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玖紙:設備使用率被低估

2009-05-18  AppleDaily





 

【本 報訊】過去兩周走勢凌厲的玖龍紙業(2689),管理層上周向證券界披露,按其採用的會計方法,有6台新機組產量未反映在損益表內,令09年度(年結日為 6月底)上半年實質設備使用率被拉低。不過,有證券界認為,該會計方法並不流行,與同業比較,亦沒有意思。摩根大通引述玖紙管理層稱,18至23號新機 組,已在08年7至12月開始生產,集團不將該批機組產量計算在中期業績內,主因是該批機組仍處試產及調整階段,令上半年度設備使用率給人偏低感覺。

6台新機組產量未入賬

玖 紙管理層又說,以這方法入賬,既不可將產量計入,亦不用將相關投資及支出在中期業績內入賬。管理層指,相關6台機組的盈利貢獻及投資額下半年度將入賬。摩 通表示,同業如理文造紙(2314)並非採用這種會計方法。基於同一原因,摩通指,玖紙天津生產基地的兩台新機組,雖可如期在09年8月投產,但不會對 2010年度中期業績產生貢獻,2009至2011年內投產的4台機組(27至30號造紙機),截至2011年6月底止年度內,同樣不會產生盈利貢獻。

瑞信:有利業績

瑞 信3月發表的報告,亦有提及相關會計方法。該行進一步指出,按慣常使用的會計方法計算,玖紙上半年度設備使用率應為63%,不是集團指偏低的91.8%。 玖紙當時指,集團對使用率的定義有別於該行。瑞信認為,這種計算方法將影響成本入賬。瑞信料這會計方法對賬目有利,亦解釋理文同期設備使用率達83%,成 本結構與玖紙相若,但08年第四季(10至12月)卻錄得虧損,玖紙同期則錄得盈利的原因。該行認為,按該會計方法準備之損益表,對平常的分析及與同業比 較,並無意思。玖紙2月公佈的業績,截至08年12月底止6個月,造紙機平均使用率91.8%,而上年度同期為94%。截至期末,玖紙內地有21台包裝紙 板造紙機,總設計年產能785萬噸,較07年底增47%。玖紙中期純利跌69.4%至3.23億人民幣。

玖紙與理文的投資評級及目標價

玖 龍紙業星展證券行評級:持有目標價:4.70元瑞信證券行評級:跑輸大市目標價:1.72元摩通證券行評級:中性目標價:3.80元大摩證券行評級:中性 目標價:5.00元花旗證券行評級:沽售目標價:1.60元理文造紙星展證券行評級:購入目標價:8.60元瑞信證券行評級:跑輸大市目標價:4.98元 摩通證券行評級:減持目標價:2.70元大摩證券行評級:增持目標價:8.00元花旗證券行評級:沽售目標價:1.80元

形勢好轉理文:2月後持續獲利

玖龍紙業(2689)澄清設備使用率被低估,理文造紙(2314)近況又如何?理文向證券界表示,自1月底扭虧為盈後,其間原材料價格雖波動,但仍能持續錄得盈利。證券行認為,理文最壞時期已過,但料09年度全年業績仍跌逾40%。

券商料全年業績跌逾40%

理 文向證券界透露,基於去年底廢紙價格大跌,令毛利率下滑(產品價格與成本同步升跌),影響09年度業績表現。不過向好的方向想,理文可趁機囤積一些成本較 低的廢紙,將有助日後業績。理文預期7月公佈截至09年3月底止全年業績。星展報告稱,理文最壞情況已過,料09年度業績將跌49%至7.39億元。該行 預料,理文2010年度產量可達330萬噸,設備使用率維持逾95%健康水平。星展引述理文管理層稱,有信心每噸紙純利能維持300元水平。上周將理文投 資評級調高的大摩表示,從行業消息得知,目前行業整體情況已從去年第四季虧損中改善,認為市場低估理文毛利率復蘇情況。大摩相信,理文09年度下半年將錄 虧損,但2010年度每噸紙純利可保持約300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8

給價值投資者的信(一)──不要低估勤勞的價值 林奇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8676


致P:

假如你要追求一樣東西,特別是投資在內,千萬不 要低估勤勞的價值。

仔細研讀每一份你所能拿取得到的公司年報或財務報表、任何有關投資標的的新聞、報道、雜誌專訪、行業通訊或公司內部刊 物等,對任何可能出現的資訊加以過濾和分析,尤其是包括附加的任何細節和註解;求證每一份報表的正確性,以及最高管理階層,尤其是主席預估這家公司的未來 走向、未來產值的期望和發言等。

可以的話,更要自己動手動腳找出他們的顧客、廠商、競爭的同業,以及任何可能影響公司營運的人,詢問他們 有關細節以求證報表或訪問所載所述之一切真偽,如每年均出席週年股東大會,看看究竟有哪一位董事沒有出席一年一度面見股東的會議,並對之作出嚴正的詰問和 諮詢。

除非你有把握自己比百分之九十五的分析員更了解這家公司,否則不要把真金白銀投進去並買入這間公司的任何股票。

吾 道不孤!早陣子,林奇便與本港一位赫赫有名而異常成功的價值投資者會面並共同參與了某上市公司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次股東週年大會,在其身上,林奇看到發問技 巧與求證於管理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林奇亦因而看到勤勞的價值以及看得見未來的人是可以累積財富並得到終極厚報的。

畢竟,沒有額外的努力 與付出,成功是不會降臨在你的身上的,尤其若是要矢志成為一位價值投資者。

謹記:

您不理財,財不理您!

謹 祝:

風物長宜放眼量!

共勉之。

林奇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5

被低估的陈发树 东方愚


http://www.econzhang.com/?p=3941



 

1995年在福州东街口商业区开出第一家名为百货公司,到15年后的今天涉猎百货、矿产、旅游、IT、医药、啤酒、地产、酒店等诸多行业的民企集团掌门人,陈发树似乎总能否极泰来,柳暗花明。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南方人物周刊  特约撰稿 东方愚  


 

 

所聘总裁唐骏深陷“学历门”事件,旗下最大一块资产紫金矿业又遭遇“污染门”风波,49岁的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紫金矿业第二大股东)最近有点烦。他是2009年胡润百富榜上的福建首富(第15名,资产250亿元),也是中国内地的“矿产首富”,但如今已是大打折扣。 

 

有人说陈发树会炒掉唐骏,也有人说陈发树会因紫金矿业股价相比年初几乎打了半价而心急如焚。这些都是想当然的推测而已——我们高估了唐骏和紫金矿业在陈发树棋局中的地位,从而低估了陈发树的冷静和智商。 

 

1995年在福州东街口商业区开出第一家名为百货公司,到15年后的今天涉猎百货、矿产、旅游、IT、医药、啤酒、地产、酒店等诸多行业的民企集团掌门人,陈发树似乎总能否极泰来,柳暗花明。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四大金钢”

 

陈发树的几个兄弟在整个家族产业里的职位只具有象征意义,集团战略和具体业务由职业经理人“四大金钢”唐骏、周文贵、刘晓初、叶芦生等来掌舵。

 

 

 

1982年,20岁出头的陈发树从林场向厦门倒卖木材,5年后攒下第一桶金。之后他买了一辆三轮摩托,和陈晋江等几个弟弟(陈发树有3个哥哥和4个弟弟)一起为一家小百货店拉货,1988年将之盘下,开始了自己百货食杂零售业的生涯。

 

一直到1995年,陈发树的生意才有起色,他从厦门来到福州,在最为热闹的东街口商业区开了一家名为华都的百货公司。两年后华都集团成立,年底设立股份公司,注册资本1.06亿元,陈发树持股71%。这一年,他36岁。

 

1998年,陈发树与弟弟陈晋江分家,陈发树成立新华都集团。2000年入股紫金矿业前夕,新华都注册资本1.39亿元,陈发树持股73%

 

新华都向漳州、泉州、厦门等地扩张,是从2003年开始的,当时紫金矿业的利润已逐年提高,为新华都扩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现在新华都集团里,除陈发树外,陈家兄弟还有三人,弟弟陈志程(真名是陈志腾)是新华都百货零售业务(即新华都上市公司)的负责人;弟弟陈志勇是泉州和漳州等地新华都百货业务的负责人,哥哥陈云岘是新华都工程的负责人。

 

不过,陈发树的几个兄弟在整个家族产业里的职位只具有象征意义,集团战略和具体业务由职业经理人“四大金钢”唐骏、周文贵、刘晓初、叶芦生等来掌舵。

 

在这方面,展现了陈发树的过人之处,这也是他有今日成就的根本原因。如果说中国早期民营企业家身上都带有某种幸运元素的话,那么陈发树便是其中能将幸运保持下来的一小部分人之一。他的秘诀是,以职业经理人取代家族成员执掌旗下产业,用投资回报推动主业快速扩张。

 

周文贵是被陈发树从沃尔玛挖来的经理人,现在是任新华都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当被笔者问及执掌新华都主业的感受时,周文贵称:“我并不是陈家人,但得到了陈发树的充分授权,这是最令我欣慰的。”新华都百货和零售业务去年净利润近7000万元;截至2010719日,其市值为27.5亿元。

 

 

 

一鸣惊人

 

连陈发树自己都未曾料到,当初无心插柳的意外入股,为自己百货生意迅速扩张提供了“天然保障”,更使自己几年后成为了坐拥逾200亿元资产的“福建首富”。

 

  

 

20009月初的几天,已届“不惑”之年的陈发树面临着创业以来最大的一道坎——他被福建省政府推进了被认为是夕阳产业的矿业“火坑”里。彼时福建上杭县国企紫金矿业改制,向民营企业敞开大门,其董事长陈景河带队到香港、深圳等地招商,最后无果而终,“人家对我们不感兴趣啊。”最终福建省政府出面,给新华都、恒兴实业等省内知名民营企业“打招呼”,两家企业的掌门人陈发树、柯希平情非得已,双双入股。

 

这对行事谨慎的陈发树而言,无疑是一次莫大的考验。他对一位手下说:“就当是赌一把了。”他从此成为了紫金矿业第二大股东。

 

正是这种“赶鸭子上架”,成就了陈发树。2002年开始,国际黄金价格进入上升通道,2002年初每盎司黄金价格为270美元,6年后的20083月,这一价格首次冲破1000美元大关。连陈发树自己都未曾料到,紫金矿业后面被探明为中国最大金矿,加上金价疯涨,他当初无心插柳的意外入股,为自己百货生意迅速扩张提供了“天然保障”,更使自己几年后成为了坐拥逾200亿元资产的“福建首富”。

 

陈发树成为公众人物,正是因为他参股紫金矿业。新华都集团是紫金矿业的第二大股东,陈发树至今仍直接和间接持有12%的紫金矿业股份(17.1亿股),以2010719日的收盘价计,仅此一项投资,陈发树的身家就近百亿元,去年仅从紫金矿业分红所得就达1.7亿元(税前)。

 

成败论英雄。当陈发树因紫金矿业一鸣惊人之后,一些媒体开始对陈发树的“战略投资眼光”推崇有加。坊间甚至盛传,陈发树当年一次机缘巧合,认识了紫金矿业的掌门人陈景河,紫金矿业改制时,陈发树“果断出手”,投资入股。

 

“这是一种误读”,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称,尽管陈发树1997年就接触到了紫金矿业,但当时国内的矿产行业并不景气,陈发树并没有投资意向。

 

陈发树在紫金矿业的成功投资得益于他的用人。1997年,陈发树结识了时任福建省体改委股份制与证券管理处处长的刘晓初。两年后,陈发树开出优厚的条件,促使刘晓初弃政从商,加盟新华都。2000年,紫金矿业改制,刘晓初作为新华都的代表进驻,担任副董事长。刘晓初在资本运作道路上的娴熟动作,使紫金矿业为陈发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20107月紫金矿业“污染门”发生后,新华社发文痛斥紫金矿业“官商勾结”,这只不过是充当了“皇帝的新装”里说话的小男孩儿而已,紫金矿业第一大股东自始至终都是当地政府,一直以来也是从上杭县到福建省的宠儿,又怎么可能做到独善其身呢。

 

 

 

政商之惑

 

在新华都高层的一次内部交流中,陈发树以德隆系和涌金系为例,警示大家不要冒进,更不要在政商关系上留下污点。

 

 

 

紫 金矿业的第二大自然人股东柯希平告诉笔者,陈发树的老家是福建安溪(出产名茶铁观音),但他从不喝铁观音。新华都董秘龚严冰说,陈发树执掌一家大型家族企 业集团,但其兄弟大都身挂虚职;不喜欢用秘书,总是一个人夹着普通的公文包就上了飞机;不讲排场,不会因为外界的声音而改变自己的主意……

 

当周文贵、刘晓初、叶芦生分别把新华都旗下的零售、矿产、旅游产业打理得有声有色时,陈发树逐渐退居幕后。

 

福建省企业家协会秘书长欧凌芝称,2005年开始,陈发树再也没有参加过该协会的任何活动。新华都的竞争伙伴、福建第一大连锁超市永辉集团掌门人张轩松甚至都难得见到陈发树一次。

 

这一年,新华都举办了十周年庆典活动。在一份《新华都稳进十年录》的内部资料上,赫然写着“陈发树先生以1.34亿美元财富列2004年福布斯大陆富豪榜第111位。”然而,自此之后,新华都内部再也没人讨论过老板的个人财富。

 

2007年,陈发树以180亿元个人财富位居胡润百富榜第29位,成为福建首富;令胡润遗憾的是,他几度试着约访陈发树,都以失败告终。

 

陈发树正是在新华都十周年庆典后变得异常低调的,他甚至不再给自己配秘书,新华都董事龚严冰是最后一任。

 

对于陈发树的低调,龚严冰称:“首先是出于安全角度的考虑。玖龙纸业的张茵成为中国女首富,结果惹来不少麻烦。”

 

而对于陈发树不再使用秘书,龚的回答是:“老板常跟省市一级的领导会面,对方不太喜欢老板带秘书。”这一回答虽有些牵强,但无疑将话题引向了一个甚为敏感的领域——政商关系。

 

由 于陈发树的低调,不少人对他与政府关系的猜测多了起来。有人将他与红色资本家荣智健相提并论——荣智健是香港中信泰富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是国家,但荣 智健与国家资本共成长,赚了个盆满钵满;陈发树执掌的新华都是紫金矿业和武夷山旅游的第二大股东,这两家企业的第一大股东都是当地政府,但陈发树的话语权 不同小觑。

 

不过,新华都一位董事对笔者称,在新华都高层的一次内部交流中,陈发树以德隆系和涌金系为例,警示大家不要冒进,更不要在政商关系上留下污点,“与地方政府关系宁可不好,不可太好。”陈发树说。

 

 

 

高调捐股背后

 

减持套现-财务投资-捐出股份——陈发树的财富聚散和腾挪之道“一箭多雕”,成立信托基金也为未来的一些资本运作提前扫除了障碍。

 

 

 

2009年陈发树多次成为许多媒体头条财经新闻的主角,其中包括他大幅减持紫金矿业、投资青岛啤酒、参股云南白药、捐出巨额股份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聘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S·Phelps)出任新华都商学院院长……

 

其中引起轰动最大的,莫过于20091020日,陈发树在北京宣布捐出个人所持新华都、紫金矿业、青岛啤酒、云南白药四家上市公司流通股股票的九成(市值约为80亿元人民币),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

 

陈发树如此大手笔,和半年前声称捐出所持家族企业股份的六成成立慈善基金的他的福建同乡、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他的这一 “狂捐”之举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最大的争议是,陈发树是不是“迫于压力”?这种猜测的背景是,20099月份,坊间盛传国税总局正“暗中调查”紫金矿业大小非解禁后,“大非”陈发树、柯希平等人的减持及纳税情况。

 

尽管“陈发树巨额偷税”传闻一度广为流传,但如果说这成为了陈氏如今捐出巨额股份成立慈善基金的主要推手,要么是高估了偷税传闻的杀伤力,要么就是低估了陈发树的智商。其实笔者于20093月初在福建采访时,就听说陈发树亦正准备成立一个数目不菲的慈善基金的打算,而彼时紫金矿业还没解禁。

 

既然在年初就已有捐股打算,为何5月起陈发树从紫金矿业中持续大幅套现(超过30亿元)后,然而紧锣密鼓地对青岛啤酒和云南白药进行财务投资,继而在10月份又闪电般地宣布捐出?

 

事实上,陈发树豪掷16亿元投资青岛啤酒和其与青啤董事长金志国同为中欧同学且私交甚密不无干系,掷22亿元投资云南白药则与朋友牵线搭桥有关。类似的投资,不但可以避开原先将鸡蛋放在紫金矿业这一个“篮子”的风险,也可以为旗下的不少职业经理人谋求到新空间(这一点类似于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分拆上市)。

 

陈发树的精明可见一斑。试想,如果没有去年减持紫金矿业近30亿元,那么到紫金矿业“污染门”发生的20107月,这部分资产已缩水近半。而青岛啤酒和云南白药的如今的股价,相比陈发树入股时不降反升。

 

最重要是,紫金矿业、青岛啤酒、云南白药都不姓陈,自然人陈发树分别为第六、第三、第二大股东,所以与曹德旺相比,他的捐股不存在考虑家族控股权的问题,可谓省事多了。

 

减持套现-财务投资-捐出股份——陈发树的财富聚散和腾挪之道“一箭多雕”,成立信托基金也为未来的一些资本运作提前扫除了障碍。不过投资者期望的是,陈发树“航母级”的慈善基金能够透明、规范运作,而非如牛根生的“老牛基金会”一般毫无章法甚至违规运作。

 

 

 

祸兮福所倚

 

就像谢霆锋在张柏芝艳照门事件中的沉稳表现而受到好评一样,陈发树对唐骏的容忍是为能够为自己加分的——尽管容忍是有限度的。

 

 

 

2010年夏天,陈发树因为唐骏“学历门”和紫金矿业“污染门”事件而再次受到关注。

 

唐骏现在确实已成为了陈发树的一块“负资产”。两年前陈发树邀请唐骏加盟,其实是出于对新华都发展前景的担忧——一方面,作为新华都主业的零售业波动性较小,而紫金矿业所处的矿产行业周期性很强;另一方面,由于门票收入不再进入上市公司,武夷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遇阻。新华都若想做大做强,只有另寻他途。

 

彼时唐骏不愿到福建走马上任,他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新华都集团的行政总部迁至上海,理由是新华都应以一个全国性大公司的姿态示人。陈发树采纳了这一建议,并买了一辆宾利放在了上海,尽管自己很少到上海。

 

除新华都集团总裁一职名,唐骏挂任董事长的是新华都旗下“港澳资讯”公司。港澳资讯原本出自名门——中银国际,后来为新华都纳入麾下。唐骏接手后,向外界描绘港澳资讯的未来图景——“中国的彭博社”。而彼时港澳资讯的年利润不足500万元。今年1月,港澳资讯在上海宣布收购千寻网络、联游网络、弘扬科技以及胜龙团队在内的四家IT公司,据称交易金额高达2500万美元。

 

唐骏“学历门”关乎个人诚信,他此前声称将联游网络推上纳斯达克的想法为坊间热议。引人关注的是,718日,唐骏现在其母校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80届同学会的演讲中再提联游上市,并称会将联游总部放在常州,使其成为“常州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此时,联游仍未推出任何实体的游戏产品。有人戏称这是唐骏的“又一谎言”。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唐骏刚加盟新华都时,周文贵等陈发树旗下的其它老牌职业经理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对唐骏都颇有微词。这些声音陈发树并非不知。其实在他心目中,唐骏只是一个“高级公关经理”,除了在IT这一领域的拓展有话语权外,其它产业领域,他只是个“荣誉代言人”的身份。而在新华都整个棋局中,IT并非未来的重心之一。

 

就像谢霆锋在张柏芝艳照门事件中的沉稳表现而受到好评一样,陈发树对唐骏的容忍是为能够为自己加分的——尽管容忍是有限度的,毕竟他和唐的关系不比谢张两位明星夫妻。

 

“陈老板26岁从一家杂货店起家,即使成为福建首富,对零售业还是有一份特殊的情感的。”一位与陈发树同乡的民企老板说。而2008年笔者在新华都采访时,得知在陈的算盘中,旗下百货零售业务5年内的营收目标100亿元,这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因为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16亿元。然而此后两年,新华都疯狂收购一些零售同行, 2009年的营收就达了31亿元,与两年前相比几乎翻倍。

 

今年6月,陈发树又宣布进军地产业,从长沙开始,号称要建造总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的新华都·万家城。“闽商嘛,你看这个‘闽’字,圈起来是条虫,放出去会成为一条龙。”一位福建商人称。“陈发树的资本和产业雄图,不可能被一兵一卒所羁绊。”

 

对于紫金矿业遭遇“污染门”和受调查风波,一位重仓并曾在紫金矿业任职的上杭投资者认为,他已对此习以为常了,“陈发树不可能像外界想象的一样在乎紫金股价的波动,”他说,“就算股价连跌,有多少基金比陈要焦灼一百倍呢。”

720日,紫金矿业(A股)开盘不到一小时即被封上涨停价。而之前一天晚上,紫金刚刚发布道歉信,以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公告(见7月22日笔者在南方周末《“妖股”紫金》一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73

華置低估值 大劉高回報

2011-4-7 NM




上月,「大劉」劉鑾雄的旗艦上市公司華人置業宣布業績,因物業估值大減逾百億元,導致全年虧蝕八十八億元。

今次業績,背後惹起不少爭議,在地產市道一片向好之時,物業估值竟逆市大幅貶值,無獨有偶,華置選擇在此時更換了測量師行。

做華置小股東,認真一肚氣。外號「股壇狙擊手」的大劉,數年前便以筍價向華置收購一批豪宅及古董,賬面計算勁賺近十億元。如果以華置今日每股資產淨值的估值計算,日後大劉如向公司提出私有化,豈不是以筍價進行私有化?

近日大劉的心情極靚,有傳其女友呂麗君再度懷孕三個月,須長期留在家中休養,他則如常出入福臨門吃飯,似乎未有被公司業績不濟所影響。

華置上月底公布的業績,因物業估值大幅下降一百零八億元,導致全年虧蝕八十八億元。雖然華置管理層表示今次僅是會計賬目見紅,無損現金流,但已令市場嘩 然。據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執業測量師表示,物業估值的最主要因素,是看外圍的經濟環境,「當然會參考物業的位置及租金,但同一批物業,呢啲因素唔會年年相 差太遠。」

記者翻查資料,發現全港十二間大型地產商之中,去年投資物業的平均升幅達一成二,當中擁有不少收租物業的九倉估值最樂觀,升值兩成八;唯獨華置估值大減三成二。該名測量師說:「去年大型地產商的物業估值全部向上升,只有華置向下調,有啲古怪。」

更換測量師行

估值突然大跌,華置的理由是更換了測量師行,由○二至○九年度替華置進行估價的測量師行普敦被棄用,轉用另一公司保柏國際,而其他藍籌地產股,全部選用外資測量師行。

記者致電普敦的董事兼昔日負責替華置估值的王明坤,他知悉保柏替華置的估值後,第一個感覺是擔心自己計錯數,遂即時翻查所有資料,才放下心頭大石,「我睇 足咁多年數據,肯定自己無錯!」惟他不肯評論新測量師行何以與他有重大分歧,不過後來又續言,知悉行內有部分測量師行,在競投合約前,會事先向客人提供初 步估值,看看能否符合對方心水,藉以增加中標籌碼。

而保柏未有回覆本刊查詢,只曾向外界表示,估值與上手大相逕庭,全因華置尖沙咀新落成的商廈The One所致,但沒有透露詳情。

監察馬虎

不過,行內人認為保柏的解釋有疑問,去年華置副主席劉鳴煒趁The One開張,向外公布The One出租率逾九成半,而且租金比預期理想,地鋪每呎租金更達一千二百元。「如果你話The One出租率差,測量師作出重大更改尚算合理,依家理由好牽強,我從事呢行廿幾年,未見過有咁大差距。」一名資深測量師表示,此事已成為行內茶餘飯後話 題,認為保柏的解釋不合理。

該名資深測量師續指,即使負責監管業界的香港測量師學會,○五年頒布了一套物業估值準則,估值疑雲亦不時惹起爭議,可謂監管乏力。本週一便有人在報紙刊登公開信,批評測量師學會的監管操守。

記者嘗試聯絡學會會長黃比,了解華置估值大逆轉,他透過公關回覆,不作個別事件評論,只表示若收到投訴,而投訴人又能提供充足資料,會方便會跟進。 不過,測量師學會只會就評估程序是否合乎準則作出審核,不會對估值金額定案。

至於負責替公司業績做最後把關的核數師,理論上雖可對估值提出質疑,惟有核數師私底下表示,估值大多能夠順利過關,「一來估值無真金白銀過手,二來人哋係註冊測量師,估值係對方專長,一般都不會challenge對方的專業。」

事實上,保柏以往的估值也極具爭議,例如上市公司鈞濠的高層,九年前提出收購重慶煤焦化燃氣項目,保柏替重慶公司做資產估值,確認估值不少於九千五百萬 元,惟一年後鈞濠「發現」,重慶公司未能申請相關牌照,鈞濠認為該公司不符合價值,決定終止收購,股壇長毛David Webb便曾撰文炮轟這宗交易。

壓低每股資產淨值

雖然物業估值多少,未有對公司實際營運構成影響,但金融界認為:「估值確實唔影響現金流,但對每股資產淨值卻影響深遠,華置出咗見紅業績,每股資產淨值跌至十七元五角七仙,相比對上一年,每股資產淨值在二十二元樓上,感覺大縮水。」

大劉以往在金融市場彰顯不少財技,假如大劉真的提出私有化,假設作價較現價高一成半,持有華置接近八成的劉鑾雄兄弟,只須拿出六十三億元現金,便可將華置據為己有。「唔計華置其他資產,單單現金已經有一百零六億元,大劉條數真識計,好大誘因私有化。」

○七年,大劉也曾提出私有化華置,惟當時英國對沖基金TCI(The Children's Investment),持有約一成華置股權,嫌大劉出手太低,最終私有化計劃無疾而終。翌年金融海嘯殺到,TCI損失慘重,最終將手上的華置,以賤價每 股六元全數售予大劉,埋單計數,TCI買賣華置蝕了四億元。

除了大鱷損手,不少散戶也對華置咬牙切齒,事關大劉以往愛連環伸手向股東供股集資,八十年代買了華置母公司愛美高的散戶李先生,最初也照供無疑,惟後來發 現愈供愈多,「供股之外,股價仲向下炒,最終斬頭離場,蝕了十多萬元。」後來大劉趁股價低殘,才以低價將愛美高私有化,令散戶一殼眼淚。

此外,大劉用錢亦相當精明,曾有替華置核數的核數師發現,公司賬目有很多買燕窩的收據;據悉大劉經常用膳的福臨門,每月約十多萬元的賬單,全部由華置找數,而大劉身邊的多位保鏢,也是由公司出錢聘請。

至於最令人嘆為觀止的財技,莫過於○四年的一役,分別以五億及九千多萬元,向華置買入一批豪宅及古董擺設。當時華置管理層表示樓市升勢開始放緩,遂找大股 東劉鑾雄「捱義氣」,買入一批物業,為「照顧」小股東,更在協議上列明,若白加道四間獨立屋在交易完成兩年內賣出,大劉會將額外所賺的八成資金回「贈」華 置。

結果在兩年之內,大劉僅賣了兩間獨立屋,價錢最低的一間,買家更是其女友呂麗君;而過了限期,大劉才賣出餘下兩間獨立屋,套現的三億五千萬元袋袋平安。最終大劉買入這批物業,全部有賺無蝕,總共替他賺了三億元。

古董低買高賣

至於一籃子買入的古董,總共七十四件,當年全部由大劉扑槌買入,放在其辦公室內欣賞,古董款式包羅萬有,古今中外俱備,包括有明末花梨木羅漢床、十八世紀 銅地球儀,以及張大千及齊白石等名畫,也有美國塗鴉大師Jean Michel Basquiat的作品;其中最貴一件,是明朝永樂年間的青花夔龍紋罐,報稱價值一千六百萬元。

事實上,近年藝術品的升值能力較豪宅更厲害,據從事古董拍賣多年的嘉藝拍賣行經理李小陽指,○四年至今,藝術品平均已升值數倍,「○四年古董市場才開始起步,未算好勁,依家愈來愈旺,內地又打壓房地產,好多資金投入藝術品,收藏家買咗都唔肯放,價錢變得不菲。」

數口極精的大劉,將其中一幅當日以一百五十萬元買入的齊白石所畫的《松梅喜鵲》,○九年底拿到北京匡時秋季拍賣會放售,結果以一千四百五十萬元人民幣售出,短短五年,回報高達十多倍。

有分析員明言,大劉的狙擊手形象太鮮明,坦言是零和遊戲,投資價值不高,因此從不建議客戶沾手華置,就連與大劉關係良好的外資證券行里昂,近年亦已放棄留意華置。「大劉的舉動太多,就連過江龍都唔夠佢玩,小股東又何必同錢鬥氣呢?隔岸觀火睇佢嘅財技,反而開心得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30

低估時下重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drwn.html

優秀企業的長期淨資產收益率水平在20%左右。巴菲特的長期投資收益率水平也在20%多。但是,他的投資收益並不是滿倉持有股票實現的,他還有大量的債券、現金。不僅巴菲特,還有塞拉曼等投資大師都是如此。
顯然,他們的真實的股票或非上市企業股權倉位的收益水平要遠高於20%多。也就是說,並不是滿倉持有優秀企業來實現與優秀企業淨資產收益率水平一致的長期復合回報。儘管,我不排除這樣也能成功。
優秀企業的RoE在20%左右,而他們並沒有滿倉持有,那麼,是那些在嚴重低估的價位大筆買入的倉位大大提升了投資收益水平。長期持有適度的現金或等價物,在股票嚴重低估時重倉出擊,這是降低風險的策略,更是提高回報的關鍵。
其實,單是說平時保持相當的現金等流動性資產這點,就很難做到。在嚴重低估時下重手。何謂嚴重低估?當嚴重低估了,有沒有資金?敢不敢下重手?
 
所謂的低估、嚴重低估,只是一個區間的判斷,並非絕對的點位。平時不貪心,是說沒有絕好的機會不必過分去尋找機會,刻意強求,但仍然可以持有一些股票,它 們從長期看至少能帶來平均水平的收益(我參考20%)。比如,可以在合理估值區間買入長期看優秀的公司,那麼這筆投資實現20%的長期收益是大概率。在股 票嚴重低估時重倉出擊,這是降低風險的策略,更是提高回報的關鍵。
 
何謂嚴重低估?
低估用常識就可以判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39

投行完全低估了渤海漏油事件 思想花園

http://sixianghuayuan2.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_3920.html

9月3日前,沒有投行留意到渤海漏油事件的影響,以為是小事。到了今天9月5日,大行開始出報告了,還是完全捉錯用神。例如渣打報告說,如果停產到年底,中海油盈利跌2%,如果永久封井,盈利跌9%,都是很機械的分析。

現在的問題,不是蓬萊油田的問題,也不是每天減產的那6.2萬桶,而是會否有別的油田再出現問題!是整個渤海油井群有多少要停產的問題!

早就有專家指出,渤海地盤地質結構複雜,而目前油井又過密,再加上中海油和外資的合約都是有時限的,外資作業方都是採用急進的作用方式,在合同到期前採油最大化。

也就是說,康菲油井出事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遲早問題而已。

也就是說,整個渤海油井群存在著巨大的系統性風險,而之前一直外界沒有去留意的。

這和動車事件何其相向,本身存在巨大的系統性風險,一下出事後,就集中爆發。

渤海漏油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事件發展,很可能只有兩種結果,而其後果,對中海油來說,都是災難性的。

A、再有其他渤海油井發生漏油事件。如果是這樣,在現在的政治氣氛下,中海油恐怕只有停業整頓,分拆一途。

B、 為了避免A的發生,必然進行一次安全大檢查,把有安全隱患的油井關掉。其含義就是,將有相當部分的渤海油井停產。

所以,投行的報告應該是,考慮如果中海油減產30%以上,盈利會減多少!而且,這還是最樂觀的估計,是建在假設別的油井沒有出事的前提上的。事實上,很可能別的油田早已出事了,現在都將無法隱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14

嚴重低估的風電運營股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uep.html

 
一、風電設備股與風電運營股
我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總能耗的比例將由目前的8.5%提高到15%,GDP單位碳減排將在2005年的基礎上下降40%~45% ,非水電可再生源電力供應將由目前的1%提高到3%,可再生能源計劃總投資將追加5000億元。由於我國的GDP一直在高速增長,能源需求量亦同步增加,所以未來10年,預計非水電可再生能源年複合增長將達到30%。
行業規劃的指引、財稅優惠的吸引、地方政府的鼓勵,讓資本迅速湧入新能源產業。我國的太陽能光伏和風能產業得到了核裂變式增長,特別是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和風電設備的生產,迅速從無到有並很快雄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光伏產業年產值已經超過3000億元,風電行業年投資達1000億元,發展速度遠超0708年規劃目標。在單位發電成本急劇下降到可大規模商業化後,產能過剩的爭議也隨之而來。
資本市場上,在香港和美國上市的太陽能電池及組件股票,股價大多已高位腰斬,有的是腰斬之後再腰斬,PE降到10倍,5倍,甚至1倍。而風力發電設備製造企業,狀況更悲慘,曾經的明星股金風科技,在香港的股價已經從去年底上市初的20港幣跌到了目前的不足5港幣,一年跌幅竟然達到75%以上!A股也從26元跌到了近10元。另一個備受關注的龍頭股華銳風電,股價從上市初的近50元(除權後)跌到了目前的21元。必須承認的是,金風科技和華銳風電的業績確實也大幅跳水了,儘管股價跌得很殘,但目前兩者的PE仍超過了30倍。
如前文所述,風電設備製造產業由於資本蜂湧而入,產能急劇增長到短期明顯供過於求,造成風機等設備的銷售價格大幅跳水,幾乎從以前的高位降價一半。加上近年來稀土永磁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兩頭受擠的風電設備企業,毛利率已經跌到了20%以下,中小設備廠的毛利更跌至10%以下。
同時,由於風力發電企業為繞過50MW風電場需國家發改委審批的規定,項目全部分散按49.5WM的形式通過地方發改委的審批,全國各地都在跑馬圈地,規劃一片混亂,最終國家發改委將風電場的審批權收回,所有風電場必須由國家能源局批准。風電項目審批一度停滯了3個月,這直接影響了今年風電設備公司的銷售量。
 
另外,由於上半年連續出現大規模脫網事故,而本身風電因為它的隨機性、間歇性、不穩定性就已經給相對落後的電網造成了極大的衝擊甚至破壞,並且因為風電是國家強制性要求電網公司搭配上網的,0.51元--0.61元/度 的上網價格對電網公司而言根本就無利可圖,我們可以想像電網公司的抵制情緒會有多大。電監會在事故後專門發文通告,風機必須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不具備的 要盡快改造。很多技術落後的老風機不得不進行整改,一颱風機整改成本得幾萬元,這讓風電設備公司的短期業績雪上加霜(因為設備以前都是保修2年,現在保修5-10年,甚至有20年的)。
 
從以上的分析看,風電設備股的基本面確實出了重大問題,所以股價暴跌也在情理之中。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香港上市的風力發電運營企業,在中報利潤同比5成甚至翻倍增長的情況下,其股價竟然也腰斬了!要知道,上游設備持續降價,恰恰是下游風電運營企業得利啊。
風電運營企業一般都是採購風電設備,建成風電場後進行日常維護,然後坐收電費。那麼,風電營運企業的成本和收入是否也會像風電設備企業那樣不確定呢?產能有沒有過剩的問題呢?
 
 
二、風力發電場投資的財務模型
 
 
49.5MW風電場投資財務模型
 單位:百萬人民幣
項目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電價淨收入
49.08
49.08
49.08
49.08
49.08
49.08
49.08
49.08
49.08
49.08
增值稅減半
 可抵進項稅大於銷項稅
1.53
4.17
4.17
4.17
4.17
總收入
49.08
49.08
49.08
49.08
49.08
50.61
53.25
53.25
53.25
53.25
折舊/23年
15.35
15.35
15.35
15.35
15.35
15.35
15.35
15.35
15.35
15.35
運行維護
4.46
4.46
4.46
4.46
4.46
4.46
4.46
4.46
4.46
4.46
運營基金
1.47
1.47
2.45
2.45
2.45
2.45
2.45
2.45
2.45
2.45
合計
21.28
21.28
22.26
22.26
22.26
22.26
22.26
22.26
22.26
22.26
毛利潤
27.79
27.79
26.81
26.81
26.81
28.34
30.98
30.98
30.98
30.98
管理費用
1.54
1.59
1.63
1.68
1.73
1.79
1.84
1.89
1.95
2.00
利息支出
21.62
19.74
17.86
15.98
14.1
12.22
10.34
8.46
6.58
4.70
稅前利潤
4.63
6.46
7.32
9.15
10.98
14.33
18.80
20.63
22.45
24.28
所得稅
 三免三減半
1.14
1.37
1.79
4.70
5.16
5.61
6.07
淨利潤
4.63
6.46
7.32
8.01
9.61
12.54
14.10
15.47
16.84
18.21
增值稅抵扣
8.34
8.34
8.34
8.34
8.34
5.28
4700萬全部抵扣完
償還貸款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貸款餘額
293
266
240
213
186
160
133
106
80
53
淨現金流
1.65
3.48
4.34
5.03
6.63
6.51
2.78
4.15
5.52
6.89
ROE
5.8%
8.1%
9.2%
10.0%
12.0%
15.7%
17.6%
19.3%
21.0%
22.8%
項目IRR13%
備註:
1、裝機容量=49.5MW
7、資本金=RMB8000萬(20%)
2、發電小時數=2000小時(22.8%)
8、銀行貸款=3.2億(80%)
3、電價=RMB0.58/度(含17%的增值稅)
9、利率=7.05%   12年還清貸款
4、總投資=RMB4億元
10、建設週期=1年
5、固定資產=RMB3.53億
11、增值稅減半徵收,所得稅3免3減半
6、固定資產增值稅=RMB4700萬
12、CDM淨收入暫不考慮(758萬每年)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營運收入的問題,我國風電上網價格按資源等級分成0.51、0.54、0.58和0.61元/度四個等級,區分的標準主要是參考可發電小時數,如果以保守數年2000小時來計(目前已運營的風電場,年發電大多可超過2000小時,有的能高二成,甚至三四成),均價應該是0.58元左右。目前火電上網價格約0.4元左右,其中廣東、浙江、上海等地接近0.5元/度,水電大概在0.2-0.4元之間,太陽能1元,部分情況1.15元。
消費價格以深圳為例,居民0.68元,小企業和商業1元左右,大型工業用電0.8元 左右。我查了幾個其它的省份,消費電價大多比深圳低一二成。對比來看,太陽能和風能電網公司是要虧本的,其中風能略虧,所以風電企業的利潤目前基本來自國 家的補貼及電網公司的讓利,未來上網電價會不會下調,或者消費用電會不會上調,暫時還難以估計。從物價上漲趨勢的角度,以及節約能源、環境保護和對比國外 的電價來看,我覺得風電上網價格大幅下調的可能性很小。由於煤碳石油價格上漲趨勢明顯,預計到2015及2020年,火電上網價格極有可能達到0.5-0.6元/度,屆時風電將不會再受到電網的排擠和非議。
歐美國家,已經有100年風力發電史的丹麥,二成以上用電來自風力,高峰期達到6成,丹麥的上網價格是4.8歐分,也就是0.4元人民幣左右。德國、西班牙、法國、瑞典、美國、巴西等國家,目前風電上網價格介於6-9歐分之間,換成人民幣約為0.52-0.78元。由此看來,除了風資源最豐富的丹麥外,大部分風能條件較好的國家,風電上網價格和中國相差不大。
由於《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將於2012年到期,而09年的哥本哈根及去年的坎昆會議沒有就進入第二承諾期取得進展,預計本月底舉行的南非德班會議,美國、澳大利亞和俄羅斯仍可能拒絕進入,所以CDM(清潔發展機制,由於發達國家減排成本遠超發展中國家,故發達國家出錢購買發展中國家的減排量)註冊費存在不確定性,因此,現有的758萬元/年的淨收入暫不考慮。但是,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全世界共同的目標,歐盟就明確表示願進入第二承諾期,所以,CDM收入未來極有可能延續。 如果CDM能確定,那對於風電及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運營企業將是巨大利好!
再來看成本費用,風機和塔筒等設施,模型按23年來折舊,由於期間很長,而中國發展風電時間又短,故使用年限和期間維護成本有不確定性。據瞭解,國產的華銳和金風等風機,技術和質量與國外的維斯塔斯、通用等行業巨頭仍有一定差距,但華銳和金風目前市佔率已經居全球第2和第4位,成長速度很快,並且已經開始衝擊美國等海外市場,我想這應該可以說明國產風機的技術風險已經不大了。
維斯塔斯等進口風機,價格比國產機要高出一二成,但效率也要高一成,實際上,模型中4億元的投資金額,按現在的市場價格已經可以選用進口風機,所以,如果對國產風機沒有信心,我們可以相信維斯塔斯,畢竟人家有三十多年的風機製造史。而隨著科技的進步,風機的價格只會越來越低,效率會越來越高。
另外,貸款利率、維護成本等因素的變化都會對模型的結果產生影響,所以模型只能做一個大方向的判斷。下面是敏感性分析及成本結構:
影響因素
增減
利潤
萬元
IRR
電價降低
1分
-85
-0.69%
發電小時減少
100H
-259
-1.88%
央行利率提高
0.50%
-153
-0.69%
主機設備降價
10%
+167
1.96%
CDM在2012年後繼續有效
+758
6.19%
成本結構:風機主機佔48%,風機塔筒佔12%,建設安裝佔20%,其它設備8%,雜項12%。
從以上收入和成本敏感性分析來看,隨著電網建設的推進、風機技術的進步,運營管理的改善,我認為發電小時完全可以保持甚至超過2000小時/年的水平。上網價格三五年內應該不會下調,而影響極大的CDM註冊費則可能有意外收穫,稅收減免未來會逐步取消,結合來看,我認為模型中的收入能夠保持甚至超越。成本方面,隨著產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單位成本下降肯定是趨勢。模型的第一年,發電成本約為0.45元/度(貸款利息成本達0.22元/度,由於有發公司債和政策性貸款,目前實際利率比模型要低),與目前的火電相差不大,5年後將降低到0.4元/度,10年後降到0.35元以下。
 
 
三、估值
 目前香港上市的風電運營股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面數據如下:
 
代碼
HK0916
HK0958
HK1798
HK0956
HK0182
名稱
龍源電力
華能新能源
大唐新能源
新天綠色
中國風電
股價
5.92
1.97
1.37
1.54
0.335
市值HKD億
440
166
99
50
25
行業排名
1
2
3
10
12
PE靜態
18.6
18.2
12.8
10.54
5.7
PE動態
12.8
10
9.8
6
5.2
PB
1.49
1.24
0.9
0.81
0.59
 
ROE
12%
12%
9%
13%
11%
負債率
69%
75%
80%
58%
33%
淨利率
19%
42%
22%
21%
35%
週息率
1.04%
      
      
0.35%
      
10年增長
126%
100%
84%
68%
136%
11年增長
65%
     131%
      105%
131%
78%
估值一:我以處於中間的大唐新能源為例,對照前邊的投資模型測算,1798目前9%的ROE處於模型中的2014年水平(建成後運營第3年,有CDM收入等影響,實際可能沒到第3年水平,我毛估估),5年後其ROE將翻倍到19.3%,而PB將下降到0.56倍,那麼PE將下降到2.9倍,如果5年後市場給15PE,那麼1798將獲利4.17倍。
 
估值二:182中國風電今年開始改變發展策略,它把已經建成並成功運營的風電場,每年出售一小部分,一方面可以提前兌現利潤,另一方面大大加快了資金的周轉,這一方式改變了上邊的財務模型。(龍源電力今年也曾以1.5PB以上的價格收購大股東的4個風電場)
182出售瓜洲風電場201MW的一半權益,稅後利潤1.46億港幣(出售權益按25%的無優惠稅率計),即每50MW利潤為0.73億港元(約0.6億人民幣),按182自己的說法,風電場以20%-60%的股本溢價出售(此項目是前些年建成的,當時投資額要比現在高)。假設182將全部股本都投入,比如一年投資40億,因為建設週期就是1年左右,20%-60%的股本溢價利潤就是8-24億元。那麼其PE將只有3.4-1.1倍,股價上漲的空間將有3-10倍!
注意:以上估值,都是不考慮CDM註冊費的,如果CDM註冊費能繼續,那麼估值要加多一倍。
有人可能會擔心風電資源的天花板問題,截止2010年,中國的風力發電總裝機為44.7GW,並網運營31GW,實際發電量佔全社會消費電量的1.4%,十二五規劃末並網將達到130GW,2020年達到200GW,年均20GW。而中國的陸上風能(不包括海上)估計可開發1000GW,按目前的進度可以開發50年。按《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規劃,到2050年將滿足國內17%的電力需求,未來40年累計投資12萬億元。而上邊的財務模型是按23年折舊來計的,意即23年後,原場地可以推倒重建,又由於電量是全社會持續需求產品,那也就是說,理論上風電運營完全可以永續經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69

《脆弱的低估值防線》——這是神馬邏輯? 枯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40a1e01011ax2.html

收到週刊,觀摩了交銀楊女士及其團隊的大作《脆弱的低估值防線》,看完真是驚詫莫名,這是神馬邏輯呢?

楊女士也算是對銀行行業有深入研究的專業人士,記憶中曾多次在媒體上稱:銀行股的歷史底部已經出現(2010年4月30日《中證報》等)。因此,作者觀點的轉變令人關注,但更需要關注的是觀點轉變的邏輯。

楊女士的結論是:「經濟下行的系統性風險之下,低估值不是銀行股的最後防線,但統一的理性預期或會確認當前估值底部。」很拗口,直白說就是:如果人們一致認可目前的低估值(投資價值),那麼低估值就是底線。乍一聽,的確有道理,再想想,似乎什麼也沒說。

什麼是統一的、理性的、預期?如果說楊女士將這個作為「確認當前估值底部」的前提條件,那麼這個前提條件顯然是不存在的。投資從來都存在分歧,並不存在什麼「統一的認識」。其次,市場並不是絕對理性的,充分信息披露和絕對理性的市場只存在於理想之中。拿這個並不存在的前提條件來推導結論,本身就意味著結論也是無效的。

 

楊女士在文章中寫了很多富國銀行的故事、德國「理性發展模式」等等,都是浮云,這段話,才是核心:「也可以說投資者的情緒,或理性的樂觀預期是銀行股底部的最後防線。但短期內影響預期並形成理性預期,並不是一個手無寸金的弱勢分析師說了算的。(俺說了不算啊?關鍵是機構要認可)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與廣大主流客戶的充分互動,需要多種力量的配合宣傳,既要取得主力機構的認可,又要令廣大中小投資者信服並跟從。」(優秀的賣方研究員,就是編好故事,調動好各路資金,配合好上市公司和機構,吸引廣大股民入場。)

楊女士這幾年推薦銀行股投資機會,強調估值底部,但股價卻毫無反應,於是楊女士也糊塗了:究竟是我錯了?還是市場錯了?經過慘痛的教訓後,楊女士終於醒悟 了:原來不能和市場先生作對啊!市場先生現在心情顯然不佳,歐債危機、中國房地產泡沫和經濟下行,哪樣不令投資者覺得世界末日就在2012年?

即便如此,楊女士仍然表示:「衷心希望即使在2012年經濟下行,銀行依然會有穩定業績增長的前提下,由於理性預期的美好力量,銀行估值不再下降,希望現在就是銀行股底部。就目前的形勢看,這很難實現。

最後還以這樣的美好遠景作為結尾:「在這樣的前景之下,股市也會擺脫劇烈波動的困擾,有更多理性和共識,也許資本市場會不需要太多的從業人員。因為理性勝利之後,大量披著理性外衣的非理性投機行為將無處可逃,自我消滅。

更加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楊女士用富國銀行來闡述她的觀點。她說:「富國銀行1990年、1982年的低估值與業績穩定增長,說明系統性風險的威力巨大,即使個別股票或個別行業基本面不錯,但在經濟下行的大趨勢下,投資者也不會對其有樂觀預期。好時雞犬升天,壞時泥沙俱下,隨大流是多少年來人類喜歡並習慣的行為方式。」

回頭來看富國銀行的歷史發展和市值變動,作者也承認:「因此,經濟再差,在銀行股業績穩定的前提下,理性預期發揮作用的話,估值就會成為最後防線。」

我們對巴菲特投資富國銀行的例子很熟悉,我們有必要看看股神當時在1989年第一次購入、1990年大筆買入富國銀行時是如何思考的呢?他在年報中說:「我們是在 1990 年銀行股一片混亂之間買進 Wells Fargo 的股份的,這種失序的現象是很合理的,幾個月來有些原本經營名聲不錯的銀行,其錯誤的貸款決定卻一一被媒體揭露,隨著一次又一次龐大的損失數字被公佈,銀行業的誠信與保證也一次又一次地被踐踏,漸漸地投資人越來越不敢相信銀行的財務報表數字,趁著大家出脫銀行股之際,我們卻逆勢以 2.9 億美元, 五倍不到的本益比(若是以稅前獲利計算,則本益比甚至不到三倍),買進 Wells Fargo 10%的股份。......若是真有一年如此,雖然我們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相當低,我們應該還可以忍受,事實上在伯克希爾選擇購併或是投資一家公司,頭一年不賺錢沒有關係,只要以後每年能夠有20%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儘管如此,加州大地震使得投資人害怕新英格蘭地區也會有同樣的危險,導致 Wells Fargo 在 1990 年幾個月間大跌 50%以上,雖然在股價下跌前我們已買進一些股份,但股價下跌使我們可以開心地用更低的價格撿到更多的股份。」

 

在楊女士感嘆1990年富國銀行估值達到極低水平,盈利卻很穩定(實際上市場先生並不是完全是笨蛋,1992年富國銀行相比1990年盈利下滑了71%),市場如此不理性時。股神卻不吭一聲的在買入。這也許就是:分析師和投資家的最大區別。前者是說服別人,而後者是說服自己。

 

另外,本文並非針對銀行股是否已經達到底部(這個問題僅針對個人有效,底部在哪裡?也許在每個人的心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78

價格實驗:另一個網路帶來的革命,普遍被低估的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20274254961/

GeekWire 一個月前有一篇文章,寫到 Valve 意外發現把一款遊戲打 2.5 折,營收居然上升了 40 倍 — 你沒看錯,不是 40%,是 40 倍。這讓他們開始對「價格實驗」產生了興趣,並且用旗下代理的眾多遊戲進行了一連串的嘗試,結果發現,2.5 折、5 折、7.5 折,對最後的銷售都有非常可預期的影響。

然後他們開始發現居然連打折用的文字也有可觀的影響,把一款遊戲降價為「Free」,常常並沒有顯著的效果。但是如果改成「Free to Play」,居然可以大大提升玩家數達 5 倍。接著他們又開始進行轉換率的優化打破一般「Freemium」只有 2-3% 玩家會付費的情況,把 Team Fortress 2 的 Free-to-Premium 轉換率提升到 20-30%

ConversionXL 因此也寫了一篇文章,簡單介紹了近年來「價格實驗」領域的發展,以及哪些有用的工具已經被發現。最實用的就是之前介紹過的「三階式」定價策略,用低價的選項來當誘餌,再用高價的選項來展現價值,最後其實是想賣你中間的選項。

而 這就是銷售網路化後,最神奇的地方 — 它帶領我們進到了前所未有的領域。以前,我們從來沒辦法知道原來「價格」和「價值的描述」,對於消費者的購買決策,竟然有這麼大的影響。不,東西絕對不是 越便宜賣的越好。我們隱隱約約的知道,還有其他重大的因素,但從來沒有一個好方法能夠實驗、證實怎樣的調整,能夠造成怎樣的影響。

現 在,在網路上,我們可以做到了。網路不僅讓我們終於可以自由的調整價格和文案,還讓我們可以得到即時的回饋,一層層的去剝開消費者的心理,最佳化價值的創 造。Valve, Amazon 和 Dell 這些公司只是這個領域的勇敢先行者,我相信這個潘朵拉寶盒還沒有完全被開啟,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將會從這裡面被創造出來。

歡迎來到網路的世界,不,這跟你以前所知道的世界,一點都不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19

【原創】市盈率幻覺(二):2類估值誤區之「低市盈率就低估嗎」 程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2e44d00100zimf.html

在筆者的前一篇文章《市盈率幻覺(一):1個侷限》裡面,從淨利潤來源可能含有水分的角度,簡單介紹了一下單一市盈率估值法的侷限性。

那麼,接著就有朋友會問,如果企業的「淨利潤」沒有水分,是不是市盈率(P/E)的高低就可以判斷企業價值的高估與低估呢?在通常情況下,確實如此。投資同一家企業,市盈率高,相對來說,風險較大,收益較少;市盈率低,則獲得收益的可能性較大,風險較小。

但是,若從「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角度來進一步思考企業的「相對估值」情況,我們會發現,沒那麼簡單,有很多例外的情況。

首先,按照北斗對不同市場、不同行業、不同生命階段的企業的市盈率數據的統計,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5類區間:

 

1.       極低市盈率,7倍PE以下;

2.       低市盈率,7-15倍PE;

3.       中等市盈率,15-30倍PE,最常見的一個區間;

4.       高市盈率,30-50倍PE;

5.       極高市盈率,50倍PE以上;

 

筆者按照這個區間劃分,提出2類常見的估值誤區,如下:

一、      

低市盈率就低估嗎?

未必,筆者通過多年在「A股、B股、港股、美股」等跨市場、跨行業、跨歷史週期的研究、對比和總結,發現至少有七類「低市盈率陷阱」,有的投資人朋友也喜歡稱其為「價值陷阱」,稍微有點差異,但影響不大;與之相反的,也會有「增長率陷阱」,或稱為「高市盈率陷阱」、「成長陷阱」。(有機會我也將會詳細談談成長陷阱)。

從這2大類的陷阱角度看,要在資本市場裡,做到一個「中」字,非常難。

我們既需要防範15倍PE以下的「價值陷阱」;也需要防範30倍PE之上的「成長陷阱」,認認真真的做企業深度研究,挖掘出真正被錯誤定價的企業。

根據筆者多年的投資經驗,一般在5-10年裡漲幅在幾倍、幾十倍的大牛股,在「15-30倍PE的中等市盈率」區間內,被挖掘出來的相對比較多。因此,關於相對估值,借用毛主席的說法,實事求是,具體企業具體分析,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開放心靈,拒絕偏見。

話歸原題,下面介紹一下筆者歸納的幾類「低市盈率陷阱」:

 

1.     

無定價權

我們知道,巴菲特做投資時,非常看重的一點就是「定價權」。

北鬥將「定價權」分為四類:對上游供應商的定價權;對下遊客戶的定價權;對行業內競爭對手的價格優勢和對潛在進入者的價格壁壘。

而一家企業若沒有定價權,在行業比較景氣,毛利率較高,利潤增速較快時,會吸引很多潛在進入者,同時業內的競爭對手為了搶佔市場份額也有可能大打價格戰,企業雖然暫時看起來盈利情況不錯,市盈率較低,似乎值得投資,但隨時有可能在不斷惡化的行業競爭結構中落後,從而出現利潤負增長,或大幅度虧損,甚至一蹶不振,破產倒閉。

例如,90年代的彩電行業,在四川長虹大降價的刺激作用下,全行業陷入「價格戰」泥潭,短短1-2年後,就造成幾乎全行業虧損,10多年過去了,很多企業至今都沒有緩過氣來。

再如,最近10年,在我國快速發展的體育用品行業,前有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巨頭壓制,後有無數風險資本助推的新的行業進入者,導致業內價格戰競爭非常激烈,很多企業存貨也開始大量積壓,最近1-2年,問題更是集中爆發,在港股上市的李寧、安踏、匹克、361°、特步、中國動向等體育用品企業紛紛暴跌(注:安踏因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市場定位,相對跌幅較小),若投資人在自己以為很低的12倍PE左右買入,可以被「雙殺」(註:利潤負增長的同時,企業市盈率也大幅下滑)至6倍PE附近,很多企業短期跌幅在6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80%以上,這就是「陷阱」之一。

(註:本部分僅作為理論探討,不作為投資建議,事實上,筆者以最近的風險收益比評估,仍然中長期看好其中的一家體育用品企業)

 

2.     

強週期

強週期的行業與企業,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筆者在此引用知名投資人「彼特·林奇」的說法,「在市盈率很低的時候買入收益已經增長好幾年的週期性股票,是短期內減少你一半資產的有效辦法。」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低市盈率陷阱」呢?

通常週期性企業在行業極度低迷時,直到有大量企業虧損破產倒閉,才會退出競爭;而在行業比較景氣時,則紛紛大肆投資擴產,同時,新進入的企業也會很多。在宏觀經濟拐點到來時,週期性行業正好嚴重產能過剩,而整個淘汰過剩產能去庫存的週期可能長達5年-10年。直至大量企業再一次被淘汰出局,產能與需求重新回歸平衡。

例如,我國鋼鐵業的最近5年,就是正在經歷淘汰落後產能的艱難過程中,若是有價值投資人在2009-2010年,在鋼鐵企業看似靜態市盈率比較低的時候介入,那麼最近2年的結局就是,市盈率越跌越高,甚至成為負數。

而在2008年底的政府四萬億投資的強心針刺激下的工程機械、水泥等行業,最近3年似乎很繁榮,2010年年中,很多基金經理和研究員去中西部調研,看到到處一片火熱的建設施工現象,就跑回來大肆加倉10倍PE左右的工程機械股和水泥股,然而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隨著2011年中國房地產行業泡沫的逐步破裂,這2個行業經營形勢快速逆轉,開始冷卻下來,很多企業的股價跌幅達60%、80%以上,坐了一回讓人刺激的「過山車」。未來,和地產相關的這些強週期的行業,更是有可能進入一個股價越跌,市盈率越高的現象。此為陷阱之二。

 

3.     

高財務槓桿

高財務槓桿,就像一把雙刃劍。

在形勢好時,企業盈利可觀,企業的總資產收益率ROA也被成倍放大,使人們看起來有一個很靚麗的淨資產收益率ROE(大於15%);但在貨幣流動性收緊,資金利率上升週期的一定階段,企業的資金成本也會上升,而如果一家企業的總資產收益率ROA小於其資金成本時,企業的盈利情況會發生陡然變化,從而大幅度逆轉其經營性形式。

對此現象,一位做投資的師兄,曾經打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令人拍案叫絕:

經營高財務槓桿的企業,就好像開車時汽車方向盤上綁著一把匕首,匕首可能會讓駕駛員異常小心地開車。這種方式也可能訓練出非常警覺的駕駛員。但也會有一個嚴重後果,就是路面稍微顛簸一點兒,汽車哪怕碰到最小的坑坑窪窪,匕首都可能扎進開車人的心臟,導致一場致命而本不必要的事故。投資人朋友們,總是願意相信管理層,認為大量的債務會讓管理層比以前更努力,更專注,就像乘客相信這個駕駛員一樣。然而,出現事故的新聞卻從未停止過。

由此可見,高財務槓桿型企業,天然蘊藏高風險,充滿幻覺和陷阱,需認認真真研究、核實、分辨。

例如,我國的房地產上市企業,大多都是高財務槓桿型,看似靚麗的財務數據和盈利情況,會極大地掩蓋問題的實質,最近1年來,在房地產泡沫逐步破裂預期刺激下,港股中的內地房地產上市企業跌幅達80%以上的比比皆是,在這個跌80%、90%的過程中,價值投資人可謂前赴後繼,損失慘重,事實上,最後真正投資他們能夠賺錢的也許只有極少數人。

(註:房地產企業內在價值評估一直是個難題,內房股以最近3個月的市價看,到底有沒有投資價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部分投資人朋友運用鄧普頓式「逆向投資」模型來做,分散化投資,做好資金管理,也是一種風格,中長期也有可能獲得較高的收益。)

    事實上,連知名投資人巴菲特,都曾掉進過這種「陷阱」,在2008年致股東的信中,他指出,花了2.44億美元購入兩間愛爾蘭銀行的股份,「當時以為很便宜」,怎料到年底市值跌至2700萬美元,虧損近90%。

 

4.     

高經營槓桿

高經營槓桿,其固定成本佔比很高,經營槓桿係數大。

    在營業收入只增長10%的2010年和2011年,其利潤增速就可以高達50%,33%,粗略一看,是個快速成長股,受到資本市場的熱捧。

    但是,隨後的2012年,其營業收入變為零增長,馬上導致其利潤增速就變為負增長45%,其結果就是在二級市場遭遇一次「雙殺」,先遭遇一次「成長陷阱」,讓一部分趨勢投資人損失慘重,紛紛止損。

    這時,很多精明的價值投資人看到其股價下跌近50%了,市盈率也降下來了,似乎值得去抄底,然而,接下來的「價值陷阱」才是為「價值投資人」所留的。其2012-2015年的營業收入不斷下滑,從盈利慢慢轉變為巨虧型企業,期間企業股價緩慢下跌,而尚未醒悟的價值投資人以為企業更便宜了,紛紛加倉,越跌越買,其結果就是在2-3年裡總投資熬成巨虧50%以上,然後大罵在中國不適合做價值投資。

    對這樣的價值投資人,只能說,不是價值投資欺騙了你,而是你欺騙了價值投資,一路上的陷阱,也只為價值投資人而挖,所以此「低市盈率陷阱」也可叫做「價值陷阱」。

  

5.     

高退出壁壘

對於有以上四大特性的企業和行業,同時加上一個「高退出壁壘」,那就更加是雪上加霜。

因為專業化的大量固定資產的清算價值極低,流動性極低。在行業不景氣,產能嚴重過剩時的很多企業,雖然開工生產,只有微利,甚至面臨微虧的情況下,都傾向於繼續生產以活下去,而不是退出行業競爭。從而延長整個行業的低迷期,阻礙整個行業供需重新恢復平衡。

例如,在2011年年初,就有鋼鐵行業業內人士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實際上鋼廠現在已經是微利了。微利並不能讓鋼企輕易停產。如果說,鋼鐵企業繼續生產虧1個億,全部停了不生產可能要虧2個億,所以鋼廠只能傾向於限產、減產。」這就是高退出壁壘對行業的一個直接影響的實例,帶來的結果就是投資人與業內企業的長期煎熬與博弈。

    再例如,化工行業的幾家企業,新安股份,華星化工等,筆者一位做投資的朋友在08年草甘膦很景氣時,市盈率很低時投資新安股份,而當時逐利的實業資本也紛紛進入此行業,不斷上馬各大項目擴大產能,只需大半年的時間,就變為全行業產能過剩。這位朋友更是虧損纍纍,他套牢堅持了2年後,在2010年的6-7月份補倉這只股票,認為草甘膦價格已經見底,可以做「逆向投資」(註:其實當時鄧普頓基金也買入其中一家),當時確實短短3-4個月就獲利近80%以上,把那位朋友高興壞了。我向他指出幾點疑問,其中就提到農藥化工企業的退出壁壘相對較高,過剩的產能可能需要3-5年的週期才能夠被消化,黎明前還有更黑暗的時候,果不其然,2011年,這幾家企業毛利率繼續下滑,主營業務甚至出現虧損,股價更是創新低,市盈率更是越跌越高。這位投資人朋友最近1年來從賬面一度盈利轉變為再度虧損,很是痛苦糾結。

    這也是高退出壁壘行業和企業的一個普遍問題,你無法準確地確認行業低迷期的拐點,因為行業的拐點可以被動態競爭因素向後推移,此也為「陷阱」之一。

  

6.     

被顛覆可能

    通常「被顛覆可能」表現為三個方面:整個行業處於衰退期或被完全顛覆,產品在技術升級換代中被替代或顛覆,企業因其他行業的巨頭介入後的「贏家通吃」效應而被顛覆行業優勢地位。

 

①  整個行業處於衰退期或被完全顛覆;

例如:自行車、縫紉機、廣播、膠卷、傳統出版業、雙面針織物、BP機、留聲機、隨身聽、唱片、磁帶、電子錶、電子書……

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有近131年歷史的企業美國企業柯達,在30年前如日中天,由於受數碼相機時代到來的衝擊,最近10年股價每況愈下,更是在2012年1月份申請破產。

國內創業板企業漢王科技因電子書產品被蘋果公司的推出的ipad顛覆而很快陷入虧損,公司股價從2010年的高點一路下跌近85%。

國內外像這樣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通常「被顛覆者」的命運都很難出現轉機。

 

②  產品在技術升級換代中被替代或顛覆;

例如,在2G時代大名鼎鼎的諾基亞憑藉出色的質量管理、成本控制和突出的產品性價比超越曾經的手機霸主摩托羅拉,但是向3G時代轉型中,被台灣的HTC和美國的蘋果公司所打敗,最近幾年企業股價大幅度縮水,在2011財年更是曝出巨額虧損。諾基亞公司在2011年11月24日曾表示,由於近幾年公司股票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交易所成交清淡,已申請退市。

同樣的被顛覆者名單還有:摩托羅拉、黑莓RIM、松下、索尼、惠普……,他們大多在2011年財年曝出巨額虧損。

相信,未來被顛覆者名單還會有更多新的案例。

 

③  企業因其他行業的巨頭介入後的「贏家通吃」效應而被顛覆行業優勢地位;

這樣的企業在互聯網世界尤其表現明顯,如百度最近10年幾乎稱霸搜索引擎市場;淘寶則幾乎稱霸C2C行業,更是向B2C行業、在線支付、電子商務搜索等相關市場進軍;騰訊則憑藉在IM市場的霸主地位,涉足多個細分領域,所到之處,一片恐慌,留下大量一系列通過模仿而後來者居上的案例。如QQ堂擊敗泡泡堂,QQ對戰平台擊敗浩方對戰平台,QQ遊戲擊敗聯眾,……被這些平台壟斷巨頭所看上的細分行業領先企業,要麼是被迫應戰而鍛造出全新的商業模式,要麼就是被巨頭收購,要麼就是「被顛覆」的命運。

 

像以上3類存在很大「被顛覆可能」的企業,需仔細甄別,防範「價值陷阱」。

 

7.     

過度依賴

筆者將「過度依賴」劃分為5個方面:

①  過度依賴單一大客戶,或幾個大客戶,或不可持續的大額訂單;

②  過度依賴上游能源、原材料等供應商;

③  過度依賴投資人的資本投入;

④  過度依賴管理層或特殊人才;

⑤  過度依賴政府政策支持、保護、補貼等;

有以上企業特性的企業,都會面臨一個未來不斷變化的世界所給予的「大驚喜」,即依賴的這些因素突然變化而發生的巨額風險。

 

以上是為七類「陷阱」,投資人需防範再防範,甄別再甄別,走出此類估值誤區。

 

 

                                                            2012年2月3日於上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