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蝶金山強強聯手共推企業雲服務(十九) 股壇老兵鍾記 長勝之道

來源: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26.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5-03-26

無獨有偶,金蝶(268.HK)和金山軟件(3888.HK)都是我的愛股,真心希望她們能夠衷誠合作,把企業互聯網的蛋糕做大,達到雙贏!

以下是金蝶發出的新聞稿:

「金蝶公佈與金山軟件於3月23日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在移動辦公雲服務、雲存儲、雲安全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並基於企業級市場,圍繞雙方在技術、產品及市場等領域的各自優勢,在未來共用用戶資源、開放API、互為客戶、開展資本合作等,建立協助機制,實現合作共贏,共同把產業做大。雙方對此次戰略合作高度重視,金蝶主席兼CEO徐少春、金山CEO張宏江共同出席了簽約儀式。

根據協定,雙方首期合作將聯手推進金蝶雲之家與金山WPS的一站式移動辦公雲服務,可實現使用者在各類終端間輕鬆完成資訊雲端存儲及調用、文檔傳閱與協同編輯、流程審批等極致的辦公體驗,以及通過開放API無縫接入更多企業辦公服務,增強企業移動化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啟動組織活力。此次強強聯手意義重大,雙方將共同為企業用戶提供極致的雲服務體驗,改變數億人的工作方式,助力中國企業成功實現雲端轉型。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有多位來自IT、互聯網行業科技領域的代表參加,其中最熱門的科技議題無疑是「互聯網+」,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將「互聯網+」行動計畫提升為國家戰略,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及大數據的運用都將是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驅動力。

無論是金山還是金蝶,都在軟件互聯網化領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

金山旗下的WPS業務已然成為了國內辦公軟件的領先者,而作為集團重要戰略業務的金山雲,依託深厚的技術沈澱,領先的產品體驗和服務,已成為業內領先的「一站式」雲計算解決方案提供商;

與此同時,金蝶集團專註於軟件市場22年,已經積累了超過400萬家企業客戶,5000萬使用者,在ERP和雲服務領域擁有大數據優勢,特別在移動辦公雲的技術積累,也已成為行業領導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98

答股問(四) 股壇老兵鍾記 長勝之道

來源: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5/04/blog-post.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5-4-1

最近一年有股民問以下問題,我分兩期把答案整理,跟大家分享。


問:(2014年3月30日) 投資路上,有你在,真好,每每感到困惑時,你都及時送上忠告,驛動的心,覺得踏實,只是平常淺明的投資建議背後,承載著筆者多少的祝願與付出,一般人難以理解,這是大丈夫做的事情,獨立蒼茫,是不是也有累了的時候?

答: 投資市場的魔力的確巨大,經過超過20年的磨練,本人對於尋找優質的股票,還是樂此不疲。

問:(2014年3月30日)不要倒果為因,錯信人生路漫長,世聰辯才,財富榮耀,不過人生盛筵中的碎屑,似重還輕,何用過份追逐,心神往外馳求,為世所轉,甚至樂此不疲,可曾想過生命中更重要的寶物正悄然耗散流逝,無法挽回,自己竟茫無所知,忘卻本來真面目,流浪人海,請放慢腳步,想想。

答:我不嚮往腰纏萬貫的生活,所以人生不應只追求過多的財富。我對投資樂此不疲是因為享受它的過程,寓工作於娛樂,投資回報是付出努力之後應得的結果。
我認為當獲得財務自由後,人生的下半場應該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別人。

問:(2014年4月27日)想請問金蝶現況要等多久會好轉?已經持續跌了很久。

答:投資如做生意,要有長線投資的準備,除非該生意並沒有前景。
老實說,我不知道金蝶的股價短期會否好轉,短期的股價波動不可預測。
我只知道,金蝶的子公司(占集團90%業績)剛剛公佈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營業額同比增加6%,虧損收窄了72%到一千九百萬元人民幣,看來業績不錯。
如果持貨不多的話,我建議繼續持有,無需過份擔心!

問:(2014年5月6日)版主對金山 (3888) 又有何看法?正在考慮金蝶和金山,二選一。

答:金山和金蝶都是好股,兩只股票最近都調整了不少,如果現在沒貨的話,我覺得首選應該是金山。
經過最近的股價調整,兩只股票的估值都變得合理很多,如果股民兩只股票都沒貨的話,可以考慮趁低吸納。
老實說,我不知道未來三至五年那一只股票會跑出,因此兩只股票我都會長線持有!
如果硬要挑一只,我認為應該挑金山,因為金山始終是龍頭!

問:(2014年5月6日)2238同1211合作喎, 兩隻都係blog主愛股, 請問點睇兩隻股未來?

答:個人較喜歡比亞迪多於廣汽,主要原因:長線看好新能源汽車的前景。
廣汽一季度業績不錯,未來兩年將會有很多新款車下線,盈利增長有保證,估值也不貴,建議繼續持有。

問:(2014年5月19日)我一早睇到你就好,高位好多德昌的貨,現在不知道如何是好!好驚,現價6.1 ,跌唔停!能否請鍾兄指教!

答:簡單的計算,假如德昌FY15年EPS下跌10%, 現價6.1港元,預測PE15倍,等於公司過去10年的平均值,我認為估值合理,股價再大幅下跌的風險不大!
但是,由於今年業績欠佳,短期股價上升空間也不多!
如果您覺得持貨太多的話,應該趁反彈(希望會出現)沽出部份股票,減持為佳。

問:(2014年6月3日)鍾sir,你好!本人兩個月前開始接觸股票,因為“金蝶“,所以上網搜尋有關嘅資訊,而幸運的是,讓我得知這個BLOG,覺得你好有條理去分析,之後就bookmark了!四月中,買入[email protected],但一買入就開始跌,由於新手,所以@2.57放了!直到最近,再留意金蝶,前日正考慮應否再次買入@2.5,但昨天已上升至2.65了,可惜!
想請教一下,現價2.65,這價位是否買入的合理價?
P.S. 請繼續寫下去,你的BLOG能讓我獲益良多!多謝你!

答:請參考本人寫的文章「投資如做生意」。

我認為要找對一門好的生意投資非常困難(包括有前景的行業、優質的管理團隊和合理的價格),若然找到了,為何會那麼輕易放棄沽出?除非有人願意付出很高的價錢洽購。
如果覺得2.62抵買,為何會2.57沽出?如果基本因素不變,股價下跌了應該買入而不是沽出!
我非常看好金蝶長遠的前景,如果您是長線投資者,我會建議趁股價調整時(低於2.6)買入並長線持有!

問:(2014年6月3日)多謝回覆及提點!不過,想請教兩個問題:
1. 何謂基本因素不變?
2. 若長期持有,那麼,要持有至何時?在啥麼情況下先考慮沽出套利?

答:請參考本人寫的文章「長勝之道」。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1-04-30

總結個人二十多年的投資經驗, 在股票市場賺錢最簡單及可靠的方法是選出有經濟專利(economic franchise)的公司, 在估值平宜的時候買入, 並長期擁有。
甚麼時候買入最好? 在別人恐慌的時後, 股價不合理地下跌.;
甚麼時候沽出最好? 如果公司的基本因素不變, 理論上不應沽出, 除非估值十分貴.。
投資要做的工夫就是定期監察公司的經濟專利有沒有改變,如果變壞, 就必須放棄及沽出, 這就是長勝之道.。

主要的基本因素包括:行業的發展潛力和速度及公司的競爭優勢等等

問:(2014年6月3日)這一番話,確實同意!短暫嘅波幅是正常,但重要的策略正如你所說的!令我想起兩個月前的騰訊,當時股價跌得相當驚人,之後卻大幅上升。其實騰訊,雖然估值高,但以目前的騰訊應該有鍾sir所講的行業發展潛力 & 競爭優勢?這星期,騰訊一直在109-113之間來回,我都想知,除了,268,1211,騰訊是否鍾sir看好的一隻股呢?

答:科網股中,我已持有金蝶和金山,並不需要騰訊!

騰訊當然是好股,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但估值(預測今年35倍市盈率)不便宜,現價對我來說沒有吸引力!

問:(2014年7月14日)以目前比亞迪的價位,算是合理價嗎?是買入機會嗎?還是該等回落到某一合理價範圍,再買入?

答:我從來不建議投資者高追股票,應該等百貨公司大減價才買入比較合算!

老實說:很難給比亞迪一個合理價或目標價,它是一個moving target,跟中國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國策有關,也跟投資者對該行業的信心有關,目前來說,分析員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還是半信半疑,我想比亞迪的股價應該還有上升空間。

問:(2014年8月14日)鍾sir, 想請教,就目前情況,你認為金蝶的合理價處於啥麼位子?

答:分析員預測公司今年盈利2.1億元人民幣,明年2.8億,後年3.5億,平均每年增長約30%
以今天收市價2.66港元計,今年預測市盈率27倍,明年20倍,後年16倍,PEG是0.9 (27/30)(低於1,可以接受)
明年預測PE20倍,跟公司過去10年的平均PE19倍差不多,算是合理。

問:(2014年8月14日)明白了,自己亦看了有關“估值“的資料,像金蝶這種成長型/盈利增長公司,用PEG較為合適!但預測盈利的數據是否要從分析員一方才能得知?
另外,希望鍾兄能解本人一個疑問:
出業績後,股價曾上漲至2.82,但其後一直下跌至今天的2.62,若業績勝預期,2.66亦如鍾兄所分析,合理範圍內,那麼,唯一導致下跌原因是否:因為股東套現?

答:Bloomberg 有分析員的盈利預測

In the short term, the stock market is a voting machine. In the long term, it is a weighing machine. 短期的股價波動很難預測,可能是某個基金沽貨,可能投資者有更好的選擇,但長遠來說,股價必然反映公司的基本因素。

問:(2014年8月19日)看了這篇文章,想請教兩個問題:
第一,若當時覺得3元是金蝶的合理價,並非基本面/大市影響,但股價卻大幅下跌(>30%),那應否繼續持有?
第二,是否股價上升而高於公司的合理價(=高估值),就應減持部分股票套利?

答:假如基本面不變,若股價低於合理價30%,當然應該繼續持有,不應沽出,更可能是買入機會。
若股價大幅超過合理價30%以上,應該考慮減持,但若股價只是稍為高於合理價,而公司的前景秀麗的話,便不應該輕言沽出。

問:(2014年8月19日)依鍾兄所說,“買“和“賣“之前,必須對該股票的內在價值好清楚!真的要好好學會“估值“。我已開始閱讀你之前介紹的“聰明投資者“The Five Rules for Successful Stock Investing: Morningstar's Guide to Building Wealth and Winning in the Market

答:不懂估值,就等於玩Show Hand不看底牌一樣,好輸蝕,散戶就是不太了解公司的合理價值,所以經常高買低沽,成為大鱷的點心。

問:(2014年8月20日)金山的移動互聯網是指 “WPS",手遊,金山雲等等?
別人恐慌時,就要更貪婪!今天一開市大跌,聰明投資者就是要在低位買入,作長線投資!

答:還包括獵豹移動(今年5月份在美國上市,現價已較上市價翻倍)的毒霸、瀏灠器、清理大師、電池醫生.......等
我等了這個機會五個月!

問:(2014年8月20日)是的,本人亦支持 獵豹移動的apps 如:CM Browser,CM Locker,CM Security 等等,亦用金山的WPS,鍾兄是否也用呢? 哈哈
我欣賞他們的顧客服務,做得非常好,對apps有意見,他們會回覆及立刻跟進我們提出的意見,在幾天內就能改善。

答:我都有用獵豹的browser (因為投資金山的股票,所以兩年前已看始用)和毒霸,用戶體驗不錯。

問:(2014年8月20日)你是我投資上的恩師,最近都在閱讀你之前的文章,希望從實例中學習投資,這途徑是最容易令人明白!

從金山,我明白到,若股價上漲,超過公司其內在價值,必定會回落至合理價範圍內,恭喜你,終於等到這一天!

答:金山的股價已回歸現實,估值更合理,在HK$19以下,我樂於多買一些之前沽出的數量。我會非常長線持有她的股票!

問:(2014年8月25日)若比亞迪股價大幅調整,那麼,在啥麼價位才會考慮增持?不過,今天錯過了,只好再等機會!
比丫迪,短期來說,盈利方面應該不會有明顯的增長吧!

答:分析員預測公司2015年盈利約20億元人民幣,每股盈利約港幣0.95元,比亞迪過去5年平均PE44倍,得出合理價約42港元!若股價低於42港元,我會考慮增持。

看遠一點,2016年預測盈利約27億元人民幣,每股盈利約1.26港元,給與44倍PE,得出明年底的合理價約55港元!

問:(2014年8月25日)如果用過去5年平均pe值去計算合理價亦可行的?過去的PE值會受當年每股盈利及股價影響,那麼用以上的方法去計算,前題需要啥麼假設?

答:比亞迪2008年才開始制造電動車,市場看好該個行業的前景,所以有re-rating,值得較以往高的PE,故此用過去5年平均PE比較合適。
前題是假設投資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前景看法跟過去幾年一樣,但如果現在投資者比以前更看好該行業的話,比亞迪的PE可以更高

問:(2014年8月30日)今天看到博主寫在2012年底兩篇關於中國龍工的分析文章,真的被你言中,此股營利倒退,可惜我於2012年中買入此股一直未有止蝕,現已虧蝕34%,此股佔組合5%,想問,若現時換碼金蝶,是否有機會早點追回損失?
另外,碧桂園近日宣佈折讓31%,十五股供一股,此股佔組合13%,現虧蝕18%,是否值得供呢?供股後她有沒有幾會上至$4水平還是跌至$2.5幾會更大些呢?

答:我對碧桂園的企業管治很有保留:
- 公司在2007年上市,主席便跟投行對賭公司未來的股價;
- 2014年4月,公司資深CFO請辭;
- 近年投資海外物業,包括馬來西亞和澳洲;
- 向投行借bridge loan 還債

我認為投值者不宜過量投資於欠缺企業管治的公司,如果您覺得占投資組合13%太多,可以考慮(1)沽出供股權證,或(2)沽出1/15正股,然後供股並持有,前題是不再拿錢出來。

問:(2014年9月25日)
27.65 一手
22.65 一手
21.2 一手

我已沒有金錢平均成本下註了,金山連19 元都唔知撐唔撐得住
我太早入市,先前每註都有機會短抄,不過意諗住 22 元是鐵底...
CHEETAH 的研發成本都係3888 比,金山係給當中用戶...
仲有之前一批 16.93 可換股既CB 是否一個啟示?

答:年初高價應該沽出而不是追入啊!
我現在都是慢慢買回部份高價沽出的數量,不會心急,因為短期的業績還是有壓力。

問:(2014年9月25日)從金山,真的可以學懂“投資"和“投機“之分別,投資是從公司盈利/紅利增長中賺取,而投機則是從市盈率增長,若有錯,請鍾兄指正!
金山,這幾個月確實令高位買入 (23以上)的人驚慌,一手也不算便宜,我在21.65/22買入共2手,可是股價卻一跌再跌,不起,23-->22-->21......18.8!其實金山最近並沒有不利消息,但股價卻日日創新低,可能是大市影響或大戶借勢回調/套現,是嗎?
不過,鍾兄也有提及,現在買入要有作長線的準備!

答:當股價上升近10倍,預測市盈率炒高到40倍,30港元以上還買金山股票的人,我想大部份都是投機者,希望高價買入後能夠以更高價賣出,因為有投機者,投資者往往會把握機會,在超高估值的時候沽出獲利!

現在情況剛剛相反,投機者和沒有信心的投資者在拋售金山的股票,當股價下跌到某個低估值的水平,自然會吸引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包括我在內)趁低買入作長線投資,更會愈低愈買,當一段時間過去後,若然金山的業績回復高增長,投機者便會再次追棒,股價被大幅炒高,為價值投資者提供出貨的機會!

問:(2014年9月25日)很有道理,當股價被炒高,遠遠超越盈利&紅利帶來的增長,聰明的投資者就會借投機者的力量推高股價時 (被高估),賣出手上部分/全部股票。
現在情況,投機者也逐漸減少了!那現在在低位分批大量買入的人,很可能就是你所說的 “投資者“?
不過,摩根好像從第一季業績後,就不停從24/23/22/21/20減持,這是否會有啥提示?

答:減持的原因可以很多(換碼,基金贖回的壓力),但增持買入的原因只有一個,看好股票的前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39

答股問(五) 股壇老兵鍾記 長勝之道

來源: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1.html

問:(2014年10月6日)鍾兄, 你認為金沙如何?

答:金沙中場業務做得非常好,她是澳門賭股的龍頭,派息不錯,是我的次選!


問:(2014年10月16日)鐘師兄,想請教你點睇佔中問題?會唔會影響左你投資港股既信心?

答:佔中問題或多或少會影響香港的經濟前景,從而影響香港公司的盈利前景。我會小心評估佔中對我所持有公司的盈利影響,要一間一間分開評估,並不會因為佔中而減持所有的股票!

問:(2014年10月23日)金山軟件今天大跌了12%,還有必要長線持有嗎?都發出了盈利預警了, 這代表什麼:?

答:股價的變化往往都是反映了投資者貪婪與恐懼的心理狀況,盈利預警當然是壞消息,短期股價下跌是合理的,但長線投資者要問的問題是:現價是否已反映短期的盈利預警?盈利壓力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

如果您對金山的長遠前景有信心的話,就不應該因為幾個季度的短期業績欠佳而沽出,壞消息可能是買貨良機而不是止蝕沽出。

問:(2014年10月23日)多謝,看完您所寫的,心就定下來!但有時,當股價跌,買,再跌,再買,再跌,又買,心裡難免會想:何時才真的跌完?

在這時刻,投資者是否可利用“技術分析“去知道跌勢是否將完結,股價是否已真正回調完?有任何方法可幫助?成交量,等等?

答:技術分析只可以參考,要判斷股價是否見底還是看基本因素和估值比較可靠。

問:(2014年10月27日)請指教,本人較早時已經買出全部股票。香港現況不穩,選擇那隻股較理想?何時再入市較理想?謝謝意見!

答:market timing 很難把握,我認為投資者應該建立一個長線的投資組合,在估值便宜的時候買入並長期持有具有經濟專利和競爭優勢的股票。

我的心水股包括:港交所:、匯豐:、友邦:、比亞迪:、金山:、金蝶等。

問:(2014年10月27日)鐘Sir, 謝謝寶貴意見!
本人一路也有追看你的分析文章,令我獲益良多。
每每在股票出現不利消息時,便有所動搖,而作出拋售!
仍然努力學習中,堅持正確的原則。堅持,持久,等待.......$!

其實你每年都會重新評估持有的股票嗎?

那麼,2015年,會否發掘新的心水股?

答:由於是全職的關系,不是每年,我每天都在檢視自己的股票投資組合。

2015年的心水股依然是金山、金蝶和比亞迪

問:(2014年10月29日)比丫迪,當然是鍾sir 心水股之一。
但若果長汽2333/ 廣汽2238,哪一隻潛力較強?原因是?
長汽著重SUV,特別是 一度再一度推遲上市的H8
廣汽著重新能源車,本田,豐田,自家品牌
另外,當看廣汽業績報告,有一點不太明白,廣汽(香港) H股是廣汽工業集團A股的“子公司“?所以,報表都是分開為 “合併“ 和 “母公司“?那麼,投資者投資H股時,著眼點應該放在 “合併" 還是 “母公司“ 的報表?

答:長遠來說,長汽的SUV市場潛力會大些!

廣州汽車集團在香港和上海都有上市,在港上市的是H股2238,在上海上市的是A股601238,廣汽的大股東是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持有廣汽57%股權!
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沒有上市,投資者只可以買廣汽H股或A股!
投資者應該看合併的財務報表(包括公司本身和她的子公司)。

問:(2014年10月29日)還有一個疑問:A股股價是人民幣,而H股股價是港幣?即係如果,A股8元,即係要將8元轉回港幣,才可跟H股作比較?
你指的公司本身 = 廣州汽車工業集團?
子公司 = 廣州汽車集團?

答:公司本身是指廣州汽車集團,她的子公司是指她屬下控制的公司(subsidiaries)!
你買入的是廣州汽車集團,不是她的大股東公司廣州汽車工業集團,後者的業績與你無關!你的權益只是廣州汽車集團公司本身和她屬下子公司的貢獻!

對,A股是以人民幣報價,如果A股是Rmb8, 相當於10港元,A股股價高於其H估股價(7港元)43%!可以說,H股相對A股抵買,但不能說H 股絕對抵買,還是要看H股的估值!

問:(2014年11月4日)記得鍾sir之前是比較看好廣汽的,是否重新評估後有所改變?

答:廣汽第3季度業績(包括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業績)遠差過預期,分析員對她的前景已沒有之前那麽樂觀,短期盈利將會有下調的壓力!

問:(2014年11月4日)現在,比丫迪,是否該在45元以下,才值得買入?

答:第4季業績一般,我會等待她的股價回調到約40港元才考慮加碼,不會心急!

問:(2014年11月5日)你好,,.我係$74 有3手銀河娛樂...一直錯過了止蝕的時間。最近$49 買多1手...$54 放了1手...希望因此慢慢拉低買入價。

估唔到銀河娛樂3日就由$55.5 跌到$49.x ....其實我應該繼續低買高沽嗎? 銀河唔知要幾耐先可以升番到$70 ?

答:對不起,由於基本因素已變,我估計短期股價很難重返70港元,
長線而言,要看銀娛未來賭場的執行力,
我不建議短炒,事實很難做得好,對拉低成本的作用有限,
建議長線持有,未來多留意澳門博彩收入的變化,定期檢討銀娛的投資價值。

問:(2014年12月3日)鍾sir, 現在比亞迪股價已低於你的合理價42元樓下,但港股現況,加上汽車11月銷量差,“唐“延期上市,石油下跌對傳統汽車有利,看法還是一樣嗎?

答:油價下跌,新能源汽車的成本競爭優勢會相對下跌,但考慮到環保的問題,我認為該行業的長期發展大方向不會改變。

壞消息出現,股價大幅下跌,很可能是長線投資者買入的時機。

問:(2014年12月11日)鍾兄,是否對金山看法不變?長線還是看好?

答:只要小米成功,用戶人數不斷上升,金山軟件作為雷軍系的主要成員之一,前景必然看好,我認為短期股價下跌是長線買入的良機!

問:(2014年12月17日)大師,怎辦?比丫迪為何大跌?應否持有?

答:短期來說,比亞迪的股價會因為油價低迷而受壓!
但是除非油價長期低迷(我認為不可能,資源始終有限),新能源車的前景長遠應該可以看好!
投資者必須留意未來中國政府會否對新能源車的政策有所改變!
我不建議短線買賣,建議觀望!

問:(2015年2月8日)我想請教一下有關 本益比 的事:
“若是公司的EPS呈現成長趨勢,則合理的本益比可以更高,相反地,若EPS呈現衰退趨勢,則合理的本益比就應該低於10倍“
本益比 = 每股股價 / EPS
有兩個問題想不通:
1. 假設股價不變,公司的EPS 增長 (成長趨勢),根據上述公式,本益比理應減少,那麼,何來合理的本益比可以更高?
是否上述情況,因本益比減少而股價被低估,所以股價隨後應會增長,令本益比得到合理的值。
2. 但 本益比增長後,外部股東報酬率 (1/本益比) 不就減少了,是否得到較少報酬?

答:1. 對!你所寫的本益比其實就是市盈率PE的概念!
假設現價是10港元,公司去年的EPS是1港元,即是現在的PE是10倍,假如公司今年的EPS增長15%到1.15港元,股價不變,PE便會降到8.7倍(10/1.15),如果投資者認為合理的PE是10倍的話,理論上股價在年底前應該可以上升到11.5港元,較現價上升15%(=今年的EPS增長)!
假如公司今年的盈利預測增長超過15%的話,投資者可能會願意付出較高的PE買入她的股票,股價很有機會升到11.5以上!

2. PE高了,earnings yield(1/PE)當然便會減少,但不要忘記公司未來的盈利增長潛力也變大了! 未來的PE將會降低,earnings yield 也會回升!

問:(2015年2月8日)但投資者如何判斷合理PE? 參考同業?參考歷史PE?

答:合理的PE可以參考同業、公司過去的PE區間和她未來的盈利增長預測。

問:(2015年2月11日)1. 請問哪裡可找到 上市公司 十年或以上的財務數據 (免費)?
我找過 etnet, aastock, yahoo, google, bloomgberg 等等,最多只有4-5年的數據!如果只有過去4年的數據,是否已足夠分析了?

2. 另外,我目前是在網上 下載過去4年股價 取得每年平均股價,再和 相對年份的gross margin, opertaing margin 及 net profit margin 在excel作比較!像這種分析,一般都是自己在excel做?還是網上已有一些免費的產品?

答:1. 港交所的網站
對於散戶來說,4-5年的數據分析應該很足夠!
2.經濟通的網頁etnet.com.hk會有簡單的財務分析,不用自己做!當然如果你有時間和能力,也可以自己做!

問:(2015年2月24日)匯豐這次跌破70,看來還沒到底!業績不勝預期,鍾兄是否之前已發覺?

答:市場的期望不高,但可惜匯豐出來的業績比預期更差!

我看匯豐未來股價的主要催化劑是加息,今年不加,明年都會加,投資匯豐要有無比的耐性,現價70港元,股息率近6%,再下跌的風險應該不大!

問:(2015年3月16日)你好鍾兄,我贊同你的觀點看好未來澳門的賭業
不過我沒有投賭股,投了703佳景飲食股。
雖然覺得在$2的時候公司估值已算低殘,奈何低處未算低現已再跌25%至$1.5
差不多跌至PB=1, PE=3點幾如果我有現金,以現價買下整間公司實屬超值。
公司核心盈利能力其實不差,但每天看著股價跌實在難挨。
深知短期股價沒有太大意義,始終初學投資知易行難,心情還是難免起伏
不知鍾兄多年來是如何修煉長線投資的心態?

答:我認為長線投資必須選擇優質股,在估值合理(便宜更好)的時候買入,長遠而言(5年以上),回報不錯。
假如買入後股價大跌,我會再看看基本因素和估值的變化,通常都會考慮加碼多於止蝕!
對我來說,短期的股價變動只會帶來買入(當股價大跌而估值吸引)或沽出(股價大升而估值昂貴)的機會。

問:(2015年3月16日)感謝鍾兄建議,
剛剛又看了一次業績,佳景今年大肆擴張導致拖累盈利
但基本業務其實還是不錯,會繼續觀察其新業務發展
耐心坐定先,長遠睇好澳門賭業及旅遊繼續發展,這些公司終會恢復其應有價值。

答:為何不選龍頭股銀娛或金沙?

飲食業的競爭很大,入行門檻很低,投資佳景的風險比較大!

問:(2015年3月16日)想請教鍾兄在買入一隻股票的時候是如何建立倉位?
通常會將彈藥分幾註?

答:前題必須選龍頭股票。

趁壞消息出現,當股價下跌到估值合理的時候(便宜更好),我會買入三分一(以金額計),如果股價再下跌超過10%,我會再買三分一,再下跌超過10%,再買三分一。然後坐定定,留意公司的基本面變化,再作出買賣決定!

問:(2015年3月19日)金蝶全年業績好似同預期的差不多,期待你能有空為你愛股之一,寫新的一篇文章!
“金蝶全年業績分析及其合理股價。

答:金蝶食正互聯網+的風口,我經常提醒自己,不要太早獲利!
徐總希望未來中國互聯網巨頭不單是BAT,還應該前面加一個K,即KBAT!

問:(2015年3月27日) Last night KS Cloud announced that it would sell a stake to IDG and KS.
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e KS Cloud valuation? Some say it is undervalued and hurts the benefit of the KS shareholders.

答:I am constructive on the news.

Reasons:

Valuation of KS Cloud = US$600 Mn (US$24 Mn for 3.98% stake)
Book value of KS Cloud = Rmb200 Mn
Valuation/book value = 19X
And KS Cloud was still loss-making Rmb60 Mn in 2014.
I think the valuation is fair at the first place.

Secondly, Kingsoft will increase the stake in KS Cloud slightly from 52.1% to 52.3%. No dilution at all! The shareholder of Kingsoft will not be hurt.

Thirdly, use other people money to expand in a 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y is a smart move, in my view. This will reduce the risk of Kingsoft and attract mor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 the future.

Fourth, IDG is a very famous private equity fund that is specialised in the technology sector. Participation of IDG is an endorsement of the outlook of KS Cloud, to a certain degree. I think spin off of KS Cloud for a separate listing in future years should be on its agenda.
有小米和雷軍,募集資金話咁易!
早入股,估值會便宜一點,將來入股,股值一般都會比較高!看看小米的估值就知道!
IDG肯定是early bird!

問:(2015年3月30日)Hi Benny, It would be appreciated if you could share how to calculate the target price (226/ 268) by using the amount of transaction (1200/ 1400) and P/E ratio (28). Thank you.

答:Last year, HKEX made a net profit of HK$5.16 Bn, of which HK contributed about HK$4.8 Bn (with an average daily turnover ADT of HK$69.5 Bn) and LME contributed about HK$300 Mn.

This year, I expect the profit contribution from LME will increase to about HK$1.1 Bn, thanks to a 34% increase in tariff effective Jan 1, 2015 and the full year contribution from LME Clear (launched on Sep 22, 2014).

Assuming ADT of HK$120 Bn, profit from HK will increase to HK$8.3 Bn (4.8*120/69.5) = Net profit in 2014 * (ADT in 2015 / ADT in 2014).

Therefore, total profit of HKEX in 2015 = HK profit + LME profit
= HK$8.3 Bn + HK$1.1 Bn
= HK$9.4 Bn

EPS = HK$9.4 Bn / 1168 Mn shares = HK$8.05

Target price = 28X PE = 28*8.05 = HK$226

Same method to derive the target price assuming ADT = HK$140 Bn
Hope you understan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40

泡沫為價值投資者帶來出貨機會 股壇老兵鍾記 長勝之道

來源: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10.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5-04-10

受到之前國內公募基金可以買港股的消息刺激,加上H股較A股便宜逾30%,今個星期的港股勢如破竹,恒生指數一度逼近28,000點,日均成交超過2500億港元,周四更高達2915億港元,破了歷史記錄!

近日港股的股價升幅和波動都非常大,基金、趨勢投資者/投機者和散戶積極參與,泡沫已經形成,大部份分析員都看好後市,預測年底港股可以升破30,000點!

A股和港股的泡沫可以維持多久?幾時會爆破?我認為沒有人會事前知道,只有事後孔明!

作為價值投資者,當別人貪婪的時候,我開始變得恐懼 (Be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我檢視了手上的股票投資組合,這幾天趁機減持升幅過大並且估值過高的股票。如果沽出後股價持續攀升,我會繼續減持!和跌市時趁低吸納一樣,牛市上升周期中沽出也需要紀律!

減持名單如下:

股票 沽出價 沽出數量 原因

中國人壽(2628) 40港元 大部份 A股泡沫化
平安保險(2318) 102 港元 全數 A股泡沫化
安碩A50基金(2823)14港元 全數 A股泡沫化
比亞迪(1211) 48港元 部份 估值貴
金山軟件(3888) 32港元 部份 估值貴(預測PE逾40倍)
金蝶(268) 4.5港元 部份 估值貴(預測PE逾35倍)
聯想(992) 13.5港元 全數 估值貴(預測PE逾22倍)
港交所(388) 250港元 部份 已反映日成交1400億港元
友邦(1299) 52港元 全數 估值貴(預測PE逾22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41

股神的智慧(二) 股壇老兵鍾記 長勝之道

來源: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21.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5-04-21

股神畢菲特每年寫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股東的信,內容都藴含了很多投資智慧和啟迪,幾乎是每位價值投資者(當然包括我在內)必讀的。

看過了今年的信,順手拈來,我認為股神以下的投資智慧最值得參考:

- 長遠而言(超過10年以上),分段買入並持有一個分散的股票投資組合(diversified equity portfolio)的風險遠較持有美元債券投資的風險為少!風險是指長遠購買力下降(significant fall in purchasing power over investing lifetime)的風險,而不是指短期價值波動(price volatility)的風險。(很多散戶投資者因為害怕股價的短期波動而誤以為投資股票的風險很大,不敢長線投資股票,往往過份保守地持有債券或銀行存款。其實,長遠而言,他們所持有的債券/現金資產的購買力會被通脹所侵蝕而大幅下降,這個風險他們大多沒有察覺,到退休時才發覺已經太遲!)

- 如果散戶投資者擔心個別股票的大幅波動,股神建議買入低成本的指數基金(low-cost index fund)。(在香港,我認為盈富基金(2800.HK)最適合散戶)

- 股神指出四個原因才會令到持有股票投資的風險提高,包括(1)過份主動買賣,意圖捕捉短期的股價走勢(time the market)(2)投資過度集中,不夠分散(3)給於投資顧問或經理的費用過高(4)借錢投資。(我有時都會犯了過份主動買賣的毛病!)

- 投資者應該以合理價買入傑出的企業(buy wonderful businesses at fair prices),好過以便宜的價錢買入質素平平的企業(buy fair businesses at wonderful prices)。(有時我都會犯這樣的錯,貪便宜買入基本面一般的股票,長遠而言,最後發覺升幅最大的股票都是優質股!看看港交所和瑞房差天共地的股價表現便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42

買入經濟日報(八) 股壇老兵鍾記 長勝之道

來源: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27.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5-04-27

今個月以來,經過反覆思考後,我重新看好經濟日報(423.HK)的前景,認為其盈利有望大翻身,並於2.0港元以下買入她的股票作中線投資。我計算過,風險不大!

我估計公司在2016年3月份財政年度的凈利潤將會大幅反彈,主要是旗下經濟通(股票機業務)收益將會受惠於港股牛市而顯著爆升、廣告收益溫和增長(股市和樓市向好,抵消本港零售放緩的影響)和免費報紙《晴報》很可能開始提供盈利貢獻。

除了港交所和券商股外,我認為經濟日報也是港股大牛市的受惠者。淘金者可能不會發達,但是提供工具者必然會發達!

股市暢旺,股民(包括銀行客戶、券商客戶、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對股票報價機的需求必然會大幅增加,經濟日報旗下經濟通業務勢必成為公司盈利增長的火車頭!我參考公司在2007年牛市期間,經濟通業務同比大幅攀升35%,於是保守估計,該業務在2016財政年度的收益應該可以達到4億港元(占公司的總營業額約30%),同比增長超過20%!

假設廣告收益(占公司的總營業額約56%)增長10%,經營支出增加5%,我估計經濟日報2016財政年度的經營利潤率將會回復雙位數(從2015年的5%增加到2016年的12%),並預測其凈利潤將會高達1.3億港元,同比增長130%!

每股盈利約0.3港元,現價2.25港元,預測市盈率只有7.5倍,低於過去平均的9倍。公司財務穩健,截至2014年9月底止,凈現金2.2億港元。由於經營現金流強勁,我認為公司絕對有足夠能力派發盈利的50%作為股息, 即0.15港元,現價股息率近7%,非常吸引!

總的來說,我認為買入的風險不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43

長勝騰訊股東自揭「等忍狠」策略

2016-09-15  NM

一般投資者都聽過:「等、忍、狠」和「快、狠、準」這兩套投資策略。前者用於長揸,後者適合短炒。練到就能成為股壇奇人,但做得到的,有幾人?○四年上市的股王騰訊(700),經歷本週一跌市,仍以一萬九千多億元市值,守住「亞洲股王」頭銜。當年一手三千七百元,已升值至一百萬!家住太古城、絕無僅有上市揸到而家的陳太,坦言「留意菜心價多過股價」,是為「等」。曾走貨套利的基金經理黃國英,經歷「賣咗買唔番」的心痛教訓,決定「忍」。報住青衣長康邨的林生,與太太簽訂長命合同,提醒免沽貨,做法夠「狠」!另一邊廂,本刊亦發現,以馬化騰為首的騰訊管理層,正追蹤多個隱形外資身份,企圖將背後大戶,逐個現形。

本週一,港股因憂慮美國加息而大冧, 下跌超過八百點,本週二才喘定。騰訊亦重上二百一十元水平,市值依然超越中移動(941),成為亞洲股王。無論升市跌市,都有分析員嗌買入騰訊,其中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沈大師)本週一指:「200至250元可以考慮購入。其實夠膽識,幾時都可以買!」現時的騰訊,是「有買貴、無買錯」的神話,連牛頭角順嫂都識得講。○四年六月,騰訊由高盛保薦,以三元七角招股,集資十五億,最終超額認購二百倍,上市首日較招股價升了一成二。記者翻閱當時報導,騰訊其後很快破底,有多個分析員在不同時期都建議沽貨,有的說升穿四元好走,有的指阿里巴巴招股後,資金就會撤離。散戶少一點定力,已被拋出車。能像以下住太古城的陳太般,由認購開始揸到尾,是絕無僅有。

太古城陳太:我睇菜心幾錢斤好過

記者在騰訊的股東登記名冊,找到報住太古城綠楊閣的陳太。按了門鐘,戴着老花眼鏡的她來應門,她斜眼對記者耍手,打發着說:「無咩好講啦,申請完就放喺度,不用理它。(為什麼不賣?之前見到升得很高。)很高便很高,不用理會它的!(不急用錢,便由它?)對,沒有錯。」說起騰訊,陳太便心情輕鬆:「(等到留給子女?)對呀,你真是!你訪問馬生吧(指馬化騰)!不用訪問陳生(她老公)。」之後她匆匆關門。陳太在騰訊上市時,成功申請了五千股;以當時招股價三元七角計,價值一萬八千五百元。其後騰訊輾轉向上,曾升上五百多元,到一四年股份一拆五,陳太變相揸二萬五千股,再繼續升。計一計數,這批原先萬多元的股份,升了三百倍,價值已變成五百四十萬!

記者其後帶果籃到訪,雖然摸門釘,但陳太很有禮貌回電,再補充投資心得:「(你買股票,其他也是長揸不放嗎?)對。(滙豐那些都是?)對呀,都是這樣,不出奇o架!」她還指:「我沒有理會股票,我留意菜心賣多少錢一斤多啲。我當然知道騰訊股價升,今日都有升,你不要想它就可以了。別人做生意,你都要給他時間發展!」陳太無視股價升跌,如定海神針;其實如她一樣,以白表申請新股,再揸股票實物而不放入銀行,增加放貨的時間成本,可能亦是忍手一招。

青衣林生:同老婆簽協議不賣

持有騰訊的股民,並不只有「唔等錢使」的中產,記者發現亦有扑中騰訊的股東,報住筲箕灣愛東邨、彩虹彩雲邨、青衣長康邨等公屋,部分無人應門,部分避而不談,有人甚至否認有買騰訊,以免財富「曝光」。不過報住青衣長康邨的林氏夫婦,卻罕有地大談其投資心得。林氏現時已沒有住在長康邨,林太上週回電記者,並找來林生大方談投資之道。記者見股東名冊,是登記了林太的名字,亦即是由她持有。但構思買入騰訊的,是內地人林先生。他本身從事珠寶設計,留意到當時大陸已有很多人用QQ,而他很多業務上的事情,包括設計、同事之間溝通、跟客戶的溝通,以至營銷,都是用網絡去做︰「我認為未來這個時代,一定是網絡時代,傳統生活方式、企業經營方式,都會被互聯網所取代。」

因此於○七年,林生小試牛刀,用二萬五千多元,以太太名義買入一千股騰訊。當時他們的大兒子只有五個月大,他們就寫下協議書,「我跟我老婆買了以後,就寫下一份合同,是不能賣的。」記者見這份協議書,寫在一張白紙上,內容指明要到大兒子十六歲時,即二○二三年,才可以賣走騰訊,以留作讓他大學留學時用。「當時我跟太太誇下海口,說騰訊不要賣,我認為它能漲一百倍至一千倍!」後來次子及三兒子出生時,林生再增持騰訊,同樣作為教育基金,但已沒有定下契約。現時手持五千股騰訊約值百多萬;林生對前景依然有信心,認為未來三、四年會漲多十倍︰「現在的微信太強大,我當時買是因為它QQ強大,現在的微信比當年的QQ更強大!那什麼時賣?當微信不好玩了,你就能賣!」

黃國英:落唔到無謂同佢傻

民間智慧有用,騰訊當然亦不乏專業投資者。在股東名冊上,一名叫Wang Yong的騰訊股東,申報地址為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他手頭足足有九萬股騰訊!城大網頁顯示,經濟系有一位副教授汪勇,英文名串法與股東名冊一樣。汪勇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畢業,後取得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經濟增長及公共經濟學等。若他近日無減持股票,手頭騰訊價值接近一千九百萬元!學生們應當好好「請教」。而在基金界中,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一直是騰訊的忠實fans。記者近幾年問他心水,他都是講「騰訊」,並無馬後炮之嫌。最近他見騰訊中期業績出爐,都不禁在二百零三元增持︰「感覺你(騰訊)落唔到,無謂再同佢傻吓傻吓,就追番算。」目前騰訊於他基金佔比,由百分之三增至七點五︰「呢啲係已經唔會放o架啦,當住『收藏』。」黃國英曾有心痛教訓,他部分騰訊由一百零幾元開始持有,賬面賺了一倍。今年三月時,騰訊曾佔基金一成,但由於持有太多及有一定升幅,黃國英賣了三分二持股,並飲恨說︰「走咗嗰三分二,從來都買唔番。」黃國英坦言「買佢怕」︰「我哋唔敢沽啦,大佬!沽親都再貴啲買,即係倒自己米,不如唔好沽!」他解釋,騰訊股票非常大隻,且走勢強勁,令「基金經理焗住要買」,都是支持其股價居高不下的原因。

摩通最牛長遠見$300

騰訊今年中期業績顯示,網絡廣告收入按年增長六成,達六十五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效果廣告(performance-based advertising)收入增八成,反映來自微信朋友圈等廣告的顯著增長。品牌展示廣告收入亦增長四成,主要來自騰訊新聞及騰訊視頻等。大行對前景充滿信心,摩根大通認為,騰訊手機遊戲比預期強勁,而德銀亦指,預期今明兩年騰訊手遊將是新的增長動力。高盛、瑞信、德銀、摩通等均調升騰訊目標價,當中以摩通最牛,相信長遠股價可升至300元。

追查神秘大戶身份

過去一年,主席馬化騰先後十三次減持騰訊,套現達一百一十六億元。究竟接貨者何去何從?現時手持騰訊的超級大戶是誰?相信連騰訊的管理層亦想知道答案。根據港交所披露權益顯示,過去一年,騰訊多次引用《證券及期貨條例》第329條、賦予上市公司「就其股份權益的擁有權等進行調查的權力 」,調查股份的持倉情況。該權力容許騰訊要求被點名的財務機構,提供旗下持有騰訊的終極股東身份及持股量。按統計,一年間騰訊這類權益調查報告達九十三份,數量與被基金搞到頭痕的東亞(23)不相伯仲。記者翻查過去三個月的騰訊權益調查報告,發現騰訊調查的金融機構,多達一百四十間,中資外資俱有,其中四分之一為歐洲銀行。在歐洲銀行持倉中,除了法巴、瑞銀、瑞信等知名投行外,巴黎Caceis Bank,持有一千一百九十九萬股。其餘持倉較少的歐洲銀行,包括總部設於哥本哈根的Danske Bank、總部設於比利時的KBC Bank等,可見騰訊對這類外資背後的神秘大戶,一樣有吸引力。

外資持股敏感

而美資背後大戶,當然亦是騰訊的重點調查對象,其中摩根大通,持有十億零七百六十九萬股,佔已發行股份約一成一,較港交所中央結算系統顯示,多了約八十八萬股。而由美國託管銀行或資產管理公司持股,在中央結算系統未有顯示的股東,亦一一現形,當中包括道富銀行、高盛、紐約梅隆銀行及北方信託公司等。這些外資,與美國政府的關係相當密切,○八年美國大選,奧巴馬獲投行捐獻上千萬美金助選。國務卿、財政部長、白宮幕僚長、證券交易委員會等政府要員,都曾於上述部分美資銀行任職,或於政府離職後加入。其中最千絲萬縷的,一定是高盛。在小布殊年代,高盛董事長兼行政總監Henry Paulson成為了美國財政部長、高盛高級國際顧問Robert Zoellick成為了美國副國務卿。奧巴馬當選後,曾任高盛首席經濟師的William C. Dudley,入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成為總裁,另外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美國財政部幕僚長、紐約證券交易所主席,亦是由前高盛高層擔任。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主席黃岳永指,騰訊在內地太大隻,牽涉的行業、所掌握的用戶數據,是敏感資料。「喺大陸你由用WeChat約朋友去街,到搭嘀嘀打車去目的地,食飯用微訊錢包俾錢,影相放上騰訊微博。全部都牽涉騰訊!佢比起阿里巴巴主力做電子商貿,層面更廣。所以內地電話唔一定有Google Play,但都有騰訊嘅app。」他又指中央亦暗中鬆章給騰訊,「中央想支持佢,所以騰訊做好咗Webank,大陸就改革民營金融,批准俾騰訊做。如果係香港,仲唔俾人話官商勾結?」

撰文:黃嘉慧、孫樂祈攝影:鄭樹清插圖:詹震寰[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638

劉國傑:選股必查管理層紀錄 長勝基金經理愛從股東大會看端倪

1 : GS(14)@2012-02-14 22:47:3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214/News/ec_ech1.htm
長遠看好消費股

劉國傑指出,縱使目前消費股估值偏高,但相對成熟市場的同類股份,仍是剛剛起步的階段。「10至20年內,內地這些公司的價值可以很大。」估值高對他來說,只是持有股票長短的問題,如果用成熟市場的價值比較,作為新興市場的中國,這類公司估值不算貴。

「揀股不揀市」、「面對面接觸管理層」是劉國傑的選股基準。他表示,必須翻查過去管理層的做法,留意其持股情,更可以從股東大會中看出端倪。「很簡單如聘請什麼人進董事局、是否要在會上通過發新股,均會知道公司想做什麼。」他不諱言,不少人都希望「搵基金經理笨」,故自己要加倍留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7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