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董文標 (東方ic/圖)
2015年10月7日,針對關於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民投)董事長董文標“外走日本,滯留不歸”的傳聞,中民投董事局秘書鐘吉鵬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上述傳聞是謠言。
至於董文標目前是否在中國國內的疑問,鐘吉鵬回複稱,“我們目前(在國外)有個並購項目。”
南方周末記者亦曾電話和短信聯系董文標本人,但沒有得到回複。
董文標,生於1957年6月,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人。1977年進入河南銀行學校(後更名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2001年8月更名為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並先後到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廈門大學財經系學習。
1984年,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成立後,董文標出任副院長。1991年,調入交通銀行鄭州分行,任行長。1993年初,調入交通銀行總行,後出任海通證券的第一任董事長。
1996年,中國民生銀行成立,董文標出任副行長。2000年5月,升任行長。2006年出任民生銀行董事長。
2014年5月,由全國工商聯發起,五十九家知名民營企業聯合設立了中民投公司,該公司註冊資本500億元,經營範圍為股權投資與管理,商務、財務與投資咨詢,實業投資和資產管理等。
中民投亦稱,國際化拓展一直是其重要發展方向,目前已在香港、新加坡、倫敦開展業務,並成立全球專家咨詢委員會,未來將實現更大範圍的全球布局。
2014年8月,董文標辭去民生銀行董事長職務,出任中民投的董事長。
董文標亦是本屆全國政協常委,自2012年12月起擔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大成食品集團(下稱“大成”)在臺灣地區可謂家喻戶曉,這家創立於1957年的家族企業從一間黃豆榨油廠開始,幾經浮沈,終成長為臺灣地區農牧和食品行業執牛耳者之一。除身兼飼料大王,臺灣人吃的每三個雞蛋中就有一個產自大成,雞肉也占30%多市場份額。
但自2012年來,大成食品(03999. HK)連續4年面臨整個雞肉行業的持續低迷虧損。
面對這種虧損,大成董事局主席韓家寰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是一個正常的業績。”所謂正常,就是整個雞肉產業鏈行情整體下滑的正常。
過去四年中,包括大成在內的整個養雞產業鏈條都處在黑暗時刻,大成尚算不上最悲慘的一家。正是在這段難熬的時間里,韓家寰在控制生產成本、強化品質監控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大成食品集團董事局主席韓家寰
把生產力集中在更有效率的地方
1982年大成危難之時韓家寰從芝加哥大學回來力挽狂瀾,上世紀80年代臺灣地區股災之後,他重新確定了大成的方向,並在1990年帶領大成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一手將其打造成中國最大雞肉加工企業之一,被業內稱為“肯德基養雞人”。
“過去幾年雞肉價格持續下跌”,韓家寰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農牧產業鏈條震蕩並不鮮見,養雞產業更是如此,但這次雞肉的價格下跌還是有點“不同尋常”。“一般來講平均兩年一個漲落很正常”,這次產業鏈震蕩竟然有四年之久。即使震蕩,今年春節時因為需求旺盛雞肉價格也往往會上漲,但2015年春節時竟然沒有上漲,“沒有需求”。
供大於求是雞肉價格下降的主因,大成食品利潤大幅下降的2012年是下跌的關鍵年份,當年肉雞引種量從2000年的55萬套飆升至110萬套,增長一倍之多。韓家寰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產業有好有壞的時候,壞的時候就縮小,種雞規模就縮小,好的時候擴大,(而)這邊是永遠增加的。”他說,“一只雞苗成本接近3塊錢,而市場價錢連續三年不到1.5元”,但奇怪的是這些種雞廠沒有倒,也沒有減量。
韓家寰認為這一矛盾現象背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政策的補貼讓市場之手失靈了。“長期來看,競爭不是壞事。”韓家寰說。
雞肉供應在增加,但需求卻在減少。以豬肉為主的中國家庭消費觀仍無可動搖,“速成雞”、“H7N9禽流感”等食品安全事件接連發生,尤其是在福喜事件曝光後,肉雞消費出現了明顯下滑。
韓家寰表示,在飼料、食品、肉雞三大業務中,目前大成在飼料方面的利潤最高,食品也相對較好。自去年起,大成關閉了一些工廠來縮小產量,雞肉產量減少了30%。“大家都做同樣的事,那就要把生產力集中在更大、更有效率的廠,目前已經關掉了兩三個小規模廠房。”
強力推行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統
熬過最暗黑的黎明就會迎來光明。近期,豬肉價格飛漲的消息不斷見諸媒體,其實走高的不只有豬肉,還有雞肉。
2016年春節時,雞苗價格一夜之間從1.5元漲到5元。“前兩天不到9塊錢的胸肉,漲到10.5元,但回頭一看大家都沒有貨。”韓家寰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與雞肉價格上漲伴隨而來的是市場需求在回升。“今年第一季麥當勞和肯德基都有很大的促銷,它們是重要的指標,需求量漸漸回來了。”韓家寰說。
“未來四年會慢慢好轉。”韓家寰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然而,肉雞市場的好轉並沒有讓韓家寰放松警惕,他覺得“漲幅太大表示這個行業也不是很好,中國的白肉市場可以有機會再成長”。
事實上,即使假設肉雞行業將會迎來一個巔峰性的時刻,也不會一勞永逸。隨著2017年的到來,根據WTO協議,中國農產品開放性會進一步增大,這意味著中國農產品必須面對更高水平的沖擊和競爭。
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沖擊,韓家寰一直在力推食品溯源系統。“學過化學就知道,有10套設備就會檢查10個項目,但我就只能知道這10個項目的檢查結果,另外很多不知道的項目也許一輩子都不會檢查,”韓家寰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實名溯源就是要確保除這10個以外其他的部分也能比較安心,這是最重要的。”
自2006年大成開始實行食品安全溯源體系後,2014年又提出了“食品安全實名溯源系統”。其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統在國內目前是比較完善的,分為飼料、農場、電宰、產品深加工四個類別,溯源甚至可以精確到每只雞的信息。
韓家寰還提議,找十家全國最大的食品企業一起加入這個系統,讓這些公司幫農業部監控:飼料加工環節有無亂添加,獸醫環節有沒有亂用藥等。“若全國每一家食品企業都這樣做,三年後我們將會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因為全球溯源系統中國有後發優勢,跟互聯網結合在一起,一個傳統的產業就有新的生命。”韓家寰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局宣布委任黎瑞剛為該公司非執行董事及董事局副主席,均自2016年10月17日起生效。
公告還顯示,黎瑞剛現為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及華人文化控股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其擁有傳媒娛樂產業豐富的運營經驗及對產業走向的深刻洞悉,在國際上建立了廣泛合作夥伴關系並帶領華人文化在傳媒、娛樂、 體育、互聯網和移動、生活方式等領域的核心環節,推動了大量創新突破。
黎瑞剛現為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及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全球最大的廣告傳播集團WPP非執行董事,亦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榮譽董事長,及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公司— IMAX China Holdings, Inc.非執行董事。
總部位於香港的邵氏兄弟控股有限公司今日宣布,經香港特區政府批準,經公司董事局選舉,委任黎瑞剛為董事局主席兼非執行董事,此兩項任命即日起生效。
同時公告稱,葉家海已辭任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顧炯及黃家正已辭任非執行董事,委任姜偉為執行董事,委任許濤為非執行董事,顧炯獲委任許濤為替任董事。
邵氏兄弟由華人媒體娛樂界傳奇人物邵逸夫先生於上世紀50年代在香港創立,幾十年來出品了無數經典作品,培養了一大批華人世界家喻戶曉的明星和電影人。其最新一部影片《使徒行者》票房超過6億人民幣,是今夏最熱門影片之一。
黎瑞剛表示:“我很榮幸能夠加入邵氏兄弟董事局擔任主席。華人文化和TVB作為邵氏兄弟的戰略股東,未來將繼續把各自旗下的頂級影視資源、全球渠道和邵氏兄弟聯動對接,調動內地、香港以及好萊塢的頂尖電影人才與資源,打造面向全球華語世界的優秀電影作品。”
黎瑞剛從事影視傳媒娛樂及其相關產業戰略運營及投資超過20年,於2011年創立華人文化(或稱“CMC”,旗下包括先後成立的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和華人文化控股集團),華人文化旗下產業布局橫跨內容、平臺、技術、服務,全面覆蓋電影、電視、新聞資訊、VR虛擬現實等細分領域。黎瑞剛曾任上海文廣(SMG)董事長及總裁超過10年,黎瑞剛還擔任世界最大的廣告營銷集團WPP非執行董事、香港電視廣播副主席、中國足協執行委員會委員、國際特殊奧林匹克全球董事等。
目前,黎瑞剛持有邵氏兄弟4250萬股本公司股份,約占已發行股本的29.94%的權益。同時,黎瑞剛為邵氏兄弟主要股東Gold Pioneer董事、CMC Holdings董事長及電視廣播副主席及非執行董事。
下為邵氏公司公告部分截圖:
大文娛板塊業務包括阿里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阿里數娛事業部。
i黑馬訊,11月21日消息,阿里巴巴影業集團(HK:1060)公告宣布,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即日起接替邵曉鋒,出任阿里巴巴影業集團董事局主席。
邵曉鋒於2014年6月以阿里巴巴集團秘書長,阿里巴巴集團風險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兼任阿里巴巴影業集團董事局主席至今。
邵曉鋒任職期間主導了阿里影業對粵科軟件、博納影業、大地院線以及斯皮爾伯格旗下的Amblin Partners等產業鏈公司的並購或戰略入股。
今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宣布成立阿里巴巴集團“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由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拉開了阿里巴巴大文娛整合協同的序幕。
根據阿里巴巴集團的規劃,大文娛板塊業務包括阿里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阿里數娛事業部。
此前,俞永福就表明要建設“2+X”的業務矩陣實現板塊內部的協同(打法)。“2+X”業務矩陣里的“2”指大優酷事業群和新移動事業群,將其作為兩個用戶平臺引擎,其余業務作為專業縱隊,中後臺拉通成中臺矩陣,以此減少低層次重複建設。
而阿里巴巴影業則成為他接手的第一只專業縱隊。
阿里影業經過兩年發展,已經從一家傳統的影視內容制作公司轉變為現在基於互聯網的全產業鏈平臺公司。
俞永福表示:“非常榮幸能夠接力邵曉鋒服務阿里影業的消費者和投資者。阿里影業新任董事會將基於市場形態和技術革新趨勢,依托阿里巴巴大文娛業務的優勢資源和良好業務環境,專註創新,在行業發展規律基礎上探索並提升內容行業的發展路徑,為投資者創造可持續的長期價值”。
另外,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對此次任命表示:“我們堅信以阿里影業為代表的阿里大文娛,將會讓年輕人更好的享受生活,對未來充滿樂觀。我也特別感謝邵曉鋒為阿里影業奠定的基礎和開創。十幾年來,每逢阿里巴巴的重大時刻與變革節點,前沿都有一群像邵曉鋒一樣的優秀的開拓者和開創者,面對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敢於承擔,堅韌不拔,勇於創新和突破。我們相信俞永福將會帶領阿里影業進一步開拓和創新國內外市場,用更多更好的作品,引領中國娛樂文化產業的升級和變化”。
回歸初心,創業者只有三個剛需:解決找人、找錢、PR。
【黑馬高調系列】第01篇
文 | 黑馬哥
最近黑馬哥在深深反省,i黑馬作為一個讓創業者不再孤獨的媒體,到底應該給創業者怎樣的陪伴與幫助呢,是24小時分秒必爭的追逐熱點?是取個Sexy的標題帶來10萬+?還是故作高深但沒任何Luan用的刻意批判?……
回歸初心,創業者只有三個剛需:解決找人、找錢、PR。如果是免費的、真實的、公益的,那就該冠冕堂皇光明正大高調的做!
1、獨家爆料:潮牌共享單車上線
這將是小黃小橙小藍車們的勁敵嗎?
三天前,潮牌共享單車市場負責人畢某,主動向黑馬哥爆料,2017年5月6日起,潮牌共享單車將開始在北京亞運村正式投放,5月份共投放10000輛,北京地區總投放量10萬輛;後續將在上海、廣州陸續投放,預計2017年投放數量在百萬以上。
關於模式和產品:
1、GPS+GPRS;
2、車輛防盜報警;
3、智能鎖采用太陽能充電技術,且有低電量告警;
4、智能鎖軟件系統采用空中升級技術;
5、產品包括變速山地自行車,變速公路自行車,折疊自行車,以及異型的自行車等,有避震、變速、碟剎制動等功能;
6、能夠滿足15公里以內的長途騎遊需求;
7、車身嵌入防盜標識;
8、車型有幾十款,成本在1000-5000元不等,每款車都不一樣,每款車的定位也不一樣,按照不同的地點,投放車型不一樣;
9、租用收費標準為1元每小時,根據不同車型收費標準略有變化。
關於資本方和創始人
潮牌共享單車由國美董事局主席張大中領投,具體投資額和輪次暫未公布。投資理由:1、看人:仇黎明在自行車這個行業從業11年;2、看事:看中共享潮牌自行車的商業模式。
CEO為仇黎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碩士,戶外運動愛好者,現任索羅門控股集團董事長,主張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動車、自行車和高端運動器材。
2、黑馬哥點評
1、新模式比預期中來的更晚一些
吹呀吹呀,我的驕傲放縱……共享單車的大風口狂吹不止,早在2月份黑馬哥便跟靜靜打了個賭,賭大風口下,共享山地自行車、共享電動車等垂直細分單品將層出不窮,事實證明,黑馬哥賭贏了!哈哈哈哈。只不過,黑馬哥木有想到資本市場還是略保守和理性了。
2、成本和資金壓力
按照仇黎明和潮牌共享單車的規劃,如果單價在1000-5000元不等,爆料中提到投放100萬輛,至少需要10億人民幣的資金。所以,CEO要如何抗住巨大的資金壓力哦?想到這,黑馬哥默默心疼你一秒鐘……
3、特殊品類的單車市場需求
黑馬哥目測,中國約有數十萬騎行愛好者,所以變速自行車、山地自行車、公路自行車、折疊自行車等細分品類需求是存在的,不過,如何用市場化的手段,提升單品利用率,想必是做“高富帥”版自行車的最大考驗。
4、TO VC 還是 TO 並購的商業模式?
張大中個人投資,看中共享潮牌自行車的商業模式,但是並未透露這一商業模式究竟是什麽。黑馬哥hin想問一句:不可言說的商業模式,到底是To摩拜,To ofo還是To“ofo & 摩拜”呢?
5、男女用戶不同的態度
黑馬哥:哇哦,看起來很潮很酷,適合我這種又高又富又帥的人(得瑟臉)!不過,黑馬哥十分想問一句:做這種高富帥版的共享單車,真的不怕被偷麽?
靜靜:呵呵呵呵呵呵,不看好。首先,靜靜這個軟妹子騎個自行車就是關註加班坐完地鐵後的那條小路是不是能讓我快速騎回家,然後躺床上睡一覺,潮不潮真的不是我的剛需;其次,這種潮酷帥炸天的自行車能不能大量的投放哦?如果不能大量投放,靜靜怎麽趕緊回家碎覺呢!?
說千道萬,還是要接受用戶的檢驗!
註1:以上是潮牌共享單車獨家爆料,創始人和市場負責人承諾100%真實準確,如果發現質疑之處,請在評論留言;
註2:黑馬高調系列,微信+微博+網站+今日頭條等全網發布,預計影響創投圈10萬人次,非廣告不收錢,免費為創始人提供找人、找錢、PR服務;
註3:如果你是創業者也有類似需求,請加黑馬哥微信(heimagewx),註明姓名+公司+手機+需求,排期;
每經記者 張斯 每經編輯 姚祥雲
聚焦“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3月10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三場記者會在北京舉行。“精準扶貧”成為了今年委員們關註的重點之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也帶來了關於電商精準扶貧等方面的三份提案。
當前,我國經濟邁進新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發揮著日益重大的作用,如何帶領企業摸索高質量發展的歷程和經驗,不斷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成為了新時代企業的新使命。
3月11日,劉強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談到對於高質量發展的理解時,他表示,以消費驅動的中國經濟呼喚品牌的成長,中國企業要有擔當意識、找準自我定位,在電商富農方面,哪怕是小小的創新,都能激發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
貧困問題關乎人民生計,也關系國家尊嚴。在實現中國夢的行進坐標中,全面小康是“關鍵一步”,而消除絕對貧困,則是關鍵中的關鍵。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到,五年來,人民生活持續改善,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易地扶貧搬遷830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
在此背景之下,今年的“兩會時間”,代表委員們多從“精準扶貧”方面建言獻策。
一直以來,多次在外提及農民出身成長背景的劉強東,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較為深刻的理解,兩會期間他更是透露,希望能做一個不辜負期待、不愧對內心的“村長”。
此次兩會,劉強東的提案內容就鎖定了精準扶貧。在《關於發揮電商富農作用,打造扶貧“新通路”的提案》中,劉強東認為,電商可以發揮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有效地把社會資源的供給和需求銜接起來,破解貧困地區的“資源限制”,開辟脫貧攻堅的“新通路”,在扶貧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之前,我就一直深入基層。調研時我發現,經濟不發達地區主要的問題在於物流建設滯後、銷售渠道不暢,農民花了高價錢買不到好東西、農民的好東西也賣不出高價錢。”劉強東認為,零售基礎設施瓶頸嚴重滯後了鄉村產業的發展,鄉村振興不能靠留,要建立一個高效的、可持續的、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支撐鄉村振興,要破解農村扶貧的瓶頸需要多方合力。
值得註意的是,為了調研貧困農村的實際情況,探索電商扶貧的新模式,劉強東從去年年底開始擔任河北省阜平縣平石頭村的“名譽村主任”。在采訪中,劉強東主動提及了在平石頭村的工作,並稱呼那里為“我們村”。
據了解,石頭村的山林里,生長大量野生核桃。過去需要村民到山里采摘後背出來賣,但賣不出好價錢,每斤只有大概8塊左右。自“劉村長”上任之後,在山里打造了幾十個無人機平臺,村民摘完核桃就用無人機運出來,這些核桃還有了一個新名字,叫做“村長劉”。
“為什麽叫‘村長劉’?就是要形成品牌,如果不形成品牌,還是8塊錢一斤去收購核桃,那麽農民還是賺不了錢。靠拼價格,是造成農民貧困很重要的原因,品牌一定要溢價,要給消費者帶來價值,東西質量一定要好。”談到平石頭村的產品,劉強東格外自信,也被打上了兜售土特產做“廣告”的嫌疑。
在劉強東看來,扶貧要形成一個長效機制。京東過去幾年的扶貧實踐一直強調產業扶貧,核心就是希望能夠幫助貧困戶建立一個可以自行運行的機制,“不能說我們今天去扶貧了,他就脫貧了,過幾年不做了,慢慢開始返貧,這樣是不行的。”
自2016年1月京東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後,截至目前共幫扶全國832個貧困縣上線農特產超過300萬種,實現銷售超過200億元。
在實施“扶貧品牌”培育行動的實踐中,加大農產品品牌培育力度,越來越多像“村長劉”一樣的扶貧品牌在電商平臺上不斷湧現,如河北武邑的“跑步雞”、江蘇泗洪的“遊水鴨”、河北阜平的“飛翔鴿”。
“打造一個品牌要花很多錢,但是長期來講,希望這些扶貧品牌能夠永遠不賺錢,也永遠不虧錢,只有做到這一點,企業才能持續性參與到扶貧行動當中來。”劉強東認為,應鼓勵各地與電商企業對接,共同建立線上線下品牌農產品營銷推廣體系,講好品牌故事,讓好東西賣出好價錢。
最後,談到發展農村電商最重要的意義,以及劉強東對於農村電商的規劃願景圖時,劉強東表示,發展農村電商,一方面是加速農產品上行,讓農民兄弟更快富起來,讓共同富裕的目標加快實現。另一方面,是讓消費更加公平,讓包括農村在內的所有消費者都能享受更高水平、更加均衡的商品和服務保障,讓消費者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除了“精準扶貧”,“消費升級”也成為今年兩會上的熱詞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比重從45.3%上升到51.6%,成為經濟增長主動力。
可以說,我國已經進入了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成為主動力的重要階段。一個追求消費品質的時代呼之欲出,如何買得到、買得好成為消費者的新追求,也成為兩會熱議的焦點問題。
劉強東認為,想要實現高質量供給,除了要增強創新能力,也要註重了解、對接需求。在一家食用油京東自營店里,5升、4升、900毫升、158毫升等各種規格包裝的桶裝油應有盡有。“這些產品就是根據京東反饋的消費者數據量身打造的,比如158毫升包裝是專為做飯少、用油少的年輕群體定制的。”劉強東介紹,目前京東已經用大數據幫助很多企業實現“反向定制”,為企業插上了數字的“翅膀”,解決了生產與需求不匹配的問題。
京東大數據顯示,消費者正在從傳統消費觀,例如買實惠、買大眾、重物質等方面演變成為“買優質、買小眾、買服務”等新型消費觀。消費也產生出了許多新的特點,如奢侈品消費存在低齡化趨勢,年輕人產生了圈子消費的特點,老年人也呈現出了“年輕態”的購物特點。
劉強東認為,在電商等零售模式的推動下,更先進的消費觀、成熟的消費行為正無界地滲透進各個人群、各個地域。以消費驅動的中國經濟呼喚品牌的成長,“品質、品牌、品商”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將構建互聯網時代的“新秩序”。
面對消費升級的零售變革,2017年,京東集團正式提出並確立了“無界零售”戰略,並提出從零售商向零售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轉型。在從“一體化”向“一體化的開放”戰略轉變的過程中,京東通過過去十幾年來在電商、物流、金融和技術領域積累的資源和能力,重新整合,全面向合作夥伴開放。
基於該戰略,從去年底到今年初,京東攜手騰訊等夥伴頻頻出手布局零售業態。談及京東在零售業態中的投資邏輯時,劉強東表示,未來零售交易的核心將不再以流量為中心,“去中心化”幾乎是大勢所趨,客流和流量的巨無霸將不複存在,零售的未來不是“帝國”,而是“盟國”。
“整個零售生態中的每一個參與者都會各有所長,並不斷優化,優勢互補,演化出無界零售的無界場景。”劉強東認為,未來的零售遊戲規則不再是“競爭趨同”,而是“競爭求異”,每個參與者最關心的是構建好自己的競爭優勢,做到“一技之長”,從而在零售生態中獲取無法取代的地位。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過去的一年,是京東集團歷史上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那麽對於京東來說,2018年的關鍵詞又是什麽?“2018年,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將為我們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我們將繼續沿著‘無界零售’戰略,加快對外開放賦能的腳步。”劉強東表示。
在劉強東看來,未來一年,持續全面開放共贏、加強技術投入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快推進國際化戰略等都將是京東2018年的重要工作。“無界零售”正在推動大量線下實體商業升級轉型,京東需要更多的技術創新來為集團技術戰略落地奠基,“不僅如此,我們還將繼續開展中國品牌抱團出海計劃,在開展全球化業務布局的同時帶領中國品牌一起拓展國際市場。”
3樓提及
點解唔係用英文文件,用繁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