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南海200家铝型材厂出口下滑40%减负求存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1112/01095494877.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5

维他奶敲定产能扩张计划 广东南海再落子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10/167981.html


“今年我们已经感受到供应能力受限的问题。”3月8日,在维他奶(00345.HK)的70周年庆祝活动上,该集团执行主席罗友礼证实,目前公司的要务是在广东建立第二个厂房,这将成为维他奶在内地布下的第三个厂房。维他奶集团表示,该新工厂将在2011年投入运营。

维他奶集团行政总裁Larry Eisentrager同日透露,新厂房将分期进行,第一期建成后大约将带来25%-30%的产能提升,而随后的第二期建设将取决于第一期项目的进度与成效。

有维他奶集团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一广东第二厂房已经选址南海,并完成了土块购置,新厂房的规模预计将是目前维他奶在深圳的厂房的两倍。“这将能满足维他奶在未来4-5年的产能增长需求。”维他奶集团高级总监(财务及行政)罗志聪补充说。

罗 友礼希望,这将推动维他奶集团业务实现从“香港的维他奶”向“中国的维他奶”转变。根据该集团在2009年11月公布的2009/2010财年中期报告, 总部所在的香港以及澳门市场贡献了47%的客户收入与57%的经营利润,较2008年同期这两个市场占据50%的客户收入与60%利润相比,比重已略为下 降;同时,内地贡献的客户收入与利润则自2008年的22%与25%分别提升至28%与30%。

上述内部人士也表示,2009年维他奶已超越一直在上海占据第一把市占率交椅的新加坡对手杨协成,在该市场成为销量最高的豆奶品牌。

“尽 管当前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需要我们加以关注,但我们仍将按部就班提升产能,未来会进一步在内地的超市等主流大型渠道铺开。”罗志聪说。 Eisentrager则补充称,由于近期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反复,当前集团的立场是不倾向于提价,而在当前的成本压力下努力实现利润目标。

不过,维他奶集团没有透露新厂房将产生的资本支出额度。在连续数年维持了将盈利100%进行派息后,罗友礼强调,维他奶集团的派息底线是60%,至于是否今年也进行特别派息或维持100%派息的水平,“将视乎公司对现金流的需求情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14

本田南海厂“罢工”事件追击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28/2NMDAwMDE3OTU2Nw.html
5月27日,200多名身着白衣白裤、头戴印有Honda字样红色帽子的工人或站或坐,在佛山南海狮山工业园的广东南海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南海本田”)操场及大门集合,人群中不时响起“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因为对薪酬制度表示不满,这家由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 资有限公司投资9800万美元成立的独资企业,从21日开始员工陆续实施“罢工”。27日下午的这200人仅是参与“罢工”的全体员工的一部分,属二勤班 (15时至23时)工人。当天,到岗出勤的南海本田所有工人,都收到了一份《承诺书》,要求员工“绝不领导、组织、参与怠工、停工、“罢 工””。“厂方透露出来的意思是,签的就是留在这里工作;如果不签,明天就是自动离职。”参与“罢工”的吴强(化名)对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一个工人愿 意签署这份承诺书,大家都将它折成了纸飞机。”吴强表示,他们复工要求只有三点,“一个是提高薪酬、二是改善公司薪酬机制、三是变革公司管 理制度。”这场“罢工”已影响到本田系整车组装线,广州本田及东风本田公关部分别对记者承认,广州本田24日中班开始停产,东风本田则从 26日晚间开始停产。并有可能冲击到本田5月25日刚刚宣布的产能扩充至73万辆的计划。本田公司虽然声称目前“正以积极的态度希望可以通 过协商,尽快解决问题”,但在薪酬问题上却含糊其辞。本田中国新闻发言人朱林杰表示:“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薪酬管理体系,南海本田公司的薪酬体系是合法 的。”一边是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另一边则是,希望能够从这块“蛋糕”分享到“合理”利益的工人,其间的碰撞,颇堪关注。工 资之争27日,南海本田员工经过集体商议,向公司总经理山田递交公开信,提出了工资提高800元、工龄补贴提高到 100元每年、复工后不能报复“罢工”工人、重组工会等6点要求。“如果公司不同意我们的要求,我们就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坚持按公 司规定的上下班时间,正常出勤正常上班。”一名参与谈判的代表许允(化名)告诉记者,他们早在5月20日就曾向资方提出了108条意见,但资方只回答了其 中7条,显得诚意不足。南海本田员工与公司的冲突,导火索缘于员工低廉的工资。目前,南海本田一级普通工人的工资构成为:基 本工资675元+职能工资340元+全勤补贴100元+生活补贴65元+住房补贴250元+交通补贴80元=1510元。而附近的配件企业的工人工资,也 大多达到了2000元以上。在佛山市规定从2010年5月1日起,将最低工资标准从770元/月调整为920元/月之后,南海本田并没有打 算依法提高基本工资,而是打算将原有的340元职能工资中划出一部分纳入底薪,从而使得工人的基本工资达到920元的法定要求,但工人到手的总收入没有任 何改变。此举迅速激起了工人们的强烈反弹。“我是2006年6月5日第一批进来的员工,到现在也就拿每月1400-1500 元的工资,仅仅比新进的员工多了一百多元。”许允告诉记者,南海本田公司为了降低劳动成本,而大量用实习生,比例达到了40%左右。由于工资涨幅缓 慢,2006年招聘的第一批120名员工,如今只剩下20来人。因对工资和福利不满,南海本田数百名员工于5月17日开始“罢工”,但持续 仅半天之久。20日,南海本田、狮山工会与45名工人代表进行了谈判,工人代表提出了薪资总体水平涨到2000-2500元/月的水平,而南海本田表示将 于5月24日给员工一个明确答复。5月21日晚间七八时许,南海本田工人再次“罢工”;5月22日上午11时,南海本田迅速解聘两名带头工 人,双方冲突进一步升级;5月24日,南海本田答复将为每个工人提供120-155元不等的伙食补贴,较之先前的表态仅提高了55-90元;5月26日, 南海本田又推出了新的方案,将员工工资和补贴总体增加355元,较之先前多增加300元。“800元与300元相差不少,中间的差额需要我 们再干多少年才能补回来啊。”吴强感慨。吴强与许允的迷茫,缘于南海本田复杂而难以加薪的薪酬体系。据工人介绍,目前南海本田薪酬体系分为 五大级别,每个级别下面有15个小级别,共75个级别,每年评审一次,合格后就晋升一级,等于升一大级工资要15年——有的员工因此3年工资仅涨了111 元。 此外,中日员工工资也相差了50倍。南海本田工厂管理层级从下到上分为班长、系长、副科长、科长、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最多做到副科 长,科长及以上级别管理人员均为日方人员,以部长为例,每月收入可达1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日方日常派驻工厂的就有30名外籍员工,仅这部分工资支出就达 到2亿元。本田三大工厂停产鉴于南海本田的“罢工”,本田在中国的三大工厂业已全部停产,三大工厂分别属于武汉的 东风本田和广州的广州本田,后者各在增城与黄埔布局一家工厂。东风本田和广州本田分别是本田与中国东风集团以及广汽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中 外双方各占50%股份。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是专为整车出口设立,本田汽车占有65%股份,东风集团和广汽集团分别占有10%和25%股份,该公司专 门生产出口产品,年产能为五万辆。广州本田公关部人士对记者承认,由于南海厂的变速器及一部分发动机零部件供应中断,生产自24日中班便停 止,“明天(28日)也难以恢复生产”。她表示,公司的销售与服务不受影响,但停产对生产影响较大,目前公司正在研讨相关的替代和解决方案。“因为公司的 习惯是需要保留一个半月如此的合理库存,不过我们还是会在生产日程上做一些积极调整,希望复工后把欠产的产量补回来。”“出现这样的事情也 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我们也愿意伴随着公司成长。”许允对此表示无奈,并愿意伴随着公司成长带来更多的薪资增长及个人职业前景,“但目前公司的发展与我们 无关”。如何双赢在此次“罢工”中,工会的作用及日资企业的管理文化亦值得反思。“工 会是企业中副科级的中方管理人员,我们连工会中有多少人、是谁都不知道。”吴强抱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 单位发生停工、怠工事件,工会应当代表职工同企业、事业单位或者有关方面协商,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意见。对于职工的合理要求,企业、事业单位 应当予以解决。工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做好工作,尽快恢复生产、工作秩序。深圳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业务委员会主任段毅认为,“应 当将工人的谈判标准向工会、最好是政府总工会明确表达,也可以直接向劳动部门直接反映并寻求支持。”段毅认为,工资应该由单决制而走向共 决,南海本田有责任将自己的发展状态、特别是利润报告向企业的员工或是代表员工的工会披露,使工人工资的增长与企业利润挂钩。一位活跃在广 州的劳工维权专家表示,在很多日资企业当中,日本人普遍对中国人缺乏信任感,导致中国人在企业中的职位,仅仅局限于中下层,在企业的决策中没有发言权。另 外,日本人自身等级非常严格,领导意志很强,这也导致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机制。而员工“罢工”间接体现了工人对企业的“留恋”,所以南海本田 不应纠缠于是否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双方有诚意地进行接触,在工人待遇问题上达成妥协意见,获得双赢。但这一点目 前并无明显进展,26日下午新的薪酬方案提出来之后,“总经理称只给员工5分钟考虑,实习生不答应就送回学校,正式工不答应就立刻开除。”吴强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42

LED南海生存实录LED南海生存实录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17/yOMDAwMDE4MjIyOA.html


一石激起千层浪。

6月10日,受广东省将出台LED照明产业规划影响,浙江阳光、大族激光、雪莱特等LED概念 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扬。

《广东省LED照明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全省LED照明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区域配置,以形成几个大型LED产 业园,力争到2012年全省LED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

LED产业园、产业集群遍地开花。一边是政府招商引资、优惠奖励的热切推动,另 一边则是专利、成本、标准等的冷酷市场考验,中国LED企业游离于两者之间,在冰火两重天般的环境下摸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广东佛山南海区LED产业仅是一 个小小缩影。

政府助力

2003年,中国启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在“十五”期间,累计投 入引导经费一亿元人民币,逐渐形成了以广东、福建、江西、上海等地为代表的LED产业群。其中,广东的LED产业规模多年来均位列全国第一,LED企业逾 2600家,深圳、东莞、广州、江门等地纷纷出台了相应的LED产业规划,欲在浩浩荡荡的LED盛宴中分一杯羹。

南海亦不例外。2009 年,南海区政府部门提出,建设光电产业社区,以聚集更多上下游企业,形成具南海特色的LED照明产业链。佛山市南海区区长区邦敏认为,南海原有灯具、照明 行业的基础是其发展光电产业的优势,“南海的人力、土地的成本比深圳、广州都具有优势。”

出于产业升级以及公司发展的考虑,广东昭信集团董 事长梁凤仪最终决定退出传统的制鞋与家具业,原来昭信的产业有电子、金属、制鞋、房地产、家具等等,而LED是一项全新的业务,意味着原来积累的人才储备 用不上了,而且还会涉及到员工种种利益问题,异常复杂。同样是“半路出家”,方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强深有同感,“我们的工人都很年轻,有些是90后 的,所以我们还专设了休息室,让他们可以叫朋友过来聊天。”

陈强的公司上个月搬进了离产业社区不远的翰天科技城,在百余平米生产车间里面, 工人们坐在3条10米长的流水线上忙碌地焊接线路,而隔壁的市场部仍空无一人。

“我们现在还是以旧客户为主,下个月等人员齐全后就会启动新 的市场营销方案了,LED灯虽然不可能完全取代节能灯,但肯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陈强称。

但是,前有全国知名企业佛山照明,后有上市公司 雪莱科,昭信的位置显得有点尴尬。

市场挑战

然而,政府抛出的橄榄枝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接住,成本 是LED行业的首道门槛。比起普通节能灯,LED灯的成本平均要高出五六倍。

“就算有政府的补贴,但价格还是比现在的传统灯贵,你说这样怎 么到老百姓家呢?所以很多传统做照明的企业怎么转都转不过来。”梁凤仪表示,芯片是整个LED产业链上主要成本以及利润所在,但多年来一直被欧司朗、 Gree、飞利浦等外国厂商所垄断,中国LED企业数量虽然多,但主要集中在下游封装检测和应用环节,上游厂家一旦有所风吹草动,下游便则变得十分被动。

梁 凤仪表示,原来一台1500万的机器,后来由于中国做LED的企业多了,供不应求,一下子便上升到1800万,“他们(上游厂商)知道我们中国在做试验, 在搞很多基地,广东基地、东莞基地、江西基地都在赶这一块,于是赶紧把价格涨起来了。”

陈强称,随着越来越多的照明企业转向做LED照明, 企业开始转用价格较为便宜的大陆和台湾制芯片,“一般来说,国外的LED芯片大约要15元,而目前大陆和台湾制的芯片只需要5元。”陈强表示,转用台湾制 的LED芯片,芯片成本能从原来占总成本的60%下降至40%,而市场上LED芯片和五金件的价格每年都有所下降,但对比起普通节能灯,两者还有一定差 距。

“现在来讲,上游这一块的高成本,造成我们企业的最终销售价格偏高,所以政府也在大力推动芯片制作,全国出现了很多基地,希望能够把成 本降下来,让LED灯真正地进入千家万户。”梁凤仪认为,中国企业攻LED芯片制造风险十分大,“外国做了几十年,而且还是国际的垄断技术,中国LED企 业要做芯片首先就要面临国际市场的封杀,怎样去突破,这是我们目前考虑的问题。”

目前中国LED产业标准就有26个,但都是针对普通的 LED标准及照明灯具标准,很少涉及LED产业主要元器件、技术工艺及关键性能等方面,相应指标的检测方法标准也很缺乏,没有形成较完整的LED及照明器 具标准体。

陈强对记者表示,目前LED企业正面临专利、成本以及标准三大市场挑战, LED的入门门槛并不高,但要发展好也并非易事,“自去年发展LED开始,光是买机器我们就花了几百万,还没把送给客户的样本成本算进去呢。”

“别人问我去年卖多少,我说不到一个亿,他们已经很惊讶了,其实大家都在战战兢兢地经营这个行业,因为我们是白纸一张。”梁凤仪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26

南海采油攻略

http://magazine.caing.com/2010-06-20/100153737.html



在深海进行油气开采,有两大关键问题需要考虑,一是环境安全,二是技术能力





  一艘长度超过足球场、高度超过10层楼的巨轮,屹立在江苏如皋的海洋工程基地。

  这是亚洲第一艘深水铺管起重船,代号“海洋石油201”,造价达30亿元。今年年底,它将正式交付使用。用它来铺设管道,来自海底3000米深 处的石油和天然气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陆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副总工程师曾恒一表示,这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深海作业舰队即将成形。

  舰队目标直指南海。此前,由于缺乏设备和技术,中海油在南海等深海海域开采油田时不得不与外国公司合作,让外国公司拿走几乎一半的收益。

逐鹿南海

  在陆地石油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中国和周边国家将目光投向南海。

  南海与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齐名,其油气储量的商业价值不言而喻。根据中国海洋部门初步估计,南海油气储量达500多亿吨,即使在中国传统疆 界内也有300多亿吨。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吴士存说,南海已探明200多个含油气构造和180个油气田。这些油气田基本上位于500米至2000米的深水 区。

  自20世纪60年代南海发现石油以来,周边诸国纷纷前往开采。其中,越南的青龙、白虎和大熊油田年产量均在500万吨以上,马来西亚的南海石油 年产量超过3000万吨。中国落在东南亚国家的后面,来自南海的石油年产量不到1000万吨。

  而香港富商李嘉诚旗下的加拿大哈斯基能源公司(下称哈斯基)在珠江口海域与中海油开始合作后,连续发现荔湾3-1等三处天然气田,也是中国深水 勘探至今为止仅有的发现。

  目前,中海油在南海的开发基本上集中于浅海——北部湾海域和珠江口海域。而在资源最为丰富的南沙海域,却没打一口井,没出一滴油。

  按照中国的政策,中石化和中石油这两大巨头仅限于陆地及5米深之内的浅水区开采,5米以上区域是中海油的天下。外国石油企业要想在中国海域内开 采石油,则必须与中海油签订合同,后者可以从中无偿获得51%权益。

  今年4月底,中海油抛出5.15亿美元,将丹文能源公司珠江口海域一个区块24.5%的权益收入囊中,其权益上升至75.5%,康菲石油公司拥 有其余24.5%的权益。

  除了荔湾3-1等少数油气田,中海油已收回大多数南海区块的权益。中海油负责“海洋石油201”项目的许文兵告诉本刊记者,自己独立作业,比国 外作业者的费用要低很多。

旗舰下水

  中海油独立作业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即将建成的第一支深海舰队。

  在上海世博会石油馆中,最吸引人的是由陆川导演的4D电影《石油梦想》。普通观众或许意识不到,展厅角落沙盘模型上三艘模样特殊的舰船,关乎中 国深海石油开采的未来。

  这三艘船是“海洋石油720”深水地球物理勘探船、“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以及“海洋石油201”,它们将分别承担油气从勘 探、开采到运输的环节。

  据介绍,“海洋石油201”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起重能力、第三代动力定位系统(DP3)及自航能力 的作业船。今年5月28日,这艘船在江苏如皋出坞,开始交付前的最后安装。

  “这艘船正式交付后会非常忙,很多项目都等着呢。”承建“海洋石油201”的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总裁陈强对本刊记者说。铺管船比钻井船更紧 缺,每天租金达几十万美元,即使有钱也要排队很长时间才能租到。

  耗资60亿元的“海洋石油981”今年年底也将交付使用。它相当于45层楼高,最大作业水深3050米,钻井深度1万米。承建商上海外高桥造船 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琦称其为中国海洋工程项目的“航空母舰”。

  “海洋石油981”同样具备第三代动力定位系统,可在每小时109海里风速,或者说相当于18级以上的超强台风之下运行。中海油副总工程师曾恒 一告诉本刊记者,南海是世界上台风最频繁的海域和波浪最剧烈的海域之一,深海工程设备需要适应灾害性的环境。

  长期以来,深海石油作业核心技术一直由欧美少数国家所掌握,中国在300米之外的深海只能与外国公司合作。上述“中国造”旗舰将改变这一历史。 中国海洋石油工程公司(600583.SH)总裁姜锡肇表示:“自己有了装备,别人就没法欺负你。”

  曾恒一透露,“海洋石油981”号将用于水深约1500米的荔湾3-1深水气田钻井,“海洋石油201”号负责将输油管道从荔湾3-1铺到珠 海。

  他说,中海油的深海舰队除了前面提到的几艘旗舰,还包括多艘正在建造中的船只。“这是第一期,第二期正在规划,有的船规模比这次更大。”

  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在今年5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海油未来10年到20年内在南海的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仅在深水钻探设备上的第一 期投入就达到150亿元。

技术与环境

  一般而言,水深500米以内的海域属于浅海,超过则为深海。未来深水油气开采的潜力是巨大的,但其低温高压、狂风巨浪的作业环境,对作业者意味 着巨大的困难。

  2006年5月,美国阿科公司在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中海油流花11-1油田采油时,其“南海胜利”号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就未能 抵御住台风“珍珠”,油田被迫停产。一年多以后,该油田才恢复生产。海上作业的风险由此可见一斑。

  深海舰队的组建,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中国深海采油的技术仍然与国外巨头存在较大差距,环境方面的挑战也不容小觑。

  今年3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江怀友称,海洋工程装备第一阵营主要是欧美公司,垄断着开 发设计、工程总包和关键配套设备的供货;第二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在总装制造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只能制造一些低端产品,属于第三阵营。

  有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深海采油关键还是要看技术,没有技术,人家一伸手就拿到近一半收益,你还得看人家的脸色行事。

  除了中石油,中国的另外两大石油开采巨头也将触角伸到海洋。2004年7月,国土资源部给中石油发放许可证,允许其勘探和开采南海南部海域约 10万平方公里矿权面积的深海区块。此外,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也以变通方式,对东海油田进行实质开发。

  但中石化一位高层对本刊记者坦承,中国还没有一家公司具备独立在深海采油的技术实力。除了装备,还需要技术,目前恐怕还得寻求国外的帮助。

  中国能源网副总裁韩晓平还提醒说,在深海进行油气开采,如何保证环境安全是第一位的,“墨西哥湾出事后,对大家的震撼很大,因此各方面都要考虑 周全,出了事谁也赔不起”。

南海石油開發兩難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77679&time=2011-07-09&cl=115&page=all

在頻頻引發爭端的南海石油開發問題上,坐視非良策,中國石油公司急需找到分擔和化解商業與政治風險的新路徑
財新《新世紀》 見習記者 王小聰 記者 孫慧霞

 

  即使深藏於蔚藍色海水之下,黑色的石油仍隨時可能觸發新的衝突。自去年7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表示南海問題涉及美國利益,「需通過國際機制解 決」,一些收到暗示的東南亞國家開始新一輪的「主權主張」。今年5月,軍事演習令南海問題驟然升溫。主權之外,石油天然氣這一稀缺戰略資源的開發,正是各 國角力的焦點所在。

南海石油開採平台。李滿青/東方IC


  當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在南海大肆行動之際,中國石油公司在南海資源最密集的南沙海域,卻沒有打出一口井。這是一個常令中國國民感到困惑甚至憤怒 的話題。為何中國公司寧可在遙遠並且經常爆發內亂的非洲國家火中取栗,或者花大價錢到中東拿服務費合同,也不願在自家的海域裡尋找石油呢?究竟是什麼讓中 國石油公司在富庶的南海猶豫不前?

開採行動進行時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在有爭議的南海腹地架起鑽井平台。

  各國對南海油氣的開發呈四周包圍中央之勢,已經出油的區域主要分佈在越南東側、馬來西亞東側、印尼和文萊北側、菲律賓西側,以及中國的南海北 部,即靠近中國南部海岸線的北部灣海域和珠江口海域。這些油氣勘探開發或臨近各國海岸線,或位於大陸架上,開採難度不大,多屬無爭議地區。

  由於技術能力和資金原因,東南亞各國的南海油氣開發基本由國際大石油巨頭主導,各國採取PSC(產量分成合同,Production Sharing Contract)合作開發模式。即:資源國以資源出資,外國公司負責勘探開發並承擔風險,收回成本後,雙方按比例分成。

  在周邊國家中,越南在南海的開發最為激進。1975年美孚石油公司在越南南部海域發現了石油。上世紀80年代,越南國家石油與天然氣公司 (PetroVietnam)和蘇聯石油公司Zarubezhneft成立合資公司Vietsovpetro,合作開發白虎油田。白虎油田至今仍是越南第 一大油田,一度佔越南原油產量一半。2004年,越南石油產量達到峰值,日產超過40萬桶,之後一直徘徊於日產30多萬桶上下。2009年,越南原油的淨 出口為每日5.3萬桶,其中一半出口美國。

  越南一直聲稱對南海擁有全部主權,南海石油是該國第一大經濟支柱,佔其國民生產總值的30%,不僅賺取了大筆外匯,也支撐著越南每年7%的GDP增長。為加大開採力度,2000年越南修訂了《石油法》,不僅使國際石油公司參與競標的過程更加公開、透明,而且條件非常優惠,合資公司裡外方股份可佔到80%左右。俄羅斯是越南國家石油公司最大的合作夥伴,埃克森美孚、BP、道達爾等西方巨頭近年來也赴越投資。

  另一個熱衷於南海開發的國家是菲律賓,其石油工業非常落後,2009年日均產量只有1.5萬桶,其中采自南海的不到1000桶,幾次國際合作勘探都沒有什麼成果。但今年6月底,菲律賓又宣佈了南海地區幾個區塊對國際招標。

  馬來西亞的南海策略則是少談主權多採油。2007-2009年,馬來西亞原油日產量分別為75萬桶、72.7萬桶和69.3萬桶,其中絕大部分 產自南海。馬來西亞日均出口石油19萬桶,約三分之一出口美國。馬來西亞石油與天然氣公司(Petronas)與外資合資通常三七開。

  據「全球安全組織」網站的數據,各國在南海的石油產量分別是:馬來西亞64.5萬桶/日,中國29萬桶/日,越南18萬桶/日,印尼4.6萬桶 /日,各國合計136.7萬桶/日。天然氣也是馬來西亞最多,年產1300bcf(1bcf為十億立方英呎),佔到南海目前天然氣總開採量的一半以上,而 中國只有141bcf。

按兵不動的背後

  相比之下,中國石油公司的行動要謹慎得多。中國海洋石油工業肇始於南海,但1965年越南戰爭爆發後,中國海油勘探開採的重心從南海轉向了渤海灣,南海開發進入沉寂期,直到1986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才在南海搭建了第一個油田平台。

  成立於1982年2月的中海油是中國第三大國家石油公司,也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中海油集團在南海東部、南海西部、渤海和東海海域的44個近海油田中,與外國石油公司合作的就有23個。

  最近幾年,中海油幾乎每年都會宣佈一批南海開放區塊,供外國公司以PSC方式與中海油合作開發。但中海油的條件苛刻,嚴守51%的控股底線。今 年中海油亦拿出南海西北部的19個開放區塊,其中16個在珠江口盆地,兩個在北部灣,1個在瓊東南盆地。離中國海岸線最遠的瓊東南65/24區塊,有 3080平方公里,水深1000—2200米。這些區塊都不屬於南沙群島海域。

  在南沙海域這片南海腹地,中海油並非沒有嘗試。1992年,美國丹佛一家名為克里斯通(Crestone)的小石油公司找到中海油,簽訂了南沙 「萬安北」-21區塊PSC石油開發合同。克里斯通之前曾在菲律賓獲得兩個石油合同,他們推測南海的萬安盆地有豐富的油氣蘊藏。該區塊位於南沙群島西部, 距越南南部海岸280海里,但越南認為該區塊位於越南大陸架,與其對外招標的133、134、135區塊重疊。1994年,克里斯通公司開始勘探作業,同 年,中越海軍在萬安北附近發生交火。出於政治和外交上的顧慮,這份油氣合同被中國有關部門擱置。

  知情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中國在南海油氣勘探開發上一直面臨雙重考量:是「維權」還是「維穩」?如果要開採中國主張的南海腹地油氣權益,免不了會與南海鄰國起摩擦,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還是維穩為主的態度。

商業風險求解

  事實上,除政治上的顧慮外,商業上的高風險,可能是中國石油公司遲遲未進軍南海腹地的更重要原因。一位中海油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中國 海岸線與南海最遠距離有3000多公里,難以保障人力物力的供給。交銀國際分析師賀煒也舉例說,海上油氣作業中,鑽井平台的工作人員換班是一個大問題,從 南沙到中國大陸距離為2000—3000公里,「直升飛機飛不了那麼遠」。

  另一個難題是深水作業技術能力。從大陸海岸線往南海走,200公里以外水深就很快下沉至1500米。中海油副總工程師曾恆一曾表示,中海油在300米水深的石油開採技術已達世界先進水平,但300—3000米才剛剛起步。

  更大的商業風險或許是浩瀚的南海究竟哪裡能打出油來。一個被媒體反覆提及卻難以證實的數字是:南海石油地質儲量約為230億—300億噸,有 「第二個波斯灣」之稱,其中70%蘊藏於南海深海區域。而美國能源機構(EIA)一份報告引用美國地質協會數據估計,南海石油儲量總計在280億桶(約合 38.2億噸)左右。兩個數字差異甚大。

  「當你不清晰的時候,可以給它任意高的評估。」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中海油高層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稱南海是「第二個波斯灣」還為時過早, 南海腹地是很大的沉積盆地,理論上推測應該資源豐富,「但由於至今沒有打過一口井,很難確切證實有多少油氣資源」。目前,各國在南海地區的石油年產量為 6835萬噸,不包括中國的數字是5350萬噸,大致相當於中海油2010年全年的國內油氣產量。越南和馬來西亞的產量還呈逐年下降趨勢。

  2004年前中海油一直是中國海洋油氣資源的專營者,但中海油上下向外傳遞的信息是:中海油是一家講求績效的國際石油公司,要對股東負責,注意資產負債表的健康,不能貿然對遙遠的南海腹地展開深海油氣勘探開發。

  一位外資石油公司中國區負責人表示,中海油這些年一直致力於多元化發展,在大型煉油石化、煤化工項目和LNG業務等中下游產業投入甚巨。中海油 的公司願景也是要由一家單純從事油氣開採的上游公司,發展成主業突出、產業鏈完整的綜合型能源集團,其六大產業板塊還包括金融與新能源。

  在這樣的戰略之下,中海油對於深入政治和商業風險都很大的南海腹地持審慎態度,符合商業邏輯。2004年7月,中國國土資源部曾向中石油發放了 南海海域勘探許可證,允許勘探和開採18個南海南部海域的區塊。但這些區塊,不是位於南海腹地的深海,就是位於與鄰國有主權爭議的地區。中石油遇到和中海 油類似的困境。

  但面對東南亞諸國的激進開發態勢,坐視顯然不是上策。一位中海油服前高層建議,中國石油公司可以考慮更大程度對外開放,也可集中國三大石油公司之力,在南海合作開發。他還認為,由於商業風險太大,國家應建立相應基金,支持「三大油」提升深海勘探開採能力,開發南海。


膨脹的小南海電站

http://www.capitalweek.com.cn/article_23668.html

位於長江中上游的重慶巴南區中壩島上,近日多了一塊普通而又厚重的石碑,上書:「重慶長江小南海水電站奠基紀念」。

石碑左下角的落款是2012年3月29日,這也意味著,自上世紀90年代就規劃建設的水電站,自此邁出實質性步伐。當天,電站奠基儀式暨「三通一平」工程,在中壩島開工。

小南海水電站由重慶市政府和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下稱「三峽集團」)共建,壩址位於巴南區魚洞街道大中村。工程總投資約320億元,總工期7年6個月,裝機20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02億千瓦時,目前是重慶市最大的水電項目。

自今年2月4日獲得國家發改委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批文,到此次「三通一平」開工,這一系列舉措宣告,小南海水電站5年闖關成功——已排除了橫亙在前的有關環保和國家自然保護區的層層障礙。

在小南海水電站漫長的闖關過程之中,電站規模不斷膨脹,原長江水資源保護局局長翁立達質疑小南海水電站是一項政績推動工程。3月31日,國內眾多環保組織、專家學者聯名向國務院發出公開信,呼籲緊急叫停該電站工程,「嚴格依法保全長江幹流唯一的國家級魚類保護區」。

環境影響成關鍵

從巴南區魚洞鎮以西的長江邊放眼看去,薄霧濛濛中的中壩島,幅員面積4.2平方公里,因島面平坦土壤肥沃,年產蔬菜2000多萬公斤,是重慶重要的 蔬菜基地。2007年初,三峽集團和長江水利委員會組織20多名水利專家對其進行1年多的考察,最終將小南海電站壩址選定在此。

5月13日,記者找到近年來屢見報端的中壩島。這裡沒有奠基後忙碌的施工場面,更像是一片寧靜安逸的桃花源。

小南海水電站的前期工程開工,對重慶市來說是一件大事。但當地對其宣傳十分謹慎、低調。

《重慶日報》的一則報導稱,小南海水電站是國務院批准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簡要報告》推薦梯級開發方案的重要樞紐,是重慶市「十一五」規劃的重大能源項目和保障「十三五」能源供應的支撐電源。

該報導還援引了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號)要求:「穩步提高重慶能源結構中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比重,積極開展重慶長江小南海水電站前期工作。」

小南海水電站儘管獲得批覆,當地對該項目的推進卻既積極又低調。事實上,一直以來它備受環保組織質疑,多次成為全國輿論焦點,而被視為敏感話題。

環保組織的質疑,源於小南海水電站正好建在了「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不少環保組織認為,電站大壩所形成的水庫將淹沒保護區的緩衝區和實驗區,導致多種珍稀、特有魚類產卵場和棲息地大量喪失,對長江上游的水生生態系統將造成毀滅性影響。

小南海水電站的開發依據是1990年版《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其中提到:長江幹流三峽之上、向家壩之下,應當修建小南海、朱楊溪、石硼等大型電站。

1991年12月,四川省水電廳批覆同意對小南海水電站進行可行性研究工作;1997年7月,四川省計委將其批准列入當年度地方電力基本建設投資計劃。該工程於同年12月開工,因建設資金未落實,1998年停建。

1997年,重慶成為直轄市。2006年8月8日,重慶市政府與三峽集團簽訂《長江重慶段水電項目合作開發協議》,明確由三峽集團為項目業主。

然而,對重慶當地政府來說,要上馬這個項目,必須要解決保護區的問題,可行的辦法就是調整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的範圍。

重慶市發改委2009年7月印發的一份文件稱,小南海水電站壩址位於保護區的實驗區,回水淹沒保護區緩衝區45公里,而這會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也是小南海水電站能否通過環境影響評價,獲得國家核准建設的關鍵和前置條件,還是開展小南海水電站項目前期的首要任務。

調整保護區的範圍須經過幾個步驟:首先,要由重慶方面聘請有關專家出台調整的研究方案;其次,由農業部對方案進行論證。農業部通過方案後,再交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表決。該表決通過後,方案還需提交國務院最後定奪。

早在2006年,重慶市就已委託中科院水工程生態所、中科院水生所等單位,悄然開始論證小南海水電項目的可行性,2008年8月完成《小南海水電站對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影響及其減免對策專題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影響對策專題研究》)。

2009年2月和5月,農業部兩次組織專家組對《影響對策專題研究》進行論證。專家組指出,這個即將修建的水電站會對水生生物資源以及保護區的功能造成一定影響。

專家組出具的報告中這樣寫道:「長江小南海江段是保護區珍稀特有魚類重要的棲息地和生態通道,近年來每年有約150億尾(粒)魚類的苗(卵)通過該 水域。小南海水電站的修建將會改變該區域的魚類棲息地,淹沒部分魚類產卵場,阻隔魚類洄游通道,水輪機和溢洪道會造成魚類特別是卵苗的損傷。」

但專家組最後作出結論:建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有關法規,對在「保護區內建壩」提出相關解決方案。

重慶市政府給出解決方案:調整保護區範圍,將小南海江段劃出保護區。

保護區收縮

隨後,重慶市制訂工作計劃:6月至11月「推動農業部與重慶市形成共識,共同做好環保部和專家工作」,11月保護區調整報告上報國家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

按照計劃表,2009年8月31日,農業部向環保部提出自然保護區的調整申請。為保證通過環保部的評審關,重慶市發改委在文件中明確提出「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出面請環保部主要領導支持保護區調整意見」的要求。

2010年11月,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會議上,30名委員全票通過了重慶市關於保護區的調整申請,標誌小南海水電站審批核准的障礙被掃除。

實際上,從2009年5月方案出籠,到通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在此期間,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的調整方案,都遭到了國內近10家環保組織,以及北大教授呂植等環保專家的集體反對。

調整保護區的範圍,這已不是第一次。

1996年,為緩解三峽工程對長江流域魚類生態環境的影響,四川省政府在上游的瀘州至宜賓新市鎮分別建立了兩個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一年之後,這兩個保護區合併成為「長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0年,這裡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但就在當年,這個保護區就遭到了水電站的挑戰,保護區裡被規劃了兩座水電站——向家壩和溪洛渡。兩座水電 站建成後幾乎首尾相接,直接導致保護區的核心區成為庫區,完全喪失流水生境,導致90%的白鱘(天然)產卵場、50%的達氏鱘(天然)產卵場喪失。

為給這兩座水電站讓路,2005年4月,國務院批准農業部關於該保護區的調整方案:保護區由向家壩開始,下游延伸至重慶馬桑溪。

針對此次調整,重慶綠色志願者聯合會會長吳登明質疑稱,將國家級魚類保護區從經濟活動較少的金沙江調整到人口相對稠密的長江江段,本身就極不科學,「是拆東牆補西牆」。

吳登明說,保護區所在江段,僅宜賓、瀘州兩市沿長江居住的城鎮人口就達500多萬,城鎮面積800多平方公里,加上規劃中成為重慶主城區的江津,未來這一區域或許將容納近億人口。

這一江段還聚集有四大化工和造紙產業,包括云天化、瀘天化、赤天化、川天化、瀘州化工城、宜賓造紙城。瀘州、宜賓釀酒城,重慶江津、西彭、珞璜等工 業園也都建在江邊,上萬家企業向長江排污。「這樣的江段被劃入保護區,它很難承擔保護功能,只能讓保護區名存實亡。」吳登明說。

2011年1月,環保部公示長江上游魚類保護區的第二次調規,該保護區再次收縮——保護區下游終點必須往上收縮22.5公里,將小南海江段徹底劃出保護區,小南海之上的73.3公里江段保護級別將由緩衝區降為實驗區。

2011年底,國務院以國辦函(2011)156號文正式批准以上調整方案。但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不得建設污染、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白鱘作為瀕危Ⅰ級保護野生動物,在保護區的實驗區建電站涉嫌與法規衝突。

GDP與環境的考量

2012年3月2日,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院官方網站發佈重慶長江小南海水電站「三通一平」環評公眾參與第二次信息公告,並公佈環評報告簡本。

此時,該項目第一次公示並未結束。2月22日,作為環評單位的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院,在官方網站發佈了重慶長江小南海水電站「三通一平」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公告,公示時間為2月23日至3月3日。

自然之友總幹事李波對此表示不解:「按理說第二次(公示)應在第一次收集公眾意見之後。沒想到第二次已在3月2日公示了環評簡本。」

按環評法規,第一輪公示結束後,相關科研單位必須吸納收集群眾環保建議,然後再編制環評簡本。「第一輪公示還沒結束就已經出來了環評簡本,只能說明小南海電站環評工作要麼倉促,要麼違規。」李波說。

早在2月4日,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辦能源〔2012〕231號」文同意小南海水電站開展前期工作,即啟動「三通一平」工程。

3月29日的前期工程啟動,意味著小南海水電站「開弓沒有回頭箭」。「水電站工程前期施工開始後,動輒投資上億,就很難再停下來。」重慶一位不願具名的環保人士稱。

而重慶市為掃清前期工作的層層障礙,四處溝通,對象除了農業部、環保部等中央部委外,還包括環保組織和專家學者。

報媒體報導,2010年11月,保護區調整經過評審會通過後,重慶市發改委官員曾到北京與反對聲音較大的環保組織面談。2011年3月,重慶市發改委官員亦專程到全國「兩會」會場,找到全國政協委員盛連喜溝通、交流,盛後來撤銷了「慎建小南海水電站」的提案。

曾對話重慶官員的大自然保護協會長江項目負責人郭喬羽透露,重慶對調整保護區給出的解釋是,保護區已壓住了該市主城區,極大限制了城市發展,調整是為了貫徹中央對重慶的戰略部署,實現重慶城市的整體規劃,並解決重慶對外來能源、水資源的依賴。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公開表示,小南海水電站建成後,將發揮巨大綜合效益:一是電力保障作用突出,年發電量超過100億千瓦時,相當於重慶現有年用電量 的15%,每年可節約原煤500多萬噸,不僅可以緩解重慶能源緊張狀況,還有助於重慶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形成新的能源保障體系;二是從根本上改變川江河段 航道條件;三是有效減少重慶主城港區泥沙淤積,明顯增強重慶主城和三峽水庫防洪能力;四是改善提水條件,從根本上解決渝西地區工程性缺水問題。

翁立達質疑稱,重慶提出的以上幾條理由都不成立。「說重慶缺電,我最近剛得到的消息,三峽要給重慶供電了。按照重慶的說法,三峽供電就不建小南海,那這個缺電的理由就更不攻自破了。」

重慶的官員亦曾要翁立達理解、支持。翁立達告訴記者:「我態度一直很明確,不能理解、不能支持,小南海電站建了,以後這問題算誰的?」

在翁立達看來,小南海電站是作為政府的一項功績推動的,重慶直轄以來從來沒有一項300多億元投資的工程,這都是GDP主導的。

「重慶上馬小南海電站既不科學,也不經濟。」3月31日,國內眾多環保組織、專家學者聯名向國務院發出公開信說,小南海電站設計年平均發電量僅僅是其相鄰的金沙江下游四個梯級和三峽水電站的3%,其單位千瓦投資規模高達幾個相鄰電站的2—4倍。

小南海電站將使保護區長江幹流江段的損失長度至少達到95.8公里,佔保護區長江幹流段353.16公里長度的27%,使保護區名存實亡。20年來,長江珍稀特有魚類棲息地先是被迫從葛洲壩退到三峽,再從三峽退到溪洛渡、向家壩,又將再次退到小南海。

公開信稱,小南海大壩一旦修建,將成為一道巨大的物理屏障,直接截斷大壩上下游江段的連續性,阻礙洄游性魚類向上游或下游遷移,大量珍稀特有魚類將喪失它們的產卵場和棲息地,長江上游的水生生態系統受到毀滅性影響。

持續膨脹的電站規模

規劃過程中,小南海水電站的規模和年發電量急劇膨脹。

記者查閱資料時發現,在1990年版《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力資源複查成果(2003)》中,小南海水電站的規劃裝機容量均為10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僅為40億千瓦時。

但2012年2月23日公佈的《小南海水電站「三通一平」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公告》卻顯示,小南海水電站的裝機容量為1680兆瓦(即168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達85.84億千瓦時。

僅36天之後,《重慶日報》對外披露的數據再度膨脹,該報報導顯示,電站計劃投資約320億元,工期七年六個月,庫容13億立方米,裝機容量20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為102億千瓦時。這意味著,小南海成為重慶市投資最大、裝機規模最大、發電量最大的項目。

自然之友調研部主管張伯駒推測道,「這些數據的變化表明,小南海的真實裝機容量和年平均發電量遠遠超出原有規劃。」而緊隨其後的,是小南海的主壩高度、蓄水位、庫容等關鍵性指標也可能隨之變化,電站對長江珍稀魚類資源特別是部分產漂流性卵的魚類的負面影響或將超出預期。

翁立達說,重慶想把這個項目搞大,拉動當地經濟,坐收利稅。

據《重慶日報》3月30日披露的數據測算,小南海的單位千瓦裝機投資將達到1.6萬元,是金沙江下游3座梯級電站平均投資的3.6倍多,也遠遠超過三峽4950元的單位千瓦裝機投資。

「1.6萬元每千瓦這個指標很差,它和向家壩和溪洛渡遠遠不能比,(成本)要高上幾倍。」翁立達細細地算了一筆賬後,認為小南海水電站的經濟性低下。

此外,小南海設計年平均發電量雖提高至102億千瓦時,仍僅是與其相鄰的金沙江下游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4個梯級電站的5.2%。

翁立達的說法得到另一位環保人士的呼應,「重慶市決心建設,但問題是小南海發電量並不是很大,當年重慶市拒絕買二灘水電站,現在卻要建立一個比二灘水電站發電量還小的水電站,因此非常不划算。」

如何協調GDP與環境保護的共同發展,將進一步考驗重慶市政府的智慧。



預告: 1987年12月18日: 南海發展(0250)分拆聯亞集團(0458)上市


南海有第二個波斯灣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18.html
年輕時一名學長曾經贈送筆者一年期的National Geographic,那時筆者覺得如獲至寶。筆者相信大英帝國的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同米帝National Geographical Society除了科研外,應該亦替這兩個帝國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軍事經濟情報。近年共匪強國崛起,亦有出版「中國國家地理」。2013.6的總第60期香港版標題是「響往海洋」,其主題便是近年政治焦點的三沙市:即西沙、中沙和南沙。
2013年6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中美元首會晤。這個在充滿渡假氣氛的莊園中彼此懇談的「習奧會」中,筆者相信其實是骨子裡兩派幫會香主為堂口和相關利益的講數。簡而言之便是海權和中美在全球經濟這塊大餅中劃分自己的勢力範圍。前者是探討米帝是否容許共匪和平崛起,以第一島鏈為內海讓習總建立其「大東亞共榮圈」野望而避免一戰前夕英德對恃結果兩敗俱傷。其次是能否重新建立一個「後中國世界工廠」中米貿易關係以竟習總另一個小美國夢。
1984年7月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開展了為期十年的南海海洋研究,第一站便是南海最南端的曾母暗沙。為什麼要選擇這一個暗沙作開端呢?因為曾母暗沙靠近文萊等原Royal Dutch Shell的大油田。的確在隨後的時間中國科學家在這片稱為「曾母盆地」的區域,實驗2號海洋地球物理勘探船後拖著一條長長的電纜,利用船上定時爆破的汽槍把爆破形成的衝擊波傳遞到海底。再利用在海底形成反射波經電纜送回科研船,便可以透過不同波段就能畫出海底地層剖面圖來判斷這裡是否藏有石油和天然氣。
結果中國科學家在1991年6月出版的報告《南沙海區油氣物化調查及今後對策》中如此描述曾母盆地:「⋯曾母暗沙盆地海區的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大部分在我國海域國界線範圍內。我曾母暗沙位於盆地中部,故命名為曾母暗沙盆地。經過3次海上實測,對南沙海區含油氣盆地的分佈有了初步認識,從實測綜合地球物理與汞化的探測資料看,南沙海區的第三系含油氣盆地主要是海區西南的曾母暗沙盆地,它是一個巨型的含油氣盆地,資源量初步估算有120億至130億噸。⋯」正如「中國國家地理」主編單之薔所言,以中國目前的年消耗石油量為4億噸,這可足夠中國人消費三十年了。
中國在南沙海域九段線內及其附近,分佈著二十多個如曾母暗沙般可能儲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氣的古老沉積盆地,故南海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除了曾母暗沙,靠近越南的萬安盆地亦擁有豐富的油源。1992年在鄧小平南巡撫傷8964之禍前夕,中米已經簽定聯合開發萬安盆地油源的協議。可是在1994年4月16日,中國「漁政301」和「實驗3號」被越南武力驅逐後,中國錯失這磈大油田。
縱使中國沒有航母,其海軍實力已非南海諸國可以匹敵。駐兵南海單是食水已經是天大問題,更不要說駐兵甚至建立海空軍基地。擁有航母令中國可在靠近越南萬安盆地和婆羅洲的曾母暗沙開採石油更有把握,掠奪南海油源而非挑戰米帝全球霸權可能是共匪「航母經濟學」的真正意圖。在米帝基於財困而要逐步淡出西太平洋之際,如果共匪不乘機建造航母以圖把第一島鏈劃入自己勢力範圍,十年後米帝元氣恢復便再沒有機會了。所謂的「習奧會」,也許是中米重新劃定全球資源的餅,以換取共匪乖乖地在第一島鏈內建立習總「大東亞共榮圈」的小美國夢。

瘋狂的比特幣:破滅前的「南海泡沫」?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221

今年10月下旬以來,比特幣屢創新高,截至本日,比特幣對美元還創下了七天漲100%的記錄。

比特幣如此瘋漲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去那些不堪回首的泡沫洗劫。

Cambria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Mebane Faber就想到了1720年英國發生的史上首次證券市場泡沫——南海泡沫。

為此Faber展示了以下三幅圖表,將到目前為止比特幣的上漲勢頭與破滅前後的南海泡沫對比。

第一幅圖是比特幣對美元的匯價和南海泡沫股票達到巔峰前的價格走勢。

第二幅圖是過去8個月比特幣對美元的匯價走勢和南海泡沫破滅前8個月的走勢。

第三幅圖最重要,它展示了南海泡沫泡沫破滅後的走勢,如果在最高峰時入手,泡沫破滅後損失高達90%。

所以,Faber提出的疑問是:有人相信比特幣今後會漲到100萬美元,可他們有沒有計劃過怎麼退出?會不會堅持持有?

附送圖表展示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在1718年12月到1721年12月南海泡沫期間的投資經歷。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