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上十點,深圳證券交易所連夜推出深港通細則征求意見,並對深港通股票範圍、額度限制、投資者門檻等核心問題作出明確。為保證深港通2016年內實現開通,深交所對券商提出明確時間表,要求9月底完成技術開發準備、達到可測試要求,11月上旬完成所有準備、達到可開通要求。
深股通881只 港股通416只
8月26日下午,證監會發布會上宣布將《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若幹規定》修改為《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若幹規定》(下稱《互聯互通規定》)並公開征求意見,將規則的覆蓋範圍從滬港通擴展至深港通。
基於兩地證監會十天前發布的《聯合公告》、及上述《互聯互通規定》,深證證券交易所(下稱“深交所”)連夜發布3項細則,正式公開征求意見。包括《深圳證券交易所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深圳證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征求意見稿)》以及《港股通交易風險揭示書必備條款(征求意見稿)》。
值得註意的是,與以往慣例征求意見一個月不同,此次深交所細則征求意見截止日為9月9日,僅有2周時間。
深交所在晚間答記者問中對市場較為關註的細節問題都做了回應。首先,深港通與滬港通相比,基本保持一致。具體而言,深港通方案設計堅持“與滬港通保持基本框架和模式不變”的原則,主要運作機制和制度安排均參照滬港通。深港通下的港股通《適當性指引》與滬港通完全一致。
其次,深港通下股票範圍有所擴大。根據《聯合公告》,深股通標的股票包含了部分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相應擴大了港股通標的股票範圍,新增了符合一定市值標準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較為符合深交所多層次資本市場特點。
具體而言,深股通股票範圍,是市值在6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深證成份指數和深證中小創新指數的成份股,以及A+H股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但不包括被深交所實施風險警示、被暫停上市或進入退市整理期的股票。
以最近一次相關指數定期調整公布情況測算,符合《實施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深股通股票共有881只,包含主板267只、中小板411只、創業板203只,其中A+H股有17只,凸顯深交所新興行業集中,成長特征鮮明的市場特色。目前,上述股票平均A股市值為174億元,約占深市A股總市值的74%,日均成交額的68%。
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範圍,是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的成份股、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市值在50億元港幣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的成份股,以及聯交所主板上市的A+H股公司的H股,但不包括A股被深交所實施風險警示、被暫停上市或者進入退市整理期的相應H股,也不包括A股在上交所風險警示板交易的相應H股。
以最近一次相關指數定期調整公布情況測算,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共有416只,其中包含89只A+H股。目前,上述股票平均市值為475億元港幣,約占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市值的87%,日均成交額的92%。
深港通下港股通股票與滬港通相比,差異在於擴大了港股通股票範圍,在滬港通基礎上,新增了市值在50億元港幣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並且包含了在深滬交易所和聯交所主板上市的全部A+H公司的H股。
第三,額度管理與滬港通現行機制保持一致。此次《聯合公告》不設總額度限制,一個考慮是進一步推動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可兌換。不過,為防範資金每日大進大出的跨境流動風險,深港通與滬港通一樣,設置了每日額度的限制,深股通每日額度為130億元人民幣,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額度為105億人民幣,與滬港通完全相同。關於額度計算公式和計量口徑、額度控制機制、匯率轉換、額度使用情況公布方式等,也均與滬港通現行機制完全一致。
第四,投資者門檻基本保持一致。港股通方面,投資者適當性要求與滬港通完全一致,參與的投資者必須是機構投資者,及證券賬戶、資金賬戶余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並且需要履行《適當性指引》規定的相關程序。
深股通投資者買賣創業板股票,不適用中國證監會及深交所創業板市場適當性管理的相關規定,但須遵守香港股票市場的相關監管規定和業務規則。
“盡快”推進
深交所對深股通的推進給出了十分明確的時間表。目前,深交所、聯交所、中國結算等各方已完成主要規則制訂工作,兩地交易所和結算公司技術系統開發和相互仿真測試已經完成。
近期,深交所和中國結算聯合發布啟動工作通知,要求各相關市場機構共同參與,全面啟動準備工作。相關證券公司都成立了專門小組,強化組織保障,部分證券公司已先行完成技術開發,有望較快完成準備工作。
在正式開通之前,還有六項工作需要完成。
一是完成《實施辦法》等規則征求意見工作,再正式發布業務規範性文件;二是深交所近日將與中國結算聯合舉辦面向會員及市場機構的業務與技術培訓,建立暢順溝通和答疑機制,為其提供支持和保障;三是推動市場機構進行技術開發,提供技術支持,組織各方共同參與的聯網與仿真測試,充分做好技術準備;四是多渠道、多方式開展風險揭示和投資者教育,發放知識手冊、專欄文章等投教材料,專門組織針對會員投教講師的業務培訓;五是視情況就會員準備進行現場檢查,確保業務和技術準備就緒;六是開展國際路演,提升內地資本市場影響力,為深港通順利推出創造良好國際市場環境。
除規則框架方面的準備之外,證券公司也需要進行業務和技術的準備。
8月22日,深交所已經聯合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發布了《關於啟動深港通相關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證券公司認真制定港股通業務實施方案和計劃,抓緊進行港股通業務的技術開發和測試,積極做好組織保障和人員支持工作,成立專門工作小組,並按要求做好港股通業務的投資者教育和適當性管理工作等。
同時對證券公司提出明確的時間要求,希望於9月底前完成技術開發準備工作,達到可參與深交所和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相關測試的要求;在11月上旬完成各項準備工作,達到可開通深港通業務的要求。
深交所表示,《實施辦法》是深港通基礎性規則,是證券公司開展深港通業務、投資者參與深港通交易的主要規則依據,《適當性指引》和《必備條款》是《實施辦法》的重要配套規則,是證券公司落實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強化風險揭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規則依據。深交所將在征求意見結束、履行法定審批程序之後,盡快向市場發布實施。
據介紹,2017年底,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第一條全自動運行系統(簡稱“FAO”,俗稱“無人駕駛”)線路——北京地鐵燕房線將正式開通試運營。
據了解,這條全自動運行系統線路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無需人工介入,即可實現列車一系列自動操作,如發車、上下坡行駛、到站精準停車、開閉車門、洗車、休眠等。
“無人駕駛”技術最早在汽車行業中提出並進行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到現在,已經從輔助駕駛升級到全無人駕駛。隨著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軌道交通領域緊隨其後。發達國家起步較早,目前已有無人駕駛技術投入使用。我國軌道交通線路也曾引入全自動駕駛技術,但成功案例較少,並且核心技術都是由國外提供的。
2010年,我國提出了基於高RAMS的全自動運行軌道交通系統理念,這標誌著我國自主研發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正式進入研究階段。這一理念的提出,順應“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需求,借鑒汽車無人駕駛深度學習技術,引領國際軌道交通技術發展方向。歷經六年努力,目前已完成全自動運行系統的核心技術研發,並將在北京地鐵燕房線首次示範應用,這也是我國首個全自動運行系統國家級示範工程。
根據北京市的規劃,3號、12號、17號、19號線以及新機場線等新一輪軌道交通線路建設都將采用全自動運行系統技術。這項技術是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集成技術一次質的飛躍,是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未來的發展方向。它的推廣和應用將極大提升我國軌道交通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使得我國的重要基礎設施安全可控。
最早提出自主全自動運行系統理念,並帶領團隊攻克核心技術的正是北京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交控科技”)的郜春海。郜春海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專業,現任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通信與運行控制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北京交通大學兼職教授,是交控科技的董事長兼總裁。1993年大學畢業至今,他一直從事軌道交通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的科學研究與產業化工作,其團隊負責研發的基於通信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簡稱“CBTC”)使得中國於2010年成為第四個掌握該項核心技術並應用於實際工程的國家,填補了國內空白。
“交控科技始終堅持‘政產學研用’的自主創新模式。”郜春海解釋,“‘政產學研用’就是堅持政府科技立項搭臺,以‘用戶需求’為牽引,實現產學研結合。”他說,自主創新的典型案例——FAO和CBTC系統的研發和應用是一個複雜且龐大的工程,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北京市、軌道交通協會、北京地鐵業主單位和各專業單位的認可和支持,與此同時,作為軌道交通領域的高等學府,北京交通大學為系統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和科研平臺,最終使交控科技走出了一條從基礎研究、技術攻關、現場試驗、中試、應用示範與產業化的創新之路。
“高智商”軌道交通控制系統的大力發展將有助於用戶方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以及制造方的智能化制造體系的雙輪驅動,也將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一個重要抓手。
來自日本的Peach樂桃航空將於今年11月2日開通上海(浦東)-東京(成田)、上海(浦東)-大阪(關西)的航線。
Peach市場品牌溝通部的中田女士表示,其中就有乘飛機實現“海外一日遊”的全新方式。Peach縮短了中國內地與日本的距離,把日本拉到大家身邊。提出了“空車列車”的概念,飛機可以像地鐵,動車一樣隨意使用。
Peach樂桃航空上海航線常規票價:上海-關西,人民幣320元~2,070元(單程);上海-羽田,人民幣420元~2,260元(單程)。
Peach成立於2011年2月。公司名Peach=桃子,代表著快樂、活潑、可愛的形象。紫紅色(Fucsia)的時尚機身以及運營理念則在亞洲各地培養出了大批80後,90後的女性粉絲。
近日,一份24家券商首批獲得深港通開通權限的名單在市場流傳。《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名單內的多家券商求證,證實該名單屬實,但投資者現在可以開通深港通賬戶系市場誤讀。
與此前市場解讀的目前可以開通深港通賬戶、甚至深港通近日將開通所不同的是,多名券商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投資者現在可以開通深港通賬戶系誤讀,24家券商首獲深港通開通權限是深港通開通前的一個標準流程之一,券商權限開通有先後順序是各家提交材料全面程度不同所致,後面還有多個環節的全網測試,測試會持續到11月中下旬。”
據接近深交所的人士稱,目前深港通正在全網測試之中,近期深交所也會加大券商的審批力度,會每天對達到上述條件的機構一批批的發送同意通知。
目前可開通深港通賬戶系誤讀
根據媒體報道的文件顯示,深交所發布了《關於同意開通國信證券等會員單位深港通下港股通業務交易權限的通知》,且列示了一份名單,包括華泰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中金公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證券、東方證券、廣發證券、安信證券、國信證券等在內24家券商,已獲得開通深港通下港股通業務交易權限。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名單內的多家券商內部人士求證,該名單及所列事項屬實,是通過交易所會員專區下發,且只發給了24家券商。但並不代表目前已可以為投資者開立深港通賬戶,具體事項還等待交易所通知。記者也向名單上的其他多家券商營業部進行電話求證,均表示雖公司是在權限開通名單內,但同樣還不能立即開通深港通賬戶,需要等待公司內明確的文件和具體要求的下發。
記者同時發現,雖然名單上所列有24家券商,但包括中信證券、方正證券、光大證券等大型券商未出現在首批名單中,這也引起了市場的關註。
名單上某券商的內部人士向本報透露,由於當前市場對首批權限下發存在不同解讀,深交所方面今日上午已對此向券商機構做出解釋:24家券商獲首批權限均是業務上已經向深交所提交正式申請材料並且材料完備,並在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開通了港股通結算業務,同時在仿真測試中達到了深交所和中國結算的測試要求,還正式並正確的提交了交易單位權限申請 。
深交所方面還表示,未來幾天還會有幾批券商名單的公布,不在名單上的券商可以進一步完善以上幾個環節,近期會每天對達到以上條件的機構一批批的發送同意通知。
深港通進行全網測試
此外,市場對於深港通近幾日或開通的解讀或也存在誤讀。“目前每個周末我們都會進行全網測試,正在逐步推進”,上述券商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據該券商人士發給本報記者的港股通測試安排,在10月17日至11月9日,行業已將進行全市場業務仿真測試;10月22日至23日及29日至30日,已先後將進行第一、二次全網測試。按照安排,11月5日至6日和12日至13日,第三、四次全網測試將進行。另外,在通關測試前一周六、周日進行全網測試(可選),在業務啟動日前一周六進行通關測試。
早在10月13日深交所和港交所首場路演中,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就曾表示,傾向於11月中旬後的某個周一推出深港通,周一方便風險控制。在10月17日-11月9日將進行全天候全市場仿真測試,周末時間進行全網測試。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由該校牽頭承建的國家量子通信骨幹網“京滬幹線”項目合肥至上海段日前順利開通。據悉,這條長達712公里的線路是目前全球已開通的最長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將為長三角地區的金融、政務等行業提供高安全通信服務。
據了解,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項目2013年經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複立項,由中國科技大學牽頭,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山東信息通信技術研究院等參與建設。項目全長2000多公里,將連接北京、濟南、合肥、上海等地的城域量子通信網。
據新華社報道,“京滬幹線”項目工程總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宇翺介紹,經過3年多的建設,目前合肥至上海段線路已先期完成建設,途經合肥、滁州、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上海等11個中繼站,全長712公里。
日前,通過這條線路,合肥與上海兩地間成功實現了遠程量子保密視頻會議,這標誌著“京滬幹線”合肥至上海段正式開通。這條高安全、可擴展、軍民融合的光纖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將為合肥至上海之間的長三角地區多個城市提供服務。
記者獲悉,“京滬幹線”預計今年年底全線貫通,並將在北京節點與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相連接,構建起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的實用性廣域量子通信網絡。
為促進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共同發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決定批準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正式啟動深港股票交易互聯互通機制。
深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將於2016年12月5日開始。現公告如下:
一、今年8月16日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以來,兩地監管機構在啟動深港通的準備工作上通力合作。目前,深港通交易結算、額度管理等相關業務規則、操作方案及監管安排均已確定,技術系統準備就緒,市場培育和投資者教育取得良好結果,並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
二、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已就深港通項目涉及的跨境監管合作原則和具體安排達成共識,並簽署了監管執法合作備忘錄,以加強雙方執法合作,采取有效行動,打擊各類跨境違法違規行為,維護深港通正常運行秩序,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已訂立監管合作安排和程序,及時妥善處理運行過程中出現的重大或突發事件,確保兩地投訴渠道的開放和訴求的有效便捷處理。
兩地已就深港通投資者教育達成合作安排,繼續做好深港通投資者教育和投資知識傳播工作。
三、兩地交易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及登記結算機構應當依法履行深港通各項職責,組織市場各方有序開展深港通業務。證券公司(或經紀商)應當遵守相關監管規定及業務規則,加強內部控制,防範和控制風險,做好投資者教育和服務,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投資者應當充分了解兩地市場法律法規、業務規則和實踐操作的差異,審慎評估和控制風險,理性開展深港通相關投資。
市場各方應利用好正式啟動前的時間,進一步做好準備工作,確保深港通順利開展。
同日,深交所公布2016年深港通下港股通交易日安排:2016年12月5日至12月28日期間,除香港聖誕節假期12月26日全天和12月27日全天外,將在深交所A股交易日提供港股通服務。12月29日至12月30日是否提供港股通服務,將待中國證監會關於2017年節假日和休市的安排確定後另行通知。
11月28日消息,據新華社報道,今日7時6分,隨著C6402次列車從重慶北站駛出,鄭渝高速鐵路萬州至重慶段(即渝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這是長江三峽庫區的首條高速鐵路,三峽庫區中心城市萬州與重慶和成都的時空距離分別由4小時和7小時,縮短至1.5小時和3.5小時。
渝萬高鐵全長約247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從重慶北站出發後,經複盛站、長壽北站、長壽湖站、墊江站、梁平站,抵達萬州北站。這條高速鐵路橫貫三峽庫區的高山地帶,不良地質較多,橋隧比高達71%。
記者28日跟隨渝萬高鐵首發列車體驗發現,列車高速穿行於崇山峻嶺之間,平均車速保持在200公里/小時左右,全程運行比較平穩。
據了解,渝萬高鐵於2013年開工建設,今年7月開始聯調聯試,其開通運營初期,將在成都、重慶、萬州之間每天開行21對動車組。
成都鐵路局重慶機務段黨委副書記劉政介紹,渝萬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之京鄭渝昆高鐵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開通運營將有利於打通西南地區連接中原、華北地區的快速通道,對三峽庫區的振興發展,以及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均具有重要意義。
本周,是深港通開通的第一周,從交易的情況來看,市場似乎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熱情。
就在今天,深股通的使用額度僅為4.23億元,已用額度占比僅為3.23%,比起前幾天的交易量更是低了不少。
而隨著深港通的開通,包括浙江世寶、山東墨龍、東北電氣等在AH兩地上市股票的價差不但沒有出現之前所預期的拉平,反而是越來越大,這又是什麽原因?
深港通“遇冷”
“深港通的平淡是預期之中的事情,雖然滬港通因為和上一輪牛市聯系在一起,被認為意義重大,但現在人民幣匯率、港股的走勢等等和當時的情況不同。”上海市某投資人表示。
12月5日,深港通開通當日,市場表現並沒有太大熱情。截至12月5日收市,流入資金累計27.11億元,占深股通每日限額130億元的20.85%。流入香港股市的資金是8.51億元人民幣,占港股通每日限額105億元的8.1%。
而就在兩年前滬港通開通的時候,在開始交易的前45分鐘,狂熱的投資者就用掉了滬股通當日限額的三分之二。由此可見,和滬港通相比,深港通還是“冷清”不少的。
之後的幾個交易日,深股通每日使用的額度分別為19.39億元、17.79億元、17.08億元,可謂波瀾不驚,相對於深股通130億元的限額可謂相去甚遠。而同期港股通每日使用的額則分別為8.51億元、5.2億元、3.56億元和4.12億元。
不過到了12月9日的時候,深股通已用額度僅為4.23億元,只用了3.25%。
對於深港通的“遇冷”,其實也在不少市場人士的預期之中。如廣發證券分析師陳傑就認為,在人民幣貶值和資產荒大背景下,會維持“南熱北冷”的局面,深港聽的開通對港股的正面影響會大於A股。
AH價差為何“不降反升”?
在深港通即將開通的時候,尋找AH價差股,也是市場上存在的“慣用的投資思路”。
但是,顯然這一投資邏輯被證明是無效的。以深港兩地價格差別最大的股票——浙江世寶為例,自深港通開通以後,A股的溢價率不降反升,開通前,浙江世寶A股的價格是港股價格的4倍左右,到12月9日,浙江世寶A股的價格為36.9元,而港股的價格為9.4元,A股價格為港股的價格的4.43倍。
另外,兩地價格差別較大的山東墨龍、東北電氣等公司也都出現了價差不降反升的情況。
這顯然與之前市場所預期的——深港通互聯互通,有助於AH價差拉平的說法不同。
事實上,這一現象在滬港通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也正因為如此,在深港通開通的時候,提價差股要比滬港通開通的時候少多了。
廣發證券分析師陳傑在之前發布的研究報告中表示,滬港通僅僅為兩地的投資者提供了投資對方市場股票的通道,並不能將已邁入的股票進行跨市場賣出,無法真正“互聯互通”消除折價溢價。而滬股通的交易額平均占比太低,也難以改變A股的投資者結構和市場風格的。
“除非你可以實現低價買入H股股票,以A股的價格賣出,實現無風險套利,否則這個價差並不會消除。還是按照兩地市場原來的方式在運行。”上述投資人表示。
由此可見,深港通和滬港通一樣,也無法消除兩地股票的折溢價率,隨著市場的波動,AH股價差反而越來越大。
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以及香港聯交所、香港結算定於2016年12月28日至 2017年1月17日,在深市交易獨立測試系統組織港股通業務仿真測試,以檢驗各方港股通技術系統交易業務及非交易業務的正確性。
擬第二批次開通深港通業務權限的單位,應當參與本次測試,其他單位按照自願原則決定是否參加。
綜合考慮我所與結算公司技術系統準備、業務安排等各方面因素,本次仿真測試後,深交所所與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在三個月內將不再安排港股通仿真測試環境,因此請擬開通權限的單位及早參與,以免影響正常業務開展。
本次測試日期為2016年12月28日-2017年1月17日。每日測試時間為9:00至15:10,測試期間每日均模擬日常交易、非交易處理全過程。
本次測試的內容包括:
1、交易:深市港股通交易委托的申報和回報,重點測試該類委托能否正常提交並收到回報。
2、行情:深市港股通一檔行情的接收。
3、其他數據文件交換
(1)交易參考信息文件,包括國際市場互聯狀態信息文件、國際市場互聯標的信息文件、國際市場互聯匯率信息文件、港股產品信息、最小價差文件等;
(2)港股收盤價格文件。
4、D-COM系統
(1)深市港股通股票公司行為的申報和回報;
(2)深市港股通股票非交易業務的申報和回報。
5、結算相關業務處理
(1)交易業務,重點測試交易在正常交收周期和特殊節假日安排下的清算和交收、風控資金的清算交收;
(2)公司行為業務,包括紅利派發、送股、供股、收購、分拆合並、投票等業務,重點測試以上業務的申報處理和清算交收處理;
(3)非交易業務,包括凍結、 轉托管業務,重點測試以上業務的申報處理和清算交收處理。
各參測單位應以獨立於生產系統的測試環境開展仿真測試,並做好相關準備。深交所和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將對參測單位測試情況進行評價,符合準出標準的單位方可開通港股通業務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