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更新】“深港通”五一前後開通可能性不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70

【13:50更新,增加更多媒體采訪和查證核實內容】

今日早間,香港商報引述深交所首席經濟學家季孟增消息稱,“深港通”有望於今年五一前後開通,隨後不久騰訊財經、財新等媒體向深交所查證,深交所查無“季孟增”此人,也並未設立“首席經濟學家”這一職位,目前深港通事宜按照證監會的統一部署正在準備當中。

《香港商報》報道提到,季孟增表示,深交所內部已經制訂了“深港通”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預計“深港通”將在今年五一前後開通。目前“深港通”的各項準備工作進展良好,系統已經測試完畢並已聯網,相信不會因為技術問題而延遲開通。

而據騰訊財經了解,季孟增實為深圳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不過他在多個培訓類網站上顯示的頭銜眾多,包括獨立經濟學家、深圳大學經濟學/管理學教授、深圳證券交易所首席經濟學家、特約評論員、經濟學博士、深圳大學證券期貨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英國威爾士大學經濟學/管理學博導教授,紅中管理學院特聘專家等。

此外,財新援引接近深交所的人士指出,深港通“五一”前後開通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自國務院正式批複之日算起,深港通準備工作至少需時半年,而目前國務院尚未正式批複。

昨日李克強總理在深圳提到,滬港通之後應該有深港通,此番表態令市場開始聚焦深港通概念。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263

深港通或下半年開通 錯過MSCI指數調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743

QQ圖片20150129165107

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稱港交所預計今年下半年將與深交所開通深港通。這樣的時間安排可能會降低中國被納入一項重要指標股指的幾率。

很多市場觀察人士此前預計,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滬港通將在6月前擴展到深圳,但聽過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簡報的人士稱,現在看來第三季末前開通的可能性更大。

華爾街人見聞網站介紹過

香港電臺1月8日援引李小加的話稱,香港交易所、深交所將很快完成深港通的研究,相關信息科技系統即將可以連接,但未有啟動深港通的時間表。

隨後多家媒體引述深交所內部人士表示,目前深港通事宜按照證監會的統一部署正在準備當中。自國務院正式批複之日算起,深港通準備工作至少需時半年,而國務院尚未正式批複。

路透今日援引的港交所一發言人也表示,兩交易所正進行深港通可行性研究,完成提案後將向有關部門報批。

市場觀察人士此前猜測,大陸可能希望在MSCI明晟6月份的每年指數調整之前開通深港通,屆時MSCI明晟將決定是否將中國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該指數是新興市場股票的主要全球性指標。

路透援引的業內人士稱,如果北京在6月之前作出正式承諾,那麽深港通在第三季開通,也不會排除中國A股被納入該指數的可能。指數調整可能在2016年生效,意味著深港通開通時間可讓基金來得及重新平衡投資組合。

去年11月下旬,申銀萬國證券董事長李劍閣曾表示,深港通的推進正在進行中,但是受滬港通交易不及預期火爆的影響,深港通的推進將會放慢。

但12月出臺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促進深港合作工作方案》將深港通正式納入其中,上海證券報援引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可能意味著深港通的推出有望提速。

今年1月初,李克強總理在深圳考察時強調,滬港通後應該有深港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697

香港特首梁振英:希望“深港通”下半年開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42

據香港信報報道,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出席商界午餐會時表示,希望“深港通”可以在下半年(second half of the year)開通。

在粵港合作方面,梁振英透露,港府正與廣東商討互惠策略,相信未來數月會有進一步的消息公布。

據彭博社,他還提到,天津、福建和廣東自貿區將在3月份啟動。

路透1月29日援引消息人士稱,港交所預計今年下半年將與深交所開通深港通。這樣的時間安排可能會降低中國被納入一項重要指標股指的幾率。

很多市場觀察人士此前預計,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滬港通將在6月前擴展到深圳,但聽過當天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簡報的人士稱,現在看來第三季末前開通的可能性更大。

路透當天援引的港交所一發言人表示,兩交易所正進行深港通可行性研究,完成提案後將向有關部門報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510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深港通開通只是時間問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1682.html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深港通開通只是時間問題

一財網 徐燕燕 2015-12-06 20:47:00

“關於深港通的開通,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做了大量工作,開通是時間問題。”12月4日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北京舉行媒體見面會上表示。

陳德霖表示,有關當局在現有滬港通基礎上,研究並考慮進一步強化和改善深港通的相關制度設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股票覆蓋面,“現在已經很大了,將近八成的股票已經覆蓋了,現在考慮還能不能擴大,開放多一點。”陳德霖說,第二點,是現在有額度,額度目前來看還沒用光,現在考慮要把額度適量擴大,這也是研究和完善的主要點。

深港通考慮進一步擴大額度

日前,陳德霖隨一年一度的香港銀行工會代表團來訪北京,他告訴媒體記者,此次北京之行,他已經和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碰面,並就深港通的問題進行了會談。

雙方認為,自去年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以來,證明其設計是可行的,經過今年夏天A股市場的波動,證明是經得起考驗的。

“關於深港通的開通,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做了大量工作,開通是時間問題。”陳德霖表示。有關當局在現有滬港通基礎上,研究並考慮進一步強化和改善深港通的相關制度設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股票覆蓋面,“現在已經很大了,將近八成的股票已經覆蓋了,現在考慮還能不能擴大,開放多一點。”陳德霖說,第二點,是現在有額度,額度目前來看還沒用光,現在考慮要把額度適量擴大,這也是研究和完善的主要點。

2015年,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實現的關鍵一年,年初有關當局設下的重點任務中,深港通是重點之一。此外,QDII2(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試點也是一項重點任務。

QDII2在自貿區先行先試

“我們理解,QDII2計劃在自貿區先行先試,制度設計還在進行。”陳德霖在前述媒體見面會上表示。

“對這個問題,香港比較關心,很多地方香港是可以發揮的。”陳德霖認為,QDII2是指個人投資者可以將資金通過這個渠道到海外,進行境外投資。在他看來,在制度設計方面主要有幾點:

第一,設計投資的範圍,能投什麽東西,證券、金融產品、實物、房地產等,都要考慮。

第二,要設計資金出去以後的流向,尤其是要回流的通道,跟原來出去的資金要匹配。

第三,銷售的地點,也就是看庫口開設到哪一個地方。“資金是從國內到國外才能買東西付款的,但是管理庫口所在地也是一個重要課題,如果庫口在內地開設的,銷售地點在內地,如果庫口撥到海外,比如說去香港的券商或者銀行開個戶,庫口所在地就是香港。對於適應還有符合哪個地方法規,也要去做一個設計。”

第四,QDII2牽涉跨境資金流動,也可能牽涉跨境產品的推銷,都是QDII2要設計和考慮的地方。

人民幣納入SDR為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帶來新機遇

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自2004年起開展,最初只限於個人銀行業務,其後業務範圍擴大。隨著近年內地積極推動人民幣的跨境使用以及逐步放寬資本賬戶交易,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正在多元化發展。

陳德霖表示,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籃子,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進程,香港將繼續推進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建設。

陳德霖表示,自2009年香港作為人民幣跨境貿易支付結算試點以來,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

他告訴記者幾個數據:首先,2010年,跨境支付貿易結第一年,全年香港銀行處理的貿易清算支付3700億元人民幣,去年2014年已經上升到62000億,增長十幾倍。第二,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兌換,2010年4月的統計數據,當年銀行每天平均交易100億美元,包括現貨和遠期,今年2015年4月,數據已經超過每天900億美元。此外,香港人民幣支付系統, 2010年平均每天支付總量52億元人民幣,現在超過10000億,“表示很多離岸金融活動、貿易活動的重要支付結算,都跑到香港,而且量還在繼續增長。”他說。

陳德霖稱,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近日在接見香港金管局一行中表示,人民幣成功納入SDR香港功不可沒。

陳德霖又引述馬凱提到近日發生於香港三件值得鼓舞的事,一是十三五計劃中提到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及貿易中心地位;二是CEPA突顯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三是人民幣納入SDR為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帶來新機遇。

編輯:蘇蔓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391

我國首條中低速磁浮交通在長沙開通試運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1136.html

我國首條中低速磁浮交通在長沙開通試運行

一財網 重華 2015-12-26 21:54:00

與目前日本的8.9公里線路、韓國的6.1公里線路相比,連接長沙南站和長沙黃花機場、長18.5公里的長沙磁浮線也是目前全世界最長中低速磁浮線路。

12月26日,由中國鐵建實施設計施工總包管理的長沙中低速磁浮軌道交通開通試運行,這是我國首條投入運營的中低速磁浮線。

同時,與目前日本的8.9公里線路、韓國的6.1公里線路相比,連接長沙南站和長沙黃花機場、長18.5公里的長沙磁浮線也是目前全世界最長中低速磁浮線路。

長沙中低速磁浮工程為我國首條自主設計、自主施工、自主制造、自主管理的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磁浮軌道交通線路。標誌著繼德國、日本、韓國後,中國成為全球第四個掌握中低速磁浮技術的國家。

中國鐵建長沙磁浮工程總承包項目常務副經理、鐵四院院長助理鄢巨平介紹,與高速磁浮相比,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的長沙中低速磁浮在運行速度、懸浮導向方式、電機構造、供電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磁浮列車采用獨特的“抱軌”運行方式,通過電磁力使車輛懸浮在軌道上,是目前唯一實現無接觸運行、無脫軌風險的軌道交通方式。

相對於地鐵、輕軌、新型有軌電車等主要城市軌道交通運輸方式,中低速磁浮軌道交通的經濟優勢十分明顯:一是低噪音。運行噪聲約62分貝,低於人正常說話的噪聲值,是“超靜交通”的代表。二是低成本。長沙中低速磁浮交通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特別適合在城市中穿梭。綜合造價約2億元/公里,與地鐵相比具備明顯的價格優勢。三是低輻射。經科學檢測,長沙磁浮交通輻射值1米外小於電磁爐、3米外不到微波爐的一半、5米外比電動剃須刀更低,堪稱綠色“環保交通”的典範。四是低震動。列車沿軌道無接觸運行,無車輪摩擦與沖擊。

鑒於中低速磁懸浮交通噪音小、振動低、加減速快、爬坡能力強、曲線半徑小,且是“超靜交通”、“環保交通”以及“安全交通”的代表,因此特別適合於城市中等運量水平軌道交通,其車輛及建造技術完全國產化,具備更好的推廣價值。

長沙磁浮也是國內首條采用設計施工總承包建設模式的軌道交通項目。作為項目的設計施工總承包方,中國鐵建突破常規建設模式,采用“投融資+設計施工總承包+采購+制造+運營管理+後續綜合開發”的獨創性建設模式承建本項目,向湖南省提供了中低速磁浮軌道交通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了設計、研發、施工、產品制造、運營維護、聯調聯試等全產業鏈優質服務。

 

 

編輯:汪時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735

奇跡!世界最長最深的鐵路隧道在瑞士開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1833.html

你知道目前世界上最長且最深的鐵路隧道在哪里嗎?

不是在中國,而是在瑞士!

經過了17年的建造後,這條名為戈特哈德鐵路隧道(Gotthard base tunnel)從阿爾卑斯山脈底部穿越,連接歐洲的北部與南部。該隧道單長57公里,由東西兩條隧道組成。同時,隧道的設計使用壽命為100年,旨在加快通過阿爾卑斯山脈的鐵路旅客和貨物運輸。

瑞士方面表示,隧道的貫通將極大地改變歐洲現有的貨運物流格局。今後,年均百萬輛貨車的貨物運輸將由原來的路線改走這條隧道。經過測試後,該隧道將在今年年底正式投入運營。

當然,也有人質疑瑞士的這一紀錄能保持多久。因為,中國政府已宣布將建造橫穿渤海海峽、長達123公里的海底隧道,用以連接中國的大連與煙臺。該海底隧道一旦建成,將是瑞士戈特哈德鐵路隧道長度的2倍多。煙大隧道已的建設已被中國國務院列為2016年重點工程項目。

紅線為新建的戈特哈德鐵路隧道

 

17年的等待

戈特哈德鐵路隧道的貫通,已取代長達53.85公里的日本青函海底隧道(Seikan Tunnel),成為世界排名第一長的鐵路隧道。而長50.5公里、連接英法的海底隧道也因此被置於第三位。

在隧道的開通儀式上,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以及意大利總理倫齊都紛紛到現場,表示了祝賀。在他們看來,當歐洲深陷極右翼勢力困擾與邊界開放爭議的當前,鐵路隧道的開通象征著歐洲的團結與凝聚力依舊彰顯光彩。

“這是瑞士身份的又一個象征。”瑞士聯邦運輸辦公室主任佛格利斯特勒(Peter Fueglistaler)對媒體表示,“對我們而言,征服阿爾卑斯山就好比荷蘭人當初征服了大洋。”

這項造價120億美元(約792億元人民幣)的工程早在1992年就在瑞士獲得全民公投通過。當時,環保主義者提出倡議,建議途徑瑞士的火車全部由公路改走鐵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當然,要造這樣一條“穿越阿爾卑斯”的鐵路隧道並不是件簡單的工程。之所以耗費17年,因為隧道最深處位於阿爾卑斯山地表下近2.3千米,途徑的巖石最熱達46攝氏度。為了開鑿隧道,工程師不得不挖掘和爆破了73種巖石,有些硬度與花崗巖不相上下,而有些又和白砂糖那樣細軟。建造期間,約2800萬噸巖石被開鑿,也付出了9名建築工人喪生的代價。

通車後,該隧道65%的建造成本將由對重型卡車征稅來完成。

經濟效益無限

隧道貫通後,瑞士方面預計,每天將有260列貨車65列客車經過隧道,成為連接荷蘭的鹿特丹與意大利熱那亞之間的主幹道。而且,由於它的存在,瑞士蘇黎世與意大利米蘭之間的旅程也將縮短大約1小時。

最讓瑞士方面引以為豪的是,隧道的開通不僅沒有耽擱工期,也沒有預算超支。

其實,該隧道的設想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存在。與1980年貫通的公路隧道(也就是當前鐵路隧道的前身)不同,該隧道將以平直的方式從山地穿越阿爾卑斯山,而不是沿著山脈彎彎扭扭地行使。而且,即使是重型火車,屆時也只需要一個火車頭,而非兩個或三個。

瑞信表示,隧道的經濟效益將使得歐洲內部的貨物運輸更為便捷,同時還將極大地刺激旅遊業。

在歐洲,穿越阿爾卑斯山的下一項巨型工程也已開工。該工程也是長達55公里的巨型隧道,連接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與意大利的博爾紮諾。另一項連接芬蘭赫爾辛基與愛沙尼亞塔林、長達80公里的地下鐵軌項目也靜待相關政府的批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360

全球最長隧道在瑞士開通 真空列車離我們還遠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2969.html

據BBC報道,全球最長最深的火車隧道日前在瑞士正式開通。經過長達20年的建設,這條貫穿阿爾卑斯山,全長57公里、深2.3米的雙孔隧道——聖哥達基線隧道宣告完工。它將連接南歐和北歐,為歐洲貨運帶來一場新的革命。

聖哥達隧道開通後,將超過日本青函隧道,成為世界最長的隧道,而連接英法之間的英吉利海峽隧道位列第三。該隧道北至瑞士中部烏里州的埃斯特費爾德,南至提契諾州的博迪奧,投資120億瑞士法郎建造,使用年限為100年。

外媒援引瑞士聯邦主席約翰-施耐德-阿曼在隧道啟動儀式上的話說:“這不僅是瑞士,也是我們的鄰國以及歐洲大陸的勝利。”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意大利總理倫齊等多位歐洲國家元首參與了聖哥達隧道的開通儀式。儀式結束後,隧道進行首次通車運營,500名通過抽簽贏得首次旅行機會的乘客有幸成為第一批體驗者。

造這樣一條打通歐洲南北的火車隧道的想法最早要追溯到1947年。當時瑞士工程師格魯納就描繪出聖哥達基線隧道的設計草圖,但由於工程審批的拖延,直到1992年這項工程才獲批,1999年才開始動工,於17年後完成。

公開資料顯示,隧道將於今年12月正式開始商業運營。屆時每天將有260列貨車和65列客車穿越這條雙孔隧道。有了這條隧道後,從瑞士蘇黎世到意大利米蘭的行程將縮短1小時至2小時40分鐘。到2020年,日載客輛將達到1.5萬人次。

不過,聖哥達隧道全球第一的紀錄能保持多久是個問題。因為它或許很快就會被一項更為雄心勃勃的海底隧道計劃所超越。中國正在籌劃建設一條長超過123公里,穿越渤海的跨海海底隧道煙大隧道。該隧道將連接煙臺和大連,以火車220公里的運行速度來計算,隧道建成後從蓬萊至旅順僅需40分鐘,比目前來往兩地時間超過6小時的時間大大縮短。不過也有消息稱類似於馬斯克打造的Hyperloop真空列車也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一種通行工具。如果傳言屬實,那麽從煙臺到大連的通行時間僅花費12分鐘。

公開資料顯示 ,此前中國真空列車設計公司北京九州動脈隧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子忠在今年4月於煙臺召開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與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公開介紹了真空列車:“就是把一根水管塞進海底,把水抽出來,把人裝進膠囊列車里面。”渤海海底跨海隧道發起者,魯東大學原副校長柳新華研究該課題已有20年,他說:“煙臺蓬萊到大連旅順直線距離只有106公里,現在需要繞道1800多公里,當時就在想如何打破煙臺成長發展交通制約的最大瓶頸,讓煙臺成為一個國際型的城市。”

煙大海底隧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曾對媒體表示,該工程的總造價大約在2000億至2600億元人民幣之間。不過這一項目建設條件是否成熟的爭論仍然存在。王夢恕說:“該項目2013年上報國家發改委。目前尚未動工,主要的挑戰是嚴格的勘探和技術論證。按照當前的條件,項目開工後10年內肯定能夠建成。”

巧合的是,上個月超級高鐵Hyperloop One全球CEO Rob Lloyd來到中國,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到2017年,Hyperloop的高速列車將投入商用,希望逐步抵達全球任何地方,公司已經在美國、北歐以及俄羅斯等國進行項目評估,希望將把高速列車的成本大大降低。”Lloyd還表示,來到中國也是對中國雄心勃勃的鐵路建設充滿興趣。不過如何讓政府、技術和資本三者更好地協同,是實現高速鐵路投入運營的最大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25

申萬宏源:深港通有望將於9月底前開通

自6月深港通開通的消息流產後,關於深港通的開通的傳聞一直就“萬事具備,只欠東風”。近期,市場對於深港通的預期熱忱繼續高漲,申萬宏源認為,深港通最快會在9月開通,開通後預計內地投資者會以規避匯率風險為由,通過深港通將資金南下。

申萬宏源海外策略分析師梁金鑫稱,港交所旗下聯交所近期表示將於6月27日起就深港通結算接口做端對端測試,根據滬港通經驗,當時從開始連接測試到正式啟動需要將近3個月時間,因此深港通很大概率在9月底之前開通。

類比“滬港通”,梁金鑫認為未來“深港通”開通後,北上進入A股市場的增量資金仍將十分有限。加之目前人民幣匯率不穩定性高,為避免匯率風險,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動力不強,反而國內資金借道港股通進行海外投資意願較強,導致港股通可用額度持續下降。

從市場概況來看,梁金鑫認為,深港通開通標的可能為深成指+AH股+恒生小型股。 與滬股通相比,“深成指+AH股”以民營企業為主,集中在醫藥、計算機和地產行業,且成交額和換手率相對“滬股通”較高,市值較小。

近期深圳交易所和深圳信息公司對深成指、中小創和創業板指數成分股進行調整,樣本股調整於7月1日正式實施,分析預測,這是“深港通”開通前,針對開通標的進行調整的結果。

申萬宏源稱,就港股而言,目前恒生綜指還剩下恒生小型股還未向內地投資者開放,深港通很可能選擇恒生小型股指的205支成分股作為港股標的,但是考慮到交易所之間的利益平衡,以及開通兩市的平衡度,也不排除開放恒生中型指數+小型指數成分股作為“深港通”標的的可能性,甚至是把恒生大型指數也同時納入深港通的範圍。

不過,雙方市場投資理念差異大,相互參與到對方的市場,梁金鑫認為,投資者可能會采取“入鄉隨俗,求同存異”的心態,如果是開通恒生小型股的話,香港中小市值股票可能有所受益,A股價值股、優質成長股及稀缺性個股值得關註,而QFII及滬港通資金偏好A股價值股和稀缺個股。

過去,估值差異是港股通的投資邏輯之一,然而滬港通的歷史表明,南向凈流入並非估值差異驅動而致。梁金鑫稱,投資者不應該以估值差異作為深港通的投資手段。從目前市場上的估值來看,香港小盤股由於其業績的不確定性大,加上香港投資者偏好投資相對固定收益的股票,其估值明顯低於內地小盤股的估值。

而且,目前香港小盤股市場流動性匱乏,折價明顯,導致融資渠道受阻,業務發展緩慢。一旦深港通的開通,將是改變香港小盤股流動性的核心手段。深港通資金在進入市場後,將改善小盤股的市場流動性,使折價減輕,價值提升,以便融資拓展業務,從而使得公司業績持續好轉、改善公司的估值。持續性的流動性改善公司的融資環境,從而使市場進入到良性循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65

深交所:確保年內開通深港通

深交所25日在官方微信上發布公告稱,日前,為推進深港通各項準備工作,中國證監會深港通專項工作小組組長方星海副主席在深主持召開深港通工作座談會,聽取深港交易所、中國結算以及部分證券公司準備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和意見建議,並就相關工作進行部署,確保年內開通深港通。

方星海強調,深港通是黨中央、國務院對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又一重大部署,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在國際化和市場化方向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有利於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加強內地與香港合作,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證監會黨委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參加座談會的各方表示,將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精心組織、密切協同,確保如期完成啟動準備,確保平穩啟動、安全運行。

公告稱,滬港通試點啟動以來,總體運行平穩有序,經受住了市場檢驗,實現了預期目標,為深港通提供了寶貴經驗, 打下了堅實基礎。8月16日,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後,市場各方準備工作提速。深交所等四方已完成主要規則制訂工作,擬於近期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兩地交易所和結算公司技術系統開發和相互仿真測試已經完成,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近期,深交所和中國結算聯合發布啟動工作通知,要求各相關市場機構共同參與,全面啟動準備工作。相關證券公司都成立了專門小組,強化組織保障,在滬港通基礎上已先行完成技術開發,有望較快完成準備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920

深港通年內開通 方星海於深圳主持工作座談會

日前,為推進深港通各項準備工作,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深港通專項工作小組組長方星海在深主持召開深港通工作座談會,聽取深港交易所、中國結算以及部分證券公司準備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和意見建議,並就相關工作進行部署,確保年內開通深港通。

滬港通試點啟動以來,總體運行平穩有序,經受住了市場檢驗,實現了預期目標,為深港通提供了寶貴經驗, 打下了堅實基礎。

8月16日,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後,市場各方準備工作提速。深交所等四方已完成主要規則制訂工作,擬於近期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兩地交易所和結算公司技術系統開發和相互仿真測試已經完成,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近期,深交所和中國結算聯合發布啟動工作通知,要求各相關市場機構共同參與,全面啟動準備工作。相關證券公司都成立了專門小組,強化組織保障,在滬港通基礎上已先行完成技術開發,有望較快完成準備工作。

方星海強調,深港通是黨中央、國務院對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又一重大部署,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在國際化和市場化方向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有利於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加強內地與香港合作,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證監會黨委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參加座談會的各方表示,將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精心組織、密切協同,確保如期完成啟動準備,確保平穩啟動、安全運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9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