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投與印尼最大動力煤生產商達成13億美元債轉股協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9367

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公司週三同意,把印尼Bumi Resources所欠的13億美元債務轉成對該公司及幾家下屬企業的股權。

Bumi Resources在一份聲明中稱,所欠中投的13億美元貸款將置換成以下資產:Bumi Resources對子公司Bumi Resources Mineral持股中的42%股權,對Kaltim Prima Coal、Indocoal Resources和Indocoal Kaltim Resources持股中19%的股權,以及1.5億美元的Bumi Resources新股。利息等餘下債務將以市場價格轉換成三年期貸款。

Bumi Resources表示,目前正在尋求必要的審批,預計將在年底完成交易。

Bumi Resources 2009年從中投獲取的19億美元貸款,其中6億美元已在2011年歸還。Bumi Resources是印尼最大的動力煤生產商,也是全球三大動力煤出口商之一。

而據路透援引知情人士,因Bumi Resources財務狀況惡化,此前中投一直不願同意債轉股。

除與印尼Bumi Resources達成的債轉股協議外,今年9月下旬,中投與俄羅斯鉀肥巨頭、倫敦上市公司Uralkali也達成了債轉股協議,將持有該公司12.5%的股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696

摩根大通與FHFA達成40億美元和解協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0489

多家媒體週五援引知情人士稱,摩根大通與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達成了40億美元臨時性協議,就該行不當銷售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達成和解。

這一金額少於市場預期,FHFA此前要求摩根大通支付60億美元。

知情人士稱,摩根大通與FHFA達成的協議將被包括在一個更廣泛的協議內。而如果摩根大通不能就按揭債券銷售達成全球性和解協議,其將尋求與FHFA等機構單獨達成協議。

《華爾街日報》最先報導了上述消息。

摩根大通在美國和海外面臨一系列調查,包括去年造成巨虧的「倫敦鯨」事件,以及該行在亞洲的僱傭策略。上月,摩根大通剛剛與監管機構就「倫敦鯨」事件達成和解,同意支付9.2億美元的罰金。

此外,上月曾有知情人士指出,摩根大通已在與美國州和聯邦機構討論一筆金額達110億美元的和解協議,以了結所有抵押貸款相關的指控和調查,其中包括加尼福利亞檢察官對其展開的刑事調查。知情人士還稱,FHFA對摩根大通的指控是其中最古老的一起。

FHFA在2011年對摩根大通及其他17家銀行提出起訴,指控它們在出售MBS時誤導房利美和房地美,並未告知所售MBS的真實質量。

摩根大通本週公佈的財報顯示,其在第三季度出現了罕見的季度虧損,而這主要是因該公司第三季度出現了高達91.5億美元的訴訟費用支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154

摩根大通與美國司法部達成130億美元臨時協議 但刑事調查還將繼續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0505

摩根大通週六已經達成臨時性協議,將向美國司法部等聯邦機構支付130億美元罰金,和解政府對摩根大通在金融危機前向投資者出售不良按揭貸款的調查。

130億美元將是美國政府與企業和解的歷史最高罰金。參與和解的聯邦機構包括美國司法部、聯邦住房金融局,和紐約州總檢察長等。

這起和解協議的具體條款仍在協商之中。它將解決摩根大通所有的民事抵押訴訟。但聯邦政府還將繼續對該銀行展開刑事調查。在最終的和解協議中,摩根大通很可能會就對一些涉案個人的刑事調查展開合作。

美國各大媒體均報導了130億美元的臨時性和解協議。

週五摩根大通CEO戴蒙、摩根大通法律總顧問Steve Cutler,司法部長Eric Holder,司法部副部長Tony West召開了一次電話會議。他們的協議是在這場電話會議上達成的。

目前Culter和West還在就協議聲明繼續協商。在之前的的談判中,摩根大通一直希望和解協議中要確保不會再對摩根大通發起刑事訴訟,但在最後的幾天裡,戴蒙立場有所退步,同意和解並且不要這項內容。

這次和解的罰金比之前方案要高出20億美元。之前的談判內容是,摩根大通支付70億美元現金,同時提供40億美元的消費者救濟。即便戴蒙曾親自前往華盛頓與Holder見面,這個方案也沒有成功。

週五,摩根大通先與FHFA達成40億美元和解協議。然後談判繼續,直到達成130億美元的聯邦和州政府的和解。

紐約州總檢察長Eric Schneiderman去年起訴摩根大通,聲稱摩根大通收購的貝爾斯登曾經誤導MBS買家。而FHFA在2011年曾對11家銀行發起訴訟,其中包括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上週減記了92億美元訴訟費用,主要源自摩根大通2008年收購的兩家公司導致的訴訟。這兩家公司是貝爾斯登和華盛頓互惠銀行。

摩根大通上週還準備了230億美元法律準備金,並稱可能還會再有57億美元的損失。如果所有法律費用加起來,將相當於摩根大通六個季度的總利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422

摩根大通與機構投資者達成45億美元MBS不當銷售和解協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3852

摩根大通與機構投資者達成和解協議,同意以45億美元解決金融危機前的MBS不當銷售問題。

其中,機構投資者包括貝萊德(BlackRock)、PIMCO等巨頭公司,此前,這些機構還獲得了85億美元來自美國銀行的MBS和解款項。

本次與摩根大通的和解過程中,最初機構投資者要求57.5億美元的賠償金,但最終的和解金額為45億美元。

此前,機構投資者稱,摩根大通、貝爾斯登以及華盛頓互惠銀行在2005年至2008年期間所發行的債券具有不當銷售操作。摩根大通於2008年收購了貝爾斯登銀行和華盛頓互惠銀行的銀行運營業務。

但這一次協議中得到和解的部分並不包括華盛頓互惠銀行當時所發行的債券。

此次新達成的協議意味著,摩根大通在最近MBS相關的一系列指控中面臨總額近200億美元的和解費用。

今年10月,摩根大通同意與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家公司和解,這需要支付51億美元的費用,而在與美國司法部門的和解協議中,摩根大通可能需要支付90億美元的新增罰款。

目前,這份週五達成的協議還需要經過一些監管上述債券的信託機構以及法院的批准,這裡說的機構包括紐約梅隆銀行,負責在明年1月15日之前審查相關債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94

中移動與蘋果達成協議 明年1月17日起售iPhone5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9313

中國移動(中移動)上週日與蘋果公司達成長期協議,正式引入iPhone,將於明年1月17日分別在中國內地的移動營業廳和 Apple零售店正式發售 iPhone 5s 和 iPhone 5c,兩款產品的具體價格將不久後公佈。

中移動宣佈,從本週三(12月25日)開始,中移動官方網站(www.10086.cn)和客服熱線10086接受用戶對上述iPhone產品的預訂。中移動版iPhone 支持所有主流無線網絡標準,不但適用於 4G TD-LTE網絡,也支持現有的3G TD-SCDMA網絡。

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稱:

中國是蘋果極為重要的市場,與中移動的合作讓我們有機會將 iPhone 帶給全球最大網絡覆蓋下的用戶。

中國的 iPhone 用戶群十分活躍,並正在迅速壯大,我們希望將 iPhone 帶到每一位渴望擁有它的中國移動用戶手中,來迎接春節!

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稱:

我們知道,有很多中移動的在網用戶和潛在用戶,一直熱切期盼能享受到中移動優質網絡和蘋果優質終端帶來的雙重美好體驗。

我們非常欣喜這次雙方合作推出的iPhone,將支持中國移動的4G(TD-LTE)網絡和3G(TD-SCDMA)網絡,讓用戶能享受到我們的高速網絡服務。

中移動國內的競爭對手中國聯通從2009年開始銷售iPhone手機,另一家中國大陸主要運營商中國電信也從2012年開始銷售iPhone。

這兩家運營商採用的是與中移動不同的3G技術,但它們的用戶數量均無法與中移動相比。

中移動大約四分之一的用戶在使用其3G網絡,其餘則仍在使用速度較慢的2G網絡。

本月初,中國工信部向中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正式發放了第四代移動通信業務牌照(4G牌照),中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家均獲得TD-LTE牌照。

國內三大運營商拿到了啟動4G商用的資格,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實現4G業務的正式商用,運營商部署4G相關工作的腳步也將因此而加快。 

本月初,華爾街日報爆出蘋果與中移動已簽署協議。

當時華爾街分析師預計,協議出售中移動版iPhone第一年,iPhone銷量將增加2000-2400萬部,蘋果2014年每股收益將增加2-4美元。

中移動曾希望成為第一個將iPhone引入中國的運營商,甚至已經與蘋果討論到iPhone的入華細節,2009年一度走到合作邊緣。

但中移動需要iPhone支持中移動的3G技術TD-SCDMA,當時TD-SCDMA產業鏈並不成熟,蘋果時任最高領導者喬布斯也並不看好TD-SCDMA,最終導致合作在那年年初陷入僵局。

反倒是中國聯通後發先至,同年8月28日與蘋果簽署合作協議,引入WCDMA版iPhone 3GS。

2010年,中移動前任董事長王建宙曾與喬布斯有過多次交流,希望蘋果能加快支持中移動。最終,喬布斯答應中移動,蘋果將推出TD-LTE的iPhone,但他也同時表示,不會單獨推出支持TD-SCDMA的版本。

2012年3月,喬布斯去世後,接任蘋果CEO的蒂姆·庫克造訪中國,並與中移動總裁李躍會面。

此時,中國決策層已下定決心全力扶持TD-LTE。

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以及TD-LTE的加速成熟也推動了蘋果與中移動的談判。

業內人士透露,這期間談判險些因為CSFB網絡相關的技術細節再度流產。

因為iPhone 5、5S和5C雖然都能支持TD-LTE,但只支持CSFB,不支持中移動前期網絡採用的雙待。

而如果要將現有網絡改造為CSFB,用戶的通話時延將受到影響。最關鍵的是,中移動至少需要花費接近人民幣200億元改造網絡。

最終,通過與蘋果、三星等終端廠商的技術合作,中移動解決了矛盾。

在終端技術配合下,網絡改造成本大幅壓縮,控制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通話時延問題也得以緩解。

中移動與蘋果的合作終於瓜熟蒂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791

聯想確認與谷歌達成29億美元協議收購摩托羅拉移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4675

更新:聯想宣布與谷歌達成29.1億美元的協議,收購谷歌旗下摩托羅拉移動智能手機業務。谷歌將繼續持有摩托羅拉移動大部分專利組合,聯想會獲得相關專利組合的授權許可證。聯想支付給谷歌6.6億美元現金、7.5億美元股票、15億美元三年期本票。 周三,據路透社報道,知情人士稱,聯想即將與谷歌達成近30億美元的協議,收購谷歌旗下摩托羅拉手機業務部門。 知情人士稱,當前聯想與谷歌的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本次交易過程中,瑞信是聯想的財務顧問,Lazard是谷歌的財務顧問。 摩托羅拉手機業務部門生產Moto X和Moto G等智能手機,也擁有一些專利。出售摩托羅拉手機業務部門,標誌著谷歌結束了短暫的移動設備制造業務。2012年,谷歌以125億美元收購了摩托羅拉手機業務,這是其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收購,但一直未能改變手機業務虧損的命運。 知情人士還透露,聯想將通過現金、股票和延期付款等方式向谷歌支付收購款項。 目前尚不清楚本次收購是否會吸引監管機構的註意。去年12月,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的報告中指出,2012年以來,中國企業在收購過程中,通常面臨較美國企業更為嚴格的監管審查。 這是近期聯想第二筆大規模收購。上周,聯想集團公告確認以23億美元現金收購IBM低端服務器業務,達成的收購包含X86伺服器硬件及與維護服務業務相關的若幹項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473

剛性兌付再現:聯盛重組達成共識 高收益信托再次獲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876

債權人已經就深陷債務泥潭的山西聯盛能源有限公司(下簡稱聯盛能源)的重組達成共識,由國開行牽頭聯合三家地方企業向該公司額外提供50億元人民幣投資,以避免債務違約。 本周一(2月17日)聯盛能源重組各方召開會議,國開行山西分行等聯盛集團債權人、山西大土河煤焦集團等擔保人、聯盛集團實際控制人邢利斌,在《山西聯盛集團戰略重組指引》框架下,就聯盛集團資產、股權、債務重組、引入戰略投資等方面達成基本共識。聯盛集團債務重組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將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快進入重組實施階段。 2013年11月29日,負債280億元人民幣的聯盛能源向柳林縣法院提出重整申請後,在金融市場引起震動,債權金融機構和擔保企業反映強烈。其中6家信托公司總計向聯盛能源提供了約50億元人民幣的貸款,但最終的債權人是從這些信托公司購買以那些貸款為基礎的高收益投資產品的富裕投資者。 聯盛能源最大的債權人是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截止去年10月,聯盛能源欠國開行45億元人民幣。作為主要債權人,國開行在聯盛能源重組談判中占據主導地位。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山西省3家未透露名稱的本地企業將向聯盛能源投資30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國開行將向該公司進一步提供20億元人民幣貸款以換取50%的股份。該計劃將給予聯盛能源6年重組時間,並將優先兌付陸續到期的理財產品。 新華社報道稱,聯盛能源逾90%的債權人已同意重組方案,還有少數金融機構提出不同意見。 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上述資金將優先償還到期集合信托計劃;其他銀行貸款、單一信托計劃等債務延期償還,利率一定幅度下調;另外,2014年銀行貸款停息一年,待明年企業正常運轉產生盈利後開始還本付息。 本周三(2月19日)吉林信托將有1億元涉及聯盛事件的信托產品到期,華爾街日報援引投資者消息稱,此前該理財產品已經有7.64億元都無法按時兌付了。 本次重組協議實際上等於政府為影子銀行產品托底,將連勝能源壞賬納入中國各銀行以及其他向該公司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包括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賬目上。這是中國政府及其金融機構在不到1個月時間里,第二次救助影子銀行產品。 許多分析師都認為,中國應允許信托產品違約,讓投資者認識到高收益投資的風險,以便市場更好的對風險進行定價。 今年1月,在政府牽頭下,中誠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發行的誠至金開項目30億兌付風波涉險過關,全額兌付本金,但第三年剩余部分7.2%利息不兌付。 據中信證券數據,2014年,近150億煤礦類信托產品到期,煤礦類信托再次迎來集中兌付期,礦業信托風險仍然高企。 聯盛集團董事長邢利斌在國內為公眾所知是因為其女兒2012年的婚禮被國內媒體廣泛報道。這場在海南三亞舉行的婚禮邀請了中國多位明星演出。但邢利斌否認了有關他為女兒婚禮花費人民幣7000萬元的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19

在家工作易懶散 達成率一百分可能嗎?

2014-02-17  TCW
 
 

 

近日一個週末下午,台中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舉辦一場簽書會,主辦單位沒料到,四百人座的會議廳迅速爆滿,還得臨時加開場地應急。

這是財經部落客黃國華為新書《東京B級美食》所舉辦的首場簽書會。對照當天七百多人出席的熱鬧場面,其實先前在他部落格及臉書上,公開表示捧場的,只有六位。

「我的讀友絕大部分是深海魚……,潛得很深,」黃國華說。

粉絲的力量讓不仰賴傳統媒體宣傳的他,新書一出版就衝上博客來暢銷書排行榜冠軍,此外,經營八年的部落格,至今也維持每天破萬的瀏覽人次。從深耕財經領域到跨界成為旅遊休閒作家,他在部落格上跟讀友們約定好,一年後會有更精彩的作品問世。

三十五歲離開職場,擺脫證券商「朝五晚九」的操盤人生,他不僅把「創作寫書」當成企業般經營,對自己的部落格「總幹事耕讀筆記」也相當用心維護。

「但用心維護並不是就要時常『黏』在網路上」他說。

部落格開始第一年,他處於摸索階段,那時很多讀友習慣在他部落格或臉書上留言,希望「總幹事」即時解答財經或是投資相關的問題。

那時候,他花很多時間一一回應,但很快他就發現,這樣的模式幾乎佔去他每天二到三小時,時間變得很零碎,他自忖:「這不是一個可長可久的辦法」。

不做即時回應,深耕書評維繫網友

「讀友的問題五花八門,有時候太針對性,有時候回答了A的問題,結果其他讀友會從我給A的回答當中,衍生更多問題,這樣每天光是讀友問題就有好幾百個,就算把時間都拿來回答,也會讓我動彈不得。」他回憶。

於是黃國華開始減少上網的時間,並且降低回答頻率,不再一一回覆。但如果大多數讀友都提出類似的疑問時,他則會選擇在那幾天,寫一篇相關的文章放上部落格,讓大家觀念更清楚。

一段時間後,他發現雖然不直接回答讀友的提問,但瀏覽人次不減反增。

他也發現,他的讀友並不是常常掛在網路上的年輕人,反而是一群「年齡層二十五歲以上」、「不常掛在網路上」,但是對於財經知識求知若渴的「新網民」。

他不上電視、不當名嘴,部落格卻可以維持高人氣,關鍵就在,他管理了多數網友的期待。他把時間放在多數網友共同的問題上,一次深入回答,但不做即時、零碎的回應,反而得到「深海魚型」的網友支持,這也是為什麼當天到簽書會現場的人數,遠超過網路報名人數原因。

現在,他每天利用搭捷運、坐公車的時間看臉書,兩天看一次部落格,省下黏網的時間,讓他有更多時間做中長期佈局。每天,他除了兩小時研究財經資訊、兩小時寫作外,也維持「每天三小時看書,三天看一本書(非財經),」的習慣。看書不只為了自己,也跟讀友分享,五年來,他已寫了八百多篇的書評。

除了與讀友們維持有默契的互動之外,每年黃國華也會在元旦過後,空下三到四天,思考新一年計畫,把一整年的行事曆排好,重要事項公佈在部落格上,與讀友相約,一起共同完成。

「我的原則是:可預定的工作,一年的開始就會排定,臨時有新的事情進來,就以不更動原先計畫的大原則下,把新事項放進空檔裡。」黃國華這樣說。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自己就是自己的老闆,行事曆的重點不在於排得有多周延,而在於本身有多少執行力,「凡事不拖過今天」、「先求有、再求好」是他落實執行力的原則。

留兩天「空白日」,補齊遭延誤進度

如果發現隔天的事情太多,黃國華會要求自己超前進度。甚至每晚就寢前,若看見今天行事曆上的事情沒做完,他會做完才去睡。

「就算當天的靈感很差,但我已經規定這一天自己的新書進度要寫一千字,我就是會把一千字先寫好,之後等精神較好、比較有靈感時再調整。」

黃國華要求自己,行事曆中計畫的事「只能提前不能延後」,因此若是突然有臨時要事,恐耽誤到隔天行事曆規畫的進度,他會把隔天的工作往前挪。他不追求完美,因為他認為大部分的事情都有補救修正的機會。當然,他也懂得適度拒絕他人不必要的邀約,以避免自己的時間被突如其來的臨時邀請和請託破局。這些原則,讓他每年行事曆,能有九成以上的高達成率。

當然,行事曆的排定也非硬邦邦的一塊鐵板,為提高達成率,他每月空出兩到三天,做為「空白日」,以防碰到不可抗力因素延誤計畫時,還可利用這兩、三天來補,避免因進度一再落後,最後放棄整個計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81

獨家:騰訊將入手優土20%股權 已達成投資意向

http://tech.163.com/14/0326/10/9O8P6P6D000915BF.html

網易科技獨家從接近優酷土豆的人士獲悉,騰訊與優酷土豆已達成投資意向,騰訊將以投資形式入股優酷土豆。騰訊將付出不低於3億美元現金以及騰訊視頻,以此獲取優酷土豆20%左右的股權。三個不同渠道的消息來源都向網易科技證實了騰訊和優酷土豆的投資意向已達成。

接近優酷土豆的人士同時透露,騰訊視頻是否更名甚至是否保留尚且不得而知,但平台保留然後更名的可能性較大,雙方或將於本月底宣佈這一消息。

騰訊將入股優酷土豆的消息早在2月有所傳聞,但當時雙方否認該消息。網易科技記者上週末向騰訊和優酷土豆相關人士求證時,也給予否認。

騰訊繼續「搜狗」模式

如果關於優土的消息一切屬實,那麼騰訊或許將繼續在更多的領域複製「入股搜狗模式」。

3月10日,騰訊收購了京東上市前15%股份,並將旗下QQ網購和C2C平台拍拍網「嫁」給了京東,改寫了電商格局。這一模式與此前騰訊入股搜狗的模式如出一轍。京東之前,騰訊還戰略入股大眾點評20%。這些大手筆資本動作出擊迅速,同時也把騰訊的市值不斷推向新高。

騰訊以往的擴展策略基本傾向於全資收購和絕對控制。但從「入股搜狗」開始,一些事情在悄然改變。

彼時,搜狗作為媒體眼中的「移動互聯網最大變量」,先後與百度、360傳出緋聞,無論是哪個結果都能讓行業為之巨變。而結果是騰訊勝出,這是因為騰訊開出了「獨立運營+搜搜(不進行同業競爭)+資源支持」頗有誠意的條件,外加4.48億美金。正是從其他巨頭中的虎口奪食,讓騰訊得到了寶貴的經驗,從接下來的多起資本運作看,搜狗的模式正在快速的複製。相比之下,這一模式更讓合作方接受而不是抗拒或牴觸,代價也更小。

從目前發生的幾期起入股來看,騰訊的投資模式有以下幾大特點:

1、主要面向成熟的垂直領域領先企業,不全額收購,但是佔據具有戰略意義的股份;

2、在收購後依然讓被收購方保持獨立運營;

3、將騰訊自身減重,把非核心業務併入對方體系,在宣告不進行同業競爭的同時節省現金;

4、更多關注平台,為盟友提供資源支持。

這些模式當然會更多的吸引那些正在謀求發展的中型企業,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可以依靠騰訊的資源繼續發展。在騰訊今年接連入股大眾點評和京東後,視頻領域的老大優酷土豆被認為是下一個入股目標。分析人士認為,騰訊開始進行聯邦方式的佈局---「自己做不到第一的業務扔掉,入股行業中老大老二」,這一思路從搜狗、京東,將繼續延續。騰訊視頻一直燒錢,做不到視頻行業的前三名,嫁出去改為入股行業老大,無失為好棋。

在騰訊入股傳聞之前,曾有阿里、騰訊、360爭奪投資優土的傳聞。騰訊如果拿下優酷,對阿里無疑又是一記重拳。

優土需靠山

如果此次入股最後優土和騰訊視頻合併,將成為視頻行業的第三大併購案,排在前面的為2011年優酷收購土豆、2013年百度收購PPS與愛奇藝合併。此次併購後,視頻格局又將產生變動,騰訊鬆綁邊緣業務,優土得到現金+騰訊視頻,對優土和騰訊而言,都是一筆好買賣。

但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大手筆收購了土豆之後的優酷為什麼還要繼續整合騰訊視頻?不算缺錢的優酷土豆為什麼要接受騰訊的入資?

首先在行業大背景下,優土已經感受到愛奇藝與PPS合併所帶來的震懾力,此前收購的土豆整合也不算太好,土豆已經從第二大視頻網站淪落為前五位置都無法保持。

根據最新的2014年2月艾瑞IUT和2014年1月艾瑞MUT數據顯示:在PC端,優土與騰訊視頻的月度用戶重合度為47.85%,去重之後,雙方的總用戶覆蓋將達到3.91億人,超過愛奇藝PPS的3.13億人;新優土的月度瀏覽時長將達到13.4億小時,超過愛奇藝PPS的11.6億小時。如優土與騰訊視頻合併後,優土將再次取得PC、移動視頻的雙領先,形成「毫無爭議」的行業第一。

而在行業大背景下,2013年開始,視頻已經徹底淪為富二代的遊戲,優土成為領先集團中唯一自力更生的選手。近一兩年來,受百度、騰訊、搜狐三大金主的包夾,也是優土尋求靠山的主要原因。而且騰訊還把持著微信、手Q等移動端的兩大大入口,若在移動大入口上給予優酷土豆位置,對優酷土豆而言是價值不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278

攜程、去哪兒雙方將合併 已經達成初步協議

http://stock.caijing.com.cn/2014-04-15/114098885.html
據21網報導,消息人士表示,攜程、去哪兒雙方已經達成初步協議,雙方將以100%換股的方式合併,換股比例為1:2。去哪兒或將退市,公司併入攜程。目前攜程市值70.4億美元,去哪兒市值32.8億美元,兩者合併就將會誕生新百億美元規模的公司。

   對此,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第一時間聯繫了去哪兒網創始人莊辰超,他表示,將在近日發佈聲明,做出回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1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