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董事局遭林鄭蒙蔽故宮館批建前5月 嚴迅奇已受聘
1 :
GS(14)@2017-01-08 18:59:50嚴迅奇
【本報訊】政務司司長兼西九文化區董事局主席林鄭月娥一手包辦的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計劃又爆出醜聞。有西九管理局職員踢爆,在西九董事局通過興建博物館之前5個月,著名建築師嚴迅奇已經獲得委任,偷步展開代號「Project P」的博物館設計。換言之,林鄭月娥不但繞過了公眾及立法會,連西九董事局都被她蒙蔽。西九管理局則辯稱,委任嚴迅奇只是探討技術可行性。記者:麥志榮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未經招標便直接委任嚴迅奇負責設計,引起不少質疑。林鄭月娥一直無清楚交代委任嚴迅奇的經過,只強調西九董事局是依程序批准。但傳真社昨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嚴迅奇所屬的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早於去年6月已展開設計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而西九管理局亦早於去年7、8月已收嚴迅奇的建築師樓的資料,着手繪製博物館的立體結構圖及製作虛擬實境圖。根據林鄭月娥日前向立法會披露,博物館計劃是在去年10月首次向西九董事局作出簡介,並獲馬會通過捐助35億元。西九董事局成員葉傲冬昨證實,董事局是在去年11月28日才通過博物館計劃,同時委任嚴迅奇負責設計。換言之,嚴迅奇在董事局通過聘任前5個月,甚至未獲馬會資金之前,已偷步獲得委任。
設計圖拆件由多人繪製
傳真社又報道,嚴迅奇的建築師事務所與西九管理局過去半年來多次接觸及開會,設計亦經過多番修訂,所有工作均高度保密。建築師事務所將項目列為機密,由一個逾5人的小組負責,但各人到上月才從新聞報道知悉「辛苦了半年的項目原來是故宮」。西九管理局內部亦以「Project P」作為項目代號,是首次有項目需要用代號作為保密。而負責部門刻意將設計圖分拆開多個部份,有份繪圖的職員指,「以往畫圖通常由一名同事負責繪畫整個立體模型,但今次每人只負責一部份,莫講整個項目的完整圖,甚至所屬是哪一個部份都不清楚」。立法會監察西九文化區小組委員會副主席陳淑莊質疑,政府從無交代究竟是誰接觸嚴迅奇及誰決定委任嚴迅奇,而馬會捐出35億元是否根據嚴迅奇的設計估價,整個過程亦非常神秘。
管理局稱探討可行性
香港城市設計學會副會長何文堯昨在電台節目上指出,「林鄭月娥對政府架構太清楚,今次處理手法係根據佢嘅知識,令到件事跟佢嘅意願做到」。西九管理局昨晚發聲明,承認於去年6月委約嚴迅奇就原本建設大型表演場地地段進行進一步研究,探明該地段可否容納多用途展覽場館及博物館,並就此提出設計概念。嚴迅奇必須在11月董事局會議前開展工作,就項目一些技術事宜和費用估算,向港府及西九提供相關資料,以便展開討論。而這些工作必須在保密基礎上進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8/19890120
故宮館風波 林鄭認親聘嚴迅奇前期顧問費僅450萬 疑為繞過董事局「拆單」
1 :
GS(14)@2017-01-12 07:58:22嚴迅奇
【本報訊】自詡「官到無求膽自大」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繞過公眾及西九文化管理局董事局,私聘建築師嚴迅奇為她進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設計顧問工作。輿論窮追猛打下,林鄭昨再披露,秘製博物館草圖的費用為450萬元;並以金額低於規定的500萬元為由,辯稱毋須董事局批准。當局亦已決定不經招標委任嚴迅奇再進行詳細設計工作,但未有披露金額。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決定有違廉署指引及國際規定。記者:鍾雅宜身兼西九董事局主席的林鄭月娥昨日首次就故宮風波召開記者會,她多次強調興建故宮博物館是一件好事,並向傳媒派發了16頁文件解畫。林鄭多次被問到為何偷步委聘嚴迅奇,她首度承認聘用嚴迅奇是她作的決定,去年5月她初次與嚴迅奇會面,詢問嚴有否興趣參與興建故宮博物館,獲對方同意。她強調事件不等於偷步,目的是讓董事局能其後在有基礎下討論,「如果用你嘅邏輯,(政府)日日都係偷步」。
未有透露設計顧問費
林鄭首次披露至少有兩份合約涉及嚴迅奇,管理局先於去年6月聘用嚴為用地作初步研究及初步博物館設計,前期顧問費用為450萬港元,由管理局支付。去年11月28日,西九董事局同意建館及直接委聘嚴,當局再聘用嚴所屬的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作設計顧問,費用由馬會的35億元資助中支付,未有透露金額。被問及預早委聘嚴迅奇是否開壞先例,林鄭指大機構或政府有靈活性賦予主席權力進行前期工作,而根據管理局採購指引,西九項目若不超過500萬元便毋須經董事局批准。林鄭又指基於特殊性,對項目建築師要求是本地土生土長、擁有建設大型博物館的經驗,又指公開招標並非推展項目的最佳方式。被問到西九故宮館項目是否涉及私相授受嫌疑,林鄭月娥否認存在任何私心私利,至於為何未有在早前立法會交代聘請嚴一事,她指因準備時間短促而有遺漏,強調非擠牙膏式交代,亦不存在隱暪。設計顧問嚴迅奇亦首度現身公開談及事件,被問到外界質疑他在計劃未經諮詢下獲委任,嚴迅奇認為建築師若能憑才能和業績被委任「遠遠好過價低者得」;而進行建築比賽有其限制和風險,部份項目「直接委聘係一個可行嘅做法」,做法亦不罕見。
嚴:咁大爭議心情複雜
嚴又指「大家可以質疑我夠唔夠班」,但希望不要推翻有效和相對客觀的任命建築師機制,遇上這項目「好興奮,好希望專心為香港做好一件作品」。他原本亦以為只是簡單設計任務,「搞到咁大爭議」令他心情複雜,希望「無謂既揣測,爭拗唔會令我太分心」,更指自己「光明磊落,心安理得,唔覺得尷尬,唔覺俾人擺上枱」。公專聯黎廣德質疑政府刻意拆細項目,以「拆單」手法令項目毋須董事局批准,「一早都諗住搵佢,點解要分兩份合約?」又指一般工程聘用建築師,費用或佔工程費的5至10%,「(其報酬)可能有成1至3億元」。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質疑當局做法違反廉政公署指引,他指出,《公營機構的良好管治及內部監控》指引列明,包括採購部份的所有工程,需有公平公開的招標過程及公平報價機會;而香港為《世貿採購協定》成員,如公共機構的採購服務合約分別超過約150萬港元及約490萬港元的特別提款權,原則上須進行公開招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1/19893229
董事局成員半數政府委任
1 :
GS(14)@2017-05-19 05:22:54【本報訊】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為政府成立的非牟利獨立機構。使用者必須透過HKIRC認可的註冊服務商,並提交身份證或商業登記,才可申請「.hk」域名。
HKIRC於2002正式投入運作,取代過去由本地八所專上學院組成的「大學聯合電腦中心」,負責管理本地次級「.hk」及三級「.com.hk」等域名(Domain Name)。所有持有「.hk」域名人士,可以申請成為HKIRC會員。而HKIRC董事局成員共有8人,共中4人由政府委任;另外4人分屬「使用者界別」及「服務提供者界別」,每年周年大會中需要在各界別中重選一名新代表。最多人使用的HKIRC認可服務商,為HKIRC全資擁有的香港域名註冊有限公司(HKDNR)。相比起世界性「.com」等頂級域名採全自動註冊方式,「.hk」個人申請者要提交身份證作證明,公司申請者則要提交商業登記。早期本地域名僅收取200元永久使用權費, HKIRC成立後改為最少200元年費。前年HKIRC在有盈餘的情況下,將域名年費大幅加價25%至250元,一度惹業界猛烈抨擊。■記者佘錦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8/20025169
國企設黨委 可指導重大政策 權力或凌駕董事局 憂影響公司管治
1 :
GS(14)@2017-10-15 13:50:48【明報專訊】內地加強黨建的工作已向國企著手,在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完善黨對國企領導的方針,要求國企設立黨委,並將黨章納入公司章程之下,今年以來眾多在港上市的央企及地方國企已修改公司章程。按官方思想,企業重大決策須先由黨委提出意見建議,令市場擔憂變相等於黨委權力凌駕董事局,對公司管治帶來負面影響。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據悉,自2015年8月中央最初提出《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將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國企章程,明確國企黨委組織在公司中的法定地位;去年9月,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再補充,新增要明確黨委職責權限,包括企業重大決策須先由黨委研究提出意見建議。涉及國家宏觀調控、國家戰略、國家安全等重大經營管理事項,亦須經黨委研究討論,才由董事會決定。
改公司章程 「董事會應先聽黨委意見」
今年來續有上市國企在股東會上提出修改公司章程,增補黨章一節,內容大同小異,提出包括「保證監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在公司的貫徹執行」、「研究討論公司改革發展穩定、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並提出意見建議」的表述。同時章程中董事會職權亦新增「董事會決定公司重大問題,應事先聽取公司黨委的意見」這一句,令市場擔心上市國企將黨利益放首位,損害股東權益。目前四大行、三桶油、基建等國企均在公司章程作這種修改。
譚紹興:國企「潛規則」表面化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這做法是將過去的國企「潛規則」表面化,「就算以前公司章程沒有說要先聽黨委意見,國企還一樣會按照中央意思去做商業決定」,所以他認為對國企經營的影響,變化其實不大,「尤其很多國企本來就有黨組織,董事長就是黨委一把手,實際上還是同一班人做決定」。
另一方面,亦有地方國企將黨委權限具體地寫入公司章程,例如重鋼(1053)修改公司章程,明確黨委可參與決策公司發展、生產經營、資產重組、資本運作、合併等事項。
有北京經濟學者指,過去每當有重要決策都是中央先給大方向,再交地方自行演繹,地方的表述愈含糊,代表可以靈活變通的空間愈大。所以,央企級別的國企在黨章內容沒有明顯增刪,就是給自己「留下後路」,對日後管治影響減至最低,像重鋼般的地方國企,把黨委權力寫得一清二楚,就是為表「忠心」而犧牲企業管治,這類表述反而要最小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872&issue=20171009
Next Page