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麥肯錫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深圳第一北京廈門跌出前十

麥肯錫公司“城市中國計劃(UCI)”14日發布了2016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數報告(USI 2016)。

USI 2016顯示,大多數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水平都在穩步提高,帶來整體發展水平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和經濟方面的改善。2016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前10位依次為:深圳、杭州、舟山、珠海、寧波、廣州、威海、湖州、中山和紹興。

與2011年相比,廈門、大連、福州、北京、長沙和煙臺六個城市跌出前十名。大中經濟體量城市和小經濟體量城市之間的差距在過去的3年里呈現出了擴大的趨勢。

USI 2016匯集了對中國185個地級市長達9年(2006年-2014年)的大數據,通過對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等方面共23個指標的計算分析,對整體可持續發展水平進行研究和排名;並在2013年版分析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檢驗並豐富了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基本規律的主要結論。

城市中國計劃研究總監張耕田介紹,與2011年相比,2014年社會分項指標下的醫療保障覆蓋率以及經濟分項下的政府研發投入都有顯著提升。而受到住宅用電消耗退步明顯,以及空氣汙染和空氣質量合格天數退步的影響,資源利用和環境清潔兩類分項指標進步幅度較低。建成環境分項指標的改善主要來源於互聯網使用率的變化。

從全國排名來看,深圳可持續指數排名從2011年的第6位進一步上升到2014年的全國第1位。而在社會、經濟、建成環境三方面都排名靠前的帝都北京,因其在環境清潔和資源利用上的 表現拖後腿,此次排名退出了前10。

“整體得分第一的深圳,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均有良好表現;在創新能力方面同樣領先,並且有較高的創新產出效率。可持續發展水平增速最快的泰州則有別於其他多數城市依靠經濟增長帶動一切的發展模式,主要依靠社會領域的進步。”張耕田說。

從區域格局來看,中東西部城市差距已經逐漸收斂,呈現出日益均衡的發展態勢。從總體上看,城市群之間水平差異較大,珠江三角、長江三角城市群在2014年可持續發展水平排名上繼續處於遙遙領先地位,山東半島,遼中南以及海峽西岸地區也在前五名之列。從2011-2014年可持續發展的增速來看,我國各大城市群均進步明顯。北部灣、長三角、滇中領先其他城市群,平均增長速度處於全國前三。

USI 2016同時指出,創新能力的培育與提高將是未來城市突破可持續發展瓶頸的關鍵。基於創新空間、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三項決定性因素,USI 2016對164個案例城市16項創新能力指標進行量化研究,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深圳、上海、廣州、珠海、武漢、南京、杭州、西安和中山。

張耕田介紹稱,將創新投入、創新空間與創新產出進行對比可以發現,一些城市以相對較低的創新投入和創新空間帶來了相對較高的創新產出,而另一些城市則相反。以深圳為例,它的創新產出排名第一,但其創新投入和創新空間並非最多,東莞、中山等城市也是同樣情況。而南京等城市以相對較多的創新投入和創新空間,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創新產出。這一情況表明,雖然不少城市都高度重視提高創新能力,但只有深圳等部分城市具有更高的創新“效率”。

從區域格局來看,城市的創新能力總體呈現出東部地區創新能力高於中西部地區的梯度分異規律。從城市群的表現來看,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是發展較為成熟的三大國家級城市群,其區域內城市創新能力呈現不同特征—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市創新能力最強;長三角城市群內,各城市創新能力差距相對較小;珠三角城市群內,深圳市創新能力最強,其次為廣州、珠海和中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創新能力與綜合可持續發展水平高度相關。伴隨著城市創新能力的提高,城市整體的可持續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同時,城市創新指數與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社會維度表現(就業率)、非農產業產值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指標高度正相關。

城市中國計劃聯席主席、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夥人、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院長華強森(Jonathan Woetzel)表示:“UCI於2010年成立以來,致力於中國城鎮化重要問題的研究和有關活動的開展,USI就是其中一項持續開展的研究課題。USI指標體系不僅是為打分排名,更是構建評價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及潛力的方法和工具。研究註重每個城市自身發展情況的增量分析。對應不同發展階段和類型的城市,采用不同的分析框架展開深入分析,幫助城市找出自身的短板或優勢,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榜樣城市以學習其先進經驗,明確發展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560

影視股價罕見跌出三年新低,連傳媒分析師都要另尋新歡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02/1100696.html

每經影視記者 牟璇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又來到這個港口,沒有原因的拘留,我的心乘著斑剝的輕舟,尋找失落的沙洲……

影視行業時刻發生著故事和傳說,而影視股同樣也如戲劇般的在兩年時間中,驟然生變,曾經傳媒影視股是整個資本市場中最為風光的板塊,每家公司新上市都備受追捧,明星股東、名導股東閃耀在資本市場中,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無一不想與“影視”沾上邊,似乎誰戴上了這個充滿魔力的戒指,就能夠成為傳說。

然而,風光有時,落寞也有時;如今的影視股似乎已經褪去了舊日的光環;監管趨嚴、並購連連失敗、明星公司市值不斷縮水、機構冷遇……

影視股似乎成為了資本們最不待見的群體,成為了一片失落的沙洲……

曾經的風光

201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明確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自此傳媒文化產業成為資本市場中最受關註的板塊。

2013年,華誼兄弟連創新高,市值一度居於整個創業板首位。

2015年,跌宕起伏股災下的中國資本市場中,傳媒影視板塊(申萬28個子行業)在這一年上漲了172%,成為當年表現最好的行業,沒有之一。

如今的落寞

而自2015年之後,傳媒影視板塊在多年的風光後情況調轉急下,從最受喜愛的行業成為了“重災區”。

按照Wind資訊統計,最近一年(近250日,截至4月28日),傳媒板塊下跌了20.40%,成為了28個子行業中表現最差的行業,比倒數第二的計算機行業11.95%的跌幅還幾經翻了一倍。

影視並購熱情不減,按照Wind資訊數據顯示,2016年傳媒板塊就發生並購278起。但是,據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至今至少已經有20余家影視並購失敗。如:趙薇擬收購萬家文化、驊威文化擬收掌娛天下、暴風科技擬收購稻草熊影業、唐德影視擬收購愛美神等……

失敗的主要原因或主要在於監管政策收緊。

機構冷遇

最近,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向一位傳媒分析師了解傳媒影視板塊時,他坦言道:“我都開始看電子行業了,因為只看傳媒板塊估計會被餓‘死’了”。

與此同時,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在近期的一場某龍頭影視公司今年的年度機構投資者交流會看到,以往坐滿各大券商首席傳媒分析師的場景已蕩然無存,盡管這家影視公司是2016年業績表現最好的公司,但遺憾的是,參會人員幾乎都只是各大券商的助理研究員。

【再看個股】

不少老牌傳媒股,股價都撐不住了,有的股價幾乎腰斬,跌幅創近三年新低。

 

即使去年新上市的“國家隊”老大哥中國電影,股價也從最高時的40.28元,跌落到如今的20元上下,幾經腰斬。

更別說一些跨界做影視曾經的牛股鹿港文化、富春股份,以及重組進入資本市場的歡瑞世紀、印紀傳媒……曾經的輝煌猶如過眼雲煙,如今的表現都是慘淡一片。

傳媒影視股成了一片失落沙洲。

但另一方面讓人疑慮的是,與影視股蕭條的市場表現相比較,整個行業似乎仍然維持著較強的生命力

從2011年到2015年,電影票房總額分別是131億元、170億元、217億元、296億元、440億元,從數據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穩步上升的過程,尤其是2014年到2015年,增幅接近49%。

2016年,盡管此前叫囂的600億票房夢碎,但全年總票房仍然有457億元,較2015年略有3.7%的增幅。

並且粗略統計,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仍然突出,2016年八成傳媒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

相較於其余行業逐年收入大幅下滑甚至面臨行業寒冬,影視傳媒行業顯然並不是那一行列之中。

那麽,為什麽機構不再喜歡傳媒股,甚至用互相“踩踏”的方式,試圖趕緊逃離這個曾經的輝煌之地?

有分析師說,泡沫太大了,前幾年給這個板塊賦予了太多“神奇”的光環,使得整個板塊估值越來越高,講故事講得越來越大。然而,投資最終回歸的是業績表現,影視股盡管業績表現不錯,但仍然與高企的股價不相匹配。

中域投資總經理袁鵬濤則向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表示,這些年政策提倡“脫虛入實”,這個“實”更多指的是實體經濟,而影視、文化、遊戲都屬於輕資產服務業,無論從國家產業政策、還是監管政策,對影視傳媒行業都不是太鼓勵的態度。從上市公司來說,雖然過去三、四年,影視公司上市的很多,它們利用資本市場資本運作,很多公司都長大了。但這些公司過度利用了市場的資源配置,好的公司應該多練內功,把產品做好,並購作為輔助,這才是優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脈絡。真正提高片子的藝術質量和商業價值,但如今,國內很多片子無論是藝術質量還是商業質量,這方面還是要積極學習國外的一些優秀大片。

事實上,只有內容起來了,好的產品出來了,才能帶來紮實的收入和利潤的變化,這才是投資者真正關心的。如今的傳媒影視板塊,雖然經過大幅下調,估值勉強算是合理,但向上的可持續業績以及內容質量的可持續提高尚卻沒有看到,再加上當下市場更追求業績的確定性,因此要有大的表現是比較困難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176

金逸影視三度沖刺IPO終獲批 市場份額卻早已跌出前五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07/1145860.html

原標題:金逸影視三度沖刺IPO終獲批

曾經兩度沖刺IPO未果的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逸影視”),於9月5日再次上會接受審核,終於拿到了中國證監會的一紙批文。

根據金逸影視的上市計劃,此次金逸影視計劃登陸深交所並募集8.1億元,向社會公開發行4200萬股普通股,所籌資金將用於在全國投資建設40家影院,這意味著金逸影視將發力擴大自身的市場規模。

其實早在2012年,金逸影視就已開始籌備上市,但當時因中國證監會暫停IPO,使得金逸影視的上市計劃被迫擱淺。隨後在2014年,金逸影視再次向中國證監會遞交招股說明書,重啟上市計劃,在上會前夜,金逸影視卻被武漢國資委指責招股書失實,稱金逸影視在招股說明書中反映武漢國資委的消費情況嚴重失實,最終金逸影視因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落實,被證監會取消了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如今終於獲準上市,卻已時過境遷。面對市場的劇變,金逸影視市場份額早已跌出全國前五,凈利潤也明顯下滑。據金逸影視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1-2013年,金逸影視的資產負債率一直處於較高的水平,分別達到78.79%、80.68%和78%,同時凈利潤率也逐年下滑。盡管此後金逸影視並未更新招股說明書,但據深圳瑞和建築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中透露的信息發現,金逸影視2015年和2016年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均出現下降,其中2016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1.56億元和1.96億元,較2015年分別減少1.69億元和0.51億元。此外,據藝恩智庫的數據顯示,2014-2016年,金逸院線在全國的排名也從第五位下降至第七位。

值得註意的是,金逸影視旗下的影院還面臨著管理問題。據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官網曝光臺顯示,僅2016年金逸影視旗下便有2家影院違規使用“雙系統”售票,長期偷漏瞞報票房收入;1家影院在放映分賬影片期間不正確使用售票系統,瞞報票房收入而被通報。

目前金逸影視仍想不斷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但擴張的速度顯然不及其他院線。據金逸影視此前發布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金逸影視共有185家影院,其中有114家自營影院以及71家加盟影院。而據藝恩網的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6月,金逸影視自營影院數量為136家,這意味著在這兩年的時間里,金逸影視自營影院的數量僅增長了22家。觀察其他院線的影院增長速度可以發現,南方新幹線、大地院線和上海聯合院線,同一時間階段里,影院數量分別增長了184家、177家和136家。

據悉,為了形成更大的市場競爭力,金逸影視也制定了差異化發展路線,並曾在去年12月時公開表示,正在進行品牌升級,以及旗下20家自營品牌高端影院的建設計劃,五六線城市也成為該公司未來布局的戰略方向。但業內人士指出,不少二三線城市在成為票倉城市前就經歷了很長的培育期,早期布局該地區影院的公司也是在近幾年才逐漸收回成本,金逸影視若想開拓五六線城市,要做好長期無法盈利的準備,並可能會面臨消費力不足、觀影習慣待培養等情況。

“對於金逸影視而言,若能實現上市,意味著能夠拓寬自身的融資渠道,強化資金實力並借助上市這一契機提升自身品牌,減弱以往事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院線分析師賈欣然認為,“但這也只是其中一方面,金逸影視若要提振業績,實現長久穩定的發展,還需要在商業模式、業務架構等層面進行完善,增強自身的盈利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264

蘋果跌出了“神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13/165100.shtml

蘋果跌出了“神壇”?
創業家 創業家

蘋果跌出了“神壇”?

過去人們相信蘋果這家星光熠熠的公司總會帶來驚喜,現在我們必須承認,它不再是過去的它了。一個過去靠產品引領市場的公司正在為了引領市場在產品上做出妥協。

首發 | 創業家&i黑馬(ID:chuangyejia)

文 | 麻策

當在發布會前已聽過關於蘋果新品的各種爆料信息後,我依然選擇熬夜並滿懷期待地守在屏幕前,直至最終發現真機和傳言中的幾無區別,毫無驚喜。

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事了。

相信很多熬夜看了這次蘋果發布會的人,會有上述相同感受。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這次發布會內容。

54f6608b-f4dc-4151-912c-932f7acf5844

蘋果今晨主要發布了三大類新品:Apple Watch Series 3、Apple TV 4K、iPhone 8/8 Plus和iPhone X。其中,iPhone X如此前傳言,為周年特別版。

即將發售的Apple Watch Series 3主要做了性能、軟件以及體驗方面的提升,此外,這款手表最大的變化在於內置了蜂窩網絡,讓手表的應用更加自由,可以說獨立使用基本擺脫了iPhone。據了解,該產品9月22日正式發售,非通話版售價為2588元,通話版售價為3188元,陶瓷版10188元起售。

Apple TV 4K版主要體現在對顯示效果的提升方面,加入了4K+HDR技術。采用蘋果A10處理器,性能較上代提升2倍。此外提供更豐富的包括影視、遊戲等內容資源。該產品被庫克稱作“影院級別電視”,將率先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上市,9月22日正式發售,售價179美元起。

0 (3)

iPhone 8/8 Plus和iPhone7系列的尺寸、外形設計基本沒有變化。關鍵區別在於,前者采用雙面玻璃面板設計,配備了A11處理器(性能提升70%)和無線充電功能。其相機采用1200萬像素雙攝像頭、光學防抖,拍照效果較7系更優。增強現實(AR)類APP在這兩款機器上得到更好支持。簡言之,這兩款新品手機是7系列的升級版,9月22日正式上市,顏色包括黑、銀、金(偏粉),64GB版售價分為5888元、6888元,256GB版售價分為7188元、7988元。

0bfabef69aa1bf5

iPhone X是本次發布會的壓軸產品,是蘋果第一款全面屏手機。這款手機同樣采用全玻璃面設計,配備無線充電功能,取消Home鍵和指紋解鎖,改用名為Face ID的臉部識別解鎖。同時,其正面采用5.8英寸超視網膜(創業家&i黑馬註:英文名為Super Retina Display)顯示屏,機身防水防塵。

0 (6)

iPhone X毫無爭議地搶了iPhone 8/8 Plus的風頭。有人質疑,前者或將影響後兩者的銷量,甚至有網友調侃,後者是為了襯托前者。不過,iPhone X的“前劉海”設計被認為影響整體美觀,遭到詬病。此外,背面豎排雙攝也被認為是一種不得已的“妥協”。

iPhone X只有銀色和深空灰兩種顏色可以選。其上市時間略晚,正式發售日定於11月3日,根據蘋果官網信息,iPhone X國行64GB和256GB版本售價分別是8388元和9688元。雖然發布會前各種傳言已經表明iPhone X售價不低,但是實際價格還是超過了不少人的預期。

跌出了神壇?

結合近幾年蘋果新品發布會表現,以發展的眼光看,只希望它未來發布會的表現不要低於人們的預期,最起碼不要低於先於發布會到來的各路“傳言”。

當然,或許是時候需要我們換種心態來看待蘋果新品發布會了。

過去人們相信蘋果這家星光熠熠的公司總會帶來驚喜,現在我們必須承認,它不再是過去的它了。一個過去靠產品引領市場的公司正在為了引領市場在產品上做出妥協。

蘋果過去幾乎從不把未經市場檢驗的“技術”倉促地應用到自家產品。在這一點上,相較三星的激進,蘋果自然顯得有些保守。甚至在大屏潮中,蘋果都是最後進入的。iPhone從初代到4S一直都是3.5英寸,到iPhone 5也不過只做到4英寸。喬布斯認為,小屏手機能給用戶帶來極佳的單手體驗。

0e1aa1e6b3905e7size412_w2008_h1339

就像喬布斯當年堅持的那樣,推出iPhone 6系之前的蘋果始終堅持著它的理念:不提倡大屏手機。即便到了iPhone 6和更大尺寸的6 Plus,接過喬布斯棒的庫克依然充分考慮到了單手操作體驗好壞的問題,在系統功能中提供了單手操作模式。

市場證明,小屏智能機如今基本成為歷史,大屏是絕對主流。而曾經不看好大屏手機的蘋果卻也成為大屏時代至今最大贏家,並一路引領大屏機潮流。有評論認為,蘋果正向市場妥協,變得唯利是圖。

從iPhone 6凸起的攝像頭和背板上的兩道不太美觀的白線開始,業界對蘋果的吐槽從未停止。同時,國產手機廠商批評蘋果的聲音也逐漸多了起來,認為它正在放棄自創立以來的堅持。但對外觀“醜陋”的批評並未影響這一代兩款手機的銷量,蘋果借此成功於2014年第四季度首次超越三星和小米等廠商,成為中國銷量最大的智能機廠商。

庫克曾在一封郵件中寫到:“中國市場有著前所未有的機會。”而2016年,蘋果第四季度財報暴露其在大中華區銷售的疲軟。“蘋果跌落神壇”一時成為熱議話題。

目前而言,蘋果的處境並不理想。資料顯示,蘋果在中國的銷量已經連續6個季度出現下滑,被華為反超。另據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15年iPhone在中國的份額約為14%,今年1-6月降到了9%。自iPhone 6之後,蘋果新機對於中國人而言吸引力並不大。

持悲觀看法者認為,蘋果正在喪失創新力,與此同時面臨國產廠商沖擊壓力明顯,華為、OPPO、vivo和小米在國內的銷量上都已經超過蘋果。

盡管路透社表示新款iPhone成功與否對蘋果來說異常重要,但路透社卻刊文唱衰,稱iPhone X的定價“對中國銷售或有較大沖擊,因為這樣的價格大致是中國民眾平均月薪的兩倍。”

不過,對這種類似“大陸人民吃不起茶葉蛋”的說法,有網友則用戲謔的語句表達了不同意見:你沒看過中國人買房子吧。

另據市場情報公司TrendForce預測,今年蘋果iPhone銷量將達到2.275億部,比去年同期增長5.6%。這意味著其增長幅度超過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增長水平(有望達4.8%)。TrendForce還稱,配置AMOLED屏幕iPhone X的推出將有助於加快AMOLED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普及。

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也指出,從2007年到2017年第二季度,iPhone在蘋果的全球營收累計達7600億美元。而且這筆收入依然在持續增長,預計到2018年底,iPhone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營收達萬億美元的智能手機。

而根據本場蘋果發布會的發言人透露,蘋果仍在全球升級、布局更多的零售店,位於芝加哥的新店將於近期營業。

顯然,蘋果充滿自信。

優勢很能領先多久?

在對蘋果的批判潮流下,有分析稱,蘋果掌控軟硬件兩端,“兜售軟件體驗以及提供附加服務”,擁有諸多隱藏優勢。不過,蘋果眼下急需靠新發布的產品挽回頹勢。

然而,北京時間12日晚間,在發布會開始前,蘋果股價在高開後迅速下挫,跌幅一度達到0.62%。據報道,在Apple TV 4K發布時,蘋果股價漲幅一度達1%以上,最高達163美元。iPhone X發布後,股價開始下跌,截至收盤股價下跌0.4%。對於“每次發布新iPhone股價都上漲”的蘋果來說,此次股價下跌看起來似乎“不太正常”。

有專業人士在發布會後表示,iPhone 8和8 Plus雖然外觀上與上一代沒有太多變化,但是在軟件和技術層面有了不小突破,同時,iPhone X雖然不完美,但仍是市面上首選的全面屏手機之一。

iPhone 8/8 Plus和iPhone X均具有的無線充電功能,是本次發布會一大亮點。同時,iOS11支持增強現實,這也被視作蘋果未來發展的重大優勢。此外,Face ID或也將引領行業臉部識別解鎖潮流。不難看出,蘋果著眼於未來布局。

未來的競爭註定愈發激烈。就9月份而言,手機行業已爆發大戰,包括小米、榮耀等在內的各大品牌紛紛在本月舉辦發布會,揭曉新機。9月11日,小米發布全面屏手機Mix 2,和配備臉部識別解鎖功能的Note 3,大有“狙擊”蘋果之意。

與此同時,“全面屏戰爭”徹底打響,且全面屏已成當下智能手機形態演進的主要趨勢。蘋果推出之前夏普、小米、三星均已推出過該類產品,之後vivo、華為等廠商也會陸續進場參與角逐。

業界認為,全面屏至少是未來3-5年的趨勢。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所有的智能手機都將會是全面屏手機。

就目前而言,蘋果仍處於行業頂端,擁有絕大多數競爭對手無法相比的規模,以及技術優勢。但這個優勢還能領先多久時間?

iPhone發布會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30

上半年四大險企保費增速放緩,跌出世界500強的新華保險轉型收官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日前發布。根據榜單顯示,我國共7家險企入榜,包括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國泰人壽、太平保險、泰康保險。

值得註意的是,去年排名第497的新華保險,今年則跌出榜單。但根據近期新華保險發布2018年中期業績預增公告顯示,預計今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均將增加80%左右。

新華保險轉型效果顯現

對於中期業績預增原因,新華保險表示,主要是受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變更的影響。

從2016年起新華保險開啟轉型之路。根據其2017年業績報告顯示,新華保險2017年營業收入1441.32億元,同比下降1.4%;保險業務收入1092.94億元,同比下降2.29%;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為53.83億元,同比增長8.9%;市場份額由2016年的5.2%降至4.2%,保費收入呈現負增長態勢。

新華保險董事長萬峰此前表示,由於公司從2016年開始不下達躉交(一次性付清所有保費)任務,躉交保費遠少於預期,2017年保費收入存在負增長缺口。

根據2017年報顯示,公司進一步壓縮躉交業務,全年躉交保費同比減少約200億元,基本甩掉了躉交包袱。大力發展期交業務,全年實現首年期交保費278億元,同比增長17%;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費183億元,同比增長30%;續期保費775億元,同比增長19%。在躉交業務大幅壓縮的情況下,總保費基本持平,續期拉動的保費增長模式初步形成。

在保費結構方面,相較於2016年,2017年續期保費占總保費的比例由58%升至71%,首年期交占新單的比例由50%提升至87%;年期結構方面,十年期及以上期交業務占首年期交的比例由60%提升至66%。

經過兩年轉型,自2018年起新華保險已邁入以續期拉動為主要特征的發展期。根據新華保險發布的未經審計的半年保費收入來看,上半年轉型效果進一步顯現,與去年同期相比,由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同時,原保費收入678.7億元,同比增長10.8%。

四大險企保費增速放緩

近期,四大A股上市險企已陸續發布2018年上半年保費收入業績。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四大A股上市險企共實現原保費收入10271.8億元,同比增長12.7%。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8.6個百分點。

截至6月30日,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3602億元、678.7億元、4079.9億元、1911.2億元。從保費收入規模來看,中國平安領跑。

在壽險業務方面,上半年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平安人壽、中國太保壽險的原保險保費收入情況分別為3602億元、678.7億元、2745.25億元、1300.2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1%、10.8%、21.2%、17.6%。

萬聯證券認為,預計上市險企整體將在二季度以及下半年有一定程度的業績改善。隨著各大保險公司加大市場投入和保障型業務銷售力度,行業規模有望上行,保費增速改善疊加結構優化,上市險企的新業務價值將明顯改善。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銀保監會網站披露信息,已有10余家保險公司增資獲批,保險業迎來增資潮。例如,太平再保險(中國)有限公司註冊資本變更為15億元、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變更為188億元人民幣、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變更為30億元、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變更為40億元等。

值得註意的是,除了新華保險外,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的原保費增速均有所回落。與此同時,一些中小險企的新增保費也都出現下滑的現象。

“部分公司的增資與轉型中面臨的壓力有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對第一財經表示,一些壽險公司在轉型過程中,現金流入減少,但滿期給付、退保等帶來的現金流出壓力大,造成一定的流動性風險,並帶來償付能力的下降。同時,一些中小財險公司出現承保虧損甚至凈利潤虧損,為了維持業務的發展,也需要補充資本金。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林潔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599

女被男友摑 跌出自慰器

1 : GS(14)@2013-05-26 15:03:1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6/18272189
該少女23歲姓陳,昨凌晨零時許,窩打老道與東方街交界傳出爭吵聲,令途人側目,只見陳女與男友吵得面紅耳赤,同行一名男子尷尬地兩邊勸止,突然間,陳女被男友掌摑一巴,她抱住的膠袋跌出多件雜物,包括一支牙刷、陽具自慰器、剃刀及時鐘酒店卡片等。陳女大聲呼救,途人報警,警方趕抵前,兩男子已逃去無蹤,陳女被警員帶到梯間調查,其間她激動不已,把帶來的膠袋掟落牆角,並蹲地狂哭,警員問她需否送院,她大叫:「我唔去呀!」及後陳女情緒稍為平復,登上警車返署協助調查。                                                        
2 : 龍生(798)@2013-05-27 22:38:48

亞力士兄, 有何高見?
3 : Wilbur(1931)@2013-05-27 22:47:52

人間悲劇
4 : 龍生(798)@2013-05-27 23:10:37

嗯...樂極生悲比較貼切吧
5 : 龍生(798)@2013-05-27 23:14:31

新聞標題應改為  

白虎戰巨陽

以本人之觀察, 該條陽具比日本仔製的略大,

應該是仿鬼鑄造, 但廟街貨色

沒有電源, 即是人手發動

把手不長, 自行控制困難, 應由獨立第三方使用方能到位
6 : 龍生(798)@2013-05-27 23:15:17

亞力士兄仍未落場, 我不敢落場獻醜

請亞力士兄出手, 指點迷津, 把案情仔細重組, 找出事實真相
7 : jj1984(29252)@2013-05-28 00:35:50

簡單一句, 勞資糾紛
8 : CHAUCHAU(1254)@2013-05-28 01:37:19

5樓提及
新聞標題應改為  

白虎戰巨陽

以本人之觀察, 該條陽具比日本仔製的略大,

應該是仿鬼鑄造, 但廟街貨色

沒有電源, 即是人手發動

把手不長, 自行控制困難, 應由獨立第三方使用方能到位
咁熟,肯定用得玩具多
9 : wilflo(35306)@2013-05-28 14:01:58

好似好短喳喎?長過刀闊少少,短過牙刷好多!可能毒果作嘢,都唔知係唔係真係假九!
10 : 龍生(798)@2013-05-28 21:18:47

我只係以常識進行案情重組...

由於擔心太變態, 我都沒有把我真正所想講出...
11 : wilflo(35306)@2013-05-28 21:37:59

Only apple reported this news ! Scrutinized that video. Length of the stuff ~ 1/2 the length of a tooth brush ! most like fake news !
12 : GS(14)@2013-05-28 21:59:50

10樓提及
我只係以常識進行案情重組...

由於擔心太變態, 我都沒有把我真正所想講出...


唔怕,出事最多轉去Pantry
13 : hellohk(32085)@2013-05-28 23:19:18

5樓提及
新聞標題應改為  

白虎戰巨陽

以本人之觀察, 該條陽具比日本仔製的略大,

應該是仿鬼鑄造, 但廟街貨色

沒有電源, 即是人手發動

把手不長, 自行控制困難, 應由獨立第三方使用方能到位



假J都可以分析得咁詳細, 應該係高手
14 : 龍生(798)@2013-05-28 23:58:26

沒有, 我只是對事件的真相有濃厚的興趣

故憑常識作出了深入的分析

拋磚引玉希望神話級高手亞力士大人出手

以還原真相, 幸甚
15 : derek777(35201)@2013-05-29 00:11:47

爭玩具!?
16 : 寧采臣(25759)@2013-05-29 00:13:03

留名學野
17 : CHAUCHAU(1254)@2013-05-29 00:15:09

10樓提及
我只係以常識進行案情重組...

由於擔心太變態, 我都沒有把我真正所想講出...

講講講,快講,講完賜j
smiley
18 : wilsonchui(9055)@2013-05-29 08:00:33

「  
小弟有一day由旺角返屋企,由於太夜,因此要搭亡命小巴

在小巴上坐在司機後的一對情侶,在上車後不斷鬧交。
女的不斷鬧男是仆x,而男則鬧女的是死八婆。
經過15分鐘的「口部對戰」,男的終於忍不到,講了一句粗口。
男︰「正臭x,講極都唔明,正臭x(x為粗口也)」
女︰「如果真系臭,咁你又『奶』」
突然全車靜晒,司機減速駕駛。
19 : wilflo(35306)@2013-05-29 09:09:45

鐘意臭豆腐?
20 : derek777(35201)@2013-05-29 09:13:10

成車人都想佢地“有事慢慢講“
21 : 寧采臣(25759)@2013-05-29 09:16:26

補番文言版

吾一日於旺角回家,因天色已夜,故乘亡命小巴。
兩男女伴自乘小巴,爭不間。
女示男為仆x,男則示女為婊。
一刻後,男不忍,粗話曰之。
男︰「屄臭者,無法明也!」
女︰「若吾屄真臭,為何汝當舔?」
一時全車無聲,車夫慢車

故今勸男曰粗話應先三思!
防佈世於公。
22 : 肥B(18468)@2013-05-29 14:35:26

亞力士兄召喚~~~~~smiley
23 : 龍生(798)@2013-05-30 17:49:03

CHAUCHAU 大人,

非不為也, 實不能也

愚等俱待神力士兄獻技, 數日, 遂胡言謂之, 不可作實也
24 : CHAUCHAU(1254)@2013-05-30 19:56:14

23樓提及
CHAUCHAU 大人,

非不為也, 實不能也

愚等俱待神力士兄獻技, 數日, 遂胡言謂之, 不可作實也

龍財子
25 : GS(14)@2013-05-31 10:58:21

24樓提及
23樓提及
CHAUCHAU 大人,

非不為也, 實不能也

愚等俱待神力士兄獻技, 數日, 遂胡言謂之, 不可作實也

龍財子


x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59

與龜梨床戲嚇親牛牛恭子翻脹 身價跌出廿大

1 : GS(14)@2015-01-11 21:06:24





日本女星深田恭子曾是不少男士的女神,可惜隨着年紀漸大,加上近來常被指膠面,令恭子人氣跌,在昨日公佈的女星身價廣告排名中更廿大不入。恭子為挽人氣,除了推出性感寫真外,在新片《Jocker Game》中更相當搏命,與男主角龜梨和也在牛棚上演搞嘢戲份,竟然連牛都嚇親!



水桶粗腰盡現

現年已32歲的深田恭子,前晚身穿紅色晚裝長裙,與男星龜梨和也、伊勢谷友介等出席新片《Jocker Game》於東京舉行的首映禮,本來一身鮮紅打扮又稍露事業線的恭子可輕易搶鏡,但昨日卻有不少網民看完首映的照片發現,她似乎又再次翻脹,網民更上載一張前晚她的側身照,明顯見到粗腰有如水桶。而恭子早前才剛剛推出了新寫真集,她身穿比堅尼的滑水照片,當時其古銅色肌膚加上身形弗爆,一度成為熱話。可惜事隔幾個月,恭子的身形再次翻脹,更有網民稱:「恭子好大隻」。



■前晚現身首映的恭子,明顯再次翻脹,身形如水桶。

■龜梨和也大爆與恭子在牛棚拍親熱戲,連牛也嚇親。



恭子近年人氣大不如前,為了博翻身,她在新片中瞓身演出,被壞人吊起來鞭打,更有與龜梨和也遠赴印尼,在牛棚拍搞嘢的戲份!前晚在首映中,龜梨提起在牛棚拍床戲時,笑指只是該段床戲就要拍足兩日,原來二人在牛棚親熱時,連牛牛也感到興奮,不停在亂走亂郁,令他們拍不到戲,要等牛牛們冷靜下來,結果花費了兩天才成功拍完。而二人早前亦因為合拍這套電影,及再合作拍攝今季新劇《Second Love》而傳出緋聞,但亦被指是為宣傳。



再度輸給綾瀨

一向緋聞多多的恭子,早前主演的劇集《女人決不妥協》收視仆直,被師妹綾瀨遙主演的《今天不上班》大大拋離,而昨日爆料雜誌《FRIDAY》公開了今年最新女星廣告身價表,綾瀨遙以4,000萬至4,500萬日圓(約260萬至292萬港元)居首位,但恭子卻連頭二十位亦不入,再次輸了一大截給師妹。至於該身價榜亞軍,則相當爆冷,由麻煩女星澤尻英龍華以3,500萬至4,000萬日圓(約227萬至260萬港元)奪第二,第三則是形象良好的仲間由紀惠。撰文:阮瑜



■在新片中恭子與龜梨床戲拍足兩日,更令二人傳緋聞。

■綾瀨遙在昨日公佈的女星廣告身價表名列前茅,再次贏師姐恭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110/189973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148

賊闖7-11 劫Hello Kitty筆被追捕跌出膠刀 踢傷警察

1 : GS(14)@2015-12-16 19:14:49

■偷筆賊在便利店附近被捕。讀者提供圖片


【本報訊】一名身懷膠刀怪客,昨晨闖入觀塘翠屏邨商場地下的7-Eleven便利店,捧走放在貨架上一盒以Hello Kitty等卡通人物為主題的顏色筆。女店員追出呼叫,最後賊人被巡經警員制服,糾纏間一警員被他踢傷腳。記者:徐雲庭被捕42歲姓楊男子,身懷6粒懷疑「白瓜子」毒品。警方起初以為他是Hello Kitty粉絲,但經警誡後有人承認擬將搶來的公仔顏色筆轉售圖利。昨晨11時許,楊進入便利店後一度行近收銀櫃,陳姓女店員問他有何需要,但楊沒有回應在店內繞一圈後走近貨架,並將放在貨架高處的一盒公仔顏色筆拿下。店員指當時以為對方只是拿來看看,豈料他竟捧着整盒公仔顏色筆奪門而逃,陳立即通知女經理一起追出,並高聲呼叫。兩名男途人見狀加入追捕,混亂中一把膠刀從賊人身上跌出。此時,數名警員巡經見狀追捕,終在100米外將疑人截停,其間對方反抗,踢傷一名警員腳部,多名警員合力將他制服。


■賊人將公仔筆整盒搶走。徐雲庭攝

淘寶價一套逾千元

事後陳女稱:「諗起都驚呀!唔知佢有刀。」又說年多前入職時,公司有講座教如何對付賊匪:「但當時好情急,唔記得咗。」只是「嗌佢放低(公仔),但佢唔放就走咗,於是追出去」。陳還笑言:「值得幾多錢吖!」由本月2日起至明年1月19日,7-Eleven與生產Hello Kitty的Sanrio公司合作,推出換購公仔顏色筆活動,購物滿20元有一個印花,滿40元則有3個印花,憑印花或再加錢可換購公仔頭顏色筆。公仔頭共12款,包括Hello Kitty、My Melody及Little Twin Stars等等。顏色筆是隨機換取,要換齊12款,至少要在便利店消費逾千元。據稱這套公仔其實有價有市,淘寶網一套標價逾千港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216/194139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951

螢幕跌出瞓覺學生冷靜起身嚇窒老師

1 : GS(14)@2016-06-01 11:36:54

上課時突然有人從投影幕後跌下來,同學們會怎樣做?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近日就出現這搞笑一幕,嚇到講者不知所措,學生們就捧腹大笑,原來這一切都是惡作劇。教學助理當時十分認真講解課堂,一名男生突然從投影幕後的桌子跌下來,講者一時語塞,顯得不知所措,男生就若無其事取回背包,再走出課室,學生們隨即大笑起來;課堂其後如常繼續。事件發生在約兩周前,有人上周五將影片上載YouTube,短短三天已吸引逾21.6萬點擊率。上載影片的同學坦言當時被嚇呆,「坦白說,我們當時目瞪口呆,好像平時在課室一樣,然後就發生了」。而這位「跌倒男」其實姓張(Trong,音譯),他是工程系學生,他在facebook承認這一切只是他的惡作劇,「這是我最近在華盛頓大學做的惡作劇,我不知道被拍下,今日有人傳短片給我,我覺得不錯」。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01/196366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594

譚新強:股王魔咒 騰訊市值跌出全球十大

1 : GS(14)@2017-07-08 20:50:08

【明報專訊】上周回歸好夢醒後,難再入寐,唯有再與現實世界搏鬥。科技龍頭過去數十年受惠於極低的產品責任,但未來可能出現變化,這是我已想了好幾年的問題。周二心血來潮寫了篇文章,討論因這些巨無霸的規模和影響力愈來愈大,再加上打進實體世界,如無人駕駛,引起例如Trolley problem的複雜法律和道德問題。最後我指出阿里和騰訊(0700)是中國最大市值企業,必將面對有增無減的監管。猜不到即日就見人民網和其他官媒,嚴厲抨擊素來低調,亦非常「乖」的騰訊。股價應聲倒地,周二跌4%,周三開盤更曾跌近260元,後有反彈。

數周前已料到「股王」稱號猶如魔咒,大家習以為常,完全失去危機感時,就正正到了危險時刻。股價暫只跌了些少,很多大行跳出來撐「股王」,解釋「王者榮耀」的每日玩家高達8000萬,登記玩家更高達2億,上月流水30億元人幣,佔騰訊總營業額16%。青少年約佔兩成,但因消費力較弱,所以估計只佔營收的3%至4%左右。理論上就算禁止所有青少年玩,對騰訊的整體盈利影響不到1%,何况騰訊還有高速增長的廣告和支付等業務。

若風波不停 股價至230元才考慮

「陷害人生」、「電子鴉片」這些都是超重量級指控,騰訊不可置之不理。之前騰訊已主動採取實名制,和限制12歲以下兒童每日只可在晚上9時前玩1小時,13至18歲限玩2小時。但顯然國家認為不夠,如騰訊不能盡快找到滿意解決方案,不排除官媒再發動攻勢,或政府直接立例監管。「王者榮耀」是中國史上最賺錢遊戲,固然招來非議,但如政府加強監管,必波及整個手遊業,到時影響就不止那麼小。

說到底,騰訊估值絕不廉宜,約38倍今年市盈率,若風波停不了,估值可隨時下降至35或更低的32倍。如不幸言中,股價可跌至230至250元,到時再考慮是否買入機會。

阿里估值較低 股價屢創新高

對比下來,阿里估值較低,只約31倍明年(3月會計年度)市盈率,後年低至24倍。我今年多次指出對阿里股價更樂觀,不負所望,周三又再創新高144.87美元,升至150美元都有可能。今年升幅65%,比騰訊已非常不俗的43%更厲害。市值亦已超越騰訊,提早應驗我早前打入全球十大的預測,現排名第七,僅次FAAMG(facebook、蘋果、亞馬遜、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五大美國科技龍頭,和巴菲特的巴郡。反而騰訊不幸剛跌出十大,回落至第十一位。

阿里交易仍不覺擁擠,外資仍然低配,國內投資者又面對外管問題。香港就更不用說,大部分投資者和傳媒仍停留在憎恨馬雲「拋棄」香港階段,在美國上市又加一重麻煩,結果就白白錯過大好投資機會。

港人恨遭馬雲「拋棄」 錯失投資機會

我對阿里都有兩點憂慮。第一點較宏觀,中國「危企」劇目愈演愈烈,樂視危在旦夕,賈躍亭(剛辭去CEO)雖說一定負責任(有選擇嗎?),十來億私人「巨額」資產都已被凍結,相對更多的「巨巨額」負債,意義不大。當然對比「四大危企」,樂視不算什麼,昨天傳聞復星董事長郭廣昌再次失聯,雖經澄清,但早前銀監發出排查名單榜上有名,殊非好事。安邦、海航、萬達的情况更緊張,每家欠債數千億,但連正式上市集資平台都沒有。

如今銀行應不會再增授信、不追還款已算仁慈(包括對自己),剩下來只望倚靠所謂「固收」產品(一個充滿諷刺的美麗誤會,必將成為一個令很多投資者流淚的噩夢)。

你願意用一生積蓄來支持這些危企嗎?當局已一再聲明嚴控影子銀行,剛兌其實已打破,連較規範有信貸評級的債券市場都開始按照風險而定價,違約個案漸增。這些危企發的幾千億理財產品,真的可以全部安全着陸?當這些理財產品爆煲(樂視都有涉足),對A股、港股和包括阿里的中概股都必有影響。這亦是我一直維持恒指26,000萬點目標阻力的主要原因,證明非常正確。

假貨稅務問題續纏繞阿里

第二點就是阿里亦面對不少潛在法律問題和監管風險。就算不計VIE,假貨問題無論在美國或中國從來沒有完全解決,稅務問題更是一個沒答案的黑洞。沒人提起,這些都不是問題,一旦出事,就很麻煩。

(中環資產持有阿里、騰訊、facebook、蘋果、亞馬遜、微軟、Alphabet和復星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90&issue=201707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3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