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週末歐冠決賽的德國紅黃內戰中,商業顏色也同樣醒目。德國運動品牌阿迪達斯、荷蘭啤酒製造商喜力以及俄羅斯能源公司俄羅斯天然氣的廣告無處不在。
在其它形式的廣告市場仍處於掙扎期的時候,對足球的商業贊助明顯仍處於快速增長期。
據世界商業贊助調查機構(World Sponsorship Monitor)的數據,2012年,全球足球界一共吸引了45億美元的贊助,同比增長了超過2/3,也遠高於其它任何運動。
對頂尖足球賽事的贊助,似乎完全不受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影響。去年,阿森納以每年3000萬英鎊的價格,延長了其球衣和主場的商業贊助協議,而皇家馬德里則以3000萬歐元/季度的價格,出售了它的球衣廣告。
同時,曼聯也簽下了歷史上最高的球衣商業贊助協議——通用汽車以6.59億美元買下了曼聯球衣7年的胸口廣告。今年4月,曼聯還以接近3000萬美元/季度的價格,出售了訓練基地、訓練球衣以及巡迴之旅的冠名權給保險公司Aon。
據FT報導,Aon首席市場官Phil Clement表示:「我們認為,具有覆蓋世界的能力具有很高的價值。與在120個國家進行廣告競爭相比,運作一個全球性的計劃,在裡在外都有一個很好的價值定位。」換句話說,體育贊助是一門一箭120雕的活兒。
不像傳統形式的廣告,商業贊助還能帶來額外的好處,要麼是重要比賽的門票,要麼是到曼聯訓練營參觀的機會。Clement表示,對於他們來說,約2/3的價值都來源於那裡。
最具吸引力能提供贊助機會的賽事是歐洲冠軍聯賽,贊助成本約為每個賽季2500-3000萬英鎊。
贊助商的品牌可以出現在球場外以及球場邊上的廣告牌上,在電視直播中,球員飛鏟向廣告牌的時候,這些廣告就能吸引足夠的眼球。
每個贊助商還可以獲得約1200張門票,分配給客戶或員工。上週六歐冠決賽的8.6萬張門票,約有1/3分配給了贊助商、歐足聯的嘉賓以及歐洲足球監管組織。
對頂尖足球俱樂部與賽事贊助的快速增長,加劇了存在泡沫的擔憂。但英國普華永道體育行為主管Julie Clakr表示,對泡沫的擔憂過分了,『足球仍存在很多未開發市場。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贊助活動已經達到了高點。」
然而,贊助的快速增長,並沒有令所有人受益。
英國第二級別足球聯賽到現在仍沒找到贊助,這表現了非頂級聯賽拉動贊助的困境。
雖然具有72支球隊的英超以下三級聯賽累計英國觀眾比英超還多,但因為缺少全球知名度,使得它們舉步維艱。
| ||||||
香港小姐質素每況愈下,影響收視亦要陪葬插水。連續二十七年贊助外景拍攝的康泰旅行社,眼見宣傳效果大不如前,一度放棄,拒絕無綫再合作今屆港姐。 唔想失去大水喉,無綫度出絕世「屎橋」,安排應屆港姐分批去八個地方拍外景,另一邊廂,旅行社則推出「2013香港小姐外景拍攝追蹤系列與你同行‧暢遊世界八大名城」計劃,安排團友貼身追訪港姐做賣點,康泰才回心轉意,繼續科水。準港姐變相做免費伴遊,無綫非戲劇製作總監余詠珊,居功不小。 宣傳失效 港姐質素持續扒女當道,加上外界反應冷淡,已經連續二十七年贊助港姐外景拍攝的康泰旅行社,亦意興闌珊,加上眼見近年贊助的外景在總決賽無得播出街,即使輯錄成節目,也只安排在冷板時段播放,表演嘉賓級數又一年衰過一年,同昔日有黎明、郭富城、李克勤助陣,差天共地。既然宣傳效果大不如前,康泰主動提出放棄贊助。無綫為留住金主,即時獻計保住大水喉。 天價報團費 負責統籌港姐的高層余詠珊臨危受命,終於度出一條雙贏橋。她提出將應屆港姐分批前往八個地方,包括巴黎、伊斯坦堡、希臘、首爾、曼谷、台北、北京和潮汕拍外景,而旅行社則推出「2013香港小姐外景拍攝追蹤系列與你同行‧暢遊世界八大名城」的旅行團,讓團友貼身追訪港姐拍外景,當中包括泳衣環節的過程。即使港姐美貌與智慧有限,卻可以近距離觀摩水著,唯巴黎六日港姐伴遊團,索價$20,999,比起平日十二天巴黎遊只需$19,499,時間短、價錢貴一大截。據了解,旅行社為了慳得一蚊得一蚊,已取消贊助傳媒隨隊拍攝,就連大會梳化服機票酒店錢,都在拉鋸中。至於一班即將淪為伴遊的準港姐,旅行社方面特別註明,團友不可同港姐有任何身體接觸和言語冒犯等字眼,保障佳麗安全功夫是否足夠成疑,祝眾候選佳麗安好!天價伴遊團現已接受報名,另一邊廂,週一(六月十七日)港姐進行到第二輪面試,豬扒、騎呢不計其數,有「栢芝奶媽」之稱的林芷嘉以四吋事業線搶風頭,「黑色乳牛」阿Tam撐住巨胸現身,「港版小雪」同「龍躉嘉欣」在芸芸參賽者中,樣貌同身材只屬一般,由佢哋做天價旅行團伴遊,號召力有限。 「朱義盛」后冠 過去十多年,無綫有六福珠寶贊助港姐珠寶首飾,但原來未有贊助前,港姐頭上的bling bling后冠,通通都係「朱義盛」,87年港姐冠軍楊寶玲,便踢爆后冠全部假石,經多年氧化後,已經走晒樣。 |
| ||||||
「女士們、先生們,讓我們歡迎總裁暨集團執行長……賀楚門( M. Truman Hunt)先生!」主持人宣布完下一位出場來賓,全場目光隨聚光燈,一致轉向體育館天花板,只見一位西裝革履的男士,吊著鋼索從三十米高空,穿過全場緩緩滑向舞台正中央。 瞬間,全場一萬七千名觀眾爆出驚呼聲……。這位跨國企業總裁,也是今年年底,台北一○一跨年煙火秀的贊助商,屆時,更將引爆廣場上撼動人心的驚呼聲。 股價、單季業績創新高大中華區營收連季成長 這是日前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直銷商如新(Nu Skin)兩年一度的全球年會上,最高階經理人打破常規的上台方式。 不只領導人出場吸睛,這家在美股那斯達克(Nasdaq)掛牌的公司,股價同樣吸睛。 在全球有逾百萬直銷商大軍的如新,去年是全球排名第八大的直銷商,主攻美容保養品與抗衰老產品市場,營收規模雖僅約直銷業龍頭安麗(Amway)的四分之一,但自金融海嘯後,股價持續上漲,光從今年初以來,便就足足漲了兩倍有餘,攻上每股逾一百一十美元的歷史新高價,期間股價漲幅更打敗名列全球前三大直銷商的雅芳(Avon)、賀寶芙(Herbalife)等對手,堪稱是今年全球直銷業的大黑馬。 股價大漲,反映的是猛暴的營收成長力道。 根據如新揭露的最新財報,今年第三季,該公司單季業績創下新紀錄,全球營收金額達九億二千萬美元,較去同期增長七六%。 至於包含中港台的大中華市場,更連續第二十三季成長,今年第三季亦較去年同期增長二四○%,貢獻整體營收首度逾五○%。 這也將使如新全年營收規模,有機會從去年的逾二十一億美元,暴增至三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九百億元),並在全球直銷業的營收排名,搶進前五大之列。 「大中華是如新的未來!」這正是在這次年會上,賀楚門以略顯生硬的普通話,和全場三分之一,來自大中華地區直銷商夥伴交心的原因。 表面上看起來,和安麗等跨國直銷商一樣,從近年放寬對直銷業管制的中國市場,取得重大成功,是如新營收成長的新引擎。 不過,賀楚門接受本刊專訪時強調,唯靠創新才有成長,「如新要做直銷業的蘋果(Apple)公司!」掏出上衣口袋裡的最新款iPhone 5S,本身也是「果粉」的他表示,從產品、營運到人才發展等,全方位創新的結果,是如新今年業績大爆發,最核心關鍵。 採「限量預購」做行銷兩年只專攻一項重點產品 賀楚門所說的全方位創新,最主要有二。其一,是兩年前,如新收購美國生命基因科技公司(LifeGen Technologies),這家研究抗衰老機制的生技公司;其二,顛覆直銷業傳統,改採預購的銷售模式,運用飢餓行銷的心理戰術,激發出消費者的需求。 「新的產品線,是蘋果作業系統iOS;預購,就是iPhone的行銷方式,」賀楚門比喻。 但有別於一般消費性產品,對直銷公司來說,幫總部賣東西的直銷商,是最內圈的核心客戶,直銷商為了衝刺業績領取高額獎金,往下線塞貨、囤貨,是業界常見的操作方式。顯然,如新擺明反其道而行,師法iPhone、小米機,上市前先炒熱一波產品知名度,供貨的第一時間再營造出供應不及的熱賣印象,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目光。 如新大中華區域副總裁鄭重表示,這套如新內部稱為LTO(Limited Time Offer)的預購模式,四年前嘗試導入,在產品銷售過程,由於採限量供貨,醞釀需求,反而可以提高直銷商的興奮度,且最大的好處是,拉長了上市前產品教育訓練的準備期。「銷售大軍在預購階段就準備好了!」如新台灣區總裁姜惠琳這樣認為。 姜惠琳表示,業績是直銷業的命脈,也因為如此,過去如新一年推五、六項產品,希望讓直銷商有更多東西可賣,但這三、四年來卻發現,深度贏過廣度,產品聚焦、上市前建立內部高度共識,才能真正凝聚銷售力。 現在,如新兩年才推出一項重點產品,上市之前,會先在全球大會、區域大會進行預購,暖身一年後,才會正式發表,「少即是多、慢即是快」是她的心得。 鄭重則是強調,直銷銷售力來自下線組織的快速發展,對直銷商來說,透過預購流程,更能找到對產品有真正需求的消費者。「先開發商機再進行銷售」,而不再是為了盲目創業績而做銷售,這讓直銷商發展下線的成功率更高,經營績效更穩健,也造就了過去五年來,大中華地區,如新直銷商人數成長四倍的亮眼成績。 「提早到手」助漲買氣三天預購金達一百八十億 如今這套預購模式,已成為如新衝刺業績的萬靈丹,今年的全球年會上,短短三天,來自預購的訂單金額便高達六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八十億元),是上屆年會一億美元的六倍、四年前一千六百萬美元的三十七倍。 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別蓮蒂提醒,iPhone透過預購,激起消費者渴求的心理,前提是產品具備絕佳的吸引力,並帶給提早到手的消費者,炫耀性的價值,這也可以做為觀察直銷業,運用這套行銷模式,能否獲得持續成功的關鍵。 事實上,如新這招在直銷業創新的預購模式,靈感雖是來自iPhone,但發想則來自大中華的經營團隊。 姜惠琳說,一開始,總部方-面只是想要改變,直銷商每次開大會,總是只顧著搶產品,不重視產品的教育訓練課程,所以,大中華經理人才共同想出「預購」這樣的新點子。「打破框架,顛覆傳統,是如新的企業文化,」她說,只要不違法、失誠信,總部幾乎從不干涉各區域經營團隊的創意。 而這正也正是賀楚門的領導風格。「放手,不只有利創新,更幫助人們成長。」賀楚門分享,分散式領導,而非中央集權式的管理,是如新在全球零售業景氣低迷,能逆勢不斷創高峰,背後的管理思考。 不只強調創新,更點名挑戰老大哥。「安麗是過去,如新是未來(Amway is past, Nu Skin is future),」賀楚門公開點名的,是年營收規模衝上百億美元的全球直銷業一哥。 問賀楚門,憑什麼說這句話?「兩家公司結構不一樣,我們更年輕、更有活力,且沒有包袱。」他給了自己這樣的夢想藍圖。夢想,也正是驅動直銷業前進,最重要的助燃劑。 【延伸閱讀】如新今年營收、股價雙雙創新高——集團歷年營收與股價 註:股價統計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1月4日,2013年營收數據為預估值資料來源:那斯達克官網、如新集團 【延伸閱讀】台灣夫妻檔,奪下如新慈善義賣王 「六十萬(美元)、六十一萬……、七十萬、七十一萬……」「八十萬第一次、八十萬第二次、八十萬第三次……,恭喜您!」 這是今年如新全球年會前一晚,慈善晚會上壓軸的競拍高潮,由來自台灣的王寬明、陳明珠夫婦,以八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四百萬元)最高出價,在全球逾五十個國家的高階直銷商面前,標下明年如新三十週年、在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鐘的權利,八十萬美元金額,也創下如新有史以來慈善義賣會上的最高紀錄。 王寬明、陳明珠這對夫婦檔,是如新台灣的傳奇人物,六年前,他們就已取得累計獎金兩千萬美元、如新最高領導人等級的頭銜,是台灣第一位拿到該頭銜的直銷商。最特別的是,競標最後一輪和王寬明夫妻搶標的,是來自中國的直銷商許東,許東在落敗後第一時間,隨即趨前向對手致敬握手。原來,中國的如新直銷商,七成以上是王寬明夫妻的下線,許東便是王寬明夫妻帶進如新的下線之一。 |
| ||||||
發現子宮再有個6CM腫瘤的肥媽瑪利亞,本週一(十一月十一日)晚由老公及家人送入養和醫院進行手術,將子宮、卵巢及部分淋巴一次過切除。 十五年前曾在腸位置發現癌細胞的肥媽,倍感生命無常,早前更立定遺囑,萬一出事,會將身家平均分給子孫。在澳門有不少朋友的她,更獲友人資助十萬幫補醫藥費。割瘤當生仔 週一晚上七點半,準備翌日(十二日)做手術的肥媽,由兄弟姊妹及助手攙扶抵達養和,而一直怪她堅持完成上月演唱會才面對現實睇報告的老公,則拖住行李喼尾隨。入到醫院,肥媽戴上口罩,再辦理入院手續及到付款處繳交費用,在大堂逗留二十分鐘,搭升降機直上病房。 年近六十做大手術,樂觀的肥媽做好準備,事前立定遺囑,將身家悉數分給老公及子女。 「我今次諗咗好多嘢,生命無常,個腫瘤愈來愈大,近排又生多一個細嘅,所以入院前,我諗過搞啲家庭生意,希望所有仔女都有錢搵,但佢哋叫我唔使掛心,話佢哋個個有瓦遮頭,夠食夠住,叫我放心。不過我都立定平安紙,如果有咩事,啲錢留晒俾老公同仔女。 「入院前我已經做好準備,將燉好嘅花膠同黨參一包包分好,等做完手術可以燉番熱嚟食,費事工人唔知點做。我都有安慰自己,當入醫院生BB,將個衰仔生咗落嚟,然後丟咗佢,之後休養就當坐月,等自己唔好亂諗嘢。無綫都預咗我會返去做多輯煮食節目,我好番就會即刻開工。」肥媽說。 兩醫生動刀 為確保接近七個鐘的手術順利完成,肥媽不惜再花多一筆錢,為主診醫生聘請多一個助手。「我問過醫生,佢話個手術要做成六至七個鐘,我覺得一個醫生做會好辛苦,所以主動提出搵多個醫生幫佢,嚿錢由我負責。坦白講,錢可以隨時搵得番,我希望手術可以盡快完成,醫生亦唔使咁大壓力。」肥媽說。是次入院,手術費連一星期住院費用,埋單大概五十萬左右。據了解,一個跟肥媽相識多年的澳門朋友,主動資助她十萬元做醫藥費,對於朋友慷慨援手,肥媽十分感動。「佢叫榮哥,係我澳門一個搞娛樂嘅朋友,知道今次手術費好貴,即刻就話俾十萬蚊我。其實除咗榮哥,好多朋友都送咗好多籮葵花子俾我,話有排毒功能。」交遊廣濶的肥媽事先聲明,叫朋友不要探病。「老公知我朋友多,如果咁多人嚟探病,佢會詐型話要排隊先見到我,其實佢係擔心我唔夠休息,所以大家唔好嚟睇我,等我好番,一定會出嚟見朋友。」肥媽說。 有備無患 不少人視立遺囑為禁忌,但唔怕一萬只怕萬一,為免死後為家人帶來不必要麻煩,現今世代,有病無病,預先安排好始終是上策。 張達明現年48歲的張達明,去年證實患上鼻咽癌三期,心痛老婆既要照顧他又要出外工作,有一子一女的他,先立定遺囑。 關之琳圈中富婆關之琳,生活開心無憂,但卻深信今曰不知明日事,一直負起擔家責任的她,二十歲已經立定遺囑,給家人一個保障,無後顧之憂。 | ||||||
| ||||||
越來越多人對群眾募資投資有興趣,隨時都有新投資人加入,有些是聽人推薦,有些則是透過口耳相傳或公關活動,注意到群眾募資是個資助專案或企業還不錯的管道,才決定加入的。一般人多是透過網路新聞與搜尋引擎第一次接觸群眾募資投資,又因為機會多、投資容易,所以受其吸引。 門檻低,月付2千5也行 投資的第一步是要決定整體投資金額與投資期間。群眾募資有很多類型,沒人規定你一定要投資多少,但為求安心,還是稍微規畫一下各類提案各要投資多少較好,大原則就是別不自量力。 根據我的調查結果,群眾募資投資人的投資金額差距極大,從一個月五十至一百英鎊到一年五萬英鎊都有。股權型投資金額通常都比捐贈或預購承諾型來得大,因為這種投資本來就是金額越大,效益越高。另外,許多像「企業投資計畫」等的減稅計畫也都設有最低投資門檻。 投資專案,特別是投資股權型專案時,有件事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賺多少? 風險也高,40%好點子敗北 無論你的決定為何,請記得群眾募資屬於高風險投資,投資金額絕對不要超過你的自由資產(房子與退休金以外的資產)的一○%。 每個平台上大約都有四○%至五○%的提案不會成功,所以規畫時要把這算進去,知道有些資金可能會因募款不成功而又退回到你手上。不過就算募款失敗,你當然還是可以直接與公司聯絡,然而如果專案不受群眾青睞,就表示提案人還有很多進步空間,所以這可能不是個很好的投資選擇,不如把錢拿來投資其他可能更好的專案。 哪種群眾募資投資適合你? 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募款計畫,如何選擇全看投資人決定。有些網站比較不歡迎小額投資人,特別是另類債權的募資平台。有些則設有限制,如限定投資人國籍等,例如美國公民通常不能投資美國境外的專案。投資前最好先與募資平台聯絡,確認對方對投資人有無特定要求與限制。 接下來則要想想你喜歡哪種回饋與報酬,如果你偏好預購公司的產品與服務,那麼像Crowdfunder、Kickstarter或IndieGoGo這類的贊助型平台就很適合你。如果想要獲得定期收入,就應選擇Funding Circle、Funding Knight與ThinCats這一類債權型平台。而如果你想釣大魚,一次賺進大筆報酬,那就去Crowdcube和Seedrs等股權型平台吧。 許多群眾募資投資人都說自己會分散投資多種募資計畫,所以你沒有義務要始終如一,堅持到底。 分散最好,建議有30種標的 無論是投資一個或多個平台,下一步是訂定一些原則,決定自己要投資哪種標的,又有哪些標的不投資。 群眾募資的好處是不花大錢也能建立投資組合,所以「普通」投資人有機會能像創投一樣,創造屬於自己的投資組合。投資越分散,越有可能遭受失敗,但同樣的也越可能有亮眼表現。 事實上,所有的調查都建議投資組合中最好要有大約三十個投資項目,才有機會釣到三隻大魚,所以如果你想加入群眾募資投資,在投資筆數上請別太吝嗇。 創投世界常說,A級的團隊永遠有辦法做出B級產品,但B級的團隊卻永遠不可能創造出A級產品。當然,問題的重點就在於什麼是A級團隊?而一個A級團隊能不能隨著時間過去還一直保持實力?同樣的,投資人也必須自問,一個B級團隊若是接受適當的訓練,有朝一日能否躍升A級團隊之林? 許多人掏出鉅額款項交給不熟的募資人,他們就連對至親好友都不會這麼大方,而最後的結果卻是懊悔一輩子。 切記花時間好好研究募資提案人的背景,上網看看他們在LinkedIn 與Twitter等網站上的個人頁面,多多打聽,更重要的是要親自聯絡他們。 市場需求上,三大注意事項: 一、該產業是否成長穩健,還是可能極速擴張或萎縮? 二、市場可能會在何時發生重大改變,屆時又有什麼機會? 三、公司的產品與服務是否能為大家解決問題?(問題規模又多大?)還是只能讓消費者生活更方便、更快速? 在商場上,時機是成敗關鍵。有些新創企業的目標是滿足消費者的長程需求,追求穩定利潤與成長,表現好者每年約能創造一○%至二○%現金利潤。有些公司則是抓緊短期機會將利潤極大化,之後再另尋出路。 若有興趣加入群眾募資投資,就要算準時機,畢竟商機一旦消逝,花再多錢也喚不回。(本文摘自第三部) |
2014年10月19日,北京國際馬拉松賽現場。賽事由“中奧路跑”承辦,一家“國”字頭的賽事公司。 (東方IC/圖)
全民跑步熱潮的興起,讓標誌性的馬拉松賽變得炙手可熱。與國外的民間辦賽不同,中國馬拉松的舉辦權掌握在政府手里,大多由政府控制的公司負責運營。
天安門一聲發令槍響,三萬人一起開跑。
2014年10月19日,北京馬拉松在嚴重霧霾中拉開帷幕。跑,還是不跑,成為參賽者的一道難題。
跑過二十多場馬拉松的萬科高級副總裁毛大慶選擇了棄賽,“我拉上了窗簾,不想去再多看一眼窗外”。一部分參賽者還是戴著口罩出發了,穿著小沈陽戲裝的一個跑者舉著牌子,上面寫著:“讓房價再降一點!”
四年前,北京馬拉松的報名,花了5個月才報滿。2014年,3萬名額一天之內被搶光,半程報名甚至要抽簽兩次,中簽率14%。上海馬拉松的網站一開放就有每小時近70萬的訪問量,排隊搶3.5萬個名額,一票難求,堪比春運。
全民跑步熱潮,捧紅了馬拉松這項在全球有118年歷史、在中國也有34年歷史的古老賽事。
近4年來中國田徑協會公布的馬拉松及相關賽事日歷,記錄了熱度驟升的痕跡:2011年,全國舉辦馬拉松22場,接著33場、39場,直到今年的50場。四年間,馬拉松場次和舉辦城市的數量都翻了2倍多,這還不包括未經田協審批的眾多短距離賽事。
不僅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貴州六盤水、成都西昌也有自己的馬拉松。全國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只有10個地區還沒有馬拉松,其中,貴州、山東、河北、江蘇等省有多達3個以上的城市辦賽。
跑一場馬拉松,全程42.195公里,耗時一般在6小時以內;辦一場馬拉松,需要近8個月的時間。背後交織著一張由協會、地方政府、賽事公司、企業等方方面面角色構成的關系網。
不同於國外的民間辦賽,在當下中國,馬拉松的舉辦主要由政府牽頭、官方主辦、企業贊助三方力量支撐。南方周末記者通過一個月的調查采訪,梳理馬拉松背後的關系鏈和經濟賬。
一邊是政府牽頭、職業競技,另一邊是民間自發、追求樂趣。
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王大衛已經做了12年馬拉松組織工作。他向南方周末記者盤點了34年來的北京馬拉松變化:1981年,北京馬拉松(以下簡稱北馬)第一年,參賽者全是男性職業選手;七年後,開始有女性選手;直到1998年,才有了普通大眾選手的參與。發展至今,3萬名選手中99%都是非職業的普通跑者。
美國波士頓是世界上第一個舉辦馬拉松比賽的城市,波馬至今已有117年歷史。與北馬不同,它發自民間,是由幾個喜歡跑步的人以協會的形式促成的。紐約馬拉松也是如此,幾位跑友,圍著中央公園跑了4圈(40公里),辦出了第一屆比賽。
一邊是政府牽頭、職業競技,另一邊是民間自發、追求樂趣,馬拉松在國內外生長的土壤不同,組織方法、民間認識也差異顯著。
國內辦馬拉松,中國田徑協會是“核心衙門”,它不僅負責審批、制定標準,還是大多數賽事的主辦方。在城市主要路段舉辦的國際性、全國性賽事,以及非主要路段,但人數超過1萬人的此類賽事,必須要經過中國田協的批準。
此前,申請者(一般是市體育局)需拿到省體育局和市政府的批準,一並上交田協。“一定先是城市同意,省級體育部門配合,最後才報到我們這兒,一般我們都支持的。”王大衛解釋。
2014年9月底,《金陵晚報》報道稱,南京市無法舉辦馬拉松,因為申請不到辦賽資格。聽到這個消息,王大衛略顯吃驚,否認了田協曾經收到南京的申請。
這是一場政府機關主導的賽事,多個城市的馬拉松主辦方、承辦方和協辦方中,常能看到一長串政府機構:
如蘭州馬拉松,承辦單位是省體育局,協辦單位有28家各級政府機關,包括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宣傳部、教育局、公安局、統計局、兩山綠化指揮部、區政府……龐雜得難以想象。
據上海馬拉松的承辦方上海東浩蘭生賽事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浩蘭生)總經理周瑾介紹,因為賽道要穿過黃浦、靜安、徐匯三個上海最繁華的區域,賽事當天需要調整的公交線路多達160余條,路過的各個社區也要協調,包括張貼“安民告示”。
在被問及辦賽成本時,周瑾說,“這不是純商業活動,政府的投入是很難用商業規則去評估的。”
利潤的上漲速度遠高於成本的投入,毫無疑問是一筆劃算的生意。
事實上,近年來國內一些馬拉松賽事已經開始由一些專業的賽事公司來承辦,實踐國家體育賽事“管辦分離”的思路。
2009年,中奧路跑體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奧路跑)成立,負責承辦北京馬拉松,也去其他城市協助辦賽,如寧夏、貴州等地。
該公司由中國田徑協會和中奧體育產業有限公司(簡稱中奧體育)各出資50%成立。而中奧體育隸屬於中體產業集團,後者是由國家體育總局控股的上市公司。
換句話說,中奧路跑的兩位“老板”實際上是中國田協和國家體育總局,是一家“國”字頭的賽事公司。中國田協既是審批者,也是主辦方,還控制著實際的承辦方。
今年3月成立的上海東浩蘭生,其大股東之一也是相關的主辦方——上海市體育局,另一個大股東為東浩蘭生集團,隸屬於上海市國資委。
南方周末記者無從查證中奧路跑與東浩蘭生的收支狀況,但另一家活躍於馬拉松賽事承辦的香港上市公司智美控股集團提供了一個觀察維度。
賽事運營是智美集團的主要業務之一,自2012年起,它參與了廣州、杭州等多地馬拉松的運營。
其2014中期年報顯示,賽事運營是一項毛利率很高的業務,達到了65.8%,集團整體的毛利率為46%。
以龍舟賽和馬拉松為主的賽事運營方面,從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成本由160萬變為2440萬,上漲14.5倍;而毛利潤,由70萬變為4690萬,上漲63.6倍。利潤的上漲速度遠高於成本的投入,毫無疑問是一筆劃算的生意。
“央視明碼標價、賬目公開可查,反倒是地方辦賽,拿了多少錢?”
在南方周末記者直接問及承辦2014上海馬拉松的盈余時,東浩蘭生總經理周瑾強調說,“今年,盈余我覺得談不上。”其中一個原因是,辦馬拉松的成本非常非常高,她連用了兩個“非常”。
除了給裁判、工作人員、特邀“出成績”的選手支付的人力成本,還有包括賽事轉播在內的宣傳成本,以及難以用資金衡量的政府投入。其中賽事轉播是支出的一項“大頭”。
在國內多個馬拉松賽事說明中,央視體育頻道都是主要合作夥伴。《金陵晚報》援引一位當地體育局的相關人士透露,“揚州舉辦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光是請央視來轉播,就要花450萬元左右。”
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央視體育頻道解說員於嘉沒有否認這個說法,在他的印象里,轉播費是300萬或500萬。
但他認為這個費用並不算貴,2013年的中國馬拉松年會上,於嘉還曾就這個問題與各地組織者們澄清,央視明碼標價、賬目公開可查,反倒是地方辦賽,拿了多少錢?政府補貼多少錢?又花了多少?沒有公示。
“CCTV在給好多人擋箭。”他說。
相較多方投入,馬拉松的收入渠道非常單一:企業的贊助費。至於報名費用的收入,只是零頭。上海馬拉松報名費用在40-60元之間,3.5萬報名者,算下來不到200萬元。
南方周末記者查閱到了2013年雲南水富馬拉松的招商啟事,里面對各級贊助商“明碼標價”:冠名商1家,贊助費用不低於150萬;高級合作夥伴5家,每家贊助費不低於20萬;一般贊助商沒有數量要求,不低於2萬元。據此估算,今年的贊助收入不低於286萬。
在一線城市,這一“價碼”被大大提高。據周瑾介紹,作為上海唯一的“至尊贊助商”,耐克公司今年的投資金額在1000萬-1200萬之間,“只是現在還談不上企業找上門來‘競爭’,多是運營方主動去拉”。
贊助馬拉松,或者自己辦比賽。
耐克贊助了上海馬拉松,阿迪達斯則選擇了北京馬拉松;更多的只有馬拉松愛好者才知曉的地方賽事,往往靠的是各地的大型國企來冠名。比如廈門馬拉松,冠名的是一家國企,建發集團,運動類贊助商是福建當地的國產品牌特步。
哥蘭比亞運動營養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龔武,曾經在阿迪達斯公司從事銷售工作。他說,對於體育用品公司而言,選擇的賽事也要與自己的地位相匹配。“比如在國外阿迪達斯贊助了波士頓馬拉松,這是頂級賽事。”
在被稱為“馬拉松大滿貫”的六個馬拉松賽事(波士頓、芝加哥、紐約、柏林、倫敦、東京)的主要贊助商中,阿迪達斯“包攬”了波士頓、柏林、倫敦;專業跑步品牌Asics,是東京、紐約;而耐克,贊助了芝加哥馬拉松。
除了運動品牌,汽車、手表行業的國際品牌也都是馬拉松的“老牌”贊助商。例如寶馬,在國內贊助了上海、廈門、蘭州馬拉松,也在國外贊助了柏林、法蘭克福馬拉松。馬拉松贊助,成了他們品牌推廣的一個慣用路徑。
企業參與跑步比賽,基本上有兩條路徑:贊助馬拉松,或者自己辦比賽。
與耐克、阿迪達斯不同,New Balance(NB)雖也是專業跑步品牌,卻很少在贊助名單上出現,但它會辦自己的比賽。
9月27日,NB就在上海舉辦了彩色跑(Color run),以東方體育中心的四周為跑道,每隔一段距離噴彩漆。當天,很多年輕人頭戴彩帶、臉貼彩繪聚在這里,像音樂節一樣,是年輕人的Party。
國內體育品牌李寧公司今年也做了10場全國10公里路跑聯賽。盡管符合無須審批的條件,李寧還是選擇了自己牽頭,但由全國田徑協會主辦,中奧路跑運營,整個操作過程與城市馬拉松相似。
從總裁郁亮、高級副總裁毛大慶到普通員工都在跑步的地產龍頭企業萬科,近年來也高調宣傳企業的跑步文化,辦了一系列城市“樂跑”。在萬科2014樂跑新聞發布會上,萬科地產總經理郁亮透露,萬科花在“樂跑”上的費用不超50萬。相較上海至尊贊助商的1000萬,確實是小數目。
(JZ多媒體解決方案/圖)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938
$康师傅控股(hk00322)$
作者:赵晓娟
近年来,康师傅在品牌定位和营销活动上均倾向于年轻、时尚的路线,希望俘获更多年轻消费者。
6月17日,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康师傅)与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共同宣布:从下赛季(7月)开始,康师傅将成为NBA中国官方市场独家合作伙伴。
康师傅新闻发言人李宜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是康师傅首次和NBA合作,首期合作期为3年。此前,可口可乐与NBA合作了28年。
合
作开始后,康师傅将通过旗下康师傅冰红茶和优悦品牌在“NBA国际系列赛-中国站”“NBA球迷答谢之夜”和“NBA国度”等活动进行各类营销活动。在
10月11日、14日分别于深圳、上海举行的夏洛特黄蜂队对峙洛杉矶快船队的两场比赛期间,康师傅会进行一系列宣传,包括康师傅标识与国际系列赛官方标识
的共同呈现,以及场边和球馆内品牌的推广。在此期间,康师傅还将成为在球馆内举办的以回馈球迷支持为主旨的“NBA球迷答谢之夜”活动的官方合作伙伴,以
及“NBA关怀行动”合作伙伴之一。
康师傅此次获得NBA赞助权在今年4月就已有消息传出。今年4月14日,百事公司与NBA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从下个赛季开始,百事将取代可口可乐成为NBA、女子NBA、NBA发展联盟和美国篮球协会的官方食品及饮料合作伙伴,协议签订时间为5年。
受益于“康百联盟”(康师傅于2012年并购了百事中国的饮料业务),康师傅拿下了NBA中国独家官方饮料合作伙伴的赞助权。
近年来,康师傅在品牌定位和营销活动上均倾向于年轻、时尚的路线,今年签约了EXO(偶像团体)、李易峰等年轻艺人,希望俘获更多年轻消费者。
根
据AC尼尔森最新数据显示,康师傅第一季度销售量与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6.9%和55.9%,居市场第一。但与市场占有率相比,康师傅一季度业绩
并不好看。康师傅控股业绩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业额23.21亿美元,同比下降16.56%;净利润1.07亿美元,同比下降16.63%。其中饮料业务
销售额12.6亿美元,同比下降18.92%;净利润2002.9万美元,同比下降49.15%。康师傅解释,销售同比下跌主要是由于去年首季来自即饮茶
及包装水的高销售基数及消费需求下滑。
进入饮料销售旺季,借助NBA这样高关注度的体育赛事,康师傅将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篮球爱好者,并借助他们扩大自己的消费群,进而为业绩提升加码。(来源:界面网)
現在是電視綜藝節目的爆發季,各大衛視們的王牌綜藝節目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競爭的階段。浙江衛視的《第四季中國好聲》,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3》等熱門節目,在電視媒體整體衰落的形勢下,依舊強勢。而在這些王牌節目的帶動下,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和浙江衛視從2011年至今已經連續五年位列省級衛視收視前三甲。
難擋衰落,電視廣告行業馬太效應凸顯
與浙江衛視和湖南衛視的春風得意不同的是,整個電視行業正在迅速的衰落,受互聯網等新媒體沖擊,更多的廣告商開始從電視媒體向互聯網新媒體轉移,電視媒介的費用正在逐年消減。今年1—4月,電視廣告份額下降3.7%,資源量下降10%。而整個廣告大盤在最近五年中更是首次呈現了負增長。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互聯網廣告的逐年增長。與電視廣告相比,互聯網的廣告營銷更自由,更能與目標受眾進行有效及時的互動,這一點讓廣告商們非常中意,所以越來越多的廠商願意把資金投入到互聯網中。在這種趨勢下,整個互聯網的廣告份額正在逐年遞增。僅在2014年增幅便高達40%。這也催化出了互聯網上的各種炒作方式。一時之間,互聯網炒作已經成為主流,甚至被認為等同於營銷的主流了。
在這種情況下,電視廣告營銷也正在呈現越來越嚴重的馬太效應。除了極少數頻道憑借大型綜藝節目帶來超額收益外,絕大部分頻道的經營都處於停滯甚至衰退狀態。因為越來越多廠商如果投放電視廣告,更傾向於選擇最熱門的電視節目進行投放,這也造成了熱門電視節目競爭前所未有的激烈。而與對熱門節目的追捧相反,不溫不火的節目節目則越來越難接到廣告訂單。
在整個電視行業的冰火兩重天中,很明顯,湖南衛視無疑是馬太效應的受益者。其近期的主打節目《爸爸去哪兒3》冠名費約5億人民幣,由財大氣粗的伊利集團冠名。緊隨其後的是一家老牌食品零售巨頭良品鋪子的2億元贊助。
根據近幾年的電視廣告案例分析,在熱門節目的廣告營銷上,絕大多數的品牌轉化都會被冠名商獲得。比如在《中國好聲音》中,加多寶非常完美的與節目綁定在一起,只要看過中國好聲音的人,我想都會對“正宗好聲音,正宗好涼茶”的廣告語留下深刻印象。加上他們的品牌形象與節目的契合,直接讓其他的贊助商黯然失色,成為了好聲音的最大贏家。而第二季《爸爸去哪兒》的冠名商伊利也是類似的情況。適時的場景植入和曝光,讓伊利受益匪淺,所以從第二季的冠名費3.12億直接擡高的5億也沒有任何猶豫。
冰火兩重天,超級節目冠名贊助成人心所向
當兩年前,我們還在為加多寶2億冠名《中國好聲音》第二季嗔目結舌的時候,如今過億已經成了一線綜藝節目的起步價。大投入大產出也已經成為電視投放市場的新興規律,而看到這些超級節目帶來的巨大效益後,更讓無數廠商為之瘋狂。根據數據分析稱,伊利投入到《爸爸3》等節目上的資金,大概相當於其2014年全年凈利潤的20%以上,這種瘋狂已經成為各大熱門綜藝節目的普遍現象。想要競爭這些超級節目的冠名權,門檻之高,已經足以讓很多廠商望洋興嘆。而普通節目的效果在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又難以獲得好的效果,所以很多廠商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花費巨額投入到超級節目中的贊助中。
對於媒體而言,一檔節目就是一場戰役,從宣傳、內容、編排每一個環節都是需要精心的排兵布陣。但是對於那些在選擇投放的廣告主而言,一次過億的廣告投入又何嘗不是一次需要精心安排的戰役?以今年的表現搶眼的伊利為例,在已經公布的廣告投入上,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江蘇衛視《最強大腦》+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三檔一線綜藝的冠名費相加合計為9.66億元。簡直可以算得上是一次廣告投放的超級豪賭。
而同樣可以稱作豪賭的還有綜藝節目中首次亮相的良品鋪子,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在伊利強勢冠名的光環之下,良品鋪子依舊以2億元的高價贊助了《爸爸去哪兒》,在其品牌升級戰略的推動下,在一貫重視產品品質同時,已經開始有意識的搶占一線節目資源,並寄希望利用一線綜藝節目的資源開拓更大的市場:《爸爸去哪兒》作為全國性的知名節目,將會給其帶來強大的品牌宣傳效應,並輻射到全國的數億觀眾。而這些龐大的觀眾用戶,正是良品鋪子的目標消費用戶。並且作為一休閑食品為主打的食品廠商,其品牌形象與《爸爸去哪兒》相較於伊利可能更為契合,這種品牌的高度契合,可以讓良品鋪子做很多伊利不能輻射到的互動和無痕場景植入,將其品牌價值最大化。
但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良品鋪子花費如此巨大的金額贊助,在前七期竟然沒有任何露出。這讓人著實疑惑。不過後來看到良品鋪子的一些列若無其事的舉措,證明了這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一次另類營銷:利用電視廣告本身,制造出在互聯網上毫無炒作感的話題關註度。在話題升到最熱時,最新一期的《爸爸3》預告中赫然出現徹底引爆話題。這種經過長期鋪墊,然後恰到好處的曝光,甚至蓋住了伊利的風頭,堪稱是傳統營銷+互聯網營銷的經典案例。
互聯網炒作盛興,巨資贊助電視節目值不值?
相較2014年,2015年有7檔節目獲得破億元的冠名播出費,而且冠名播出費用排行前10名均破億元人民幣。且從數據可以發現,一旦節目火紅,隔年推出續集的冠名播出費也跟著水漲船高。在互聯網營銷泛濫的情況下,電視行業整體的衰落已經不可避免,這不僅讓人疑惑,如此之多的廠商,任性把花費巨額資金投到傳統的電視節目上,到底還有必要嗎?
其實,很多人認為,電視節目相對於互聯網,依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雖然互聯網營銷正在逐漸成為主流,但一線的熱門電視綜藝節目卻似乎並未受到太多影響,相對於互聯網營銷只能獲得短時間關註度的單一效果,熱門的電視節目依靠高收視率和內容,可以持續多維度的增加品牌曝光度、美譽度、知名度等。
同時,電視節目的塑造的品牌形象,相對於與互聯網,也更加具有權威性。很多熱門綜藝節目都會處在互聯網話題的上遊,它對於品牌的加持作用更久。像之前隨著《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衛視綜藝節目的走紅,都非常有利的帶動並加深了冠名和贊助品牌在觀眾心中的印象。比如999小兒感冒藥便是因《爸爸去哪兒》走紅後市場銷量陡增40%,這種超高的轉化率,目前單獨依靠互聯網營銷很難做到。所以,即使冠名贊助的費用一年比一年高,依舊會有很多廠商樂意為此買單。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歪道道,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取授權。
電影《破風》票房賣座,首席贊助商美利達同享掌聲;事實上,美利達三年來每年投入二.五億元,贊助一級職業車隊「藍波–美利達」,冠名贊助讓美利達在公路車界聲名鵲起,也提升了營運含金量。 撰文.鄧 寧 由彭于晏領銜主演的運動電影《破風》,自八月七日上映至今三周,全台票房突破六千萬元、中國更越過一億人民幣門檻,等於兩岸超過兩百萬人透過《破風》,認識Merida這個品牌,對首席贊助商美利達來說,這筆兩千五百萬元的投資算盤怎麼撥都划算。 贊助《破風》,其實是美利達爭搶公路車市場有成的普羅代表作。 在此之前,美利達冠名贊助歐洲一級職業公路車隊「Lampre Merida」(藍波–美利達)已經兩年,今年堂堂邁入冠名贊助第三年,去年底更簽下台灣自行車好手馮俊凱,將他送進藍波–美利達車隊,成為台灣第一位進入一級車隊的車手,境遇宛如彭于晏飾演的仇銘翻版。 「冠名贊助的費用,比設備贊助高出許多,包含自行車與現金,我們每年得花兩億五千萬元,才夠資格在職業選手的車衣上露出『Merida』名號。」美利達副總經理鄭文祥說。 換言之,最近這三年,美利達透過冠名贊助投入運動行銷的費用,至少超過七.五億元。 相較之下,自行車業龍頭巨大,雖從一九九二年起就開始贊助歐洲一級車隊,但僅扮演設備贊助商角色,直到去年一月才與日本大廠禧瑪諾攜手冠名贊助包含三支隊伍的「Team Giant–Shimano」(捷安特–禧瑪諾車隊),車衣正面這才有「Giant」露出。 由於世界三大自由車賽事「環法賽」、「環義賽」與「環西賽」都屬於公路車比賽,在電視轉播賽況時,評論員會不停地報出車隊名稱,對打響知名度有高度助益。 贊助職業車隊 比巨大快狠準《單車誌》總編輯陳柏如即指出,巨大耕耘公路車市場已二十餘年,其公路車雖在車迷中享有高度評價,但也遲至去年才拉高高度到冠名贊助。美利達則是「快、狠、準」,一切入職業公路車賽事就冠名贊助。 大手筆的冠名贊助,加上藍波–美利達車隊在主要賽事中皆取得單站冠軍的好成績,帶動了歐洲當地買氣。 美利達協理王隆進進一步表示,一○年時「Merida」自有品牌公路車僅占歐洲營收的一成,但今年已成長到三成,且公路車售價是登山車的兩倍,若是碳纖車款,價差更達三倍之多。 在加重發展公路車之前,美利達被譽為「登山車之王」,○二年起便成立國際職業登山車隊MMBT(Multivan Merida Biking Team),借助賽事曝光與選手反饋,幫助其在登山車的知名度節節爬升。 另一方面,登山車也帶動美利達的中國內銷市場高度成長,一三年中國銷售數量突破一百萬輛,占了集團四成以上銷量,也明顯帶動獲利提升,讓美利達這一年的EPS正式超越十元關卡。 可以說,登山車款幫助美利達打下了穩健基礎,讓集團有充足銀彈,得以投身一級職業車隊的高度競爭市場。以營收規模而論,十年前,巨大已有二六五億元、美利達僅八十億元,而去年,巨大約六百億元水準,美利達則增至二七二億元,相當於十年前的巨大。 美利達思考未來成長的下一步,搶食公路車市場,必然是關鍵策略。 《破風》紀念車款 賣到缺貨雖然歐美市場表現不錯,但在現實世界裡,自行車業經營正遭遇來自中國的強大逆風。 一四年受到中國景氣下滑,以及官方政策打擊奢侈品影響,整體中國的自行車總市場衰退一六%,銷量足足少掉四百萬輛,而美利達則是小幅下滑八%至一百萬輛,「我們在中國高階市場的占有率仍維持在三三%左右,其他新興國家的成長,多少能彌補中國的緊縮。」王隆進強調。 確實,美利達來自中國的營收占了三成,但今年上半年集團合併營收達一三二億元,年成長六.四%,仍再創歷史新高,可見中國買氣下滑雖然影響銷量,但是美利達改善產品組合、提高產品售價的努力有成效。 「美利達在中國公路車發展較慢,我們希望占比能從○到五%、五到一○%這樣一路擴張。」王隆進說,如今隨著藍波–美利達車隊和《破風》電影帶動兩岸業績, 先前推出的《破風》紀念車種,首批一萬五千輛已賣到缺貨,美利達品牌的公路車確實聲勢大振,「長期目標,則是讓公路車在總體的營收占比從一成提高到三 成。」鄭文祥雄心萬丈地說。 套用劇中主角仇銘的名句「風在前,無懼」,在自行車市衰退的這股逆風中,美利達在運動行銷手腕上,反而更大膽,借助《破風》同時在台、中、港、韓上映的聲浪,美利達應也能成功衝線。 美利達 成立時間:1972年 董事長:曾崧柱 資本額:29.9億元 主要業務:自行車製造、銷售2015年上半年營收、獲利、EPS:132.34億元、12.89億元、4.31元 更正 本刊974期「冷凍食品大佬桂冠 跨物流當老大」一文,第82頁圖表「2014年熱銷產品」誤植「桂冠蛋餃」市占率60%,正確應為「桂冠魚餃」市占率60%,特此更正。 編輯部 |
去年底,在花蓮海邊,出現了一座「物聯網住宅」。 屋旁草坪上的自動澆水器,每天傍晚澆水前,會自動連上網路,查看氣象局的測候站,「如果下雨,澆水器這一天就不會澆花。」屋主陳紹俊說。 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會記錄發出的電力,賣出多少給台電;家裡的電燈,即使主人不在,也會隨著主人平時的生活節奏,開開關關,讓外人難以分辨家裡有沒有 人。 陳紹俊還在陽台上,裝上物聯網捕狗系統。「每天早上都會有野狗偷偷在陽台上大便!」他結合感應器和攝影機,一有陌生動物出現,就會自動拍照,傳到陳紹俊手機,通知他下去驅趕入侵者。 陳紹俊的另一個身分,是新創物聯網公司酷比令(Qblinks)的總經理。這家公司很特別,七個人的小軟體公司,小到全公司共用一個辦公室;第一個物聯網 產品還沒上市,就已經收到全球八十三個國家、六千筆訂單,以及二十一萬九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七一四萬元)的現金,連印度洋上的法屬留尼旺群島,都有人下 單。 先賣點子,再生產產品他的商業模式 跟別人不一樣這家小公司發展出物聯網時代的新商業模式。酷比令是目前在全球群眾募資平台Kickstarter上,得到最多人贊助的台灣團隊。做物聯網產 品,賣的是沒人賣過的產品,一不小心就會製造一堆庫存,酷比令卻發展出一套有效的方法,降低風險。 一般公司是先製造出產品,再想辦法賣產品,陳紹俊則是先想辦法在全球最熱門的舞台上,把點子賣出去。 一家台灣小公司,怎麼被全世界看見?「我們是把Kickstarter,當成測試想法的平台。」陳紹俊說,剛開始,他們只知道要做物聯網,但摸不清楚市場 要什麼,就設計了一個兼具手機來電通知、控制,甚至還有測量溫度功能的小產品,花六、七十萬元拍宣傳影片,最後竟只有四○一個人願意買單,還有更多消費者 寫信來罵人,計畫失敗。 「什麼都想做,卻做不深。」陳紹俊直言。第二次,他們再推出產品測試市場,這一次,什麼宣傳都不做,不過這一次,只有七十九個人願意付錢買他們的產品。 音樂、自拍、智慧家庭 都是最受歡迎的關鍵應用 失敗,讓他們學會如何專注把一件事做深。酷比令行銷暨媒體公關經理連爾歡說,第一次推出產品失敗後,他們對所有願意買單的客戶發出問卷,有兩百多人回覆,結果發現,他們自以為會大受歡迎的溫度計功能,有興趣的客戶,「一個也沒有」。 他們也發現在Kickstarter上,只要有防水這項功能,就自動會有一群死忠用戶,音樂、自拍、智慧家庭,都是受歡迎的關鍵應用。他們按照問卷結果重 新設計產品,這次,他們專心把「物聯網按鈕」功能做深。設定之後,同一個按鈕,可以在開車回到家中車庫時,通知家裡的「電器們」,點亮車道燈光,開啟冷 氣;同時也可以是你跟朋友開心自拍時的快門按鈕,或透過雲端服務,串聯飛利浦、Nest的雲端服務,通知「電器們」你要離家;如果有野狗入侵,發簡訊通知 你。 「我們學到,在群眾募資網站上做行銷,一定要投入成本。」陳紹俊說,這一次,他們精準切入外國用戶需求,影片在台北關渡拍,卻像在加州實景拍攝,連GPS顯示的路名、路旁的房屋風格,都設定在加州爾灣一模一樣,他們吸引到的人,是第一次的十五倍! 「賣出去才是頭痛的開始。」陳紹俊坦言,用募資平台做生意,是先有概念,再有產品,「跟傳統先有產品,再想怎麼賣的作法完全相反」,好處是,降低新產品賣不出去的風險;壞處是,他們還不了解如何事先掌握生產成本。 酷比令其實是軟體公司,硬體是請電子公司合作研發,當初為了吸引消費者,產品外觀用金屬設計,量產才發現,金屬會阻隔無線訊號,只好另外設計天線。 有了訂單,如何更精準控制硬體成本,是他們下一個要克服的關卡。 酷比令真正的目標想靠軟體賺錢,他們開始替這個小小的智慧按鈕設計App,一個物聯網按鈕,也可以發展收費服務,這家台灣小公司,要的是被全世界看見的大機會。 200公里外住家狀況,他一秒就知道陳紹俊自行設計的物聯網宅裡,澆水器、信箱、電力系統等都連上網,要不要澆水、該開燈或關燈,家電都能自行判斷。 狀況:花蓮住家:有動物入侵! 任何動物如果入侵陳家,感應器會自動指揮攝影機拍下照片,傳到陳紹俊的手機。 通知:台北屋主:趕走牠! 一秒鐘內,陳紹俊在200多公里外、台北市的辦公室裡,就能辨別是不是野狗入侵,下令驅趕。 即使主人離家,也會按照日常作息,控制燈光防盜。 澆水前會自動和氣象局測候站連線,再決定當天要不要澆水。 收到信會發訊息,通知陳紹俊。 陳紹俊專心把「物聯網按鈕」功能做深,同一按鈕設定後可以控制多種物聯網服務。 Profile酷比令 成立:2013年 總經理:陳紹俊 資本額:2100萬元 成績:全球群眾募資平台Kickstarter 最多人贊助的台灣團隊 撰文 / 林宏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