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那幾對冤家都合並了,美麗說和蘑菇街還等啥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18/153332.shtml

導讀 : 同處一個領域、做同樣的業務的雙方存在著非常大的合並可能性。

2015年對於互聯網來說,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合並年。從滴滴快的合並,到58趕集握手言和,再到美團大眾點評停止戰火,互聯網行業在資本的驅動下逐漸走向和平。記得在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並之時,我在朋友圈提問,下一個在一起的會是誰?在眾多的回答當中,有兩對被提及的頻率最高,分別是世紀佳緣與百合網、美麗說與蘑菇街。沒有讓我們等待太久,在12月7日,百合網與世紀佳緣便宣布合並。

似乎形單影只的就剩下美麗說與蘑菇街了。而近日蘑菇街美麗說合並的傳聞也開始愈演愈烈。這對老冤家真的會在一起嗎?許多媒體紛紛向兩方求證此事,結果倆家均極力否認。有人對此評論:越是否認,就越有可能,之所以否認,是因為現在很可能正處在接觸之中,不想受到外界的幹擾。不管合並與否,值得一提的是,這應該是兩家在今年制造的最受關註的話題了。

美蘑合並到底有沒有可能?

美麗說和蘑菇街一直被戲稱為雙胞胎兄弟。雙方都是從事女性電商平臺業務,如果單看兩個網站的運營模式,幾乎找不到所謂的差異化,甚至從雙方發展的歷程來看,都是以淘寶導購網站起家,在淘寶的“逼迫”之下開始轉型做自建平臺。從這些層面來看,同處一個領域、做同樣的業務的雙方存在著非常大的合並可能性。

而從資本方看,高瓴資本是蘑菇街和美麗說共同的股東方,如果兩者合並然後沖擊上市,對於高瓴來說絕對是利好,因此,高瓴可定會積極地推動兩者合並。同時,因為兩家都沒有阿里和百度的身影,美麗說的投資方騰訊想必也是非常樂意見到兩家合並。

上個月蘑菇街對外宣稱融資2億美金。在兩家曾經公開信息中,可以查閱到美麗說估值達30億美元,而蘑菇街估值達到20億美元。但值得回味的是,蘑菇街對於這次融資,沒有再向以往一樣提及估值。而在36氪發布的中國一級市場公司估值排名 500 強排行榜中。蘑菇街當前估值人民幣95.6億人民幣,美麗說估值59.8億人民幣,兩家的估值均大幅度縮水。

總的來說,美麗說因為獲得了那麽多騰訊入口,卻並沒有獲得想想中的大幅度提升流量和交易量,因此融資遇到了資本寒冬,估值下降了一半多,但是仍然沒有人願意買單。也有評論稱,盡管蘑菇街對外稱獲得了2億美元融資,看起來不少,但交易額以及發展等還是落後於各資本方的預期。早在今年年初,我寫的《阿里兇猛,女性時尚電商路在何方》一文中就提到,脫淘之後的美麗說們機會只有一年。而顯然,這一年已經要過去了,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抱團取暖好像更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並且兩家合並也將會是多方樂見的。

兩家是如何走向下坡路的?

從曾經紅極一時到如今的被傳合並,兩家的估值都經歷了斷崖式的下跌,坐實了走向下坡路的理論。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讓兩家淪落至此呢?事實上,蘑菇街和美麗說估值降低主要有五大誘因。

一,盲目追求上市

今年被稱為是美麗說和蘑菇街的 IPO“沖刺年”,蘑菇街CEO陳琪在其公司內部年會上喊出2015年蘑菇街平臺交易額要達到100億元的目標,而美麗說CEO徐易容更加激進,“2015年全年成交150億元,未來3年內,達到1000億元”,這都可以說是為上市造勢。同時,為了爭取上市,雙方各投入重金砸電視廣告。據悉,蘑菇街今年在電視廣告投入的資金高達2.5億元,而美麗說的投入更是超過3億元。不過,不幸的是,雙方都遇到了資本寒冬,於是,一切都很難了。

二:產品定位與淘寶沖突

美麗說與蘑菇雖然都是主打時尚購物,但其產品主流依舊來自C端。美麗說雖然經過幾次轉型,利用多種資源挖來大批淘寶店主和品牌,不可避免的打造成一個小淘寶的生態。而蘑菇街雖然走的時尚買手路子,但這些人所提供的產品,依舊難逃淘寶的輻射。正式因為這種與淘寶的重複性,導致了兩家的複夠率難以提升。

三:頻繁轉型

從打被阿里逼迫轉型之後,兩家都患上了轉型狂熱癥。尤其以蘑菇街為最,要給它定義一個準確的商業模式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從創業時候的一個電商搜索工具轉型到一個消費社區,再從消費社區轉型到了電商導購,然後變成垂直電商,最後又開始轉向C2C加B2C的平臺,幾乎每隔一兩年,當前商業模式還沒吃透,蘑菇街就會鼓搗一次轉型,這給人造成了其商業模式不清晰,這麽多年依舊在探索中的負面印象。

四:平臺從極輕變得極重

隨著用戶量的增加,以及融資需要,美麗說和蘑菇街開始擴大產品線,從一個極輕的導購平臺逐漸過度成了一個臃腫複雜的綜合平臺。在瘋狂做加法的同時,卻沒有學會做減法。

五:後起之秀崛起

隨著全民創業時代的到來,女性時尚電商早已是一片紅海,而美麗說蘑菇街作為先行者,因為頻繁轉型,所以並沒有及時的樹立其行業壁壘,導致後更為努力後來者圍追堵截,比如小紅書,考拉海淘,明星衣櫥等等。

其他女性垂直電商都怎麽玩?

要在女性市場掘金並不容易。過去幾年里,雖然各種針對她經濟的產品層出不窮,但真正算得上較為成功的屈指可數。因為行業早有美麗說蘑菇街這種流量不錯的平臺,新平臺想要脫穎而出並不容易。而隨著消費升級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跨境電商正成為一個越來越受重視的方向,並且在今年迅速崛起。不同於多數平臺,小紅書、考拉海淘以及明星衣櫥,正是因為把握了機會,堅持專屬自己的特質,才能在一片女性電商紅海中殺出一片天。它們的玩法值得借鑒。

小紅書:針對一線高端白領打造海淘版知乎

在海外購崛起之時,由於信息不對稱,用戶在購買海外產品時並不能完全獲悉購物資訊,不知道買什麽。小紅書以此為切入,以購物分享社區起步,為用戶推薦海外值得購買的產品。從最初萌芽到如今風光無限,梳理其長成歷程,可以發現就是其憑借著驚人的產品叠代效率與戰略調整,“小紅書”得以光速發展。

1.小紅書的產品定位,是海外購物筆記分享社區,以及自營保稅倉直郵電商。而平臺售賣以標品(如化妝品)為主。

2.不論是海外購物筆記社區,還是保稅倉和海外直郵電商,小紅書這個產品都是在圍繞著「有奢侈品或高品質商品購買需求」的用戶群體來設計的。也就是目標用戶非常清晰,那就是一線城市的高端白領用戶。

3.借鑒了遊記分享應用,將信息結構化,在上面的每個商品信息都有品牌、照片、用戶心得、價格和購買地點的說明,打造“海淘版知乎”。

考拉海淘:資金充裕,以母嬰用品單點突破

作為新生代女性時尚電商,玩跨境的考拉海淘和絕大部分跨境電商不同,考拉海購並沒有迫切融資需求,目前其母公司網易市值整體超過220億美元,單季度在線遊戲凈收入超過8億美元,完全不差錢,所以考拉海淘能夠集中精力按照記得節奏做平臺。而正是靠著這種底蘊,考拉正在一步步崛起。

1.目前跨境電商大多運營成本花費在流量購買,但網易背後有大量自產流量:郵箱、新聞客戶端、門戶資源。所以考拉天生自帶流量入口。

2.在考拉海淘發展初期,選擇了以相對成熟的母嬰領域,隨著發展。形成了以母嬰為主,涉及了美容彩妝、家居生活、營養保健、服飾箱包等等的綜合平臺。而正是由於這一特性,考拉針對的目標用戶以時尚成熟女性和年輕媽媽為主。

3.選擇了產品線最重的B2C的自營直采模式。以海外批發價、100%正品保障、3日快速達的三大殺手鐧來解決用戶海淘痛點。

消費升級,女性電商2.0時代來臨

據中國外管局數據顯示2014年海外購物增長至1650億美元; 2015年6月11日埃森哲發布報告預測未來幾年全球B2C電商市場保持15%的年均增速,2020年全球跨境電商交易額將達到9940億美元,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B2C消費市場。

伴隨著中國文化意識轉型,時尚女性用戶對單一型、快餐型時尚消費興趣銳減,正在越來越註重品質,消費心理也正由沖動型向理智型轉變,消費活動更趨向於情感體驗和品牌認同。傳統的時尚電商已經難以滿足這種需求,而這種消費升級也正在倒逼模式改革,這也意味著女性電商2.0時代已經來臨。

而在這場行業升級盛宴中,要想做好女性電商平臺,除了用戶和流量外,商品運營、供應鏈管理和技術後臺也十分關鍵。如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實現用戶良好的產品體驗,對女性時尚電商轉型升級和差異化發展仍是考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04

傳美麗說和蘑菇街也要合並,雙方回應態度曖昧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31/153562.shtml

導讀 : 今日有傳聞蘑菇街、美麗說將於近期宣布合並。美麗說對i黑馬表示,沒有收到非常確定的消息,有無合並可能性最終仍以官方聲音為準。蘑菇街公關總監丁佳樂則表示對此事不太清楚。

i黑馬(王亞奇)12月31日消息,今日有傳聞稱,女性垂直電商蘑菇街和美麗說將於近期宣布合並。i黑馬就此向雙方求證,不過暫未得正面回應。

傳聞稱, 與滴滴快的、攜程去哪兒等案例類似,蘑菇街和美麗說的合並很可能以換股+現金形式完成。而合並後,美麗說創始人徐易容退出,蘑菇街創始人陳琪或成為合並後新公司的CEO。

對此,美麗說相關負責人對i黑馬表示,沒有收到非常確定的消息,有無合並可能性最終仍以官方聲音為準。蘑菇街公關總監丁佳樂則表示對此事不太清楚。

事實上,關於美麗說、蘑菇街的合並傳聞在業內由來已久。尤其在今年滴滴快滴、美團點評、58趕集等相繼握手言和後,這對女性垂直電商界的孿生兄弟更是數度被推向合並的風口浪尖。

作為國內創辦最早的兩家女性垂直電商,美麗說與蘑菇街在品牌定位及發展軌跡方面很難找到所謂的差異化,兩家最初都是依托淘寶生態起家的導購網站,後來在淘寶“封殺”政策下,相繼轉型自建平臺。

融資方面,據公開資料顯示,美麗說去年8月美麗說已完成由高瓴資本領投的第5輪融資;蘑菇街則在今年11月剛剛完成由天圖資本、中國平安等投資的2億美元D輪融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00

從傳蘑菇街美麗說合並看並購成熱門趨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04/153601.shtml

導讀 : 以前,“緋聞”基本上是娛樂圈的專屬。然而時移世易,近兩年的企業圈也頻頻傳出“緋聞”。最近鬧得最厲害的,莫過於新年並購第一案----蘑菇街與美麗說的聯姻。

相比娛樂圈,企業圈的“緋聞”幾乎與“炒作”和“感情”無關,一切都以“利益”為重。因此,企業圈的“緋聞”一旦傳出,基本就是“塵埃落定”,相關當事人就會將“新結連理”提上日程。不出意外,相信不久就會傳出“蘑菇街美麗說成功牽手”的消息了。不知此時,途牛與同程是否也在眉目傳情呢?

  並購後的利與弊

一直以來,美麗說和蘑菇街被戲稱為跟著“阿里老大”混的雙胞胎兄弟。兩家都靠取悅女性為生的電商平臺,都是以淘寶導購網站起家,在運營模式上幾乎無明顯差異。在淘寶收緊上遊導購業務入口後,蘑菇街和美麗說就像兩個被淘寶拋棄的“小弟”,不約而同開始轉型做自建平臺。

從平臺屬性、業務內容、商業模式來看,蘑菇街美麗說雙方確實具備合並的肥沃土壤。不過合並後能否實現1+1>2的商業初衷,終將是個未知數,唯一可以預判就是並購後的利弊分析。

首先,抱團取暖有利於提高流量和訂單量,穩坐女性垂直電商老大的位置。

從目前來看,美麗說APP活躍用戶量為832萬,蘑菇街APP活躍用戶量為509萬。合並後不僅可以抵禦淘寶的強勢入侵,更可以集中力量搶占女性垂直電商移動入口。

其次,抱團取暖有利於減少競爭、降低成本,順利融資,從而實現IPO。

鑒於女性垂直電商一片紅海,又遇資本寒冬,加上小紅書、考拉海淘以及明星衣櫥等後起之秀圍追堵截,美麗說和蘑菇街很難再引起投資人的關註。不過,合並之後光景就會好很多。一來,兩家巨大的廣告投入會明顯減少,降低運營成本;二來,合並後的綜合實力容易重樹投資人的信心;三來,可以集中精力轉型升級,提升行業競爭力,給予競爭對手有力還擊。

第三,抱團取暖難逃“一山不容二虎”的掣肘。

據相關投資人透露,兩家合並後,蘑菇街CEO陳琪與美麗說CEO徐易容將成為公司聯席 CEO。從以往的並購案例來看,“聯席CEO”只是一個聽上去很美的稱號。不論是滴滴快的合並後,快的打車創始人呂傳偉的團隊不斷被淡化;還是在58同城與趕集網合並後,前趕集網CEO楊浩湧在半年內辭去聯席CEO職位,一山不容二虎的故事一直在上演。

前車之鑒不容小覷,客觀事實不容樂觀。美麗說與蘑菇街本就是同質企業,合並後所要面臨的挑戰不言而喻。由於業務、崗位、人員的重合,合並後定會引發裁員、人事調整,更直白地說,則是人事鬥爭。

一旦發生人事鬥爭,就會對戰略層面產生影響。所以,兩家合並後,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戰術性的人事內耗,還有在經營上的戰略性牽制與內耗。如果長期處於同床異夢的狀態,合並就會演變成一場災難的開始,到那時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人坐收漁翁之利了。

  2015成互聯網行業“並購年”

不管蘑菇街與美麗說的聯姻是真是假,可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迫於市場競爭壓力和產品利益的趨勢,2015年不少互聯網巨頭都踏上了“並購”路。

滴滴與快的

2015年2月14日,在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節當天,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聯合發布聲明,宣布兩家實現戰略合並。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並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

58同城與趕集

2015年4月17日,58同城發布公告,宣布戰略入股趕集網,10年老對手終握手言和。根據協議,58同城將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獲得趕集網43.2%的股份,其中包含3400萬份普通股(合1700萬份ADS)及4.122億美元現金。兩家合並後,58同城和趕集網將繼續兩個品牌的獨立管理。

美團與大眾點評

2015年10月8日,美團和大眾點評這兩個團購時代的勝者,終於在傳聞合並多次之後走在了一起,正式宣布和親。雙方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包括高頻到店業務。

攜程與去哪兒

2015年10月26日,攜程和去哪兒發布合並消息。合並完成後,攜程將擁有去哪兒45%的總股票權,成為其最大股東。百度出售去哪兒股份,然後控股攜程,百度持攜程25%總投票權。

世紀佳緣與百合網

2015年12月7日,中國在線婚戀網站百合網和世紀佳緣宣布合並。出人意料的是,行業領域老二百合網並購了老大世紀佳緣,以2.4億-2.5億美元收購世紀佳緣發行在外的全部ADS和普通股,收購完成後世紀佳緣將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

從表象來看,這些互聯網企業無非是從“冤家”變成了“親家”,最終是“良緣”還是“孽債”當下都難以定論。

  2016年到底流行啥?

2014年,雷軍與董明珠的打賭,馬雲和王健林的打賭,還時不時被媒體當成報道的噱頭。可從2015年開始,有哪家媒體還會因類似的“打賭”而長篇大論呢?就算是有媒體想借題發揮,現實中也再難找這樣的機會了。

所謂“敬畏規律,守護真理”,任何企業和個人都要遵循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在互聯網+和“雙創”時代的感召下,一切的人和事都在順勢而上。

實際上,2015年除了並購潮惹眼外,還有一大潮流與之同步上演,那就是跨界。阿里巴巴入股第一財經,京東入股途牛、百度入局電影、騰訊聯手萬科推地產互聯網金融產品、小米入股光線傳媒、360聯手酷派進軍手機市場。許多跨界資本動作,舉不勝舉。

所以說,2016年的主題已經非常明顯,是“並購與跨界”齊頭並進的一年。唯有並購和跨界同行,才能更好地激發出互聯網思維的巨大智慧,“互聯網+”才可能真正落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064

重磅!美麗說和蘑菇街剛剛正式宣布合並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11/153706.shtml

導讀 : 1月11日消息,美麗說和蘑菇街於剛剛正式宣布合並。

i黑馬訊(王亞奇)1月11日消息,美麗說和蘑菇街於剛剛正式宣布合並。與滴滴快的、攜程去哪兒等合並案例類似,本次合並將以換股形式完成。此次蘑菇街和美麗說的合並則直接推行單CEO制,由陳琪繼續擔任CEO帶領新公司發展。

蘑菇街和美麗說的合並,其實早在去年就已經傳出風聲,只是兩家當時競爭尤為激烈,紛紛否認此事。而在年底時有消息人士爆出,雙方已經簽署了並購協議,只是消息一直未對外公布,二者的合並對許多熟悉它們的人來說,並不讓人意外。

通過相關資料顯示,兩家中只有蘑菇街在去年11月完成了D輪2億美元的融資,而美麗說在去年則無融資,我們不難從中發現一些端倪。目前,蘑菇街估值人民幣約95億人民幣,美麗說估值約59億人民幣,兩家的估值均大幅度縮水。如今雙方握手言和,顯然有抱團取暖之意。

合並背後的幾多無奈

產品定位類似、運營模式趨同、發展軌跡重合業務方向一致,在資本市場入口收緊的當下,這對幾乎找不到任何差異化的孿生姐妹合並似乎並不讓人意外。但是從各自紅極一時到走上合並之路,背後的驅動因素絕不止於此。

1、融資之路不順

除了降價促銷、造節狂歡等市場競爭的標配手段,電商是所有行業中唯一一個將明星效應發揮到極致的領域。鄧超做長虹集團產品經理,鹿晗與達令一家親,美麗說冠名《奔跑吧兄弟3》,蘑菇街攜手李易峰,這些極具噱頭的市場營銷背後,使垂直電商的發展極度依賴資本市場。

但是美麗說自去年3月獲得高瓴資本數億美元融資後,並未按期完成新一輪融資,蘑菇街盡管於去年年底完成新一輪2億美元融資,但有消息稱,蘑菇街的融資和預期比起來,估值下降了超過三分之一。在資本市場的不良表現成為高瓴資本此次想要撮合美麗說、蘑菇街合並的導火索。

2、過早啟動上市計劃

隨著前面五輪融資的到位,及戰略布局的完成,蘑菇街、美麗說去年初即有意年內啟動海外上市計劃,爭奪時尚電商第一股。但就上市而言,穩定高效的內部團隊,有品牌附加值的上市故事及企業流量變現能力等因素都需要多方考量。回看美麗說、蘑菇街兩家近年來的發展,盡管成長速度讓人吃驚,但其大多處在轉型探索階段,這個時候上市並不是唯一的出路。而在如今估值縮水、市場寒冬的情況下,合並更容易贏得資本市場的肯定。

3、市場處境尷尬

在近年來的轉型定位中,蘑菇街和美麗說耗費了大量時間精力,致使其並沒有在女性垂直電商領域樹立起應有的行業壁壘,如今,美麗說、蘑菇街不僅面臨著達令、小紅書、蜜芽寶貝等海淘、母嬰類垂直電商模式的沖擊,同時也面臨著天貓、京東等第一陣營的擠壓,尤其今年來淘寶對網紅經濟的扶持等,都增加了蘑菇街、美麗說困境突圍的難度。

4、資本利益需最大化

資本市場逐利而居。從2015年的多起合並案例來看,從相殺走向相愛的企業背後無一不是資本的大手在推動。拋開融資、估值等因素不談,高瓴資本在美麗說、蘑菇街同質化惡戰無果的情況下,轉而通過撮合雙方交易實現市場的規模化遞增,可以為自身盈利帶來新的增長點。

此外,對於美麗說的另一投資方騰訊而言,蘑菇街美麗說合並後,股份會自然延伸到後續的新公司中,這樣不僅保障了其在美麗說的投資收益,同時也將為微信電商未來的發展註入了新的力量。

5、為自身發展贏得先機

合並對於蘑菇街、美麗說自身的發展同樣利大於弊,首先,品牌造勢及營銷的廣告費用可以砍掉大半;其次,合並之後雙方的業務會變成一個大的現金流,能夠減少在競爭及非合理價格方面的投入,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品牌壁壘和服務深耕方面;再次,美麗說擁有豐富的媒體資源,擅長傳播,而蘑菇街則具備更多的電商經驗,雙方結合能夠更好的優勢互補;最後,合並後美麗說蘑菇街將擁有更好的人力儲備,通過精簡組織架構,可以更好的優勝略汰出公司的核心運營團隊,全力為IPO鋪路。

命運多舛的雙生花

作為國內創辦最早的兩家女性垂直電商網站,美麗說和蘑菇街這對孿生姐妹一直命運多舛。

創辦初期,美麗說和蘑菇街同樣定位為女性購物導購網站,期間主要依附淘寶平臺的大流量支持,收入也主要來自淘寶的交易傭金。盡管美麗說和蘑菇街一開始就抓住了年輕女生的購物心理,在淘寶的大樹下獲得了不錯的發展。但早在這一階段,這種寄人籬下的生存方式就註定了美麗說、蘑菇街後來尷尬的命運。

2012年,隨著導購類網站的形態日益做大,隱隱不安的馬雲開始收緊淘寶對導購類網站及應用開放的API接口。這讓當時的美麗說、蘑菇街始料未及,兩者在生存環境堪憂下不得已向自建平臺轉型。

在發展路徑上,雙方無論向縱或橫向擴張都存在天花板。隨著平臺用戶量增加及融資需要,美麗說蘑菇街曾經通過拓展品類橫向發展,但是在這一品類擴張過程中兩者並沒有及時建立起有效的競爭壁壘,瘋狂做加法的結果是兩家從輕導購平臺,變成了全品類的女性電商平臺,而無論拓展哪個類目,都要面臨大平臺的狙擊,想要進入電商第一梯隊機會渺茫。

2015 年春天,蘑菇街開始了從女性垂直電商到B2C + C2C 的社會化電商轉型。美麗說也在轉型的過程中將“社會化”作為關鍵詞。然而,淘寶的陰影並沒有因為美麗說、蘑菇街的脫淘行動有所改變。

未來美麗說蘑菇街如何在淘寶陰影和後起之秀夾擊下逆境突圍,將是雙方合並後的新命題。

蘑菇街和美麗說儼然成為2016年互聯網圈的並購第一炮,資本市場持續收縮、BAT巨頭戰略需要等因素,未來還將會引發新一輪的合並熱潮,這也充分印證了始於去年的合並潮將在今年繼續下去。

蘑菇街CEO陳琪內部郵件:

小仙、小俠們,

剛剛,美麗說CEO徐易容發出全員郵件,證實了外界猜測很久的一件事:蘑菇街和美麗說即將合並為一家新公司。

整個交易將以完全換股的方式完成,蘑菇街和美麗說按2:1對價,騰訊作為美麗說現有股東,將對合並後的新公司追加投資。由此將產生一個估值近30億美元的新公司,成為時尚媒體與時尚消費領域當之無愧的領先者。

交易完成後,我將出任新公司的CEO,繼續帶領大家開拓我們共同的事業。易容也會在各方面幫助我,以期實現兩家公司順利、平滑地整合,並在未來給我們的用戶和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為我們的股東和同事創造更大的回報,並最終實現我們共同的創業理想——創辦一家偉大的受人尊敬的公司。

多年前,蘑菇街從“社區”起家,發展出“社區電商”這個全新的商業模式,成為一大批公司模仿的對象。到今天,我們對自己的模式和能力也有了更深的理解,簡單說來,我們通過社區互動激勵意見領袖發表高質量的內容,吸引海量用戶訪問,然後通過電商平臺滿足她們更深層的需求並實現商業價值。基於這個業務邏輯,我們構建了“內容供應鏈”和“商品供應鏈”雙引擎驅動的商業模式,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了高速發展的勢頭。

和美麗說合並後,我們可以避免掉很多無效競爭,節省大量成本。我們還可以針對各自更加有優勢的用戶群,提供有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更加著眼長遠目標而不是短期競爭。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團隊融合和業務整合,我們可以有效覆蓋更廣泛的用戶人群,成為她們最喜歡的時尚媒體和時尚消費APP。同時,新公司在2015年的合並銷售額已近200億元,保持過去的增長,就能使我們一舉甩開其它意圖跟隨我們的競爭對手,也將使新公司更加接近一個優秀上市公司的標準。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需要所有團隊成員的精誠合作。我首先要求蘑菇街的所有同事,能秉持我們“開放、簡單”的價值觀,擁抱美麗說、擁抱美麗說的每一位同事。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沒錯,過去我們是競爭對手。但在這麽多年的競爭中,我們相互學習的時候遠多於相互對抗的時候,我們都是懷揣夢想的冒險家,我們都熱愛這個事業。最近一段時間,我和易容有了較多的接觸,他是一個心胸豁達的人,對美麗說和美麗說的員工有很深的感情。在整個交易談判的過程中,易容總是優先考慮員工和股東的利益,而把自己放在最後。這些都讓我印象深刻,如果時光倒流,我更願意和易容成為partner而非競爭對手,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讓我對兩個團隊的融合充滿信心。

未來,我們共同的對手將不再是只有蹄子的“獨角獸”們,而是幾條牙尖嘴利的“悍龍”。但無論時尚媒體行業,還是女性電商行業,尚有戰力的前輩已所剩無幾。而我方戰團,擁有兩千人優秀團隊、上億活躍女性用戶、幾十億可用現金,業務已橫跨時尚媒體、社交、電商、廣告、經紀、金融等領域,一個為女性提供包圍式時尚服務的新集團已初具雛形。

今日的強強聯手,就是為了求個王道,就是為了明日摧枯拉朽的霸業!祝我們好運,也祝他們好運!

我不是一個很善於表達情感的人,但創業路上風風雨雨和大家一起經歷已令我的人生無憾。我知道未來會有狂風暴雨,so what?我又不是一個人!

Follow me,storm the front!

I love you all!

Shark

2016.1.11

112358!

美麗說CEO徐易容內部郵件:

愛美麗們,

大家好!我跟大家同步,我們美麗說和蘑菇街已經議定,兩家合並,將於近日完成。

合則贏。雙方合並之後,美麗說和蘑菇街兩大品牌將獨立運營,並形成梯度接力,更精準地面向不同年齡層和消費力的女性用戶提供更優質的體驗和更大的價值。新公司的整體估值將近30億美元。我們重要股東之一的騰訊,將繼續對新公司大力追加投資。新公司將整體持續保持女性時尚與消費市場的壟斷優勢,益處很大。經過深思熟慮,我們在目前這個國內消費升級的時點上,選擇合並是非常正確的,我希望大家都能支持。

回想六年前,我和田笑慈、王新米、王曦、馬念慈、梁冰六個人從華清嘉園2號樓905的簡陋兩居室開始創業,只是想著要做一個更好的女性時尚網站,讓用戶開心。一路荊棘,初心不改,我為我們美麗說能幫助到整整一代幾千萬女孩子的穿衣搭配感到自豪。我為我們做出的若幹顛覆性創造感到自豪。不經意間,我們徹底顛覆了時尚媒體的舊玩法。我們拋棄了“媒體是媒體、電商是電商”的舊認識,第一次打穿了媒體和電商,認認真真地引導用戶消費。我們第一個引入了社交發現、直接購買;第一個創立了真正基於電商交易的媒體商業模式,直至建立自有交易平臺,甚至勇敢地嘗試了服裝小快生產的柔性供應鏈服務。我們的美麗說,真的是一件劃時代的作品。我相信小夥伴們也會自豪,這是我們一起夢想和創造的結果。謝謝你們!

過去一個月,我和蘑菇街的CEO陳琪一起交流了很多次。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領導者。我們對於新公司未來願景的理解非常一致。我們一致認為合並後的新公司將有更多的機會和資源去更深刻地改變這個時代的億萬女孩子的生活,讓她們更加開心。新公司將在創新業務上深入地探索,包括新主流女性用戶人群的時尚內容資訊需求、時尚商品消費需求、社交需求、互聯網消費金融需求,以及挖掘打造時尚與消費領域意見領袖和對海外市場的深入探索。我和陳琪商定,新公司將由他擔任CEO,我全力支持他。我相信未來在他的帶領下,新公司將會更好地為用戶創造價值。我們和兩邊管理層一起努力,保證合並過程的平穩和現有業務的健康推進。我們在合並過程中一起把團隊安排好,收集大家的反饋,盡力照顧好小夥伴們的利益。我們會盡快向大家同步具體安排方案。我相信,新公司將能為每一位優秀的小夥伴提供更加廣闊的未來個人發展空間,值得大家期待。

不忘初心。讓我們創造每一刻的卓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小夥伴們加油!

易容

2016.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168

蘑菇街陳琪:貨架式電商已無機會,蘑菇街美麗說淘世界要組梯隊式電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13/155179.shtml

導讀 : 未來公司將打出多品牌策略,形成梯隊,一個品牌對應一個用戶群,把對應的用戶群壟斷。

i黑馬 4月13日消息 蘑菇街創始人陳琪在近期的一次內部分享中首次證實,此前蘑菇街與美麗說的合並中,蘑菇街投資的海淘平臺淘世界也在其中。

陳琪在分享中表示,合並的原因是基於單一品牌用戶擴張瓶頸。美麗說用戶群需要擴張,蘑菇街的主要問題是客群的提升,這是每次融資投資人必問的三大問題之一。而美麗說、蘑菇街、淘世界背後的商業邏輯是相通的,三家如果能達成一致,過去大量被消耗卻無效的營銷預算完全可以省掉,競爭成本也可以省去。 

陳琪透露,未來公司將打出多品牌策略,形成梯隊,一個品牌對應一個用戶群,把對應的用戶群壟斷。蘑菇街面向高中、初中等年輕學生群體,美麗說主打走出校門的白領人群,招募更多優質的品牌。淘世界的目標則是把新富階層(在消費上能夠花幾十萬的人)打下來。

“貨架式電商巨頭們已經做得很極致了,我們未來要做的就是三件事:Content(內容)、Community(社區)、Commerce(電商),這是電商繼續發展下去必須走的方向。”陳琪說。

以下是陳琪分享全文:

第一次有機會在這樣的場合和大家來見面和交流。

其實我們大家在一起已經很久了,趁今天的機會也想和大家一起來說一下我是怎麽想的,以後又會怎麽做。

不過在講公司發展方向之前,我還是想先跟大家說說我的心里話。

我創業的時間不短了,從 2010年2月 份開始,第一個項目不是很成功,大家可能也聽說過,叫卷豆網。後來在 2010年 底的時候做了一次比較大的轉型,開始做蘑菇街。當時團隊只有 6、7 個人,我對著當時的創始員工說我們必須要轉型的時候,從他們的眼睛里看到的都是迷茫的眼神,不太能理解這個決定或者說抱著很大的疑問。後來幾年,蘑菇街又經歷了好多次轉型,我相信在坐的美麗說的同事肯定也都經歷過這個階段,大家曾經做過的事情都差不多,一路從社區做到導購、到交易和市場、再到 Social Shopping。

但是在過去這些年的經歷中,我們會發現,不管是美麗說還是蘑菇街,每一次轉型,公司整體就會上一個臺階,團隊也會越來越自信,“敢於創新和突破挑戰” 已經深入到了我們整個團隊的氣質中。所以在合並後的融合過程中,大家用這種心態合力做事兒,已經開始出現了 1+1>2 的效果。 

講完這些,我們回過頭來講講,為什麽我們要將美麗說、蘑菇街和淘世界三家公司合並到一起。

三家公司其實背後的商業邏輯是相通的,都是為女性提供好的內容和好的商品,女性為了享受這樣的內容和商品留在平臺上,我們通過平臺賺錢,這其中的商業邏輯非常簡單。

過去這幾年,蘑菇街的團隊一直在努力一件事情:蘑菇街的種子人群以學生為主,比較年輕,最初很多來自騰訊 Qzone,我們的員工很多也是優秀的畢業生,他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創造出來的內容更偏向學生,另外,杭州時尚的氛圍也比北京弱一些;而美麗說的核心團隊有很多來自於北京時尚媒體圈,所以創造出來的內容也更偏白領,團隊的核心基因在這一點上是不一樣的。

到 2014年,蘑菇街和美麗說都轉型做了電商,美麗說用戶群需要擴張,而蘑菇街的主要問題是客群的提升,這也是我每次融資時投資人必問的三大問題之一。

我拿蘑菇街這幾年的品牌形象的變化做例子,從最開始綠色的圖標到後來菱形 VI 形成的 icon,都是為了能在形象上盡量往白領人群去靠攏,讓他們更容易接受。在此期間美麗說也做了很多事情,尤其在合並以後,我有機會去了解了之前做的很多商業決策,包括請鹿晗來做代言人、各種品牌廣告等,發現有一些很有趣的事兒,蘑菇街的廣告拼命想做出大片的感覺,往上去提升調性,美麗說的廣告就做得特別年輕,說白了都是對用戶增長的一個需求。 

後來我和易容、丹丹坐下來思考這個問題,大家的認識比較一致,如果說我們三家能夠在一起的話,剛才說的這個很難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那些大量被消耗卻無效的營銷預算也完全可以省掉,競爭的成本也可以省去。 

接下來蘑菇街、美麗說會分別發新的版本,大家也會明顯地看到兩個產品不同的變化。蘑菇街的 Logo 會變成真的蘑菇的形象,蘑菇街以後的定位非常清楚,就是面向年輕學生。此外,蘑菇街還會開始嘗試做直播,更靠近年輕群體。 

美麗說在內容和調性上的把控一直強於蘑菇街,我們希望能夠盡快發揮這些已有能力,在前端內容上迅速做調整,讓用戶能迅速看到我們的變化並留下來,延長他們的在線時長,給後端做供應鏈的同事有時間去做調整,包括招募更多好的品牌進來。

這次 “321” 大促我們已經開始這樣做,其實效果已經非常明顯。蘑菇街在做大促的時候不用花幾千萬上億的現金去送券,平臺送券帶動交易的 ROI 翻了幾倍,美麗說這邊銷售額稍低一些,但是核心指標表現出非常強的特點。我期望美麗說在內容端成為在線的《ELLE》、《BAZZAR》,在供應鏈端成為中國的 TOPSHOP、ASOS 這樣的品牌。 

回過頭來看,如果我們三家沒有合並,這次大促會怎樣?

2015年 蘑菇街做 “321” 的時候,美麗說做了 “320”,當時蘑菇街的做法是讓所有同事殺到線下鎖住所有的貨,花大量的錢去買流量和渠道,看起來去年321 做的不錯,但是投入的成本是巨大的。如果沒有合並,今年蘑菇街估計也會像去年一樣投入大量成本,也不會這麽清楚的鎖定學生人群去做促銷,美麗說也一樣,可能到頭來產生的 GMV 可能和現在差不多,但成本卻會高很多。通過 “321” 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到做這些調整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淘世界也是一樣,如果想要在維持 1500 元以上的客單價的前提下繼續具備強烈的擴張性,就得花大量的錢買用戶,降低客單價、賣爆款,比如(蘭蔻)小黑瓶、(雅詩蘭黛)小棕瓶等,未來就是遙遙無期的盈利目標和低效競爭。

現在好了,未來變得非常清晰和簡單,每一家都針對自己的目標和人群往前跑就好了。蘑菇街就盯著學生打,不管是大學還是高中初中,而一旦他們進入社會就開始交給美麗說,希望美麗說把白領階層打下來,淘世界希望能夠把新富階層打下來,新富階層是指那些在消費上能夠花幾十萬的人(不是收入)。基本上這就是我們劃出來的所要覆蓋的用戶階層。

今天在整個行業里,除開內容這一塊,單從電商這個部分來說,我們三個品牌加在一塊兒在中國是排第四,阿里、京東、唯品會之後就是我們。

最近一兩年市場上有一些新公司,也像我們發展早期一樣,爬得非常快,但當他們再繼續發展,必然會碰到以前我們碰到過的問題,比如用戶到底是往上走還是往下走?往上走用戶必然會變少,如果往下走,那麽客單價就會變低,繼續打價格戰,繼續賺不了錢。我們現在已經走在前面,解決了這個問題,解決辦法非常簡單,就是多品牌策略,形成梯隊,一個品牌對應一個用戶群,把對應的用戶群壟斷。

所以我想從上面這些點,用簡單的思考邏輯來跟大家聊為什麽三家公司會合並,在整個過程中三家都是非常理性地去做這些商業決策。

從宏觀角度來講,我們未來要做的就是三件事:Content(內容)、Community(社區)、Commerce(電商),這是電商繼續發展下去必須走的方向。貨架式電商巨頭們已經做得很極致了,而我們現在這種新模式是有先發優勢的,我們在這個模式中首先獲取大量的客戶,通過我們的內容和社群去鞏固留存這些用戶,通過電商去變現,模式就是如此。我們的團隊已經在這個模式下走了五六年了,我們已經是市場上最了解這個模式的團隊,也積累了大量品牌認知和能夠獲取到的社會資源,我們現在現金流也非常充足,三家在一起之後又有這麽多優秀的同事,我們完全有機會把現在 30 億美金的公司變成幾百億的公司。

今天在這里,我希望能把背後的想法、當前的狀況、未來的策略都跟大家溝通清楚,今天我們所有人坐在這里,就是一家人,我們真正一起努力做同一件事——讓一半人類更幸福。如果有任何問題都是家務事,我們簡單直接地解決就行。在企業方面,我也強調了經營理念,就是要以客戶第一。至於賺錢的問題,一方面大家自己要努力,另一方面我也會盡力分享。我們未來完全有機會比現在發展得更好,大家也可以分享更多的財富,生活才會變得更好。

最後大家一起工作要開心,一起努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303

蘑菇街美麗說陳琪:變現對我們非常容易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8/157006.shtml

蘑菇街美麗說陳琪:變現對我們非常容易
石慧 石慧

蘑菇街美麗說陳琪:變現對我們非常容易

因為平臺起家就是電商平臺,所以變現非常直接。

i黑馬訊(石慧)6月28日消息,在今日的網易未來科技峰會上,美麗聯合集團CEO陳琪表示,美麗聯合現在有一個多億的女性客戶,日活1000多萬,“變現對我們平臺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陳琪認為,因為平臺起家就是電商平臺,所以變現非常直接。“我們有專門的在線的經紀人平臺,上面有很多網紅和模特,她們大多數的年收入都在50萬到500萬之間,我們只要堅持幫助他們就好。”

以下為陳琪演講實錄(經i黑馬刪減):

你會發現隨著用戶量越來越大,特別是大量地聚集了女性用戶以後,你會發現媒體的價值開始變得越來越明顯了。所以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很認真地往媒體方向去做了一些探索,包括社交媒體,包括網紅,包括最近的直播我們都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所以,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我剛才講到的跨界以及包括邊界的打破會產生出非常多、非常有意思的結果來。所以到了眼下,很難說我們這個集團是一個電商類的公司,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媒體和電商的整合的平臺。

不管未來怎樣變化,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為社會創造價值一定是我們要去做的事情,“變”其實是來自整個企業本身的使命、願景以及核心能力。

就我們企業本身來說,作為一個平臺性企業,創造好的生態環境,讓我們平臺上的網紅、客戶、商家、平臺合作方都能在這個生態里發展,讓他們的未來變得更好,這肯定是我們非常堅持的,所以我們一定會堅持的是我們是一個平臺。

會不斷試錯的是對於建設這個平臺、創造這個生態環境,你會去設定什麽樣的商業規則、什麽樣的邏輯體系,各種新技術的使用,包括剛才說的直播,直播其實在蘑菇街和美麗說上都開始做了,而且是效果非常好的產品。

剛才講了,網紅變現是非常直接的,同時還有會場正在做的VR,VR這樣的產品對我們時尚類產品會有什麽影響嗎?我們也都會做研究,我們甚至在說,也許過兩年以後,世界上會有第一家虛擬服裝公司,這家公司永遠不生產需要面料的衣服,它生產的衣服全都是虛擬的衣服,這樣的品牌服裝也可能會產生。

在所有這些和未來相關的地方,我們會做更多深入的研究和試錯。

講到未來的企業,我的想法是,首先這個企業不會變的始終還是要為社會創造價值,為社會創造良好的產品和服務,這是永遠不會變的。

會有變化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會表現在很多的邊界會被打破,比如說企業內部的組織架構上,其實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崇尚扁平和先進的企業架構。我們企業的雇員和外部的合作夥伴和更多的參與方之間會打破這個邊界,你很難說清楚誰是你的員工誰是你的參與方,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方向。

第二,在企業的業務邊界上也會有更多的延展,不會說我們做某一個方向上的業務永遠在這個方向上,很可能你會發現往前跑一段以後,他會和另外一個行業有機地結合。

第三,在資金、資本方面,我覺得它的邊界也會有更大的發展的機會。

網紅 女性 變現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347

蘑菇街陳琪:持續做對的決定

見陳琪前,他的傳奇一直流傳於江湖。有投資人把他列為最優秀的創業者,也有投資人認為他是一位快速自我叠代的CEO,另一位獲得如此贊譽的是滴滴CEO程維。引發我好奇心的是,過去幾年,他是如何創立成長最快的女性電商的?

成功的公司是那些持續做了正確決定的公司,而失敗的公司是只做錯某個決定的公司。迄今為止陳琪遇到過四個重大的戰略決定。

第一個是選擇擅長的戰場。靈氣、親和力,以及對人性的洞悉,這些是一個產品型的CEO的特質。陳琪是設計師出身,設計和心理學本就一脈相承。在創立蘑菇街之前,他被評價為淘寶最好的產品經理。寫代碼,設計,運營過社區,這些點連接起來,就誕生了蘑菇街,蘑菇街以Pinterest的形態驚艷出現。這個重要的切入點,成為蘑菇街第一件“做對了”的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種類Pinterest模式的電商蔚然成風。

為什麽一款產品會成為爆款?爆款出現具有偶然性,可能是因為logo的布局、slogan 的字斟句酌,也或者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配色。作品是CEO自己內在價值的表達,而碰巧在某一個點上與他同時代的一群人發生了心理共鳴。同一時間上,可以做這件事的可能不止一個人,某種程度上,這個人是被選擇的。

在過去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潮水,有幾位創業者主導了過去幾年的女性市場,陳琪算得上勢均力敵的同時代對手中,有美圖的吳欣鴻、小紅書的毛文超和聚美優品的陳歐。巧得是,這幾位都是男生、年齡相近、從不同角度切入市場,最後做出感覺和態度各自迥異的產品。

第二件事是草船借箭,利用了流量紅利。2011年,蘑菇街起步,正是微博最紅火的兩年。2010年微博也初起步,最大的號粉絲也10萬不到。少有人會料到微博以後會變成輿論主陣地,不容忽視的主流媒體,以及各類網紅百花齊放的舞臺。陳琪敢賭微博會是未來成長最快的流量來源,和前一代的站長時期的建立在流沙上的流量不同,社交流量和導購變現讓商業模式建立在更堅實的基礎上,一位電商CEO形容這個時期的導購形態為“淘寶客流正規化”。此外,陳琪也巧妙地利用了騰訊廣點通的貨幣化階段,蘑菇街是廣點通最早,最大的客戶。

第三件事則是做marketplace,從信息流導購變成重形態的電商,其中有被動的外部原因,快速崛起的美麗說和蘑菇街同時被淘寶打壓。 創業初的公司像生長在鹽堿地上的幼苗,需要自尋出路。

陳琪自認擅長“前端”,對用戶更感興趣,如果沒有外部壓力,蘑菇街會變成什麽樣?如果導流模式還走得通,那就專註做前端,借蘑菇街為種子用戶,再繼續向前探索,用social形態的產品發揮更多的創造力。電商實際上限制了社交產品的發展。導流模式盈利豐厚,沒有經營壓力,當時蘑菇街50多個人,每天收入就有100多萬。倉稟足,創造性就可以更自由一些。

轉型電商後,陳琪會克制想象力。為了高效執行,他需要把自己大多數的想法先擱置一邊。產品型公司美圖,和蘑菇街走了迥異的路,這兩家公司的演變有點像上一代的阿里巴巴和騰訊,一個交易基因濃厚,擅長轉換和變現,另一個則以社交和產品取勝。

“能不能被選擇,個體無能為力,但可以選擇相信自己可以更好、更優秀,並進行充分的自我發展,以及,像產品那樣,通過學習,不停自我叠代,永遠超過大多數人,這是唯一的可能性。”陳琪說。

陳琪做對的第四件事,是把戰略從電商調整到了內容。在蘑菇街的新生態中,“網紅”成為重要的一環,而陳琪賦予電商形而上的意義,想激勵一代代的年輕女性。

陳琪似乎是個對過去沒有負擔的人,在蘑菇街的每個重要節點,他都敢於做出非常重大的戰略調整,實現從產品feature到業務的變革。

“做產品最重要的是移情和共情的能力,把自己想象成用戶,去感受他的感受。 ”這是產品型CEO 最核心的能力,這種帶點藝術性、難以量化的特質更像是一種天賦,是藝術而非科學。這像是業內盛傳的所談到的,能做出爆款的團隊或CEO,在某些方面總會異於常人。

這種感覺最後落實到產品上,成為非常碎片的細節,但剛好就把一群人的某個點戳中了,但你也很難說這是個什麽玩意兒,反正你自己就是這麽個人。“就像是一款對年輕人有持續吸引力的社交應用,看產品我就知道創始人一定很了解經常玩Pub那群人,否則他做不出這個產品,如果你們告訴我他是一個工程師,是個宅男極客,見鬼我才不相信。”陳琪說。

除此之外,唯一能做,就是到廟里多拜拜。杭州著名的靈隱寺,陳琪每年都會去多次。最開始是三個創始人一起,後來規模壯大,變成了公司團建。反正,創業維艱到了最後,就是任何可能有用的事情你都會做,而所有的事都會做到極致到不能再做為止。

產品的天賦或嗅覺可以培養嗎?陳琪的經驗是接觸的人要足夠多,要能夠沙泥俱下海納百川式和各種人接觸,才能在觀察中培養出對人的理解力。

陳琪是浙江人,在一份針對近五年中國互聯網獨角獸(估值至少為10億美元的公司)的統計中,位於北京的公司最多,創始人卻以江浙籍居於首位。蘑菇街和美麗說合並之後,陳琪有一半時間花在了北京,入鄉隨俗。

和已經蔚然成風、井然有序的江浙商業文化相比,北京是個更粗糙的地方。相較於江浙的規則感,北京則是無序中橫沖直撞的生命力。北京的創始人更狂野,勇於燒錢,善於在商業模式成熟之前用一輪輪投資的錢領跑對手,有商業格局。

在過去一兩年逐漸激烈的行業整合和並購中,勢均力敵的行業公司往往南北各據一方,而最終的結果是以北方公司主導並購居多。蘑菇街是為數不多的,地處南方並主導並購的公司。陳琪總結,杭州是個賺錢的地方,但北京是擁有掌握核心話語權人群在的地方。蘑菇街是少數打破這種規則的公司,看得出來,他在努力適應這種北方文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419

哪些正確的戰略決定讓蘑菇街陳琪笑到了最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3/157384.shtml

哪些正確的戰略決定讓蘑菇街陳琪笑到了最後?
袁媛 袁媛

哪些正確的戰略決定讓蘑菇街陳琪笑到了最後?

迄今為止陳琪遇到過四個重大的戰略決定。

見陳琪前,他的傳奇一直流傳於江湖。有投資人把他列為最優秀的創業者,也有投資人認為他是一位快速自我叠代的CEO,另一位獲得如此贊譽的是滴滴CEO程維。引發我好奇心的是,過去幾年,他是如何創立成長最快的女性電商的?

成功的公司是那些持續做了正確決定的公司,而失敗的公司是只做錯某個決定的公司。迄今為止陳琪遇到過四個重大的戰略決定。

第一個是選擇擅長的戰場。靈氣、親和力,以及對人性的洞悉,這些是一個產品型的CEO的特質。陳琪是設計師出身,設計和心理學本就一脈相承。在創立蘑菇街之前,他被評價為淘寶最好的產品經理。寫代碼,設計,運營過社區,這些點連接起來,就誕生了蘑菇街,蘑菇街以Pinterest的形態驚艷出現。這個重要的切入點,成為蘑菇街第一件“做對了”的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種類Pinterest模式的電商蔚然成風。 

為什麽一款產品會成為爆款?爆款出現具有偶然性,可能是因為logo的布局、slogan 的字斟句酌,也或者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配色。作品是CEO自己內在價值的表達,而碰巧在某一個點上與他同時代的一群人發生了心理共鳴。同一時間上,可以做這件事的可能不止一個人,某種程度上,這個人是被選擇的。 

在過去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潮水,有幾位創業者主導了過去幾年的女性市場,陳琪算得上勢均力敵的同時代對手中,有美圖的吳欣鴻、小紅書的毛文超和聚美優品的陳歐。巧得是,這幾位都是男生、年齡相近、從不同角度切入市場,最後做出感覺和態度各自迥異的產品。

第二件事是草船借箭,利用了流量紅利。2011年,蘑菇街起步,正是微博最紅火的兩年。2010年微博也初起步,最大的號粉絲也10萬不到。少有人會料到微博以後會變成輿論主陣地,不容忽視的主流媒體,以及各類網紅百花齊放的舞臺。陳琪敢賭微博會是未來成長最快的流量來源,和前一代的站長時期的建立在流沙上的流量不同,社交流量和導購變現讓商業模式建立在更堅實的基礎上,一位電商CEO形容這個時期的導購形態為“淘寶客流正規化”。此外,陳琪也巧妙地利用了騰訊廣點通的貨幣化階段,蘑菇街是廣點通最早,最大的客戶。

第三件事則是做marketplace,從信息流導購變成重形態的電商,其中有被動的外部原因,快速崛起的美麗說和蘑菇街同時被淘寶打壓。 創業初的公司像生長在鹽堿地上的幼苗,需要自尋出路。

陳琪自認擅長“前端”,對用戶更感興趣,如果沒有外部壓力,蘑菇街會變成什麽樣?如果導流模式還走得通,那就專註做前端,借蘑菇街為種子用戶,再繼續向前探索,用social形態的產品發揮更多的創造力。電商實際上限制了社交產品的發展。導流模式盈利豐厚,沒有經營壓力,當時蘑菇街50多個人,每天收入就有100多萬。倉稟足,創造性就可以更自由一些。

轉型電商後,陳琪會克制想象力。為了高效執行,他需要把自己大多數的想法先擱置一邊。產品型公司美圖,和蘑菇街走了迥異的路,這兩家公司的演變有點像上一代的阿里巴巴和騰訊,一個交易基因濃厚,擅長轉換和變現,另一個則以社交和產品取勝。

“能不能被選擇,個體無能為力,但可以選擇相信自己可以更好、更優秀,並進行充分的自我發展,以及,像產品那樣,通過學習,不停自我叠代,永遠超過大多數人,這是唯一的可能性。”陳琪說。

陳琪做對的第四件事,是把戰略從電商調整到了內容。在蘑菇街的新生態中,“網紅”成為重要的一環,而陳琪賦予電商形而上的意義,想激勵一代代的年輕女性。

陳琪似乎是個對過去沒有負擔的人,在蘑菇街的每個重要節點,他都敢於做出非常重大的戰略調整,實現從產品feature到業務的變革。

“做產品最重要的是移情和共情的能力,把自己想象成用戶,去感受他的感受。 ”這是產品型CEO 最核心的能力,這種帶點藝術性、難以量化的特質更像是一種天賦,是藝術而非科學。這像是業內盛傳的所談到的,能做出爆款的團隊或CEO,在某些方面總會異於常人。 

這種感覺最後落實到產品上,成為非常碎片的細節,但剛好就把一群人的某個點戳中了,但你也很難說這是個什麽玩意兒,反正你自己就是這麽個人。“就像是一款對年輕人有持續吸引力的社交應用,看產品我就知道創始人一定很了解經常玩Pub那群人,否則他做不出這個產品,如果你們告訴我他是一個工程師,是個宅男極客,見鬼我才不相信。”陳琪說。 

除此之外,唯一能做,就是到廟里多拜拜。杭州著名的靈隱寺,陳琪每年都會去多次。最開始是三個創始人一起,後來規模壯大,變成了公司團建。“我們從來不求菩薩做任何事,去了就講段子,逗菩薩開心就好。”反正,創業維艱到了最後,就是任何可能有用的事情你都會做,而所有的事都會做到極致到不能再做為止。

產品的天賦或嗅覺可以培養嗎?陳琪的經驗是接觸的人要足夠多,要能夠沙泥俱下海納百川式和各種人接觸,才能在觀察中培養出對人的理解力。

陳琪是浙江人,在一份針對近五年中國互聯網獨角獸(估值至少為10億美元的公司)的統計中,位於北京的公司最多,創始人卻以江浙籍居於首位。蘑菇街和美麗說合並之後,陳琪有一半時間花在了北京,入鄉隨俗。 

和已經蔚然成風、井然有序的江浙商業文化相比,北京是個更粗糙的地方。相較於江浙的規則感,北京則是無序中橫沖直撞的生命力。北京的創始人更狂野,勇於燒錢,善於在商業模式成熟之前用一輪輪投資的錢領跑對手,有商業格局。

在過去一兩年逐漸激烈的行業整合和並購中,勢均力敵的行業公司往往南北各據一方,而最終的結果是以北方公司主導並購居多。蘑菇街是為數不多的,地處南方並主導並購的公司。陳琪總結,杭州是個賺錢的地方,但北京是擁有掌握核心話語權人群在的地方。蘑菇街是少數打破這種規則的公司,看得出來,他在努力適應這種北方文化。

作者簡介:袁媛是紀源資本(GGV Capital)的市場負責人,加入紀源資本前,在財經媒體《福布斯》擔任采寫編輯,負責報道TMT領域的創新創業和早期資本趨勢。

蘑菇街 陳琪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86

美國實驗室指出廣島核爆蘑菇雲照片或是火災煙霧

據日本共同社8月7日報道,研發了原子彈的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近日指出,廣島被投下原子彈後拍攝的著名照片中的“蘑菇雲”似乎並非爆炸後立即形成的,而是經過一段時間後由地面大型火災生成的煙霧或雲。

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的遊客,攝於2002年。(圖片:中國網)

《紐約時報》在總統奧巴馬訪問廣島前的5月,飽含驚訝之情報道稱照片“其實不是‘蘑菇雲’”。不過,據稱日本專家基本上認為這已是常識。

另一方面,“蘑菇雲”一詞並無嚴格定義。解析研究照片的廣島市立大學講師馬場雅誌表示:“雖不是爆炸後立即形成的,但作為原子彈爆炸雲是事實,叫蘑菇雲也無妨。”

據該實驗室發言人介紹,爆炸後立即形成的蘑菇雲在幾分鐘內會消失。若照片規模的雲是爆炸後立即形成的,其當量之大是廣島原子彈無法企及的,所以分析認為“是由火災引起的煙柱”。

照片是1973年美國向日本提供的“歸還資料”中的一張。展示著翻印照片的廣島核爆資料館的說明是“由美國軍機拍攝的蘑菇雲。從(愛媛縣)松山市上空攝影”。雖沒有寫明攝影者和時間,但該實驗室推測是由以塞班等為基地的美軍第三照相偵察隊拍攝的。

拍攝時間也諸說紛紜。發言人表示從陰影狀況等來看,可能是原子彈投下“45分鐘至1小時後”。熟悉美軍資料的德山高等專業學校前教授工藤洋三分析認為是“約4小時後”。

投下原子彈的“艾諾拉·蓋伊”號轟炸機乘員在數分鐘後拍攝的其他的蘑菇雲照片也有留存。據悉,有意見認為該蘑菇雲會殘留1小時左右,也可以認為是最初的蘑菇雲在滯留後變大等。

B-29轟炸機艾諾拉·蓋伊號在廣島投下原子彈後,鮑勃·卡隆在機上拍攝的照片。(圖片:中國網)

威力最強大的核彈之一“常春藤麥克”的蘑菇雲(圖片:中國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79

極罕恐怖蘑菇

1 : GS(14)@2011-06-18 11:08:2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617&sec_id=15335&art_id=153496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8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