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聞客戶端已過時?這個應用要把資訊做成興趣收藏夾分享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31/154991.shtml

導讀 : 不生產原創內容,而是打造一個垂直的基於興趣的用戶信息分享社區。

i黑馬 楊潔 3月31日消息

在移動客戶端讀新聞?早就OUT了。

在今日頭條這樣的數據挖掘產品占領了大部分手機,微信公眾號如同雨後春筍般地出現的今天,新聞閱讀類應用都早已黯然失色。即使是門戶的新聞客戶端,也不能例外。

所以,這款資訊分發應用“熱門話題”自己開辟了一條新路,那就是:不生產原創內容,而是打造一個垂直的基於興趣的用戶信息分享社區。上線一年間,還沒有做過推廣,但也收獲了將近600萬的用戶,活躍用戶近200萬。

1

熱門話題CEO馬金男

讓用戶當主編,誰的興趣誰做主

“熱門話題”的CEO馬金男是個連續創業者,曾經創辦過導購平臺愛東東和V積分,也參與過占座網等的早期創始工作。看到資訊類新聞客戶端的沒落,他想用自己的運營和產品經驗,把老式的新聞閱讀方法給改變一下。

一年前,新京報和三胞集團共同出資推出了熱門話題。最初是想打造更適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內容,但是馬金男認為,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這種內容閱讀方式已經過時,所以他對產品的方向進行了調整,開始走“用戶生產內容”的路線,把它改造成了一款90後的“興趣收藏夾”

在“熱門話題”里,是沒有編輯的原創內容發布的。而其中的每一個註冊用戶,就是一個“主編”。主編們可以建立任何名稱的收藏夾,他們在全網瀏覽發現的任何自己感興趣、喜愛的內容,都可以提取鏈接,把它直接添加到自己的收藏夾中。每個用戶,都可以建立許多收藏夾,每一個都按照自己的興趣命名。收藏的類別不限,可以是時政、情感、美食、戲劇……

而當你打開熱門話題,里面並沒有普通的新聞類應用里常見的瀑布式新聞信息流,也沒有複雜的分類標簽,它的主界面是一個“廣場”,里面是即時更新的各類收藏夾里的最新收藏。新用戶可以通過瀏覽這些內容,或者通過搜索、推薦,找到和自己口味最相似的“主編”,關註他的收藏夾,從而每天獲取主編推送分享的內容。

收藏夾里用戶添加的內容,閱讀時仍然會跳轉到原鏈接。這也規避了版權風險,以及節省了版權費用。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有溫度的

但是,現在的信息平臺已經太多了。尤其是微信自媒體興起後,搶占了大部分用戶的註意力。

而在新聞資訊分發領域,今日頭條一枝獨秀。它以算法推薦為主的模式,資訊分發的精準度比起以前的新聞客戶端來說,是大大提高了。現在,今日頭條已經擁有超過4億用戶。在這個行業里,巨頭已然誕生。

“但我認為,這個市場里的新進入者也不是沒有機會的。”馬金男說。

在他看來,今日頭條通過算法推薦,要通過用戶行為數據作出判斷、分析,要使用一段時間後,才能比較精準判斷用戶偏好。而且這類新聞客戶端,信息是按照大分類推薦給用戶的,而用戶一些非常小的興趣點是它們無法發掘的。而且,現在是個信息過載的時代,而用戶時間趨於碎片化,對信息的獲取是基於興趣導向,尋找信息也需要更精準。垂直類公眾號和APP,仍然是存在信息細分程度不高的問題。

熱門話題想切入的,就是資訊分發的精準度這個角度。通過“興趣”和情感偏好,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

“而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有溫度的。”馬金男說。當擁有同樣偏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就是輕度社交的開端。

熱門話題在之前接受了新京報和三胞集團的首輪1800萬元投資。目前,馬金男又幹了一件比較特別的事兒:他和兩家股東方達成了初步協議,準備掏腰包回購它們手上公司的部分原始股份,讓自己成為控股股東,讓熱門話題能夠以更獨立的姿態進行運營。目前,公司的下一輪融資也在進行中。

熱門話題還剛剛起步,仍在不斷完善產品各項功能。下一步,馬金男的計劃是,增加群組內的互動功能,從而在收藏夾內建立群組,鼓勵用戶之間、用戶和主編之間進行互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167

史玉柱被馬雲成功“洗腦”,要把巨人從兔子窩改造成狼穴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16/155240.shtml

導讀 : 史玉柱宣布將在巨人施行狼文化,自稱將擔當“頭狼”,趕走對公司實質危害更大的“老白兔”,把高薪、股票分給“新狼”。

640-3

——靜靜謹以此圖獻給勇於冒險的創業者們

大家棗上壕!最重要的事情要放在最前面講,那就是黑馬早報明天暫停一天!因為...因為...靜靜要和i黑馬的小夥伴們一起去出去玩。而且,靜靜一直覺得人生嘛,就是要冒險才好玩,所以準備挑戰一下蹦!極!

猜猜靜靜蹦極時內心OS是腫麽樣的!如果你們覺得靜靜可以挑戰成功的話,那就看完早報後點個贊再飛走~~~

當當當當當,下面是今天的早報時刻!

1.史玉柱稱被馬雲說服:要趕走老白兔 提拔新狼

640-4

史玉柱在巨人總部召開2016年首次員工大會時稱,曾與馬雲激辯兔子與狼誰對公司危害更大,最終被馬雲說服了,認為兔子對公司危害更大。

因為壞人有壞人行為表現,周圍的人能擦覺,會警惕、提防他。大家有了提防,他造不成太大危害,或者造成的危害是一時、短暫、一次性的,危害不持久。而兔子人緣好,討大家喜歡,但它不出業績;兔子最愛繁殖,比誰都愛繁殖,不停地繁殖,找同類,生出大量小白兔,形成兔子窩,霸占著崗位、資源和機會。如果一個公司大量核心崗位被兔子霸占,形成了“兔子窩”文化,就失去戰鬥力,失去市場機會。

史玉柱宣布將在巨人施行狼文化,自稱將擔當“頭狼”,趕走對公司實質危害更大的“老白兔”,把高薪、股票分給“新狼”。

640-5

 

圖為史玉柱微

說起史玉柱如果你陌生的話,但是他的“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你肯定知道。他的人生有兩大標簽,巨人網絡和腦白金。他的人生像極了一個拋物線,從一無所有到億萬富翁,從億萬富翁到一無所有,再從一無所有到億萬富翁!

為什麽他最終會被馬雲說服?這不得不談到他們的“好基友”關系。據說馬雲剃光頭,是受了史玉柱的影響;玉柱與華誼成立合資公司,是受到了馬雲的影響;馬雲和虞峰成立的雲峰基金,史玉柱當仁不讓地入股摻和;而他們的結識修好據說是因為聯想的柳傳誌...

2. 中科大發布中國首臺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

640-6

中科大正式發布我國首臺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佳佳”。在傳統功能性體驗外,科大首次提出並探索了機器人品格定義及形象與其品格和功能協調一致。從照片看,"佳佳"外貌非常逼真,與真人1:1等比制作,五官精致自然,絲毫不遜於日本某人形“機器人”.....

@怡紅水木生:臥槽中科大開始做充氣娃娃了!

@萬隆_:典型人妻。一看就是IT男做的

@Xxx-_-ddD:傳統功能性體驗...誰告訴我怎麽斷句

@白余BIYU:可見這就是設計師的理想型

@科技老周:猛一看小圖,還真以為是真人呢。

@小夥子莫怕我不是壞人:已解鎖更多功能

@喜鵲鵲家的二央:不是我說……看這個外表就知道我國男性的審美了……

@烏金持明:整個就一成人用品!

@雷琛的微博:衣服撐破了

3. 蘋果準備在App商店引入“競價排名”

640-7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稱,蘋果組建了一個秘密團隊,探索對App應用商店進行改革,其中包括對應用搜索結果引入“競價排名”制度,開發者可以付費獲得更好的展示位。這和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做法極為相似,將對開發者帶來巨大影響。

@濤之曜曜:配圖大亮,多的無需累述

@北極熊1v1:學誰不好,學百度

@蓋房子這點事:競價排名不是百度專利,莆田系才是

4. 百度大市場人員調整 原公關部負責人離職

百度總裁張亞勤面向大市場部發出內部信,內部信中對百度大市場公關做出人員調整。內部信稱,原百度公關、內部溝通部負責人開莉由於個人原因將離開百度,搜索市場部副總監熊赟將輪崗擔任公關部、內部溝通部負責人。

@阿切布舒夫斯基:背鍋的

@花開彼岸Z7:假藥事件沒處理好的原因??

@炎偉韻藍:多大點事兒你們瞎bb,我一哥們兒在互聯網公司都跳好幾回了…

4. 西安副處長辭職創業:不能再這樣混了

西安44歲副處級幹部王曉傑正式辭去頭銜,開始創業。被問及原因時,他稱:覺得自己原有的工作,對社會的貢獻有限,所以經常有一種無力感。站在單位大門口,就能想到我65歲出來是啥樣。我還有20年,不能再這樣混了。

@2015夢鴻:以創業精神開展工作,無論在哪里都可以創業,都可以有新的開始。

@八百五十萬光年:我輩之楷模

@木在木星:為我而活,贊!

@-AaronWang-:一個混字瞬間激勵了自己。

5. 北京部分甲級寫字樓限制P2P企業入駐:怕背鍋

北京國貿區域部分甲級寫字樓已不再接受投資理財類的互金企業入駐,有大樓的開發商甚至對部分租賃已到期的P2P企業實行勸退。因屢屢發生詐騙企業利用知名大樓“背鍋”的情況,以某些P2P的金融企業大規模的退居為導火線。

@祝您心想事成:連房東都得長心眼...

7. 盒子又要被整頓,工信部正制定互聯網電視接收標準

工信部牽頭召開“互聯網電視接收設備強制國家標準制定工作啟動會”。工信部還聯合廣電、工商等部門和產業界各單位成立互聯網電視接收設備標準工作組。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對電視盒子的監管將越來越規範化。

@奶皮Nippy:盒子:怪我咯!

@百家第三:誰動了我的奶酪?

8. 華為P9發布會上的兩件事

①發布VR眼鏡盒

HUAWEI VR采取了目前國內VR市場普遍的眼鏡盒模式,將和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配合。

②余承東稱mate8銷量已超400萬

據余承東介紹,2016年Q1全球智能手機銷售收入同比增63%,發貨量同比增62%。對於時隔4個多月又發布新的旗艦手機,余承東稱,mate8定位商務,而P系列定位科技與時尚。據悉,mate8在過去4個月里全球銷量已突破400萬。

@舢舨:看來現在vr新聞比手機發布還火,科技新聞不聊新發布的手機配置單說vr眼鏡

@linxuehui:支持。希望不忘初心,也做好榮耀

9. 花5000元買的iPhone 蘋果認為只能用3年

蘋果公司在官方網站發表的一篇環保文章顯示,蘋果認為iPhone、 iPad和Apple Watch的使用年限僅為3年,而Mac計算機為4年。需要指出的是,蘋果這里所指的使用年限是指產品的第一所有者,而不包括產品回收、翻新和轉售後的繼續使用。

@閑靜少語梁老伯:新三年舊三年,修修補補又三年

@-淡水-:好真的好想再用500年

@傻瓜cino:現在還有人一個手機用超過三年嗎?

10. 繼FB和谷歌之後 Twitter任命首位大中華區高管

Twitter宣布任命Kathy Chen擔任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Twitter稱中國策略並非吸引用戶,而是做中國企業的生意。其去年中國廣告客戶增長逾300%,包括華為、聯想、新華社、人民日報等。Facebook、谷歌等近年也在努力開拓中國市場。

@謙虛哥: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不好意思我鍵盤卡了

以下是一個靜靜超級想去的廣告:

吶,以上就是今天的早報內容。

前兩天,靜靜看到一個人說她住在以色列最大的都會區,工作到晚上10點突然想吃東西,竟然沒!有!外!賣!然而,這樣一個連外賣都尚不發達、物流如龜速的國家,竟然是一個創業的國度!

不要以為在我們國家創業的人太多,員工都不夠用了,但是在以色列每1600個中就有一個創業者!以色列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數量幾乎超過了歐洲的總和,人均的VC投資是美國的2.5倍!在以色列,創業者大都並不擅於說什麽,而是做著腳踏實地的創新!

靜靜看到了一個以色列8天7夜的黑馬學院遊學課程可以跟聰明的猶太人學經商,連線最牛的創始人和技術達人,考察投資,項目轉化...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當然要去最牛的創業高地上看看,保持和世界的同步。額,可以加靜靜一個麽?靜靜是個喜歡學習的女同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628

為什麽要把醫生集團與莆田系醫院聯系在一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2/156792.shtml

為什麽要把醫生集團與莆田系醫院聯系在一起?
醫學科技頻道 醫學科技頻道

為什麽要把醫生集團與莆田系醫院聯系在一起?

醫生集團是一種新生事物,在很多人的眼中,這樣的事物是一個高大上的好概念。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醫生集團會遭遇很多的尷尬,人們會在其身上逐漸看到不少莆田系醫院的影子,這大概才是醫生集團的實質。

|野夫

原文標題:醫生集團與莆田系醫院

把醫生集團的名字與後者放在一起,我知道很多醫生集團的老板會有意見。這種意見大約是來自後者的名聲吧。但我看問題一向客觀,正如之前談及的《醫生集團的困境》,我相信是說到了很多人心里去了的,那是他們最不願意提及的傷痕,被我那麽一說,新傷舊傷一起在心中翻滾,心情頓時跌入低谷,有幾個脾氣大的CEO昨晚竟想與我約架。這說明什麽?這不恰好說明我說話比較靠譜嗎?所以當提及莆田醫院的時候,大家千萬不要誤以為我也如其他朋友一樣,會戴著偏振光鏡看問題,那實在是冤枉野夫了。

莆田系醫院是典型的民營醫院,但凡是民營醫院,大家的經營模式就會完全相同,莆田系醫院有的優點和缺點大家都會有,所以我不希望任何人對這樣的醫院有偏見。

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中,民營醫院首先是正規醫院,它們必定具備了醫療業務的基本資質。這是與公立醫院完全對等的資格。有了這樣的資質,它們的一切醫療活動都是合法行為,只要不出醫療事故,別人無權對其行為說三道四。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莆田系醫院名聲有些問題,但只要資質沒有問題,它也會與其他所有的民營醫院甚至公立醫院一樣,都是正規的醫院,它們有存活下來的理由。

醫生集團是一種新事物,很多人並不清楚這種集團的實質,大家會想當然地將其視為一般的醫療機構,認為也可以開醫院開診所實施醫療服務。這其實是對醫生集團最大的誤解。

醫生集團實際上是一個聯絡醫生與患者人群的橋梁。在目前的定位中,它們並沒有權利直接實施醫療服務。這是與莆田系或者其他民營醫院最大的差別。醫生集團要想開展醫療服務,就必須與落地的醫院或者醫療機構合作,間接開展這樣的工作。

由於醫生集團不具備起碼的醫療服務資質,實際運營中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醫療事故的問題。萬一這樣的事故發生,醫生集團將沒有辦法為醫生承擔任何責任,只有落地醫院和醫生原來的東家才有這樣的資格和義務。這使得醫生集團完全淪為事實的中介,它只能介紹醫生,給醫生介紹病人,並為醫生和病人尋找看病的場所,僅此而已,在其他的事情中,它就只有當看客的份了。

目前的很多醫生集團都把自己當成了醫療服務的實體,在有了一定醫生資源之後,會尋找落地的醫院開展醫療工作。從目前醫生集團的定位來看,這種做法是有很大風險的。萬一政策對此行為進行約束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醫生集團與落地醫院的合作形式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讓醫生臨時協助診治,做完手術或者做完其他診治後交由合作醫院全權管理,然後進行利益分成,醫生集團只能得到其中的中介費;另一種形式是直接由醫生集團全面接管相關的醫療單元,全權負責所有的醫療工作。這實際上就是承包科室,與之前莆田系資本在公立醫院中的做法完全相同。

在第一種合作形式中,醫生集團得到的收益只是相當少的份額,這種費用只能是醫生技術成本的一部分,並不包含其他醫療行為的收入。在第二種合作形式中,醫生集團的收益會有大幅度的提升,除了中介費之外,尚包括了醫療服務每個環節產生的利潤。比較這兩種收益,後者肯定比前者多出很大額度。醫生集團存在的目前是為了賺錢,因此理想的合作形式應該是第二種,即幹承包科室的工作。

如今公立醫院承包科室難度極大,與三甲醫院合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民營醫院承包科室則不存在任何政策上的障礙,所以醫生集團會優先選擇與民營醫院甚至莆田系的民營醫院做生意。

不管與什麽單位進行合作,一旦科室被承包下來了,接下來就不得不面對經營的問題了。經營最大的問題是病源的開發,這是醫生集團存活的關鍵。但是,醫生集團僅靠門口掛一個明晃晃的牌子是沒有辦法把病人吸引過來的,它不得不通過各種可能的手段去獲得病源。這些手段中很可能就包括了目前某度的競價排名,甚至還會包括出沒於各大醫院門診的醫托。如此一來,醫生集團即便不想讓自己放下身段成為莆田系的醫院,也必然是相同的機構了。想想看,連科室都在人家的醫院中,做法也完全相同,如果集團們依然要裝清高的話,就難免讓人笑話了。

按照目前政策的定位,醫生集團只能做醫生多點執業的中介並收取一定的中介費。如果將來政策放得寬松,允許醫生集團直接參與醫療服務的話,醫生集團的生意將會有很大的改觀,那將是各大集團老板們真正的福音。但是,如果那種結果是醫生集團發展的必然方向的話,是不是就徹底淪為莆田系中的一員了呢?既然如此,今天的大家為什麽一定要與莆田的創業者們劃清界限呢?

二維碼_meitu_1

 

醫生集團 莆田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461

FellowPlus郭穎哲:要把一級市場信息化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01/157115.shtml

FellowPlus郭穎哲:要把一級市場信息化
石慧 石慧

FellowPlus郭穎哲:要把一級市場信息化

FellowPlus平臺匯集了全網抓取的項目以及投資人、LP、創業者、FA等各類人群。郭穎哲目標是將一級市場信息化。

文|石慧

從記者、投資人到創業者,每一步郭穎哲都是想好了才去走的。目前看來,似乎做得都還不錯。

財經記者是她高中時代就定下的誌向,在《第一財經周刊》和《創業家》,她自認是“技術派”,連很多VC都會詢問她對案子、方向的看法。

後來,為了能更直接地影響行業,為自己的判斷找到出口,她加入了經緯中國,做起了投資。在經緯的18個月,她投出了一個項目,現在已有百倍的賬面回報。

離開經緯的時候,她27歲。一個“還有心力和勢能去做一些東西,並且成本不太大”的年紀,她轉身成為了創業者。

現在,她選擇創業,成立FellowPlus。在這個平臺上,匯集了全網抓取的項目信息,匯集了投資人、LP、創業者、FA等各類人群。郭穎哲想把這一切編成一張網,目標是將一級市場信息化。

那麽這次,她會交出什麽成績單?

926297518

圖為郭穎哲/受訪者供圖

以下為i黑馬與郭穎哲對談實錄(經i黑馬整理):

i黑馬:什麽時候想到做FellowPlus的?

郭穎哲(以下簡稱“郭”)大概是2014年七八月份的時候,我開始思考這件事。想讓創投信息變得更透明。拿美國創業環境來說,矽谷就是一條街,VC都在那兒,所有項目都過去,不會互相錯過。最後大家拼的是判斷力,這樣工作效率才高。而不是花大量時間混關系,看各種不靠譜的路演。

但我當時不太了解運作方式,就把這個想法暫時放下了。之後就先去VC工作,逐步把當年沒弄明白的東西弄明白了。

i黑馬:做這件事的挑戰來自哪里?

郭:很大的挑戰在於搭團隊。我跟無數人講過,如果找不到聯合創始人,我就不做了。幸好我學會了一項技能——融資,要不然真不知道怎麽啟動。然後我就在朋友圈里找合適的夥伴。

主要是找產品和品牌方面的合夥人。因為我認為這個東西最終一定是個金融類的交易平臺,金融靠什麽?就是信譽。。

i黑馬:你怎麽定義現在的數據產品“FellowData”

郭:我們在做一級市場的信息化,提高交易環節的效率。 它是一套完整的系統,包括了投資人對項目的管理判斷,跟LP的溝通,以及里面每個層級的交易。它的基礎 就是必須要有一個信息化的平臺。

i黑馬:數據從哪兒來?

郭:通過技術手段從全網獲取。我們本質上是要幫人省時間。我以前做投資的時候,也得從全網一點點摳這個東西,但肯定做得不全,因為是一個人,一定會錯過。

另外這些信息太龐雜,你需要有人幫你整理清洗,我們就是做這塊的。比如你作為一個創業者,我們可以幫你了解這個賽道上其他人的狀況。

i黑馬:怎麽找到這些投資人?

郭:靠團隊。我們有一些不一樣,我們更願意跟人家講這個行業的實際運作規律。如果如果你本身對資產配置這個事不感興趣,我也不願意費那麽多心思去說。 還是要找那些能跟我們站在一起、真正看好這個未來的人,因為VC本質上是一個十年的事情。

i黑馬:你們還有哪些特點?

郭: 這個行業的信息化,切入點就在投資人。因為他們是這個行業的超級結點,連接項目、出資人、FA等,我則通過服務這些超級結點將行業信息化。 我們會對投資人進行一定的排序,BP優先投給比較活躍的人。

另外,比較高頻的事是,你用它去做行業研究。幫助你獲取市面上競品的一些情況。另外,投資人發現項目之後,我們會輔助你做一些預判。從這個庫里找出一百多家公司,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數據提示你,如哪家公司最近招人比較猛,業務需求擴大快等。

做到相對準確就可以了,主要是輔助你的判斷。

i黑馬:怎麽解決流量問題?

郭:最近在著手解決。現在有差不多1500位投資人註冊我們的產品,基本上都是一線大基金,或者說一些比較不錯的中小基金投資人,比較精準。我們行業就這麽點人,數據造假沒有意義。

我在前一個階段希望留住這些人,希望我的產品和服務是他們真正想要的。之後,我們要逐步讓行業更了解我們。它的場景其實特別廣泛,我們希望行業里的人都能受益於此。目前的設想就是內容導流,讓用戶自己活躍起來。

i黑馬:你們的盈利方式有哪些?

郭:從投資人服務入手,涉足和布局投資人的“募投管退”工作全流程,從提升投資人工作效率方面來探索商業模式。

i黑馬:你覺得FellowPlus厲害在哪兒?

郭:從目前來說,我們有最大的機會做成。我們是最懂一級市場的團隊。

其次,我們是一個幾乎沒有短板的團隊,在戰略、模式、產品、運營、基金、市場等都有核心人員。

最後就是,我習慣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想清楚它的節奏,建立一個最合適的方法論,花時間去想最短路徑是什麽。

一級市場 VC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21

李克強視察嶽陽長江幹堤:要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頂在頭上

【李克強視察嶽陽長江幹堤:要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頂在頭上】李克強5日視察湖南嶽陽長江幹堤荊江門電排堤段汛情和防汛工作。總理強調,要確保長江幹堤安全,對支流垸壩該保的也要保。他勉勵當地負責人,你們在保衛自己的家園,也是在守護祖國大家園,要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頂在頭上。

【李克強視察洞庭湖大堤:確保大江大湖大堤安然無恙】李克強5日登上湖南嶽陽洞庭湖大堤建新垸柳葉湖堤段視察防汛。今年入汛時間短、降雨量大,洞庭湖已全面超警戒水位。總理說,洞庭湖不僅關系周邊地區,更對長江防汛全局有重大影響。他明確要求,要確保大江大湖大堤安然無恙,確保整個流域的安全。

【李克強嶽陽內澇城中村察看災情】李克強5日下午視察湖南嶽陽防汛。得知白石嶺城中村內澇嚴重,積水最深時達4米多,總理一下火車就直奔這里。當聽到200余名居民已全部轉移安置,他甚感欣慰,轉而說,內澇凸顯了城市建設中突出的短板,必須要加快地下管廊建設,盡快補上城市歷史欠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85

台東尚德社區》他要把老人村變台版普羅旺斯 返鄉小商人 把深山精油買到日港星

2016-08-08  TCW

台東,尚德社區,一座沒有便利商店的村子。

它夠遠,當天的報紙送不到,收到已是隔天。它夠荒涼,是東河鄉七個社區中,人最少的一個,僅存的二、三十戶近半是老人,政府建設經費花在這,會被質疑「C/P值」不夠。

它夠黑,在主道路上觀星,山谷像碗一樣盛起整片「粒粒皆明」的星空。

雞多於人,水源保護區中生態完整,還有一棵四百多年的神木,每一個月,都有兩到三組地主或宗教,想要插旗。

當一座偏鄉中的偏鄉,遇上了四十公頃的開發案敲門,結果是什麼?

土地成交了、開發案遞出了,沒想到殺出一位近四十歲的平地人說要返鄉,向中央陳情,硬是擋下了開發案。

漢人的他帶著一班阿美族Ina(媽媽之意),五年之內,從一有機」都沒聽過,到五年後,成為台灣第一個大規模生產有機香草的聚落,二〇二〇年,要成為「台灣的普羅旺斯」。

我們從台東開了兩個小時車,才抵達這座神秘的山谷,沒想到映入眼簾的,是近四公頃的土地上,薄荷、香茅、左手香等十幾種作物搖曳,早上七點,Ina配著保力達B,熟練的割下兩百公斤香茅,提煉的精油從山谷一路賣向日本、香港、新加坡。

他種香草不灑農藥,被叫白癡

「村子要站起來,不是只能靠賣地」七個Ina,是當地最高薪的工班,他們不只種出台灣唯一大規模種植有機香草的聚落,讓每公頃土地產值比過去多四到六倍。未來海線兩公頃的土地、村子裡二、三十公頃的地,都等著她們發揮。Ina身後的陳人鼎,從清晨五點多就開工,Ina們都叫他老闆,或者「白癡」。

被叫白癡,因為他不灑農藥、不灑肥料,更不用除草劑,寧願手工除草。被叫老闆,因為當地最高薪是他定的行情,地的租金他付,連一個月三、四場的舞蹈班、老人供餐或送藥到家,都是陳人鼎。

「再叫老闆的人就扣錢,」他一邊發薪水一邊笑,他其實更喜歡「白癡」的稱呼,但「叫傻子啦,白癡還是有點難聽。」他邊幫Ina倒酒邊說。當時擋下開發案,讓社區撕裂的是他,五年來讓社區團結、引來居民移入,也是他。

「我只是想證明,我們村子要站起來,不是只能靠賣地,」陳人鼎說。

一個簡單的念頭,讓他回家的第一年,就以釘子戶的方式在老家出現。

當時,他在台中經商,從大學時代就創業的他,開公司做保養品平行輸入,在各地尋找商機,從大學時代就開始百萬年薪,「做久了,也覺得沒意思了,」他說,保養品市場最終就是靠包裝,消費者只看價錢、噱頭,即使都是化學香精,他們也不在意。小時在尚德社區長大的他,期待有一天舉家搬離城市,回到真實的鄉村。

突然,從家鄉傳來開發案的消息。

「一座四十公頃的廟蓋在山谷裡?我想怎麼可能?」五年前的尚德,除了種梅子、稻米的老人家,沒有其他住戶,雖然是水源保護區,賣地開發的事情沒有吸引太多注意。

他翻遍法條擋開發案,被當眼中釘

「鄰居婆婆問,怕不怕小孩被殺死」他把所有法條翻過,找土地代書朋友上課,想知道水源保護區的土地,有沒有辦法阻止開發?「山谷要變成良田,都要好幾代的整地才可能,阿美族的都不會賣地,因為那是祖先留下來的。一賣地的,大部分是早期開墾的漢人,搬離尚德之後,不斷轉手,「土地沒有情感,就變成資本財了,」他說。

他直接發文內政部之後,取得公文,證明尚德社區為森林區,不得變更土地使用。接著,他申請了五十份公文,親自送給中央、地方的各部門。只要官員知情,如果還有違法事實而不管理,官員就是瀆職。「我一開始只知道打一九九九,」他笑說,他不斷打電話,確保台東縣府上下都知道,尚德不能變更地目,也不能進行大型開發案。

公文發出的隔天,他家出現了議員,對這個返鄉的青年,痛罵了兩個小時。

「他們說,你又不住這邊,為什麼擋人財路?」他回憶,還有人警告,地方沒得發展、窮匱潦倒,未來都是他的責任。

就是一口氣,他決心一家四口遷回,證明地方有別的出路。「那時候旁邊的婆婆都問我說,怕不怕小孩被殺死。」陳人鼎的妻子回憶。一個只剩二、三十戶的村子,因為開發案而分裂,陳人鼎被視作眼中釘。

一開始,最難的是「人」

辦老人餐、揪活動,卸下質疑者心防

因為清楚知道「地方沒有產業,就沒有根,」有創業經驗的他開始計畫,尚德不缺地,但要做事,必須先有人。

他從成立社區發展協會開始。每一天,騎著摩托車拜訪一個老人家,後來申請了有機農業的課程,每天準備飲料、每一天騎車通知上課,叫長輩們來「吃個便當啦!」

第一年、第二年,村子裡至少有一半的人,看到他只有漠然。在山谷中遇到人並不容易,但遇上他,硬裝作沒看見。但透過社區工作,他開始卸下長輩們的心防,接著開始辦理老人共餐,一個月一次大型活動,後來還加上阿美族傳統舞蹈課,一週三、四次。

就這 一點點的做,第三年,老人家們眾在一起煮飯,還會催他,「什麼時候還有跳舞啊?很久哎!」他一邊笑一邊拿出手機給我們看,在通訊軟體上,他成了老人家跟外地兒女的溝通橋樑,「叫我媽吃藥」、「我是人鼎,你媽要我跟你說她身上沒有錢了」等。

Team Building(團隊建設)做完,第二步是產品研發。

接著,尋找家鄉賺錢的「根」鑽研史地,發現這裡曾種大量香草他從在地歷史跟產業開始研究,包括阿美族的傳統文化。他發現全盛時期,尚德社區有兩千人口、五座精煉廠,香茅、薄荷從這裡銷向日本。「你看到那棟白色的建築物嗎?」我們站在山谷的制高點往下看到中間的稻田,他說從腳下的香茅田,曾有流籠直接把貨載到谷底,產業規模可想而知。

另外,他也發現尚德的高嶺土含量高,是拿來做阿美陶的原料。

山谷的歷史、土壤和高霧氣、無午後雷陣雨的乾爽氣候,讓他想到了曾多次拜訪的南法,普羅旺斯。自然條件相同,過去也曾量產,他接著盤算成本,如果在人工如此高價的南法,一個香草產業都能長久經營,尚德只要能夠克服生產門檻、找到通路走向國際,說不定有機會。

人心匯聚後,開始想加值讓雜草瘋長!因有機種植精油越多找到根了,有了社群,第三步是讓它產生經濟價值。

他一邊替社區上有機農業課程,一邊幫稻農賣無毒米,試圖推動轉型。好的價格賣得出去,鄰居們開始問他有沒有新的擴產計畫。他順勢成立合作社,還沒用到自己的地,就先有了近四公頃的土地,接著以合作社名義,申請政府資源,從水土保持設施到對外宣傳,準備開始試種有機香草。

必須有機,是因為香草類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田地中的雜草越多,萃取出來的精油含量越高。

「這是半野化的過程,」經營香草種植十年的璞草園創辦人許仁和觀察,陳人鼎懂得香草市場,也知道如何差異化產品,讓尚德的山谷從規畫開始,就把市場納入考量。成立十年的璞草圖,因為接單不及,花了兩年在台灣各地尋找適合的量產基地,直到遇見陳人鼎和尚德社區,經過兩個月蹲點觀察之後,終於找到心目中的產地。

「複製泰源不是不可能,但要遇到陳人鼎,很難,」許仁和說,他也曾在知本契作十公頃,但「人不對」。陳人鼎從保護土地出發,又有商業頭腦,才能真正成為如普羅旺斯般,大規模、穩定的生產基地經理人。

例如,陳人鼎一開始就用最高日薪一千二百元,讓Ina們能夠長期在此工作並且推選班長,讓他們彼此管理,遇上偷懶的員工,他也沒有心軟、直接開除,如今知道要賺錢、穩定的,都會主動來要求加入工班,若是種在他們自己的地上,除了工錢還有地租可拿,養出了一批無可取代的香草大軍。

他有地方人脈、又有產業知識,知道須走向二級加工才能增加產值,於是找到當地一座廢棄梅子加工廠,並且取得長輩信任,說「年輕人回來是做功德!」工廠月租價甚至不到萬元,如果要合作社從頭蓋起,兩百萬跑不掉。

為了工廠的順利運行,他去考堆高機、鍋爐證照,什麼都學,因為他知道,有了加工,合作社的淨利會再拉高。

從社區發展一路做到二級加工,在去年與璞草圖確定合作後,每公頃產值提高到過去種稻的五到六倍。鄰居見狀,紛紛要求加入量產,耕地下一期會再多出兩倍。苦於台灣原生原料不足的璞草園,也樂得貢獻十年經驗,加入兩方的合作。

目前合作社旗下每甲地淨利三十萬元,第一年四公頃生產穩定後,將邁向十四公頃的大規模生產,加工廠收入則有三成淨利。一切都往好的方向進行,唯一的威脅,是當初讓他返鄉的原因:大型開發案。

每個月兩到三次的土地買家拜訪,讓身為社區理事長的他數度不耐,他明白,尚德真正要成為普羅旺斯,土地是唯一品牌,沒了土地,就像沒有根的經濟,任何地方都能複製,非長久財,鄉村根本無法長久的站起來。

但從佛學院到飯店,一個個開發商不斷蠢動,連廢校的國小都被議員親戚盯上。

他白天做農,晚上要處理跟中央、地方的公文往返,過去反對他的鄰居們,看著過去在工地裡打零工的Ina們,現在在香草堆間工作,相對高薪、穩定、輕鬆,下班後還跟他一起吃飯、跳舞。除了地主之外,沒有人會再攻擊他。

下一步,把土地變品牌香草為圓心,把民宿、新居民拉進來要反擊,除了公文戰,他知道只有用市場價值,才能守住家鄉的唯一美景。

例如,他看見海線的民宿,因為農地農用的規定,必須在農地的九成面積進行農耕,並且附上交易紀錄。於是他找上曾二父手」過的仲介,主動提供解方:賣香草苗給民宿主人、幫他們種、並且收購作物。如此苗種成本有人負擔,也多了可種植的土地,還有人付Ina日薪,同時滿足璞草園對原料的需求。

又例如,在第一年量產之後,發現七、八月不宜採收,於是他開始尋找資源,試著引進精油Spa、戶外瑜伽、香草採收體驗等人才,從民宿直接帶人進入山谷,讓Ina們七、八月也有賺頭。

把都市裡保養品貿易的知識帶進山谷,年近四十歲的陳人鼎回頭看,「鄉村的機會其實很多,會打字,其實就贏一半了,」他守下山谷的自然面貌之後,不只是出產的其他作物靠網路就賣完,還陸續吸引了新的居民遷入,全都衝著自然環境而來,還有超過五國的訪客,來到連民宿招牌都沒有的山谷中。

現在當地年輕人都知道,要回來,「陳人鼎那邊有工作!」

陳人鼎×阿美族老人村

年齡:39歲

經歷:創業做保養品平行輸入

現職:有限責任橄欖葉合作農場負責人、尚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成績單:

農田單位面積產值翻4倍以上

把廢棄梅子加工廠,變高端精油萃取廠

「國際上有的是拿錢找好東西的人,老天爺給我們這麼好的土地,我們為什麼不能成為世界買家的選項?」

他山之石

法國普羅旺斯×香草、薰衣草年產值超過五千萬歐元,加上地景規畫、精油、Spa,每年靠三大文化活動成世界觀光熱點。

文·劉致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657

這家上市公司,要把代理記賬“中介”做成一筆大生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09/158658.shtml

這家上市公司,要把代理記賬“中介”做成一筆大生意?
楊潔 楊潔

這家上市公司,要把代理記賬“中介”做成一筆大生意?

流量紅利開始見底,企業服務不如從線下門店做起。

文 | 楊潔     編輯 | 盧旭成

凡是在國內註冊過公司的人,沒有誰會對各種註冊、登記、代理記賬公司感到陌生。

全國大約18萬家這樣的機構,在工商局等機關的附近密集匯聚。它們之中,大的可能做到跨區域運營,小的是只有幾個人的小作坊,甚至是“夫妻店”。而還有大量街邊的店面,甚至可能連經營許可證也沒有,在工商局方圓幾千米內懸掛出“工商註冊、代理記賬”的廣告牌,向經過的路人遞過名片。它們往往不是只專註一項業務,這些店面,能夠代理一家公司註冊、財會、稅務、代辦證照等多項企業運營必需的環節。

盡管看起來並不起眼,它們的工作也似乎並不關乎企業的生死,但它們,卻是國內大量中小微企業生存與成立必須依靠的對象。

當“企業服務”成為當下創業的熱詞之時,在街頭巷尾,在新生的企業身邊,它們首次接觸到的“企業服務”,卻正以這種原始、初級的形態生長著,混亂、無序,卻又充滿野性的生機。

那麽,如果這些業務,這些線上廣告和線下店面,是在統一品牌和管理下,整合起來,又將如何呢?

2016年3月,神州易橋通過資本運作登陸主板資本市場,成為一家市值近百億元的公司。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或許是個成功的標識,但是神州易橋總裁(順利辦創始人)彭聰的計劃卻是,作為一家A股上市公司,對於他自己那個改寫整個企業服務市場的設想而言,將有更大的優勢。

2016年,神州易橋開辦“神州順利辦”營業網點,推出“百城千店”計劃,通過自建直營以及外延式並購的方式,整合市面上的代理記賬公司。

這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支持。神州易橋已經完成募資10億元,在國內開展企業服務業務。而神州順利辦迄今為止三個月,已經完成了對超過100家門店的整合。

當2C領域創業仍在火熱時,神州易橋卻以企業服務行業第一家主板上市公司的身份,想在2B上玩把大的。

門店就是企業級服務“最後一公里”

至今為止,彭聰已經在2B領域闖蕩了8年。離開聯想集團的彭聰,在2009年創辦了納稅信息服務商神州易橋。簡單來說,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和稅務部門合作,為納稅公司提供財稅增值服務。在那個時候,國內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還比較落後,軟件服務行業正在迅速發展,也為神州易橋的發展提供了土壤。公司推出的財稅大管家等產品,截止到2014年用戶數已經突破了200萬。

早在幾年前,彭聰就開始考慮,如何拓展企業服務的外延,改變也由此而生。今年上市後,神州易橋開始打造全新的業務:企業服務平臺。與之相配合,線上將搭建六個雲端平臺,線下鋪設的業務線中重要的一條,就是“神州順利辦”,神州易橋將在各地開辦營業網點,為企業提供包括工商註冊、代理記賬、商標申請、社保代理等服務。神州易橋采用並購整合、加盟合作多種方式並行,直營店面的開設也在運作之中。

換句話說,彭聰要把遍布各地散亂的代理記賬門店們,通過這種方式整合起來,把它們串連在統一的平臺和品牌下面。

一家上市公司,跑去線下開門店。當年輕的創業者們蜂擁在“精英範兒”、“互聯網範兒”時,神州順利辦的線下代理記賬門店,顯得草根而低端。

不過這並不是一件稀罕的事兒。比如說,鏈家就是這樣做起來的。線下超過6000家門店,10萬名經紀人,撐起了鏈家房產服務帝國的最底層的基石。數量龐大、遍布人口密集的住宅區,在各個小區、街道隨處可見的門店,為鏈家收集真實房源信息、獲取用戶信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這也給鏈家的房產服務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性:無論是提供租售房信息還是需要租售房的用戶,大多都能在住處附近找到鏈家的門店,隨時可以發生交易。

這也是彭聰想要做神州順利辦這件事的初衷。“我要保證對企業的服務和響應的到位。”彭聰說,“即使你是互聯網公司,也要下沈到線下去做,就像電商,除了線上服務之外,最難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實現‘最後一公里’的活兒。神州順利辦涉及到的門店,實際上和鏈家那種門店並不相同。它可以設立在任何地點,孵化器內,路邊鏈家一樣的門店,或者寫字樓內部。它們存在的核心關註點只有一個,就是客戶密集的地點。”

鏈家是從線下起家做到線上的。而現今,即使是在互聯網江湖中刀叢打滾過來的公司們,也早已紛紛認可了“小店面”。比如同程網,多年來一直猛砸線上流量和廣告,但在去年10月,同程也提出“大數據+人”,開始在線下自建旅遊體驗店,一年時間,擴張到接近300家線下門店。

這並不是創始人“拍腦袋”的結果。當線上流量紅利的優勢逐漸消退,線上獲客成本不斷增加,對於流量和線下的關系,作為創業者們,也需要展開全新的認識了。

沒有規模基礎的流量都是沒有價值的。而流量終歸是要變現的。你必須精準地抓住不同類型的用戶,穿透他們的需求,快速提供他們日常就能解決需求的服務。尤其是,這些需求最終的實現,必須要靠面對面的服務落地才算完成的。

一個沒有邊界的市場

企業服務這片市場也是如此。在北京的辦公室里,彭聰給創業家&i黑馬算了一筆賬。近年來的“雙創”推動了創業者們創辦公司的熱情,也帶動了工商等制度的改革。從三證合一到五證合一,從實繳到認繳,都促進了新增企業數量的增加。據統計,2015年底,包括個體工商戶,凈增的企業數量達到1470多萬。國內的工商註冊企業總量大約在7700萬左右。

對這7700萬的國內註冊企業,彭聰根據統計大致做了個分類。其中,大約5%是屬於規模化企業,25%是中型企業,而還有70%,則是數量龐大的小微企業,而每年的新增註冊公司,也都基本在這個類別中。

規模化企業中的競爭已是紅海。中型企業的發展處於較為穩定的狀態,數量增長變化不大,需求更為複雜和個性化,針對它們的服務增長也相對乏力。於是,剩下70%的接近5000萬家小微企業,就這樣進入了彭聰的視線之內。原本這類公司對神州易橋來說就並不陌生。“從中型企業,下到包子鋪,都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彭聰說。

這是一部分數量最為龐大、需求最為迫切,需要人指引、幫扶的群體,那麽,它們的需求和面對的企業服務市場又是怎樣的呢?

彭聰給創業家&i黑馬算了第二筆賬。國內每年大約1500萬家新增企業中,大約有80%是通過代理機構辦理註冊、財稅等業務。而在神州易橋最為熟悉的財稅領域,眾所周知,很多小微企業限於規模,並沒有自己的財務部門。根據彭聰的統計,去年通過代理記賬機構來完成的各類賬目,總計超過2000多萬套賬。

這些小微企業主,從誕生的那一天起,限於人力、認知和規模,可能沒有用過任何企業級SaaS,但是它們從註冊到註銷的全部業務,大部分都通過這些線下具備資質的門店完成。

代理記賬水域里,卻是一片魚龍混雜。盡管2B已經成為風口,企業服務領域,這兩年也經過了各路創業公司的爭相開發,但市場上並沒有任何一家叫得響的品牌。這是諸如同程網等互聯網公司,面對的線下市場的共同情況。

中小中介的資源有限,還有各路“黑中介”渾水摸魚。它們的服務能力參差不齊,操作也並不規範。在這樣的情景下,小微企業的“朝生暮死”也並不罕見。在美國,中小企業的生存壽命是7年,而在國內,這個數字則縮短為2.43年。企業的生存發展和服務環境,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

但是,這卻仍然是一片充滿生機的市場。5000萬小微企業的需求點一旦被抓住和爆發,將釋放出巨大的能量。“2B和2C不一樣。”彭聰說。“我們現在的創業,多數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在2C領域更多地是在存量博弈,比如說體現在如何改善我們的生活。但是,真正要推進經濟的發展,關鍵就在這個增量市場上。”

這片市場上不僅僅是神州易橋還沒有接觸到的2000多萬套賬,每年的1500萬家左右新增企業還需要註冊,需要尋找合適的商業地產辦公,而這些混亂地分布在不同的代理機構、記賬公司手中,看似最初級的需求,如果有一家公司,願意以更強大的品牌背書,規模化、流程化的服務,以及線上線下結合的能力,去把它們整合在一起,會怎麽樣呢?彭聰說到這里,也不禁露出了神往的神色。

“它們最需要服務。這是一個沒有邊界的市場。”彭聰說。神州順利辦,就是開始通過自建直營以及外延式並購的方式,對市場上的代理記賬公司,開始從資本層面進行整合。

神州順利辦從北上廣深等一二線重點城市開始對外擴展。彭聰提出的計劃是“百城千店”,也就是三年中在100座城市建立1000家神州順利辦,對企業形成半徑5公里服務能力覆蓋。到現在為止的三個月內,神州易橋已經完成了對超過100家門店的整合。

“小中介”和企業服務機構的距離

老粘的代理公司就開設在北京市朝陽工商局附近的一座大樓里。他在這一行已經幹了10年,現在擁有十幾名員工,能服務幾百名客戶。

但和很多小富即安的經營者不同,老粘總有一種做點“大事”的願望。反正不差錢,周邊的同行不少吃著老客戶的“老本”,就這樣過了下去。但老粘每年都在積極增加客戶,如果不是公司太小,管理人員、線上營銷等都是件麻煩的事情,他還想讓公司“長”得更大一些。

老粘在今年上半年,成為加入神州順利辦的第一批合作的店面之一。而他加入的理由則是,他想進入一個成體系的經營模式,雖然自己還“草根”,但他想和那些成熟的大平臺一樣,找到差異化的競爭力。

“其實我們一開始,也沒有預料過有的代理公司會有這樣的訴求。”神州易橋高級副總裁斯璐說。像老粘這樣的門店經營者的配合,也讓他驚訝了。

當時擺在斯璐面前的,是個艱巨的任務。這樣的代理記賬公司遍布全國,運營情況各不相同。諸如老粘這樣規模的門店,多如牛毛,甚至還有夫妻店,能服務個一二百家,就非常了不起了。

但是,它們所作的,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老粘對創業家&i黑馬展示了他這個月接到的企業業務的單據,厚厚一疊,足有一兩百張。而門店主要的成本,都集中在人力成本上。“多數店基本上每年的利潤有100萬元左右。”彭聰透露。

神州易橋在收購時采用了靈活的資本運作,也讓這筆生意變得更加劃算。“比方說一家門店利潤一年有100萬元,我按1000萬元收購,大一點的店我們會采取換股的方式,小一些的門店,我們以現金為主,同時也會按‘334’或‘532’的方式去組合。比如說,第一年支付300萬元現金,第二年再給300萬元,最後一年支付400萬元。但是每年,我們會對門店提出業績增長的要求。”彭聰表示。采用這種對賭並購的方式,可以保證神州易橋收購每家門店,仍然能夠保持產生正向的現金流。

神州易橋組織了專門的團隊,來負責尋找、篩選這類代理記賬公司以及合作工作。“經營規範、有一定的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是,認同我們的價值觀和平臺發展戰略,這是我們選擇整合公司時最重要的幾點。”斯璐說。

這也是神州易橋準備打造品牌化、規範和標準化工作,最基礎的幾點。“從事非正當、不合規盈利業務的,我們是堅決不要的。”斯璐表示。

而“價值觀”,則是這幾點里,斯璐最為看重的。因為,整合,就意味著店面將被完全納入神州易橋的體系之中,原來自由粗放的經營方式也將逐漸改變,員工要培訓,模式要統一,如果沒有在雙方都認可這個戰略的基礎上,是很難做到以後的順利磨合的。

原來活得還不錯、比較散漫的代理記賬公司,要接受這樣的整合,難度是可以想象的。“大約有20%-30%的成功率。”在創業家&i黑馬的要求下,斯璐大致估算了一下。但是,他並不打算因此放松對店面的要求。

在加入神州順利辦之前,老粘的公司也在受到外來的沖擊,尤其是各類網絡營銷和O2O平臺。老粘也試過在線發布廣告,但是,效果總是做不過其他推廣能力更強、報價更便宜的在線平臺。老粘頗有些不服氣,因為,很多這樣的在線平臺,最後的業務還是外包給他這樣的公司,或者,它們沒有資質,大多業務還是得要客戶自己去跑。後續追加服務的費用算下來,也並不比他的門店更便宜。

而且,很多老粘想去接的大單,諸如有限公司改為股份有限公司,辦理新三板、新四板上市所需的各種材料等,也是他這樣的小機構接不下來的。

彭聰把順利辦的戰略總結為“圈地、囤人、賦能”:合夥人店鋪的加盟,原來的管理和經營人員的加入,以及神州易橋的資源提供的賦能支持,為合作的門店提供一系列產品和服務、管理上的支持。

對於合作的代理記賬公司,神州易橋除了在資本方面的承諾之外,也會給它們統一的一個上市公司背書的品牌,整體的體系管理,以及加載神州易橋能夠提供的更多的業務能力。比如說,神州易橋的後端開發的所有產品,它們都可以使用,提高獲利能力;可以有統一的市場推廣方式,增加獲客能力;同時,人員的管理壓力也減輕了。而被收購和整合的門店,原來的經營者,仍然會繼續對門店進行管理。“本質上來說,我們找的是事業的合夥人。”斯璐說。“我們想讓‘小中介’也能變成受人尊敬的真正企業服務機構。”

從業務板塊設置的思路上,神州易橋也做了一系列長期的規劃。斯璐對創業家&i黑馬解釋,首先,是管理服務,也即是常見的工商註冊、工商變更、財務代理、稅務籌劃、社保代理等,企業從註冊到註銷所需的各種服務;其次,則是營銷服務,基於神州易橋自己研發的移動營銷平臺與第三方廣告平臺投放推廣;再次,則是金融服務,實現金融場景化服務;第四階段,則是擴大在市場上的勢能,服務雙創。

現在,在神州易橋北京公司總部,大約100余名技術人員,也正在從後端進行鋪設。整個計劃還在開始的初期。但僅僅在業務上的整合還是不夠的,線上和信息化系統的架構,數據的整合,也是斯璐現在在花很大精力去做的事情。“我們和收購進來的門店,最大的差異也體現在這里。”斯璐說。而為了後期全業務線的開展,神州易橋也正在獨立開發線上產品。

企業服務的共享經濟

“在企業服務方面,我並不認為,僅僅是軟件應用,或者做SaaS就可以了。”彭聰說。“2B實際上是非常難做的一個領域。2C的業務直接,和用戶的黏合時間長,但是國內企業的平均壽命不長,2B的業務周期實際上可能很短。另外,對於小微的企業管理而言,企業級SaaS往往它們並不會去采用。”

誰抓住了新生的企業,誰就抓住了未來。這是彭聰的看法。從註冊到選址,一直到註銷,貫穿整個企業生命周期的服務,從它一出生就要開始抓起。而所有的這些業務,全都離不開線下人員的服務。他們的專業性、人脈資源、對業務辦理流程的熟悉、和工商等部門的流程打通,都為企業節約了大量時間和人力等成本。所有的業務,也必須在他們線下承辦的基礎上才能最終落地。

因此,遍布全國的代理記賬公司,保持正向的營收並不難。同時,如果掌握了它們積累的企業數據信息,想要繪制出一副國內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狀況地圖,甚至都不是難以想象的。“圈地、囤人,企業服務,最終也是共享經濟。”彭聰說。

彭聰 企業服務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377

電商們顫抖吧!天貓要把聚劃算打磨成一把“尖刀”

商家營銷平臺聚劃算是時候來一次“改頭換面”了,特別是在天貓、京東、唯品會等B2C電商爭相以各自姿態開啟新一輪消費升級的趨勢下。

聚劃算事業部總經理劉博最近在描述今年的發展方向時對第一財經記者說,要拉大與天貓之間的差異化,在商家端,不再刻意關註聚劃算整體大盤的GMV(總交易額),而是更看重單個商家的交易規模;在用戶端,要推出更多創新玩法、事件營銷,努力把聚劃算打磨成一把“尖刀”,在創新中沖在前面。對這兩句話背後意圖的分析,不難看出聚劃算眼下面臨的機會空間與緊迫感。

起初,很多商家把聚劃算視為一個單純的出貨平臺,就是集中幾天做單品類低價大促,以價格驅動交易,大多是選擇“爆款”。貨賣完了,商家獲得了交易額與曝光,平臺拿到了提成,消費者享受到讓利,除此之外沒有沈澱下更多東西。以至一些不了解這個平臺的商家在招商時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讓多少折扣出來?

現在,很多大商家已經不再走爆款套路,而是更講究“一盤貨”的整體銷售思路。同時,商家普遍想在活動結束後仍然保持與這些在短時間內聚集起來的消費者之間的連接,比如最好能將新用戶引導至品牌在天貓上開設的旗艦店,成為品牌的粉絲,做粉絲運營。

與同樣做大促的唯品會模式不同的是,聚劃算仍是一種品牌商直營的B2C平臺,各促銷活動中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由品牌方直接發貨,且多為單倉發全國。有利的一面是商家可以在自己的後臺看到用戶動態,保證了與消費者之間互動更直接,這也是商家愈發看重的一種“溢價”。而像唯品會等整體出貨量更大的自營電商采取的模式是,自己從商家拿貨再自己發貨,該模式的好處是確定性更強,對貨品與物流的把控更深。但品牌商與消費者之間“隔了一層”,品牌直接運營用戶的難度較大。

但對於聚劃算模式,在平臺上做大促與導流到天貓旗艦店之間並沒有天然的連接邏輯,這就需要聚劃算在營銷方式上嘗試更多新意。比如平臺給消費者發放對應品牌旗艦店的消費紅包,將用戶轉到天貓旗艦店的日銷節奏中,這是一種最簡單粗暴的營銷手法。

這仍然很初級。現在擺在聚劃算面前的主要壓力來源於營銷新玩法上的創新。在經歷了最初單純的搶貨、搶資源階段後,電商現在進入到運營消費者的階段。理想情況下,營銷平臺的規模化與消費者黏性之間應該是一種良性循環關系。劉博現在很看重用戶在聚劃算上的持續訪問次數。盡管有單獨的聚劃算App,但畢竟它的最主要流量來源仍是手機淘寶App入口。畢竟在這個超級App里,有太多版塊和icon可以輕易分散掉消費者的註意力。

據第一財經記者從聚劃算內部了解到,中秋節假期過完後,聚劃算將馬上在上海新天地舉行一次與時尚芭莎合作的走秀,通過時尚明星將品牌、互聯網、時尚產業串聯起來。如果翻看聚劃算最近半年來的議程表不難發現,像與蘇州博物館進行時尚跨界、里約奧運門票首發、與美泰玩具合作進入兒童市場、與意大利酒展合作引入紅酒等,再加上剛結束的以內容營銷為訴求的“9.9聚星節”,均明確指向了同一個方向,即消費者黏性與平臺“調性”的提升。

總體上看,聚劃算在保證GMV的同時,正在逐漸改變平臺上的貨品結構。那些低價、爆款的小品牌出貨量大、利潤貢獻高,這部分仍是平臺上的重要組成,讓財報上的數字更好看;但另一方面,它也在提速引入國際大牌,甚至包括奢侈品,讓消費者從促銷貨架式的購物場景中升級到“逛”和“體驗”的消費場景。盡管“高逼格”並不意味著銷售額一定大。

但這又面臨一個需要博弈的苦惱。像海藍之謎這類高端品牌,舍得在天貓旗艦店的在線店鋪裝修上一次性花費1000萬元,盡量打造與線下專櫃同等的體驗效果,這類品牌大多不願意與那些9塊9包郵的團購貨放在同一個平臺上賣貨。這也是聚劃算需要去平衡的一個點。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對聚劃算的定位被形象地描述為一把“倚天劍”,意思是講究營銷穿透力,沒有冗長的供應鏈,采用內部買手團隊選貨這種更輕快的經營模式,只專註做好營銷平臺的角色,更好地連接用戶。大方向已經明確的聚劃算,需要在航程中不斷微調,以便讓更多用戶與商家“上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967

響應普京號召 莫斯科要把所有微軟軟件換成本國軟件

據彭博報道,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呼籲俄羅斯國內減少對國外科技公司產品的依賴,作為一個響應,首都莫斯科市決定將把所有的微軟軟件,替換為俄羅斯本國軟件,這將會涉及到幾十萬臺個人電腦。莫斯科市負責信息技術的官員Artem Yermolaev對媒體表示,莫斯科市將首先從郵件系統開始。

在大約六萬臺個人電腦上,微軟提供的Exchange Server和Outlook郵箱客戶端工具,將會被替換成為俄羅斯國營電信運營商PJSC開發的郵件軟件。未來,莫斯科當局計劃在一共六十萬臺電腦上替換微軟的郵件軟件。

微軟在全世界最暢銷的兩個軟件分別是電腦操作系統Windows和辦公軟件Office,未來莫斯科也準備替換這兩個軟件,不過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開發難度比較大,要尋找到俄羅斯國內理想的替代產品並非易事。

對於美國軟件和互聯網公司來說,俄羅斯正在變成一個不甚友好的市場。比如谷歌此前遭遇了俄羅斯政府反壟斷部門的調查,上述的搜索引擎Yandex指控稱,谷歌作為安卓系統的開發商,要求俄羅斯的安卓手機廠商同時預裝谷歌的全套軟件,此舉損害了競爭對手。隨後在八月份,俄羅斯反壟斷部門對於谷歌開出了675萬美元的罰款單。

大約五年前,俄羅斯也曾經對微軟公司發起反壟斷調查,但調查結果表明,微軟並未有違規行為。當時,俄羅斯官員還曾表示,將會安排開發本國的電腦操作系統,減少對於微軟Windows的依賴。據稱,俄羅斯將會投入500萬美元的資金,將會根據國際上的開源操作系統Linux,開發適合俄羅斯的操作平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40

要把老百姓的日常感受變成政策的起點與終點

10月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有兩項議題,分別是確定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的政策措施,部署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仔細研讀會議新聞通稿,頗有代表性地體現了李克強總理一以貫之的思路和本屆政府的施政特點:要把老百姓的日常感受變成政策的起點與終點。

擴消費固然重要,但消費領域千差萬別,如何施策?通稿中可讀出思路特點之一:精準。針對養老、教育、體育等消費領域,常務會提出要消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針對旅遊、文化等消費領域,提出要加大有效供給;針對健身休閑產業,提出要出臺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

這與老百姓的日常感受幾乎完全一致。很多地方的媒體都曾報道過申辦養老機構審批困難的事情,明知正在到來的老齡化社會空著許多短板,但奈何手續極其繁瑣。所以此次常務會明確了,清理取消這一領域不合理的前置審批。

民辦教育前景廣闊,喊了多少年,發展卻並不理想。常務會抓住真正依靠市場這個牛鼻子,提出依法興辦的營利性民辦學校收費可自主定價。體制機制是前提,確須政府精準出手。一旦理順,很多事情其實不用政府再操心,社會和市場自會調適到位。旅遊、文化、健身休閑等則主要面臨高品質的供給不足,“內容提供”亟需政府再助推一把。

與總理反複強調的一手助推新動能、一手提升傳統動能的思路相一致,消費領域也須“兩手抓”。上述三策重在開掘“新”,精準的另一方面則是升級“舊”。常務會提出要促進傳統消費升級,重點也選在公眾極為關心的汽車銷售、日用消費品的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等。

值得註意的是,通稿單辟一段強調加快康複輔助器具產業發展。此可謂“精準”其三。我國有2億多老年人、8500萬殘疾人和每年上億人次的傷病人。這一產業的發展,既可解民生之憂,又可謀市場之利,應該說是老百姓的真正所需。“鼓勵將基本的治療性康複輔助器具逐步納入基本醫保支付範圍,對貧困或重度殘疾人基本型康複輔助器具配置給予補貼”,這樣的政策表述,讓人感到溫暖。

無論簡政放權還是“雙創”,其對應市場主體的出口,李克強始終扭住商事制度改革不放。而對於商事制度改革,總理又始終緊抓一點,即減少市場主體的證照之繁,以“簡除煩苛”。去年實施的“三證合一、一照一碼”,今年10月1日起已全面升級為“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此次常務會更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將更多涉企證照與營業執照整合,開展“多證合一、一照一碼”試點。

從中可讀出思路特點之二:簡潔。李克強引用過這樣的諺語,“寧敲金鐘一個,不打破鼓三千”。他也曾告誡國務院相關部門,好的政策再加上真正落實到位,數條足矣,遠勝這也規定那也規定的長篇文件。被媒體稱為“習慣做減法”的總理,給國務院常務會烙上鮮明的簡潔印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