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 股市場需盡快拔掉“停牌釘子戶”

日前,*ST烯碳被宣布終止上市。這是今年以來深圳證券交易所第一家被終止上市的公司,也是A股市場上第3只被終止上市的公司。

同時,上海證券交易所已經表態:上市公司退市實施機制已經逐步實現了“常態化、法治化、市場化”;今後上交所將嚴格認真履行一線監管職責,主動承擔退市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堅持依法依規對觸及退市條件的公司“有一家退一家”。

在上市公司退市成為“常態化”的背景下,人們有理由將目光轉向那些“停牌釘子戶”。

所謂的“停牌釘子戶”,是指股票長期停牌的上市公司。其實,說是“釘子戶”還算客氣,有的上市公司可以說是股市上的“僵屍”。

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5月底,A股停牌超過200天的公司共有11家。*ST新億停牌時間已經超過900天,深深房A、沙鋼股份、信威集團等停牌時間均超過1年。

日前,《證券日報》給“釘子戶”們畫了一個“全家像”:與境外市場相比,A股的停牌特征基本上有3個,一個是家數多,二是時間偏長,三是重大資產重組是主因,且無明確時間表。

“停牌釘子戶”停牌的一個重要理由是重大資產重組或者重整。拿停牌時間最長的*ST新億來說,2015年11月,相關法院裁定受理了*ST新億重整一案。目前,*ST新億重整事項仍處於司法程序中,複雜的利益分歧使得重整推進緩慢。但在司法程序中,並不能成為其長期停牌的理由。

長期停牌,首先是對投資者的不尊重。投資者不論大小,都是股東,甚至可以說是“衣食父母”。“父母”拿錢供你上學,你卻自作主張長期“休學”,甚至不把成績單交給家長簽字,這顯然是不行的。

更何況,這些“停牌釘子戶”中還有不少心地不良者。應該看到,有的上市公司隨意停牌的目的在於避險和逐利兩點,既可以避開短期內股票市場的劇烈波動,又能夠擡高市場預期。這樣的行為應該予以制裁。

其實,滬深兩家交易所也早已註意到了“停牌釘子戶”的問題。2016年5月,滬深交易所發布了停複牌新規。對於上市公司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個月。對於連續籌劃重組的,上交所停牌不超過5個月,深交所停牌不超過6個月。至於籌劃非公開發行的,原則上停牌不超過1個月。籌劃重大合同、控制權變更、對外投資等事項,原則上停牌不超過10個交易日。

可是上述新規實施兩年了,為什麽還存在像*ST新億這樣長期停牌的公司呢?筆者認為這里面恐怕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新規的規定是否過於“原則”;二是執行新規的力度還有待加強。

這一點,內地交易所應該向港交所學習。5月25日,港交所發布了新修訂的《上市規則》,其中規定:未來對於連續停牌18個月的證券,港交所可以對其進行摘牌。據悉新規將在8月1日開始實施。

港交所新的《上市規則》還溯及既往:截至新《上市規則》生效當日已連續停牌長達12個月及以上的,18個月的摘牌倒計時將從生效日期前6個月開始計算,也就是說,這類長期停牌公司,如果不抓緊複牌的話,在新規生效後的12個月後,就會被摘牌、取消上市地位。

國內A股市場應該怎麽對待“停牌釘子戶”?其實很簡單,就是借鑒成熟資本市場的經驗,在退市條款中增加停牌剛性指標,用法律法規約束上市公司停牌時間過長的問題。同時,還應建立申請停牌的管理細則,對停牌中的行為進行監督,對不規範甚至長期惡意停牌進行嚴厲處罰。

總之,A 股市場需要盡快拔掉“停牌釘子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243

中報眼 | 半年營收不夠北上廣深買套房,重組“釘子戶”群興玩具何處去?

即使今年上半年扭虧為盈,但是微薄的凈利潤逾7成來自於理財收益,轉型中的群興玩具(002575.SZ)很難說基本面有多大的轉變。

7月26日,群興玩具發布中報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10.99萬元,凈利潤368.29萬元。這樣的營收水平是公司上市以來最少的半年,不要說盈利,就是一千萬不到的總營收,也已經很難在當下北上廣深買一套像樣一點的房子了。市場人士認為,相較2017年以前公司未轉型時半年億元級別營收和千萬元級別的凈利潤,目前這個中報還看不出來轉機。

目前群興玩具已轉型玩具渠道經營業務(電商模式),但尚未有較大起色。通過並購重組尋找第二主業成為該公司的另一出路,但是曾進行的4次重組接連失利,其中一次是控股股東擬轉讓控股權。群興玩具的重組轉型之路仍在持續,不過在外界看來,該公司越來越趨向“凈殼”。

轉型反陷窘境

根據中報,群興玩具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10.99萬元,同比下降83.11%。這是群興玩具2011年上市以來,上半年營收最少的一年,也是同比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

在2011年上半年~2016年上半年,營收金額均在億元級別,2017年同期開始降至5000萬元左右,但如今滑坡至千萬元以下。不爭的事實是,該公司自上市第二年也就是2012年中報開始至今,每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均同比處於下滑狀態。

凈利潤方面,群興玩具今年上半年368.29萬元的凈利潤,在去年同期虧損1270.18萬元的低基數情況下,創出同比129%的增幅,實現扭虧為盈。該公司2012年中報~2017年中報的凈利潤則均同比處於下滑狀態。

然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只有96.29萬元,就是說上述368.29萬的凈利潤中有272萬元來自於非經常性收益,這些收益主要來自於理財投資收益。雖然群興玩具2018年上半年實現玩具渠道經營收入880.89萬元(占總營收的96.70%),營業利潤368.29萬元,但是該公司當期營業成本就有795.56萬元。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78.53萬元。

作為一家創立於1996年的老牌玩具企業,如今經營業務為何“造血”如此貧瘠?回顧該公司2011年4月份上市以來的業績情況,前兩年營業收入均在5億元左右,且同比保持微增,但是2013年開始,營收不斷下滑,2017年度營收同比下滑逾7成,由億元級別降至5000萬元左右;凈利潤則是上市開始就同比持續下滑,僅有2015年度實現同比增長,但到2017年度同比驟減逾2倍,處於虧損狀態。

前期主營業務業績的持續下滑,讓群興玩具在2017年1月份走上了轉型之路,仍聚焦於玩具業務,但是逐步減少並退出了玩具生產業務,轉型玩具渠道經營業務。然而,該公司逐步減少玩具生產銷售業務之後,2017年一季度營收還有5300多萬,但到第二季度營收不到5萬元,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營業收入甚至均為0元。

轉型後,在業績驟降的同時,群興玩具2017年的在職員工數量也大幅減少。該公司2017年度報告顯示,在職員工僅有26人,而2015年末和2016年末的員工數量分別為779人和455人。上述26名在職員工中,領取薪酬的為24人,而且僅有3人為銷售人員,其余為財務人員5人、行政人員18人,技術及生產人員均為零。

今年以來,群興玩具的玩具渠道經營業務雖有了收入,但是尚屬微薄。該公司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300萬元~450萬元之間,主要原因在於調整發展戰略後,相關營收、費用大幅減少,同時理財投資收益增加所致。

這意味著群興玩具轉型後的業務仍未有起色。在今年7月份,該公司又調整方向,“慎重推進向玩具渠道經營轉型的同時,將玩具主業升級轉型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心適時調整到與玩具主業具有協同衍生效應、能夠快速促進玩具主業產生效益的幼兒園資產收購和運營上。”

重組“釘子戶”

通過並購重組拓展第二主業,成為群興玩具想要改變當前經營困境的另一個途徑。然而,該公司曾嘗試過4次重組,擬跨界手遊、核電軍工、新能源汽車等風口行業,但均以失敗告終。

“在能源、環保、軍工、數據、互聯網、醫療、 教育、高端裝備制造等各行業、各領域尋求商業模式清晰、發展方向穩定、盈利趨勢明顯的投資機會和資產收購機會,加快第二主業拓展。”群興玩具在2018年中報中如是稱。

然而,群興玩具的跨界重組從2014年就開始了。2014年7月份,該公司公告稱,擬以14.4億元(溢價20.3倍)收購星創互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創互聯”)100%股權。但到2015年2月份,證監會以星創互聯未來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而不予核準該重組。

4個月後的2015年6月份,群興玩具又開始了第二輪重大資產重組,這次擬跨界核電軍工專用設備領域。當年12月份,該公司宣布,擬以16億元全資收購四川三洲川化機核能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但最終被標的股東之一中核集團喊停,原因是“交易時機不成熟”。

2017年2月份,群興玩具拋出並購重組第三彈,轉向新能源汽車領域,擬通過發行股份方式以29億元浙江時空能源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群興玩具解釋這次重組終止的原因是,因資本市場環境較項目籌劃之初已發生較大變化且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重組雙方就核心條款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連續三次重組失利之後,群興玩具控股股東廣東群興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群興投資”)萌生退意。群興玩具在2017年12月底公告稱,群興投資正在籌劃股權轉讓事項。根據群興玩具今年4月份的公告,群興投資擬將1.4億股轉讓給貴州開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轉讓成功後,將導致實際控制人變更,但最終這一借殼重組的方案未能獲得受讓方的批準。

“後續在符合法規制度的前提下,不排除通過借殼上市確立公司新的主業。”在今年4月24日召開的2017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上,群興玩具總經理、董秘、財務總監朱小艷如是稱。

群興玩具董事長紀曉文也同時稱,“繼續需求優質資產、優質企業的並購重組以實現公司第二主業的拓展。”

而群興玩具多次重組失利且均奔向風口行業,未來計劃重組的領域也沒有專攻的方向,這讓市場人士質疑,該公司的並購重組或許更多意在概念炒作,也越來越趨向“凈殼”的方向發展。

目前,群興玩具仍在實施出售廣東粵科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下稱“粵科租賃”)20%股權一事,該股權評估值為1.5209億元(截至2017年6月30日)。此事開始於2017年9月份,到2018年1月份公開有一家企業有意向受讓,截至今年4月份24日各方尚未達成一致意見,如今也未有相關進展動態。

值得註意的是,粵科租賃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426.53萬元,權益法下確認的投資收益為718.07萬元;2017年度這一投資收益為1128.36萬元。在主營業務難“造血”的情況下,群興玩具為何要將能夠大幅增厚業績的資產出售?

對於群興玩具轉型和並購重組中的疑問,第一財經嘗試聯系該公司,但電話未獲接聽。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向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593

利舞臺「釘子戶」反勝希慎

1 : GS(14)@2013-05-04 12:31:1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503/news/ec_gha1.htm




湯家在「逆權侵佔」原審敗訴,但內裡的櫃桶、碌架脇、熱水爐等家具原封不動,牆壁寫有「非法進入……報警嚴辦」字句。(盧翊銘攝)



早年湯華佐(圖)的父母在利舞臺旁經營士多,而他則經營裝修公司。(資料圖片)



希慎:尊重判決 研究判辭

利舞臺廣場業主希慎興業的發言人昨表示尊重法庭判決,回應會否上訴時稱律師正研究判辭,暫未有下一步行動;發言人強調按現有判決,「釘子戶」湯華佐重獲利舞臺後方接通勿地臣街及波斯富街小巷的小部分地權,亦不影響利舞臺的運作。

根據上訴庭判辭,上訴人湯華佐、湯華喜及湯母林暹貞,上訴後獲得勿地臣街入口一段直路小巷兩旁,各一塊狹窄土地的業權,其中一塊緊貼利舞臺廣場,小巷中央位置則不屬湯家。2009年底湯家原審敗訴需要遷離,但記者昨日現場所見,脇架、碗碟、花灑以至神䒷等一直橫放在該處,外面則圍覑木板,又搭起數個紅色帳篷遮蔽。

木板帳篷遮蔽上訴人被指時有出現

附近一家越式餐廳的管工馮小姐表示,湯華佐不時出現,雜物亦一直放在該處,沒有阻礙通道,無人反對或對他們逼遷。去年初利舞臺大裝修,湯家才築起圍板及帳篷包圍雜物,其中一塊木板設有門鎖以供出入。馮指湯母每一兩個星期就內進拜神,3天前便碰見湯母及湯華佐。

馮小姐又說,餐廳有一渠口位處圍板內,每到通渠時均要致電湯華佐開門,但湯的電話昨一直關機。記者昨致電湯華佐的手機,一度接通但無人接聽。

上訴庭法官張澤祐的判辭指出,原審時不論湯家的證供,或利舞臺一方證人,均指出湯華佐的父母自1970年代中期,已在小巷兩旁經營士多和水族館,晚上放木板封閉舖面,由此顯示湯家意在獨佔該兩處的擁有權。他們佔用該處逾20年,已逆權侵佔該兩小片土地。

香港置業工商舖助理營業董事簡元鎧表示,銅鑼灣一帶商舖租金每平方呎約400元,羅素街一帶舖位呎價達800至1000元。簡指勿地臣街的店舖越靠近羅素街(面向時代廣場),租金愈貴,但亦視乎舖面面向何方。面向大街的店舖租金,當然比面向小巷昂貴。勿地臣街一藥房老闆表示每月租金30萬元,士多小店早被趕絕。

【案件編號﹕CACV279/09】
2 : 鉛筆小生(8153)@2013-05-04 12:46:36

或者去東涌種樹都得
3 : greatsoup38(830)@2013-05-04 17:38:4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03/18247373
【本報訊】銅鑼灣利舞臺廣場旁的寮屋戶主,聲稱「逆權侵佔」利舞臺後巷土地,經多年與大業主「抗爭」,昨獲上訴庭裁定,可取得多年前霸佔的部份土地業權,令戶主一家頓時躋身銅鑼灣黃金地段業主。大業主希慎興業表示,會詳細研究判詞才決定是否上訴。
佔地近50年



涉案寮屋於利舞臺廣場後,連接波斯富街與勿地臣街的一條L形巷內。上訴人湯華佐、湯華喜兄弟、其母林暹貞等獲判的土地面積估計約有30平方呎。
原告利舞臺物業有限公司於2003年入稟興訟,欲將一直佔用該處的湯氏趕走,但湯氏母子指湯父早於1961年已於該處建屋居住和經營士多生意,佔用土地近50年,反要求逆權侵佔。
原審法官認為湯氏最初無阻止行人經過巷道,自03年訴訟始才封路自用,由當時起計未符合連續佔用20年的逆權侵佔法定要求,故判湯氏敗訴。但上訴庭昨認為,湯氏當年佔用近勿地臣街經營生意的巷口兩邊位置,晚上以物件圍起,屬「逆權侵佔」,故判湯氏上訴部份得直,可享該兩處土地業權。
律師梁永鏗指,「新業主」可即時向土地註冊處登記判詞內容,可即時出租或出售土地,但買家有風險,因案件可能上訴。
案件編號:CACV279/09
4 : 龍生(798)@2013-05-08 01:01:46

人地當年好心俾佢擺...

而家就反咬人一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696

國策透視:萬科成阻入摩釘子戶

1 : GS(14)@2016-06-06 03:00:31

A股衝刺MSCI如火如荼,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周五發佈文件,約束上市公司不得再隨意停牌,被指是移開被納入MSCI指數的最大障礙,熱錢不斷湧入A股ETF和滬股通炒「入摩」概念。但A股最大停牌的釘子戶萬科(2202),翌日就發公告指繼續停牌,令措施流於空文。去年寶能集團狙擊萬科管理層,在增持A股達24%成為第一大股東,即將突破30%控股權之際,萬科在12月18日以策劃重組資產名義,突然宣佈停牌,其後H股在今年1月6日復牌,A股則停牌至今。內地新文件指,重組資產停牌最多只能3個月,即使延期亦合計不能超過5個月,而且是由原本停牌時間計算。對於濫用停牌機制,拖延復牌,交易所會採取紀律措施。但萬科有國資撐腰,又是深圳最大上市公司,深交所明顯牙力不足。事實上,萬科H股早已復牌,意味以香港標準,其長期停牌理由不獲接受,但萬科在深圳主場就可以話晒事。去年股災時,不少A股大股東面臨質押股票斬倉,惟有停牌避跌,卻令基金在面臨贖回時無法出貨。萬科長期停牌,意圖拖冧其稱為「野蠻人」的寶能,亦是濫用停牌,逼使基金坐貨。如果萬科可以任意長期停牌,新文件的效果,還是會令外界存疑。



黃尹華
http://facebook.com/decodepolicy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2/196370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8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