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聯署逼宮: 重新包裝的換票/玩票

【短片:特首跑馬仔】民主派發起聯署 促特首參選人回應覆核議員立場 (19:26)

政府司法覆核4議員案件將於2月中開審,料與特首選舉提名期重疊。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聯同民主派議員發起聯署,要求特首梁振英撤回訴訟,以及所有有意參選特首人士必須就政府應否繼續用此手法傷害立法機構、民主制度,作出清晰回應。

有近124名民主派選委簽名支持這次行動,包括衛生服務、高教、社福、建築測量、工程等不同界別。

至於特首候選人是否支持撤回訴訟立場會否成為提名標準,朱凱廸強調,沒有清晰集體決定,需交回選委自行決定,但他表明自己不會投票給沒有清晰支持撤回訴訟的候選人。

朱凱廸又強調,該聯署絕非「交換」選票,簽署的124名選委只是認同在選舉過程中,有關司法覆核是他們重視的議題。他相信,民主派選委在不同平台約見特首候選人時亦會提出,認為這做法不會影響司法公正或妨礙案件。

被司法覆核的立法會議員羅冠聰亦指出,各特首參選人的回應有指標作用。
(21/1/2017明報即時新聞)

有趣! 不論用甚麼名義, 就算否認是交換選票的條件, 我都會稱之為「逼宮」。這種促特首參選人表態的做法, 跟先前戴耀庭的思維, 同出一轍, 化了裝也改不了真正的身份。這四個候選人可以怎樣表態呢? 我就想也不用想, 這是一條「屎橋」。4個候選人, 無論怎樣曖昧閃避, 都會立場相同。最容易最閃縮的答法會是, 法律問題當然責成律政司司長研究, 聽取律政司司長的意見, 也包含索取私人執業的資深大律師的意見。候選人最多只可以講不會用特首名義加入訴訟, (或者撤回特首的訴訟身份, 只由律政司司長提出)。這些侯選人, 真的可以講政府撤回對這4位議員的覆核嗎? 

其實這問題只需問兩個人, 極其量只有兩個人是真正對手, 另外兩個答甚麼都沒有用, 因為入閘也成問題, 所以答不答都只是academic exercise, 答了只是滿足發問者可獲得完整的答案, 即是記錄下4個人的個別答案。政府對這4名議員提出司法覆核, 跟DQ梁游的覆核一脈相承, 在法律上做法沒錯, 也受到人大釋法這框架限制。4名議員的宣誓形式, 跟梁游兩位在本質上相同, 只是程度上有異, 不論用極端侮辱方式或政治宣示方式, 都涉及宣誓有效性的議題, 我相信在2月司法覆核許可會批出, 4人明知逃不出DQ的厄運, 才會想出打這一章牌, 有信心會勝訴就叫政府放馬過嚟喇, 使乜用上這一招?

指責政府的司法覆核在損害立法制度、民主制度, 這講法真的講不通, 這些人是自招被DQ之禍, 逞一時小學雞的風光, 自食其果。

For completeness, 4位候選人我逐個講。先講最無機會入閘的。

胡官本來最有資格講法律, 未入官門已是資深大律師, 退休時貴為上訴庭副庭長。如果你問我他的專長是甚麼, 我真的不知。我印象中他沒有頒佈過甚麼擲地有聲的重要判辭, 他公職多, 多數與聽審上訴無關, 也沒有處理司法覆核案, 可謂有點「不務正業」。他一直的政治立場含糊, 想做到面面俱圓, 又認同佔中, 又認同為第23條立法, 很多事情都認同。他不同意梁振英以行政長官身份加入訴訟, 他可以認為在人大釋法下, 政府應撤回司法覆核嗎? 如果他還在上訴庭又有份聽梁游上訴, 他會跟上訴庭的同僚唱反調嗎? 一定不會。如果他違心地講會撤回司法覆核, 他又可以怎樣交待違反了人大釋法的看法呢?

葉劉是精忠赤誠的人, 她的答案會直接了當, 搬人大釋法出來, 以及說訴訟已展開, 應由法庭裁決。她知道就算支持撤回覆核, 泛民都不會把票投給她, 反正是這樣, 當然把注碼押在一方。

曾俊華肯定想用最古惑方法來回應, 不過, 他既然古惑, 當然會盤算其他候選人的答法。表面上他是泛民較為支持的一位, 投其所好, 順水推舟, 豈不美哉。但是, 他曾經是唯一一個司長在立法會不肯回答被覆核議員的提問, 怎樣塗脂抹粉去掩蓋也沒有用, 他計過條數, 林鄭也不會撤回覆核, 自己也表明不會, 就不會因此輸蝕。4個候選人都不撤覆核, 那麼提出這屎橋的人, 就會back to square one。故此, 以守財盛名的薯片叔叔, 無賺無蝕, 制得過。

林鄭就不用講, 她秉承梁振英路綫, 一定會表態不撤回覆核, 她會講宣誓是莊嚴認真的, 議員自己選擇了宣誓方式, 政府有憲法上的責任確保議員以負責的態度來宣誓, 對與錯, 交給法庭仲裁, 香港嘅核心價值喎。

走筆至此, 在收筆之前想問一句, 提出聯署的議員, 有沒有想過4位候選人都表示不撤覆核, 那麼他們的票會投給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357

鑫根資本回應”逼宮“賈躍亭:樂視離不開他

針對外媒報道鑫根資本希望賈躍亭辭任樂視CEO的消息,鑫根資本4月21日通過官微發布聲明表示,言論屬於誤讀和斷章取義。樂視離不開賈躍亭,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鑫根資本稱,已經看到賈總及樂視自我調整的實際行動。今天的樂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專註,更加註重開源節流,更加註重提高經濟效益。這是我們最需要看到的CEO思維與行動,創業大股東的專註對樂視網的未來是最大福音。

此外,還希望海內外媒體不要用過去已經不合原意的文章重新組合,給樂視時間度過最困難的時期。

今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知情人士稱,樂視第三大股東鑫根資本希望樂視創始人、有“中國喬布斯”之稱的賈躍亭辭去該公司CEO職位。鑫根資本曾是樂視第二大股東,但3月初減持了該公司1909萬股股票。

以下是聲明全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288

投資人逼宮特斯拉董事會,僅持12股股東要求罷免馬斯克

特斯拉董事會正在面臨激進投資者逼宮,他們要求罷免特斯拉三名董事。另有一位持有12股特斯拉股票的個人投資者直接提議讓馬斯克退位。

燒錢過猛導致股東不滿

特斯拉剛剛公布了第一季度財報,虧損再創新高。投資者顯然對這份財報不滿意。上周,養老基金顧問CtW Investment Group向特斯拉股東致信,要求他們針對特斯拉的三名董事會成員投反對票。

CtW認為,這三名董事會成員都是馬斯克的親信,缺乏獨立性。他們包括PayPal的早期投資人以及特斯拉旗下SolarCity的投資人、Valor Equity Partners的創始人Antonio Gracias( 安東尼奧·格萊西亞斯),馬斯克的兄弟、餐廳經營者Kimball Musk(金布爾·馬斯克),以及去年加入特斯拉董事會的默多克之子、21世紀福克斯CEO詹姆斯-默多克。

CtW表示,特斯拉近一年來加速燒錢,虧損已經攀升到總收入的將近20%,這非常令人擔憂。董事會換血將有助於控制特斯拉的財務狀況,避免如此大規模的虧損繼續。

在過去的連續五個財季中,特斯拉的現金流已經持續為負。根據彭博社的數據統計,特斯拉平均每分鐘燒錢6500美元。在截至3月底的財季中,特斯拉凈虧損擴大至7.85億美元,每股虧損4.19美元,幾乎比去年同期3.97億美元的凈虧損翻番。

更有投資人直接建議讓馬斯克從特斯拉董事會主席的職位上撤下。一名個人投資者Jing Zhao(音),起草了一份建議書,股東將於今年6月對是否罷免馬斯克進行投票。值得註意的是,這位投資者僅持有特斯拉12股股票。

在一份代理聲明中,特斯拉建議股東投票支持現在的董事會成員,同時保留馬斯克CEO的位置。聲明還對三名股東的作用做了解釋:Gracia有供應鏈管理專長;默多克對全球市場認識很深;Kimbal Musk在零售和消費市場頗具經驗。

“特斯拉仍在發展階段,我們必須有很好的執行力以實現長期目標。在這個關鍵時候把CEO和董事會主席的職位分裂開來與公司和股東的利益不符。”特斯拉在聲明中表示。

危機中多名高管離職

特斯拉股價今年經歷了過山車行情,正在失去華爾街投資人的寵愛,今年截至目前股價累計下跌3.3%。公司近期已經失去了多名高管。

最新消息稱上周五特斯拉負責汽車工程的高級副總裁Doug Field(道格·菲爾德)離職,對此,特斯拉向第一財經記者予以否認:“Field去休假了,我們尊重Field先生的選擇。”Field於2013年離開蘋果公司加入特斯拉,曾參與包括Model 3在內的特斯拉汽車的開發。

在Model 3步入最關鍵的交付期之際,Field選擇離開也讓人感到不解。上個月,英特爾從特斯拉挖走了負責自動駕駛業務的高管Jim Keller。就在周六,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斯拉負責與美國安全調查部門溝通的技術總監Matthew Schwall加入谷歌旗下自動駕駛部門Waymo。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正在調查多起特斯拉撞車事故,其中包括在加州發生的一起Model X致命事故。在最新一起發生在猶他州的事故中,特斯拉一輛Model S撞向了一輛正在等紅燈的消防車,並且在撞擊前沒有任何剎車行為。美國相關部門正在調查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AutoPilot在事故發生時是否工作。

特斯拉在一份聲明中回應稱:“特斯拉還沒有收集到來自這輛汽車的任何數據,因此無法確認AutoPilot功能當時是否開啟。”

馬斯克在上周五發布Twitter稱,特斯拉的全時驅動(AWD,All Wheel Drive)款Model 3車型即將於今年7月開始投產,特斯拉將從本周起接受預訂。此外,空氣懸架裝備的Model 3將於明年投產。

目前馬斯克正在親自抓特斯拉Model 3的生產。特斯拉重申到今年6月底前,Model 3的周產量將達到5000輛。根據今年4月特斯拉公布的最新量產數據,Model 3周產量僅2020輛,不及第一季度末達到2500輛的預期。

此外,針對近期有網絡文章預測稱蘋果可能今年對特斯拉進行收購的傳聞,特斯拉公司向第一財經記者予以否認:“這是徹頭徹尾的假消息。”

在本月初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因在涉及特斯拉毛利的問題時諷刺伯恩斯坦分析師托尼-薩科納吉(Tony Sacconaghi)“非常無聊”而遭到市場的不滿。一位Sacconaghi的前同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Sacconanghi是十余年來全球排名第一的分析師,很多資本買方會跟隨他的建議。馬斯克公開對他表示不屑,對特斯拉股票會產生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77

片商逼宮 搶位元視頻行業

1 : GS(14)@2010-09-05 20:46:49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04/148038.html
 繼CNTV之後,視頻網站又將迎來一個十分強勁的競爭對手。2010年9月初,曾經出品過《建國大業》、《媳婦的美好時代》、《蒼穹之昴》、《王貴與安娜》、《雙面膠》、《萬曆首輔張居正》、新版《紅樓夢》等多部熱播影視劇的中國華錄集團正式進軍網路視頻。
  上述影視劇均是視頻網站瘋搶的搶手貨。處於產業鏈上游的華錄文化推出視頻網站華錄塢,無疑又將掀起版權成本飛漲的腥風血雨。
   片商搶位元視頻行業,一個重要原因是線上視頻行業廣告收入的大幅增長。來自艾瑞的數字顯示,2010年第二季度中國線上視頻行業的廣告收入占到全行業收入 的62.3%,相比第一季度提高了7個百分點,市場規模環比增長達到65.3%,達到9.8億元,預計全年整個行業的總收入將達到53億元左右。此外,版 權分銷的市場份額也將大幅度提高。
  艾瑞分析認為,這兩部分增長主要得益於CNTV在第二季度世界盃直播及轉播權的分銷,以及由此帶來的廣告收入增長,同時第二季度熱播影視劇比較多,吸引了不少廣告主的投放。中國影視劇集很多已經在互聯網與電視臺同步播出,越來越多的用戶將互聯網當成主要收視管道。
   在如今的視頻行業中,由於版權分散,有接近一半的片源是從分銷商手中購買,這個中間環節的設置一定會增加版權的附加成本。“(視頻網站)應該更多地與影 視出品方合作,而不僅僅是版權分銷方;應該更多地考慮多元化的商業收入來源,而不僅僅是彈跳式廣告;應該更多地學習影視劇製作播出上游,而不是學習新聞類的 門戶網站。”華錄文化董事副總經理李笛對記者說。
  這個思路與現在視頻網站的運營模式完全不同,不過卻是最貼近Hulu的一種,因為Hulu就是由新聞集團旗下的福克斯和通用電氣旗下的NBC環球共同成立。
   除了華錄集團本身的資源,橙天嘉禾等影視劇製作公司都與其達成了長期深度的戰略合作,一旦上游片商直接切入視頻行業,對於產業鏈格局將產生重要影響。目 前在視頻網站的運營成本中,版權購買幾乎佔據一半,背靠出版方的華錄塢無疑在這方面的壓力將小得多,並且如果採取傾斜性的數位分銷策略,對其他視頻網站來 說就是釜底抽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637

無懼逼宮提前黨大會阿博特料成功留任

1 : GS(14)@2015-02-10 01:06:55





澳洲總理阿博特(Tony Abbott)面對所屬的自由黨黨友逼宮,宣佈提前在今日舉行黨大會,投票決定是否繼續由他擔任黨魁兼總理,預料阿博特可成功留任,但未來的首要任務是如何挽回不斷流失的民意。自由黨原定明天舉行不信任投票,由該黨一百零二名國會議員進行表決,假如錄得逾半贊成票,阿博特及副手、外長畢曉普須辭任,意味澳洲在八年之內將迎來第六位總理。



獲足夠黨友支持

阿博特提早舉行黨大會,全因「民眾不願見到不穩及不確定」。分析認為阿博特此舉,除反映他信心十足,背後已累積足夠黨友支持外,亦可令挑戰者沒時間游說其他黨員變節。阿博特自二○一三年上台後,由於重振經濟不力,加上在今年澳洲國慶日向英國菲臘親王頒授最高榮譽騎士爵位,被指向英國獻媚,導致支持度不斷下滑。最新民調顯示,55%民眾認為阿博特應下台,僅35%人支持他留任。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09/190345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738

盡論中國:李克強怎被逼宮成這樣了?

1 : GS(14)@2015-04-21 02:00:19

中國人民銀行昨日宣佈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一個百分點,幅度是史上最猛之一。這是繼證監會緊急澄清「不是鼓勵賣空、打壓股市」後,當局力挽今日股市暴跌的重大措施,既顯示李克強(圖)對依靠股市吸引資金、刺激經濟的重視,也顯示利益集團已能抓住其命門、輕易逼宮。證監會上周五宣佈將嚴查融資融券(孖展及沽空)、四部委支持擴大融券交易和融券券源,引發外圍A股相關指數暴跌。但最擔心、最焦慮的原來不是一眾股民,而是李克強。眼見證監會的澄清未能有效抑止輿論對今日A股、港股暴跌的預測,他隨即應市場所求,下令大幅度降準救市。北京報章披露,本月14日李克強召開經濟座談會時曾問在場金融界人士,市場對降準和降息更看重哪個?得到的答案是降準。由此可見,人行昨日宣佈降準,是李克強再度被逼宮的結果。早在2013年6月,李克強出任總理百日之際,內地曾爆發小股災,逼李克強收回不放水刺激經濟增長的成命。今次李克強在股市暴跌前放水,無疑是要避免更被動的局面。他被逼宮成這樣,一來是他已坐實弱勢總理之名,無法抗衡新、舊利益集團的掣肘,二來是中國經濟的增長確實面臨重大困難,需要靠提振股市為企業融資。因此,歷經多年下降「瘟市」(溫家寶)的A股將會有長時間的上升「強市」,至於經濟何時轉型、股民何時被屠宰,另當別論。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20/191185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727

財經八一八: 控歐智華傳被逼宮

1 : GS(14)@2015-10-18 23:55:06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B%A4-220000493.html
據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報道,豐控股(00005)有股東組織正謀求「逼宮」,趕走現任行政總裁歐智華(Stuart Gulliver),並要求不一定要在控內部尋求接班人,理由是歐的發展策略未能挽救控的股價表現,該股在過去一年累積跌了一成四。

報道指出,這個股東組織於去年組成,由the Investor Forum領導,而這個「投資者論壇」的成員可說粒粒巨星,所講的當然是基金界巨星。這個機構的主席是Simon Fraser,他於去年十月才被委任為主席,是前富達基金首席投資總監,現任信託基金Foreign & Colonial InvestmentTrust的非執行主席。

機構其他成員包括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s行政總裁Mark Burgess;木星資產管理(Jupiter Fund Management)副主席Edward Bonham-Carter;Aviva Investors股票部主管David Lis;以及安本資產管理(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首席投資總監Anne Richards。�

據悉,the Investor Forum正約見控主席范智廉(Douglas Flint)及副主席駱耀文(Sir Simon Robertson)。控在回應泰晤士報的查詢時表示:「我們會與投資者及股東進行定期及建設性的對話,並支持成立如the investors forum的架構,能進一步加強公司與機構投資者的對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335

中小會計師行謀逼宮

1 : GS(14)@2015-10-30 01:01:18

【本報訊】會計師醞釀逼宮!去年成立,獨立於香港會計師公會的「中小型會計師行大聯盟」(下稱中會聯)昨舉行記者會,表示對公會無法代表業界利益及訴求,年底前將舉行另一輪業界諮詢,冀推翻將草擬立法的《優化上市實體核數師監管制度建議》。



轟公會無法代表業界

《建議》要求上市公司核數師加強負責,包括提高罰款水平至最多1,000萬元、財匯局將替代會計師公會「執法」甚至決定「釘牌」。中會聯召集人鄭中正指出財庫局年中完成諮詢,將655份「屬一式多份」的反對意見書合成6份,而得出最後「絕大部份回應者支持改革」的意見。鄭不明白政府「輸打贏要、搬龍門」,短期將重用同一份諮詢文件,再向業界收集意見,冀可趕在財庫局向立法會提交修訂之前。鄭氏指出,倘落實《建議》諮詢結果,對中小型會計師行負擔極重,有可能令5成中小行裁減人手甚至倒閉。鄭中正本身是香港會計師公會理事,強調中會聯只是要求監管環境公平,不排除參考醫生、律師等專業界別的示威方法,甚至動員100名會員簽署,召開特別會員大會,對公會理事會或管理層提不信任動議。另外,中會聯又極不滿香港會計師公會行政總裁丁偉銓,月初在個別報章表示準備修改《專業會計師條例》,包括刪減紀律聆訊以加快紀律處分程序。中會聯指此舉令紀律處分程序不公不義,事先亦沒有諮詢會員。會計師公會何超平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解釋,丁氏只是重申公會不時檢討行之42年的《會計師條例》可修訂之處,而所有修訂必需諮詢並得會員同意,不存在繞過會員的情況。他表示與中會聯成員不時會面,但事先不悉他們召開記者會表達不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29/193514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555

台立院秘書長涉收賄受查王金平心腹出事 疑藍營內鬥圖逼宮

1 : GS(14)@2016-01-20 17:46:10

■調查人員搜查立法院時,帶走多箱文件。台灣《蘋果日報》


台灣總統大選才剛結束,台北檢方昨日大舉搜查立法院秘書長林錫山的辦公室,懷疑他涉嫌在電腦採購案中受賄,還傳喚了超過30人,搜查規模之大歷年罕見。值得注意的是,林不但是近年被查的立法院最高級官員,他亦是院長王金平的心腹。事件引發傳言四起,外界猜測事涉國民黨內鬥,有人想向王逼宮,迫使他放棄立委席位。台北地檢處接獲舉報,指立法院有官員涉嫌受賄及包庇廠商取得採購招標案,當局昨派出超過160人,兵分19路,搜索台北市及新北市等10多個地點,包括林錫山的辦公室及資訊處等,被搜索的辦公室拉上窗簾,窗戶也用報紙遮蔽,調查員隨後帶走三部電腦及兩箱文件,並傳喚33人,包括林的鄭姓前司機及立法院秘書長室女科長陳亮吟,有指林昨午已前往應訊。至於涉嫌賄賂的網遠科技公司也被查,全案以違反貪污治罪條例追查。



涉電腦採購案收數百萬

檢方雖然拒絕透露案情,但承認是調查有關電腦採購的案件,據稱,林錫山近年主理「行動裝置網路安全強化建置案」、「網際網路服務系統」、「資料保全及交換服務平台建置」等多宗電腦軟硬體設備招標案。他涉嫌包庇網遠科技取得約3億元新台幣(下同,約6,900萬港元)的採購案,並透過中間人收受約數百萬元賄款。據稱,檢方其實查案已久,在總統大選前曾召開多次專案會議,準備選後展開行動。立法院長王金平昨日受訪時表示,一切靜候調查,但「百分之一萬」不會搜到其住處。王說,台北地院檢察長蔡碧玉事前曾二度致電知會,但只提到案情與搜索地點,未提到電腦採購案。由於案件涉及資訊部門,《台蘋》記者昨聯絡立法院資訊處長陳露生與副處長郭正明,但兩人已在大選前申請退休,前者退休生效日就在總統大選當天,讓人聯想到是否早已預知山雨欲來。



■被視為王金平(右)心腹的立法院秘書長林錫山(左),因採購弊案被查。資料圖片

■林錫山的鄭姓前司機(右)遭帶走問話。台灣《蘋果日報》



王金平:沒有這種事情

立院官員被查惹來傳言四起,傳聞有政治勢力似要將王金平拉下立委,因國民黨大選失去政權,又淪為國會少數黨,令王權力大減。外界猜測,這是國民黨內反王勢力發動攻擊,另一說法是,王一旦被逼退,辭去不分區立委職務,隨之遞補的將是被視為馬(英九)系的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對於立法院遭檢調搜索,僅表示「一葉知秋」;有藍營立委指,未免也太現實、太誇張,是選後就急着要黨內清算?對於外傳王不續任不分區立委,他表示:「沒有啊,聽誰說的?沒有這種事情。」他又駁斥是政治陰謀論,強調不要聽外界的猜測。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0/194593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615

工黨失意蘇格蘭未潰敗英左王或免受逼宮

1 : GS(14)@2016-05-08 02:56:07

【英地方選舉】英國「超級星期四」地方選舉的點票結果,昨天陸續揭曉。選前不被看好的在野工黨,在蘇格蘭一如所料淪為第三大黨,但在英格蘭和威爾斯避過災難性大敗,加上很大機會奪回倫敦市長的「大獎」,料可減輕黨魁「左王」科爾賓所受黨內逼宮壓力。蘇格蘭議會129個議席中,蘇格蘭民族黨贏得63席,黨魁斯特金形容是「歷史性」三連霸,但比五年前少6席失過半數地位。她表明不會跟贏6席、同樣支持蘇獨的綠黨組聯合政府。


■工黨黨魁科爾賓

淪蘇格蘭第三大黨

近年在蘇格蘭積弱的英國執政保守黨,這次大增16席至31席排第二,60年來首次壓過工黨。分析指保守黨去年脫英公投後吸納統派票反彈,令工黨進一步沉淪,這次失13席至24席。不過,工黨在英格蘭地方議會失過百議席的憂慮,卻沒有實現。124個議會已有結果的103個中,工黨保了52個的控制權,暫只失一個;總議席1,044席,失26席。因脫歐公投內訌的保守黨也沒進帳,控制議會數目停留在28個,總議席610席,微跌9席。英國廣播公司分析指工黨得票率比4年前英格蘭地選約低6個百分點,但在關鍵區比去年大選多4個百分點,保守黨得票率則從去年回落,尤其在英格蘭南部,令工黨保住多個議會。工黨在威爾斯國民議會亦保住最大黨地位,60席中奪29席。極右英國獨立黨在當地取得零的突破,得7席,並在英格蘭的地方議會至少取得28席,大增20席。工黨反科爾賓國會議員曼恩指這次地選表現「還可以」,但本應好得多;科爾賓就指工黨表現不俗。分析相信科爾賓短期內不會遭逼宮,但會受壓要求他向中間政治路線靠攏和領導更決斷。



倫敦親保守黨區票站出錯

至於倫敦市長選舉,料至本港時間今凌晨才有點票結果。在已點算的約82%選票,工黨候選人薩迪克.汗以44%得票領先。而親保守黨的巴尼特區,因為行政出錯令票站沒有完整的選民名單,至少令數百人投不了票,更有利薩迪克.汗。工黨的利物浦市長安德森已率先成功連任。英國廣播公司/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7/196013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9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