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小強捐入耳窿撩唔出強國戇男竟用殺蟲水

1 : GS(14)@2017-02-08 22:31:23

曱甴走入耳朵,怎麼辦?斷估,也不會用噴殺蟲水吧!四川成都卻有一名男子,在睡夢中忽然有隻曱甴鑽進耳朵,又痛又癢。他用盡方式,也沒法將曱甴弄出來,最後朝耳朵噴殺蟲水。曱甴死了,但他的耳朵卻被刺激得又紅又腫又癢,同曱甴鑽耳一樣難受。經歷了3天折磨,這名男子才到醫院求醫。何苦呢!60歲的事主李強,在大年初四晚上,正值香甜睡夢之時,耳道深處一陣刺痛將他驚醒。迷糊中的李強從床上坐了起來,幾分鐘後,他才驚覺原來是一隻曱甴鑽進他耳朵內。李強下意識地用手指伸進耳朵去掏,誰知曱甴越鑽越深,「那感覺,五味雜全。」李強趕緊起床,找出家裡的掏耳勺,結果他越挖,曱甴鑽得越深,耳朵就更加痛癢。隨後,李強又先後嘗試過其他工具,掏、鉗、拍,十八般武藝全部用上,無部無用。他突然忽發其想,找出一樽殺蟲水,往耳朵裡面噴。不一會兒,「小強」最終死在李強的耳道內。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殺蟲水將李強的耳道刺激得瘙癢紅腫。同時,李強的外耳道在各種工具的輪番挖掘下,亦被挖傷。上周五下午,飽受折磨的李強,終於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求診,耳鼻喉科主任王晉使用耳內鏡,僅僅一分鐘,便取出那隻長約8毫米的曱甴屍體。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晉表示,曱甴喜歡暖和,冬天容易往臥室裡跑;再加上,曱甴喜歡孔隙,而耳道分泌腺體有氣味,更是牠的最愛。王晉指,一旦懷疑異物進入耳道,千萬別掏別夾,往往適得其反;應立即去醫院由耳科醫生處理。若當下情況不允許立刻就醫,或因蟲蟻等物在耳道內活動難受,市民可先自行用清油浸死牠,再去醫院。「總之,蟲子進入耳朵後,它自己是出不來的,必須取出,否則可導致感染,甚至鼓膜穿孔。」《成都商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8/199217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971

【耳機陷阱】步姐中招失聰 入耳式60%音量就夠

1 : GS(14)@2017-06-11 16:09:43

濱崎步早於2008年已左耳失聰,今次來港大家又再討論,到底是否關入耳式耳機事?



早前濱崎步來港,重提自己於2008年已左耳失聰,引起大家討論,更有報道指很多歌手都愛戴入耳式耳機,因而令聽力受損。網上討論區亦有留言,說步姐事件教我們不要再用入耳式耳機。到底入耳式耳機比其他耳機傷耳,是否有根據?耳鼻喉科醫生陳鍵明認為,耳機款式並非導致失聰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說,會否損害聽力,關鍵在於聽多久和音量。」但醫生補充,理論上入耳式耳機會比其他耳機高風險,「同等音量,但由於入耳式耳機較其他耳機深入耳道,變相聲音接觸耳膜時其實更為大聲。」入耳式耳機形狀不一,加上每人的耳道大小亦不同,耳機未必能完全密封耳道隔音;相反,頭戴式耳機的設計包着耳朵,不管耳道的形狀,都比較能把外界噪音隔絕,相對上可以用較低音量。「當然,假如能度身訂造耳機,訂製適合個人耳窩形狀便最好不過。」他提醒大家使用入耳式耳機時,最好調至較低音量,以免傷害聽力。



耳鼻喉科醫生陳鍵明認為,耳機款式並非導致失聰的主要原因,反而關鍵在於聽多久和音量。

「60-60」原則有助護耳!聽音樂的音量不要超過最高輸出之60%(約60分貝),亦不能連續聽多於60分鐘,好讓耳朵充份休息。

選耳機要留意隔音和音質,隔音好,自然不需調太高音量。

聽力受損早期是暫時性的,病人會耳鳴和耳痛,嚴重者會失眠和頭痛。此時通常只要服用藥物,並讓耳朵休息即可復原。不過,一旦聽力已嚴重受損,復原的可能性則極微,「能否復原要看受損程度。有病人服用藥物也只能回復三至四成聽力,更壞者可能會永久失聰。」要享受音樂,也要懂得保護聽覺,有以下兩個建議:1.「60-60」原則音量越大、聽的時間越長,聽覺受損風險越大。在高於85分貝的環境中逗留8小時,聽覺就會受影響。一般人的交談音量約60分貝,港鐵車廂環境約為85分貝。醫生教路,使用耳機聽音樂,音量不要超過最高輸出音量的60%,即約60分貝。同時亦不能連續聽多於60分鐘,建議每聽一小時便要讓耳朵小休一會。2.慎選耳機陳醫生提醒,選耳機要留意隔音和音質。「阻隔了外來雜音,相對不用太高音量也聽得清楚。另,假如音質清晰,你就不用很大聲才聽見,當然就比較安全。」記者:黃凱婷攝影:周芝瑩、伍慶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1/200519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3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