的民主黨對手希拉莉的競選經理,其電郵在大選投票前遭維基解密公開,令民主黨頗尷尬。


共和黨黨友大唱反調

美國情報機關其後直指是俄羅斯指派黑客施襲,目的是助特朗普勝出。特朗普此後再三批評有關講法不足信,甚至重提情報機關曾提供「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的錯誤情報。特朗普前日亦引述藏身倫敦厄瓜多爾大使館避引渡的阿桑奇指,美國傳媒就民主黨電郵失竊的報道「非常不老實」。特朗普作為美國下任領袖,寧信「敵人」不信自己人的態度倍受非議。白宮發言人恩內斯特批他竟跟俄羅斯和阿桑奇站在一起,而跟17個美國政府情報機關、獨立網絡專家,以及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對立。「這裏有清晰的界線。你相信誰呢?」民主黨參議員沃納亦批特朗普如此無禮侮辱情報人員「叫人目瞪口呆」。雖然特朗普有副手彭斯幫腔──他撐特朗普只是「提出非常真誠和合理的疑問」,但共和黨內都不敢苟同。眾議院議長瑞安痛罵阿桑奇是「俄羅斯的馬屁精,偷取、洩露資料,危害國安」。南卡州資深參議員格林厄姆亦確信是俄羅斯指示發動網絡攻擊,「出手的黑客非14歲孩子,除非他是KGB(指俄特工)。」


擬削CIA總部職位

特朗普能夠不斷狙擊,亦因情報機關一直未提出太多實證。但三名官員前天披露,情報人員在大選後已掌握「決定性的證據」,證明莫斯科經第三方將黑客盜取的資料交給維基解密。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等情報高官,昨天向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就「外國網絡威脅」情況作供後,今天會向特朗普作簡報。解密版報告可望下周公開。在黨外交壓力下,特朗普昨推文補鑊,揚言自己支持國家情報機關,又歸咎傳媒錯誤報道他同意阿桑奇的話,指自已「純粹引述他的話,應該由國民自行判斷是否真相」。但特朗普對情報機關一再公開「落面」,明顯是深感不滿,《華爾街日報》前晚就引述特朗普過渡班子消息指,特朗普認為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架構臃腫和政治化」,已着手計劃進行整頓,亦會削中情局(CIA)總部職位而增加外勤特工。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6/198880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596

阿桑奇得寵 美情報員感沮喪

1 : GS(14)@2017-01-07 00:28:52

昔日因洩密而被美國人視為「過街老鼠」的阿桑奇(圖),如今竟獲特朗普抬舉,令不少仍對阿桑奇抱有戒心的共和黨人和情報人員反感。奧巴馬政府過往屢次批評阿桑奇的洩密行為危害國家安全,連不少共和黨國會議員都不齒他所為。俄克拉何馬州參議員蘭克福德直指「阿桑奇不會是英雄」,因「他取得的資料都不來自他自己」。前中央情報局(CIA)人員、德州眾議員赫德亦指阿桑奇「不可信」,更指譴責希拉莉在「電郵門」中不小心處理敏感及機密資料的人,亦理應為阿桑奇不斷疏忽洩漏敏感文件而憤怒。南卡州資深參議員格雷厄姆又指,特朗普不應為大選對手希拉莉被維基解密披露的消息打擊選情而欣喜,因事關俄羅斯勢力企圖干預美國選舉,他更警告「今日是民主黨,明天就可能是共和黨」。此外,有情報人員為特朗普公開批評他們感沮喪,「政客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和阿桑奇的評價,還高於對每日拚死提供客觀、跨黨派情報分析的美國人,實在令人難過」。他們估計,特朗普與情報機關不咬弦,可能與他誤會當局想藉俄羅斯干預大選一事指他勝得僥倖有關。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6/198880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597

阿桑奇涉性侵 瑞典中止調查

1 : GS(14)@2017-05-21 00:59:06

瑞典檢察部門昨日宣佈,決定中止就「維基解密」網站創辦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所涉強姦案的七年調查,阿桑奇隨即在Twitter發放微笑照片(圖),但英國警方表明仍會拘捕他,令他仍未離開厄瓜多爾大使館。


仍遭英警方通緝

45歲的阿桑奇被指2010年在斯德哥爾摩強姦一名女子,瑞典當局向他發出通緝令後,他同年底在英國向警方自首。至2012年,他棄保藏身厄國駐倫敦大使館獲政治庇護,憂慮被引渡至瑞典後,會進一步被引渡至美國受審。昨日是瑞典檢方決定延長或撤銷通緝令的期限,但2020年前仍可重啟調查。不過,倫敦警方隨即表明英國就他棄保潛逃的拘捕令仍有效,因此他一旦步出厄國大使館,仍會展開拘捕行動。維基解密曾公開美國大量機密文件,美司法部長塞申斯上月曾表明拘捕阿桑奇是「首要任務」。惟維基解密昨日表示,英國政府一直拒絕證實有否接獲美國的引渡要求。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0/200271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760

阿桑奇「甩難」:戰爭剛開始

1 : GS(14)@2017-05-21 13:16:08

「維基解密」網站創辦人阿桑奇,前日獲瑞典檢察部門撤銷涉嫌強姦案的調查及拘捕令,他數小時後現身發表聲明(圖),形容這是場重要勝仗,但認為保障自己未來的戰爭「才剛剛開始」,不會忘掉也不會原諒自己多年來受到的打壓。


困使館滯留五年


阿桑奇走到厄瓜多爾駐英大使館的陽台發表聲明說:「今日是重要的勝利。但我在沒被起訴之下失去自由七年之久,這是不可磨滅的,在監牢中、遭受軟禁以及在這大使館中滯留五年,不見天日……這我不會原諒,也絕不忘記。」45歲、澳洲籍的阿桑奇,2012年在英國棄保潛逃,藏身厄國大使館至今。英國前日表明阿桑奇一旦步出大使館,仍然會拘捕他。英國首相文翠珊拒回應會否接受美國的引渡要求,但厄國呼籲英方為阿桑奇提供「安全通道」。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1/200280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8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