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40歲前不買會後悔的5張保單 用小錢養出大保障


2013-07-08 TCW
 
 

 

40歲前不買會後悔的5張保單

用小錢養出大保障

保險商品五花八門,怎麼買也買不完。自己若沒有定見,很容易被保險業務員牽著鼻子走,付出高保費卻不一定買到該有的保障。

保險該怎麼想?怎麼算?怎麼買?才對自己最有利?

人生不同階段該有的保險都不一樣,每一階段都有一張一定要有的保單。

撰文‧方德琳 研究員‧辛曉昀十五年前,一場嚴重車禍,讓淑琪(化名)在床上整整躺三個多月。她回想:「一醒來,醫生宣布我骨盆都碎裂,這輩子只能坐輪椅了。」但她憑著宗教信仰,熬過兩年多漫長復健期,最後終於又站起來,醫生讚歎她的信念與勇氣,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毅力過人的淑琪說:「意外發生後,我找保險業務員,才發現原來自己只有壽險,所以沒有得到任何醫療理賠。」車禍讓她驚嚇到,因此下定決心,要買足保險做好保障,才能讓先生與兩個小孩無後顧之憂。

保費高到變負債 保險還買不完?

但沒想到,這個美意卻是另一場噩夢的開始。

當時,她與先生一起在高雄經營便利超商,「先生是原住民,個性很樂天,但不會想到要存錢。」車禍後她立刻加買醫療險與長期看護險,年付七萬六千多元。而業務員看到她有存錢需求,又建議她買儲蓄型保單,每年支出將近四十四萬元,單單保費,每一年就要付五十一萬五千元。

六年多前,便利超商所在商圈外移,淑琪店裡業績不斷下滑。二○○七年,全家年收入約七十二萬元,可是保費加上日常支出卻高達一○八萬元,在付不出保費下,業務員又建議她以保單借款,年利率高達六.九%,每年再付保險公司兩萬多元利息。

○八年,淑琪開始出現車禍後遺症,雙腳越來越無力,完全沒辦法搬運貨品。「醫生建議,一定要趕快換人工關節。」她跑去問保險員關於醫療相關費用,沒想到詢問後才知道,當初買的醫療險,已將車禍事故產生的後續醫療列為除外責任,所以這六萬到十萬元換關節的費用,完全得不到理賠。

處在崩潰邊緣的淑琪,最後只好求助理財顧問。經過全面健診後,顧問建議她降低保費、停扣或者解約,讓淑琪每年保費下降到四十二萬元,以維持她每年正常家庭收支平衡。

繳了幾年保費,最後白忙一場。淑琪很感嘆:「人家都是賭博亂花錢才欠債,我與先生辛辛苦苦工作,只想早點退休,為小孩存教育費,居然會因為存保險而欠債。」她搞不懂,自己在哪個環節走錯路,才一步一步走到保費高到自己快破產,而得不到任何保障的慘境。

別以為淑琪的經歷是個特例,事實上,很多保戶也付出高昂保費代價,卻沒把該有的保障補齊,他們沒有抓住先保障後投資儲蓄的優先順序,以至於該保沒保,完全弄錯重點。

保額只有標準的四五% 保費卻超支七成保險專家常建議,保額應該是年收入的十倍。若以台灣平均國民所得約六十萬元(兩萬美元)計算,平均保額應該是六百萬元左右。然而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一二年,每人平均壽險保額僅僅只有一四三萬元,即使加上意外險,兩者加起來的平均保額也只有二六四萬元而已。這個數字只有國人平均該有的四五%。

保額明顯不足,但台灣人花在保險的支出卻屢創新高,毫不手軟;去年,每人平均年保費支出首度破十萬元,達十.六二萬元。如果根據另一個「雙十原則」,也就是保費應該是年收入的十分之一,這個保費支出顯然又比六萬元(六百萬元的十分之一)多出快七成。

宏觀財務顧問平台總經理邱正弘觀察,這幾年,大家對保險意識提高,知道保險是理財不可或缺的一環,所以台灣人保費增加,投保率提高就不足為奇。「但只有保障觀念還不夠,如果沒有進一步了解正確的保險需求,反而容易被保險業務員牽著鼻子走,把預算花在刀背上而不是刀口。」他說。

會買保險的人總是基於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邱正弘說:「你會不會擔心未來老了常常要跑醫院,會嘛!所以買一張終身醫療險;你會不會擔心老了坐輪椅需要人看護,一定會嘛!那就買一張長期看護險吧!台灣的保險商品很多,如果保障意識很高,無限放大恐懼,保險商品怎麼買也買不完。」很多業務員抓住保戶恐懼的弱點,就能成功地多賣幾張保單。

有保障觀念固然很好,但千萬別讓未來的恐懼蒙蔽理性。所以,應先搞清楚什麼恐懼該保,什麼恐懼不該保。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助理教授彭金隆說:「引起的財務損失很大,大到自己完全無法負擔的事故才最需要保險。」就如同沒有人會保感冒一樣,因為感冒發生的財務損失很小,一般人用自己的錢來支應絕對不會形成負擔。

買保險原則︾ 保大不保小 保近不保遠從這個角度思考,很多人會將日額型醫療險買到三千元以上,萬一住院七天也不過給付二萬一千元,沒有太多補償。《平民保險王》暢銷作者劉鳳和說:「保險就是要一次賠大的才有用,一次只拿一點點小錢,不叫風險保障。」劉鳳和最推薦的三種險種,壽險、意外險與實支實付醫療險。「都是可以支付大額財務損失的險種。」他說。

「如果錢夠多,當然都可以買,但反過來說,錢多也就不需要保險了。」領有CFP(認證理財規畫顧問證照)的理財顧問師陳敏莉笑著說。她認為,在預算有限情況下,要以下一秒鐘會發生的風險為主,而不是去保很久以後才會發生的事故。

業務員喜歡用「年輕時買,保費比較便宜」當話術,很多人在年輕時就買了年金險、終身醫療,這種四十歲甚至六十歲以後才可能派上用場的保單。但是,對有家庭責任的人來說,下一秒鐘風險是萬一自己發生事故,家裡缺少經濟支柱,更急迫需要的是壽險。

保險要階段性地買。面對林林總總的商品,先從「保大不保小,保近不保遠」原則,縮小對未來的恐懼。克服恐懼後,才能理性持平地分析自己眼前最需要的保險。

如何找對保險商品,用小錢養出大保障?邱正弘建議保戶可以從「買對、買夠、買好」三個層面來考慮。

買對險種︾ 根據人生階段選擇不同險種所謂「買對」,就是買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雖然說,需求因人而異,但保險絕大部分與人生階段有關,每一人生階段適合買的險種都不相同。

人生最主要風險有四個:死得太早、病得太久、殘得太重與活得太久。一旦發生這四種狀況的其中一種,都會對家庭財務造成嚴重損害;而這四種風險恰巧可用壽險、醫療險、殘廢或失能、年金險來彌補。

彭金隆說,年輕時最怕死亡風險,年老時怕長壽風險。像年輕單身貴族,若不需要奉養父母,就等於完全沒有家累,這時候,他最重要的責任就是「防止自己成為家人的負擔」;此時,根據不同殘障程度給付的意外險,就可以給因意外殘廢而無法工作者基本的保障。

隨著年紀漸長,尤其結婚生小孩之後,家庭責任變重,這時,人生最害怕的事莫過於「死得太早,責任未了」,小孩的教育費,配偶的生活等,每一項都需要錢,壽險可作為死亡風險的保障。

「死亡風險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下降。當小孩長大,房貸還完,家庭責任已了後,就不太需要擔心死亡風險。但之後,反而要擔心活得太久,所以長壽風險會隨著年紀增加而增加。而這中間的交叉過渡,約在四十歲到五十歲間。」彭金隆說。

年紀一到四十歲後,保險的焦點需要轉到年老的相關照顧上,加強醫療險與退休的年金險,是這階段最該考慮的險種。

每一人生階段都有它自身迫切需要的險種,但若經濟條件能力強,是不是可以提前準備?舉例來說,一位年輕單身貴族有了意外險後,覺得有餘裕又花一筆預算買壽險,這樣的購買行為會有什麼問題?

陳敏莉說:「從資源配置來看,這筆錢若不放在壽險,而是拿去投資理財,其實得到效果更大。」她直言,人生不是只有買保險,還有其他理財目標要完成。譬如:存錢買房、退休規畫等。而對年輕人來說,投資時間可拉長,更適合用積極型的投資方式來獲取較高的報酬率。「這筆錢放到基金或買投資型保單,都比買壽險好。」陳敏莉說。

買夠保障︾ 理賠金額足以解決風險問題選對險種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精算保障到底夠不夠。「很多保戶都敗在這一步,因為他們把保險當投資,把投資當發財。結果買了多功能保單,卻偏偏沒有買夠保障。」最典型的保單就是買儲蓄險,但儲蓄險設計的目的是「儲蓄」,屬於基本保障的保額只有一點點。

以三十歲男性來說,年繳三萬元,可以有終身壽險一百萬元的保額,但若放在儲蓄險就只剩下二十萬元。「不是說,儲蓄險一定不能買,但是要搞清楚你最初目的。如果是買保障,那就用最單純的險種,保費也比較低。」南山人壽業務襄理,同時也有CFP的王麗文說。

如何計算自己的保障夠不夠?以年輕人的意外險來說,最簡單的計算方式就是年收入的二十倍。年薪六十萬元,那就需要一二○○萬元保額。這個數字是假設萬一意外而全殘,餘命以二十年來計算。若買定期意外險,頂多年繳八千元左右就可解決。

另一個重要的保障就是壽險。壽險是保費最貴的險種,以至於很多保戶最後都因為預算而讓保額大打折。「寧可買保費較低的定期壽險,也不能讓保障打折。」王麗文說。

關於壽險的保障計算,可用「家庭需求法」來推算。把喪葬費用、子女教育費用、房貸費用與五到七年的家庭日常生活開銷等加總起來,就是大約需要的保額。

以居住在台北市的小家庭來說,房貸加上子女教育費,動輒上千萬元的壽險保額一定跑不掉。然而,三十歲男性,每百萬元的終身壽險保費就要三萬元來看,怎麼可能買得起千萬元保額?但若變成定期壽險,則每百萬元定期壽險(二十年)則為三千多元,兩者價差可達近十倍。

即使同一個險種,也有不同類型商品,保費差距很大。

在雜誌社擔任業務的小葉,就有這樣親身經歷。剛結婚買房子的小葉想要買保險,一開始,他鎖定買意外險、醫療險,預計每年花三萬元預算購買,可是保險業務員拿出來的規畫單卻嚇了他一大跳;因為單單終身醫療險就要年繳二萬八千元,再加上三百萬元保額的終身意外險四萬八千元,總共七萬六千元。

買物美價廉︾ 用低保費買到該有的保障事實上,業務員給小葉的商品都是屬於「終身型」,也就是繳費二十年,保障終身的險種。但如果小葉願意把終身型險種改成一年期的定期險,同樣日額兩千元的醫療險加上三百萬元保額的意外險,卻只要七五○○元,終身與定期的保費可以差到十倍。

台灣保戶偏好終身險,因為保費一定「賺得回來」。不過陳敏莉說,終身險是否有必要實在值得深思,以壽險來說,家庭責任有時間期限,定期壽險就已經足夠。

目前,定期壽險的觀念已慢慢推廣,但是能接受定期醫療險的人則少之又少。

劉鳳和曾經精算過終身醫療險,以目前住院一千元日額,保費一年至少都要一萬五千元,繳費二十年等於花了三十萬元;以住院一天理賠一千元來看,也要住院三百天,幾乎十個月才「回本」。

陳敏莉同樣認為,終身醫療險未必迫切需要,主因是住院才給付的醫療險,是照顧「醫療品質」而不是「把病治好」。「住健保房也能治病,只是住院品質較差而已。如果預算有限,更應該把錢拿去買實支實付型醫療險與重大疾病、癌症險才正確。」她進一步強調,未來醫學進步,住院天數越來越短,與其把錢拿去買一個只有住院才給付的醫療險,倒不如把錢拿去投資換一個現金帳戶,「應付未來醫學改變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現金。」陳敏莉說。

如何用小錢養出大保障?說到底,就是把錢花在對的險種,買最物美價廉的商品。

先根據人生每個階段的下一秒鐘風險,選擇最需要的保險,然後剔除終身、還本型的險種,用最單純的保障型商品,把基本保障做足。盡量以定期險商品為主,一定能把保費控制在自己的預算內。

人生不同階段一定要有的保單40~50歲開始為 長壽風險準備短命風險:死太早,責任未了

單身族

規畫重點:傷殘、積極投資

優先險種:定期意外險

有餘裕時:實支實付醫療險

已婚無小孩房貸

規畫重點:傷殘、積極投資優先險種:意外險、實支實付醫療險有餘裕時:重大疾病險、癌症險、基本型住院醫療

已婚有小孩房貸

規畫重點:家庭責任、投資優先險種:定期壽險、意外險

有餘裕時:補強醫療險

長壽風險:活太久,晚景淒涼

壯年期

規畫重點:醫療、養老

優先險種:重大疾病險、年金險

有餘裕時:補強醫療險

空巢期

規畫重點:節稅

優先險種:壽險

有餘裕時:無

年老期

規畫重點:節稅

優先險種:壽險

有餘裕時:無

台灣人購買保險行為大調查對保險認識正確,但無正確購買行為根據《今周刊》調查,75%的民眾認同「保障」是保險最主要功能。多數人期待買保險可為家庭帶來保障,但實際上能達到目的者卻很少,為什麼?

錯誤1沒有調整保單的習慣6成人買了保單後,就不再調整Q.你購買保單後,是否曾經因環境改變(家庭狀況、經濟條件)而調整保單?單位:%

有39.32

沒有60.68

錯誤2壽險保額偏低

超過6成人保額不到300萬元;而年薪超過100萬元者,有54%的人保額不到500萬元Q.請問你的壽險身故保障是多少?單位:%一○○萬元以下21.6 一○○萬至三○○萬元40.9 三○○萬至五○○萬元16.4 五○○萬至八○○萬元5

八○○萬元以上3.8

不清楚12.4

Q.你的壽險身故保障有多少?(針對年薪100萬元以上者)

一○○萬元以下0

一○○萬至三○○萬元29.7 三○○萬至五○○萬元24.3 五○○萬至八○○萬元13.5 八○○萬元以上18.9

不清楚13.5

錯誤3險種錯置

26歲~30歲族群重壽險高於意外險;30歲以上族群重癌症險輕重大疾病險Q.請問你目前手上的保險商品有哪些?(複選) 此表為26歲~30歲年輕人單位:%超過5成的人有儲蓄險,其實年輕人有時間優勢,適合採較積極的長期投資累積財富。

不清楚1.5

儲蓄險50.4

投資型保單35.9

重大疾病險29.8

癌症險47.3

醫療險66.4

失能險9.9

意外險63.4

壽險(含定期與終身)74.8 近7成5有壽險,但只有6成3有意外險。

30歲~40歲族群重儲蓄險:高達52%的人有儲蓄險;重癌症險遠高於重大疾病險:64%有癌症險,但只有40%有重大疾病險Q.請問你目前手上的保險商品有哪些?單位:%高達6成4的人有癌症險,但只有4成人有重大疾病險;其實癌症也在重大疾病行列,而一旦確定罹病,能一次拿到定額理賠金,更符合醫療需要。

不清楚1.4

儲蓄險52.4

投資型保單32.2

重大疾病險40.5

癌症險64.3

醫療險81.9

失能險12.2

意外險70.3

壽險(含定期與終身)83.8 調查時間:2013年4月10日~4月16日樣本數:1318份 調查單位:波仕特科技行銷公司三大保障型險種 購買前請深思

終身壽險

業務員銷售話術身故理賠,因為是終身型,所以一定能拿回理賠金。

深思原因

●壽險主要保障家人,保障自己發生事故,對家庭責任未了的風險。

●家庭責任都有期限,通常隨著小孩長大,責任就越來越輕。

替代方案

●以定期壽險來取代終身壽險。

●同樣保額,終身壽險保費會比定期壽險至少貴10倍以上。

終身醫療險

業務員銷售話術年老時一定有醫療需求,所以應該趁年輕保費便宜的時候趕快買。

深思原因

●醫療技術進步很快,很多病症住院天數都縮短。

●終身醫療險住院才賠,不符合未來就醫模式。

●與其把錢去買一個未來不一定得到理賠的醫療險,何不把錢去投資醫療帳戶,用現金模式保障未來的就醫。

替代方案

●醫療險以實支實付最重要,若需要日額型住院險,也應以定期險為主。

●以30歲男性,日額1000元為例,終身醫療險保費比定期醫療險貴2~3倍。

癌症險

業務員銷售話術台灣每四人就有一人得癌症,一定要買才行。

深思原因

●標靶藥物成為未來癌症治療趨勢,但目前癌症險無法給付這筆費用。

●應以一次拿到一大筆金額的給付最適合未來癌症治療。若從這個角度看,重大醫療險比癌症險實用。

替代方案

在預算有限下,應先買重大醫療險,若預算有餘裕再考慮買癌症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949

七年級頭家 讓77歲戲院玩出大生意

2014-02-03  NCW
 
 

 

來南投玩,你會想到日月潭、埔里酒廠……,但,沒有百貨公司、連鎖KTV的南投市,反而經常被遺忘。

十五年前的九二一地震,重創地方經濟,之前,南投市僅有五家戲院,都陸續倒閉,唯有它起死回生,擺脫地震後慘賠兩千萬元的命運,成為僅存的電影院。去年營收逾八百萬元(平均每月逾六十萬元,但大小月落差很大),比台灣許多老戲院一個月營收不到二、三十萬元,表現亮眼。

它是南投大戲院,民國二十六年成立,根據台灣在地老文化調查書籍《消失與重生》記載,是全台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戲院。老歸老,卻不像多數同業靠播二輪片求生,堅持只放首輪片,更在前年斥資千萬元重新整修,成為南投人最新潮的娛樂據點。

但,它也曾一度連虧十年,被迫關門,直到三年前,第三代小老闆接手,才浮現一線生機。

「如果我回家,看到從小生養我的地方不見了,變成燦坤,那真的會哭吧!」蔡杰峰,二十八歲,想起國小捧著碗公一邊看電影、一邊吃飯,感慨的說。於是,三年前,當父親決定將爺爺傳下來的戲院歇業,租給燦坤經營時,平時寡言的他,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拋下台北光鮮工作,返鄉協助家族事業。

不過,歷經盜版、網路衝擊,加上連鎖影城進駐台中,南投人寧願花不到一小時車程,跨區看電影。種種不利因素,連蔡杰峰的父親、戲院第二代老闆蔡定宏都嘆氣,「要拯救這個黃昏事業,比什麼都難!」七年級中段班的他,如何讓年近八十的「阿公級」戲院,起死回生?

曝光。快速吸睛車庫改建懷舊咖啡廳,老照片引人群

賣話題,不只賣電影,正是他成功心法。

大學念餐飲,畢業後到知名公關公司工作,兩年來,他幫客戶設計活動,不管各種議題,都得爭取曝光度。也因為這段歷練,讓他更懂得「媒體要什麼」,他知道若想救老戲院,就得設法快速吸睛。

於是,第一步,他把腦筋動到戲院旁、閒置超過十年的車庫身上。他籌了兩百萬,將車庫改建,開了名叫「老戲院咖啡騎士團」的咖啡廳,在店內展示戲院老照片、舊式放映機,主打現在正夯的懷舊風。果然,少年頭家搭配老故事,加上返鄉創業話題,一開幕就有不少地方媒體報導。

接下來,他開始思考,該如何把大家的目光,轉回戲院身上?此時,年逾七十、在戲院擔任近一甲子播音員的奶奶浮現眼前。

行銷。創造話題營造童年記憶,神隱阿嬤風靡臉書

「以前廣播車到處跑,播的都是奶奶配的電影廣告,每週只要有新的電影上映她都要錄,已經變成她的天職了。」略帶台灣國語的配音,對南投人來說,是童年記憶,但,對離鄉求學、工作的人來說,卻十分新奇。

早在咖啡廳籌備期間,他就幫戲院成立臉書粉絲頁,幫奶奶取名「神隱阿嬤」,設計Q版肖像,迎合年輕人喜好,還放上奶奶的背影照,製造神秘感,「粉絲數如果破多少,她就會慢慢從背面轉向正面,我會想要丟什麼餌,才能讓大家傳播。」同時在上頭分享奶奶錄的電影廣告,引起討論。如今,雖然奶奶已於去年十二月底過世,但仍有觀光客慕名而來,「前幾天還有人來看電影,一直問我,臉書上的那個人是不是你阿嬤?」

最後,他謹記在公關業學到的道理,「不要一次把子彈打完,火力才能延續。」當戲院改建、重新開幕,以及《賽德克.巴萊》等國片熱賣,他都會先想好「梗」,通知地方記者來報導,「話題帶起來了,人也回來了。」「他很有行銷概念,幫戲院找到新方向,也變成地方的文藝中心。」南投縣文化局局長游守中說。

如果說,搭上懷舊風,讓人重新看到這戲院,在地化的排片策略,才是它能留住觀眾,逐步轉虧為盈的關鍵。

一般多以為,只有好萊塢大片才能大賣,他卻打破常規,靠主打國片,只要是有鄉土味的喜劇片,或能吸引地方政府單位、學校包場的《看見台灣》等,都會加開場次、拉長檔期播放。「不是都要跟著台北走,一直好萊塢、好萊塢,台北《玩命關頭》第六集上映三天票房就破億,我們上映一個月還不到十萬。」

反其道而行,不只能和片商爭取較高拆帳比例,打中地方口味,也讓戲院成為南投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像連鎖戲院,過路客很多,對地理位置不好的老戲院來說,培養忠誠客戶就很重要。」in89豪華數位影城執行長蔡政宏也強調。

「說實話,本來想說如果做一年有成功,我就要回台北!」自認仍會懷念都市「花花世界」的蔡杰峰,即使笑容靦腆,還是一邊拿起紙筆、嚴肅解說,「我想把這裡變成一個景點,一旦(戲院)外面那層牆拿掉,就可以還原以前的樣子……。」

講著講著,此時的他,似乎又回到了小時候,那個還有奶奶親自播音的老戲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37

奧巴馬祭出大殺器:斷掉普京搖錢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2024

      (普京的老朋友,Gunvor的聯合創始人Gennady Timchenko)在普京咄咄逼人的氣勢下,奧巴馬周四終於揮出了一記重拳。針對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地區,美國周四宣布新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對一批俄羅斯關鍵能源公司和經濟界要員。其中大宗商品交易公司Gunvor的聯合創始人Gennady Timchenko尤其引人註目。作為一家私有大宗商品交易公司,Gunvor是嘉能可、維多 和 托克之後全球第四大石油交易商。2012年Gunvor收入達到930億美元。此外,奧巴馬政府還針對著名的俄羅斯銀行(Bank Rossiya),以及為俄羅斯領導層提供實際支持的4名富商實施了制裁。英國《金融時報》曾經詳細報道過Bank Rossiya的創業史,稱該銀行兩位高層Yury Kovalchuk 和Niko­lai Shamalov同樣是普京的“摯友”。美國財政部說:Timchenko作為Gunvor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他的活動直接與普京相關。普京擁有對Gunvor公司的投資,並可能直接掌握Gunvor的資金。上世紀90年代Timchenko在前蘇聯外貿部供職時結識了普京,當時普京在聖彼得堡負責對外貿易。在普京執掌大權並沒收前俄羅斯首富霍多爾科夫斯基的尤科斯石油公司後,政府把尤科斯大部分公司獎勵給了OAO Rosneft公司,而Timchenko創立的Gunvor公司從Rosneft公司拿到了大筆合同。那麽普京究竟在Gunvor利益究竟有多大?2007年俄羅斯政治問題專家Belkovsky告訴《衛報》普京擁有三家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巨額股份,他“在海外的不透明的信托網絡”控制的資產達到400億美元。普京“實際”控制了俄羅斯第三大石油勘探公司 Surgutneftegaz 37%股份,價值200億美元。他還擁有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巨頭Gazprom的4.5%股份,並“至少”擁有Gunvor 的7.5%股份,這家大宗商品交易商是由普京的朋友Gennady Timchenko擔任總裁。一俄羅斯反對黨領袖Alexei Navalny本周在《紐約時報》上撰文稱:Gennady Timchenko是普京最親密的四個夥伴之一,“他們就是克林姆林宮黑手黨,替普京搜刮俄羅斯民脂民膏。”但是奧巴馬昨天制裁前,普京似乎已經做出了先發制人的預案。Gunvor集團昨天發布發布聲明稱,由於預料到可能發生的制裁,為了保證公司業務不受影響。Gennady Timchenko在3月19日把股份賣給了Torbjorn Törnqvist,因此Törnqvist成為了集團最大股東,持有85%的股份。其余13%股份由公司高層持有,Gunvor集團不存在外部股東。那麽這位Torbjorn Törnqvist先生又是誰呢? 即便你查遍福布斯和彭博社富豪榜,都找不到他的人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69

姜還是老的辣 百年瑞士央行讓你明白什麽叫“出大招”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25

本文來源微信號“外匯有聊”。

昨天發生了什麽大家都已經聽膩了,我就不再一一累述了。我想還是談談SNB此舉意如何吧。昨天SNB的原話是這樣的:我們之前盯著歐元,只是因為怕瑞郎升值太快,經濟無法承受啦。現在已經不需要擔心升值問題了,所以我們就把cap去了吧。多麽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市場完全被打蒙了,交易員們真是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就被從餐廳里直接拉到斷頭臺,哢嚓哢嚓,血流漂櫓啊。據說有交易員成交在0.0015附近,這不僅要掉腦袋,連手也得全部剁掉啊~~~SNB肯定是要青史留名了,交易員終結者的美名必將永流傳~~這翻譯過來就是,我們瑞士要跟廢柴歐元區決裂了。讓塵歸塵,土歸土吧,我們要走自己的道路去了。雖然大家領土還是挨在一起,低頭不見擡頭見,不過你們歐元區還是自己下深淵吧。


瑞郎資產算是這個世界上最優質的資產了吧。出門就是景區,又是著名的中立國,跟那些村莊可以1000歐元就拿下的西班牙什麽的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但是它又地處歐洲,在歐洲經濟整體不行的情況下,歐洲的壕們肯定會優先轉移資產到瑞士。這就造成了瑞士房地產的繁榮,還有股市也是一路高歌,跟美國差不多,但是註意,瑞士的CPI是在0附近波動的,說明什麽?說明出了asset之外,其它全部不景氣。這讓SNB非常憂慮,整個世界都還在經濟低谷掙紮,我這邊要有金融泡沫了?叔可忍,嬸也不能忍啊。而且歐元區馬上要推出新一輪的QE,那麽資產肯定會更多的湧進瑞士,國民生活水平被拉低,引發金融危機怎麽辦?不行,必須想辦法阻止這些發生。於是SNB決定必須要讓瑞郎貴族化,讓你高~攀~不~起~~~(老子本來就是貴族,你們這些土人,見過老子參與過你們的瞎比比麽。)


如何讓瑞郎高攀不起呢,去歐元化勢在必行。因為歐元是一個長期看跌的貨幣,跟這種不上進的人在一起如何彰顯我的不羈~ 但是瑞士央行不僅把瑞郎跟歐元掛鉤的底線去掉,同時它還降息了。降息只有一個目的,阻止歐洲資產進入瑞士。我利率永遠比你低!你進來就得虧。瑞士央行此舉已經等於拿著大喇叭滿市場喊:註意了!!註意了!!歐元區肯定是要QE的!他們馬上就要QE了!!


我看了一下瑞士對歐洲和除去歐洲其它地區的進出口數據,可以明顯看出,瑞士對歐洲的進出口都大幅下跌。相反,對除去歐洲的其它地區卻不斷增長。貿易上瑞士對歐洲得依賴也弱化了不少。這就給瑞士法郎不再盯緊歐洲也創造了條件。

瑞士央行為了自己國家也算是玩狠的了,這種已經存在了100多年的機構,什麽沒見過啊,讓你們知道什麽叫做一口老辣的姜。其它央行都小心翼翼的不想在市場上掀起風波,你看fed,每次說話都含糊其辭,哼哼即即。生怕自己說錯了話。每次fed開會,市場動200點就屬於市場巨浪了。SNB可好,一上來就開大 招,市場簡直就是被彗星撞擊了一般,百年不遇的。以後SNB再開會,估計比美聯儲和歐洲央行都令市場戰栗不止。

瑞士央行所為是否能達到目的,讓我們拭目以待。但是,像匈牙利和波蘭這種發行了很多瑞郎債券的國家,估計現在已經連哭也哭不出來了吧。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北京PM2.5 的圖跟瑞郎的圖。。。。神重合^^ 世間萬事萬物都是有聯系的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02

歐央行終出大招,人民幣避風港效應漸強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199

歐央行終出大招,人民幣避風港效應漸強——1月份歐洲央行利率決議點評
作者:任澤平、張慶昌、韋誌超

摘要:

歐央行自3月起每月購買600億歐元債,超出市場預期的500億歐元。總規模至少1.1萬億歐元規模,購債比例將與各國央行在歐洲央行的出資比率掛鉤。

歐元區QE整體超市場預期,市場歡騰。(1)超出預期三點:一是規模大體不變但節奏更快,二是不設購債時間終點,三是TLTRO利率下降10個基點,變相降息。(2)歐美股市普遍上漲,重負債國漲幅更多;歐美債市漲,歐元匯率跌,美元指數攀升,黃金價格走強,表現均屬正常;(3)1月初以來對歐元區寬松的預期大部分已經得到釋放,因此這個重磅消息並沒有導致金融市場有過強的反應。

歐元區購債設計相對複雜,未來存有變數。
(1)歐版QE要比美英日複雜得多,未來仍需時間消化,市場反應的變數仍存;(2)歐元區購債風險將由歐央行和各國央行承擔20%,各國央行承擔80%,未來歐央行和成員國之間將會有大量的博弈和協商,因此未來貨幣政策有一定的不確定性。(3)整場記者會的輿論焦點均在風險承擔上,已是提前預演。

歐元區低迷將維持到2015年下半年,全球繼續看淡。(1)德拉吉明確表明“以時間換空間”想法,再次呼籲結構改革。歐央行降息+TLTRO仍難擋下滑,QE難有大作為;(2)德拉吉預計通脹率將在2015年晚些時候逐步上升,這加重最近看淡全球需求增速的預期。

歐央行QE誘發全球各國央行降息狂潮。
(1)印度、瑞士、埃及、丹麥、土耳其、加拿大相繼降息,全球經濟疲軟是降息的基礎;(2)全球經濟疲軟核心是結構性問題,但結構性改革需要時間,貨幣寬松買時間仍然是各國政府首選;(3)歐洲QE是各國降息的催化劑,主要是因為避免資金過度流入,造成本幣升值,不利於出口;(4)油價持續下跌,不斷為各國通脹增壓,也是引發降息狂潮的主要原因;(5)料將仍有國家進行降息,需留意歐元區外圍國家央行動向。

人民幣避風港效應漸加強。
(1)各國央行競相寬松,而中國央行有意維穩人民幣,人民幣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強”貨幣;(2)人民幣匯率走強不利出口,並和原油價格下跌引起輸入性通貨緊縮壓力加大,央行進一步寬松可能性增加;(3)盡管四季度特別是12月資金大幅流出,但後續將因人民幣持續強勢有所改善。


正文:

1.歐元區QE整體略超市場預期


歐洲股市普遍上漲,重負債國漲幅更多。歐美債市漲,歐元匯率跌,美元指數攀升,黃金價格走強,表現均屬正常。1月初以來對歐元區寬松的預期大部分已經得到釋放,因此這個重磅消息並沒有導致金融市場有過強的反應。

2.歐元區購債設計相對複雜,未來存有變數

未來市場反應的變數仍存。歐版QE要比美英日複雜得多,未來仍需時間消化,市場反應的變數仍存。

2/8方案。歐元區各國央行購債比例為92%,歐央行購債比例為8%。其中各國央行有12%的債券是可以風險共擔的。再加上歐央行購買的8%債券,共有20%的購債可以風險共擔。

未來風險承擔問題承擔憂。第一,風險解決的優先級沒有解決。第二,單個國家自己承擔風險的債券和風險共擔的債券間沒有明確的責任認定。

3.歐元區低迷將維持到2015年下半年,核心在於結構改革

歐元區債務不算高。與美國和英國相比,歐元區政府預算赤字占GDP的比重低。2013年的預算赤字占GDP的比重僅為0.5%。

圖1 政府預算占GDP的比重 單位:%

數據來源: IMF,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2 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 單位: %

數據來源: IMF,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歐元區各國經濟差異。歐元區幾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增長率仍存在明顯差異。德國經濟有顯著增長,預計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分別可達2.3%和2.6%。相反,法國和意大利的經濟數據較為負面,法國從第二季度起才能實現正增長,預計增幅為0.4%,意大利2015年上半年將始終身陷經濟衰退。鑒於歐元區經濟依然比較脆弱,經合組織建議歐洲央行繼續下調利率,刺激經濟複蘇。

南歐國家的結構性問題。南歐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有經濟下滑的原因,但是真正的原因是制度造成的。首先,南歐國家的教育體制存在缺陷,培養出的許多年輕人難以符合就業市場的需要。另一個影響青年人就業的結構性問題是勞動力市場機制比較僵化,用工缺乏靈活性。

IMF下調歐元區經濟增速。IMF認為,歐元區停滯和低通脹依然值得擔憂,2015年和2016年經濟增速將分別為1.2%和1.4%。

4.全球央行降息狂潮

4.1.全球經濟疲軟是降息的基礎

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長率0.3個百分點。IMF對2015年和2016年的全球增長率預測均下調了0.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有,IMF對中國、俄羅斯、歐元區和日本經濟前景進行了重新評估,以及一些主要石油出口國的經濟活動因油價大幅下跌而減弱。

4.2.全球經濟疲軟的核心問題是結構問題


結構性改革異常艱難。改革的內容包括降低工資、減少福利,金融機構去杠桿,這樣的措施固然在中長期能夠增加這些經濟體的競爭力,以及提高他們抵抗風險的能力,但是這些措施短期都會減少需求,減少消費,降低經濟增長率,然後增加失業率。出現問題的國家更應該進行結構性改革,但是這些國家的問題已經很突出,再進行改革,肯定會出現社會不穩定。希臘為證!

4.3.歐洲QE是降息的催化劑

以鄰為壑的貨幣政策。歐洲QE勢必導致歐元的貶值,導致歐元區出口競爭力增強,不利於貿易夥伴國。為避免出口競爭力下降,貿易夥伴國會競相采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讓該國貨幣貶值。所以我們看到土耳其、丹麥等歐元區主要的貿易夥伴國紛紛降息。

圖3 各國來自歐盟的進口占比 單位:%

數據來源: 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4.4.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也是引發降息狂潮的主要原因

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不利於出口國經濟和導致通脹承壓。原油、鐵礦石價格下跌導致大宗商品出口國經濟受損。加拿大是石油凈出口國,加拿大央行稱油價下跌對加拿大經濟增長和潛在通脹率具有負面影響。

4.5.風險點提示


留意歐元區外圍國家和大宗商品出口國央行動向。歐元區外圍國家降息的動因主要是受歐洲QE導致的歐元貶值影響。大宗商品出口國央行動向主要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導致的出口收入下降影響。例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5.對中國影響

人民幣幣值穩定,僅次於美元的貨幣。在人民幣國際化大背景下,中國央行有意維持人民幣穩定,使人民幣有望成為避險資產之一,帶來資金的凈流入。2013年,受美國QE退出影響,新興市場國家出現資金外流,但是流入中國的資金增加。

人民幣穩定有利於對外直接投資,不利於出口。“一帶一路”主要是指歐亞大陸國家,人民幣相對於歐元和日元升值,有利於“一帶一路”建設,但是對勞動密集型出口會形成沖擊,加速海外轉移。

歐元貶值和原油價格下跌導致輸入性通縮壓力加大。歐盟是中國的主要貿易往來國,歐元貶值疊加原油價格下跌導致輸入性通縮壓力加大。央行進一步寬松的可能性加大。

利好A股,仍需留意監管層灑水降溫。新一輪牛市的一個特點是杠桿交易,出現急漲急跌行情。在這種情況下,外資的流入會進一步加大A股市場的波動性。在牛市主旋律下,還需要投資者留意監管層的灑水降溫。(來自澤平宏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02

央行和發改委出大招啦!刷卡手續費降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3-18/992205.html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於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通知》,對借記卡、貸記卡執行相同費率,費率水平降低為借記卡交易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35%,貸記卡交易不超過0.45%……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物價局;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各銀行卡清算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內貿流通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國辦發[2014]51號)精神,進一步降低商戶經營成本,擴大消費,引導銀行卡經營機構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增強競爭力,促進我國銀行卡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現就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完善定價機制的具體措施

(一)降低發卡行服務費費率水平。發卡機構收取的發卡行服務費由現行區分不同商戶類別實行政府定價,對借記卡、貸記卡(含準貸記卡,下同)執行相同費率,改為不區分商戶類別,實行政府指導價、上限管理,並對借記卡、貸記卡差別計費。費率水平降低為借記卡交易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35%,貸記卡交易不超過0.45%。

(二)降低網絡服務費費率水平。銀行卡清算機構收取的網絡服務費由現行區分商戶類別實行政府定價,改為不區分商戶類別,實行政府指導價、上限管理,分別向收單、發卡機構計收。費率水平降低為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065%,由發卡、收單機構各承擔50%(即分別向發卡、收單機構計收的費率均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0325%)。

(三)調整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封頂控制措施。發卡機構收取的發卡行服務費,借記卡交易單筆收費金額不超過13元,貸記卡交易不實行單筆收費封頂控制。銀行卡清算機構收取的網絡服務費不區分借、貸記卡,單筆交易的收費金額不超過6.5元(即分別向收單、發卡機構計收時,單筆收費金額均不超過3.25元)。

(四)對部分商戶實行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費率優惠措施。對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教育機構、社會福利機構、養老機構、慈善機構刷卡交易,實行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全額減免;自本次刷卡手續費調整措施正式實施起2年的過渡期內,按照費率水平保持總體穩定的原則,對超市、大型倉儲式賣場、水電煤氣繳費、加油、交通運輸售票商戶刷卡交易實行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優惠。

(五)收單環節服務費實行市場調節價。收單機構收取的收單服務費由現行政府指導價改為實行市場調節價,由收單機構與商戶協商確定具體費率。國家鼓勵收單機構積極開展業務創新,根據商戶需求提供個性化、差異化增值服務,並按照市場化原則,綜合考慮雙方合作需要和業務開展狀況,與商戶協商合理確定服務收費。

調整後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項目和費率上限詳見附表。由銀行卡清算機構在不超過上限標準的範圍內,按照國家政策規定,確定其品牌銀行卡執行的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具體費率及相關優惠措施操作辦法,並抄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

二、相關工作要求

此次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政策性強,調整內容多、涉及方面廣。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協同配合,精心組織、依法推進,積極、穩妥做好銀行卡刷卡手續費調整、完善措施的準備和實施工作。

(一)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負責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有關政策措施的組織實施工作。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負責部署、組織各發卡、收單機構和銀行卡清算機構,做好技術改造、業務調整、應急處理等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政策解讀和宣傳工作。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銀行卡刷卡交易領域價格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各類價格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正常價格秩序。

(二)銀行卡清算機構及各發卡、收單機構要按各自業務分工,認真做好各項實施準備工作,並組織內部人員培訓,向持卡人、商戶做好政策宣傳解讀。

銀行卡清算機構負責完成轉接清算系統改造,組織各成員機構制定具體的業務、技術實施方案及應急預案,開展系統聯調測試,確保調整後的系統按照規定時間切換上線並安全運行。

各發卡機構負責發卡、積分、會計、清算對賬等內部系統改造;會同銀行卡清算機構開展系統聯調測試和切換上線工作。

各收單機構負責收單、商戶管理、會計、清算對賬等內部系統改造;有序開展商戶協議換簽工作;會同銀行卡清算機構開展系統聯調測試和切換上線工作。

(三)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要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宣傳解釋政策,組織協調所屬會員單位做好準備工作,落實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各項措施。

本次調整、完善後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政策,適用於我國境內發卡機構發行的銀行卡在境內銀行卡受理終端發起的消費交易。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此前制定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有關政策規定與本通知相抵觸的,以本通知規定為準。

銀行卡清算機構應於本通知印發之日起30日內,將其品牌銀行卡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具體費率和優惠措施操作辦法抄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經審核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後自2016年9月6日起實施。

請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將本通知轉發至轄區內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外資銀行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各單位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及時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

編輯:姚祥雲 審核:向江林

  • 發改委官網
  • 姚祥雲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717

“土十條”問世背後:土壤再不治理恐出大問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2062.html

土壤乃“生命之基,萬物之母”。與空氣和水一樣,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

但土壤危機的累積以及人們對於土壤質量的關註,從來沒有達到像今天這樣的高度。5月31日,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土十條》)由國務院頒布。

土壤汙染治理工作將就此走上快車道。農用地分類管理將引入哪些新做法?《土十條》提出,實施建設用地準入管理,防範人居環境風險。針對現行的管理存在的漏洞,今後在法律法規和執行上將采取什麽措施?此外,在一些省份汙染耕地集中區域,建設綜合防治先行區,如何優先組織開展治理與修複?

土壤汙染已到較為危險程度

2015年,就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起草小組緊鑼密鼓地編制《土十條》之際,一支由中外專家組成的“神秘”團隊也在行動,他們包括中方組長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樹義、外方組長阿美科福斯特惠勒環境與基礎設施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司馬威(WitSiemieniuk)等十余位專家。

從當年的3月到9月,這些專家們共舉行了四次聯合工作會議和多次內部工作會議,還到武漢等地調研,到美國、加拿大考察,並在上海、廣州進行關門討論。他們的任務是在10月底,拿出一份有關中國土壤汙染管理的報告,供當年11月召開的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下稱“國合會”)2015年年會討論。

國合會是中國政府成立的國際性高級咨詢機構,現任國合會主席是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而國合會每年提交給中國政府的政策建議,都會直達最高決策層。

足見土壤汙染管理這一課題的重要與緊迫。

這份報告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中國正面臨日趨嚴重的土壤汙染問題,農業土壤環境質量令人關註,礦業開采廢棄場地的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工業生產、礦業開采、農業生產以及大氣汙染沈降成為中國土壤汙染挑戰面臨的重要原因。另外,部分地區土壤、基巖和地下水中某些金屬和元素本底值水平高也加劇了汙染程度。

這與我國首次開展的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結果不謀而合。

2005年至2013年,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開展了首次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並於2014年4月發布了《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結果表明,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汙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工礦業、農業等人為活動以及土壤環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汙染或超標的主要原因。全國土壤總的超標率為16.1%,耕地點位超標率達19.4%。

這份公報未發布全國土壤汙染狀況的空間分布圖,但披露了總體上的土壤汙染特征。

從土壤汙染的分布情況來看,中國南方的土壤汙染重於北方,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汙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範圍較大,鎘、汞、砷、鉛四種無機汙染物含量分布呈現從西北到東南、從東北到西南方向逐漸升高的態勢。

公報未發布土壤汙染趨勢相關數據,但指出了中國土壤汙染正在增加。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汙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

2015年,國土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了《中國耕地地球化學調查報告》,結論是東北黑土地有機質明顯下降,南方耕地酸化和北方耕地堿化趨勢加劇。調查耕地範圍內有21.6%的耕地酸化嚴重,29.3%的土壤堿化趨勢加劇,造成土壤板結,肥力下降。

以化肥為例,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化肥使用量在5800多萬噸,使用量是世界第一。化肥施入土壤後一般有三個去向:一是被當季作物吸收;二是殘留在土壤中,作為土壤養分可以被下一季作物吸收利用;三是損失到大氣和水體環境中。目前,美國糧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體在50%,歐洲主要國家糧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體在65%,比我國高15~30個百分點。

氮肥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占農田碳足跡的60%~90%,巨大的氮肥施用引起的氮素活化及其對全球環境的負面影響已成為中國農業的癥結。

國合會秘書長、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幹傑說:“各種調查顯示的信息表明,中國的土壤汙染已經到了較為危險的程度,如果再不加強土壤汙染管理,恐怕會出大問題。若放任不管,一些地方吃飯將成問題。”

土壤環境標準體系不健全

那麽,中國土壤汙染管理中究竟存在哪些問題?

王樹義分析說,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土壤汙染管理是從2005年開始的。這一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下稱《決定》)明確提出:“以防治土壤汙染為重點,加強農村環境保護”“開展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和超標耕地綜合治理”“合理使用農藥、化肥,防治農用薄膜對耕地的汙染”“汙染嚴重且難以修複的耕地應依法調整”。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對土壤汙染問題作出明確規定的規範性文件。這之後,盡管有各種文件和措施出臺,但土壤環境保護或土壤汙染防治的基本法律、法規仍然缺失。

時至今日,我國沒有一部關於土壤環境保護或者土壤汙染防治的法律、法規出臺。目前土壤汙染管理的主要依據仍然只是國務院2005年的《決定》和環保部2008年的《關於加強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的意見》。

此外,我國專門的土壤汙染管理機構缺失,土壤環境監管能力薄弱。王樹義介紹,多年來,各級環境保護部門中幾乎都未設立專門的土壤環境保護或土壤汙染防治管理機構。直至今年3月,環保部才專門設立了水、大氣、土壤三個環境管理司。

更重要的是,土壤環境標準體系不健全。目前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主要適用於農用地的土壤環境管理,適用於建設用地的土壤環境標準缺失。什麽樣的土壤屬被汙染、不適合人居住的,什麽樣的土壤是必須要修複的等等,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我國現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存在三個主要問題:一是適用範圍小,僅適用於農田、蔬菜地、茶園、果園、牧場、林地、自然保護區等土壤環境質量評價,不適用居住、商服、工業等建設用地的評價;二是項目指標少,僅規定了8項重金屬和2項農藥殘留指標;三是全國“一刀切”規定不能反映區域差異,部分指標限值不盡合理。

保護未受汙染土壤環境質量,應制定實施土壤環境背景值標準;管控土壤汙染風險,應制定實施保護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土壤汙染風險篩選值標準;保障汙染土壤安全利用,應開展風險評估,制定針對特定汙染土壤的修複標準。而這些,在土壤汙染管理上幾乎是空白。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在土壤標準方面,目前需要制修訂的標準至少有五項:制修訂農用地、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替代現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制修訂土壤環境監測、調查評估、風險管控、治理與修複等技術規範,以及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完善土壤汙染防治相關標準,修訂肥料、飼料、灌溉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和農用汙泥中汙染物控制等標準,制訂可降解農用地膜標準,修訂農用地膜、農藥包裝標準;完善土壤中汙染物分析測試方法;分類研制一批土壤環境標準樣品。

避免照搬氣水汙染治理思路

《土十條》出臺後,有環保專家對記者表示,“其實,叫《土壤汙染防治初步行動計劃》更為貼切。因為與大氣汙染、水汙染相比,目前土壤汙染的具體情況誰都說不清楚。”

也正因為如此,“摸清底數”成為土壤汙染管理和防治的首要任務。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05年至2013年,該部會同國土資源部開展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調查面積約為630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調查精度為8公里×8公里,林地、草地調查精度為16公里×16公里,未利用地調查精度為32公里×32公里。

“總體而言,現有各項調查的精度難以滿足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治理修複的需要,需進一步提高調查精度。”這位負責人說,為此,《土十條》提出要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工作,摸清土壤汙染底數,為深入開展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提供基礎支持。

“底數不清”的原因還在於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層面的土壤環境監測網絡。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目前除環保部門外,開展土壤監測的部門還有農業、國土部門。環保部門開展的土壤環境質量監測以農用地、汙染地塊土壤環境狀況為主,農業部門以耕地地力為主,國土部門以測定土壤中礦物元素及其他無機指標為主。

相比之下,環保部的土壤監測更細一些。目前,環保部正在開展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建設,在全國布設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基礎點位和風險點位。其中,基礎點位布設以耕地土壤為主,覆蓋我國東北平原主產區、黃淮海平原主產區、長江流域主產區、汾渭平原主產區、河套灌區主產區、華南主產區和甘肅新疆主產區等七大糧食主產區。

風險點位布設覆蓋工礦企業周邊、設施農業集中區、汙灌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等,其中,京津冀區域以城市“退二進三”遺留遺棄場地為重點,珠三角地區以化工、電鍍、印染等重汙染行業企業為重點,湘江流域和西南地區以重有色金屬、磷礦等礦產資源開發企業為重點。

“應該將土壤保護確定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王樹義說,保護土壤就是保護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生態部(土壤環境保護中心)主任王夏暉研究員認為,在解決土壤汙染問題時,要避免照搬大氣、水汙染治理思路和技術路徑,需要考慮土地利用類型、汙染程度、汙染物類別、技術經濟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土壤汙染管理和防治思路,將風險管控貫穿始終。

王夏暉說,所謂風險管控,就是要按照不同土地用途分別界定。對農用地而言,風險管控就是指通過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種植結構調整,以及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等措施,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耕地得到安全利用;對建設用地而言,風險管控則是指通過對汙染地塊設立標誌和標識,采取隔離、阻斷等措施,防止汙染進一步擴散,或劃定管控區域,限制人員進入,防止土壤擾動,以及通過用途管制,規避隨意開發帶來的風險。

此外,對位於部分農產品主產區、人口集中聚居區周邊的工礦企業,應實施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造成土壤嚴重汙染的企業,甚至要采取退出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09

送餐送出大生意 華裔初創公司Deliveroo又融到了上億美元

據外媒報道,英國送餐服務初創公司Deliveroo在新一輪融資中籌集資金2.75億美元,並被認為其估值可達約10億美元。目前該公司已共籌資近5億美元。

前投資銀行家、華裔威廉·舒(William Shu)於2013年創建Deliveroo,Deliveroo打造了一個以自行車和助力車作為交通工具的網絡,為餐廳提供送餐服務,現已在12個國家 的84個城市開展業務,其中包括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該公司所有送餐訂單來自其智能手機應用,對每一訂單收取2.5美元的費用。

威廉·舒稱,自去年11月那一輪融資後,該公司的營收同比增長了400%以上,在幾個發展較完善的市場已經實現盈利。他還表示,美國打車應用Uber今年夏天早些時候推出送餐服務UberEats,並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

他還指出,這一輪融資籌集的資金將用於開拓新市場,擴大其RooBox等項目,後者允許餐館設立專門的廚房,以滿足外賣的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06

三星召回Note 7出大招:更新程序後最多充電60%

27日,韓國三星電子總部向包括《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內的記者團發送官方消息,稱:“從本月29日淩晨2點起(當地時間),將陸續向Note 7用戶推送一項系統更新,更新後的Note 7手機的充電電量將被強制性限定在60%以下。”

三星方面稱,“此措施為保障Note 7消費者的安全而進行的迫不得已的更新”,並表示將於29日向消費者陸續發送短信,在說明本次更新的同時,為產品出現的如此重大的質量隱患而致歉。

另外,三星方面還強調,本次措施是來緩解電池過熱的情況發生,並建議消費者盡快聯系三星電子,將自己手中的Note 7按照公司給出的方式進行召回。

目前三星Note 7手機在包括韓國國內在內的全球範圍內均已經停產並召回,雖然三星方面對召回提出了期限至12月31日,並在包括韓國市場在內的多個市場推出補償措施,以希望民眾盡早召回,但還有很大一部分用戶仍然在堅持使用。

據了解,這項更新措施覆蓋了韓國國內、美國、歐洲等全球主要市場,並將針對所有Note 7的消費者陸續進行更新。

而據《韓國日報》報道,三星雖然推出了進一步的補償措施,以促進消費者盡快召回手中的Note 7手機,但截止本月25日,三星Note 7手機在韓的召回率仍然不及15%;許多韓國當地消費者認為‘不及期待值’,並在網絡上表示對於補償措施的不滿;有一些韓國用戶希望三星方面‘能夠給出有誠意的補償措施’,甚至有527名消費者,通過韓國一律所向韓國當地法院提起集體訴訟,要求三星向用戶賠償精神損失費。

為此,當地通訊公司方面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認為:‘雖然對於因本次事故虧損了數萬億韓元的三星來講,已經很難再付出更多的損失;不過對於許多忠誠於三星品牌的用戶來講,本次補償案仍然不太能夠使他們滿意。’

而三星電子的有關人士則在接受韓國媒體采訪時,較為樂觀的表示:“補償案出臺以後的召回率有所穩步上升,並期待在下一周能夠有更多的用戶進行召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13

主打科技創新 嘉興為引進人才出大招了

“對新引育的頂尖人才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每人給予不低於200萬元的工作經費和800萬元的獎勵補助。”

“對經評審認定的嘉興市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給予不低於2000萬元的資助。”

“實施’雙休人才’計劃,對北上廣深省級以上高端人才,在雙休日到嘉興工作生活的,用人單位支付交通、食宿費用及提供相應工作條件,財政按其實際支出的30%給予用人單位補助,每人每年不超過3萬元。”

“對引進國外智力項目獲得國家或省級資助的,財政給予引智單位1:1的配套資金支持。”

日前,嘉興市委、市政府發布了《中共嘉興市委 嘉興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嘉興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共嘉興市委 嘉興市人民政府關於打造最優人才生態、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幹意見》、《嘉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嘉興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嘉興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的若幹政策意見》(下稱《若幹政策意見》)、《嘉興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建設具有長三角影響力的“科技企業孵化之城”三年行動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等一攬子新政。

這一攬子新政旨在全力助推嘉興科技創新,因為剛剛在年前,嘉興市與杭州市、湖州長興縣、紹興新昌縣獲批浙江省首批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就是要打造科技創新示範區、產業技術創新引領區以及制度創新先行區,具體表現在成果轉化與產業化、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科技金融創新、人才激勵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改革突破。

《嘉興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的總體目標提出,通過三年努力,推動嘉興“政、產、學、研、金、介、用”有機結合的創新發展“嘉興模式”進一步完善,具有長三角影響力的“科技企業孵化之城”初步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格局基本構建,率先進入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

在1月13日舉行的嘉興市科技創新暨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動員大會上,嘉興市委副書記、市長胡海峰表示,嘉興市要把創新驅動戰略真正地擺在首要的位置,走出一條有嘉興特色的,能夠真正實現從人才強,進一步到科技強,乃至進而實現產業強和經濟強這樣一條發展的新路來。

胡海峰著重提出,嘉興要盡早納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範圍,要抓緊能夠實質性地啟動滬嘉杭G60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讓嘉興成為一個不可小視的而且至關重要的科創節點。

此次,之所以能入圍浙江省首批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嘉興“十二五”期間在科技創新方面所做的努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2015年浙江省創新型試點城市(縣、區)測評嘉興列第三位,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達到96.02億元、五年增長1倍多,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生產總值比重從2010年的1.21%提高到2015年的2.73%、居全省第二位。

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提高到37.2%和42.3%,均居全省第2位。

嘉興市秀洲高新區也已升格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巨石集團副總裁曹國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次嘉興市委市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對企業是極大的鼓勵和支持。企業,特別是中國的企業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只有政府從上到下都重視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企業創新才有更好的積極性。

曹國榮告訴記者,這次出臺的政策對他們企業而言受益頗多。“這次的政策強調了央企的總部研發基地落戶嘉興,補助資金不少於3000萬,我們企業在這方面也夠得上條件,這對企業的整個研發來說將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我們搞玻璃纖維制造,我們不僅要靠自身的努力把整個技術不斷地提升,同時我們也希望引進國外特別是美國的專家和技術,因為玻璃纖維的發源地在美國,那里集聚了一大批專家和先進技術。這方面的國外高端技術人才如果能夠落戶嘉興,對巨石的技術提升也是非常大的,而此次的政策在引進人才方面就有很好的資金補助政策。”曹國榮補充道。

正如曹國榮所說的,此次的政策不僅在人才引進上,在創新載體和成果轉化項目等方面都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力度。

比如,《若幹政策意見》規定對引進的重大創新載體給予不低於1億元的支持,對於引進的重點研發機構和開發總部給予不超過3000萬元的支持;對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最高給予3000萬元的支持,對特別重大項目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給予綜合支持;對通過技術市場交易並成功產業化的企業,按實際發生的技術交易額給予20%的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利用自有資金設立種子資金,按其實際資助額給予20%的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